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

篇1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幼儿掌握健康知识,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和谐发展。因此,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学前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实施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由此可见,教育幼儿的首要目的就是如何增强幼儿的身心健康。这是由于学前儿童身体器官的发育、系统的发育以及功能的发育尚未完善,学前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和抵御能力较弱,再加上学前儿童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弱,易于受到伤害。所以,学前儿童需要成人的精心养育和帮助,更需要鼓励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健康活动,通过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1]人处在生命历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关注健康问题,都要时时掌握健康信息和知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否则,健康就会远离我们。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人一生健康教育的奠基阶段,关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既能够提高学前期的生命质量,又能为人一生的健康赢取时间。因此,对学前儿童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学前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提升人一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儿童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儿童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儿童智力发展、品德发展和审美发展的物质基础。学前儿童健康既是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结果。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多姿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拥有健康的身心,更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此外,新颖有趣的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充分满足学前儿童活泼爱动的心理需求,帮助幼儿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与同伴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和创造健康美。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教育者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实施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发挥作用。幼儿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受、去体验周围的世界。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比如教师在选取活动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充分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去学习,让幼儿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二)科学性原则

教师设计、组织、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制定活动目标要科学,选取活动内容要科学,选择活动方法要科学。所谓遵循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教师学会观察幼儿,研究幼儿,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健康知识,帮助幼儿形成科学、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发展性原则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负责,既要考虑到幼儿的现实发展,又要考虑到幼儿的终身发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告诉我们,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已有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到幼儿将要达到的水平,要善于在两者之间形成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幼儿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教师绝不能只顾幼儿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幼儿的终身发展,既要让幼儿充分自由发展,又不能让幼儿养成懒散的坏习惯,要为幼儿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差异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要遵循差异性原则,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唯一的,每个幼儿都有着自身特有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幼儿。教师要注重个别差异,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还要关注到个别幼儿的需求,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还要辅之于个别活动或区角活动,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关系着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既需要幼儿园的努力,还需要与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全方位地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少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2]庞建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2

(二)直观性原则

学龄前儿童的抽象思维还未形成,基本处于直觉形象思维的阶段,故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认识到这一特性,因势利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的实物教具,如玩具、模型、图片、手偶、简笔画等进行教学示范和说明,要善于运用自身的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直观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在设计每一项语言活动时都要注意调动儿童的眼、耳、鼻、舌各部分的感官对语言进行直觉体验。

篇3

儿童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希望,儿童健康的心理是以后成长为国家栋梁的前提。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儿童心理的发展在学龄前期的准备是人经历的极其重要的阶段。心理教育要从学龄前儿童开始,继而接受学校教育,在教育中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并使其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这是每个国家都希望做好的。在我国更是这样。我国当前教育的总目标是:体育与智育、德育三者并重,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活动是儿童的主要活动,他们通过游戏、体育活动学习和成长,并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儿童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知难而上。

2.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体育与心理是两个不同却密切相联的概念。体育运动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对于学前儿童起的作用更大。在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儿童年龄越小,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成为他一切行为的基础,学前儿童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肯定程度,对其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极为重要。如通过对学前儿童进行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增强学前儿童的竞争意识、独立表现意识、群体意识等。同时在体育运动的带动下,学前儿童也会产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还可以促进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在身心的发展中起很大的作用。体育游戏是游戏的分支,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儿童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它是一个非凡的教学过程,这对儿童尤为重要。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水平等的发展。在游戏过程中能使他们接触大量的游戏材料和新鲜的游戏内容和方法,通过听、看、练来了解游戏的方法,经过大脑的理解和自身的身体练习来完成游戏,体会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身体锻炼的基础上达到了对儿童的全面的教育。

从教育界40年代以来就已经重视游戏对于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天生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在身心的发展中起很大的作用。体育游戏也是游戏的一个分支,以促进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是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浓厚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研究表明,儿童参加适宜的体育游戏既可以促进他们社会技能的提高及其社会性发展,又可以促进他们认知的发展。通过体育游戏带来的愉悦体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缺乏运动所导致的身体问题,体育游戏的工具性也可以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体育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3.儿童体育游戏应注意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原则

由于儿童注意力特征,对其进行教育训练要具有一些方法和原则。家长老师要利用儿童不随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不断变换刺激的方式,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儿童注意的中心常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因此较长时间的活动训练尽量避免。儿童的注意范围狭窄,教师在训练的单位时间内不能呈现多个刺激。加强示范,示范想要儿童做的活动,并且用语言提示,以多种感觉方式将要做的活动展现在他们眼前,这样有助于儿童知道让他们集中注意的信息。使用奖励法,既用词语称赞或其他强化刺激增加所希望的注意行为出现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希望的注意反映出现后,要立即给予奖励。

4.体育游戏对儿童具有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它不仅增强体质还有助于儿童理解和懂得他周围的世界,在幼儿园里分小组进行游戏有助于提高儿童语言能力增进感情,学会与人交往。体育游戏不仅是儿童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独特的学习活动,也是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水平等的发展。在游戏过程中能使他们接触大量的游戏材料和新鲜的游戏内容和方法,通过许多听、看、练来了解游戏的方法,经过大脑的理解和自身的身体练习来完成游戏,体会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身体锻炼的基础上达到了儿童的全面的教育。

体育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品质。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游戏者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体育游戏以它特有的趣味性使他们愉快地、心甘情愿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大部分的学龄前儿童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在游戏中,大多数儿童则能专心致志,表现得很耐心和细致。通过体育游戏活动提高儿童的有意行为并逐渐巩固起来,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好品质。

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它不仅能促进骨骼肌肉的功能得到改善,锻炼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还有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因为体育游戏中的内容能使儿童的全身各器官系统都得到了活动,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体格,端正的体态,游戏过程中总伴随快乐和满足的情感,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和享受,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体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馨.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4]王玉珠,方秋丽,孟宪菊.从素质教育的视角谈幼儿体育教育[N].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

[5]雍世仁,张亚平.体育游戏与快乐体育跚[N].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2(4):92-96.

[6]陆平.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9 (1).

