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能力怎么培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1导师的科研水平某种程度上,导师的科研水平决定着其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对于有些年龄偏大的导师来说,知识陈旧,不能经常查阅国际前沿领域的文章,不知道先进的科研方法,所以指导学生的能力欠缺。但对于某些年轻导师,有时面临着科研经费的欠缺,或者指导经验的欠缺,所以指导研究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这两类导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才能更有效地指导研究生[1]。
1.2导师的管理水平作为导师,即使科研水平很高,但在指导研究生时,还面临着管理艺术的问题。现在的研究生大多是80年代后期出生,有的还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使他们缺乏吃苦精神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往往比较“自我”,或者总是以一种索取的姿态去面对一切。所以,当导师安排课题时,他们总想着是给导师干的,甚至讨价还价,这使导师管理课题组变得比较困难。而导师的说话及思维方式都带有自己成长时代的标记,这样,就与学生产生了“代沟”。这种情况对于刚开始指导研究生的导师来说,更加严重,因为他们刚刚完成了博士或博士后的研究,心理上还没有从“自己是学生”的认知中走出来,便成为导师,所以,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怎么带研究生,怎样严格要求,怎么做研究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其科研积极性,因此这些导师可能因为管理经验欠缺而不能有效地指导研究生。而一些年龄偏大的导师,管理现在的80后研究生时,仍一成不变地沿袭以往的管理经验,因而存在着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等问题,这同样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3导师的责任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责任心尤为重要。目前,有些导师丢失了做科研的严谨态度,在经济大潮中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把招收研究生仅当做是一种“好名声”,从没有认真思考过怎么带,怎么培养他们。更有甚者,把学生当成自己低薪的打工者,这些导师很少过问或从不过问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有些学生甚至半年也见不上导师的面,学生对自己毕业论文的完成完全是“自导自演”,导师所起的作用甚小。再者,导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培养。所以,缺乏责任感的导师,同样培养不出优秀的研究生[2-3]。
1.4基础医学的生源和质量近年来,临床医学人员的福利待遇明显提高,与基础医学教师人员待遇形成了显著反差,目前真正心甘情愿报考基础医学,专心于做科研的学生越来越少,大多优秀学生都愿意报考临床,因为毕业后临床医学人员的收入高。这种情况造成每年报考基础医学的研究生数目大幅度减少,生源匮乏[4]。以基础医学院为例,近三年来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经常因为生源不够而招不到研究生,往往需要通过调剂才能够完成招生计划。在生源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导师优中选优的机会根本没有,又怎能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呢?另外一方面,调剂来的学生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这令许多导师想培养出优秀学生的愿望破灭。
1.5研究生的科研态度导师的任务是培养研究生成材,这是双向的,总结为以下3种情况:①导师的科研能力很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并且对科研有强烈的兴趣。②导师的科研能力一般,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并且对科研有强烈的兴趣。③导师的科研能力很强,但学生“混”字当头。④导师的科研能力一般,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在上述四种情况中,只有第一和第二种情况的研究生能成为佼佼者,脱颖而出。可见,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只是外因,要想成为优秀的研究生,关键还是要靠研究生自己的努力。目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大难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考研大军,成为研究生中的一员,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科研毫无兴趣,只想早点混毕业,找个好工作。这样的结果便是许多学生对科学的钻研精神不足,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纪律松散,科学素养差,创新动力不足[5]。这样的科研态度,令导师感到“牛不喝水强按头”,从而使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沦为空话。
1.6学校的学习氛围在北京、上海等名校中,优秀生相对集中,研究生大多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所以,科研气氛非常好,大家都分秒必争,非常珍惜读博士、硕士的机会。而在一些省会城市院校,科研氛围不是很好,学生们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将做课题视为苦,以玩乐逛街为乐。这样,即便是导师要求的再严,学生们也会无形中横向比较,甚至产生愤愤不平:为什么他整天什么也不干,就能拿到学位,而我这么辛苦才能拿到学位。这样的大环境给导师的管理带来了难度。
2提升导师指导能力的关键因素
篇2
作为xx大学xx学院的一名教授,本人很高兴推荐xx同学参加贵所的暑期学术夏令营,希望借此机会能让她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得到更大提升,望审核通过。
推荐人:
推荐日期: 年 月 日
夏令营专家推荐信范例【2】本人是**大学**学院一名教授,很乐意推荐**同学参加贵所的暑期学术夏令营夏令营专家推荐信【4篇】夏令营专家推荐信【4篇】。 在与该生的接触过程中可以发现,该生勤奋努力,踏实认真,积极主动,有好的专业基本功和英语读写能力。 该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表现出了好的总结 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思维活跃,工作能力出色,团队合作能力强,科研 兴趣浓,有一定科研潜质和好的培养前景。
篇3
科学和技术发展史表明,创新能力培养必须依赖于合理而充分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其中,科研思维是指个体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思考的过程;创新思维是指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科研思维将能在较大的程度上保证创新过程的合理性和创新的有效性;而创新思维将能在方向上较好地引导科研思维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纵观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和传统的本科教学方式,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较大程度上都尚未经过良好的科研思维训练。现今的本科教学内容中,很少开设专门进行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的课程。因此,如何让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接受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熏陶和训练,是有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
事实上,本科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无一不是经过前人的深入研究并经系统整理而得到的,也就是说知识被发现或创造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包含了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因此,若能有意识地在授课时还原这一思维过程,就能较好地让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有益的尝试,提出在教学中加强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的思路和方法。
1、教学中加强科研思维训练
为了方便学习,各类教科书都对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化和条理化。传统的教学侧重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结构,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学会应用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方法,虽然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体系,却没能让其接受到知识本身被发现/创造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因而影响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加强科研思维的训练?首先,在教学准备中,授课教师将需要讲授的知识点所对应的问题找出来,经提炼后将此问题还原成一个科学问题。然后,梳理解决此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接下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地还原该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法,并最终引导到书本的知识点上。
为了应对授课时间有限的问题,在还原知识被发现/创造过程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第一种是“步步为营”的探索引导方式,第二种是讲故事的形式。对第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将已还原的“待解决”问题与学生已掌握的某些知识或日常现象关联起来,引导他们思考解决该问题可以从哪些方向入手,然后再逐个方向去引导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最后,去掉不能恰当解决问题的方向,留下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向及解决方法,并籍此引导归纳得出书本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适合于时间充裕的教学环节,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长期坚持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
