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成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班级建设成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班级建设成效

篇1

一、了解生情,确定养成目标

独立生活能力是作为人最起码的一种适应环境、改善环境的能力,它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前提。我们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每个班有近一半学生是住宿生。他们入学年龄十五六岁左右,几乎从未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过,加之多为独生子女,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他们的通病。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有的连洗衣服、晒被子这样简单的事情也不会或不愿做,垃圾随手扔,生活环境任其脏、乱、差,而个人形象追求美、靓、酷。因此,教会学生生活的基本技能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使学生养成自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养成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尚情操。

其次,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人乃人生第一要义。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儿女,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中职学生中有数量较多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寄养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由祖父母、亲戚照管)等特殊家庭的学生,他们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如孤僻、自私、唯我独尊、斤斤计较、嫉妒、不讲礼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上表现为“出口成脏”,撒谎脸不红心不跳,打架骂人如家常便饭等情况。未学做事,先学做人,教学生学做人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他们年龄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最后形成,可塑性强,更应该抓紧教育。

第三,教学生学会学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中职学生多是普通义务教育的落伍者,其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受够了家长、老师和社会的成绩歧视,进入中职学校自认为是无奈的选择,是没有多少出息的,他们对未来悲观失望,对学习缺少信心。鉴于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重塑自信心。要用现代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的大好形势来引导,使之学有目的、学有信心,走技术成才之路。

二、发扬民主,共建班级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刚入学新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在学习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首先要形成一个有特色的班规,实现班规治班。但是这个过程必须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参与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把学生作为养成教育的主体,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学生自由、自觉、自动参与班规治班活动,就能主动地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发展。

学校的制度侧重的是自上而下的控制、约束和惩罚,因而缺少人性,缺少学生参与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只是被动地执行。班规的制定完全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思想表达权,让学生明白: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参与制定班规,规范自己的不良行为是自己参与自身发展的开始。进而结合本班的目标,巧妙引导,通过讨论,辩曲直、论是非,深刻理解《守则》、《规范》,寻求建班方法,使班规深入人心,使班规成为实现班集体目标的有力保证。

制定班规的过程就是学习《守则》和《规范》的过程,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认可、主体力量得到解放、道德认识水平得到提高的过程。在集体组织管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我意识的管理,引导学生把班集体目标内化为个体的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目标有效地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动。学生在这样的学生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才能获得体验,受到教育,从而发挥出管理制度的教育功能。

三、严格要求,在活动中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活动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决定因素。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班规治班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活动,要作到有规必依,违规必究,一视同仁。一方面,这有利于树立班规的威信,发挥集体压力的积极作用,即使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保证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班集体建设。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最基本方法。因为,执行班规既是学生通过活动将班规和集体目标内化为个体目标的过程,有时学生通过活动不断将自己的心理品质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个体正是通过内化与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执行班规,就是对学生行为进行训练,这是形成良好习惯的中心环节,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执行班规,也是发展学生主体能力的过程,即能动地使班规成为自己品德形成的推动力。要形成良好的习惯,一般的学生要抓两个基本点转化,即从认识向行为的转化、从行为向习惯的转化。对已经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抓三个转化,即不良习惯和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的转化、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的转化。实现转化的关键是训练,执行班规,“全民皆官”,让学生把自己作为自我管理的主题,让班规作为主题的自我导向,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参与班级管理,发挥班规的导向、标准作用,每天监督,周周小结,月月总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次次的表扬和惩罚,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训练和强化,个体在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在活动中表现出主体性,促使学生主体教育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篇2

一、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全班同学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到自己的责任和重要性,我们建设性地对学生做了如下的职责分工:大组长、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政史组长、记录组长、纪律组长、清洁组长。各学科组长负责作业的检查和收发,大组长全面管理,负责协调各个组员的事务。这样使学生成为自己管理自己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合作又竞争,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学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为了保护学生的这种积极状态,在组内我们实行合作,每一组都是一个团队,要让每个组员都有进步,组员间结成对子,一帮一,基础好的负责帮助基础差的,习惯好的带动习惯差的;在班级内又设置组际竞争,竞争组间相互监督相互竞争,每个组员都要在自己的竞争组找一个竞争对手,作为自己前进的目标。同时提倡组员之间、组际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建立良好的考评机制

小组合作建设中为了促进小组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我们特别重视小组整体的推进。在每堂课结束时,任课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积极性、纪律情况等在当堂评出最佳表现小组;同时也不忽视个人的表现和进步。比如,在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后,我奖励每位同学一颗棒棒糖并鼓励他们说:虽然这次检测不理想,但与以前比较,同学们进步都很大。对学习没过关的同学,全体老师义务为他们把关,发动同学相互帮助,老师引导和督促,直至过关为止。

四、学生自主评价激励

为了使学生的良好表现能够得到更及时的评价和激励,我们坚持“日日清”制度,让科代表对当天的课堂学习、同学习惯等分别进行评价总结;小组长对当天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了科代表和小组长的能力,又让每位同学在自我监督激励中有机会获得表扬并不断改进。

篇3

某工程二期是一座综合性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为46 703.12m2,结构高度为48.7m。基础埋深14.06m。某工程基坑南侧与某工程一期办公楼间最近处仅为5.0m。为保证原有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某工程南侧外墙混凝土浇筑须采用单面模板支设,单面小钢支模作业面总长度为33.30m,作业总高度为12.60m。单层作业最大高度为4.80m。同时,在地下室非标准层施工过程中,如采用小钢模板施工会给单面模板支撑体系带来很大的难度。

1、单面支模施工通病原因预测与分析

(1)混凝土浇筑时,可能会出现较大胀模现象。其原因在于模板设计时。未充分考虑混凝土等产生的侧压力,使得单面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刚度较小,从而引发胀模甚至支撑体系整体失稳;(2)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未严格依照施工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单点一次性浇筑混凝土高度过高,或振捣时间过长,导致模板侧压力过大,超出了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所能承载的能力,最终导致混凝土胀模;(3)墙体出现胀模、烂根、蜂窝、狗洞等现象,主要为小钢模板拼缝不严密或背楞扣件固定不牢固所致。