[7]彭玫,李海燕.兴趣对培养儿童体育能力和习惯的影响[N].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

篇4

综合文献发现,目前对游戏领域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的研究,即对游戏的本质、价值、哲学等方面的研究;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面的研究,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理论层面的游戏思想在实践游戏中的运用,游戏治疗等;第三层面即为微观层面的研究,就是对幼儿园游戏实践的研究,如对游戏的具体组织与开展的研究。

一、对学前儿童游戏宏观层次的研究

1、游戏的本质

游戏具有自主性、假想性、内驱力、社会性等特点。刘慧(2010)认为在幼儿园教学中药充分体现游戏精神,必须确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游戏精神。杨宁(2010)认为把儿童游戏行为作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即行为的种系发生影响其个体发生,同时,行为的个体发生通过游戏影响种系发生。杨晓萍、李传英(2009年)则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阐述儿童游戏的本质,游戏不仅使儿童的身体文化超越了纯粹的肉身文化,赋予儿童有灵性的文化生活;更是儿童的一种创造性文化,儿童游戏的精神内核是自由与创造,美则是儿童游戏的终极追求。

2、游戏的价值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等这些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王小英(2013)阐述了游戏对于学前儿童的意义和价值,游戏建构了学前儿童的精神世界,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游戏具有特殊的意义,游戏是学前儿童存在的的一种形式,是学前儿童生存的一种状态;游戏还促进了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游戏培育了学前儿童良好的学习品质;毛曙阳(2009)关于游戏的哲学思考,从哲学层面而言,游戏是神圣的和具有超越性、严肃性,游戏的意义在于自我表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在的和发生性的价值。郑刚(2009)对余家菊儿童游戏教育思想进行了述评,她认为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机会;从身体、德育、社会生活、美育等五个方面全面的论述了游戏教育的价值。祁岩(2013)认为在游戏中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王、杨宁(2010)认为假装游戏能促进儿童理论能力的发展;但菲、冯璐、王琼(2009)认为表演游戏能有效促进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的发展。

3、乡村、本土游戏的相关研究

乡村、本土游戏近年来慢慢进入研究者的视角,也越来越多的研究聚集在乡村游戏的开发与利用上。杨慧敏、黄进(2012)采用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揭示了在乡村幼儿园高度活跃的自发游戏活动的背后是“小学化”的课堂教学,乡村幼儿园教育呈现出课堂与游戏、成年与童年二元区隔的现象;刘丽群、沈良(2012)认为当前乡村传统游戏正在流失,主要原因有学习与游戏的绝然对立、乡村文化对城市的盲目趋同、现代科技对传统游戏的挤压等;徐莉、彭海伦(2009)认为民间游戏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南族的棋游戏对促进民族儿童心智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着积极地教育意义。

二、对学前儿童游戏中观层次的研究

在中观层次的学前儿童游戏中,学前教育研究杂志上近五年来已发表的文章中,有关于游戏课程的研究:如冯林林(2010)阐述了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建构,文中谈到了建构幼儿园民间有隙可乘的教育价值以及区域性、适宜性、家长参与性等三条原则,同时也在文中阐述了如何建构幼儿园民间游戏、戴宏才、郑志辉(2009)则谈到幼儿教师的课程取向对幼儿教育价值的实现具有直接和现实的意义,现在新的幼儿教育价值取向强调以儿童文本,然现在有许多教师的课程取向有违背了如今所倡导的儿童观,所以幼儿教师必须进行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型;严仲连(2010)阐述了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

三、对学前儿童游戏微观层次的研究

1、教师的角色定位

邱向琴、孙嫣红、姜雯(2012)认为教师常常早游戏中角色扮演出错,不自主的控制游戏,变成游戏的表演者,建议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游戏材料、全面观察幼儿游戏、与幼儿互动重新回归游戏组织者、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国内比较多的是借鉴瑞吉欧的教师角色定位,包括教师作为倾听者、观察者和记录者;教师作为活动的伙伴、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是研究者、多种关系的联络者(曾莉,2008)。

2、游戏的组织与开展

朱翠平(2011)认为高质量的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参与的,而开展高质量的游戏需要适当的时空条件、教师的合理指导以及高质量的环境支撑与教师观察的支持;韩莉(2013)为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提出了一些策略,即科学的投放材料、开发活动区的公共价值,打破班级的界限、重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灵活运用各种语言指导策略。

3、教师的干预

万中、刘敏(2013)在文中阐述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时,常常由于缺乏对幼儿及游戏的分析和解读,导致干预时机把握的不准、干预方式与方法运用不当,从而给幼儿带来干扰,建议教师应结合幼儿游戏的现实情境,正确把握介入和干预时机,并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干预幼儿的游戏。

四、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发现现在研究者对游戏的宏观层次研究较多,而对游戏心理层次的研究以及现代生活对游戏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篇5

    一、对婴幼儿说“好”或“不好”

    任何儿童在1岁以前,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 也不可能做出什么道德行为。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的交往 中(游戏是最主要形式), 就可观察到各种积极和消极的关系。如为抢夺玩具而呈现的攻击性动作,因失去玩 具而放声大哭等,这可算是儿童道德行为的最初形态。随着儿童依呀学语,逐渐掌握语言后,道德行为就同时 在成人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强化。如当儿童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时,成人投以愉快的表情,并用“好”、 “乖”等词语给予正刺激,或负刺激。这个过程,就可促使儿童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会十分有利于 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此同时,儿童很自然地会认定成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是好的行为, 而被成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是不好的行为,这就是婴幼儿的最初的道德判断。只是这种最初 的道德判断,仅仅只有“好”、“不好”两大类而已。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用合乎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 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二、对学龄前孩子明确提出要求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事物已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评价,在道德行为方面,有了各种 道德感的明显表现,如:大些的孩子乐于照顾小孩子,同情被欺侮的小朋友,互相谦让玩具等。然而,学前儿 童的道德感以及被这些情感激发出来的行为虽然多是真诚的,但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时刺激所制约,需要 成人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学前儿童在道德判断方面,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有实 验证明,学前儿童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还是很空洞、模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大多数学前儿童常把英雄与解 放军混为一谈。还不能将“英雄”提高到道德原则上来加以评价。因此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中一定要 注意,让孩子有实际的道德体验。对良好行为进行练习是这个时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而空洞的道德说教绝 难奏效。同时,鉴于学龄前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的特点,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要孩子做到的,家长一 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对学龄期孩子要规范其行为,强化道德意识

    学龄初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从这个时期开 始,儿童正式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了他们负有责任的主导活动,并且是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和抽象逻 辑思维过渡的真正开端。有研究确认: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逐步 开始形成的。

    学龄初期儿童道德意识形成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对道德知识的理解,逐步过渡到 比较精确、本质的理解;2.从只注意道德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3.道 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需说明的是,学龄初期儿童虽然形 成和发展了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但并不能因此绝对保证他们一定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因为,这一时期儿童 言与行,认识与行动脱节的现象时有所见。因此学龄初期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帮助他们把道德意 识转化为道德行动,还应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人的道德观点、道德原则、道德感情相联系的道德意识的高级形 态——道德信念,也是这一时期儿童在已有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量。通过教育, 可望使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明确学习动机,从而表现出认真完成作业,用心听课,遵守纪律等良好 道德行为。

    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爱心教育

    具体讲,爱心教育包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尊老爱幼等。

    对孩子来讲,进行这方面教育,应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爱心。爱 心教育要从孩子生活的环境开始,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比如,先引导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爱自 己周围亲近的人,进而开阔他们的眼界,引导他们爱自己的家乡、居住的街道和村庄,爱名胜古迹、壮丽山河 ,最后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

    如今的孩子,大多独生,得到了太多的关注与爱,可是很多家长却常忽视孩子的爱心教育。不少家长认为 :现在我们疼爱孩子,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回报的。其实不然,你从不教孩子爱父母,孩子从哪里学会爱你们?