对于第二种教学方式,适合于授课时间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主要是采用介绍性的方式还原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例如,可以通过讲述当年的科研故事来说明相关研究人员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怎么走弯路的,最后又是怎么正确解决问题的。通过讲述研究故事,既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探索研究过程的波折、思维、方法和经验。
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熟悉相关的科研思维,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科研思维的训练。
2、教学中加强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的实质是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从而以更少的代价获得更好的结果。从不同方向发现或提炼新问题开始,进而用科学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来解决新问题,这就是创新。因此,通过在教学中还原知识所对应的科学问题以及介绍问题的解决过程,也能有助于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中,还原出知识点所对应的科学问题后,无论采用“步步为营”探索还是讲述故事的教学方式,都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在解决问题之初是如何朝不同方向思考而打开思路的,以及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这种方式的反复训练及归纳总结,学生将能逐步认识和理解在解决问题之初可以朝哪些方向进行尝试和探索。因此,在需要创新或解决问题的实践场合,学生将能较好地朝不同方向进行探索尝试。这就是在创新思维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训练。
此外,针对同一个科学问题,不同的研究人员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因此,在还原科学问题并介绍不同解决方案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解决方案的出发点和解决思路。在一定数量的训练后,学生将能发现各种出发点和解决思路。经过不断的归纳总结,学生将能熟悉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尝试创新的方向与思路。
若教学时间受限,则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来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了解的创新方式设想不同的解决方向,然后用其中若干个与需要传授的知识点相关的方向在课堂上引导,而把其余方向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若后续的时间允许,可以在后续的课堂上适当选一些学生介绍他们对其余方向的探索过程和探索结果。另外,也可以将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某个方向关联起来,引导学生去查相关资料以进一步深入理解该问题的现状和趋势。在这些过程中,将有可能激发学生找到新的问题,并产生新的成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加强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都是从还原知识所对应的科学问题开始的,也都有比较相似的教学过程,甚至还有机地融为一体。不过,创新思维的训练侧重于如何打开思路,从而用不同的方向来形成不同角度的子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而科研思维的训练则侧重于如何用合理的、科学的研究思维和方法来解决已经提出的科学问题。
3、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实例
对于在教学中加强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的教学方式,我们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课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例如,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中,有一个知识点涉及重叠执行和先行控制。该知识点先依次介绍顺序执行、一次重叠和二次重叠,然后再介绍先行控制原理。为加强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备课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提炼出一个科学问题:如何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以便提升CPU的性能?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考查传统的指令执行存在什么问题(如传统的顺序执行过程中,存在指令部件利用率低的问题),然后再考虑如何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学生自然会想到要提高利用率来解决问题)。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去思考分析(如可以考虑一次重叠执行、二次重叠执行等;可以考虑增加指令执行部件资源;可以考虑提高CPU主频等)。
备课时梳理好上述思路后,授课的时候就可以用来进行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从创新思维训练的角度,侧重于让学生领悟到为回答该问题应如何打开思路,如先考查传统指令执行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改进,进而想到一次甚至二次重叠执行的方法;或者另辟蹊径,考虑提升CPU的主频等。针对引导过程中提出的不同思路,可以逐一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如一次和二次重叠执行要怎么进行,在进行重叠的时候会引入什么问题以及又该如何解决等。这实质上就是训练科研思维,从中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上述过程,围绕同一个科学问题,同时兼顾科研思维训练和创新思维训练。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合适时间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最后得出书本上甚至超越书本上的结论。
篇4
1.1爱好专业却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
身处综合性院校,以我对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在校学习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爱好专业却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这种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包括问卷在内的调查也得到一组数据:认为有必要上文化课的占33.5%;认为没必要开设文化课,只上专业课的占42%;认为多学一点能文化课为以后的就业和考研有帮助的占6.5%;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而愿意在专业课上投入时间更长的占2.4%;而对文化课程不感兴趣,上课也是睡觉或者玩手机的占2.1%;其余的人则认为学校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做。不管是在专业艺术院校还是在综合性高校,这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教学问题。“文化水平的高低将会决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工匠还是艺术家”,毫无疑问,文化水平的高低也深深影响着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1.2富有创造性但往往过于个性化、感性化
研究表明:艺术生往往就是“右脑发达”者,即富有强烈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艺术设计从来不乏创新和个性。但是结合本专业来看,过于个性化、感性化而创造出来的作品也不见得是好的。例如,教师安排给学生的设计作业,有些学生的个人主观因素过于强烈,导致作品艺术感的丧失;有的学生擅自更改线条或图形,忽视教材中的理论规定,仅凭喜好就随意改变作品,感性色彩太过浓厚,缺乏对问题理性的思考。学生需要深刻理解创新的真正含义,科学研究正是这样一种学习与实践途径。
1.3注重设计实践而科研意识薄弱
现在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都非常侧重于学生的设计适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上在课程设置上对理论课程的轻视,学生对整体艺术课程的认识不足,影响了学习的精神状态,更是打击了科学研究的兴趣。导致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甚至不会查阅、整理专业文献和相关资料,连论文格式都茫然不知,科研意识极其淡薄,科研能力严重滞后。
2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之现状
2.1重设计、轻论文的现象严重
综合性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教育培养较于其他专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既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设计作品的创作,还需要督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或是毕业设计说明的撰写。从我所了解到的几个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情况来看:非常注重设计作品的创作和表现而比较轻视毕业论文的整理和写作。通过比较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设计选题较为类似,甚至几个学生选同一个相对简单的课题。二是论文写作立意不深,论据不足,缺乏独立思考。三是缺乏充分的人文理论及精神情感,写出来的论文不“美”,内容干涩、无味。四是基本功即基础理论知识匮乏,论文写作中内容词句表达不清,甚至对“关键词”和基本格式都不知道。种种问题显示,虽然艺术教育具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独特性,但在设计教学的同时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应该是一门让教育更美好的“艺术”。
2.2忽视科技、科研项目的申报
