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护理质量优秀案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学院2010级护理专业(1)(2)两个班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名学生均为女生,年龄20~24岁,平均(21.1±1.7)岁;对照组53名学生均为女生,年龄19~23岁,平均(21.3±1.2)岁。两组学生均需完成一学期共计115课时,其中理论课57课时,实践课58课时;两组学生在年龄、课时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内容如下。1.2.1案例教学法1.2.1.1课前准备精选案例为使所选案例符合当节课堂的学习目的,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精选案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而且需要具备举一反三的引导作用。例如在讲授“压疮”这节课时,可以将以下病例作为本节护理课的教学案例:患者女,67岁,入院前3周因脑血管意外受损导致左侧肢体出现功能障碍,患者意识清晰,大小便失禁,住院1周后,发现患者骶尾部皮肤呈紫红色,有水肿现象,皮下可见硬结。1.2.1.2巧妙呈现案例案例的呈现时间可以是课前、课中、课后的任意一个阶段,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一般认为,在课堂开始的前10min呈现案例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氧气吸入法时,可以将准备好的案例资料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文本案例转化为录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这样可以使典型案例更加具有吸引力。1.2.1.3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是案例呈现之后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讲授上面提到的案例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4个问题:(1)患者的骶尾部出现了什么病变;(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案例中的描述,该患者的患病程度怎样;(4)应当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提出这4个问题之后,需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自学完成之后,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分析,各抒己见,取长补短。1.2.1.4进行角色扮演待学生讨论完毕之后,由教师主持,请学生模仿上述案例,一人扮演患者,另一人扮演护士,通过角色扮演检查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也能更好地体会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培养其专业的情感态度具有重要作用。1.2.1.5案例总结评价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角色扮演”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此外,还要对整节课堂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正确的观点和理论基础,剖析错误的观点。1.2.1.6作业布置与考核课堂教学完成之后,需要针对本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对案例教学的认知感。1.2.2评定方式1.2.2.1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量评定表本次研究需编制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量评定表,编制过程中需参考相关的文献著作,并结合教育专家的咨询意见和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经护理教育专家和统计学专家的反复审阅,最后形成初始考量评定表[3]。考量表共包括22个评价条目,其中,案例质量评价6个,课堂教学能力5个,教师教学态度5个,课堂教学教学效果6个,每个条目共包括5个选项:非常好、好、一般、较差、非常差,并分别赋予以上选项为5分、4分、3分、2分、1分。评定方式包括专家评定、教师评定、学生评定[4]。专家和学生评定内容除了具备考量表的基本条目之外,还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设计是否适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广度是否适宜、有无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是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民主,共6个条目,每个条目共包括4个选项: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认同,并分别赋予以上选项为5分、4分、3分、2分[5]。1.2.2.2期末考试成绩待两组学生完成《护理学基础》的全部课时之后,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将期末考试成绩分为4个等级:85分<优秀≤100分,75分<良≤85分,75分<及格≤60分,不及格<60分。
1.3观察指标
待两组学生完成《护理学基础》的全部课时之后,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由于学生和专家的专业水平和考量角度不同,需要在分别统计评定结果之后计算评定方差[6]。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专家和学生的评定结果以及方差分析结果比较
经专家和学生评定后,观察组的6个评定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的评定方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重要地位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但是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却对整堂课的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案例的搜集者、讨论的发起者、理论学习的引导者、总结分析的点评者,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7]。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也直接决定了《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王秀华等[8]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learning,CBL)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综合护理能力,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否认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这样的学习效率未必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好,有些甚至觉得时间花费比传统教学方式多,然而学习所得不见得比传统模式多,所以,她们研究发现可能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内学者邓安梅等[9]也研究发现,由于传统教育在我国的教学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牵制着我国教育模式的发展,因此,学生们所接受的正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一旦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观念未必能够马上转变过来,而与此同时,我国教师能力的差异不一,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往往存在不连贯性,这样就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条件,要求实施案例教学模式教师要在关注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应该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空间,使得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更多更有说服力的案例教学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能从言传身教的模式中得到最直接的经验体会。赵坤婷等[10]也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之间建立合作、开放、交流、平等的密切关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发挥案例教学模式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研究中发现,在评估教学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设计是否适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广度是否适宜、有无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是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民主等6个条目上,观察组所得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判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气氛等方面均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提高,有助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开展,在开展《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时候,可以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生动、有趣,更能通过形象具体的案例来体会理论的精髓,从而改变《护理学基础》传统的呆板、乏味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2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借助生动形象的临床案例,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层剖析问题,可显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课堂教学中,真实情景的创设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为“师生互补、教学相辅”,改变了以往“一教一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分析案例、角色扮演等环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生动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国内学者研究显示,护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正性评判,但能力尚未成熟,在系统化能力和思维自信心等方面仍然显得比较薄弱[12]。李莎莎等[13]研究指出,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成绩十分优秀,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中确显得尤其蹩手,面对患者束手无策。类似此类情况,可能与学生的年资偏低、学生缺乏专业的信念有一定关系,也可能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密切相关[14]。因此,案例教学法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惯性,通过模拟案例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样能使得学生在模拟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再经过小组的讨论和分析,得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还把学习设置为一个真实、复杂的问题情景中,使得学生能够模拟直接接触到患者,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同时引导学生去如何发现患者的问题所在,分析如何解决其的困惑与问题,这样就不仅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还更能够提高《护理学基础》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在本研究中明显发现,通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案例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积极性和效应性。在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中,优秀、良、及格、不及格的百分比分别为64.3%、30.4%、5.4%、0,对照组的优秀、良、及格、不及格的百分比分别为45.3%、35.8%、13.2%、5.7%,可见,观察组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6名学生中无一名考试成绩不及格,对照组中有3名学生考试不合格。这与国内符丽燕等[15]的研究结果也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能够通过具体案例的呈现,使学生快速掌握护理学基础课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值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慧敏.《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初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83-84.
[2]朱丽丽,张会敏.病案情景模拟考核在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85-86.
[3]赵嘉,陈运香,高燕.高端模拟教学试验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7):63-64.
