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物理的学习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物理的学习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物理的学习

篇1

    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学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真正理解呢? 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问题;对1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1些具体的物理问题. 如:对于“凸透镜”1节的概念的理解,“透镜”就是可以让光“透”过的光学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则从透镜的形状和“凹、凸”两个字的形状上找相似点,而关于“焦点”则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可以把地面上的纸“烧焦”这个角度去考虑。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学过的东西记住了,到时才能从大脑信息库中将信息提取出来。

    反复自我检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有人以为,理解了就1定能记住,这是对人的思维和记忆规律的误解。1个人的1生见过、理解过无数的事物,但只有那极少数(有人统计认为不足5%)经常反复作用在我们头脑中,而且反复应用的事物,我们才能记住。所以每次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应用,实验操作,学期学年复习等,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2、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发散思维法和逆推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

    (1)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大多数的题目的分析过程都用到。

    (2)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 ,串连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 逆推法,即根据所求问题逆推需要哪些条件,再看题目给出哪些条件,找出隐含条件或过度条件,最后解决问题。

    3、重视课堂上的学习上课。

    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入门以后,有了1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1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1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1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1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1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1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4、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

    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1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要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你得到的知识还是死的,只有通过具体运用,才能扩展和加深自己对的知识理解,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1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1节1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1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1.坚持独立做

    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曾说过1段话“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1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你做习题时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可见学习物理必须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1些题,题目要有1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1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1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1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1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这是任何1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2.学会分析物理过程

    学习物理要重视物理过程的学习,要对物理过程1清2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3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3.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1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4.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1 2下1页

    5.归纳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0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节。

    6.要正确使用数学工具: 数学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物理时,我们1定要正确地运用好这1工具。应用数学工具学习物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不要单从纯数学关系上理解公式,避免产生物理意义上的错误。例如,物质密度的定义式是ρ=m/v,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式子的数学关系,说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呢?不能,因为密度ρ是描述每种物质固有特性的物理量。例如,铝的密度是2。7 X 103千克/米3,不管把铝做成小铆钉,还是大铝块,ρ都是这个数值,怎能说它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呢?所以公式ρ=m/v只是提供了1种测量和计算密度的方法,即,当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利用这1公式计算出构成这1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篇2

一、目前初中物理面临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采用了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如:课的引入(前言)由老师直接讲述,让学生板书有关概念、公式、规律,即使使用实验引入新课,其目的只是为了引入下面的教学话题。对于本该学生探讨的实验,改成了演示实验,直接告诉学生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得到的结论是什么。习题教学中注重讲解习题的数量,让学生照搬照抄公式,教学生套用解题模式等,完全按照老师的教学设计,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井然有序地结束一节课,老师唱的仍是主角。这样的课,从一开始就死气沉沉,缺乏生气,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才是主角;忽视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和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中有关信息的提取、分析,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忽视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现在中学生数理化成绩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数学化学成绩出色的同学,不一定能学好物理,但物理成绩优秀的,数学化学的成绩一般都比较出色,这种现象仿佛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物理一定很难学,尤其对刚接触物理学科初二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当学生怀着这种畏惧心理去学习物理往往是事半功倍,同时也对教师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有效教学行为的概念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必须用一种易于学生认知的方法,也就是适合于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方式明释学生所学内容,若所采用的方法不易被学生认知那就得不到原定的目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预期成果的最大达成度,即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最大化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是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但没有多少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技术或策略,也是一种观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分析什么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教学效果,通过怎样的改进会使教学效果提高,从而得出实施有效教学的一般性策略。

1.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物理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提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树立全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

2.1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有爱的课堂教学是民主的,师生是平等的,生生是平等的,关系是和谐的,学习气氛是轻松而愉快的。教师用学生喜爱的方式上课,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效果甚佳。

2.2 激发学习兴趣。当学生对某事物具有兴趣时,这种兴趣就会驱使他积极地从事这方面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能力也更强。所以,物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物理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物理。

3.革新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实效性。

3.1 精新导入新课

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它可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使学生离开正在从事的活动,全身心转移到课堂上来。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3.1.1 采用实验导入。用实验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可以使学生受到物理思维和物理方法的训练。实验导入法中有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演示实验。

