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审计培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金融审计培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金融审计培训

篇1

一是相继举办了多期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班,提高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计算机利用程度由最初的简单制表统计到现在的业务数据分析处理,由利用简单的excel表格到应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sql server等大型通用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而不断深入;二是开展了多次地方金融机构审计培训班,增加了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三是在审计实践中,利用计算机审计确定了审计重点和审计疑点,提高了审计效率,确保了审计质量;四是发现了很多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和案件线索;五是审计人员撰写了多篇金融机构计算机审计AO应用实例及专家经验,在审计署获得了优秀奖、应用奖。

(二)在开展计算机审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开展程度不深入。全省大多数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尚停留在数据的简单处理上,在结合行业法规制度等约束条件,利用数据库系统编程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不强,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深度也不够。其次,开展范围不全面。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尚未对全省的金融机构业务数据分行业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审计,制约了全省金融行业审计的开展。以全省农村金融机构审计为例,五年来,没有出具过全省综合的宏观审计报告。第三,软硬件环境不到位。一是内外部环境不匹配,即审计对象的部分信息系统核心技术与现场审计系统等审计分析软件环境不匹配,在搭建数据转换环境上,审计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尚需专业技术人员配合;二是外部环境不确定,由于未开展过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审计,影响了审计人员对数据信息的完整有效、内控制度执行、系统本身漏洞等情况的审计判断。三是内部软硬件环境达不到要求,影响了审计的频率和范围,加大了监督风险,削弱了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改进地方金融机构计算机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计算机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是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前提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无论如何应用,都是达到审计目标的一种审计手段,它的作用只能是分析处理数据。审计的关键因素始终是人,所以,在审计中,审计人员不能过分依赖计算机。其次,计算机的作用是分析处理数据、辅助查找审计疑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审计人员的综合分析,确定审计重点和风险点。但在审计过程中,计算机分析处理的数据是根据人脑的指令完成的,可能存在指令误差,需要人工核实验证,所以,不能盲目依赖计算机。

正确认识计算机审计的地位及作用,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采取灵活的组织方式、配置最优化的审计力量及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的前提条件。

(二)开发专用的审计分析软件是深入普及计算机审计的基础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金融行业审计领域里,计算机审计无法全面普及和深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复合型的审计人员较少。解决的办法无非两点:一是对具备丰富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之能够熟练掌握通用分析软件。客观上说,这部分审计人员从年龄、计算机应用基础、逻辑语言接受能力等角度讲,达到计算机审计应用水平比较困难。相对此办法,另一个办法比较切实可行,就是开发专用审计分析软件。根据审计对象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核心技术,在能够及时取得完整、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的基础上,结合针对各行业金融机构成熟的审计方法,依托金审工程各应用管理系统框架,构建符合审计需求并面向对象的审计模块,形成专用审计分析软件系统。这样,只要提高审计人员对专用软件的应用能力,便能够利用成熟的审计方法分析处理复杂数据,使各层次审计人员都能够通过计算机审计达到审计目标。

在开发专用的审计分析软件时应注意可行性、操作性和服务性定位。一是能够取得审计对象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完整数据信息,这是可行性需要;二是审计需求应符合地方金融机构的行业特点及发展方向,并能够随之不断发展而陆续更新,这是可操作性需要;三是做好专业审计分析软件的定位,主要面向于非高端复合型审计力量,这是服务性需要。

篇2

一、金融企业审计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国有资产加大了监管力度,并且资产管理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开始重视金融企业的审计工作。

(一)审计对象

在我国,金融企业主要包括:①各类银行(需要取得银行业务许可证),②各类保险企业(需要取得保险业务许可证),③各类证券企业(需要取得证券业务许可证),④从事金融业务的企业,由此可见,这四类企业都是金融审计的对象。

(二)审计类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企业的审计类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内部审计,所谓内部审计是指金融企业在企业内部设立审计部门对企业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评价,其审计方法主要包括审查、复核、盘点、测试,以及抽样、评价等,对于金融企业(管理规范)来说,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另一种是外部审计,所谓外部审计是指在接受委托的前提下,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审计机构审查、核算金融企业的财务报告,并提供审计结果(主要是审计报告),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审计存在问题

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金融企业在组织开展审计工作时普遍缺乏独立性,进而难以充分发挥审计作用,并且审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金融企业开展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内部审计,由于我国金融企业成立时间比较短,普遍缺乏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外部审计,在组织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金融企业普遍委托其他组织进行审计,而在我国审计市场上一些大型审计机构多为外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部分审计机构做出违背审计原则的行为,导致审计结果缺乏客观性。

(二)没有充分挖掘审计的作用

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审计的作用没有被充分挖掘,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重视程度,受个人素质的影响,一些金融企业的领导缺乏审计观念,没有充分意识到审计的重要性,认为审计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将审计与自身的未来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对审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审计作用局限于发现问题方面;另一方面审计的实际效果,一些企业将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部门之间缺乏整体协同性,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审计结果普遍存在滞后性、静态性,进而难以提升审计质量。

(三)审计人员的金融知识有限

在金融企业内部,一些领导层认为审计工作不能创造利润,进而将素质相对较低的人员安排到审计工作岗位上,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审计工作难以发现金融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不能满足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

三、新形势下完善金融企业审计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对金融企业加强审计

为了确保金融企业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债务管理部门要严肃查处金融企业的各类担保行为,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追究金融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加强对金融企业审计,防范金融企业的出现隐性债务负担;适当向债务风险控制情况较好、投融资需求规模较大的金融企业适当倾斜分配新增债务限额,进一步完善置换债券发行管理机制,强化发债资金运用的监管。同时建立全国统一联网的债务管理系统,以不漏、不重、不错为目标,进一步规范金融企业的债务管理系统的管理使用和数据采集工作,充分发挥该系统在债务风险管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作用。

(二)更新理念,优化内部审计

金融企业在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无论是经营管理层,还是一线员工,都要更新理念,抛弃传统的就审计而审计的理念,关注金融企业的全面发展,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实时、持续地监控企业财务软件中的相关信息,实现审计的目的,将内部审计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确保企业增值。

(三)健全制度,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在管理制度方面,一方面需要明_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另一方面需要对这种独立的制度体系进行细化和完善,同时制定实施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另外,还要做好责任分解、责任追究等工作,加强员工、审计责任、审计结果考核、审计结果追责等方面的管理,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严禁金融企业管理人员之间合作,避免审计结果被更改。

(四)加强管理,提升审计水平

金融企业要加大管理审计工作的力度,为组织开展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尤其在开展盘点工作时,各部门之间要积极配合,不断提升审计质量。

(五)加强人员培训

金融企业要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针对教育培训与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结合国家现行的财务会计、审计制度,结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一、开展风险理论为基础的审计教育模式

