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财务会计考试重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会计考试重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财务会计考试重点

篇1

中职学校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基本都经过了财务会计实训的考核,学习了会计信息技术和财经法规,通过了统考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却不会处理会计实务,或者说不知道实际工作中会计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毕业后不能快速适应工作和社会。这就是中职学校财务会计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尴尬境地。而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往往不愿意充当培训单位的角色,他们需要的是可以马上胜任会计工作的人才。企业对会计职位任职条件的一般要求包括:熟悉操作财务软件,熟悉国家有关财税法律法规,具备一年及以上会计工作经验等。中小型企业聘用会计的不多,而会计部门作为企业重要的内部部门,企业一般也不欢迎学生实习。上述因素造成中职学校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渠道相对稀缺,会计工作经验获取的渠道狭窄,在会计岗位的就业率较低,第一次就业时往往从事的是出纳、仓库保管员这类职业。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财务会计实训必须思考的课题。

二、中职学校财务会计实训的主要问题

1.实训内容

(1)实训内容构成。财务会计实训一般以制造业、流通企业为例,这类企业缴纳的是增值税,属于国税局管理范畴。实训内容主要包括资金的筹集(权益性资金和负债资金、利息的核算)、商品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领用原材料;其他费用的核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加、减少、计提折旧的核算;工资分配和发放、结转部分扣款;结转完工产品)、销售核算(收入确认和销售成本结转的核算、销售税金的计算和缴纳)、财产清查的核算、经营成果的核算。

(2)实训内容的不足。一是知识滞后。2008年,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所得税法》也经历了多次修订,劳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最低工资和社保的计算方法也年年在变。而目前财务会计实训内容的修订还没有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二是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衔接不充分。企业都希望用人效益最大化,因此现在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会计不仅要进行日常核算,还要计算工资,办理社保、工商年检、纳税申报、年终汇算清缴、年度审计等。而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实训只是选择了理论上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如长期借款、金融资产等),对于实务中常见的知识点遗漏较多(如企业按季收取的存款利息、注册资金和购销合同等的印花税等)。实训材料中没有体现如何计算社保、代扣个税、工资标准是否违反劳动法等知识,而企业实务则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掌握这些知识。

三是对不同行业的关注度不够。目前,财务会计实训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业务上,对增值税行业的训练比较充分,但是对营业税范畴的企业经济业务的关注度不够。而服务业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发展和扶持的,也是学生当前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但实训在服务业、营业税这方面的实务训练明显不够。

2.实训手段

由于受实训条件所限,学生一般采用手工记账进行模拟训练。手工记账可以加强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他们对账证、账账、账实之间内在联系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会计报表编制技能。但是由于会计核算工作量很大,稍有差池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影响会计报表的正确性,所以手工记账的计算复查占据了学生大量时间,影响学生对经济业务审查的注意力。另外,由于简易会计软件售价下降,相关管理部门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不断提高,会计软件记账普及率越来越高。学校实训条件在这方面的欠缺,影响了学生对会计核算软件的掌握。

3.实训指导老师

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基本没有专职的会计实训老师,实训老师一般由理论课老师兼任,且实训老师的待遇普遍低于理论教学的专业老师。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训指导老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实训指导老师缺乏实践经验。会计专业招聘的教师多是应届毕业生,他们在校实习时,由于各种原因实习流于形式;工作以后,所谓的下企业锻炼,也因为各种原因最终落空。这造成实训指导老师难以有获取丰富的实践知识的有效渠道。

二是实训指导老师知识更新较慢。会计每年都有继续教育,但是不少学校不愿意承担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费用,导致专业教师对会计知识的更新较慢;专业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全日制管理,课程教学任务繁重,无暇提升自己;再由于专业老师不在企业兼职,所以对会计新业务的了解和把握就没有压力,对会计知识的更新缺乏动力。

三是实训指导老师缺乏一贯性。理论教师兼任实训老师具有偶然性,往往没有时间、精力和热情去收集、完善实训资料,也没有动力和压力就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教训进行总结并加以改进。

三、提高财务会计实训效果的对策

学校要真正重视财务会计实训,将财务会计实训作为会计专业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固定下来,保证其时间和空间不被挤占。同时,学校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改进会计实训教学。

1.改进实训内容

(1)更新财务会计实训资料。修订手头现有资料,使实训资料符合最新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规定;补充资料,实训内容中的经济业务不仅包括传统的销业务,还要增加原来被忽略的知识点,包括印花税、防洪基金、绿化费、城镇垃圾处理费、残疾人保障基金、以及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上交、留用部分、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按季收取存款利息、业务招待费、广告费、滞纳金等。

(2)增加劳动法、社保、税收、公司法等知识点。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训过程的辅导,提醒和补充财务会计教学中的遗漏。工资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税费都在此衍生,如社保、绿化费、残疾人基金、城镇垃圾处理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个税、职工薪酬等。学生必须了解与会计密切相关的经济业务知识,如: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社保,企业对此的遵守执行情况由劳动局和社会保险中心监管,每年都要接受社保年检、劳动年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工资不得高于地税系统纳税申报中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客户端软件中申报的工资,年终汇算清缴时会审查工资和相应的费用,企业所得税计算对有关费用扣除有规定,所以管理费用设置多栏式明细账费用专栏的时候,要考虑到税法和内部管理的要求。

虽然以往的实训资料中也有工资核算的内容,但有些已经不符合现在法律的规定这就不仅需要修订该部分知识,更需要指导老师的讲解。

(3)增加跨行业经营的知识。设计实训项目时,不仅要有制造业、商品流通业的经济业务,还可以适当增加服务业,如广告业、投资业、保安业、酒店业等的相关业务,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特点和要求。

2.改进实训手段

学校应该加大对实训软硬件的投入,配备专门的会计软件实训室,安装市场上常用的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航天信息、易桥财税通等的单机版,让学生在一个高度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实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技能熟练度。

同时,加强与计算机专业老师和专业机构的合作,设计高度仿真的纳税申报系统,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及时地进行纳税申报。利用互联网,教学生如何下载社保网上申报软件进行社保的网上申报、网上工商年检等。

3.设置专职实训指导老师

学校应该提高专职实训指导老师的待遇,从内部聘请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师作为专职实训教师的负责人,从企业中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来校指导,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专职实训队伍。这支队伍专门研究、收集、整理、改进实训资料,使会计实训更具真实性,使学生走上就业岗位后不再手足无措,也增加了学生对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感性认识。

实训指导老师是实训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再完善的会计实训资料也需要经过实训指导老师的指引和提醒,学生才能灵活应用,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即使不够详实的会计资料,一旦经过实训指导老师的加工、讲解、演示,也能让学生获得对会计某方面业务的全面认识。

总之,笔者认为目前中职学校财务会计实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会计专业的教学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因此保持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是财务会计实训成功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篇2

 

一、中职《企业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缺乏积极性。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而且会计的基础概念、专业术语等又多、又比较抽象晦涩,难于理解,同时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因此对于原本文化课基础较差的学生,容易影响到学生学习该科目的积极性。在学习《基础会计》的过程中,虽然许多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础核算程序以及简单的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然而《企业财务会计》的难度和广度都大大加深了。因此,如果学生在《基础会计》环节的学习上就存在着短板,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企业财务会计》的积极性,这样是十分不利于这门课的复习考试以及实际运用。

 

