当前经济环境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当前经济环境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当前经济环境分析

篇1

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有助于缓解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去年以来,为避免次贷危机对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影响,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恢复市场信心。货币政策方面,主要的做法是降低利率和向金融机构注资。以美国为例,美联储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已连续7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由去年8月的5.25%降至2.0%,贴现率由6.25%降至2.25%;今年以来,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直接向商业银行提供了约3500亿美元资金,通过贷款拍卖方式提供了3000多亿美元资金,还通过招标拍卖国债方式提供了1500多亿美元资金。欧洲央行除直接向货币市场融资外,还采取短期回购协议、再贷款招标等操作,累计向金融机构融出资金超过5000亿欧元;日本央行多次向金融系统注资,金额超过4万亿日元;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等国央行也纷纷向市场提供资金。财政政策方面,主要通过财税减免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仅在今年2月份,美国通过一项以减税为核心的、总额168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包括减免个人所得税约1200亿美元和对企业提供约500亿美元的税收刺激措施;加拿大政府推出中小型企业研发减税计划,并延长制造业新设备和矿产开采的税收优惠期限,同时将铁路设备的折旧率从15%升至30%;德国政府实施企业税改革,将资本公司税率由原来的38%以上降低到30%以下。此外,还对次贷个人提供了危机援助。美财政部协调花旗、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等主要次级贷款业务经营机构成立“希望联盟”,将2005年初至2007年7月30日发放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的利率冻结五年,缓解次级抵押贷款者的还贷压力,并帮助次级贷款者精简再贷款程序,减轻他们的财务困难。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次贷危机的无序蔓延,对缓解金融市场信用紧缩起到了较好的缓冲作用,避免了世界经济“硬着陆”甚至陷入严重衰退的后果。

从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情况看,虽然次贷困扰仍未消除,增长前景尚不明朗,但总体表现好于年初的悲观预期。一季度,美国个人消费开支、商品和服务出口以及企业库存投资均保持增长,带动美国经济增长1%,比2007年第四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通胀仍在温和可控的范围内,头4个月消费价格按年率计算上涨3%,涨幅低于去年全年4.1%的水平。日本经济连续3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一季度民间设备投资和住宅投资分别增长0.2%和4.6%,个人消费增长0.8%,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4%。欧元区经济在投资和出口带动下增长有所加快,一季度投资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1.6%,出口增长1.9%,经济同比增长2.2%,比去年第四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经合组织(OECD)预计,该组织成员国今年经济增长率为1.8%,美国经济增速为1.2%,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速均为1.7%。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有助于增强世界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弹性。今年以来,各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长仍然强劲,对世界经济依然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一季度,巴西经济同比增长5.8%,印度经济同比增长8.8%;前4个月,俄罗斯内外需都很旺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3%,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8%,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9%,带动经济增长8.3%。世界银行近日的《2008年全球金融发展报告》认为,新兴国家在金融风波和食品能源价格高涨面前颇具韧性,特别是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的投资仍然活跃,使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更趋平衡。IMF认为,金砖四国和石油出口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预计今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6.7%,亚洲发展中国家增长8.2%,远高于本世纪前五年的平均增速;俄罗斯、印度、巴西分别增长6.8%、7.9%和4.8%。

二、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强

当前,世界经济在保持增长的同时,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不利因素的制约,不确定性风险增强,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特别是三大问题比较突出。

(一)全球通胀压力日益加大

从地区看,发达国家通胀水平普遍升高。美国虽然目前通胀相对温和,但仍远高于美联储1―2%理想目标的上限,美联储预计今年通胀率将达3.1―3.4%;5月份,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升至3.7%,达到历史记录高点,其中德国商品批发价格同比上涨8.1%,达到1982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日本企业物价指数为108.7,同比上涨4.7%,达到1981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韩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11.6%,是1998年10月以来的最大涨幅。新兴国家通胀问题更加突出。5月份,俄罗斯通胀率达7.7%,印度通胀率达8%,越南通胀率高达25.2%,印尼、菲律宾通胀率同比分别达10.38%和9.6%的历史高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世界消费者价格涨幅为4.8%,比上年升高0.8个百分点;发达国家涨幅为2.6%,比上年升高0.4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涨幅为7.4%,比上年升高1.1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主要是两类商品价格飚升。一类是原油等基础原材料。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攀升,已由年初时的每桶90美元左右涨至目前的130美元以上。5月份纽约WTI原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比上月上涨11.8%和12.08%,伦敦布伦特原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比上月上涨12.6%和14.2%。与此同时,国际铁矿石价格也持续上涨。2003―2007年,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涨幅累计达到188%;近日宝钢集团与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力拓公司达成协议,2008年度粉矿、块矿基准价格分别在2007年基础上上涨79.88%和96.5%。一类是粮食。受供需关系趋紧影响,2006年9月以来国际市场粮价一直高位运行。今年一季度,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20.9%、29.0%、80.8%、42.8%。5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期货价格同比涨幅均在60%以上,特别是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出现暴涨,5月份已达每吨940美元,同比涨幅超过190%。一些主要产粮国为了保证国内供应和价格稳定,纷纷采取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进一步加剧国际市场粮食供需矛盾,抬高了国际粮价。

(二)世界经济衰退阴影难消

作为引发本轮全球经济增长减速“导火索”的次贷危机,对美国以及世界经济的拖累效应还在发展。

一是美国经济依然萧条。虽然美国经济避免了严重衰退,但多项指标表明,美国经济仍未渡过“危险期”。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5月份新屋开工率下降至年率97.5万套,是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消费增长乏力,4月份零售额环比下降0.2%,消费者信心指数由上月的65.9跌至62.3,为1992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工业生产出现下滑,5月份同比下降0.2%,产能利用率降至2005年9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投资连续下降,一季度企业用于软件和设备的投资下降了0.9%,其中住宅性投资下降25.5%,为连续第9个季度下降;就业状况不容乐观,5月份失业率由上个月的5%上升至5.5%,为2004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美联储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仅为0.3―1.2%,失业率将达到5.5―5.7%。有专家认为,美国本轮经济周期可能到了“拐点”,在经济调整压力和次贷危机冲击的叠加影响下,当前美国经济形势比2001年时更为严峻,此次美经济一旦滑向衰退,程度可能更深、持续时间更长。

二是其他主要经济体消费、就业等方面的隐忧增加。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消费品市场,其经济调整或者说衰退,使其他经济体不同程度地受到“传染”。欧元区消费连续下滑,4月份商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9%,连续三个月下降。日本就业市场恶化,4月份完全失业率比上月增加0.2个百分点,达到4%,就业总人数同比减少15万,连续三个月下降;工业产值连续下降,小型企业信心指数降至6年来最低水平。日本内阁府认为,日本经济处于“增长停滞”状态,战后最长的一段经济扩张期可能即将结束。韩国国内消费和投资疲软,一季度私人消费开支仅增长0.4%,基础设施投资和建筑投资分别下降0.4%和1.4%,经济增长大幅放缓至0.8%,明显低于上季度1.6%的增幅。

三是国际贸易出现下滑。特别是对依赖贸易的亚洲国家影响尤为明显。有关资料显示,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对美出口量均比去年同期下降;日本出口扩张出现放缓迹象,对美贸易顺差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减少;占韩国GDP约40%的出口首次出现下滑,一季度环比下降1.8%,其中机械和电子产品出口尤为疲弱。IMF预计,世界贸易增长率将由去年的6.8%下降到今年的5.6%。总之,诸多不利因素使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明显减弱。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4月初,IMF已连续三次下调了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预测值由去年年中的5.2%下调至目前的3.7%,比去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降低了1.2个百分点,为5年来的最低增速。

(三)国际金融市场形势依然严峻

一方面,次贷危机隐患尚未完全消除。6月9日,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布二季度亏损将达28亿美元,这是雷曼公司上市后的首次亏损,受此影响,美金融类股大幅下跌,其中雷曼兄弟下跌8.7%,摩根大通下跌6.4%。高盛公司预计,美国银行、券商、对冲基金和政府企业的次贷相关损失额将达4600亿美元。目前,各国银行业普遍提高放贷标准,减少信贷规模,金融市场信用紧缩更加严重。美联储公布的4月份“高级贷款专员民意调查”(SLOOS)结果显示,美国家庭和企业的信贷环境急剧紧缩,55%的银行收紧了对大型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标准,52%的银行进一步收紧了小型商业贷款标准,约30%的银行收紧了信用卡贷款的借贷标准,并将继续收紧其他类型消费者贷款的发放标准。

另一方面,金融调控面临严峻考验。目前,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呈现反向调控局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防止次贷危机拖累经济陷入衰退,纷纷进入降息通道,而新兴国家为防范日趋严峻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风险仍倾向加息,其结果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与美元的利差不断拉大,致使大量国际游资涌入新兴市场,进一步加大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升值压力和通胀风险。据估计,2007年流入新兴市场的资金近8000亿美元,大大高于2006年的5600多亿美元。与此同时,随着美元快速贬值,新兴经济体和产油国财富急剧缩水,大量财富基金不得不投入国际金融市场寻求出路,成为冲击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新的不稳定因素。近期,一些周边国家经济面临困境,特别是越南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物价飞涨、股市暴跌、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金融市场出现异常波动,也需要密切关注。

