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根据我国有关心理问卷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较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1)各种焦虑心理(主要是学习焦虑和社会适应焦虑);(2)人际关系障碍心理;(3)情感心理;(4)职业选择困惑。 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着重剖析高校女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一、高校女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客观环境影响
首先,社会媒体传播的信息对高校女生的心理健康大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即使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诸如,女大学生就业率不如男大学生高,工作单位中女性不如男性发展的空间大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事业成功的女性,但数目之稀少、代价之沉重让众多女性对优秀与成功望而生畏。身为女性中的一员,高校女大学生也拥有着最基本的渴望: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锦绣的前程。但是,舆论宣传的负面效应无疑打碎了她们的梦想,并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其次,几千年流传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女性的思维及发展。“女子无才便是德”、“淑女型的女孩更受人喜欢”等一系列传统观念根深植于女性心中,很多女大学生困惑于“女强人”与“淑女”之间,在对代价与成功的恐惧后,她们选择了后者。据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均认为男生的特点为刚毅理性、思维活跃、有主见、有能力;而女性的特点为温柔细腻、感情丰富、没有主见。虽然高校男女生同样受着高等教育的熏陶,但是明显社会对男生的期望值要远远大于女性,这样的现实常常令众多女生感觉无奈与无助。
2、主观因素决定
由于受社会负面作用的影响,很多女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不能以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评价自己,致使大多数女生会产生一种想法: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因此,容貌好的女生常常利用大量的时间着重于打扮及交际,而无心从事于学术研究;而另一部分人则常常因为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身材不好而感到苦闷、抑郁。还有部分高校女大学生来自于偏远山区,由于家庭文化素质低、见识少,面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以及陌生的情感,她们没有倾诉的空间,没有相应的指导,因此心理较为脆弱、交际能力比较差。
二、解决高校女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
当女孩步入大学的校门时,大多数女孩的成就期望值就会有所降低,在她们看来,寒窗苦读十几载的目标无非就是考上大学,而一旦此目标实现,她们则会变得茫然,缺少向高层次努力的驱动力。而当毕业来临时,面对社会的压力,她们又会显得不知所措。
虞有澄曾说过: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筑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因此,应加强对高校女生的理论指导,帮助她们确立人生目标,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并告知她们,要尽早明确自己的喜好,并根据自己的优势及特长,发挥自己的潜能与资质,逐渐形
2、努力培养高校女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可以守护自己的尊严,它表现为坚决不向别人屈服。但是只有真正爱自己,自尊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高校中,也常因为性别的原因,女生个体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使其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
高校应该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她们的成才意识,并提高自我价值的判断力及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能力。可以举办系列女性讲座,邀请成功的女性来做报告,用真实的事例激励女大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让她们明白自尊、自信、自强的道理。
3、提高高校女生的科学理论素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环境的改变,女孩子的自信心也有所下降,注意力开始转移,追求时尚、爱慕虚名,对名牌服装、化妆品以及人际关系大有考究,希望能通过女性的外在魅力提升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外在形象的过多关注,降低了女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并忽略了对科学研究的追求,同时,也很少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因此,大多数女大学生的科研技能及时势敏感度要比男生弱。
然而,职场竞争的性质并不会因为男女的性别特征而改变,高端的科学技术、社会分工的细微化及劳动领域的扩大都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专业化的技能。所以,应让高校女生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足以说明,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就是她们的主旋律。当然,除了需要掌握过硬的电脑知识及灵活的英语运用外,除了做到“学会一技之长”外,为了保证更多的生存空间,还应该做到“多一技之长”。正所谓“通才取胜”。
四、加强对高校女生人际关系的指导
据调查显示,人际关系、情感、神经质这三方面造成女大学生产生集体生活不适应性,女生自身所表现出的嫉妒、自卑心理,有时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理,这些性格特点影响了她们自身的发展更加影响她们的人际交往。因此,各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机制,通过集体辅导、咨询等方式,让女大学生掌握社会适应技巧以及人际交往技巧。
虽然当今社会中两性角色差异现象仍然存在,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但随着法律对女性的保护、国家教育机构对女性问题的重视、社会媒体对女性的积极倡导,相信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逐渐缓解,并得到最终解决。
参考文献:
篇2
大学新生在祝福中步入大学校园,心情激动,为了父母的期望、顺利取得学业证书,为了掌握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但是当真正进入大学生活他们发现很多问题使他们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1 大学新生心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现实落差严重。
在进入大学前,许多同学把大学这个象牙塔想象的无比美丽。但是当他们了解大学生活后,发现想象和现实的差距,对大学校园失去了新鲜感。还有一些同学在填报志愿时受老师和家长的左右,并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对所学专业无兴趣。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中很多同学情绪低落,感觉前途渺茫,形成失落心里。
1.2环境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学生远离父母的照顾,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同学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开支,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面对精彩的校园文化不能融入,每天循环往复于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有的学生总希望组织与他人的照顾和帮助,不会关心他人;还有的学生不适应学校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南北方人文差异、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化等。一些农村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到喧闹的城市后,易产生压抑和自卑感。有些同学存在价值观定位不准确,女生攀比衣着打扮,男生抽烟饮酒,集体活动等消费逐渐上涨。大学新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有的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如果这些同学不能在短期内适应大学生活便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睡眠等,从而形成心理问题。
1.3学习方式不适应。
新生习惯了高中的填鸭式教育,面对大学的自主性学习,很多新生不能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有些同学自我约束管理能力欠缺,觉得一下子“没人管”了,面对庞杂的知识产生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感觉。有些同学目的不明确,认为上大学则达到目的,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不思进取。
1.4 人际关系处理不得当。
大学的人际交往比初中和高中要广泛的多。宿舍问题也较为突出,同居一室的有不同的城乡背景、语言、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有些同学不能真诚待人:有些同学性格内向,遇到问题不能和别人进行情感的沟通,经常埋怨自己,甚至逃避现实。很多大学新生出现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焦虑不安、失落、失眠、注意力分散等症状,产生了压抑、孤寂的抑郁心理。
1.5 我评价不合理。
很多同学在高中时是学校的佼佼者,但是进入大学突然发现自己只是大学里的普通一员。面对新集体成员自己往日的优越感已经荡然无存,心里产生失落感。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素质高低的主要指标,每个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更为重要。有些同学丧失优势自我评价失调,由自尊心里转变为自卑心里,在某些学生身上就容易产生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方面的困惑。
2 大学新生心里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重新建立人生目标。
新生要学会思考和回答了“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对我来说什么最重要”这些基本的问题之后,还要结合现状,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制订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目标,同时要考虑到它的可实现性,并将它分解为可以一步步实现的小目标,要多订一些近期目标,少订长远目标。一个有目标的人,会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生命。而失去目标的“茫然感”长期延续,就会损耗生命。
2.2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寻求多种学习方式
2.2.1 大学以自我学习为主要方式,所以新生一定要建立主动学习意识。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计划,并自我检查学习效果。养成遇到问题主动找老师询问的好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会独立学习和分析问题,在学习方法上融入大学环境。
2.2.2 加强与高年级和其他同学的沟通。新生在面对学习困惑时一方面应该加强自我调节,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可以积极的像老生和其他同学请叫问题,争取得到大家的帮助
2.3入学后尽快了解学校,经常参加活动,力求尽快适应校园生活
2.3.1 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新生在入校安顿好后,马上就到校园的各处熟悉情况,在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就更加顺利、节省时间。
