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病床护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Relabilitation,CBR)是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一种经济有效,广覆盖,在家庭和社区层次为病、伤、残者提供康复服务的途径。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中阐明“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在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1]
大多数需要长期康复的残疾、慢性病或老年人适宜在社区和家庭中实施康复治疗,社区护士在社区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通过上门访视提供服务,是有效的康复方法之一。
武汉市青山区红卫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间,在当地残联的支持下为辖区60名有需求的残疾人建立了家庭康复病床,签约为残疾人及家庭进行康复服务。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对家庭访视护理和家庭康复有了一些工作体会,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街道残联的支持下,选取了60名残疾人建立家庭康复病床,入选条件是:办理了残疾证(残疾等级1―3级)、低保或困难家庭、伴有并发症或慢性病,自愿接受家庭医生/护士上门访视给予的康复服务。
1.2 方法
1.2.1 组建家庭医生团队 组建一医一护为一组的家庭医生团队,并进行社区康复适宜技术的培训,与上级康复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合作关系,保证从康复技术方面得到支持。
1.2.2 建床 一组医护管理4--8人,上门建立家庭病床,并签订“家庭康复服务协议书”,详细记录残疾人基本情况、照顾者情况、并发症和慢性病、治疗史、康复需求等。
1.2.3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⑴肢残人以康复残肢功能、阻止健肢功能退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器械使用和训练为主;⑵精神残疾人家庭以重建家庭生活秩序、家庭心理支持、督促服药、精神病人护理指导、鼓励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解救关锁、转诊服务等为主;⑶卧床和截瘫病人以压疮管理、辅助器械使用、代偿功能训练为主;⑷伴有慢性病者以治疗慢性病、照顾者护理技能培训为主。
1.2.4 家庭访视和护理指导 完成建床和康复计划以后,社区护士每周一次或按需进行家庭访视,每次访视工作后,填写访视记录单,由病人/残疾人或家属签字认可。
1.2.5 阶段性调整康复计划 每三个月由访视护士对残疾人康复情况作出阶段评估,交给专业康复医生讨论是否调整康复计划。
1.2.6 结束评估 一年约定服务期满,由家庭医生、访视护士及残疾人协理员一起上门做结束评估,残疾人状况有无改善,是否恢复自主照顾,康复目的是否达到。
2 结果
2.1 建立了家庭康复病床的60人中,男36人,女24人;肢体残疾39人,精神残疾11人,其他10人。年龄15―79岁。
2.2 比较建立家庭康复病床前后残疾人及家庭在主动康复意识、康复行为、护理技能、健康素养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主动康复意识从43%提高到80%;介助下自理生活者从28%提高到48%;照顾者掌握大部分护理技能从26.6%提高到71.6,但是残疾人个体的社会功能改善不太显著。
表1 建立家庭康复病床前后意识/行为比较
2.3 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在建床前和撤床后对60人进行心理测试,我们将测试结果为“正常0-7分”和“轻度8-10分”视为心理健康者,建立家庭病床前,残疾人心理健康者有20/22人,占35%。经过一年的家庭访视和康复指导,心理健康者有39/41人,占67%,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3 讨论
3.1 考虑到社区康复所需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社区康复服务的覆盖率和实际服务能力与“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奋斗目标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3],社区医生/护士通过建立家庭康复病床,为需要康复的人服务,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定期家庭访视能激励其潜能,使残疾人及家庭的主动康复意识、康复行为、护理技能、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等方面有较显著的改善,但残疾人个体的社会功能改善不明显。这可能与社会体制、环境和公众态度阻碍着弱能人士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长期困居在院舍里有关[4]。我们需要探索长效的家庭康复病床管理模式来实践社区康复。
3.2 家庭访视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护理人员担任,她们同时还要承担常规医疗工作及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随着家庭护理需求也越来越多,访视密度不能得到保证,有时会延长访视间隔时间。她们也深感自身的康复专业知识不够,访视装备不齐全,无法完全满足被访者的需求。
3.3 建立家庭病床是可持续有效的社区康复方法,家庭病床管理制度和个性化康复计划是保证家庭访视有效进行的基础[5]。现阶段社区护士的人数不足和综合知识欠缺,以及访视装备不齐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影响社区护理质量的因素,使得社区护士在实施访视工作时存在诸多的困难。需有长效社区护士培训机制和建立科学务实的家庭访视医疗体系作为社区康复工作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程凯,主编 .社区康复工作上岗培训教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6-17.
[2] 许少先,王晓君,张淑玲.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M].现代医药卫生,2010,26(4):617.