三、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对策建议

(一)采取综合手段应对通货膨胀压力

目前,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国际市场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又加剧了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从影响我国通胀压力的因素来看,既有国际市场投机活跃、初级产品持续大幅上涨的外部因素,也有国内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和环保成本不断上升的因素;既有短期内市场局部供给出现短缺引起的结构性涨价因素,也有长期流动性过剩造成的需求膨胀因素。因此,在继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调控总需求的同时,应当针对成本上升、供给紧缺、输入型通胀等其他因素,因症施策,综合治理。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健全大宗农产品、初级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监测预警制度,做好市场供应和价格应急预案;改进和完善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方式,适当增加国内紧缺重要消费品进口;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依法打击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努力化解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速出现明显回落,贸易顺差大幅减少,表明世界经济减速开始影响我国外需。对此,要坚持一方面扩大内需,防范出现过大的需求缺口。既要继续合理调控投资规模,也要把握时机,着眼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提高需求动力的质量,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通过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增加对城镇和农村中低收入家庭补贴等措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防止出口下滑过大。在着力优化进出口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积极引导各类出口企业提高非价格竞争力,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出口拳头产品,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中小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其缓解各种压力;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国内外可能出现的各种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外贸出口可能面临的困难,及时采取措施。同时,要注意避免矫枉过正,防范出现“奖进罚出”的倾向;避免顺差缩减过猛,防范外需急剧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三)积极防范输入性金融风险

美联储大幅降息后,人民币利率已超过美元利率,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国际热钱涌入。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特别是严密监控国际资本进出渠道,加强对资金尤其是短期资金跨境流动的监管,对敏感领域和行业更要严防死守。要密切关注周边国家经济形势变化,着力预防金融风险向我扩散蔓延。同时,积极审慎推进金融市场建设,正确把握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金融杠杆的作用。当前我国不仅面临房价上涨过快问题,还有违规放贷、市场不健全等潜在金融风险,与美次贷问题的缘起有相似之处,且我国尚无与房贷相关的金融产品,房贷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一旦问题爆发,缺乏分散风险的市场机制。为此,我们既要稳妥地推动房地产业资产证券化进程,降低银行房贷风险的压力,也要先行设计风险防范机制,避免房贷金融衍生品成为风险扩散的途径。

篇2

一、环境监测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自建立之初起已历时三十余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初步建立起了环境监测体系结构,构建起了环境分析框架,各地区环境监测部门都具备了很多环境污染因素监测手段,能够针对本地区特点进行相关环境问题的监测工作。例如发达地区的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技术发展迅速,污染源监控预报准确;城市近郊区域着重对机动车尾气化学组成成分、噪声污染等进行监测;而在工厂密集区对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的监测力度大。目前,各地区根据自身特色发展起了具有鲜明地域性的监测技术手段和评价指标,在本区内能够有效地监管预防环境的污染问题。但是环境监测成果颇丰的背后仍存在着巨大的问题。随着环境监测工作的深入化,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化,传统单一的监测手段已不足以满足日趋变化的实际情况,环境监测体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需要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的监测制度去指导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建立起中国化新型监测体系。

二、当前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环境监测能力,环境保护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之中,但仍需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环境监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环境监测管理体制不完善,标准不健全

随着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关注度的增加,环境监测法制化进程加快,在2006年和2007年,环保总局相继出台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用以指导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发展和运营。这些规章制度从宏观角度规定了环境监测部门的职责所在,阐述了工作规范制定办法和监测数据质量问题等。但是规章中的规定过于理论化、涉及面太广,缺乏相关细节化的执行步骤和标准细则,导致其在实际监测中难以发挥效用。环境监测部门在该体制下过于松散,各自为政,缺少统一的管理和调度。而且对一些环境监测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各环境监测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大多采用自身奉行的一套标准,行业内部缺乏统一标准,这将阻碍环境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环境监测设备落后,部分参数及方法难达标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部门大多隶属于政府部门,环境监测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工作需求以及未来环境监测管理和技术的发展创新。环境监测设备是监测工作的臂膀,设备的落后必然会导致监测工作的不准确;而且设备的落后会与监测环境发生较大的冲突,导致环境监测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影响环境的评估和后期环保工作的开展。环境监测设备落后,设备检修保养工作不到位,监测技术手段便难以创新,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从而阻碍了环境监测的发展。而且目前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新兴产业增多,常规性的环境监测往往不能正确反映污染程度,使得环保工作陷入困难境地。对于新兴产业中重金属污染、微量有机物排放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环境监测部门缺乏评估手段,监测技术和分析方法难以达标,容易造成环境破坏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三)环境监测队伍建设缓慢,缺乏技术人才

虽然近年来环境监测工作发展迅速,但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发展迅猛的同时带来的是技术人员的脱节和管理人员的缺乏。目前环境监测部门过于重视技术的革新和先进设备的引入,忽视了人员的重要性。而且现阶段室内环境监测技术相对成熟,而户外工作则进展缓慢,尤其偏远地区更是缺乏人力物力,急需环境监测专业性的人员开展工作。环境监测队伍建设缓慢,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会极大程度地影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制约环境监测工作的长远发展。

三、当前环境监测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探讨

(一)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确立相关标准

良好的管理体制是环境监测工作高效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需要首先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指导今后的日常工作。目前县级环境监测部门通常属当地环保局管理,监测站点分散,管理效率低下,无法发挥出环境监测效力。在健全管理体制过程中,应创立新体制,对环境监测工作施行垂直化管理,监测部门的人员、财产、设备与当地政府脱离,政事分离,提升环境监测效率。省级垂直化管理有利于监测部门获得更大的支持,便于工作的展开。同时垂直化管理体制能够以省为单位确立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监测工作细则,规定环境监测质量标准,使监测的各环节规范化,从而更利于环境监测的展开。

(二)加强环境监测方面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及经验

环境监测方面的资金投入是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资金的缺乏势必导致环境监测难以顺利执行,从而导致监测质量下滑,因此各单位应加大对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人力方面,政府应引入高技术人才进行管理,将其先进经验传授到基层监测人员;物力方面,加大投入,引进先进环境监测设备,拓展环境监测工作的涉及面,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同时环境监测部门可通过调研并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购进一些快速测量仪器和国外先端设备,学习经验,开拓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监测工作。

(三)强化环境监测队伍管理培训,提升专业性

环境监测队伍人员专业素质高低是监测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新体制下必须全面加大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力度,提升监测人员素质,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创新意识好、精力充沛的监测队伍。当前环境下要求监测人员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熟练,时刻掌握环境变化动态。监测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传授先进监测技术手段,普及监测设备运用和维护技巧,并通过严格考核对其职业技能加以巩固,引入绩效制,对考核成绩优异者给予表彰,增强环境监测人员的竞争意识,鼓励技术创新,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能力。

四、结束语

作为国家环境保护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出监测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问题,从而系统地分析环境情况和污染源,提供合理化处理意见,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我们要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落实新体系下环境监测的垂直化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先进监测设备和专业化人员,实现环境的有效监测,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不断发展进步。

(作者单位为福建省永泰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参考文献

篇3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看似是个两难,在经济发展初期,技术水平较低,工业化过程导致了资源的粗利用和环境的逐步恶化,当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发展超出了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生存环境的恶化又迫使人们不得不放慢经济增速,试图改善环境质量。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经济增长模式下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有些资源是可以进口的,但是空气、水、土地这些资源和环境是不可进口的。我国近几年频频出现的雾霾,就是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超出大气的自净能力,也就是超出了环境容量,这使得很多地区不得不放慢经济增长步伐,做出一些纠正。

三、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表现

1.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植被、矿藏资源的高消耗。我国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铝土矿、铜、耕地、淡水等战略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17%,11%,17%,43%,38%,即使是我国最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7%,整体上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低,企业依赖资源的高投入、粗放使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严重的污染事件,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2.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二氧化硫和烟尘为主的大气污染;以废水排放为主的水土污染。从大气来说,根据国家环保部的《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3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仅海口、舟山、拉萨3个城市达标,达标率仅4.1%,2013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比上年增长18.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2013年雾霾发生的特点是发生面积大、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更高、危害程度更大。以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着当前和今后的经济活动,同时危害公众健康。

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英国、德国和日本大约用了30-50年时间,根据国外的经验和中国的条件,中国要从根本上治理好雾霾、重现蓝天碧日,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水平,需要至少20-30年时间。即使是采取最严厉的措施,最先进的技术,最快地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奇迹性的改善环境,也需要15-30年左右时间。

从水来看,根据环保部的监测,2013年10大流域中劣五类水质比例占9.0%, 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和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9.6%,且地下水超采严重,饮用水安全堪忧。从土地来看,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四、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工业发展导致的环境破坏具有长期性,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和人民生活要求的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将保持刚性增长,为了保证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发展,维护我们共同的利益,需要公民、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起责任。

1.要通过各类宣传、讲座等方式,全面普及资源环境和个人生存发展关系的相关知识,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节约意识,鼓励民众对企业的生产行为及政府实施的环保措施进行监督。

2.在传统的企业经营行为中,由于环境的外部性,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反映在产品成本中,导致企业不顾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盲目追求发展,向环境中排放了过量的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未来,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追求利润时也要考虑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福利产生的负作用,增加环境投资、大力支持环境技术的研发、普及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为经济转型、能源结构转变提供技术保障。从主要依靠资源的高投入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更多的去依靠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增长。

篇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交通行业,环保作为公路勘察设计的一部分,要求公路勘测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把环保纳入设计的规划,坚持公路设计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追求来创新设计,坚持最大限度减少公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实现公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遵循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设计理念,本文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探讨如何搞好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

