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篇1

教学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健康的音乐占领校园,使音乐成为学生净化心灵的使者,进而助力学生今后的人生。

(一)要提升中职学生的音乐水平,须让学生接触专业的演奏会或演唱会,通过高水平的专业的音乐人士表演,让学生受到感染,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学校应积极地组织开展高雅的音乐会,尽量让学生都进场欣赏,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精髓,通过欣赏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到提升,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水平较高的音乐团体来校与学生互动交流。高水平的音乐团体在各班级间巡回表演,不但可以活跃校园的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成才的欲望,努力成为他们那样的音乐人才。到一个班级,首先让专业的音乐人士给学生们讲解相关的音乐知识,学生们在气氛活跃的情况下,与专业人士进行台上、台下的沟通,对自己不懂的和想知道的方面进行请教,通过互动和指点,学生亲自操作乐器进行表演,使其更加感到演奏出来的声乐特别真切,欣赏者近距离的围在周围,使其更加倍感具有的成就感,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学好音乐对于个人的发展将具有极大益处。

篇2

2.1数据库设计原则

数据库作为音乐辅助平台最为基础的数据来源,其系统运行的好坏,与数据的设计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数据库进行设计的时候,其必须遵循以下的设计原则和标准:第一,在命名上其必须要规范。而在系统的设计中,其命名的规范将直接关系到后期对系统维护和升级。因此,在对系统数据库进行设计的时候,其必须遵循严格的命名标准,并将其注解到所有的列信息。第二,在数据进行验证的时候,则按照数据库设计的相关规范作为依据,并在设计中以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数据的结构进行设计,以此保障在系统进行运行的时候,数据的一致性。第三,对数据中出现的数据冗余以及数据范式的规范性等,都将对后期数据的检索的速度构成影响。因此在对不同的数据表格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掌握好对数据表格设计的度,从而是系统能够达到快速的检索速度,并将少用户和系统交互的时间。第四,安全性。在对该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严格进行身份认证方可实现对系统的登录,并根据不同的访问权限,对不同的功能进行操作,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性。第五,并发控制的原则。通过触发器以及存储过程等的使用,对表的同时操作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同时修改访问的控制,减少数据的不一致性,查询可不受此控制。

2.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对数据库进行概念设计其主要的目的则是实现对已有的数据的抽象。而所谓的抽象则是根据现有的情况,对相关的概念、事物和人的关系进行的一种抽象的处理,并针对共同点特性进行提取的过程。而通过这种方式所抽取到的特性再进行一定的描述,从而形成一定的模型的结构。在该系统当中,我们选用SQLServer2008作为对数据库开发的工具,以此实现数据库中不同表格的连接。而根据上面的结构分析,并结合系统需求分析,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分为试题表、课件表、基本信息表、院系表、专业表、试题参数表、系统参数表、公告信息表、论坛讨论表等不同的表格。

3系统的开发环境

对该系统的开发,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从硬件方面其服务器的要求则为应用服务器的CPU要求Intel奔腾2GHz以上,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将数据服务与应用服务进行分开的配置,同时每个服务器其内存的配置不得低于4G的容量。数据服务器则全部采用磁盘阵列形式自动增量,应用服务器空间不低于50G。而客户端的要求则是只需要安装IE浏览器,并且其版本在6.0及其以上即可实现用户和系统的交互。而从系统的软件方面入手,服务器的操作平台在WindowsServer2003或者为更高的操作版本。数据库则采用现阶段比较流行的SQLServer2008数据库。

篇3

一、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现状

第一,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在上职业学校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很多学生来自农村,来学校之前根本没见过钢琴。音乐课只是跟教师学唱过几首歌,乐理知识一片空白。第二,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可以分为钢琴、视唱、声乐、乐理、合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几部分。可是因为中职学生在校只有两年或更短的时间,而且好多学校师资严重短缺,就出现了一个教师负责一个班所有音乐课程教学的情况,既不科学也不规范,教学效果更是可想而知。第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为幼儿园或早教中心。尤其是幼儿园,对学生音乐教学中儿歌弹唱、识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所以,学生在校只学习这么一点音乐教学中的皮毛,根本无法胜任幼儿园中的音乐课教学。

