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开学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大家都知道“关爱生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学校安全工作的宗旨,教育部长袁贵仁曾说: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是一个不合格的学校” 。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有 较高的安全意识。甚至可能你还会否认它的重要性,因为虽然你已造 成了许多次疏忽,而灾难刚好与你擦肩而过.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是我们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必须长抓不懈,落到实处。 那么,如何做好安全工作呢?我认为从下列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本学期,各班级都要认真组织开展以“构建和谐校园,健康安全 成长”为主题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提高我们的安全、文明意识,要时时想安全,事事讲安全,树立自我安全意识,让安全走进我们 的生活。
二、提高个人思想素质。
提高个人思想素质。 要团结同学,和同学和睦相处,善于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严禁 打架、骂人。打架往往是从骂人开始的,而有些同学骂人已当成口头 禅,极不文明。例子:所以,要求同学们不因小事和同学争吵,不打架斗殴,不在在校 园内外发生暴力行为,争做文明的学生。
三、关注课间安全。
这里我先就这样一个发生在课间时间例子:张某和李某是一个学校的同班同学,平时俩人要好,喜欢在课间嬉闹。某日,张某在外玩 耍听到上课铃声后赶紧跑回教室时被李某横一脚给绊倒在地,当时张 某右脚疼痛不能挪动,送往医院诊断为粉碎性骨折,经法医鉴定为轻 伤甲级。事后张某家人花费鉴定、护理、营养、医疗等费用共计人民 币 3 万余元。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同学们: 1、在课间不做剧烈的活动,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 2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高,不拥挤,不抢道; 3 、严禁翻爬扶栏等。
四、防止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
我再列举近年来部分校园踩踏事故:2016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故,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2、2016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中午饭放学时因学生系鞋带,引发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故,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3、2016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故,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4、2016年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2、通过上面的几个例子,同学们都知道了踩踏事故的严重性,事故一旦发生,往往是大规模的、恶性的,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和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呢?(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2)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3)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五、严格规范操作。严格规范操作。
体育活动、实验课、社会实践、清扫卫生及其他户外活动要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1、体育课,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准使用固定体育器械。3、实验课特别是涉及到化学药品、刀具、用电等方面的,要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不擅自行动,防止各种妨害安全的问题发生。4、卫生清扫时教学楼后窗玻璃,能擦则擦,够不着就不擦。
六、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现在的交通发展比较快,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非常多,在此有必要提醒我们的同学在上放学途要中注意交通安全,也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醒爸爸妈妈注意交通安全。老师提倡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上学和放学安全,在上学和放学时要抓紧时间,不要在路上玩耍;放学后要立即回家。2、更不要在公路上乱穿,不在马路中间行走,要走马路两旁人行道;过马路不得翻越栏杆和隔离墩,要走人行横道线,还要注意来往车辆;3、不在马路上踢球;4、国家规定不满12周岁的不准骑自行车车;年满12周岁,父母已经同意你骑车的同学要注意,骑车不带人,不在公路上骑飞快车;任何同学不准驾驶摩托车、电动车,决不允许驾驶汽车,暑假前,在咱们学校进行了安全教育后,仍有部分同学不听教育,驾驶摩托车、电动车在校园内、公路上行驶,也发生了血的教训。5、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车停稳后再下车,不乘坐无牌、无证的农用运输车、三轮车、病车、超载车辆。6、不得设置路障,两人成排,三人成行,靠公路右行。
七、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1、拒绝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得到校外的摊点上吃饭,不偏食,不暴食暴饮;不购买食用小凉菜,谨防“病从口入,毒从口入”。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3、在校内购买物品只有在校内小卖部、伙房,严禁到家属院购买食品及其他物品。
八、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1、不吸烟、不玩火,不焚烧废弃物;(举我校学生在宿舍内吸烟失火的例子)2、不随意触摸各种电器,不私拉电线,不在宿舍内使用充电器、热得快、电热毯等电器;3、决不允许学生将手机、MP3、MP4、MP5等用电器带入学校,携带手电可以,但不得在学校内充电。4、不接受陌生人接送与来访,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老师。
九、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学们受到意外伤害,很多是没有想到潜在的危险、没有自我保护意识造成的。我们只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就能有效地避免和预防意外伤害。1、周六、周日我们要注意不跟随陌生人外出游玩,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让陌生人随便出入家门。不随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2、注意公共场所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把珍贵物品、现金放在教室和宿舍,上学放学不要独行,要走大路,最好由家长接送,或者和同学们结伴而行。3、如果遇到坏人坏事要冷静、机智,要敢于见义勇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及时敢于拨打110报案。
篇2
一、充分利用班会课。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安全规章制度,规范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抓好平时的安全教育。
在小事中渗透安全意识,养成注重安全的习惯。每次下课的时候,教育学生不要跑出教室,避免与其他同学相撞;上下台阶要慢行,不要拥挤。每次参加学校的集会活动,教育指导学生列队安全有序的走到操场集合。让学生养成守秩序的良好习惯。
三、以学校活动为依托,开展安全教育。
学校安全宣传活动是学生获取安全知识的主阵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条件,可以进行正规化、系统化、经常化的安全教育。在活动中,结合学生实际,将校园安全、校外活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紧急避险等内容纳入其中。在学习方式上,利用黑板报、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态度积极,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大量的安全知识。活动不光让学生掌握了安全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制定班规,严肃班纪。
