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自信的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1],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迈入以城市化为主的全新发展阶段。然而,不得不注意的是,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众多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中小城市的城市格局、风貌正走向雷同,千城一面,由不同地域、民族和历史形成的城市文脉、肌理,自然生态特征和乡土文化标识正在迅速消失[2]。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迫使我们开始反思,尤其是中小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和建设发展模式,探索符合中小城市特点的城市发展道路。
新城区作为中小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空间,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以自然环境、历史人文以及城市现状为基础,深入挖掘和继承历史文脉和自然特征,利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对城市空间进行梳理和重构,成为中小城市重塑个性和特色的突破口。
1 中小城市新城区发展特征
我国的中小城市数量众多,截至2011年底,全国中小城市数量达到2206个,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区域的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等方面在我国城镇体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都占据了相当高的战略地位[3]。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的新城、新区规划建设不断升温,在疏解城市人口和就业压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4]。
区别于一般大城市的新城建设,中小城市的新城区主要是在老城区选址建设行政、文化、商业、居住中心,并在城市肌理、空间形态、道路组织上与老城区存在密切的联系[5]。由于大多与老城区紧密相邻,新城区的自然生态特征、历史人文元素与老城区一脉相承,必须延续已经被人们所认知的城市文脉和自然特征,重视城市发展的连续性,避免破坏城市原有格局和空间形态。充分发挥城市优势,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现状特点出发挖掘地方特色,体现城市的个体特征,延续城市特色 [6]。人们已经习惯的老城区中的山峰、河流等自然生态特征以及富有地域性的乡土文化标识,都需要在新城区规划设计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2 项目规划背景
图1 兴宁市区位图
兴宁市所属的梅州地处粤东北山区,闽粤赣三省交界的边三角地区,以赣州、龙岩、梅州客家大本营所组成的客三角地区(图1)。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城市之一,兴宁围龙屋分布广、类型丰富,堪称中国围龙屋之乡。
在梅州实现“世界客都•宜居家园”的理想版图中,兴宁定位为区域发展副中心、工贸发展核心。
因宁江水运,兴宁早在清末就有“商贸之乡”和“小南京”之称。改革开放后,由于远离珠三角,位于广东省生态发展区的兴宁,发展资源有限,生态环境敏感,传统的工业化路径受阻,这也意味着兴宁需要走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特色发展道路。
浓郁地域特点的客家文化、优质的自然山水生态资源、悠久的商贸传统,成为兴宁城市特色发展的内生动力。但是,依托宁江、国道建设的老城区,远离城市南侧的高速出入口以及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以及神光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不利于商贸物流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兴宁老城区空间日趋饱和,尤其是行政、文化功能布局分散、空间局促,随着长深高速公路(梅河段)、汕昆高速公路(兴畲段)、济广高速公路以及广梅汕铁路、阜鹰汕铁路在城南布局,兴宁的城市建设逐步向南拓展。
因此,兴宁必须依托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两大优势,结合行政文化中心功能疏解,以南部新城区为突破口,提升城市品质和品牌影响,在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绿色崛起。
3 现状特征及规划思路
南部新城区位于老城区与长深高速出入口之间,面积约36平方公里。现状通过兴宁大道、兴将路、站前路与老城区联系,未来205国道外迁至北环后,新城区与老城区的衔接将更为紧密。
新城区北接老城区,南倚神光山,从老城区绕城而过的宁江由北向南穿过新城区,水面富于变化,形成约5公里的滨江岸线,山水景观资源丰富。在兴宁文脉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文峰塔、墨池寺也位于区内,让新城区凭增一分浓郁的文化底蕴。同时,现状分布大量农田与客家围龙屋,风光秀美,充满田园风情。(图2)
图2 现状要素分析图
如何延续兴宁依江而生的城市脉络,将神光山的自然风光、文峰塔的人文气息以及客家田园生活保留在新城区,维系兴宁人民的情感烙印,建设一座让人忘不了的客家文化名城,同时,通过将优质的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转化为提升城市品质的生态产品,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是规划设计的重要出发点。
针对上述现状特征,规划围绕“生长”和“升华”两大主题,明确兴宁新城区发展路径。
图3 城市发展结构示意
(1)生长——城市从山水间生长,现代从传统中孕育
生长的依托
水脉——城市依江而生,因江得名。宁江是城市延伸和发展的依托。
文化——兴宁古城和现存大量的围龙屋承载着客家文化,记录着兴宁的成长。继承和延续客家文化是兴宁新城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基础设施延伸——兴南大道、迎宾大道和城市外环的建设为新城的拓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细胞模式+有机生长
随着南部新城核心细胞的逐渐成型,通过功能性的连续轴线(锦绣大道和新城东、西路)作为生长脊串接新的功能细胞,以此构建有机的生长框架。(图3)
空间的重构
以生态塑造城市空间,通过贯通向山廊道,梳理河道水系,合理保留田园格局,以重新组织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实现空间重构。
(2)升华——从客家古邑到客家名城;从商贸之乡到服务新城。
滨水城市
梳理水系——贯通现状河涌,以生态湿地、天然河道、人工水池等各种形式,与宁江联系成网。
滨水空间——通过水系网络渗透各功能片区,打造滨江居住、商业、开敞空间、公园绿地等功能混合的滨水休闲带。
客家文化
围屋保留——在城市中保留较为完整的客家围屋,打造成围龙屋公园。
功能植入——利用保存下来的客家围龙屋形成围屋博物馆,适度利用其空间植入展览、民俗表演、旅游商业、特色饮食等功能,以更全面的展示围屋所体现的客家文化。
建筑形式——在借鉴客家围屋的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将圆形、半圆、方形围屋等多种建筑形式运用到设计中,以打造体现客家文化的特色建筑。
图4 客家符号运用示意图
服务型新城
功能混合——引入专业市场、购物中心、商务酒店、博物馆、影剧院、图书馆、演艺中心等功能,以打造商贸、购物、文化、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混合配套完善的服务型新城。
4 新城区规划实践
4.1 发展定位
篇2
一、文化自信是高校文化统战的前提和基础
1、文化自信的内涵