科技、科研项目作为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核心,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注重。作为一名从事艺术设计一线教学与科研的高校教师,我发现大部分院校特别是综合性院校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申报各级科研项目没有规划,缺乏对学生科研项目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更不用说根据科研项目等级来划拨资助经费了;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来分析,大部分同学对科研项目申请、立项的概念、程序和要求都不是非常了解,而项目成员间又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对项目研究不积极,从而导致项目申报难以成功或是结题困难甚至被取消项目。
2.3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在平常教学中的潜移默化,也与在实际的科研项目中进行锻炼与思考息息相关。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正是这样一种提高自己自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自己及同事进行项目申报、立项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本专业学生对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参与度不理想。学生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如何与学生共同来研究项目等都值得去仔细思考。
3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3.1强化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意识
(1)引起重视和理解。在以往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的接收老师讲课的内容,认为科研仅仅是老师自己的事情,老师也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长久以来,由于设计专业学生在搞科研的时候都是自己搞自己的,也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规划,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加上没有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专门系统地研究训练,从而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艺术理论知识不知道如何应用到科研活动中去,所以最后的成果也是参差不齐,水平低下。在种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引起重视,根据设计专业学生的个性和特色、艺术规律及教师的项目课题研究经验,对学生进行与学科紧密挂钩的专业研究指导。例如,除毕业设计作品以外更加重视设计论文的撰写,教会学生来完成收集整理设计资料、阅读设计文献、分析设计要求、撰写论文摘要、修整论文格式等科研步骤,进一步让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理解研究的方法,掌握的诀窍,形成科学研究的习惯。
(2)讲究方法和引导。为了调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科学活动的积极性,挖掘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从站在教学与科研一线的教师人手更新教学观念并制定鼓励学生日常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制度,如在毕业设计课题申报时将纵、横向项目引入其中,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课题老师指导下帮助老师从事资料搜集、分类整理和比较分析等工作。还可以学习和借鉴研究生培养方式,采用导师制度,这样更是有利于对学生科研的指导。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研究,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尽早确认毕业课题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形成专业学习氛围,带动学风建设。
3.2建立、健全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
(1)搭建科研平台,优化学生管理。缺乏科研平台和管理是设计专业学生在研究成果方面未能达到满意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综合性院校一般都设有教务处等管理部门,但往往缺乏一个学生科研管理部门。如果能设立这样一个部门,就可以单独对设计专业学生进行科研的服务和管理、协调工作,如组织学生自己申报科研课题、对学生科研课题进行立项和评审、筹集研究经费等;加强艺术设计学生科研基础建设,以各种科技竞赛为依托,搭建参与实践比赛的平台,积极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比赛;建立艺术设计学生科协组织机构,广泛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艺术设计学生科技活动的场所设备,为艺术设计学生科研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结合研究项目,完善课程体系。科研项目研究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老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充分沟通和配合,老师在给学生分配研究任务时,不仅要兼顾到学生的基础水平,也要对项目涉及的新的知识和困难进行及时指点和解决。这样就可以结合研究项目,充分考虑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多样化和学科交叉性,完善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并反过来为设计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服务。
(3)培育科研氛围,推进奖惩措施。加强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科研进行管理和指导,还需要制定缜密的教学计划,将科研工作纳入其中,适当增加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学分值;可以在低年级学生中将科研活动当作重要问题提出来,让其有意识地去关注科学研究;同时利用综合性院校交叉学科间丰富的知识储备优势,不间断地开展科研活动,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并建立专项学生科研基金,适当量化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资金扶持和学分激励;还可以在学生综合测评中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等级评价,加分表彰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3.3因材施教,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综合性高等院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必须通过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达成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科学研究正是强调在实践中总结和学习,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师生不断地在项目中动脑、动手,反复探索,以解决设计需求为中心进行创新、创意。教师带领学生在科研中通过接触更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能、技术,使科研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篇5
育德能力的提升需要实践积累,班主任要勇于实践,以实践的勇气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以平常心对待班主任的日常工作。
班主任的育德能力,体现在一个个教育细节之中,而育德能力的养成也来自这些细节的锤炼。班主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关注细节,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实践不是忙忙碌碌地埋头苦干,实践亦是智慧的实践。
班主任要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将班主任工作的困难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例如,学生迟到怎么办?如何培养班干部?如何引导学生处理好异性相处问题?班会课该怎么上?……在不懈地尝试、追问、反思中,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班主任工作经验,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二、以反思促进成长
反思对于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极为重要,教师能否学会反思,客观分析自己,从中有所收获,对于提高育德能力非常关键。
许多优秀班主任借助反思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例如,全国知名班主任钟杰老师,从网络写作开始,借助写作和阅读提升了职业境界。她说:“为了写得精彩,我只有想方设法做得精彩;为了做得精彩,我只有不停地逼迫自己苦苦思索,想出了不少治班的好点子……因为反思,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因为勤奋阅读,我的专业水平快速提高。”
班主任要养成反思习惯,可通过读书笔记、教育叙事、案例分析等,对自己和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进行反思和总结,有意识地观察自身的工作状态,反思自己的失误,在反思中成长,不断提高职业境界。
三、以科研提升能力
班主任工作平凡但不简单,许多班主任都会困惑:为什么同样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有人硕果累累,自己却收获甚少,甚至事与愿违?
篇6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1.继续深造: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掌握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因此继续深造的可选择领域将变得非常广泛。
篇7
一、着眼军校研究生身份上的特殊性。辩证处理学术科研与从严治军的关系.在强化军人意识上下工夫
军校姓“军”。军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担负我军建设和发展历史重任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军人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军能否有效地履行职能使
命.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军人意识的培养,是军校研究生培养目标中的首要因素。然而.