2、常见问题分析

2.1 污染问题

2.1.1 水资源污染

道路勘察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保住生态环境的问题,而道路建设中对自然环境危害最为直接的是水资源问题。目前我国在道路线路设计过程中,要求遵循以下几点:第一,路线选择不应影响居民饮水资源,例如远离引用地下水、河流、渠道、水库的,避让距离应大于100m;第二,对社会生活、工作、建设等直接相关的水资源聚集区域,应合理避让,例如农牧业用水及水资源聚集区域,应合理避让;第三,道路路线设计中,应优化设计,最大程度的保佑水流、水源等自然水源的原貌,例如尽量不改变水量方向、断面,尽可能不改变水道等。

2.1.2 大气污染

道路勘察设计中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中还有一项重点,即空气资源。道路本身对空气并没有过多影响,但在建设和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扬灰、粉尘等问题,会对施工地点附近造成短期、持续的空气污染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设计中,应尽可能的进行规避,主要可以参照以下几点来进行:第一,缩短运输流程,将可以现场存放并宅该的粉灰类施工材料及早运至现场,并进行保护,减少运输次数,进而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散落影响;第二,对于易散落的材料,应尽可能的存放在仓储点,在使用时临时运输,这样可以降低储存过程中施工材料扬起、散落后对空气造成的影响;对于无法避免的散落等问题,应在易发地点、易发时间、易发天气下进行额外处理,例如进行洒水、遮盖等,有效控制扬尘现象。

2.1.3 噪声污染

施工阶段的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装载机、压路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等。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施工场地距学校、医院等声环境敏感点的距离应大于2∞米;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平时注意机械维修保养;加大机动车减噪技术的研究,采用高效消声器或其它降低机动车噪声技术,减少机动车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

2.2 生态平衡

破坏生态环境及自然平衡的公路建设会使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物种群便向偏僻地方或其他地区迁移,使动物的活动区域缩小、领地被重新划分,可造成种群变小,种群间交流减少。如使野兔及一些鸟类远离公路至少达500m;一些蝴蝶和两栖动物也难以越过宽阔的公路;夜间车辆灯光增多,使许多喜光的昆虫在路侧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等,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比如: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夹峙在太行山和黄河之间的黄土高原之上,地势高差悬殊明显,自然景观垂直变化突出。境内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和丘陵为主,黄土广泛分布,地面侵蚀切割强烈,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境内植被覆盖率较低,整体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道路施工直接开挖大量原土,在施工过程中也可能造成植被的改变或损毁,容易导致施工区域附近水土流失,甚至形成潜在的泥石流、滑坡等危险。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环境耐受力问题,考虑到施工方案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额外影响,考虑如果降低影响,在做到方案最优化的同时,提供环境条件弥补的具体方案。勘察设计人员一定要经过全面的研究与分析,慎重选择公路使用中更便于生态环境再生与恢复的最优化线路。

2.3 路线选择问题

道路建设理论中提出了道路动态系统的理念,这一系统理念中提出了单调环境对驾驶疲劳的影响,指出过于单一的道路环境容易导致驾驶员视觉疲劳,再次过程中环境 的影响非常明显。因此道路设计中应尽可能的调整路线两侧景观,并保证特定距离内设置变速、减速、转弯、视野冲撞等条件,降低驾驶疲劳缠身的几率。驾驶疲劳是不良驾驶行为的常见形式之一,也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最重要成因之一,路线设计中可以考虑设计多类环境变化,一方面降低行车危险,另一方案也能更好的调节环境资源的应用,协调环境影响和环境利用的关系。

对策以及建议

(1)所有施工项目都存在一项明显弊端,即工程废料垃圾。目前常见的工程垃圾处理方案多为就地填埋或他处填埋。在就地填埋方案中,容易出现垃圾填埋地点距离地下水或饮用水资源过近,导致水源污染的问题。建议施工设计中,做好垃圾处理方案设计,如果采用就地填埋,应尽早了解施工现场环境,施工区内要做好各项排水设施,使污水统一集中到集水井,以免造成水质污染。如果采用他处填埋或处理,垃圾在施工现场堆放时,应尽量设计临时垃圾场,避免垃圾散落等问题,降低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并在施工结束后,即使拆除垃圾场,还原自然状态。

(2)防噪音技术措施主要有防噪声屏障,在国外,防噪声屏障是多种多样的,成本差异也相当大。采用的材料有金属、轻型复合材料、混凝土或多种材料组合在一起,五花八门。有一种“绿色”声屏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其做法是:是用混凝土预制的大量花盆砌成墙体,底宽顶窄,花盆内填土并种植灌木形成“绿色”防噪声墙。在地质、地形条件适合的条件下,还有在道路两侧设置路堤来减少噪声的做法。

(3)公路沿线的山岭、坡地、河流、自然风景区及名胜古迹组构了美丽的风景,千变万化的植被体现出一种自然美。公路作为一种构筑物,既要满足车辆通行的基本要求,又要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路线设计中要有“势”的理念。线形走向要与山川、河流、大地的势相吻合,不能强拉直线、硬切山梁、横跨山谷,尽量避免长直线;要顺势而为,线形连贯,圆滑平顺,自然流畅,给人以良好视觉效果。

(4)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在工程造价允许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中一定要积极增加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应用,已实现使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尽量恢复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目标。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是一项融合了生物学、自然科学、环境保护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全新理念,在现代公路勘察设计中必须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庞向丽.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及措施[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6(3)

[2]邓松.论述公路路线设计及应注意的环境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0(2)

篇5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178―03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所处的社会环境

1.全球化带给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客观分析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在总体上来说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首先要看到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正面影响。全球化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价值目标定位,它既顺应了全球政治发展的民主化潮流,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球化使其他国家先进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法治经验可以为我国借鉴,推动政治伦理规范和制度建设、法制建设;全球化使我国在坚持价值观的基础上吸纳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念,采取开放兼容的态度,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造。

但是,全球化对我国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显著,主要表现为:一是政治认同危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个人、非政府组织和各种国际组织都在国际国内事务中发挥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的权威和塑造力量,个人对传统政治和阶级身份的认同逐渐淡漠,需要重新确立自我认同归属,并往往将认同归属指向种族、亚群体或其他个人。这种政治现象被称为“新认同政治”。新认同政治分散了国家的权力,动摇了国家认同的传统政治价值理念,使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面临危机。二是对我国政治文化的侵袭。西方的政治力量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对我国灌输自己的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各种也加紧对我国公民进行舆论渗透,传播以批判我国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反主流文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加剧两种文化的冲突。这种侵袭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对转型期社会利益分化和文化多元状况的整合作用,阻碍了公民对具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仰。正如亨廷顿指出:“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输入。”

2.社会转型带给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我国社会的转型期是“一场深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其直接特征是: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由伦理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型;由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这样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使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秩序。经济、法律、意识形态乃至政治体制等,都处在变革之中”。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二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结构向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变,计划与市场的根本差别使得转型过程中两种体制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十分激烈;三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是由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人治”社会向建立在民主法制基础上的“法制”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文化向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改善和进步,从而坚定了社会各阶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仰;市场经济的公平观念使民众的政治认同有所加强;市场经济倡导的自主性、创造性、开放性观念,调动了民众的参与意识;市场经济推动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民众的民主意识。转型期的政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效果。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也使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受到新的挑战。首先,社会转型促进了利益结构的深刻转换。在几十年的深刻社会转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分化、个人的利益和权利意识凸显;原有的社会关系、政治权力关系和利益格局被不断地调整和重构;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产生广泛的矛盾和冲突,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别、贫富悬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在公民中引起政治认同、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方面的震荡和不利影响。引导公民正确认识、理性对待这些冲突,认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成为政治社会化不可忽视的任务之一。其次,社会转型引起政治价值体系的深刻变革。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与市场经济原则相适应的社会政治价值体系还处于建立过程中。因此,目前我国社会政治价值体系有双重性的特征。价值体系的规范能力处于离散、瓦解的状态,新价值体系的社会规范能力还滞后于实际政治生活,因此出现了新旧规范脱节的局面,加剧了社会的混乱和无序。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政治选择上以经济效果衡量一切、政治体系的定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淡化、政治评价狭隘、政府官员行为腐败等等问题。因此,克服旧的政治心理,促进和完善新的价值规范,是政治社会化面临的又一历史问题。

3.网络化带给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网络媒介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介。信息化的发展对于世界政治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所提供的先进技术手段,大大加速了全球流动的速度和网络联系的广度,从而也加速了政治全球化的进程。

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首先,网络改变了政治交流的方式,促进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和效果。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建立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联系,使个人和组织能够跨越地理的界线进行政治交流,“使个人和组织原本没有机会体验的广泛的社会和政治经历成为可能”,从而客观上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接触多元政治文化的机会,使他们加深政治交流、互动,汲取更多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兴趣和能力,增加政治参与机会。所有这些有利于个体养成民主、理性、宽容的政治精神。其次,网络推动政府与民众交流,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由于物质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迄今为止最高形式的民主是代议制,即公民通过推选自己的代表去行使政治权力,而网络化将可能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有突破性进展。一方面,网络为公民与代表提供了最迅捷、最便利的联系手段;另一方面,政府网站的建立将大大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度。当代传播学的先驱和权威人物马歇尔・麦克卢汉曾预言:“随着信息运动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

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

先,减弱政治认同。网络使政治社会化的不可控性增强,来自环境的干扰增多,大量反主流价值的思想信息的散播将使政治社会化处于一种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网络化使政府不再是信息的发源中心,国内的和国外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的和个人的,来自任何一方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散播,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权威,妨碍了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过程。其次,改变政治组织范围。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通过媒介连接起来,构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交往体制,使远距离的政治组织行为和政治权力运用成为可能,也使国际性政治组织扩张获得新技术的支撑。最后,威胁政治安全。信息时代使国家的政治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信息时代在许多领域模糊了国界,跨国界的活动越来越多,这也使跨国犯罪活动有机可乘。

