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景观规划与建筑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居住区环境作为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活动空间, 人们对它的要求不仅仅限于基本功能要求的满足, 而对其在视觉、心理感受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生活和审美的需求, 营造更高品质生活的居住区环境, 采取与之相宜的设计方法势在必行。以往的居住区设计流程是规划专业对小区做好总平面功能布局, 建筑专业进行户型设计, 景观设计只是对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补充与完善手段。这种填空式的绿化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居住区环境的品质,近年来人们对于景观的理解有了很大改变: 认识到居住区景观设计并非只是在空地上配置花草树木, 而是一个集总体布局、空间层次、建筑形态、功能实现为一体的综合概念。越来越多的居住区运用三者整合的设计方法, 把三个专业整合为原则作为整个设计项目的出发点, 于是众多环境优美的居住区应运而生。整合设计已成为居住区设计的趋势。
2规划建筑景观整合设计
2.1 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同步性。
传统的居住区设计程序是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 景观只是在建筑当中填补缝隙, 设计难以一气呵成, 自然无法与建筑融合。而在整合设计当中, 景观与规划同步进行, 景观设计作为规划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始自终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对规划设计起着主导作用。
2.2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性。
居住区的外部空间属于人们的居住空间, 把景观作为人们居住空间一部分来设计, 让人们在户外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走向室外场地, 促进居民更好的交流。仅仅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是不能引发人们的逗留心理, 只有把景观赋予实际的建筑功能时, 其空间才有意义, 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场所”。从这个角度来看, 景观也必须是建筑功能的延伸。
要实现整合设计, 必须从规划与建筑两个方面入手, 把景观设计真正融入到规划与建筑中去。
“樊华似锦”以‘Living with Nature’“栖居自然”为景观主题,与景观主题相适应的建筑主题是“典雅、精致、清新的田园风格”。
小区倡导的“田园风格”与山水景观相宜,也复合小区高档物业的定位,也暗合了国人对住宅“安生立命,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白色涂料和木纹挂板的组合,同时画龙点睛的配以幕墙和咖啡色百叶,并搭配优质石材,在细节上营造出清新、典雅、简洁与和谐的感觉;西班牙式坡顶屋,更加添私人公馆般的品味。见图1。
3居住区规划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方法
规划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是指在小区规划初始阶段就融入景观的构思, 从宏观角度把握规划, 不是对小区的环境来做设计,而是把该小区放在整个城市的尺度上, 使小区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要做到两者的整合,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巧于因借法
“ 巧于因借, 精在合宜”, 是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对我国园林设计手法最精辟的论断。在小区规划与景观整合设计中, 同样也可以借鉴应用。
“ 因”是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小区规划要依山就势、依坡就势、依水就势, 使小区与环境景色协调, 互相依托。“借”是借景取胜, 把小区外部美景借入到小区内, 丰富空间构图, 增加景观内容。
例如巧借远处起伏的山峦, 溪流, 城市标志物等, 把整个小区置于构图精美、自然和谐的山水画中。小区建筑的组合布局也是重景观, 利用建筑的巧妙组合, 将小区内高层、多层、低层不同产品类型的建筑组合摆放, 错落有致, 塑造出丰富的景观。四川绵阳“樊华似锦”小区是典型的自然田园风貌,原生态的山、茂密的树林和起伏的土坡,加上周边的巴蜀文化,构成了地块的整体地域要素。
3.2 虚实相间法
小区空间按实体虚空概念和视线遮挡感受来划分, 可分为实、虚、柔三种空间。实空间为全遮挡的空间, 内容包括建筑、构筑物、实墙等;虚空间为无实物遮挡的可入性空间, 包括道路、广场、草坪等;柔空间指视觉半遮半挡的空间, 虽为实物但可入, 如植物、亭廊、水景等。因此, 小区的整合设计,就是将三者要素空间通过恰当布置, 将三者彼此相互融合。建筑为实, 置于地块中,围合庭院为虚, 虚中点景有实;建筑中空,又可容纳百家, 虚中有实, 虚实相间。三种性质的空间交织融合, 围合穿插。
3.3 步移景异法
路由景生, 应把小区的交通路线作为园林的游览路线来设计。小区内人的活动路线正如一根主线, 把不同的建筑空间和景观空间串连起来, 道路不是用来划分小区空间的, 而是联系和穿插不同空间。过去小区规划多为笔直的道路, 分区域的建筑布置, 整个小区布局呆板单调。现在小区道路多蜿蜒曲折, 时收时放, 时宽时窄, 形成一系列连续的道路空间, 有效地组织小区内的景观。道路曲、折、直的转换与建筑、广场相依相靠, 道路的线性与建筑的布置排列, 互相沟通交流, 使景观的空间序列有开有合, 有收有放。
4 小区建筑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方法
只有景观与每一栋建筑都有机融合,细微末节处也能见景, 设计细致深入, 环境才能丰富生动。建筑与景观整合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4.1 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这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景观提出要求和景观环境对建筑进行适应的过程。例如, 从居住建筑户型布置的角度, 对不同户型对景观环境提出的不同要求进行研究。
独栋别墅设计中心要素为视线和空间。建筑与周边环境高度融合,前、中、后三个庭院,花园廊厅、景观阳台、湖景露台,都是建筑空间与环境对话的媒介。最为核心的构思是:餐厅、会客厅及部分卧室空间围绕一个私家露天泳池布置,露天泳池直面湖面,所谓建筑外有水、建筑内有水。
别墅的各层建筑空间都经过了多次的推敲:一层层高4.7米,使客厅、客厅外大阳台和餐厅的层高都较高;二层层高3.6米,三层层高3.6米加上剖屋顶的空间借用,使主卧空间相当高敞;地下层层高4.5米,利用地形高差,临湖面向花园打开,使地下室空间品质感大增。
4.2 景观设计中对建筑的考虑
仅仅从建筑到景观的过程还远远不够,整合设计还需要完成从景观到建筑的过程。一方面, 从景观总体布局的角度, 会对建筑设计提出要求。另外, 景观总体的布局, 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设计。
例如, 在规划的中心花园附近, 建筑的景观品质在小区中是最高的, 这里的建筑,就必须结合小区景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要把最好的户型安排在这花园周围, 力争获得更多景观好的住宅的户数。在景观优秀的前提下, 住宅的朝向选择可适当减低要求,用良好的景观弥补朝向上的不足。
某小区的建筑, 原来是采用行列式和周边式布局的南北向建筑群, 但是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 考虑到中心花园做成圆形有助于形成具有视觉中心作用的中心景观, 且圆形景观对周边的辐射作用较好。因此, 景观设计师提出将中心花园做成圆形, 并要求建筑师更好地处理建筑与中心花园的关系。于是,建筑师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 将环绕中心花园的建筑, 由完全南北向条形布置, 调整为圆形向心布置, 从而使中心花园周围的住宅与花园更好地结合, 使周围的住户都能朝向花园的中心。一些住宅, 虽然套型的朝向不再是正南北向, 但却获得了良好的景观面。而中心花园和周围建筑形态的变化又打破了常规的行列式住宅布局所产生出的单调的条形宅间园林空间, 形成了面积较大, 相对集中的宅间绿地,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篇2
居住区绿地的生态功能、景观效果和服务功能对居住区环境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就是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环境。居住区绿地是居住区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绿地在丰富生活、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卫生、避灾和保持坡地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原则
1、注重生态设计的原则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人居环境的恶化,以及生态学的发展,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运而生。所谓的生态设计就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遵循“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简单而言,它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某一尺度的场地进行规划设计,着重营造体现自然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景观的空间。居住区绿地设计就是要融入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一方面满足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促进自然环境系统的平衡发展,使人与自然高度和谐。
2、体现人性化的原则
居住区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因此居住区绿地设计要体现人性化的原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居民的户外活动逐渐丰富,对休闲、健身、交往空间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居住区绿地设计过程中就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特点进行环境设计,体现空间的适用性和多样性,从而为住户提供多样化的室外休闲公共活动空间。
3、塑造场所精神的原则
场所精神从广义方面可理解为所在地方的地理、气候、风土等自然精神和它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狭义方面则是指景观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的利用及表现。很多人在设计过程中将居住区绿地看作是外在于人的生命存在的“物”来看待,设计的形式浮华空洞,没有气质。实际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的内涵特质,这种内涵特质是在自然与人文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居住区绿地设计只有充分尊重所在场地的内涵特质,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避免当前居住区设计中盲目地追求洋设计。
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
1、合理的组织空间
充分利用“分、隔、挡、通”的园林艺术手法,挖掘住宅楼区土地潜力,以扩大绿化面积,弥补绿化用地的不足。用装饰花墙和景门将楼区封闭成不同的庭院,打破了楼群“一字形”、“行列式”呆板布局,形成了幢幢有院、院院有景,景景相连的舒适、整洁、美丽、幽雅的生活空间,改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而用花架不但可分割空间,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为因借,彼此衬托,花架在这里作为中景,使空间具有远、中、近3个层次,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
2、合理的小品景观
合理的布置园林小品,以丰富小区绿地的内容,增加游憩趣味,使空间富于变化,起到点景的作用,也为居民提供停留、休息、观赏的场所。在居住环境中,小品不起主景作用,在景观构成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是它是完善居住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创造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品造价低,见效快,对居住环境起到点缀、陪衬、填白等绿化景观的辅助作用。小品的设置宜精不宜粗,体量不宜大,要根据居住建筑的形式、风格,居住环境的特色,居民的文化层次及爱好,空间的特性、色彩、尺度以及当地居民的民俗习惯,选用合适的材料。小品的形式与内容要与环境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成为有机的整体。精致而小巧的花架、流动的喷泉、体现生活情趣的雕塑小品,能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同时也能很好地体现文化主题。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园林小品不仅要有形式美,还要有深刻的内涵。只有表达一定意境和情趣的小品,才能具有感染力,才是成功的艺术作品。因此,园林小品的设计要巧于构思。
3、重视水景设计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自古以来的城镇都是依水而建的,因此,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特别要重视“水景”的设计。那么,水景设计的要点是什么呢?一是水质,二是水形,要有水容易做到,难的是成景。“一潭死水”会让住户掩鼻而过,叫苦连天。居住区的水流,即使在地面上不便沟通,也应以地下暗管沟通,这样没有死水断头浜之虞,做到真正的“活水”。因此,在“水景”设计的同时,要对水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真正做到“绿色”、“生态”。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提高含氧量。因为各种不同缓坡、不同水面宽狭,造就了各处不同水深,溪流也有急有缓,浅的地方,要控制水流使之不冲不淤,深的地方,可掘井促使上下循环。大型水面,还要兼顾交通、娱乐、生产的种种需要,并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堆叠地形,高低起伏,即体现自然,又节省费用。在流域附近的绿地,采用自然水灌溉,形成水的生态良性循环和雨水的回收利用。同时在不同的水体环境,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如水中的荷莲,水边的芦苇、鱼类等,让人们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因此,关注居住区绿地绿化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建设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居住空间环境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不断创新,不拘于前人的成见,不囿于已有的经验,不止于既得的成就,就一定能够创造出自然、亲切优美舒心的居住环境。