[4]潘一楠,李莹,周瑾,等.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3):69-70.
[5]乔昌秀,吴玉坤,李丽,等.护理专升本《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9,30(16):1848-1849.
[6]刘云儒.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16):149.
[7]陈资妹,郑玉仁,郑建盛,等.模拟情境演练法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29):2704-2705.
[8]王秀华,谷灿,毛婷,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6):405-408.
[9]邓安梅,朱萍,周哗,等.PBL教学法在试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27-1129.
[10]赵砷婷,自洪波.PBL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55-1058.
[11]董晓红,李淑珍,陈良琼,等.情境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24):2232-2234.
[12]李慧,唐四元,王井霞,等.国内护生评判性思维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9,24(7):92-94.
[13]李莎莎,周郁秋,杨金伟,等.我国小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水平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10A):4-8.
篇2
一、悉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在当今社会,国家极力倡导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已经成为时展的主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课堂的建立,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我们知道,教和学从来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教和学的主体只有和谐相处,形成融洽的氛围,才能促进教学环境持续健康发展。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关系中努力学习,积极思考,促进教学成果的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是教学效果沿着健康方向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石。因此,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悉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二、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在中职院校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那就是中职院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来自于中考过程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学习不认真,态度不端正的问题。教师要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方式的改进,需要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对外科护理教学的学习兴趣,充分认识到护理学教学知识对于学生今后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学生形成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积极心态,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例如,在外科护理第一堂课上,教师就可以给学生灌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思想观念,让学生了解护理工作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护理人员对于即将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沟通,和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促进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顺利完成。而手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悉心护理,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促进护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观察能力
众所周知,外科护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外科患者来讲,绝大部分的病情发展较快,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临床观察能力,并且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因此,教师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观察能力。例如: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注意患者细微的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防止病情的恶化。在外科护理中,护理人员的临床观察能力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能力,护理人员需要有敏锐的临床观察能力,利用视、听、嗅、触等手段,不断搜集与患者相关的资料,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良好的临床观察能力,对于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搜集第一手临床资料都具有良好的意义,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当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观察能力,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四、增加临床见习时间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要才能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让学生临床见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接触患者,在实践操作中了解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存在哪些不足,并不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五、充分注重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教学相对纯理论教学来讲,具有明显的优势。实际的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了解今后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见解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增长学生见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上是笔者在外科护理学教学
(下转第244页)
(上接第243页)
中的一点体会,对于提高外科护理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帮助。今后,笔者在教学中还将继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培养优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莉莉,刘化侠,李蕾等.外科护理学虚拟临床病例软件的开发与效果评价[J].华护理杂志,2014,49(2):226-229
篇3
探究合作法,是一种互动性以及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方法[1]。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查询、探讨与交流、创设情景、动手操作等,即由学生自主活动探索求知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医学护理专业课程[2]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及解决问题能力。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新的护理观和创新能力及分析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实用型护理人才,探究合作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临床案例引出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营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求新,有效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新模式。
1.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案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目前,国内医学专业的发展并不是十分的充分,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师或者是年龄偏大的老资格教师,或者是他们培养的刚出校门的青年教师。因此,这就直接的造成了医学护理的专业案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仍然占主导地位,每节课的主要内容依然是理论知识,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其丧失了独立思考、勤于动手以及团结协作等能力,严重的制约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1.2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案例教学缺乏实际操作性以及应用性
医学护理专业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但是目前的中职卫校一般没有自己的教学医院,临床课教学不能在病房完成。课堂教学仅仅依靠模拟病房和多媒体网络信息教学系统,导致整个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课程枯燥范围,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丧失了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以至于大多数学生都只是“纸上谈兵”的书呆子,甚至连理论知识都没有充分掌握。
2.探究合作法在护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得到应用的必要性及意义
2.1探究合作法是提高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将探究合作法应用于医学护理专业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帮助其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并且能够和同学相互合作、沟通交流,实现其对未知领域的共同的探索,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风气,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2探究合作法是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新变化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才是指:有创造力、具有团队意识、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过硬的社会交往能力的人。而我国现阶段中职卫校将探究合作法应用于医学护理专业案例教学,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与他人沟通交流,实现合作的能力,从而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社会新变化的创新型人才。
3.我国中职卫校实现探究合作法应用于护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现实途径
我国人口众多,中职以上的在校学生所占比重大,再加上近些年来,我国的就业情况十分紧张,人力资源市场拥挤,就业率明显偏低[3],因此,我国的中职卫校要想提高本校的就业率,增强自身在整个教育领域的竞争力,就必须努力提高本校学生的素质,将其培养为适应新时代变化的创新型人才。以医学护理专业为例,把探究合作法广泛应用于护理专业案例教学过程之中,对于提高中职卫校的教育教学效率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3.1加强投资力度,保证探究合作式教学的正常开展
充足的资金是探究合作式教学的正常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学校本身并无足够的资金,来作为研究探究合作法在护理专业案例教学中的活动经费,因此,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教育及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力度,加大投资,努力为其提供资金保证,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4]。
3.2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努力实现探究合作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应用
从根本上讲,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而探究合作法就是人性化教育教学的一种具体的表现方式。为了实现探究合作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应用,推动教育体制的优化和改革,促进人性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国教育机构及相关部门必须加强自身管理,不断完善本校教育教学体系。
3.3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推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当今的教育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人为本的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初步的普及,但是“人性化”教育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传统的教育制度仍然统治着课堂教学,统治着大多数学生以及老师。尤其是广大学生在经过大约十二年左右的应试教育之后,思想被严重束缚住了,并且潜意识之中,开始习惯应试教育,形成了较为成型的思维体系,因此,当其接触到更为人性化的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时候,并不是欢喜,而是潜意识之中不愿意改变的排斥。所以,学生本身的观念才是我们在医学护理案例教学之中应用探究合作法,推动素质教育普及的最大的敌人。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实现人性化教育,中职卫校以及中职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做好学生的工作,改变其传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4.结语
广大学生本身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中职卫校要想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就必须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意识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创造性的把探究合作法应用于护理专业案例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赵极影,李其刚. 案例呈现和模型演示与系统讲授相结合法在护理病理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26-28.