从军校研究生培养实践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和特
殊的学生群体,军校研究生既是高学历人才,又是革命军人;既接受学员管理,又享受干部待遇;既与社
会有更多的接触.又必须受军队纪律的约束: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繁重的学业.又要在生活节奏上服从军事化管理“时间表”。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
促使他们高度重视学习科研,客观上的种种冲突又使得他们容易淡漠政治和管理,军人意识弱化。教育管理中。必须清醒认识这一特点,在重视军校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其思想政治觉悟的
提高,强化军人意识。
1.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校研究生培养各项工作的首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军人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是应用型军事人才“不变质”的根
本保证,并决定和制约着其他素质的提高111。要在研究生中大力喊响“不管博士、硕士,首先当好战士”的口号,深入开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教育,帮助他们过好人伍动机关、艰苦奉献关、组织纪律关、毕业分配关,引导他们树立远大崇高的革命理想,解决好“为谁读研、为什么读研。怎样读好研”的困惑。通过教育。使研究生保持正确的政
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经受住长期和平环境的考验,增强做好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统一起
来,以普通一兵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严守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
2.把教育管理工作渗透到研究生的创新学习实践中.在学习科研中强化军人意识的培养应用型军事人才是服务于军队建设和战场需求
的.课堂连着战场,课题牵引实践,科研成果服务于部队建设。因此,必须关注和提升研究生学习科研中的含“军”量,坚持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全局.牢同树立“真打真准备”的思想.把学习科研与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解决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信息化条件下仗怎么打、复杂电磁环境下兵怎么练、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怎么治的问
题,使军校研究生群体成为部队新型军事人才的培育基地,新的军事理论的创新源头,新军事装备的研
制核心。
3.把军人作风养成贯穿于研究生军事化管理全程.在军事实践活动中强化军人意识的培养
军人意识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要重视在军事训练、集合站队、一Et生活制度等军事实践活动中抓研究生军人作风养成。要从入学(入伍)教育训练抓起,在入学阶段就打牢军事素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在经
常性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督促研究生注重军人形象,从点滴小节抓日常养成.培养其与军人身份相符的
爱党忠诚的军魂意识、爱军习武的求学态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团结友爱的官
兵关系、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日常工作生活中,积极营造军营氛围,说话办事体现“兵味”,在潜移默化
中强化研究生军人意识。
二、着眼军校研究生学习上的独立性。辩证处理
分散教学与统~管理的关系。在探索教育管理的科学模式上下工夫
军校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方式都不同于基层部队官兵,也不同于军校本科生。客观上,他们按照专
业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独立的学习、实验和科研,是一种分散型、独立性较强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主观上,他们对教育管理有敷衍的一面,既不想受纪律的制裁。又不愿自觉执行。作为高层次人才,他们往往把统一管理看成是对自主创新学习的一种约束;对管理要求和条例法规的遵守,往往让步于对专业学习
和研究的倾注:对导师的尊重,往往胜于对行政领导的服从。教育管理中.要正确处理遵循学习研究规律与服从部队管理这一矛盾,探索与研究生学习科研
相协调.宽严相济.生动活泼,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
相统一.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管理机制。
1.以人为本的特色化管理
一切管理工作中.人是第一要素。针对军校研究生学业、科研、家庭、情感等方面的特殊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彰显人文关怀,探索符合研究生特点的特色化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
动性、主体性.培养其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要始终把是否有利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术科研的开展、学习氛围的营造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苦衷,倾听他们的心声,稳定他们的情绪,掌握他们的行踪。引导他们在人格上自我完善,在纪律上自我约束,在心理上自我调节,在学业上自我勉励,在情感上自我控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121。
2.层次分明的科学化管理摈弃为管理而抓管理的单纯管理思想。牢固树
立管理就是育人的现代科学管理理念,科学实施层
次管理,围绕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这个核心,构筑矩阵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部门机关的职能作用、指导老师的导向作用、管理干部的主导作用,使其既各司其职,又形成管理合力。其次要正确实施目标管理。把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向研究生讲清,层层分解,权力下放,把人员管住但不管死,把学习放开但不失控.给研究生以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满足他们学习、科研和实践所需要的更多时间和空间t31,增强管理的灵活性,真正实现“形散而神不散”。再次要重视研究生的个性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创新,管理中应正视研究生的个性差异.创造条件让个体的创造力得以有效的施展,个性得到张扬,使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3.疏堵结合的制度化管理
制度是实现管理实效的基础和保证。高质量的管理需要健全合理的制度运作。要以法规条例和院
校教学规章制度为依据,遵循教学和管理规律.把行政管理与研究生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全程考核结合起来,从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建立健全研究生全程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要针对应用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要求,把纪律的约束融人到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切实把“不准”的管死,把“不该”的管住,把“允许”的管好。做到严之有理、严之有据、严之可行、严之公平。实现严格的军校纪律与宽松的育人机制相统一.规范的秩序与活跃的学术氛围相统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与和谐的开放式教育相统一。鲜明的军校特色与浓厚的人文环境相统一。
三、着眼军校研究生科研上的实践性。辩证处理“纸上论兵”与军事实践的关系。在构建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实践平台上下工夫
军事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实践;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更离不开实践。在当前很长的一个时
期内.军校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着眼于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军队建设实践中的重大理论
和现实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统一,是军校研究生的努力方向。
然而。军校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校门走人校门、从地方迈人军营,没有部队工作经验,对所学专
业在部队所处地位、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等缺
乏感性认识,军事理论与技术创新缺乏一线的资料和实践的沃土。一些有着部队工作实践经历的研究
生也往往是任职经历单一、实践经验相对匮乏.对学术科研往往易于停留在“纸上论兵”阶段。教育管理中,要着眼部队训练改革和未来作战需要.辩证处理这一关系.为军校研究生成长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的实践平台。
1.把实践磨炼作为应用型军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实践磨炼:一要抓好当兵代职锻炼、调研等军事实践。利用寒暑假,有针对性
地组织地方入学的研究生下连当兵锻炼,体验部队生活:结合教学进度.组织研究生到部队实地调研,
加强其实践能力培养,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减少学术科研的“纸上论兵”、“空对空”。二要积极开展专
业实践。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研究生参与部队各种
战术演习、综合训练的组织与实施,提高其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军事指挥能力。要让学员以参战者的身份进入角色,切身体会演习过程,以促迸院校与
部队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与战场的对接。三要加强自主管理实践。努力实现研究生主动参
与管理、成为管理主人的转变。形成“人人参与、大家来做”的局面。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地方高校中研
究生会和各类研究生社团的经验.他们在组织学术活动和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力甚至超过了管理者和教员,往往成为校园文化建
设的重要力量。军校虽因其特殊性难以完全照搬经验.但同样可以开展轮流代职活动.让研究生承担管理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指挥工作.以熟悉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程序,学会做管理工作和思想工作的方法.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缩小与第一任职需要的距离,谨防高学历低能力。