3.1.2 运用直观导入。用实物、模型、教具等让学生亲临其景地感知物理的应用成果,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原理。多媒体是形声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展示物理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感知和探究物理。

3.1.3 运用故事导入。针对学生爱听奇闻异事的心理特点,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趣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其情操。

3.2 重视实验教学。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起着重要作用。

3.2.1 要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学生的实验、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探究过程中有创新地解决问题,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的观察等一系列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地点拨、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独立完成。

总之,课堂教学追求有效性,讲求生成性。学生的发展是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平等、合作的学习环境中,以成功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才能取得其有效性。

篇3

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在主观因素的各个方面,初中生仍出于尚未成熟的阶段对学习物理可能遇到的挫折没有全面的认识,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应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像枷锁一般束缚着学生的发展,给心智尚未成熟学生“增负”每个学生,无论大小,都有自己学习的目标和学习动机,当这些目标动机与现实要求和社会价值观相悖时,“挫折心理”便油然而生

2物理学科特点及教学目标

物理学科侧重于实验前设计能力思维能力的形成、实验中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后交流能力总结能力的提高初中生接触物理之前,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实验过程,实验意识的缺失,实验能力的缺乏,导致学习物理缺少“感觉”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取自于自然,物理规律一直存在,只是科学家妙手偶得,学生学习之前也有“预习”,他们有的是丰富的感性材料,如何在感性的表象材料与理性的物理知识之间架起一座通道?这是学习物理的关键,同时也可能成为部分学生的挫折点

二、挫折心理的预防和调试

面对挫折,处于不同心理水平的群体表现大相径庭,处于同一心理层面的不同个体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由于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性及可塑性,对于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或已经产生的挫折,教师适时的进行预防及调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史为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歌德认为,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这是一种积极看待挫折的名人名言,老师们常常引经据典来引导学生认识挫折,这样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物理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物理学史是一部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历史,它不仅囊括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蕴含了“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意志不坚定、可塑性强,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承的同时也要注意物理学史的渗透,在学习学科知识时利用与其相关的科学小故事带领学生全面认识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实际意义

2以趣为友,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此阶段存在的片面性与不稳定性要求教师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性格、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物理是一成不变、枯燥无味的,对学习没有兴趣,从而在学习中处处碰壁对物理学习产生了兴趣,这样即便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学生自己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动力和欲望,在其他非智力因素的保证下顺利摘到果实,增强了自信,减轻了挫折带来的压力

3以生为本,增加基础性实验的达成度

由于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偶然生成”,学生实验技能的缺乏及其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实验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克服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把握课堂节奏,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开发潜力?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完成实验前的预习初中生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群体,但在没有一定铺垫时,大部分学生拿到实验器材无从下手,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做好功课,通过预习,在脑中形成本次实验的流程图,明确注意事项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其次,做好实验中的指导在实验教学中如果只是提供器材以及合作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的课堂一定是低效或是无效的以“电流表的使用”为例,电流表如何接入电路,正负极怎样连,量程该怎么选,有人认为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完成以上教学内容殊不知,物理实验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仪器的错误使用会导致不良结果甚至带来安全隐患,正确的操作指导尤为重要,使用仪器前,阅读说明,这是使用仪器的基本流程,同时也能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提升实验的有效性

篇4

一、初中女生学习物理的现状分析

以江苏昆山某中学为例,目前江苏使用的物理教材为苏科版,从八年级上学期开始增加物理课,物理教材的顺序为初二开始学习声现象、物态的变化和光现象、物体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以理解为主,随着课程的深入到初二下学期就开始增加质量和密度、力学的一些知识内容,抽象的内容增加,计算题及应用题的题目也相对增加。到初三是主要是学习电学,整个初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电学,尤其是电功率的计算,而且在中考中占的比例很大,是中考的重点内容。该中学处于长三角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外来人口较多,生源稳定。

1.男生女生物理成绩对比

下面是该学校2015年上学期初二和初三各科的平均成绩

情况。

通过上表我们发现,在初二时女生的物理成绩和男生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并且在初三的时候比初二的差距更大。作为对比,同样为理科的数学虽然男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相对与物理来讲差距并没有物理大。