二、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改革方向

1.有的放矢的教学模式。学生入学之初,根据面试及个人意愿可分为美术方向或音乐方向的特长班。进入音乐特长班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第一点素质就是唱歌不能跑调。音乐特长班的课程可与普通学前教育班略有不同,适当增加音乐课及学生课下练琴的时间,而且在音乐教学中课程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有钢琴特长的学生课下更多地去练习钢琴、有声乐特长的学生课下更多地去练习声乐,教师有的放矢地教学,学生学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2.实行教考分离,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阶段,一般情况就是一名音乐教师从入学之初一直把这个班带到毕业。开始面对教师上课的时候还会有些紧张,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会和教师越来越熟悉。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让学生单独在舞台上进行考试,现场抽题——弹琴、唱歌,所有音乐组的教师现场打分,真正实现教考分离。第一学期,学生们可能不适应,会特别紧张,但几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胆量一定会越练越大。3.分组教学,事半功倍。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每个班的学生都会达到40~50人,班容量很大,这就增加了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难度。音乐教学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大班课的教学,更适合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教师指定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当这一小组的组长,指导监督小组成员练习钢琴或声乐,并把小组成员练习情况反映给教师,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学习,优势互补。教师也可以根据组长反映的情况,合理安排接下来的教学工作。4.适当加入奥尔夫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属于当今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将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等多项综合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对此,在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中可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即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融合其他学科如美术,开启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小结

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音乐教学的改革,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提供服务。

作者:曹宗楠 谢春玉 单位:河北省承德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1.音乐启蒙教育能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启蒙教育的音乐不同意其他的音乐种类,它是与幼儿本身气质相符合的一种纯真、活泼、可爱并且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旋律。美妙的音乐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让幼儿对音乐更加融入、更易理解与接受,同时也影响幼儿的德智发育与创造能力的塑造。幼儿也能够对音乐中的美感与艺术形象进行活灵活现地展现,引起内心与音乐的共鸣。比如在《小老鼠上灯台》的儿童歌曲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创意性的表达,激发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与模仿能力,童真地来表达小老鼠上灯台的肢体动作,扩充幼儿的思维附着力与想象空间,这对幼儿双脑发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2.音乐启蒙教育能够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语言,它能够交流人内心的活动,因此,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幼儿阶段很重要。音乐为父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式来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幼儿平时听到一些歌曲逐渐增多的时候,也许会无意间哼哼几句,父母或者幼师这时应该有意识地区鼓励和引导幼儿,而不是去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因为此时,幼儿的语言能力在随着提升,并且也使幼儿体会到运用语言的快乐,这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听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幼儿在欣赏音乐时,对音乐的节奏、音高和音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能够提升幼儿的听力。另外,幼儿在学习歌曲时,还需要记忆歌词,这又有效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育。

(二)音乐启蒙教育可以陶冶幼儿情操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曾说:心灵的器官是音乐,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热爱音乐是孩子的天性,优美动听、欢快活泼的音乐是满足他们听觉需要最好的刺激。音乐抑扬顿挫的音高、张弛的节奏、起伏的力度以及或缓或急的速度都是来表达音乐的丰富情感。幼儿通过感觉,使音乐输入大脑,对其产生一种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给幼儿以兴奋情绪的动力。例如:当幼儿情绪烦躁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听轻音乐,不仅能够安抚情绪,还能增加食欲。因此,幼儿经常受音乐熏陶,可以让他们的心情舒畅,内心平静,情绪稳定。