    爱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

    二、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道德的反映,许多国家把文明礼貌看作是国民教育的头等大事。如果人人都 很文明礼貌,生活就会很愉快、健康,社会秩序也会更有保障,国家建设就能更顺利进行。

    文明礼貌教育具体有以下一些内容:1.礼貌用语。2.待人接物的礼节,如大人讲话时,小孩不能随便插嘴 ;不经允许不能随便拿他人东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门。3.文明行为规则,如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 扔纸屑果壳;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物等。

    三、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让孩子理解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 果的来之不易,从中磨炼孩子意志,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勤俭节约等。

    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1.生活自理,劳动教育要先从自我服务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2.家务 劳动,这是要求孩子逐渐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应该主动去干点家务,培养孩子责任感。3.集体公益劳动, 孩子入学后,应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会上组织的劳动,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四、良好品格教育

    诚实、正直、勇敢、毅力、进取心、自尊心等等,这些都是做人的一些不可缺少的品格。一生对电学做出 杰出贡献的富兰克林,从青年时代起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达到道德圆满的勇敢而艰苦的计划”,他为此特地 做了一本小册子,将“节制”、“诚恳”、“俭朴”、“正直”、“谦虚”等十三项美德记录在册,每项占一 页,并用红笔画成空格,每天晚上都要做一番反省。如果日间犯了某一项过失,就做一个黑点,记录在相应的 空格里,一星期换一本小册子,他这一计划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始终严格躬行。因而,富兰克林的美德和他 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样,永载史册,留芳百世。

    家庭德育的主要方法

    一、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自己德行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一个老是对亲人、同事、朋友说谎的父亲想要教育孩子“做 人要老实,不能说谎”是绝不会取得相应的教育效果的。因为他自己的行为起了恰恰相反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庄,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 。

    二、寓教育于故事游戏中

    儿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特征,而且,儿童对道德的认识也是从无到有,由浅 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形象性、榜样性、渐 进性和针对性,而游戏、故事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三、教导结合,启发思考,培养孩子言行一致

    教导结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导行动相结合,使孩子切实达到言行一致。

    有些家长,虽然也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看电影、电视、录像,但往往不考虑孩子能否辨别其中的是非、 恶善,不明确怎样引导,让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什么,而是听其自然。这样即使是有教育意义的文艺材料,也往 往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现在家家有电视,家长常管不住孩子看电视,这就更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如 5—6岁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会对武打姿势感兴趣,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

篇6

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主要形式包括“诗”、“乐”、“舞”等。“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2010年 11月3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学前教育工作。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为学前教育指明了方向,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给予指导。要使学前教育更具特色,更能增加其趣味性,培养其各方面能力。就必须对各个教学环节予以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然而,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仍是薄弱环节,尤其是学前音乐教育方面更是距离国家对学前音乐教育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因此,在学前音乐教育中逐渐应用戏曲教学,使学前儿童对我国的传统戏曲音乐产生兴趣,并掌握一定的技巧,使得学前儿童在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有所提高,具有较大的意义。

中国戏曲的海洋里蕴涵着无尽的艺术珍宝,她是在华夏数千年丰饶文明沃土上生长开花结实的艺术奇葩,是世界艺术瑰宝皇冠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炎黄子孙的巨大的凝聚力。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因素的急剧变化发展,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戏曲正逐步走向衰亡,要想使戏曲艺术重新焕发新姿,就要从小抓起,让孩子喜欢热爱起来,给戏曲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戏曲的唱腔、台步都有很大的讲究,与孩子的生活、环境有很大距离。刚开始孩子对戏曲活动有新奇感而乐意学,但难以坚持,老师就应该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激发、保持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好模仿、易受暗示,年龄越小越明显,而教师往往就是幼儿所崇拜、模仿的对象。可注意用表现出的对戏曲的喜爱之情引导着孩子们接触戏曲。笔者认真翻阅有关的资料,查字典、学唱段、走台步,请教戏曲方面有研究的老师,努力增强自身的戏曲底蕴;笔者积极鼓励孩子在集体中表演,体验成功的喜悦,利用幼儿在同伴中的相互激励、竞争,缩短了孩子兴趣回落的周期。笔者坚持运用正面教育的手段,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快乐模仿,喜欢唱戏,大胆表演。

在戏曲教学的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幼儿园戏曲教学不是“天才教学”,它能为全体幼儿所享受、所接纳,而且是一种品德培养、知识传授、形体操作训练和表现力培养为一体的教育载体。学习戏曲能培养幼儿爱国主义的思想。幼儿知道了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炎黄子孙的巨大凝聚力,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学习与继承中国的戏曲;学习戏曲能够促进幼儿良好的情感。从我园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精神因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而学习戏曲文化具备的德育功能一旦与智育相结合,就能充分发掘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功能;学习戏曲能够陶冶幼儿美好的情操。戏曲文化之精华,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如:京剧的脸谱是世人所赞叹的,每个脸谱都有它的美、善、真、忠和奸。通过富有东方传统京剧文化的系列直观形象的品位和理解,有效地引导幼儿兴味盎然地进入审美活动和操作活动,从自发到自觉地将美德作为自己追求的崇高目标;学习戏曲,能够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前进,未来的需要,要求教育培养的一代新人。必须是既能建设精神文明,又能创造物质文明的新人。在戏曲活动区内幼儿通过手脑的并用,绘画的脸谱惟妙惟肖,制作的服装古色古香,表演的动作铿锵有力,既继承了优秀的戏曲文化,又提高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除地方专业戏曲艺术学校涉及到儿童戏曲教学,其余像幼儿园、学前班等学前教育机构还未加入戏曲教学。对于这个领域,教学水平,教学方法还不是非常完善,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加入儿童戏曲及教学,也是这个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特色。目前,在国内关于儿童戏曲教学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还比较稀缺,因此,就目前条件来看,在学前教育领域应用戏曲教学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同时也可为我国的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篇7

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误区

目前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

1、儿童观落后

。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不足、孩子是附属品、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传,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如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满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认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

3、教育方式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如认为孩子小或是自己忙,造成教养分离;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过分亲昵、照顾、纵容、包办、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

4、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二)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以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大教育观——由狭义的家庭教育向广义的家庭教育发展。以往人们把家庭教育单纯的理解为关心孩子的学习,现在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单向的家长向孩子实施教育走向双向的家长和孩子相互教育;关注家庭结构、父母婚姻关系、家庭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态因素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潜在影响;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儿童家庭教育等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逐渐丰富起来。

2、重视对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许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吁,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长的教育,他们发现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近年来,家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提高,家长学校的兴起、家长刊物的创办、家教经验的交流等为家长的学习与成长提高了平台。

3、走向学习型家庭。建设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每个家庭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学习型家庭是一种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习型家庭中,儿童和家长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学期儿童都是家庭的活跃因素,他们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互分享,促使家庭持续地、生态地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启蒙性。教给孩子的东西,必须是他们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

2、复杂性。家长不但要抚养孩子,还要促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促其社会适应。

3、亲情性。家庭的感染作用,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亲密度的制约,孩子越小感染越大,效果越显著。

4、生活性。由于思维幼儿的直接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决定他们是从生活中的父母和家人身上学习的,必须关注自身的形象。