2.每个章节物理成绩对比

每学完一章或二章以后,该中学物理组都会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测试,下面是对每一次章节成绩总结,对学生的统计成绩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中可以发现,除了在第一章,第二章和最后一章女生的平均成绩高于男生外,其他章节男生的成绩均好于女生。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男女生之间的差距是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渐开始增大。开始学习物理是从声现象开始,声现象主要是概念性的内容居多,并且该章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更为贴近,容易让人理解。第二章物态变化与第一章类似,都是贴近生活的内容,不需要太多的抽象思考。但是从第三章开始光现象男生的成绩就开始超过女生,这是由于光现象中的内容并不能直观的感受,特别是关于透镜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这一章开始女生的成绩就开始落后于男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力学和电学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和重点,这两章内容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且对数学能力也有一定的

要求。

二、解决初中女生学习物理困难的教学实践

针对女生学习物理的现状,教师应该针对女生特点和女生学习的特点制定方法,提高女生的物理成绩。

1.提高女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信心,打破女生学不好物理的思维定性。其实女生在学习物理时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因为女生的语文相对男生而言,大多数女生要学得好一些。这是因为女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这有助于女生能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叙述特别需要强大的语言理解和区别能力,例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一定要与“垂直向下”区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特别是要运用图表、视频、图像的方式来表现。

2.有利于女生学习物理的教学方法

当前的物理教学方式不是女生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物理教学一定要考虑男生与女生的差异,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对女生讲授某个抽象的物理规则以前,先进行静静地观察,倾听别人的陈述,并联系个体与这个抽象概念相关的经历,这样才能使女生对这个抽象概念理解好。

教师的教不能只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平时教师要结合具体物理知识内容,给物理学习困难的女生介绍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例如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审题和解答计算的方法,学习物理概念和探索规律的过程和方法等。

在教学实践中,作为物理教师应极尽所能地改变初中女生对物理学习的思维定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女生在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上的优势,尽可能地点燃初中女生对物理学习的激情。

篇5

物理这一门学科的发展蕴藏一个个艰难曲折又极其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面带微笑的教师走进初中物理课堂会给学生的心灵洒下一片阳光,教师用生动有趣的科学家的故事引领学生进入美轮美奂的初中物理课堂,在轻松、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相互协作、主动探究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去发掘物理知识的优美.比如我们如雷贯耳的大科学家牛顿、居里夫人、伽里略等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顺利和挫折、成功和失败的斗争中,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人类科学的进步做出无与伦比的贡献.再比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上小学的时候曾被劳技老师认为非常的笨,因为他制作的小板凳歪歪斜斜被老师认为是世界上做得最坏的小板凳,但爱因斯坦没有灰心、没有气馁,而是在科学的道路上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地追求,终于以“勤”补“拙”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教师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深度情感教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这样如沐春风的和谐情境中,物理知识就会如晨中的雨露不断润泽学生的心田,浇灌着学生的物理之花的生长.

二、教师通过物理小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物理小实验具有极其强烈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各项实验小技能的大力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用学生十分熟悉的物体、玩具来有目的地开展一些物理小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积极投入物理学习的原动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惯性的概念时,学生始终无法真正地理解,此时教师指导学生用鸡蛋来完成有关惯性的物理小实验来增加学生的理解:教师把一有机玻璃片放在盛满水的水杯上,再在有机玻璃片上放一只鸡蛋,看着玻璃片上颤巍巍的鸡蛋学生们紧张得屏住了呼吸,害怕鸡蛋从玻璃片上滚落下来被打碎,学生们好奇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实验台上,这时教师请一位学生用小锤快速敲击玻璃片边缘,只听见嘭的一声有机玻璃片被击飞,而鸡蛋则稳稳地落入了水杯中安然无恙,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在长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好像也恍然大悟了.教师通过设计这个物理小实验并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不但帮助学生理清了惯性的概念,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真可谓一举两得.

