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

篇1

网络信息挖掘能力。网络舆情分析师的首要任务,是从海量杂乱无章的网络信息中挖掘出可能演变成网络舆情的话题和热点,并及时参与讨论和观察,注意保存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动向和观点言论,为舆情抽样和分析工作积累重要的鲜活元素。

概括剖析能力。通过网络监测获得海量网络信息源后,需要对这些信息源进行分析和严判,从中提取出与事件相关的舆情信息,然后概括剖析舆情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倾向性和发展态势等情况,以准确得到网络舆情选题的类型、标准、定位和途径。

抽样统计能力。网络舆情师一方面通过经验人工处理舆情信息,另一方面需要熟练使用一种或多种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完成网络舆情的抽样、统计、分析和模型制作,已达到更加科学准确的分析结果。

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是书面文字表达水平,主要表现在网络舆情报告编写过程中。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能力,如在沟通、辩论、说服和演讲等方面,能够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舆情会商时,面对轻重缓急等各种局面均能灵活驾驭。

舆情走势预测能力。面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中的各类舆情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师需要对舆情事件的波及范围、时间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的总体性研判。

篇2

网络舆情是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对公共事物、社会现实、舆论焦点等方面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网络舆情信息是编辑记者在网络上进行采集和汇编而得到的信息,网络舆情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众多用户分享同一信源,对信息本身并没有影响。编辑记者应做到将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和有机结合,在符合信息传播规律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和社会群体的需求,不断完善信息服务的机制,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1 网络舆情信息的特点分析

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对现实社会各种现象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意见,并通过各种网络媒介进行传播和表现,是实现社会管理和调控的重要途径。舆情信息是反应公民思想状况的一种方式,是公民所发表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 1 ]。舆情具有一般信息的普遍性,在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特殊环境下,网络舆情表现出以下特点。

1.1 广泛性与匿名性

互联网是一个隐蔽、随意、虚拟的社交平台,现如今,网络舆情的主题比较广泛,有社会热点、个人观点、大众焦点。由于网络信息交流的广泛性和匿名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网民意见的完全是自由的,表达的往往是网民的本意,有的网民思考问题比较理性,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也存在一部分网民发表意见时缺乏理性的分析,言语偏激刻薄,不易引起共鸣。

1.2 自由性与可控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媒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人们了解社会、发表意见、自由互动提供了机会。人们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软件自由的发表个人见解,与其他的网民分享和交流,由于网络制度不尽完善,网络舆情信息缺乏检查与过滤的环节,真假不易辨别。网络平台虽然是独立的空间,但是没有必要绝对自由,需要一定的控制和管理,过滤有害的信息,并且要求网民遵守一定的规则。

1.3 互动性与即时性

网络媒体是一条交互式的、双向的信息传播通道,网络舆情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网民与媒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网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舆情的时间是影响舆情价值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舆情的传播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一般来说,刚的、较为敏感的信息能够吸引大量关注的目光,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2 ]。

1.4 丰富性与多元性

丰富性是指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同时也表达舆情信息具有多条传播途径。多元性指网络舆情表达中不同意识形态的言论随处可见,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社会问题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网民之间也存在需求和价值观的多样性,这对网络舆论的管理和调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1.5 高效性与冲击性

网络传播的高效性体现在舆情信息可以随时随地的,此外,社会焦点往往不寻常,交叉型的网络传播模式能使各种意见从多条途径迅速汇集,形成舆论浪潮,引发公众讨论,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大公共事件的冲击力。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容易造成群体倾向性,形成极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虚假信息的传播会影响人们的判断能力,对民众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干扰,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对策

舆情分析是将来自多个网站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变无序为有序;使不同类型和不同层面的信息进行浓缩和总结,变间断为连续。一种优化的处理模式,能简明扼要的将信息系统化,使编辑记者掌握特定时期特定主题的舆情现状。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管理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若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处理不当,则会引发的舆情危机,科学的把握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展规律,根据形势化解矛盾,提出应对舆情信息危机的处理对策成为了当前的迫切任务。

2.1 构建网络信息的来源渠道

现如今,网络媒体发展迅速,编辑记者应当改变传统模式,以预防为主,并且积极进攻,占据网络舆情宣传的主人公地位,在各个信息管理系统主动截获舆情信息。此外,编辑记者只有充分掌握社会舆情的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才能高效的进行调控。在经过仔细分析和抉择之后,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将有价值的信息输送给相关部门,从而将有隐患的舆情扼杀在摇篮里,防止其急速爆发;同时,开设绿色网站,构建以文化传播为主的数据库,带领网民积极开展网络活动,充分净化网络环境,科学的引导人们进行互动和交流[3]。这一行为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舆论导向,主动筛选有价值信息,了解舆情内部信息,尽早化解矛盾,还可以团结网民的力量,增强凝结力,促使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2.2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

在面对民众的群体性意见以及舆论监督时,舆情信息编辑记者要端正自身的态度,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面对舆情信息时,应当做到只负责舆情的控制和管理,而不理睬舆情信息的源头,如果以舆情源头作为处置出发点,很容易使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高度集中,难以化解舆情危机。

此外,编辑记者当积极引导群众关注社会现象,整理建设性的言论,对于不满和投诉信息,应当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舆论压力,使互联网形象受损;对于情绪化的言论,以毁害他人人格和名誉为目的的言论,编辑记者应当及时批评和关注,以免造成大众的负面评价,导致被害人形象受损。

2.3 强化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技术

面对网络的海量信息,应当开发高科技软件,利用软件来采集、分析、处理舆情信息,进而更有效的做好舆情信息服务工作。开发一套搜索引擎以实现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程序化,使工作更加高效快速;制定缜密的网络舆情处置备案,主动探索网络舆情信息的应急机制,以保证发生重大网络舆情事故时掌握主动权,做到井井有条、稳而不乱;培养一批热爱网站建设的专业人士引导网络舆论,掌握话语权。另外,编辑记者应当加强与媒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得到理解和支持,高效的实现舆情信息的反馈,以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

2.4 大力推进TRS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

目前,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使用的是TRS网络舆情监控系统(TRS OM),它是一款基于中文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平台软件,融合了最新的全文检索、文本挖掘、内容管理等技术,自动地搜集来自互联网各类信息,并可以完全智能地对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热点舆情监控、自动分析和统计、精确全文检索等服务。TRS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可根据用户信息需求,设定主题目标,使用人工参与和自动信息采集结合的方法完成信息收集任务;综合运用大规模文本智能挖掘技术,实现对海量舆情信息的准确、高效分析和管理;舆情简报、趋势图表、聚类图等可视化表达方法,以及舆情数据库全文检索和信息服务门户;有极大的扩展性。我们信息服务部通过该系统建立了符合本单位实情的舆情监控知识库,建立舆情事件特征库、舆情网站库、及行业知识库等,实现对行业和部门关注的问题进行24小时的监控,构建了一套高效稳定的舆情监控系统,及时、准确地捕捉各类舆情信息,实现对舆情分析提出的目标。

