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篇1

2改善科研条件,满足科研需要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广泛征求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科研实验中心,购置必备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根据条件和需求建设高标准实验室,以满足教师科研需要。同时注意引导科研经费的使用,争取以科研带动实验室建设,也可通过合作研究方式解决实验资源不足问题,与其他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关系,租用其仪器设备完成科研工作。

3完善科研制度,加强科研管理

(1)根据教师实际科研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有效奖励机制,注重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保证科研工作正常开展。以制度形式确定对取得科研成果教师的奖励,鼓励其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将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荐到有关部门申报奖励[1]。(2)加强与附属医院、教学基地、实习基地等的密切联系,与行业联合申报课题,拓宽科研视野和途径,提升科研效果和质量。(3)把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职称晋升、年度考核、教学团队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等相联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升我校整体科研实力。(4)做好服务指导,搭建科研平台,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师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目前我校部分教师处在科研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学校为他们搭建科研平台:一是搭建科研能力和水平发挥平台,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二是搭建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向有关专业学术期刊推荐发表优秀论文,报销版面费,设立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多与专家学者交流[2]。(5)加强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我校科研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科研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也应加快。从目前情况来看,应从科研网站建设和科研管理系统建设两方面展开工作,以解决科研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淡薄、科研管理信息技术运用低效问题,促进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发展[3]。

篇2

基金项目:本文系独立学院机械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K110480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08-02

独立学院办学的基本定位是技术应用教学型高校,与职业学院的技能教学型相比,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具备更好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这种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而开展科研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教学队伍中充满朝气的新生力量,承担着重要的一线教学任务,因此,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素质对培养的学生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培养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任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教书育人,即围绕教学这个核心来开展。但“研”与“教”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是科研的源泉、动力,同时科研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革新充实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1]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科研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科研活动凝练和升华知识,继而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高屋建瓴的去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新知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声誉的重要途径

一所高校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一方面体现在培养的学生质量(就业率);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科研水平与学术水平。学生质量与教学密切相关,而科研又是学校发展的“发动机”,科研工作搞好了,学校的活力就会得到增强,教学活动得到促进,培养的学生质量就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相应也将提高。青年教师作为独立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其科研能力对学校声誉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二、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目前,作为独立学院教师主力军的广大青年教师,其科研能力也不容乐观,他们做科研的兴趣低,积极性差;再加上在科研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科研能力不足,以及学院的重教轻研的政策导向,导致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参与的项目非常少,科研能力低下,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不仅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在科研上有影响的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严重不足,既有青年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制度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教学任务重,科研精力和时间不足

独立学院的领导通常在思想上不重视科研,甚至认为独立学院不需要科研,致使教学安排占用了极大的比重,使得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开展科研工作。根据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的师生比要达到1∶18。[2]然而由于独立学院依附于母校办学,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导致独立学院扩招的速度很快,学校的师生比普遍低于这个底线。就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而言,青年教师所承担的主讲课程和辅导、实验课程均占学校开设总课程的70%以上。而当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校一般都要求使用多媒体,青年教师执教时间短,对教材不熟悉,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备课和上课。同时,合班课比例的增加,班级规模扩大,使课堂教学与教学辅助工作更为繁重,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严重的割裂了科研和教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多数青年教师都成了“上课机器”,青年教师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去。

2.独立学院考核指标制度使科研活动被边缘化

独立学院围绕教学核心运转,并未把科研成果作为年终考核的硬性指标,即便有些学校把其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对成果的要求也不高,致使青年教师科研缺乏驱动力。而青年教师的科研活动总是围绕个人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开展,很多青年教师平时对科研不闻不问,在要评职称之际,想出各种办法拼凑成果,科研活动从一个系统的、有组织的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打独斗”,其论文和课题的质量可想而知。须知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青年教师对教育科研基本知识的贫乏和技能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

3.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意识薄弱,且科研综合素质不高

有的青年教师认为只要自己教好书,搞不搞科研无所谓,搞教育研究是教育专家、学者的事情,仅满足于现状,因而其教学内容得不到更新,对知识的理解也停留于表面,教学质量也无法提高。实质上,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科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大学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教师科研能力在教师能力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科研素质的不足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青年教师大都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但独立科研能力比较弱。学生阶段他们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有限,且多为被动的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独自科研的能力不强。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缺乏学术积累,对科研方法和过程不够了解,加之科研意识不足,未能积极主动地了解相关科学前沿的学术动态,这些因素都使青年教师的科研起步举步维艰。

三、加强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

在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独立学院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把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素质提到学校的工作日程上来。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需要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

1.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学校应该认识到青年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生力军,重视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研。在安排其工作时,应考虑到青年教师一方面刚走上工作岗位,承担过多教学任务会占用其大部分时间;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处于科研活动的“体力”旺盛期,合理安排他们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可以使青年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动力去做科研。

2.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青年教师客观上存在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欠缺的劣势,存在着对科研过程不够熟悉、科研方法掌握不多、科研经验不足等情况,导致其开展科研活动困难多、成功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不定期的组织学术讲座,让青年教师及时了解学术动态、前沿信息;积极安排青年教师参加校外的各类培训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青年教师赴名校进修学习,与名师座谈研讨,采用青年教师进修和考察等方式开阔其眼界,增强其科研意识和能力。[3]同时,给予青年教师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并通过经验丰富的科研骨干的“传帮带”,为青年教师增加更多的学习机会,积累科研经验,激发其科研潜力。

3.组建科研团队,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科研能力培训

以高校优秀学术带头人为引导,以课题项目为依托,吸收青年教师加入科研团队,使科研团队形成不同专业知识优势互补、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群体。分工合作,互相促进,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各个成员的科研潜力,从而提高科研水平,带动独立学院教学与就业工作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科研团队的组建,增加了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同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在做中学”的科研培训方式,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使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团队合作对培养青年教师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也是很有益的。

4.制定相关的科研倾斜政策,增加青年教师的科研信心

一是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协调,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应该主动收集信息,为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搭桥引线,增加青年教师参与课题和主持课题的机会,锻炼其独立完成科研的能力。科研前期,在申报课题时,给予适当的指导,组织中老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选题、把关项目申请书,合理预算经费,尽量避免盲目的选题与不合理的申报导致的项目失败。科研过程中,要及时关注青年教师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协助或指导其解决科研中间遇到的困难,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协调设备的使用及提供适当科研资助,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把“双刃剑”,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督促青年教师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否则就成为“绊脚石”。独立学院在制定考核制度时,应将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进行考核,使教师明白教学并非唯一的任务,有进行科研的压力;另外,也要对他们科研成果内在的潜质、知识积累过程以及探索性劳动进行衡量和相应奖励,如对课题申报未成功者给予一定的补偿等。

三是设立院级课题,增加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学校还可以自筹经费,设立面向青年教师的科研资助基金,鼓励以青年教师为项目负责人的系列课题申报,锻炼青年教师组织、协调能力。并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励他们的科研兴趣,培养其科研能力。

5.青年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的更新呈几何级数爆炸式增长,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更新中,为跟上时展的脚步,青年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时刻关注学术前沿,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为教学和科研奠定基础。[4]因此,青年教师应利用高校的图书馆等学术资源优势,了解前沿学术动态,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等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抓住机遇,创造既有理论价值又有使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四、结束语

总之,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对于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独立学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它是独立学院培养出强能力、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重要保障。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相应对策,并为其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1]韩玉芳,王桂梅.论民办高校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性[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84-86.