我国在文化强国的发展进步中,需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在一般情况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概念,前者表达的是一种意识与责任,而后者说的是思想层面的信心与信念。文化自信来自于一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在价值方面的认同和肯定,对自己的文化的生命力抱有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中获得坚持的动力,促进创新精神的传承。在文化自信的发展进程中,首先需要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等的内涵价值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成为了其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因素,是经过时间的验证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核心作用的文化价值观念,作为中国人不能过分的对西方文明进行推崇,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对外来文化进行排除,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之下,需在自身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正面的接受外来文化冲击,使自己的文化更加完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
2、高校文化统战的意义
文化统战主要是“从文化视角切入”的一种工作形式,是利用文化资源来开展统战工作,文化统战偏重于统战,是统战工作的一个方面,是开展统战工作的一种方式、手段[1]。文化统战从具体的实践层面来说,则比较注重文化方面的资源以及方式所蕴藏的能量,这就表明了文化统战在文化与政治属性上的统一。其中政治属性是它的本质上的特点,文化统战中包含着明显的政治色彩以及阶级特性,这也是它与其他文化现象不一样的地方,统战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类型的工作,文化统战是其形式之一。而文化属性则是文化统战所特有的,它以文化活动为展示契机,使用文化所具有的力量来进行党的统一战线的推广,加快文化认同的实现。高校是文化统战发展的特殊领域,它具备的文化传播与创新能力使得其文化属性更明显,如果加以利用可以获得统战更好结果。
3、文化自信是高校文化统战的特殊要求
统一战线作为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联盟或联合,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文化现象,又为人类创造、积淀和丰富着新的文化资源,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牢牢占据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原点,是统战文化孕育萌芽和丰富发展的深厚土壤[2]。从实际的发展中来说,文化自信是高校文化统战发展的特殊要求,在统一战线的进程中具有团结与联合的特点,体现了其中开放包容的特点,从内容层面来说比较宽广,在思想层面它的包容性表现的比较明显,文化的发展活力在于包含的当代性和人民性,所以在实践中应该积极引起统战整体组成的主体意识,主动的运用文学作品、舞台剧目、影像作品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集中推出一批统战成员感同身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统战文化产品,增强文化自信在高校的推广,不断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二、文化自信是高校文化统战的必然结果
1、高校文化统战面临的新形势
文化统战主要以文化为载体,同时需要借助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各种功能,为实现某些目标而促成不同群体组成社会力量的联盟。在新的时代变革之下,高校文化统战正面临着许多新形势。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得到大力发展今天,统战对象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其包容特征更加明显,但是许多高校还存在对文化统战工作的忽视,投入力度与发展速度不平衡,另一方面,在扩招的高校发展形势之下,其中的成员的结构逐渐变得更加复杂,比如在宗教文化、民族传统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是高校统战对象在文化思想方面表现出的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并且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的进步特点之下,网络化发展也成为了高校文化统战的一个新形势内容。
2、高校文化统战的经验
在高校中进行文化统战的人员都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具有比较强的科学与自由的思想意识,文化程度高,在文化统战工作中能够发挥比较大的经验优势,首先党委领导之下的校长负责制度就为高校文化统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其次就是高校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文化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养分,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功能又为文化统战的进程提供了逻辑方面的基础。
三、增强文化自信的措施
1、加强文化自信的宣传教育
文化自信的增强需要不断的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与教育,特别是在高校这种文化思想聚集的地方,人们都需要不断的被教育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与文化上的自信,首先应该加强中国特色文化的吸引力,提高其凝聚作用,将社会主义发展中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念向统战对象进行清晰完整的传达,增强人们对文化自信的进一步理解,进而实现思想上的认同,最后付诸实践之中,达到文化的统一性,增强精神力量以及道德规范的成效。
2、开展传统文化知识培训
在文化自信的不断发展中,需要有对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等内容进行理性层面的审视,在高校文化统战状态下的文化自信,应该是正确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让文化统战的对象对自己国家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产生更加强大的自豪感与敬畏感,并且对自己的文化生命力量以及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在文化的认同上需要进行积极的对外传播,文化自信的增强不仅与内部文化体系的实力相关,也与传播主体的实力相关,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3、让文化自信成为统战成员的自觉行动
文化在高校统战对象之中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成员起到一个良好的自觉领导作用,在面对现代社会的新形势以及新矛盾等方面的特征条件之下,高校党员干部更加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定的信仰者以及实际的宣传者、积极的践行者,真正做到以身作则、自觉行动的作用,用自己的表率作用以及实践中的模范行为来对社会风尚的发展进行引领,以此来增进高校文化统战全体成员对文化的自信力的提升。
结语
高校文化统战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高校建设的不能忽视的重要科研基地,在文化自信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仅会达到文化的进步,而且也会增强民族的团结性,促进高校建设更加和谐长久的发展,对于整体的统战工作也会产生很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永强,王晓东,王倩,吴虹.高校统战文化建设及路径问题探讨[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3:71-74.