篇4
小组成员培训
核心小组成员参加造口治疗师学校的专业培训,取得执业资格,并每年外出学习3~5次,保持护理知识的先进性。各科联络员的培训在院内、外进行,院内邀请营养师、外科医生、造口治疗师等授课。内容包括:造口相关疾病及护理方法、术前定位、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伤口基本理论、湿性伤口愈合理论、各类敷料的特性、伤口的测量分类及处理、护理科研等。培训的形式采用多媒体授课、现场实习带教、案例讨论等。鼓励小组成员对自己处理的案例进行分享,作个案汇报。这不但可以对成员学习效果进行考验,而且可以提高成员的授课能力及培养科研能力,从专业知识以及组织、管理、科研等各方面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2年来共计进行院内培训21次、院外学习2次/人。
核心成员会诊范围及程序
会诊范围包括疑难造口、造口并发症、慢性伤口、瘘管、二期以上压疮、放化疗伤口等。会诊由相关科室的护士长或联络员提出,并写出书面申请,说明目的及患者基本情况、造口伤口情况,核心小组成员必须在24h内到场,特殊情况需在15min到场。核心小组成员到场后由提出申请的护士长或联络员及责任护士一同到患者处查看,实施造口伤口护理,必要时还需主管医生到场。实施造口伤口护理后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造口伤口评估记录、实施记录、宣教指导记录,并写上会诊意见。
联络员绩效考核
造口伤口小组组长通过成员学习及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主要包括小组会议参加率、考试合格率、伤口案例实施数量及效果、伤口上报转诊数量、案例汇报次数、撰写相关论文篇数等,考核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工作能力及科研能力,每年度评选出1~2位优秀联络员,上报护理部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监控
在造口伤口小组的建立及专科护理活动过程中,核心成员承担了团队教练、管理者、教育者、协调者等角色,推动着整个伤口小组的建设,负责整个团队目标的制定和方向的把握,监控各科造口伤口护理质量及工作开展效果,并在医院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及全体人员的协助下为推动全院的造口伤口护理质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结果
在团队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并承担共同的责任。通过造口伤口小组2年的工作,使本院护理人员造口伤口护理知识大幅提高,合格率由实施前的78.1%上升至实施后的95.4%;造口患者健康宣教普及率达100%;压疮上报率达100%;疑难伤口转诊也逐年上升,由2009年的36例到2010年102例。
篇5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是护理学生由校门跨入社会的第一步,是使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今后医院护理工作良性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我院自2002年以来,与教学医院探索多层次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新思路。现介绍如下:
一、结合实际,制定临床教学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
我院培养的学生是全日制大专生,与本科生、中专生存在差异,临床教学管理目标应结合学校教学与医院实际制定,使学生既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向能力转化,同时也极大地增强自信和学习的兴趣。
为进一步做好带教工作,保证临床教学质量,需制定和完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制度,严格实施护理部、大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带教老师四级教学管理制度。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先由护理部教学主管对每位实习生进行实习实习生守则讲解,要求所有学生签名认可并督促其严格执行。另外择优选择一名实习小组长,配合临床带教老师的管理工作。
二、选择和培训临床带教老师
(一)目前,因医院承担教学的任务重、压力大,临床带教老师没有经过筛选,直接由护士长论资排辈来决定,这样给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带来隐患。带教老师是护生的启蒙者和指导者,其自身素质往往对护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护理实际工作中,要加强护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带教老师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要具备教师资格,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每科选一名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热爱护理专业、责任心强、热爱教学、工作5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者担任临床总带教老师。
(二)护理部每年选派科室优秀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参观考察,并定期举办带教老师培训班,请各专业的教师授课,组织临床护理科研、护理教育和护理技术等培训项目,对带教老师不定期进行考核、评比,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并作经验介绍。
三、加强护生岗前训练,促使尽快转化角色
(一)入科室前,进行基础护理技术岗前训练入科前,首先由护理部负责对护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是医院较常见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规范操作标准,缓解护生胆怯的心理。
(二)加强法律及安全意识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在入科前,集中为护生进行一次临床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的讲解,让护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时刻提醒自己,在护理工作中始终要做到有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当然,临床带教老师也应通过严格教学和规范制度,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适应新环境和角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护患关系临床带教老师要有奉献精神,主动与护生交流,介绍病区环境,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把自己的经验体会传授给护生。而护生在临床学习期间,应虚心学习,努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另外,带教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护生主动与患者交流,教会沟通技巧,并做好健康教育,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今后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争取更多的机会。
四、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一)大讲座与小讲座相结合护生进入临床学习,不仅仅实践技能得到提高,同时理论知识也得到升华。而这些知识来源于临床老师的教诲。护理部定期举办一次大型的知识讲座,同时科室在小范围内开展讲座,“大”与“小”的结合,拓展护理学生知识面,有利于资格证书的取得。
(二)护理教学查房。
1.护理技能查房。
观摩有经验的护士技术操作示范、规范基础或专科的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应用操作技能的技巧等。通过演示、录像、现场操作等形式,参加的人员为护士和护生,达到教学示范和传、帮、带的作用。
2.临床案例教学。
由病区的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或带教老师组织的护理教学活动。选择典型病例,提出查房的目的和达到的教学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通过收集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反馈护理效果等过程的学习与讨论,帮助护生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临床带教查房。
由带教老师负责组织,护士与护生参加。重点是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根据护生的需要确定查房的内容和形式。围绕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护理教学查房规范》,每月进行1-2次的临床带教查房。如操作演示、案例点评、病例讨论以及优质护理病例展示和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等。
4.床边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每天利用晨间查房的时间对典型病例的护理及相关理论知识对护生进行提问,加深护生对疾病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形成人人关心临床教学,重视临床教学的良好氛围。
五、注重临床教学评价,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一)临床教学质量评价。
1. 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定期检查带教老师的教案、计划、授课方法、授课内容等,了解带教老师的教学情况。每2月分别召开护生与带教老师座谈会,通过相互反馈信息,评价是否教学相长。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教师要求其学习,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的方法。
2. 对护生能力的评价定期开展理论和实践技能比赛,了解护生的学习情况。另外,通过工作人员和患者测评护生的仪表仪态、服务态度,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以上成绩综合评价后记录护生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临床教学质量管理临床教学由护理部分管教学的老师全权负责,督促并落实各科室护士长严格要求带教老师按照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加强日常检查监督,保障临床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慧敏,于瑞英,罗文川.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护理管理杂志,2003,3(3):42-43.