3 结论

当前我国很多部门缺乏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舆情的特点,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通过对舆情现状的研究,结合公众舆论事件的信息特点,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及理论指导,以化解社会舆论矛盾,推进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一、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在基于网络媒体生成的虚拟交往网络空间内,网络受众通过网络语言和其他行为方式,围绕社会公共事务性的热点或普遍关注的议题所表达的情绪、态度和意见交汇的集合。网上舆情在传播方式和效果上,有其自身的特点。(1)自由性。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共通的交流平台,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电脑、手机或者其他一切可以上网的即时通讯设备,网民都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各种论坛、微博、新闻网站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且由于互联网具有传播快、易扩散的特点,使网络舆情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下情通过互联网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实现了所谓的“天涯同此时”。(2)情绪化。《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显示,我国网民的职业结构中,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学生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对于情绪的控制管理能力差,一旦发现某些不平事,往往义愤填膺。表现在互联网上,发表的看法经常充满感性色彩,缺少理性认知,非常情绪化。(3)丰富性。从主题上看,在互联网上,想说什么、怎么说,都由网民自己决定。由于网民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各异的文化背景,而且他们选择的话题往往是自发的、随意的,因此网络舆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4)难控性。网络舆论是社会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权利,合理的表达对社会存在的诸多不良现象的看法。网民可以通过网络行使民主但是因为网络言论的随意性和缺乏监督性,原本的网络舆论的社会监督功能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化。

二、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系统保持动态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其内涵主要是指没有全局性的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政权没有发生突发性质变,民众不是用非法手段来参与政治或夺取政治权力,政府也不采用暴力或强制手段压制民众的政治行为和诉求,把社会冲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政治稳定是一个内涵及其丰富的概念,亨廷顿曾经指出政治稳定并不意味着政治系统各要素一成不变,而主要是指政治系统内部的组成成分,如基本政治价值、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或结构能够保持持续性稳定或比较平缓的发展变化。政治稳定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国家的稳定、政府稳定、政策稳定、政治生活秩序稳定以及社会政治心理稳定等方面。

本文的政治稳定仅是指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政治主体虽然面对社会环境的种种压力和政治冲突威胁,但其能够采取一系列调节措施,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防治政治动乱。在解决政治发展矛盾的过程中保持原有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保持政治运作的秩序性、规范性和连续性,政治结构处在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各种政治冲突处于相对缓和的状态。

政治稳定是在承认社会政治冲突前提条件下,强调要把冲突保持在特定的秩序范围以内。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绝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而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国家的产生反映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之中,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层和利益集团在社会发展中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维持在特定的“秩序”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并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三、网络舆情的应对

网络舆情应对的程序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研判预警、网络舆情上报、网络舆情应对预案、网络舆情信息公、与网民和媒体互动、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信息动态跟踪与信息滚动播报、动态事件进展信息、网络舆情应对总结这几个部分。但是并非每一次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都必须经历上述所有步骤。对于突发事件以及重大安全事故来说,无需经过舆情监测、预警研判、舆情上报等环节,或直接启动舆情应急预案。例如对四川省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件舆情应对时,因为发生了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社会舆情和网络舆情应对。同时,有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步骤是同步进行的、难以明确划分清楚。另外,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次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结束后,还需要进行网络舆情监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篇4

一、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内涵与特点

高校因其人群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其网络舆情危机具有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多样性、传播的危害性等特点[1]。正因如此,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其带来的影响及后续处置的难度往往高于其他组织。

1.主体的多元性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1亿,上网普及率51.7%[2]。在大学生群体中,几乎人人都是自媒体。这使大学生更加容易获得相关信息,也更容易使信息得到爆炸式的扩散。由于大学生自身对事物认知、道德观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多元性和群聚性,以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因素,使大学生对同一个舆论事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盲目从众心理、法不责众心理、社会泄愤心理、情绪感染心理、因果归因心理”[2],使一些主体丧失自觉的个性,进而在网络上表现出不同的舆论选择。

2.客体的多样性

在高校发生的舆情危机中,呈现出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传播内容的复杂性。高校舆情主体的特殊性,导致“社会网络舆情中心点、网络舆情焦点、网络舆情集中点、网络舆情热点、网络舆情兴奋点、网络舆情波动点”[3]等都有可能发展为高校舆情危机。在这些舆情中,有的诱因在社会中,在舆情的发展过程中,从而进一步对主体产生消极的影响,致使舆情进一步无规则的发展,使舆情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交互,彼此进一步交叉影响。

3.传播的危害性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共生性、交互性,以及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复杂性,使高校无法掌握也不可能掌握所有传播渠道的控制权,这就导致一旦出现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主体对客体的响应会呈现出即时性与交互性,使高校管理者无法控制,后果无法预料。

二、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更新速度,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往往滞后于舆情本身的发展速度,而这也就成为网络危机发生的根源。

1.高校职能部门对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高校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来看,绝大多还未真正意识到网络对管理的革命性影响,对网络舆情而言,还停留在如何“堵”的层面,对于如何疏导,如何有效应对的意识尚未确立。这就导致在网络舆情机构建设、机制建设、建章立制方面多数停留在文件表面,而并未付诸实施。

2.高校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缺乏相应的健全机制

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应是学校的一项系统性工程,绝大多是高校建立了新闻发言人,但是却很少主动新闻,对舆情的预警、监测无完善的机制建设。事情发生后,仍然停留在“应急”层面,缺乏常态化的处置预案;对校内媒体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校级、院系级、机构级的官方媒体缺乏统一监管和联盟建设,平时分散了用户,应急时发挥不了传话筒的作用;对人员的培训和训练不够,缺乏实战经验,削弱了应急能力。

3.高校对师生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行为引导不足

尽管国内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但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上,只有少数学生能通过有限的校园媒体资源去体验、参与媒介的运作,同时又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学校也很少面向传媒类学生外的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关课程或讲座,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虚拟空间的行为失范。

三、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建议

网络舆情是社会事件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传播,网络舆情危机更是民众对某一事件的一种看法和表达,正是因为网络舆情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高校从管理者高度重视,采取线上线下处理相结合,教育引导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科学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以备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能及时、科学、有效处理。

1.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意识,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在自媒体时代,快速反应是解决舆论危机的基本前提。这里面的快速反应就包括涉事主体在内部早行动,涉事主体在社会舆论层面早回应。要做到这两个快速,高校职能部门需要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意识,建立新闻发言制度。目前,高校新闻发言人平时主动召开新闻的机会少,缺乏实战经验,一旦发生网络危机舆论,就很难快速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另一方面,新闻发言不应只是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而应成为一种对外主动信息的制度。这种制度能确保学校在重大决策后,积极主动与师生、社会进行沟通,缩小各种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舆情危机发生后,又能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减少舆情危机的扩散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现实网络危机舆论中,舆论走势因为受到“沉默螺旋”影响,往往出现一种声音独大的局面,进而愈加影响公众的理性思考,负面、消极影响也会加倍放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校官方,就应敢于发声和主动发声,主动事实和事件的进展,与此同时,用好校内各种可用的传播途径,以及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有关宣传报道途径,坚持真实性、贴近性、可读性、语言文字更加符合受众接受的原则,逐步扩大正面的、积极的消息传播,做好舆论动态实施跟踪,形成阶段性热点,合理推动舆情发展。