2、单面模板支撑体系

2.1 材料准备

模板采用小钢模板:支撑材料采用48×3.5脚手管及相应扣件;地环材料为HPB235级钢筋,且直径不小于16mm;地锚材料为HRB335级钢筋,且直径不小18姗。

2.2 施工前准备

根据现场基槽情况,首先确定需要单面模板支设的部位,在该部位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地锚和地环。地环应设置在距单面支模模板背楞500~600mm处,其后设置地锚。地锚排数的设置应根据墙体混凝土浇筑的高度确定,一般墙体高度在3000~3400咖之间时,设置5或6排地锚。地锚外露长度不小于200咖,横纵间距不得大于600mm。以保证支撑体系高宽比近似1:1。

对于地质土层较好的部位,可在单面模板后的直立坡上预埋拉锚螺栓等,但应保证拉锚螺栓在混凝土墙中部位设置止水垫片,以确保外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产生漏水等质量问题。

2.3 单面模板排架支设

首先使用质量合格、无裂缝等缺陷的完好脚手管穿入地环中,脚手管对接接口应避免设置在地环位置,再将每根地锚位置处树立一根立杆。为保证支撑体系底部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不发生位移现象。应使用直角扣件将立杆与地锚进行连接。立杆应设置在地锚钢筋的后部,使其最大限度地降低位移的可能性。如扣件与脚手管间存在缝隙。可使用木楔将其缝隙填塞密实。在距楼地面200m高度设置横纵向扫地杆。扫地杆以上的横纵向大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600mm,并均应使用直角扣件将其连接牢固。如单面模板支设面积较大、支设距离较长,应采用分层或分段的旖工方式,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效果。

当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方法时,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首先剔除下层混凝土顶部的软弱层,直至露出密实层,并使用水泥钉固定膨胀防水条,以避免混凝土外墙接缝处发生漏水等质量问题。当混凝土采用分段浇筑方式时,横向及纵向水平杆端头应尽量相互错开100%设置。以避免支撑体系出现明显的薄弱点。分段混凝土浇筑端头可使用双层钢板网封闭。由于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混凝土会产生较大侧压力,易使墙体底部小钢模板发生胀模、跑模及上浮等现象。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可使用钢丝绳穿过地环与单面模板支撑杆件拉结牢固,上部与模板背楞拉结,下部穿过地环,使用扣卡固定,以防止模板上浮。拉结高度在单面模板总支设高度的2/3处,钢丝绳每端至少设置2个卡扣。模板与混凝土接槎处贴海绵条。防止漏浆。

在每排地脚螺栓部位设置斜向支撑,设置时应使斜撑杆件与地面夹角不大于450,并用扣件连接牢固。为加强单面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可在支撑体系的外侧再增加两道斜撑:第一道斜撑固定在支护体系的顶部大横杆处;第二道斜撑固定在支护体系的跨中部位。要求两道斜撑与大横杆用扣件固定。为保证新增设斜撑的稳定,在两道斜撑的中部和底部分别加设两道固定支撑,固定支撑与斜撑用扣件固定牢固,且固定支撑与支护体系的扫地杆固定牢固,以使新增设支撑与原有支护体系连成整体,保证整个支护体系的完整、有效。

2.4 混凝土浇筑

工艺流程:混凝土进场检测一墙体混凝土浇筑、振捣一混凝土拆模、养护。

在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应首先使用双“F”卡,将墙体钢筋定位准确。并浇筑50mm高与墙体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浆,采用人工人模的浇筑方法。保证砂浆铺设均匀。浇筑砂浆可有效降低小钢模板根部由于漏浆、跑浆导致墙体出现烂根的现象。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分层浇筑高度须控制在400~500mm。分层浇筑、振捣。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的1/3区段。混凝土浇筑时要随时清理落地灰。

分段墙体混凝土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l h左右,随即进行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总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h。

混凝土在振捣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应控制在50cm左右,门洞口两侧构造柱混凝土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振捣棒要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等,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应相互配合进行处理。

墙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整理上口甩出的钢筋,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将表面找平。混凝土外墙标高用常温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即可拆模,拆模应保证墙体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缝,若发生损坏,须及时修整墙面、边角。拆模后应及时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浇水次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应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为宜。

2.5 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1)地锚和地环的设置应在基础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前完成,地环的下脚应设置在底板或顶板上层钢筋之下,地锚埋置深度不宜小于200mm,并与预设部位钢筋绑扎牢固;(2)在单面模板支撑体系设置及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交底内容,将模板卡扣、钢管扣件等固定牢固。同时,须严格按混凝土的浇筑要求,分层、分段浇筑,合理布置下料点,振捣时间适中;(3)相关清理、预设、合模、拆模等常规工作在此不再赘述。

3、结语

某工程二期已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单面模板支设墙体的多次检查,未发现存在漏水、变形等质量问题。实践表明,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单面模板支设施工,在严格遵循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方法的前提下,本工程的单面模板支撑体系具备足够的强度及刚度,控制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胀模、跑模等质量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篇4

Abstra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not only relates to the whole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and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work particularly important.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work existent problem,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of effective measures.