篇3

一、研究实施过程

本研究实施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理论介绍阶段

(1)2009年3月开始,笔者在课堂上介绍主要的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相关理论和原则(如问卷调查、采访、课堂观察、个案研究等)。因本研究涉及问卷知识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所以在介绍时重点突出了问卷调查。

(2)介绍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推荐图书馆中国内外学术性强、影响大、质量高的学术期刊,介绍本校校园网上的网络资源(Eric和Ebscohost等)和其他信息搜索途径(google scholar)、本院的资料室,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资源。

2.实施阶段

(1)参与对象的确定。因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实际选修该课程的人数只有122位,所以该研究最初是在这部分学生中展开,加上参与自愿原则,最终参与调查师范生教育实习实践能力现状的学生有57人。

(2)文献查找与问卷设计。2009年4月起,笔者在确定参与研究师范生教育实习现状调查的学生后,开始指导学生查找并阅读相关文献、设计问卷。同时,笔者又多次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献,又督促学生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促使他们之间互通有无。另外,笔者还指导学生结合所传授的知识和英语教学、教育实习的相关内容选择研究方向,确定研究工具,设计研究方法。由于很多学生认为教学在实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比起教育实习的其他几个方面,他们更想了解2005级学生在教学方面的实习现状,因此很多学生最终选择调查教育实习的教学方面并写了这方面的论文。而当时2005级学生普遍忙于找工作,在校的学生相对少,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性,课题小组同意一个小组共同设计一份问卷,并根据问卷结果写出不同的论文。

(3)问卷分析和结果整理。2009年5月,学生收集整理问卷调查结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分析调查所得素材。

(4)论文撰写。2009年6月,学生根据调查所得撰写论文。

(5)实践探索反思。2009年11月,等2006级学生实习返校后,笔者收集部分学生关于对本课程实践的意见,结合学生的研究表现,分析学生的科研方法掌握情况和学生的英语教学科研能力发展情况。

3.总结阶段

2009年11月,笔者撰写调查报告,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计划,以促进今后该课程的教学。

二、职前英语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实践探索总结

1.探索实践过程中就任务布置和相关要求的经验总结

(1)学生刚接触具体科研,本身就带着一种惧怕心理。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又要对其严格要求。如参考文献信息是否全面、资料来源是否权威等,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2)问卷设计的信度和效度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信性,而问卷的设计要求又很高,因此,在学生正式发放问卷之前,教师应多次审阅问卷,进行多次修改,帮其把关,这样可使得通过问卷收集来的材料更有说服力。

(3)在学生运用问卷调查所得材料进行分析时,教师要提供类似范文,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材料,为论文观点服务。

2.实践探索开展后的优点和进步

在2006级的学生11月初结束实习返校后,笔者于2009年11月16日对部分参加问卷调查科研实践的学生就该实践对她们科研能力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其间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从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一些进步和变化。

(1)学生对科研从原来的恐惧和迷茫到逐渐产生了兴趣,也有了理性和感性的认识。在所有参与调查的30位实习归来的学生中,在问及课程对他们理论知识方面、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运用,提升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了解科研步骤等方面的帮助时,分别有97%,97%,90%,77%,63%,8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有很大帮助”或“有一点帮助”,认为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受益颇多。另有87%的学生认为“搞科研对学习有很大帮助”。也就是说,这种实践活动使得很多学生在该门课程中不仅学习到了些理论,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将原本抽象的理论通过运用变成了查找文献、设计问卷、分析问卷结果等各方面的实实在在的体会和收获。

(2)学生的研究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从问卷最后一题学生的回答来看,几乎每位学生都提到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他们在毕业论文的选题、资料搜集、对研究方法的重视和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学生运用问卷调查的结果写出了符合要求的课程论文和调查报告,在实习过程中也有93%的学生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

(4)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提前熟悉了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各个环节,使自身的实习在心理上更有把握,而此也对他们实际的实习工作带来了积极影响。61%的学生认为通过运用问卷调查使他们对2005级教育实习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有所了解,67%认为在课堂组织能力方面,28%在交往能力方面,39%在科研能力方面对2005级师范生有所了解,也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对前两方面有所了解。这就说明,参与调查2005级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践现状让2006级学生在运用所学研究方法的同时,提前熟悉了教育实习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和实践能力的各个方面(教学实践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从而有助于2006级学生了解教育实习的过程和存在的问题,为他们自身的实习提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3.实践探索开展后有待改进的缺点和不足

(1)学生的参与面与原计划相比偏小。因为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不一样,我们的实践探索只是要求学生运用问卷调查2005级学生有关教育实习方面的情况,很多对文学、语言学或文化等方向感兴趣的学生就不愿参与到其中来(这一点在对部分学生的口头采访和他们给出的课程意见中可以看出)。因此,以后的教学中可尝试让学生结合问卷等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商务等各方面的选题。

(2)理论介绍的效果与实践操作的差距仍然很大。虽然在理论介绍阶段对问卷调查这种研究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列举了大量的例子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但很多学生在设计问卷的时候仍然不能很好地根据所介绍的理论原则设计问卷。这一点在下一轮的教学中要加以改进,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范文并努力挖掘问卷设计的细节。

篇4

教师科研能力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雄厚的办学实力离不开科研水平这个坚强后盾。同时不断创新的教师科研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各大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已越来越多的表现为科研实力的竞争。科研立校也逐渐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