5、细致性。大事因小事,家长应给予孩子细致的照顾和教育,切不可粗心大意。

6、权威性。由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需依附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这种独特的作用决定崇高威信。

7、个性性。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需给予幼儿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须知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是指三岁至六七岁这一时期,因为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神经系统方面。脑重量的增加,3岁儿童的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的75%,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已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成人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脑电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5~6岁左右是脑电发展的第一个明显加速时期;约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清醒时间相对延长,3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5~7岁只需11~12小时。

2、幼儿的游戏方面。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如爬、跳等。

3、言语的发展方面。幼儿期是一种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其3~4岁词汇数量的年增长率最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积极词汇较婴儿期大大增长;语法的掌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认知的发展方面。随着言语的发展,记忆在不断的发展,与婴儿期相比,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相对增长,对信息的接受和编码也在不断的改进,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最初实物、数和类的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5、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中自尊感稳定与学年初期,应着重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思维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倾犯行为和社会行为最早出现在此期,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儿童逐步学会控制侵犯行为和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总概括为: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掌握的关键时期;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第五,同伴关系尤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

(二)了解家庭氛围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居住条件。居住条件的好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也影响着身心的发展。如随着城

市独门独户的增加,给孩子的同伴交往带来减少问题应引起注意。

2、家庭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家长不会吝惜,但应注意理智。

3、家庭结构。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整的家庭,有益于孩

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家庭氛围。氛围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氛围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

围:营造和谐、平等、开放、快乐的家庭气氛。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正影响例子

一个男孩子懂得“一个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后,过生日时,不在吵着向父母要好吃好玩的,而是去问妈妈:“我是怎样长大的?”妈妈告诉他:“你小时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养大的。”男孩很感动,当他听说姥姥60岁生日快到了,便利用课余时间悄悄地折了60只纸鹤。姥姥生日那天,待全家人的生日礼物都送完后,他把纸鹤窜起的花环戴到姥姥的脖颈上,并轻吻了姥姥。姥姥感动得哭了,她说,这是她今天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二)负影响例子

六岁女孩被祖母关进鸡笼致手脚退化,并失语。她未被关进鸡笼时,会说话,活蹦乱跳;他在竹块编制的鸡笼里生活了一年多,春夏秋冬没衣服穿,饿哭时靠邻居丢点土豆或红薯进鸡笼充饥,且鸡笼里没碗;他的妈妈已死,爸爸出门打工去了。他的祖母63岁,他说:“我不但靠不住竹子(指女孩父亲),更想不到笋子(指女孩)的福。”他的祖母由于伴侣已死去在和别人谈恋爱、她只关心她会自己不会坐牢、她还嫌给女孩洗衣服麻烦。

无论从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健康方面来选择,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我们觉得舒心,无疑是正面影响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更需要实际行动。让我们相信,播种爱,收获爱。

五、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坚持家庭教育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社会、学校之间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决不能各行其是、唱对台戏,或是前后矛盾、出尔反尔。

2、两不原则。指再穷不能穷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为主原则。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父母要鼓励孩子,给他正面积极的教育,切忌给孩子头目中灌输恐怖、迷信之类的东西。二是以赏识教育为主。对孩子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本质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命。采用赏识教育,如给孩子一个拥抱,亲亲孩子的脸。当然不是容忍每一个错误,也不是溺爱,而是发现他们的长处,挖出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三是以细节教育为主。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说理性的教育。让孩子在玩和学习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快乐地收获了知识。

当然,适当的反面教育、计划教育和批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必要的。

4、四尊重原则。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规律,遵守好这些规律,实现教育能取得佳效。二是尊重孩子的权利。要相信自己的色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孩子有平等交流、玩等的权利。三是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温馨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形成教育孩子的孩子的合力。

一些重要问题上,可事先达成一致,避免当孩子的面唱反台戏。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点。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采取适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全面发展原则。指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这五方面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德育在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中应居首位;美育是教孩子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体育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劳育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儿童获得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智育必须全面发展,防止偏科。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都达到基本素质,并能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二)家庭教育切记误区

1、心理误区。由于我们未完成的梦想或由于社会压力逐渐加大,我们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补偿,希望越大,那么我们的孩子压力越大。压力超出负荷,造成的后果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和社会的不适。我们不

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

2、教育误区。知心姐姐卢勤把溺爱归纳为三种类型:代替型、看管型、满足型,即鸡妈妈似的溺爱。爱,不能只是看管、代替和满足,我们的孩子还需要放开,如果说孩子是风筝的话,父母应是那根风筝线,起着引导、鼓励、再鼓励,并把握好度的作用。让他们去实践,有一天他们会创造比我们更强的未来。

3、形象误区。言教也要身教,父母的形象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样。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好自己。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撒一粒种子,生长出来的的确还是瓜和豆,关键在于他们有什么作用。

4、行为误区。耳濡目染,定型思维,驱之不去。父母的行为,每天都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影响着他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习俗好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形成及其心理健康。父母要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他们成为明天社会所需要的一代。

5、语言误区。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语言来完成的,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的语言多了,有一天会有爱的成果收获。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信息,让他们相信自己,才会有迈出前脚的一步。

(三)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并丢掉不健康心态

1、父母要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一是提高自身的人格的修养,要自尊自爱自强,充满自信心和责任心。

二是要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父母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等和不断学习。如归因方面,父母对孩子应有正确的归因,避免归因偏见,例如行为中心偏见在知觉他人时,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而不是认为许多情景因素在影响他的行为;自我暴露方面,可适当向孩子暴露一些父母也有的不足之处,也需不断学习,让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是同伴是朋友。合作方面,要想孩子和父母合作,平常注意做到和孩子沟通,做到榜样效应,让孩子知道回报;学习方面,没有天生做父母的父母,只有学去做怎样做父母的父母。

2、丢掉不健康心态。一是丢掉补偿心。目的在于找回平常心,有平常心的父母往往创造出平常中的不平常。有了平常心,多几分理智多几分爱,毕竟目前我们知晓的一代圣君朱元璋,一代伟人如等,他们的成长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他们的父母也是平常人,奉献的是一颗平常心,拥有的是一个不平常的孩子。当然,英才豪杰毕竟也只是少数的少数,不可以把昨天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加给孩子,因为孩子他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给他爱。二是丢掉反常心。父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总是没有尽头的,用一颗平常心去培养孩子,相信有一天,他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归属,也许还会让你大吃一惊。因为比毕竟是有害的,花时间去吹捧,还不如花时间去赏识孩子的长处,让他得到应有的发展。三是丢掉虚荣心。孩子考试好了,到处炫耀,好似在自己脸上贴了金。反之,则拳打脚踢、冷眼相待,把缺点看成是孩子的耻辱,把特长当成孩子的摇钱树……虚荣,跨进了门槛,你意识到了吗?作为父母,只是一个领路人,陪伴者,只是一段路陪孩子走而已,不能追寻他们一生,虚荣会害了孩子,也会害了自己。四是丢掉惧怕心。生个女孩怕受欺,生个男孩怕学坏。父母要培养女孩勇敢面对的精神,遇事不慌不乱,授予她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男孩的责任心,告诉他的责任是什么,如在家保护家园,长大保卫祖国等。惧怕并不会解决什么,关键在于怎么样才是保护。

