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负债业务的风险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负债业务的风险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负债业务的风险

篇1

2.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防止控制权丧失

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是现代企业筹集资金从而用来生产经营管理的两种重要筹资模式。与其他筹集资金的形式相比,负债经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资金成本,并防止企业控制权的丧失。首先,负债作为企业资金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成本仅仅高于企业的内部留存资金,比其他的筹资成本都要低,因此,通过负债经营,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负债是债权人与企业签订的一种收取固定利息的契约,其只要求从企业获得事先规定的固定成本,并不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净利率都会高于企业的债务成本,企业在支付完债权人的负债利息之后,还有一定的结余用于分红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通过负债经营,企业可以很好的得到企业权益人之外的资金支持,与股权融资相比,负债经营可以很好的防止企业的控制权的转移,保证了投资者对于企业的控制。

3.负债经营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所得税

负债经营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所得税,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根据我国的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的债务利息的支出可以作为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从而在税前予以扣除。在同样的经营利润的前提下,企业负债的程度越高,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就会越少,相应的应缴纳所得税就越少,因此,企业通过负债经营,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所得税。企业在资本结构中增加负债比例,提高财务杠杆比率,能够帮助企业享受负债经营带来的所得税扣除收益,从而帮助企业降低了税负,节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的所得税税率越高,负债经营带来的所得税扣除额也就越大,企业的负债经营的好处也就越大。

4.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已经很难完全通过自有资金和留存收益来完成企业的经营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作为支持,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采用负债经营的模式。通过负债经营,中小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从而迅速的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外,一定程度的负债经营,可以通过债权人的监督来倒逼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从而使得企业能够维持较高的信用等级,从而更加容易的从债务市场上进行融资,并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

二、中小企业负债经营中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中小企业要合理的确定负债规模和结构

中小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时,一定要对于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其他财务经营指标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确定企业的投资和筹集决策,制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和结构。在确定负债规模和结构中,中小企业应该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进行严格的控制,另外,企业还要重视负债结构的优化,对于长短期债务进行合理的匹配,从而发挥负债经营的最大经济效益,规避债务违约的风险。在负债经营中,中小企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企业要根据销售状况及时的调整负债经营决策。如果企业的销售收入能够呈现稳定的增长,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企业可以适度的提高短期债务的比重;如果企业面临销售状况不景气,企业的现金流呈现不稳定的状态,企业一定要规避短期债务风险,尽量的提高长期债务的比重。其次,中小企业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资产结构来制定相应的负债经营策略。对于长期资产占比比较大的企业,应该尽量减少短期债务的比重,适当的增加长期负债比重或者进行股票筹资;对于流动资产占比比较大的企业,应该尽量的利用流动负债来进行筹资。另外,企业在确定负债规模和结构的时候,还要对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市场利率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考量。例如,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可以尽量的利用长期负债,经营规模比较小的企业要多利用短期资金,从而降低资金的成本;企业还要对于长期负债的利率和短期负债的利率进行对比,在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要尽量的多利用短期负债,从而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2.加强企业负债资金的经营管理

中小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之后,要对于企业的负债资金进行严格的经营管理,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将资金投入收益最大的项目中去,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其次,企业要对于负债资金的规模和还款期限进行科学的安排,尤其要避免将企业的负债资金过于集中在一定的时期内,从而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另外,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偿债基金,一旦在债务到期的时候企业没有充足的现金进行债务的偿还,可以利用偿债基金来偿还债务,从而避免企业发生债务违约的行为,防范了财务风险的进一步发生。例如,四川某民营企业就建立了企业的偿债基金,每年从企业的留存收益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来补充基金。2012年,由于企业的产品销路出现问题,企业的销售收入不足以偿还当年企业的到期债务,企业及时的从偿债基金里抽取资金用以偿还债务,使得企业避免了债务违约风险。

篇2

一、负债经营的作用

负债经营作为一种经营策略,它不仅是为了弥补企业的资金不足,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企业带来许多其他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负债具有财务杠杆作用。不论企业经营成果大小,利润多少,债务利息额是固定的,因而当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应减少,从而使自有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大幅度提高,这种债务对所有者收益的影响称作财务杠杆。

2.负债利息具有“抵税作用”。负债的利息费用列入财务费用,与企业的收入抵扣,使负债经营的企业同全部采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的企业相比,成本费用增大,利润减少,应纳税所得额随之减少,从而减少上缴的所得税,降低企业税负。

3.在通货膨胀时期,负债经营具有举债效应。由于债务的实际偿还数额以帐面价值为准,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所以,通货膨胀会给负债经营的企业带来额外收益,通货膨胀率越高,企业因负债经营而得到的货币贬值利益就越大,这种因负债经营而可能获得的收益,称举债效应。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

前已述及,企业负债经营是有利可图的,那么能否无限制地借债经营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负债经营有一定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债务而存在的。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企业盈利能力与债务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举债额和偿还期限等因素影响而形成。

在企业资本构成中,如果资金全部由股东投入,无债务,企业除了经营风险外,无财务风险,一旦企业因资金不足,向银行借款,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企业就担负着为自己所借债务还本付息的压力,财务风险由此产生。如果企业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难以偿付到期本金和利息,企业便陷入财务危机。

负债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使盈利能完全补偿借入的资金成本。否则,企业将无利可图,更谈不上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资金利润率,并使其大于借入资金成本率。但市场变幻莫测,企业很难正确估算资金利润率,因此就面临着盈利能力与债务成本差额的不确定带来的财务风险。如果盈利抵不上债务资金成本,企业就要面临亏损,增加财务风险。

另外,企业负债越多,财务压力越重,越有可能不能及时偿还债务。即使企业盈利能力很强,也存在着过度举债、利息包袱沉重而不能到期偿还本息的财务风险。再是债务偿还期限越短,企业偿债时间越紧迫,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大,极易出现偿债危机。

针对财务风险形成的几个因素,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财务风险。

1.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企业冒险总会存在风险,企业不能为了持续地追求高利润,不计后果,大肆筹资举债,增加财务负担。利润多少不是衡量一个企业强与弱的唯一标准。过度负债不仅会背上沉重的利息包袱,而且一旦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阻塞、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不能按时偿债,企业将面临丧失信誉、负责赔偿的风险,甚至导致破产。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然后才是高额利润。应排除一切不利于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不能冒生存受威胁的风险,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来控制风险。

2.建立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以最低资金成本,最小风险程度,取得最大的投资收益,在风险和利益之间寻求最佳配合。在好的市场环境中,采取进取型策略,并对可能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可以适当多借入资金;在不利的环境中,应谨慎从事,耐心等待有利时机的转化,以此组织调整资本结构,并做到胸有成竹,机动灵活,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

3.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以下筹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首先,企业筹资应选择内部积累,这种方式筹资难度小,风险小,保密性好,能为企业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其次,如果企业从外部筹资,应首选发行股票,因为普通股票发行成本高于债务发行成本,外部筹资最后的选择是向银行借款,把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降到紧低限度。

4.采取适宜的借款策略。企业在借入资金时,不应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财务实践,应慎重考虑。虽然有时借款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有时可以改善现金流量,然而,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应明确在多变的企业环境中借款的预期收益。如果预期收益无法确定,企业就无借款的充分理由,企业必须知道何时应该借款,何时不应借款,只有这样,才会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不致因盲目借款而遭致财务失败。

篇3

一、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负债风险

商业银行负债是指银行由于受到委托而承担的用资本或者资产偿付的债务,负债是指商业银行对债务人所承担的所有的经济责任。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通常是指形成商业资金来源的业务,商业银行主要是以自己原有的资金和外来吸收的资金作为支持。银行的负债通常是银行外来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拥有负债就必须承担偿还债务的义务。银行的负债业务出现问题将会对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这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商业银行总的债务导致的负债风险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负责工商业的存款和贷款业务,从中获取相应的利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企业亏损会对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使商业银行的利益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商业银行的亏损。企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企业破产,商业银行的贷款无法偿还,这对于商业银行的损失是巨大的。商业银行由于这些因素导致的损失量逐渐增加,最终导致银行不能偿还所有的债务,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影响,商业银行缺少足够的资金偿还债务,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负债风险的产生。商业银行总的债务导致的负债风险不仅仅给银行造成了损失,同时也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损失。

(二)商业银行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负债风险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企业发展的支持,商业银行的业务也逐渐增加,这难免造成商业银行工作中出现一定的过失,导致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增加。商业银行在吸收企业的资金和偿还债务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商业银行负债风险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银行制度上存在着缺陷。商业银行的兴起比较快,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一些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商业银行工作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给银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银行计算机系统存在的缺陷。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银行的业务也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但是银行计算机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一些人利用网络上的漏洞窃取商业银行的信息,造成商业银行的损失。另外由于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专业素质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给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操作问题带来的负债风险,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影响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三)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变化导致的负债风险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企业的存款和吸收外来的资金作为支撑,但是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改变导致的负债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吸收企业的存款,进行贷款业务,但是存款业务也包括众多项目,比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等。这些业务的种类反映出各种各样的关系,不同的业务占据着不同的比例,这对于商业银行的负债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增加了负债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风险的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出现负债也是国家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兴起比较晚,缺少相应的管理经验,在今后的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应该加强管理,降低负债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一)增加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意识