2.科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

第一,把握舆情节点,提升舆情回应有效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单学刚将网络舆情管理过程分为监测、预警、研判、回应、沟通、应对、处置、修复8个阶段。这就需要高校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制订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快速发现和预警阶段,各个高校可以借助网络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学生党员干部,及时发现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网络舆情异常,畅通信息上报渠道,构建快速有效的汇商机制,依靠平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相应的预警工作。在多渠道全面了解信息方面,要建立分工协作的信息情报收集汇总机制,掌握第一手的详细资料。在舆情现状和发展研判上,要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第一时间处置,尽可能减少舆论扩散的范围。第二,在舆情引导和应对上,要把握好“五个维度”。准度,即回应内容要对准舆情焦点和舆论痛点,直击“靶心”;精度,即精准解读决策事件原委,做出科学可信的结论;长度,即要重视回应的联系性;温度,即舆情回应要改变话语表达方式,要与舆论主体“共情”;尺度,即把握好舆情回应的分寸”[3]。第三,在舆情处置上,回应主体做到“五步到位”。即业务部门回应要“守位”;上级部门介入要“到位”;学校统筹不能“缺位”;部门协作不能“错位”;第三方调查有必要“补位”;在形象修复和公共建设上,需要高校及时对危机处理进行总结、反思、归档、整改,避免重蹈覆辙,同时,利用恰当时机,引导舆论关注点转向。

3.加强师生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引导网络行为自觉

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尽可能减少负面消息对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使人人都能遵守网络基本规范,合理理性表达意见。从内容上来看,要加强师生法制化教育和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突出强调虚拟空间绝不是法外之地,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师生在网络表达中知法守法。从渠道建设上看,要不断建立健全高校自身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增强吸引力和“粘合度”,营造有利于高校发展的主流舆论;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高雅文化,主流文化引领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规避非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反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消解和解构。

参考文献:

[1]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3(3).

篇5

网络舆情的两重属性更为突出。根据一项研究表明,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特别是热点、敏感问题,在互联网上表现出来后,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大量人员的共鸣,迅速扩散、放大,产生巨大的舆论力量,可以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有的甚至引发过激的。同时,互联网已经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破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是,在看到网络舆情危害性一面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到网络舆情是加强社会监督、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一定要客观认识网络舆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坚持“主动介入、严格管理、强势利导、趋利避害”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做好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工作。

二、认真分析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薄弱环节

与数年前相比,我们在探索建立舆情应对处置机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舆情应对的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但是在面临重大突发舆情事件时,仍暴露出被动应付多、主动引导不足等较多问题。

应对机制与实战未达到紧密一致。目前我们缺乏实战、统一的舆情应对实战规范,应对处置手段单一,处置的效率不高,影响了公安机关应对处置网络舆情的总体效果。

素质能力与实战未实现同步发展。从目前来看,基层单位的网络舆情应对意识、技能水平比较有限,应对起来还有很大困难,易失去战机,导致被动,还不能真正适应网络舆情的发展形势。

队伍建设对实战未形成有效支撑。网络舆情应对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我们专业人员比较缺乏;另一方面对已经建起来的舆情引导队伍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深入完善规范网上舆情应对工作机制

篇6

在开展网上正面宣传的同时,我们也不断探索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通过不断的探索,区网上舆论监管和引导工作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健全了舆情收集机制,每天都有专人负责舆情监控,做到热点舆情提早掌握,提早主动,事情处理后要出《舆情摘报》,给我区一些部门敲警钟,让他们绷紧弦,时刻不能麻痹大意,轻视网络舆情;二是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建立了舆情监看联络员队伍,这些联络员每天上网,及时掌握本单位网络舆情,一有问题,马上汇报,我们也能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三是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四是建立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在全区相关部门和主要区直单位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网评员队伍。针对热点、敏感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根据事态及时运用网络语言,开展网上舆论引导。这些工作机制的建立,使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初步形成了配合有力、联动有序、处置有方的工作格局。

虽说区的这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面对快速发展的网络形式和日益变化的舆情传播渠道还不适应,与中央提出的把“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建设成为传播社会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民健康精神文化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认识和形势发展有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把这项工作真正提升到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思维、行为方式,缺乏对网络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网络舆情信息特点和规律的掌握,不善于借助网络了解社情民意。

二是处置网上舆情能力还未达到强势影响。尽管以网、政府网站为主的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初具规模,但总体上说,数量少、影响力弱,从网络媒体看,宣传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舆论引导的力量看,总体素质不高,力量薄弱,对网络评论的特点把握不够。舆论引导的主动性不够,战斗力不强,在论坛的引导存在着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影响了网上舆论引导的效果。

三是网络管理还没有形成联动作战和快速处置的机制。在应对网上热点敏感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党委宣传、外宣部门和事发地或当事部门的联动作战和快速处置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普遍存在着提供情况滞后,配合联动迟缓的问题。当事部门要求网上删除、封堵的多,主动组织参与正面引导的少,在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抢夺舆论话语权、主动权的意识更是缺乏,致使网上不少热点的舆论引导工作延误最佳时机,形成网上评论热潮,给工作造成被动。

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对策建议

篇7

一、现阶段国有企业网络舆情管理状况

(一)舆情意识薄弱

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舆情意识与大局意识都相对薄弱,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经验与教训也并未进行借鉴,很难对自身舆情风险进行正确地识别,所以,舆情预警工作不到位[1]。另外,还有很多国企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不正确,通常以鸵鸟的心态来面对舆论质疑,所以,在面对突发舆情的时候很难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不会报告,也不会采取措施进行处置,最终错过最佳的解决时机。于国有企业来说,其自身的防控意识并不符合新媒体环境网络舆情的发展需求,而这在很多中央企业地区公司与其所属二级单位中表现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下属单位网络舆情就会出现逆向或者是横向传染的问题,最终引发联锁反应,对企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防控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十分落后,而且,进而央企总部或者而是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才构建了专业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而对于央企地区公司或者是隶属省市的地方国企并不具备舆情防控机制,通常情况下,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但是,在基层单位,舆情管理工作始终呈真空状态。基于此,部分国企领导在舆情管理方面重视程度不高,所以,舆情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办公设备配置经费不充足,无法构建防控工作机制,而危机处置措施与应急措施仍然需要强化[2]。

(三)引导能力不理想

现阶段,国有企业在舆论引导方面的能力始终停留在纸媒体阶段,严重落后于新媒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沉默已经成为处置网络舆情的首要选择,主要采取的就是封、堵、删、瞒等方式,最终只会导致结果不理想。有很多网络舆情事件,国有企业是需要主动发生的,但是正是因为不表达,导致其处于被表达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外界的议论会更严重,还会出现猜测,最终引发误解与对立,严重影响国企公信力。此外,很多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人员在对事件进行处置的过程中,受自身知识储备的影响,或者是准备工作不充分,都会影响舆论引导实际效果。

二、建立国有企业舆情管理常态化机制的有效途径

(一)创建集监测、分析、研判、预警与评估为一体的机制

第一,监测,即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其中,监测的方式包括三种:第一,进行全天监测;第二,合理设置专业工作人员展开监测工作;第三,同媒体合作进行日常监测。

第二,分析。舆情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突发事件过后,网民所发表的评论与议论,所以,一定要深入地分析舆情的具体走向。

第三,研判。针对实际收集信息内容展开深入分析与判断,并且对舆论热点以及媒体的关注重点进一步研究,针对可能出现的舆情热点的分布和走势进行合理地预测,更好地应对舆情[3]。