一、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对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近十几年来在规模上的膨胀,未来发展趋势必然转移到内涵式发展上来。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着力点自然而然的就落在学科建设上。以更高的科研成果塑造大批高层次的人才,进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强劲的动力成为当下高校建设的必然趋势。而这一切又和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休戚相关。教师在科研能力提升的前提下可以对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成果有更精深的把握和了解[1]。对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深入研究,将直接作用与他们的教学。在课堂中教师能够以更新鲜的知识和更具思辨性的理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将在科研中的创新精神和怀疑精神身体力行的传授给学生,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而教师科研能力对自身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二、当下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当下高校教师科研能力随着我国高校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政府层面看,主要是经费投入问题;从学校层面看,主要是政策不足;从教师自身看,主要是精力有限。具体情况如下:

1.经费投入问题。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目前政府对高校科研的支持,仅为国家对高校基础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因此,国家投入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而正常的经费问题则是由国家、地方、企业以及高校自身四个来源解决的。例如美国对高校的经费支持则是由联邦政府负责基础型研究的开支,州和地方政府资助研发型科研,企业也会针对特定科研项目提供一定的资助。而这些在我国高校科研中居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2.从学校层面上看,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学校科研氛围的缺失。在学生管理、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困扰下,大学中科研工作的位置并不突出,得不到广泛的关注。二是科研组织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不少普通高校一般没有独立的科研管理机构,或者即使有科研管理机构但权力有限,独立的对于科研也缺乏成熟的管理经验,例如数字化管理问题,有效激励问题,科学评估问题等都长期搁置,无法解决,而且在经费支持不足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更是一拖再拖。三是缺乏有经验的科研团队。在设有科研团队的高校中普遍人员结构不合理。老、中、青搭配比例失衡,缺乏领军型科研人才,团队构成不尽合理,团队配合效率较低,大多靠单打独斗。

三、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对策

(一)学校层面

1.明确科研定位。科研定位是高校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资源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此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学科优势和特色,有针对性的宣传和组织各类各级政府项目的申报工作,做好科研引导和指导工作。另外,学校科研还应尽可能的面向社会需求,科研成果应当对社会有所裨益,将科研与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拓宽科研项目的来源,这也是解决当前科研项目生存问题的途径之一。

2.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对于科研工作,应当设置责任明确、配置合理的科研管理机构才能规范有效的促进全校教师的科研能力。规范科研机构的职责和义务,对教师科研工作进行系统的管理和规范。随着高校科研总量的不断提升,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总量的提高,亟需基于数字化系统的管理体系来进行科学的科研管理和科研评价。这极利于制定全校范围的科研计划和科研任务,有效促进科研项目的进行,以及准确地对科研任务完成状况进行考核评估和对教师个人进行考核评估。而权威的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教师激励措施的一部分,对于科研成果突出者依据给予科研奖励,这能够极大地提升全校的科研积极性。

(二)教师层面

1.端正思想,深化认识。高校教师应当加强、改进自身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要深刻认识科研能力对高校教师的深远意义。学术交流是教学效果的源流,没有这个源头,教学只能停留在某个层次而不会有太大提高,并且随着教育和学科的发展而逐渐被淘汰。而且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需要教师应当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只有在科研上有突出表现和进展的教师,其教学内容才是有思想有价值的。高校教师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化对科研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以更大的积极性和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2.提高科研业务能力。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高校教师应当夯实教育理论和专业基础等各项基础性工作,其次对于科研方法和各种技术手段也应当有比较熟练的掌握。再就是在选择科研方向的时候应当兼顾自己的兴趣与专业需求之间的关系[3]。再者还应当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培训的活动,通过与外界的交流,找到自己的不足,也能明确自己的优势,在比较中有的放矢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总之,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事关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办学水平。也是教师个人能力和竞争力的体现。高校和教师本人应当以高度的重视和恰当的方式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1]陶祥亚,樊华.基于AHP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组合权重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1(01)

[2]袁毅纯,李家强,王成东.以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对策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06)

篇5

1.教学任务重,无暇进行科研。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增多,教学资源变得日益紧张,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师既要承担本专业的课程,又要兼顾公共外语的教学任务,备课的时间都不充分,更没有时间做科研。教学任务重使得广大青年英语教师没有时间静下来读书,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作科研。科研上不去,青年英语教师就不能将先进的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因此教学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2.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图书资料和文献资源不足。

科研环境的不佳突出体现在许多高校的青年英语教师缺乏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机会。据夏纪梅教授的调查,没有出国进修过或没有参加过国外外语教学研讨会的人数比例达84%,没有参加过国内外语教学研讨会或进修的人数占到35~40%。此外,许多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及地方院校的图书馆,由于资金问题或对外语科研的重视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外语类核心期刊,尤其缺乏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资料,这导致青年英语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前沿研究及最新动态等问题。

3.科研意识薄弱。

大部分青年英语教师做科研的动机比较实际,即为了晋升职称,很少有发自内心地想自我提升的。一直以来,科研是高校英语教师的一个弱项,这种现象在理工科院校和地方新建本科院尤其突出。多数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有一种错误的思想,就是认为只要上好课就行了,搞不搞科研无所谓。很多教师为了评职称,重数量,轻质量,只顾东摘西抄,自己并没有认真投入地做学问。

4.研究方向不明,申报经验不足。

不少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虽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想在科研方面有所作为,但是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从未申报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因此,在申报科研课题时研究方向不明确,无从下手,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同时,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时经验不足,也是影响申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青年教师对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

5.科研经费分布不均。

在科研经费分布、科研课题审评、科研条件提供等诸多方面,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都有相当大的差距。首先在高校的科研经费分配中,大量的科研经费分向具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在省部级、国家级等重大的课题上,青年教师几乎没有经费,甚至没有申请资格。其次,高校科研课题审评和经费分配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审评过程受到外部及人为因素干扰较多,青年教师很难独立成功申报一个科研课题,从而挫伤了一部分青年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青年教师课题申报的经验不足,选题缺少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这和青年教师掌握学术动态,以及理论基础、基本技能的能力有关。当然,客观上也和青年教师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不是很高,因而也没能引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应有的重视等有关。

二、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必要性

1.丰富学科内涵,支撑教学的需要。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科学研究往往是围绕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实际应用而开展的,通过科学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理论,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丰富发展了学科理论知识,解决了许多实践中的难题,还可以用科研的实践和成果充实教学。而且,教材的出版与使用往往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可以将其科研中学到的新知识、取得的新成果穿插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大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显得更生动、更具活力。

2.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未来人才的塑造者,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多功能、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能否完成这一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知识结构。高校青年教师如果自身不具备敢于创新的勇气,善于创新的思维和勇于创新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引导、造就创新的学生?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一定程度有利于科研工作。如果教师不从事科学研究,就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更新知识,最终会导致教学水平无法提高,无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3.青年教师自身发展成才的需要。