Keywords: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Existing problems; Effective solution; Supervision system; responsibility

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需要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是相对于当前的形势和要求,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还存在不适应和不完善的问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不断加强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1存在问题

(1)政府监管体系基本健全,自上而下都有专业的监管机制,但是运行多年来,经历了核验制到工程验收备案制两个阶段,却始终没有走出微观管理的模式,过多地替代企业对工程质量实施控制管理,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手段没有根本改变。建筑产品是特殊产品,其质量安全涉及公众利益和公众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影响巨大,而政府监管机构多年来不如其他产品质量的政府监管体系合理。

(2)企业是建筑产品的制造和生产者,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生产条件有直接关系。但是目前施工企业的内部质量管理机制存在标准过低、管理过松、重视不够等问题。

(3)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现有法规的一些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给工程质量监管带来许多问题,在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自控、社会评价“三位一体”的质量责任体系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给予法律支撑。

(4)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市场行为不规范,违法招标、转包和分包、压级压价、随意降低质量标准是主要的问题。除此之外,自然环境条件、技术水平、控制手段、工艺标准等也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质量隐患、质量通病和质量缺陷依然存在。

2有效解决办法

2.1完成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政府监管、企业自控、社会评价的“三位一体”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形成一个闭合的连续的管理链。如图1所示,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保障管理连续、管理有效和管理各负其责,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稳定提高。

图1“三位一体”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1)政府监管体系。政府监管部门主要职责就是制定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并依法监督检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和技术性强的工作,它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执法监查,工作性质和范畴属政府行政执法。利用我们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管机构,转变职能发挥作用,作为政府监督执法的主体,体现政府监管的职能,以政府层面保障工程质量。

(2)企业自控体系。施工企业应具备生产合格建筑产品的条件,有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施工过程)工程质量的能力,有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保障,有健全的质量责任制度,有与企业相匹配的质量管理人员,才能形成有效的企业施工质量的自控体系。

(3)社会评价体系。社会评价是指三个方面:a.技术服务,如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和技术咨询等;b.用户满意度调查;C.由专门机构或工程监理对工程项目进行工程质量评价,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

2.2建立“三项”制度

建立工程质量许可制度、工程质量责任期制度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是推动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

(1)工程质量许可制度。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取得工程资质的同时,必须要具备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的能力和条件。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实施几年来收到明显效果,质量许可制度的建立是对提高企业质量自控能力,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力促进。

(2)工程质量责任期制度。工程质量责任期应分三个阶段:a.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责任,是指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由建设各方主体承担责任;b.保修期的质量责任,是指建筑物交付使用后,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出现的质量问题,由各方主体承担的责任;e.有效使用期的责任,是指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年限中,发生结构安全性的质量问题,由各方主体承担的责任。同时建立建筑物达到使用年限责任免除和告知制度。

(3)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在先进的国家已实行多年,我们国家这几年也进行探索,搞了一些试点,但缺乏总结提高。实施工程质量保险能够实现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合理转移质量风险,提高社会监管能力,促进工程质量全面提高。

2.3完善质量管理法规建设

加快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建设刻不容缓。

(1)加快原有法律法规的修订,《建筑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山西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实施多年来,有些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建筑活动监管,当前最重要的是从法律层面上建立完善的有效监管手段、机制和体制。

(2)研究制定《工程质量法》,我国其他产品已有相关产品质量法,唯独建筑工程这个最为特殊的产品没有,仅靠行政手段监管,管理成本太高。虽说这几年工程质量形势相对于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但低劣质量的“垃圾建筑”的存在,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是惊人的。

(3)从法律层面上注重建立一套现场与市场监管的联动机制,解决管理脱节的问题。建筑业的管理,它的起点和归宿是工程质量,是合格的产品。

篇5

(一)小城镇建设工作

(4)建城镇排水管道长度800m。

(二)农房建设及管理工作

(2)对街道xx年年“7.17”洪灾中恢复重建的部分房屋进行了验收,并积极地为灾民办理房屋审批手续及确权。

(三)康居工程

启动并建设康居村2个,分别是新堰村和新胜村,其中,建设市级示范村1个,即新堰村。完善了广场、篮球场、健身器材场地、绿化、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集居点人行步道8公里。

(四)规划编制、小城镇风貌设计建设工作

规划编制、小城镇风貌设计建设工作严格按县规划局的要求执行。

(五)城镇化水平工作

2、新增城镇常住人口11600人。完成年初计划的105%。

(五)其他工作

1、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完成3个市政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2、城镇规划管理、控制和保护严格按规划执行,城镇综合形象良好,主干道街景城镇建筑造型及空间景观美观大方。

3、严格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

4、我街道的建设项目全部按规定程序报批,新建工程项目的生活污水全部进行了净化综合治理,建设工程项目全部进行了竣工验收备案和资料归档。各种统计报表和资料及时准确的按规定上报。

三、规划管理工作

(一)总规及详规

璧城街道严格按照县规划局编制的规划及要求执行。

(二)规划管理

1、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符合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

2、在规划区内,各项新、改、扩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全部向规划局提出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申请,报请规划局对工程项目进行审批。

篇6

1. 用换土垫层法地基处理

该方案可以消除部分粉土的液化,也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可考虑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土进行地基换土处理,分层碾压密实,基坑开挖深度建议2.5~3.0m,换土厚度1.0~1.5m,垫层允许承载力度大于150KPa以上,采用此方案设计施工时,地勘给出如下注意事项。

1.1基坑开挖后,在基坑底面普遍钎探,如土质条件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出入或持力层的土质与建议持力层不符,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并结合钎探成果妥善处理。

1.2应采用的标准钎探――轻型动力触探。

1.3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施工时不宜采用坑内明排简易排水方法,以免发生流底,影响基坑稳定,建议采用轻型井点,管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1.4为了避免差异沉降对结构的影响,应适当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1.5根据本工程的地基和结构特点,建议进行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协同作用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并进行较弱下卧层验算。

2. 桩基方案进行地基处理

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场地土及周围环境条件,也可采用桩基础,挤密桩除桩身承载外,可挤密或置换坑间土,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地震液化。砂桩又起排水作用,加速地基固结,降低上部结构强度,建议用挤密砂桩或碎石桩,直径为300~400mm,长度为5.0m,以4.5m以下的粉土层为桩尖持力层,采用桩基方案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2.1本报告建议的单桩承载力标准值就经验数值,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压桩试验验记,必要时根据试验结果作适当调整。