三、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物理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传统教学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灌输,学生辛辛苦苦的记着笔记忙得焦头烂额,偶有提问点缀其中也成为了少部分学生的发言专利,长期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且学习效果变差,如果教师此时再不关注后进生且语言又缺乏幽默,容易使学生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引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影像、光电、声图等的展示,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此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将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噪声》一课时,先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热烈画面,接着是一段二泉映月的二胡演奏曲,锣鼓轰轰震耳欲聋,二胡声声婉转悠扬,如此设计令学生血脉贲张、激情飞扬.又如讲授《光的直线传播》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日全食演变的全景画面引入新课,学生立即被日全食美丽、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迫切希望一探究竟.教师紧紧抓住这一不愤不启之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自然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在此情此景下学习的学生印象一定会非常深刻,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一定能够被很好地激发.

篇6

2 用好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去,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每一位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都是耳熟能详的。如果在教学中用好这些现象,就能有效唤醒学生的认知共鸣的效果,从而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液体的压强》的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经常吃到的带鱼的问题,顺便再让学生问问家长,见没见过活的带鱼,激发学生学习这节知识的兴趣。结合个人游泳时的体会,认识到液体压强的存在。还可以在饮料瓶上打高低不等的三个小孔,然后往饮料瓶里面灌水,看哪一个小孔口水冒出去的最远,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三个口水冒出去的距离不一样呢,由此得出液体内部不仅处在压强,并且压强的大小还与深度有关。

3 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如果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设置疑问,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相关联想从而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培养学习兴趣。如,我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我首先拿出一个漏斗,将漏斗口朝上,再拿出一个乒乓球,放进漏斗中,乒乓球静止不动。通过细口吹气,吹得,球越不出。然后将漏斗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中用手指顶住,通过细口吹气,同时移开手指,球不掉越,这时我引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课题,并留下悬念。让学生在充满好奇中学习,激发他们认真思索,积极探究,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就会很高,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4 开发课外实验

物理课外兴趣小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精心组织好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在准备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验时要注重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课外小组实验过程中注意因地制宜开展实验,如:小组中一小部分同学勤奋好学,引导他们制作一些物理小仪器,如电磁铁、小小发电机、水果电池、电铃等等。以点带面,进而带动小组的其他人,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这些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实验不仅发展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篇7

初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模仿性极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苦练基本功,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能画出线条流畅的简笔画,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言幽默风趣,教态自然大方,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打动学生,让学生敬佩你,而教师基本功是教师魅力的重要体现。

二、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因此,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学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或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而且更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我可以学好”和“我能学得更好”的信心。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三、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趣的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演示一些有趣新奇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磁场》教学中的立体磁场磁感线,那一根根美妙的曲线就像是用手画上去的,学生惊叹不已。

再如在《流速和压强》教学过程中,用一根长长的软管甩动可吸起很多碎纸屑,碎纸屑飘向空中的实验过程中学生鸦雀无声,学生说就像天女散花一样,然后我便取名“天女散花”。

这种采取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代替简单枯燥的概念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学物理有趣。

四、适时评价学生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瞬时评价,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激励性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更重要的一点,评价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包括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注意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学生反思并且及时地调整学习状态,不断进步,获得发展。 转贴于

2、多角度评价

每个中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对激励的渴望更甚。在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五、及时关注我国科技界的重大事件,点燃学生学习物理课的热情

篇8

1.实验教学效果性差,实验过程流程化、模式化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探究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往往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实验,由学生最终观察实验结果,其中的细节问题展示模糊不清,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实验中去,严重削弱了实验教学参与、体验的目的;教学过程过分模式化、流程化,以理论学习――习题演练为主要模式,重结果、轻过程,缺乏对学习知识与探索过程的探究和思考,不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性思维的培养,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2.注重对教学时间的把握,缺少探究性引导过程

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这成为教师教学有效的辅助手段。网络上有丰富的实验过程视频、探究过程、习题详解等,教师在课堂直接播放,但是无法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映像。长久以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培养,惰性思维的不断滋长,探究学习意识变差。教师平时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注重对知识的理解,轻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题海战术,重视对学生公式运用能力的锻炼,轻视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一味接受,只学会了知识,学不会思路,不利于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探究性教学的积极意义