2、实际工作操作能力差。中职会计学生在学习《企业财务会计》的过程中,存在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无法适应企业会计岗位的实际需求的现象。学生在学习《企业财务会计》的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情况。中职财务会计,课堂教学中偏重于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实际会计工作中企业的会计业务是通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来编制记账凭证的。因此,学生即使掌握了编制会计分录,但是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企业会计凭证的了解,从而无法胜任实际的操作,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这样直接导致中职《企业财务会计》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3、教材内容滞后,应用性差。我国财政部门为了顺应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不断地进行会计制度和税务制度的改革创新,现代会计实务操作也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教材并没有及时的推陈出新,依旧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编写的,这样的教材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小企业,而我们浙江地区以私营的中小企业居多,学生在岗位上无法适应,因此,教材内容的陈旧以及适用范围的局限,制约了《企业财务会计》教学目标的实现。

 

4、教学目标不明确。当前《企业财务会计》教学的目标受到了落后的教学思想的限制,《企业财务会计》的教学在考试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存在脱节。《企业财务会计》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基础概念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学,导致《企业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效果并不能够有效的实现学生在高职考考试和自身能力的提升。使得许多学生课堂学习和复习考试不相适应,造成学生的学习《企业财务会计》既不能适应当前的高考又不适应顶岗实习。

 

二、提高《企业财务会计》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1、明确教学目标。中职会计教学必须明确《企业财务会计》教学目标,坚持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实际运用能力,适当地调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不仅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企业财务会计》的成绩,促进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应试水平的提升。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的学习,还要侧重与企业实际核算业务过程中的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能够胜任未来的岗位工作。

 

2、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可以采用公式教学法。公式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公式的记忆和掌握。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讲解过程中,采用公式教学法,在学生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总结公式,并根据企业实际产生业务的具体情形以及对应科目,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再次,案例教学法也是《企业财务会计》教学中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的形式,能够提高中职学生对会计核算中的具体流程的认识和把握,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实际会计实务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将课堂《企业财务会计》理论与《企业财务会计》实务相结合,以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案例加以讲解,激发学生学习《企业财务会计》的兴趣,便于学生有效的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实务操作技巧,有助于学生应试成绩的提升,并对学生步入职场尽快适应会计实际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3、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企业财务会计》的成绩,激发学生学习财务会计课程的兴趣,改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单调乏味枯燥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基础和网络技术,在教学手段上加以创新利用,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更丰富的内容和画面,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学习《企业财务会计》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动力。

 

篇3

 

一、课程改革背景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三大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后接“审计学”“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管理”等。在2010年前,会计核心课程为“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后来随着我院会计专业重点建设改革需要与职业资格考试挂钩,经反复调整与修改将会计专业课程名称设置为“会计核算基本技术”(原“会计原理”)“会计Ⅰ”(原“财务会计”)“会计Ⅱ”(原“高级财务会计”)。该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二上学期,总学时为105,其课时量和课程本身在专业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客观上应形成教与学备受重视的现状。

 

二、高职院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研究

 

由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难度大、高职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师自身对难点掌握不好等原因,致使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如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设计重整教学内容,形成“递进式”教学层次

 

“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称之为“高级”,是因为它专门研究财务会计中的特殊问题、疑难问题、新问题、仅在个别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尚不成熟的问题,代表了会计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高职院校中至今尚未统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职称考试及就业考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涵盖会计职称考试和注册考试涉及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将来完成从基层财务人员到高级财务人才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考虑课程的衔接与互补,确定教学内容不能贪大求全,应按一定逻辑关系安排“递进式”的教学内容,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内容更新上应以真实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实践为导向”不断地与行业专家共同设计以真实案例为背景的教学案例,将教学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情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能懂、易学、逼真”的教学效果,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根据会计专业的专业性质及培养目标的要求,改革后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以上市公司实际案例为导向,以会计职业活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语的学习情境,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化的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总体包括2大学习情境、9个工作任务(如表1)。

 

(二)引入职业判断思维,以实践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量涉及需要利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经济交易或事项,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适当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1.以实践为导向,充分掌握讲授教学法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首先,在讲解过程中应重点解释各学习情境中的关键专业术语,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外币兑换业务,可以以生活中到银行兑换外币为例引入正题,把专业性强的会计术语变为常见事项,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克服学习畏难情绪;其次,帮助学生理清业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讲授过程中注意“复旧学新”,避免学生因前面专业基础差影响本门课程的学习情绪;最后,抓住问题的实质,注意相关章节之间的关联性,教会学生利用职业判断正确处理业务。

 

2.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相对难度较大的课程,高职学生仅单方面依靠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教学内容,效果不好。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参与性等优点,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连接理论和实践内容,学生在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对实际真实的社会工作情景进行典型化处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互动讨论,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充分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企业合并专题时, 教师可以引入“优酷”与“土豆”的合并案例, 并围绕如果你是“优酷”和“土豆”的财务总监,你将如何对该合并进行会计处理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领会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3.将任务驱动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实现技能培养目标

 

教师按照重整后的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任务)即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带动学生学习,借助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将课堂教学改为真实岗位学习,由实训基地财务经理根据任务进行分解,为各组学员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成员分工协作独立地完成任务,最后由各组分别展示任务完成过程并讲解任务解决方案,教师进行点评。提倡师生平等自由地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与学生进行讨论,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还改变了以往传统单向传输式教学,将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变为启发思维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同时锻炼了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职业能力。

 

4.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结合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制作成集画面、图像、文字和声音等为一体的,具有智能结构的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的课件,不断研究课件制作的内容,然后不断优化课件使用效果,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能只是将黑板和讲稿换成投影,要实质性地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真正体现多媒体技术效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课件的应用和网络的应用有机结合,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加强应用型教材建设,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仅使用会计职称考试用书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为主要教材的情况,虽然这种教材紧跟会计改革缩小了教学与实际的脱节,但因其在内容设计上过于准则化,缺乏真实企业案例,相关章节没有逻辑顺序,内容难度过大,普遍存在学生自学困难、看不懂教材的情况,应将其作为教学参考书,再开发更适合课堂教学的教材。在教材内容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各学习情境之间的递进关系,引入丰富的实际案例,充分解释每个知识点,增强趣味性,将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作为“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建设的主体思想,从独特视角将企业特殊经济业务全面、立体地呈现给学生,形成“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的新局面。

 

(四)改进现行考核体系,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考试方法上打破了以成绩来决定学生素质高低的评价方式,采取校内外双渠道考核方式,将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有机融合,除传统的出勤和课后作业以外,还把实习基地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团队表现等均纳入平时成绩范围,合理设置了各个部分的权重比例(如,总评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40%+终结性考核成绩×60%),更加侧重于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利用职业判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出现以往学生靠期末“突击”就能通过考试的现象,使学生真正对课程内容达到“弄懂、学活、会用”。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价与督促,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篇4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4日

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目前已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高级财务会计人员的必备知识。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称之为“高级”,是因为它专门研究财务会计中的特殊问题、疑难问题、新问题、仅在个别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尚不成熟的问题。本课程主要教学目的包括:系统讲授高级财务会计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跟踪高级财务会计的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在高级财务会计方面的理论修养,提高他们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部分师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出现了一系列教学问题,严重影响了同学们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以下是对本门课程教学的体会。

