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金融科技的方向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金融科技的方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金融科技的方向

篇1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一、北京市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情况

1.1体制机制创新

北京市政府会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级小组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简称中关村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形成了中央、北京市、区县协

同推进的中关村科技金融工作体系,确定了科技金融工作组开展先行先试政策研究、协调落实试点政策、促进科技金融机构聚集发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科技金融宣传推广和信

息交流活动等五项工作内容和部市会商机制、联系服务机制、信息通报机制、工作组议事机制和集中办公等五项工作机制。

1.2信贷服务创新

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科技企业具有“高风险”、“轻资产”的特点,传统信贷服务难以满足科技企业快速对资金的需求。目前,北京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16家银行

在中关村示范区设立了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或特色支行,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信贷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共为5250家/次企业提供授信额度1033亿元,实际发放贷款

722亿元,其中2011年新发放贷款313亿元,示范区企业信贷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1.3金融市场创新

在积极推动信贷服务创新的同时,通过金融市场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也成为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

设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为非上市公司提供了有序的股份转让服务平台,对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综合融资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等

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新增挂牌企业24家,参与试点企业总数达到159家,已挂牌企业103家。

1.4融资渠道创新

不同的科技企业因细分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为满足科技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在广开融资渠道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重

点建设“十条渠道”,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担保融资、并购重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及小额贷款。

二、制约金融和科技有效对接的因素

2.1 金融与科技的有效对接存在天然障碍

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资金需求量大,缺乏固定资产,在科技创新的各个阶段均需要大量的、不同性质的资金。有关资料统计,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三个阶段

,所需资金比例一般是1:10:100。而且科技企业在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往往只有一项技术或知识产权、专利,难以形成有形资产作为融资抵押物,知识产权或专利又难

以作价,资本的投入无有效担保,此外技术本身也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以及资本退出机制的风险,都使科技创新的投资风险明显高于传统产业,因此,金融与科技的有效对接存在

天然障碍。

2.2现有的金融服务供给难以满足科技创新对其的需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来源通常有:政府公共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资本,商业贷款、信用贷款和贸易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银行信贷资本,中

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产权交易市场等资本市场融资,科技保险等。 由于政府公共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投入有限

,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资本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银行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亦难以满足科技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门槛很高

,导致了当前流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不足。 --!>

2.3科技型企业自身特点导致其融资难

科技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与阶段性特征决定其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北京的科技企业以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主。以中关村为例,中关村示范区现有企业近两万家,其中十百千企

业300多家,高成长瞪羚企业3000多家,其余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每年新增企业近3000家,自灭死亡企业也近3000家。多数企业具有规模小、无形资产比重高、财务管理能力弱

、信用水平低等特点,而且很多企业家都出身与技术人员,在企业的管理上存在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缺陷,这些都是造成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措施

第一,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建立以科技企业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体系,吸引全球范围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集聚发展,孕育服务科技创新的新型金融组织,创造出支持科技

创新的新型金融工具,探索建立覆盖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保险和投融资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组合金融服务体系。设立风险补助资金。

第二,深化科技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科技金融监管服务体系,打破领域分割、业务独立的现有服务体系,按照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引导各类金融服务

组织进行业务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激发各类突破性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解决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源对接不畅的矛盾。

第三,不断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积极促进政金企进一步深化合作,了解科技企业融资面临的难题,各方协同努力完善科技

创新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引入信用征信、评级、法律、财务、认证等中介机构构建信用体系。积极发展各种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平台,培育发展集成型科技金融服务商、科技金融中介服务联盟等市场化的平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利用平台型国有投融资服务企业促进资源整合。

篇2

古语云安居才能乐业,可见从古至今对于房子问题,一直是百姓眼中的大事,也同样是关系到国家安定的一个重要环节。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海啸中无一例外房地产行业也遭到了巨大的冲击。那么,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房地产行业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而房地产企业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对两家代表性房地产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发现经融危机对不同发展模式公司的影响,从而更好的应对将来。

在金融海啸影响漫延下,2008年全国房地产成交量急剧萎缩,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3%,销售额同比下降20.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08年各季度住房成交面积的同比变动幅度依次为-0.3%、-10.8%、-27.2%和-25.3%,成交金额的同比变动幅度依次为5.2%、-4.9%、-33.9%和-26.0%,调整呈现渐次深入的态势。这在中国房地产行业近十多年来尚属首次。受宏观经济减速影响,房地产企业陷入资产贬值、商品房成交量大幅萎缩、消费预期不足、市场缺乏信心、企业融资困难等诸多困境中。

此次金融危机恰到好处地为我们研究不同宏观环境下对不同发展模式公司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契机。作为企业状态的客观反应指标,财务报表分析无疑是对这些影响的最好诠释。在此选取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财务报表的对比分析。

二、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种“高级”信息生产活动,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财务报表及其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提示有关指标的关系及变化趋势,以便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相关经济活动作出评价和预测,从而为使用者进行相关经济决策提供更加直接的信息和更有效的帮助。

(一)企业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就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强。企业利润的高低、利润额的增长速度是其有无活力、管理效能优劣的标志。以下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这是综合性最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2007年由于保利地产增发股份保利的净资产收益率较往常比较低,而08年呈明显上升趋势远远超过了万科,并在之后波动上升。而万科因为受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其净资产收益率在2008年急剧下降,但是这种下降的趋势在2009年得到扭转,并继续保持攀升的趋势,到2011年万科的净资产收益率回升至与2007年以上水平。万科在2008年金融危机下,基于审慎的财务策略,对可能存在风险的13个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3亿元。这些存货跌价准备在考虑递延所得税因素后,影响到万科税后净利润9.2亿元,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9亿元。这反映了万科在该等项目的获取中,拿地成本偏高,对于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过于保守。(数值见表1内1)

2.资产收益率

由于净资产收益指标容易受到企业财务杠杆的影响,为了排除这一影响而考察公司的盈利,就必须考察资产收益率指标(净利润/资产)。资产收益率,也叫资产回报率,它是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从这一指标来看,2007年万科资产收益率达5.31%,到2008年降到了3.89%,但保利在2008年资产收益率由2007年的3.98%上升到5.68%,显著高于万科。表明这年保利相对万科地产能够有效地配置公司资源以及更加高效的管理系统,抗风险能力要好于万科。(数值见表1内2)

3.总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企业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即过去所说的资金利润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很明显2008年保利在面对金融危机反映出很好的资产综合利用效果,使其在当年的业绩没有下滑。而其他年份保利又回归到它一贯的低利润率作风中。万科在08年似乎受到较大打击。但二大地产总资产利润在2008后都有一定程度的缩水。说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地产行业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数值见表1内3)

4.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在分析成本费用利润率之前我们先来看万科公司、保利地产公司这几年来的三项费用比重(图1),我们惊奇的发现保利地产一直维持着在同业中相当低的比重,这也正是保利成本费用利润率高于万科的原因。正是因为保利的成本费用控制得好,所以企业在08年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小而盈利能力强与万科。(数值见表1内4、图2)

5.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利润同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能从总体上观察企业全年所取的利润大小及其组成是否合理。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以前利润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变动情况的好坏。在主营业务利润率方面保利在2008年有所提高之后却有趋势下滑,而万科在2008、2009年都大幅下跌直到2010才大幅回到最初水平。到2011年保利继续回升、而万科小幅下跌。从两者的主营业务所占的比重和企业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万科作为专业的房地产公司,从事的产业比较单一,而保利的业务模式则比较多元化。从发展的地区看,万科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产业涉及而保利涉及的地区较少。保利的这种模式这在金融危机时恰恰帮了其大忙,但在正常情形下通过多元模式和较小范围的经营来保持利润的增长显然是行不通的。(数值见表1内5)