2.2桩基工程正式施工前,应在现场试桩,以核实施工条件,核实相应的桩尖标高,核实单据的承载力,核实穿透硬夹层的可能性。

根据勘察提出的两项地基处理方案,我们与设计单位对勘察提出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分析:

采用换土垫层处理地基:根据报告换土厚度最少为1.0m,加上地基的标准冻深为1.4m,那么基础埋深最少1.40m,基坑开挖深度至少为2.40m。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开挖前需做降水处理,若降水不好,基础开挖后,可能会造成基坑边体大面积坍塌。为了防止坍塌,必须采取有效降水及坑边加固等技术措施,换填后地基承载力值大于150KPa,达到此标准必须采用戈壁土或黄土进行回填,周围30公里以内均为粉质土,因此换填。

回填土则需从30公里以外的地方运回,采用此方法施工,土方和排水工作量较大,工期拖延时间较长,而且土石方的运距较远,费用相对来讲很高,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我们否定了该地基的处理方案。

2.3采用桩基方案,报告中给定的单据承载力标准值是经验数值,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进行压桩试验验证,由于施工现场的限定,桩基设备要从外地调入,经与施工方联系,施工桩基设备的调入及桩基现场试桩费及桩基的施工费用预算价高于换土垫层法进行施工的费用,但施工期则较短,经此比对,我们放弃了第二种也就是桩基方案。

2.4采取怎样的方法使施工既能减少地基材料用量,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还能满足当年开工,当年竣工的要求,经论证我们采取了筏板基础的施工方案。

筏板基础从理论上讲,基础部分的造价远远大于条形基础,但在该地质条件下,若采用条形基础,除地基需进行大规模的地基换土外,地基有较深的液化层,是一个软弱地基,条基也必须采用柔性基础,而采用筏板基础则可以顺利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原因如下:

(1)采用原土地基做节约施工工期、费用。

根据地质报告该地基是一个典型的软弱地基, 我们拟建建筑物为三层商服楼,建筑结构较为简单,各承重隔墙均匀分布,地基承受压力较为均匀,在建筑中我们选用了半地下室,减少了基础覆土,相应减少了基础的自重,根据《软弱地基建筑结构规范》要求,利用软弱层作为持力层时,当上覆土层较薄应注意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拢动,我们清除了地基上部杂土后,地基基底土质均匀,经勘察设计,对地基的检验,认定该地基可以做拟建建筑的持力层,而地下水位高度在已挖地基面层50厘米以下,这样我们就进行了筏基的垫层施工,垫层的施工工作非常顺利,采用此地基施工方法,节约了换填土需用,约1个月的时间,建筑可提前支付使用,而在建筑投入资金方面节约了降水及坑边加固技术措施费,地基土方开挖费用,土方外运费用胶戈壁土或黄土的回填费用。

(2)筏板基础工程造价较高,但可用换填土节约费用相抵部分费用。

篇7

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民办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不断加强课程建设的内涵与质量是实现民办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强民办本科院校课程建设势在必行。然而,课程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建设过程相当不易,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民办本科院校必须充分了解本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和加强管理、监督、控制,才能使课程建设落到实处。

一、当前民办本科院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课程内容陈旧现象依然存在;课程之间还没有很好的衔接;模块中课程设置还缺乏有力的根据,主观性太强;课程归属问题没有完全厘清;实践性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学时、学分配置还不尽合理。

2.课程管理有待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不尽完善,有关改革的相关管理制度没有出台;部分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有待修订;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3.课程教学队伍整体质量不高。课程教学队伍数量不够充实,流动性较大;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较低;现代教育教学能力不高;专业技术掌握有所欠缺;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4.课程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对教学资源和条件建设重视不够;案例库、数据库数量不多,水平不高;实验、实习、实训软硬件体系不够完备;校外实习基地比较缺乏,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实验(训)室功能、定位不够明确。

5.课程建设高质量成果较少。课堂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数量不够,水平不高;缺乏能够影响专业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二、民办本科院校课程建设改革对策

1.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适应;要主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能满足企业、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要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际标准课程,不断提高课程的水平和质量。紧紧围绕各专业培养目标,研究创新课程和课程体系构建,改变课程之间、基础和专业课程之间、有形无形课程之间、校内校外课程之间、课程设计与实施之间的割裂状况,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建成一批有学院应用型本科特色的项目课程与课程群。课程设置的路径:一是存量调整,删除或调整陈旧课程,改造传统课程,优化课程设置,快速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二是增量调整,瞄准市场空隙设置新课程,瞄准供给瓶颈设置新课程,瞄准学科专业交叉点设置新课程,摸准社会经济发展脉搏设置新课程,建成一体化、开放式、国际化、创新性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2.加强课程规范建设,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民办本科院校要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课程建设管理制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和选用合适的教材,加强课程规范建设。要出台一些与课程改革相关的课程管理制度,修订那些已经过于陈旧、不合时宜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实习标准、毕业论文(设计)标准、试题命题标准等相关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既要指导教师学习教学管理制度,让教师了解怎么去做才合乎规范,又要监督教师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让教师切实地去执行标准,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管理规范的目的。

3.加强课程队伍建设,提升课程队伍整体水平。一要加强课程教学队伍建设,既要充实理论课程教学队伍,又要充实实践课程教学队伍;既要充实课程教学队伍,又要充实课程指导队伍,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课程教学队伍的协调配置。二要加强课程管理队伍建设,实现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务员各负其责、协同管理的格局。三要加强课程技术队伍建设,使教师掌握新型网络技术手段,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四要充实课程教学队伍,消除一个教师同时承担几门课程的现象;五要优化课程教学队伍结构,建立不同课程类型的课程组,整合课程教学力量;六要重视课程负责人建设,明确各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加强培训和不断提高课程负责人的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建设一支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德才兼备的课程队伍。

4.加大教学资源投入,保障课程建设条件。整合课内课外两种资源,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建设;加强实验(实训)室、实习基地与学生项目工作室建设,整合各个校区教学设施、设备与资源,提高教学设施、设备与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交互式学习平台、网络建设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建设网络课程、学生学习网站,指导学生利用工具库等网络资源,让学生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充实学生的第二、三课堂。