二、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导向

全球化、社会转型、网络化等因素对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促进和冲击,也使我国大学生在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领域面临挑战。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顺利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目标,达成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体系和核心价值的认同,必须在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注入新的元素,标志新的导向。

篇6

一、共享单车的定义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形态下产生的新物种,指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在户外公共区域如校园、公交地铁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它的特点主要是共享经济、互联网+、智能解锁、低碳、环保。PEST分析指的是宏观外部环境分析,指一般不受企业掌控的、一切能影响行业或者企业发展的巨大的社会力量,具体PEST模型包括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环境(Social) 和科技环境(Technological)四个方面。对行业进行PEST模型宏观环境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行业环境,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做出适合的影响活动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达到其营销目标。

二、PEST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现在,随着城市私家车增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成了每个城市政府都头痛的问题。以前政府也出台过相关措施来解决城市出行问题,像限制外来车辆牌照、限行单双号等,但效果并不明显,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绿色环保、健康出行模式,政府对这一模式也持鼓睢⒅С痔度,也更愿意看到OFO共享单车、摩拜单车等互联网企业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今年两会期间,交通运输部发言人称要鼓励支持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政府部门要加强规范指导,企业首先承担主要的管理责任,提升服务水平,社会公众更要文明出行,文明用车,共同促进共享单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对于共享单车出现乱停乱放的痛点问题,北京、广州、深圳等地都加紧出台治理乱象政策。一方面政府要大力推进自行车硬件设施的建设,整体规划停车容量;另一方面,将信用体系纳入到共享经济中,加强信用机制的建设,将他律变成自律,处理好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

2.经济环境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底我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6.88亿,手机网民比例超九成,移动互联网为社会公众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最后1-5公里的出行选择共享单车,会比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在金钱上节省很多。以广州的上班族为例,使用摩拜单车是0.5元/小时,乘坐公交车上班2元/程,一个月21天出行上班产生的费用,摩拜单车对比乘坐公交车可以省到60%-75%。而且,选择公交车个人交通拥堵成本,如因堵车造成的身心健康成本、因堵车等待的时间损耗的社会成本也更高。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文化是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唤醒了中国自行车传统文化的回归。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说过,她是一个有自行车情结的人。自行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小时候的回忆,单纯而美好。在城市里骑着黄色、橙色 、绿色等色彩艳丽、时尚又有文化设计感的共享单车穿梭,充满浪漫复古的文艺气息。此外,共享单车也倡导一种全民健身的理念,骑单车不仅是满足出行的需要,更是一种健康的锻炼方式。饭后散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单车小运动”,在生活中运动健身,方便也健康。

4.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科学技术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共享单车能迅速普及也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具体技术主要依赖以下几点:1)智能手机的技术红利: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购物到出行,都为新时代用户体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共享单车将物联网运用于城市的交通升级,规模化的实现人与物的连接,探索过程中的二维码识别、防盗、定位等各方面,开创了人与物互联互通的新模式。3)高科技智能解锁、精准的GPS定位技术发展都推动了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互联网移动支付也为共享单车建立起了它的盈利模式。4)工业技术方面:像实心轮胎、轴传动、铝合金车架焊接工艺等都使得共享单车对比传统的单车骑行时更为稳定,也为用户创造出了更好的骑行体验。

三、总结

共享单车的出现对于满足公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带动健康、环保、绿色出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当下崇尚低碳环保、健身强体的生活理念相吻合,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据艾瑞监测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现在的用户数量已接近千万,如今,共享单车在公众的出行中已占据了重要地位。未来共享单车要如何发展,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各共享单车平台需要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形成完善的沟通机制,对城市单车的投放数量以及投放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另一方面,共享单车企业要加强对自身运营的管理和要求,及时维修有故障的单车、回收已损坏的单车,对不规范停车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维护好市容市貌。

参考文献:

篇7

二、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1.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职能的影响。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参与经济的预测和决策等新功能便顺应而生,并将成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更直接更有效的职能。

2.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运行的基本导向和最终归属。会计目标活动于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多维空间中,它必定要和该时期的总体经济环境相适应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环境是不同的;离开经济环境来确定会计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3.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对象的影响。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再生产过程中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该类经济活动发生变化,会计对其反馈也会相应变化。

4.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会计计量是指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主要解决在记录时和在会计报表中如何对会计要素进行数量描述的不足。计量属性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在会计计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披露就会产生不同影响,从而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因此,会计计量属性对于会计准确核算和信息提供显得至为关键。

5.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程序和策略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利益相关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的同时,对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也产生了影响。即面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和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加工会计信息的工作程序和技术策略也要作相应变化。

三、会计对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1.会计应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机构设置重叠,人才匮乏,实力薄弱,而国外会计公司拥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分支机构遍布全球,我们很难与其相抗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起服务功能强大、内部严格、执业质量高、布局合理的事务所服务网络,组建由若干事务所联合起来组成的大规模、高水平的事务所集团。集团所应该以一个事务所作为核心,可以由核心层、紧密层、扩散层等不同层次的事务所组成。要吸收专业人员,增加业务种类,扩大业务范围,开拓新型业务,发挥规模优势和各自特长,形成专业化程度高,分工细密的集团型会计师事务所。实现多样化经营战略,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会计服务市场会有巨大潜力,由单一服务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现代会计应以适应这一发展模式。

篇8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4日

一、摄影旅游概述

(一)摄影旅游内涵。摄影旅游是指旅游者前往自然景观独特、民族风情浓厚的地区旅行,并拍摄自己作品的旅游方式。摄影在旅游领域的技术应用主要是对多种渠道、多种拍摄主体所获取的旅游照片进行内容分析。

(二)摄影旅游发展意义。摄影旅游带动了旅游业和摄影业的共同发展,是调整两种产业结构的巨大推动力为旅游业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现代产业提供了源泉和助力,使旅游业一改往日的传统方式,组成了一个重大的格局;跨行业的兼容性是联系摄影旅游业的重大桥梁,让旅游业和摄影业都扩大了客源市场,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摄影旅游扩大了中外文化交流,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摄影爱好者的交流,从而间接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发展,为世界和平提供了助力;视觉效果与美好记忆的结合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感官需求与精神需求,为广大旅游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档次、高品质的服务。

二、摄影旅游发展情况分析

(一)SWOT分析

1、竞争优势。摄影旅游属于专项旅游产品,摄影旅游对于旅行社内部是一项新的成果创造,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对于企业外部,摄影旅游市场占有率低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设备与技术更加精湛对摄影旅游大有裨益。摄影旅游怒不仅是创新型的体验,更是传播文化的媒介,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做好市场细分,重视对摄影旅游者行为特点的研究,从而提升旅游经营者的竞争力。

2、竞争劣势。当前居民消费水平较低,旅行社宣传力度低,摄影旅游花费成本较高。摄影业与旅游业结合不完善,很多旅行社并没有涉足摄影行业,当今旅行社还拘泥于传统的旅游方式,不懂创新和产品开发。摄影行业需要很多高端器材,而旅游需要“行万里路”大多摄影业高端器材缺乏且不适宜长时间带走。而且高端器材成本较高,旅行中容易破坏和损伤。当前居民消费水平较低,旅行者追求目标比较低,他们的消费方式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旅游消费,对新型旅游方式缺乏认识和见解。

3、竞争机会。摄影为营销旅游业提供了重要契机,影像力量在“眼球经济”年代,更加凸现其直接、现实和明显,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市场占有率还很低,所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商机。当前经营摄影旅游产业的企业较少,竞争压力较小。摄影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后劲十足,可以远远超过当前毫无新意的旅游市场,得到旅游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认可。

4、竞争威胁。同行业竞争构成威胁,替代品的出现影响市场,消费者传统的消费观难以改变。

(二)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分析。第三产业的力量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增强。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国家对第三产业的扶持与整合政策进一步提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摄影旅游作为旅游业最具潜力的一部分也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契机。

2、政治环境分析。2015年全国旅游会议召开以后,“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成为5大目标,同时会议推出今后三年旅游业发展10大行动52项举措。强调旅游对于增进交流、传播友谊的“桥梁作用”。摄影旅游便起到了“梁”的作用,不仅仅促进了国内摄影业和旅游业的交流,更能够促进国内外摄影旅游爱好者的交流。要求发挥旅游在经济中的作用。摄影旅游实现了旅游和摄影的结合,扩大了消费人群,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指出旅游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摄影旅游把旅游的重点分了一部分给摄影,减少了传统旅游时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使旅游者把最美的风景留给了镜头,符合了生态旅游的要求。政府支持特色旅游、支持旅游创新、支持旅游迈向国际化,更支持旅游硬件与软件的改革与开发,摄影旅游追随着国家的政策,符合发展需求。

三、摄影旅游发展策略

(一)由“量”的提升转向“质”的飞跃。摄影旅游不但要做到摄影方式与旅游方式的多种变换,更要提升摄影产品质量和旅游产品质量。旅行社应该与口碑好的摄影产业合作,提升摄影旅游的内在水平。

(二)充分进行市场调查。确立消费主体,利用特色优势迅速抢占市场,打造属于自己的会员制度,防止同行抢占客源。

(三)宣传力度加强,确定重点客源。摄影爱好者是摄影旅游的重点客源,而且摄影爱好者大多经济条件充足,旅行社可以和旅游目的地合作吸引更多摄影爱好者成为旅游者。旅行社应该把握住传统旅游者,积极介绍使他们接受创新方式。积极介绍摄影旅游的优点以及对旅游者的意义,引导他们加入摄影旅游团。积极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用信息化加大宣传。