(四)家庭教育中的健康关注

1、衣与健康。如新衣服上有大量病菌,新买时,应先洗后穿,且孩子的衣服单独洗涤护理,衣服注意储存,出现霉斑会伤害到孩子;服装原料为棉、麻等,种植中使用杀虫剂、化肥和草剂等,导致农药残留于纤维中,伤害宝宝的皮肤;储存面料时使用的防腐剂,会导致过敏,呼吸道疾病。

2、食与健康。合理膳食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全面供给、平衡供给、合理烹调。

3、住与健康。如噪声影响身心健康,一般认为强度在55~65分贝以上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的声音便是噪声。如水受到污染,人体的健康首当其冲受到伤害,有可能导致某XI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作为父母,我们要尽量避免噪声。孩子的生存空间不外乎三个:家居空间、社区空间、学校空间。家居空间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影响是第一位的;居住环境,孩子的玩伴应是父母选择住房的一个重要因数;优美的校园景观、奋发向上的同学、爱业敬业的老师构成整个学校空间。

4、行与健康。人的行为是健康状态的反映。对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着重在于培养行为,以促其社会适应。需要从同伴交往能力、抗挫能力、移情能力、自主决策能力能力等方面来培养。

(五)手拉手——反馈检验

1、帮孩子开启“我能行”大门。卢勤把“我能行”归为六种力量:一是赏识的力量——相信你能行。成人赏识的目光,能使孩子创造出奇迹;二是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三是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学会用发现的力量,金子就在你身边;四是评价的力量——你真棒。评价是一种力量,适当的评价能生发出一种能力;五是合作的力量——朋友需要你。学会与人合作市成功的开始。六是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成功只留给那些具有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人。

2、幼儿心理健康标准检验。有正常的智力活动,能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行为和能力;乐于同人交往,如乐于交朋友、待人热情;情绪饱满愉快,如对事物能够表现出情绪安定、愉快、乐观向上;性格开朗活泼,如心情开阔、天真、乐观、积极向上、心地善良;能够悦纳自己,如自信心强,能努力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有良好的适应性,如能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面对困难勇敢克服;有正常的行为方式,表现为:行为举止与年龄相一致、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一致、行为总体一致,不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3、家长的角色。家庭环境中家长应扮演什么角色?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领导、孩子的兼职教师、孩子的保健医生、孩子的榜样和导游。家长要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平时做孩子的朋友,关键时做孩子的领导,在一些原则问题和重大事项上必须由家长做最终的决策,而不能迁就孩子的任性;做孩子的兼职教师,讲应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身教比言教更有效,更重要,每一位家长都应给孩子树立榜样,带着孩子去做;开明的家长不做“轿夫”,而当“导游”,引导孩子在人生旅途中前行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向孩子介绍“旅行”路线;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95-269.[/M]

[2]吴增强等.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05).a,411-412.b,422.[/M]

[3]张瑞芳.纵观我国学前儿童家教的历史和现状[EB/OL].

[4]杨浩然.家庭教育的金钥匙[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09).a,7-23.b,31—44.[/M]

[5]卢勤.好父母好孩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04).a,6-20.b,139-151.c,201-219.[/M]

[6]宋宁等.班级心理教育手册:幼儿版[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9(05).4-6.[/M]

篇8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辨别能力弱,认知的方式建立在具体形象性思维上,因此幼儿园的德育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之中,把思想品德教育具体形象化。

一、在幼儿生活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日常生活中广泛多样的道德教育因素,为形成幼儿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养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教师多加关注,随时观察幼儿行为动态,抓住时机进行随机教育,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契机无时不在,无所不在,教师给予的一个满意的目光,一句赞扬的话,一个微微的点头,都是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强化,美德的渗透胜于任何说教。

二、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到品德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获得生活经验、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体验快乐。虽然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有很多种,比如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建构游戏、音乐游戏等等。游戏没有固定模式,但游戏的组织形式只有两种:一是由教师发起并组织的游戏,二是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形式的自主游戏。

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不同游戏的类型特点,以及孩子们的现实需要,选择侧重点,在游戏中采取适宜的教育行为,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品德影响。

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多种形式(集体、分组、个别),这里主要指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素材。比如故事教学,哪些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强化,哪些应该给予弱化,是值得教师深思的。

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品德教育因素,使教育活动更有价值。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孩子的情绪情感,"以情感人,移情育人"从而实现教师期待的品德教育目标。

四、重视环境对幼儿品德教育的影响

所谓环境,是指影响人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对于人来说,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真正给人的身心发展以巨大影响的是社会环境,它由人生活于其中的各种社会条件、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经过改造的自然等因素构成,决定着人的社会化程度,决定着人身心发展的内容、方向和水平。实践证明,人的任何活动都与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幼儿园的环境有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物质环境,主要指幼儿在园的生活环境,其中设施设备安全,卫生是基本要求,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二是精神环境,布局科学合理、安全美观,充满温情的园所环境,和谐、融洽的家园关系、师幼关系和生生关系无一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影响。

幼儿园的环境不仅有美化、绿化、儿童化的要求,而且有教育性和艺术性要求。比如:在幼儿园户外的墙壁上,画一些小动物一起游戏的图案,在走廊墙壁上张贴"谢谢"、"你好"、"对不起"等文明用语,以及有关于"家乡"的图片等,发挥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使孩子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通过图片了解家乡,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情实感。

幼儿是善于模仿的,因此幼儿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为幼儿做表率,保持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行为习惯,亲切、和蔼、充满爱心的职业形象,有利于融洽师幼关系,使幼儿更有安全感。

不同的环境可以诱发不同的社会行为,因此建立团结友爱,活泼向上的班级常规也很重要。当幼儿中出现好人好事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宣传,引导幼儿争做好孩子。幼儿在正面积极的、和谐的环境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发挥家庭、社会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比如:节日里,久别重逢的亲人相聚,会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快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浓浓的亲情交流中得到传承。

综上所述,良好的品德修养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受他人尊重和欢迎的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品德的培养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学前儿童的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需要通过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协作,从小事入手、从常规入手,从细节管理抓起,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将"德育"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在良好人文环境的影响下,达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标。

篇9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幼儿认知发展相联系。前道德阶段( 0-2 岁) , 这一阶段属于感知运动阶段, 就道德发展而言, 则属于道德萌芽阶段, 初生婴儿仅有一些构成情绪的情感反射, 随着生长, 其情感相应地和自己的动作发生了联系。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阶段( 2-6、7、岁) , 属于前运算阶段。期刊投稿 所谓“他律”其意`既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 成人是儿童的一切道德和一切真理的源泉, 每个儿童都按照违反或遵从权威的规定去判断是非, 他们的第一道德感是服从。他们对道德评价、判断时, 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 而忽视行为者的主观动机。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 6、7-11、12 岁) ,这个时期属于具体运算阶段,所谓“自律”, 既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儿童在道德发展方面产生了相互尊敬的情感以及合作的或自律的道德, 儿童是非判断的主要根据是行为者违反社会规范的动机, 而不是行为的客观原因。