高校教师的科研素质是高校教师应该必备的素质,也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指标。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那么,他就不是“称职”或“合格”的高校教师。在目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异常活跃、终身教育备受推崇的信息社会里,鼓励高校青年教师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提高其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科研能力,无疑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时代要求。大多数青年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走向讲台的,以前在校学到的知识可能并没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参加科研工作,可以将以前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取得将理论联系实际甚至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只有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才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通过开展研究加以解决,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我发展。

三、培养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

就高校的实际而言,青年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

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师一项基本的科研素质。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试想,一个写不好科研论文的教师如何能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论文呢?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开设科学研究方面的专修课程,学术论文写作也不是必修课程,大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科研锻炼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只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学年或一学期着手进行毕业论文写作,许多人不懂得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写作中存在写作用语公文化、参考引文不标注、论文摘要不简洁等问题。走上高校教师这个岗位后,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承担科研任务的机会少,所以,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相对较弱,但面对职称评聘、学科建设和个人发展等,又不得不写科研论文。因此,如何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已成为困扰许多青年教师发展的一道难题。写好科研论文至少必须把握三点:一要真实,忌无中生有地编造、拼凑或东挪西借地剽窃、抄袭,只有亲身参与实验,占有第一手的材料和科研数据,才能写起来自然流畅;二要会写,把握写作技巧,符合规范要求;三要多写。

2.科研项目申报能力。

科研项目申报是科研工作的开端,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现在几乎所有的科研项目都要经过专家评审才能立项,能否立项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申请书写作的好坏。申报科研项目是一项严谨而艰辛的工作,它要求申请者做长时间的准备,对拟申报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一份科研项目申请书看似简单,实则要求甚高。好的申请书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兼顾,既要给人以美感,又要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科研选项要做到目的明确,有一定的意义;项目设计思路要清晰,方法要科学,经费预算要合理,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申请书的语言表述要紧扣主题,详略得当,表达准确;其中引用的资料和数据要可靠,要标明出处,不能凭印象而为之。

3.科研选题和立项能力。

科研课题是科研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好科研课题是科研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寻找科研课题就是要寻找那些尚未解决但又急需解决的矛盾,或从已知的东西中了解到的应予以研究和解决的未知的东西。要取得立项成功是很有技巧的:一是要吃透某个课题意向的核心范围,抓住其关键;二是要有明确的、科学的科研构思设计,拟定具体设想;三是要掌握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显示本研究的独创性或先进性;四是要有合理的人员搭配,包括人数、职称、专业、经验等因素,尤其是课题负责人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科研经验、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知名度;五是经费估算要准确,要实事求是;六是进度安排和经费使用要合理,应分阶段出成果。

4.搜集科研资料的能力

占有丰富的资料和信息,是搞好科研的基本保证。资料和信息一方面要靠文献搜索,另一方面要靠实地采集。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文献检索要比以前方便得多,如图书馆、资料室中都有许多科技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视听资料、文献检索刊物等,都可以利用。

5.加强外部科研环境建设

各高校的外国语学院或大学英语教学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英语教师提供专业进修、访学、参与课题研究和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的机会;建立一系列对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层次科研项目奖励制度,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充分调动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结语

为了改善高校的科研状况,必须加大力度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把培养青年教师科研队伍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只有这样,高校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5):35-41.

[2]张庆宗.漫谈外语教师如何做科研[J].中国外语,2010(4):104-108.

[3]骆爱凤.高校在职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情况调查与研究[J].外语界,2007(4):51-55.

[4]龚云霞.论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153-156.

[5]吴亚欣.关于提高外语教师科研水平的思考——由《外语界》十年来发表的文章想到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36-39.

[6]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4):6-13.

篇6

1 培养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独立学院中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且大多数工作在教学一线岗位上,他们直接参与了独立学院的教育活动、教育发展,是独立学院教育变革的实施者和教育实践的承担者[1-2]。

教师只有在科研活动中,使各学科之间知识相互交叉渗透,扩展专业的原有知识范围,才能有利于形成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教师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并且这种能力会让教师在教学中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促使独立学院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获取竞争的主动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立足并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4]。

2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现状数据统计

本文对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几所独立学院40岁以下的从事教学工作青年教师为调研对象,对影响教师科研的主要因素即教师学历、职称结构、科研能力、及科研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8份,回收率为84%,回收的问卷有效率为100%。

2.1 学院青年教师数量及结构

(1)教师学历结构。学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师发展的潜力。调查数据显示独立学院专职教师,青年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人数很少,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数较多,约占53.4%,具有学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为45%。

(2)教师职称结构。职称结构是衡量教师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调查表明具有讲师职称的青年教师占57.5%,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10.2%。

2.2 和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高校科研成果是体现高校教师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最直接的指标。

(1)近三年论文及著作情况:独立学院的教师所发表的论文质量不高, 较多论文都出版在一般刊物上。

(2)近三年课题情况:学院承担课题的教师人数少,且科研课题等级偏低,课题多为学院课题,拿到省部级以上项目的, 也常以自筹经费的形式呈现。

2.3 组织管理政策

(1)科研条件:学院缺乏学科带头人等核心科研人才,缺乏科研氛围和团队合作机会,未能构建较合理的学科梯队,青年教师没有经验和能力的导师带领指导、从事课题研究;信息资源较少,没有足够获得科研信息的途径;学院办学经费少,缺乏经费支持,对科研的配套资金投入太少;

(2)学术交流:一是学院内部缺乏团队合作与交流意识,二是学院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三是与其他高校、企业、政府等均缺乏合作与交流。63.6%的受访者选择了学校目前学术交流还不够完善,外出交流活动和培训机会基本没有。

(3)科研管理机构。独立学院非常看重教学工作,所以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受访者的83.7%认为科研管理机构相对不健全,管理力量相当薄弱,对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以及科研成果的监督力度还不够,没能建立起良性的促进科研发展的运行机制。

综上所述,目前大多数教师对科研工作都还没有足够重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制约了科研时间。独立院校教师论文的发表和课题申请的出发点多为职称晋升需要。

3 加强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

3.1 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教师的教学负担过重是影响科研开展的直接原因之一。独立学院应把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主要问题来抓,合理设置专业与课程,分配教师队伍,针对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分别开展相应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让教师有充沛的时间投入科研工作,将科研融入到教学中,协调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3.2 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针对学院学术氛围淡薄,学校应大力开展学术交流,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针对不同项目开展科研讲座,对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及时的指导,使年青老师迅速积累申报课题的方法和技巧。积极安排青年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名师座谈研讨,加强交流的机会。