金融是银行的主要业务,所以在开展银行审计教育上,应该围绕着防范风险来展开。在教育审计人员如何防范风险上,应该教育审计人员以“防范风险”为目标来开展审计活动。开展风险理论的审计教育,可以依据银行业务风险的高低,来对相应从业人员确定审计教育的内容、范围和重点。

风险理论的审计教育,在涉及银行资产质量、信贷资产的非信贷资产,以及高风险的业务,都应该是审计教育的重点。这是因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经营风险体现在信贷、资产质量上;对审计人员进行树立银行资产质量的审计教育,能培养审计人员发现银行金融业务中潜在的隐患,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发生。同时审计人员从在资产质量检查中,跟踪贷款在企业中的用途,能清晰评价银行的金融贷款质量;从而实现审计教育为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的目的。除此之外,一些涉及金融创新业务的法律法规,都是风险理论审计教育的重点。因为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些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理财业务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蓬勃兴起,还有一些证券、保险、信托业务都纳入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这些都成了银行经营的风险,也是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作为审计人员,应该了解这些金融业务的法律法规,并且在工作中反洗钱,制止金融上的不正当竞争,所以,这些都体现了风险审计教育的重要性。

二、运用互联网开展审计教育

在当今信息技术的时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进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同时也为审计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平台。因而,互联网为审计教育开展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模式。

因此,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对银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教育。如可以运用网络教学模式,构建审计模拟教学方式。被培训的审计人员,可以在网上针对自己的审计业务进行业务学习,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审计人员把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相结合。而且,互联网的网络教学,能改变从传统教育的空间时间上的限制,有利于审计人员无限的自由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为此,银行的审计教育可以选择普及网络审计信息系统的方式,就是教育者通过计算机系统和受教育者的主机连接,这样有利于审计人员实时进行在线学习,促进审计教学效率的提高。要实现网络审计信息系统,不仅需要完善计算机网络建设,努力建设好网站;更需要作为审计教师,应该熟练掌握INTERNET这个网络平台,因为这是开展网络审计教学的重要基础。

三、灵活选择教育方式

众所周知,审计是一项职业实践操作很强的工作。在新时期,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财经、审计、会计等广博的知识面。所以,在新时期对审计人才的教育,从传统的单一模式的审计教育,向多方位、多功能的立体化审计教育模式转变。这样才能立足新时期银行的发展要求,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健全的一流银行审计人才,为银行事业发展而服务。

为了迎接新时期对审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在学校审计教育方案培养上,需要走以学历教育为基础,职业教育为发展方向的路线。金融专业或者审计专业的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后,可以根据自己职业规划和专业需求,把职业教育的ACCA的教育思想、CIA的教育理念和CPA的教育水平,都融入审计学历教育之中,这样体现了审计专业的特色和时展对审计人员工作的新要求。

银行审计人员灵活多样的职业培训方式,应该根据不同审计工作的要求和重点,选择一种合理的教育方式。如根据审计人员的工作性质,选择教育培训方式。并且在新环境下,银行应该不断拓展业务培训的内容,向银行审计人员积极开展各种中期、短期和职业资格培训。在此基础上,还加强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联系,开展审计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也可以采取审计学会举办专题知识讲座、研讨会和现场经验交流会。这样使得审计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审计理论、审计法规以及审计实务的发展前景;通过这样的相互学习,从而推动了银行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鼓励审计在职人员,充分利用业务时间去参加各类审计学历学习,去大中专院校继续深造,改善审计人员的学历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并且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参加审计职称考试等各级各类考试,以考试来促进学习的发展。这样能实现取长补短,为职业审计教育的开拓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银行还应积极引进西方银行审计理念,通过引进西方银行审计思想,为培养银行审计人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它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组织的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为了加强金融监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该指引的颁布对于规范和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有效识别、揭示和管理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金融体制的逐渐完善,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也得到不断加强,但是银行内部审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内审理念滞后,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落后于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内部审计重点关注遵循性等较基础的审计目标,审计方法经常采用“业务检查”的模式,即采用查阅财务资料、信贷档案和现场检查等方式,通过比照现行规章制度来发现问题。简单地用是否符合现行制度作为判断标准,并要求被审计对象对照整改的模式,无法提供有建设意义的审计信息及实质性的咨询服务信息。内审检查只停留于表面的“查错纠弊”,有宽度无深度,大部分精力用于“捡芝麻”,从而忽视“西瓜”的存在,内审理念与现代银行业发展步伐不一致。

(二)内审人员培训和考核机制不健全,阶段性培训重点与不断变化的银行业务品种未保持同步

目前部分金融机构对内审人员未建立正规的培训规划和培训体系,更新银行业务品种及电子化操作流程的同时,内审人员的培训未同步跟进,出现滞后甚至培训缺失,无严格和完善的考核机制,无健全的鼓励机制。

(三)银行内部审计技术和计量方法缺乏专业性, 缺少实施先进风险计量方法的必要支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内部审计数据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受技术力量所限,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明显滞后于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目前多数金融机构仍采用详细审计或依赖审计者个人经验判断的抽样审计方式,审计过程中缺少先进的风险计量方法。所有这一切都将使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工作需要。

三、提高内审职能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内审理念,加强内审理念的宣传

内部审计除了要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要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是分析、确认、揭示和防范关键性的经营风险。内部审计的目标应从传统的“查错纠弊”提升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

加强审计理念的宣传有助于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积极宣传新的理念是基础,并将内部审计归纳为“重监督也重服务;重结果也重过程;重事后更重事中、事前;重财务也重业务和管理;重合规更重3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重审查也重建议;重当前也重战略性和长远性;重静态更重动态;重内部控制也重风险管理;重独立行为也重互动”,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逐渐推行绩效审计和电子化审计的理念和方法等等,这些理念值得我们内部审计人员认真掌握,并将它进行有效运用。

(二)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提升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懂得财务会计及相关法律法规,熟练运用内部审计标准、程序和技术,还必须具备相应的风险管理素质和技能。内部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外,更应丰富专业风险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精通风险管理技术、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通过娴熟的专业胜任能力来协助组织预防和减少风险,改进管理和提高效率。

银行应加大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设定有计划的审计人员后续教育的机制,为审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他们的审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为满足金融体系国际化的需要,银行应采用先进的风险计量方法

内部审计对现代内部控制的焦点不仅在于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充分性,而且在于强调风险分析和计量,新资本协议鼓励银行采用更为先进的风险计量方法,如允许银行通过内部评级确定风险函数计量加权风险资产;运用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和风险模型计量操作风险等。内部审计可以借鉴新资本协议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计量和解析。在风险难以量化、定量评价所需的数据难以获取时,应采取定性评价。定性评价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主观判断不同结果的可能性,不同背景、不同经验、不同性格和不同职位的人对风险判断都可能不同。