[3] 李敬.社区康复六议.中国残疾人,2010.04:68
篇2
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平等合作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过程中的言语、行动、神情和态度去影响病人而建立起来的。在与病人的交往中护理人员应热情友好,诚恳礼貌,充分利用语言这一交际工具,帮助病人减轻和消除消极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稳定病人情绪
有些病人从其他科室转入家庭病床科以后,心理缺少一种安全感,因为在其他科室治疗时,医生护士24小时值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护理人员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现在的病情,可能出现的症状及治疗和护理方法,应注意的问题;出现紧急情况怎样和医院联系。同时护理人员的情绪及表情对病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护士热情微笑服务、举止文静、态度谦和、操作认真,无形之中给病人一种圣洁的温馨和心理安慰。
丰富病人的生活内容
单调的生活往往使病人感到乏味、枯燥,甚至烦闷焦虑。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安排一些活动,这对促进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如安排他们听音乐、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阅读报纸等。随着整体护理开展和多元化护理概念的不断深入,音乐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亦愈来愈广泛。有研究表明音乐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时间和质量,改善食欲,缓解疼痛。以上各种活动只要适当都能起到良好的心理、生理调节作用。
帮助病人角色健康的转化
一旦患者适应了病人的角色,而且逐渐强化,就会妨碍病人心理上的康复,有些病人即使无任何症状,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病人仍然自觉有许多症状,总感觉自己是病人,小心翼翼,不敢活动,这时护士应明确告知病人其已康复,鼓励其恢复适当的日常活动。
创造良好的环境
帮助病人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获得社会支持,都有利于缓解心理应激,抵消心理活动的消极作用。
篇3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入院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并且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定期用药,并让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等。
1.2.2实验组护理方法
实验组实施中医健康特色护理,具体方法包括:①健康教育护理。患者入院后护师运用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针对性的开展辨证施护的方案,根据患者体质、疾病的证型等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健康教育时应该遵循畅情志、适寒温、顺天地四时阴阳变化等中医健康教育,始终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原则。②日常护理。家庭护理不同医院病床、高血压患者的生存时间的长短、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的强弱,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是家庭病床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方法之一,通过中医健康特色护理能够让患者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能够更好地用药,动态的监测患者血压,并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③饮食护理。高血压患者发病后护师要加强患者饮食护理,让患者服用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促进机体恢复,从而增强患者自身免疫,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护理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度、患者的遵医行为,如: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遵医用药、定期复查等。采用ADL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中ADL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方面。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高血压相关疾病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高血压相关疾病认知评分(82.87±7.98)分,高于对照组(53.60±14.55)分(P<0.05)。
2.2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实验组91.7%戒烟戒酒、95.0%合理饮食、96.7%适当运动、93.3%遵医用药、95.0%定期复查,均高于对照组的76.7%、81.7%、73.3%、80.0%、83.3%(P<0.05或P<0.01)。
2.3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实验组ADL评分(16.2±3.7)分、躯体功能评分(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1.6±3.2)、(53.2±7.1)、(56.7±8.4)、(51.1±6.0)分(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比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当前,高血压家庭病床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这种治疗模式主要是在患者家中建立病床,并且在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家庭成员积极配合下,为患者在家中休养实施护理的过程。家庭病床是医院延伸到家庭的病房,是将护患连成一体,将预防和治疗连接在一起,将护理融入到群众中,从而更加符合现代护理的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它的出现改变了单一的、局部的、分割式的以医院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它更加顺应了群众的需要。近年来,中医健康特色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护理后高血压相关疾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这种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中医健康特色的实施能够帮护师、家属等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保证中医护理的实施具有时间性、顺序性、计划性、预见性及目的性,保证每一项护理更加标准化,降低了护理过程中的遗漏,并且这种护理模式能够发挥患者家庭成员作用,让他们共同参与。中医健康特色护理在实施过程中更多的以机体康复、训练等为主,善于从患者心理、生理等对患者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能从自身做起,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戒烟戒酒、合理饮食、自觉运动、遵医用药、定期复查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血压家庭病床中实施中医健康特色护理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全方位、立体性、综合性的服务模式,其服务的对象不仅是患者,同时还包括了患者的家属以及其他健康人。这种护理模式是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护理服务模式,它能够减少传统护理过程中无效的重复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从而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这种护理模式能够根据每一位患者情况舒适度进行风险预测,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找到患者需求和护理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实验组ADL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篇4