(三)音乐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情感这一基础。因此,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能为他们的德育发展提供良好的情感基础。这一过程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幼儿都很喜欢听的一首歌《安全教育儿歌》,用幼儿天真纯朴的语气、愉快的情绪唱出了歌曲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给儿童以教育启迪:红灯停、绿灯行,危险物品不能摸。这就让幼儿在音乐学习的同时接受了安全教育,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以及形成人与人之间合作的良好道德。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还有一把是音符。

篇5

3.新开设《外国民族音乐》等新型前沿课程,一方面获得对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音乐主要体裁、形式、乐器、乐曲和音乐形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明确人类音乐的多样性,人类音乐文化、音乐行为的普遍性。懂得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明确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特点和位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此课程与音乐理论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对比,突显出音乐世界的丰富与广博,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音乐观念的认识层次。

4.根据《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将中国、外国乐器演奏成为有选择的必修课程,即中外乐器必须各选择一件进行学习,目标是了解相应乐器的基本知识,赏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

5.将原有的《音乐教学法》拓展为《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新课程属于音乐学科教育学的范畴,具有音乐教育基本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特点,可以更加系统、完善地引导本科教育专业学生适应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与新要求。

二、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

1.密切了学科关联的系统综合性。以《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课程为例,将以往《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理论整合,去除过于专业培养作曲家的艰深部分,充实与实际作品相联系、实践能力相适应的使用技巧。本课程在非试点院校没有开设,传统院校仍采用专业化而非实用化的四门课程、分别授课。

2.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协调统一性。以《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课程为例,将旧有的《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整合拓展为《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更加系统、完善地引导学生适应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与新要求。本课程在非试点院校没有开设,传统院校仍采用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的教学方式。

3.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前沿性。以《外国民族音乐》课程为例,可以获得对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音乐主要体裁、形式、乐器、乐曲和音乐形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此类课程除以往在各大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及福建师范大学等院校全面系统开设形成了示范效应外,教育部试点院校也随之全面系统开设,除此之外的传统音乐学科学校开设尚不普遍且不够系统。

4.强调了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学适应性。以《中外乐器演奏》课程为例,了解掌握相应乐器的基本知识,赏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适应当今中小学课外趣味活动建立军乐队、民乐队的实际能力需求。本课程在非试点院校一般只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只针对某一类乐器。不具备普遍教育意义。

5.拓展了从欣赏到鉴赏的广泛性与专业性。针对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各试点院校适时开设了《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器乐名作与演奏赏析》两门课程,将以往《音乐名作欣赏》课程统一授课的方式打破,更具针对性与专业性,同时突出了对于学生演唱、演奏方式、状态的提升作用。这样的课程在以往有音乐学院系统有类似课程开设,如《歌剧艺术赏析》《弦乐艺术赏析》,但相较于前述的《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器乐名作与演奏赏析》范围相对偏小,不够全面。

篇6

一、、以趣引趣: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我经常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我在选择教材时,总是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经过改编、加工以后才有趣味,如:《手指歌》原来五段歌词最后两小节的节奏都是┃┃-┃,就显得很枯燥,经过改编,我就增加了四分、八分、十六分等节奏,如“妈妈洗衣服┃哗-┃哗-┃”;“姐姐拍皮球┃嘭嘭嘭嘭嘭┃嘭嘭嘭┃”等,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这样既是唱歌,又有游戏,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设计趣味化

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因此我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音乐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本文转载自-找文章,到]

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和游戏性的语言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在音乐意境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而且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有趣味。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儿的心理特征,“形象”是幼儿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的教育方法力争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二、以情育情: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因此我将音乐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我认为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我接触过的人都说我非常爱笑,确实我是个很快乐的人,尤其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在事业、孩子和生活中总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在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我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我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篇7

