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家庭环境概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家庭环境概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家庭环境概念

篇1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双重转轨的特殊时期,高等教育也步入了大众化快速发展期,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普及的同时,入校学生的素质和言行表现却越来越良莠不齐,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分别从社会学、教育学、法学、心理学等不同视角分析了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并尝试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大学生行为失范进行概念界定,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被广大研究者所认同和接受的统一的科学概念[1]。概念界定的多样性恰恰说明大学生行为失范这一现象的复杂性,也表明对大学生行为失范的防控与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等都负有一定责任,尤其是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应当承担主要教育与防控职责。为了论述的清晰与明了,此处认为大学生行为失范包括一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等偏离或与现行教育规范相冲突的行为表现。

本文作者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自身工作实际,主要论述的是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与其家庭成长环境的关系,着重分析家庭离异与家庭暴力两种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影响,以期提升对行为失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一、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失范现象大多与其青少年时期家庭成长环境相关。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青少年成长的首位教师,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心理、人格和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塑造乐观积极、行为规范的个人;相反如家庭离异、家庭暴力等家庭环境会在孩子的心中根植阴影,这些早期形成的阴影甚至会成为一个人心理上难以逾越的鸿沟或缺陷,这种心理缺陷也往往成为了青少年行为失范的起点。心理学家也认为“心理缺陷”或“挫折”是导致一个人行为失范的原因。家庭离异与家庭暴力是较为突出的两种非正常家庭环境,这类家庭环境是促使大学生行为失范的重要因素。

(一)家庭离异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家庭离异指的是父母婚姻破裂,婚姻关系解除从而导致家庭解体的社会现象。在转型期的中国,家庭离异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子女在生活和学习以至心理、人格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许多有关离婚家庭的研究也表明:离婚产生严重的压力会引起家庭成员的机能紊乱和情绪不稳定[2],离异家庭的家庭成员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和完整家庭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

首先,离异家庭中子女的学习动机与智力水平较低。在离异家庭中,子女成长的部分家庭环境被剥夺。对子女来讲,无论其与生父还是生母生活,他们的生活环境都是不完整的。而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期望和管教是影响子女学习动机的重要外部因素。离异家庭中另一个问题就是父母性别角色的残缺。父母在家庭中扮演两种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彼此或他人都是无法替代的。因此,父母性别角色的残缺会导致子女有关社会性别的智力发展不完善。

其次,离异家庭中子女的情绪多表现为易愤怒、恐惧和悲伤等消极情绪,日常情绪波动较大。父母离婚产生的一场情绪通过父母的表情、语言、行为反映出来,造成家庭气氛的压抑,加重家庭成员的精神负担,家庭人际关系也有恶化倾向。在这种环境下子女享受不到父母的亲情之爱,且被父母的异常表情、语言和行为浸染从而导致孩子情绪焦虑、精神紧张和反应失常。失和家庭和单亲家庭或者再婚家庭在情感的表达上有明显的缺陷,孩子从小需要的爱并没有得到满足,自己感情的表达也受阻,这就直接导致了子女的感情障碍。

最后,离异家庭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受到限制。完整家庭子女较之于离异家庭而言被同学接纳的机会和程度较高。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灵的打击会持续发挥作用,并在逐渐积累中而得到强化。尤其是情绪低落、消沉和自卑感会随着单亲家庭不良环境气氛的不断刺激而得到增强,从而无形之中提高了同伴关系建立的遏制阻力。同时家庭离异后父母单独相处,也大大削弱了对其子女同伴关系建立的指导和帮助,使子女结交同伴、与同伴相处的能力逐渐下降。

(二)家庭暴力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家庭暴力会给子女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或生理创伤。家庭暴力直接表现为家庭教育缺陷,父母的暴力行为会诱导子女产生行为失范现象,而这种行为失范往往超越了一般的越轨行为,接近于违法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而且研究表明家庭暴力还往往和青少年犯罪存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家庭暴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少年犯罪几率[3]。

事实上,家庭暴力容易促使子女形成犯罪心理。父母间的不和、纠纷和暴力行为时刻影响着子女的身心健康,使子女的心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扭曲,并最终形成子女犯罪的导火线。面对父母的不良行为,很多子女感到厌烦,他们对父母之间的暴力感到厌恶,就会想方设法逃离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当子女从主观上意欲脱离其家庭环境时,其从心理上便瓦解了抵抗社会上不良现象诱导的防线。同时,由于他们心理受到创伤,受到打击与挫折,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缺乏自我防范和控制失范行为的能力,严重的越轨行为(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便产生了。

二、行为失范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一,认知结构不合理。就行为失范大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言,他们大都存在知识储备不完善、人生观不正确、道德素养不高、纪律观念不强,缺乏判断力、自觉性、内省力,面对复杂事物时易显茫然态度。而从心理学上讲,认知结构一般是指个人在以前学习和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知识经验组成的心理结构。其质量,如知识经验的准确性、知识经验间联系的丰富性和组织性等都影响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而家庭环境恶劣的学生,其早期在家庭中形成的认知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其在大学时期产生认知冲突或认知障碍,进而导致行为失范。

第二,情绪波动较大。就情感而言,行为失范大学生的情绪易激动,情感不稳定,情感体验比较原始、低级,更有甚者表现出情感的冷漠。行为失范大学生倾向追求生理和感官的直觉刺激,这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需要。比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容易促使他们做出过分举动。行为失范大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愤怒时冷酷无情,高兴时过度兴奋。行为失范大学生往往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对朋辈间、师生间、亲属间感情的稳定性不信任,缺乏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正确感知。

第三,意志不坚定。就行为失范学生的意志而言,他们大都意志比较薄弱,易受暗示,但却不乏探险和冒险精神,且有明显的两重性。这类学生的理性是非分辨能力比较弱,很容易接受别人的暗示而盲从。在不良社会风气的诱使下,甚至会表现出狂妄自负、不听管教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在实现社会化目标方面意志薄弱,在实施的活动方面却表现出意志的顽强性。

第四,行为失范的无意识动机明显。就大学生行为失范背后的动机而言,无意识动机比较明显,动机不稳定,动机产生情景化。行为失范大学生在潜在的本能冲动、社会规范适应及对学校规范的服从与对抗中,主体往往处于迷茫、选择与孤独、对抗与妥协等强烈的消极体验中,但其主体并非时刻对这种冲突和对抗具有清醒的自我认知[4],这种无意识动机也就成了失范行为的驱动力量。

三、行为失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行为失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针对性,要深入分析其失范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各方共同协作进行防控与教育。

首先,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由于家庭环境造成心理缺陷的学生,我们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必要时借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专业心理诊疗门诊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心理缺陷或障碍容易导致学生性格怪异,行为失范,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导致过激言行的发生,严重的时候甚至引发犯罪。因此,学校教育者应善于发现和了解行为失范学生的家庭环境,及时发现问题症结,避免把心理问题道德化处理,从而错失最佳防控时机。

其次,抓好道德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而实践表明,大多行为失范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道德缺陷,具体表现为对道德规范的无知或藐视。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行为失范学生的道德感化与教育,用道德的规范与示范来潜移默化地矫正大学生的失范行为。

最后,抓好纪律教育与法制教育。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即偏离或与现行教育规范相冲突的行为。因此,通过加强纪律与法制教育,用制度和法律来防范大学生失范行为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们要用制度和法律这种刚性的管理措施,通过预防、惩戒、奖励等手段来强制性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让行为失范大学生最终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大学生发生严重的失范行为。

行为失范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家庭环境导致大学生行为失范这一因素。我们认为不能将大学生行为失范全部归结并依靠于学校,家庭作为子女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作为子女成长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并加强与各级学校的沟通,切实为子女的健康成长负责。

参考文献:

[1]杨明光.转型期我国大学生行为失范研究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4-61.