一、吃透教材,掌握课程体系,抓住教学主线和重点

目前,我国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安排上存在很大差别。本文主要以高级财务会计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东北财大会计系列教材《高级财务会计》(刘永泽、傅荣主编)为例,说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筛选。本课程体系共分11章:第一章:企业合并;第二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四章:租赁会计;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第八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第九章:生物资产会计;第十章:油气开采会计;第十一章:保险合同会计。但是按教学计划安排,只有48个课时,如果要在有限的48个课时内把以上所有11个专题都在课堂讲授,笔者认为不仅不现实,而且会让学生感到主次不分,抓不到学习的重点,不利于学生学习。为此,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在精研教材,全面理解把握课程主要内容、熟悉课程体系,充分了解各种媒体相关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把本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包括:第一章:企业合并;第二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四章:租赁会计;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八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本部分内容是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考试的重点内容,因此本部分是课堂讲授的重点。第二层次,主要包括: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第九章:生物资产会计;第十章:油气开采会计;第十一章:保险合同会计。这些章节主要涉及特殊行业,本部分内容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因为任何一门课程,教师都不可能穷尽该学科的全部知识,尤其是像高级财务会计这样教学内容可以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拓展的学科。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凡事不能只等待老师去讲解,而是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真谛。这种能力的培养、意识的灌输、对学生将来离开学校独立从事工作乃至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样划分,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高级财务会计学习的重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以学习文化为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面授为主的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早以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但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导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在高级财务会计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呈现给学生一个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解决和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

1、多媒体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教学内容。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两种合并方式的比较时,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在黑板上画出每合并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图,这往往费时费力还不够形象,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多媒体能提高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多媒体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减少老师在传统方式下大量辅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高级会计课程往往需要列举大量的例题,尤其是越复杂的业务越需要将例题板书清楚。传统教学方式下这往往占去很多课堂时间,有时一节课或两节课只能讲解一个例题。如果我们提前将例题制成课件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二是可免除教师上课时的劳累,而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讲授,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

3、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我们可以将授课内容上网,利用网络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

当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掌握多媒体教学特点,认真备课。

(二)导向式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高级财务会计因其所具有的新颖性、理论性、深难性、专题性、多维性、变动性以及其开课时间上的后端性等特点,使得该课程适宜采用包括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等在内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以培养、训练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1、问题导向。学习过程始于问题。教学的目标在于主动探索实践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掌握有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基于高级财务会计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应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辅之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针对高级财务会计专题性、理论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本专题所研究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索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去分析这些问题来自何处、如何演变、如何解决,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类、归纳和比较,让学生相互了解其他不同的分析思路。然后再引入本章内容的基本理论对问题加以分析,引导学生研究关于类似问题的主要分析思路和结论,从而使学生开拓自己的思路,形成对问题比较深入的认识。

2、能力导向。一方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多数要参加会计师职称考试及注册会计师考试,而这些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都是在高级财务会计中才学习的,所以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应对这些考试的能力很重要,应适当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数量和增大练习题的难度,通过实例向学生教授一些常见习题的解题思路,增加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将历年职称考试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典型题目作为案例或练习题加以讨论;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要么走向工作岗位,要么考研究生,两种选择的竞争压力都很大,可邀请经验丰富的财务经理、成绩突出的研究生等到课堂上传授经验,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既能开拓学生视野,也能满足学生了解职业经理人、研究生应试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就业和其后的职业生涯以及考研应试等中做到应付自如。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引入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由于案例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目前案例教学已在我国高等学校各个学科教学环节中广为采纳。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补充案例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便于学生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除了在主教材以及与主教材配套的习题与案例教材中设置必要的教学案例之外,在课堂上,适时引用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不拘形式、不限大小,只求与教学内容匹配,只求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是,既增加了学生对本课程有关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又令其感到了本课程的实用价值,更让学生对未来的专业应用环境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三、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条件要求高、教学组织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学校应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最好是大型集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习基地接触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前已述及,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很复杂,综合性也很强,对主讲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大量的会计、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实际资料;熟悉国内及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具备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校门到各企事业单位去参观、去实践、甚至去兼职,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的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师资队伍的合理配置和建设是提高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

(三)典型案例的科学开发。任课教师能否提供科学开发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研讨,是导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用于高级财务会计上成功与否的关键。典型案例的科学开发是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讲教师或任课教师将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那些具有一定影响性或代表性的会计业务,如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合并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破产清算案例等,通过科学的删减、加工,整合成事实清晰、逻辑清楚、行文简洁、是非分明的文本,使之可运用于课堂介绍、分析和研讨中。

(四)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做练习,并要学生尝试撰写小论文,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等,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应努力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沟通,让学生牢固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善终意识。策略性地引导他们学好高级财务会计知识,掌握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其内容设置一般与企业会计准则切合。企业会计准则历经1998、2001以及2006年三次变迁,中级财务会计的课程内容也相应进行了调整。与此同时,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和理念也进行了调整。然而目前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仍有较多学生觉得中级财务会计内容繁杂,对很多知识点不求甚解,无法理清知识体系。因而探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2.1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目前,各高校都在强调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然而现实却是实践教学的比重仍然很低。一般来说,根据各高校课程设置的情况,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论学时在80-130学时,但是实践教学的课时一般在1-2周。这样看来,通过短时间的实践教学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加之在理论教学时,一般都是课堂讲授,很少涉及学生实际操作,理论和实践脱节。这就造成了中级财务会计“重理论、轻实务”的想象,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对很多知识都是囫囵吞枣,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2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较少

第一,目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教师讲授多,而学生参与较少。在很多高校,教师都是填鸭式教学,上课时讲授主要的会计核算要求和方法,重点讲授会计分录。中级财务会计相对于会计学其他课程,内容细、分录多,给学生造成一种“中级财务会计就是学习会计分录”的错觉。学生面对如此多的分录,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就难免糊里糊涂,知识点全部混杂在一起,理不清头绪。第二,中级财务会计教法单一,以讲授为主,即通常所说的讲授教学法,很少涉及其他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所占的比例很少,案例教学法也很少应用。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的是:目前大多数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的设置多是以讲授教学为主,对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等几乎没有设置课时。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也疏忽对其他教学方法的研究。笔者并非否认传统教学方法,而是认为应该在分析课堂教与学的实际及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在传统教学体系中增添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师生教学相长的目的。

2.3教材内容及质量存在问题,教学参考资料不足

目前出版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很多,很多高校都组织编写了相关教材,然而教材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材编写时也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对理论阐述多,但是对重点知识点缺乏立体讲解,教材中涉及实训的内容也很不足;二是部分教材编写时依据西方会计处理体例,未考虑教材的适用性,照搬西方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而不是考虑我国会计实务的情形,沿用我国常规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其他课程相背离,也造成学生学习时的困惑。同时,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参考资料不足。一方面,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中所附习题较少,且一般没有答案供学生核对;另一方面,市面上出版的习题集不多,已出版的书籍质量差异较大,学生只能通过比较权威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习题来巩固所学内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质量。

2.4教学内容体系不合理,对财务报表编制部分的讲授过少

中级财务会计一般分为会计核算以及财务报告编制两大部分,会计核算中六大要素各项目的核算内容较多,所占用的课时较多,到课程临近结束时才会讲授财务报告编制的内容。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由于前面内容较多,讲到财务报告部分由于时间有限,只是对财务报告的体系进行阐述,大多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讲授,对于难度最大的现金流量表只是讲授其原理,而具体的编制则会略过。这就使得学生在学完课程后甚至在大学毕业时都不会编制现金流量表,更遑论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2.5成绩评定方法欠缺科学性,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目前,中级财务会计成绩评定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考成绩构成,一般按照三七或者四六的比例进行计算。这一成绩评定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平时成绩一般由出勤成绩和作业成绩评定,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尚能控制这两项成绩的评定,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如果是合班教学,学生人数多,教师不可能了解所有学生的学期情况,那么教师所给的平时成绩就有可能悖离学生的真实情况。二是期考试卷要么只是对中级财务会计主要内容的考核,要么是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行程的试卷,两者都是以一张涵盖部分内容的试卷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综合能力,因此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近年来中级财务会计考试不尽人意,一方面反映出学生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考核方式已经不适应教学的变化,亟需变革。