6.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企业产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是企业净利润的起点,没有足够高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较大的盈利。07年万科毛利率要高于保利地产,08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至09年销售毛利率快速下滑产生低谷,经过调整10年恢复以前水平。而保利在08年略有上升后销售毛利率就缓慢下降,10年又低于万科,到2011年保利继续回升、而万科小幅下跌。万科2008年结算毛利率较2007年下降2.34个百分点,从报表中反应除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外,2008年公司结算均价与2007年基本持平,而单方结算成本增加290元,其中单方土地成本增加244元,单方其他成本增加46元。2008年结算项目中装修房比例有所上升,因此单纯从数据上看,地价外单方成本46元的增加幅度并不突兀。但考虑到2008年公司结算项目中普通住宅比例高于往年的特点,仍反映出公司在前几年牛市氛围下,对成本管理能力有所松懈以至金融危机下销售毛利的下降。总体来说万科的毛利率略高于保利地产,但经营利润率低于保利地产,从万科的报表中可以看出这产生于以下两种原因:万科在住宅工业化研究投入而产生的高管理费用,以及由于万科销售外包产生的高销售费用。(数值表1内7)

(二)企业成长能力

企业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速度,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企业成长能力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的能力。以下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1.主营业务增长率

主营业务增长率,即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利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一指标可以较好地考查公司的成长性。从图中可看出保利的主营业务增长率一直高于万科,08年表现的最为明显,这说明保利公司产品对于万科市场需求大,业务扩张能力强。08年万科增长率的大幅下滑也侧面反映了金融危机对其较大的影响。(见图3)

2.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即本年净利润减去上年净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净利润的比值。净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图表中显示出万科该项指标在08年达到低谷出现负值,其他年份基本与保利持平。这表明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到万科的成长性。(见图4)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2007到2011年间两大地产营业收入、营业总成本、营业利润和净利润虽然都成逐年上升趋势,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万科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下降的最为明显,保利地产却似乎并未受其影响。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在金融危机下保利的经营状况维持的是较好的,在大家都备受打击时,它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代表性国有企业,没有输给领头羊万科。以下是保利模式在面对金融危机时所表现出的优点:

1.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积极加强企业管理工作,及时收回贷款,减少或避免发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提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

2.对于金融危机的策略较激进,一直保持旺盛的拿地趋势。

3.在金融危机下相对万科地产能够有效地配置公司资源以及有更加高效的管理系统。

4.业务模式比较多元化,涉及的地产区域较少。

5.成本费用控制得好,三项费用比重一直维持着在同业水平中相当低的比重。

6.面对金融危机反映出很好的资产综合利用效果,使其在当年的业绩没有下滑。而其他年份保利又回归到它一贯的低利润率作风中,从而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和刘峰.会计学导论[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8:359-361.

[2]陈信华.财务报表分析技巧[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5:34-38.

篇3

[4] 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2008: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R/OL]. [2013-04-03]. http:///history_file/files/att_17775_1.pdf.

[5] 中国农村金融现状调查.[EB/OL]. (2012-11-28) [2013-04-03]. http:///2012_nongcunjinrong/.

[6] 刘磊.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J].三农金融,2011(3):66-68.

[7]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课题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8] 田婕,陶小平.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管理论坛,2011(2):38-39.

[9] 谢平,徐忠.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10] 王永刚.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考[J].工作研究,2011(6):37-38.

[11] 何燕,解睿. 山西省农业生产业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12):1 315-1 318.

[12] 布仁吉日嘎拉,唐邦勤. 农业产业化政府支撑体系的组成与构建[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146-148.

[13] 尹明理.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149-152.

[14] 陈树杜.对发展农村小型合作银行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3):6,21.

[15]于仰南,孙艳春.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10):48-51.

[16] 徐竹英.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J].河南农业科学,2008(8):10-11.

篇4

(一)缺少好的金融环境

好的金融环境是金融机构稳定运行的基础,其中包括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律制度等。但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目前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金融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金融违规的打击力度不足。数据显示,近年来,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的贷款坏账已呈增长趋势,由于中小金融机构获得社会和国家的支持较少,因此放贷是其生存的重要手段,但缺乏相关法律制约,中小金融机构本身缺乏对市场的调查,因此出现不良贷款,制约机构发展甚至导致破产。同时,金融机构与地方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中小金融机构通过专业的金融服务促进区域金融体系的完善,当然其发展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吉林省农村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因此中小金融机构规模较小,发展较为缓慢,经济发展无法支持金融机构改革。

(二)风险防御能力逐渐增强

从2010年开始到2013年,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总资实现了逐年增长,且在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随着吉林省金融盈利模式转型,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提高。资产收益率呈上升趋势。从而提高了其风险防御能力,资本结构有所改善,资本质量提高。并且通过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得以体现。信贷方向更加合理化,产能过程现象得到合理控制,农民成为经济生产的主体之一,拓宽了金融机构的投资范围,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以及更好的地域金融风险。

二、吉林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方向探析

与大型金融机构一样,中小金融机构同样以营利为目标。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金融投资渠道是其主要发展方向。目前,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电子银行逐渐被接纳和采用,所谓电子银行,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完成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办理,其中包括存取款,银行放贷等。电子银行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帮助客户完成自助交易。电子银行业务是大型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拓展途径之一,也应得到中小金融机构的认可和应用。科技的发展也使这一形式成为可能。吉林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经济,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因此电子银行业务以及更加合理的业务拓展模式都将成为我国吉林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关于吉林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促进吉林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首先应认清形势,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与城市金融机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农业生产是农村的主要经济模式之一,因此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方向应以农业发展为主,具有针对性。由于农民思想较为保守,因此金融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农业投资成功典型。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尤其是电子银行业务的介绍,建立完整的客户细分、业务流程以及考核标准等。在村委会的协助下,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使农民能够了解和接受金融投资以及电子银行业务。为农民提供灵活的金融服务体系,适合农民的认识水平。针对吉林农村交通和经济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体系调整。实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和创新。建立农村无线网络,实现多元化的金融宣传。另外,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也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需要,了解客户的投资需求,了解预期收益,并为农民提供全面的电子银行研发产品,建立以农民为核心的中小银行发展战略。建立更多的银行ATM 机和自助服务终端,满足农民的业务需求。

四、总结

电子银行是金融科技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未来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我国吉林省农村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因此电子银行普及率不高。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应成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主要投资对象,面对农民思想较为保守,科技操作水平较低的特点,银行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符合农民水平的服务体系。我国出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对于农村来说,经济发展落后,因此实现金融机构的改革十分必要,这样也有利于我国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关系问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B304。

篇5

(1)金融科技的定义。Fintech(金融科技) 是 Fi- nancial Tech-nology 的缩写,可以简单理解成为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但是又不是两者的简单组合,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金融科技服务当前在国内外的应用,可以看成是传统金融服务和信息科技的结合,覆盖了储蓄、支付、投资、融资等业务场景和领域,在近些年来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应用热点,根据谷歌趋势的数据显示,全球当前对于金融科技的关注度是3年前的10倍。