5.注重课程建设特色,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从不同层面进行课程质量建设。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促进课程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做深做精;进行重点课程建设,提高主干课程的建设内涵和深度;进行双语课程建设,促进双语教学的发展;进行合格课程建设,使所有课程达到合格课程建设标准。

进行课程特色建设。要在课程实践环节方面做出特色,采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在课程设计方面做出特色,不断增强教师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来进行课程设计;要在应用性培养课程模式方面做出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改革创新课程模式;要在课程考核体系方面做出特色,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做到动态考核、过程考核、价值考核相结合。

课程是教学工作的抓手和人才培养的载体,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直接决定于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的水平。不断加强民办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水平与质量,是实现民办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秀伟.浅谈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关系之比较[DB/OL].(2010-08-16).省略/Paper/Education/Higher/199544.html

篇8

一、 引言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电子制造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各类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在庞大的电子领域中,PCB以无可取代的位置引领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目前,全球PCB产业产值占电子产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以上,产业规模达400亿美元,已经成为当代电子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PCB的制造品质是电子产品可靠性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电子产品整体质量和竞争力。我国作为电子制造业的大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PCB产出国,随着电子产品向微型化、集成化的不断发展,在对PCB工艺上和可制造性上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大批具有较高PCB设计应用能力和PCB制造工艺水平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电子专业目前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1]。

二、目前高校PCB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不少高校开设了有关PCB设计的课程,积极探索PCB设计的教学改革,近年来出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在PCB设计教学研究中还是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其中包括如下几个问题:

(1)PCB设计课程改革研究较少

PCB设计工程师是近年来新兴的职业,这些PCB设计工程师活跃在PCB设计的前沿工作,同时也产生出了较新的PCB设计技术类的研究成果。但与此相对比的是,在高校PCB设计的课程却还处于落后阶段,有些甚至没有开设此类课程。不少老师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学习PCB设计,但是PCB设计的项目非常多,专业知识要求全面,不仅要有数模电路的基础,而且还要知道电子设计布线规则、信号完整性分析等布板知识。这些都必须通过教学系统地学习,在边学边练中积累提高PCB设计的专业知识。

(2)教学内容与生产脱节

目前高校PCB设计课程内容落后,有些还停在十几年前的EDA软件“Protel 99se”的教学上,教授的也只是简单的单面板、双面板的制作。但是现在大部分企业PCB设计使用的软件是日本Candence公司出产allegro软件或者是Altium Design软件,设计的PCB从四层板到几十层板,设计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多,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如果教学内容不能紧贴市场的话,企业招聘后还要进行时间较长的专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供给的及时性。

(3)教学方法落后

PCB设计是一门技术性、实操性特别强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有别于普通的理论教学方法。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结合目前较为流行的实验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三、改革主要思路与理念

(1)协同创新PCB课程建设,产与教相结合

实施校企合作,建立了校外PCB设计开发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可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企业合作,搭建PCB人才培养平台,形成校外PCB设计开发实习基地,以及校内PCB设计开发实训基地。制定相关的基地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与开放共享机制、质量监控体系等。

第二阶段:与企业共同制定PCB人才培养方案,方案包括:实习基地的建设,能够每年吸收部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2-3名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其次企业参与校内PCB设计开发实训基地建设,聘请有丰富经验的PCB设计专业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教师,开设专业课堂、讲座等。实施“双导师”模式,由学院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双方共同制定实训计划,并“交互指导”学生实习。

第三阶段:在校内开设PCB设计课程,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专业研讨,确定教学方法,编写教W手册、学生练习册、课件等教学资源。确定了课程内容之后,根据PCB人才培养的特性,组织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师和企业PCB专业人员采用专业研讨,选择适合学校教学的实训项目内容,对实训项目按照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新手到专家的认知学习规律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学生开展教学反馈活动,及时更新完善课程的设计和实践过程[2]。

(2)利用移动终端研究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局限于教室中,教师只是握着书本枯燥无味地授课。PCB设计课程是一门实操性课程,传统的教学已不太适合。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等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移动学习平台,结合目前国内非常流行的微课、微信等,把PCB设计课程中难点、重点知识、实验操作演示等在移动平台上分享。学生可通过移动终端在网络上参与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如此功能强大的学习平台上如何开展师生双向交互学习,如何对现行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本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

(3)利用移动学习模式提高学习过程体验,增添教学的趣味性

在搭建好的PCB设计学习平台中引入“移动学习模式”,把在移动环境中会形成真实而具体的学习记录下来,研究如何改变PCB设计教学中的弊端,客观而全面地对教学成果和问题进行评估和解决。

四、以工作项目为载体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设计中,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选择典型电子产品为实施项目,将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并将其转换成学习内容 ,构建了理实一体化课程内容。在项目内容选取上,首先由企业提供相关案例,课程团队充分考虑项目的典型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可拓展性。其次项目的选取要有层次关系,由简单到复杂,项目的难易度要结合相关知识及技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整个项目的必备知识和技能要分散到项目设计中的不同环节。本课程的项目具有基础性、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尝试采用开放式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4]。

五、遵循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过程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实践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工作项目引入到教学中,用工作任务引领的方式将相关知识点融人到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项目中,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独立地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估计划,突出了项目式教学工程性和技术性的特征,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教学中学生通过项目资讯、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检查与成果展示、项目评估与总结来完成工作任务,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及其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进行动态学习。教师给出项目工作任务书,让学生通过项目方案设计与论证、电路设计与调试、项目总结报告的完成,逐步提高综合设计能力。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具备综合职业素质核心岗位竞争力[5,6]。

六、结束语

《印制电路板设计》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其内容不仅包括在计算机房利用制板软件设计出合理印制电路板图,还包括后续利用制板设备把设计对应的电路板做出来,并进行焊接调试,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实践表明,教学改革需要校企合作,打破常规,实施与深化,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职业素质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课程体系的深层次融合和宽范围整合。

参考文献

[1]陈强.《多层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造》课程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6).