3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3.1扭转“轻实务”的观念,穿插会计实践教学,以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

会计课程的共同点都是需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要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理论教学时,结合实例讲解实务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理论依据,解释实务中的操作细则,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是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教学过程,在讲授完某一部分知识点后,可以进行与之相关的单一项目实验;在课程结束时则可以进行综合项目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熟悉会计循环,掌握基本会计岗位的操作技能。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也使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更新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体系,采用高质量的教材

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改革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体系能够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然而变革教材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着力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各个部门协作,着力提高中级财务会计教材的质量。高质量的教材需要高水平的编者、审稿人的复核以及出版社的把关。目前已出版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质量不一而足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握好这三个环节。建议由会计学会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牵头,立足于会计实务,借鉴国外先进教材,组织专家编写高质量的、使先进性和适应性统一的教材,并在各高校进行推广应用。在应用过程中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会计实践的情况,更新修订教材,尽力缩小教材和实务的差距。第二,组织编写中级财务会计配套参考资料,求质不求量。配套参考资料可以由某个或数个高校组织专业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编写。而且在编写时要明确参考资料的适应性,不能出于完成任务的目的,而是要切实可行,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参考资料进一步理解、掌握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3.3以高质量的教材为基础调整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

第一,在规划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时注意划分与高级财务会计的界限。结合中级财务会计教材,教学重点应是重要会计核算及财务报告的编制。然而目前很多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中涉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或有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等特殊业务核算,而这些内容也包含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这些内容究竟归属于哪门课程仍存在争议,目前出版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所包含的内容不尽相同,教学内容也存在差异。笔者认为,由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本就繁杂,应在教学中把握重点,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脉络体系,因此应将这些内容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第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进度,保障财务报告编制内容的课时。学生学习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后应该具备编制主要财务报告的能力。结合前文所述,财务报告编制的讲授课时不足就无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3.4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引入案例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

笔者认为,改革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有其精华之处。针对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涉及概念性内容及会计准则的规定采用传统的直接讲授法,而对于其他适合的内容则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事先设计情境,组织并激励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首先要筛选出适合案例教学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理论联系实际、实务性较强的内容。比如某个具体项目的会计核算时,可以结合具体企业的会计实务进行探讨,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互动教学一般分为归纳问题式互动、精选案例式互动和多维思辨式互动三种。中级财务会计实务性较强,所以多维思辨式不太适用于本课程,精选案例式互动教学法则可以和案例教学法相互渗透,而归纳问题式互动则可以应用于本课程。相对于传统教学法下由教师进行归纳要点的做法,在这一教学法下教师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归纳出互动问题后引领学生讨论,开阔学生思路,以达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

3.5科学评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成绩,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科学考核成绩才能如实反映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掌握程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成绩评定方法:第一,在现行期末试题考核中,应分析试题结构,确定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合理比例,识记类知识点的比重不宜过高,理解应用类知识点的比重应适当提高。第二,考核成绩的形式应多样化,不应只局限于目前的考勤、作业及期末考试这些传统形式。结合案例教学和互动教学,考核时可以针对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环节进行评分,也可以加入撰写分析报告、简单演讲等项目的成绩综合评分。中级财务会计的考核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多种方式纳入评定范围,并赋予不同的权重来确定最终的成绩。相对于传统考核模式,这样得出的成绩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同时也能避免传统模式下学生“走捷径、临时抱佛脚”的情况。

4结语

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堂教学中呈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索和探讨。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对提高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崔玉英.关于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J].学理论,2013,(12).

[2]苏庆.浅谈如何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J].江苏科技信息,2013,(23).

篇6

由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难度大、高职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师自身对难点掌握不好等原因,致使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如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设计重整教学内容,形成“递进式”教学层次

“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称之为“高级”,是因为它专门研究财务会计中的特殊问题、疑难问题、新问题、仅在个别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尚不成熟的问题,代表了会计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高职院校中至今尚未统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职称考试及就业考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涵盖会计职称考试和注册考试涉及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将来完成从基层财务人员到高级财务人才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考虑课程的衔接与互补,确定教学内容不能贪大求全,应按一定逻辑关系安排“递进式”的教学内容,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内容更新上应以真实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实践为导向”不断地与行业专家共同设计以真实案例为背景的教学案例,将教学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情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能懂、易学、逼真”的教学效果,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引入职业判断思维,以实践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量涉及需要利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经济交易或事项,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适当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1.以实践为导向,充分掌握讲授教学法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首先,在讲解过程中应重点解释各学习情境中的关键专业术语,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外币兑换业务,可以以生活中到银行兑换外币为例引入正题,把专业性强的会计术语变为常见事项,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克服学习畏难情绪;其次,帮助学生理清业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讲授过程中注意“复旧学新”,避免学生因前面专业基础差影响本门课程的学习情绪;最后,抓住问题的实质,注意相关章节之间的关联性,教会学生利用职业判断正确处理业务。

2.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相对难度较大的课程,高职学生仅单方面依靠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教学内容,效果不好。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参与性等优点,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连接理论和实践内容,学生在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对实际真实的社会工作情景进行典型化处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互动讨论,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充分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企业合并专题时,教师可以引入“优酷”与“土豆”的合并案例,并围绕如果你是“优酷”和“土豆”的财务总监,你将如何对该合并进行会计处理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领会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3.将任务驱动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实现技能培养目标

教师按照重整后的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任务)即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带动学生学习,借助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将课堂教学改为真实岗位学习,由实训基地财务经理根据任务进行分解,为各组学员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成员分工协作独立地完成任务,最后由各组分别展示任务完成过程并讲解任务解决方案,教师进行点评。提倡师生平等自由地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与学生进行讨论,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还改变了以往传统单向传输式教学,将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变为启发思维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同时锻炼了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职业能力。

4.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结合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制作成集画面、图像、文字和声音等为一体的,具有智能结构的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的课件,不断研究课件制作的内容,然后不断优化课件使用效果,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能只是将黑板和讲稿换成投影,要实质性地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真正体现多媒体技术效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课件的应用和网络的应用有机结合,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加强应用型教材建设,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仅使用会计职称考试用书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为主要教材的情况,虽然这种教材紧跟会计改革缩小了教学与实际的脱节,但因其在内容设计上过于准则化,缺乏真实企业案例,相关章节没有逻辑顺序,内容难度过大,普遍存在学生自学困难、看不懂教材的情况,应将其作为教学参考书,再开发更适合课堂教学的教材。在教材内容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各学习情境之间的递进关系,引入丰富的实际案例,充分解释每个知识点,增强趣味性,将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作为“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建设的主体思想,从独特视角将企业特殊经济业务全面、立体地呈现给学生,形成“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的新局面。

篇7

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是在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一、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财务会计》是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核心地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提供了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既是会计知识体系的主体部分,又是企业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课程。

财务会计实践课程是为《财务会计》课程配套设置的,是《财务会计》课程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该课程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角色的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学生可以更快的融入其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为目标。