(2)金融科技的应用方向。从应用层面来看,金融科技覆盖了目前几乎所有的行业领域,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消费金融,以及围绕满足监管层面的需求专门衍生出了监管科技。具体对这些行业和场景的渗透体现在以下方面,在银行领域主要体现在零售业务、网络借贷与融资、风控和电子支付,在证券领域主要体现在资产管理、智能投顾,保险领域主要体现在风控和线上业务,基金领域包括资产管理、量化交易等,比如大家常见的量化XX号基金,实际上就是程序化交易,消费金融领域更是和金融科技密不可分,由于其小额分散的特点,从获客到风控、催收,都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持。对于监管部门,金融科技手段也成为常规化手段,衍生出了监管科技,除此之外,包括现在央行在研究的数字货币,还有大家日常息息相关的电子支付,都是金融科技的具体应用。总而言之,随着现阶段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和实际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金融科技实现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体现在:对现有金融业态进行重构、对金融场景丰富度的提升、对金融业务覆盖对象的扩充。

(3)金融科技的支撑技术。金融科技应用场景背后的支撑,是日益成熟的前沿信息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在业界通常被称为ABCD或BASIC。其中,A代表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B代表Block Chain(区块链),C代表Cloud Computing(云计算),D代表Big Data(大数据),Basic和其类似,B代表big data,A代表AI,S代表Social Network,I代表Internet,C代表Cloud Computing。这些技术其实构成了目前金融科技的主要技术框架。比如,云计算提供了硬件的载体,很多模型、算法和应用是部署在云计算平台上的,大数据则提供了数据层的能力支持,对金融活动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便于被其他应用调用,移动互联网则是产生数据的主要途径,也是应用部署的基础设施,比如支付宝、手机银行等都是在移动互联网上部署的金融科技应用。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移动互联网的事件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则是针对风控、支付清算、数字货币等场景下具体的应用技术。

在以上应用技术的支持下,目前在国际上涌现出了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有的是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有的是传统的金融机构朝着金融科技方向的转型。全球金融科技业务应用领域涵盖:支付清算、借贷融资、零售银行、财富管理、保险、交易结算(数字货币)六大金融领域,全面融入传统金融各板块。

总结起来,当前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在國际上,欧美等老牌发达国家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应用场景上都领先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开展金融产业时间长,产业链相对完善,在金融产业和信息科技的碰撞、交叉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新的业务机会和场景,北美、欧洲整体发展水平稳健且相对均衡,老牌金融强国-英国的金融科技生态圈被积极扶植,有着良好的运营策略,也有业界领先的金融科技政治环境。

二是北美、欧洲的金融科技公司涉及业务种类多样;中国主要涉及支付、借贷、保险、财富管理领域,拥有新兴的金融科技支付及电商交易系统,市场潜力巨大。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前100强中,前十名有五家来自中国,而这一百家企业中,上榜企业主要分布在借贷、支付、监管科技、数字货币、数据分析、保险、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众筹、区块链和会计核算。

2. 中国金融科技的演进。与国外相比,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演进的过程起步较晚,最早是在2014年之前,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构建自身的信息系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工商銀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购买当时最先进的IBM中大型机。2014年开始,支付领域开始逐渐发力,金融科技的应用从传统的金融后台支持转移到了前端,电子银行等开始普及,2007年拍拍贷的成立成为国内金融科技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拍拍贷开始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构建个人信贷业务的信贷工厂,机器学习模型开始真正参与金融的信贷审批决策,2013年余额宝的出现对银行零售业务产生了冲击,令传统金融倍感压力,同时,也是各大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发展互联网战略的开端。但是在这个阶段,前期有一定技术积累的金融科技企业,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优势都较为明显。2016年后,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随着前沿信息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成熟,金融领域开始了利用技术手段“脱媒”的浪潮,有专家认为,在这种趋势下,未来将会发展成为无金融社会。

整个演进过程,按照目前金融科技界的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金融科技1.0阶段,也是金融信息化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政策主导、资本扶持。政策层面该阶段的标志是于1993年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指出要发展科技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第二阶段金融科技2.0阶段,也是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阶段,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和资金端的互联互通,通过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该阶段的特点是科技推动了金融创新,驱动各项监管政策完善。第三阶段是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阶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投资决策过程,代替金融机构信用中介的角色,大幅提高了传统金融的效率,因此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释放产能。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演进过程非常迅速,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内庞大的客户群体产生的海量数据,且数据监管,尤其是信息安全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例如互联网支付,美国的贝宝公司在1998年已经开展业务,而国内最早的支付宝则是在6年后才出现,微信支付更是2016年后才开始。而基于大数据风控的网络借贷,我们只比英国和美国晚了2年。因此,目前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追赶的过程。

从监管和市场规模层面也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演进程度。其中2015年是金融科技市场规模井喷的一年,以现有增长速度预测,2020年金融科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越来越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专门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倒逼监管部门的创新,金融科技的监管也从原来的无序监管,走向规范化。

二、 同业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在以上大背景下,为了找准金融科技研发的方向和发展模式,本文对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AMCs还有众多银保监会直属金融企业进行了调研。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研发工作起步较早,非银机构对于金融科技的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托、证券、消费金融等走在了前列。大部分同业开展金融科技的研发是从2015年开始,原因是2014年银保监会了39号文,指出2015年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安排不低于5%的年度信息化预算,专门用于支持本机构围绕安全可控信息系统开展前瞻性、创新性和规划性研究。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的变革,外部环境在近些年有力推进了这些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研发工作。

虽然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科技研发的工作较晚,但是涉足技术领域比较前沿。新的前沿信息科技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转化速度加快,追踪前沿科技并利用其资金、人才优势快速落地,已逐渐成为各大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中的常规操作,如知识图谱、复杂网络等在其他领域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在金融领域中已有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用于反欺诈、风险识别等垂直业务场景,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渗透速度明显加快。通过统计今年银保监会风险应用课题的申报情况,目前最热的仍是金融大数据应用相关课题,信托、互联网金融的入围课题数量领先于其他公司,不良资产经营领域的课题入围数量仅有2个。对于银行来说,由于起步较早,在金融科技领域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积累,本文统计了近三十年来各大银行获得的专利数量,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专利数量均超过了900件,并且有超过一半的专利是2011年以后获得的。

总而言之,金融科技的研发工作在国内的金融领域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从技术上已经达到了金融科技3.0的要求,但是在普及程度上以及应用场景的覆盖上,还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尤其是包括AMCs在内的非银机构,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应用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三、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建议

通过在作者工作单位调研,AMCs金融科技的发展目前还处于金融科技2.0到3.0的过渡阶段,主要致力于传统金融IT系统建设、运维,数据治理正在逐步完善,大数据平台等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在进行当中,金融科技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提升AMCs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好服务不良资产经营主业,由“业务引导技术应用”转变为“技术驱动业务”,使金融科技成为AMCs做强主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强劲引擎,当前AMCs金融科技开展亟需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尤其是数据基础设施。金融企业作为传统的资本、人力密集型企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数据密集型企业。每天的经营活动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关系到企业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更是企业发展的脉搏,能够实时反映出企业的经营、风险状况。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是防化风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大数据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都在关注并应用的“传统新兴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管理水平的提升、经营决策的辅助和业务市场的拓展,而开展大数据应用的土壤就是完备、安全的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物理设施,包括服务器集群、灾备等系统,从物理条件上满足数据应用的需求;二是需要建立完备的数据治理体系,保证产生的数据真实、可信、可用,满足各项数据应用的需求。