商业银行的发展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保障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首先需要提高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意识。商业银行的管理者需要了解负债风险的相关知识,增加对负债风险的认识,更好地重视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商业银行的科学化管理和科学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了解相关的政策信息做好各种准备。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国家经济政策和企业发展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对国家经济发展及其政策进行研究分析,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规划,降低负债风险。

(二)加强对银行业务的监督管理

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障商业银行的正常利益,有效地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的形成一部分是由于业务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导致的,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的工作监督可以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还是比较复杂的,对商业银行工作进行监督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包括制度和监督机构。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直接关系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商业银行的利益,因此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商业银行的监督工作。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负债管理办法。加强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监督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有效地降低风险。对商业银行的负债工作可以进行相应的检查,可以定期由负债工作管理者提交工作报告,由相关的部门进行审核,对今后的负债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商业银行负债工作的水平,更好地保障商业银行的利益。

(三)适当地调整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来源于企业的存款和贷款,由于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有着不同的对象,存款和贷款的业务比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负债风险的增加,因此在今后的商业银行业务中为了更好地控制负债风险,可以适当地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做出调整,控制贷款或者存款的比例。一方面,需要增加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的存款业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增加存款业务可以更好地保障商业银行的利益,降低负债的风险。因此在今后的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应该重视存款业务,适当地降低贷款业务的比重,维持商业银行的稳定。另一方面对存款业务进行相应的完善。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中存款的企业种类比较多,而且存款的类型也不稳定,这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适当地控制存款业务的种类,对存款企业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查,优化存款企业的结构,维护商业银行的利益。

(四)提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于银行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银行行业的改革,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素质也有所提高,但是工作人员的素质还需要进步提高,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对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杜绝由于工作人员导致的负债风险。另一方面加强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训。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进行,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更好地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工作人员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使用技术都需要加强,有效地提高工作水平。

三、结语

商业银行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是商业银行由于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导致商业银行负债风险的增加,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威胁。商业银行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加强管理,降低负债风险,维护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了在可接受的风险限额内实现既定经营目标,而对其整体资产负债组合进行计划、协调、控制的过程和前瞻性地选择业务策略的过程。从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开始,资产负债管理工具逐渐在我国银行业得到推广运用。截止到2011年末,在我国已上市的16家银行机构中,基本都在总行高级管理层下设立了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专责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规划、协调和决策工作。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还在总行层面设立了资产负债管理部,专门负责全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日常工作。

近几年,随着监管政策的调整和自身实力的增强,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也实现了跨区域发展。管理半径的扩大,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产负债管理工具的有效运用,将有助于提升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运用好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将有助于其业务发展以及总行发展战略在当地的落地。本文作者希望结合在城市商业银行总、分支机构的工作经验以及对资产负债管理工具的认识,对分支机构如何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能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

概括讲,资产负债管理主要具有以下三大职能。

(一)管理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管理。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如果对市场风险管理不善,可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重大损失。对于流动性风险管控,主要确保商业银行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对于市场风险,主要通过将风险控制在商业银行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内,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二)配置经济资本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而风险意味着潜在损失。潜在损失可以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三类。预期损失是根据大数定律计算出来的平均损失,银行可以通过提取拨备进行预防;异常损失指战争或重大灾害等发生概率极低的事件造成的巨大损失;非预期损失介于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之间,银行可以对其发生概率和损失金额进行量化,并据此计算最低资本限额加以防御。经济资本即为用于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资本,其数量是根据银监会的监管要求和商业银行经营的审慎程度来决定的。由于资本是稀缺资源,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可以对经济资本进行合理、高效配置,既确保有充足的资本覆盖风险,又可实现经济资本回报的最大化。

(三)协调短期与长期发展目标

在确定经营目标时,商业银行应将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实现有战略目标的持续稳定增长。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判断市场利率走势的基础上,通过风险资产和经济资本配置在银行的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分支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

城市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包括分行和支行。下面主要从城市商业银行的分行层面分析资产负债管理工具的运用。支行可结合自身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参照实施。

(一)设立资产负债管理机构

为做好分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分行应成立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为分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负责分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计划、协调和决策工作。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至少包括分行行长,分管业务发展、计划财务、风险控制的副行长,参加部门应有业务管理部门、计划财务部、风险控制部的负责人。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一般设在计划财务部,负责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会议的组织和会议决定的督促落实。

(二)建立管理制度

一个机构的正常、有效运作有赖于制度保障。因此,分行应依据总行管理办法制定分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资产负债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规范。

(三)资产负债管理的具体事项

各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重点不一样,其业务类型会有所差异,但分行一般都有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票据业务、同业业务等类型。因此,分行资产负债管理涉及的业务也主要是以上几类。

1.有效管理流行性风险

分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支付清算资金不足的风险;二是资产业务资金短缺的风险。对于第一种风险,一般都由总行予以保障,通过向总行拆借资金进行调节;对于第二种风险,如总行资金充裕也可拆借,如总行不予拆解资金,则需要分行通过吸收同业存款和票据融资予以匹配解决。

2.有效管理市场风险

分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重新定价风险。目前,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已引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工具,从而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利率风险上移总行,由总行资金部门承担全行市场风险管理的责任。为增强分行业务的自主性和市场反应能力,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仅对存、贷款业务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对于票据业务和同业业务,则要求资金来源与运用必须匹配进行,包括期限匹配、金额匹配、利差锁定,从而有效控制市场风险,并避免流动性风险;由于现阶段我国利率还未完全市场化,对于按照央行利率政策执行的业务,需合理判断利率是处于上行阶段还是下行阶段,从而确定业务利率是随央行利率调整而浮动还是固定不变。

3.合理配置经济资本

年初,总行会根据董事会下发的全行实际资本积累及资本规划,按照风险偏好及风险政策,考虑银监会资本充足率要求,提出经济资本总量控制目标,并根据全行发展战略和各分行的业务计划,下达分行当年的风险资产和经济资本计划额度。分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需根据分行现有业务规模及结构、当年业务计划和业务发展策略,对总行下达的风险资产和经济资本计划进行分配,实现既确保有充足的资本覆盖风险,又实现经济资本回报的最大化。如客户通过存入保证金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敞口额度占用风险资产并消耗经济资本,银行同时可收取签票手续费和风险资产占用费用;票据业务需占用风险资产并消耗经济资本,但也带给银行一定的利差收入。因此,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在分配经济资本时,需考虑不同业务占用的风险资产和经济资本数量以及经济资本回报率水平,从而确定不同业务的规模控制额度。

4.平衡短期与长期发展目标

协调好短期与长期发展目标是一家分行立足当地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设立分行的地方一般都是直辖市、省会城市等,金融市场相对比较发达,同业竞争比较激烈。对于当地的大项目和大客户,城市商业银行与国有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比无任何竞争优势,主要的竞争策略就是降低利率,以牺牲效益为代价争取客户。因此,这一阶段的资产负债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需做好大项目、大客户的业务筹划,合理分配经济资本,以牺牲较小的效益实现较大的业务回报;同时,以经济资本配置促进总行特色业务的拓展,如对于小微企业、中小和农贷业务以及其他总行力推的特色产品,在风险资产计量和经济资本配置方面予以倾斜,从而实现总行发展战略在当地的落地。

参考文献:

[1]人民银行.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1994.2.

[2]银监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2004.12.

篇5

引言

2007年,金融机构对于自身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的过高评价导致了金融机构的战略和政策出现超前性失误,由此成了爆发美国大规模破坏性操作的信贷风险――次贷危机的导火线,历史遗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说明,现代银行亟须建立一种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具备前瞻性、可行性、计量性等功能特征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自1990年起,我国商业银行在初始余额的经营管理理念基础上逐步形成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系,该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这种管理尚处于一种较为初级的阶段,尚未建立起以科学计量风险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资本约束和分配机制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管理创新性研究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形势迫在眉睫。

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的概念以及方法,为后续的探索和研究做好理论铺垫,而后分析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模式出现的瓶颈,最后针对种种弊端和不适应性的体现提出管理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一、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一)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内容

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根据其资产负债业务内容进行归纳,可分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管理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其中,资产业务管理包括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证券资产投资管理和商业银行现金资产负债管理;负债业务管理包括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和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管理。

(二)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方法

目前国际银行业主要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有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法、久期管理法、情景模拟分析法、VaR值分析法等。其中,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法是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和利率敏感比率这两个指标在利率波动的影响下对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进行利用和管理;久期管理是指将时间与现金流量价值进行加权来评估总体利率风险水平;情景管理法是根据模拟和情景分析对风险做出度量,运用计算机技术显示管理效果;VaR值分析是指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或机构造成的最大可能损失进行预测,从而促进风险管理的有效进行。

二、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管理现状及瓶颈

(一)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于1978年重建,吸收了国际先进的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资产负债理论管理体制,但由于受到当时短缺型经济的制约和计划体制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于1988年遭受了挤兑风潮的侵袭。自1994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推行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1996年,中央银行在完善监管指标的同时将外汇业务和表外业务纳入监管范围。自1998年起,商业银行对信贷规模取消限额控制的措施,标志着我国资产负债管理体系逐步得到完善。但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仍然处于不发达的阶段 。

(二)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存在的瓶颈

与国际先进银行所采用的风险管理理念不同的是,我国仍然以风险控制为主要管理方式,这种差异性凸显了我国商业银行落后于西方银行的缺陷和不足,如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金融市场发育度不高,难以形成敏感性管理体系,不具备丰富的业务数据储存和科学的管理模型等,其资产负债管理内容结构、业务创新能力和技术、管理运作机制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尚未成熟,存在着许多瓶颈和弊端。