2.3.2 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做好在生活、学习作息上合理安排,学会自主理财等。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在组织中获得归属感和支持;在参加活动中体验集体的力量和温暖;遇到困惑问题也可以寻求辅导员、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2.3.3 在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中要善于表达和展示自己以获得自信。适应集体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将会为你走上社会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适应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生活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2.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4.1 新生在与人相处时要以诚想待,要善于了解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性格优缺点,这样交往起来较为容易。在和同学接触式要宽容大度、请信用、学会关心同学、尊重同学。发生矛盾时要冷静思考,多与人沟通。
2.4.2要掌握社交礼仪知识。交往中不要总是批评、责怪他人,掌握批评技巧。学会倾听他人的心声,赢得对方好感,加深同学感情。交友中把握尺度,选择合适的朋友,交往范围要适当,以免影响学业。
2.5在现实大学的基础上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新生在认识、评价自我时,也应面对现实,对心目中的理想大学进行调整,使其回归到现实中,以减少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心理落差和失衡。新定位的角色要建立在现实大学的基础上。
总之,大学新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在当今社会中应高度重视。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他的整个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所以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对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网络平台下的校际‘学生1+1希望工程’协作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BFDY067,项目主持人:安益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01-02
药学行业曾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但近十几年来,各高校大力兴办药学及相关专业,扩大招生,使得药学类人才的就业形势逐渐不容乐观。2007年后,药学大学生的就业层次降低、收入减少、职位升迁越来越慢,农村药学大学生也从此步入了“大学生农民工”的群体。就业压力大成为农村药学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心理进行了解析,并提出解决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此为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学生就业指导借鉴。
一、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1.心理落差大。首先,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药学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支付了比其他非医学类专业学生高的费用,毕业后必然期望得到相对优厚的回报。其次,我国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都要经历“十年寒窗”,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在各种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们在面临就业时,不只是单纯地要找到一份工作,而且是要找到一份回报高、环境好的工作以回馈自己多年的苦读。再次,农村经济条件差,农村家庭如果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尤其是学费相对较高的药学大学生,最后几乎都是负债累累,家人殷切地希望他们的就业能迅速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来自家庭的压力必然促使农村药学大学生希望得到高收入的工作。最后,近年来一路飙升的城市住房价格也导致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综上所述,农村药学大学生满怀希望地离开农村进入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走出了校门却进不了城市,父母的期望难以实现,家庭的责任也无法承担,难免造成他们的心理落差。
2.自负与自卑心理并存。一方面,农村药学大学生都曾是农村老家的“天之骄子”,他们“成绩优异”“高人一等”,临毕业时,也往往会踌躇满志,想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他们在找工作时,由于对自身评价过高,对工作岗位也期望过高,这就形成了自负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出身农村,总是以为别人会看不起贫穷的自己,总是觉得己不如人,虽然成绩优异却由于自卑而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不愿意与陌生人沟通,总是生活在自己狭小的小圈子里,拘谨、优柔寡断、自怨自艾,白白丧失了很多就业的机会。
3.盲目从众。学成就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担负起家庭责任,改善家庭成员生活质量,是每一个农村药学大学生的美好愿望。但是,有些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对自己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缺少自我抉择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并且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正确建议,最终导致他们在观点和行为上不自主地趋向于多数人,盲目“随大流”。近几年来,国际医药巨头,如美国辉瑞、英国阿斯利康等企业在国内扩大了市场,外企的工作岗位在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短期内获得高收入职员的案例后,很多农村药学大学生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放弃个人爱好、兴趣和特长,选择了去外企做业务员,将自己置身于狭窄的求职道路上,从而错失了很多其他有发展潜力的岗位。
4.焦虑退缩心理。农村药学大学生刚开始满怀激情地参与就业,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业不断受挫,导致学生悲观失望,焦虑难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讲,适当的焦虑可以激发求职者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就业成功率,但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农村药学学生逐渐开始退缩,产生抵制情绪,形成焦虑退缩心理。焦虑退缩心理使很多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甚至会产生退学、以后不再从事药学行业的想法,这无疑对国家的医药教育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二、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药学大学生自身的双重身份。农村药学大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大学生,具有城镇非农业户口,生活在城市,接受了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出生于农村,在农村接受的基础教育,在言行举止方面,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农村教育的特征。农村药学大学生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第一,农村药学大学生在重点高校就读的比例低。农村药学大学生因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多就读于非重点高校和中西部高校,而重点高校和经济发达省份高校中农村药学大学生的比例较低。重点高校和非重点高校由于教育理念、教师素养、科研水平差别,培养出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有较大差别。第二,农村药学大学生家庭环境所能提供的就业机遇低。医疗机构、药品检验机构、药品生产销售科研单位等多在城市,城市是药学大学生主要的就业地区。但是,城市中几乎每一名药学大学生背后都有亲友团关系网,他们获得较好工作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农村药学大学生。第三,农村药学大学生城市生活压力大。由于近年来城市房价、物价不断上涨,城市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城市药学大学生刚工作时可以和自己家人吃住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很多支出;而农村药学大学生吃住都得靠自己,其生活成本要远高于城市药学大学生,很多农村药学大学生都是“月光族”,某种意义上讲,“蚁族”“蜗居族”等名称是他们最贴切的称谓。农村药学大学生受到教育经历、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往往面临更大的压力。
2.药学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公平就业的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药学人才供给和社会需求矛盾突出,公平就业的体系还不完善,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随着高等药学教育机构的不断扩招,近年来,药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导致供过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其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环境差距较大,多数药学毕业生都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愿意留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再次,药学大学生大都希望去条件较好的“三甲”医院,虽然我国就业制度已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逢招必考”的政策,但由于就业制度还不完善,加上农村药学大学生自身等因素,在招考笔试、面试等环节中处于弱势地位。最后,一些招录单位不根据“岗职匹配”的原则招录,依然存在学历歧视和性别歧视,人为设置招聘门槛,如要求“211”“985”高校毕业生,要求男生,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等,这对多就读于非重点高校的农村药学大学生而言更是巨大的打击。
3.医药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素养的要求日益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内医药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模式逐渐和国际接轨,他们在选用人才的时候更加注重候选人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药学大学生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农村药学大学生所受的基础教育水平远低于城市基础教育,在其人格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导致他们在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不如城市药学大学生,使得他们的就业难度加大,从而形成各种心理问题。
三、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相对于城市药学大学生,农村药学大学生自身有很多优点,他们更加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不好高骛远等;另外,他们从小经历了农村生活,更加理解农村的艰苦,从而更愿意去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就业。高校一方面要及早地让在校农村药学大学生了解学长、学姐的事业成长历程,提前让他们明白毕业后的“农民工”生活是人生历练的一个过程,从而减小农村药学大学生对于梦想和现实的心理落差;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农村药学大学生对药学专业的态度,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农村药学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调整好自己的就业观念,从容面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2.实施药学相关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农村药学大学生相关能力培训。通过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导农村药学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理想,形成多次就业、逐步到位的职业发展理念;指导农村药学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放眼长远,以提升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择业依据;举办“药学之路”创业创意职业规划大赛,提高药学农村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学校可以根据不同药学岗位,了解各职位工作中需要的辅助专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Office办公软件培训、SPSS等数据统计分析培训、实验技能培训、销售技巧培训、沟通交往能力培训等,以提高农村药学大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增强农村药学大学生的就业实力。