篇6
1 教学模式
1.1 “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学创立。PBL学习是始于散乱、复杂的问题,要求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演绎等,能够发展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技能和高级思维能力,确保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2]。“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当天回去寻找答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临床判断能力。在运用PBL教学法的三年临床教学中发现本科生理论基础扎实,主动寻找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能养成每日反思临床常见的疑难问题。
1.2 目标教学法
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大纲、临床需求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日目标、周目标,老师通过不定时地提问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保证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和主动性。
1.3 情景教学法
将护生分成几组,让她们分工合作,进行情景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了她们评判性思维的应用能力,学会了合理分工合作。演练使她们形象而深刻地掌握了各种抢救流程、应急预案如坠床预案、宫外孕抢劫流程,也锻炼了她们的心理应急能力。
1.4 案例教学法
对于科室的疑难杂症,由护生收集病史,搜索相关疾病的最新发展动态,科内护生一起讨论学习,比如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肾上腺皮质瘤等等。通过这些疑难杂症、罕见病例的讨论学习,护生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开阔眼界,也提高了她们的判断性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性。在护生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护生对案例分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在教学法运用中,总结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 教学总结
2.1综合能力培养
实践证明,传统临床带教值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了综合能力培养,造成了高分低能现象不能适应当代护理模式[3]。在临床带教中,要求护士管理1-3张床位,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每日护理,要求她们下病房、勤巡视,指导她们专科病种观察要点,运用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结合个案分析进行健康教育,学会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并能掌握每种疾病的健康评估,收集病人的整体资料进行护理查房,并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地为病人护理。同时进行科学全面系统地护理文件书写,大大弥补了以前护生运用护理程序的空白、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与病人沟通的欠缺,也得到了病人对护生的信任感。在病人满意度调查中,病人点名表扬护生率也增加了,也增强了学生自信心,提高了她们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2.2创造性思维培养
护理学科发展要求不断创新,也需要创造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带教老师培养护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带教老师要有先进的护理理念,不断接受新的护理发展动态,未来发展趋势,将新的知识传授给护生,特别是一些本科生和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学生,她们更能去思考,去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去探索新的奥妙。带教老师要启发她们,帮助她们去积累一线临床资料,去科研去创新。这将大大提高护理事业的发展。
3 小结
总之以上几种教学模式是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有效方法,来满足护生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和临床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促进护理学科发展,临床带教老师还需要摸索,创造更科学、实用、创新的教学模式。
参 考 文 献
篇7
2做好护理课程的相关设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
课程设计要根据行业标准对本课程应培养的职业能力作全面分析,设计本课程所函盖的工作任务,以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基本护理理念及技术体系构成为主线,以护士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依据,课程设计要求在教育中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使课程设计更充分地体现职业针对性、教育开放性和实践操作性等培养要求[1],课程设计要不断引入新的护理理念、知识和技能,教学上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现在的护理教育的课堂教学较为传统,教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自学讨论较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够,学习能力欠缺,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违背素质教育要求,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很多老师研究的课题,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现代护理教育需求,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拓宽知识面,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开始来帮助学生实现对问题的创新性解决,通过极具挑战性问题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迪[2]。3.2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将课堂教学中的经典案例与临床情境充分有效的利用起来,在案例教学中有机的融合书本上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整个教学模式当中将“理论导入、案例贯穿、实践体验、岗位主体”充分的融入进去促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3],以提高护士临床思维能力。3.3症状护理课程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症状护理课程是以临床常见症状为主,以临床实际护理工作过程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整,在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过渡中起到桥梁和引导作用[4],使教学更接近临床,这样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能力培养,即知识转化能力、临床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教学方式感到满意,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总之,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应该提高对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现阶段,全面推行整体护理的背景下,更需要及时的更新观念、普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显著有效提高。同时,为了能够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除了专业知识异常丰富以外,教学能力还应该格外精湛,以此将一名教师的职责充分肩负起来,即传道、授业、解惑[5]。医学院校更应该需要站最自身发展的情况下将当下学院的情况有机的整合到一起,以此将学院自身的特色充分有效的展示出来,并且通过对优势的不断发挥,不断的开拓进取和创新,将护理教学的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充分的展示出来,以此有助于促进教学针对性的显著提高,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孟宪辉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钟正伟.以护理技能大赛为导向的外科护理教学改革[J].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第19期.
[2]于丹.更新护理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医药前沿》.2013年第10期.