良好的习惯都是从强迫开始的。为尽快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习惯,我制定了班级规定,提出了“六不准”的行为准则,即:不玩危险物品,不私自下河游泳,不追逐打闹,不和陌生人随意接触,不随意攀爬,不准在楼道里做游戏。这样安全教育工作就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参加学校常规活动,文明守纪,安全第一。
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要求学生进场和退场做到快、齐、静,上下楼梯靠右行走;禁止拉扯打闹,禁止有意在楼梯走道制造堵塞和拥挤。发现有摔倒挤压现象时,后面同学必须奋力向后退,并积极救助压倒在最下层同学。严格路队秩序,整理队伍,清点人数,做到迅速、整齐。同时,叮嘱自己回家的学生注意途中个人安全,不在外逗留。
六、学会自护。
教育学生学会保护自己,有效的方式是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学生的自我保护体验,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一次班会上,有学生说起了着火的情景。同学们顿时被吸引住了。看到这种情形,我便因势利导,问同学们,要是现在着火了,你会怎么办呢?同学们便七嘴八舌滴说起来,有的还加上了表演。脆说,现在就着火了,赶快疏散。同学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拿手绢捂住口鼻,有的弯下腰,跑出教室,还有的拿起“电话”拨打110……在具体的情境中,同学们都了解了在着火的情境下,如何逃生、自救。
七、细致引导,让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危险。学校是公共场所,人口密度大,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不断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导之以行,就是要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八、要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
篇3
校园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同学们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它关系到老师们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是我们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必须长抓不懈,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认真组织开展以“构建和谐校园,健康安全成长”为主题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提高我们的安全、文明意识,要时时想安全,事事讲安全,树立自我安全意识,让安全走进我们的生活。
二、提高个人思想素质。
团结同学,和同学和睦相处,善于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严禁打架、骂人。打架往往是从骂人开始的,而有些同学骂人已成中头蝉,极不文明,我认为,骂人和打架一样,是一个人智力极度低下的表现。不因小事和同学争吵,不打架斗殴,不在在校园内外发生暴力行为,争做文明的中学生。注意中学生形象,禁止穿着打扮成人化,已发现有同学涂口红、指甲油,还有同学染发带首饰、挂件,男同学留长发等。教学区不穿背心、短裙,不穿拖鞋。
三、关注课间安全。
请同学们在课间不做剧烈的活动,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上下楼梯*右走,做到“右行礼让”;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高,不拥挤,不抢道;不在教学楼内打球、踢球。
四、严格规范操作。
体育活动、实验课、社会实践及其他户外活动要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不擅自行动,防止各种妨害安全的问题发生。
五、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
来校、回家做到文明行路,不骑摩托车,不骑自行车带人;不乘坐农用车辆、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不得设置路障,两人成排,三人成行,靠公路右行。
六、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拒绝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得校外的摊点上吃饭,不偏食,不暴食暴饮;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七、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
不吸烟、不玩火,不焚烧废弃物;不随意触摸各种电器,不私拉电线,不在宿舍内使用充电器、热得快、电热毯等电器;上下床辅注意安全。不接受陌生人接送与来访,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保卫科或教师。
八、学会自护自救,提高防御能力。
学会简易的防护自救方法,遇到偶发事件要冷静对待;敢于批评、指正一切违反安全要求的行为和现象,做维护校园安全的主人。
九、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注意公共场所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把珍贵物品、现金放在教室和宿舍,上学放学不要独行,要走大路,最好由家长接送,或者和同学们结伴而行。如果遇到坏人坏事要冷静、机智,要敢于见义勇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及时敢于拨打110报案。
十、认真学习,珍惜时光。
远离网吧,远离台球室,远离游戏厅,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看不健康的书籍,不结伙、不谈恋爱,不同社会闲杂人员交往。
篇4
篇5
3、 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过程:
1、 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2、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意识不强。
b、 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c、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 学生讨论。
2、 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课外不玩火,不玩水。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 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 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教师小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小朋友们好: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后的天,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小学生应该记住的一些安全知识。
人们常说:“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小朋友们接下来你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珍惜幸福的学生生活。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做好课间活动的安全。楼梯口是我们的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学校都发生过楼梯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
第二、做好劳动活动时的安全。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劳动中,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小朋友们要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的特点,做好安全防范;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一会再劳动;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险的地方劳动;不要在劳动时间打闹嬉戏。
第三、注意交通安全。
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互相提醒,相互监督,相互照应,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不坐“三无”车辆;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靠右行;在城市里还要注意走斑马线,走人行道。
篇6
一、工作目标