[2]赵玖香.校企合作 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概述[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2).

[3]刘燕妮.浅谈高职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子制作,2013(8).

篇9

一 版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结合自己在哈尔滨华德学院从事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及探索,探讨该课程的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学时量较少。

部分高校课程设置时,版式设计课程实践环节课时量不足,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弱,教师课堂指导实践及学生真正结合项目进行练习的时间较少。

2. 版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不能完全遵循知识与能力、素质相结合原则。

在具体的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课程内容单一,缺少重视社会能力的培养。应用型高校力求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以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探讨较少。

3. 版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不完善。

版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不能完全为学生提供一个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环境。缺少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践场地。理论课和实践课在同一个教室完成,没有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动手实践。

4. 实践教学体系形式单一,结构不够合理。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与呆板,理论内容较多贯穿于课堂等。实践教学必须遵循以学生为本,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积累、深化过程,突出渐进性。通过以往的教学的经验,我们总是把理论内容作为课程重点,忽略实践环节,过于片面。而现代的版式设计是横跨二维到三维,甚至四维的一个综合体,理论内容能结合行业需求进行实际应用才是此门课程的真正含义。应该努力为学生建构一个多元化的创意平台,特别是充实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内容,令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有效的拓展。

5. 传统教学方法已跟不上教学对象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教师通过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把课程内容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们互联网上了解的信息已远远超过了书本内容,必须在实践环节上弥补缺陷,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创新教学方法,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6. 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教师实践经验较少,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缺少实践经验的案例分析。

7. 考核机制不完善。实践环节考核标准不确定。

由于实践环节形式不确定,导致很难制定出实践环节评定标准。考核机制应进一步完善,使学生充分重视版式设计的实践环节。

二 版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实践教学结构重调

版式设计课程的改革首先要在确保整体课程体系比例“合理”的同时,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和调整。具体方法表现在从人才培养方案学时量分配做起,将实践课时的安排增加到总课时的50%以上,尽可能给学生安排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充分考虑在教学大纲内容上进行结构重组,包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和方法等。结合仿真及真实设计项目,考虑工作需要来安排教学内容;要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并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按照工作流程来安排教学结构。

2. 版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

(1)建立校内工作室及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校内工作室,增加集中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在校内工作室,由教师提出设计题目及任务,让学生对真实命题进行设计。同时到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实践中查找不足,便于以后学习的提高。通过实践,使学生针对于本专业岗位的工作流程以及岗位要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训练,完成“设计准备―设计策划―设计实施―制作成品―评价反馈”五个教学情境的项目设计,系统提升学生实践工作能力,做到产学结合。

(2)创设项目教学与设计竞赛进入课堂的实践教学环节。

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设计竞赛。在版式设计教学中,要结合企业实际项目内容,由公司和老师共同制定实践课程内容,以提升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为目标,紧密考虑企业人才需求能力要求。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讲解为辅,边讲边做、教做合一。在项目实战中,为了侧重学生个性培养,还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而有所侧重。设计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一个项目全流程的了解,增加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直接参与国际、国家及省市各级设计比赛,使学生可以真切地体会高水平设计的表现形式,开拓视野,建立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增进学习兴趣和动力。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研究

“双师型”是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也是哈尔滨华德学院对教师培养的重点目标。双师型教师授课是上好版式设计课程的重要保证。采用聘请名师和内部培养的办法,改进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双师”团队建设。更多的提供教师企业实践及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具体做法为:一方面,发挥行业优势,组建版式设计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实践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调入、聘请专家到学院任职任教,专家们将宝贵的版式设计实践经验与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版式设计的具体应用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的考核。

应建立一套对实践教学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要坚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标准;实践教学的考核要考虑到实践教学本身的特点,如在考核方法上,各项技能可采取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使口试、实际操作二种方法相结合。

总之,在以往的版式设计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应用型高校版式设计课程实践环节应该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行业人才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研究构建出科学、生动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努力为学生构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创意平台,培养其动手能力,是版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成功改革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诸佳.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实践应用环节教学研究[J].大舞台.2013(01)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篇10

“质量工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简称,2007年开始正式实施和建设运营。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文件,要继续实施质量提高工程。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对民办高校开展质量提高工程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

一、民办高校质量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现状以《辽宁省教育统计年鉴2013》为统计源,对辽宁省民办高校现状进行统计,截止2013年底,辽宁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2所,其中公办高校86所,民办高校36所(其中包括独立学院14所,高职高专院校12所,另外还有本科院校10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32%;民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已达16.8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8.5%;由此可见,民办高校已经成为辽宁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民办高校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在质量提高工程项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专业结构调整与认证方面大部分民办高校开始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比如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确立了以工学为主,兼办管理学、文学等学科专业的应用型大学学科建设定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也明确了以经济学为主,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协调发展,实现专业建设的“三个对接”;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也形成以医学为主并侧重护理学、康复及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科建设定位。(二)课程、教材建设及资源共享方面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核心竞争力,系统整合各种优质资源的示范性课程。辽宁省经过三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现在已经建成22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民办高校仅有5门;同时建成大学视频公开课82门,而民办高校也仅有2门入选。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辽宁省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入选教材85本,省级规划教材344册,其中民办高校有22本列入省级规划中。(三)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方面目前,实践育人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截止目前,辽宁省建设了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别为8个、133个,而民办高校只有4个省级示范中心;同时启动119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而民办高校只占3个。另外,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根据本学院的特点和专业发展的方向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一步修订,探索并形成了符合自己办学定位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截止目前,辽宁省已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1人,省级教学名师440人,民办高校占据省级15个名额。辽宁省建成国家级教师团队62个,民办高校只有1个;而省级教学优秀团队510个,民办高校也只有23个。从数据上可以比较,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方面的建设与公办高校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二、民办高校质量提高工程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各民办高校在“质量提高工程”项目实施方面发展不均衡由于民办高校的举办方式不同,导致了民办高校内部运营方式和运作方法也有所差别,因此各民办高校在“质量提高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就不一样,同时呈现出来的成果差别也比较大。(二)民办高校内部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大部分民办高校从建校到现在根本就没有一套完整的内部激励机制,即使有一些民办高校建立了自己的内部激励机制,但是并未真正地落实和实施,使得“质量提高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激励机制不足,对教师的积极性调动未起到实际的效果,这也是部分民办高校在“质量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方面进度比较缓慢的原因。(三)民办高校对于“质量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认识不够全面质量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最根本的来源还是在于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部分民办高校在目标建设上只是关注质量工程的一个或两个方面,而不是从整体上全面地看待和建设这些项目。