脑卒中患者23例,全部为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需家人24小时陪护。其中男9例,女14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43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病因为脑出血者13例,脑梗死者10例,脑出血行手术病例6例。
2指导护理方案
2.1定时翻身,即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日间每隔3小时进行一次,夜间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以减轻对身体着力处的固定压迫。翻身时,切忌拖、拉、推,以防擦破皮肤。翻身后,在身体着力空隙处垫海绵或软枕,以扩增身体着力面积。
2.2定时清洁,即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每天用热毛巾擦身,分早晚洗脸、洗手、洗脚,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避免皮肤浸渍易损。
2.3定时按揉,即每天分早、晚两次,对身体着力部位,用75%酒精按摩,特别是骨突部位,要有足够力量刺激肌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皮肤的破损,增进要破损皮肤恢复。
2.4定时整理,即每天进行一次床铺的清扫、整理,杜绝床铺上有硬物、渣屑,使床单、被褥平整。
2.5定时换洗,即每周更换一次床单、被褥,布料一律采用柔软纯棉,切忌皮肤直接接触橡皮垫、塑料布等。
指导护理方案,每周进行三次示范指导,每月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整改。
3结果
所有23例脑卒中患者,分阶段进行督导、评价。
三个月时进行评价,20例患者皮肤完好,弹性十足;3例患者,骶尾部皮肤轻微发红,经督导检查,发现床单、被褥非纯棉所做,建议家人改正。
半年时进行评价,3例骶尾部皮肤发红者,经细心照顾,已经好转;有1例,出现右侧大转子处皮肤红肿,无水泡,经督导检查,发现家人因农忙,翻身、按揉不及时,时有夜间不进行之时,建议家人改正;2例左侧大转子处,皮肤稍有发红,经督导检查,发现患者拒绝进行护理,因卧床时间较长,产生轻生念头,故而拒绝护理,遂由我院医师进行心理劝导,使其增加生存的希望;余下17例患者,皮肤一切正常,家人照顾勤快。
一年时进行评价,1例右侧大转子皮肤红肿者,经2月余的精心护理,皮肤渐渐地趋于正常,检查时已经恢复弹性;2例左侧大转子皮肤发红者,因有了生存的希望,接受家人的护理,已经恢复正常;1例因复发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其他患者家人照顾勤快,皮肤一切正常。
两年时进行评价,2例因并发呼吸道感染,治疗欠及时,而死亡;余下20例患者,皮肤完好,无红肿、无压疮形成。
4结论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 穆某 男 87岁, 2013年2月因急性脑梗塞病情危重入院,住院期间合并肺感染,经抢救治疗20天病情稳定医院通知出院。
1.2 家庭病床条件:医用病床、电动吸痰器、血压表、止血钳、镊子等治疗和护理用物;租用了氧气钢瓶。退休的子女专职看护患者。
1.3 病情状况及护理方法:
应家属要求,患者出院的第三天入户随访:
1.3.1 病情状况:患者昏迷、氧气持续吸入;保留鼻饲管、留置尿管;呼吸平稳,体温36℃、血压、脉搏正常,24小时尿量不足800毫升。
1.3.2 护理检查及诊断:患者面颊红润、口唇干燥,询问鼻饲灌喂情况、总结24小时出入量:入量1000毫升、尿量800毫升,下腹部膀胱不充盈,呼吸有痰鸣音,家属拍患者背部没有痰咳出。室内集中供暖又加用了电暖器,温度偏高湿度较低。根据患者症状及环境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2)家庭处理治疗方案不当(3)知识缺乏
1.3.3 护理方法:
与家属共同调整护理方案: (1) 保持呼吸道通畅,需要时给予吸痰。 (2) 保证脑部供血供氧:选择适当流量吸氧防止低氧血症。 (3)鼻饲饮食:鼻饲饮食温度38-40℃、每次量200毫升,鼻饲饮食选材:营养丰富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恢复。鼻饲间隔中喂水、保证患者24小时总入量足够2000毫升; (4) 药物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私自增减药量和加服其他药物,发现异常与医生联系。 (5)室内添加温湿度计:室温:25℃左右,湿度50%-60%,给患者提供温暖舒适环境;(6)预防并发症 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及鼻导管; 每日2次口腔护理,保持清洁、防止出现口腔炎症;预防褥疮发生2小时翻身;避免发生尿路感染注意观察尿液的量与颜色,保持外阴清洁。
2结果 患者恢复顺利,停止供氧、拔除留置尿管、能表达意愿言语欠清楚,可以口腔喂食半流质饮食,无并发症发生。
3分析
3.1病情症状分析:老年昏迷患者由于器官老化机能减退,症状注意不到有可能引起不良的变化。
老年肺、咽喉感觉迟钝、咳嗽反射减弱。 护理措施做到位,增加气道清除分泌物的能力。
老年患者消化系统喷门括约肌老化松弛易造成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下呼吸道影响肺换气,引起低氧血症加重病情。
留置尿管易于造成患者泌尿系的感染,保证患者每日饮水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尿管和集尿袋,是防止合并症的有效措施。
有完善的监测、治疗设施是不够的,需要熟练的应对变化的护理技能。这些都要使患者家属理解、取得配合保证患者顺利康复。
3.2 家庭病床护理:家庭病床护理是为适合在家庭进行治疗和管理而就地建立的病床,它把医、护、患、家庭联系在一起,与临床护理相比更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主动性。本文一例病案,代表着部分社会人群的倾向性。患者在家中由家属照料,他们及其家属掌握家庭康复知识和技能,对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不同角度进行康复有促进提升作用,同时减轻患者住院费用经济负担。有关家庭病床医学护理、社区康复知识的普及需求日益迫切。有研究显示[1],老年人及其家属均需要家庭护理服务,意愿支付值偏低。建议政府为家庭护理的发展搭建运作的政策平台,确实将老年人的服务需要转化成可及的服务需求,从而促进家庭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3.3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满足社会护理需求,推动护理专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护理人员的总和。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护士的护理职能也产生了相应的转变。第一,护士的服务对象从单纯的照顾患者扩展到关照整个人群。第二,工作领域从医院护理扩大到社区。第三,研究范围从研究疾病延伸到探究所有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家庭病床护理,工作领域从医院护理扩大到社区促使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更贴近社区现状。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公众健康需求增加而出现不协调的发展。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平衡护理人员的资源配置使护士有好的发展机会,利于提高整体社会人群健康,需要社会多方支持和落实。
3.4 护理学科面临的挑战:有资料所示[2],我国医护比例1:0.9,仍低于国家基本配置标准(1:1),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2)和发达国家水平(1:4)。
起始工资医生是临床护士1.9倍,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医、护起始工资比为 1:1.2~1:2。
卫生人才的需要量受社会需求驱动。护理人员学历偏低,职称晋升困难、薪资待遇差,行业地位低下影响了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2011年护理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给护理学科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
2013年1月16日中华护理学会(CNA)与国际护士会(ICN)就加入ICN事宜在北京饭店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3]。未来将是护理工作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护士将起到较以往任何时代更为重要的作用,护理领域尚存在很多未被开垦和挖掘的潜力。
参考文献:
篇6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社区接受治疗的30例家庭病床患者作为对照组,对30例家庭病床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制定护理改善措施,护理改善后,选取同一社区的30例家庭病床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8.3±2.5)岁。
1.2 方法:对90例家庭病床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制定护理改善措施,改善措施为:①治疗性护理;②帮助就医;③心理护理;④辅助检测;⑤辅助康复训练。
1.3 指标观察: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情况、各项指标评分情况。护理风险评估总分为100分,低于70分表示患者的依赖性较强,超过70分表示依赖性较低,分数越高,依赖性越低,反之,依性越强。各项指标:疾病知识、皮肤清洁、合理服药、社会关系、饮食习惯、生活自理、睡眠质量、辅助工具、心理状况。各项指标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改善越好,反之,越差。
1.4 统计分析:将研究中所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15.0软件对研究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x±s)对数据计量资料来表明,用χ2检验来表明计数资料,当P值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模式在不断的更新变化,社区卫生服务随着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转变,护理工作由医院为主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和单个家庭为主[3]。家庭病床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利于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家庭病床缺少医院护士的专业护理操作,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护理风险,对家庭病床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找出影响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4]。
护理风险评估能够影响家庭病床的有效管理,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家庭病床的建立,应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加强风险意识,制定相关措施,降低家庭病床的护理风险[5]。具体的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极易导致心慌、寂寞等不良心理情绪的出现,应与患者多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对于不良心里情绪进行疏导;②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护理要素,提高疾病和护理知识水平;③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实际病况,制定良好的饮食习惯;④运动锻炼:在患者身体可以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锻炼,提高恢复速度。本研究表明,改善后的护理质量明显好于改善前。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评估在社区家庭病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事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麦艳冰,李学文,彭秋平.护理风险评估在社区家庭病床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107-109.
[2] 马海萍,彭幼清,任燕芳,等.家庭病床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25(15):1758-1761.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层流床单间隔离的29例患儿,其中男孩16例,女孩13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7岁。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19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粒细胞缺乏2例。隔离最长时间60 d,最短7 d,平均18 d。
1.2 方法 护理方法包括全面评估、病房布置、治疗尽量集中、疼痛和舒适度的护理、增加安全感、注意随时沟通、信息支持等护理方法。
1.3 结果 29例进行层流床单间隔离的患儿,完全适应26例,不完全适应3例,无中断隔离病例。
2 常见的心理反应
2.1 愤怒与敌对 刚开始入住层流床单间隔离后,几乎切断了患儿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不能上幼儿园和小伙伴玩,不能去游乐场,也不能去公园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最爱,从入住层流床单间隔离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孩子每天在层流床内发热、恶心、呕吐,有打不完的针、输不完的液,刚开始会哭闹要回家,甚至尖叫,打骂医护人员。
2.2 恐惧和紧张 儿童对医院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害怕扎针,害怕疼痛。进入层流病床单间隔离后,对层流病床的特殊设计,循环风的噪音,工作人员的无菌防护,会加重患儿对医院的紧张与恐惧。
2.3 孤独与忧郁 患儿在入住层流床隔离一段时间后,感到回家逃离这儿的愿望无法实现,逐渐的开始接受,但拒绝与人交流,表现为自己玩玩具,自己拿着漫画书来回翻等,护士问话也不搭理。
2.4 自制力差,不能坚持 患儿在层流床内单间隔离一段时间后,逐渐适应,不再感到恐惧与焦虑,但疾病的逐渐恢复或体力的逐渐恢复,使患儿爱动的天性逐渐显露出来,表现为一不留神就跑出隔离房间,跑到了走廊或者别的人多的地方。
3 心理护理
3.1 全面评估 全面评估患儿的情况,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儿进行交谈,了解患儿的性格、习惯、爱好及家庭生活环境等,了解患儿的家庭支持系统,评估患儿对家长提供的物质和情感支持的满意度。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严密观察患儿的言语、动作、行为及非语言情绪反应,是否有孤独感和失望,根据不同的情绪表现,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3.2 病房布置 根据患儿的不同爱好,病室内除备有常规用物外,适当放置小型光盘机、电视机、小玩具等。如可在小男孩入住时粘贴铠甲勇士的卡通画,给他讲铠甲勇士的勇敢精神;在小女孩入住层流床后,可在层流床周围挂一圈气球,让她们生活在里面像一个小公主,可以选用的方法很多,总之要用心为患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符合患儿心情的环境,调节患儿的情绪,尽量减少陌生感。
3.3 治疗尽量集中 治疗护理的时间要相对集中,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尽量减少对患儿的打扰。适当的安排探视,尽量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刺激。
3.4 疼痛和舒适度的的护理 几乎所有的患儿都害怕扎针,害怕疼痛。在治疗时尽量减少静脉穿刺的概率,可使用PICC或留置针,必须穿刺时也要向患儿解释,取得信任与配合。穿刺时慎重选用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年长患儿可采用深呼吸、放松、抚摸、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少对疼痛的关注[1]。
3.5 增加安全感 让患儿对护士产生安全感、依赖感。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爱心、责任感去关心患儿,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满足患儿情感上的需要。让他们感受到关爱。
3.6 注意随时沟通 包括和患儿及家长除了语言交流外,还要注意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鼓励的手势都能给患儿带来力量。认真耐心的听患儿说话,避免使用消极的语言,对每次治疗中的积极配合要给予鼓励、表扬。
3.7 信息支持 患儿虽然不懂什么是白血病、什么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但他会察颜观色,通过观察大人的表情来判断自己的病情。很多患儿在病情加重时会问,自己是不是生了很重的病,治不好了,所以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强有力的心理支持[2-3]。
4 讨论