(四)对旅游者进行研究和分类。主要确定为专业摄影旅游者和普通旅游者。着重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充分研究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旅游兴趣、旅游动机等。通过镜头挖掘旅游景观的内涵,不仅仅把旅游目的地局限在视觉感受这一方面,通过镜头更多地实现旅游目的地的深层意义与价值,满足普通旅游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同时更满足了专业摄影旅游者的需求。

(五)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进行综合研究,建立独特的摄影旅游产品。维护好老顾客群体的同时不断开发新顾客团体,确保有“新血液”的注入,以体验为主,拉住“回头客”。

(六)服务策略。招纳更专业的摄影技术人员以及导游人员,使摄影旅游的服务更加专业化、高档化和时尚化。

四、结语

从摄影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首先,摄影旅游虽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发展不成熟,但是拥有摄影业和旅游业两大行业为基础有坚实的根基,从而符合市场的发展趋势,有相当的可行性;其次,摄影旅游符合国家对第三产业的支持,符合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消费需求。

总之,摄影旅游是一项具有开发价值和前瞻性的产业,如果得到充分地实施一定会是一项有前途的新型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一)银行市场营销环境的涵义

银行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影响银行市场营销能力和目标的,而银行营销部门又难以控制的各项因素和力量的总称,银行市场营销环境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策划和市场调研的重要内容。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既可以给营销活动带来机会,也可能带来威胁。

银行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复杂多样性――现代企业的营销环境复杂多样:动态性――企业的各个营销环境经常处于一种易变的、不稳定的状态中;不易把握性――企业的外部营销环境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可影响性――企业可以通过对内部环境要素的调整与控制,对外部环境施加一定的影响,最终促使某些环境向预期方向转变。

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环境是银行企业的生存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银行产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构成各银行企业营销环境的重要方面。银行产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是整个银行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总体方向,为其制定自身的营销战略提供指导。因此,银行市场营销战略的制订和实施,必须考虑到各银行企业的时空条件。银行企业在环境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要生存和发展,只有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充分地了解和认识,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银行市场营销中,可根据营销环境所受影响方式分为微观营销环境和宏观营销环境。前者是直接影响和作用于银行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环境因子(客户、供给者、竞争者等),后者是银行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间接发生影响与作用的因素。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主从关系。

(二)银行市场营销环境的特性

1.差异性与相同性。从整体上看,同一国家、地区的市场营销环境是大体相同的,银行企业比较容易与之相适应。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有所区别,使银行市场营销环境显示出差异性,这一特性有助于银行企业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因素组合方案。

2.整体性与地域性。银行市场营销环境研究的对象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需要将其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们之间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机理。但由于区域的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历史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区域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研究其地域差异性,将有助于在银行市场营销中突出区域特色,发展特色项目与产品。

3.相对性与绝对性。银行市场营销环境各种因素的稳定是相对的,不断变化却是绝对的。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一般说是比较稳定的,但随着国际影响加深。人们认识宏观世界角度的改变,也可能导致制度发生一定程度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各国的银行市场营销环境进行认真研究,并站在变化的立场上去适应市场环境。

二、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

1.银行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的微观环境主要包括供应商、顾客、社会公众、营销渠道等。对供应商主要从供货的稳定性与及时性、供货的价格变动、供货的质量水平来分析:对顾客主要从消费心理、消费模式、收入水平等进行分析:社会公众包括金融界、媒介公众、公民团体、内部公众等,企业应和其保持良好的关系,形成企业的有利因素。

2.银行内部环境分析。银行内部环境的分析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财务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R&D)、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分析的重点通常为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创新程度、人力资源等,并和竞争者相比较,是表现为一种优势还是劣势。

(二)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1.政治环境分析。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和企业将越来越多受到国际法律法规的限制和制约。因此,一方面要敢于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企业,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法律,避免引起法律纠纷。

2.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社会经济状况包括经济要素的性质、水平、结构、变动趋势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市场等多个领域。国家经济政策是国家履行经济管理职能,调控宏观经济结构和水平,实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对企业经济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经济环境主要是对社会购买力水平、消费者收入状况、消费者支出模式、消费者储蓄和信贷以及通货膨胀、税收、关税等情况变化的调查。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社会文化指一个社会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社会结构等。它不仅建立了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也形成国家市场或地区市场消费者态度、购买动机、购买行为模式,

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社会与文化,使得消费者对同一产品持不同的态度。影响产品的设计、包装、信息的传递方法、产品被接受的程度、分销和推广措施等。企业在分析市场营销环境时。应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做到“入境问俗”,“适者生存”。

(三)当前商业银行营销环境所面临的挑战

1.房产政策及价格走势的影响。银行房贷主要包括三部分:房地产开发贷款、建筑类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根据2007年报数据,上市银行房地产相关贷款比重为28.47%,2008年中期数据为27.55%。由此看出,银行业的贷款构成中近30%受房地产政策及价格走势的影响。

统计数据表明,去年5-10月,房地产价格上升主要为银行个人按揭贷款增长推动。为拉动利润,商业银行控制企业公司贷款,增加个人房贷。随着央行出台二套房贷政策,个人房贷收缩,房价下跌,商业银行普遍担心房地产市场回落后会导致风险。

2.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还贷能力堪忧。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受雨雪冰冻地震灾害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炭、电力供应不足,交通运输紧张,企业采购周期延长,有些企业被迫停产,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受雨雪地震灾害的地区情况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外需缩减,能源、原材料、粮食等价格上涨,加大了实体经济的成本。受国际供求影响,且对大多数行业的生产成本产生重要影响的原油、铁矿石等基础材料成本的高位运行,是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极大挑战。调查显示,企业对能源、原材料、食品等价格上涨反应强烈。在被调查的企业中,72%的工业企业反映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上涨:77%的建筑企业反映建筑材料购进价格上涨:68.4%的餐饮业认为营业成本上升。

上述因素导致许多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倒闭现象,致使这些企业还贷能力恶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3.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但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压力。在中国,除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外汇资产最大持有者是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最新年报披露,这些上市银行手里有近400亿美元外汇资产处于风险敞口状态,以7.5%的升值速度和现有人民币汇率估算,这部分外汇资产损失将超过200亿人民币。

4.金融“脱媒”效应。中国正进入一个融资结构快速调整和直接融资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脱媒”现象的发生,

对于传统的依赖存贷汇业务的商业银行来说,脱媒带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资产方面,股票、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作为银行贷款的替代产品,对于部分优质客户在融资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分流了部分银行优质贷款。更严重的是,能够上市、发债的企业是经过层层审核,资产质量较好的企业。这类优质大客户的流失迫使银行提高对相对陌生的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比例,信贷风险加大。负债方面,股票、基金、券商银行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多样化的产品分流了相当大部分的银行储蓄资金。

三、中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对策

(一)推动业务转型,实现产品创新,降低对传统利差收入的依赖

我国目前房地产行业及其他工业企业的还贷能力下降以及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金融脱媒”现象促使银行业必须进行业务转型,转变传统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单一经营模式,不断推动新产品研发,拓展盈利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产品和战略产品来减少对贷款业务的依赖,主动适应新的经营环境需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以防范各种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把风险管理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来认识和对待,高度关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态势和趋势,认真做好压力测试工作,着力加强资产管理,加强对跨业经营业务、跨境兼并收购活动的风险管控,大力推动实施新资本协议和执行新会计准则,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三)推动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的转变,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推动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积极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有效发挥金融体系功能,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金融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而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四)适时进行海外并购,实施“走出去”战略

银行并购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一个重要特点。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并购国外银行,积极开发国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突破国内市场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利用有利条件,获得可观收益。

但是,银行业海外并购面临风险控制、市场环境、人才培训、信息集中以及文化协调等诸多挑战。因此,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上,中资银行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要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有效的风险管控和防火墙安排,要有充足的资本和财务能力,要具备跨业跨境并购及投资设立子公司所需要的专业经营管理团队,要着眼于核心竞争力。

(五)抢抓高端客户

篇10

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问世以来,学界就对该产品展开广泛的讨论研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Gardener(1991)将资产证券化分解为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广义的资产证券化包括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狭义的资产证券化则仅指二级证券化。

陈昀(2007)通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推荐过程的分析,总结了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状,认为目前在我国只有信贷资产证券化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处理方法出台,对于企业资产证券化还没有;资产证券化的关键在于基础资产的选择,尤其是企业资产证券化,要能够实现真实销售,对基础资产有一定的要求。张韶华(2007)通过对中外资产证券化市场法律地环境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资产证券化应采取统一的立法模式,制定资产证券化的单行法;实践中我国所走的是一条制度和试点并举、交替进行、互为促进的渐进式的立法道路;列举了我国未来单行立法中所应包括的框架内容。何韵(2009)认为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是资产证券化滥用的结果,但资产证券化本身并没有错,错误的是它被不恰当的利用。周茂清(2010)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次贷危机给美国和全世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但不能否定资产证券化这项金融创新技术的可行性。我们要认真分析造成美国次贷危机的真实原因,深刻反思其中的教训,并据此提出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策略

目前,关于中国资产证券化主要集中在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介绍、问题剖析、法律环境对比以及相应政策建议方面,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环境的研究比较少,从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两个方面来看当前全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经济走势对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研究我国资产证券化未来的发展走势情况。

理论分析

李佳,王晓(2009)将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划分为风险转移和增大流动性两个最基本的功能。其中风险转移功能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者通过向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发行证券,并通过一定的风险隔离和破产隔离机制,将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隔离出发行者的资产负债表,由此实现基础资产信用风险的隔离和转移;增大流动是指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者通过把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和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进行打包和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并把这些证券销售给投资者,由此实现基础资产现金流的回笼。