篇2

一、民主社会主义相关概述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西欧各国)的社会、社会党和工党的思想体系的总称。这个名称是从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即"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①

1、民主社会主义的含义

从字面意义上看,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既坚持社会主义又强调发展民主,既符合当前的民主化潮流,也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消除各种特权现象的强烈愿望相一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②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只要国家政权为哪个阶级所掌握,民主就归属于哪个阶级所支配,历史上从来不存在抽象的、超阶级的、全人类共有的民主。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盛行的一种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思潮。③它是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社会党、工党和社会党国际思想体系的总称,由第二国际社会右翼发展而来,伯恩施坦是"民主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的奠基者。在当代,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是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而且是作为一种实践形态而存在的。社会在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长期执政或轮流执政,对当代世界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各国社会思想体系和目标模式的统称。

2、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在对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简单化,就像"伦理社会主义"把民主和公平看成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主义"把社会福利看成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看作是社会主义,等等。民主社会主义坚持认为,实现社会主义不需要"剥夺剥夺者",也不需要资本主义制度、夺取资产阶级政权 。只要能够实现这些原则,资本主义就可以和平演化为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吸收了费边社会主义和伯恩斯坦主义的渐进改良成分,主张通过点滴改良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主张把人们从对占有或控制生产资料的少数人的依附中解放出来,把经济权力交给全体人民,进而创造一个使自由人能以平等地位共同工作的社会;主张在不动摇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促进劳动者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实现阶级合作与和谐;主张通过建设福利国家来使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主张通过税收制度、社会保障体制和分配制度来缩小贫富差距,从而最终实现社会平等和公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人的繁衍生息与外界环境发生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也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是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存在。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环境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接受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不仅形成了接受主体的主要倾向,而且制约了接受活动的进行和开展。而家庭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场所。一个孩子从降生到完全独立地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所以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特殊的。本文将从家庭环境角度来探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接受者最先受到影响的地方。家庭教育担负着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指导行为规范、帮助自主谋生等责任。这里的家庭环境,主要是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氛围。④家庭环境不仅影响到子女的个性发展,而且影响到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家庭环境作为中观接受环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殊性⑤:

首先,家庭环境是接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基础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建立在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经济关系和感情联系等特殊纽带关系的基础上。家庭环境的基础地位表现在大学生对家庭在经济上和感情上的依赖。前者构成其成长的物质基础,后者构成其成长的精神基础。这种纽带关系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依恋感和归属感。家庭环境自觉和不自觉的影响成为大学生先入为主的基础。大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许多道德观念和掌握模式,形成的最初接受图式。家庭环境在无意识层面上对大学生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包。家庭环境在大学生成长时期仍发生作用,其基础性作用是社会和社区等接受环境所不能代替的。

其次,家庭环境作用具有深刻性。在人际关系上家长与子女有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这使家长和子女之间彼此了解较为细致和深刻,这种深刻的理解特征有利于子女对家庭环境影响正确理解和深层吸收。同时家庭环境影响具有隐蔽性、间接性的特点,这种影响的非正式成份较多,其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家长的身教言传表现出来。再次,家庭环境与其它接受环境具有互补性。是相对影响的内容而言。家庭环境也是一定文化的积淀之地,也是一定文化的传承者,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

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人的活动在不断地改变环境,使其有利于人的发展,这是基于关于人与环境关系基本观点所得出的一个结论,也是基于家庭环境角度着力研究对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基本依据。

三、家庭环境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传播中对大学生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也是环境的人。人在创造环境的同时,环境同样也创造了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不能忽略了环境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区环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析家庭环境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传播中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

1、家长自身的认同态度

大学生出身各异,有些大学生出身于农民家庭,有些则是城市里的孩子,他们的家长自身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态度存在着差异,这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认同态度。大学生家长自身态度,他们自身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差异,那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家长自身的知识构成。家长对民族社会主义概念的理解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态度。家长自身知识架构,对民主社会主义是改良了的资本主义这一本质的认识、对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主张的认识、对"瑞典模式"的理解等,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解,也就影响了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否。家长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是积极方面的,那么在大学生头脑里将是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崇尚,而家长对民主社会主义理解较为深刻的,能看到民主社会主义的消极方面以及其局限性的,那么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将更加全面、深刻,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就会走出字面上的理解,认同态度也将发生变化。

其次,家长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家长在各个领域、行业等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否。家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些人社会地位比较高,就对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比较满意,而新的社会制度将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他们现有的身份、地位、名望产生动摇,因此他们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率相对较低,他们的孩子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也受到影响。而那些在处于社会底层的家长,他们在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所处的社会地位较低,希望得到改善,因此他们对新的社会制度--民主社会主义将产生向往,他们的孩子也会对民主社会主义比较认同。

2、家庭经济情况差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不再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随着外资企业的大力引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私有经济的迅猛发展,家庭经济情况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家庭经济情况的各异,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否。

首先,大学生物质生活之间的差异引起的课余生活差异。家庭生活富裕的家庭,能提供孩子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课余生活也比较闲暇,他们就有机会有时间比较早地接触了网络等多媒体工具,而网络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因此这些孩子也就能比较早地接触了各种思想,而那些家庭生活比较艰苦的同学,他们的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网络等接触得也比较晚,加上进入大学生活后为生计奔波,他们对新思想接触就比较少,这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物质生活的差异,影响了他们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否。

其次,家庭经济情况的差异引起的大学生阅历的差异。家庭收入高、生活富裕的家庭能够提供孩子很多走出去的机会,他们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上支持孩子去北欧等地方旅游、学习,这部分大学生就能够去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获得亲身感受,在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耳濡目染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民主社会主义。而家庭困难的孩子,家庭除了提供他们基础的生活、学习之余就没有多余的钱供他们去外面感受新的社会制度下的生活、学习等,这部分大学生也就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知识了解相对匮乏。这就影响了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家庭经济情况差异引起的大学生的阅历差异,将影响他们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否。

3、家庭成员在现有社会制度下的幸福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大幅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家庭成员在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幸福感,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态度。

首先,家庭成员的亲密度下降导致的幸福感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工作竞争越来越剧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庞大,加班越来越频繁,抑或是社会发展,电脑、电视等代替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等,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减少,亲密度下降。这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幸福感降低,大学生对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满意度也随之下降,而民主社会主义趁虚而入。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下降影响了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态度。

其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导致的幸福感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等社会问题,而一些大学生的家庭恰巧遭遇了其中的某些社会问题,这使得家庭成员在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下的幸福感缺乏,对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出现了不满、质疑、埋怨,而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那种高收入、高福利、高税收的"三高"制度恰好填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现今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导致家庭成员的幸福感缺乏,这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态度。

注释:

①殷叙彝.民主社会主义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②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201

③张涛.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2008.6

篇3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20世纪初最伟大的幼儿教育家之一,与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bel)同为近代欧洲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她宣传个性自由,强调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和自觉的精神,“呼吁通过教育改造世界,促进世界和平”①,培养具有完备健康人格的青年。1907年在罗马开办“儿童之家”(Casa Dai Bambini),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其环境育人②思想及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新教育运动和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社会环境育人思想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社会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她认为教育本身的目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生物目的,即培育个体的自然成长;其二是社会目的,即锻炼儿童适应和利用社会环境的能力。这两个根本目的的完美结合才称得上是理想的教育,而理想的教育应该在“有准备的环境”(Prepared Environment)中去开发儿童的潜在能量,使其得到自由的发展和充分的发挥。蒙台梭利首次提出“有准备的环境”的概念,这与我们目前常用的“构造环境”的概念大体一致,同属于社会环境范畴之一。因为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是“构造环境”,是人化的自然,这对于感官(或称感觉)发达而思维相对较弱的儿童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儿童对周围的环境的模仿能力极强,虽然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要模仿,为此,教育者必须提供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美观舒适的生活设备,实用安全的教学教具,构成一个真实,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和便利的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环境,让儿童有机会独立、循序渐进地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学校环境育人思想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潜力应以一种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任何压抑这种冲动的教育方式都是必须摒弃的。她猛烈抨击传统教育中用惩罚和奖励逼迫和诱惑儿童屈从的做法,认为这是学校长久以来形成的看似光鲜,实则极为失败的教育方式之一。而真正科学的教育的根本原则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其按其本性去表现自己。在“儿童之家”中,蒙台梭利鼓励儿童自由活动,她认为只有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科学的训练,才能令儿童全面而健康地发展,而学校正应是为儿童创造这种条件的育人环境处所。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育人功能,让儿童学会创造性地完成自我希望达成的“作业”,而后逐步修正和改进自己,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完成一种质的提升。蒙台梭利与福禄培尔一样,都受到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思想的影响,她竭力反对学校对儿童的身心的束缚,主张以儿童为主体,强调顺其自然和儿童的自我教育,“老师必须去引导孩子,但不能让孩子感到老师无处不在”,应“随时准备提供孩子所需的帮助,但永远不要成为孩子及其实践之间的障碍”。当然,她在关注学校环境育人功能的同时,过于重视学校环境的客观作用,否定了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完全忽视教师说理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未免有“环境决定论”之嫌。

三、家庭环境育人思想

蒙台梭利的家庭环境育人思想受到柏格森(Henri Bergson)和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等人的影响,她提出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彼此密切联系的特点:其一是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蒙台梭利认为人类的成长要经历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成长的“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是在后天环境中成长的“心理的(或称精神的)胚胎期”;其二是心理具有吸收力。她认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对外界环境感知的特殊的鉴别能力,即“吸收心理”(Absorbent Mind),儿童可以从与环境互动和情感联系获取印象和文化,不断发现和塑造自己;其三是发展具有敏感期。她将儿童的敏感期分为感觉敏感期(0~5岁)、秩序敏感期(1~4岁)、语言敏感期(2个月~8岁)、动作敏感期(0~6岁)四个层次,并逐一论述了其不同的特点;其四是发展具有阶段性。她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均有其特定的身心特点,第一阶段(0~6岁)、第二阶段(6~12岁)、第三阶段(12~18岁)。更重要的是,儿童上述心理发展的全部时期,家庭作为第一维度的教育环境一直贯穿其中,所以,蒙台梭利特别强调家庭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她主张“教育应始于诞生”,遗传、家庭环境、教育等因素必须统一起来,而父母就是儿童的决不可替代的启蒙者。父母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生活习惯、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在儿童的感官和心理上发生作用,因而,家庭教育必须改变单纯关注孩子的生活所需的观念,更多的关注“改善孩子健康状况和拯救孩子生命这一积极探索的精神……加强孩子的思想生活,并使其从中获益”。因为思想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类的生活。

篇4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其思想、情感和意志等形成的过程中家庭给予的时间最多,经过时间的积累,已经在意识深处产生根深蒂固的观念,并且成为他们自己的信念、思想、意志,进而成为其性格的一部分。大学生家庭环境中人们的品德、思想、习惯等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在于父母的言行以及与亲戚邻舍的交谈和接触中,生活方式和信仰观念也在下意识状态下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

(四)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受学识、阅历所限,导致他们的价值认同感、定位的人生方向难免出现偏差,往往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很难理解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认识问题难以全面,言论观点难免偏颇。特别是从紧张的有明确奋斗目标的高中生活一下子到没人管没人逼的闲散的大学生活,部分大学生一时间找不到自己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感到精神空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出现了没有信仰或者即使有信仰却出现了多元、迷失、功利化、自私化、空想化、片面性、模糊性和肤浅性等偏差信仰。

二、对策建议

(一)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大课堂,社会上有形形的因素制约着、影响着信仰教育的效果。社会环境既包括现实环境,也包括网络虚拟环境。在现实环境方面,应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强党的建设,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在网络虚拟环境方面,完善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加厚互联网的文化土层,让网络空间的“雾霾天”晴朗起来,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信仰氛围。

(二)优化和谐的教育环境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应继续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上下足功夫。校园文化环境既包括校园硬环境,例如,走廊里、道路边的展板上是传递正能量的宣传画和励志文字,又包括校园软环境,例如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和服务态度;既包括现实环境,又包括网络虚拟环境。高校应把这些硬环境、软环境、现实环境、网络虚拟环境中的看似互不关联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具有正能量特质的“符号”有机呈现出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悄然无声中形成一种内隐性的“文化效应场”,使大学生在这个“场”的作用下接受影响和熏陶。2、丰富教育理念和内容在教育理念上坚持三个结合。一是把信仰教育和深入分析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学业特点、恋爱特点和就业特相结合,切实增强信仰教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二是把信仰教育和关心、关注、关爱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服务学生的学业发展、服务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学生的身心健康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构建高效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完善学生诉求表达、矛盾化解、利益协调机制,增强信仰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把信仰教育和全员育人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全校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全员育人工作体系,不断增强信仰教育的凝聚力和实效性。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要更为开放,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来引导信仰教育,使知网用网成为生活方式,以知识教育来扎实信仰教育,使知识转变为内在理念,以实践感知来丰富信仰教育,使内在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以生活体验来加深信仰教育,使实际行动渗透到生活当中。在话语体系上要与时俱进。多说言之有物、入情入理的“家常话”,少数空话、套话、场面话,不能把大学生信仰教育搞成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搞成脱离实际的概念堆砌,搞成照本宣科的刻板说教,搞成应付检查、对付考试的器物。

篇5

一、家庭环境为青少年成才提供了基础

家庭环境是指以家庭这一社会群体为核心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青少年的成才离不开家庭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1.1家庭遗传提供了生理素质

“遗传”这个概念来源于生物学,它最先是指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生物亲代通过生殖繁育把亲代的特性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备与亲代相似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的现象就叫遗传。遗传物质的差异、优劣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能否成才、成才的方向和层次。青少年的生理素质很大部分是来源于亲代的遗传,生理素质差异性决定了青少年的才华见识在质和量上潜在的差异,从而影响青少年成才的速度与层次。智力素质是青少年成才的保障和基础。据研究表明,人的智力遗传率高达60%,仅有约40%的平均智力水平归功与环境差异。除了智商有遗传基础外,特殊才能也有遗传基础。如音乐、绘画。