(2)音乐内容的选择。

学生多接触的是通俗音乐,如果强迫他们直接接受更有内涵和高雅的音乐,因为其欣赏层面未达到,会产生抵触心理。课堂上,可先从他们喜欢的通俗歌手和作品中选择内容,如周杰伦作品中不少具有中国文化和教育作用的作品,通过不同通俗歌手作品的介绍、聆听、引导,学生会逐渐明确什么是通俗唱法并会获得好音乐好作品的判断标准。等学生明白什么样的音乐是好音乐的时候,当学生对美的感觉逐渐提高的时候,可适时地加进对世界流行音乐的欣赏,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明白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对音乐多样的聆听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包容性和理解性。当学生见识了不同风格的世界音乐后,再回到本土音乐上来,更深刻地去感受中国本土音乐的风格特点,领会中国本土音乐的魅力,让学生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理,从而逐渐形成对中国本土音乐的喜爱和欣赏,引领学生由被动感知到主动探寻中国音乐学习的道路上来。

2发现美的习惯

音乐是开启人心灵的,闭合的心灵无法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我发现,不少学生对生活中的美有些熟视无睹,这种闭合的心灵很难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也无法感知音乐的美好。我们可以通过音乐鉴赏的方式来启迪学生,引导学生提高其审美能力。例如,当学生欣赏中国民族音乐的时候,很多人会以为现在的中专学生一定都不喜欢,其实不然,关键要看如何选择作品和如何引导学生。例如,欣赏视频民歌手张燕的作品《月亮女儿》,那美轮美奂的MTV画面,优美的风光环境,美丽的主人公,极具中国特色的造型设计,加上甜美的声音和优美的旋律,无不让学生赞叹,学生一下就对中国的民族音乐有了一个新的感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对专业性的声乐作品有了一个理解,再加上这些优秀作品的欣赏和引导,极大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学生会带着一种对美好的直观感受,在一种新的审美标准下去努力。而这种审美的引导和审美价值判断的标准是在长久的引导下实现和建立的,触动学生的内心并建立长久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挖掘和发现优秀的作品,并一点点地帮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美。比如刚才的《月亮女儿》,不仅仅从整体上去感受作品,更要从每个细节去分析,让学生明白如何来发现和评判美。再如宋祖英的《飞》是一个很好的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民通唱法作品的例子。学生一旦在长期的引领过程中建立了某种对美的判断标准,就会潜意识地将对美的感受和领悟贯穿到实际的学习中来,当他们再来演唱、演奏和表达作品的时候,音乐的生命力就能从这些学生的身体里显现出来。而这种美的引导并不仅仅在课堂的音乐作品欣赏中,要通过作品延伸到实际的生活中来,对自然、对身边的人、对一个东西、对一件事情……

篇8

我们通常所说的感知能力主要是听觉与视觉所带来的一种效果。对小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音乐的音调;(2)音乐的音色;(3)音乐的力度等因素。要让学生用心去感知、认识声音。当让小学生学会聆听以上这些因素以后,可以准确地听出音乐的旋律并且还能分辨出音乐中的人声或是各种乐器的声音,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听觉敏感性以及选择性。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听觉的培养以后,还需要对小学生的音乐视觉进行培养,通常情况下来讲都会在发声的练习中或是视唱的过程中,对小学生提出依据视谱进行歌唱。在培养小学生视奏的过程中要做到一目十行。通过这种培养方式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速视的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学习与运用保持一致。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学习的知识转变成其自身的技能。当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技能以后,就可以逐渐地掌握识谱以及唱歌的能力。同时音乐教师必须要将其讲授的内容与练习的内容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3、培养小学生科学的出声方法

通常情况下来讲,不同的人其嗓音是不一样的。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描绘人的嗓音,就是嗓音是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一种奇妙的乐器。所以在学习发声的过程中必须要先了解发生的原理,才能用嗓子这一乐器充分地表现出音乐。