防控疫情是当前全省上下的头等大事。为切实解决延迟开学期间学生不能到校上课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等手段,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全面组织实施线上教育教学活动,改线下上课为线上上课,改在校学习为居家学习,做到“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确保线上教学计划与内容精当,确保各项教育教学措施落实,确保线上教学有效。
二、实施原则
(一)学生学业有保障。在疫情解除之前,学生全部在家进行线上学习、自学和活动,做到学生不入校,教师少出门,确保师生平安,确保学生学业不受影响。
(二)教育教学全覆盖。线上教育教学活动要切实做到学校全覆盖、学科全覆盖,同时要因地制宜,切合校情、师情、学情、生情,不搞形式主义,避免一刀切。支持和帮助离岛学校、薄弱学校一起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完成基本教育教学任务。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坚持“一区一策”与“一校一案”工作要求,以中小学校为主体提供线上课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教研部门和技术部门推荐资源平台为辅助,提供线上教育教学资源。线上授课既要教授知识技能,更要加强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引导,使学生通过线上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强化线下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力。
(四)确保免费公益性。延期开学时段,各学校依托各类教学平台或资源实施的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业辅导,均不得向学生(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三、实施时间
从2月10日开始至疫情解除,直到学生可正常回校上课时结束。
四、实施途径
1.网络教育教学。各初中学校采取全区统一平台和统一时间进行网络直播授课方式,利用“乐课网”开展文化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各小学采取全区统一资源和统一时间进行录播课程授课方式,利用“百度网盘”中课程资源开展文化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互联网设备进行登陆学习。
2.电视共享课堂。对于因条件限制不能参加网络教育教学活动的居住定海区内的学生,全区中小学统一利用中广有线、xx、xx、移动宽带等电视平台开设“空中课堂”,学生可以通过电视直播或点播方式,收看相应年级的线上教育教学课程进行学习。
3.其他授课方式。全区中小学在做好文化科目的教学与辅导的同时,坚持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微信、QQ、钉钉、电话等途径,开展音体美劳等科目教育教学活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实施要求。
五、实施准备
(一)制定方案
各中小学要分别根据xx初中学校假期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指南、xx小学生假期网络学习课程实施指南,“一校一案”制定好具体实施方案,在做好文化科目教学与辅导的同时,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实施要求,并列出具体到班级的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周课程表。
小学一二年级原则上以指导学生居家综合学习实践活动为主,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幼儿园要做好每天一次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及时掌握幼儿的健康状况,指导幼儿家长科学育儿;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向家长提供适合幼儿居家游戏的各类资源和亲子互动的活动素材,提供科学育儿知识辅导,提高亲子陪伴质量。
(二)技术保障
有条件的以学校为主,学校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可以由一名有网络经验的优秀教师统一授课或录制课堂教学资源,也可以选择其他适合学情的教学资源。不具备条件的以区教育局统一安排为主,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网络直播、录播和点播教学,以满足师生线上教学需求。
(三)资源整合
各学校既要充分利用各级平台资源,合理引入并用好第三方教育教学资源,又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网络直播、录制课堂教学。
教师进修学校要组织学科教研员、名师、骨干教师加强网络直播、录制课堂教学资源整合,形成满足当前教育教学需要的线上教学资源。
(四)教研培训
各学校与教师进修学校要及时组织教师网络培训、在线集体备课、平台磨课等活动,帮助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平台使用、线上教学、线上辅导等基本技能。
教师进修学校要积极提供几种常用教学平台的操作教程,供学校和教师选用;
要认真研究探索线上教研新模式,及时发现典型案例和好的经验做法,定期汇总推广阶段性成果,切实提高线上教学效果。
六、教学管理
(一)教学计划。各中小学校的线上教育教学活动时间为从2月10日开始至疫情解除、学生可正常回校上课时结束;
为顺利做好实施准备,各校可适当提前进行测试。各学校暂按1个月左右的时间预排计划。线上教育教学应当作为新学期整个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体考虑。
(二)教学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既要重视文化科目的教学辅导,也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积极开展音体美劳等科目的教育教学活动,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三)教学组织。各校要列出具体到各班级的线上教学活动周课程表,及时推送电子教材、网络课程资源、预复习、作业册及居家综合活动要求等,明确学科任课教师、课堂组织、作业批改、在线答疑及个别辅导等安排与要求,并通知到每一个学生和家长。
班级的原任课教师应同步听课,并做好线上答疑、作业批改和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线上教学应同步做好学生学习状态监测,并及时与家长沟通。
(四)教学进度。各学校要坚持由近及远、由慢到快原则,刚开始适当放慢教学进度,让师生都有个适应的过程。2月10日开学后第一周,以复习课为主;
第二周开始除初三以外,各年级均按要求授新课,直至疫情解除正常开学。线上教学的进度要慢于日常班级授课的线下进度。
(五)作息时间。科学合理把握线上教学的作息时间。每节课教学时间小学宜20分钟左右,中学宜30分钟左右,每节课要留出一定的预习和练习时间。课间休息时间一般为15分钟。每天集中授课总时长小学低段、小学中高段、初中宜分别不超过1小时、2小时、4小时。各学校要控制好学生每天学习的容量,防止加重学生负担,保护学生视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六)教学评价。线上教学应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及时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考查和评价,掌握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切实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教师进修学校要在疫情解除后,对全区各校的3-9年级新授课线上教学内容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要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
(七)教材使用。区教育局将根据当地疫情发展情况和防控要求,适时组织做好中小学校教材发放工作。在新教材发放前,学校要尽可能在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教学配套电子教材与使用指导,不得要求家长打印电子教材。各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消除教学过程中缺少纸质教材引发的焦虑。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周密安排实施
为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落到实处,区教育局建立“线上教育教学”专项工作小组,主任xx、xx,副主任xx,成员xx、xx,整合行政、技术、教研、教科研等部门力量进行协同推进,负责制定与教学业务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指导各校做好开学前的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技术部门主要负责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做好在线学习技术服务;
教研、教科研部门主要负责指导学校落实教学计划与进度,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要求和资源、教师网络备课与授课,跟踪评估教学指导效果。