3.3 组建学强有力的科研团队

针对教师科研弱势,独立学院要加快科研团队建设,改变师资结构,优化队伍结构,学院可按照学科设置,利用学院现有教师资源,选拔、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研究方向明确、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带头人,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吸收青年教师加入科研团队,使科研团队在职称、学历、知识层次以及研究能力方面逐步合理化。

3.4 完善科研管理机构

独立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及时各级各类机构的科研计划、科研课题,增加青年教师参与课题和主持课题的机会。科研前期,在申报课题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尽量避免盲目的选题与不合理的申报导致的项目失败。科研过程中,要及时关注青年教师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协助或指导其解决科研中间遇到的困难,促进产生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4 结语

独立学院是一种创新模式,独立学院的创立是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决策,它在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对独立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作为教学与科研的有生力量和重要保证,对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要通过改善科研条件、建设科研梯队、减轻教学任务、夯实科研基础、搭建科研平台等措施,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内蕴,形成良好的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才能做到对教学工作形成有效的支撑,做到教学与科研互动,互补相长。

参考文献

[1] 陈为旭,周彭艳.试论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责任意识的提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49-51.

篇7

一、培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意义

(一)现代教育模式需要创造型与科研型教师

现代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深入地观察分析教育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构建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尊重、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使其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教育科研,由经验型、辛苦型向科学型、研究型转变。

(二)教育的终身化需要不断钻研、不断探索的教师

人类科学知识每3到5年增加一倍,整个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毕业时即有五分之一已被淘汰,特别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和专业设置的特点,教师必须转变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认真学习和钻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及时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把最新科技成果及自己的科学思想和创见带入课堂,传给学生。同时要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通过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及教育技能,从而带动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与时代同步,与知识更新同步,不断钻研探索,始终走在科学知识,能力技能的最前端,才会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永葆活力,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备受社会欢迎。

(三)高职教师要适应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要不断为社会培养和提供创新人才,提高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要主动深入企业和社会进行调研,将困扰社会与企业的经济及技术难题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并不断探索和潜心研究,顽强地去攻克它;要主动介入产业活动,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依据国家需要和行业发展,超前起步,探索研究科技经济的发展趋向,提出前瞻性指导性的结论,使社会、企业做好技术储备,形成超前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现状

(一)青年教师科研畏难意识严重

不少青年教师迫于"评职称"的压力,他们中为数甚多的人,对此既不愿做,又不敢做,更不会做。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因循守旧,凭主观经验办事。实践证明,一个不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探索教育规律的教师,是一个不完美的教师。他不可能创造性地去实现教育教学意图,充其量也仅是个"单纯教学型"的教书匠而已。

(二)科研意识不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研究方向不明,申报课题经验不足

由于现实的诸多因素,高校青年教师即使已经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想在科研方面有所作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参加工作以来从未申报或参与过任何课题研究。大部分青年教师对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不能迅速融入现有科研队伍中。

(三)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

这种认识反映了旧的教育观念仍然禁锢着不少教师的头脑,错误地认为,只要守着两本书(课本与教参),一支粉笔,所教学生成绩合格,找到工作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搞教育科研,就要有更大的投入和付出,且出不出成绩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冒一定风险,因而吓退了不少教师,也为其安于现状,墨守成规。长期以来,人们还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只要辛辛苦苦地工作就是优秀教师。其实这是对优秀教师的一种误解。真正优秀的"辛勤园丁",无可置疑地应当是那些热爱教育事业,有着良好的师德,能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上水平的科研型教师

(四)科研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研究方向摇摆不定,教师科研协作与团队精神欠佳

三、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科研工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科研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科研工作是教学创新的源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二)学校应提供有利于科研的平台。为了加强教师科研队伍建设,应该形成一些制度和政策,以绩效工资为平台,把教师的科研成绩列入考评项目,引导、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工作,认真搞好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青年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找准具有可行性的研究点,学习和创新科研方法,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政策平台,资金平台以及信息资源平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加入科研团队,全面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三)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科研融人到教学中。教学不是孤立的,科研可以充实教学。科学在日新月异地飞快发展,如果在教学中总是讲一些陈旧的东西(包括基础课在内),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很乏味。因此,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了解学科发展的动向和前沿,并适当引人教学,会丰富讲课内容,使课堂效果更好。尤其是介绍自己亲身从事的科研工作,会使学生感到更有兴趣和动力。

(四)通过企业实践调整科研思路。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锻炼,应有计划的安排他们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鼓励他们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定期安排他们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科研教学中及时补充当前生产中使用的新工艺、新科技。还可将教学中的一些科研课题带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以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

(五)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注重研究方法。教师的专业知识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一览众山小,教学才会得心应手。因此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了教师的生活内涵。青年教师应把自我诱导、自我培养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时时激励自己去刻苦学习。同样,要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就必须虚心学习、善于学习。勤奋学习教育理论,因为没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就很难有教学研究的新思想、新思路、新视野,就没有新发展、新突破。青年教师必需加强基础教育理论学习,掌握教育理论与联系实际的能力,了解和初步学会并掌握教育研究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方法。增强科研信心,激发科研激情。信心和激情是搞好科研的两大要素。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颐养性情。培养自身的文学功底,以更好地体现和传递科研成果。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对高职院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系统地对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进行全面地培养,在加强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强调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学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夏玲.新时期高校教师素质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篇8

1.要树立和增强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性。多年来,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他们怕改革、怕新的改革浪潮会给自己带来难以想象的变化,因而对改革不满产生内心抵触情绪一直处在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之中。其实在国外北京或者上海等高校的教育模式理念都是更新非常快的,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特点,国家在翻天腹地的变化,社会也是,人更是,所以他们都在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学校要发展离不开新鲜的血液。因此我们必须使教师转变观念,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顺应改革浪潮。从事教育科研、培养学生科研是每一位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2.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学生的科研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制约着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刻苦钻研,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并与学生就难点课题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及时总结经验,从而培养自己和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科研素质。

3.加强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

①加强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搭好师生桥梁。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学生对科研理解的多少,因此增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流程讲座及师生科研交流会,让教师在培训学生之前先做好试预讲,教案,请专家审核,教师之间多进行沟通,锻炼能言善道的本领。

②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课题,广泛查阅资料。引导学生正确选择科研课题、 开展研究、及撰写立项申请书以及研究报告。分析国内外针对该课题的研究历史以及近几年的现状水平、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使学生明确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标。