1.内容范围狭窄,结构不合理。商业银行若想达到持续有效经营、保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目标,最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保障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和多样性。

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内容呈现狭窄化,结构不合理的局限性,可以从资产负债结构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两方面进行阐述。单一性指的是,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中存款占负债的比例和贷款占资金来源的比例都明显过高,即负债以存款为主要方式而资产以贷款为最重要的资金运用来源。不稳定性指的是,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全导致难以实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多元化,从而在数量和品种上缺少可交易金融产品的支撑,因此产生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严格管制的约束下难以通过金融创新工具的有效使用从而实现广泛融资和“三性”管理的瓶颈。

2.缺乏有效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和管理机构。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和管理机构主要体现在一些对市场风险起到有效规避作用的金融工具如受到西方商业银行广泛青睐的利率期权、利率互换、货币互换等风险管理产品由于受到我国人民币市场运用尚处初始阶段的限制未能得到广泛运用,对我国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形成约束。因此,即便商业银行意识到了风险的不利影响,由于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和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大部分银行不知该如何控制和管理风险。

3.管理水平与西方商业银行存在明显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受到西方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建立了资产负债管理的组织框架和机构,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较为严格的监管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性的发挥,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借鉴、学习和践行现代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先进技术的动力。

现行的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有:第一,长期利率管制使得商业银行更多重视流动性的需要而忽视利率风险和产品的定价问题;第二,由于国内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导致管理中所运用的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和市场化运作手段处于弱势地位;第三,分支机构的管理精力受到强制性比例管理的限制,无法顺利开展相关创新业务。

4.人才吸收和培训机制缺失。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缺乏专门人才作为管理机构的专业执行者,出现了人才高度不足的现象。由于商业银行员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定期将体现本行经营业务情况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资金流量表等报表报送至监管部门和总行,因此他们需要对经济管理类、信息管理类的专业知识进行较高水平的掌握,但是从我国的整体水平上看,他们对这类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专业人才具备熟悉国内外利率市场、并能够对之进行敏锐洞察和详尽分析、掌握和熟悉运用各种金融产品和管理工具的能力来主导利率风险防范工作,由于我国这类人才的稀有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分析水平、预测和规避风险能力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银行的局面。

三、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创新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应从强化资产负债全面管理,实现结构对称、优化和总量协调、平衡,统筹即期利益和远期目标,达到“三性”最佳组合模式等角度出发,最终实现向现代资产负债管理方式的科学化转变。本论文就以上所阐述的几点瓶颈和缺陷,提出如下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创新的相关思考,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研究分析。

(一)注重资产负债业务内容的丰富和创新

在资产方面,要达到丰富资产种类、调整资产结构、实现资产创新的目标,我国商业银行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根据贷款对象对自身有限的可贷资金进行合理配置,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可对其贷款的金额数量;第二,积极运用创新手段开发消费信贷品种,参照国外先进新型贷款形式增加贷款种类;第三,与其他金融行业进行联合管理,适当增加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持有量,研究持有的证券品种的创新性,调整各类证券的期限结构和比例分配,改善资产的单一局面。

在负债方面,为了改善业务内容的单一和实现负债流动性管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着手贷款工具和业务手段的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通过对社会资金流向热点的观察、跟进和研究,开展资产负债业务品种创新,从各方面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如积极争取基金信托业务,有计划地发展大宗协议存款业务等;第二,在改善业务内容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引进和推广在国外得到广泛运用和行之有效的金融手段 。

(二)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篇6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是银行在中间业务经营中,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或主管决策的失误,而导致其资产、收益及资信等方面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与资产负债业务相同,中间业务也存在着以下风险:(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业务对象由于主客观原因不履行合约使银行中间业务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中间业务的信用风险程度与业务对象的信用状况、交易工具的性质相关,其表现形式较为复杂。如备用信用业务中,若借款人违约,开证行就要向受益人赔偿损失;在担保业务中,客户因破产无法履行合I司义务时,风险也由银行承担。(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利率或汇率的波动而使中间业务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如在贷款承诺协议期间,当市场利率上升,银行的资金成本就会提高,而借款企业仍可按固定利率获得贷款,这将会增加银行的损失;在票据发行便利业务中,当利率上升时,银行将因持有的固定利率票据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同样由于汇率的波动也会使银行以外币计价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蒙受意外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只要中间业务项目涉及外汇,就会产生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关系,从而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3)操作风险。中间业务的操作风险较资产负债业务更为复杂突出,主要表现有: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时。由于交易对方到交割期不能及时履约,给银行造成损失,在互换、期货、期权等类业务中银行经常会面临着结算风险;现行会计准则、报表制度及核算方法,对中间业务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完善的规范体系,银行管理层和客户不能及时获得准确相关的信息,无法做出适当的投资决策而遭受损失;中间业务的创新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矛盾突出,导致了中间业务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各银行对某些创新中间业务无法可依,增加了业务操作上的困难。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相关规范正是由于中间业务品种复杂,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中间业务制订的信息披露规范要求。而是通过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认定或引用银行监管者或银行业协会的惯例来分别规范各类中间业务信息披露。主要有以下相关规范:《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外资银行并表监管管理办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哥会计制度》及《公开发行证券公司披露编报规则第2号》等。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则成为加强商业银行市场约束、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行为的专门法规。2004年银监会颁布施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董事会负责本行资本充足率的信息披露。2006年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相关的规范。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是将2002年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在经过多年的试行之后正式合法化的第一个专门规定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正式法律文件。银监会于2009年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的范围、内容和流程规范等提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

(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差距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我国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向《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靠拢的新尝试,但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相比,在风险信息披露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信用风险。我国《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披露产生信用风险的业务活动、信用风险管理和控制政策、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资产风险分类的程序和方法、信用风险分布情况、信用风险集中程度率等情况。新巴塞尔协议中信用风险的披露要求银行在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时,从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中任择一种。尽管我国近些年来由于加强授信管理和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整体披露水平有较大提高,但《办法》对于信用风险披露的规定是原则性的,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具体办法以及如何进行定量披露尚未予以规范。(2)市场风险。我国《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披露其市场风险状况的定量和定性信息,包括所承担市场风险的类别、总体市场风险水平及不同类别市场风险的风险头寸和风险水平;有关市场价格的敏感性分析;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市场风险资本状况等。新巴塞尔协议中要求商业银行采用标准法模型或内部模型法来分析各类资产的风险状况和风险程度,对市场风险信息披露不仅要进行定性披露,还要进行定量披露。与国外银行业普遍采用风险值(VAR)、盈余风险值(EAR)等风险模型相比,我国银行业还停留在定性披露管理策略加定量披露静态指标阶段。而且由于标准法模型的假设前提、模型参数、模型测试等对使用者有很高的技术和管理要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技术和管理还达不到使用这些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动态披露的条件。(3)操作风险。我国《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披露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并对本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说明。《新巴塞尔协议》要求2007年所有的银行都要开始按照协议规定的三种方法的一种来计算经济资本,进而控制操作风险,这三种方法为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可见,我国《办法》对于操作风险的披露也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的计量标准和方法,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仍以定性指标为主,对内控缺陷、计算机系统故障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测量基本上没有涉及。

(三)企业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信息技露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信息披露,除了主要遵循现行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外,中间业务会计信息的披露则还遵循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针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现有的会计准则对中间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无风险/低风险类中间业务。此类中间业务具有风险低、收人稳定、安全的特点。以类中间业务为例,目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普遍做法是应设置“业务资产”和“业务负债”科目分别用来核算银行不承担风险的业务形成的资产和收到的款项,同时设置“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科目来核算银行确认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将收入归集到利润表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目中,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具体的收入内容,但在资产负债表中并没有

要求将业务中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单独列示。(2)不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此类中间业务银行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以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为例,商业银行需要通过结算工具、结算方式来开展此类业务,不同的结算工具,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大小不同。如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时,银行因付款^无力支付而发生垫款,增加了银行的风险,目前的做法是将这种垫款视同贷款业务进行处理,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与贷款项目合并列示,支付结算业务中确认的手续费收入也归集到利润表中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目中。(3)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此类中间业务银行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会形成银行潜在的债权债务关系。以潜在风险较大的衍生金融工具为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明确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而不是仅在表外披露。设置“衍生工具”双重性科目核算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衍生资产或衍生负债,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将衍生工具形成的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这样反映出来的银行资产负债情况更贴近其市场价值,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在丰富银行资产负债表会计科目的同时也扩大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缺陷原因分析

(一)缺乏对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统一规范 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信息披露上遵循的规范体现在各项法律规章制度中。尽管《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是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正式法律文件,但它仅是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整体原则性的要求,并没有针对中间业务的信息披露做具体的要求,其他上述提到的有关规范更是如此。《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一类的规范,则主要是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各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而不是专门针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目前几乎没有适当的规范可遵循。

(二)信息披露不充分,缺乏对风险管理的定量信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具有差异性,对于风险较大的含期权期货性质的中间业务。巴塞尔委员会称之为表外业务,并主张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状态的信息披露,且要求银行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提供充分的定性及定量信息,对于操作风险与法律风险等不易于量化的风险,则要求披露有关的定性信息。由于我国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起步较晚,衡量、监测风险的技术与方法掌握不多,缺乏大量的管理数据,风险信息披露特别是在定量信息的披露方面与国际标准相比有很大距离,采用定性和指标披露的风险信息占较大比例,而少有采用“数据模型”的方式进行披露。