银行应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网络化进程,充分运用计算机审计手段,研发和引入合适的审计软件,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高效结合,降低审计成本的同时,提高审计效率,并将审计关口有效前移。

篇5

1.审计独立性差

内部审计在小额贷款企业中处于监督的地位,因此本应该给予独立的权利,避免权利的削弱和风险的滋生。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的审计部门都是从属于信贷运行部门,因此就在中国出现了“讲人情”的问题,在印度出现了弱化审计程序和审计过程的严重问题。

2.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中国的小额贷款企业和农商银行小额贷款部都是从本单位抽调人员去负责内部审计工作,工作人员多是银行从业者,但是对小额贷款的风险和把控并不专业,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出现了问题才能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印度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审计和工作人员流动性很大,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基本能力缺乏,都是培训上岗,资质有待提高。

3.审计手段和方式落后

内部审计方法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但是小额信贷企业对审计方法的运用并不如意,小额信贷企业多是运用人工方式对贷款人的还贷能力进行考核,通过审计人员对贷款人客观资料的审核,主观上决定贷款发放。

三、内部审计方法在小额企业风险控制中运用发展

1.转变观念,提高审计独立性

随着中国小额信贷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国的小额信贷企业要从印度小额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在金融发展和扩张的过程中,树立有效的规避风险的观念。一是转变过去的注重金融发展,忽视金融安全的观念,中国经济在发展起来首先要做的是要注重金融安全。在大量的小额信贷背后,重视内部审计方法的运用。二是提高审计独立性。金融企业要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信贷经营外,给予审计部门充分的自利。

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小额信贷企业的审计人员需要具有规避风险的意识、充分的责任感、分析鉴别金融风险的能力。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审计人员选拔上要提高要求,注重审计人员招聘中的专业能力要求和相关审计能力要求。二是加强对审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有计划有组织的针对金融审计的问题,对审计部门进行定期培训。三是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在长期的审计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学习业务知识。

篇6

一、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主体范围不断扩展,市场经济活动也更加活跃,随之而来的是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应更加重视资产管理的质量,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并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安全网络,保证企业的有序发展。同时,企业可以通过风险防范模型来加强风险监控,以银行为例,商业银行风险审计系统是由贷款风险、资产风险、运行风险等组成的,在确定了风险评价方法后,才能够对银行的风险情况进行确定,掌握银行的资金状况。通过风险防范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发现银行经营中的各种问题,加强隐形风险控制,还能够为财政金融审计提供依据。

二、拓展财政金融审计的思路

从目前来看,在财政金融审计上,其内容比较单一,审计的范围较窄,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拓展财政金融审计的思路,从审计的内涵、外延上来拓展审计的思路。这就需要创新企业的业务,这里的业务可以是金融衍生品,也可以是电子银行所产生的产品。特别是商业银行,应加大业务创新的力度。各商业银行为规避监管,可能会采取各种隐蔽手段,以广东某商业银行为例,该行通过代客理财方式对储蓄之间实行新股申购。同时,证券公司应尽可能实现经营的透明化,扩大审计的范围,将审计机关未纳入审计范围的信托业务、保险业务、证券业务也纳入到审计范围内。在企业审计中,由于单一审计的力度有限,不能明确反映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因此,应将财务收支审计和业务经营情况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还能保证审计的质量。同时,还应该对审计的效益进行分析,加强企业资产质量和内部控制机制的审计,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分析,将效益审计作为财政金融审计的关键环节,创造出新的财政金融审计的思路,促进财政金融审计的顺利实施。

三、改变金融审计的方法和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普遍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促进了财政金融审计的发展。在财政金融审计中,可以建立相应的审计平台和系统,实现审计过程的网络化,促进现代化财政金融审计的发展。在审计过程方面,应由事后审计转变成事前审计、事后审计的结合,改变过去单一的现场设计模式,将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结合起来。在内部审计方法方面,应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改变单纯的依靠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方法。审计方法的改变,不仅有利于审计成果的交流,还有利于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缓解审计人员的矛盾,对于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好处。因此,应将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相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保证企业的有序运行。

四、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财政金融审计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审计的独立性是企业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审计人员的素质对审计的效率和质量有重要影响。为了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审计的作用,应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在审计过程中,以国际上通行的审计标准来要求审计人员,尤其是CAE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还应该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财政金融审计人员应具备必须的审计能力,根据审计标准和规定,能够妥善解决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才能为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做出贡献,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五、推进财政金融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技术在财政金融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对企业风险控制有很大好处。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金融辅助软件也不断出现。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审计的网络化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网络化背景下,企业应积极推进财政金融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审计人员培训和审计软件的开发。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和选择适合的审计软件,提高审计的效率。有研究表明,过去的审计软件与企业管理的需要不相符合,主要是因为软件与会计信息的数据库之间的接口存在问题,因此,在未来的软件设计上,应特别注意软件与会计信息之间的转换和连接,使审计软件能够顺利访问数据库。同时,还要对内部制度的测试软件、设计抽样软件进行审计,加大通用性软件的开发,促进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数据的全面发展,促进财政金融审计的智能化、科学化发展,提高财政金融审计的水平。

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金融经济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财政金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财政金融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财政金融市场竞争环境也更加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财政金融审计的内容、方式、方法都不能满足财政金融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为了促进财政金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拓展财政金融审计的思路,改变金融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推进财政金融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才能促进财政金融审计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

篇7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建立独立、垂直的审计管理模式。设立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相对独立的银行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全行内部审计工作。各分行设立了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和审计岗,主要负责对分行各个部门经理及支行行长的经济责任审计与业务经营的专项审计,并完成上级审计部门要求的审计任务;其次,建立明确的内部审计章程,确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宗旨地位、组织架构、职责权限和报告路径等;再次,确保审计机构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并根据授权进行管理,同时配备一定数量具有相应的专业从业资格的审计人员,确保审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最后,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在管理层不干涉的情况下进行自由的审计工作,确保其拥有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确定审计重点,拓宽审计领域

首先,商业银行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银监会的管理要求,遵守关于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内部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全面质量管理和考评制度,提高审计质量;其次,审计机构应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全面的部署,在年度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本行管理需要和审计资源,编制年度审计计划,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第三,要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全局观念,对经营管理、经营行为、经营绩效进行审计和评价的同时,对全行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有关问题提供咨询服务,改善本行经营管理活动及其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有效的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三、创新审计方法,引进计算机审计技术