而选题主要是确定科研目标和主攻方向,是做好研究的基础。从科研项目中选题,可以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会学生如何自主探索、如何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如何获得创新思维,勤于实践,开发其创造潜能。指导学生课题选题不出错,目标设得合理,认真做,必然有收获。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设计、数据处理、结果论证等工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和培养方案,使学生感到教师所授内容切合实际,与自己密切相关,是关心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③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受过严格科研训练的人,可以很快地接手本行业任何问题,甚至很快地进入另一个行业。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分析问题、抓住关键、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出方案、实施方案、检测效果并及时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并推广。很快能找到值得研究的课题与值得做的项目。

二、学生如何提高科研能力

导师的帮助是学生提高的一个过程,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根本,只有学生自身拥有了良好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创造性的思维这些科研的基本条件才能使学生真正的步入科学研究的大门。

1.首先做到严以律己、追求上进、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每个学生都需要在科研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无形的贯穿于科研工作始终。只有树立起正确的科学态度,科研工作才能进展顺利,才能事半功倍。那么什么是科学态度?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需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第二,实事求是,科研过程中,需要尊重实验数据和结果,不能随意篡改数据;第三,注重实践性,任何科研工作都不能脱离实际,离开了实践,科研就毫无意义了;第四,具有创新精神,在科研中需要不停的创新,这是科学的生命和灵魂。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就需要树立起包含以上几个方面的科学态度。

除此之外,学生还应严格要求自己,具备良好科研精神,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

2. 对科研,要有一定的‘判断力’

不但要会做,还要能对同行的工作进行正确的判断。分得清好坏,看得出高低。这需要能力,更需要‘批判和挑战’的习惯,不能对文献、对老师、对权威的意见全盘接收。这一点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中严重缺乏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3.对科研,要有‘学术眼光’

篇9

一、培养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任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教书育人,即围绕教学这个核心来开展。但“研”与“教”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是科研的源泉、动力,同时科研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革新充实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科研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科研活动凝练和升华知识,继而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高屋建瓴的去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新知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声誉的重要途径

一所高校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一方面体现在培养的学生质量(就业率);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科研水平与学术水平。学生质量与教学密切相关,而科研又是学校发展的“发动机”,科研工作搞好了,学校的活力就会得到增强,教学活动得到促进,培养的学生质量就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相应也将提高。青年教师作为独立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其科研能力对学校声誉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二、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目前,作为独立学院教师主力军的广大青年教师,其科研能力也不容乐观,他们做科研的兴趣低,积极性差;再加上在科研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科研能力不足,以及学院的重教轻研的政策导向,导致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参与的项目非常少,科研能力低下,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不仅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在科研上有影响的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严重不足,既有青年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制度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教学任务重,科研精力和时间不足

独立学院的领导通常在思想上不重视科研,甚至认为独立学院不需要科研,致使教学安排占用了极大的比重,使得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开展科研工作。根据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的师生比要达到1∶18。然而由于独立学院依附于母校办学,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导致独立学院扩招的速度很快,学校的师生比普遍低于这个底线。就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而言,青年教师所承担的主讲课程和辅导、实验课程均占学校开设总课程的70%以上。而当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校一般都要求使用多媒体,青年教师执教时间短,对教材不熟悉,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备课和上课。同时,合班课比例的增加,班级规模扩大,使课堂教学与教学辅助工作更为繁重,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严重的割裂了科研和教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多数青年教师都成了“上课机器”,青年教师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去。

2.独立学院考核指标制度使科研活动被边缘化

独立学院围绕教学核心运转,并未把科研成果作为年终考核的硬性指标,即便有些学校把其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对成果的要求也不高,致使青年教师科研缺乏驱动力。而青年教师的科研活动总是围绕个人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开展,很多青年教师平时对科研不闻不问,在要评职称之际,想出各种办法拼凑成果,科研活动从一个系统的、有组织的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打独斗”,其论文和课题的质量可想而知。须知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青年教师对教育科研基本知识的贫乏和技能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

3.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意识薄弱,且科研综合素质不高

有的青年教师认为只要自己教好书,搞不搞科研无所谓,搞教育研究是教育专家、学者的事情,仅满足于现状,因而其教学内容得不到更新,对知识的理解也停留于表面,教学质量也无法提高。实质上,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科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大学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教师科研能力在教师能力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科研素质的不足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青年教师大都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但独立科研能力比较弱。学生阶段他们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有限,且多为被动的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独自科研的能力不强。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缺乏学术积累,对科研方法和过程不够了解,加之科研意识不足,未能积极主动地了解相关科学前沿的学术动态,这些因素都使青年教师的科研起步举步维艰。

三、加强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

在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独立学院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把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素质提到学校的工作日程上来。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需要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

1.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学校应该认识到青年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生力军,重视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研。在安排其工作时,应考虑到青年教师一方面刚走上工作岗位,承担过多教学任务会占用其大部分时间;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处于科研活动的“体力”旺盛期,合理安排他们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可以使青年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动力去做科研。

2.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青年教师客观上存在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欠缺的劣势,存在着对科研过程不够熟悉、科研方法掌握不多、科研经验不足等情况,导致其开展科研活动困难多、成功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不定期的组织学术讲座,让青年教师及时了解学术动态、前沿信息;积极安排青年教师参加校外的各类培训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青年教师赴名校进修学习,与名师座谈研讨,采用青年教师进修和考察等方式开阔其眼界,增强其科研意识和能力。同时,给予青年教师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并通过经验丰富的科研骨干的“传帮带”,为青年教师增加更多的学习机会,积累科研经验,激发其科研潜力。

3.组建科研团队,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科研能力培训

以高校优秀学术带头人为引导,以课题项目为依托,吸收青年教师加入科研团队,使科研团队形成不同专业知识优势互补、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群体。分工合作,互相促进,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各个成员的科研潜力,从而提高科研水平,带动独立学院教学与就业工作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科研团队的组建,增加了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同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在做中学”的科研培训方式,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使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团队合作对培养青年教师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也是很有益的。

4.制定相关的科研倾斜政策,增加青年教师的科研信心

一是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协调,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应该主动收集信息,为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搭桥引线,增加青年教师参与课题和主持课题的机会,锻炼其独立完成科研的能力。科研前期,在申报课题时,给予适当的指导,组织中老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选题、把关项目申请书,合理预算经费,尽量避免盲目的选题与不合理的申报导致的项目失败。科研过程中,要及时关注青年教师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协助或指导其解决科研中间遇到的困难,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协调设备的使用及提供适当科研资助,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把“双刃剑”,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督促青年教师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否则就成为“绊脚石”。独立学院在制定考核制度时,应将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进行考核,使教师明白教学并非唯一的任务,有进行科研的压力;另外,也要对他们科研成果内在的潜质、知识积累过程以及探索性劳动进行衡量和相应奖励,如对课题申报未成功者给予一定的补偿等。