篇8
1.传统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计划不明确
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应该是学校开展护理专业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我国很多中专院校在开设护理专业之后并没有一套完整明确的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导致学校教学内容与医院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要求有一定差距,很多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以后无法达到护士执业能力的标准。
1.2缺乏教学实践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对专业人才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很高,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记忆得非常扎实,更需要临场反应迅速准确。但是在传统中专护理专业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实践方法单一、时间安排不合理,这就让很多学生无法从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导致很多学生只是记住理论知识,一旦以后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时候就容易忘记操作步骤、出现惊慌失措的情况等问题。
1.3临床实践的机会太少
通常中专院校开展护理专业实践课时都是在实验室里,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模拟操作毕竟与以后的工作实际有很大不同,如现实生活中抢救病人的紧张气氛、面对真实病人之后护士的护理态度等,都是在实验室里学生无法真正模拟出来的。所以要培养更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学校应该给学生提高更多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学到更实用的知识。
2.中专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分析
认识到传统中专护理专业教学的不足之后,中专院校要对护理专业教学进行积极的改革创新,为培养出更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而不断努力改进。
2.1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型专业,学校培养这方面人才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专业人才投入我国的医疗事业中。所以,学校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时要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学校可以对我国当前的各大医疗机构做详细的调查,把比较常用的护理知识作为医疗专业的教学重点,与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进行对接,制订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当学生毕业之后就可以不用接受岗前培训而直接到医院实习。
2.2灵活的运用专业教材
护理专业的学习虽然需要学生记忆很多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是比这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教材灵活运用,不能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展,可以当前医疗案例为教学素材,让学生感到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在现实工作中是非常实用的。
2.3丰富护理专业教学的方法
使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教学方法是比较单一的,通常只是采用简单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一度被教育者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但是经过不断教学实践之后,事实证明单调的教授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感,教学效果远没有预期得那么好。所以,当前中专院校在开展护理专业教学时,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采用更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其中的案例教学法应该是老师开展课堂教学时比较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老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筛选出一些与之有关联的现实医疗案例,用真实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不仅对学生理解知识点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为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之后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这些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教学优势,只要老师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合适的时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让它的教学优势发挥到最大。
2.4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要让中专护理专业的毕业生都成为合格的医护人员,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实践机会,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培养出一批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为了让学生重视起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可以把日常实践教学与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挂钩,让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各占考核成绩的一半。而且在日常实践教学中,老师要尽量给学生模拟出比较真实的工作环境,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模拟一些现实场景,用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帮学生融入场景中。除了日常的实践教学之外,学校最好与医疗机构合作,让学生每个学期都参加至少一次真实的临床实践训练,这样对锻炼学生的临床反应能力有很大帮助。
3.结语
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是我国社会上亟须的医护人才,中专院校要对护理专业教学高度重视,积极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
篇9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64
作者单位:434020荆州市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输液室
李玉肖: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分析改进前存在不足护生易出现以下问题:(1)查对不规范,如三查只做了二查,核对姓名时未执行反问式核对,查对时流于形式,思想上不重视。在以前的实习生中,曾出现打错针、加错药的情况,由于补救及时,未给患者造成危害。(2)错误执行医嘱,如离开老师独立操作执行医嘱时剂量错误,有疑问时不知有效沟通等。(3)手卫生落实不到位,操作前后常不洗手,对正确洗手方法掌握不全等。(4)对科内常用药物不了解,使用时观察对患者指导不到位等。(5)护生实习中出现错误因师生担心受责罚,若未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常对护士长采取隐瞒不报的形式,不利于安全事件的管理与防范。(6)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存在不足,表现为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落实不足。
1.2.2制定患者安全目标管理措施针对我科情况,集思广益,制定护生患者安全目标管理措施:(1)实行注射室患者姓名查对制度,落实反问式查对;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2)必须在教学老师指导下正确执行医嘱,杜绝学生离开老师独立操作,实行师生一体化。(3)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喷手,掌握七步洗手法。(4)掌握科内常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护生向护理岗位过渡的必经阶段[1],护生临床实习教学是教学医院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护生由于接触临床时间短,理论与实践知识欠缺,在实习过程中易出现错误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人群之一。我科是门诊注射患者集中的地方,平均每天接诊皮内、皮下、肌内注射及输液患者250~400例次,患者逗留时间短、流动量大、对护理工作要求高,常对护生的服务持不信任与质疑态度。为了保证护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我科于2013年7月~2014年3月采用一系列教学与管理方法,对患者安全目标中护生出现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教学与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2013年3月改进前轮转我科实习护士132名,男5名,女12名;年龄18~23岁;平均20.8岁;共9批,每一批学生15名,在我科实习时间为1个月。选择2013年7月~2014年3月轮转我科实习护士135名,男6名,女129名;年龄19~22岁,平均20.6岁,共9批,最后一批18名,其余15名。改进前后两组护生的性别、年龄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常用剂量、不良反应、正确用法及健康教育内容。(5)发生不良事件、错误及风险隐患时能及时告知带教老师及护士长。(6)为患者操作时,能有效与患者沟通并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
1.2.3进行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专题培训、实施与检查护生入科第1周第1天下午,由护士长应用患者安全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和多媒体进行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专题培训,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集体参与。如选用网络上案例讲解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身份识别,正确执行医嘱的重要性,护士的一个错误操作有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甚至生命危险。讲解医务人员手卫生落实重要性,选用药物不良事件的案例讲解保证用药安全中护士健康教育与沟通的重要性,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重要性。选用本院的护理园地上报道的不良事件,强调发生不良事件时,如何实施护理补救,及时上报有利于减少与防范发生的作用,对患者未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实施无处罚上报制度。将上述讲课内容制作成册放于实习带教本内,供学生随时阅读学习。
1.2.4执行与检查方法带教老师一对一教学指导,将培训内容纳入护生晨间提问内容,由护士长与教学组长考核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随机抽查操作落实情况并记录,发现不足及时纠正,护生第4周出科前进行汇总与综合考核,将成绩记录在科室实习生教学档案与实习生手册上,考核成绩优秀的推荐参加本院优秀实习生评比。
1.3评价方法护生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轮转护生满意人数进行调查;记录改进前后护生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数。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或χ2c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3.1增强了护生的安全意识、院感意识与健康教育能力以及提高了护生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在医学院校接受教育过程中,较少系统地学习患者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使其对患者安全相关知识的理解力普遍偏低[2],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学校教科书未纳入教学内容,护生未系统学习,了解程度低,因此临床实习中必须加强教育。患者安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对安全知识的知晓程度,有利于培养护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典型安全案例教学,让护生深刻了解护理工作中的安全性,安全目标执行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非常重要,护生实习中认真执行患者安全目标,保证在老师指导下认真实习。通过强化手卫生教育,护生人人掌握了七步洗手法并考核合格,护理操作前后用快速手消毒剂喷手形成习惯。在为患者注射时,护生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反问式查对经科内老师督导能规范落实,操作时能边注射边与患者沟通交流,给患者进行简要用药指导与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实施改进后管理方法以来,与改进前的护生相比,有效增强了护生的安全意识、院感意识,提高了健康教育能力,护生的满意度提高了。
3.2提高了实习生教学质量,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护理安全和患者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疏忽大意都可酿成严重后果,带来终生遗憾,因此护生的护理安全教育是非常值得重视的课题[4]。只有将护生的安全教育贯穿于临床带教中,让护生理解认同后去执行,才可能避免护生实习中的差错事故发生,通过规范患者安全目标教学内容与实施措施,护士长与带教老师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评价的系统教学,学生规范学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均增强了患者安全目标的执行力,提高了实习生教学质量,达到了教学相长目的,护生的满意率提高了。
4小结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5月8日关于患者安全的十个事实中报道,在发达国家每10名患者中即有1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受到伤害,而发展中国家患者住院感染的发生率比发达国家要高出20倍[5]。我国自2008年出台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以来,已将安全目标纳入医院的各级检查与评审中,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认同。护生初入临床实践,在安全目标的落实方面认识不足,需学习培训与指导,我科的安全目标管理方法结合护理实践,规范有效地进行了护生的培训与临床工作指导,提高了护生对患者安全目标执行力,提升了教学质量,防范与减少了因护生带教引发的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俊兴.优化高校教学管理扎实提高教学质量[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7(4):68-70.