随着金融市场飞速发展,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应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扩大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引入先进、科学的审计技术,比如说加强对审计项目管理方法、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满足金融业务活动,利用计算机及其相应技术对各类庞大的金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对信息进行及时的识别、获取、加工、应用,实现对有关信息的优良管理,审计信息传输网络化,审计过程电子化。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和前进,有助于内审部门的审计工作更加健全、完善,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高效的、科学的实行其职能。由传统的手工审计到计算机辅助审计,内部审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但目前商业银行的计算机审计系统主要功能还是执行查证业务,所得到的数据在来源与结构方面都比较单一,仅具有一些核心基础业务的数据信息,而严重缺乏其他一些业务系统及综合经营系统、经营分析报告等非数据信息。与此同时,审计系统正在逐步由查账的方法向分析的方法进行转变,通过建立合理的审计模型,对各种经营业务审计指标进行定量的计算、分析与评价,使审计人员不仅能履行在审计工作中纠错防弊的监督职能,并且可以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做出全面的、合理的的分析、评价,从而提出有建设性的管理建议,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该运用科学化、系统化的内部审计方法来使内部审计工作高效的起到监督、评价等方面的作用。

四、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涉及领域广泛,因此,对于参加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专业性知识的扩展和技能的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审计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一)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和健全的激励机制,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再教育和再培训。内部审计人员要尽可能的体验不同岗位工作,了解银行业务的品种,银行业务操作流程,各业务会计数据处理的关系,各项规章制度,银行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定期开展全体人员对于内部审计知识和业务的学习,增加对内部审计目标认识的统一性和必要性,所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是当代内部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二)加强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培训

在面对崭新的新型业务和发展的挑战,使商业银行不断提高对审计环境的风险意识,审时度势地分析和研究国际、国内宏观金融政策和局势,重点关注高风险业务领域和项目的审计。因此,不断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的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使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计知识与审计方法,熟练掌握审计专业的新型技术水平,加强计算机等先进的审计研究工具,大量地运用分析性程序,合理的做出审计结论以及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性的建议。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商业银行对优秀的内部审计人员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商业银行不仅要做到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再教育、在培训,而且商业银行应该提供优越的条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的内部审计人才,从根本上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吉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风险和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3,04:58-59.

[2]罗明清.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探析[J].现代商业,2011,14:144.

篇8

引言

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国家金融行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维护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银行业毕竟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行业,近年来,随着外部各种监管机制的不断应用以及银行的内部审计力度的加强,使得很多商业银行在规避风险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风险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在商业银行的内部,还是存在很多经营的风险,银行在审计方面的风险也随之出现。商业银行的审计业务,也从传统的财务收支的审计发展到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效益等方面的审计,审计内容的不断拓展,为审计风险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何加强对银行的审计风险的控制,成为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就商业银行审计的风险种类、出现风险的原因以及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进行相关的分析。

一、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

审计风险指的是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误以及纰漏没有及时发现,从而导致在制定审计结论时,具体的内容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财务情况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银行的审计风险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检查风险。形成这些审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的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审计风险意识

银行本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经营过程,那么就一定会出现风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在银行的很多项目的审计过程中都有存在。审计的风险不能完全消除,只能是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管理,以减少风险的危害性。对于当前有的商业银行出现一些由于审计导致的损失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审计风险意识是导致风险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当前的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中,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缺乏对相应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理的技术,也是重要的原因,但是由于银行的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够,是最主观的因素,由于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疏忽和纰漏,从而扩大了风险的危害性。

(二)商业银行进行审计的理念和方法都不够先进

形成审计风险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商业银行进行审计的理念和方法都不够先进。现代的商业银行,其内部的各种审计工作重点发生了转移,应该要转移到内部控制审计以及银行的经营风险的审计,但是当前社会中很多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还主要是停留在对一些日常业务的审计上,比如对查证账表,对于银行的风险控制因素没有进行相应的考虑,导致商业银行的审计风险逐渐扩大。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逐渐加大了信息化程度,而一些审计工作的技术,还是比较原始的方法,对于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的审计需求不能满足。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因素的控制力度不够,风险的判断也不够准确等,都会加大银行审计的风险。

(三)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不够高

银行的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审计很金融的相关知识水平,而且还要具备多年的审计工作经验,但是对于两个条件都满足的人员。在当前的社会中还比较手啊。比如有过多年审计经验的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审计经验,但是没有比较稳固的金融知识结构,对于当前商业银行中的各种新业务的增加以及新产品的出台,往往会无法着手,这部分人对审计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银行的日常业务、财务收支等方面,对于一些新业务的审计,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处理。而且现在的商业银行的审计人员的知识层次往往参差不齐,当前很多商业银行中的审计人员都是审计岗位上的重要人员,但是接受的相关的正式的培训笔记少,对于银行的审计工作,在宏观上的把握还是不够,遇到一些审计风险时,其综合分析的能力不够,导致不能对审计风险进行很好的控制。而且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比较慢,对于一些审计的理论和相应的实践操作,往往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衔接的现象,当前也有一些审计人员没有按照严格的审计标准进行审计工作,对于一些审计步骤甚至有忽略,使得银行的审计工作出现了记录不够完善、不细致清晰等问题,加大了审计的风险。最后,商业银行的审计人员之间的流动性以及相应的衔接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稳定性,也很容易造成审计的风险。

(四)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程序还不够规范

审计工作包括很多程序,比如审计的立项、提出相应的审计报告、审计工作的准备、进行实际的审计、制定审计报告等,任何一个环节中都可能出现风险,审计行为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中不够规范,都可能会导致审计效率出现问题,甚至是带来严重的后果。当前的商业银行中,对于审计工作的程序操作不够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程序也不够重视,因此加大了审计风险的可能性。比如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查,对于审计的方案也没有进行讨论分析,导致审计的方案缺乏相应的管理性,对于审计的内控测试的认识程度不够等,都有可能会导致审计过程中出现比较严重的风险。

(五)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缺乏相应的控制标准

对于审计质量的控制体系而言,当前很多商业银行中在这方面的体系建设都还不够完善。健全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对审计人员的责任、质量意识进行控制,对于降低银行的审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当前我国的审计机关已经指定了相关的准则以规范审计工作,但是在这些准则中,定量的内容还比较少,导致银行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对于项目审计的质量问题,有的时候往往不能及时发现,质量的监控标准和体系不够完善,是导致银行审计出现风险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商业银行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的防范

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中出现风险,与很多方面都有关系,比如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够、审计防范和技术不够先进、审计程序不够规范等,都有可能导致审计工作中出现比较严重的风险性。为了加强对银行审计工作的风险管理,提升银行的审计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的提升

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风险意识,在审计工作中才能有高度的警惕性,加强风险的管理。加强风险意识的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加强对审计环境中的风险以及审计客体的风险的认识,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对我国的金融政策进行相应的研究,发现其中的风险环节,对被审计的对象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审计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控制单元额有效性。第二,要加强对审计主体的风险的控制。审计的机关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工作,因此要在银行审计机关的内部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审计的风险进行识别,有助于在工作中降低审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二)规范审计工作的操作,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审计工作