1.2提供了物质基础

家庭的物质条件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首先,家庭的地理位置对青少年的思维力、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家庭地理位置在发达城市,青少年接触的新事物的机会就比较多,较早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参加各种科技实验活动、眼界开阔、思维敏捷,这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同时,他们展现自己天赋、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大这有利于青少年较早的确定自己的成才方向。其次,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青少年成才所需的物质条件,如营养、学习资料,受培训的机会等。好的经济基础,不但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好的学校,优化智力,同时还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有一个好的体质。

1.3提供了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关系、文化气氛、家庭成员的期望水平等。良好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人格、情绪产生好的影响。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有“成人感”的心理需要。如果家庭人员关系不稳定、不和睦,青少年则会产生不安全感,表现出敌对、偏激、孤独等心理,产生不健全的心理品格。人才史表明,人才成功和失败,不能单凭智能水平,还要看他的个性心理品格。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自我价值体系和人才思想素质。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子女学习水平、志向、态度等,从而制约青少年智力素质优化。

二、家庭影响具有长期性

家庭是以夫妻为主体的,包括父母、子女等亲属在内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家庭是人才一生不可脱离的环境,对青少年成才具有长期影响。青少年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甚至到老年都离不开家庭。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贯穿始终。首先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方向产生影响。由于遗传和家庭的长期共同生活,父母的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等对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族型人才链就是很好的证明。如,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家族曹氏三父子,苏轼兄妹,构成了诗人家族型人才。其次,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速度、层次起到重要作用。家庭关系的亲密性和特殊性,使父母对子女最为了解,对他们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熏陶性。这有利于青少年在成才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其成才的过程。

由此可见,家庭对青少年成才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优化家庭环境

3.1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3.1.1维系和谐的夫妻关系

和谐、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夫妻关系的和谐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起着重大影响。夫妻感情深、互相关心,能使子女直接受到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生动教育。而夫妻经常为生活等事反目,同床异梦,动辄吵架拌嘴,甚至大打出手,就会给孩子心灵上投下阴影。孩子长大后,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表现出粗暴、刻薄,严重的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

3.1.2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年最主要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对青少年成才就有深远影响。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变淡,渴望脱离父母,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希望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与父母向朋友一样交往。这时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地更新思想、认识到青少年不单是家庭的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的公民。形成开明、民主、平等的家风。其次,确立正确的期望值。父母对子女高期望,有时对子女的要求脱离了子女的真实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比较。这样以来,青少年可能会产生挫败、自卑心理。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对他们确立正确的期望值。

3.2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

家庭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之一。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3.2.1加强家庭教育

青少年要充分开发自己的优良遗传物质必须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首先,提高父母的素质,实行全面的教育。父母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对青少年成才影响很大。父母的素质高就会对青少年实施正确的教养方式,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成才的必备条件。有的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教育,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非常危险的。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思想政治品德的缺失。其次,培养青少年能力。青少年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社会的承认,必须把自己的智慧通过实践表现出来。另外,青少年的能力强也会获得同伴的赞许这也会强加他们的自信心。有信心才会敢想敢做,才会出创造性的成果,才会为社会做贡献。

3.2.2树立科学成才观

科学的成才观是青少年成才道路上的指明灯。青少年能否成才,科学的成才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父母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青少年的成才方向。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兴趣和爱好。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来帮助他们早日确立成才方向。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其次,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人才之所以为人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创造性成果可以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的进步。作为父母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并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确定成才之路。: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环境也是对青少年影响最大,最持久的环境。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对青少年成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篇6

1家庭环境为青少年成才提供了基础

家庭环境是指以家庭这一社会群体为核心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青少年的成才离不开家庭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1.1家庭遗传提供了生理素质

“遗传”这个概念来源于生物学,它最先是指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生物亲代通过生殖繁育把亲代的特性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备与亲代相似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的现象就叫遗传。遗传物质的差异、优劣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能否成才、成才的方向和层次。青少年的生理素质很大部分是来源于亲代的遗传,生理素质差异性决定了青少年的才华见识在质和量上潜在的差异,从而影响青少年成才的速度与层次。智力素质是青少年成才的保障和基础。据研究表明,人的智力遗传率高达60%,仅有约40%的平均智力水平归功与环境差异。除了智商有遗传基础外,特殊才能也有遗传基础。如音乐、绘画。

1.2提供了物质基础

家庭的物质条件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首先,家庭的地理位置对青少年的思维力、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家庭地理位置在发达城市,青少年接触的新事物的机会就比较多,较早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参加各种科技实验活动、眼界开阔、思维敏捷,这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同时,他们展现自己天赋、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大这有利于青少年较早的确定自己的成才方向。其次,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青少年成才所需的物质条件,如营养、学习资料,受培训的机会等。好的经济基础,不但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好的学校,优化智力,同时还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有一个好的体质。

1.3提供了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关系、文化气氛、家庭成员的期望水平等。良好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人格、情绪产生好的影响。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有“成人感”的心理需要。如果家庭人员关系不稳定、不和睦,青少年则会产生不安全感,表现出敌对、偏激、孤独等心理,产生不健全的心理品格。人才史表明,人才成功和失败,不能单凭智能水平,还要看他的个性心理品格。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自我价值体系和人才思想素质。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子女学习水平、志向、态度等,从而制约青少年智力素质优化。

2家庭影响具有长期性

家庭是以夫妻为主体的,包括父母、子女等亲属在内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家庭是人才一生不可脱离的环境,对青少年成才具有长期影响。青少年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甚至到老年都离不开家庭。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贯穿始终。首先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方向产生影响。由于遗传和家庭的长期共同生活,父母的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等对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族型人才链就是很好的证明。如,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家族曹氏三父子,苏轼兄妹,构成了诗人家族型人才。其次,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速度、层次起到重要作用。家庭关系的亲密性和特殊性,使父母对子女最为了解,对他们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熏陶性。这有利于青少年在成才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其成才的过程。

由此可见,家庭对青少年成才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起到促进的作用。

3优化家庭环境

3.1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3.1.1维系和谐的夫妻关系

和谐、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夫妻关系的和谐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起着重大影响。夫妻感情深、互相关心,能使子女直接受到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生动教育。而夫妻经常为生活等事反目,同床异梦,动辄吵架拌嘴,甚至大打出手,就会给孩子心灵上投下阴影。孩子长大后,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表现出粗暴、刻薄,严重的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

3.1.2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年最主要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对青少年成才就有深远影响。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变淡,渴望脱离父母,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希望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与父母向朋友一样交往。这时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地更新思想、认识到青少年不单是家庭的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的公民。形成开明、民主、平等的家风。其次,确立正确的期望值。父母对子女高期望,有时对子女的要求脱离了子女的真实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比较。这样以来,青少年可能会产生挫败、自卑心理。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对他们确立正确的期望值。

3.2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

家庭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之一。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3.2.1加强家庭教育