二、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研究主要内容( 一) 儿童对规则的理解皮亚杰发现, 儿童的游戏规则也是变化发展的, 这种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感觉运动阶段, 有原始活动的游戏规则, 在前运算阶段, 有强制游戏规则, 在具体运算阶段, 有理性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 儿童在游戏中又表现出自我中心状态的特征。他们按自己的目的来运用这些规则, 并且各人玩各人的, 不管别的儿童怎样玩。第三, 理性的规则。他们认为, 游戏规则只要能得到全体成员的赞成, 是可以改变的。这样, 民主制定的规则就取代了强制的规则。( 二) 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通过以上对儿童过失行为的责任判断和说谎观念发展的研究, 皮亚杰得出结论:无论儿童在对过失行为, 还是对说谎行为的道德判断中, 都存在着两种明显的判断形式, 年幼儿童往往根据主人公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 即行为的客观责任去做出判断, 而年长儿童则往往根据主人公行为的主观动机, 即行为的主观责任去做出判断。而且这两种判断形式不是同时出现, 也不是同步发展, 这两种道德判断的过程是部分地重叠的, 皮亚杰把这两种判断过程部分地重叠时期称为道德法则的内化阶段。( 三) 关于儿童的公正观念皮亚杰指出, 儿童是在掌握了规则概念之后, 开始建构其公正观念的。公正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二到七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公正观念同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往往是相一致的。他们的公正判断是以服从为特征的., 虽然儿童有突, 儿童总是倾向服从。第二个时期是八到十一岁。这个时期的特征是自律逐渐发展, 平等逐渐高于权威。在分配公平的范围内, 平等是至高无上的。当权威与公平发生冲突时, 这个时期的儿童首先考虑平等。第三个时期是从十一、二岁开始。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儿童能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个人应该享有的平等权利。他们已能用公道不公道来对道德标准进行判断, 他们寻求的是有差别的平等, 而不是笼统的平等。

三、儿童德育的方法根据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提出了阶段性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儿童其心理接受能力是有差别的,年幼儿童虽然在成人严厉的道德要。求下能够按照成人的旨意去做,但他们实际上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蒙台梭利曾说过:“年幼儿童没有是非感; 他还生活在观念之外。事实上, 我们并不认为他很坏或很邪恶, 而只是认为他挺调皮, 既他的行为很幼稚。”因而她声言, 她的著作对幼小儿童“没有使用‘善’、‘恶’、或‘道德’这些术语。”只有到了6 岁以后,“儿童开始具有是非正式误意识, 而且也是关于他人行为的是非正误意识。是非正误意识时时是该年龄阶段的特征。道德意识正在形成⋯⋯”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避免成人化倾向,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儿童世界的视野和活动所能及的范围, 必须是儿童世界里的东西, 以成人的眼光把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儿童是危险的。这如同儿童认知领域中的某个逻辑结构尚未建立时, 你非要求儿童用这种逻辑结构去解决问题一样, 其结果只能儿童无法完成任务; 无法完成就会感到痛苦; 这种痛苦与学习联系在一起, 会使儿童讨厌学习。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渐进有序的过程。因此,对各个阶段的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也不同。皮亚杰肯定,恰当的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但教育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即它不能超越儿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进程,否则,儿童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我们认为,与其要儿童形成高水准的道德观,倒不如选取水准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教育,例如,爱小朋友、爱小动物、爱幼儿园等,这样的教育将会产生有实际意义的效果。幼儿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自律的萌芽,此后,道德教育的主题也就转变为发展儿童的自律道德了, 自律道德的根源在于儿童对成人的单方向的尊重, 发展自律道德的途径是让儿童与同伴及成人相互交往, 儿童只有在交往中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做比较, 只有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儿童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 互相协作, 发展自己的评判能力。成人往往认为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高于幼儿,其实并不尽然, 成人应虚心地倾听儿童的道德思考, 以平等的态度与儿童进行交流。另外,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师和家长应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德育的规则, 在日常生活和有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 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融合德育。中文核心期刊 儿童的道德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发展,它不仅需要儿童间的相互关注,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引导。杜威的原则是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篇10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而歌唱又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从学前教育专业歌唱与节奏训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在歌唱与节奏训练中的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龄前儿童的音乐兴趣,采用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提高歌唱与节奏训练的能力。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社会倡导孩子的全面发展,进行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能让孩子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这种手段帮助学龄前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基地,只有在学前专业音乐教学中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未来的幼儿教师们掌握有创造性与实用性的音乐理论和实践技能。师范类学校从长远着手,按照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要求来阶段性地训练学生,使真正有潜力的学生可以教育孩子,同时按照合理的师生比例招收学生,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歌唱表演以及能够利用相关教具掌握音乐,一直是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教学的重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占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所以要加强对节奏的认识,在音乐教学中,应当更加系统化地进行节奏训练。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节奏练习的过程中,速度感与节奏感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对于节奏的掌握不够熟练,之前没有专门培养其速度感;其次就是由于先天性的节奏感差,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音乐教育中应当开展有针对性的节奏感培养。

根据调查显示,在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内容多沿用高师音乐专业内容,虽然已降低了原有的难度,但是教学内容与现行的幼儿园综合课程改革不能有效衔接。现如今,高校学前教育还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薄弱,虽然有些学生之前在音乐方面受过专业的训练,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音乐基础,所以他们的基础不同,而学习乐理知识相同,对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同学来说,较难接受与掌握;第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相对枯燥,有部分学生并不能准确掌握一些歌唱的技巧与节拍节奏,乏味的学习与练习循环往复,导致许多学生对音乐产生厌烦心理和应付了事的学习情绪;第三,先天性的节奏感较弱,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通过节拍练习等有效的训练给予纠正,使其不能够很好地控制音乐的节奏;第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学习时间少,练习时间同样较少。

二、歌唱与节奏训练措施

现阶段,应该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较多、基础薄弱、教师空缺、音乐课时较其他课程课时少的这些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歌唱与节奏知识时能够有效掌握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学习起来就不会觉得空洞。

(一)合理规划课上内容

建议高校首先要增加和合理设置音乐课程。由于音乐教育重要性的提高且课程比重较低,所以在安排课程时应当要求加大音乐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创造更多的歌唱与节奏训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同时,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各不相同且有较大的差异,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分成不同的音乐学习小组,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学习有关节奏、节拍、识谱、歌唱等综合课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针对性地来进行教学。在音乐课堂中,可以⒀生按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组练习,来提高歌唱与节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在学前教育中,专业的音乐教育可以影响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育观念等众多方面,所以要使音乐教育更加专业化。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包含音乐基础、声乐和琴法等,各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授课,缺乏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有效的交流,各成一派。殊不知,各科之间同根同源,根据学前教育的实际教学加强各门不同的音乐课程之间相互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优劣势,因材施教,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因此,对学前教育音乐学科进行重新定位,从知识技能训练转向对学生音乐素质、创造能力、职业素养的训练。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从事音乐教育时需为人师表,具备专业的音乐教育能力,专业的声乐演唱技巧、钢琴弹奏技能与音乐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具体运用才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二)运用多样化方法加强歌唱与节奏训练