第二,大数据智能应用能力亟待提升。当前阶段,随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用已经蜕变为大數据智能应用技术。从传统的数据存储、分析过渡到了利用数据中抽象出的信息辅助决策、防化风险、挖掘客户。不良资产经营是AMCs的主业,在不良资产经营活动中,尽调、定价、风控、客户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目前仍然依赖于业务人员的行业经验。随着业务的增长,单纯靠人工经验不仅为业务人员带来过多的重复性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容易产生操作性风险。而大数据应用技术则可以通过分析、自学习过往的业务案例,结合人工经验的介入,解决效率和操作性风险问题,为决策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同时在数据层面,所有操作是透明的,也有助于降低操作性风险,帮助管理层实时了解公司各项业务的经营状况,从数据应用层面实现扁平化的高效管理。

篇6

一、创新链理论概述

1.创新链理论的提出及研究成果

创新链理论的提出有近20年的历史,指科技成果经过改进完善最终被应用于产业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链还涉及企业内部的联系结构以及企业外部的组织结构的创新节点。创新链中的各个关系结构之间都存在一个节点,这些节点就是创新链各个环节的功能联系。

2.关于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的研究

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风险融资的方式能够为科技创新创造更大的资金支持,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融资工作要更加注重民间资金借贷等非银行资本。国内很多学者也研究了科技金融协同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认为资本在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与金融融合的产物,并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建模分析,强调了科技金融一体式发展的理念。虽然国内外已经对科技金融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但是研究的侧重点始终是如何更好地让金融支撑起企业的创新发展而忽视了金融行业本身与科技创新结合发展的研究。所以要针对科技金融结合路径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指导金融行业的创新改革。

二、金融与技术创新结合的不同路径及作用分析

1.科技金融初级结合路径

科技金融的初级结合方式是财政加金融中介的结合。金融资本与金融中介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商品化。首先,财政可以大幅削减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利润和风险预期,这样可以使实际应用到科技创新的资金更为充足。其次,财政可以对创新投资实行贴息免息等优惠政策,以此来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并且这种投资政策可以刺激更多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创新进行投资。最后是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把银行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使银行在贷款时免去后顾之忧。由此可见,初级结合方式能够充分利用银行资本来进行企业的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的初级结合路线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对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本身存在着固有风险,对着这种固有风险初级结合方式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只能将风险进行分担。原因有二,首先,政府对行业市场以及行业创新的认识不够充分,无法消除技术和市场的不稳定性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其次,这种结合方式缺少对创新主体的监督。

2.科技金融中端结合路径

中端结合路径指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结合。相对于初端结合方式,这种风险投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更高程度的参与到技术单位的运营当中,使企业的运转信息可以实时的与投资方互通。如果风险投资与技术挂钩的话,风险投资资金就变成了技术资金。技术资金相对于风险投资资金能够更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投资集群的全面发展,这可以对整个产业链甚至产业链周边的环节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科技金融结合路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技术资金可以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但是对于产业链后期的产品销售的促进却很微弱;还有,技术资金比传统的投资资金流通更频繁且流通速度更快,这就导致了产业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稳定。所以,技术资金的这些特点导致了它只能作为产业链发展的一个促进因子,而不能主导技术创新的发展。

3.科技金融高端结合路径

科技金融结合的高端路径是大型科技企业与金融中介的结合方式。当科技产业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后需要的创新资金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纯粹依靠金融行业的投资支持已经无法满足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所以在这个阶段需要走科技金融高端结合路径。简单地说就是科技创新产业开始组建自己的金融机构。相对于前两种结合路径,这种结合方式能够使金融与科技企业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彼此的经营进展状况都更加了解,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主体的不断前进,及时发现科技创新中的经济价值。

同样的,这种结合路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我国这种高端结合方式发展目前还未成熟,同时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在我国实行这种方式会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

三、对我国科技金融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是提高财政直补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杠杆效应,将资金作为担保资金注入政策性担保机构或者补贴给民营担保机构使有限的资金服务于更多企业。二是开发多元化的财政引导基金。如使用信用担保基金帮助中小科技企业获得贷款,用风险补偿基金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帮助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用企业成长基金帮助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型科技企业获得发展,用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帮助科技产业发展壮大。

总结

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们认识到要想实现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重点内容来抓,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创新链理论给产业升级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伟,刘波.基于技术创新链理论的科技金融结合路径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01:153-158.

篇7

强化逆周期思维。顺周期思维在经济形势好时,往往放大成绩,居安而不能思危;当经济逆转时,又往往放大问题、忽视企业发展的希望、潜力和方向。我们的工作理念、业务操作规则等受顺周期思维主导,应对困难和挑战就会裹足不前。逆周期思维是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居安思危,看得到潜在的风险隐患,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也要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逆周期思维的核心就是要把眼前和长远结合起来,不为眼前的好景迷惑,也不为眼前的困难所羁绊,只要认准未来的方向,就脚踏实地从当下做起。

强化创新思维,新常态下的“新”是新陈代谢的“新”,要有创新的思路、理念,才有发展的出路、希望,当前一些新兴行业、新兴市场主体、新型经营方式就是创新的成果。它们的发展将催生金融创新,并与之相适应。银行不是没有供给、市场不是没有需求,我们缺乏把握创新这一发展动力的思路和理念。

强化危机意识。当前,各种各样的准金融对银行机构冲击很大,高回报、易交易导致资金在银行体系外循环的数量、方式、渠道越来越多,许多企业或多或少都参与过民间借贷,也有一些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民间借贷,在市场选择的过程中,银行机构要正视民间借贷也逐渐趋于理性、逐步回归的态势,主动选好客户,培育客户忠诚度,把各类客户群当做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强化科学意识。增强对客户、行情、产品和市场的研判的科技含量,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管理和经营中要引入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真正做到管理更科学、反应更灵敏、研判更客观、决策更正确。

人才支撑。无论是发展金融产品还是化解金融风险,金融人才都很重要,要重视人才培养,要用好、留住金融人才,发挥好金融人才的价值。

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认识到科技金融的作用,发挥科技的力量,让科技在金融发展中起到应用的作用。

篇8

科技型企业的关注点是市场竞争和科技发展决定的产品与创新上,为了实现企业战略计划,资金成为了公司发展的驱动力,同时企业投资的风险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为科技型企业实现战略计划对企业金融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

1.科技企业的发展与管理

一般而言,科技企业既是指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同时在市场经济作用中拥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一类企业,例如从事机械、电子、材料、能源及生物等等技术产业领域的产品开发和服务企业。从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科技型企业对提供先进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就业率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贡献。

在20世纪末期,我国实行科技体制改革,有两百多个国家级科研研究所和多数地方科研院所改组转化为企业,其中有一些改制组建的研究所已成为上市企业或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些有科研单位改制而来的科研型企业中,多数具有产品技术高、研发投入量大、技术人才多、市场占有率小,产品品种多样、产业规模小、转型后企业管理复杂但科研成果丰硕等特点。总而言之,科技型企业具有人才、技术、产品以及科研等优势,但仍缺乏有效的管理理念。我国自从2007年提出战略性发展新兴产业以来,科技型企业已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及其结构转型的载体和向导。管理是科技型企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发展能力,运行的稳定性,甚至决定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价值和地位。

2.金融管理的思想与方法

自从金融管理思想创建以来,它的对象基本上集中在政府和银行等国家或地区性融资机构。金融的管理对象主要包括资本与风险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资金运用及其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即从原先的生产经营管理逐渐向生产经营和其他资金运用发展,尤其是向金融投资方向发展,从而取得更加丰厚的利润回报。