(三)缺乏对中问业务风险的会计信息披露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财务报表列报》,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会计信息披露仅能够提供中间业务收入和相关资产负债期初期末余额的数据,如此简单的信息不仅不能满足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而且也不能满足金融监管当局宏观监督管理的外在要求。某些中间业务的风险无论表内或附注都没有列报和披露,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实际情况,为了避免和降低风险,有可能向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或抵押品、质押品等,以使银行资产得到部分保全,防范风险的发生,如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必须向承兑银行交纳比例不等的保证金,出票人无力偿还债务时,承兑银行要承担连带责任。这种因办理中间业务而收取的保证金不仅没有在表内单独列示,也没有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各项中间业务收取的保证金的信息状况。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规定,企业应当披露与各类金融工具风险有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但并没有规定采用何种计量风险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应用。对于潜在风险较大的衍生工具,尽管按照公允价值纳人表内核算,使银行所从事的高风险金融业务能及时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使银行监管机构能够直接地获得相关信息,但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还存着众多威胁金融安全的不稳定因素,衍生工具只是做到了表内和附注较为充分的期初期末金额的信息披露,缺乏对其风险的揭示。

(四)缺乏专门的中间业务报表制度我国银行目前没有专门的中间业务报表制度,资产负债表中除衍生工具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在表内单独列示,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了各类衍生工具的名义金额和公允价值的信息以外,其他中间业务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或者合并反映或者不反映。利润表中衍生工具以外的中间业务收入都归集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目中,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了各类中间业务收入的分类信息。而衍生工具带来的收益在利润表中是分散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汇兑收益”等项目中,在报表附注中分别在各项中披露其详细内容,如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中单独披露衍生工具的变动收益等。这种对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现状不能满足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进行专题分析,分析各类中间业务收入在不同期间的变动情况、变动原因及占总收人的比例,分析各类中间业务的成本效益,也不能满足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管的需要。

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策略

(一)规范披露的原则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披露也应当遵循相应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1)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指商业银行应对其信息的披露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只有这样得出的数据才有可比性,才能够给市场提供可以信赖的信息,同时才能得到信息使用者、监管当局和国际国内同行的认可。(2)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指披露的信息在决策上有用,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增加使用者对金融信息的了解,降低投资者决策盲目性和风险。相关性原则对于金融衍生类的中间业务信息披露尤其关键,遵循这一原则披露的体现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和估价尤为有用。(3)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指商业银行需要披露中间业务定性与定量的全面信息,对于具有风险和风险较大的中间业务,不仅要披露其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的描述性信息,而且要充分披露其采用的具体风险计量方法和风险计量的结果等信息。(4)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指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对衍生品的信息披露应该是适度的,在安全和完备的基础上,监管当局要求银行披露信息。所以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其经营的特殊属性,有必要对一些如客户资料、银行经营竞争的专有信息进行保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制订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信息规范时,确定对于商业银行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的信息内容范围。

(二)规范不同层次的标准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各自的发展规模及业务所覆盖区域的不同,其对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程度和对中间业务风险管理评估的技术水平也不相同,因此,有关部门在制订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规范时,要结合商业银行的复杂情况,制订出不同层次的规范标准。如从信息披露的数量上,全国性银行比地方性银行披露信息要求多,股份制银行比非股份制银行披露要求多,上市银行比非上市银行披露要求多;从风险管理的技术要求上,上市银行及规模较大的全国性银行应当采用完善的风险计量

篇7

一、利率风险管理的内涵

巴赛尔委员会将利率风险定义为:银行的财务状况暴露在利率的不确定性变化中。上述定义可以表述为利率的变动给银行净利息收入和资本净值造成的不确定性。利率风险管理(Interest-Rate Risk Management)就是将利率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程度之内,以保证商业银行利润目标的实现和资本净值的稳定。

二、利率风险的种类

1.利率成熟期缺口风险(maturity mismatch risk):成熟期指资产负债距其下次重新设定利率的期限。目前该风险主要表现为在某一成熟期内若资产负债存在差额、即成熟期结构发生错配,导致净利息收入在利率波动时形成损失;

2.利率期限结构变化风险,又称收益率曲线风险(yield curve risk):目前该风险主要表现为每次利率调整时各期限利率档次间变化幅度的不同所导致的风险;

3.利率定价基础风险,又称基点风险(basis risk):目前主要表现为当利率水平发生变动时,不同的金融产品间利率变化程度不同形成的风险;

4.内含选择权风险(embedded option risk):选择权指某种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买入、卖出或变更该金融工具或合约的权利,如可提前兑付的债券或存款、可提前偿付的贷款等。目前该风险主要表现为:客户在利率变动时要求提前兑付存款、提前归还贷款给银行收益造成的损失;

5.政策风险(policy risk):主要表现为在利率管制的背景下,央行根据政策目的对利率水平、期限结构、计息规则等进行调整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三、利率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目前西方银行较为常用的利率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缺口分析法(gap analysis),久期分析法(duration analysis),净现值分析法(net present value analysis),动态模拟法(dynamic simulation analysis),以及近年来较为更为广泛运用的VAR法。上述方法大多涉及较为复杂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本文将主要介绍对某行而言目前最具时机意义的缺口分析法。

1.缺口分析的含义。缺口分析又称利率敏感性分析(Interest-rate sensitivity analysis),是将银行所有的计息资产、负债按余期、或重新定价日期(repricing date)划分为不同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内资产与负债的差额即成为利率敏感性缺口。

2.缺口分析的作用:(1)可以判断利率风险对银行当期利差收入的影响方向和程度;(2)可以了解利率风险的来源,从而找到改变风险的途径。通过缺口分析的结果,商业银行可以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控制缺口在目标范围之内,从而保证收益的稳定性增长。

3.利率风险的控制:从缺口分析法的角度考虑,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控制主要是对资产负债中利率敏感性缺口的管理。该管理可以通过表内控制法和表外控制法来实现。

四、某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

(一)某行资产负债结构现状

截止2014年7月末,某行资产规模达到137.4亿元,其中人民币资产136.2亿元,外币资产2.59万美元。按照利率是否已市场化划分,在人民币资产负债表中,利率市场化的资产为46.5亿元,占盈利资产的34%,利率市场化的负债为5.7亿元,占付息负债的4%;在外汇资产负债表中,利率市场化的资产为2.53万美元,占盈利资产的100%,利率市场化的负债为424万美元,占付息负债的25%。上述数据说明在某行表内业务中,外汇业务的利率市场化程度高于人民币业务,潜在的利率风险要大于人民币业务;而市场化定价资产的比例高于负债的比例,资产再定价的频度高于负债再定价的频度。

具体分析某行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程度会发现,某行目前无论资产、负债对利率变动均较为敏感。以报告期后一年作为利率风险期,则7月末某行本外币盈利资产和付息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结构如下表:

业务类型 敏感程度 人民币 外币

余额(亿元) 比重 余额(万美元) 比重

盈利资产业务 利率敏感性 123 91% 2053 100%

利率非敏感性 13 9% 0 0%

付息负债业务 利率敏感性 133 99% 2010 98%

利率非敏感性 1 1% 32 2%

在上表中,利率非敏感性资产主要包括余期在一年以上的贷款和债券;利率非敏感性负债主要包括余期在一年以上的存款。可以看出,目前在某行存量资产负债中,外汇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性基本趋同,而人民币资产的利率敏感性低于负债的利率敏感性,在利率上升时,有可能形成利息收入的上升幅度小于利息支出的上升幅度,并使净利差发生损失。

(二)利率风险对某行的影响

目前虽然尚未实行完全的利率市场化,但利率风险在某行已有初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已经市场化的资产因收益、成本区间不匹配导致的风险,如执行浮动利率的外汇贷款因在浮动周期的选择上与资金成本的周期不一致,导致当国际市场利率下降时,发生收益上的损失。据测算,这一因素导致某行今年二季度损失利差收入约伍仟美元;二是当市场资金供给状况发生变动时,资金成本剧烈上升导致的风险。以票据业务为例,目前整个票据业务流程中利率确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因此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也更为突出。二季度由于宏观紧缩政策导致二级市场资金趋紧,融资成本持续攀升,某行票据业务资金成本也上升了0.12个百分点,粗略估计增加成本约80余万元。

如果说上述风险仅仅是尚不完全的利率市场化对某行形成的表面冲击的话,在当前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下,由于某行自身经营中呈现出的不足,将对某行产生更深层次的威胁:

1.利率敏感性缺口将形成大量风险。在上文对某行敏感性现状的分析中已经指出,目前某行人民币业务中存在一定的利率敏感性负缺口,这一缺口在市场化后将暴露于完全的利率波动中,从而对于预期收益、资产净值等产生损失。

2.存贷款利差将大为缩小。目前国内银行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具有高度的趋同性,利率市场化后的激烈竞争势必导致存、贷款利差呈现相反的走势,从而降低净利差水平。而某行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一是收入来源单一化。上半年全行收入来源中,贷款等各类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96%,手续费收入仅占2%;二是存款客户集中程度高。7月份全行存款余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大户有41户,合计存款32.7亿元,占全部存款的26%;三是贷款业务行业集中度高,约有三分之一的贷款集中于交通、电力、通信等行业;四是人民币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导致部分存款成本隐性化。利率市场化后,上述特点将使某行将面对资金成本抬升和贷款收益下降的双重压力,存款成本的显性会导致“增量不增效”的现象,而收入来源的单一将使这些不利影响更为突出。