审计程序不够规范,也是形成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由于当前商业银行的产品在不断扩展,产生了很多金融衍生品,金融产业在不断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更要加强商业银行的审计风险的控制,应该对审计的程序进行规范,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要严格地按照审计的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对审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把关。比如在进行审计之前要进行相应的调查、根据调查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然后进行审计操作、制定审计报告等。商业银行在审计的过程中要严格地执行标准和程序进行工作,不能忽视其中的项目与程序。

(三)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能力素养的培训

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的高低对于审计风险的控制有很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很多审计人员的能力素养不高的情况,要加强对其能力素养的额培训。第一,要建立相应的人员素养的控制体系,在银行的内部建立相关的人员素质的标准,用一个定性的标准来对审计人员的能力素养进行衡量,比如不仅要对各种金融知识具备一定的熟悉程度,而且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以及会计知识等,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组织能力,其文化程度和组织能力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进行审计工作。第二,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相关的学习,比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根据审计人员的能力素养的变化时刻调整培训计划与培训内容等。在商业银行中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要定期接受培训,不仅要接受审计工作相关知识的培训,还要接受各种计算机业务以及金融业务的培训。使得审计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层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素养。

(四)不断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

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不够,是导致审计风险出现的重要原因,在加强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审计工作的不同阶段都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在不影响审计人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各级领导也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实时监控。在商业银行的内部,可以成立专业的审计质量控制机构,对审计工作质量进行审查和监督。

(五)加大银行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信息化建设是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提高银行的信息化水平,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础。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要对现代的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快捷、可靠、规范、透明等特性,加强银行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银行的内部监督,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对于商业银行的各种审计风险,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文件共享机制的建设,来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反馈作用,对于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进行及时的防范和处理,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实现防范风险的目的。

(六)加强内部审计风险的评估

评估是对风险进行改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估,可以为银行的审计风险的防范带来有力的帮助。通过对银行的各项经营战略以及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可以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框架,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的确定以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可以通过有效的评估,发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的环节,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以便提高风险控制效率,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可以对风险控制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七)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物质以及制度的文化是一种有形的文化形式,而精神文化则是无形的,无形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更大。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文化就属于一种无形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文化包括很多内容,如审计人员的价值观、行为、精神、知识结构、道德等,审计文化的建设要包括审计价值、道德、知识、组织等多方面的建设,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审计文化各方面内容的建设,通过内部审计文化对银行的各种经营行为产生有利的引导,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最终减少银行内部审计风险。

三、结语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的各种金融衍生品逐渐增多,也加大了银行的审计工作的风险程度。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控制,有助于商业银行控制整体的经营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也能不断提升银行的竞争实力,针对当前导致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的原因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提高审计风险的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张国平.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管理创新及审计风险与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3(05).

[2]武鹏,杨向荣,王曙光.商业银行审计风险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6).

[3]安明硕.试论商业银行的审计风险与控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02).

篇9

虽按照法律法规,金融机构已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反洗钱的内部审计工作,但是由于反洗钱工作本身是一项全新业务,对该工作的内部审计,也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全新领域,金融机构更是在摸索中开展与完善。

一、金融机构反洗钱内部审计现状

根据近几年对金融机构的现场与非现场监管工作发现,目前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部审计以合规为目标,即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发现自身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与执行中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事实,并督促修正这些违规事实以达到合法合规,免受监管单位的处罚。

首先,在审计目标上以行为基本符合法律法规为目标。金融机构在实施对反洗钱工作的内部审计时,主要评价自身在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和大额可疑交易报告在具体操作中是否执行,审计培训是否开展等,以满足本机构能达到反洗钱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具体执行中,多以是与否来评价此项工作的开展状况,未对各项义务履行的具体质量做深度审计。如在审计反洗钱组织机构时,多看本机构是否成立了反洗钱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是否按要求召开会议,而未对领导小组的组成结构、会议内容中布置的具体项目质量开展审计。对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执行情况的审计也多流于表面,多是审计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客户身份资料留存的完整程度,而不能根据各业务条线各金融产品多角度分析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执行的好坏。

其次,在审计范围与流程上仍以传统方式为主。近几年,虽然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与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数量逐年增加,但多数金融机构在选择反洗钱内部审计范围时,仍集中在传统业务上,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多审计的是在客户初次与其建立业务关系时的客户身份识别问题,即账户管理的层面,而不能根据业务品种及潜在风险程度审计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的执行状况。在审计流程上,该业务的内部审计仍采取事后审计的传统模式,且多集中在对操作层面的内部审计,即员工在具体执行中存在的操作问题,流于表象。

再次,在审计作用上,基于金融机构反洗钱内部审计的目标与流程等设定现状,内部审计发现的多集中于操作层面在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制度设计合理性等反洗钱工作执行的深层次问题难以发掘。因此,反洗钱内部审计多仅能达到让本机构满足被监管单位的最基本合规要求,不能为本机构决策层提供如何积极主动提升反洗钱水平的内部审计建议。

最后,在审计技术上多采用手工翻查为主。在金融机构的业务数据不断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的形势下,多数金融机构仍采取的是手工翻查账本,无目标的选择少量审计样本的做法,使得反洗钱内部审计结果未必能代表金融机构的真实工作水平,工作效率低下且效果不显著。

二、金融机构建立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的现实原因

(一)监管当局“风险为本”监管思路的要求

当前,作为反洗钱监管部门的中国人民银行在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时,采取了基于风险的监管措施,即实行差别化分类监管,对于风险较高的金融机构实施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对于低风险的金融机构则可以简化监管措施。这一思路的提出,就要求金融机构能结合自身业务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反洗钱领域存在的风险,并将这类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就能够在实施时将风险意识贯穿其中始终,以帮助本机构识别并控制好内部洗钱风险。

(二)金融机构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监管当局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要求金融机构在反洗钱领域搭建内部控制环境、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并实施各项控制措施、收集和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循环运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工作将帮助金融机构有效梳理制度并完善,有效评估内部控制,并通过咨询服务、建议、协调、流程设计与优化、培训等使金融机构在各业务条线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优化与完善。

(三)金融产品与服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形势需求

伴随着技术发展,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客户所能选择的金融产品与支付方式已日益丰富。除了传统存贷款业务外,理财、投资产品不断创新,很多已突破传统的行业限制,银行与保险、银行与证券等合作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在结算方式上,除了面对面业务外,增加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POS等方式。这些金融产品与服务在给客户提供便捷同时,也增加了被客户利用实施洗钱的风险。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将突破传统的审计思维,有效识别不同产品与服务中洗钱风险程度高低,并根据评估出的风险帮助金融机构有效控制此类风险。

三、金融机构建立风险导向反洗钱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重点,围绕业务条线的洗钱风险开展内部审计