4、合理的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在居住区绿地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不仅仅是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来营造视觉效果的景观,同时追求生态化与多样化,以植物学、环境学、生态学等为基础,根据生物的共生、循环、竞争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使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环境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创造舒适、卫生、宁静的生态环境。
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义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在自然界中,植物之间的存在竞争、共生、寄生、他感等关系,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考虑植物种间的关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以及群植、片植、孤植等多种种植方式相结合,通过多样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结构达到植物群落的稳定,营造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同时,突出特色种植,采用主题园形式,形成主题化的绿色景观。
植物配置还要注重地域特色,考虑观赏性与乡土化的关系。以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作为绿地植物配置的主体,合理使用外来树种,点缀少量各类观赏性植物,通过常绿、落叶植物相结合,观花、观叶、观果、观干植物结合来形成多样性、艺术化的景观。
在植物品种的布局上,还要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医疗保健作用。在植物造景的前提下,适当的多运用松柏类植物、香料植物和香花类植物,这些植物的叶片或花,可分泌一些芳香类物质,不仅对空气中的细菌有杀伤作用,而且人呼吸这类芳香物质,有提神醒脑、沁心健身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必须将艺术文化内涵和生态园林的科学内容充实到绿地的规划设计中,既体现居住绿地景观的个性与差异性,同时满足人们不同的,多样化的需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J0;TU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5-0060-03
Literacy Culti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delling In Painting Langua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Aspects of Thinking
QIN Hong-wei(City College of Art,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 :Digital age; What kinds of value is existed about manual painting art in people’s aesthetic cultivation of mind and practical design thinking until today?. It is the article first to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tercolor painting aesthetic mental training to promote the design of the British and people first entered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Secondly, Western modern painting art’s influence on the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end, it is focused on about it be directed by Chinese painting art in th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nking and function research.
Key words :digital age; painting modelling language;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nking; application
Internet :.cn
当下,在数字技术增益人类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行知模式带来挑战。技术的高速进步往往超越了人类心理的进化速度,使人类对技术的接受方式、程度和技术与人关系的良性互动产生了差异和分离。在城市生产、生活、设计和教育领域中,电脑在其各环节中几乎得到全面的应用,致使徒手训练与绘画艺术的重要性受到一定忽视。作为技术工具的绘画,在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人类的多种智慧。也启发、表达了人类的技术能力和行为的界限,同样作为技术手段的电脑数字程序出现,也是人类智慧进步的脚印,这两者在人类的行为关系上各起到怎样的作用,而相互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这是个学术问题,又是一个在艺术与设计教育领域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它关系到人类的认知方式、审美的本质特征和技术的终极使命等重大学术命题。
数字技术的当下,绘画对设计还有哪些存在价值?带着这个疑问,文章是先从促进历史上最早进入工业文明的英国设计与民众素养的水彩画造型语言审美心智培养视角切入进行分析;进而扩展到西方现代各流派绘画造型语言及艺术观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思维与形式风格的直接影响;最后落脚到中国古典绘画艺术对古今中西建筑与景园规划设计思维、功能形式表达的指导作用。阐述了绘画的艺术特色、造型语言素养及其对艺术与设计主体的景观建筑规划设计思维培养方面的内在应用机制与过程。
篇4
引言
虽然在近代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国,但是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使其具有自身特点的城市景观规划理念,中国的万里长城就能说明这一点,例如,在景观规划中往往要讲究对称结构,那么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理念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城市景观布局方面要达到“浑然天成”最高境界。
一、城市发展中景观规划的重要性
1、个性化的景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名片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大量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只是在表面上做一些文章,实质的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把文化、特色放在口头上并没有付诸于实际,对于我国的一些相对较为发达的现代化城市,普遍都缺少地方文化和特色,在这些城市生存往往会给人一种身处他乡的感觉。与此相反,在我国的一些小城市却具有相当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在这些小城市往往会给人一种浓郁的文化感和鲜明的地域感,往往这里的生活气息会打动游者的心。一些人普遍认为一个城市发展相对缓慢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但是对于这些当地居民来说却是保留着最珍贵的东西———乡土文化。这让我们明白在现代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原生态的景观规划往往更加容易得到人们的青睐。
2、“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发展目标
在上海观规划的重要作用的体现之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将来,城市将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规划也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手段,城市景观的独特性使人即使城市景观的设计者同时也是受益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对其所生存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城市的景观规划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最近几年在欧美的一些城市,城市设计者更加重视的是城市的景观规划,当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城市景观建设和城市的风貌有机结合上。在城市发展中城市的景观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首先,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总的第一二产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当前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包括服务业和一些高技术产业,这些产业虽然对城市土地的要求不高但是他们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城市景观要求相对较高,并且通常要求在环境相对较为舒适的地方,那么合理的城市景观建设就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其次,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理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且现在城市建设的主要理念和思想是“人文”,也就是当前我们经常说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3、城市文化的回归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作用之一
先不说中国悠久的历史,即使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它们都有自己的文化史,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当西方的现代文明征服了世界文明的时候,许多古老的文化和城市文明也被现代的城市文明所取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丢掉了很多悠久的文化,使很多城市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如果你游览过我国的很多城市,你就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些城市的规划都差不多,除了名字不一样之外,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发现这些城市在景观规划上的不同。也就是说我国的景观规划没有特色,直接地反应出这个城市存在着文化上的缺失,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这样才能够有自己的特色景观规划。一个城市的文化和这个城市的景观是密不可分的。首先,一个城市单纯地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文化景点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特色。我们知道有用和无用是分不开的,去除了那些不重要的环境,那么那些重要的环境就失去了依存的环境,最终会形成一种冰冷的生气。城市文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留下来的并不是通过盲目的建筑而形成的。文化是具有时间的沉淀性的,通过大量快速地建造是创造不出城市文化的。
二、建筑物对城市景观规划的影响
1、建筑规划引领城市规划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近些年来,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就建筑自身来说,无论从基地面积比例或高度上,都是一座城市的第一要素。其规划建设在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起主要作用,引领着其他要素的逐步规划建设。因此,一座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应以建筑为中心,采用辐射式设计进行。
2、建筑规划促进城市规划
建筑规划不仅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很大程度上带动和促进了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实施。标志性建筑、高水平大学、高星级酒店、完善的医疗设施等必然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归属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收入,为城市规划的经济保障奠定了基础。
3、建筑规划阻碍城市规划
我们说,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寿命的,城市规划会因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既有的规划也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那么,作为建筑这个实体,在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其材料强度会降低、出现风化污染、颜色颓废等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建筑的形象,阻碍城市景观规划的步伐。因此,规划的时间效应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建筑规划建设的对策
1、建筑规划和设计
建筑规划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首要工作,建筑规划要在对建筑进行分类和考虑城市等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娱乐建筑等的布局要符合城市的特点,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城市规划部门应做好控制性规划和详细性规划工作。建筑设计是把建筑从立体放到平面的过程,包含建筑的形式、构造、色彩、材料等,并直接用于指导施工建设。建筑设计是建筑规划的具体实施,我们常说,初始质量决定最终质量。在建筑设计阶段,一定要确保控制性规划设计和详细性规划设计的实施。特别是建筑外表的材料和颜色,要保证其抗老化、抗污染、抗褪色的能力。