1.增强动手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思路解决问题、制定具体的方案、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点在于学生的思考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在亲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对物理知识有了更全面更灵活的掌握,对知识有了更深刻记忆,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2.激发学习兴趣,符合教学实际

通过探究式教学学到的知识,学生经历全部探究过程,有过思维方式的深入,回忆起来就能更加容易。探究性学习由学生自己做主,反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的新奇和与众不同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增加好感,让学生爱上物理课。

二、初中物理教学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

初中物理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改变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型地位,转为指导性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课堂上为学生保留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首先形成自己的思路。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应该把实验的操作任务交给学生,在动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如在一些物理实验中,教师最喜欢采用教材上的典型试验,既操作简单,又具有代表性。有些学生有了新的想法,有了新的验证思路,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出来,并帮助学生由简单的思路完善成为完整的计划,将思想付诸在行动上。学生在锻炼中不断成长,不断增强自身知识储备和学习素养。

2.扬长避短,将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方式相结合

接受式教学有其优势,探究式教学也存在不足。在接受式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凭借专业的物理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并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题目。学生只有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发散思维、深入探究,如果没有理论知识做基础则会偏离正确的探究方向,甚至出现错误还不自知。传统的物理课堂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多年的授课经验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扬长避短,发现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缺点,正确处理接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将教师的理论传授、习题讲解与学生的自主探究、自由学习相结合,在教师传授结束、学生练习掌握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主探究。这样既不会耽误授课进度,还为学生探究提供机会。

3.采用科学论证方式,注重分析和总结

探究式教学方式要学生勇于质疑权威,自主探究,在了解基本原理和正确运用工具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实际的探究计划。如果学生对自己设定探究目标缺乏信心,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教师这时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论和经验指导,同时对学生计划中的漏洞进行纠错。在探究结束之后,学生对具体的探究过程进行记录,探究的思路和设想尤为重要,对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和纰漏进行分析,寻找原因,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出现。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中物理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重点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方式在物理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应用。希望能对学生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带来积极作用。

篇9

一、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分析

1.好奇心

居里夫人说得好:“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而好奇又总是兴趣的导因。”初中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就是好奇心。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尚未成型,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奇的物理现象感到好奇,喜欢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往往只停留在对物理现象好奇本身,并没有形成探究这些物理现象内在规律的稳定动机。教师应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直观性

初中生刚开始学物理时热情较高,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渐渐感觉到物理中许多陌生的单位和抽象的概念难于理解。如学到压强时,由于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看不到具体的支撑面,学生感到难以捉摸,公式P=pgh中,四个物理量就有三个是复合单位,难度更大,若物理教师不采取措施,许多学生就会对学物理丧失信心,使得初二物理成为分化学科。原因是初中生的抽象思维仍属经验型的逻辑思维,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通常还要借助于事物的表象作支持。

3.模仿性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公式时,往往不能把握本质,习惯于死记硬背,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不知如何分析,而是乱套物理公式,这是因为他们在小学读书时,经常死记硬背,形成了思维定势,到初中后,虽有批判性,但还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弱,这就使其学习物理有模仿性的心理特点。

4.独立性

初中生由于身体迅速发育和自我意识逐步成熟,使得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喜欢提出不同意见,独立思考、独立批判的能力也有了提高,开始进入一个喜欢争论,喜欢怀疑,不轻信、不盲从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是与当堂课主旨无关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而是给予及时的回应。这样不但可以呵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还能培养起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求、发现和体验的兴趣。

二、物理教师的应对策略

1.在教学中直观形象与抽象相结合,以直观教学为主

直观形象易于引发学生的兴趣,而适当的抽象可以满足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求,使激发的兴趣得以持久。初中生应以直观形象为主,逐渐增加抽象思维的成分。

(1)用实验组织教学,增强直观形象性,这既是物理教学的特点,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例如,讲大气压强的引入,教师走上讲台,将毽球让前排学生看,说明胶皮部分无粘性,然后将毽球向黑板投去,“拍!”毽球粘在黑板上了。学生顿时兴奋起来,心想:球怎么粘上啦?这时,教师用一张纸盖在盛满水的杯口,然后将杯口倒过来,纸把水托住了。教师提出:“为什么纸能托住水?为什么毽球会粘在黑板上呢?”从而激发学生学气压强的兴趣。