3.健全“实习―就业”体系,努力做到“人职匹配”。高校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要和农村药学大学生充分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条件、职业理想和就业愿望等,再结合实习单位提供的实际岗位的内容性质来安排学生实习,尽量实现“人职匹配”的目的。
4.以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新型培养模式。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尤其是药学这类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要根据药学类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情况调整教育、教学的方法,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徐州医学院药学院在探索农村药学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形成了“班级导师+个人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关注农村药学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此外,徐州医学院药学院从2012年起,以2009级药学学生为样本开展了“校企联合定向培养药学人才”模式,按照双向选择的办法定向开展了首期“医药销售”方向工作岗位班。这种模式既解决了该班农村药学大学生学习期间的经济压力,又及早解决了他们的就业岗位,企业也获得了稳定的药学专业人才,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涛.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2]罗建远.大学生就业心理落差及价值转变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9).
[3]余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
[4]宋荣绪.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5(23).
篇4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9-02
独生子女大学生是近年来高校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群体,从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20多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正逐年增长。据调查,成都市的几所高职院校中独生子女学生已达65%左右。由于他们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也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都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举措,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目前高校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征
(一)性情孤傲,人际交往能力低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1]。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渴望交往,渴望友情。但由于他们长期以来的娇生惯养,自我中心严重,不懂得尊重理解别人;想与人交往,却不愿袒露心声,性格孤傲,我行我素。由于他们从小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基本的交往技能,不懂得商量、理解、谦让,不会和同伴相处,导致其人际交往不畅,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其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度溺爱和保护,他们的意志发展水平不够,表现为优柔寡断、盲目从众等。独生子女大学生长期在家长的庇护下,被动学习。进入大学后,一旦摆脱了父母的监控,就会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放任自流;有的甚至造成习惯性逃课,导致考试经常挂科。情绪多变,忽冷忽热;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容易丧失信心,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情绪控制能力弱。
(三)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差
在调查中,有54%的学生选择“回避”遇到的困难或矛盾,仅有16.4%的选择“正视并妥善解决”。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高。由于许多独生子女是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家庭众心捧月的呵护,没有经受过磨练,致使感情与心理相当脆弱。以至于很多独生子女学生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会表现出过度悲观、失望、焦虑、偏执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采取自虐或危害他人的方式进行极端宣泄,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四)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弱
经调查研究发现,有85%的独生子女学生“几乎没经历过实际生活的历练”;“每周都要和家长联系”的占62%;有44.12%的学生“每学期要回家5次以上”;“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向父母求助”的超过38.8%。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时时处处备受家人的呵护,事事由父母越俎代庖,以至于养成了懒惰、怯懦、依赖性强、主动性差等不良品质[2]。进入大学后,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有的同学表现出不会理财,有的同学甚至不会洗衣叠被,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同学害怕毕业,焦虑不安,不知如何融入社会。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面对全新的环境,便无所适从,难以适应社会。
二、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3]。当今,多数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其子女寄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的期望。他们将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轴心,为了给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处处给予特殊照顾和呵护。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这种特殊的家庭地位会易使独生子女变得骄傲自满、任性放纵、助长了“自我中心”意识,从而形成了骄横拔扈、自私自利的心理。另外,独生子女很少与同辈进行交往,很少能独力地探索事物,很少有机会发现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易导致独生子女学生性格内向、独立性差、人际交往能力缺乏等。
(二)学校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素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非智力素质,导致许多学生每天就是学习、考试度过,他们背负着太沉重的包袱和压力。在这种机制下,学校很难将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他们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虽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但品德素质不高,很少能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便出现了厌学、焦虑、自卑,甚至为逃避现实而轻生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大学生有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但高校活动内容与形式枯燥、单一,再加上独生子女大学生活动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使他们觉得大学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丰富多彩,而是单调乏味的。因此,在现实的碰撞下,独生子女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容易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社会原因
篇5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lp seeking attitude and coping strategies; and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demographic psychological help seeking attitude and coping strategie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lp seeking attitude questionnaire and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Results: (1) the scores of boy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irls' in the psychological help seeking attitude; (2) the liberal arts students in need of dimension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latter in anticipation of dimension were higher than the former; (3) the psychological help seeking attitude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4) attitude toward seeking psychological help in predicting two dimensions of coping strategies is a significant variable. Conclusion: Boys are more necessarily accepted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seek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expectation of psychological help seeking are higher than liberal arts students; expectation and dimension of acceptance can predict coping strategies, and the more positive response, the higher 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help seeking.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help seeking attitude; coping strategies