层流床单间保护性隔离已成为治疗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免疫力低下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患儿由于特有的心理,在层流床内单间隔离期间,除了要承受疾病和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外,还要承受隔离带来的恐惧与孤独。在护理过程中,若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则有可能出现不适应甚至中断隔离的后果。工作中要有耐心,心理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从不适应到不完全适应,再到完全适应需要我们的精心护理,也需要时间。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在护士的关心爱护下,让患儿逐渐感觉产生安全感、依赖感,提高患儿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降低感染率,从而提高治愈率。 在今后护理工作中,探索不同患儿在层流床内单间隔离期间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开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
篇8
护理人员作为社区家庭病床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配置情况对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国社区家庭病床护士配置人数不足,服务人次多,工作强度大;社区护士工作职责不明确,存在一人同时承担多项工作任务的情况。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护理人力资源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护理质量的分值随着护士人数的减少而降低。家庭病床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家庭病床患者的医疗安全就得不到有效保障。而社区医务人员的职称晋升难度较高,薪酬待遇欠合理,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家庭病床护理人员的结构不合理。
(二)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受我国长期“重医轻护”观念的影响,护士的社会地位不高,且许多社区护士对自身专业方面的要求也较低,认为只需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过关就行,很少主动给患者做健康宣教;此外,医疗服务价格的下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医疗服务含金量的认知。有研究显示,由于家庭病床护士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大量的护理项目由医生替代实施。这些都可能导致患者看轻家庭病床护士,觉得她们只会打针输液。
(三)社区医院相关制度及入户相关设施不完善
对于一些年老且有多种疾病集一身的患者,家庭病床服务存在较大的风险。而社区医院在家庭病床的收治范围、组织领导、制度纪律和器械设备等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范,护理人员在家庭病床服务中的消毒隔离和医疗垃圾处理等方面也比较混乱,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大了家庭病床服务的风险。
(四)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够,法律意识缺乏
家庭病床护理的内容较为广泛,需要定时上门服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病情程度不一的患者。需要给予辅助治疗、生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服务等。而一些护理人员自律性不够,时间观念不强,在工作中不注意沟通方式,对患者的隐私不尊重,造成医疗纠纷隐患。
二、防护策略
(一)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定位家庭病床护理人员
社会媒体应做好宣传工作,使公众对家庭病床护理人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科学认识医疗风险,增加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同时,家庭病床服务护理人员也需将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单纯的护理工作者转变为家庭病床服务的管理者、支持者、协调者、教育者和咨询者。
(二)合理配置家庭病床护理人员,适当提高其待遇
建议政府部门制定关于家庭病床护士的准入制度和配置政策,合理配置家庭病床护士,并适当降低社区医务人员的职称晋升难度,改善家庭病床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护理人员从事家庭病床护理工作。
(三)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流程
现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应建立和完善包括家庭病床的准入和撤出制度、护理工作制度、医护人员行为规范、护理病历书写等制度,以明确医患双方在家庭病床规范化管理上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规范管理家庭病床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严格按规范操作。
(四)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篇9
本组资料是我科在2007年4月~2008年12月收治的86白血病住院患者。有继发糖尿病的患者45例,患者均为在化疗治疗期间,由于应用激素及化疗药物而导致引起的。男24例,女21例。年龄28~60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4例。患者的文化程度均为大专以下,其中文盲2例。在全部患者当中,无明显糖尿病症状但血糖增高的患者30例,占73%;有15例主诉出现有多尿、多食和口干等症状,占27%。在护理评估调查中发现,所有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缺乏了解,只有2例大专文化程度的患者部分了解。
治疗方法:40例患者采用降糖平、达美康等药物治疗,有5例应用胰岛素治疗。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果
通过对白血病继发糖尿病患者的精心观察和护理,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本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而且均能够顺利度过化疗期,保证了化疗各疗程的顺利完成,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
护理
饮食护理:白血病继发糖尿病的患者,多数因为出现贫血和化疗药物的应用等原因,导致患者无明显的多食,在给予胰岛素及药物治疗时,我们护士需详细了解患者当日的饮食情况。如果在患者化疗期间,出现有恶心呕吐,可将桔子皮、柠檬放于患者鼻孔处,让患者来闻;当患者感觉心慌、乏力、出冷汗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和护士处理,并立即让患者食用饼干、糖果等食物。注意观察监测血糖和尿糖的变化,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本组有4例患者出冷汗、四肢无力,立即口服面包后,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局部护理:由于白血病患者容易出血,因此皮下注射胰岛素后,局部按压时间要稍长,同时要避开硬结处和淤血处。由于使用化疗药物,患者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在用药时,护士必须在病床旁仔细观察,注意心电监护、监测脉搏、呼吸、心率、血压等变化,做好记录。
心理护理:因为白血病为恶性疾病,在临床治疗上需要反复化疗,所以患者承受着强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再加上糖尿病的困扰,对患者的打击是非常大的,患者多表现为忧郁、烦闷、沉默不语、愤怒。为此,用药前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先告知该药的不良反应及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指导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护士要耐心、亲切地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解除其思想顾虑,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化疗。本组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并主动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完成化疗疗程。我们还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并理解他们,在治疗上将费用降到最低,使白血病人处于持续缓解状态,血糖在药物的维持下也保持在正常水平内,让患者顺利渡过心理压力期。