青少年要充分开发自己的优良遗传物质必须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首先,提高父母的素质,实行全面的教育。父母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对青少年成才影响很大。父母的素质高就会对青少年实施正确的教养方式,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成才的必备条件。有的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教育,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非常危险的。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思想政治品德的缺失。其次,培养青少年能力。青少年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社会的承认,必须把自己的智慧通过实践表现出来。另外,青少年的能力强也会获得同伴的赞许这也会强加他们的自信心。有信心才会敢想敢做,才会出创造性的成果,才会为社会做贡献。新晨

篇7

“因材施教”是教学艺术中的一项“普遍真理”。宋代朱熹在《论语注》中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要求:“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如何“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成为了学前教育一个永恒的课题。

一、针对不同家庭环境幼儿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策略

基于家庭环境不同特点,相当一部分幼儿处于溺爱的家庭环境,这一特点与家庭经济水平、家长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及部分幼儿为留守家庭等因素交互作用,使一些幼儿呈现出认知和人格发展水平不高的“共性”。为此本人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因材施教”策略:

(一)分组别的“因材施教”

相同家庭环境特点的幼儿在知识经验、独立思考能力、分解决问题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使整个班级幼儿呈现几个不同的发展层次。分组别“因材施教”,即是根据幼儿层次特点,分成不同组别予以区别对待,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1.家园合作中的分组别“因材施教”

家庭因素是幼悍⒄顾平的最重要影响因子,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功能板块。在家园互动中,需要根据家庭环境特点,围绕幼儿个体差异施加等方面的有效引导。加强了家园沟通,着重导家长走出溺爱的误区,确立正确的爱的方法和爱的态度,尤其是与每位外出家长均建立了电话或网络联系,并要求家长定期“回家看看”和与孩子电话、网络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留守幼儿参与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自信力。

2.幼儿园教育中的分组别“因材施教”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主阵地”,幼儿教师担负着引导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健康、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的主责。因此,应该在关注每个儿童成长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全面了解每个儿童自己的个性、能力、行为、兴趣等特点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组,分别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组成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通过分组别、分层次“因材施教”,在实现“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全面性”。

(二)分个体的“因材施教”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面向每一个不同的幼儿个体“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既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又实现个性的发展,是幼儿教师天职所在。分个体的“因材施教”,主要有二个方面的着力点:

1.依据幼儿实际发展水平进行差异化教育

一个班的幼儿既有不同层次的“共性”,之外还有每个个体的“个性”,所以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科学分组别、分层次教育,更要时时关注、研究每个幼儿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些差异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抓住各种教育时机,创设多色彩、多选择的教育体验环境 “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并获得成功乐趣,满足每个幼儿在现实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不同需要。

2.依据幼儿特长进行专才教育

针对幼儿兴趣特点和突出能力,结合家庭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如本人班级有两位在数概念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幼儿,其中一位家长职业和收入稳定,教育期望值较高,本人积极鼓励其参加园外兴趣提高培训,另一位属留守儿童,且家庭教育氛围不浓厚,本人则在课堂教学和园内活动中对其进行“倾斜”、 给予鼓励。通过结合幼儿特点和家庭特点“因材施教”,使两名幼儿的教学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基于家庭环境特点对幼儿“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

(一)“因材施教”应立足于不同家庭条件幼儿的“公平发展”

在充分重视和尊重幼儿家庭环境存在的差异性,并以此“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产生根据不同家庭条件,给予幼儿不同“关注度”的错误倾向,因幼儿家庭条件不同而实施的“因材施教”, 是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而不是体现在关注程度的区别对待上。要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以幼儿家庭条件的不同为基础,来关注其个性差异,并以同等的“关注度”来实施“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二)“因材施教”应立足于细致科学的家庭环境特点调查分析

在细心观察、多方了解教育对象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方能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内涵要求。而家庭因素是导致幼儿个体存在差异的主要因子,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因此,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对幼儿家庭环境特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如此方能保证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差异化,并通过在家园合作教育、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因材施教”,引导幼儿顺利渡过3-6岁的发展关键期。

参考文献:

[1]张庭辉.家庭环境与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篇8

总的来说,中职生的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离不开他们生长的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所以要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需要家庭的配合,因此做好对家庭因素的分析是我搞好职业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因素分析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母亲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被年幼的儿子看见。不一会儿,这个孩子也端着一盆水,请妈妈洗脚。情节简单,却折射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氛围、家庭结构、家长的言行以及教育方式等都是影响中职生道德素质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肩负着诸多使命。首当其冲的是对孩子的教育。但由于家长德育观念的淡薄导致很多家庭走进了误区,不但没有发挥其自身优势,反而给学校的德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比如,很多家长重智轻德,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侧重其智育的发展,把学习成绩、有一技之长当作成才的标准,忽视了道德品质的教育,导致学生只知道学习,缺乏荣誉观念、集体观念、道德观念。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信息的反馈,这种功利性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在工作时通常以赚钱多少为准则,而不考虑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否正当合法。

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条件。就目前中职生的家庭环境而言,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与家庭之间相对独立,生活在这种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的相处,也失去了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导致中职生缺乏学习尊重、合作的机会,使他们变的自私自利,没有尊重的概念,不懂得合作与分享,万事以我为中心。而“四二一综合症”家庭结构,也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缺乏家庭的温暖,没有安全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早恋、拉帮结派。这些不仅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提高德育素养的家庭对策

对孩子进行教育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道德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庭比学校更能行之有效。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克服“代偿心理”。针对中职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关注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特点,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在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的同时,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家庭教育方法。多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培养他们勤劳吃苦的精神。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优化德育环境,必须优化中职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要正确评价和对待独生子女,相信孩子,多给他们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同时减少夫妻之间的争吵,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单亲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要尽量满足中职生在精神和心理上的空缺,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避免在生活上放任自己,进而减少一些社会问题,让学生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加强与学校、社会的合作 做好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除了学校开展德育课程外,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因此,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自身素养,全天候地与学校保持沟通,与教师交流,了解中职生在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自身优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德育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智君.“90后”中职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表现、成因与矫正[J].文教资料,2010(6).

[2]赵玉堂.家庭因素对中小学生德育的冲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4):11-12.

[3]许静静.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暴力及预防对策――职校德育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陶奕.有种影响了无痕迹――论高中德育中的家庭教育[J].考试周刊,2012(54):174-175.