第四,预警。可以合理地划分舆情,并且合理地设置具体的应对措施,如果负面信息无法达到预警级别,那么就可以作为日常的负面信息来处理。

第五,评估。在事件发生前进行评估,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评估未来事态的发展。而在事发过程中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在事发后的评估主要是为了正确地判断是是否要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二)构建危机应对机制

构建突发事件危机应对体系,可以包括以下芍郑旱谝唬构建舆情预警应对机制。应合理制定舆情分级的制度,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不允许过分重视,或者是过分忽视,有效地规避在发生重大舆情时难以及时处置而形成危机。第二,构建突发事件危机的应对流程。其中,主要涉及到事前、事中与事后这三个方面。对于事前应对就是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事发以后,应当针对不同阶段来修复品牌,积极展开正面地宣传,对事件进行全面总结[4]。

(三)新闻与舆论引导机制的全面建设

新闻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即常态工作的、热点问题的以及突发事件与重大事件的。而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主动进行沟通,并在短时间内实现沟通,以保证沟通的充分性。基于此,还应当始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即第一时间、口径统一与人文关怀。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新闻与舆论引导机制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国内环境中,新媒体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为此,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这种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下,国有企业也一定要与新媒体环境改革及发展相适应,进而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占据主动权,正确地分析网络舆情预警,采取措施应对,全面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 肖来付.网络舆情时代的企业危机应对与管理――基于“长尾理论”的视角[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6).

篇8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舆情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关注和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动向,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概念的界定

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互联网的诞生为舆情的发展拓展出了新领域,成为反映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所谓大学生网络舆情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网络媒介表达和传播的,大学生作为特定人群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社会事务、校园事务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舆情的主体——大学生网民;舆情客体——公共事务;舆情的表达形式——大学生表达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舆情空间——微博、博客等网络应用空间。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要考虑量度和强度两个标准。首先舆情须引起一定量大学生的共同关注,此外这些大学生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指向十分明显,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1.舆情制造主体的特殊性和少数性

大学生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学习目标上具有相似性,相互之间产生影响,由于该群体生活学习地理位置接近,空间上集中,易于接触网络。这些愈发凸显主体的特殊性。在由一些突发事件中所引起的网络舆情中,消息和参与讨论者往往是少数学生,其他学生由于“从众心理”或“沉默的螺旋”效应影响自己意见的发表。

2.舆情形成过程的迅捷性和交互性

一旦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网络都会在第一时间予以跟踪报道,捕捉最新动态,迅速吸引受众眼球。大学生可在第一时间内获知事件信息并发表言论,继而在群体内使信息迅速传播。有学者认为,“进行跨时空的互相交往”是网络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2]。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许多大学生积极跟帖、回帖,参与讨论,形成互动。

3.舆情内容的多元性和分散性

大学生视野开阔,易关注网上的各种主题,或对同一主题发表各自的看法,能实现各种观点的正面交锋。由于大学生所关注的主题各不相同,即使对同一主题,也都各有自己的看法。此外从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起因看,国际国内热点话题的触发、校内外突发事件的激发、与大学生利益休戚相关的事情是最主要的原因;从学生的情感诉求来讲,网络舆情又可分为交流、求助、意见、求决、发泄等多种类型[3];这些足见舆情内容的多元与分散性。

4.舆情影响的广泛性和难控性

互联网在传播方式、速度、范围上,可以迅速地把信息传遍世界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和任何使用网络的人[4]。网络舆情传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充斥在网络上的信息内容纷繁复杂、舆情各种各样,网络舆情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决定了对网络舆情在时间、空间的控制上是有难度的,这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挑战。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舆情是大学生群体思想状况的“晴雨表”,是大学生思想动向的方向标。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又是网络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因这些特殊情况受到新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使复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急需净化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身处信息海洋之中,喜欢求新求异,对这种前所未有的相对自由,极度自如的表达平台和方式极其欢迎。网络舆情的出现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在网络空间内,特别是一些不利于国家安定、社会和谐、高校稳定的不良舆情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不强、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其有害,容易导致他们思想混乱,迷失方向。由于舆情的辐射影响,可能被夸大宣传,进而误导舆论,引发大学生情绪产生波动,影响了高校的和谐稳定。

篇9

1.网络负面舆情的特点

网络负面舆情具有强大的舆论宣传作用,被认为是社会平稳的晴雨表,以近期的“郭美美事件”为例,很多市民认为血站是红十字会的下属单位,对红十字会的误解也极大损害了他们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事件发生后,我省献血者比上年同期下降30%-40%。由此,不难看出,是网络放大了网民的质疑,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由于微博、论坛、以及对新闻的跟帖、转帖实现并逐渐加强。微时代网络舆情表达方式更加的快捷、信息更加的多元化,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和虚拟,决定了微时代下网络舆情有以下特点:

1.1复杂性。互联网天然开发,发言者使用虚拟身份,加之目前相关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还较为欠缺,互联网已经实际成为少数网民的发泄情绪空间。网民内容比较广泛,往往鱼目混杂。

1.2直接性。微博、论坛、新闻点评和网站等大多开通了评论功能,网友可以直接回复,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捷和双向化,特别是近来手机上网增多后,舆情、传播呈现出更加方便快捷的态势。

1.3互动性。网络事件能够转化为舆论焦点的主要原因就是互联网开放式的环境,让大规模、大范围的网民能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从而快速推动网络事件白热化,给应对的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

1.4突发性。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在短时间内在一定范围形成巨大舆论力量,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1.5偏好性。目前,在网络中,干部、公务员、基层政府等都普遍的受到公众关注,一旦出现负面新闻, 指数迅速升高, 形象会立即受损,公信力也就迅速下降。

2.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主要不足和难点

由于互联网成为舆情的主要载体[3],而网络舆情有别于传统舆情的诸多特点,增加了血战宣传和管理部门合理应对的难度。

2.1舆情处置方式落后。对于网络负面舆情的引导控制,血站相关负责科室非常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培训和实践经验,多数情况下只能对负面舆情进行冷处理,工作较为被动,忽略了对现实发帖民众的正确引导,存在次生舆情危机的可能,甚至酿成网络公共事件,给部门的公信力造成损害,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2.2舆情监控专业人才缺乏。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民众面广、不易检测等特点,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敏感性和过硬的网络操作技能。基层卫生部门的网络舆情导控一般都由办公室负责,办公室人员兼职做网络舆情导控工作,这些人员大多没有受过网络传播方面的专业培训,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应对口径不统一,缺乏与舆情导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知识,也不具备对网络上突发事件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因此,如何解决网络舆情监控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基层卫生部门做好网络舆情导控工作的关键。

2.3舆情导控缺少配合。目前,虽然部分基层卫生部门配有负责舆情导控的工作人员,但是相互之间缺乏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而根据网络舆情导控工作的实践,每天晚上8 点至凌晨1 点之间是网络舆情爆发最多的时间段。而此时正是非工作时间,并且多数负面舆情都有一定的的隐蔽性,较不容易识别,很容易误判为无害信息而漏过,因此对于网络舆情导控所形成的格局使得舆情导控效率偏低,检测成效不够明显。

2.4主流媒体对事件失声。发生重大的事件时,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由于受到新闻管理方面的一些限制,难以抢先报道。特别是对网络舆情关注的热点,如社会阴暗面等,多数主流媒体经常采取选择性回避的态度,很少有主流媒体组织专家或者以新闻会等方式解释。这就给各种偏激的言论留下了乘隙而入的空间,造成传言远比正面的主流的言论传播的速度快、波及面广的现象。