2、建筑施工和围护
建筑施工是建筑设计的实施建设,也是决定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的意图、方法、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在使用寿命内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老化、抗污染、抗褪色问题。建筑维护属于建筑使用期间的环节,建筑物从使用开始,其结构特别是外表在自然环境下,不可避免的存在风吹日晒、雨淋霜冻等问题,必然造成建筑外在的不美观。因此,我们要定期或有针对性的进行建筑的外表清洗,消除污染物,保证外在的干净。
3、建筑改造拆除
建筑改造拆除是基于建筑的再规划或建筑寿命进行的,是不得不采取改造拆除后再使用时的措施。建筑改造拆除的过程由于建筑垃圾、灰尘、噪声等的产生,必然会影响城市的美观度和洁净度。因此,在建筑改造拆除时,应做到生态改造和生态拆除,采取措施降低灰尘、减少噪声等。另外,城市中的古建筑,代表着地方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也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和亮点。可能其外表和结构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且已经很破旧很脏,我们也不能进行拆除。因为这些“破旧”和“脏”里同样蕴含着传统的味道,同样是一种美的感受。
结束语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规划建设作为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规划设计有引领、促进和阻碍等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规划建设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按照“规划设计施工维护改造拆除”五位一体的建筑规划模式进行,力争维护好城市景观规划。当然,我们要时刻注意规划的时间效应问题。采取措施增加规划的有效使用时间,降低规划建设的成本。
参考文献
篇5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建筑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景观设计要不断以提高建筑使用群体满意度为前提,加大建设生态建筑景观的力度,从而保证建筑景观规划的效率和效用,从而使居住人员能够充分感受建筑景观的美好,提高人们对建筑的满意度。当前,人们对建筑环境越来越趋于绿色生态的方向,由此生态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打造绿色生态建筑环境是以后建筑景观必然的发展方向。本文就是针对生态建筑景观设计提出一些见解,力图为提高建筑景观设计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1 建筑景观设计原则
1.1 以人为本原则
建筑景观设计是构建建筑实体周围环境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筑景观设计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从而保证建筑景观设计的有效性,发挥建筑景观的功用性。在建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把建筑使用群体的需求作为首要出发点,从而增加建筑的满意度,发挥建筑建设的效益水平。所以,建筑景观设计要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把建筑使用群体的需求作为出发点,要发挥以人为建筑核心的根本,要充分了解建筑使用群体的心理,并针对不同年龄的居住人群对建筑景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从而使各个年龄阶层人的需求得以兼顾,只有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切实提高建筑的效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使人们在居住环境中得以放松。
1.2 生态性原则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绿色建筑景观规划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时,就要充分遵循生态性的原则,力图把建筑景观设计为绿色低碳生态的居住区,这样就可以保证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把建筑打造成园林化居住园区,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使建筑使用群体可以充分与自然和平共处,享受自然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乐趣。因此,在建筑景观规划中,就要合理造景,最大限度的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图使用建筑周围原有环境要素,使建设与原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1.3 功用性原则
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需求的满足,同时还要保证建筑景观功用性的发挥,要保证建筑景观规划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日常的需求,比如说休闲以及运动和娱乐,这就需要在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考虑相关设施的建立,比如一些运动器材和场所的规划,同时还要设置一些休息的区域,使人们能够有合理的交流场所,增加建筑使用群体的沟通,使建筑居住人员之间能够增加亲密程度。因此,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阶层和年龄人的需求,合理布置区域,发挥建筑景观的功用性,同时要塑造景观的艺术效果,使建筑景观集功用和形式美感于一体。
1.4 地域性原则
建筑景观设计不能毫无依据,盲目推陈出新,要根据建筑坐落地点的整体风格进行景观的构造和布局,使建筑景观整体色彩风格可以体现地域化的特点,这样可以增强建筑景观的代表性,使建筑景观与周围大环境和谐统一,防止由于过于个性化的设计带来的不协调,使建筑景观、建筑与建筑依托的大环境能够形式一致。
2 建筑景观设计要点
2.1 景观道路设计
建筑景观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建筑中的道路的规划设计,要充分发挥人行优先的原则,避免车辆使用对居住环境的影响。要充分设计道路的主次,要协调人行到与车道之间的关系,做到人车分流,防止建筑中的交通拥挤和堵塞,避免对建筑使用群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建筑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协调道路与周围景观之间的关系,要根据建筑的整体元素及周围布景,设置一些小路,从而增加景观的趣味性,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便于人们近距离的接触自然景观,使人们增加美的感觉,增强对建筑及周围景观的热爱程度。
2.2 景观植物规划
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中,植物是景观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做好建筑景观植物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建筑景观植物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适用性,充分保证种植植物能够成活,并对造景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植物的选取中,要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树种、病虫较少、对人体没有危害的树种,这样可以保证树种的有效性。在种植方式上,要特别注意树种的配合,注意乔、灌木、草以及常绿植物的搭配,充分创造建筑景观效果。在植物选择过程中,还要注意层次性,使景观构造能够体现层次性,要充分保证植物的成活率以及植物养护的难以程度,合理配置植物,发挥景观植物的功用性。
2.3 建筑小品设计
在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建筑小品也能充分发挥造景作用。因此,也要特别注意建筑小品的设计。建筑景观小品能够起到点缀作用,增添园林的色彩和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建筑整体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人们能够得到更好的视觉享受,同时能够置身生态环境当中获得身心的放松。一些诸如座椅、花架、灯具、水池等建筑小品在设计中要根据建筑整体意境进行合理规划,使建筑小品能够充分融入到建筑环境中去,并且能够使静态的环境得以灵动起来,同时要注意建筑小品设置要突出特色,丰富建筑景观内涵,使建筑使用群体能够自觉喜爱建筑景观,并乐于走出室内,充分感受大自然风光,增加建筑满意度。
3 结语
建筑景观是建筑依托的外部环境及整体布局,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要遵循绿色和生态的理念,创造适合人们居住的美好环境,精心设计建筑景观各要素,从而保证建筑景观与建筑实体的协调,创造一种视觉冲击,从而增加人们使用建筑的美感和满意度以及居住的舒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人们对建筑的喜爱程度,使人们能够充分与自然接触,在居住环境中就能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感,同时,也能提高建筑的效用,促进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瑾.绿色建筑景观设计浅析[J].住宅科技,2012(8)
[2]屈德印.当代建筑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审美价值取向[J].文艺研究,2009(1)
[3]袁毅.浅析建筑景观设计中人文思想的体现[J].山西建筑,2008(9)
篇6
1 城市建设中建筑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就当前我国的城市大体规划方向而言,建筑景观设计的统一是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符合大众需求的同时也是和国家提倡的环保建筑理念相统一的。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行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的城市建设实际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城市化建设中,由于建筑的不断修建、土地的不断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也变得日益狭小,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工作的繁重等都会给城市居住者带来身心上的疲惫和压力。面对这一现象,城市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将会是城市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将自然生态的理念融入到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能够从心理上满足居住者的需求,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缓解城市压力和身心的疲惫,从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一座赋予美感的城市,是相关的城市规划者、建筑设计师以及园林景观设计师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只有达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城市建设呈现出真正的美感,赋予城市艺术性,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2 建筑景观设计原则
2.1 生态性原则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绿色建筑景观规划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时,就要充分遵循生态性的原则,力图把建筑景观设计为绿色低碳生态的居住区,这样就可以保证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把建筑打造成园林化居住园区,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使建筑使用群体可以充分与自然和平共处,享受自然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乐趣。因此,在建筑景观规划中,就要合理造景,最大限度的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图使用建筑周围原有环境要素,使建设与原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2.2以人为本原则
建筑景观设计是构建建筑实体周围环境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筑景观设计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从而保证建筑景观设计的有效性,发挥建筑景观的功用性。在建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把建筑使用群体的需求作为首要出发点,从而增加建筑的满意度,发挥建筑建设的效益水平。所以,建筑景观设计要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把建筑使用群体的需求作为出发点,要发挥以人为建筑核心的根本,要充分了解建筑使用群体的心理,并针对不同年龄的居住人群对建筑景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从而使各个年龄阶层人的需求得以兼顾,只有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切实提高建筑的效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使人们在居住环境中得以放松。
2.3 地域性原则
建筑景观设计不能毫无依据,盲目推陈出新,要根据建筑坐落地点的整体风格进行景观的构造和布局,使建筑景观整体色彩风格可以体现地域化的特点,这样可以增强建筑景观的代表性,使建筑景观与周围大环境和谐统一,防止由于过于个性化的设计带来的不协调,使建筑景观、建筑与建筑依托的大环境能够形式一致。
2.4 功用性原则
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需求的满足,同时还要保证建筑景观功用性的发挥,要保证建筑景观规划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日常的需求,比如说休闲以及运动和娱乐。这就需要在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考虑相关设施的建立。比如一些运动器材和场所的规划,同时还要设置一些休息的区域,使人们能够有合理的交流场所,增加建筑使用群体的沟通,使建筑居住人员之间能够增加亲密程度。有很多居住区设计美轮美奂,但转来转去没有一处可供坐下休息的地方,让人觉得只可远观而不可亲近,因此要强调休息设施的合理配置。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阶层和年龄人的需求,合理布置区域,发挥建筑景观的功用性,同时要塑造景观的艺术效果,使建筑景观集功用和形式美感于一体。