预防感染的护理:白血病患者由于白细胞质量的异常及正常免疫机制的破坏,极易发生感染,常以咽喉炎、口腔炎、肺部感染、肛周炎及肛周脓肿多见;而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皮肤的化脓性感染和真菌感染多见。我们应根据具体患者病情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与护理。
篇10
为了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干休所开始着手家庭病床的建立,这为解决住院难的老人医疗问题打开了新的路径,我们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响应,踊跃参与,起初有的同志感到没什么,认为平时我们就是与老年病人打交道,出诊、巡诊、输液打针、送医送药到家,区别不大吧,可是深入分析就出现了为难情绪和担心,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和解决。
1 尽快建立家庭病床各项制度
目前家庭病床管理只是上级布置的一项工作,没有相应的完善的章程和管理制度,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对于护士来说,护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俗话说:没有规定不成方圆。因此迫切需要业务主管部门制订适应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特点的统一服务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家庭病房管理制度,护理出诊制度,建立相应的护理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以便加强对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使家庭病床护理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使家庭病床护理的实施有章可循,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后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方能提高护理效果。否则就是对老前辈的不负责。
2 确立适宜的家庭病床管理理念
我们目前执行的是干休所门诊护理工作常规,任务范围与家庭病床截然不同,以前的护理服务内容单一,就是执行医师医嘱,而家庭病床护理服务的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我们门诊目前是以肌肉注射、静脉输液为主,注重医嘱,不重视对患者的观察和判断;注重治疗性措施的落实,忽视病人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工作。对于家庭病床中的饮食指导、精神支持、健康咨询和教育、康复训练和指导、临终关怀、用药指导等全方位、立体性、连续性、综合性、及时性的服务,就更加较少顾及。专家认为,确立家庭病床患者出院后远离医院,要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家庭病床护理必须与院内护理无缝接轨,基层卫生单位的护理管理者,必须与医院密切沟通,紧密协作,及时向上级护师汇报工作中的需求,医院要积极提供专业的治疗与护理技术支持,才能满足院外后续治疗与护理的需求。
3 积极培训家庭病床护理人才
我们知道,家庭病床的大部分工作是护理,要求护士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应具有全科护理知识和技能,一定量的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常识,了解心理学,掌握心理、社会及环境等因素对人的影响,并要善于观察分析,具有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才能做好家庭病床护理工作。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少部分经过全科知识培训的护理人员和新招聘的护士,年龄虽然不大,但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现象,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识与技能相对缺乏,尤其缺乏家庭访视护理的相关知识,难以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对家庭病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要尽快的根据时间地点,途径多种多样加速进行。以培养出一大批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具有一定各专科护理的知识与技能、有较强沟通技巧、能独立处理家庭护理工作中各种疑难和突发的事件、使病人及家属信任和满意的护士。
4 重视对家庭病床患者的家人和照料者的培训不容忽视
我们建立了家庭病床,但并不是我们的护士24小时都在患者身边,更多的时间是家人或照料着在为患者服务,所以提高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样重要和迫切,我们在对护士培训的时候,要侧重她们管理和指导能力的培养,他们的直接领导是护士,要让护师将他们组织起来,抽时间挤时间集中学习,或在巡诊查房中个别指导,还应重视护师对家庭护理人员的沟通与交际能力、与同行合作的能力培养。指导护工需认真、细致、全面、尽职尽责地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做好病人的口腔、头发、皮肤护理及其他基础护理,对所护理病人做到:一剪(剪指甲),三周到(呼吸处理、饮食照顾、大小便处置),五送(药、水、饭、大便器、小便器)六洁(头、皮肤、会阴、床铺、口腔、足)。平时我们要真心体贴关照照料着,让他们懂得我们是战友,共同的岗位、任务、目标都是一致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是我们的职责,携手做好各自的事情才是目的。
5 帮助护师克服为难情绪
护士的职业存在一定的风险一般人可能不大理解,当您近距离接触之后就恍然大悟了,专家提出,家庭病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士职业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心理、生物、物理等方面危险因素及出诊时的安全危险,还有家庭治疗护理中涉及的问题:护士要为患者打针、输液、摆药,稍不注意可能出现差错或漏摆错摆,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没有他人协助或监督;同时认为,从事家庭病床的医护人员如果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漠,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及时,内容不详细,描述不准确,字迹不清楚,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吻合,这都有可能为日后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这些对于一对一服务的护士来说,压力、担心是随时存在的,因此要鼓励护士,勤学习,苦练基本功,独立工作既胆大又要心细,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心里时时刻刻装着防护意识,在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开展家庭护理的法规或规章的情况下,有问题及时向领导和老师请教,抓住事故苗头不放,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总之,开展家庭病床护理是对慢病患者的关心和关怀,它增添了新的护理工作内容,扩大了护理工作职责,使服务从医院走向家庭,它已成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热点。因此,承担家庭病房护理的护士,应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一专多能专职护士,并且应掌握心理学、健康教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尚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家庭病床的规范化管理和资格管理,促进我国社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杨萍《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6期2012-8-1
[2] 张艺潆,王嘉淇,杜宁,等.我国家庭病床的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5):69-70.