现阶段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训练较为单一,教师在歌唱与节奏训练中应当采用更加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知识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即兴创作、做游戏,运用手鼓、手摇铃等教学教具和充满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歌唱与节奏训练的激情。在具体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纠正学生错误的拍手、跺脚、各种肢体语言等方式方法来寻找曲子节拍的律动,使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地了解音乐背景和内容。另外:掌握相关乐理知识也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之一;音乐的教学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完成初级的节奏训练(音的长短)之后可以进入音的高低训练(模唱、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刚开始的五线谱教学中,可以采取从打击乐的一线谱跟节奏谱一起训练的方法,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更容易接受新的学习知识与内容,然后再逐步增加、逐步深入,熟练后进入正规的五线谱教学。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音乐教育在幼儿审美能力提高方面的作用,可以通过欣赏教学,欣赏中外名曲,增强学生的鉴赏水平,陶冶情操,奠定良好的音乐基础。

(三)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的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的方法,学前教育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教育特点来安排音乐实践教学,做到音乐教学当中学校与社会的有效衔接。在开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歌唱与节奏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实习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更加有效地结合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得到更加充实的锻炼。所以,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在学生最后一年的时候,给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开展实习之前的学期当中给学生以见习的机会,通过见习来接触社会、为实习打好基础!

三、结语

当前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在符合现阶段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与学龄前儿童学习程度的要求下,有效地开展歌唱与节奏训练。在进行歌唱与节奏练习的时候,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使音乐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保证学生能够适应学前教育的要求与内容。同时,注重开展多样化音乐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寓教于乐,使学生对音乐教育充满兴趣与激情。

参考文献:

篇11

2001年6月29日国家颁布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并把健康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首,幼儿体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重心的偏移,使得幼儿体育的地位和价值得以提升,提高了对幼儿体育的重视程度。几十年来,我国幼儿教育工作,尤其在发达城市中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根据性弱,在目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我国幼儿体育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尤其在中小城市中尤为突出。有鉴于此,本文对幼儿体育教育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二、幼儿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体育教育对幼儿生理的积极影响。幼儿的各项生理的发育速度很快, 因此新陈代谢比较旺盛, 但是由于幼儿生物机体的机能发育还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弱;适合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提高免疫力;这个阶段儿童的骨骼硬度较小,但是弹性非常大,相对而言可塑性强,因此一些舞蹈、体操、技巧、武术等项目的后备人才都会从这个年龄阶段开始训练培养;体育锻炼可以促使幼儿骨骼增长、增粗,钙化的速度加快,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处于此年龄段的儿童的肌肉的发育现在还处于发育不平衡阶段,大肌肉群发育得早,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 而且肌肉的力量差,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儿童的肌肉力量、提高肌肉的抗疲劳能力;这个阶段肌肉发育的特点为,跑、跳已经很熟练,但是手的动作还很笨拙,一些比较精细的动作还不能精确完成,体育锻炼时需要神经系统支配身体各部位的运动, 需要视听各感官的参与, 因此体育锻炼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和各感官的发育;学龄前儿童的心肺的功能比较而言比成人要差,儿童的心肺体积比例大,心脏的收缩力差,平均每分钟心跳90-110次,适宜的运动强度可以提高儿童的肺容量,提高儿童呼吸道黏膜的抗菌、耐寒能力。因此学前体育教育的有效实施是学龄前儿童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应该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体育教育对幼儿心理的积极影响。就其心理特点来讲,幼儿期是以直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特征,思维能力较差,发育不完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语言表达能力都相对较低,兴趣爱好、各项特长表现均不明显,意志也不坚定,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弱,情绪、个性、性格都有待于后天的培养,且幼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兴奋占优势、易扩散,兴奋和抑制转换较快、灵活性高。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富于模仿性,容易建立条件反射,学习和掌握新动作较快。但由于兴奋性容易扩散,所以做动作时易出现多余动作,动作不够准确、协调,消退得快,但重新恢复也快。在幼儿期,他们的语言和动作发展都很快,生活范围空间扩大,独立性增强,求知欲旺盛,好奇、好问、爱模仿、喜欢人称赞,体轻胆子大,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为身心锻炼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且合理的体育教育更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良好的意志品质;自信、快乐等良好情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开发幼儿体育教育的双重价值。幼儿体育教育是要把幼儿培养成具有健康身体与健康心理的未来栋梁,它的教育方向应该是朝着这两个方向发展,任何忽视其中一个方向的幼儿体育教育都是不健全的。幼儿的开发应该是整体的而不是单一的,完善的幼儿体育课程是能够带给儿童欢乐和享受,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使其拥有强健的体魄及活力。

改变观念。禁锢人头脑的思想是前进的绊脚石。我们既然明确了幼儿体育教育的教育方向,幼教工作者们便应大刀阔斧地对存在于头脑中不合时宜的理念进行改革。不是改头换面,而是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理念系统地去指导自己的实践。

改变幼儿园的环境与设施。2001 年国家颁布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可以说是针对幼儿园场地不足的问题而言。我们应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敞、和谐的活动场所,给幼儿感官上的多种刺激,顺从幼儿好奇、易动的天性,给幼儿留下联想的空间,让他们在活动手脚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平衡觉、本体感等。根据幼儿的需要引进器材,满足幼儿的需要。

游戏与教学的完美结合——最优化地实现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先生认为:“教育,决不限于课堂教育和学校的课外教育。孩子们的玩,就是学习,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游戏与教学,是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研究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使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实践的核心与突破口。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幼教工作者应该很好地将游戏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我们不应逆其天性,逼他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可能会因此而生抵触情绪。幼教工作者育儿的任务不仅是希望他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希望他能够成长为一个具有正常情商的人,能很好地与人相处,适应社会。不要以为育德育智只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范畴,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同样需要体现这样的宗旨和目标。将孩子们的课外游戏有效地引入课堂教学,将孩子们课外自发组织的游戏改编成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搞活课堂气氛的新游戏,推动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在设计和进行游戏时,要坚持灵巧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前者是针对幼儿机体能力的发展需要提出来的。学前儿童的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虽已基本成形,但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都比较差,即缺乏灵巧性。通过设计有灵巧训练内容的体育游戏来提高幼儿的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作用及其对精细动作的控制能力,使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的发展逐步朝着准确、协调、熟练的方向转化;后者则要让幼儿通过胜负的差异在心理上体验各种感受:或成功,体验成就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和发展自信心;或失败,学会如何去面对挫折,锻炼心理承受能力。

重视幼儿园的隐性课程——户外活动。中国的幼儿教育总是喜欢把幼儿圈在一个固定的场所——幼儿园,搞活动也仅局限于很狭窄的范围之内。应尝试把幼儿体育课的课堂搬到大自然,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设想,在绿草如茵的大自然中,让孩子们吸收一下新鲜空气,玩玩山,戏戏水,带上他们喜欢玩的玩具,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孩子们会是多天真烂漫,这比起以往枯燥烦闷的园内技术课来说要有趣得多,幼儿从中亦将受益匪浅。有条件的还可在园内营造和谐的户外活动区。不仅要重视物质条件——“硬环境”的创设,还要文化氛围——“软环境”的营造,把“硬环境”和“软环境”紧密结合。在活动区域内创设文化背景,如可以在操场的墙壁上设置“我勇敢”、“互相帮助”、“团结互助”等各种体育动态图画或醒目的牌子,让幼儿从中学会不怕困难,学会互相谦让与合作,体现《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的要求,即“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思维理念。

衔接好幼、小体育教学。幼儿体育是进入小学阶段的前期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进行。因此,幼儿体育教学设计应与小学阶段对学生体育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联系,让幼儿提前接触一定的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

[2]李晔.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谈幼儿体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6,10,(2):13-14.