4、深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扩展能力有重要的两点因素是: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我们也都了解音乐与文字的表达是有一定区别的,文字可以明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维、概念与思想。但是这种方式是音乐做不到的,音乐没有明确的表述,是需要人们用心去感知的,同时对人们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人们对音乐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是需要通过联想的,所以只有引起共鸣才可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5、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通常情况下来讲,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一旦将小学生的这种能力培养出来,这种能力就会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增长,同时对今后走音乐之路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这种能力也不仅仅局限在欣赏教材上音乐作品的能力,也应该对音乐的视野进行不断的扩大。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与小学生的听音训练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篇9

3.音乐教学的创新开展,会让学生的精神人格得到自然地塑造。中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理想,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中学音乐教学创新度的提高,会让学生在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迪,成为一个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教学的创新让学生在学习音乐基本知识以及技能的基础上去了解更多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学音乐创新教育的特点

创新教育就是能够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创新能力进行提高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不同,中学音乐教学创新的特点如下。

1.中学音乐创新教育具有参与性。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当中,是创新教育的一大特点。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基础性特点。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利用集体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及音乐技能,让学生通过参与性地练习成为课堂活动中的主体。音乐学习一般是通过参与练习完成的,学生能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参与质量。创新教育鼓励、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融入到练习与交流中。

2.中学音乐创新教育具有自主性。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是中学音乐创新教育的重要目标。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认可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一位创新型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创新性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认可自己的能力,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利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开发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知识,找到音乐学习的成就感。

3.合作,也是音乐教学创新的一个特点。合作学习,对于中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中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会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意识地通过交流与讨论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协作,开发有效的音乐知识。合作学习,会让学生习惯集体活动,掌握沟通与交流的技巧。

三、中学音乐创新教育的方法

加强中学音乐教学创新,应当得到每一位教育相关者的关注。我们就来对中学音乐教学创新的方法进行几点分析。

1.开发学生音乐潜能,加强音乐创新教育。在长期的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国的音乐教学模式一直较为传统,在课堂活动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加强中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是进行音乐教学发展的重要之举。促进中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需要打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音乐教学对于中学生心灵的发展及智慧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更会陶冶学生情趣。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利用一些具有内涵意义的音乐作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拓,让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力量,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让音乐学习给他们更多的力量。像在期末冲刺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西方音乐作品欣赏”这样的主题,让学生接触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样的作品,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旋律的同时,感受到音乐中所传达的力量。音乐教学活动一旦让学生的身心舒畅起来,他们会乐于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产生较高的音乐学习欲望,促进中学生音乐学习行为的理性化。

2.加强音乐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音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更是一个想象的过程。当代中学音乐教师,需要在音乐课堂中,给学生更多想象的机会,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大胆想象,能够异想天开。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发展的阶段。面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个性化想法,教师不能给学生泼冷水,也不应该指责学生,而要利用正确的引导以及表扬,让学生认识发挥想象。想象力是人类一项伟大的能力,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学生可在头脑中想象相关的画面,实际上是在试着去从自己的角度理解音乐作品,与音乐作品进行互动。在音乐创新教育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想象力的有效发挥,成为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趣味性的因素。在音乐教学中,对于同一作品,学生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感受也会不同。教师不能用自己的理解去限制学生的思维,而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方式去表达他们的感受。比如在学习《阿里郎》的时候,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去绘画,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一些学生会画出优美的风景,一些学生会画一线复杂的线条,一些学生会画人物。不同的绘画作品,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也让音乐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有利于促进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提高。

3.培养自我意识,加强音乐教学创新。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的。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具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意识。要实现中学音乐教学创新,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应当在音乐课堂中有所表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开发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活动,给学生一个表现的平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个歌唱比赛,让具有歌唱特长的学生可以在音乐课堂中找到成就感。也可以做一些音乐创作类的活动,让学生运用音乐课堂所学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促进其应用音乐知识。

篇10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四、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五、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数哈蟊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篇11