1 前沿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大学阶段是整个人生发展阶段的关键期,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个体在心理发展上发生着巨大变化,面临学习、生活、人生规划、情感等方面的挫折和困惑,极易出现诸如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大学生在面临这些问题时,性格各异的大学生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主动向他人或者专业人士求助,及时解决困惑;有的则选择逃避问题,悲观或极端面对。如果大学生能够顺利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就会掌握到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否则,学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对其社会、家人和自身而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就如何改善大学生寻求心理帮助的态度、有效地应对危机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了解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分析持不同心理求助态度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探究大学生的求助心理,对帮助解决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困惑至关重要。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从某师范大学的大一到大四共选取被试330名,有效回收问卷281份。其中,男生83名,女生198名;大一学生66人,大二99人,大三54人,大四学生62人;独生子女103名,非独生子女178人;文科164人,理工科117人;家庭所在农村219人,家庭所在城市62人。
2.2 研究工具
(1)大学生心理求助问卷:量表包含20个题目,4个因子,分别是预期、需要、接纳、信任,主要指标是总分和4个因子分,适合我国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调查,它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为0.8(p
(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包括20个条目,采用多级评分,结果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和消极应对平均分。重测相关系数为0.89,a系数为0.9;消极应对量表的a系数为0.78;效度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对因子模型作方差极大斜交旋转。
3 研究结果
3.1 求助态度、应对策略的描述统计
如表1和表2所示,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总分均值为27.929,标准差为6.633;应对策略总分均值为0.005,标准差为1.303。
3.2 心理求助态度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专业的被试在预期和需要上差异显著,结果如表三所示,理工科生在预期得分的均值上显著低于文科(t = -2.011, p
3.3 相关分析
心理求助态度及其各维度与应对策略之间的相关分析如表4所示,心理求助态度总分与应对策略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 = -0.204,P
3.4 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各因子及总分与应对策略各因子及总分之间的关系,将心理求助态度各因子及总分作为应对策略的预测效标变量,以逐步进入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预期与接纳在预期应对倾向时都是显著变量,两者的显著性P均小于0.001。预期与接纳两个变量的联合解释量为44.5%。从回归方差分析对回归方程的检验结果看,F值达到极显著水平(p
4 讨论
4.1 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在本研究结果中,在心理求助态度总分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仅在需要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与以往研究结果不符。在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接纳、信任维度上,男生得分也略高于女生,但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可能是因为其他维度均偏向中性,也可能与社会所赞许的男性处理问题、情绪表达的方式有关,女性可以比较随意地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而男性在面对心理困扰时,更多采取自己解决心理困扰或压抑的方式,这就使得在实际心理求助上,男性对心理求助态度的需要得分高于女生。此外,在互联网、电子产品高度发展普及的时代,网络交流成为普遍流行的交流方式,人们都通过QQ等交流工具向朋友、网友表达发泄情绪,因此在总的心理求助态度上,性别差异呈现不显著的结果。
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在心理求助态度中预期、需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因为文科学生擅长表达、喜欢和别人沟通,理科生谨慎内审,遇到心理问题时,文科学生便比理工科学生有更高的心理求助需要。
篇6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著,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概念和标准
由于国内外学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研究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一样,有关心理健康的涵义迄今为止都没有统一的意见。早在194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之时公布的章程就已经指出:“健康不只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应处于完整状态。”1989年,WHO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提出了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郁景祖,1995)。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同志《在青年心理学》中提出了青年健康5条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做的3项新规定,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状况,提出了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仔细观察对比:①是否有满意的心境和正常的学习态度。②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③能否客观公正地审视评价自己。④有没有完整的人格。⑤个人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⑥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年龄特征。
二、当代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西安文理学院的李建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中总结了当代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1.环境适应能力差。2.情绪不够稳定,人生态度不够乐观。3.意志力脆弱。
李金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危机应对模式探索》中总结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危机情势。大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环境的突变,一下子从他律环境进入到没有监督的需要自律的环境,很多学生由于无法适应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他概括有四种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障碍、生活没有目标,缺乏动力,恋爱缺乏责任感,性意识淡薄和就业困惑。
调查分析显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现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范围从以前的专科生和冷门专业,扩展到现在的专科生、高职生、本科生、研究生中。几年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习效果不好、成绩差,精神萎靡不振,坐立不安,现在已发展到纵情发泄,违法乱纪,甚至出现轻生或杀人的恶性事件。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互联网因素等客观因素和个人主观因素是引起大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因素。
1.所有研究者都认为社会环境因素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陈杰峰认为社会责任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现代社会不断加快节奏所带来的压力是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2.家庭因素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齐平等人认为中国父母包办式的教养方式使孩子缺乏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能力,一旦进入到大学这种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 他们就感到困惑、迷茫。李志国认为父母关系不良、紧张或冲突, 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表现出自私、敌视等心理和道德方面的欠缺。
3.学校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状态有着更直接更深刻的影响。齐平等人指出,我国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再加上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设置的不健全,使得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
4.网络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新途径。官捷认为, 当代部分大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 整天沉湎于虚拟世界,丧失了正常的人际交往,严重的可能导致人格分裂。
5.大学生自身是心理问题的主观因素。宋志英认为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期,其生理早熟和心理滞后之间的矛盾会导致需要爱和理解爱、需求与满足之间的偏差和矛盾,一旦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和调适,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
四、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对于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研究者们提出以下一些观点:中国石油大学的王薇提出了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对策。第一,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还要加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程。第二,转变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高等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中去,全面渗透、全方位的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
孙晓莉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分析》中更强调大学生自我调适。1.常常鼓励自己。2.情绪发泄。例如,和亲友、朋友诉说。或者大哭、唱歌、做体力劳动,在狂野上大叫等等都能发泄自己的情绪,排解忧郁的沉积。3.发展兴趣。通过唱歌、绘画、跳舞、体育运动,都可以培养一种乐观的品质,敢于面对的精神,对心理健康大有好处。4.学会处事技巧。5.学会放松自己。
李建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中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之外,还提出了一些比较新颖的对策。他强调学生的自助与互助,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自我持之以恒的训练。针对新办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在新设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应当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动向并及时疏导,突出对新专业新生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杨江水.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0):35-39
[2]黄艳娥.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5(2):17-20
篇7