2.积极拓宽研究生的实践平台
不断探索有利于应用型军事人才成长的实践途径,努力实现学、研、训、管、战的有效对接.确保军校研究生成为“职业一学术群集”式的高层次人才闱。一要面向战场需要,加强军校之间、军校与部队和科研
单位之间、军地之间的学术往来。邀请地方、部队的专家来军校讲学,鼓励研究生走出校门,上外校听课,下部队调研。二要按照专业对口、互相促进的原则,在部队和科研机构中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部队为研究生实习调研提供“试验田”,对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试验论证.反馈信息,进一步促进学术科研。研究生既把部队作战训练中发现的深层次理论
问题及技术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又把研究成果、理论和技术及时应用于部队,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战斗力的转化f4】。三是鼓励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参与科研课题,结合教学科研给研究生交任务、压担子,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5J,使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中学会分析和思考问题,在学术研讨中提升思辨思维.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实际动手和创新能力。
3.努力做好研究生实践教学保障
要把教学管理与行政管理结合起来,使管理始终服从并服务于教学这个中心.为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提供坚实的保障。坚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掌握研究生的学习进度,按照教学安排及时请领、分发教
学和实验用品,尽可能地为研究生学习提供方便,创造条件:配合教员和指导老师组织好研究生实习、训练、调研及院外实践等活动: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实践经验交流,在研究生之间开展“互学、互帮、互助”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在实践中取得创新性成果的研究生给予资助和奖励。牵引和鼓励研究生进行军事科研创新。
四、着眼军校研究生管理上的自主性。辩证处理管理育人与环境育人的关系。在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上下工夫军校研究生在人校前接受过本科教育。综合素质较高,很多还有过部队工作经验。有的还在领导岗位上工作过,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并且绝大多数有
立足军营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他们深知知识对自身发展的
重要性,具有强烈的求知愿望和较高的文化品味,非常渴望组织上能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
教育管理中,要发挥其学历较高、阅历较广、自制力较强的优势,既用外在的条令法规强化其遵章守纪
意识,又把重点放在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上,为其成才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和动力支持。
1.积极营造活泼规范的生活环境
军校研究生的生活环境,既要突出校园文化。又要突出军校育人的特殊要求。要结合军校研究生学习特点,在条令条例允许的范围内对外出请销假、宿舍物品摆放、内务设置等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化。
做到方便生活、利于学习,形成有军校研究生特色的生活空间,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要利用图
书、报纸、电视、电影、板报、体育比赛等占领研究生的思想阵地,净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提高其文化
底蕴、培养其人文精神。促使其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要构建“导师——研究生队——家庭——社会——部队”五位
一体的群体育人环境,密切内外关系、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等,形成内外一致的和谐舆论氛围。
2.积极营造自主创新的教学环境
一是良好的学科氛围。紧紧围绕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形成系统化的应用型学科体系.使研究
生在学习的同时深感知识的实用性、实践性和更深层次探索的可能性.实现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有
效结合。二是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成立课外学术研讨小组、科研攻关小组,开展知识讲座、学术论坛、专题研讨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成才氛围。三是高效的激励氛围。大学学报征稿改革考核评估模式.抓好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平时考核、部队调研、毕业实习等环节的综合评估,抓好学习典型的宣扬,形成一个学习热情高、科研氛围浓、作风纪律严、创新意识强的群体。
3.积极营造健康高效的信息环境
篇8
1全国财经高校信息素养大赛举办初衷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育职能与信息服务职能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全媒体时代,学生过度依赖百度、谷歌等商业化搜索引擎,对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了解不够,信息使用方式不规范,更不会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海量信息资源。为全面培养大学生检索、分析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推进信息素养的概念和技能融入全国财经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共享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信息素养技能的学习和关注度,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高教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主办、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及其他财经高校图书馆承办的“首届全国财经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轰轰烈烈开展了。
2信息素养大赛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推进
通过参加信息素养大赛,学生找到了自己信息素养知识的缺失,同时引起了学生和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2.1信息素养大赛得到了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自大赛启动仪式后,全国财经高校各成员馆回校都进行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学生信息素养知识普遍缺失的现状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重视,校学工部、教务处和团委积极配合图书馆在全校范围组织了这次比赛。比赛参加学生多,范围广,影响层面大,在全校范围里进行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宣传、普及和推进。
2.2提高了大学生自身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
信息素质教育大多未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目前绝大部分财经高校新生入校,一般也就经过简单的入馆教育,而图书馆举办的培训讲座和专栏,同学们也都视而不见,普遍以为信息素养就是简单的信息搜索。导致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会查询图书,更谈不上怎么利用网上书城,不会查找相关文献,不会利用图书馆数据库资源挖掘数据,不知道写论文怎么选题怎么查询资料等等。因此,同学们在参赛的同时发现了信息素养知识的贫乏,信息素养教育引起了同学们的重视。
2.3通过信息素养大赛促使大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
大赛通知出来后,同学们踊跃报名,结果就在模拟比赛试题里,同学们发现,自己的信息来源均局限于搜索引擎,娱乐化倾向明显而学科专业信息不够深入,通过模拟题,再配合图书馆提供的相对应的培训专题和实时咨询,系统学习了图书馆布局和检索方法,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网络数据库的检索技巧,怎么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提升信息分析、评价及挖潜能力等等,再实战初赛,通过比赛再学习相关知识,这样反复学习的过程中,拓宽了知识面,找到了自己在信息素养方面的缺失,信息素养知识得到了飞跃提升。
3信息素养大赛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设想
学生反馈道这是近年参加的最有意义的比赛,竟然惊讶于图书馆有这么多好东西,希望来图书馆当志愿者学到更多也为更多的同学服务等等……同时,通过这次大赛中也反应出许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改进的问题,根据学生需求,在图书馆现有资源的支持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3.1重视新生入馆教育及优化信息素质教育体系
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极度欠缺,最好从新生入馆教育着手,介绍并带领学生认识图书馆,引导学生学习《入馆指南》,开设“新生专栏”及相关的讲座课件和视频到图书馆网站上,供新生学习下载或在线查看,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新生也必须经过上机考试合格后,方可开通图书馆借阅权限,让大学生入校就感受到高校图书馆在他们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将起到的重要作用。
3.2充分利用数据库,提高学生检索分析能力
这次大赛还反应出,学生普遍不了解和熟悉图书馆数据库。图书馆可开设专题讲座,涵盖图书馆数据库介绍、利用及数据分析方面内容,主要培养高年级同学利用数据库专业信息的检索技能以及提升信息分析、评价、挖掘能力。针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及方向,长江学者柯平教授建议提高检索分析能力,包括检索过程的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结构分析能力。柯教授提出了加强媒体素养、数据素养和元素养,提高专业信息素养,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终身化的建议。
3.3建立分层次、立体化的教学体系,提升读者寻找科研方向的能力
篇9
中科大在研究生教育中重视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所毕业的研究生,普遍基础知识深厚扎实、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后劲足。