3.定价机制缺位的制约。目前全行尚未建立明确的定价机制和策略,大多数资产负债及表外业务都还处于一种对利率风险被动接受的状态,牺牲成本追求规模的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利率风险的衡量体系,管理层无法准确掌握某行资产负债利率风险暴露的现状;营销人员普遍缺乏对利率价格形成机制的了解,面对不同产品和客户时的报价较为盲目;缺乏清晰的客户贡献度分析,定价时因没有较为准确的依据而具有较大随意性。

五、对某行今后利率风险管理的建议

为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可能形成的风险,在这里对某行今后的利率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浅见:

1.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发挥各级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ALCO)在管理风险中的领导作用,在确定经营计划目标时,应对利率风险的变动和影响进行研究,确定银行对风险的承受限度,并进而制定主动型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

2.从总行层面上明确统一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建立针对存贷款业务的定价、报价机制,构筑利率风险的监控模型,有效指导分行利率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3.分行层面应从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入手开展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对某行而言,结构的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按照期限匹配的原则安排资产负债结构,逐步缩小敏感性缺口;二是注重业务开展的多样化,包括客户结构的多样化和行业结构的多样化,以逐步分散风险;三是大力拓展个金业务和中间业务领域,逐步形成多样化收入来源。

篇8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金融管理的放松和金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实现,银行在发放贷款方面的利润已有所减少,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关注能带来非利息收入业务的表外业务。根据早期中外学者的研究观点,认为提升非利息收入的比重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绩效,而且非利息收入业务所带来的扩展的产品线和交叉销售机会可以给商业银行的收入组合带来风险分散效应。因此,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成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与传统的存贷业务相比,表外业务虽然有利于提高银行的业绩,但随着表外业务的比重扩张,它的风险问题也逐渐显露。如我国学者张羽,李黎(2010)利用中国银行业1986-2008年数据研究表明,非利息收入增长对我国银行业的风险分散化效应,而更多地依赖非利息收入存在着恶化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关系的可能性。Barry and Laurie(2010)研究得出,银行能够因为多样化经营而从表外业务获得非利息收入,但是必须注意不要让伴随而来的风险影响超过了其收益。还有一个结论是来自于传统业务的收入风险比非利息收入风险小。因此,笔者认为,带来非利息收入的表外业务并不是一味地降低了银行风险,而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在发展表外业务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表外业务的风险问题。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表内外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对比分析,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防范表内外业务风险,从而适度发展表内外业务,保证银行安全经营的前提下,增加银行盈利。

二、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概念的界定

1.表外业务

在国际理论界,对表外业务比较权威和公认的定义应当属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法规标准。巴塞尔委员会将表外业务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包括两大类: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即狭义的表外业务)。我国在2001年6月21日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指明,“中间业务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刘晶石,2004)可以看出,巴塞尔委员会界定的广义的表外业务相当于我国中间业务的范畴。因此,本文中讨论的表外业务是国内定义的中间业务,它产生非利息收入,但不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目前,常见的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有:结算、、信用卡、咨询等服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类主要包括:担保性业务(备用信用证、银行保函等),承诺性业务(回购协议,信贷承诺、票据发行便利等),交易类业务(期货、期权、互换合约等)。

2.表内业务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因此,表内业务是指除去中间业务后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但由于为了与给银行带来非利息收入的表外业务相对应,本文所讨论的表内业务,指给是能给银行带来利息收入资产业务,资产业务主要包括贷款、证券投资和现金资产。

三、表内外业务风险对比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最常见的一种风险,也一直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对银行表内业务来说,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业务中。借款人不能或不愿归还到期贷款本息而给银行造成损失。更甚者,Brewer and Lee(1986)认为由于银行具有高负债性的特点,大量的不良贷款和证券投资损失会导致银行破产。而且,资产的质量下降会导致其账面价值下降和资产组合的盈利减少。

然而,信用风险不仅仅存在于贷款业务,各种表外业务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表外业务,甚至可能增加信用风险。如利率互换会遭遇信用风险。当A公司与B银行进行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转换时,A公司如果违约,停止这笔交易,那么B银行很难找到与A公司有相同条件进行交易的对家从而遭受损失。再如个人理财业务,就我国目前的信用体系来说,客户的个人信息使商业银行很难进行准确的风险判断。信用性理财业务虽然不是直接涉及到债权债务的关系,但由于它通常以或有资产或者或有负债的形式存在的,当债务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偿付给债权人的时候,银行就会有可能因为连带关系而变成真正的债务人,承担付款的责任。同样地,在备用信用证业务中,借款人违约,开证银行承担向受益人赔偿损失的责任;担保业务中,被担保的客户因某些原因无法履行合同的约定,担保银行就要承担赔偿责任等。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是商业银行不能满足客户提现和正常贷款的需要,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简单说,就是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保证业务需要导致可能的损失。在表内资产中,长期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资产相比,较为不稳定,因为长期资产本息不能在短期内收回,在这期间,影响因素变化多,收益不稳定。因此,流动性资产占比越少的银行越容易遭受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如果资产的质量下降,短期负债越多也越可能使银行存在流动性问题,因为短期负债偿还的流动性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

表外业务也会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例如贷款承诺中,流动性风险的产生是因为许多客户同一时间决定从银行贷款的可能性。这样,银行就需要大量的可供贷款的资金。要获得这些资金,银行可能是要付出高成本,甚至市场上没有资金可供给银行。为了满足这些意料之外的资金需求,银行之间必定要通过激烈的竞争争夺资金,这会导致更高的筹资成本。

3.利率风险

当市场利率波动时,商业银行在表内外业务中蒙受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收入来源于存贷的利差,当利率波动时,银行的利润水平必定受到影响。同时,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也必然发生变动,从而影响银行的资产净值的市场价值。

然而,表外业务如利率互换、利率期货、资产证券化等会使利率风险降低。在利率互换业务中,银行双方之间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为浮动利率债务,或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为浮动利率债务的交换,只互换利息,不互换本金。这种方式能缩短银行资产或负债的持续期间,从而降低利率风险(Bickslerand Chen 1986)站。另一方面,表外业务也可能加大利率风险。如贷款承诺协议期间,借款人可以获得一笔贷款。若市场利率上升,银行的资金成本升高使贷款协议利率与资金成本之间的利差变得很小甚至成为负值,而借款人必然会在有利的利率下最大限度地使用贷款,银行将承受较大的损失。

4.操作风险

在贷款业务中,操作风险主要由于银行内控制度不严密,治理机制不完善、内部员工操作失误缺乏法律风险意识、信贷人员以权谋私等原因造成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损失的风险。如信贷人员在贷前审核时,对贷款申请人的资信调查不充分,以至于借款人将来违约的可能性增大,造成银行损失;或信贷人员明知贷款申请人有骗贷行为,同流合污,为了一己之私,损害银行的利益。

而表外业务加大了操作风险,如金融服务类业务中银行作为服务中介获得手续费收入,不涉及到本身的资产,其主要面临的风险就是银行人员的操作问题。典型案例有巴林银行的倒闭。其新加坡附属机构交易员里森未经授权及隐匿期权和期货交易, 隐匿亏损,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此类表外业务的操作风险导致巴林银行倒闭。另一方面,交易类表外业务不像传统业务那样受金融法规的严格限制,一般只要融资双方以协议的形式进行约定,并不受银行信贷规模和资金的制约,具有较大灵活性,加大了银行违规、违约操作的风险。

5.多样化风险

银行集中投资在某一种资产上,可能会导致多样化风险。例如美国历史上,1982年,宝恩广场银行倒闭正是因为它大部分贷款单一化,它专门承放油气钻探贷款。它的大部分资金都是用较高的利率,从银行间拆借市场借来的,然后再以更高的利率贷出去。能源行业低迷导致该银行贷款损失,最终破产。所以,银行贷款、证券投资都应要分散风险,寻找投资的最佳组合。

另一方面,表外业务的品种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项目,又有新兴的项目如金融衍生工具,还有很多该开发的项目。各个产品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表外业务可以进行最佳组合,尽可能地减少和分散风险。

四、商业银行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别的防范措施

1.信用风险。一是坚持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估,加强信用管理,对较长期限担保要求,应定期重新议定合同条款,以防范信用风险。对信用等级较低客户可以要求提供贷款担保,或寻求其他同行共同承诺来分散风险。二是完善授权授信制度。对大额贷款或担保交给贷款审查委员会集体审批,甚至上级行审批,以减少个人审批的失误。

2.流动性风险。对于流动性风险,可以实施衍生产品多元化,安排好流动性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避免集中支付,保持适量的储备金。如银行在贷款承诺及包销票据发行便利协议签订后,要安排一部分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以备向借款人融资或包销票据发行便利中剩余的票据。从整体上考虑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及各大类业务内部的结构问题,总体筹划现金的存量和流量,实现商业银行正常和稳定地经营。

3.利率风险。一是传统策略选择调整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利用有利的利率条件、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有效持续期缺口管理等方法,以缩小利率风险缺口。二是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控制利率风险。依靠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避利率风险表外业务,如利率互换、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银行还可以采用浮动利率,尽量避免固定利率贷款承诺,防范利率风险。