一、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处于18~24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生理已基本发育成熟;智力已经达到发展的高峰;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极容易出现偏差;情绪情感丰富而强烈,但并不稳定,具有明显的两极性;性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容易导致性心理失衡。这些发展特征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其特殊性。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应问题
从中学时代到大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陌生的环境下,对大学新生而言,无论是生活条件和学习任务,还是个人目标和社会期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习方面,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紧张变为宽松;在生活方面,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性;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角色多重化。在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又难以及时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大学新生很容易产生由期望感和失望感交织成的焦虑心理;由满足感和空虚感交织成的抑郁心理;由自豪感和自卑感交织成的失落心理;由新鲜感和怀旧感交织成的孤独心理;由独立感和依赖感交织成的迷惘心理。
2.学习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也是引发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教育存在很多不同,所以即便大学生在学业方面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仍然有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学习问题,包括学习方法选择不当、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兴趣、考试焦虑等。
3.人际交往困扰
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拥有幸福感的基本前提之一。这也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交往呈现出多元性与开放性:交往的范围扩大,交往对象由以前的亲朋好友转向更广泛的社会交往群体;交往频率提高,大学生交往由偶尔的相聚发展到经常聊天;交往方式以寝室为中心,社会工作和网络社交占主导;交往目的呈现多样性,表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大学生渴望友谊,迫切希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但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交往阅历,加之个性和交往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问题,所以造成大学生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会出现缺少知心朋友、与人难以相处、与人交往平淡和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
4.情绪调节问题
处在青年早期的大学生,心理上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尤其反映在情绪上。相比于中学生,大学生情绪存在着两极性和矛盾性;情绪内容丰富多彩,以乐观向上为主,但情绪表达趋于隐蔽;并且情绪体验趋向于心境化,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管理自身的情绪,极有可能造成大学生抑郁、焦虑、冷漠、愤怒等不良情绪。
5.情感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爱情无疑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也是大学生最困惑的问题之一。目前,大学生的恋爱出现低龄化的趋势,恋爱的比例逐渐扩大,恋爱的行为公开化,恋爱的目的也呈现多元化。对大学生而言,恋爱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学生在恋爱中体验到单相思,有的学生陷入被动恋爱或是失恋的苦恼之中,还有的学生过早坠入爱河,但又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这些问题可能给大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困扰。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和协调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社会、家庭及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
首先,逐步形成学校、社会、自身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注重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而家庭需注意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
2.大学生自身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
坚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要合理,做到有张有弛;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有需要,可以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
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红英,舒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3]邓志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篇8
一、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困境
1.自我中心,抗压能力差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都是95后、0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始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在教育方式方面也是“以孩子为中心”,尽最大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这样一来,学生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自我意识强,缺乏对人、对事的包容性,一旦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很容易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进而造成抑郁、极端等心理问题。
2.内心浮躁,自我定性缺失
95后、00后的大学生,他们很少吃苦,父母也不愿意让孩子太苦太累,除了让孩子学习,一般很少让孩子去体验其他身边的事情,学生很少能够自由地、独立地完成一件事情,从而造成了学生对事物的专注度不够,遇到问题往往会直接放弃。相对而言,民办院校大学生要比普通大学生的家庭条件要好,他们在家庭受到的呵护更多,从小的压力就少,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压力,很难进行自我反省,难以驾驭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各种浮躁、不耐烦的心理特征。
3.情感障碍,人际交往能力不强
情绪情感障碍指的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消极情绪。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民办院校学生在心理上的情感障碍主要体现为紧张、焦虑和抑郁,并且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通过心理咨询我们也发现,有些民办院校大学生存在着人际关系交往的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体现在同学之间,同时也体现在师生之间,这不仅不利于民办院校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同时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强化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1.坚持合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首先,坚持预防和矫正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强化民办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通过教育、引导、疏通的方式,克服民办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把各种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另一方面,要及时对民办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正,发现问题之后要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使其心理回归到正常的心理状态上来。其次,坚持全体和个别相结合的原则。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学校应该坚持大局意识和总体意识,制定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网络;还有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差异性的教育和引导,强化班主任、班长的作用,对个别学生进行调研观察。再次,强化内容和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克服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适应新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在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内容,不仅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应该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等,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优化民办院校心理健康保障模式
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民办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团队存在诸多的限制,在人员招聘方面存在很多的条件限制,高素质、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指导老师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基于此,民办院校应该积极克服困难,建立学校、老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心理保障模式。学校高度重视,在制定合理心理健康制度的同时积极引入高水平的人才,成立学校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老师应该强化对学生的关注,及时地发现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的心理困难和问题进行排查和引导,让学生及时走出心理困境;学生应该加强自我教育,组成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小组,把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通过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民办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的大学必修或者选修课程
通过对数十家高校的调查,我们最终得出结论,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选修或者必修课程的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普遍高于其他高校。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识,这对于学生身心免疫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因此,我们认为,各个高校均应当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分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学校应当积极地引入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静.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应对[J].中国轻工教育,2015(06).