二、实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财务会计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循序渐进、重点突破为原则,按实践工作岗位设置教学模块,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实现理论与实践同步、课堂讲授与操作练习同步,使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知识为专业能力服务。

实践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感性认识规律,让学生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中主动掌握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按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教学顺序是“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凭证传递——会计报表”。注重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构建,充分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课程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三阶段并设置相关课程:第一阶段为课程讲授前的会计岗位认知实习;第二阶段为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会计分岗实训(校内实训室)和会计岗位实习;第三阶段为课程学习后的综合模拟实训(校内财会模拟室)与顶岗实习(某公司、企业)。

三、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

(一)会计分岗实训

在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中创造了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按照实际会计职业岗位要求来组织,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块,把每个会计岗位的应知应会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财务会计的实训教学中,单项实训中建立了出纳、往来、固定资产、财务报表等多个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实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针对某一个工作岗位建立独立的教学模块,将某一模块涉及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融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同时通过综合核算模块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进一步熟悉各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综合模拟实训

综合模拟实训是通过一个企业某月份实际会计业务的模拟,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会计各岗位业务的核算,进而全面、系统、完整、综合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处理会计实务的动手操作能力。

该部分实训课程可设置八个小组,前七个小组分别按出纳员岗位、往来结算核算员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员岗位、资金核算员岗位、成本核算员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员岗位、会计主管岗位设置,由学生根据实训要求及提供的实训资料单独完成,第八个小组为某一小型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会计岗位的核算工作,由老师派发原始凭证,各小组完成各自岗位的业务核算,并能把已编制的凭证传递到其他相关岗位。在独立的实训课中开设仿真的工作岗位,学生不仅掌握工业企业里每个岗位的业务核算,还能处理好单个岗位与其他岗位的业务联系,真正把企业的财务部门搬到课堂上,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三)考证指导设计

目前,《财务会计》是各类社会考试和选拔考试的重要考试科目。比如,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考试等都以财务会计学为考核重点。会计专业的考试项目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专业资格初级证书,前者是学生必须取得的,后者鼓励学生获得,但不做硬性要求。

四、实践教学的方法设计

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特别强调实践性的课程。如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一直是本专业课程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在实践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实物引导法、过程教学法等多种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情景模拟式教学法,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五、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

为了使整个实践教学顺利实施,必须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考核方式。实践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情况。首先进行阶段性成果验收,即:每组提交一份实训设计报告,要求包括实训准备、实训内容分析几部分最终结果,而且每组内实训设计保持连续性,最终以实训总结及答辩情况进行评价考核。

六、实践教学效果

篇8

一、科学地制订学习计划,遵纲循本,学以致用

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以辅导用书为主要内容进行命题。试卷分值也是与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要求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了解的内容相关。笔者的感受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有计划地通读、精读、研读辅导用书是考试顺利过关的法宝。作为在职人员,学以致用是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以考试促进资格评审、推进会计后续教育、选拔高级会计人才,这也是国家组织会计系列高级资格统一考试的目的所在。

(一)应用管理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作为在职学习,进行富有效率的自学几乎是对每个应试者的基本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网络学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但其中的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却不为多数人所知。实际上,在自学环境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学习效果和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自主学习目的性较差、学习计划性和系统性的缺失、学习监控和评价机制的缺失以及学习环境缺乏情感交流等。针对这些问题,汪徽(2006)论述了管理策略的重要性,提出“管理策略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它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等,以加强管理策略指导、实施群体在线讨论和鼓励协作学习交流等方法来指导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引进这些科学先进的方法论能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值得考生借鉴。

(二)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科学的学习计划,学习起来就会漫无边际,徒劳而无任何收获。制订学习计划必须要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明确考试重点和学习的难点,使学习时间的安排上能够整体兼顾、合理分配。订好计划,明确了学习任务,思想上就有了压力。考试要求面广量大,所以,各个章节要统筹兼顾,合理分配,不能偏科。有研究表明:清晨和夜晚人的记忆力较好,况且在职人员也只有在这时才可能有时间上的保证,因此笔者坚持每天早晚各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温故知新。日常上班的工作间隙和午休时间较短,可以用来结合工作业务加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这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制订好的计划一定要坚持完成,要坚持检查自己、督促自己,避免开头紧、中间松、最后空的情况出现,对于计划规定当天必须要完成的学习内容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三)钻研指定教材,归纳演绎重点

考试大纲是一根主线,必须紧紧围绕考试大纲去研读学习辅导用书,全面掌握考试大纲的重点与难点,切不能对考点押宝,抱侥幸心理。因为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与难点是对高级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要根据考试大纲精读和研读辅导用书中相关的考试内容,再根据大纲对每章节内容、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进行学习。由于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学科间的知识联系相互结合进行学习。财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实务与笔者的日常工作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仔细研究以往的考题,也是一个良方。通过对2003年开考开始至2006年的试题分析不难看出,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外,主要侧重于对综合知识的考核。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搞条块分割,章节独立,而要前后连贯,对各个章节的类似问题进行归集整理,加深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在此,要引进滚动学习的方法,即在完成一个章节学习内容后,先趁热打铁,对该章内容融会贯通;再将前几章至该章的内容贯穿起来复习一遍;然后再开始学习新的章节。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保持了学习内容的延续性,又可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不会出现学后忘前的现象。

(四)强化学习效果,勤奋巩固练习

一本好的习题集是必需的,有一本即可,不必贪多,但其中的基本练习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检验学习效果需要多加练习。每学完一个章节,在对书中的内容已基本吃透后就可以做些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前提是完全不再看课本(尽管考试开卷,但实际考试中并没有时间再看书),把每道题作为考试题,认认真真地去做。练习全部完成以后,再统一核对答案。对于做错的题,要查找出错的原因,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还有就是要举一反三,如相同知识点的题目,形式变换了一下,其实考点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题目要有所思考,通过思考,加深理解,加深记忆。通过勤奋练习,既能了解自己对考试内容的掌握情况,又能在考前暴露出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从而使自己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学习。还有,限时做练习,不仅可以演练自己的答题速度,还有利于在考场上拥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水准。

(五)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习效果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强、专业性强、理论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这都要求考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把财务会计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更有利于考生记忆和掌握考点的知识。如,在学习财务会计准则体系时,就必须与现行工作中使用的准则应用进行结合。平时,笔者就有意识地搜集了一些关于财务会计准则执行的政策解答,注意研读这方面的学术论文,把实际工作运用的准则实务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去理解,真正掌握了这些财务会计准则的内涵,巩固了学习成果。笔者撰写的有关财税管理和审计类论文也加深了对有关理论制度的理解深度。又如,日常工作中对财务会计报表分析和报告的撰写,强化了自己对财务会计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的理解,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通过学习,笔者发现:在日常管理工作和生活中,财税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会计方法无处不在,只要在学习中善于总结和发现,把财会理论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实践,就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认真了解考试概况,理解政策,注意技巧

(一)考试概况

根据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文件,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考试主要是考核应试者运用财务、会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分析、判断、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和解决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政策

综观近几年的考试,具有如下政策特征:1.继续保持考试既有风格,进一步进行摸底和调研;2.适当增加考试难度,保持考试信誉、质量和水准;3.考试题型仍为综合案例分析题,题型特点与2003~2006年基本一致,尤其可以参照2006年;4.新增加学习内容、理论与实务的重点可能会作为考试的重点范围。