篇9

心理学家的创始人阿德勒既强调人格的整体性,认为人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又强调人格的独特性,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一种独特的组合。我们所说的健康的人格表现为活泼开朗、做事有自信心、有坚持性、积极参与活动、愿意与同伴交往、富有同情心等等。儿童的这种开朗乐观、机智豁达的良好性格需要从小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以及习惯。当然了这主要是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现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谈论。

一、家长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父母之间形成的家庭氛围、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孩子也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将来有积极的影响;相反父母间的争吵、隔阂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不利的影响。

1.为了使孩子能茁壮成长,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必须的。家庭环境首先应该是安静的,旁边不要有熙熙攘攘的车站码头,人声鼎沸的菜场闹市,也不要有机器轰鸣的工厂作坊。耳听目晓的“孟母三迁”这故事说明了古人深深懂得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如今大中城市高校区的房价高也就是这个原因,说明了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2.在家庭环境中应给孩子设计一方独立的空间,有自己的一个小天地,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责任意识和独立自主意识。如果孩子老是和父母睡在一起,自己连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都没有,会使孩子形成一种严重的依赖性,也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自己是父母的附属品的心理,这对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和人格的塑造都是不利的。国外的家长们在即将做父母时就会给孩子布置好自己的房间,出生后就让他们独立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

3.在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建立平等宽松的人际关系,有事大家商量,有矛盾放到桌面上来解决。关系到孩子的事,也要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有些事不妨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做决定。霸道而专制的家庭会让孩子生活在紧张而惧怕的气氛中,这不但会扼杀孩子的童真和天性,也会极大的扼杀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家庭中父母之间相亲相爱,兄弟姐妹之间互敬互爱,与邻里之间相处得很融洽,往往易使儿童形成善良、懂礼貌、态度诚恳、积极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4.父母的兴趣爱好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还可能影响孩子的终生。比如,父母爱好摄影,孩子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很可能也喜欢玩相机、照相;父亲喜欢下棋,孩子也大多爱棋;母亲喜欢打扮,孩子往往爱漂亮。但是如果家长兴趣低下,喜欢打麻将、玩扑克、赌博这些不良的爱好,那么他们的孩子在这样的兴趣爱好熏陶下,还能有良好的人格吗?父母的兴趣影响孩子兴趣的名人事例很多,像“孔子爱礼乐,教孔鲤学诗习礼”;“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由于父亲赵奢是赵国名将,赵括从小也熟读兵书,但不晓活用等。很多“书香门第”“医学世家”都是在父母的熏陶下浸染成的。

二、儿童的社会化环境的启蒙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陶行知说,“处处是教育”。孩子们除了家庭和学校外,还与所置身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社会是一本百科全书,整个社会环境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是无形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个体心理发展必须依赖的外部条件,幼儿的发展方向是走向社会,在社会化教育中,要让幼儿学到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是社会化教育的主要目的。

1.现在的孩子对外界的新鲜事物特别的敏感,成熟的特别的早。大家都在感叹,以前那些让人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越来越少,很多孩子口中哼着流行歌曲,说着不知从那里听到的流行术语,认为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很糟糕。但我不这样认为。我个人认为,今天的社会环境对孩子个性发展是好的,我们现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幼儿年龄小,情绪容易激动,易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所以我们要重视激发幼儿的情感。比如:带孩子外出旅游时,可以进行随机教育,让他们要爱护公物、不随地吐痰、保护环境。多带孩子参加志愿者活动,比如:捡拾垃圾时,让幼儿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引导他们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篇10

在当今21世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尽情享受着物质利益带来的富足生活,但是在光鲜亮丽的物质背后,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越来越空虚,快节奏的生活使大多数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均表现出了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著名心理<液卤趵鲜υ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的载体是家庭环境,所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作为支撑。本文旨在通过对家庭环境的分析,探讨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相关概念释义

2.1家庭环境内涵

“家庭软环境,是指笼罩着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氛围,它体现在人的内在情绪和感受中,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这种情感通常都会通过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及家庭氛围表现出来,在整个家庭环境中居于核心地位,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最为突出。“家庭硬环境是指可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的特定的物质条件,是人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主要指家庭的社会阶层,但是家庭的社会阶层又由家庭结构、家庭文化水平及收入状况来决定。相对于家庭软环境的不确定来说,家庭硬环境更具有固定性,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

家庭环境的多样性在无形中也直接铸就了青少年的多种多样的生理性格和心理发展性格,对青少年未来的生活和成长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2青少年心理发展

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发展使多数青少年产生成人感,而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处于半成熟状态,也因此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重重。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阶段,在思想、行为和情绪上都表现的极为不稳定,常常引起社会和他人的特殊关注,又陷入迷茫之中。因此在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就需要来自父母的关爱与引导、家庭爱的呵护与拥抱来帮助他们渡过这个青年的断奶期,使其心理也逐渐发展,达到身心发展的平衡。

3.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3.1亲子关系方面

“亲子关系为原遗传学中的用语,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指父母与子女的交往,即父母和子女之间交换信息,意见,态度和情感,以达到互相了解、信任及相互合作的过程。”亲子关系相对于家庭中的其他人际关系来说,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更为直接。

“2010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进行了一项‘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犯罪关系密切,犯罪青少年亲子分离问题突出,四成以上未成年犯怨恨父母。”所以要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帮助青少年心理能够健康成长。在现实发展中,我们需要着力引导大家怎样去处理好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3.2教养方式方面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父母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它直接作用于亲子互动过程。采用何种教养方式,这个问题曾在国内也掀起了一场争辩,究竟是选择美籍华裔蔡美儿的“虎妈”式教育,还是中国常智韬的“猫爸”式教育?虽然这两种教育下的孩子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成长这是值得深思的。

通常研究者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这四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父母通常是依靠惩罚和强制性命令来让孩子服从,并设置一定的规矩来约束孩子的自由心性,随之产生的就是孩子的不满情绪和青少年时期的叛逆行为。与之相反的是放任型教养方式,父母任其孩子的发展,不管不问,对孩子缺少基本的限制和关爱,“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可能会产生情感冷漠、情绪化严重、个性不成熟等行为特点。”

自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导致溺爱型教养方式的出现。溺爱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通常盲目自大、不合群,因为他们长期受到父母的宠爱和过度保护,对父母产生过多的依赖性。民主教养方式则是大多数人认可并提倡的,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发展最有利的教养方式。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能够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也能尊重和理解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变化。所以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家庭氛围方面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的气氛,它与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塑造时期,对周围环境变化极其敏感,而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会对青少年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家庭氛围主要是由父母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子女与其他亲朋好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来决定的。

有研究表明,父母之间若经常发生冲突并且采用暴力解决问题,那么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的青少年,也容易形成暴躁易怒的性格。“2006 年司法部《青少年犯罪与改造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暴力家庭下青少年犯罪的概率是正常家庭的 4.5 倍。”所以父母之间的情绪处理也需要恰当合理,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暴力冲突。除此之外,青少年与家庭其他亲朋好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也同样会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发展,青少年与家庭其他亲朋好友人际关系的处理是未来人际关系建立的雏形。“如果关系融洽,青少年就会更乐于接触社会,更倾向于和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反之则直接导致青少年对社会生活的消极体验,从而孤立于群体生活之外。”

3.4家庭阶层地位方面

家庭阶层地位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说家庭的经济水平高低,家庭收入过低的家庭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收入上,而不是关注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导致孩子易产生自卑心理。

除此之外,“父母的文化程度作为家庭系统的结构要素,可以直接影响家庭的心理环境和青少年心理发展。高学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显著高于低学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而亲子关系的好坏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家庭社会地位往往与父母的职业类别有联系,不同的工作条件和家庭物质生活会影响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和行为,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4.结语

青少年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变化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最容易受到不良因素侵染的一个阶段。本文主要重点分析了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影响,强调了家庭环境改善的重要性,引导家庭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个人所搜集的文献资料以及研究水平的限制,文章仍存在不足,比如对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变化的研究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不能更加详尽的阐述,对于不良影响造成的后果未能提出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潘玲乐.家庭教育对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16,(05).

[2]孟育群.少年亲子关系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6.