3 城市建筑景观中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3.1城市建筑景观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建筑景观开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进行景观设计时,片面地考虑城市建筑主体设计、景观手法与生态规划,而对环境治理与公共安全缺少同步考虑。二是在用地紧张污染颇重及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使得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与开发过于盲目,生态化建设的不足,使生态调节能力弱化,造成掠夺性生态破坏。三是建筑景观设计的人本意识不强,过度挖掘商业价值,而往往会忽略人的真正需要。四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建筑开发方式单一,缺乏人文内涵、生命力与观赏价值。五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区域管理力度不够,经验不足,多由临时施工管理组织,且缺少房地产、交通、园林、公用设施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参与建设全程。
3.2 我国城市建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基于当前我国城市建筑景观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们所设计的建筑景观方案除了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与人文效益之外,还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以顺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持续性,并为以后的发展留有空间。我国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应在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促进自然的良性循环为前提,以适度开发为原则,以城市长期的可持续展为准绳,政府控制与市民监督相结合,把我们生活的中心区域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3.3 城市建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规划要点
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建设生态友好型的社会。在城市建筑开发过程中重视环境因素,坚持生态设计的理念,尽量减少原生态破坏,尽量利用原有生态条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态环境的自给率;规划时确保共享性,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与组合改造;设计时坚持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维护原则,增加景观的生态复杂度,实现城市建筑景观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4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景观的规划设计方法
在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景观时,应立足于建筑范畴的大环境, 这里可分为宏观(城市)、 中观(群体或单幢建筑)、 微观(建筑内部环境)三个层次。
在宏观方面要通过对整个城市的基本状况的相关文献与统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并采取现场勘查、观察记录等手段掌握有效信息,在充分了解本区域的历史文脉情况、自然特征与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策略,分析区域功能特征及整个城市功能间关系。在中观层面,要明确规划对象,立足现实情况进行方案的构思和起步,整合与选择;初步设计阶段要注意城市功能布局结构规划,空间与景观结构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与绿化规划,强调主次分明、整体协调性、经济性充分考虑到景点的属性、特征、重点和元素的相互关系。微观层面也即深入设计阶段,主要包括总平面布局与定位、竖向设计、绿化设计,地面铺装设计、管网综合设计与环境景观设计。
4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人们对于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良好的建筑质量,还需要追求建筑的美感,充分迎合人们的审美观点,实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和统一,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存在的问题
1.1与实践相脱节
城市建筑规划和实际的建筑施工是两个概念。目前我国对于建筑景观规划的想法不错,但是却无法用于实际的施工当中,这具体体现在:(1)不严谨的建筑规划设计。比如在对一些专项设计、特设园区进行建筑规划的时候没有具体的思路,导致无法投入到实践工作去。(2)不合理的建筑规划。有很多规划的地区没有考虑环境因素,因此和国家的相关规定产生冲突,规划不能只考虑当地的资源特点,而是要以国家政策为出发点来进行全面的分析。(3)没有具体的建筑规划,而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难题缺乏足够的认识。此外,在工作期间,还经常出现不根据规划思路来进行设计的情况。以上这些问题,都对我国的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造成了影响。
1.2缺乏思考,盲目追求他人设计风格
一些设计师的建筑知识相对匮乏,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失误。例如在和植物进行搭配的时候,所选的植物高度遮挡住了建筑门窗,导致在建筑采光方面出现了问题。而且在颜色搭配的方面,没有考虑到植物具有阴习性的特点,因此造成建筑看上去不是特别的美观。
1.3对自然环境不足
在进行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周边的土地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究其原因在于设计人员没有环保意识,而且也没有形成生态设计的理念。这主要表现在,对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采用的并不是环保型材料,而且在采购的过程中还耗费了大量的物力以及人力,这有违国家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
2发展策略
2.1重视总图设计
对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以及用地标准都要提出详细的要求,以此创建出符合实践要求的规划环境。另外,若想做好建筑设计工作,创建出完善的总平面图至关重要,不管场地面积有多大,都要根据场地的现实状况,来对建筑的间距以及植物的搭配进行设计。与此同时,还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管线的平面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保证其整齐度。
2.2建筑景观要兼顾和周边园林环境相协调
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其工作宗旨是要尽一切能力建设出让人舒适的建筑环境。而若想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工作的同时,充分的考虑周边园林的环境,争取让两者之间能够互相协调。另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表现在对细节的把控上,例如在建筑周围设计一些桌椅、庭院等,这样可以对建筑起到绿化的作用;在对建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还要根据地形的特点,来对建筑布局进行确立,这样才能够让建筑景观和自然环境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2.3建筑景观规划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规划设计期间,要做好资源的节约工作,同时保护好周边的土地环境,这样才能够实现优化设计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说要尽可能的利用好手里的自然资源来给人们打造出一个完美的人居环境,而这才是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最高目标。另外,要运用高科技的手段、环保材料来建设城市建筑。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最好在建筑周围留出一块空地,目的是为了节约资源,降低建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概略,让建筑能够得到足够的面积,从而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打下基础。
2.4加强设计师的技能培养
设计师不但需要一定水平的设计功底,还要对与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相互的融合,从而得以加强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另外,设计师还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在对城市建筑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并结合高科技的手段。建筑景观如果不能够做到以人为本,没有了人文精神,就会让整个建筑充满冷漠的味道。所以,设计师要尽量的打造出一个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建筑景观,而且还要淘汰掉那些不能够对建筑景观形成保护的设计方案,这样的就可以很好的增强人们对于建筑景观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建筑景观更具吸引力。通过以上的介绍不难看出,设计师在工作中所背负的工作职责非常的大,因此只有刻苦钻研,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设计水平以及更多的掌握与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为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2.5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
尽管我国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让很多的文化景观受到了一定的破坏。而且在具有表现民族精神的建筑当中,风格越来越趋于同化。而若想让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就必须要让民族文化具有继承性。所以,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期间,要充分的体现出当地的文化以及风俗特点,这对于增强景观的地域文化风情、增强地域范围以内居民的文化感染力和加大景观的旅游价值都会带来很好的推动作用。
2.6增强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2.6.1改变“见缝插针”的保守观念在进行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应加大对如交通绿地、生态绿地等方面的建设。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城市绿地之间的融合性以及连通性,景观和生态的共融性。而在建设生态绿地的时候,则应注重科学性,并在做好科学性的前提下,加大其自身的艺术性。而这样才能够彻底改善“见缝插针”的保守理念。2.6.2保护乡土植物,推广屋顶绿化工作对乡土植物给与更多的保护是目前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在对城市进行建筑景观规划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如何对乡土植物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它们遭受到破坏。而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保护乡土树种及区域性稳定植物群落的组成,做到有节制地引种。此外,屋顶绿化工作也应该在景观规划领域中得到推广。它作为扩大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城市环境、改善城市自然生态方面都能够体现出很好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引起相关工作者的重视。
3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若想让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得到更好的发展,就一定要重视总图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加强设计师的技能培养等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努力,刻苦钻研,制定出更为完善的规划设计方案,从而让我国的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水平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篇8
Li Fang
(Xinjiang Petroleum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Karamay Xinjiang 834000)
【Abstract】The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reflect the Habitat concept of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environmental, cultural, ecological, recreational, smart and green health. In this paper,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Key words】Living environment;Landscape planning;Evacuation site;Discrepancy coordination arrangement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也更加关注,住宅小区环境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更是健康的需要,更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生活小区的开发及建设者表现出以景观,环保,文化,生态,休闲,智能及绿色健康为主题的人居景观设计理念。也就是开发建设者已经开始设计居住小区的景观休闲文化,促进住宅小区环境向更好方面努力。