3.加强网络舆情应当对方式的对策

针对当前复杂的网络舆情现状,切实提高网络舆情热点的舆论引导能力;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有效提高网络舆情热点的应急处置能力。

3.1加强专业人员培养。舆情信息的采集离不开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但做好舆情导控工作还是需要专业人员来做。因此,要加大对舆情导控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通过专家讲座、经验交流、模拟训练等形式,不断提升舆情导控人员对于舆情的分析和处置能力,做到正确化解矛盾和引导舆论向健康方向发展。

3.2维护自身形象,争取社会支持。当前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广大群众对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的不够。血站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从思想和意识上积极对待网上的各种质疑声,能做到和网友进行耐心细致地解释和沟通。充分尊重网民的意见、观点,与网民平等沟通、平等交流,平时抓住任何一个机会、随时随地进行无偿献血宣传。尤其要注重与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在有影响的网络论坛设置板块,日常参与网友的问答和讨论,并做出解答。

3.3制定科学严谨的网络舆情预案。详细而周密的预案能保证在危机发生时有条不紊,获得最大程度的主动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网络舆情上报制度,一旦危机爆发,必须快速反应,有效迅速地处理,才能化危机为转机。同时,将可能在网络上被恶意散播的、针对无偿献血工作的舆情进行分类,查找相应的政策法规、科学依据,做好详实记录,以备使用。

3.4增加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增加民众现实投诉途径,通过加强接待、报刊宣传和民意调查等方式增加与民众的沟通,积极回应民众诉求,采取不同形式与发帖人进行直接沟通(比如:在论坛中以站内信的形式或邀请网友到血站参观、座谈),畅通途径消除可能产生的负面舆论。开放阳光通道,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辖区内大型网络媒体设置阳光血站专栏,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能够在血站遇到突发舆情时统一口径,避免不利的“传闻”扩散,并全权处理相关事宜。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通过手机上网已经成为网民的主要上网方式。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它的出现不同于传统的媒体,不仅丰富了互联网信息内容,也对传统传播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通过自身独特理念、价值、方式及渠道的构建,移动互联网传播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促进作用。

1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新特点

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有6.49亿,2014年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智能手机,使用率为64.1%。其中,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有43.8% 的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非常喜欢的占6.7%,比较喜欢的占37.1%。

1.1 终端平台移动化

用户上网从电脑向平板、手机转移,尤其是4G时代的到来,移动设备的上网速度和观看清晰度明显增强,手机用户的数量处于明显迅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之前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是终端移动化,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入互联网,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发现的新闻或者关心的话题事件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进行或者评论,从而移动互联网时代跨越了官方媒体的审查,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传播的跨时空。

移动互联网在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的设置环节中以微信、客户端等APP为代表成为新的信源。基于“去中心化”的基本属性,互联网成为新的公民表达各自意见的领域,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从而形成了网络舆情的重要渠道。

1.2 舆情传播强关系化

互联网时代传播呈网状,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多是陌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系。然而在移动互联网中,网络社交多是基于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我们把它称之为传播的强关系,如微信、腾讯QQ好友,一般移动社交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同学、同事或者亲人,这种基于熟人信息的传播模式降低了传播过程中的信任成本,使得移动互联网比之前的受众之间有更强的关联程度,传播效果也会相对之前有更强更为迅速的影响力。

以微信为例,微信好友的添加主要以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为主,朋友圈中“雷达加好友”“面对面群聊”也是半熟人的关系,基于双方同意的熟人间传播容易形成较高的信任度,转发率、可信度以及到达率都明显

增强。

随着手机制造成本的下降,价格的降低,智能手机开始普及,3G和4G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上网,手机用户的年龄跨度增大,其中低收入低学历的群体也可以使用手机上网来获取信息。移动终端的传播在社会舆论形成流变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与传统互联网舆论传播共同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媒体生态和舆论环境。“一对一”“多对多”的精准传播很容易形成病毒式传播,实现深层次的舆情渗透。

1.3 传播形式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视听化语言更好地增强用户的体验,信息内容与用户的互动性增强,出现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短片等形式共存的网络舆论场。人人都是传播者,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由此产生,其重要表现为信息来源多样化、分析视角多角度化、文本信息零散性及信息要素缺失性。

信息传播的碎片同时还带来了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及网络意见的异质与分裂。在移动互联网中,有相同情绪的受众很容易形成聚集,这种情绪互相感染,形成同样的舆论。同时“网络水军”的出现和推动,某种程度上也会混淆公共舆论和网络舆论的视听。另一角度来看,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对受众来说,反而不利于受众对信息的判断和客观认识。

2 网络舆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舆论环境的特性,网络舆论日益凸显出其“双刃剑”的作用。该现象为舆情工作的引导提出的巨大挑战。

2.1 政府部门组织对网络舆情的控制被减弱

网络舆情的控制是当今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群众行使各项重要权利的阵地与途径,网络为群众的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诉求表达、沟通交流、建言献策的途径与方式。

但是,进入自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发生变化,人人都是传播者,政府主导舆论的场面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强化这一点。网民可以第一时间用手机图片、视频信息。政府部门在移动舆论场中处于劣势,特别是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个别政府部门缺乏处理经验及相关技巧,从而丧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应对不及时导致失去舆论的引导地位而处于被动

局面。

2.2 线上线下联动增大的发生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通信工作使用的便捷,促进了具有相同或相似看法受众的聚集,同时也便于同类受众的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较为集中的舆论表达。

移动终端的位置服务大大提升了人们对现实活动的组织能力。通过“查找附近人”可以与一定距离的用户连接沟通。当微信内容真假难辨信息安全性降低的时候,微信舆情就会在民众恐慌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监管部门在微信舆情形成扩散的短时间内认识不足应对迟缓风险评估不够,就很有可能演变成为微信舆情危机,并进而转化成为现实中的。

2.3 网络舆情内容的碎片化为舆情研判带来难题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微博、微信、博客等社交平台上表达诉求,分享观点、意见,由此产生的几百亿甚至几千亿条的超大数据量构成了大数据的重要部分。这些数据在拓展人们视野、激增信息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令人真假难辨的虚假信息,从而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并导致网络谣言产生。

作为发表意见的渠道,网络舆情常常为负面的,如情绪型言论、诚信危机、语言暴力和媚俗化。自媒体作为“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体现出网上数据无限性和网民关注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它的即时交互性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自行甄别、吸收、评价、传播。同时,个性化的观点更易找到认同的关注者,不断被强化,导致舆论偏激情绪的加剧。

在自媒体社交平台上,每一个用户都既可以是信息者,又同时接受其他用户的信息。他们的信息相互交错,衍生出新的结论,使得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碎片化的信息在转发的过程中被标题党断章取义,从而影响网络舆情的研判

3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效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

政府应将移动互联网看作汇聚民意、推动政府工作的重要资源,正确客观的应对移动互联网舆情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交流互动、提升自身的舆论研判能力,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3.1 提升政府舆情的分析和研判能力

舆情分析能力和研判能力是引导网络舆情的前提。政府要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的研究方法。

舆情分析和研判是整个舆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在继承传统数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碎片化的信息为网络舆情资料的收集带来更多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建立起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的立体化的舆情监测系统。政府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数据分析机构为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比如最近几年出现的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新华网舆情在线等信息研究机构。