各中小学校是实施线上教育教学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引导教师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同时,立足本职、集中精力,确保全员网络在岗,全力做好网上教学、在线辅导工作。要组建并发挥好学校“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小组与技术团队作用,及时组织教师开展网络研训、平台磨课、在线试讲等活动,帮助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平台的使用、直播教学、录播教学资源、线上辅导等技能,并实时监控“线上教育教学”运行情况,及时解决各类技术问题。同时要加强校内师资、资源、年段教学安排的统筹,根据学生学习需求选择和推荐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线上学习,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效,确保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实施。
(二)加强工作值守,完善服务保障
学校线上教学期间要实施专人值班制度,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任何学段,无论采用分班分层教学还是集中教学,教师都应当网络在岗。班主任要通过组建班级学习指导群,借助钉钉、微信、QQ等途径安排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任课教师应当同步参与直播听课,配合主讲教师指导好本班学生相应学科的学习,做好作业批阅、线上测评等工作。名优教师、党员教师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教育技术中心要统筹技术服务保障力量,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保障。计财科要保障网络平台搭建和在线教学流量资金需要,不额外向家长收取费用,确保线上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行、有序实施。对参与实施、支持线上教学投入较大精力、取得较好成效的教师给予相应补贴,相关学校应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给予配套。
(三)家校协同配合,净化学习空间
各校要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学生、家长接受和提前熟悉掌握线上学习方法,及时解答线上学习遇到的问题。要特别提醒家长做好孩子在家学习的监督,减少焦虑。建议小学生尽量能在家庭成员陪伴下参与线上学习活动。指导家长控制好孩子的电子产品用眼时间,切实保护好视力。
落实中小学减负要求,严格按教学进度开展线上教学,不得超纲、超进度、超负荷教学,不得额外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加强网络学习空间的引导与监管,不得发送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确保网络学习空间清朗、纯净,传播正能量。
(四)关注特殊人群,给予特殊关爱
要关注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困难家庭子女等特殊人群的线上学习帮扶落实工作,建立特殊人群人员清单,逐个确认,对线上学习确有困难的,要提供必要的帮扶和指导;对由于家庭贫困、勤奋好学、无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学校要给予特殊关爱与帮助;对重点疫区不能按时返校的随迁子女等学生,要及时通过多种办法给予必要的教学辅导。
没有采用“一区一策”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如确无条件组织线上教学,经区教育局批准,可暂不实施线上教学,但应通过其它方式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健康关心、动态跟踪;正常开学后,要创造条件支持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及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五)严明工作纪律,确保教学质量
全区教师要自觉扛起维护校园安全和保障教育教学的政治责任,自2月10日起,全体一线教师进入线上上岗模式,坚决执行学校工作安排和指令,确保在线在岗,发挥教师引领作用,畅通家校沟通渠道。要自觉根据学校明确的教师在线教学工作要求,加强线上课堂教学管理、严肃课堂教学纪律,提高学生“在家学习”效果和自身“在线教学和答疑”质量。所有教师,一律严禁线下开展任何形式的辅导和教学;
严禁以在线教学为借口,要求家长购买设备和网上学习资料。
各学校要结合线上教学特点,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教师全员网络在岗。要健全跟踪排查和监督问责机制,严格制订落实教师全员网络在岗考勤制度,线上脱岗的按旷工处理,以严明的纪律推动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篇二
(一)线上线下融合。各级教研部门、各学校要深入研究线上教学的规律、特点、实施策略,不要简单将线下课堂教学直接搬到线上进行教学,注意线上教学和线下学习场景的不同,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课堂教学方式、时长和教学安排,原则上线上重导学、答疑,线下重自学、实践。要吃透教材、把准学生,教学指导要尽量具体、形象、生动,确保线上导学、答疑高效高质,有效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充分利用居家学习特点,合理安排学生线上学习、自主学习、综合实践、亲子讨论、阅读名著名篇等多样化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和内容要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居家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
篇7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6〕1号)及《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成教〔2011〕4号)有关规定,现就2016年全市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合理规划入学学位。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运用成都市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做好辖区内生源摸底预测工作,按照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划入学学位和制定实施办法。
(二)科学制定划片范围。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划片和片区调整工作机制,强化划片工作程序和内容的公开、公平、公正,提升划片结果的公信力。依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情况,结合新建小区、街道和人口变动等因素,客观公正地划定各校入学范围,热点学校的划片范围要根据情况逐步扩大,确保符合规定的适龄儿童都享有相应的学位。片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的,应进行充分调研论证,提前广泛告知。
(三)严格规范入学行为。公办小学应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本校划片范围内每一个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学。任何学校不得对小学新生入学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测查,不得以任何名目设立重点班、实验班、创新班等,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从2017年起,民办小学的招生时间不得早于春季开学前。
(四)坚持做好信息公开。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积极向社会解读和宣传成都市小学入学相关政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小学新生入学登记工作启动前,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区域入学登记公告、学校办学条件、学校新生入学计划等向社会公布;登记工作结束后,要向社会公布所属各小学划片范围及入学名单。学校也要在校园网上主动公开相关重要信息。
二、日程安排
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持户籍证件及实际居住地相关证明材料(法定监护人实名所属房产证明、政府公租房协议、政府廉租房协议等),到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进行公办小学入学登记。
小一入学
时 间(工作日)
内 容
6月1—3日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入学登记公告,并公布学校新生入学计划
6月6—13日
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按要求到指定的登记点报名登记
6月17日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入学登记名单
6月22日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所属各小学划片范围
6月24日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所属各小学入学名单