对于住宅小区景观的规划建设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购买房者希望自己所在的物业,能够在今后的居住中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发建设者也希望居住小区景观给卖房带来好运,同时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竟争力。但现在生活居住小区景观在设计和建设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建筑强调个性突出与张扬,景观建设与周围缺乏协调,传统景观保护差等。虽然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和一些地方在设计规划宏观上做出引导作用,但是在景观研究方面做的工作很少也远不够。在经过多年实践及总结中可以认为,居住生活小区在规划设计中问题比较多,从室外地形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小品设计,水景布局等方面就小区环境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浅要分析探讨。
1. 住宅区域环境地形利用问题
好的生活小区地形设计,对居住区的景观有着难以代替的效果,对营造微地形上景观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用于建设居住小区没有大的地形貌起伏状,空间的分割与处理只有利用植物和景观墙的手法达到,局限性大并加大了建设费用,用多了并不觉得新颖。
1.1 址形营造要适应传统的风水习惯。中国传统园林强调背山面水规则,其中山即靠山的意思,而地处北半球的中国,建筑物面向南易得到更多阳光,只有堆土在北向后,满足传统意义上的心理需要。而另方面北向地形较高对于抵挡北风是极其有利的。但是由于居住区的用地一般不会很大,地形由人工营造的尺度也极其有限,否则对于窄小土地则有压迫感,影响到居民的心理感觉,据此,应该要求居住小区地形的高差一般不要超过2m为宜。
1.2 地形设计不要超过荷载能力。根据居住小区设计导则要求,要规划停车位置,大型住宅小区如果规划中设有地面停车场地,也就没有绿化及景观用地,这就是为什么多数大型居住区都建设了地下停车库的原因。但是地下室的建设对于景观规划的限制十分明显,如上面覆土就是最限制的。对于地下室顶板的设计,其承载力及板厚要考虑很多因素才能保证安全耐久性。
1.3 地形设计土方平衡是重点的考虑。在建设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早就做好了土方的平衡,对于设计的±0.00取值,相对于整个小区的景观规划关系重大,如果取值过高会需要大量土方运入,或者房屋室外环境有很多的台阶,极其不利老年人出行; 取值过低有很多的土方需要外运,增加了建设费用更不利于小区土方的改良。合理的土方设计是在土方平衡后约有地表0.3~0.5m厚的土方要运入,达到改善土壤利于种植绿化的需要是最合理的。从设计上看地形的处理应按照自然规律,宜山则岳,适水则泽,连绵有序,续断有理。中国古典园林讲究自然法则,地形营建的出现与消失不要突兀;地形设计应相互关联,互相呼应,遵循和合乎自然规律。
2. 建筑设计与景观的协调
2.1 建筑物入口门厅与景观协调布置。许多景观设计没有做到建筑物底层入口,门厅相协调的合理布置,主要是施工图不可能表示底层与室外的环境关系很清楚,另一方面是建筑底层设计与景观设计在这个重要交叉点上成为盲区。例如建筑物入口台阶,无障碍坡道等,建筑结构认为应该由竖向设计来做,而竖向布置认为这是建筑物部分由建筑完成,造成在协调上不认真存在的问题。经验表明应先由建筑提出方案,组织双方人员协调会由景观深化设计,这样有利于住宅出入口与室外环境的有机结合。
2.2 景观设计要保证消防通道及设施的完备。在一些居住小区消防通道交给景观设计完成,但景观设计往往只满足消防车通行的功能,对于结构是否满足很少进行考虑,特别是一些景观规划设计中,对于景观的效果特别重视,对于消防车通道的隐形车道推荐较多。如设计4m宽的行车道一半做成硬质的,而另一半则为绿地,在结构上没有采用消防车通道应有的结构形式,事实上存在着使用上的安全隐患。
另外一个是在8mX15m消防登高的施救场地上,按照规范要求最边与房屋外墙的距离是大于2m~5m,这个地面距离往往会有一些地下窖井,为了能增加绿地面积,景观设计会把该绿地扩大到8m左右,有时因重视不够还在该登高处种植大型乔木树,这就违背了消防的需要而留下安全隐患。
2.3 景观设计要留足道路和停车场地。在景观设计中对于地面停车量不要有过多的增减,特别重视规划时的残疾停车位要求。在居住小区地面停车场规划考虑时,很少考虑停车场与景观环境如何处理,只是根据需要安排一个停车场即可,但这会严重影响到景观效果,需要综合考虑科学布置。
小区的景观道路应与建筑规划道路为基础,进行合理优化调整,达到更好的景观布局,优化调整时要考虑建筑给排水及配套管网的规划走向。但是在居住小区道路的规划设计中,景观道路的设计多数都是按照建筑规划提供的路网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很少对建筑的道路或停车场提出优化考虑,特别是一些衔接的道路,即没有消防登高要求的小区内满足通行的道路,建筑设计只是考虑通行方便的功能,很少想到道路对小区绿地的分割,对这个建筑小区景观规划的影响。这就要求景观规划时与建筑设计的沟通协调,最大限度满足景观营造功能上的需要。
住宅小区在非机动车出入口,残疾人坡道的设计中,必须遵循人性化,方便合理的布置理念。由于在景观设计上的细节考虑不周,特别是在非机动车出入口上设计了花坛,使居民出入造成了不便。对于建筑物出入口的坡道,许多景观设计时坡道基本上是结合入口花坛设计的,因花坛与坡道互相影响,坡道转弯时没有需要的空间而受阻。这些细节设计中有时难以发现,设计人员的实践经验极其重要。
2.4 地下室出入口与疏散场地设计。对于地下室出入口与疏散梯的设计,要结合景观整体布置考虑。如果设计要求遮蔽时则要选择合理方案,与小区景观尽量协调。地下室设计的防火分区都要有多个出入口疏散梯,居住小区疏散梯一般都会结合地下室的排风井道进行设计,但在景观小区疏散梯要优化设计外表美观。对于现在通行的作法是在建筑外墙设计木格栅或者在建筑顶加设小型花架等处理。
在进行地下室出入口疏散梯处理时,景观设计要特别重视出入口的开启方向,因建筑设计提供的总图在建筑上表示的并不详细,疏散梯的开门位置往往同单体图不协调,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求建筑设计提供疏散梯的开启方向,便于同景观规划的道路相连接。在地下室排进风井的设计中,在满足建筑排进风面积和高席度前提下,优化美化该部位。在景观设计中对于排进风井重视进风井设置,规范中对进风井百页下沿格栅没有排进风要求十分严格,一些进风井百页下沿距地面很低,多数达不到1m,在景观设计时很容易在竖向填土时堆的如此高,绿地排水影响进风的使用功能,要特别引起重视。
现在对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时,对排进风井深化设计多采用墙面装饰或离开井道安全距离外种植遮挡处理,较多的种植杆高的对井道有好的遮蔽作用,同时不能对排风进行阻挡,达到景观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效果。总的来说在景观设计中只要对建筑底层平面及地下车库出入口,通风口,采光井,人行出入口,水电及市政配套井位,配电室等设施充分了解,才能避免产生矛盾而不易收口,利于提升景观档次。
3. 建筑小品布置
建筑小品在住宅小区环境中占有重要位置,合理的小品供居民休息,展示及方便居民使用的设施。小品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造型新颖,富有特色讲究愚意。现在居住小区的小品设计非常普及,要凭借其自身艺术感染力,为现代景观规划注入新的活力。景观建筑小品在小区可美化环境,丰富情趣,为居住者提供文化休闲的便利。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景观设计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3.1 居住区的空间有限,多数是在有地下室的绿地上设计和建设,这就产生一个最常见的沉降的问题,需要景观小区小品基础设计放在同一断面上,否则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会对小品产生破坏,且影响到实际应用效果,并带来安全问题。尤其是士地面建水池或高细的杆件,水池的渗漏水及高杆件的稳定性都是需要谨慎处理的重要问题。
3.2 对建筑小品之间的空间和视角处理。现在一些小区的景观设计缺乏系统的理论根据,一般都是套用现成的相关规划设计图纸,因此小品的视觉,空间及体量上,多数设计均沿用城市景观设计尺度,不考虑小区特殊性而生搬硬套,对场地小用地有限的居住区不协调。而对小品的选择性设计时,要结合场地现状适宜的休闲集聚空间。如小区设广场时不少景观设计热衷于采用大尺度,硬化场地面积很大,这就存在一个认识上的偏差,居住小区要那么大硬化场地对环境有什么利?反而需要的绿地却没有了,小区最主要的是绿化面积这个原则不要失去意义。
3.3 小品的风格要协调,主题要明确。在居住小区小品设计或用种植作为主题。正是这样容易乱。相互间又不呼应连贯,特别是现在一些别墅区都喜欢用欧洲或地中海的建筑风格,景观设计也力求向这个方向靠拢,但是缺乏对欧洲或地中海的建筑风格的理解和认识,其这些景观又套用中国的园林,不沦不类属于什么风格很难协调。
3.4 对于雕塑作品设计慎重,主题明确。随着时代朝流的涌现一些著名的雕塑进入小区,在一些住宅小区“大姆指及思想者” 形象也进住了。一个方面是需要的雕塑小品太少满足不了需要,另方面是因为居住区建筑中传统文化的缺失严重。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对环境的雕塑作品从主题,体量,尺度和材质颜色上提出具体要求。另外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对座椅,灯具及垃圾点也是重要的考虑内容,但是往往被忽略。一些居住小区环境中为图省事,找一份既有图去用,达不到使用效果。由于每一个小区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当独立设计合适布置座椅,灯具及垃圾点,使之成为一个景点及亮点。
4. 居住小区水景的规划布置
居住小区布置水景不仅是满足人们观赏的需要,更是使人们在生理,心理上产生舒适的感受。尤其是水可以有效调节环境小气候的湿度和温度,对生态改善作用明显。水景在传统上应用较多的手法,有着其它景观无法替代的动感。现代的住宅区许多是用人工的方法修建的水池,人工瀑布,喷泉或山水结合的自然流水,使环境空间扩大,层次叠加静中有动的趣味。
4.1 居住小区水景设置合理性,现在的住宅规划中,水景是一个重要考虑的内容,不论是静水,动水,跌水或喷泉,或多或少可能涉及到水的问题,由于气候环境因素对水的运营管理十分关键。水景建成后交付物业管理后,多数从管理费用出发运行并不是很多且不正常,使水质富氧化,变色有味影响了居住区的空气质量。使得水池回填土种植花草,合理的解决景观设计的科学性,解决水质的自净,流动等防腐防氧化的功能。北方居住小区水景设计应用更加注意,水资源短缺及季节性冬季时间的漫长制约其使用效果。寒冷冬季水管排空,冻土层较厚困难比较多,这些防冻措施如处理不当则处理难度大,管理使用成本高。
同时还要重视水景基础不要跨越地下室位置,尤其是高层建筑地下室占用很大面积,上面绿化及建水池,虽然效果当时可以但环境的变化及基础的下沉,产生沉降开裂的渗漏是很可怕的事情,查找位置十分困难,处理不妥整个地下室无法投用,其损失是很明显的。
4.2 水池的安全非常重要,规范要求当水池深度超过600mm时要增加防护栏杆,现在许多景观设计时追求水池自净功能,而主要的还是追求景观效果,对安全防护考虑较少,教训报道也是经常出现。
居住小区水景的设计对采用的流量泵坑妥善处理,一些喷泉水景的泵坑受地下水影响,深度小于1m,只能安装卧式泵,对泵的使用选择很重要,布置放不进泵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另外在水景设计时要考虑水景的形式,高度,式样,灯光及动力状况,在优化设计时全面考虑达到最佳效果。对景观灯的位置及颜色认真选择,否则效果不会理想。
篇9
生态景观设计应尊重场地的自然形态,并将场地与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它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场地原有机理的一种延续。例如,萨尔布吕肯港口岛公园的设计师彼得·拉茨用生态学思想,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对废弃的材料进行再利用,处理这块遭到重创而衰退的地区,使他们与各种植物交融在一起。生态景观设计的意义也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景观共生与和谐,设计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一种和谐的生态观和自然观。例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芭芭拉市郊橡树草原的葡萄园和位于怀俄明州的杰克逊洞峡谷度假区内杰克逊洞的两河家庭休养寓所等。
生态建筑
德国著名的生态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说:生态建筑并不是简单的绿化加阳光,其真正的目标是为了节省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具体说是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 (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
“生态建筑”是呼吁建筑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另一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现实中的案例有:德国的“三升房”、奥尔良的“诺亚”、加里·内维尔的私人别墅等。
生态园林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植物是绿色世界的主体和基础,它为我们提供生活坏境和生存的物质条件。现如今,人工雕琢的痕迹已经渗透进我们所能到达的任何角落,使原本平静的心开始浮躁,自然平衡的绿色成了我们释放心理压抑的港湾。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个人认为:在遵循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用人为的手段来改善周边环境,为生物创造一个“最适区间”。(例:北京亚北农业生态园)
生态园林设计最大程度地遵循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要求,建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如:在污染严重的工厂应选择抗性强、对污染物吸收强的植物种类(重阳木、合欢等)。选择“乡土树种”作为我们绿化种植的骨干树种,灌、藤、草相结合(种类的多样性导致群落的稳定性);尊重“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地引入外来树种,丰富当地的景观效果,使之能够达到春花烂漫、夏阴浓郁、秋景绚丽、冬景苍翠的效果。
它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循环”和“再生”,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北京低碳经济循环农业示范园)
成功案例
在如今这喧闹的城市生活之中,找寻一处绿色的静土是人们心中的渴望。越来越多的人把对大自然的敬畏抛在了脑后,有意无意地将其破坏、毁灭。对于从事景观设计行业的同仁们,保护自然、从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划设计,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找回大自然赋予人们心中的那片美丽的‘桃源’!”是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景观市政所所长李睿提出的针对他们近期完成的平阴桃花峪休闲度假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规划项目的首要观点。
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李睿认为,农业生态观光园应具备1. 规划用地必须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元素;2. 得到相关政策的扶持;3. 具备生态科技农业养殖的先进技术;4. 规划和创意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5. 市民的认可度;6. 有可持续发展空间,六点前提条件。搞农业生态观光园,首先还是遵循生态景观设计原则,只有使景观自然生长,才能迎合人们的需求,才能让生态农业回归自然,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参观。