由于网络舆情的处置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实现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体系,有效应对舆情,首先应该提升政府人员的新媒体素质,将媒介素养尤其是移动媒体素养纳入到人才建设中。最基本的是能够会用、爱用、善用各类新媒体。

3.2 强化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

议程设置是引导舆论的重要环节。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之间存在信息的关联。通过议程设置,政府的工作和政策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政府和媒体联合引导舆论实现合力效应。

使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舆论引导,需要重点打造开放和平民化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与民众直接沟通,有利于建立两者之间的信任。

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中活动设置,积极组织群众就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开展讨论、建议等活动,同时通过合理奖惩机制的运用,保持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优化政民关系。

3.3 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

危机管理是政府树立良好形象,积极进行舆论导向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积极稳妥的突发事件预警与处理机制是掌握主动、正向引导舆论的关键。

网络媒体危机事件中,病毒性传播的危机信息特点会导致短期内的强舆论漩涡,并导致不可预知的结果。作为危机处理的主题,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的进行网络舆论的议程设置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舆情的前提下预测舆情走势来适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

篇11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化,社会赋予的希望也越来越多,教育和现实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在近些年的高校扩招中,教育资源的缺乏、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网络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加大了校园网络教育的开展,校园网络的使用更加便捷。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高校中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扩散,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校园中产生的文化和一些集体性的事件都是利用网络和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的传播,同时,在网络中的网络舆情普遍具有偏激的特点,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具有一定的效应。因此,从网络舆情的视角进行高校群体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分析,能够有效提高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和应变能力。

1 网络舆情及其产生的原因

网络舆情是指在某种事件产生后,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传播,人们通过网络发表自身对于事件的看法、态度和情感、行为的集合。在网络中进行高校群体突发性事件的预警是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防线所在。随着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逐渐推广,网络空间成为了人们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之一,在网络中由于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同一种现象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就此在网络空间中就会产生一种新的舆情类型,即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也就是在网络中传播的热点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提高了普通群众对于社会舆论的参与程度。网络舆情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媒介对于舆论的垄断地位,转变了舆论产生的形态,而且在现有的生活环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络中一些网民在对社会中的事件进行了解后就会发表自身的观点,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更能够引发网民的。

在社会的变革时期,当代大学生受到的思想影响较大,由于其心理和价值观处在易变化的时期,受到舆论的影响就会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难以进行客观的评价,在一些偏激的思想的影响下容易产生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学生对于高校中存在的管理、生活问题等易产生批评和抵触心理。当这些问题出现在校园网络中时就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形成网络舆论,引发学生进行群体组织罢课、罢餐等事件。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大学生进行自身利益诉求的方式。高校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受到社会现实条件的影响较大,是学生在接收到与自身价值不相符的社会事件所进行的反应。由于大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态度相似,因此就会形成较统一的行动,在这种情感不能够以正常渠道进行表达的同时就会爆发集体性的事件。就网络舆情和高校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之间的关系而言,加强对于网络舆情的控制和把握对于高校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2 网络舆情反映高校群体突发事件的变动机制

高校充分显示了网络舆情对于高校具有一定的变动机制。变动机制是一种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运行模式。高校的产生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从事件产生到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最后预防措施的制定。在这三个阶段中呈现出的网络舆情状态也不相同。网络舆情状态是对高校中发生的的发展情况进行的展示,同时对于事情的发生和性质的转变也有着重要影响。根据网络舆情能够进行发生事件的了解和观察。

2.1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机制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机制是指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由不同环节组合而成的形式。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需要具有特定的外在环境条件,在事件中产生多种不同的矛盾,并且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群进行聚集,采用非正常的方式进行情感的表达,给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此种机制的形成过程大致为:现实中产生的事件激发了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引发其态度的转变,同时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爆发集体性突发事件。高校中的群体突发事件诱发的机制为刺激造成一定的行为反应,也就是说,学生这一特定的人群在受到来自社会和学校中发生的事情的刺激,进而做出一致的行为活动。

在高校中产生的,多是由于学生对于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或有关的管理方法持有怀疑或者不赞同的想法时,就会在网络中以讨论或的形式进行表达,在表现过程中采取的有较缓和的表达方式,但同时也有一些过激的行为。通过这种言论的不断传播,参与讨论和评判的学生数量就会增多,随着这种态度的形式越来越激烈,对于产生的事件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网络中,如果形成的不赞同网络舆情的形式较弱,就表明这种事件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讨论,这样发生高校的可能性就较小,如果呈现出的反对态度较强烈,通过网络的汇集,各种相同的观点就能够得到统一,此时就容易产生集体性的突发事件,产生较强烈的网络舆情其表现的方式就会更加激烈,同时事件产生的后果也会更加严重。

2.2 高校的预防机制

在进行的预防时,要抓住事件产生的各个环节进行预防。事件中各环节是在事件产生过程中采取的应急措施中包含的弊端,采用预防性的管理手段是其主要的管理方式。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法制建设、设定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全面的信息提示系统、增加学生的言论表达渠道。加强对于学生的管理,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学生信息的收集,对于要产生的事件要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实时的控制。在事件发生的初期如果不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极有可能引起突发性事件的产生。

进行高校的预防,要加大监管力度,学校中的教育管理部门要积极建立起相适应的网络舆情分析管理系统,对网络中学生的动态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并且能够在事件产生之前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尽早的对产生的分歧和矛盾进行及时解决和处理。

2.3 高校的应急机制

在发生时,采用应急处理的方法进行事件的处置,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事件控制的有效性,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减少社会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在进行应急事件处理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对事态进行及时控制,采用对话、劝说等形式进行学生的安抚,疏散人群,对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或处理,并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

3 高校中群体突发性事件预警平台的建立

3.1 预警平台建立的原则

在进行预警平台的建立时要严格遵循流程和模式化的原则,保证建立后的组织具有高效和灵活的管理特点,保证建立的平台能够为全体学生和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应用平台。

3.2 预警平台的结构

在网络舆情预警平台的架构中主要的流程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进行数据的处理、实现不同内容的分类(热点话题、敏感话题),根据舆情内容进行舆情预测,做出相应的预警报告。

信息收集是为舆情信息提供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在进行数据的获取时采用的方法有通用采集和聚焦采集。舆情分析研判流程是预警平台中的重要区域,其涉及的内容包括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类。在对获得的数据进行过滤后进行敏感话题和热点话题的提取。舆情预测是对流行的热度词汇进行提取,并对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热度进行预测,形成舆情的发展趋势图。在进行判断后会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警告。

在高校中发生时,可采用的应急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对于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

在高校中要加强对于网络舆情的分析,针对重点进行分析和监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对其中具有针对性和倾向性的信息进行重视,并根据其现有的状态进行发展的预测,努力寻找事情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决。

第二,建立起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充分利用网络的自动分析功能,加强对于网络信息的控制,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形成自动化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系统,为进行网络管理和做好突发性事件的预警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三,扩大学生的言论发表渠道,丰富网络舆情。

充分利用网络日志、博客和论坛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发表言论的途径,保证学生的利益能够得到诉求,维护学生的权益,建立安全的言论机制。在学校中可以组织学生骨干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为舆论做好正确的导向,维护校园环境的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唐学庆,时钟平.基于网络舆情分析的高校预警机制要素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