8月30日前
适龄儿童家长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三、其他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自愿放弃服务区学校而选择就读本区(市)县以外学校或民办学校的适龄儿童,其实际就读学校所属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督促其监护人将学生自愿放弃服务区学校并已在异地入学的《就读证明》送交服务区学校。如此类已就读学生要求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就读证明》或原就读学校开具的学籍证明,根据区域内学位状况,统筹安排入学。
因身体或其它原因需延缓一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需由其监护人向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缓入学申请并附相关印证材料。
(二)按照“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的原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家庭实际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相符的适龄儿童。
(三)登记工作结束后,户籍从外地迁入或因其他各种原因未登记的适龄儿童,由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余缺统筹安排入学。
(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按照《关于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成教发﹝2015﹞7号)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五)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快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通知》(川教〔2011〕152号)精神,小学起始年级班额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
(六)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区域内小学一年级入学方案,并于6月3日前报市教育局备案。同时,要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往年易发问题,制订招生入学工作预案,加强会商协调,稳妥处置相关问题。
特此通知。
附件:成都市本地学生已在异地入学就读证明
篇8
一、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特点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是多种多样的,要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教学资源的特性。
1.生活性。教学资源内容的选择应与小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需要、唤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欲望。科学的特征之一就是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使科学知识超越学生的日常经验,并与日常经验情景相分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学习科学教学的价值基础,离开学生的生活情景,科学教学中的知识就会丧失其价值基础。学科材料对男孩和女孩来讲都失去了生命力,变成了相当死的东西,这是因为它与情景分离开了。学生的活动范围构成了他们的生活世界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包含许多资源,学生在这个真实的空间活动中才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源于他们对生活世界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的素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探究身边常见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探究性。探究性即教学资源要能够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进行实验等探究,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学。它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并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因此,开发的教学资源要具有探究性,要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或者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的学习。
3.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内容要具有以科学为中心的开放性,即向科学技术前沿、生活、社会开放,提供资源的信息渠道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即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获取各种信息,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科学教学开放性不仅表现在科学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和创新机会。如科学教材中要求学生饲养并观察蚯蚓,但在没有蚯蚓的学校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条件选择其他的动物来代替。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资源进行主动的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模式
1.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目标的确定。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目标是指开发者对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因,这决定着开发者将开发哪些科学教学资源,如何开发这些资源。如是想通过开发条件性资源改善科学教学的教学条件,还是想通过开发素材性资源来丰富科学教学内容等。不同的开发目的将会产生不同的开发方式,导致不同的开发结果。
2.学科学教学资源普查和分析。这个阶段就是对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普查分析,普查这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存在形式等,分析其特点,筛选出有开发价值的、并可以开发的资源。
3.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建设就是对第二阶段筛选出来的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以通过改造、整合等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原来繁杂的、被我们筛选出来的那些科学教学资源成为更加贴近我们需要的、真正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
4.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评价。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是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关键,它关系到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活动能否有效的为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目的服务,能否有效的为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服务等。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的评价就是对科学教学资源利用后产生效果的评价。
以上四个环节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它的先后顺序取决于开发模式。并且在这过程中有些环节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如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三、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的方法