科技型企业的金融管理,可理解为企业的金融活动,即从科技企业的角度,研究如快速且有效地筹集到低成本的资金以及闲置资金运用的最大化,为企业的生产、流通以及销售服务等提供最大利润。例如在上世纪中期,日本丰田公司已经是一家大型科技跨国汽车公司,但受到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抵抗,限制日本汽车向美国出口,加之其它国家汽车工业的激烈竞争,丰田公司承受巨大的压力,此时为了挽回市场占有率,摆脱多面困扰,丰田公司就采用了金融战略,通过金融管理方法将本公司暂时闲置资金用于放贷或有价证券投资,且利用子公司做一些低价买进高价投出的金融投资,从而在总利润中扭亏为盈,保证了公司在市场不景气及多方竞争情况下公司呈现收益上升趋势。如今,科技型企业需要快速扩大规模,但缺少资金,常常向银行或其他地方机构贷款筹集资金,并通过利润形式归还债务,从而促进企业能够快速发展。这种负债经营形式虽然能暂时解决企业需求,但同时具有很大的风险,不仅因支出加债利息而提高成本,而且可能因决策失误而导致企业面临资不抵债的窘境。在国际市场的快速发展情况下,科技企业的负债经营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技术产品的不断生产,科技型企业可以在短期内改变经营方案,缩短产品的生产与研发周期,制定市场定位决策,从而快速有效地占领市场。

科技企业的金融管理大体可分为对内的资金管理以及对外的金融投资,它们均是通过建立企业银行金融机构来实行的。相应的程序包括集中管理企业资金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投资证券与开展贷款和对外租赁以及对外提供金融服务。例如在早期,美国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就已经向顾客提供汽车贷款,并对贷款实行证券化,这样方式也给证券市场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3.科技企业金融管理的要点

科技型企业一般视产品为市场立足之本,通过市场导向对产品进行研发,而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注入,资金如同科技企业的血液,而金融管理就是要保证科技企业内血液的畅通和稳定。金融管理的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3.1 制定金融计划。制定金融计划是科技企业实行金融管理的首要任务,可根据国内外的金融形势和企业内部产品生产、研发及销售和资金管理等运行情况,通过分析一段时间内资金源头、资金成本、资金构成、资金运用以及资金效益等信息,规划出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和业务全面发展的多期金融目标。

3.2 制定金融决策。基于上述方法制定的金融目标,通过筹资、分配和运用等综合政策手段,对企业做出最佳的金融决策,使企业的发展能够市场需求,同时满足社会发展趋势。

3.3 发挥金融优势。金融类似于企业生产运行、技术创新以及资金有效运用的方向杆或平衡杆,因此,金融管理在科技企业的运用中必须要发挥这个金融优势,给企业的指定方向并保证平衡,促进科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科技企业中金融管理的运用

科技企业应用金融管理的前提是对该企业建立银行或类似金融机构,一般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信用合作社、金融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债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例如当企业建立了银行机构,则该企业需要实行的金融管理包括银行账户管理,银行贷款管理、银行金融信托管理、租赁管理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等,其中每一项管理具有不同层次的划分。

4.1 科技企业账户管理可分为企业账户使用管理,即企业在银行开立账户后,就要通过银行账户办理有关资金收付情况;企业账户变化管理,即管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搬迁、改名、合并以及破产等原因导致的账户变化;企业业务凭着管理,即企业与外界机构之间经济交易的资金收付凭证,也可分为有价结算凭证和空白结算凭证;企业票据挂失管理,即管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导致重要票据丢失而产生的损失,管理企业因空头支票或贷款拖延等情况导致的信誉度下降的账户资金。科技企业银行贷款管理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因资金调用困难而向银行贷款情况下,管理企业的贷款类型,可分为借款合同管理、企业贷款利息管理、企业贷款期限管理等。

4.2 企业银行金融信托管理是一种为合作双方的信任委托建立起来的关系管理模式,它包括企业金融信托机构选择,即企业依据规划的项目要求的可实现性而对金融机构进行选择;企业金融信托的计划管理,因金融信托计划是国家信贷计划以及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手段之一,企业可通过金融信托计划实现贷款或投资,因此也产生了企业的金融信托核算、效益和资产管理。

篇9

{8}参见融360官网,.

参考文献

[1]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2]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篇10

一、科技金融的定义或内涵

赵昌文(2009)将科技金融的概念界定为:科技金融是系列性的金融工具、政策、制度和服务等的极具创新性及系统性的安排,能够推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成果的转化,是诸如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等的为科技、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支持的主体,和在科技创新投资、融资期间实施的行为及举办的活动一起构建的某一体系,是我国科技创新、金融体系的关键组分。此外他还在2014年我国首届中国科技金融年会中补充说到科技金融具有公共金融和商业金融双重属性。房汉廷(2010)则认为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它具有政策价值,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心丹、束兰根(2013)两位学者着眼于其他角度,认为科技金融是一种结合了金融、科技的创新平台,在全面整合、创新金融资源之后,将贯穿了整个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源配置、产品设计与服务安排提供给科技型企业,金融资源主要有担保、保险、创投、证券等,且提供的服务都是系统化的高效的和极具创新力的。徐玉莲(2012)将科技金融界定为:诸如政府、市场投资人员及金融机构等的金融资源主体将资本、金融支持政策、创新金融产品、金融配套服务等提供给市场中的创新主体,从而有效整合金融资本链和科技创新链,即为科技金融。胡苏迪(2012)等人认为科技金融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金融政策以及金融工具的总和。王元(2014)提到科技金融并非独立于当前所形成的金融体系的一个部分,科技金融是一种探讨怎样更好的组合金融资源、创新要素的政策及制度安排。

二、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或出现的问题

许爱萍(2015)通过对京津冀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她认为这三地科技金融的投入强度、投入结构存在较大差距,并且三地的合作意识薄弱,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她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京津冀地区,而是全国普遍存在各地科技金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魏蓉蓉(2015)等人通过分析国内外科技金融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存在管理分散、相关部门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全面、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不够深入、缺少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金融复合人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科技金融更好更快地发展。寻舸(2015)从区域金融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提出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失衡,总的来说,中西部的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且科技金融的区域辐射和扩散效应较弱,各地区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联动和配合。徐玉莲和王玉冬(2011)等人也提出过相似的观点,只是他们的论证方法不同。徐玉莲等人是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通过一系列计算,系统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内在联系。他们认为我国大多数省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协调度较低且与中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差距。而肖泽磊(2011)等人通过对武汉市科技金融的研究发现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门槛高、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是阻碍武汉市科技金融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这种“武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困境的一个缩影。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除了存在以上问题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张明喜(2015)曾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实证分析了支持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财政配套机制。他指出,在科技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存在财政支持政策不稳定、政府投入有限、支持方式不完善等共性问题外,引导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风险补偿资金使用受限、科技金融基础设施较为滞后等原因也阻碍了我国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曹颢(2011)等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使用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现状,研究发现: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不仅存在科技金融产出效率低的问题,而且金融体制与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之间还存在结构性矛盾。虽然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改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各界对科技金融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和探索热情在递增,而且研究水平也在提高。

三、相关对策或建议

理论性研究方面,曲昭(2015)等学者通过对历年来有关科技金融的文献进行计量分类给出这样的建议: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科技金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理论、实践和政策3个主要方面进行全面的认识,同时政府也要加大科研投入,培养一批专门的科研人员,鼓励学者们进行研究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此外,他们还认为国家应该将政策的制定具体到地方,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区的困难。魏蓉蓉(2015)等人通过对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实况进行分析,他们认为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应重点创新科技金融体制机制、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科技金融支撑平台,优化有关政策环境。许爱萍(2015)针对京津冀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金融支持,离不开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的安排下,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实现科技与金融的匹配互动。同时她还给出了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体系,构建三地工作协调机制,拓展银行服务网络,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融资互助联盟为主要内容的方案。许爱萍所给出的这些建议可为我国其他发展不平衡的地区提供借鉴。