三是设立院级课题,增加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学校还可以自筹经费,设立面向青年教师的科研资助基金,鼓励以青年教师为项目负责人的系列课题申报,锻炼青年教师组织、协调能力。并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励他们的科研兴趣,培养其科研能力。

5.青年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篇10

一、提高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需要科研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人才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紧密地依靠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办学,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为企业用人单位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道路。在合作过程中,学院只有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活动,为企业解决生产第一线技术问题,同时,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才具有发展前景。在合作过程中,既能锻炼教师队伍又能更新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也才要能成为传播知识和技术的场所,要成为技术创新的载体。

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在今后竞争日趋激烈的教育市场中争得应有的份额,高职院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科研工作对提升学校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开展科研活动,既保证和促进了校企结合可持续性发展,也有利于学院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自身发展。可以想像没有科研活动,学校怎样才能有知名度,去那里找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职培养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共识,如何才能培养出技能高、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学生,这种人才培养的教学该如何组织,课程体系如何建立;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已为大家所认识,但实践教学该如何有效组织,理论教学该如何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相衔接等,都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去实践、去研究。高职院校需要主动了解市场、适应市场,通过了解、调查、研究来获得大量社会信息,及时丰富高职教育的教学、推进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构建高职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形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推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科研

高职教育鲜明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首先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来。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有继承和传播知识的一面,又要有生产和创新知识能力的一面(双师型)。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高职教师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面临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更新的不断挑战;二是新兴学科不断产生的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地补充和更新知识,参加科研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使教师不断地跟踪学科发展,及时掌握最新发展动向和国内外发展趋势,丰富讲课内容;可以使教师获得大量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和国际社会各学科的发动态,更好地了解所教课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讲课密切联系实际。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充满朝气的新生力量,也是高校科研队伍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有生力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目前科研状况看,青年教师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青年教师每年发表的高质量、有影响的研究论文很少,担纲完成的科研课题更是寥寥无几,青年教师还未成为高校科研的主力军。原因有:

(一)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

高职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师资力量紧张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明显加重,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主力,承担了大部分教学任务。

(二)科研意识不强。很多青年教师只是为了评职称才写几篇文章,而没有树立科研型教师意识。

(三)研究方向,不明许多青年教师对申报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

三、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几点建议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能力,逐渐由教书匠向教育家位移。

(一)个人自身层面: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一个人在大学所学知识往往在毕业后几年内便大部分过时。因此,青年教师走出校门之后,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结合教学工作,努力钻研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切实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尽快掌握国际国内最新的学术动态,多方接触,加强沟通能力。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营造出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支持和互相帮助的科研氛围,学会用集体的智慧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为青年教师,要防止闭门造车的倾向,,抓住机会,广泛接触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科技人员,获取信息,锻炼才干。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教师缺乏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深入领会教育的实质,就不能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分析,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就不能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价值地问题,更谈不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了。可见,当务之急是丰富和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树立学以治用的观念。

(二)学校层面

在学校建设方针上,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全新观念;在学校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科研与管理、教育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以达到领导决策、管理、教育都建立在教育科研基础之上的良好效应。

1、政策引导,建立健全考评制度

我院以目标管理的方式,对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教育科研要求,适时适量地给教师压担子,下任务(如每个教师每年必须在省级刊物上两篇以上),定专题,使教师将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年度考核标准及奖惩制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教育管理和成果,并将考评结果与体现个人价值的职称聘任、住房分配、个人收入等挂钩,奖优罚劣。通过合理考评达到培养青年科研人才、建立学校科研梯队的目标。

2、加强科研业务培训

青年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普遍存在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的问题。为此,可聘请教育科研专家从选题、科研方案设计、实验以及教育反思、教育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写作等环节提供具体指导;根据一定的主题,组织教育科研讲座,普及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3、加大投入,建立教师科研基金

我院为了鼓励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出成果、出效益,建立了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开展创新性的课题研究,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培养年轻的学术骨干。

4、建立科研信息库

我院科研处及时在学院网站上公布本校的科研计划、科研课题,加大与地方政府的教育科研部门、研究院所、企业的交流,广泛收集科研课题信息,建立科研课题信息库,为青年教师及时、准确地提供科研课题信息服务。

篇11

一、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现状分析: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对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都非常重视,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

但据初步统计,其中有80%多的英语教师对于提高英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需求层次很低,他们对英语培训的需求只是偏重于“英语听说训练”、“英语阅读训练”、“英语写作训练”、“实用英语”等,而要求对“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指导”培训的人却很少。目前老师们的教研能力有限,从事教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也觉得无从下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老师们的业务能力的发展。据笔者的教育调查表明,大部分英语教师、科研思维层次很低,主要表现在他们虽然从事英语教育,但没有通过独立的思维,提出可供研究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的能力。他们仅满足于大量英语教育知识点的堆砌,水平较高的老师,也只限于一些知识点的梳理的水平,没有探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起源关系”和“结构——功能关系”的能力。

重教学,轻教研的现象很普遍。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堂效率对于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由于大家对课堂教学的重视,所以也使老师们对自己的英语知识能力,教材分析,和课堂的知识学习方面也逐渐花大力气提高。这是很让人高兴的现实情况。

而对于教科研的需求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校领导对教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同或扶持力度不够,有的是学校进行教科研的氛围不足,积极性不够等。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我们英语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理论的缺乏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的问题。

所以在英语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时候,往往是靠经验来解决,而没有一定的理论做指导。而在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做总结时,又往往达不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不能使自己宝贵的经验和看法付诸于文字。

三、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必要性:

“普及外语和培养外语人才,改进外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经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更好实施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李岚清)。由此看出外语教学的重要性。英语教学要想改变“少、慢、差、费”现象,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有句俗语:“名师出高徒”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学英语教学的巨大投入能否受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加强中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中学英语新课程开设的前提,也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师也迫切想要尽快适应新课改要求,想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希望在教学技能与方法、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等诸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对教学理论的需求也更加必要。一方面提高了我们的教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四、尝试对问题的解决:

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我们英语教师去身体力行:

篇12

教师在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了新问题、新现象,就要思考如何去解决,即教科研研究的课题;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最终寻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就是教科研的过程、结果和意义。时间久了,教师就会形成一种探究精神、探究习惯和探究思维,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都会轻松解决,教师素养得到整体提升。教师的科研成果还会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二、加强中小学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思路