三、民办高校“质量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优化与管理对策(一)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方面建设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措施。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良性机制是必要的。各民办高校不仅要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制度激励保障。特色专业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和建设才能凸显出来的。各民办高校要在本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工作,首批选出2~3个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改革,通过建设校内的实验实训室、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2~3年的校内建设,然后分批次地向省里推荐特色专业,只有通过这种模式的专业建设,才能成为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品牌专业。(二)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方面各民办高校应加大力度优化本校教育资源,形成国家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校级精品课――院级达标课四级课程建设体系。针对这个课程建设体系,要全面综合的考虑专业建设和课程的有机结合,对本院校的课程进行分类、分层定位并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建设。为了打造更好的交互式教与学的支撑平台,各民办高校要建立自己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同时各地区的民办高校可以自行组织到质量工程建设较好的院校,如山东英才学院和西安外事学院参观学习,吸取已有的建设经验,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和质量提高。(三)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方面各民办高校要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广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把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要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把育人作为首要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可以将本科期间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通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要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四)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民办高校要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改善。首先,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给予民办高校更多的政策和法律支持,保证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搭建企业和民办高校的桥梁,鼓励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借鉴江苏省、天津市的做法对民办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政府对民办高校教师成本的分担机制。其次,民办高校要根据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建设有针对性的引进人才,完善教师的聘用制度;建立职位管理和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教师培训培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再次,民办高校教师也要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到企业进行挂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篇11

1.不同阶段的教学策略。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具体可以表现在制作材料和制版方法的差异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最开始接触版画的时候,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作品的艺术性,而在于学生对于“版”的初步感受,怎样让学生感受“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或一片树叶、或一个瓶盖、或一枚硬币,让学生涂上颜色印在纸上,进行实物拓印,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材质,观察各种材质呈现的不同效果,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不断增强,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认识“版”,可以选用一些纸质材料,如吹塑纸、白卡纸等软性材料,通过拼贴、撕揭、填彩、粉印等方式制版。高年级的学生心智已逐渐成熟,对于形体的塑造和材料的运用也较熟练,这一阶段主要是创造“版”,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和材料,比如木刻,根据表现题材去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可是说版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创作时只有不拘泥形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寻找合适的材质和表现方法,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新的审美表现,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2.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罗丹说过:“生说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选择了一些跟学生比较感兴趣,能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题材进行版画教学,如《丰富的表情》、《花的世界》等。如《丰富的表情》一课,我让学生每人带一面小镜子,观察镜子里的自己,讨论各种表情的特点,眉、眼和嘴的变化,学生抓住主要的特征,通过深入讨论,让学生分析版画的各种表现技法,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创作出的作品让人看后不禁会心一笑。

篇12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所以它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充分认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合理的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跟普通高校对比来说,民办本科院校有着很明显的侧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特点。所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设符合自身人才培养要求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一、民办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经调查,目前民办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如下:

1.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较大

由于各地市县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环境尚有很大欠缺,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同学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不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

2.新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够重视

计算机基础教学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集中大班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统一、泛泛,新生对课程的重要程度理解不上去。

3.企业对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有较高需求

经调查发现,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缺乏独立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在就业单位还要进行计算机操作的训练!

4.学习的知识还无法满足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

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基本要求是计算机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加上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或者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而目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多数仅包含前者,如果没有后续的程序设计语言或数据库的学习,学生们想要通过自学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是非常困难的。

二、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下面以哈尔滨华德学院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所给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议方案为例,哈尔滨华德学院按照专业划分,共分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六个分院。为了满足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作用,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能力结构、知识体系、实验体系、课程体系,认真研究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提出针对六个分院分别制订的课程体系建议方案。

由于不同专业的需求和学时所限,建议各分院在课程设置中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必修和选修课程。

1.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侧重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网络与通信等内容,同时需要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等。

2.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侧重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网络与通信等内容,同时需要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3.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与技能;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等。

4.艺术与传媒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与技能;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5.经济管理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面应有较强的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分析与决策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6.通识教育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多媒体处理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专业软件应用”等。

三、结论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更好的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以上是哈尔滨华德学院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希望能为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

参考文献

篇13

离城越来越远

在北五环外的马连店村,砖石废墟和垃圾凌乱地堆在空地上,临街的店铺都已经空空荡荡。村子里超过60%的建筑已经成为废墟,远处不时传来铁锤敲击的响声。以接收打工子弟为主的昱颖学校成为村中不多的完整建筑之一,学校更像一座“孤岛”。在扬起的灰尘与嘈杂声中,笑声从这里传出,800多名学生就读于此。

昌平区东小口镇、北七家镇等城中村都被已列入了拆迁范围中,多所打工子弟学校也在其中,昱颖学校和明欣学校就是其中的两所。

城中村改造,于情于理都应该支持,但具体到自己学校的未来,校长们却真的犯了难。新学期即将开始,昱颖学校校长衡岐峰还在为下学期的办学地点而发愁,“我们是教委批准的有照的民办学校。”衡岐峰抬头看了看挂在办公室的“办学许可证”叹气说,“但也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这些学校有着类似的办学轨迹,随着城市的扩张,学校也在逐渐远离城区。