(三)答题步骤

综合案例分析题是考试的重点,这类题目主要考核应试者对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原理、基本概念及基本公式的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因此,考试解答时,首先要审查清楚题纲的意思,掌握题目的已知条件,明确提问的应答要求,弄清题目涉及哪些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然后根据题意按思路逐步列出,利用所给题纲的已知条件,按原理、公式、应用等顺序一步一步地解答。

(四)答题技巧

无论应试者水平如何,实际考试时一定要注意答题技巧:1.所有的考题都必须回答,先易后难,即使不会也要写,但不要在一道题上使用太多时间;2.以考试大纲观点为准,不要使用与大纲不一致的观点,因为考试不是学术争论;3.研究前几年的试题与答案,并将其作为自己答题时的示范;4.保持卷面整洁,因为卷面的整洁度会影响评卷者的心理状态且对其评分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五)答题方法

在答题方法方面主要应注意:1.答案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而应该条理清晰,说明问题,因为评分是看采分点,采分点即答案中必须回答的内容。答案中有关的原理、论据和判断都是采分点,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2.如果是需要答出结论的题目,应先说结论再述理由,且直接把大纲或者法规制度中的原文规定写上即可。3.做案例分析题时,最好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看题目。在此过程中要把关键字眼写在草稿纸上,避免看后忘前的现象发生。

三、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学习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特别是学习迎考,时间紧、压力大,需要集中时间来记忆大量的理论原理、概念和公式等,属于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科学用脑,不注意思维方法,不注意学科特点,为应试而长期高度紧张,身体经常熬夜,休息睡眠时间很少,则很容易会导致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和身体素质下降等情况,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伤害,影响到考试。笔者的做法是:正确处理日常工作、学习考试和休息睡眠的关系,讲究科学用脑、卫生用脑,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和谐应考。

(一)努力做好日常工作

作为在职的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岗位工作是立身之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学习,既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理解,也有利于实践理论知识。笔者始终坚持工作时全力干,工作之余抓紧学,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搞好学习,以学促干,以干践学,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相互促进。

(二)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篇9

财务共享,是指依托信息技术,通过不同企业、不同地点的财务业务有效整合,将财务管理从纷繁、琐碎、重复的会计事务中剥离出来,以期实现财务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一种管理手段。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建立起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在国外企业间运用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面临转型发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为引领财务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近年来,中兴、海尔、万科等企业纷纷开始尝试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的财务管理逐步由分散式、标准式或者集中式的信息化系统转变为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即将大量重复的、有规律可循的、标准化的会计处理和交易业务,放到一个专门的服务组织中进行独立、集中的业务处理。这将极大地缩短会计人员日常的会计核算时间,并使其工作转向企业决策、投资管理、风险和内控等方面。这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从传统的财务核算、会计报表编制等财务会计工作向管理会计角色转变。管理会计的工作需要全面的统筹分析,对商务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和普通的核算型会计相差甚远,管理会计人才的工作很难被机器所取代,管理会计的优势逐步凸显。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现状

目前,有80%的会计人员要将精力放在应对会计记账、核算、审核等日常的企业会计业务处理中,真正用于企业经营决策上的时间不足20%。而且,会计人才偏重于会计核算能力,高端会计人才相对不足,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更为匮乏。我国会计人员队伍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管理会计成为行业急需的紧缺人才。究其原因,与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无相关。我国主要从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考试和在职培训三个层面进行会计人才培养,均侧重于对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后劲不足。

(一)学历教育以财务会计课程教育为主

一方面,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强化财务会计,注重会计核算能力培养。随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不断推进,企业财务部门的结构、人员能力需求必定发生转变,企业更倾向于既掌握会计核算技术又有着较强财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管理会计师。截至2017年3月,仅有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六所国内知名高校正式获得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课程认证,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开发。管理会计相关研究薄弱,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培养出的管理会计人才达不到合格标准。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中对财务会计知识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解答考试题的技巧上,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融会贯通。

(二)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欠缺管理会计内容

根据会计职业从事人员的不同层次需求,目前我国设置了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等。然而由于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与评价体系尚在建设完善中,缺乏考核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具体标准,管理会计知识并不是我国各项职业资格考试考核的重点。不同层级的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的需求有所不同,然而各项职业资格考试主要从会计基础及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财务会计的内容上予以考核,不论是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应用,抑或是管理会计的综合知识、咨询服务知识,均无法得以体现。对于要求较高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涉及管理会计知识的部分也相对不足,不能完整地体现管理会计人才的胜任能力,无法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以满足企业的迫切需要。

(三)企业缺乏对会计人员的转型规划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会发生流程再创造、财务重分类、会计再分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互分离。会计人员的手工核算量减少,优秀的会计人员将从基础的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更多支持经营决策的分析管理工作中。会计人员数量可削减1/3至2/3,会计人才的价值和竞争力的标准将面临重新洗牌,会计人员必然面临分流或者转型。目前提出的向传统的管理岗、财务专家型或“业务财务人员”和“销售财务人员”等综合型人才发展转型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亟待提出更加详细的规划。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项变革,具备管理会计能力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管理会计人才的严重缺失,国家自2010年起相继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并鼓励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管理会计培训,并向国外学习管理会计先进经验。2016年,财政部相继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2017年,财政部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加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并力争在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将管理会计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在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需要高校、企业、政府等各界协同创新合作,在学习、培训、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不断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全面壮大我国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一)高校开发课程培养体系

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为了满足当前的管理会计人才需求,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实现教育与实践要求的匹配对接,需要参照国内外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多维性创新思考,研究并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在本科阶段,根据学校特点,适当开发管理会计相应课程,加大管理会计课程比重,打下管理会计基础,深化管理会计认识,鼓励学生进行管理类学科的学习辅修,成为跨学科专业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可以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方向的研究,加强管理会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实践管理会计提供理论基础。对于会计硕士(MPAcc),则可以加强对管理会计实务方向的具体案例学习和实践学习,使其成为管理会计储备人才。

(二)改革职业资格考试内容

一方面,考虑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在我国已运行多年,相对比较成熟,应改革现行考试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相应增加管理会计知识考核重点。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一般的会计人员需要对成本会计等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中间层次的会计人员至少需要了解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以应对日常的会计信息系统操作,高层次会计人员则应加强对战略管理决策能力等管理会计综合能力的考核。注册会计师应发挥其独立性,准确把握管理会计咨询服务。通过不同层次的考试重点,实现人才分流,培养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合格会计人才,尽快达到培养一批具备管理会计能力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进行专门研究,借鉴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等国外管理会计考试制度,发展我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与评价体系,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和选拔奠定科学基础,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企业推动财务会计人员转型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服务的。首先,企业要将管理会计培训纳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之内,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可以考虑结合自身需求,组织专题探讨,加强对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与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外训,促进企业价值的持续提升。其次,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会计人员转型理论研究,推动传统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以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人员可以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大部分会计人员需要向业务前端转型,企业应设置对应的管理会计岗位,全面促进会计人员转型。

(四)探索校企合作、政企合作、企企合作

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必须多元化发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培训机会,以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为企业提供大量潜在的管理会计人才,帮助企业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实现管理会计人才供需双赢。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利用政府影响力,创建管理会计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积极与行业间其他企业交流合作,学习先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发挥该模式为企业带来的便利,培养适合企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管理会计人才。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需要不断深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国外对于管理会计相关知识体系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与方法。在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参加国外管理会计实习培训,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管理会计先进工作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可行的方法。宣传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踊跃拓展对外交流平台,开展国际间管理会计合作,有助于实现“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篇10