做科研,会使教师的眼睛变得更敏锐,思维更敏捷,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或视而不见的问题;心思更缜密,能够对教育问题和现象有深入的、独特的思考,并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创新之法。

1.强化科研意识。要做好科研,首先要强化科研意识。中小学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杂,既要教学,还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之所以大家都那么忙碌、忙乱,恰恰是因为我们缺乏科研意识、不做科研导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做科研有利于改进教师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花费点时间还是非常值得的。

2.善于观察和思考。做科研首先要有课题,也就是问题。没有科研意识,就很难发现问题,或者看到了问题也不会做系统深入的思考,和没发现问题一样。摆着架子做科研是做不出什么科研的。做科研,首先要学会留心。

3.要有创新精神。做科研,还要加强学习,并树立创新意识。有些问题我们看到了、思考了,也想到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总觉得效果不是很好。这是因为我们缺少创新精神,我们给出的方法多是囿于传统的观念。

三、利用课堂教学加强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1.立足课堂教学。没有课堂教学的实践体验,教研只是纸上谈兵。落实常规教学的学生观、时效观和评价观,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这是确保优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必经之路,更是教学科研的源泉。

2.重视课后反思。就教研而言,课后反思尤其重要。要及时回顾和总结每课的心得体会,并写出教学后记,记录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只有这样,教师的内在因素才能起作用,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反思内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教学中的失误,包括过程和结果,这是反思的首要内容。(2)成功的教学经验,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以及如何适时变换教学法,如何自然、恰当地导入新课,如何充分准备教具,为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选用了什么典型例句、创设了什么情景和意境,发现并解决难点的有效方法等。(3)回忆和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4)回忆和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灵感以及临场变通或调控的闪光点。课后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课后反思既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又是教师自身剖析、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3.虚心听课,诚心评课。虚心听课、诚心评课是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之余听课评课是学习交流的好机会。经常去听同年级或跨年级新、老教师的课感受不同,受益匪浅。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价值更大。只有广泛汲取众家精华才能快速完善自我、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各级各类的观摩课、展示课和公开课呈现的是共性化、典型化的学习资讯,靠互动交流达到预期目的。而同事之间的随堂听课获取的是更为切合实际、真实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技能技巧,靠自己去感悟――分析、思考、评价、判断。一般说来,公开课包括三种类型: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和竞赛型公开课。公开课通常是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开放课堂,它为听课者提供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一起听课,学习、交流、研讨某一课题或教学模式并从中找出可供教学实践参考和借鉴的有效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既有发现的快乐,又有创造的快乐。

四、结束语

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课堂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同时也有一定的教科研任务。教科研是为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服务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又为教科研提供了研究的课题和实践检验,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篇13

教学团队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依靠团队力量解决青年教师工作、学习甚至生活中的困惑与难题,加入团队可以使青年教师拥有一种归属感。良好的团队文化,成员间团结、互助,积极向上,认真敬业,积极探索教育规律,这样的团队充满正能量,更好地引导、帮助青年教师,更能使青年教师产生家的感觉,激发年青教师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望。“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鼓励青年教师养成勤奋、认真、思考的工作作风;鼓励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是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从而促使其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教师。以辩证与发展的观点看待青年教师群体,青年教师知识新、思想活跃、敢于创新。同时,引导青年教师看到自身劣势,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仅仅掌握所学专业知识远远不够,应该广泛阅读心理学和高职教育教学类书籍,具有掌握和运用教育科学与教学规律的能力,提高科研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教学团队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科研互助氛围。青年教师普遍缺乏专业实践能力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又缺乏科研经验,即使想着手科研却又处于“单打独奏、无人引领”的境地。团队合作区别于个人模式与竞争模式的工作方式,其本质即是强调集体精神,成员间拥有相同或相近的工作目标、知识与能力的互补、明确的分工协作与沟通及有效的领导和管理等特点。团队的这些特征与优势,会对青年教师产生特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在这样的教学团队中,通过成员间教科研互动、团队与企业行业互动等,引领青年教师掌握开展科研工作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更好地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最终提高高职院校整体教学水平。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团队中培养科研能力实践

(一)在团队新老教师传帮带的过程中培养青年教师开展科研的方法与途径。

首先,使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与团队教科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子,使青年教师尽快了解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提升青年教师的高职教育理论与这一领域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因材施教”,分析高职学情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高职教学工作。对于入职后的青年教师,科研源于实践,引导他们学会在工作中培养问题意识,通过课程教学反思,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再把对教学实践的感悟提升到理论层面获得理论提升。

(二)在教学团队的常规活动中,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校本教研。

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应立足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寻找对策”的教研思路。

1.在教学团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过程中,培养青年教师的问题意识,引导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开展教科研工作。如,团队教师共同分析探讨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重难点把握,分析学情,并讨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运用等,优化高职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再为青年教师提供说课、讲课比赛的机会,使青年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团队研讨,针对问题,共同探索理论依据,找出改进的方法与手段。

2.以赛促研,通过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开展各级各类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促使青年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可以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教授担任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评委,并对课程教学服务于学生职业提出宝贵意见。在竞赛活动之后,组织团队开展专题研讨,促进团队教师更加深入地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引导青年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运用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自我总结教学得与失,撰写科研论文,或进行课题研究,从而获得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在团队科研合作中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组织经验丰富的科研骨干指导从选题、项目申报、论文指导到课题结题的全过程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团队教师的引领可以有效培养青年教师进行科研的信心,激发开展教科研的积极性;使他们尽快掌握科研方法与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并能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引导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帮助青年教师申请教学研究项目。同时,注重对青年教师科研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定期检查、督促、总结,促使青年教师早日完成科研项目,并对其成果首先在团队内推广运用,促进成果转化。在教学研究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青年教师对教学产生兴趣,提高教学的主动性[3]。

(四)在团队与企业行业合作互动中,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1.以团队形式,使青年教师主动走进行业企业,在与企业行业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其一,高职院校开展青年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活动,青年教师带薪脱产在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一线,参与企业生产、管理、甚至是技术改革与研发,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其二,充分利用与发挥社会企业与行业协会及职教联盟的作用,为青年教师牵线搭桥,使青年教师能够参与到这些社会团体的科研项目中,在社会培训、产品研发与技术改革与转让等方面广泛交流与合作,丰富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应用技术研究能力。

2.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重视对青年教师进行科研方法培训,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高水平的学术研讨,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园,加强与国内外同类院校的横向联系,了解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的新理念、新技术或新变化与新思路,开阔眼界,保持知识不断更新,同时,发现新问题、形成新视角与新灵感,从而提升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