随着全社会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视,监管部门结合金融机构的业务环节等,对很多成熟案例进行了剖析。金融机构在开展反洗钱内部审计时,可通过这些经典案例剖析,分析本机构各业务条线在经营中存在的洗钱高风险点,从制度的制定决策层面到制度的操作层面对产生此类风险的因素进行排查,突出重点环节,在发现表面问题的同时,挖掘出隐藏在问题表象后的风险盲点。

(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建立全过程参与的反洗钱审计格局

转变传统的对反洗钱工作的事后监督与评价的思路,构建事前参与、事中监控的内部审计理念。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应提倡两条线并行作业,即大胆应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并大量采用战略分析和系统分析等先进工具以及技术方法。具体来说,首先运用“自上而下”的思路,从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管理分析层面入手,逐步落实内部审计范围和重点,确定相关审计目标和程序,然后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自下而上”地归纳和判断各业务条线的具体风险并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审计重点更加突出,将审计力量用在“刀刃”上,即反洗钱高风险领域,将大大提高审计效率。

(三)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推广计算机审计技术

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挑战,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全面掌握反洗钱、金融、会计等知识,还要求其拥有丰富的职业经验,以及对风险的敏锐性和判断能力。因此要在业务培训中增加有关洗钱风险评估和控制的相关内容,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除此之外,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还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的训练,只有本机构的管理层以及各业务条线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使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目标得以实现。

同时,随着金融机构业务数据的不断电子信息化和集中化管理,应建立基于反洗钱的审计信息数据库,通过业务信息处理系统对海量信息进行采集、统计和分析,把握反洗钱审计的重点,为开展风险评估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审计的效率。

(四)健全组织内部控制机制,夯实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的制度基础

金融机构的反洗钱风险不仅涉及操作层面,也涉及到管理层面,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对易发生风险的问题,内部控制薄弱的地方,都要进行监督,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控制。因此,应从建立健全组织内部控制机制着手,优化管理层框架,关注洗钱风险的评估,重视内部审计监督的薄弱环节。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与反洗钱各业务条线部门的配合和沟通,为开展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奠定基础。努力构建“事前参与、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全过程反洗钱审计格局,建立一整套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评价体系,降低金融机构被犯罪分子利用洗钱的整体风险。

【参考文献】

[1] 苏宁.反洗钱法规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篇10

为了保证我国金融机构在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相互制约,我国金融机构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以维护经营的安全性,降低金融风险。(1)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由于受过去计划体制的影响,很多金融机构重经营、轻管理,使得即使一些机构内部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却得不到管理层和员工的重视。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金融机构应该调整内控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定位,要把内部控制放在战略的角度上来,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明确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和奖惩制度,并及时有效地颁布各种规章制度来监督和管理内部控制的执行。(2)应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内控评估机制。在现实中由于信息传递失常或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常常会出现实施不力的现象。为了保证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不再形同虚设,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金融机构内控的评估力度,以提高机构执行内控制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加强内部风险识别和控制。随着金融创新的出现,各种未知的风险也层出不穷。如果不加强对这些新兴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企业可能会遭遇难于预估的风险。所以对待这些金融创新产品,金融机构内部一定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整的记录和稽查体系,扩大风险评估和防范范围,采取科学地定性定量分析法定期进行风险分析,以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4)应做好内控和外审的协调配合。为了保证整个金融行业的稳定经营和相互制约,金融机构内部在完善内控制度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地接受上级监管部门的外部审计,使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金融行业的经营效率和健康发展。

篇11

1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工作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的财政金融审计更多的是注重会计数据,并没有进行全面的彻查资金的来源和资产的清理核算,导致不能够明确的看出新旧资产的损益情况。还有的是把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侧重于财务的审计,忽视了相关的账目的核查和审计,对责任没有明确的划分,无法进行判定。

1.2审计人员自身的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近年来,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也进入信息化的模式,这对于财政金融的审计人员是一项新的挑战。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的审计人员的现代化专业素质不高,在审计工作中不能有效的将计算机使用和工作相互的接合起来。在一些新的业务知识和新的问题面前不能够有效的解决,无法满足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还有就是现在招聘的审计人员虽然是大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等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但是没有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不能独当一面。

2强化财政金融审计的措施

2.1将财政审计机构进一步的强化

加强财政金融工作,就必需建立起完整的财政金融审计机构,将财政金融审计的相关制度进一步的完善。对审计机关和相关的人员的执行方法和权限进行强化措施。便于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不足能够更好的掌握,建立适合的管理模式,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

2.2规范化、法制化的全面建设

将规范化、法制化制度作为是财政审计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在实践中,一套经过长期磨合,总结出来的完整的财政金融审计业务流程统计对财政金融审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工作当中要注意学会总结经验,从发生的问题,怎样解决,最后的效果等情况,从多方面的进行工作上的总结,从而为以后将会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资料备份。在当前的形势下,要采用多种手段为财政金融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工作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触犯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将适合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积累的一些方法进行整理,并用制度将其固定下来,形成相对完整可靠的业务标准,工作中有可实施制度。为保证财政金融审计的工作质量,就要进一步的建设健全的审计标准、工作考核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

2.3建立部门之间的联系

针对现在的新形势,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存在大的干预问题,要对这一块进行加强管理,在审计、监察、纪检等执法部门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建立完善的制度,促进重大案件的处理,全面提高处理问题的水平和效率,有效的促进审计工作的良好发展。

2.4从自身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

要为财政金融审计挑选一些人才,将审计工作的队伍扩大开,要坚持原则,抓住重点,从实际出发,挑选一些敢于说真话、不弄虚作假的人员。让他们在金融、计算机等方面都能充当专业的人才;要有纪律、有组织的搞好内部的财政金融培训,并且要在内部进行一系列的比赛和业务测评考试,用来激发审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增加业务水平。要结合现在的形势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端正指导思想,是强化财政金融审计的首要目标,在对一些单位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就要做到对其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全面的考察,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为财政金融审计树立良好的形象。

再者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敢”的思想,能够克服困难。要努力的掌握好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在监督的时候才能够有法可依,敢于审计,坚持原则。对于没有敢的精神的人员,首先要解决认知态度问题,树立责任心。

2.5强化审计的独立性

国家要加快速度改变财政金融审计的结构,将其从单一的模式逐步的转化成多功能型的,逐步的确立起全面的审计监督、鉴证、评价等职能意识。在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上,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既要遵循相关的规定,在原则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强化,但是不能说要过度的“独立”,在独立的同时,还是要和相关的部门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共同促进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此外,还要积极的推行事前进行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统一模式,全程进行监控,保证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合理、公正、完整、准确。

3总结

在新形势下的财政金融审计存在着很多的困难,但是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要积极的克服,只要各个部门团结一致、相互协调,就能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机构和制度。总的来说,就是采用一切可实施的手段进行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充分的发挥审计工作的功效,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阮晓琼.温州市地方金融审计及其管理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篇12