[3]于秀,矫祯玉.我国学前体育现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25-26.

[4]韦凌云.目前幼儿体育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2,19,(2):37-38.

[5]王玉珠,孟宪菊.从素质教育的视角谈幼儿体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9):32-33.

篇12

2.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在根据既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变化、兴趣变化,并据此调整学习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另外,还要着重利用学习者的好奇心理吸引注意力,这样可以带动学习气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成果反馈,总结经验。学前教育的成果往往没有系统考试类的衡量标准,所以需要细心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和各项能力的提升程度来确定教学方式是否有效。并通过变换教学方式来对比学习成果的优劣,总结教学的方式方法,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让学习者在学前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丰富知识储备,加强性格塑造力,让学前儿童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二、借鉴国外成功的学前教育经验

纵观国外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发展动向,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幼教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幼教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儿教育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的必经之路,因此,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苏联于1960年建立了学前教育科研所,内设早期幼儿教育、学前儿童教育、实验教学法、年龄心理学、生理学、美育、体育等实验室,研究所把全国学前教育问题的一切科研工作都统一起来加以分析和评价。国外的教育科学水平发展比较早,这种类似的教育科学实验在国外不胜枚举,而在国内却屈指可数,那如何借鉴国外的教育科学经验来丰富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

1.借鉴与修改。在观察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模式后再加以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了解它有哪些缺点和优点,然后进行改造再利用。这种做法的根据是:每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分国家的,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经验当然可以拿来运用到我国的学前教育中,但前提是不能照搬照抄,要灵活地改良和修正,并在方法运用中反复总结经验,让国外的先进学前教育经验落地本土,并发挥它的优势。

2.创新改革。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加以改造和创新,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地改造,以达到先进水平甚至实现超越。但是创新模式实现起来很难,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性,还要能够找到彼此结合的创新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洞察力,要能够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找到学前教育的新思路。

篇13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30-02

一、推进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实施适应儿童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可有效帮助儿童发展,促成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协调性和关联性,构建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互动关系。

学前教育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智力行为上的,另一个则是潜移默化的心理上的。由于心理变化的不易观察性,目前大部分学前教育都只是进行简单的智力行为层次上的教育,比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压力增大,近几年来学前教育的项目得以丰富,简单的智力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所以陆续出现了一些国学幼儿园,以学习中国经典国学作为特色进行招生,取得了更多的关注。由简单的以看护为主的学前教育到现在以学习知识能力为主的学前教育,这不得不说是学前教育一种进步,如果只站在国内的角度观察学前教育的发展确实没有问题,但是放眼国外的学前教育发展,便会发现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仍然处于落后状态。

“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让文化的流进与输出日益频繁,文化的交互性日益变强,因此,学前教育的教育高度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内水平,还应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方式,让幼儿在学前教育中获益更多。

多数人都认为,幼儿不懂世事,且做事的方式都是简单、模仿性的,懂事之后再塑造也不晚。这种观念的错误性显而易见:学前教育其实是一个人未来性格以及能力塑造的基础,学前时期还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期,因此,必须重视学前教育,并把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

二、普及教育科学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教育科学,教学科学的研究方向又是什么?”教育科学其实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它包括属于基础学科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属于基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教学原理、教育管理学原理。而现代教育科学所研究的方向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对于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大家已经熟知它的发展历程,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中如何贯彻教育科学,如何进行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科学研究,其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群体的风格不尽相同,所以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这都有待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和调整。

1.提前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对象是婴幼儿,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是理解能力较低,行为控制力不强,好奇心极强,因此,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制定。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其中,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教育性则是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目的,“寓教于乐”是学前教育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另外,学前教育中,大部分学习者都是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低龄儿童,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在制定学习内容时,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护好学习者的人身安全。

2.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在根据既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变化、兴趣变化,并据此调整学习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另外,还要着重利用学习者的好奇心理吸引注意力,这样可以带动学习气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成果反馈,总结经验。学前教育的成果往往没有系统考试类的衡量标准,所以需要细心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和各项能力的提升程度来确定教学方式是否有效。并通过变换教学方式来对比学习成果的优劣,总结教学的方式方法,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让学习者在学前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丰富知识储备,加强性格塑造力,让学前儿童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三、借鉴国外成功的学前教育经验

纵观国外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发展动向,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幼教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幼教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儿教育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的必经之路,因此,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苏联于1960年建立了学前教育科研所,内设早期幼儿教育、学前儿童教育、实验教学法、年龄心理学、生理学、美育、体育等实验室,研究所把全国学前教育问题的一切科研工作都统一起来加以分析和评价。国外的教育科学水平发展比较早,这种类似的教育科学实验在国外不胜枚举,而在国内却屈指可数,那如何借鉴国外的教育科学经验来丰富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

1.借鉴与修改。在观察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模式后再加以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了解它有哪些缺点和优点,然后进行改造再利用。这种做法的根据是:每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分国家的,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经验当然可以拿来运用到我国的学前教育中,但前提是不能照搬照抄,要灵活地改良和修正,并在方法运用中反复总结经验,让国外的先进学前教育经验落地本土,并发挥它的优势。

2.创新改革。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加以改造和创新,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地改造,以达到先进水平甚至实现超越。但是创新模式实现起来很难,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性,还要能够找到彼此结合的创新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洞察力,要能够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找到学前教育的新思路。

四、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科学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前教育,而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还不够充足。当政府逐渐扶持学前教育的发展时,也就意味着学前教育的规范性会得以增强,而此时教师的教学能力无疑会被看做衡量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同时,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备先进理论、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学前教育实践者又通过不懈努力确立学前教育的发展地位,增强学前教育内涵,提升学前教育的发展层次,建立在丰富实践基础上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将得以成形和完善,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模式。同时,国际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国家间的融合也将进一步加强,通过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拓展学前教育的观察角度,加大和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从单纯引进外国理论转向借鉴适合中国幼教的西方先进理论和经验,为创新本土理论服务,为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服务,这必将是学前教育在教育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相信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学前教育必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人才培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丽君,刘云艳.混龄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价值[J].幼儿教育,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