几年前搬到五环外

几个月来,衡岐峰经常站在校门前,长时间地盯着工人在村子里抡着锤子拆迁。

衡岐峰从事农民工子女教育已有十几年,学校也一直都在漂泊中开办着。衡岐峰在大学期间曾作为义务教师到朋友开的打工子弟学校代课,“那时候的学校没有现在的规模,学校很小,就是一些小平房,教学环境很一般。”并非师范专业的衡岐峰逐渐喜欢上了教师的行当。大学毕业后,衡岐峰就在北四环外开办了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他既当老师,还是学校的管理者。

几年之后,衡岐峰的学校第一次面临搬迁,从当时租的平房院中搬出,开始寻找下一个办学地。生源、场地、租金,成为衡岐峰面前的三座大山,他不停地为了找到适合办学的场地而奔波。2001年,衡岐峰将学校安在了北五环外的马连店村。

同样的烦恼困扰着胡明。 在2000年之前,他开办的明欣学校在北四环附近。农民工聚集在学校周围,那里就像一个小社区,菜市场上的叫卖声经常和孩子的读书声混杂在一起。“周围的打工者都将孩子送到我们那上学,虽然环境简陋了点,总算有个地方学习。”随着拆迁,明欣学校几经周转搬到了天通苑附近的东小口村,“现在又要搬走了,我们没有选择,只能接受,如果找到合适的场地,我们的学校会继续向北,如果没有,只能放弃办学校的想法。”东小口镇东小口村,在进村主路的两侧随处可见“早拆迁早受益”的牌子。“村民都被通知要拆迁了,我们却一直没有具体的消息。”三个多月前,在镇里的一次安全会议上,明欣学校校长胡明从朋友那里打听到了“小道消息”,说村子马上就要拆,学校肯定也留不住。

几个月了,胡明一直在寻找,却没有发现适合办学的场地。

找房子找到山脚下

放暑假前,三年级的小静隐约从大人那里知道了学校可能搬家的消息,她时常站在学校门口向外张望,视野中是她熟悉的场景:校门不远处,小伙伴绑皮筋的树旁立着两扇木门,几块碎玻璃散落一地。

小静就读于昌平区马连店村的昱颖学校,她的同学中几乎全部是外地来京打工人员的子女,父母以卖菜为生。家长们选择这所学校,因为他们可以负担得起这附近便宜的房租,“在这里上学,怎么说孩子也有个学上,不会成为文盲。”小静的妈妈说,他们是四川人,来北京十几年了,小静出生在北京,家乡话一点都不会。

小静的家已经从马连店村搬了出去,租住的房子已经成为废墟,一家人把家安在了另一个村子里,“听说过段时间现在住的村子也要拆迁了。”以前每天步行上学的小静,只能每天坐着爸爸的三轮车上学,与一车的青菜挤在一起。

每次在校门前遇到校长时,小静的爸爸总会问:“衡校长,学校不能拆吧?”衡岐峰也总是摆摆手说:“放心,我们尽力把学校办下去。”

衡岐峰等不及村里的拆迁通知了,他开始在网上发帖,求租一个适合办学校的场地。衡岐峰每天都能接到几个电话,他也开着车奔波在这些厂房或是空地中。“有一个空地没有什么建筑,人家说租给我50年的产权,一年10万元租金,一次性付清50年的租金。”脑子里无需多想,500万就是让他砸锅卖铁也凑不齐,“除了没有那么多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已经建好的房子,我们在空地上再去盖房子就属于违建,会被勒令拆掉。还有,就算不是违建,保不准哪天那个地方又拆迁了,这个损失我们根本负担不起。”

“学校的选址要有一定的面积,还得有一些打工者在附近居住。”衡岐峰把目光放在了六环外,一个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厂房吸引了他的目光,房主要的每年近300万租金让衡岐峰倒吸了一口凉气。“最远的地方我都看到了一座山脚下了,地方倒是大,房子也有,不过那么远,打工的人不会住那么远,谁会来上学呢?”

把孩子送回老家?

上学期末,衡岐峰看着学校的学生数量逐渐减少,从1000多人降到了800人左右。他算了一笔账,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学费一年1200元,房租每年16万左右,35名老师工资一年为70万左右,再加上5辆校车的以及其他花销,每年学校创办人的盈余在7万元左右。

在租了学校的场地后,衡岐峰曾自建了一些房屋,添置了计算机和活动室,衡岐峰站在楼前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这回学校没了,学生没了去处,这些年轻的老师们也得告别讲台。”

“我们是教委批准的有照的民办学校。”衡岐峰再次抬头看了看挂在办公室的“办学许可证”,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教委对于我们这些正规的民办学校只是批准后便于统一管理。”2003年,教委对衡岐峰的学校进行审批,2004年颁发了教学许可证。

“昌平区以前一共有16所有照的民办学校,之前已经有3所学校遇上了拆迁,其中有两所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办学,学校就不存在了,现在还剩下14所。”胡明掰着手指说,现在东小口有4所学校,还有智泉学校、振兴学校、新龙学校等10所学校在拆迁范围内,涉及的学生在1万名左右。“这里面有一些人将孩子送回了老家,让爷爷奶奶照看。有些人在试着寻找其他的民办学校。”

“我的几个老乡怕学校没了,孩子没有地方上学,已经提前把孩子送回老家了。”一位老家河南的家长说,他们现在很矛盾,“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一是已经不适应老家的生活,还有就是我们夫妻俩就得有一个人回去照顾他,收入也会少很多,供他上学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学校能继续办,学校附近也能做点小买卖,我们就跟着学校一起走。”

但是,衡岐峰却一直找不到适合的办学场地。

教委:

保证学生得到九年义务教育

放弃继续办学的想法几次在衡岐峰的脑海中出现,但是他没有停止寻找办学场地。“我不办学校了,可以去干别的。但是如果学校没了,这些孩子们怎么办?有的离开父母回老家,也有一部分存在着辍学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