一、目前金融财务内部审计存在的弊端

(一)审计资源未获得充分使用

对长时间累积下来的金融审计历史信息及数据未进行详细的归类整理,且未在后期的审计过程进行使用,导致数据资源出现闲置与浪费现象。审计人员通常无法及时获得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管理措施的最新资料,这样直接阻碍了工作进度及审计效果;对金融单位内部各部门的相关业务资料缺少及时采集及分析方法,导致审计者对被审企业的运营及财务状况不能完全摸清,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现场审计任务;缺少综合的审计档案信息、业务记录以及报告规范,业务底稿没有规范格式,大部分是人工手写,有关信息检索混乱无序,很难正常查询与应用等。

(二)会计核算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首先,信贷规模与资产质量审核失真。有的金融企业在贷款管理方面采用“中间大、两头小”的方法,在年度之中不但占满信贷规模,严重的还会出现成倍的超投资;有些企业在经费来源紧缺的状况下还采取联行汇划的方式进行资本移位补平,导致账表不符的情况。其次,负债资本、资本金与拆借资金审核失真。有的银行经过联行转移资金,移交汇出汇款、压票等。还有些银行使用存款和联行汇划在途资本增加信贷投放,经过虚设账户来实现平衡。另外,收入、费用和存款资金审查失真,有些金融单位违反“利息核算方法”,为完成利润任务,任意提前和滞后核算利息时间,有的甚至会转移收入,应收利息长时间不收也不记账反映等。

(三)财务诚信缺失和项目程序尚待优化

长时间以来,金融会计不管是人工处理或者电算化操作,均坚持“双线核算”的宗旨,互相关联、互相制约,具有比较健全而系统的审核流程。但是在金融单位之中业务的逐渐扩展及新技术方法普遍使用的环境下,内控体制却没有跟上步伐,现有的核算流程中也显现出了逆向处理、会计账目虚假、“一手清”等现象。金融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始终很注重财务监督和兼容监控,具有较完善、专业的储蓄事后监控、财务稽核、内部审计等机构。但伴随新业务、新技术的进步,监督核心已从常规的业务服务差错转移到金融风险预防,现有的监督方式和控制措施显现出了明显的不足。

二、加强金融财务内部审计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业务监控与规范金融法纪

首先需要加强金融监督与控制力度,实施严格的目标职责制。全面挖掘金融内部审计的严格监督功能,对基层部门业务运用状况,定时开展稽核检测,不通过审计的会计信息不得上报;人民银行应加大金融监控力度,对屡改屡犯的应给予经济处罚;人民银行需强化机构、结算以及利率等内容的管理,为专业银行提供公平竞争的稳定环境。其次,一定要强化金融企业各法人代表、相关责任人和会计核算者的政策法纪培训,令其懂得准确采用金融政策才是朝着商业化方向发展的唯一途径,弄虚作假仅能使运营包袱愈背愈重。要让他们爱岗敬业,全面发挥监督等作用。最后,在金融体系中开展“反假”、“防假”、“打假”等一系列活动,强化自我管束机制。

(二)优化金融诚信的约束形式

不虚假做账,保证诚信,重视企业声誉,做诚信的楷模。首先,一定要从各个金融企业负责人、各个金融单位财务人员做起,逐层维护金融的市场公信力。金融会计是核算与反映金融单位运营情况的工具,其所出现的会计资料一定要真实、及时、正确、完整,这直接影响到广大存款者及投资人的利益,属于金融单位的社会职责。此外,要促进财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培养,对金融会计者实施职业操守培训,制定整套避免财务造假的制度。从根源上处理金融单位虚假会计资料弊端,增强监督部门的职能与作用,明确注册会计师的从业定位,采取会计师事务所替换制,或负责企业审计的合作人轮换机制。制定“董事会领导制”基础上的内部审计制度,增加内部审计任务的独立性。

(三)对外部业务实行会计监督

增加外部业务的资料透明度,制定外部业务报告机制,全面反映外部业务的运营项目及运营规模等。对将会在我国产生的外部业务品种要实现建立系统的外部业务管理标准,包含有限制额度的公开、对相关运营现况的转变、资产变卖与合并、对借款者的限制、产生违约的行为、会计信息与投机控制等;创建相关的风险资本规范,协调资本与风险评价,以维持金融企业运营的稳态;强化经营控制,完善外部业务的内部管束制约;遵循信用调查、评价制度;建立维护性措施并科学定价。

(四)全面开发数字化审计系统

数字化审计是依靠审计软件操作的,唯有加强对审计系统的研发、评审、检验力度,令数字化审计软件结构更加安全稳定、运作更精确、操作更及时,方可得到内部审计人员的认可。研发数字化审计系统需要处理以下几点工作:首先,要处理网络审计系统由谁研发的情况。网络审计系统的研发能够是自主研发,或同软件企业协作研发,或彻底委托软件公司来负责。从当前的具体状况及科学性而言,尽量选用财务软件单位,其在会计软件制作上的经验有助于网络审计系统的研发。但无论是谁研发,都要满足国家软件研发的法律规定。其次,要处理系统结构综合的问题。由国家建立信息接口标准,需要网络财务软件结构设计一个综合信息结构、综合输入要求及有一定强制性的信息文件。再者,在软件研发过程中,要处理软件的管理作用与防病毒损坏作用,避免“黑客”入侵、修改信息的功能等。最后,研发出的审计系统要具备审计归纳、审计研究、审计查证等作用,同时能够完成审计任务底稿的处理,最后实现财务软件和审计系统一体化的目的。

(五)制定金融财务内部审计

约束制度与激励制度应从根本上处理工作人员自觉落实内部审计机制的弊端,一定要制定科学的内部约束制度及激励制度。将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作为金融企业内部的“法律”,需要金融企业内部所有人员均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人均无权逾越,全面落实“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的宗旨,上到单位领导者,下到一般人员都需人人遵循,逐个落实。

(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素质

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廉洁教育,确保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独立性和规范性,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规范内部审计业务流程,使内部审计切实起到客观公正监督和评价的功效。

三、结束语

自加入WTO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大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经济法律法规要求和世界国家法律相统一,这需要审计者掌握更全面的内审评估的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还令经济数据实现网络化、公开化。金融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使金融单位内部审计的责任更加繁重,为强化会计风险的控制、检验及防范工作,全面发挥金融审计数字系统的功能,无疑是对金融会计内部审计业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李雪松.上市公司会计报表虚假问题的形成原因及相关对策[J].中国外资,2013,(18):155.

[2]陆美娟,雒敏,周伶俐,丁新农.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高校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J].会计之友,2012,(33):108-110.

[3]李艳.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5,(10):60-61.