1.筛选身边的教学资源。我们身边的资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够进入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只有符合教育目标、符合学生需要的内容、方式等材料才能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构成要素或实施条件。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在众多的教学资源中选择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
2.改造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改造就是指根据小学科学教学具体实施对象和条件要求,对原有科学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变化、修改的过程。改造是小学科学教学资源转化为科学教学要素或条件的基本方法。
3.整合教学资源。整合就是指将不同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如人力的、物力的、经验的等,将其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统整,形成新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方法。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整合,可以对不同内容、不同形态、不同作用的科学教学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作用。如我们可以将小学科学知识与学生环境意识相结合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4.共享教学资源。共享是指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被多个单位或个人使用的一种形式。共享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率的方法。学校科学教学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资源共享可以达到优势互补与稀缺资源共享。
四、结语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科学性还应体现在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在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学校的特点、实际条件、学生情况、教师能力和学校周围环境等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学校科学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篇9
二、开放式教学需要老师的指导
小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没有完全的分辨能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老师的引导,需要老师在一旁协助,不断发现学生群体中的榜样,号召大家向这些英语“高手”学习。
三、开放式学习需要做好和家长的沟通
因为开放式学习就是老师放开学生的手,让他们自由成长,所以教室就不应该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地方,家庭也是另一个重要的阵地。英语是一门重复的科目,就像机器一样,如果长时间不用就会生锈。因此,平时老师和家长应选择一些动画片或是英语书来增强孩子对英语的兴趣。
四、开放式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篇10
二、开放教学过程,拓宽学习领域
(1)课堂向课前开放。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上了课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教学起点从零开始,学生时时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开放式教学则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事先可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预习新课,对新授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正式教学时学生则处在相当的起点,学习过程时时处在主动探求之中。
(2)课堂向课后开放。传统封闭式教学是把所有问题解决在课内,而开放式教学则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外,带向生活,带向家庭,带向社会,带向终生。如我教《北风和小鱼》一文时,课上让学生讨论:你是喜欢小鱼,还是北风,你愿意做它们中的哪一种人?课堂上我不给统一答案,让学生课后去思考,去请教,把这一人生观问题带到课后,带入生活,陶冶情操,受益终生。
(3)课堂向家长开放。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来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可传统式教育却人为地互为封闭、互为割裂,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只能通过教师之口或一张成绩通知单间接了解,而不能走进课堂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开放式语文教学应定时或不定时向家长开放课堂,欢迎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且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真正做到家校合一、齐抓共管。
(4)课堂向社会开放。语文课堂向社会开放就是要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学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从人力资源上说,社会上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以及从该校毕业的校友,都可以请他们走进学校课堂,成为学生活生生的教材和榜样。从物力资源上讲,城市、乡村、工厂、田野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旅游景点、校外德育基地等都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课堂,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尽早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近生活,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
三、开放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益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开放式语文教学讲求创新性,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要兼收并蓄,各取所长,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身体力行新的课程理念,新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1)开放式阅读。鼓励学生多看各种各样的读物,不限制学生阅读书目。小学生由于知识所限,更喜欢通俗一点的作品,让他们从简单的文学作品入手,更易于引发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学生们读的是报刊杂志,那就更应该予以鼓励,这对认知社会、了解科学、贴近生活、追求时尚都不无裨益。
(2)开放式问答。学生读完、听完必然有疑,有疑就有问。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课内的可以,课外的也可以。不能因与课堂教学无关,就拒绝回答。对那些能提出好的问题的学生,应予以大力表扬。而对那些提出看似愚蠢问题的学生,也先要对其敢于提问的精神予以正面肯定,再对其问题进行剖析,并给予耐心解答。总之,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答问环境,以诱发、催生异见之苗,再让它逐渐自由长成开放式思维之花。
(3)开放式说。说的锻炼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说什么,一是怎么说。前者属于内容的范畴,后者属于形式的范畴。内容重于形式,说的内容只要学生自己感到有话可说就行。学生只要围绕主题展开,应允许他们充分放开。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角度越广,观念越新,看法越多则越好。允许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思维之马才能奔腾。
(4)开放式写。首先要放开对题目的垄断,放手让学生自己为自己选题,肯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其次,还应放开对体裁的限制。不刻意要求学生要写某种体裁,而给学生以一定自由发展的空间。再之,应放开内容的。教学中,不能只以”健康活泼、积极向上”这样的尺子来衡量所有文章,绝不能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由,扼杀学生的自由思想。思想被统一了,思维就简单了,文章就单调了。要想文章”百花齐放”,就必须允许思想”百家争鸣”。
四、开放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篇11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094