篇1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舆情的研究较早,但是由于英美话语体系中没有用来表达“舆情”的专门词汇,且对于舆论、民意、民情等词也并未进行严格的区分,所以一般都用“publicopinion”表述。19到20世纪,国外公共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意调查。到20世纪后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JeremyLipschultz[1]认为在网络时代,对政治表达自由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于政府的权力,而是对信息的控制和操纵。西方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多是集中于网络舆论方面,且都是与政府、民意相关,其研究成果大多是宏观层面,由于国情的不同,其理论并不能完全符合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尤其是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中,对“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为篇名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发现关于这方面的论文研究在2007年之前处于空白状态,2007年至2013年间,逐年增多,2014年至今,数量剧增。这说明高校网络舆情等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但是,通过分析发现,虽然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已经兴起,并日趋成熟,但是对于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面的论文占据其中的比例不高,二者的研究目前仍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缺少有深度和广度、有学术价值的创新性理论成果。

二主要研究观点

(一)理论性观点

纵观网络舆情的发展脉络,关于网络舆情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理论体系。而在“互联网+”领域下关于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却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点,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总体而言,“互联网+”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互联网+”领域网络舆情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研究

目前,我们无法查证“网络舆情”这个词是谁第一次提出的。谭伟[2]提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丁柏铨[3]把网络舆情的概念简化为网络环境中形成或体现的舆情即民意情况。网络舆情虽然属于舆情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但其本质仍然是舆情,反应的依然是民意状况。随着网络舆情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中山大学周如俊、王天琪[4]认为,网络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以上定义虽不太相同,但究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以互联网为载体;都与现实紧密相关;都是公众情绪和意见的集合等。从现有文献的整理来看,学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王健[5]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特指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吴勇、王玉良[6]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高校网络中传播的师生对于某一焦点事件的具有倾向性的看法。这里将网络舆情的载体局限于校园网络,且主体是高校师生。郑苏法[7]认为,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特定多数人群,高校网络就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事项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综上,学术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理解的差异主要在于对其载体和主体的理解不同。

2.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研究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的研究,理论学界对此的看法纷繁复杂.陈喜玲[8]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种信息的集合,他实际上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体,由于网络本身固有的特征,使得高校网络具有自由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控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较快,高校网络舆情就具有了交互性但也具有即时性;舆情主体的隐匿性但舆情内容却具有外显性。毕宏音[9]认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西方各种理论思潮的冲击,网络舆情中网民心理呈现出渴求新知、猎奇探究、彰显个性、娱乐时尚、减压宣泄、跟风从众、追求平等、渴望创新、自我实现九大心理特征。曾润喜[10]认为,高校网络舆情除具有网络舆情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突发性、情绪化、影响广、易控制的特点。通过对已有论述的总结,虽然学界对网络舆情的特点看法不一,但大多数都是从网络舆情的主体、载体、传播途径、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归纳的。

3.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研究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学者们也有各自的看法。李新萌[11]将成因大致归为两大类,一是常规诉求渠道不畅通,也就是说学校的报纸、意见箱、官方各种媒体等没有给处在敏感年龄段的学生提供良好的诉求渠道,学生在遇到各种困难与利益诉求时只能转向非常规的渠道,即网上的论坛、贴吧等,极易在网上产生共鸣,形成网络舆情。二是学校的各项事物对学生产生的刺激。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等与学生产生各种冲突。一些学生在网络上聚集起来发表意见、表达情绪,就会产生网络舆情。袁富红[12]从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舆情的成因:一是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很协调,物质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却是精神生活的相对滞后。高校是社会中思想开放自由的一个领域,高校学生又是在网民中占绝大多数的群体,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网络传播媒体因素。当今社会对于传统媒体的监管机制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对于网络媒体,监管难度大,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一些网络媒体忽视道德底线,传播不良思想。三是学生自身因素:当今高校学生多是90后、00后,他们思想开放、张扬个性、期望得到关注,尤其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容易忽视网络伦理道德,责任意识淡薄,喜欢放大焦点,加大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概率。通过梳理发现,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诉求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特点、高校网络监管力度欠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后等。[13]

4.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

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划分。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为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的筛选与认知、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行为示范效果的形成三个过程。[14]还有学者认为,包括四个阶段,一是网络公共事件或公共热议话题的产生,二是网络事件意见产生及其舆论场的形成、三是网民意见在互动中趋同并产生主导性舆论,四是网上网下多方消解逐步释放舆论压力。[15]部分学者还认为可以分为五阶段,一是“议程设置”引发热门话题,二是“沉默的螺旋”引发强势意见,三是网络传播引发“放大效应”,四是负面消息引发“刻板印象”,五是“二次生成”引发舆情扩散。[16]

(二)实践性观点

1.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

对于“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大部分学者都是持有全面客观的观点,都认为其具有两面性。秦健[17]认为,既要关注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效应,包括热点问题的催生效应、偏激言论的放大效应、社会阴暗面的腐蚀效应,还要肯定其正面影响,包括“安全阀”功能、“监视器”功能、“大熔炉”功能。刘燕、刘颖[18]认为,积极正面的网络舆情能够客观地反映社会的变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导向作用,大学生在这种网络舆情的影响下会潜移默化规范自身行为。李伟东、刘敏姬[19]认为,网络舆情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如果控制不当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高校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挑战。

2.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现状的研究

由于“互联网+”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制度与体系都还没有完善。钟涨宝[20]认为,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明确,对于舆情信息的管理基本处于“谁建网站谁负责”的局面,没有建立专门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冼季夏、顾慕娴、吴宏宇[21]认为,我国大多数高校均未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引导与分析研判机制,这样良莠不齐的网络舆情会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郑恒毅、王健卉、李学静[22]认为,由于资金、技术设备等问题,国内仅有极少数高校采用网络舆情安全监控系统,大多数仅仅是从制度约束等方面入手,是在舆情产生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而没有在舆情发生的源头就作出预警监控。

3.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高效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白璟、安涛[23]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网络舆情是学生思想变化的“晴雨表”,关注高校网络舆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利益诉求出发,适时调整教学和管理工作。二是由于网络舆情自身存在的特点,导致大学生发表言论的隐匿性和自由性大大提高,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加之不良舆情的传播,冲击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王昊[24]认为,网络舆情的发展及其自身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其特点和发展规律,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避免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廖扬平[25]认为,高校的主要功能在于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和传播,同时,网络舆情也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等功能,其目的在于警示,而不在于惩罚。

三研究评价与展望

“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产生的,高校网络舆情进入学界视野的研究也仅仅只有10年,目前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以下笔者主要从研究成果及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来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已取得的成果