纵观中美两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历程,作者认为,资产证券化的两个主要功能在不同的资本市场条件和不同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发挥的主导性有所差异。为了应对网络泡沫的破灭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从2001年开始,美联储连续13次将利率由6.5%下调至1%。宽松的信贷条件刺激了民众的投资热情,收入并不稳定的居民也较容易取得房贷。当时的美国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将该类信贷资产证券化,用以规避风险,同时融通资金。

如图1所示,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一度达到历史最高。在我国,资本市场本来就不够完善,企业融资渠道有限,再加上银根缩紧,增加了企业对于资金渠道的渴望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放开资产证券化后,企业必然首先将他视为一种融资渠道,让资产流动起来,获得现金。

比较两个国家的资产证券化功能可以发现:在资本市场发达的情况下,当货币政策处于宽松状态下时,资产证券化功能以风险规避为主导;在资本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当货币政策处于紧缩状态下时,资产证券化功能以增加流动性为主导,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可以看出来,资产证券化增加流动是对资本市场中银行信贷规模或者渠道的补充;而风险规避功能是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散与规避。总体来说,资产证券化是对传统金融市场的补充。

环境分析

(一)我国资产证券化国际环境分析

1.国际经济环境分析。目前各国对于资产证券化的质疑主要源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早期用于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将原本属于银行借贷系统内的风险在整个社会内分散后系统化,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以上情况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出于对金融危机的反思,目前各国对于资产证券化的使用非常谨慎,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未来一定时期内,资产证券化的脚步可能会缓慢一些。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宣布将希腊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以此为代表的欧洲债务危机使得还未从金融危机中苏醒过来的全球经济再次陷入低谷,欧债的负面消息使得以债券证券化为主流产品的西方资产证券化产品再次面临挑战。对于我国而言,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银监会严禁做“捆绑”贷款,严禁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和无收益房屋信托。2009年“中国资产证券化暂时停滞”,成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冬天。

图3中,世界经济三大主体的美国、欧盟和日本在金融危机后产出均出现了显著的负增长,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第一季度,离金融危机爆发差不多一年左右,符合经济学中的滞后效应。随后在各国的救市政策下提高到正常水平后,在2010年左右又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开始下滑。经济产出的下滑导致社会对于债券的安全性信任降低,对于货币流动性的需求也下降,在两个因素的作用下,目前国际上对于资产证券化的需求相对处于疲软状态。

2.国际政治环境分析。2010年底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由此引发埃及、阿尔及利亚、约旦、苏丹、阿曼、毛里塔尼亚、摩洛哥、也门、北非和利比亚相继出现动荡,甚至政治动乱。一个国家政治稳定情况决定了该国的经济走向,从而影响到全球经济。我国在利比亚等发生动乱后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的项目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到了我国的对外投资情况。另外一个方面,出于对中国经济的压制和对本国经济的保护,美国和欧盟纷纷对华展开反倾销策略,部分商品征收高达400%的反倾销税,直接影响我国商品的出口。以佛山陶瓷为例,2011年9月16日,欧盟对产于中国的瓷砖做出反倾销终裁,执行时间从2011年9月15日0时起至2016年9月14日24时止,惩罚性关税高达69.7%。对从中国进口的瓷砖征收为期五年的正式反倾销税,让我国的陶瓷业雪上加霜。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国内环境分析

1.国内经济环境分析。我们从三个维度来对国内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如图4所示,分别为2005-2011年我国GDP环比增长率,基建完成额增长率和M2增长率。一个国家M2的供应以满足GDP的增长,其中在我国,我们通过前面的理论以及实际情况分析得出,目前我国主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指标为基础建设或者公共设施,我们就又引入了基建完成情况这个指标,作为GDP指标的进一步阐释。从2008年进入危机以来,多种因素导致我国的GDP增长率有所下滑,到2009年达到最低值。2009年3月开始,我国实施4万亿救市计划,到2010年底有显著效果,并保持到2011年;受救市计划影响,2008年以来,我国的基建情况保持高位状态,到2009年底达到最高峰,2010年回归后,又再2011年开始上扬;同样,在金融危机发生,或作为救市计划的一部分,我国M2增发明显上升,但是到2009年以后,为了保持物价稳定,保持房价合理回归,我国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M2明显下降。这种情况下,GDP开始回升,2012年GDP保持7.5%的增长,在GDP和基建保持相对高位,但是M2偏低的情况下,对于银行借贷业务的互补产品——资产证券化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利好的一个消息。所以说,未来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可观。

2.国内政治环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一直致力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2005年1 2月1日银监会所制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正式启动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随后国家也加大对于各项环境的建设。在这种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的国度中,对于金融衍生品来说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国内政治体制改革也可能将要迎来一个更加积极的未来。对于已经步入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协调接轨必将带来更多的机会。

结论

文章通过对于我国资产证券化环境的分析,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主体为参考对象和研究对象,分国内外两个层次,政治和经济两个维度分析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环境,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资本市场发达的情况下,当货币政策处于宽松状态下时,资产证券化功能以风险规避为主导;在资本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当货币政策处于紧缩状态下时,资产证券化功能以增加流动性为主导。第二,受到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和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全球资产证券化面临着信用危机和经济走低的消极作用,我们需要理性面对,认真分析我国所处状态,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应引导政策。第三,国内需求和投资开始回暖,但是货币供给仍然处于低位,作为借贷业务补充产品的资产证券化将原来需求上的春天,但是我们需要防微杜渐,加强监管,防止出现向美国金融危机一样的飓风。

参考文献:

1.Kendall, Leon T. & Fishman, Michael J., 1996, A Primer on Securitization [M],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2.陈昀.我国资产证券化推进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M].西南财经大学,2007

3.张绍华.中外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2007

篇11

城市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是时间变量的函数。作为一个系统的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是一个变化的不确定的系统,其与外界的关系也是变化的、不确定的。因此,城市规划师所关注和思考的环境不仅仅是当前城市系统的环境,更应关注未来城市系统所处的环境,即城市确定其发展战略和系统战略功能所必需关注的环境——战略环境。通过对战略环境的研究,有助于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紧密结合,有助于将以形体空间规划为主体的规划逐步过渡到融社会经济环境和空间发展于一体的综合规划。①

在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比较优势”是“城市形成的第一源动力”。②在分析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时,人们常常用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价格等资源禀赋型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但是“比较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的合理性必须具备两个前提③:第一,优势资源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要较大;第二,优势资源供给能力不能过剩。但是许多依靠资源禀赋优势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比较优势”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会逐渐地丧失,这些城市会尴尬地发现④:上面有更发达城市作为强大的竞争对手,下面是资源成本更低或者是“以往被认为不可能的、不经济的资源异军突起”⑤,前后夹击。对于这类城市而言,如果不能完成从以资源禀赋型比较优势向以功能竞争型竞争优势的转变,那么城市的未来发展前景将不容乐观。

二、竞争环境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以城市作为活动对象,以城市发展为目的的城市竞争,是人类推进城市化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⑥

一种战略思维的产生,必须服从于一定的价值要求,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基本出发点在于增强城市在空间经济社会网络中的竞争力。考虑到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本身所具有的对抗性,确立何种城市发展战略首先要将它放在竞争性的大区域系统中进行考虑(韦亚平, 2004):一个城市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其做出相应战略决策的主要依据,当然这种战略又密切联系于该城市的内部条件。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经济活动日益呈现出大区域聚集趋势,这种大规模的经济聚集区通常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其所形成的区域竞争优势往往代表了国家在全球经济市场上的“国家竞争优势”。因此,每一个城市的发展战略都与区域战略紧密相关,甚至同国家战略休戚相关。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无论对所处的国家还是所载含的企业的竞争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成败都取决于城市竞争力。⑦

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要与其所处区域的环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城市的生存与发展要受到其所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通常所说的城市外部环境因素是指存在于城市组织外部的、影响城市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和力量的总和。

当城市需要考虑其空间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其所处的外部战略环境,而区域则是城市所面临的最直接的外部竞争环境。那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制定就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城市所处区域的结构分析;二是所在区域中的竞争地位的分析。战略环境分析实际上是基于城市在整个区域中所处的位置,重点应放在整个区域这个外部环境上。城市必须适应其生存的环境,重点了解并掌握环境变化的特点, 使城市在竞争的空间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竞争环境分析方法

(一)战略环境分析的特点

决定城市长期空间形态发展的关键不在于今天所处的环境,而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世界。能否与未来环境相适应,是战略环境分析的核心。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应首先通过对混沌的外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寻找出城市在外部环境中的发展机遇,在观念中构筑城市系统的界面(如图-1),城市系统由一系列现有的空间布局、公共资源、产业结构、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等组成,在界面之外的部分就构成了城市系统的环境。

研究环境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系统,而是为了促进环境与系统的“能量交换”。对未来的城市和未来的环境的关系进行概念性规划,并通过反复推敲论证以建立未来的城市与未来的环境的关系(如图-2);然后根据目前城市的发展现状,制定出发展到未来城市的发展战略(如图-3);再从战略的角度,规划城市的空间系统结构,设计出未来城市空间系统与未来环境能量互换的模式,有选择地依据未来城市的发展目标进行环境的再研究。同时制定出一系列的战略方案和政策措施。

这样,战略环境就具有两重内涵:一方面它是一个混沌的、不确定的、无研究指向性的环境,城市规划工作者可以从中寻求城市的未来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有研究指向性的、具有比较确定研究内容的,却是未来的环境。