4.操作风险

针对银行表内业务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要通过加大信贷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操作技能来防止信贷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银行要经常举办信贷业务培训班,讲授法律、经济、信贷管理等综合知识,解决自身因不熟悉相关知识而导致的操作风险。对于表外业务的操作风险,银行要完善表外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从制度上保证表外业务经营活动的安全性。将表外业务的经营权、风险监测权、风险管理权实行分离并加强对表外业务经办人员的业务约束。如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人员的交易额度控制。从高层交易管理员到高级交易员、初级交易员,按其级别、能力和经验的不同来确定他们不同的交易额。

5.多样化风险

商业银行进行贷款或投资证券时,不要集中在某一种或某一类行业或产品上,而是要进行多种类的投资。如对贷款种类、行为和地域的集中化方面做出某些限制,减少资金运用的风险。同时,如前所述,表外业务的种类多,每种业务的风险也各不相同,银行把各种业务进行投资组合,多样化经营,以达到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要注意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合理占比,以及保证风险与收益在表内外业务中的对等,以免厚此薄彼,危及银行的安全性和盈利性。银行对表内业务风险管理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对表外业务的内部管理,完善内部监控体系。虽然我国现阶段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但大势所趋,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表外业务种类繁多,风险不一,为了银行业能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内部规章制度建设,规范表外业务操作程序,完善管理措施。银行还应该大力开发和利用表外业务人才。表外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泛性,要求从业人员是复合性人才,必须具备各方面综合性知识,及适应工作的能力。另外,监管当局在强调表内业务披露信息的同时,还应着重规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制度,应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如要求银行制定表外业务的专项报表或改进现行会计报表结构,定期将报表报送各地银监会,增强表外业务的透明度,更全面地监管银行的行为,增强监管的有效性。

总之,银行要注重表内外业务的平衡,在大力发展表外业务的同时,也应寻求传统业务发展的新方向。既要重视表内业务的风险,也要加强表外业务的风险防范,不要顾此失彼,影响银行的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篇9

一、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组成

(一)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即期限错配风险,相比其他利率风险形式,其是最为普遍与主要的。银行机构资产负债表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重新定价期限或者到期期限具有的差异造成了重新定价风险的出现。若银行机构长期不变利率资产的资金来源是期限较短的存款,在利率水平提升之时,资产业务得到的是固定水平的利息收入,然而由于利率水平的提高使得负债的利息支出增多,这也将遭致银行机构的利润水平与根本经济价值受其波动影响。

(二)期权性风险

期权性风险是银行机构资产负债表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隐含的期权所造成的风险,其属于一种愈来愈关键的利率风险。通常来说,期权使得其购买者享有卖出、买入某种标的物的权利,也或者购买者能够以某种形式对特定金融合同或者金融投资工具的资金量进行改变,对于期权购买者而言其不具有义务。若期权与期权合约对购买者有利,则期权会被执行;若其对购买者来说是不利的,则期权就不会被执行,所以期权类衍生工具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称的,故卖方面临的风险也将由此增大。

(三)基本点风险

基本点风险也就是利率定价基础风险,利率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种风险所引起的。若存贷款利率变化是不一致的,尽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表外业务具有类似的重新定价特性,然而在利差水平与现金流状况出现改变的情况下,同样会降低银行机构的利润水平或者基本经济价值。而由于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存贷款利差将出现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按照马肯锡预测,我国银行业利差均值会由现阶段的3.33%降低近1%,从而导致我国平均利率接近于全球开放性金融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

二、完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实践方法

(一)运用证券化技术,转移隐含期权利率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很重要的金融创新方式。资产证券化最显著的特征即资产发起人(即初始资产收益者,而本文所指是银行机构)以现金代替资产负债表之中的贷款资产而存在,出售之后的资产不再包含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之中,也即银行机构把贷款资产出售给因为特定目的设立的实体(即“SPV”)之时是真实性转让。针对隐含选择权的处理,资产发起人能够把选择权风险的负债与资产全部出售给特设实体,也就是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形式,资产与负债的各类风险都存在于“SPV”之中,“SPV”利用证券在金融市场之中的交易再把上述风险转移至证券购买者。最近几年,我国银行机构纷纷进行资产证券化,最先选择的是房产抵押信贷,而我国银行机构主要的隐含选择权风险来源就是该类资产,所以,为控制隐含选择权风险,实施资产证券化是明智之选。

(二)促进中间业务发展,增加银行利润

最近几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关注中间业务的发展。然而和国外比较,我国银行机构的中间业务活动依据处在初始时期。同时,由于“金卡工程”的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电子货币业务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和国外银行机构比较,差距水平还是很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仍需不断探寻新的发展道路,对自身在信息与现金流等层面的优势进行充分运用,促进业务活动多样化,尤其要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步伐,建立新的收益增长点,降低对存贷款业务的依赖程度,进而彻底实现资产优化合理配置,降低利率风险水平。

(三)合理配置银行内部资产负债结构

存款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主要的负债业务,一般为固定性利率。若不把期权风险考虑在内,则合约规定期限一般为负债的成熟期,导致资产与负债之间的不匹配同样包含成熟期的不匹配。对此,商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亟待建立健全风险监管制度,利用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来整合本行的资产与负债,以将其受利率变化影响的资产数量达到最少。

(四)推进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建设

篇10

商业银行在办理了最基本的资产负债业务之外,往往还要向广大客户提供结算、咨询等服务,以及从事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活动,而这种业务在其发生时并不进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因而被称为表外业务。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加入wto,银行业已全面开放,银行业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表外业务的运营能力上,所以,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表外业务的风险类型,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种类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由于它的不确定性,往往伴随着比表内业务更大的风险,并且更加难以管理。研究表外业务相关风险,首先要界定这些风险的一般特性。 

(一)信用风险 

金融机构的多种表外业务都面临着或有的信用风险。首先,从贷款协议来看,金融机构在对贷款协议设定利率水平时是以借款者当前的资信度确定的。银行为了避免这样的风险可以在协议中加入重新定价的条款,但是这会更进一步加重公司经营者的困难,并可能会导致更昂贵的违约费用。其次,从信用证的发行来看,在信用证的签发过程中,银行实质上是用自身的信用替代了买方企业的信用,而一旦企业违约,银行与企业其实是产生了一种借贷关系,在这种借贷行为中,银行将面临着比一般借贷关系更大的信用风险。最后,在柜台交易的衍生金融产品,以及具有追索权的贷款出售都使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信用风险。 

(二)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协议和证券发行前的远期销售两种表外业务中,在贷款协议中,银行事先承诺的协议期间,借款人可以按照固定利率或可变利率得到一笔贷款。然而,如果在这一段时间内,银行的资金成本上升,这将会使贷款协议的利率与资金成本之间的差额变得非常小或者成为负值,银行利差缩小,那么客户必然会在远低于市场利率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取贷款,金融机构将蒙受巨大的收益损失。同样,在证券发行前的远期销售中,承销商能否以预期的利率得到所需的债券直接关系着它的收益状况。 

(三)流动性风险 

当所有的表外业务中的或有事件发生时,即一笔业务从资产负债表外转至资产负债表内时,金融机构就必然要为满足某种资产或负债需求而受到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当金融机构为这种不确定性的支取行为准备不足时,就可能面临着流动性资产急剧短缺的困难。同样,在签发信用证的业务中,金融机构难以对购买者违约的概率进行预测,而一旦违约发生就可能会受到流动性资产减少的风险。 

(四)结算风险 

金融机构每天都要通过电汇系统办理大量的支付结算业务,这种业务虽然不反映在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但是它使一家银行在一日之内承担了同它有往来关系的其它银行的违约风险,因而它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种额外形式的表外风险。这种极度恶化的结算风险可能会在银行间拆借市场上产生大的连锁反应使整个金融体系出现问题。 

(五)联营风险 

现在许多大的金融机构都是以控股公司的形式运行的,而一些大的控股公司一般都拥有大量不同银行的股份。从法律上讲,在控股公司中,各组成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当其中某一家公司破产时不会形成对其它公司的资金追索权。但是,在现实中联营公司或银行的破产会以多种形式影响控股公司中的其它银行。这样,持股公司的这种组织结构就会对健康银行的或有表外债务产生进一步影响,从而也成为一种表外风险形式。 

 

二、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近几年,由于金融机构贷款损失不断增加,利率的波动性日益增强以及贷款利差的缩小致使许多金融机构开始积极从事表外业务。通过开展表外业务,银行获得了更多的手续费收人,并且由于表外业务也可以不受准备金比率、存款保险费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从而使金融机构有效地避免了管理成本和税收。随着表外业务规模的不断增大,金融机构也越来越注重对其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一)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模型 

由于表外科目是或有资产和负债,并且它们转至资产负债表内的可能性小于1,因而对它们的估价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我们对其定价最常见的方法是或有索取权/选择权定价理论模型。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选择权的变化增量选择权价值对相应证券单位价格变化的敏感性,乘以选择权的名义价值从而得到其风险价值。我们假定金融机构购人债券的买入选择权,其面值或名义价值是$100 000 000,选择权的变化增量是0.25,那么这个选择权的或有资产价值就为$25 000 000。 

这里,在计算选择权变化增量时,还需要运用选择权的定价模型,例如布莱克一斯考勒模型。一般说来,选择权的变化增量随着相应证券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但选择权的价值一般低于证券价格,即0