(2)注重挂图、板画、模型的使用。挂图、版画和模型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3)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组织学生自制教具,制作科技作品,布置家庭小实验,外出参观,增强直观性。

2.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个充满活力的物理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的课堂。如在“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一节的教学中,我先在倒置的漏斗中放一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让学生观察乒乓是否下落。在未做实验之前,绝大多数学生一致认为球会下落,是因为球受重力的作用。实验结果,事实上乒乓球不仅没有落下,还被吹贴在漏斗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他们感受到了知识与经验的差异,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起他们通过探究把握物理现象奥秘的兴趣。

3.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理已融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得以持久。

篇10

一、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实验师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源泉,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手段。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物理实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确保实验现象的明显性

物理实验时,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特别集中,学生处在最佳学习状态,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将实验做好,使现象明显。例如,要观察压强计里水面的升降,可以将水染红,并在压强计的背后用画横线的屏来衬托。

2、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利用课件使实验增加效果和可见度

课本中的许多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影响了实验效果和学习兴趣。近几年来我把一些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步骤的直观再现,从抽象到直观,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把验证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

在课堂教学的讲解和讨论中,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进行探究。如在讲“浮力”一节时,按提出问题实验阅读讨论总结练习的程序进行教学。首先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公布讨论题,布置学生实验,让学生先做实验后阅读课本,再组织讨论,然后进行总结。在总结如何讨论时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最后进行练习和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验、阅读、讨论、讲解等获取知识和能力,这样做学生动手动脑多、影响深、记得牢、兴趣浓、学习效率高。

4、多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和动手机会

不仅要认真做好做全学生实验,实验习题,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某些演示实验改成边教边实验,或者让学生登台表演,对于实验性习题,也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去解决问题。

5、实验装置必须美观大方,整洁,教师示范操作准确安全,一次成功,要辅助以教师的语言、板书、图表等。

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物理学史教育和美观教育,稳定学习物理的兴趣

政治思想教育必须融化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去,使学生切实认识到物理学对祖国建设,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根据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讲我国古代物理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及近代物理工业成就。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资源和振兴中华紧迫感的介绍,调动和稳定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了使初中生不感到物理是枯燥的、危险而难以接近的学科,还必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去感受美、追求美、探索美,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的美育主要是通过物理实验,现象及实物观察和教师生动的讲述实现。

三、精心备课、上课,活跃课堂气氛,培养探索兴趣

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听课兴趣,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中讲一些物理科技小故事。讲小故事时,要求短小精悍,有趣、有用、结合物理教学需要。

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兴趣的时候,他们在听、看、想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小动作。这不能视作课堂纪律不佳。实际上每个学生都在围绕教学内容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心情舒畅,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急于知道什么?为什么?此时引而不发,提出几个问题加以启发,让学生自己回答。

四、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艺术,增强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初中学生,如果惯用一种教法,或不讲究授课艺术,学生就会有枯燥乏味之感,学习兴趣也会随之下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艺术,以增强选手的兴趣。如在讲“蒸发与沸腾”一节时,我采用边讲边实验,边讨论的“三边式”教学法,讲“密度”一节时则采用读、讲、议、练的自学辅导法。

五、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兴趣

素和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因为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使自己成为一个发明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希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和学习相伴随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去接触生动的事实和现象,从而体验到认识的欢乐,使他们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为此,在讲“光现象”后让学生自己学做魔镜,使学生感到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物理知识。

六、通过利用第二课堂,巩固学生的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使学生尽可以多接触一些物理知识,巩固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我再认真改进第一课堂的同时,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活动形式有:

1、课外阅读物理书籍,这是增加学习物理兴趣的一项简便易行的好办法。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助于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兴趣。

2、知道学生办理物理小报,可以扩大知识面。组织小型的报告会,使学生有机会自我表现。由于收集来的资料,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这些知识均是学生们喜欢的内容。如物理之最、谜语、做做看、科学家轶事、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现明等。通过小报汇编展览,大开学生的眼界,增强求知欲望。