[3] 殷爱琴.家庭病床与社区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2):1039-1040.
[4] 刘腊梅,周兰姝,吕伟波,等.我国老年家庭护理服务的利用情况及现状分析.护理研究,2007,21(8):1982-1984.
[5] 单伟颖,李青,张树峰,等.大学生及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家庭护理的认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67-70.
篇11
引言
开发全自动瘫痪病人护理系统是根据瘫痪病人的实际需求提出来的。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有各种瘫痪病人4600万,其中全瘫病人为2100万。护理瘫痪病人比较困难,尤其是护理全瘫病人。每4个小时要由至少两个护理人员帮肋翻身一次,每1O个小时要护理人员帮助其大小便一次,便后还要清冼。病人内心因此十分痛苦,其家人也不堪重负。目前这类病人的护理主要依靠人工,护理工作十分繁重。我公司开发的护理系统通过超静音电动推杆实现了病人自动翻身,自动起坐,自动变躺位,通过各种电控元件实现智能洁便系统,通过超静音气泵和速热器出水实现病人清洗身体以及浴盆充气,等一系列功能。护理人员只需要用操作面板就能完成对病人的各种日常护理工作。这不仅大大节省了护理费用,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病人自信心。
1 护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介绍
护理系统只要包括电动病床的躺变、智能床上座便器和气垫控制。
目前市面上在做的电动病床的躺变主要有背部升降,腿部升降,整体升降,这几个功能,我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侧翻身功能,实现病人躺姿的变换,有效的防止了由于长期压迫肌肉组织而导致的褥疮,而且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轻松抬起病人,擦洗病人的后背。采用电动推杆作为动力机构,不但保证了足够的支撑力而且蜗杆式结构保证了掉电也不下滑,而且推杆的速度平稳缓慢,保证了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感,采用丹麦的LINAK推杆,能做到完全静音且运动平滑,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
智能床上座便器,主要包括便门开关,自动检测大小便,自动清洗便盆,温水冲洗屁股,热风烘干屁股,消毒,便罩等几个子系统构成。
气垫控制,主要有超静音气泵通过多路气管给各个位置的气囊供气,而各气囊的气体出入由各静音气阀控制。通过控制气泵和气阀的开关,实现自动轮换病人的支撑点以及减少侧翻身时单边的压迫感,有效增强病人的舒适度。
全套系统的超静音设计,包括躺变的电机运动,气垫控制等。在人体睡眠情况下,定时自动缓慢调整病人睡姿而不打扰病人休息,不但有效的防止了肌肉长期压迫带来的病症还挺高了睡眠质量更快更有效的康复。
2 护理系统的组件及控制思路
硬件电路部分包括:开关电源,蓄电池,应急供电及充电电路,操作面板,紧急制动按钮,床体躺变电路,座便器电路,气垫控制电路;
护理人员和病人的对设备的操作,采用线控操作面板,LCD显示屏和各种功能按键,功能按键如下:
提供点动操作,包括:背部升降,腿部升降,床面升降。
提供一键式操作,包括:心脏躺位、起坐、气垫防褥疮、大便冲洗、小便冲洗、便门开关、冲洗;
提供设置功能,包括定时调整睡姿,定时大小便,冲洗水温水量设置,烘干温度设置,模式设置等;
提供病人信息查阅功能,包括记录每天病人的大小便情况,环境温度等;
床体提供紧急制动按钮功能,关闭所有动作,保证人身安全。
床体躺变电路,主要提供5路电动推杆驱动电路及传感器反馈电路。有背部升降推杆,腿部升降推杆,床面升降推杆,左侧翻推杆,右侧翻推杆;这5路推杆有过流保护及限位开关保护,而且推杆本身带编码盘,所以,能够准确的显示起背,抬腿的角度和升降的高度以及侧翻身的角度,除此之外,还提供归位传感器,由接触式工业级行程开关触发,稳定可靠的保证了平躺位作为零位。
座便器电路,此电路是整套系统最复杂的部分,包括这种不同规格的电机和传感器的驱动,有水路,气路及运动机构。这里根据机械结构部位来做基本阐述。便门的开关采用快速电动推杆,保证足够的支撑力,掉电后也不下滑;座便槽底部铺设电容式传感器以及人体距离检测传感器,这两个传感器保证了病人坐在上面以及检测出了病人的大小便情况。座便槽的侧壁装有水路喷头以及出风孔,当病人大小便完毕后,开始冲洗屁股以及烘干屁股,这里冲洗屁股相关电路有速热器、小水泵、小气泵、分路器、水阀的控制以及温度、流量传感器反馈,烘干屁股相关电路有电热丝,风扇以及温度反馈。水路和气路的多个温度检测保证了人体不会被热水烫伤。例如速热器有2路温度检测,一路是水温的AD值,保证了出水的水温PID控制,另一路是水温开关控制,水温超过50℃直接切断双向可控硅,保证不烫伤人体;而且,在出水口再加了一个温度传感器,保证了再速热器失效的情况下也能安全可靠;座便槽侧壁底部装有大出水孔,通过增压泵保证足够水量和冲速把便槽冲洗干净;排水采用真空泵,采用离心力,使下水道管路形成强劲的虹吸效果,有效排污;床底下有两个箱体,一个是水箱,储存一天的水量,装有水位检测,低于设定值报警提示,人工加水;另一个是污物箱;稍微大于水箱,外壁装有液位检测,高于设定值报警,提示人工倾倒。
气垫控制电路,主要提供1路充气气泵和多路气阀。在设计中除了防止病人长期压迫肌肉和神经引起的病症外,主要给病人带来舒适感。例如,侧板上的气垫,缓冲病人在侧翻身时手臂和臀部的挤压;枕头板的左中右气垫,保证头部的舒适感,还有腰部位置的大气囊,起到支撑腰部重力的作用,这些气囊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所以能带来更好的舒适感。由于床板的多孔设计和中空设计,保证气管可以穿入到床板下,而且不暴露在外面。