平阴桃花峪休闲度假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规划项目是集接待、度假、休闲、娱乐、观光、绿色粮菜花卉种植及畜牧等为一体的高品质的具有现代慢生活情调的农业观光生态风景园区规划设计。
园区具有独特的景观特色,山明水秀、湖光山色、观涛揽秀、乡野情调、现代时尚,是我们在遵循景观生态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提出此次规划的设计理念。
根据景观规划的功能分区及对现状地貌的分析,我们设计了九个景观节点,分别是:1、紫气东来2、长堤卧波 3、桃源遗梦 4、竹林求贤5、松下悟禅6、乱石问道7、琴台品茗8、杏坛讲学 9、丰收乐园 。九个节点的设计形成都建立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基础之上,借景抒情,并赋予文化定位。其中,长堤卧波和桃源遗梦的搭配是设计的亮点:长堤卧于碧波荡漾之中,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流连忘返。这里山明水秀、湖光山色、郁郁葱葱,成为让人梦魂牵绕的世外桃源。
篇10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一)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关于一定时期内,根据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多项建设进行综合的部署,是对整体城市空间的研究与设计。简单的说就是对居民活动的范围空间与各范围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是动态的解决与协调全部建筑之间存在的联系。它建立在以生态、可待续的观点上,宏观的对空间地域进行规划,继承城市的历史,憧憬城市的未来,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是所以城市的所有部分。
(二)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可以说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可以实现室内空间实用、经济、美观的要求,而在建筑的外部面貌上,可以根据时代的特征和风格,与周围的环境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相协调。所以建筑设计是一种微观的规划,它强调的是建筑单体或群体的空间特性。
二.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一)建筑决定了城市多个功能区的划分
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需要正确合理的确定出城市的功能区,城市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居住、交通、娱乐、休养等,而城市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依赖于各建筑功能来展现,建筑的有机结合,就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功能。居住建筑是城市居民居住区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在整个建筑设计中精美的构想与正确的安排居住流线,可以提升城市居住区的功能。商业建筑主要是负责居民工作的有关功能,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怎样有效的安排工作流线、工作间与楼梯间两者的距离等,以便使用者可以轻松、安全的工作。
(二)建筑的安全性决定城市整体的安全级别
城市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城市防震防灾的等级通过建筑的安全性给予展现,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关于建筑结构的研究,必须是要建立在居住者安全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建筑的防火、防震、防水。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不但需要顾及到建筑外表的艺术美感,而且要顾及建筑的安全性能,这是建筑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关抗震防火的具体需求,需要通过正确的建筑设计进行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设计可以说是城市规划的载重者。
(三)建筑设计最终的艺术效果对城市的整体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建筑的艺术效果和城市的整体面貌的关系进学密切,在城市规划中包括多方面的规划,比如色彩规划、风貌规划、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这些是以宏观的角度去规定城市景观最基础的风格以及局部片区的城市设计需求,完整的城市风貌主要是通过建筑进行体现。城市构成元素之一的景观与建筑并不存在对立的关系,一个完美的建筑通常都是城市景观的中心要素。比如国家体育馆鸟巢的设计,建筑的仿生形态设计,为北京市增加了生态的相关元素,也成为了北京市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也是北京市最为主要的地标建筑。建筑的格调有利于城市形成一个整体的意向,城市景观规划依赖于建筑设计,而一个好的景观设计理念需要借助于建筑设计来逐一进行落实。
三、城市规划中建筑设计的准则
建筑存在于城市之间,城市由建筑所构成。建筑人员在城市规划工作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点:
(一)多方面了解建筑的功能结构,以及其安全性、艺术性的最优化
建筑人员必须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传统的建筑设计基本法则指出,建筑需要坚固、实用并且美观,现代的建筑更需要掌握这三点法则。建筑不单单是艺术的成果,也是集功能、结构与安全性为一体,三者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建筑的任何属性都关系到城市的规划,要达成城市的功能,必须要通过建筑的功能来完成,城市安全级别同样要建立在建筑安全之上,城市的景观面貌更需要借助于建筑的艺术效果。
(二)建筑设计要以城市的目光放大视角尺度
建筑存在于每个城市中间,每个建筑在城市中都具有相应的功能。简单的说,建筑需要与左右间的环境有机的联系到一起,这叫做有机建筑。以长久的角度分析,建筑需要顾及到其在城市中的所有功能与形象。如果是地标建筑那么就需要顾及到其自身的艺术效果与规划中的建筑定位。只有以城市的目光对待建筑,建筑人员才能够对建筑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而不单单是停留在表面的场地关系上。建筑与城市的有机结合非常的重要,这也是当下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四、结语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而且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也可以作为城市的象征,它可以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因此在建筑设计时,不能只强调建筑物的本身,还需要考虑它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协调,这样才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廷墨.基于文化观的山地城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2
篇11
在人们对自然风景观念普及的同时,景观设计也早已深入人们的视野,"景观" 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我所认识的景观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 群) 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1.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意识
建立生态意识的首要问题是确立自然生态观,自然生态观基于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认识,既包括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类明智地利用自然的观念,也包括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自然整体选择的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应该适应自然,而且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创造适于人居住的环境。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景观也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
1. 1 城市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景观也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 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 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1. 2 城市规划中生态意识的形成
尊重自然的建筑设计,就是具有环境意识的设计。将建筑融于自然,使其与自然有机结合,保持地方和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持自然环境要素不被破坏,因为自然景观和大自然的环境质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应该说更符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应取得一种和谐的关系。在建筑实践中,以中国的风水理论为代表,风水理论对选址模式的论述,其实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这种环境观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西方现代工业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因而人们看到了改造自然的力量,西方一些建筑师认为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应表现建筑与自然成的反差才是完美的。
2.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设计策略
当前,生态化建设实践正在我国蓬勃展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生态型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人、城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型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生态型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五大特征。
2.1 设计原则
2.1.1 稳定性原则
景观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强度的作用力产生不同的生态反应。不受干扰时,景观水平结构向同质化方向发展,景观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适度干扰可迅速增加异质性,景观还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而严重干扰则使异质性迅速降低,景观难以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产生新的动态平衡。
2.1.2 生态美学原则
景观作为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不仅具有经济、生态价值,而且具有美学价值。
2.1.3 实效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强调生态合理性,即相对符合自然规律合理规划,以达到符合人类生态的长远利益,在规划中深入分析区域及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能流与物流特征以及规划实施后的生态风险等,维护与改善景观的生态完整性,达到生态合理性。同时由于人类在景观系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景观生态规划必须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二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3. 生态原则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景观规划设计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知识,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优化利用。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景观设计学要解决的是“一切关于人类使用土地及户外空间的问题”。在有关环境规划设计的领域内,景观与生态的关联最为密切,景观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有效的。
把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崭新的景观设计目标,是景观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则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 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是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部分,其目标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从景观的独特性,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景观的宜人性和景观的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适宜性分析的方法有整体性、因子叠合法、数学组合法、因子分析法和逻辑组合法五类。由此可见,景观规划设计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3.1 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公园景观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是对城市公园系统、绿地系统和城郊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是其对象与主体。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干扰为主的景观,是一种连续动态变化的特定景观,也就是说,城市园林绿化的主体是一种特殊的景观,其主要特点在于自然景观的破坏和人工景观要素的扩大。
3.1.1 具体表现