战略分析的目的在于协调未来目标与未来环境和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关系,在于寻求和发现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机会,以及威胁系统继续发展的未来因素。通过分析评价,在规划中建立未来的系统,然后根据这个系统再分析、设计系统同外部环境的平衡关系。

战略环境分析的目的在于“改造”和“创造”环境。战略的环境是一个未来的环境,从现在到未来是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在这个时间跨度中,为系统适应环境提供了机会,也为系统创造和改变环境提供了可能性。如许多广告倡导节能环保理念,其不仅着眼于当前的营销,更对某一消费阶层的消费者心理和消费偏好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产业未来的发展。系统的这些“点滴”却是“连续”的行为必然会在外部环境中留下印记。

(二)竞争环境分析方法

一般可以将城市所处的外部战略环境分为:一般环境(广义环境)和竞争环境(狭义环境)。

一般环境包括许多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因素,如社会文化、政府法律、科学技术、宏观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等因素。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同时这一部分也不是此处分析的重点,因此不再赘述。

但是除了一般环境分析外,城市的战略环境分析内容还应包括竞争环境分析,因为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城市(城市空间的大小、城市定位的差异、产业结构的不同、地域环境的区别等),其始终是某区域中的一分子,与其他同类的、相关或相近似的城市处于同一个竞争环境中。因此,对城市所处的竞争环境的分析是制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对企业竞争的五种力量模型的解析。美国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的迈克尔· 波特教授提出一种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框架,即“五种力量模型” :现实竞争对手的威胁、潜在的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实力、卖方的实力。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运用竞争规律,通过影响五种竞争力量,使其对企业发展产生有利影响,从而使企业在产业内处于最佳位置,并不断壮大。正是这些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影响和决定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中最终的获利能力。在对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中,波特发现“一个公司的许多竞争优势不是由公司内部决定的,而是来源于公司之外,即来源于公司所在的地域和产业集群”。⑧据此原理所启迪,由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将“五种力量模型”应用到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竞争环境分析上时,不能完全照搬,只能借鉴其思路。

2.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竞争环境分析。城市竞争环境分析的核心是辨别根植于经济与效率中的基本的、深层次的城市空间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竞争战略。从整体市场环境来看,当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竞争变得异常充分时,同一大区域的城市之间相互模仿的速度就会骤然加快,进而产生“战略同质化”现象。“战略同质化”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缺位,每一座城市事实上都没有战略,大家只是在战术层面拼命厮杀。而城市的战略定位意味着一座城市的空间发展有别于竞争对手,或者虽然类似,但是其在实施方式等方面是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决定城市吸引力的竞争法则,竞争法则可以通过“五种力量模型”来具体分析。

(1)现实竞争对手的威胁。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往往以相邻的城市为参照物,从而形成相邻城市定

转贴于

位的相似性和重复性,造成千城一面、恶性竞争。只要是与本城市争夺资本、人才、信息、资源等的城市,都可视为现实竞争对手。在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下,竞争无处不在,有些竞争像战争一般激烈,而更多的竞争则是和风细雨的,甚至是战略联盟式的合谋共进,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影响现实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强度的因素有:竞争城市的数量、经济的增长速度、固定成本与库存成本、城市空间结构差异化程度、战略利益、退出壁垒等。(2)潜在的进入者。城市定位、城市空间结构等将要或者正在进行调整为与本城市相似的城市,这类城市将从资金、人才、信息、资源等方面成为本城市的潜在的竞争者。对潜在进入者的影响因素包括规模经济、差异化、资金需求、与规模无关的成本优势、转换成本、政策限制等。(3)替代品的威胁。随着信息技术和流通方式的发展,以及替代性资源的不断推陈出新,土地、资源等自然要素的作用在逐步被技术、知识、创意等高层次要素所替代,相对比较占优势,竞争优势更强调城市的创新发展。替代品的威胁决定替代的因素:替代品的相对价值、顾客对替代品的使用倾向、转换成本等。(4)买方实力。作为城市物业、娱乐、服务等的购买者,是城市服务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家庭,也可以是企业、机构、或是其他城市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最令其不安的莫过于购买者采取了它所不期望的行为,如许多企业机构开始转到其他城市地区进行投资或置业,游客锐减、市场萧条等。影响买方实力的因素有:产品的差别化、产品成本、顾客的价格敏感度、行业的集中程度、购买的数量与规模、对成本信息的了解度、转换成本、一体化能力等。(5)卖方实力。卖方是指向城市提供各种所需要的资金、技术、服务等的个人、企业机构或其他城市地区的政府部门。影响卖方实力的因素与影响买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是相似的。

这五种竞争力能够决定城市的空间发展能力,它们会影响城市的发展成本与必要的投资等。从战略形成的角度看,五种竞争力量共同影响着城市的竞争强度和发展能力,但是城市的竞争是一种动态的演进过程,对于不同的城市类型和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各种力量呈现出不同的时序特征,通常是某一种或几种力量起主要作用,而其他几种力量起着较次要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区战略规划

1. 规划项目背景综述。位于太湖北岸的姑苏古城苏州西临无锡、常州,南接浙江嘉兴、湖州,北与南通隔江相望。苏、无、常、嘉、湖、宜六市共同构成了环太湖都市圈,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的绿色核心。伴随着这一进程的辐射、影响和带动,环太湖地区的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分工转型和城市资源竞争在本区域内加剧,对苏州这样的近十年来新兴的高速发展型的城市,未来发展对其经济增长方式、产业模式的转型、环境与资源的利用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的竞争环境下,发掘知识智能型、生态低耗原则、人文产业化、产业人文化,以生产业导入知识型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中,给拥有文化和环境资源优势的苏州赋予了更深远的责任和更广阔的前景。

2. 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区现状分析。经过近15年的快速发展期,苏州市已形成一城(苏州旧城)、二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湖相伴的新格局,苏州工业园位于城市东部,向东与沪宁高速往昆山、上海的出口接壤;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则在靠近湖滨的城西,依托太湖的优越的自然资源,形成吸引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产业落户的摇篮。沿太湖北岸的湖滨走廊地带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这里就构成了由城西高新区科技城到太湖湖滨地区的生态缓 冲走廊,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区选址于此。该项目位于苏州城西15公里的太湖风景区北翼,北至科灵路,西接下淹湖、光福镇区,东临玉屏山、凤凰山,南接230省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如图-4) 。

从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区竞争环境来看,作为拥有良好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前景条件的区域,该区域中现有与潜在的竞争者众多,强手环伺,仅苏州就有5个类似的新兴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同时由于各个开发区的分工不明确,造成相似的替代项目较多。而在看好环太湖经济区的发展前景的前提下,还可能有类似的项目作为潜在的进入者蓄势待发,进行规划立项。如何提高项目自身(卖方)实力,增强对客户(买方)的吸引力,从而降低其讨价还价能力,是项目管理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3. 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区战略规划构想。在进行战略规划时,本研究充分考虑到该项目的竞争环境,力求在地区经济一体化、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家产业转型的背景下,重点分析竞争环境,化解问题,利用机遇,明确定位,发展新型产业,提出建设前瞻性的生态型、智能型、文化—科技产业兼容型的高新技术园区,构建以知识创新优先为基础、产业创新为突破点、文化创意为推动力、生态环境营建、城市本源文化复兴为突破口的,以人为本、和谐生态的新型园区。针对项目用地开发建设的实际条件,提出“生态智城”的模式,从生态性、创新性和城市性三个方面,扩展现代高科技园区的内涵,探索一种新型的绿色产业城镇形态,这样在与现有竞争者的竞争中,以独特的战略理念和空间形态,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提高了潜在(低代价)进入者的进入壁垒。其中“生态”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自然生态,而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的复合体。“智”则体现依托知识经济、创新人才、创意产业等智力因素,发展现代化产业园区的理念。“城”要摆脱高密度、大强度开发的传统思路,建设富有人气的、充满活力的、花园社区式的新型城镇。创建“生态智城”的前提是把自然环境(生态价值)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在维护自然生态健康安全的基础上,来构建以创意价值为核心的产业布局,营造具备城市活力的人类聚集区,以实现人类与自然、健康与发展、和谐与共生的目标。通过这样的定位,不仅增强了规划项目本身的现实性,也为客户(买方)提供了优质的、少有替代的规划创意产品,从而增强了竞争力。

4. 园区整体空间结构的战略规划方案。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区战略规划立足于三个理念的转变上。

(1)转变之一。从人工环境主宰的环境开发向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共生的环境开发利用模式的转变,将自然环境的系统的保育、涵养及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园区的人工环境建设有机结合。(2)转变之二。园区建设开发从分散的郊区形态向具有自主功能集约化建设的新城区形态转变。克服了传统的科技园区开发存在的产业带沿着交通走廊向郊区呈低密度形式蔓延的特征,单一的第二产业相对密集,过度依赖母城交通,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缺乏人气等不足。(3)转变之三。从以科技企业为主导的企业构成向以创新创意型企业为主导的构成的转变,从而使未来的园区企业在科技创新型产品结构类型、研发制造、更新换代速率等指标上占据前沿。

方案规划特色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

(1)空间结构复合性——土地利用、都市空间、景观结构和交通组织等四个方面实现各个环境要素的结合、渗透与互动,达到空间形态的有机构成和功能单元间自组织优化。

(2)亲水空间的再现——规划设计突出了塑造亲水空间城市的模式构想,在点线面几个层次上都寻求在空间尺度、人文性、自然特质等层次上实现不同物理环境亲近江、河、湖、溪、潭等水体的环境意象。

(3)生态与环保的结合——积极推进邻太湖地区以生态保育为基础、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为先导的绿色低碳建设宗旨,旨在塑造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基础的科技产业园区发展建设模式。