篇11

二、 通过设计简单的问题,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

使成功的体验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有兴趣才会主动,然而学习兴趣的持久取决于成功的体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兴趣就是花少量的时间得到一个好成绩”。一般说来,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销蚀原来的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测验中试题的易中难比例尽量简单些,使“学困生”也能得到一个好分数,并且每次考试后不纯看分数只要看到进步都要进行表扬、鼓励;平时上课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如在讲长度测量时可让他们回答,长度的主要单位是什么?长度测量的工具是什么?2米等于多少分米等,他们回答后说这些也是今后检测的内容,你们能回答出很不错,这些问题在中考中也会出现,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 用“肯定、承认和赞扬”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

改变用“一个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的单一性关注,采用多元智力理论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从而多几把尺子,开发学生多种发展潜能,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困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马克吐温说:“我能为一句赞美之词不吃东西”,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便却反映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他人的肯定、承认和赞扬,只要不是过份的吹捧,人们听了都会心花怒放,赞美之词如同照耀人们心灵的阳光,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说明他上课时很专心,他勇敢大胆,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如有一次学生在室外出黑板报,上课时才匆匆收场,他是一个学习较差但粉笔字写得很好的学生,我看了一会说黑板字写得不错,比我写的还好,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行行出状元嘛,后来这位学生学习开始认真起来,一个学期后成绩大有起色。慷慨地赞美学生,让学生开心,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时时提醒自己就能做到。

四、 以名人学习的曲折经历树立“学困生” 学习的信心。

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大科学家学习的曲折经历,在平时我就注意收集学生较为熟悉的伟大物理学家的学习历程,如爱迪生曾被学校教师一致认为是一个笨蛋,智商太差,不是读书的料,他在班上读书不到三个月就被学校教师一致通过让他退学,他失学后通过自学最终成了发明大王。爱因思坦读小学时除了物理外其他功课成绩都很糟糕,被同学戏称为“憨直农夫”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了。他们的学习也是经历了曲折和失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管任何人都会遇到曲折,关键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有些同学虽然现在很差,但将来说不定你就是“爱迪生”和“爱因思坦”,但要成功同学们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

篇12

初中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从他们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被兴趣左右,他们的思维能力、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都与兴趣紧密相连。而初中物理知识又以其鲜明的实验特点,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如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力,乃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一、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特点

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直觉兴趣。他们只满足于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一般情况下,初中学生的兴趣状况正处于这个阶段。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做了很多实验:吸盘挂钩;注射器吸药液;用力吹两张纸的中间,两张纸被大气压紧压在一起等有趣的实验,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在动手实践中产生,同时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是操作兴趣。每当实验课的时候,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也非常乐意亲自实践,以至于常常迫不及待得期盼下一次实验课早点到来。三是因果认识兴趣。随着学生物理知识的增加,出现了兴趣的分化和选择。当知道了一个物理现象的原因时,就在想这个现象发展的结果,而当知道发生这种现象的结果时,又在想发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四是概括认识的兴趣。具有这种兴趣的学生,总要求通过个别事物的因果联系来找到和掌握更多事物的一般规律,物理学科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途径