[2]黄静,李春燕.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知识行为及培训需求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71 -73.
[3]许瑛,郑智慧.患者安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实训课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190-192.
[4]何晓兰,陈桂丽.护生临床实习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3):101 -103.
篇10
1.1调整教材内容,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现代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模式对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力求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融入教材中,在注重药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与临床护理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对有关药物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的描述适当精简,优化药动学内容,进一步突出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并增设用药护理程序及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对策等,为增强护士实施整体护理能力和提高护理用药水平奠定基础。
1.2联系临床实际,注重教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当今医药学发展迅速,每年都有大量新药上市,一些传统药物也常因安全性或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而逐渐被临床淘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教学内容更新,帮助学生了解学科新进展。为此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除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及时将有关新药纳入教材外,还积极与临床教师、临床医生和一线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临床用药实际,对于一些临床已基本淘汰的药物和一些基本理论与临床治疗实践严重脱节的内容大胆舍弃,力求保证教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1.3调整教学大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大纲主要强调学生对药理学内容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对于复杂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尽可能地采用简单形象的图示加以说明,克服了大量文字叙述的单调、枯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据此,我们对教学大纲也做了相应调整,重新分配了教学学时,着重强调对药物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逐步摆脱惯用的死记硬背学习模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的规划者和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师资队伍,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学团队。
2.1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构建优秀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通过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模式,药理学教学团队在学历和学缘结构上得到明显改善,团队成员9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加强年轻教师培养,选送优秀年轻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每年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开拓视野,培养其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导师的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学科研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目前,药理学教研室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2加强学习交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目前,药理学教师主要来源于临床医学或药学专业,大多缺乏护理专业相关背景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涉及临床护理实践的有关内容往往难以准确把握。为此,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如定期开展教研沙龙,学习讨论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渗透护理程序,使学生全面、立体地掌握药物特性;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讨论教材使用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经验和教学体会;开展药理学教师与临床护理人员交流活动,了解临床护理需求及用药护理实际情况,力求使教学活动更贴近于临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
3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着眼于教材内容的讲解,往往孤立地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内容,而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药理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对护理药理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在教学中融入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士实施计划性、连续性、整体性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核心。护士处于临床工作第一线,既是药物治疗的实施者,也是用药过程的监护者,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药理学知识,还要能将有关知识运用到护理程序中,从而协助医生正确诊断、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护理程序评价药效和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是护理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目标[3]。在护理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护理程序引入教学过程,使药理学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整体护理的要求进行,将护理程序与药理学有机结合起来。在讲述每一类药物之前,首先引入具体病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护理评估和诊断,拟订护理计划,进而引出将要讲述的药物。在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和评价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组织学生讨论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3.2开展案例教学法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注重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也逐渐养成了死记硬背、懒于思考的被动学习习惯,且普遍觉得药理学内容枯燥乏味、难懂难记。为此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开展了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将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注意事项等教学内容融入案例分析之中。通过案例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师生互动,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药理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4]。
3.3加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信息集于一体,综合发挥各种媒体信息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5]。在护理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广泛地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药理作用和机制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述抗心律失常药时,采用动画辅助讲解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及心律失常类型,能将复杂的机制简单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篇11