篇1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①入组标准:连续两学期各主课平均成绩在班级居第10百分位者;②无明显身体、神经及其他心理疾病;③既往无明显脑损伤病史者;④总智商在70分以上者。符合标准共24人,年龄8~12岁,平均9.5±0.65岁。对照组为同年级,年龄(±6月)、性别基本相同,平均成绩在同年级中上水平者,其他标准同学习困难组。

1.2 方 法 采用上海惠诚咨询公司生产的儿童2.0心理测验软件,由专业心理医师测验。①智力测验:瑞文标准推埋测验对学习困难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智商测定;②行为评定: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两组学生的行为问题,由父亲或母亲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12个分量表,包括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学校情况、分裂样、抑郁性、交往优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违纪。有行为问题者再应用CONNER’S量表测定;③患儿过去史调查:询问患儿其母孕期疾病史、出生史;④家庭环境量表:由父或母填写,有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包括亲密度、感性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⑤学习困难筛查量表:有理解记忆、语言表达、时间与空间、运动、社会行为5个项目。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结果用(x±S)表示,两组儿童智商及行为因子分析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SPSS统计学分析软件。

2 结 果

2.1 两组儿童智力测验结果比较(表一):学习困难患儿的总智力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类同比较、图形比较分值较高,系列关系、比较推理、组合及互换等抽象推理等C、D、E组方面有显著差异性(P

表1 两组智力测验结果

注:总智商和A、B两组P>0.05,C、D两组P

2.2 行为问题 以CBCL因子中的任何一项得分超过正常范围为标准。学习困难组24例有行为问题者11例,对照组发现有行为问题2例。

2.3 行为问题因子分统计 11例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其中女3例。主要问题因子为抑郁评分明显增高,男8例,多动8例、违纪6例、交往不良因子4例(问题因子有重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4.13,P

2.4 过去史 学习困难组有母孕前3月内有病毒感染史者3例,出生时异常史者8例。对照组有母孕前3月内有病毒感染史者2例,出生时异常史1例。

2.5 学习困难筛查结果 言语表达、理解记忆有差异性,t=3.19,t=3.28,P

2.6 家庭环境情况 学习困难组的亲密度、感性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控制性分较低,显示家庭环境欠佳,两组有显著差异P

表2 家庭环境情况测验结果

注:在中国,该量表的修订工作只进行一部分,其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具有较好判别效度且内部一致性满意;内部一致性满意或稍差一些和判别效度较差的3个分量表即组织性,成功性和控制性;剩下的3个分量表(独立性、道德宗教观和情感表达)的内部一致性尚不满意,因而不能肯定这3个分量表所测量的得分的实际概念。

3 讨 论

国内有关研究表明,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非常重要,但相对于社会因素及非智力因素而言,这一影响在正常儿童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2、3],本研究通过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商测定、行为问题研究、过去史调查、家庭环境调查,对智商正常儿童学习因难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智商正常儿童学习因难主要为行为问题、出生史异常、家庭环境因素及智商中推理等因素所致。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智商无明显差异,但比较推理、系列关系、组合及互换等抽象推理等异常,主要表现在C、D、E因子和智力结构发展的不平衡,主要问题因子是交往不良、多动、违纪等外向行为问题。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在短期内影响学业,从长远来看,还易导致与之相关的精神问题,对其危害性应予足够重视。

出生因素可导致智商下降、行为问题及学习因难,与文献报道一致[4]。其中可能与出生时大脑部分中枢损伤有关。家庭环境因素亦不可小忽视,不良的家庭环境可导致从儿童到成人发育过程中不良的社会或情感反应,造成心理、行为的异常,对儿童造成广泛、深远的不良影响,进而造成学习能力降低、难以建立和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在正常的环境常被消极的情绪和不幸的感觉所因惑。本组的亲密度、感性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控制性两组有显著差异P

参考文献

[1] Carey WB, MeDevitt SC. Coping children’s temperament: New York[M]. Basic Books,1995:141-147.

[2] 程灶火,龚耀先.学习困难儿童的神经心理研究[J].心理学报,1992,24(3):297-299.

篇12

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着社会各个方面,不仅带给人们是各种生活的便利及意识的进步,它同时加剧了社会贫富的两级分化,促使部分人的心理扭曲、观念异化,导致传统的犯罪率不断上升,而新的犯罪现象也不断滋生。

笔者认为,探讨控制犯罪的有效途径,可以从犯罪的成因入手,并进行探寻,寻找罪前预防犯罪及罪后及时制裁、对犯罪人进行特殊预防的良方。

一、 犯罪的成因

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一种关系;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应当采取社会性预防对策的行为。只有认识到犯罪的成因,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有效控制社会中的犯罪现象。客观地说,产生犯罪的源头不外于两方面:社会环境及个人心理素质。下面笔者就对这两个方面作一个详尽的说明。

(一)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在本文中是一个外延宽泛的概念,意指社会成员生活中所接触到或者是需要面对的环境。每个社会成员的成长都与他所存在的社会密不可分,其意识观念及行为都是受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甚至是受其决定)的。社会环境又分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社会地位、法律环境。

1.经济环境

贝卡利亚认为,犯罪的原因是由阶级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引起的。经济环境(即物质生活条件)对犯罪的形成及影响至关重要。一个人的经济环境是指,他所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及其生成环境与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及生活圈。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调整与改革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结构:其一,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静态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动态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其二,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一转型期促使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造成新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分层明显等,这些经济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加剧我国传统犯罪及新型犯罪的发生。

2.人文环境

本文中的人文环境,无意指向更专业的概念,而是指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所接受的人文观念习惯等,诸如教育、习俗、个人生活环境的集体文化理念等等。大量事实证明,很多人的成长及观念的形成,与其生活的人文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而一个人观念好坏与否、主观意识的正确与否,又深刻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

3.家庭环境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学校,从婴儿到成人,一般都由家长抚养教导成长;社会成员个人从小性格、处事方式等都是受家庭影响至深的。

当前,封建思想观念仍留存在大部分人的思想里,社会对家庭暴力也大都采取漠视的态度,丈夫打妻子、父母打子女等往往并不被认为是侵犯人权的行为;而应该保障人权、惩罚侵权者的行政机关及司法部门对家庭暴力问题却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社会从上而下的对家庭暴力问题的漠视态度,导致了家庭伦理观念的扭曲,进而引起社会道德风尚的败坏,社会道德风尚的败坏又促使人们对伦理道德的更加无视,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家庭伦理的失范(如男尊女卑思想、婚外情;酗酒、嗜赌、吸毒等恶习;夫妻、婆媳之间在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上存在的矛盾与冲突;犯罪人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精神障碍、自卑;等等)都能引发一连串的家庭相残悲剧或者家庭成员一步步地迈向犯罪道理的悲剧。

4.社会地位

社会上每个成员都有其生存的位置,这种社会地位是由个人努力及社会相关方面认定组合形成的。有些人社会地位颇高,有些人平平庸庸。这些地位高低带来的利益大小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理及行为。

社会地位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与心态。现在社会各阶层中,社会地位高的成员一般都能遵纪守法,部分人滥用权势;地位低的成员也一般能安分守己,但是部分成员(如有违法犯罪前科、好吃懒做的人员)自暴自弃;不仅“前科”人员容易再次犯罪,有些地位高但是人生观及价值观差的人员也容易走向犯罪。故此,社会地位对于人们是否守法或者违法甚至犯法是有很大影响的。