[2]吴亚子.近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进展及存在问题[J].教育评论,2015(07).
[3]黄士华.心理委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7).
篇9
[3]苏伟,杨红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理论探索,2012(02)
[4]徐惠红,沈枞枞.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5)
[5]徐静英.河北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
作者简介:
郝红霞(1970.7- ),女,汉族,河北深泽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车玉芬(1970.9- ),女,汉族,河北威县人,硕士,邢台现代职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徐建平(1982.12- ),男,汉族,河北任县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篇10
1贫困大学生常遇见的心理问题
从目前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其通常具有自卑、抑郁、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
1.1自卑、悲观、抑郁心理
贫困生来自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生活比较俭朴,他们更容易计较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当今社会又是一个张扬个性,追求时尚的社会,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原因,不仅在从小接受的教育还是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上都弱于条件好的大学生,从而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进而产生自卑心理。而且贫困大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肩负着父母的希望来到学校,可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式不好,大学生找工作难,使得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更大,有些贫困大学生能够不怕辛苦,通过自身努力学习和工作实现自身价值,但有些就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从而变得悲观,抑郁。
1.2敏感、多疑和过度自尊心理
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的自卑和抑郁导致内心非常脆弱、敏感、多疑。他们不愿被同学发现自己经济上的困难,害怕被同学当着“另类”看待,个别同学由于害怕同学嘲笑甚至放弃贫困生的认定。而且,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论和看法十分敏感,常怀疑背后有人在议论自己,对于身边的人大都显示不信任。并且自尊心特别强,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不如人的地方,更不愿让别人说自己家里穷,甚至有时会把一些善意的帮助看做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侵犯。
1.3焦虑和易怒心理
贫困大学生相比于其他同学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由于家里贫困,父母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同时贫困大学生又缺少交流对象,压力不能良好的释放,只能不断累计在心理,这严重影响自身情绪健康,往往一些小事情都会使他们变得暴怒。这更加增加了他与周围同学的距离,使自己更加孤立,渐渐地,情况会变得愈来愈糟。
2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
2.1家庭经济贫困
经济贫困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经济条件的不足,使他们这个群体在学习条件、消费水平和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受到了限制。上了大学以后,他们往往带着之前家庭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与外面世界产生严重冲突,使得自己与周围的人产生落差,觉得自己落后于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由于经济贫困,使自己不能很好的在这个张扬个性的社会中展现自我,甚至产生自闭心理,主动疏远周围同学,使得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
2.2资助体系的不完善
虽然现在不少社会机构对贫困大学生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有些团体,利用其为大学生提供资助来大肆宣扬自己功德,为自己的品牌打广告,这大大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十分脆弱,对于自己贫困更是特别敏感。这种大肆宣扬使得贫困大学生心理更加自卑,痛苦和抑郁。现在在各大高校都有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但是资助名额有限,资助金额也有限。并且在资助时,由于有些贫困生不愿说出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使得名额分配中难免有失公允。
2.3自身原因
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自尊心特别强,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有些是出于自卑不愿说出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他们认为家庭贫困是一种耻辱,使得自己无地自容。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贫困事实,又缺乏努力工作改变现状的决心,使得有些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
3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对策
3.1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帮扶体系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经济贫困,所以我们首先要从经济条件入手,健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帮扶体系。继续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力度,通过各种助学金,助学贷款,入学绿色通道,勤工俭学,学费减免等策略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教育。其中以入学绿色通道为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的保障,各种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为贫困大学生顺利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持,勤工俭学是培养贫困大学生通过自身双手实现自我价值的品格,鼓励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完成自己的高等教育。
3.2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尊自强
经济上的贫困不一定能产生心理问题,优秀贫困生并没有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自怨自艾,觉得低人一等,因为他们相信贫困只是暂时的,他们有通过自己双手创造财富和改变命运的信念。我们应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多与同学交往,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在与人交流、沟通中渐渐打开自己封闭的内心,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开阔自己的视野和心胸,这也可以逐渐消解个人心理上的压抑、自卑的消极心理,进而形成自尊自强的性格。
3.3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贫困生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等都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3.4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高校需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立融洽的班级氛围,大家对贫困生应该一视同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拉近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同学的距离,让他们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加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同时,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抵制拜金主义,减少消M差距造成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篇11
高职院校大学生年龄大多在17-20岁之间,生理已基本趋于成熟,但还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还比较幼稚,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还没有达到完全了解的程度,心理承爱能力不强,对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能从容面对,所以就表现出迷茫心理、自卑心理、抑郁心理、焦虑心理、不安心理、怨恨或逆反等心理情绪。这样势必对他们的学习和个性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在现阶段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抚平心理创伤,以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终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国家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心理健康状况差,出现诸多心理障碍如强迫、焦虑、偏执、抑郁、敌意、恐惧、人际敏感和躯体化等;其次,大多数学生有情绪困扰,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情绪障碍的神经症在大学生心理疾病中所占比例较高;另外,心理障碍使得退学、休学的比例升高。
高职生除了具备以上这些特点外,因为进入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还表现出以下特点:
1.对大学的学习方式表现出不适应。高中时的学习主要是在外部压力的严格控制下,为考重点大学而学习,他们如今来到大学,为未来的长远目标学习不适应,缺乏把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的能力。他们刚刚摆脱了高考的烦恼,又陷入了目标迷失带来的心理困惑。在学习方式上,高职院校讲究自觉性和灵活性,对那些已经适应了高中老师强加的学习方式,对大学的学习较难适应,有些学生甚至不知从哪学起,甚至产生了“混”文凭的想法。
2.对社会环境表现出不适应。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增长快,希望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然而他们的社会成熟度相对来说发展较慢,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人际关系的矛盾,使得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最终导致对环境适应不良与社交障碍,常常为此苦闷、自卑以至影响了身心健康。
3.就业需要突出。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主要是要增强岗位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就是为了能顺利就业。所以,在许多学生的发展目标中,就业是首要的。然而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就业竞争的相对激烈,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还未稳定,他们面对“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样才能就业”等问题存在着许多困惑,出现一种面对就业挑战的焦虑感。
4.成就事业的信心不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有部分学生由于在高中的学习成绩不好,因此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学习无兴趣;有部分学生对提高职业素养的意义理解不透彻,简单地认为自己以后出去工作就是做一名工人,只要混个及格混个文凭就行了;还有部分同学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内容认识不深刻,认定自己以后就那么回事,一个专科生没有什么大出息,所以不想去努力奋斗……总而言之,许许多多的因素,有些学生失去积极进取精神,对自我价值没有定好位。特别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们高职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感到自身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在紧张和不安、压抑的心理状态中,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情感为重原则