( 1) 工业拼块数量增多,环境污染源增多、面扩大;
( 2) 内部绿地和水域等环境资源拼块锐减;
( 3) 城市建筑急剧膨胀,向郊区扩展,取代农田模地和绿地拼块;
篇12
三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财政政策对公共设施的资金投入比重不大,造成一些好的设计理念得不到实现。通过市场手段建设公共设施,由于开发商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造成开发地区的开发强度过大,设施配套不全,环境景观效果较差。
四是环境的整体效果不佳。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造成绿化少,硬化多;树木少,建筑多;城市大,环境差。
五是重近期效果轻长远目标。目前的一些项目建设没有从整个城市的环境景观出发,只注重近期效果,缺乏历史文化的内涵,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
六是规划执法不严。一些建设单位和开发商为了追求低投入、高回报,随意改变设计图纸,先造成事实违法,再接受规划部门的罚款处理,致使一些美好的蓝图不能变成现实。
2县城景观特色塑造的方法
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必须要把城市景观艺术看成最易于人民生活、居住的城市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不仅要把县城建设成一座“能用、好用、耐用”的城市,而且还要把它建设成为一座“能看、好看、耐看”的城市,坚持“顺应自然、整体设计、尊重历史、发挥特色、分期实施、长期完善”的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理念,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建筑设计、规划管理等四个层面全面塑造县城景观特色。
2.1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镇景观特色的塑造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景观系统规划指对影响城市总体形象的关键因素及城市开放空间的结构,所进行的统筹与总体安排。为了突出县城景观特色,应该按照舒适性原则、城市审美原则、生态环境原则、因借原则、历史文化保护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掘景观资源潜力、延续城市文脉,构建县城景观总体框架。
一是从大生态、大环境的角度出发,通盘考虑县城周围环境。保护好县城规划建成区周边的山体植被,把东部的东塔岭、珍珠山,南部的马鞍岭,西部的宝岭,北部的万宝山等山体建成为县城的生态保护圈,改善县城的大环境,体现山地城镇和生态城镇的特色。
二是贯彻“开敞空间优先”的用地布局原则,突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依山傍水的城镇风貌。使规划建设区形成“四面”“八线”“多点”的绿化景观格局。
1)“四面”。即建设四大公园。将东面的东塔公园建成以突出历史古迹为主的综合性游憩公园,东北面的塔背水库建成突出水上娱乐特色,建设成为水上公园,南面的新澄建成突出山林野趣,为居民提供闲场所,西部的宝岭建成突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成人防与体闲娱乐相结合的场所。
2)“四线”。即四横四纵的道路绿化网络。规划要求横向的舂陵大道、欧阳海大道、向阳路、城南路,与纵向的珍珠大道、金叶路、迎宾路、蔡伦路、环城西路两侧建筑均应按规划要求退让道路红线,人行道两侧布置具有地方特色的适生性花草树木,在人行道比较宽敞的路段要求在人行道上建设花池,确保道路绿地率达到20%-30%的目标。
3)多点——把景观深入到城市居民区和整个社区,建设小区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公共建筑院落绿化景观。如建设金叶广场、“八字塘”游园、蔡伦广场等绿化景点。
三是把城市广场与文化体育中心、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娱乐中心结合,建成易识别且具有桂阳地方个性的节点景观。如把欧阳海广场结合新四大家机关大院布置,形成集体闲、集会、纪念于一体的市民广场;在城市中心区把蔡伦广场与商业步行街有机结合,突出商业的文化氛围;在郴州方向来县城入口处规划一个入口广场,修通南面厦蓉高速公路互与县城的桂阳大道,打造县城入口形象,美化亮化县城的主要门户,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
四是充分挖掘桂阳的历史文化,延续古城风貌,建设一批具有桂阳地方文化底蕴环境景观。一方面坚持贯彻开发新区,保护旧城的原则,强化十字街和七里街两大古街区的保护,协调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对旧城区的改建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实行成片改造,避免零星插建。另一方面要强力推进“桂阳文化园”建设,以桂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原型,集中建设和恢复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景点,充分展示桂阳悠久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弘扬蔡伦文化、赵子龙气节、欧阳海精神。再者是要建设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娱乐设施,提升县城的文化氛围。以展览馆、影剧院、文化宫、体育场等重要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2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景观设计,实际上是城市景观专项规划。它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城市景观的功能特点、设施等景观的具体内容,对重点景观项目进行深化和直接设计,保障城市景观与城市大环境协调发展。在规划时要充分利用艺术手法,整体把握各类景点、景区的特色、巧妙布置景观设施、仔细推敲空间尺度、精心设计环境小品,美化亮化城市形象。
一是要严格控制城市天际轮廓线,精心设计街道广场景观。
1)天际轮廓线是城镇景观潜在的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城镇主要艺术形象的重笔。桂阳县城的天际轮廓线控制要在注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前提下,把建筑融入桂阳城镇的大环境中。如在欧阳海广场周边中高层建筑的布局和控制时,要在注重突出城市中心的前提下,保护视线走廊、显现周围山体;在东塔公园周围的建筑控制时,尽量以点式低层和多层建筑为主,保护山体轮廓线,把自然景观引入城市;在街景设计时整体把握街道空间的收放和建筑的高度,使临街建筑依山就势,跌宕起伏,街景有节奏,有韵律,有强烈的空间序列感。
2)街景是一种线性景观,良好的街景实际上是一支悠扬甜美的音乐,它应该抑扬顿挫,有委婉有,有独奏有交响,有和声有咏叹,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有自己的主旋律,这样的音乐才能既丰富又不凌乱,主旋律就是街景的基本风格,自身特色。所以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处理好风格与变化的关系,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寻规律。其次要充分利用易于造型的绿化、有文化品味的雕塑小品、有艺术设计的街头灯具、能够渲染气氛和勾勒造型的灯具、休闲设施、水景造型、街区灯光标志等来塑造街道景观特色。要以迎宾路、欧阳海路改造提质为重点,全面提升街景的文化品位,形成县城建设管理的样榜街。同时,注重各街道相互之间的协调,形成县城别具一格的线性景观。
3)城市广场被喻为城市的客厅,可见城市广场在城镇景观建设中至关重要。桂阳在广场的规划建设上要注重现代功能与历史文化、布局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巧妙融合。如在“四大家”新办公大院配套建欧阳海广场,弘扬烈士精神,提高广场的文化品位,强化广场的地域性,为市民休闲、娱乐、集会提供场所。在十字街旧城区的居民提供一个交流的开敞空间。另外其它广场建设要以规模小、分布广、设计妙为原则,把小广场深入到城市居民区和整个社区,融入到市民的社会生活,为市民提供方便、舒适的休憩场所,让市民充分享受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合理进行建筑布局,围合和创造开敞空间。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成果,不仅要在艺术手法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的地形地貌,创造出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体现一定地域文化的环境景观。
1)桂阳县城内低丘岗地较多,在进行建筑布置时要充分考虑现状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形成城镇特有的建筑群景观;要依山就势尽可能将建筑平行于等高线布置,使建筑之间错落有致。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建设投资。
2)要加强现状调查,对一些文物古迹、古树名木或富有特色的山头、水体、石休、树林合理利用,融入城市公共绿地和市民广场之中。
3)要重点进行竖向设计,尽可能减少挡土墙,多用土质护坡,并进行绿化。如果必须建档土墙,则必须对档土墙进行垂直绿化和美化。
4)要创造城镇开敞空间和公共空间,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场所。如在居住区规划时,要充分利用建筑的围合,创造出宜人的庭院空间,结合地形利用建筑群的围合,在小区中央创造较大的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一个陶冶情操、娱乐放松的场所,提升小区建设的环境品位。另外,在临街建筑布置时,要打破单调的直线型布局,使建筑形成有进有退的锯齿形布局,扩大开敞空间,融合内外空间。
三是要强调以人为本,加强静态设施的精心布置。
城镇不但要有公共空间和开敞空间,而且要让居民充分利用和享受这些空间。在规划设计时必须打破大草坪的做法,要以种植大树和常绿树为主,在建造绿地时要预留供市民休息、滞留的场所,要让景色不但可观,而且要可亲。在具体布置时,要增加适宜的硬质铺地面积,增设建筑小品和环境小品及健身休闲设施,完善景观设施,让居民增强对空间的领域感和认同感。
四是要加大力度,增加投资进行县城的美化亮化工作。结合道路和重要的建筑及景点合理设计亮化方案,创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县城亮化格局,并提出实施亮化的具体计划、步骤、措施,近期要以迎宾路、欧阳海大道改造提质带动县城亮化工作上档次、上台阶。
2.3建筑设计阶段城镇景观特色的塑造
建筑设计阶段是对局部建筑或某一单体建筑进行具体的建筑方案设计,它对城市景观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这一阶段一定要在所设计区域的城市详细规划的指导下,重点把握与相邻区域和建筑的关系,把新设计的建筑融入其特定环境当中,做到风格统一、整体协调、过渡自然;其次要精雕细刻,整体把握建筑造型,重点刻画建筑细部,把一些具有民居特色的符号灵活运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一是建筑要体现地方化特色。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歌,是反映一个城镇文化品位和风格特色的重要标志。为创造出具有桂阳地方特色的建筑景观,必须对县城的建筑特色进行定位,即建筑设计要有民族味、地方味,要研究桂阳的人文历史、文化习俗、风俗民情,创造出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相结合,地方建筑与外来建筑相结合的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景观。不论是一条街,一条路或一个组团,还是零星房屋建设都要依据这一城镇建筑特色原则进行设计。
二是建筑细部的地方性、适用性、美观性。为使建筑形体更加丰富,我们要注重利用具有桂阳地方特色的“窗眉”、“飞檐”、“线条”等元素进行建筑细部刻划;利用窗套把推拉玻璃安装在外侧,防盗网安装在内侧的方法,美观建筑外形等。
三是在旧城改造时,应注重新老建筑的协调。桂阳是一座古城,有很多建筑值得保护,在十字街及七里街两大古街保护区内进行局部改造时,新建建筑要服从于现有的老建筑,使新老建筑风格、造型、色彩等方面相互协调统一。
2.4规划管理阶段对城镇景观的全面监督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已经得到人们的共识。小城镇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具体行政行为,为使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我们要正确运用规划管理的行政机制、法律机制、财政机制和经济机制,要以法律机制为核心,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同时要因地制宜,灵活处理,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做好、做实城市景观规划管理工作。
一是要认真组织编制县城景观专项规划,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手法,深入研究县情县策,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设计出具有桂阳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蓝图。
二是要建立规划评审制度,强化规划委员会的作用。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方案和建筑方案进行评审,并把设计成果向市民公示,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扩大规划设计的参与层面,增加设计成果的科学性、可性性。
三是要严格规划审批制度,坚持“一张图纸、一套程序、一支笔”审批,对不符合环境景观规划的,侵占道路、绿地、管线工程、高压走廊等公共用地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四是要建立项目跟踪管理制度,由结果管理转向全程管理。要建立专门的规划执法队伍,对县城的建筑、道路、绿化、景点、配套设施等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建筑的立面、造型、色彩等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及时发现不符合城市景观规划和影响城市景观的问题,妥善处理建设过程中的矛盾,使规划实施不走样。
五是要严格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在竣工验收中进一步核实规划实施情况,督促业主单位按照规划蓝图如质如量完成主体工程和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不按照规划实施、影响城市景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验收发证。
3结语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城镇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精华最集中的体现,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小城镇数量众多,且有地域经济、文化民俗、历史风情等方面的差异。象桂阳这些先天自然条件不是很优越的小城镇,应该注重从多方面、多层次塑造具有地域特征的城镇景观特色,提升城镇品位,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增强小城镇的活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郴州市规划设计院.桂阳县城总体规划2005-2015.