5.法律环境

法律的完善与否多多少少可以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般人知法守法、部分人知法犯法、部分人不知法而犯法,这些现象的出现都需要引起社会相关部门及人士的重视及深思。一个法律没有完善、不被信仰的社会,很难保证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能安然有序。一些人为了各自某些利益,罔顾法律或者钻法律漏洞,做出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法律对犯罪行为的制裁及控制预防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这是因为:良好的法律环境可以给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 个人心理素质

我国刑法传统的观点主张主客观相统一,对犯罪的现象也应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前文探讨了客观方面的犯罪成因,现在进一步思考主观方面的犯罪成因。笔者以为,个人心理素质的强弱,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他的所作所为。

一个人的心理及情绪经常会控制他的行为。而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不够正面积极的话,这个人是特别容易走上极端道路的。张西林认为,理智与情感的失衡是引发激情犯罪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个人愤怒、嫉妒、恐俱等消极悄绪是在急剧且强烈的情况下产生的,很容易丧失理性控制,表现为冲动的行为,短时间内出现激情状态;但是对于所有激情犯罪来说存在有其共同之处的主要有以下特点:在心理和人格上都存在障碍或人格偏执、冲动,表现为心胸狭隘、自私、多疑,或长期处于一种压抑、抑郁、不满的心理状态下,以致在某种外界的刺激下,采取了不可控制的、残暴的手段。笔者曾经查阅了部分法院的刑事案卷,发现很多犯罪也是由于行为人心理素质较差,如自卑、暴躁、激情等引发的。故此,社会成员的心理素质关系到社会整体的文明水平,也影响着社会的犯罪率。

二、有效控制犯罪的途径之一:(罪前)社会预防

对犯罪进行社会预防是目前各国学者共同倡导的犯罪预防理论。所谓的社会预防,是指“由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的,旨在消除和削弱引起犯罪的社会性因素,有效防止和减少犯罪的各种活动及措施”。社会预防主要是针对犯罪的成因而设定的,故此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是犯罪预防体系中的基础防线,是一种控制犯罪的极有效措施。笔者认为社会预防的具体措施有:

经济环境方面,应提高社会成员整体的工作薪资、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工作压力、沟通工作伙伴关系等是提高个人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

人文环境方面,由于其对个人的文化素质及正确理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改善人文环境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及法治文明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受传统思想影响颇深的国度,但是传统思想有精华有糟粕,对于其中不符合现代法治文明社会要求的观念糟粕应该摒除,有关部门也应出力宣传文明理念,剔除不文明不健康的思想。另外应加强教育制度的健全。目前我国的社会人文环境受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传统思想中也掺杂了各种现代因素,好坏兼有。许多青少年为了追逐时尚,染上不良习气,造成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教育是一项很关键的、转败为胜的措施,对于生理和心理都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尤其重要,应针对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建立各种对应的学校或者学习班,开设各种兴趣学校或者心理素质培养班。总之,重视教育者,才能更有效减少犯罪的发生。

家庭环境方面,各个家庭成员及社区管理部门应联合起来,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健康的家庭环境。家长们应尽心尽责,尽量使家庭完整、健康、明亮,避免单亲、暴力、犯罪等现象;社区管理部门应该发挥社区领导作用,该组织家庭进行各种科学、积极的活动,融洽社区内各个家庭之间的邻里关系,组织防范犯罪的演练。

社会地位方面,各人应端正态度,正视自己的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该面对;应通过各自的努力工作来提高社会地位,不应贪求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各行各界及其他个人也应尊重他人所取得的社会地位,不强抢不妒忌,不排拒不拉拢;而社会相关部门对地位稍低的社会成员予以帮扶,致力于共同建设和谐的社会。

最后针对各人的心理素质强弱程度,笔者认为,社会(社区)应加强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及解决心理问题的渠道,及时为行为人排解心理障碍,减少因“一时想不开“、”一时激愤“等不良情绪引发的犯罪的几率。

三、有效控制犯罪的途径之二:法律保障及罪后保障

无论上文设想得多么完美,社会预防脱离了社会制度的健全完善、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那都是空谈。因此,要从根本上预防犯罪、遏制犯罪的源头,就必须注重健全各项社会制度;加强民主政治权力制度的完善;而在关乎社会百姓利益的项目上面,就必须严肃谨慎地安置和执行。

(一)法律保障

犯罪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法律现象。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社会制度及文明完善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实现社会整合,预防和控制犯罪的重要措施。[11]笔者认为,法律对犯罪现象所起的预防作用可概括为:普法,对犯罪进行一般预防,事前预防犯罪的发生。适法,对犯罪的人依法进行制裁及教育,打击、惩罚犯罪,以免再次犯罪。修正法,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控制新的犯罪。

当然,法律是人制定出来的,出现纰漏或者管理不力的情况是难免的;有些人知法犯法,专钻法律漏洞,逃避法律制裁。此时相关部门则应作出努力,修改刑事法律中某部分对新生犯罪行为无法制裁的法律规范条文等,不断完善我国的刑事法的体系。在执法的时候,应坚持“程序法定”的原则,充分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篇13

2贴近生活选择材料,满足孩子的好奇,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孩子在家中,接触的生活用品非常多,尤其是对细小的、会滚动的多色珠子充满好奇;对妈妈买回的各种豆子爱不释手。顺着孩子的浓厚兴趣,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家长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珠子(或豆子):如红珠子5个、黄珠子5个、绿珠子5个、黑珠子5个、白珠子5个,装在一个小碗中,再配5个精致的小盘子,分别贴上红、黄、绿、黑、白的颜色标记,让孩子练习捏分珠子的工作。通过孩子的反复操作练习:看珠子的颜色,比对颜色标记,孩子有了分类技能的经验,要做到准确的分对珠子,必须认真细致的完成,养成了专注“工作”的习惯,一次次的成功体验,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收集孩子喜欢的物品,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概念,提高运算能力

孩子外出总喜欢捡地上的石子玩,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收集起来,凑齐55个,再自制1-10的数字卡片一套。让孩子将数字卡从小到大的摆好,练习顺数和倒数;再将石子对应数字卡一路纵队排好,边摆边数,了解数与量的关系,知道2里有2个1,10里有10个1;然后将每一路纵队的石子两两成对,观察发现1个石子没朋友孤单单的,2个石子手拉手成双成对的,类推出3、5、7、9个石子总剩1个石子没朋友孤单单,这些数是单数,4、6、8、10个石子都能手拉手成双成对,这些数是双数。抽象的单双数概念轻松地认识了。

有了数与量的基础,可以跟孩子做10以内的加减亲子操作。如:将孩子喜欢的、相同大小的雪花片,按数量顺序连接成数棒对应摆在数字卡下,形成阶梯状。任意将两数棒合并,如:将数棒2与数棒3合并,并把数字2排在下端,让孩子观察合并后的数棒与数棒几的长度相同,引导孩子复述:2和3合起来就是5;2加3等于5。反之,用拆分的方法学习减法。复杂、枯燥的数运算在有趣的排列合并中轻松理解了,在温馨的亲子游戏中学会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