情感是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高职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矛盾的情感得不到交流、沟通、疏导,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受伤的心灵得不到抚慰。教育是一种感动人心灵的工作,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我们只有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用积极、健康的情感去感动学生,把无私的爱倾注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真诚的信任和接受,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在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变化,看到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彰。要了解学生的变化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他们的变化,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并尽量满足他们正常的情感需要。
2.实效性原则
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各种实际情况制订措施,全心全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那样只能招致学生的反感,使心理素质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成效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手段的科学化,要从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着手,切实有效地实施和开展。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时,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必须要具有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真诚亲切的教育态度、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另外必须要有耐心,而且要能正确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自以为是、主观武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针对性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别。每个学生因家庭环境,生活水平、生活经历、性格特征、心理承受力等因素的不同,其心理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所以,我们在面对全体学生实行公正、公平的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素质和具体特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实施个别教育。特别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单独谈心聊天,单独辅导。对极个别心理存在严重障碍的学生尤其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及时找出问题根源,疏通教育,保证其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达到转变思想、重塑个性的作用。通过针对性原则的心理教育,最终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发挥各自的才智,向着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群体的方向发展。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应对策略
1.开设专门的心理培训课
学校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设心理培训课程。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亲临课堂。心理老师、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感情细腻和责任心强的教师都可担任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培训,特别是通过校内专业的心理授课教师可以为学生随时讲解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学校可以聘请校外心理专家或心理咨询师不定期地为学生做心理素质教育报告,让学生从理论上高度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而从专业的角度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2.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和跟踪档案
心理辅导培训课程主要是以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然而对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不定期、经常性出现的学生,学校除用现有的专门的心理服务咨询室服务外,必须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同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治疗与跟踪观察。
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的建立,登记的内容要有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资料,入学时和历次体检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智力、性格、情绪表现以及平时的学业成绩、个人表现、奖励等资料,辅导员、家长、同学对其的了解及对其简要的客观分析和提供的学生人格分析记录(日常言行、作文、周记)等等。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有利于及早发现并解决高职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3.成立网络心理咨询室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个人电脑己十分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与信息,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让教师对学生在网上进行心理咨询和即时心理辅导成为现实;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让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宽松的交流环境中,便于学生把自己的苦闷、压抑和困惑倾诉出来,也方便学生就一些敏感的问题向老师求助。
4.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各学科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任何一名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担当起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职责。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满足学生的需要。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有错时,老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及老师的希望,让学生内心真正接受,把教与学这个过程上升到十分和谐美好的境界,使学生身心愉悦,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其次要坚持成功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并在自我肯定中树立自尊和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另外要坚持正确的学生教育观,少点名批评和指责,多用表扬、鼓励,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再一个就是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发展兴趣、发展特长;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也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营养剂和原动力,任何其他学习动机只有伴随以兴趣才能持久。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上多下工夫,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篇1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尽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与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面对新环境引发的心理焦虑。随着高等院校普及度的不断提升,大学生人数近年来不断增长且呈现出低龄化。这些学生大多都是90后,多为独生子女,在步入大学校园之前,衣食住行都是由家长安排好的,每个人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这些学生很多都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大学生活中无法调整好生活和学习的节奏,学习进度跟不上,加上处理不好与室友之间的关系。在这些问题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都会出现焦虑不安、神经紧张的现象,严重的甚至还会食欲不振、心情抑郁。2.人际交往处理不当引发的不良心理。大学是人际交往的开始,步入大学校园之后,学生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有很多,比如说室友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以及社团同事关系等。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终归不可能尽善尽美,总会出现各类人际交往问题,这个时候,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就会吞噬学生的心理。心理调节能力的强的人会在短时间内调整好心态,找到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方法,但大多数学生无法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严重的还会一蹶不振,整日与颓废、焦躁为伍。3.其他方面造成的心理问题。除了上述小环境引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外,由于大环境变化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十分常见。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急剧变革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无疑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了很大影响。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开始焦躁、烦闷、精神萎靡,不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另一方面是不同文化碰撞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迎来了大繁荣,各类思想文化大范围在校园内传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这些文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于思想和情感都处于敏感阶段的大学生而言,这些文化对其造成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1.优化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事实证明,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大幅度降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几率。因此,对于高校发展而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校园环境进行优化势在必行。校园环境的优化除了校园设施的优化之外,最重要的是校园文化优化,尤其要注重人文环境的改善。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优化校园环境,才能够为学生营造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使其可以健康的成长。2.开展心理测查和心理咨询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开展心理测查和心理咨询活动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心理辅导的根本目标,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并以测查结果为依据,对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对于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应及时开展辅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心理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所以在对辅导方法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最佳的措施,进而达到最佳的辅导效果。3.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作为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产生原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需求,并为其提供相应帮助,以此来扫清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辅导员应注重构建心理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档案,高度重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也是各种各样,高校若想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就必须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从多个方面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篇13