3 结束语
全自动瘫痪病人护理床给病人和护理人员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床体的躺变和气垫控制极大的减轻了病人的疼痛,也帮助了护理人员每4小时调整病人侧翻身的劳累,床上的智能座便器更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病人的自信心。不过护理系统的复杂性带来了机械结构、硬件电路以及软件编程的复杂性,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小问题,带来了后期设备维护的问题。本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有效的降低了维护的复杂性,如果某个功能出问题了,对应的只要更换相应的电路和部件即可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 张东,谢存禧,禧吴剑。机器人化多功能护理床的研究与开发。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3年第6期.
篇12
篇13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疾病,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现以高达9%~10%,易并发肾脏病变、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病病变等合并症。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等,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健康教育、精心的护理,对改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9年1月一2011年1月共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106其中男86例,女62例;年龄46岁-85岁;病程4-30年。其中Ⅰ期18例、Ⅱ期21例、Ⅲ期44例、Ⅳ期20例、Ⅴ期3例。
2 护理方法
2.1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护理措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
①根据血糖、体重、活动情况,计算每日摄入总热量,按医生制定的3 餐食谱进食,严格限制主食量, 每日总热量约25--35kcal/kg为宜。②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0.6-0.8g/kg)。这是因为高蛋白饮食可加重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增加肾脏负担。由于植物蛋白的生物利用率较低,所以患者最好选用鸡,牛奶,瘦肉,鱼等动物蛋白。③限制钠盐摄入量(每日3g),根据血压及水肿情况采用低盐或无盐饮食。④摄入充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同时避免食用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酸的食物。
2.2 运动治疗护理:
根据病情合理安排运动。重症患者需卧床休息,轻中症患者可自由活动,以不疲劳为度。运动宜在注射胰岛素30―90min内进行,注射胰岛素2h后,不可过多活动,避免低血糖发生。体重超过标准者,适当减轻体重。
2.3 控制血糖:
根据医嘱良好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被认为是引起肾脏病变的始因,严格控制血糖在临床前期具有延缓肾脏病变进展的作用,长期维持血糖正常,可使肾功能稳定。指导患者严格执行饮食计划,尽可能使血糖控制在6.5mmol/L以下。
2.4 控制血压: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硬化,血压升高较显著,只有有效降压,才能减轻肾小球“三高”状态,延缓病变发展[1]。应每日监测血压两次,特殊者定时测量,注意观察血压变化。高于正常者,及时报告医师。
2.5 水肿及皮肤护理:
患者由于体内蛋白的丢失,长期浮肿和循环障碍,加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皮肤易破损、难以愈合、感染甚至褥疮,应保持个人清洁卫牛,经常为患者整理床铺,每天记录液体出入量,适当抬高肢体以减轻水肿,对水肿轻者限制活动,重者卧床休息。
2.6 生命体征观察:
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出现头晕、心慌、汗出等低血糖症状,及时报告医师,并立即测血糖,并给患者补充葡萄糖。如出现恶心、头痛、呕吐、烦躁、神志不清等酮症酸中毒症状,立即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2.7 心理护理:
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而由于糖尿病肾病病程较长且难以治愈,患者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失去治疗的信心。应多与病人交流,掌握患者心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树立起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