新课改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式教学的根本性挑战。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重要责任。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思想,践行新模式,着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魅力的语文课堂,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快乐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在兴趣中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改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更加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为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有激发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主观意愿,彻底改变以往教学的机械与枯燥,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无穷魅力的语文课堂,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让学生展开快乐学习。
(一)用音乐来渲染愉悦的氛围
音乐是一种艺术,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将音乐引入学科教学中,更能为原本枯燥的教学增添无穷乐趣,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这更加切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自然能够换来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在朗读课文时,我们可以配以富有民族特色的背景音乐,以跃动的音符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富有生机,进而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用图片来增强教学形象性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初级阶段,认知途径主要来自于图片等直观事物或是生活经验。如果只是就文字本身来进行阅读与讲解,教学枯燥,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课本插图、图片等直观事物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图片之上,更能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在问题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探究的动力,发现的基石,是打开学生创新之门的金钥匙。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对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参与和机械接受,要让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一)精心置疑,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提问并不是为了问而问,而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或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重视提问环节,精心设计问题,以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给予学生必要的诱导,以富有层次性的问题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使提问成为教师制胜的法宝,成为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规律与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以使问题更具针对性,更加有效,成为推动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力。
(二)鼓励质疑,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的最高准则不只是让学生来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自主提出问题。而且,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要迷信书本、迷信教师,不要限定圈子让学生来接受,而是要将学习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思维,在更宽广的空间来学习与思考,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与广度。这样,学生才能产生不同的见解。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就这些不同来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闪现创新的萌芽,从而才能使学生深入文本,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水平
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语文学习也不能只是局限于教材的狭小空间与课堂有限的时间,而是要将学习引向宽广的生活,坚持“课内学知识,课外求发展”的教学理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获得全面发展。这也正是语文新课改的重要理念。
(一)情景表演
这是学生所喜爱的重要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性格、情感等,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理解水平、口语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选取文章片断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抑或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扩写或是续写,进行剧本的创作与角色的表演。这样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二)创办班刊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学生的个性,创办一份属于自己的班级报刊。这样的活动与学生的班级生活息息相关,使得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同时更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舞台与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摘抄精彩文段,也可以亲自动笔;可以用文字来表达,也可以用图画来表达。这样更能让学生融入到班级中来,同时更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总之,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展开快乐学习、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得到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篇12
所谓的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指的就是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相互协作、查找资料等方式来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种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自身思维的拓展与扩散,也有助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方式,促进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二、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措施
1.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首先就应该营造出一种比较轻松、相对民主的课堂氛围。在素质教育中,活跃的课堂气氛才是当下教育领域的主旋律。而对于探究式课堂的开展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2.巧妙设疑,激活思维