据统计,几乎所有研究生都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大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计划”等资助课题。许多研究生的在SCI、E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
中科大通过建立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的质量保证机制,使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目前,学校共有39篇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论文总数列全国高校第五位,比例居全国之首;78篇论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中科大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有什么区别?
中科大的本科生实际上都不是为了就业来培养的,我们是在培养一个很好的坯子,学生在4年的本科训练过程之后,这个坯子会培养得很好。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就是在这个坯子上进行的,这是在培养方面主要的差异。
相较以往,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招会有什么变化吗?
近几年,中科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在3400人左右,其中招收学术型研究生1600人左右,专业硕士1800人左右。2014年研究生招生无大变化,仍以招收理工科学生为主,在每年的招生中,90%是理工类研究生,其中理学占43%、工学占47%。中科大研究生招生的理科学科全部是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免生比例占多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大量接收推免生为主。从这几年的生源质量来看,推免生还是比社会报考的生源质量要好一些。所以中科大非常欢迎有推免资格的学生。
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出台后,很多考生对是否考研犹豫不决,您怎么看?
学校还会通过增加奖学金的形式将学费返还的。其实攻读研究生是自我投资的一种形式,从国家层面而言,既然是自我投资,当然需要自己交学费。
您认为现在考研的科目中,哪一科需要改革?
考研英语需要改革,关键是考什么,考哪个方面。对于研究生,英语的要求是需具备听、说、写的能力,现在的应试考试无法很好体现。
现在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复习期,对于备考的大学生,您有什么建议?
政治和英语是全国统考的科目,并不是在为难学生,这只是一个环节,所以做足够的准备就可以。但是在专业课的准备上,一定要了解每个学校的特点,查看各个学校历年的试卷。但是不能盲目参考,像我们学校每两年就会更换一批命题老师,命题类型就会完全发生变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专业课上会给考生一些方向吗?
在考前一个月,也就是专业课命题结束之后。我们会针对已经命好的题目出一份考题大纲。这份大纲针对今年这份题目进行说明,说明选择题有多少,问答题有多少,各个知识点覆盖的比重是多少。这样的大纲才是真正对考生有指导意义的复习资料。
您建议大家怎么样选择导师?
导师带学生是非常慎重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两个因素很重要,一个是学校的平台给你的环境,另一个是导师给你的指导,也许你将来在科研方面不那么突出,但是导师如果对你个人能力和素养方面培养成功,将来你还是会是一个成功的人。导师的世界观、视野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好的影响。选择好学校,选择合适的导师是最重要的,不要盲目地选择名气大的导师。
篇10
幼儿教师待遇低、工作时间长、社会不重视,因此,教师只有具备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坚守工作岗位。(1)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入学教育、辅导员的管理教育等途径让学生明白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和目标,毕业后在幼儿园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并安排毕业生去见习,观察和和学习幼儿教师的一日活动,如:保教活动的实施、幼儿的表现等。并且体会教师的耐心、爱心、责任心等。(2)以真实的案例和成功的经验分析幼儿成长怎样处理突发事件和倾注爱心。(3)让学生理解幼儿教师的伟大,其在人的一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启发学生要从内心深处去唉这份职业,不要只看到工作辛苦、待遇低,而要品尝苦中之乐。
(二)文化素质培养
由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往往会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感到好奇,总喜欢刨根问底。且还经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如:天为什么下雨,秋叶为什么变黄,等等。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和时展的要求。第一,就是要注重课堂教学。第二就是安排好课外阅读的自修和选修课的教学。
(三)专业素质培养
1.专业理论素质。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前提是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并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这也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教学、教育工作如果没有现代教育理论的正确指导就很难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要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幼儿的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观察力等的发展,并培养幼儿的个性品质及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分析解决在教学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力。第二就是让学生在幼儿园的实践教学中,观察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每个环节中蕴藏的“三学”知识,并学习怎样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在进行主体活动的选材、内容、审计等是怎么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最后是进行案例分析。在见习和教学后,教师给出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专业技能素质。(1)专业理论素质的培养。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在教育观念、思想道德、科研能力、理论知识等方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就是加以科研素质的培养。第一是学前教育科研方面课的教学。第二是邀请科研主任或幼儿园的院长讲授在幼儿园如何标捕捉科研信息,怎么写随笔、个案分析、总结。(2)创新的培养。创造力和创造性发展的最佳时机就是幼儿阶段。所以,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先具备创新的素质。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要积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行发散思维,千万不要忽视幼儿的创新思维。所以,这又要求教师不但要创新活动设计,还要创新教学方法,从而进行运用教学理论、实践创新等。并创新幼儿的培养模式。(3)艺术技能的培养。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发展状况,要对幼儿的技能技巧和表现各方面都进行适当的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技能过关考核。全班都进行早晚自习的训练。成了一个课外兴趣小组。实施课堂教师及还课制。开展美术、音乐欣赏课。鼓励学生考级。(4)教学技能素质的培养。教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行为方式就是教学技能,其也是教师能力的具体化。教师的主要技能包括: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制定保教计划的技能、观察和评估的技能。幼儿园何一个主题教学活动都是各方面的知识综合,而不是孤立的。主题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知道怎么进行活动设计、怎样组织一日活动、怎么制定保教计划等。
(四)实践素质培养
篇11
1 解读三大纲要
解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三大规划纲要,确定了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技能的发展思路,在创业园建立适合职业学校发展的专业科研创新与技能大师工作室。
(1)解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本研究把它定位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明确了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本研究明确了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问题,那么围绕这一目标确立了适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2)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的总体目标,本研究把它定位为“怎么样培养人才的问题”。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勤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而且还得会学知识技能。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推动高职院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因此以科研项目为支撑,组建研究团队,以项目促教学,以项目补充教学的不足,使教师在做科研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培养打造一批有上进心的“教学名师型”“双师型”“技能大师型”教师队伍,以项目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与国内名校、兄弟院校校校合作结对子,互派教师办讲座、提供教学交流的机会。
(3)解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的总体目标,本研究把它定位为“向着什么方向培养人才的问题”。即:以服务国家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以服务国家为目标是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风向标,这就是本研究从这个发展纲要中领悟到的,通过对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思考,确立了高职院校“向着什么方向培养人才的问题”。