[4]戴敏.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7,(19):408.

篇13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仍处于成长期,需要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的支持。创新水平低、缺乏广泛的产业等问题解决。因此,分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如果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全独立,审计的结果势必会受到影响,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存在的一大劣势,也是关键问题所在。在我国,内部审计部门的任命和任务指派听令与上级领导,所获取的内容结果也要及时和上级反馈,丝毫没有自身的独立特征,相关的组织机构更不具备应有的权威和权力权限,当面对错误的人或错误的事,没有一柄能够形式权利的剑,这就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效果不理想,不能真正的达到国际审计的标准,造成的后果则是,内部审计得不到应得的结果,相关审计人员更无法行使自己的职能和权利,银行的发展也渐而屡屡受制。

(二)我国目前的审计方法较为传统

1.对金融创新点的理解不够深入金融创新的意义深远,需要对商业银行的深刻认识。目前,对金融创新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认识到金融创新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许多商业银行只把金融创新作为传统的关联业务来处理,没有意识到金融创新带来的巨大商业模式转型的重要性。国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充分利用了金融创新的两个动机:追求利润、规避监管和提高经营灵活性。我国商业银行没有意识到这两个动机,因此没有给商业银行带来实际利益。和西方一些金融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内部审计方法较为传统和落后,所使用的合规性审计方法,还停留在事后找补救的阶段,比如,当我们在开始一个项目的审计工作时,更多的关注力都集中在了我们所收集的资料是否完整,或者是业务的执行者,执行方法上是否有错误不合规的情况,然后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所发现的问题来进行反馈,虽然再根据反馈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全属于事后监督发现整改的模式,这一点上西方国家就做的较好,他们较多采用的方式是通过内部控制的形式完成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2.咨询服务、投融资等金融工具投资过少,无法形成规模效益。特别是银行内部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较少,无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此外,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商业银行推出了很多金融产品,但它们通常针对高收入群体,这使得大多数低收入群体无法进入信贷大门这一点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再风险发生前进行内部控制,风险预估,监督指导等事前的操作,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瓶颈所在,如何突破目前的传统模式,结合西方的审计方法创新出适合我国自己的内部审计体系,从而来提高商业银行的价值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三)我国急需加强内部审计相关人员的团队建设

1.内部审计体系的完善的核心相关人员团队的建设,只有一个高效尽责的团队才能在内部审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和内部审计相关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这也和我国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也与工作的性质并无关联。另一方面,我国针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健全的培养体系,导致很多从事内部审计的人员并不具备一个合格审计人员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商业银行本身又缺少相应的经验和指导,就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越来越糟,工作效力不高,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和问题。当银行持久性地暴露在风险管理不足的漩涡之中,持久下去势必会影响银行的商业价值。2.与此同时,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很低,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电脑知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没有专业培训,不能满足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低质量水平的内部审计人员和审计能力弱的商业银行将会导致长时间的内部审计监督,不能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和风险在商业银行及时的操作过程,不能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当员工出现错误和问题时,没有一套具有执行力的惩罚方法。对于犯错误的员工,只建议整改,不给予经济处罚。当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相应的权力时,其效果就会下降,因此也就没有办法使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二、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

(一)搭建完整的内部审计体系,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并落实执行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首先就要保证内部审计组织具备完整的独立性,这是保障审计工作能够合规化进行并具有成效的基础,如果这一点没法实现,所谓的内部审计,也只能沦为空口白话。其实我国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改革,一直以来一直在进行优化,但是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就是因为这个造成的。一旦内部审计失去了完整的独立性,审计工作所监督和指导的内容就很难达到工作本身所需要的深度和需求,更别提所谓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所以,要想保证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就需要做到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有权威的人员负责并执行相关审计工作,尽可能排除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成其他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可以有董事会负责,对涉及利益,资源等内容可行使董事会所具备的权利,在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二)结合国外的审计方法完善自身的内部审计

制度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要解决技术的问题。内部审计所采用的方法直接影响审计后的结果。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足以完成现阶段内部审计的需求,所以我们急需引进国外的优秀的审计方法,在完善自己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形式的内部审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其他业务职能部门一起进行工作,从而实现事前风险评估监督指导的作用。不同的内容审计的流程和方法不尽相同,为了保证针对不同内容的审计标准,更要制定一套标准化流程,通过不断的测试实践完成流程的优化,以此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进行时,也可依据相关制度处理并给到合适的风险应对方案。

(三)完善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体系,增强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审计团队的能力水平

1.商业银行应建立了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以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引入新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拓宽审计内容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技术和方法要与风险导向的理念相结合,通过计算机可以发现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风险和缺陷。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细致的开展审计工作,更好的配合其他业务部门,提前根据风险控制进行审计工作。要加强和改进工作程序和步骤。由于审计工作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根据业务需要,制定相应的流程,优化流程,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对新产品、新业务进行监督审计。当内审人员发现新产品、新业务存在问题时,应及时提出改进方案予以解决。再好的体系,再好的方法最终的导向都需要人来执行和解决。内部审计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要远胜于其他行业,为了能够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人员的培养及素质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拥有一支具备高综合素质,能力水平过硬的内部审计团队,对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这样也才能让审计工作充分发挥本该具有的价值。2.为了能够培养出这样一支内部审计团队,商业银行应该提供科学合理的培训条件,定期对相关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素质素养的提升,以及业务能力的学习等,对外也要注重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在人员上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倒逼工作人员自主提高从而实现整体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要设立合理化的激励奖惩机制,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外在和内在两者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学习能力强,具备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审计团队。最后一定要注重审计成员的诚信培养,保证审计人员能够在一个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下工作。只有这样一个合格的内部审计团队,才能够帮助商业银行走出目前陷入的困局,并且能够破圈而出实现更高的价值。3.高素质的员工可以有效的保证工作的质量。因此,商业银行应建立一支综合专业素质高的审计人员队伍,才能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可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建立一定的权威性,也可以使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使员工的积极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可以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内部审计和团队。在吸纳优秀人才的同时,要对员工的素质水平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熟练掌握知识。要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后续教育,使其掌握新的业务和专业知识,并通过考试测试其掌握程度。此外,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诚信和道德教育,使工作人员能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工作。

三、创新和改革并存,提升科技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现在这个时代是科技信息的时代,商业银行的全面位也都被信息技术所包括着,这也为我们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信息科技也逐渐成为了商业银行管理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信息科技化,一切数据内容就变得透明化公开化,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内部审计人员在资料搜集整理上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商业银行应该注重新型科技技术在业务上的应用,比如信息查询,数据记录等各项科技系统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科技对于我们的生活的裨益会越来越大,抓住科技发展的进程,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充分调动专家们的力量,增加风险管理预判能力,整体上提升内部审计活动所带来的审计效益,对于商业银行的前行势必会有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