1.3用药特点:小儿期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药理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用药不当易致不良反应或中毒,故在儿科配制药液时要正确计算药物剂量。
2儿科护理带教要求
2.1熟悉和掌握儿科护理常规及护理特点:与成人科室相比,儿科护理更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尤其是儿科的各项技术操作及查对方法,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小儿肌内注射、小儿采血、小儿药物的配制、剂量换算以及各种仪器的使用,都具有特殊性。带教老师首先要熟悉这些特点,同时要把这些差异和特点讲述给学生。
2.2与实习生保持融洽的关系,寓教于乐: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根据专科特点,设计有关理论与技能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的答案给予适当的更正和补充,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学生要热情,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实习中,学生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当学生出现差错时,带教老师首先应避免在患者面前指责学生错误,一定要顾及到学生与患者双方的反应,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事后再找其谈话,帮助学生分析发生差错原因,以及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并帮助其改正,解决问题。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重视实习生的反馈意见,促进带教水平的提高:让实习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给予评估,鼓励其提出建议、方法及改进意见,帮助发现及解决问题,不断地调整带教方法,提高[在此处键入]带教质量。
2.4重视考核,督促实习生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将要结束本科室实习前一两天进行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可采用笔试或口试形式。考核完毕后给予评分,将结果反馈给学生。
2.5不同护理教育层次学生实施分层带教:带教过程中,要做好评估工作,全面详细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带教计划,做到因人施教。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发现,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理论知识较强,心理素质较稳定,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宣教能力较强,而操作能力则会差一些。而中专学生理论知识水平较欠缺,缺乏交流沟通的技巧,宣教能力弱,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根据这些特点,对本科、大专生、中专生的带教侧重点就应略有区别。对本科、大专生则侧重加强临床实践的操作能力,培养其独立工作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鼓励其多深人病房,多接触患者,重视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克服重治疗、轻护理的观念和现象。对中专生侧重点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实习期间主要培养其与患者有效沟通的能力,帮助护生将已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激励其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尽可能拓宽其知识面。
3儿科带教的具体方法
3.1PBL教学法:PBL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于1969年由美国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PBL教学模式被认为是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座桥梁,与传统的带教模式相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带教老师参与下围绕某一护理问题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其过程包括:(1)提出问题;(2)合作式的小组学习;(3)资料的收集与归纳;(4)撰写实习周记以充实PBL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发现PBL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而且有助于带教老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因为PBL教学法对带教老的带教能力、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操作技能实训同步教学法:操作技能实训同步教学法是将操作动作分解后在教师示范讲解和统一口令引导下,全体学生通过模仿操作,在矫正与重复中循序渐进形成技能的教学过程,是比较典型而稳定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很多课程技能实训教学中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范式。实习学生刚进入儿科,对一些常规操作和仪器使用比较陌生,针对上述问题选派优秀带教老师进行分节标准示范教学,示范中说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反复操作直至熟练操作,最后考核通过后上岗。
篇12
1巴林特小组简介
巴林特小组是欧美国家医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最初是一种训练全科医师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1],由巴林特医师于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伦敦创建,世界各地都有巴林特联盟。巴林特小组的建立体现了“医师本身就是治疗药物”这一特点,也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是综合医院开展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2应用实践
2.1人员组成、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由10~12人参加,1名内训师(在医院选拔一批优秀护理管理人才,有多年管理经验,对她们进行系统培训,掌握了巴林特小组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具体流程,并自学心理学课程,经考核具备了主持巴林特小组活动的能力),担任组长,2名医生,邀请案例科室的科主任及管床医生参加,案例报告者为当班护士,其余均为知晓相应案例的临床N3级以上专科护士。活动时间一般控制在60~90分钟。活动地点选择在安静、不会被打扰的会议室等。
2.2活动过程
2.2.1活动步骤首先,小组成员围坐一圈,组长阐述保密、安全的原则。提供案例的护士描述与该患者的见面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是该护士提出的问题。
2.2.2案例举例
2.2.2.1组长:感谢大家来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我院一名护士这两天情绪低落,工作没有激情,并有辞职的想法。活动约定:离开这里不能讨论,有人发言时其他人都是旁观者。
2.2.2.2介绍案例:一名6个月中度肥胖患儿,因“肺炎”收入院,患儿起初为感冒后咳嗽,在门诊已经过2周的治疗,从口服药物到输液,但治疗效果却不理想,曾要求住院,却没有床位。入院后医嘱给予输液治疗。
2.2.2.3小组成员讨论并给出建议:①患儿年幼,治疗时间长,家属紧张、敏感,焦虑不安,无助,难免情绪暴躁,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关心患儿,急家属之所急。②患儿入院后我们应该给予全面的沟通,了解患儿的治疗经过,家属的情绪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和宣教,以期获得家属的支持、信任和配合。③患儿年龄小,中度肥胖,在门诊已反复穿刺,血管条件不是很好,护士在穿刺前应充分评估患儿的血管条件,并向家属告知,如感觉没有很大把握,就应该请求高年资护士的帮助。④护士不仅要做好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沟通,还要做好与其他医护人员的沟通,相互理解、沟通和互补不足,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⑤为了减轻患儿痛苦,护士应通过不同方式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知识水平,提高一针见血率。
2.2.2.4报告者感受:听了小组成员的讨论与建议,报告者由气愤、郁闷转为平静、理智,对整个事件有了新的认识,学会了“换位思考”,也明白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2.3活动效果
通过巴林特小组活动,提高了报告者识别自身和患者情绪反应的能力,情绪得到调整,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对整个事件有了新的认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护理工作中,与此同时,该活动也为所有其他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发表观点,分享经验、拓展视野的机会。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注重护理的作用。特别在儿科,由于患儿的特殊性,患儿及家属对儿科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小结
在目前的儿科护理队伍中,仍以年轻护士居多,对于她们在理论教育、临床技能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其职业素养的提高仍需不断强化。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以培养良好的临床护理意识及护理态度为主导,与护理技能紧密结合,不仅获得了高水平临床培养模式,而且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篇13