2 发展高职院校教育,建立“专业科研创新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教育学理论依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因材施教,推进导师制,所以研究高职院校的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学生自身的基础素质参差不齐。学校不仅仅要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机器的能力,而且还需要在科研创新方面有教师引领,科研活动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探究活动,当学生身处其中,体验到的是探索的快乐。
高职院校的教师应以带领学生科研探究来启发他们的问题思维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使他们享受做科研的过程和做科研意识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更有发展的优势,思变能力强,还可以促进其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要比只会出色操作机器的学生而著名,这就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魅力所在,对于高职院校进入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3 具体操作性设计
理论知识以实用为原则,以科研课题重构知识,融合教学、实操,基于建构主义与学科科研创新思维魅力并重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情景教学模式。以科研促进学生的生产操作能力,巩固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条腿是“高技能操作能力”。
以国家百所骨干高职院校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已首批进入大学生创业园组建了“科研创新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三支创新研究团队,以科研课题为支撑,以项目申请人为核心,在每个课题组安排学生参加,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科研创新力与自主学习力。
教师起到引领作用,实行导师一对一的有效培养机制,即是指一位导师抽出一定的时间与一位学生面对面指导与交流,可以是一位导师同时让多个学生参加科研课题。在课堂教学、科研创新、技能操作三个方面相互促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学生。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安排工作室的学生参加小组讨论、查阅文献资料、自主开发课题研究,以目标驱动法―― 研究课题、参加技能大赛等驱动目标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4 结语
(1)建立专业科研创新与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打开了思路,本研究为职业教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建立“专业科研创新与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与实训的有力补充,本研究在高职院校的办学中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篇12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在毕业设计期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高水平的指导老师可以通过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影响学生,并以高尚的道德修养、渊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从而带领学生圆满完成毕业设计。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方法很多,比如可以通过外出进修、在职培训等方式。教师在假期里可以交流、反思、读书、筹划。
3.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毕业设计选题首先要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并且学生要感兴趣,所以在选题时尽量要结合生产实践。这样就要求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要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现状,尽量能找到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课题,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这样的题目学生感兴趣,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和实用性。针对此专业就业的渠道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单位,而现代企业缺少的人才是能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企业里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培养人才要迎合企业需要,因此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十分有利。学生的毕业设计与企业相结合可以以多种方式来呈现。比如: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可以在相应的企业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再比如,部分学生可以在与学校对口的生产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专业指导教师深入到企业,用与企业的横向课题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等。学生在企业做毕业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向工程人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接触到用前沿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去开发和研制新产品的技术。学校指导老师对这样的学生应该加强监督,把握毕业设计的方向、难度和进度,注重学生的宏观指导。学生既能为企业服务,又能接受生产实际的检验。
4.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毕业设计是大学最后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以后的工作、考研都有一定的影响。而科研项目对学术发展和科技发展都有促进作用。所以本科毕业设计应该与科研项目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师生探讨,集思广益。另外,许多指导教师既做科研项目又要带毕业设计,时间和精力都跟不上。将毕业设计和科研项目相结合,老师在做科研项目研究的同时又可以指导学生做毕业设计,大大节省老师的时间,又能保证给学生毕业设计充分的指导时间。学生也可以为科研项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服务。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感到责任的重担,激起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对学生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项目的完成需要团队的力量。学生在参加科研项目时一般是负责科研项目其中的一个子课题,如果有一个学生进行不顺利,也许会影响整个科研项目的进程,这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团队意识。要想顺利完成课题,学生必须认真思考、刻苦钻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毅力。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为科研项目服务,这种方式可以将毕业设计结果运用到科研项目的研究当中,为科研项目奉献力量。再者,科研项目一般都有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使得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条件一般都比较好,研究氛围也比较浓厚,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保障。
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毕业设计的主体,真正参与进来,而不是指导教师怎样安排,学生便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将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是全面检验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良好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从学校学习到社会工作的良好过渡阶段。将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对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将本科毕业设计与实际生产、科研结合。
篇13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build innovative research capability in pharmacy trainees
LIU Ya ZHANG Haigang SU Min LI Xiaohui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 College of Pharmacy,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train pharmacy trainees' innovative research abilities by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in their teaching. Methods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was used in topic selecting, literature searching, experimental designing, results analyzing and paper writing. Results The pharmacy students'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 were trained, their graduated replies were successfully finished. Conclusi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can effectly elevate pharmacy trainee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ability.