[2]梁高峰回路转等人.自然,绿色,节带,城市规划,2001,6.
[3]张正先.开拓创新,精心规划,塑造生态城市特色,湖南城市规划,2002,3.
[4]许洁,朱家瑾.创造城镇特色街区景观,规划师,2002,12.
篇13
1建筑设计意义
1.1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讨论建筑设计的意义首先应该讨论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从属的角度看,城市是建筑的载体;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建筑是城市的主体;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出发,建筑和城市都是因人类活动而创造的空间。只不过从数量到功能上,建筑都比城市细小很多。所以城市和建筑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做建筑设计首先要搞清楚建筑物与所在城市的关系。一般来说,建筑设计对于城市只能有两种结果:令这个城市的环境更好或是更糟。
1.2建筑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学习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建筑的构筑本身就集合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同时也凝结无数的人类智慧和人类劳动。在文明史上,许多的文化现象都同时伴随着大量标志性建筑的营造。
建筑的构筑因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往往滞后于同期科学文化发展的进程。然而在思想上,一个有代表性的建筑往往凝结了这个时代最辉煌的科学艺术文化成就。
虽然在物质上建筑不是速朽的,但它们都改变不了最终湮灭的结果。但其在精神及文明上的传承和影响却是长久存在的。所以建筑设计在文化和哲学上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1.3建筑与人的关系
这里要说的是建筑和个人,即和生物及社会意义上的个体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建筑设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功能。功能是什么?功能就是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环境的各种要求,包括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年轻的建筑师往往将其片面的理解为平面功能,但平面功能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这种方法是国内僵化建筑教育方法的产物。有机的,三维的思考建筑功能往往能创造出有趣、灵活的空间环境(例如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做品)。
建筑是为人服务,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又影响了人。我想这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和终极意义。
2当代主要建筑设计风格
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建筑观,我们首先要了解当代主要建筑设计风格。
2.1自然主义的开端与风格的摇摆
美国广阔的国土、多变的自然地貌使其景观设计有着几乎天生的自然主义追求,奥姆斯特德及其追随者在一系列城市公园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就倡导自然主义,反对追求庄严和清晰结构的古典主义。公园优美的自然式景观与当时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足了回归自然的社会需求。然而,之后的美国景观建筑经过浮华虚饰的后维多利亚折衷主义式、城市美化运动和古典主义复兴的新古典主义等潮流变换,在数十年的风格摇摆中并没有走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自己的道路。
2.2现代主义
二次大战前后,在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理论和作品的影响下,美国的现代主义景观建筑在所谓的“哈佛革命“之后逐渐形成。现代主义对景观建筑学最积极的贡献并不在于新材料的运用,而是认为功能应当是设计的起点这一理念,现代景观建筑从而摆脱了某种美丽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得以与场地和时代的现实状况相适应,赋予了景观建筑适用的理性和更大的创作自由。
2.3生态伦理
70年代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学教授麦克哈格(LanMcHarg)提出了将景观作为一个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和气候等决定性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观点。强调了景观规划应该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麦克哈格称之为“千层饼模式“。其理论与方法赋予了景观建筑学以某种程度上的科学性质,景观规划成为可以经历种种客观分析和归纳的,有着清晰界定的学科。麦克哈格的研究范畴集中于大尺度的景观与环境规划上,但对于任何尺度的景观建筑实践而言,这都意味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景观除了是一个美学系统以外还是一个生态系统,与那些只是艺术化的布置植物和地形的设计方法相比,更为周详的设计思想是环境伦理的观念。
2.4现代主义与景观艺术探索
当大尺度的景观规划转向理性的生态方法的同时,小尺度的景观建筑设计受到60年代以来的环境艺术的影晌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激励,对艺术与景观的联系问题做了大量新的探索。新一代景观建筑师彼得•沃克(PeterWalker)综合了极简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创造了独特的极简主义景观。在其充满神秘感的景观设计作品中,沃克运用简单的形体、重复、几何化的结构将自然材料以一种脱离这些材料原初的自然结构的万式集合在一起,带来了一种新结构中产生新意味的视觉综合体验。大自然谜一般的特征,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被一种有着神秘氛围的艺术景象隐喻了出来,景观建筑在功能和美观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意味深长的艺术气质。
但在这里,个人的想像力综合了现代主义完善的功能关怀,艺术的思索将现代景观中的社会要素视为创作的机会而不是制约,艺术在创造独特的景观环境上的作用重新确立和深化了,但此时的艺术是设计的激励,而不是先前的形式主宰。
3自我设计风格形成探讨
在发展设计事业的初期,设计者虽然把目标放在城市的住宅设计上,但对商业设计的市场从未忽视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办公室、酒店、餐厅、商场,还是住宅等各类工程在设计上是向往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创意空间。随着设计业的蓬勃发展,设计者对每一个新的工程就是一项新的挑战,他们将会全力以赴去创造自己的新作品。设计是凭个人的主观感觉出发,具体来说,一位主观性强的人走进现场环境里,一眼便能够洞悉出它的利弊所在,知道其适当的处理手法,这就要他们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周边事物有主观性的认识。再者,对周围事物不断观察可以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随着观点与角度的转变,视野的拓宽,又可进一步激发设计灵感和创意,而且,经常赏析别人的设计做到知已知彼也是十分重要的。
设计的目的是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个空间最终是为人设计的。在设计之中,实用和美观是同等重要的,而且往往是先考虑实用,再考虑造型。而设计并不仅仅起到美化的作用,最终的目的是合理地利用空间。美化是设计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环境、空间等方面问题,完整地分配、布局。在这之后才进入美化的阶段。美化的理念也要根据客户的不同个案来进行调整。例如酒店是各色人等共处的场所,在设计上就要采取中庸之道,使进入这里的每个人都不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要尽量利用每一个空间,使之能合理化地分割,然后按不同功能,配衬上合适的设备和装置,并加以美化、修饰,营造出与之调和的氛围。当然,美化的程度有深有浅,更有不同的风格,做得好不好就看设计师的功力了。设计没有固定的方程式。空间的处理手法是变化多端的。同一空间里存在不同的元素,互相影响。互相配合。即先要考虑实用。再研究造型。一个忧秀的设计师必须能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加以发挥。
在设计的同时设计者要很好的审视自己的设计态度。这样才能为自己的特有风格而设计。多数人认为设计师的职责在于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然而,空间与人的心灵有关,无关乎改造或发现,只有回归的问题,回到人的最深层。以为设计师工作是要担任引导的一方;而不论空间还是人,都有无限可能可以被挖掘,当人在庸碌的生活以后,开始想暮然回首,不论是在旅程里、旅程中途或是行旅末了,追求深刻的心里深处的家,是一个起点。拿穿衣做比喻,怎么穿质地都稳当妥切,才是最终的境界;如果质地不稳,便需要穿成某一种特色,形成某一种样式,好突显身份,却没体现个人的本质。如果一个外在服饰简单的人,空间不会凌乱不堪才对,但其内心世界,又如何呢?空间要的是单纯却不是单调,就怕“创造物”表现简洁,但内心其实是单调,作品风格反变成掩饰内心空洞的手段。但如果内容物很深,那么是可以很有力量的。所以很多事物都只是在“色”的变化,追求稳当的质地,是因为要回归生命本质。
从事设计的人都很有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而且会有一种想努力完成某种事情的热情,讨厌站在时代的末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质是具有心里透视的能力,如此设计师们方能清楚了解消费者的需要,然后满足需求。绝佳的设计应是配合建筑物施工期,共同考虑结构、环保、对外环境、建筑与室内的界面处理等关系所规划,工程程序安排与建材种类的配合不至于浪费人力、物资,在预算及时间内,搭配建筑物的工程,共同达成空间的精神,让使用者接收一个圆满的住宅空间。设计不单是一项空间美化的工作,它是一项掌握预算、工作时间、控制施工过程,然后以有效率、正确、准确的方式来执行的工作。综合来说,设计是一项结合了人文、艺术、历史、科技、预算、设备、灯光统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