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否能够发挥其效用其关键点就在于能否巧妙地设疑,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无论是哪一个科目的高效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上一定要深思熟虑,一方面要是围绕课堂知识的主题;另一方面是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
3.启发诱导,“台阶式”释疑
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除了可以应用以上几个方面的方法,还要注意“台阶式”的提问方法。小学生阅历浅,知识少,在课堂上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根据这一情况,处理问题时,小学语文教师不能“笼统”地提出问题,要把问题细化,分成几个层次,逐层加以解决,学生会易于接受,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13
新课标倡导生命课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一书中指出:“教育必须从学生心理学上探求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有着优美的文字、规范的结构、美丽的风景以及恰到好处的节奏等等,而这些都是为学生所欣赏的。因此,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加强与语文课堂的融合,是提高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点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呢?笔者认为,透析学生心理是开展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
一、和谐关系沟通心灵
1、民主的师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即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独白的过程,完美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其和谐程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着眼于每个学生所认识的内容,尊重学生,包括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是说,教师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相处、彼此尊重的关系。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人产生活跃的思维,迸发燃烧的激情。教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引导学生实现创新,让学生在自由的心理氛围中激发生命的活力。
2、合作的生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同样离不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学生之间极少有年龄上的差距,他们对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初中的学生有着强烈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极好表现自己,他们开始明白未来对他们来说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于是杰出的人物会给他们激励的作用,会在现实中不断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有着差异的,如果能在不断的容忍别人不同的意见,接纳他人观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那么,在此过程中,生生之间相互借鉴、启发,学习基础各异的同学都能从中受益,都会产生1+1>2的效果。
二、巧借文本内容滋润学生的心灵
“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的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语文学科的性质的。由此可见,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它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精神和心灵。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旅途的过程中充满着欣赏美景的愉快,感受着收获的喜悦。学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着好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创设和谐的情境,滋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实现思想的升华。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并不是学习中的一切事情都是有趣的,其中一定不免有枯燥的东西,并且必须如此,你要训练学生不但去做感兴趣的事情,以完成自己的任务为快乐而去从事。”中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希望通过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而有所收获,更希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新的认识。聪明的语文教师此刻会紧抓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进而享受求知的快乐,产生学习的乐趣。
每一个游戏中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任务,且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其蕴涵的知识和故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玩游戏时步骤非常明显,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挑战学生的能力,同时,游戏的每一步都会给出适时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活力。一句话,学生之所以不厌其烦地锲而不舍地冒着所有能想到的危险去打游戏,是因为他们感觉在游戏中有所追求。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的文本内容也很优美,但有些内容与现在的学生有着年龄上的差距,作为教师,我们知道知识是蕴涵在文章的情节中的,意义隐藏得越深,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越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大涨,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缩小学生与文本内容间的差距,让每一次设计的活动都带有渐进性和挑战性,以挑战的问题让学生的思考延续,调动起学生的探究好奇心理,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在这一点上,游戏中有些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多样活动充实心灵
侧重传授语文知识,轻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普遍现象。因此常常能够感受到学生对语文的畏惧与厌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语文教学除了要注重课内文本知识的掌握,更要想方设法设计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演讲竞赛、趣味运动、读书交流、学会表演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积极寻找课内课外知识的的共同点,教给学生灵活切合的方法,从而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服务于语文学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都渴望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业,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学生掌握的有效知识、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产生对新事物追求的欲望,让教学直观一些、感性一些,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去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总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想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探求语文有效教学的新理念,是任重而道远的。它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课堂的节奏,有意识地观察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从而造就一代新人,让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