1.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一是教师要有分工。一般城镇中小学设有音乐教师三人左右,这对于只在低年级开设音乐课,且每个教学班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的中小学来说,师资也不算紧张。重要的是现有的音乐教师一定要分工明确、合理负担,这样才有利于中小学的整体音乐教育质量提升。据笔者调查,不少中小学音乐特长班的教学几乎全由老资格的音乐教师承担,而其他几位较年轻的音乐教师则闲置一边,这样一来,不仅他们的音乐才能得不到发挥,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等于是资源浪费。如果让仅有的几位教师联手合作,把试唱、乐理、声乐、钢琴、加试等项目加以分工,这样中小学特长班的成绩肯定会更加辉煌,资格较老的教师压力也会缓解很多。另外,在负责组织学生课外娱乐活动的时候,这几位音乐教师也能各负其职,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任务。二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如乐器、教室等)。对于提高整体音乐教学质量来说,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保障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但由于不少地区经济条件有限,音乐教学设施普遍不足,所以笔者建议在资源利用上多做文章。如不少乡镇学校还没有舞蹈房和排练房,每到有大型文艺活动,学生一般在露天场所排练,如遇刮风下雨天气就无法正常进行。为了解决这种不便,我们可以把学校的闲置房简单布置成舞蹈房和排练房,供学生平时学习或排练时使用。三是合理利用课外活动。调查发现,很多爱好音乐的学生都盼望着过十一、过元旦,这样就可以有文艺晚会之类的音乐活动。这个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如果我们能给学生们多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学生也许对音乐教育的感触会有另一番反应和见解。笔者建议平时可以组织业余的合唱团、舞蹈队之类的团体,以提升整个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氛围。对这一方面,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就做得非常好,他们利用周六下午组织爱好音乐的学生排练合唱、学习乐器,还组建了合唱团、小乐队,经常演出,在江西省中小学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名气。四是适当添置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应尽力改善音乐学科的教学条件,筹备音乐教学用具专项资金,对教室环境、教师用具、音响设备、多媒体等方面逐渐进行补充、配套,使之适应素质教育下的音乐教学。此外,学校还可发动一些有条件的教师和学生提供自己多余的音乐器材,如手风琴、电子琴等常用乐器及教学挂图、教学光盘等教学用具;还可自制一些道具、教学挂图等,以填补音乐课教具的不足。