[Key words] Problem-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 Practice; Pharmacy education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创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直译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1]。PBL教学法树立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它与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模式有着根本区别。在PBL实施过程中,学习者作为问题的解决者和意义的建构者,这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的激发了学习者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2]。目前,PBL的教学方法已在世界多所医学院校逐渐推广应用,在国内也逐渐成为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3]。传统的PBL教学法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笔者在药学专业实习学员创新性科研能力的培养中,利用PBL教学法并对其内涵加以丰富和拓展,贯穿于药学专业学员的实习带教中。作为一种培养学习内部动机、鼓励有效合作、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技能的广义方法,不仅仅落实了PBL模式的理念与要素,同时使PBL教学理论更具体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第三军医大学2007级药学专业本科实习生10名,其中,女学员4名,男学员6名。实习时间2010年11月~2011年5月。
1.2 研究方法
将PBL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学员教研室专题实习的全过程,包括科研选题、文献检索、实验设计、试验实施、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力争做到“立足学员、重在引导”。通过PBL式带教,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1.2.1 科研选题 不同于传统带教方式由带教老师为学员指定一个课题,学员只是跟着做而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思考为什么做和怎么做,PBL教学理念把选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学员,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员进行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习带教负责人首先向实习学员详细介绍教研室的科研方向、拟开展的实验内容以及对从事这些实验课题人员的各项要求,供学员在选题时进行参考。随后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专业特长选择带教老师和实验选题。学员在实习中对自己的课题方向拥有决定权而不是被动接受一个课题,使学员在实习一开始就具有兴趣、热情和信心。
1.2.2 文献检索 知道了做什么,下一步就是让学员明白为什么做和怎么做。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是获取相关背景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科研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获取足够的、前沿性的与问题相关以及准确的文献,对于PBL实施的效果至关重要。虽然在本科阶段学员已经学习了《医学文献检索》课程,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不能准确的选定检索的关键词,导致检索的文献太过于宽泛或者检索不到有价值的文献。在这个过程中贯穿PBL的教学理念,就要求带教老师不是简单地将自己准备好的文献直接交给学员,而是应该鼓励学员根据课题的研究领域和内容,对课题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背景进行仔细分析、讨论,确定准确的关键词,应用Pubmed、Google schoolar、Drug Information Fulltext(DIFT)、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Abstract(IPA)等网络数据库检索文献,并尝试着把检索到的文献进一步精选。经过这个过程的培训,学员对文献检索有了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掌握,同时通过阅读检索到的文献,对自己所要完成的课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2.3 实验设计 药学科研工作中,一个课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进入实习阶段的学员虽然已经完成了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将理论知识准确恰当地应用到实践中、解决科研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则是学员在实习中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培养学员创新性科研能力的重要步骤。学员在进行课题实验设计的初期会有畏难情绪,带教老师应首先给予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广泛阅读文献并提出自己的科研思路,独立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实验方法、预期结果、结果分析等。然后组织整个教研室的实习学员举行“课题开题报告会”,邀请从事相关研究的老师和研究生参加。请学员自己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实验设计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大家一起进行讨论,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学员进一步检索文献或是请教老师对这些问题予以解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这种“脑力激荡”,理清了学员的思路,明确了研究目标和实验方法,充分发掘了学员的潜能,激发学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真正体现出PBL理念的精髓。
1.2.4 结果分析 带教老师要在平时的科研素养训练中教导学员重视自己每次的实验结果,尤其是与预期实验结果相左的实验数据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这是培养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不可忽视的方面。例如,有一组实习学员进行中药复方制剂抗大鼠疲劳的研究,始终只能从疲劳大鼠外周血中提取到极微量的RNA,不能满足实验需求。对此,带教老师引导学员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肯定学员提取RNA的步骤及操作都是规范的,因为对照组大鼠外周血RNA提取很成功;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前期已有的实验结果,学员们了解到疲劳大鼠血液流变性与正常大鼠不同,是高凝和高黏的状态,造成白细胞在最初的提取中被摒弃,直接导致RNA提取量的减少;接着鼓励学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多次尝试最终确定首先用0.9%氯化钠溶液对血样洗涤之后再提取RNA并获得了成功。类似的经历贯穿着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不要轻易放弃不理想的实验结果,而是通过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习阶段,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5 论文撰写 由于论文是答辩时的唯一书面材料,本科毕业生对撰写论文的格式、写作技巧、专业性把握等各方面均非常欠缺,带教老师要及时修改点评论文,鼓励学员依据实验数据大胆进行合理性推测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可组织预答辩环节,经过全体教研室人员的讨论及建议,往往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改进,同时也常常迸发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性设想。
2 结果
10名学员均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其中3名学员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
3 讨论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员毕业后主要从事药品的生产、质量检测、销售、新药研发等方面的应用工作。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发展迅速,对新时期的药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院校培养目标不应仅仅着眼于单一药品生产或销售的人员,更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的综合型人才[4-5]。实习是培养复合型药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教研室实习主要围绕课题研究展开,涉及选题、开题、实验、论文撰写及答辩等多个环节。因此,要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高科技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就必须创新药学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尤其是在教研室实习中注重药学专业学员创新科研能力的塑造和培养。
PBL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目前已成为世界医学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近年来我国对其研究不断深入,开展PBL教学的院校也逐渐增多。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多、常为大班授课的实际情况,使实现经典的PBL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困难。笔者将PBL教学法探索性地应用于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带教中,将PBL教育理念贯穿于科研选题、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实习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PBL教学法体现了以学员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员创新性科研能力。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PBL教学法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终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此,将PBL教学法逐步应用于国内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亚玲,郑孝清,金润铭,等. PBL教学模式探索[J]. 医学与社会,2005, 18(6):56-57.
[2] Azila NM,Sim SM,Atiya AS. Encouraging learning how to fish:an uphill but worthwhile battle[J]. 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1,30(4):375-378.
[3] 梁晓燕,杨世民. 提高我国高等药学教育质量的探讨[J].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