(4)环境共享模式构建——规划设计提供了全方位的公共环境、资源共享的理念,创造滨水空间共享、资源环境共享、公共设施共享以及信息服务共享的开放、和谐、兼容、互动的城区环境,使城市公共资源利用与共享进入法制化的平台(如图-5)。

 

转贴于

四、结语

篇12

电力信息;电力通信;融合

1 政策环境分析

信息通信产业重组整合是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有效配置信息通信资源的重要实践;信息通信部门的融合发展符合国家“五化并举”、“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而且,从产业管理机构上看,不管是我国原信息产业部,还是现在的工业与信息化部,信息行业与通信行业都是在统一的机构下管理。因此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的融合从政策环境上分析是完全符合国家宏观政策与国家电网公司发展需求的。

1.1 SG186工程的全面建设

实施SG186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该工程的深入贯彻实施可以大力推进国家电网公司企业一体化平台的建设,逐步梳理、规范、转变各业务应用系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实现信息化建设工作协调配套、结构合理、科学有序地发展。电力通信网络作为该工程统一平台建设的重要支撑,势必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

国家电网公司通信系统发展定位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发挥网络整体效益,满足公司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作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重要保障。在国家电网公司通信系统“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通信系统要扩大数据网络的接人范围,实现公司系统直属单位、厂站的接人。各省公司数据通信网络应覆盖至地、市,根据业务需求可覆盖至县级,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骨干数据通信网的延伸,实现国网公司数据通信网络一体化目标。

2 经济环境分析

经过近几年的磨合,电力通信与信息工作者逐渐认识到,通信必须融人信息化的发展才能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信息服务也必须通过坚强、快速的通信网络才能落地生根。因此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的融合从经济环境上分析,可以说是推动集约化发展,强化精益化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2.1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的经济发展规律是基于网络的协同发展规律。融合的网络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网络使得信息传递与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成为改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手段;

2.2 减少投资、运营与维护的投人

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很重要一点就是为了简化网络结构,减少投资成本(OPEX),使所有的业务能够共同承载在单一的网络结构中,推动不同的业务、技术、应用走向统一,进而减少日益增长的运行维护成本(CAPEX)。

3 文化环境分析

现代通信方式能够使用户在不同地点以多种方式得到所需的各种信息,并通过信息网络以崭新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形成信息社会的生产力。

随着电网系统对于部署新应用以及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强烈需求,越来越多的融合语音、数据、视频等应用将满足以电网员工为中心的统一服务需求和体验要求,并且在终端设备上灵活地应用集成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环境。

3.1 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

人民电力为人民,那么电力信息通信就是为广大电力员工服务,随时随地为员工提供令人满意的工作方式。融合的网络系统会对电力员工需求的反应更迅捷,向员工提供丰富的多渠道、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增加员工的工作效率;

3.2 丰富的工作文化方式和各应用的协同性

融合网络与企业应用的整合,将满足全新电子商务的需求与虚拟及移动办公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的话音和数据融合功能实现企业信息通信应用如群件、会议和信息处理等的交互,使员工的工作方式可以更加机动和灵活,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实现视频群组通信、统一通信、邮件提醒等功能。

4 技术环境分析

在网络技术成熟及大范围应用的前提下,基于Internet的综合业务信息化的内容将更加广泛。引入新技术,推动不同的业务、技术、应用走向统一,成为当前电网发展的新趋势与新任务。信息与通信的融合也同样需要这些关键技术的推动。从技术环境上分析,网络融合包括业务融合、核心网融合、接人网融合、终端融合等几个方面。

4.1 核心网技术分析

基于信息领域的IP/MPLS(GMPLS)技术建设多业务融合的核心网络已经为电力通信系统所认同,通过建设一个具有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QoS、低延时的精品网络,优化网络资源,提高带宽利用率,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员工提供高质量保证的业务也已成为共识;

4.2 接人网技术分析

接人网的技术虽然很多,但仍然被认为是全网宽带化的最后瓶颈。融合的网络可以利用从固网的xDSL,Ethernet到移动的WLAN等条件,为员工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无缝宽带接入。从长远的观点看,光纤接人网,特别是无源光网络(PON)则更可能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4.3 软交换技术分析

在现有通信系统中,传统的电路交换设备是与信息系统差别较大的,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取而代之更好的实现信息与通信的融合。软交换技术作为NGN的关键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并支持多用户和多业务。利用软交换系统,不同的接入设备可以通过已建立的协议接口统一融合,利用IP技术来建立端到端的通信链路,这样对各通信系统的传输信息集中交换不仅在经济方面避免了设备的浪费,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而且也省掉了经不同介质网络传递信息所经过的复杂转换环节。

5 电力通信网发展方向

在技术瞬息万变的未来环境中必然要求我们构建一种智能、灵活可靠、易开发扩展和恢复、支持全新应用模式和业务、成本低廉的真正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而且网络必须提供便捷动态管理、集成分组以及通过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协调一致的故障排除功能。随着技术的变革与市场容量的变化,还应该向着宽频带、低时延、高度灵活的组合扩展性、支持高突发性数据传输处理、高智能终端方向发展,使多种通信手段互为补充、备份。业务上向着具有高保真音频、高清晰度视频等多种数据传输方面拓展。

篇13

1 政策环境分析

信息通信产业重组整合是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有效配置信息通信资源的重要实践;信息通信部门的融合发展符合国家“五化并举”、“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而且,从产业管理机构上看,不管是我国原信息产业部,还是现在的工业与信息化部,信息行业与通信行业都是在统一的机构下管理。因此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的融合从政策环境上分析是完全符合国家宏观政策与国家电网公司发展需求的。

1)SG186工程的全面建设。实施SG186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该工程的深入贯彻实施可以大力推进国家电网公司企业一体化平台的建设,逐步梳理、规范、转变各业务应用系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实现信息化建设工作协调配套、结构合理、科学有序地发展。电力通信网络作为该工程统一平台建设的重要支撑,势必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国家电网公司通信系统发展定位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发挥网络整体效益,满足公司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作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重要保障。在国家电网公司通信系统“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通信系统要扩大数据网络的接人范围,实现公司系统直属单位、厂站的接人。各省公司数据通信网络应覆盖至地、市,根据业务需求可覆盖至县级,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骨干数据通信网的延伸,实现国网公司数据通信网络一体化目标。

2 经济环境分析

经过近几年的磨合,电力通信与信息工作者逐渐认识到,通信必须融人信息化的发展才能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信息服务也必须通过坚强、快速的通信网络才能落地生根。因此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的融合从经济环境上分析,可以说是推动集约化发展,强化精益化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1)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的经济发展规律是基于网络的协同发展规律。融合的网络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网络使得信息传递与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成为改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手段;

2)减少投资、运营与维护的投人。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很重要一点就是为了简化网络结构,减少投资成本(OPEX),使所有的业务能够共同承载在单一的网络结构中,推动不同的业务、技术、应用走向统一,进而减少日益增长的运行维护成本 (CAPEX)。

3 文化环境分析

现代通信方式能够使用户在不同地点以多种方式得到所需的各种信息,并通过信息网络以崭新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形成信息社会的生产力。

随着电网系统对于部署新应用以及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强烈需求,越来越多的融合语音、数据、视频等应用将满足以电网员工为中心的统一服务需求和体验要求,并且在终端设备上灵活地应用集成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环境。

1)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人民电力为人民,那么电力信息通信就是为广大电力员工服务,随时随地为员工提供令人满意的工作方式。融合的网络系统会对电力员工需求的反应更迅捷,向员工提供丰富的多渠道、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增加员工的工作效率;

2)丰富的工作文化方式和各应用的协同性。融合网络与企业应用的整合,将满足全新电子商务的需求与虚拟及移动办公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的话音和数据融合功能实现企业信息通信应用如群件、会议和信息处理等的交互,使员工的工作方式可以更加机动和灵活,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实现视频群组通信、统一通信、邮件提醒等功能。

4 技术环境分析

在网络技术成熟及大范围应用的前提下,基于Internet的综合业务信息化的内容将更加广泛。引入新技术,推动不同的业务、技术、应用走向统一,成为当前电网发展的新趋势与新任务。信息与通信的融合也同样需要这些关键技术的推动。从技术环境上分析,网络融合包括业务融合、核心网融合、接人网融合、终端融合等几个方面。

1)核心网技术分析。基于信息领域的IP/MPLS (GMPLS)技术建设多业务融合的核心网络已经为电力通信系统所认同,通过建设一个具有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QoS、低延时的精品网络,优化网络资源,提高带宽利用率,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员工提供高质量保证的业务也已成为共识;

2)接人网技术分析。接人网的技术虽然很多,但仍然被认为是全网宽带化的最后瓶颈。融合的网络可以利用从固网的xDSL, Ethernet到移动的WLAN等条件,为员工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无缝宽带接入。从长远的观点看,光纤接人网,特别是无源光网络(PON)则更可能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3)软交换技术分析。在现有通信系统中,传统的电路交换设备是与信息系统差别较大的,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取而代之更好的实现信息与通信的融合。软交换技术作为NGN的关键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并支持多用户和多业务。利用软交换系统,不同的接入设备可以通过已建立的协议接口统一融合,利用IP技术来建立端到端的通信链路,这样对各通信系统的传输信息集中交换不仅在经济方面避免了设备的浪费,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而且也省掉了经不同介质网络传递信息所经过的复杂转换环节。除了能够更好地支持现有语音与数据业务外,软交换网络还能提供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可以便捷地利用新的网络设施并结合电力系统的需要开展各种电力信息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