当前,高校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内容枯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突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一种“喂养式”教学模式中,将自己讲述的内容一步一步地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没有动手锻炼的机会,无法培养动手能力,更不用说有进一步提升能力的机会了。

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不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无法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学生掌握的只是一些财务会计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理念,以及最简单的操作方式,对分析问题和解袂问题的能力并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甚至限制了学习的主动性。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只要弄懂练习题,把教师画出来的重点背下来,就能够应付一些老师的考试。另外,教师单纯地把考试成绩作为好学生的定义,这种传统观念也不是完全正确的,这样对学生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2. 教学内容中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多理论知识和实际不相符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对理论知识学习十分重视,其只是将课本的知识放到黑板上,放到电子媒体上,而并没有将学习知识掌握能力的意识放到学生的头脑中。

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财务会计的操作技能,而且无法实现会计实务教学目标的要求。其后果是不能切实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是主要的目的。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地位,同时也对师生互动课堂的建设造成极大的障碍。

在传统的教学中,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灵活运用。这样毕业之后,在上岗工作时,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显得十分薄弱。由于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我们对实践教学的设计要有很大的比重,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真正的操作能力。

3.会计考核评价体系问题

现在,考核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不合理越来越明显。在会计教学中考核所占的比重十分重要,财务会计课程一定要组建相配套的、比较完善的考核系统,并且以此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所指导。现在,高校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针对考试来设计的,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出现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对应付考核十分有益。这样无法综合地考察学生的整体实力,学生毕业之后自身的能力无法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深化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意见

1.注重财务会计观念更新

我们需要对财务会计教学观念进行更新,注重把学科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财务会计课堂教学要始终坚持少而精,做到启发式教学,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活动,以教师的教学为辅助活动的基本原则,努力构建轻松活跃的教育环境,建设问题情景,经过提问、质问等方式锻炼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只有对知识的学习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实施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渠道、多方式获得信息,这样通过对学生自主获得信息的引导和锻炼,激发起学生敢于质疑的兴趣,带动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使学生最终能够独立完成知识探索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经过质疑、思考、发问、敢问以及最后的联想过程进而形成新的观念,这种过程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过程。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权威和顾问,而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与学生在竞争和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在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努力发展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

我们通过采集专业信息组建财务会计实例课题库,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课堂的教课效率加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税法和经济法融合到一起,把这几门课教授的内容作为整个学科知识的重要知识点。在融合的过程中对其中的内容做一些增加或删减,对课时的设计做到符合实际,对考核评价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

2. 注重模拟实验课程设计

随着财务会计教学活动的逐步深入,教师会涉及模拟实验课的教学活动。因为每一所髙校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课教学方式的状况不尽相同,而且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大部分高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髙,所以需要对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教师在对模拟实验课程项目设计时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企业实际工作的标准与思路做合理的整合,要求资料有高质量的仿真性,设计思路要完整而健全,能将手工方式与上机方式联系在一起。在对财务会计实验形式进行设计时,要求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主动性进行提升,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审核、监督的操作过程。教师要对错误的和不规范的会计凭证加以指点,做到正确引导,使学生通过思考发现问题产生的源头,进而将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使模拟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验设备的配置上,学校必须组建较高质量的、具有较好硬件设施和财务软件的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室,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秀、健全的学习环境。

3. 注重“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

在会计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际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和企业最希望的就是学生在上岗之后就可以立即工作,学生拥有一段会计实习的经历,对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学校要增加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接触,保持并具有比较稳定的实习场所,组织学生不定时地到这些场所参观和学习,充分了解企事业单位对财务问题的解决方法。学校还要对学生的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做好准备,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进入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所有过程中来,使学生的能力在真正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让用人企业对人才进行试用,以便挑选合适岗位的人才。对于拥有高质量师资人才的高校,可以自行举办会计事务所,给学生提供可以进行较高层次实习的场所,这样也可以为企业输送大量的髙质量人才,进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4. 注重考核评价体系的创新

对传统财务会计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时,只在形式上改革财务会计的考核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基本知识考核内容中添加财务会计知识和上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内容,还要涉及增加学生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内容。另一方面,模拟实验训练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要逐步增大,要通过控制考核模拟实验训练的考核重点,使学生认识到上机模拟实验训练的必要性和关键性。在考核体系中还要增大平时成绩的考试环节,让学生加强对平时作业的重视程度。为提升学生会计专业应用和分析能力,要拓展一些新的作业形式,例如采用一些经济案例及分析报告的形式或选择一些个人应聘的经验总结等,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考核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髙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宣传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学生的脑海中不断强化努力参加考试的意识,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财务会计专业社会实践的岗位情况。学校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注册会计师考核的岗位要求。

5. 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1) 为教师到企业或会计事务所从事相关工作创建积极的条件。

(2) 对教师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给予积极的支持,这样可以更有利于促进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3) 组织教师进行财会专业知识培训,及时了解会计环境的新变化,让教师不断吸收会计知识领域中的新知识。

(4) 邀请企业有经验的财务人员来校讲课,将他们在企业中获得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篇11

2011年9月29日,教育部在教职成〔2011〕12号文《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基于我国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理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建立“一个目标、两条轨道、三种能力”课程教学体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在整个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日益明确,财务管理专业随之而成为市场迫切需要的热门专业。《中级财务会计》作为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育的指导思想应定位于“基层的财务初级岗位”,而不是“上市公司财务或更高层次的会计分析和研究工作”。为准确定位,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确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及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分析方法,让学生明确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的基本程序。

能力目标(基本能力):学生应具有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及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

能力目标(核心能力):学生应有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会计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以及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二、课程内容体系设计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较之前有了一定的增加,难度也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生源质量却在不断下降,学生入学分数低、知识基础差、学习热情弱,学习能力也较差。对学生的这种低端评价也给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入学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应构建“一个导向、两条轨道、三种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一个目标”指“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两条轨道”指以企业常见、基础会计业务处理为核心内容,实务操作技能训练为重点的“双轨制”课程内容体系;“三种能力”指课程应培养学生的核算能力、检查能力及分析能力。

(一)教学要求

《中级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该专业学生知识架构的核心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基础会计》等课程,已初步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及知识,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及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训,学生应熟练掌握企业各项基本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熟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并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

同时,《中级财务会计》也是各类会计资格考试:会计上岗证、初级会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考核重点。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为其逐步发展成为高层次会计人才奠定良好基础,课程可结合计上岗证、助理会计师考试有关内容,选择部分试题作为例题或习题,加强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做到“课证融合”。

(二)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建立以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处理为核心内容‘实务操作技能训练位重点的“双轨制”课程内容体系。在课程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相应的实训项目模块,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实践操作,充分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具体课程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

三、教学理念与方法

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等问题,如果教师依旧采取“满堂灌”的单一、原始教学方式,势必会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以能力为主线、以素质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要讲授企业一般会计业务的账务处理,其中涉及大量的会计分录。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一般业务的处理,这不能单纯依靠反复练习和死记硬背。教师在授课时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账”,更要教会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账”,以及会计准则如此规定的原因,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如在讲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教师应强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转回,并进一步解释,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旧准则中是可以转回的,但新准则作了修改: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不得转回。这样调整的原因是: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如果可以转回,则做相反分录。而在计算企业本年利润时,“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是利润的减项,有些企业通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企业利润。如当年利润多了,就大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降低企业利润;利润少了,则将之前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这就使得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这样解释后,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全面、透彻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