实证方面,张明喜(2015)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研究结果,他提出应该加大政府投入,让财政支持方式多元化,完善扶持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并且健全引导基金绩效评价体系、规范基础制度建设等一系列建议。对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度较低的问题,徐玉莲(2011)等人通过实证分析我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度,认为各地政府应加强重视程度,并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制定差异化战略,强化当地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协调度。2014年,张玉喜(2015)等人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实证分析了我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通过分析数据结果,他们得到了启示,认为要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首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缩小中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其次要加强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我国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风险;第三,为了科技金融在长期内能更好地发展,还应加快完善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和环境,完善科技金融机制体制和有关生态环境。寻舸(2015)从区域金融学的角度提出应该发展适应本地特色的科技金融,实施科技园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各区域在科技金融上的合作,优化科技金融“软环境”,调整科技金融结构增强区域科技金融的内生发展机制等有关对策建议,促进我国科技金融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肇启伟,付剑峰,刘洪江.科技金融中的关键问题――中国科技金融2014年会综述[J].《管理世界》,2015(3).

[2]寻舸.区域金融学视角下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

[3]徐玉莲,王玉冬,林艳.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2).

[4]肖泽磊,韩顺法,易志高.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构建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8).

[5]张明喜.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财政配套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

[6]曹颢,尤建新,卢锐,陈海洋.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3).

[7]潘瀚翔.无锡科技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3.

[8]张玉喜,赵丽丽.中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果――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2).

[9]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 .

[10]曲昭,丁遥张春博.基于文献计量视角的科技金融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

[11]许爱萍.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背景下的科技金融支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9).

[12]魏蓉蓉,鲁继业.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模式研究――基于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视角[J].《财政金融》,2015.

[13]赵昌文.《科技金融》[M].科学出版社,2009.

篇11

我国是传统农业国家,同时又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农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独立自主。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和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经济角度来看,一方面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并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同时又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二)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农业发展关系社会稳定。“民以食为天”,只有农业发展,农副产品的丰富,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需要。从社会角度来看,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只有农业发展,粮食供应和食品安全才有基础,社会安定才有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

(三)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

在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大发展的趋势下,国家的独立自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自给程度。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也逐步提高。从政治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需要保持农副产品的基本自给,避免过度依赖进口,以防国际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的冲击。

二、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业现代化

考虑到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低的现实国情,以及农副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对农业自给的压力,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是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即农业的规模化、科技化和专业化,只有农业现代化才能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这是一项长期任务,同时又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一)农业发展的瓶颈

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瓶颈是农业经营分散,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全国农村人口8亿多,农业劳动力4.8亿,而耕地18.3亿亩,户均耕地只有7.3亩。农业规模化水平低,不仅造成现代技术难以大范围推广,而且造成专业化水平也比较低。

同时,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及市场化运营机制的尚待完善也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供水管网改造、区域综合治理、大型灌区改造等“硬件”基础上的。这些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对农业发展作用明显,但是却投资巨大,收益甚微,农业企业普遍无力承担,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除了“硬件”不足,农业发展还需要继续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强“软件”建设。目前,我国农产品供需周期性变化幅度较大,市场化定价机制有待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较难有效缓释。

(二)农业发展的方向

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些发达国家通过的高额补贴来实现,比如日本政府全方位补贴农业各个环节,从装备到技术,从生产到流通,一补到底,用高额补贴“制造”和维持农业现代化。这种做法在我国难行得通,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政现状无法支撑高额的农业补贴。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市场手段,走市场化道路。

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实现农业企业的现代化。这是因为,农业企业是市场的主要力量,农业发展需要以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才能实现。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比较准确和及时地掌握供需变化;一头连着广大农户,通过签订产销合同、统一管理、技术支持等市场手段,把分散的个体农户生产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龙头企业是连接市场和广大农户的媒介,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与市场的脱节。

(三)农业企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即实现农业企业的规模化、科技化、专业化的过程。

规模化是前提,只有农业企业规模做大,才能发挥规模效应,改善目前行业整体分散度高、生产效率低的现状。比如中粮集团就是规模化经营的表率。中粮集团是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来实现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在企业做大的过程中创建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纵向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构建种植基地、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品牌推广和贸易物流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推动各行业、各环节的协同协作,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科技化和专业化是农业企业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农业具有区域性差异明显的特点,而且产业链普遍环节多、链条长,参与企业多而分散,为有技术竞争优势或专业化经营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隆平高科作为经营农作物种子、种苗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其科研实力及品牌优势, 选择适宜的集中成片的农业区域向分散的农户提供亲本种子、技术及服务等,使得该地区成为其稳定的、有质量保证的种子供应地。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就利用了科技优势,推广农业技术,降低规模化生产风险,从而实现低成本扩张和扩大市场份额。

三、金融机构对现代农业的支持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金融服务机构的支撑。从根本上讲,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做好发展和稳定两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资金支持促发展

金融机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农民受益”的原则为农业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通过增强企业资金实力,推动企业规模化发展和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有助于解决我国农业高度分散、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广开融资渠道,大力引导有成长潜力的农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吸纳直接投资进入农业领域,补充农业企业的资本金,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为培育新的龙头企业打下基础。

在对农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金融机构利用信贷方式通过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提供支持,推动建设农民直接受益的农业水利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工程,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持耕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通过市场机制保稳定

农产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存量和价格的重大变化影响社会稳定。但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不稳定性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是波动的;考虑到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在农产品生产总量和产品结构方面存在严重地区差异,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在地区间也存在一定幅度波动。

为保证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和可靠的供给,国家通过建立农产品专项储备制度,对农产品的合理吞吐调节价格,同时保障了广大农户的基本利益。在目前市场定价手段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支持,建立价格调节和稳定机制。随着农业期货市场逐步完善,国家以更市场化的手段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定价,通过对远期价格的发现,调动农业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平抑价格波动。

四、传统金融服务支持现代农业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过去银行为金融主导主体的条件下,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的功能被简单地限定在单纯的中介功能,即银行的存贷款功能。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的主要依靠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传统服务。传统金融服务对现代农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根据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14.6万亿元。然而传统金融在支持现代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为农业企业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单一

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企业是关键。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呈多样化趋势,传统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单一,无法充分满足企业所需的资金支持。传统金融对农业企业贷款多采用商业管理办法,抵押物品种多以土地、厂房为主,贷款门槛高。而农业企业大多以加工、营销农副产品为主,固定资产投资不多,而金融机构信贷抵押主要看固定资产,这点对于大多数小微型涉农企业就更为困难。最终导致农业企业贷款主要服务于农业龙头企业,小微型企业很难通过农业企业贷款完成扩大再生产。

(二)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受资本金制约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期长、回报率低等特点,从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看,是“行政性的单一主体投入”,而地方政府又因财力有限,使得金融机构发放农业基础设施贷款受资本金不足的约束,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乏力。

(三)农业生产缺乏市场化风险转移机制

由农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决定,农产品面临较大不稳定因素。既可能面临旱涝、冻害、风雹等自然灾害风险,又面临农产品价格起伏等市场风险,这就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把各种风险转移和分担出去。目前,政府对农产品的价格,采取行政化的专项储备制度来调节,缺少市场化手段。

四、金融创新对现代农业的作用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扶植、科技的创新,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提供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各种金融服务。长期以来,农业企业的发展只发挥了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功能,而在以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的条件下,金融的功能得到不断丰富、扩展与提升,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风险分散等方面都对现代农业产生推动作用。