首先“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钟涨宝、聂建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产生原因等基本理论方面的阐述恰恰论证了这一点。其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多角度研究成井喷式发展。多角度研究主要体现在高校网络舆情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分析、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各个时期的特点与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等。例如孙静的《网络参与者心理特点与疏导》、陈强和王雅蕾《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等。再次,网络舆情的发展对高校管理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最后,新媒体、自媒体、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也具有时代特色,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学者的加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篇章,同时也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学术方面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第一,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把握不够明确。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众多学者并没有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其争议主要在于主体和载体不够明确。对于“学生主体论”,有学者认为舆情传播的主体在于学生,载体是整个互联网,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学生对于互联网上传播的某一热点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的总和。还有学者认为,舆情传播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载体却是校园网络,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学生对于校园网络中传播的发生在校园中的相关事项的看法或意见。对于“师生主体论”,一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师生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校园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师生在校园网络上针对学校发生的各项事件的情绪表达的总和。总体而言,这两大争议矛盾较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研究与论证。第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视角有待深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舆情理论本身,近几年会有涉及到教育学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要求与挑战。但是单一的研究视角不利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不同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视角,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观点。今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可以和多学科相交融进行,比如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要将大数据相关知识运用其中,从而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第三,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客体建设不完善。目前,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责任主体意识不明确,并没有形成专门的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往往都是在舆情出现之后,尤其是灰色舆情产生影响之后,学校才开始开展工作,但是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把握舆论的话语权,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应对措施缺少实效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建设也不完善。所谓客体,就是指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观念、方式和体系。目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并没有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应对和引导形成完善的有体系的管理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堵”“删”等强硬措施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形势。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一,拓宽研究视角,注意与其它学科相融合。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特定的研究方向,但是每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多门学科相联系,才能避免单一学科研究的狭隘性与局限性。对于“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同样如此,我们要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再此基础上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地开放、融合与创新的研究领域,以充实和完善该领域的相关体系建设。第二,丰富研究方式,借助大数据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要求高校管理者要运用网络思维和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网络舆情的相关工作,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预测、数据监测、收集、分析与研判。在大数据时代,掌握数据抓取能力与舆情解读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将是未来舆情分析的必备技能。而当前的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实现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由监测向预测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高校要加强大数据技术平台的建设,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培养大数据处理人才,健全大数据技术人才体系,这将是未来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第三,创新研究平台,顺应“微时代”发展。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沟通交流工具。人们逐渐从QQ、微博等交流平台转向微信平台。大学生永远是体验网络新生事物的主力军,所以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在微信上会有最直观最全面的体现。

微信是“互联网+”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主阵地,因此,今后高校管理者要牢牢把握好微信舆论话语权,创新传播形式,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切实做好微信舆论的宣传引导工作,实现此研究的科学性与学术价值性。第四,转化研究范式,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范式是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既决定了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也关系到一门学科的发展空间。[26]笔者通过现有的文献资料梳理,发现在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中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范式,只是在以往经验基础之上的研究,因而提出的对策也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缺乏有效性措施,对于定性研究方法特别是案例分析法运用较少。因此,对于“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要加强实证主义研究,研究范式多元化,才能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分析、管理与引导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2]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05):188-190.

[3]许鑫,章成志,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03):115-120.

[4]周如俊,王天琪.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12-15+29.

[5]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信息网络安全,2009(3):54-57.

[6]吴勇、王玉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9(7):186-188.

[7]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的若干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9):74-77.

[8]陈喜玲.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276-277.

篇13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和成因

网络舆情即通过互联网传播的,网民对当前某“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局面。网络舆情其实是一种议论,但并不是所有的议论都能演变成舆情,只有议论借助于网络虚拟空间,发表意见的网民达到适当的比例,且诉诸意向呈现为明朗一致的指向时,才能构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实时性。电脑和手机终端的融合对接和广泛普及,使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倍增,是目前其他任何媒体无法比拟的。二是互动性。在互联网上,信息传递聚合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方式,实现了信息双向互动传播。三是自主性。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上传与下载的自由平台,每个使用者都可成为信息的制造者、见证者、传播者和评论者,个人意见某种程度上可迅速成为一个讨论话题甚至汇聚成舆论中心。四是分散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来源较为分散,任何一个可以上网的手机或电脑都能够实现跟贴、回贴,由对网络信息的回应而演变为网络舆情。五是共享性。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平台,网民可自由浏览网络信息,公开表达意愿和看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六是隐匿性。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民身份和姓名一般都是隐匿的。网络舆情的形成诱因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社会矛盾。由社会矛盾诱发各种意见,意见在网络上的传播而形成网络舆情,如腐败问题、医患矛盾问题等。二是个人意见的扩展。社会问题引发不同个体的反应程度和方向不同,但个体可通过互联网抒发郁闷、扩大见解,引起他人注意,在其他网民跟贴、讨论、响应之中,个人意见就会扩展成网络舆情。三是偶然事件的激发。事件是舆情形成的激发点,直接使议论向舆情转变。

二、网络舆情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1.网络舆情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提高企业思想政治针对性。网络社区、论坛、微博、飞信、QQ、MSN等互联网工具,其强大的技术功能和特点能够满足企业员工展示独立个性、抒发个人情感的需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可通过关注教育对象经常登陆的网络社区、微博等了解和把握员工思想状态和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内容,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有利于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空间。由于互联网工具的使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等方便地进行异地、全天候的语音或文字交流沟通,某种程度上,拓宽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3)有利于改善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方法。互联网工具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淡化了交流双方的身份界限,有效减少职工对正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打破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职工间的壁垒,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网络舆情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影响。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在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新的挑战。(1)弱化企业员工道德意识。由于互联网交流具有匿名、隐蔽的特点,员工可在其中肆意宣泄现实中被压抑的情感,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在这种情形下,员工道德观念更加趋于个性化、多元化,表现为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交织、冲突的矛盾状态。(2)动摇员工价值观念。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各种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信息快捷方便地进入公众视野,企业员工通过网络有可能接触到消极、不健康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动摇他们的信仰追求和行为准则,造成精神困惑和价值标准混乱。(3)诱发群体上访事件。互联网赋予了每个人随时随地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对企业而言,但凡职工关注的问题,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事件,通过互联网传播和互动就会被无限放大,一旦缺失正面话语权的引导,极易导致正面舆论阵地失守,可能会引发巨大的网络舆情负面效应,从而诱发群体上访事件,使企业稳定工作处于被动、尴尬局面。

三、结合网络舆情特点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网络舆情的发展,改变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密切关注网络动向,切实把握舆情特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1)与时俱进,主动占领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切实树立阵地意识,主动摒弃落后的、刻板的工作方法,认真研究网络舆情特点,抓住新时期员工思想和行为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动占领这块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同时,要加强自身媒介素养,学会运用各种最新的网络技术,客观、理性、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研究网络舆情,提高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员工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员工在健康的网络文化中汲取营养。(2)加强自律教育,提高员工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要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加强网德、网风、网络法纪方面的教育,努力提升企业员工的政治鉴别力、网络文化甄别力、自律抗诱能力等。有条件的企业,要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熟悉网络语言的网上评论员队伍,这支队伍要围绕国内外国内外重大问题,特别是本企业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撰写帖子,吸引员工点击和跟帖,有的放矢地引导网络舆情。(3)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掌握网络舆情动向。企业应建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网络舆情内容、来源、人情况、方式、位置、可能导致的问题等,并能够对网络舆情的承载主体、受众、传播途径等及时有效地控制。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时了解掌握与企业员工关联度较大的社会问题,关注企业职工喜爱的网站贴吧、论坛、虚拟社区等,及时收集、分析员工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掌握舆情动态,捕捉苗头性、倾向性和群体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4)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员工实际问题相结合。网络舆情危机往往是员工实际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其引发对现实不满形成的,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企业行政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争取行政支持,最大限度地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从源头上消除网络舆情危机苗头。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各项民生政策,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各项后勤服务工作,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网络舆情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准确把握网络特征,顺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开创信息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张楠楠.微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