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特点应有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对于初中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通过新课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引入犹如一台戏剧的序幕,富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的任务。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新课引入的技巧和方法,新课导入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可以让学生对新课的内容产生期待,作为教师,要很好地抓住新课导入的契机,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如在讲“摩擦力”前,教师可以拿黑板擦的背面卖力又夸张地擦黑板上的字,因为黑板上的字没因此而消失,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就让笑得最起劲的学生来擦,他很快擦干净了,教师问:“为什么我们擦的效果不同?”在讲密度前,将“哑铃”突然扔向某一学生,学生们都吓了一跳,接到“哑铃”的人更是一惊,但是他随即发现扔给他的“哑铃”原来是泡沫做的。诸如此类的新颖、有趣的新课引入方式,从上课初始便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2.通过实践操作,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挖掘物理学本身具有的潜力,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加强实践操作,在互动中传授知识,让学生在参与中进行学习,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于演示实验,把用语言不能解释清楚的物理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可借助演示实验进行理解,而且演示实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之兴趣浓厚。学生除了喜欢看教师演示以外,更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实验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培养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物理学的知识,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做些小发明、小创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情境贴近的时候,学生自发接纳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如:冬天夜晚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看见冒火星;汽车突然停下时,为防止身体前倾,我们会不自主地向后倒;用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并蓬松起来;用小刀削铅笔时,小刀上附有细木屑等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验中再现生活情境。例如,在讲声现象时,遇到这样一道题目:给开水瓶灌水时,随着水位的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变高还是变低了?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不必直接讲解,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就会发现音调在不断升高。这样的活动开展,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通过教学艺术,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最显著的桥梁,教师语言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课堂知识接受的热情,如果教师谈吐大方,言语表达清晰、规范、准确,且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一些合理的幽默、风趣,必定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不觉课堂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爱上课堂,形成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语言首先必须规范、准确、清晰,在阐述的过程中更要措词严谨、准确无误。规范、准确的语言对树立教师权威,塑造教师人格魅力和增强教师信服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两者有因果关系;不能把“沸腾”、“熔化”说成“干了”、“化了”。同时,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幽默语言,调节学生情绪,消除课堂疲劳,使课堂张弛有序。如:重力不计、斜面光滑等不起眼的条件,为了突出它们的关键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说:“江湖中最厉害的都是那些最不起眼的角色,少林寺那个扫地的和尚(达摩祖师),乔峰都打不赢他,够厉害吧!”

4.通过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教学过程实际上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使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自己想通,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如: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教师提出,要想使湿的衣服尽快变干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于是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诸如用电熨斗烫、放在炉火旁边烘、用电风扇吹、尽量把衣服摊开等,再引导学生面对这些办法,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这样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生对于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物理课堂才会丰富多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总之,只有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因材施教、灵活多变,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志良.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首现代阅读,2012,(8).

篇13

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许多学校或教师依然没有从“应试教育”的现状中解放出来,只重视基础文化课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培植

2忽视个性的差异物理教师如果能开展既形象生动又直观准确的实验,运用妙趣横生、唤起想象、深入意境的物理语言,引导学生去领略物理世界的无穷奥妙,那么激发的将是积极的情感和乐学的态度

3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因此,要提高物理困难生的学习效果,就应该激发困难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物理学科,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概念的抽象、物理规律的描述、物理实验的操作,诸如此类的智力活动都要求尽量将自己的学习兴趣保持在较高的激活状态上,然而,困难生的心情多数处在厌烦、焦躁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物理太难,即使有时对某个问题某些实验表现出一些兴趣也只是凭借不需要意志力支持的直接兴趣,感到一时的轻松愉快一旦听不懂或看不懂,就觉得无味,从而使兴趣始终未能激活起来

二、学生逆反心理的防治与应对措施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学生逆反的心理既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既有直接的原因,也有间接的因素关键是找出原因后应怎样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对策来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达到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提高自身素质,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求对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堂上要对每个学生都抱着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并努力将其内化为对物理的兴趣

2课堂教学要凸显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必须达到:()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2)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3)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外延扩展到社会生活,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4)必须是现代的课堂要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四个“带进”,即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技术带进课堂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驰骋想象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最终获取知识,成为知识的占有者

3培养参与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活动中应让全体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和扮演的机会,而不能为了课堂气氛、教学节奏、课堂容量,只把机会给与少数好学生,应当挑一些易回答、易解答、易操作的问题让学习物理有困难的学生去做,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有了参与的机会,而且能使他们在这些行为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起信心

4降低教学过程的起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能力培养素质的前提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讲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认知的起点要采用影视中的慢镜头甚至倒带的手段给大多数学生搭起思维的小台阶使他们都能拾阶而上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着力培养科学兴趣要适应新的课程标准,不但教师教学方法要改进,而且要求学生的学法也应有新的变化,为此我们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

首先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学习方法不当,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只有掌握了好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其次是加强探究学习,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教师必须树立教学方法受制于学习过程、教服务于学的观念,按照学生的探究进程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从探究中学会学习,喜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