在加入了表外业务之后,对金融机构偿付能力的评价就不应仅限于资产负债表内的项目,还必须包括各种表外活动。我们假定在当前金融机构或有资产的市场价值是50而或有负债的市场价值是55,由于或有资产超过或有负债5,这是一种对金融机构的额外义务或者说是对金融机构净剩余价值的索取权,那么这时,金融机构的股东们所持有的净价值就应是资产减负债加上或有资产与或有负债的差额:e=al+(cacl)。从经济意义上讲,或有资产和负债是直接影响金融机构价值的契约性索取权,在实际中,从股票持有者和管理者的角度看,表外负债价值的大幅度增长会使金融机构陷入支付危机,其就如同表内业务由于不匹配的利率结构或信用风险损失所造成的支付问题一样。因此,金融机构通过计算表外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市场价值来控制表外业务规模的过度膨胀,从而避免陷入潜在的风险中。 

(二)表外业务的双重风险特性 

由于表外业务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人们常常认为表外业务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总体风险。然而,许多或有资产和负债具有多种特性,在实际管理中,金融机构往往也使用某些表外工具尤其是一些衍生性金融工具来控制它们的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信用风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它们能有效地控制金融机构总体的支付风险。不过,由于表外业务所具有的多种潜在风险,对其的过度使用必然会带来较大的危害性。例如,尽管远期外汇交易可以使金融机构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并减少其支付风险,但是随着套期保值管理成本的增加,金融机构将趋于减少套期保值,这又会增加金融机构总体的支付风险。同时,表外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已成为许多金融机构重要的收入来源,并对金融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样,表外业务手续费收入的增加一方面使表外业务的风险潜在地增长,另一方面实际上又减少了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而,我们在考察表外业务时,要充分利用它的双重特性尽可能地减少风险,增加收益。 

 

篇11

一、当前金融业运行与流动性管理相关的几个特点

(一)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显现

金融脱媒是指金融创新弱化了商业银行传统的间接融资功能,大量资金借贷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进行。近年来,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信息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显现。

(二)同业交易规模不断放大,并呈网络化

近年来,金融市场先后出现了数量众多、不同规模和功能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有的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也有以资产管理和通道业务为主,此外,还出现不少准金融机构,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为同业业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金融运行新特点对流动性管理的影响

(一)金融脱媒加剧了流动性总量和期限结构错配

1.资产负债脱媒的不对称性使流动性管理的压力主要集中于负债

金融脱媒虽然在负债和资产方都同时发生,但负债脱媒规模要远远高于资产,这使得流动性管理的压力主要集中于负债,加大了应对流动性紧张的难度。负债脱媒使商业银行通过存款方式能够吸收的资金不断流失和减少,存款占负债的比重不断下降,为了给信贷资产运用提供充足资金,在利用传统渠道吸收存款的同时,商业银行不得不依赖市场进行债务性融资。通过拆借、回购、发行理财产品、转让资产、发行债券等方式吸收资金。

2.脱媒放大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约束不对称含的流动性风险

就负债而言,存款虽然有约定的期限,但允许客户提前支取,属于软负债;但信贷资产除非发生违约情况,一般是不能提前收回的,属于硬资产。这种存款和贷款期限约束的不对称性本身隐含一定的错配风险,在能够大量吸收存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储备较多的存款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临时支付需求,这种约束不对称性引发的风险程度较小,但金融脱媒则可能会加大资产负债约束不对称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二)同业业务的发展扩大了流动性风险扩散的路径和网络

1.同业业务的虚拟性掩盖了流动性风险

由于同业交易规模大、单位交易成本低、风险小,可以快速扩张资产负债表,成为一些商业银行抢占市场份额、拉高排名的快捷方式。通过同业双方的交易,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由于同业业务无须缴存款准备金,理论上讲,交易双方这种交易可以无限制地循环下去,这样循环的结果,表面上看,随着资产负债规模扩张,流动性充足,但实际上这种流动性是虚拟的,一旦出现支取,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流动性成倍减少。

2.同业业务的同质性引发流动性波动的正反馈效应

由于同业业务主要依托金融市场交易,不同于实体经济,行业众多,在受到外部冲击时,受到影响程度不一,不同的行业能够分散风险,从而减少对金融机构的影响;而金融市场客户集中,业务性质相同,受经济周期影响则会表现出同一性,顺周期性增强,具有正反馈效应,从而会放大流动性风险。

三、新形势下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一)积极完善应对金融脱媒的创新机制

1.建立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

金融脱媒并不意味银行整体功能减弱,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银行传统中介功能提出的新挑战,商业银行应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与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业务流程,吸收和借鉴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认真分析各类资金来源和运用在期限和稳定性方面的差异,建立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减轻金融脱媒对流动性管理的不利影响。及时识别、计量、监测、控制金融创新带来的产品的流动性风险,提升其期限转换、信用转换功能。

2.注重资产负债创新的均衡发展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的监测分析,建立与负债期限相匹配的资产运用结构,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存量资产,增强资产流动性,积极扩大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渠道,优化增量,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将期限错配控制在合理水平。

(二)加强对同业业务的管理和引导

1.保持同业业务合理规模

商业银行应树立稳健发展意识,强化自我约束,摒弃单纯为排名考核而进行业务扩张模式,根据需要发展同业业务。将同业业务发展置于日常流动性管理框架之下,认真评估同业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根据不同主体和信用风险及不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差异,设立相应的风险规模限额,加强对同业业务期限错配的监测分析。

2.加强同业业务管理

现有银行流动性监管框架是与信贷收支占绝对主导的业务模式相适应的,注重对商业信贷收支业务的监管。随着同业业务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监管机构应将同业业务置于与存贷款相一致的监管框架,可考虑通过设立指导性的同业存款备付率指标,降低同业业务的“乘数效应”。根据同业业务不同性质,重新梳理流动性资产和负债的权重体系,减少银行通过不同风险权重的同业业务进行监管套利。

篇12

关键词:理财产品 会计核算 风险管理

随着银监会对理财产品的监管日趋严格,以及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自营业务需要规范的会计核算与风险管理,理财产品也同样需要,应将理财产品的交易对手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以量化的形式反映进理财产品会计报表和监管报表,以达到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内在要求。

 

理财产品的账务处理

理财产品按收益特征可分为:保证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以下,本文将对前两种产品的会计核算进行账务分析。

(一)业务负债

向居民或企业募集的保证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资金,在“业务负债科目”内核算,包括以下5项:

1. 业务负债—募集资金本金

本科目用来核算商业银行向客户售出的理财产品本金,属资产负债共同类,发售时募集资金增加反映在贷方,到期后居民前来兑付本金时反映在借方,所有客户兑付完毕后余额为零。

 

2. 业务负债—募集资金应付利息

本科目用来核算商业银行向客户售出理财产品后按约定的预期收益率每月计提的应付利息,贷方反映按月计提的应付利息,借方反映到期实际支付时冲销的利息,余额在贷方,所有客户兑付完毕后余额为零。

 

3. 业务负债—募集资金利息调整

本科目反映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是平价募集资金还是溢折价募集资金,溢折价的部分需要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溢折价摊销。

4. 业务负债—募集资金公允价值变动

本科目反映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在存续期内所遇到的理财产品发行市场的同品种剩余期限市场收益率的变化所对应的资金价格变化。

5. 业务负债—理财产品委托客户的收益

本科目核算应属于客户按约定的预期收益率应收到的利息,贷方反映应付居民的利息,借方反映计提出来的应付利息,贷方反映冲销的收益。

(二)业务资产

商业银行使用募集资金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购买债券或逆回购,形成业务资产,在“业务资产”科目内核算,包括5项。

1.业务资产—理财产品面值

本科目反映商业银行使用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购入债券面值,本科目属资产负债共同类,购入时反映在借方,到期或卖出时反映在贷方,代购债券售出或到期后余额为零。

2.业务资产—理财产品利息调整

本科目反映商业银行使用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购入债券溢、折价,本科目属资产负债共同类,借方反映购入的溢价和折价摊销,贷方反映购入的折价和溢价摊销,债券售出或到期后余额为零。

 

3.业务资产—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

本科目反映商业银行使用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购入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债券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业务资产”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业务资产—理财产品应收利息

本科目反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所持债券的应收利息,借方反映购入债券的应收利息和按月计提的应收利息,贷方反映收到利息或卖出时销账的应收利息。

5.业务资产—理财产品已实现未结算损益

本科目核算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应收利息和应付利息的差额,本科目余额反映商业银行发售某期理财产品的真实损益,年度终了将本科目余额结转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再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结转为“本年利润”。

 

(三)损益类科目

损益类科目包括3项:

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理财产品;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业务资产;

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业务负债。

(四)表外科目

开出理财产品收款凭证本金。

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

(一)自营业务与理财业务从托管账户、结算账户彻底分开

商业银行必须做到自营业务与理财业务相分离、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相分离、对公理财产品与对私理财产品相分离,做到分账经营、分类管理、分人管理,强化风险防控。中央国债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应将商业银行的自营业务托管债券与理财业务托管债券的账户彻底分开,从账户管理上设置防火墙,使托管账户、资金结算账户严格分离。自营与理财业务发生交易时应有后台结算交割单作为结算单据,而不是商业银行自制的债券买卖成交单作为结算单据,当自营与理财的托管账户、银行结算账户完全分开后,理财产品买卖债券都从后台实现,实行券款对付交割分别有相应的指定账户时,才能有效杜绝自营与理财的利益输送及产生风险。

 