篇12

1.教学安排有所欠缺。1.1上课时间分布在下午过多。对于财务会计这门专业性特别强、难度特别大的课程,我认为学校有必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有助于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知识点。在我所调查的职业高中中,我发现了学生的财务会计课基本排在每天的下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在学习了上午课程后,学生是处于一定的疲劳状态。而财务会计这门课程也处于一定的枯燥,难度相对大,对于学生,他们处于不愿学习的状态和学不懂的状态。所以,财务会计这门课程排在上午学生会更有精力和兴趣,也更利于学生学习。1.2课时计划分配有所不合理。对于财务会计上的内容,有的内容相对简单,而有的内容相对难度特别大,所以,可以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划分课时,对于简单的内容即可花少量的课时来讲解,难度大且是重点的则需要多花时间讲解和领会。例如对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等基础理论,这部分内容在基础会计上已经涉及到了,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减少一定的课时,把更多的课时花在该课本的重难点上,如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一系列难度大的知识点上。1.3课时数量分配不均匀。在高职中,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学习一系列的专业课,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统计学、经济法、税务会计等一系列的课程,对于每一门课程安排的课时数量肯定不同,在我所调查的学校中,他们所安排的课时量是财务会计占主导地位,其次经济法、税务会计等。财务会计课程一周达到18节,经济法一周为14节.........其他的专业课课时较少,安排课时主要是根据高考制度安排的,对于高考必考的内容相对安排课时较多,对于高考不考的内容课时量是相对的少。2.教学兴趣不够浓厚。财务会计是一门高难度、比较抽象且枯燥的课程,对于高职的学生,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较差,其次是年龄和经历所限,很容易丧失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在我所调查的学校中,对于认真学习财务会计课程的人数仅仅只有几个人,而大多数的学生都不愿去学习,原因是太难和太枯燥,其实难不可怕,关键是枯燥。对于枯燥这一问题,任课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花心思,尽量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3.教材版本选择过久。我们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会计变革的速度很快。我们在学校学习的课程,走出校门之后,所学的内容就已经改变了。而高职的教材版本很多都没有顺应当前会计制度的变更,造成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轨。在我所调查的学校中就存在这种情况,学生学习的是财务会计第二版,在高考中考的是第三版的内容。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慎重选择教材版本,应选择符合当前会计制度的最新版本,这样更利于学生适应会计制度的变更。4.教学资源不足。4.1师资力量薄弱。要教育出一支强健的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是要有一支庞大且专业的师资力量。在现实教育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一名专业老师讲授几门专业课,师资力量的薄弱让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导致教学效果提不上去。4.2没有专门的实训基地。对于财务会计这门及专业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更多的高职院校只学习理论而不实践,在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业的实训基地,只能光学习理论知识,而不能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学生掌握的也只是表面的东西,不能更深层次的运用和掌握其知识点。5.教学目标有偏差。高职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就业和考试,对于学生,有部分应试教育的成分存在,不同的学校,教学目标是有一定的偏差的。曾经听过一个老师对于高考的要考的知识点是重点讲解,对于高考不考的知识点,老师是一概而过或者略讲。很明显的看出,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应付考试。6.教学方法单一。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单一式的讲授法,单一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接受者。教学方法的单一化让课堂更加枯燥,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我听过一老师讲授财务会计中填制凭证这一章节,老师通过口头给学生讲述如何填制凭证,而学生连凭证是什么样的都没有见过,可想而知,这堂教学效果肯定不尽人意。7.重理论,轻实践。财务会计这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是学校重点放在理论这一块,旨在提高学校升学率,对于高考内容只包括理论知识,从而忽略掉了实践。其次错误的认为实践不具有重要性,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实践相对简单。另一方便原因是教学资源缺失,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篇13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会计基础”课程的拓展,又是后续课程如“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会计电算化”“会计报表分析”“税务会计”等课程学习的基础。同时财务会计还是会计从业资格、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经济师、注册税务师及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也是这些资格考试中难度最大的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从事财务各岗位工作应具备的会计理论知识、会计操作技能。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专业素养形成起支撑和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财务会计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

2.1教学内容多且难度大

目前,“财务会计”课程知识点相对孤立,内容详尽琐碎,注重介绍理论方面的条款,内容设计也相对枯燥。这就要求授课对象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而高职学生多喜欢形象、具体思维,在学习财务会计课程之前缺少会计行业实践认知,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不熟悉,很难掌握好财务会计知识。尤其是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如金融资产和减值准备等,对学生来说就是天方夜谭。

2.2知识更新快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处于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的阶段,是变革时期,修改很频繁。2014年上半年刚讲过利润变和长期股权投资,结果2014年7月份这两项准则就变动了,这些实际的变革都要求“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了知识更新的特点。

2.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目前我国理论教学是文字性的,看着课本和文字来练习业务的处理,而实践教学也好,实际工作也好,每笔业务都没有文字,都是看着原始凭证对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而如何看懂原始凭证,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学会。

2.4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大多学校财务会计的教学一般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并认真记笔记,然后课下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已学知识。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

2.5能力考核上的不足

大多数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教学采用传统的书面闭卷考试方法,考试内容也是理论知识及会计的账务处理。大多数学生平时不学习,到考试前两周,通宵达旦地复习书中的知识,翻着上课的笔记。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3改革内容

(1)立足高职教育的特点,正确定位“财务会计”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2)转变教学理念,进行开放式教学,定期把学生带到校外实训基地,如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由实训指导教师或企业师傅进行现场教学。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在会计教育中的应用。(3)为了锻炼学生的思考表达及创新能力,将财务会计课程按工作技能要求,分解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点,目的性强地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课堂随身携带笔记本,每一个知识点开始前,教师会提问,让学生先想出自己所知道的与该知识点有关的实际案例,然后教师再列举情景,教师不再板书。因为教师板书学生只听的话,印象不深刻,所以教师讲,让学生自己写下来,这样学生可以边写边消化、边理解。有些知识点教师认为学生预习能看懂的,教师让学生自愿上来讲,然后教师补充说明。课内实训中,教师会在课堂中留有时间让他们练习,然后让他们上讲台说答案并讲出原因,教师再纠正补充。(4)把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不常见的业务从必修课中剔除,转变为选修课。由于该门课程是初级会计师考试必考科目之一,为了响应“岗、证、课、赛融通”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备课时还要参考初级会计实务考证大纲的要求。(5)教材与岗位、业务一体化。(6)教学方法、手段多元化。采用比较分析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知识串联法、教学岗位化流程化等方法;建立企业仿真模拟实训室,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场所一体化。(7)加强实践教学,深度校介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争取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并且实训环节要组团队、分岗位进行。(8)改变考核方式,以考核理论为主变考核职业能力为主。(9)全方位提升教师能够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

4改革目标

本文以国务院、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市场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校介企合作模式,深化校介企合作,形成校介企3方共同育人这种新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形成“岗、证、课、赛融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既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持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满足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所需的大批量会计专业人才,还可以为学校知名度的远播和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5可行性分析

(1)国务院、国家教育部及学校未来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教学改革的支持。(2)项目组成员、教学团队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项目组成员中有2名副教授,6名硕士,已经完成多项省、厅级教研、科研课题,发表多篇教育教学改革论文。已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并积极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师敬业负责,在研究能力、时间上以及实施上能够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开展。(3)12年以来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逐渐总结出了适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4)理实一体化教材开始出现。(5)多年的教学使课题组成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项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6)从2007年开始,我们重点加强了学生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建立了ERP和会计分岗实验室,为本项目提供了实验条件。(7)有校企合作的基础,能够实现“行业与专业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