(一)农业企业现代化需要金融创新

大力培育新的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金融创新的支持和推动。

1.农业产业链整合需要金融创新的助力

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分工,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多个环节。目前,产业链整合有两个发展趋势:其一是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二是专注于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深耕细作。

产业链整合是资金密集型投资,农业企业单纯依靠传统银行贷款往往力不从心,需要金融创新的助力。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分别发起设立规模在15亿元和10亿元的两只农业产业基金,成为推动各自企业实现“全产业链”策略的重要手段。2010年,国际著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黑石资本曾牵头投资寿光蔬菜物流园6亿美元,用于企业扩建市场以及建立期电子交易平台。

2.农业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相结合

科技研发是典型的资金消耗型活动,科技进步依赖于大量的资金投入,依赖于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农业科技相对落后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所造成的,科技与金融“两张皮”现象突出,传统金融机构参与不足。因此,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创新的作用,构建农业科技的金融支撑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科技配置,促进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

创业投资是与科技创新风险收益特征最匹配的金融创新工具。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农业科技企业的风险收益结构是与创业投资相契合的,应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在支持创新型中小农业科技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神农大丰”就依靠其在杂交水稻行业选育、制种方面的先进技术,获得红岭创投、湖南财信创投、浙江联盛创投三家公司的风险投资1亿7000万元,帮助突破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顺利的完成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推广和规模化生产。

(二)农业市场机制的建立需要金融创新

农副产品价格受供需变化影响经常大幅波动,农业自身生产受气候环境制约,抗风险能力差,不能单纯依靠政府保护性收储和灾害救助,需要建立农产品定价和农业生产风险缓释的市场机制。如何建立市场机制,打破资金瓶颈?金融创新尤为重要。

农产品期货是解决市场化定价的金融创新。经过近20年发展,农产品期货正以其风险性低、价格提前发现、农民增收效益显著等优势特点而被广大农产品生产企业所接受。截止2011年,我国已有包括粮、棉、油、糖在内的13个农产品期货品种,交易量达到5.73亿手,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

涉农保险是解决农业生产风险缓释的金融创新。2010年,保险公司在广东针对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多发的情况,创新出“政银保”的涉农保险服务,通过保险公司专业保障系统分散银行信贷风险,解决中小型农业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贷款难的问题,加快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创新

现代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入大、工期长、见效慢等特点。从总体上看,企业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而实现的短期经济增长幅度较小,投资意愿不高。因此,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地方政府往往受制于财政资金的限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即使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也因建设速度慢,投资期长等原因,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难以适应农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债券融资就是金融创新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手段。债券资金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建设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政府平台企业由于资本金不足,难以有效利用银行信贷的情况。杨凌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就通过发行15亿元企业债有效的解决所在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既保证所在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又解决了政府平台融资手段单一问题,促进其融资结构合理化发展。

篇12

农村相较于城市的发展来说较为滞后,整体的经济水平也较低,所以,为了能够激发农村的发展,就必须通过城市来带动农村的发展,建立我国新农村。通过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我国农村的经济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进步,甚至有些农村的经济水平已经逐渐超越了城市。那么,面对今天农村的发展脚步,我们要怎样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呢?本人将在本文中进行简单解析。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农村,基本上都地处偏僻,交通不方便,文化及科技水平不高,这就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跟不上城市的发展脚步。但伴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村经济重视度的提高,我国农村经济水平也已经得到了提升。

(一)农村经济体制不健全。由于我国农村所处地势比较偏僻,在经济交流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且文化水平也不高,具有良好经济能力水平的人才也不多,在经济发展中并没有一个坚实的发展基础,这就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稳固。而且,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涉入经济市场的时间并不长,经济发展受到了地域及当地文化、科技水平的制约使得其经济发展体制并不健全,而且,农村的产品交易主要集中于农产品之间的交易,交易方式较为单一,并没有发挥出货币的流通职能,而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经营组织建立不完善。为了能够全面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政府开始在农村建立一定数量的经营组织,例如农村合作信用社等,通过这些合作社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团结农村中具有经营意识的农民们参与到经济交流当中,从而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农村经营组织的建立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这就使得农村经营组织的建立并不完善,并没有发挥出其经济推动的最大潜力。

(三)城乡互助体系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展。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就放在了城市之上,这样是为了能够通过先富带动后富,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做到城乡互助,这样就无法发挥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导致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经济水平,造成农村经济现状。

(四)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我国农村的经济交流主要是依靠于农产品的交易,这样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对于激发农村的经济多样化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并没有较大的推动性。而且,由于农村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其在经济上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较大,一旦产业链上出现金融问题将造成较大的经济风险。

面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一定要能够掌握好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好农村经济发展的脚步,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农村的经济水平的提升。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探讨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我们解决,只有改善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才能够看清其经济发展的方向,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农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我们要能够有效地利用农业发展来全面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进步,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农业来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将农业产业化,能够将我国农村的小农经济相互结合起来,从而将其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链,并建立起一个连锁产业和农产品生产链,这样能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高的效益,激发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农村金融性机构建立的发展方向。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流动和货币交流,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农村人民的经济意识,我国政府建立起了一定的农村金融性机构,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对于金融性行业的认识不足,对相应的金融性机构的信任度不足,这就无法全面推动金融性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所以,全面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性机构的建立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政府要能够重新界定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提高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投资,从而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农村文化教育发展方向。文化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充足的文化和先进的科技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那么,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能够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文化方向上的开展。所谓“知识改变命运”,通过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力度能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金融性人才,全面提高农村人民的知识素养以及经济能力,提高他们对经济发展的认知,从而让他们能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全面建立我国新农村。

(四)经济发展科技化方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掌握了高端的生产水平才能够提高产品产量,才能够有效地提升经济效益。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要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科技化发展,通过技术对我国农业的武装,提升农村生产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

(五)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程度较低,难以适应于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导致其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所以,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我们要能够提高农村经济的市场程度,向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提倡农村经济的自由贸易,加大农村资金、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优化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提升农村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

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促进我国综合实力提高的重要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全面推动其经济水平的提升,从而建设更加美好、和谐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申颜芳,赵琳.应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农业,2010(03).

篇13

1.1 农村科技发展现状 河北省农业正在经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阶段,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科技兴农的理念虽然得到认同,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科技兴农仍然停留在低水平阶段。这一阶段的表现就是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科技产品的推广力度较小、农业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水平低。虽然河北省拥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资源,比如沧州小枣、赵县雪梨等。但是这些农产品的科技加工层次低,产业体系并不完善。

1.2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河北省内面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机构,其他金融机构也在不同程度也提供相应的支持。2011年河北全省4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县域支行延伸计划,共新设县域网点53家。城商行同时也快速向县域延伸,县域支行覆盖率达到51.47%。这些银行类金融机构在网点数量、贷款额度等均呈收缩集中的趋势,网点发展缓慢,贷款额度较小等诸多问题尚未得到更好的解决。

1.3 农村科技的金融支持现状 河北省银行类金融机构面向农业的贷款余额近年显著增加,支农惠农力度明显增强。2011年河北省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6808.20亿元,其中支持农业科技进步贷款余额仅2.52亿元。在证券市场上,河北省农业板块仅有一家上市公司即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农业保险领域,河北省已经开始试点农业保险。值得说明的情况就是农村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只有少部分被用于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业科技产品的推广。