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采用评定量表的方法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UPI和SCL-90量表是目前国内高校应用比较广泛的评定量表之一,这两种量表在全面掌握、了解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无法深入分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方法,对三届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访谈,试图对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应对策略。
一、大专院校新生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1.情绪消极,自暴自弃。一部分学生将进入大专院校看作是命运的捉弄,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形成了消极的情绪、行为状态,这部分学生对所录取学校认同度较低,甚至产生了对学校、师生抵触的心理状态,严重的出现退学现象。在笔者的访谈中,有学生发出:“来这里心不甘情不愿,我根本不想来这所学校,是这所学校害了我,我现在无事可干,一天就是睡觉”的怨言。这样的情绪体验致使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不能与老师、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阻碍了大学生活的适应。
2.目标缺失,得过且过。多数学生对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缺乏心理准备和认可,表现出迷茫、困惑、无所事事的状态。当问到“三年之后,你想做什么?”的问题时,很多人开始沉默,一部分同学则回答“到时候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目标的缺失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和进取的动力,得过且过。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几乎每个学生都用“失望、无聊、迷茫、郁闷”这样的一些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情绪状况,这种情绪体验影响了学生们的实际行动。学生们是这样形容他们的日常生活的:“除了上课,没事干,太无聊,平时上网。”“上课想听就听会儿,不想听就不听,注意力也不集中。”“大学不是当初想的,学期结束都没感觉,很少翻书。”
3.自卑心理严重,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有学生谈到:“我进校几周来,什么都没念到,反而把自卑给念出来了,感觉迷茫,不参加任何活动,也没心思看书。”自卑的心理状态给学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一是对自己未来缺乏信心,甚至不敢谈及自己的未来;二是因自卑形成了偏执的性格,抵制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助;三是过分自卑导致盲目好强,处处争强好胜,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自我认同度较低。
4.学习兴趣不浓。大专院校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强的特点。在问到“在学习上有什么打算时?”有的同学回答:“职业资格证书、自考都不想考,做到不旷课,不挂课就行。”“上课听不懂,也没管。”“别人不学自己也不想学,一开始听后来不听,没兴趣,听不懂。”“上课没听多少,迷糊,睡觉。”这样的学习状况一方面会加重学生学习的焦虑感,另一方面会影响其择业信心,造成就业困难,最终影响人生规划。
5.人际交往不适。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不适,大专院校学生人际交往不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际交往范围过于狭窄,交往圈子主要是同一宿舍的同学,很多学生反映,进校近三个月还不能叫全同班同学的名字;二是交往主动性不强,与他人交往平淡。与同学交往仅局限于上课、集体活动等正式场合的交往;三是存在与旧有交际圈中断的风险。部分大专院校学生因自卑,不敢、不愿意与中学同学、老朋友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往恐惧。新的交际圈未能形成,旧的交际圈又存在中断的风险,导致大专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不适方面问题更为严重。
二、大专院校新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根据访谈情况分析来看,大专院校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由以下因素所致。
1.个体内部因素。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阶段处于人一生中的青年中期,具有典型的青年期过渡性特点,这个时期是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步成熟的关键期。未能考取理想的院校降低了他们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处于消极状态,因而出现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自卑等心理问题;二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通过复读之后被录取的,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产生了学习焦虑;三是心理准备不足,一部分学生经过家人的反复劝说勉强进入学校,从不情愿到顺从本身就是一个心理挑战过程;四是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本来就是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对新环境的不适加剧了学生的心理障碍。
2.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大专院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在笔者所访谈的班级中,一次国家困难助学金的资助,有2/3的学生提出申请,其中近一半的学生提供了县民政局、乡(镇)政府、村委会出具的“三级”贫困证明,这些学生既想获得资助,但又不愿让其他同学知晓自己的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矛盾,自卑心理更加严重;还有一部分单亲家庭学生表现出人际关系不适的问题,同学们评价这些同学较为冷漠、封闭;学生在家庭结构中的角色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西北地区家庭对家中的长子、长女期望较高,他们承受的压力较大,然而高考的不理想让他们自认为辜负了家人的期望,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3.学校因素,高中阶段的教育和对所录取院校的认同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从高中阶段的教育来说,目前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基本上还是高考导向的应试教育,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只关心学习情况,而忽视了学生身心方面的需要,心理调试技巧缺乏。从所录取院校来说,入学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的缺失或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不突出、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如较高的办学水平、良好的学风、积极上进的校风、和睦的师生关系会减少学生的心理落差,有利于化解学生消极情绪。
4.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及社会舆论对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高考成绩及所考取的学校层次作为社会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使得学生过分看重所考取的院校;二是现阶段整个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及学生存在认同度较低的状况,这更加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认同。
三、大专院校新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应对策略
1.加强心理辅导体系建设,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缺乏主动性,发挥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作用。所以,应该创新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和治疗功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开展团体性心理辅导。针对高考失利对大专院校新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应该至少接受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高考成绩,正视录取结果;其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全面普查学生的心理状况,尽快建立心理档案,为进一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对心理障碍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做好准备;再次,建立宿舍一级的心理联络员。
2.重视学生管理,创新学生日常管理理念,学校作为育人场所,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加强管理有利于学生尽快摆脱消极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从外部因素出发达到调试学生消极情绪和行为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其次,重视专业教育,树立学生的专业信心。
3.正确认识自我,积极生活,个体是心理问题及其调试的主体。首先,学生应该正确对待高考结果,认真填报志愿,尽可能的了解所报考院校和专业的真实情况做好报到的心理准备;其次,正视自己的心理情绪,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化解心理问题;再次,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尽快融入学校生活;最后,树立目标,立志成才。
4.改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身心健康,一方面家庭成员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个人发展观念;其次,家庭成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身心状况,适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再次,家长应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全方位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关注学生的表现,配合学校对学生的引导。
大专院校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特点,所以采取的教育应对策略也应该是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和紧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专院校新生心理问题的调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