在护理部主任及两位护士长的带领下,中心护理团队始终贯彻“承载南丁格尔精神,弘扬中医药文化,践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理念,不断为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贡献智慧与力量。2015年心病中心护理团队荣获“长春市优秀护理团队”的荣誉称号。2017,2018连续两年我科室护士参加我院的品管圈小组,并在全国品管圈大赛上分获优秀奖及三等奖;可以说心病中心护理团队是一支注重梯队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打造中医特色护理的优秀团队。作为心病中心的一名责任组长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护理责任组长的认识和理解
那在临床工作中责任组长需要履行哪些岗位职责呢?我将以下面三点向大家讲解我对责任组长的理解及工作开展的情况。图片上是我院护理部颁布的责任组长的岗位职责,在这里明确提出责任组长是在护士长的指导下负责本组患者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并且当护士长在外出时,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在工作中遵照能级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责任护士的能及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任务,并监督指导组内责任护士的工作,保障组内护理安全,持续提高护理质量。我院在护理责任组长的选拔上有着严格的标准,科室按照护理部的要求进行内部选拔后上交推荐表。护理部经过审核选取优秀的护士来承担责任组长的工作。
在小组工作中,责任组长应成为一个四有基层管理者。作为小组内行政负责人,小组工作的指挥者和监督者应有思路,有想法,有热情,有干劲。并具有
1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2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
3良好的计划协调沟通能力
4熟练地护理操作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具有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核心。
早在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了关于患者安全的里程碑式的报告,即《孰能无过: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卫生体系》,引起了人们对患者安全的高度关注。在我国,患者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中国医院协会,作为全国医院行业组织,从2006年起连续《患者安全目标》,1·10。2017年JCI的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目前2017版的《患者安全目标》是在历年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使之简明化,标识化,更具操作性。2018年全国护理年会上统计调查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7家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资料,总体而言,给药差错、压疮、跌倒、管路滑脱及意外事件比例较高。
案例一:
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至关重要,感染控制、安全使用药物、设备安全、安全的临床实践和安全的医疗环境等各环节都需要我们护士参与。
针对护士长制定的科室年计划,月计划,周安排,作为组长为小组的工作制定了相应的计划。
年任务:
1. 带领小组开展护理工作,保障护理安全。确保全年无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2. 做好小组护理质控检查工作,并带领小组开展6S管理工作。
3. 协助护士长完成本年度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4. 配合护士长完成本科室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
5. 带领本组组员进行论文撰写和科研课题研究。
6. 总结本年度护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护士长下一年年度工作计划的依据。
7. 做好患者相关信息采集,协助慢病护士完成我科室慢病管理工作。
根据以上年度计划,我制定了月计划和周安排
月计划:
1. 有计划的安排好每周护理质量检查。
2. 将本月全面安全护理质量检查情况上报护士长。
3. 组织本组组员护理业务查房一次。
4. 组织本组患者及家属召开座谈会。了解患者需求及对我组工作的意见。
5. 对小组内的中医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做好相应记录。
6. 每月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疑难护理问题讨论。(护理查房、护士PPT授课模式,以及每天早会讨论提问)
周安排:
1. 完成科室质量控制检查的每周检查项目的检查。
2. 组织本组组员护理业务学习及技能培训。
3. 配合心脏康复单元,组织所管辖区的患者参加每周四的专科疾病知识讲座。
4. 根据患者病情,每周进行护理计划的调整。
5. 按照6S管理计划做到定时清理,整顿,维护,保养。
6.完成带教组长安排的带教计划。
以上就是我组整体工作计划。下面介绍下我组工作情况。
我所在的心病中心现有床位150张,分为5个护理责任组,我现分管8个病房,35张床位,责任护士成员6人。在患者分配上我根据能级对应进行患者分配。病情相对较稳定的由低年资护士承担,病情较重的由高年资护士承担,急危重患由责任组长来负责。同时保证每位责任护士分配患者数在5~7人之间。按照三级质控要求,我小组的质量控制图为上面所列。
责任组长作为小组的负责人既是质量控制的执行者也是质量控制的监督者。在保障小组护理安全上我采取的是强化护理管理核心制度,把每一项工作流程进行制度化,合理的分配组内护士的工作,做到能及对应。将护理质量检查贯穿于整个小组护理工作中,实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中末检查与环节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方式。并将发现的问题采用PDCA的科学管理方法来解决。
PDCA管理循环,这是一个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持续质量提高的管理手段。在临床工作中把PDCA理念运用起来,简单的就是
P:制定修订制度,流程,规范——————写你所做
D:培训并落实制定好的制度,标准,————————确保做你所写
C:检查所做的
A:纠正做错的——————改进与提高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都可以用pdca来进行分析改正和提高。
案例二:
在护理环境管理上我小组还开展6S管理方法来提高我科室药品,处置室及库房的管理。
什么是6S呢?6S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6S管理中的6个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理,整顿,清扫是具体内容,清洁时制度化,规范化的保持3S水平,素养是养成习惯,遵守规则,严谨认真,安全是基础中的基础。上面这个图片是我们6S的标语,我把它贴在我们处置室的墙上,这样每天护士在走进处置室时都可以看到它。通过6S的管理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我们科室处置室、库房及药品的管理。落实药品安全制度,保证药品安全。定位,定量。并进一步完善药品预警标识。像图片里的多巴胺,我们在院里要求的预警标识下,又在药品上用红色标签在进行了标注,这样护士在用药上会更清晰的找到预警期内的药物。在处置室物品管理上确保物品性能良好,数量种类齐全。标识明确,定点放置。这样即便是刚到我们科室的实习生进处置室也能一目了然的找到物品所在地。同时对于特殊物品规定数量,每天核查避免丢失,造成科室经济损失。并制定了我科室精密仪器的保养流程,落实专人专管,保证仪器在工作中拿来就用,避免因仪器运行不良而延误护理工作。在库房管理上,明确物品摆放位置,分类清晰,组长按流程每日清点库房物品,出入有账,保证物品充足。
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患者不仅期待被治愈,也期待得到受过专业训练人员迅速及礼貌的照顾。在保证小组护理安全之上,带领小组不断提高护理品质。
2016年我科室成立心脏康复单元,对于运动康复疗法的认识在心血管疾病上患者普遍认识不足,作为组长,就需要带领责任护士在平时工作中将康复理念渗透给患者,让患者了解心脏康复的五大处方对自身疾病转归的临床意义。组织辖区内患者参与到康复单元组的活动中来,向组织患者每天下午参加康复单元的八段锦养生操的锻炼。参加每周四中医知识大讲堂。并在平时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 ,在细节中体现优质。
护士业务素质的强化与提升
在护士业务素质的强化和提升这一块,我主要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培养,一个是业务知识学习,在一个就是培养多维思考的能力。
A科室内业务学习,微信推送
① 每天临床现场指导
② 每周业务及护理技能学习
③ 每月中医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
④ 每季度理论知识考核
⑤ 微信推送精彩护理
B 积极参加院内学习组
C 院外学习分享
D 建立护理业务归类文件
① 建立特殊检查注意事项表
② 建立特殊药品使用注意事项表
③ 建立护理技术操作注意事项表
④ 建立科室健康教育手册(图文漫画版)
临床护理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步骤。培养护士的多维思考能力能有效的提高护士的病情观察分析。如,新入院患者医生给下了推速尿的医嘱,那护士首先想到为什么要用这个要,患者下肢有没有水肿,皮肤状态怎样?应采取哪些皮肤护理措施?患者现状态如何,barther评分多少?用药后频繁下地有没有跌倒危险,是否悬挂防跌倒警示牌?患者是否口服补钾类药物,尿量多少?有没有电解质紊乱的危险?怎样指导患者正确记录尿量。在这样的多维思考模式下护士学会将护理问题控制在前馈期,很好的培养了组内护士的学习能力和服务水平。
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名责任组长,任重而道远,唯有负重前行,方能不虚此行。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