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应单独开立资金结算账户,应在核心业务系统中建立理财产品单独的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的日计表、月计表、季报、半年报、年报,还有理财产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募集资金和持债的期限结构表、单独的托管账户的券种余额表等风险管理的报表,应归档保存,居民或企业有权利查询理财产品的投资情况,因此须做到完整、准确地记录该项业务。

 

(二)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及其风险开展相应的压力测试,应定期组织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计算流动性比例及流动性期限缺口,对其管理应比照自营业务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指标,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须符合本行的流动性管理的总体要求,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资产占比,严格匡算产品现金流,确保产品流动性。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应做好资产负债调节,控制资产池与产品的期限错配比例,确保产品发售与交易投资间的平衡运作。

商业银行将发行多款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汇集起来,如7天、14天、21天、1个月的理财产品的滚动发行,整合所有资源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投资,赚取期限溢价,并通过理财产品的循环发行来保证资金的稳定性。这一模式的益处首先在于理财产品丰富,容易满足不同期限的多层次客户需求;其次期限结构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业务、债券业务两项相适配,大集中形成大资金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但这一模式的风险在于短期风险被不断延后,一旦资金链断裂,将造成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当某一期限的产品购买量少或兑付量大、某个期限的缺口难以满足时,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资金往往来源于一级资金批发商,一旦市场资金收紧,一级资金批发商不出钱时易导致资金链断裂。而且募集资金无法与投资标的一一对应,导致商业银行和客户都难以理性估算

投资成本与风险参数。

 

(三)市场风险管理

理财产品应该按照公允价值做好对理财资金投资债券资产的客观估值及验证,对于理财产品所购买的资产(债券)可以按中央结算公司提供的净价估值作为净价公允价值来进行风险计量,进行浮动盈亏的管理,有利于防止未来的风险,当市场行情不好等原因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率或本金受损时,提前公告预警。在本会计核算流程中将理财产品的公允价值计量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当中,理财产品会计计量市场风险的核算方法应与自营业务达到同等水平。

 

对理财产品所持债券可以按照中央结算公司提供的十八项风险管理指标,限额评估其合理性,应对久期、凸性、基点价值、var值、资产负债久期错配比例、利率敏感性缺口等指标进行计量,采用银监会新资本管理办法下的监管报表体系及这十八项风险管理指标,对一般市场情况下资产池承受的风险,及极端不利情况对其造成的潜在损失进行估算,充分揭示资产池运作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

 

利率风险主要源自于理财产品的资产、负债的重新定价期限错配及市场利率变动,也产生于央行利率政策的调整,应利用缺口分析理论或模型,对理财产品的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重新定价期限缺口实施定期监控,主动调整付息负债与生息资产的对应关系,精细化管理理财产品,实现风险可控下的理财产品安全化。

 

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若募集资金和债券投资收回发生变动,则客户面临承担理财资金配置存款和投资配置债券的机会成本风险,应注意在产品设计时,募集资金的期限尽量与所持债券的期限相匹配,不建议为追求高收益率而持有期限较长的债券或高风险产业债券,使理财产品看起来利润较高,但一旦理财产品到期,较长期限的债券需要自营业务买回,这时容易产生纳入自营业务的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为负数的结果(如果市场处于下跌状态),可能会产生商业银行自身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质量、利润的损失,通过销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所购买该类债券还可能最终流向高风险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资产质量风险。

 

篇13

1.在产、寿险分业的基础上,将投资这一保险经营的重要环节实施专业化经营,对于改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并因此改善保险业的监管环境。

2.有利于保险公司加强对投资风险的严格控制。保险公司作为从事风险经营的企业,面临资产风险、产品定价风险、利率风险及其它政治、法律、技术等各类风险,不同风险的特点和管控模式各不相同,成立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有利于从法人治理、内控机制等方面对于资产风险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保险投资的过度风险。

3.成立专业公司,建立起不同法人之间的资金防火墙,有利于加强资金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小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

4.专业资产管理公司,除了接受母公司保险资金的委托管理之外,还可以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投资管理能力,接受社会保障基金、慈善福利基金等机构和个人的资产委托管理,从而大大增强保险集团的资金实力,对于提升保险公司的声誉和地位,提高偿付能力有深远的意义。国际上大型保险集团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都相当大,如AXA保险集团2001年拥有保险资产4000亿欧元,其受托管理资产达到5096亿欧元。

5.从长远看,成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拓宽投资渠道,有利于尽快提高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保险资金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美国资本市场,保险资金占总资金量的20%以上,日本则占到40%以上。

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门槛和业务范围

根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形式宜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主要股东为相关保险公司,还可以吸收1~2家内资或外资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战略股东,提供相关技术保障。

关于资本规范,最低门槛宜设10亿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以受托管理资产为主要业务的法人实体,由于受托管理的保险资产规模都相当大,因此,对其自有资本应有较高要求。设置这一门槛意味着自有资本在20亿元以下的保险公司就不具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条件,有利于从源头加强监控,规范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

关于业务范围,现行《保险法》对保险投资的限制仍然很严格,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要突破现有业务范围和业务模式。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从事以下几类业务:

1.资产业务。除现有保险公司可以从事的投资业务之外,还应逐步放开实业投资及其它金融投资业务。

(1)直接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和股权投资。放开股票投资,可以充分发挥巨额保险资金在股票市场上的“定海神针”的作用,监管机构对股票投资总额及单个股票投资比例进行限制,防止过度风险。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对有发展潜力的国有企业进行收购、兼并和重组,对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本身是一种重大支持,同时也使保险资产享受重组带来的增值收益。

(2)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伴随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道路交通、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活跃,这些项目具有回报稳定、收益期限长、投资风险小的特点,保险资金投入这些项目,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有效解决负债和资产期限严重不匹配的问题。

(3)金融租赁业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购置不动产和汽车等大件商品日益成为消费主流,公司完全可以凭借保险业务所掌握的大量客户资源,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从事这类融资租赁业务。

(4)收购及处理金融业不良资产。保险业由于历史原因也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受托管理资产中也包含此类不良资产,公司可以通过债务重组、资产置换、转让、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各种手段处理不良资产,积累一定经验后,还可以主动去收购和处置银行、证券等行业的不良资产,提供增值服务。

(5)外汇交易和境外投资。大型保险公司都有一定数量外汇,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动荡,汇率风险随之增大,应允许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锁定汇率风险;允许购买高信用等级的外国政府债券;随着我国人世之后与国外保险市场对等开放,还应允许有实力的公司打人国际保险市场,甚至到国外资本市场购并国外同业。

2.负债(信托)业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业务逐步放开之后,公司运作人资金的投资管理能力将会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增强,应允许公司面向社会接受资产委托管理,可以接受社会保障基金、慈善福利基金及其他机构的委托资产管理。另外,还应允许公司根据需要发行金融债券,扩展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

3.中间业务。利用公司所掌握的强大的投资信息网络和人才优势,广泛开展中介业务,如开展投资、财务及法律咨询、项目融资、资产及项目评估。

对以上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应根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采取初步放开的方式。随着我国保险资产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必将快速提高保险资产在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组织运作模式和风险控制体系

保险公司是专业经营风险的企业,保险资产是公司应对各种赔付和给付的资金保障,资金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随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大,如何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在法人治理、内控制度和资产负债管理等三个方面加强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1.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即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相互制衡机制。一是股权结构优化,以保险公司为主,吸收具有丰富的证券投资和项目投资管理经验的证券或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战略股东,有利于吸收它们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方法,高起点打造公司资产管理能力。二是加强董事会治理,设计合理的董事会结构,即优化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人数结构,以保证充分行使董事会的职能,保证决策的合理化及监控的有效性。从专业结构上看,要有一定数量的精算专家、财务审计专家、投资管理专家。三是完善董事会的工作机制,如建立重大决策委员会制度、引入董事违章追溯制度等,以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四是建立完善的经理层薪酬激励和制约机制。薪酬激励机制要长短期结合,在一般年薪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股权或股票期权激励,使经理人注重公司的发展的连续性,避免短期行为;同时,还要建立经理层的硬性约束机制,要设定一个解聘经理人员的明确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经理人员要毫不留情的予以免职。

2.投资管理体系和内控机制保险资金的运用面临着许多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操作失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保险公司必须高度重视资金运用的各种风险,建立安全有效的投资组织管理体系和内控机制。

保险投资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体现在投资的前后台分开。为了有效的防范风险,前台投资操作部门应该与后台投资绩效评估与风险监控部门严格独立开来。前后台的分工,在风险控制上应该体现在事先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监督上。事先预防是指前后台部门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共订投资规则;事中监控就是后台对前台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动态掌握情况;事后监督要求后台监控部门组织定期检查,以防止违反投资政策的行为发生。

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主要体现在:(1)资金要集中管理、统一使用。下属部门按核定限额留足周转金后备,其余资金应全部上划到公司,做到集中管理、统一使用,减少风险产生的环节,实现资金的专业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严格授权、顺序递进、权责统一。在投资管理过程中,严格按额度大小,明确决策和使用权限。决策要自上而下、计划和执行应自下而上,权责清晰、责任明确,每一层级都要对权限内的决策和使用结果负责。(3)分工配合、互相制约。业务部门和岗位设置应权责分明、互相牵制,并通过切实可行的互相制衡措施来消除内部控制中的盲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4)建立健全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制度的缺位必然带来许多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进而滋生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如资金划拨管理制度、集中交易管理制度、账户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等等,使各环节的操作程序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