2.对教学系统的建议一是课程方面的建议。中小学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和目前社会、家长双方面的升学压力,在音乐教育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存在着许多不足。对此,建议教育当局一定要转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方能使这一现状得到改观。首先,要把音乐课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做到既不抬高,也不压制。其次,保证每周的音乐课有足够的课时。在课时上努力做到既不能取缔,也不能虚位。最后,让音乐课成为活跃和拓展师生业余文化生活的阵地。二是教师方面的建议。教育当局应当给音乐教师提供进步的时机,如进修、培训、交流等,经过一些专业院校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业务精、素质高的骨干音乐教师。目前,在新课改的冲击下,全国上下掀起了教师继续教育、学历培训等热潮。在各级各类培训中,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等课余时间来给音乐教师队伍充电,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另外,如能给音乐教师一定量的工作压力(申报课题、写学术论文),也可使之有一种责任感,容易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3.对改变教学观念的建议“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老师,要以学习为本,克服对学生音乐学习所带来的各种束缚,要创新学习方式[。一是积极引导,尊重学生天性。教师虽然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不能完全按照他们的喜好,由着性子发展,但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学习天性,更不能抹杀他们的个性。这让人想起流行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由徐楠、尚纪元作词,谷建芬作曲,苏红演唱的《我多想唱》,在当时唱出了那个时代中小学生的心声,成为他们挣脱束缚在身上那根无形链条的呐喊。转眼已经过去20多年了,当年正值中小学生时代且备受压抑的少男少女们,如今已经为人母、为人父或为人师了,他们的孩子也多半都处于高中即将毕业或已经迈入大学门槛的青春期,如何处理当年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是再次跳入自己父母当年的思想旧巢里、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还是思想解放地任由他们发展,值得我们深思。看来压制打击、回避无视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尊重学生活泼爱唱的天性、积极引导才是最佳的出路和归宿。按我国的传统观念,认为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就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所有目标了,但新课标实施后,我们发现中小学音乐教育不再只是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发声技能就可以的,新课标更加注重创新,注重个性的发展。这样的课标也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学会听懂还应该做一些调研,深入到学生中去,看看他们是否感觉到了音乐课堂的轻松和愉悦,以及唱好了的那种成功的喜悦感,或者听到美妙音乐的那种憧憬和朦胧的幸福感。二是开放办学,实践多练。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中小学生较多的尝试机会,让学生自身感觉不到老师先入为主,而是尝试自己试一试。所谓开放办学,就是在充分发挥学校师资资源的基础上,邀请社会知名音乐人及本地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奏家、歌唱家、戏曲家参与学校教学,如开演奏会、演唱会、办讲座等,藉以丰富学校音乐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弥补课堂教学单一化产生的疲软效应。还可邀请兄弟学校的音乐老师来交流学习,并给同学们介绍他们是如何上课、培养学生的,这种新鲜感会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让本校一些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现身说法,谈谈自己是如何利用业余时间达到现有水平的,并通过他们的表演,使具有同样爱好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差距,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有了以上眼见为实的成功范例,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老师精心辅导,学生多实践练习,在学校的各种文娱活动舞台上给予展示,同时也走出去,到社区、工厂、企业、部队等单位慰问演出,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给特长学生更多锻炼机会,把音乐课堂无限延伸扩大到社会上……这样,才能让老师赢得学生的尊重,而学生也喜欢上老师和音乐这门课程。

篇12

在我们实施的音乐趣味性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要教师主动地带领学生积极的去参与审美过程,主要是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要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方法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 教师也可以设计趣味性教学教案时候,在一些教案中融入写直观的审美元素。 小学音乐的教学趣味性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搭建起一个平台,与家长要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

3.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课堂上的发音训练、节奏练习、乐理知识等,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那么,就需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采用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进行思考,充分发挥潜力,从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比如学习《小小粉刷匠》时,如在学习《小小粉刷匠》。 在这堂课前,教师可以事先在教室外墙壁上都贴上了白颜色的纸,还准备了许多小刷子和报纸。 在歌曲新授后,《粉刷匠》这首歌曲的背景音乐渐渐响起,教师带领同学们用报纸折成帽子,带上小刷子来到教室外面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粉刷游戏。 此时,同学们都充分施展他们的装扮才艺,俨然一个个小小粉刷匠正在认真的工作着。 试想,如此生动的情境还不足以吸引学生吗? 还怕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吗? 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又收获到了劳动的喜悦。

篇13

自我控制属于自我的意志成分,主要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掌握、自我控制、自我改造、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等。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技能的学习,儿童学习控制自己的发声器官,同时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身体动作和活动与音乐协调一致。学习音乐知识时,不可避免地总会学习一些规则,如每首儿歌每个小节的拍子是一样的,老师用固定的曲子发出固定的指令。在开展打击音乐活动中,幼儿必需在规定的段落按分工承担自己的演奏部分。通过这些规则,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儿童一个隐藏信息: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行为准则,我们必须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并且不断地自我改善以适应这个生活环境,只有遵守社会规则,按规章办事,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此外,许多儿童歌曲都蕴含了良好的思想品质,如歌曲《我的好妈妈》就对幼儿起到了感恩教育;歌曲《夸家乡》引导幼儿热爱自己的家乡,让幼儿有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韵律活动《蚂蚁搬豆》让幼儿在表演中学会了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情感。通过音乐教育,这些思想品质可以潜移默化地融入儿童的知识建构中,其影响是终其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