2 河北省农村科技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资源丰富,但是科技发展应用水平较低 河北省是全国粮棉油集中产区和重要的畜禽产品生产基地,粮食、棉花、油料、肉类、牛奶、禽蛋、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244万千瓦,居全国第2位。太行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区农业资源,地处平原地带也拥有丰富的农村资源。然而河北省目前的农业科技发展却不尽人意,存在着农业国家级科研项目少,省级科研项目层次较低。截至2011年底,河北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率和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尚未达到70%。①农业科研力量雄厚,科技投入低。河北省的农业科技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农业科技组织资源占全省农业科研院所的近50%。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高校校中能力较强,还有一大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有石家庄农业科技城,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立了国际农业高科技园。河北省拥有省科学院、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以及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河北省农业大学,这些科研院所科研力量较为雄厚,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然而,河北省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却相对较低,造成相应的科研力量得不到充分的发挥。②农业科技产品推广有待加强。河北省建立了包括省、市、县、乡4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同时还有村集体自行组织的科技互助组织以及农业科技示范户等。2005年河北省开始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通过政府组织推动,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科技推广走形式,农民参与力度小等问题,没有真正的将相应的成果普及给农民。目前,河北省农村科技推广正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③农业科技补贴缺乏。农业科技的研究、推广和应用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没有雄厚的资金,农业科技的研究、推广和应用都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阶段,农业科研几乎全部目前依靠行政拨款,相应的科技补贴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长周期性和较大的风险性,加之我们农村发展的相对滞后,我国农业科技补贴是相当匮乏的,这必须引起相应的重视。

2.2 金融业对农业支持作用不明显 河北省农村中的金融机构在数量和规模上都相对较小,缺乏支持农业科技的专门贷款产品。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要高于普通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40%~60%。金融机构给农民提供贷款条件相对比较苛刻,因为需要贷款的大部分农民都是缺少项目的启动资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住房又不能作为私人资产作为抵押获得贷款,所以导致农民获得贷款方面相当困难,有小额的资金需求就只能依靠私人借贷的形式。①金融机构面向农村业务萎缩。虽然目前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又开始重新向县域地区发展,然而始自本世纪初工商银行大规模从农村撤离,农业发展银行基于面临市场化改革,农业银行的涉农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30%,而邮政储蓄银行更是只存不贷,大量抽走农村资金,使得农村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解决。这种现象目前仍然尚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②金融机构对农村科技贷款定位不明确。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贷款的定位始终停留在国家固定的产业政策上,很少会自我创新形成一套灵活的信贷制度,这十分不利于农村金融对农村科技的发展。银行在对农业方面贷款除了利息上面的差异外,其他基本没有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信用社是全方位接触农民的基层金融组织,承接国家对农民的各种补助。然而,信用社目前已经失去了资金合作组织的本来意义,河北省也在酝酿进行信用社朝着商业银行方向改制,信用社越发往城镇工商业贷款倾斜,吸收了大量农村的存款,却没有将相应的款项应用于农村事业的发展。

3 河北省农村金融对农村科技促进作用低的原因

3.1 农业产业体系不完善,科技发展缓慢 河北省受地区条件的气候差异影响,农作物种类较多。但是农业体系并不完善,许多地区依然停留在传统耕作方式上。被选为科技示范村的农村里虽然基本能实现农业小型机械化,但是相对于600万公顷的可耕作土地,试点村的面积显得微不足道。

3.2 科技推广停留在较低的层次 科技特派员数量有限,往往一个特派员服务于几个区县,精力不能保证。特派员一般都在县城上班,亲自去田间地头指导农民使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时间和次数均非常少。农业科技推广大多停留在宣传画和宣传册上面,大大弱化了宣传册的效果和作用。

3.3 资本收益率低等风险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村科技贷款惜贷 农业科研具有研究时间长,风险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普通商业银行不愿意给农业基础性研究贷款。农村经济相对收益率低,农业靠天吃饭面貌尚未得到根本性改观的情况下风险较大,金融行业也很不愿意贷款给农村。小农经营的模式没有得到改变,农民信用额度低,造成农民科技贷款的额度一般较低,使得金融机构的工作量繁杂也使得许多金融机构惜贷。

3.4 金融业忽视对农村科技贷款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农村科技贷款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相对匮乏,这与整个金融业对其忽视密切相关。农村的金融机构较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里面的金融机构主要就是信用社,村镇银行尚未普及;金融机构网点撤并使得能够给农村金融提供的贷款资金数量十分有限;银行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对农业科技贷款进行产品的开发。

3.5 农村科技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 信用评级制度并不完善。资产评估行业对此大多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技术并不成熟和完善,不能给予粮食企业客观的评估价值。从农村的农民来看,信用社对其主要采用信用联保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即一家贷款,需要找到相应的担保人担保才能获取贷款。缺乏足够的信用评级技术使得银行不敢贸然给农民贷款,信用联保只是将银行的风险转嫁给了担保人,对农民信用并没有任何信用增级。

4 解决河北省农村金融对农村科技支持水平低下的措施

4.1 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体系,提升科技的作用 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是集事物保障、资源开发、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原料供给、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型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完善和提升产业体系才能够使得农村科技有较大的用武之地,避免因为农业产业层次低而影响科技和金融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需要金融行业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河北省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向升级,促进其朝着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科技对农业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4.2 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的推广体系 在制度的引导下,建立起农业推广的新体系。首先要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基础性研究的产业化推广,实现研究――生产的对接;其次要引导农业企业进行品种的推广,引导媒体力量加大新兴科技产品和优良科技产品的宣传;通过增加培训人次等方式来扩大特派员的数量。在农业科技特派员的选用上,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并且理论文化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聘用,同时要求推广人员必须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示范和展示耕作技术。

4.3 政府对农村科技项目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要在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下,依托公共财政对河北省农业科技贷款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在制定公共财政政策方面,多多向农村科技倾斜,确立引导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以农业科技园为技术源和辐射源,完善对入选项目的资金支持体系和项目监管体系。同时对一些资金量需求量大、研发周期长的基础性项目,积极帮助其联系银行提供完善合理的贷款方案。

4.4 金融机构开发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①银行类金融机构设计专门的科技贷款业务。金融机构可以设计相关产品,贷款门槛低、贷款金额小、贷款周期长、贷款利率优惠的农业专项贷款不仅仅能够促进农村科技的发展,有助于建设新农村,提升河北省农村产业体系。金融机构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挖掘更多的抵押物资源,让农村的房产、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都可以间接作为抵押物,满足贷款需要;针对一定的收益高的行业给予贷款优惠;尝试引导成立新型的农村合作资金互助组织,通过新型的互助组织等机构探索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运作方式,扩大三农的贷款渠道。②保险公司等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发挥保险公司、农业基金等发挥其特性通过对农业进行担保,保险等方式为农民提供相关的风险保证,以提升农民在农业方面的抗风险能力,拉动农民的创业,对于运用农业科技和成一定规模的农场牧场提供专业保险服务,助力农业科技的运用,促成产业集聚。其他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也可以探索新的业务,在对农支持的同时提升自己,扩大影响,占领市场。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可以扩大对农投资,使农业产业提升,扩大农业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获得相关收益。

4.5 细化金融机构在农业科技中的职责分工 为农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相应的分工,使其更好的服务三农,与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并不矛盾而且可以扩大银行业务范围,增加其市场占有率。农村金融机构应建立专门负责为农户提供贷款的小型农村银行,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为三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应有贡献,同时也实现自身的发展,只有找到三农发展与金融业合适的衔接点才能使农业得到长足进步,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村真正发展,金融业也可以提升竞争力,从而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胡喜珍.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2011(06).

[2]孙进群,阎立波,王慧军.论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河北学刊,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