作者简介
篇3
准确认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内涵,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
1、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最早由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开办的第二届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要进行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目的是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形势发展,从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并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文化自觉要求我们首先充分了解和理解中西方文化,掌握中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核心精神等,二是要深刻认识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文化的影响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深刻。认识并掌握文化自身发展独特的规律和社会作用,对新形势下的中华民族来说尤为重要。
2、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中华文化持久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不自轻自贱、妄自菲薄,我们才能在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保持镇定从容、不卑不亢,才能以包容的气度对待西方文化,理性批判并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才能不断创新中华文化并将之传播开来。
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先进文化或优秀文化因素的一种自觉追求,它能够自信地吸纳各种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为己所用,而不担心在进行这种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吞噬。另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大胆地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并且注意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内在发展需求,以使自己所推介的文化要素正好契合了对方发展的文化需求。
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1、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全球化发展到当代,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民族文化带来很大挑战,优势文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行推销自己的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这使得各民族原有的特色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2、现代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成了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必须解决的问题。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又必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3、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性
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发起的、、,分别从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向西方学习,都以失败告终。这种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一直持续至今,造成了现代人传统文化根基浅薄、文化自卑、崇洋。在教育、传媒、消费和科技等方面,都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模仿和照搬照抄。
我国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严重缺失告诉我们,全球化背景下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是当务之急。我们务必要提高文化自觉,充分了解中华文化,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把握文化规律,重视文化的作用;巩固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闪光灯,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待中西文化交流不卑不亢,对中华文化未来充满信心。
三、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基础
1、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
2、中国文化绵绵不绝的文化创新力。
当其他文明古国不断被社会发展所淘汰时,中国能够保持历史的连续性,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创新力来源于对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传承,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以及对未来文化的敏锐把握。文化创新正是古老的中国和年轻的中国实现融合的最佳途径。
四、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途径探析。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当前中国价值体系体现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落后与先进等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强烈地冲击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因此,要从信仰、道德、群体、政治、自然、民族、国际等方面深化我们对中国核心价值的理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坚持政府主导,拓宽文化建设渠道。
最大范围的普及文化自觉意识,激发文化自信,需要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把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提升到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多方筹资,全民共建,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
3、鼓励文化创新,追赶时代潮流。
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创意、创造、创新,是将中国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最佳方式。在进行文化创新中,要在传统文化资源中,融入新时代的元素,使文化产品能够与时俱进,让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能够激发创新意识、保护创新企业产业的政策措施,为各个领域的文化创新提供条件。
篇4
“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其长期的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为学校内部成员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具体说来。学校文化应该是具有学校特色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构,是师生的价值观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以师生的价值观为主导的学校精神、风气、制度、行为和环境等要素。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教育观念、办学品位和特色追求的积累与总结。”
由此,笔者认为,高校自信文化,主要是指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通过以自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校园环境的营造,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生活于校园中的在校学生,从而树立自信价值观念,形成充满自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高校自信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高校自信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只有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打造品牌、教风学风等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加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须提高办学质量。只有建立出色的学科专业、独具风格的大学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才能走出一条彰显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加强高校自信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促使大学生充分发挥所长,补己所短,在适应中超越,在超越中健康成长。从而有利于校风学风建设,有利于推动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自信这一人格特征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个体愈自信其心理健康水平愈高,但也应把握好‘自信度’,过高过低对个体心理健康都不利。”自信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塑造,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满自信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学生们能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能,增强综合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加强高校自信文化的建设尤其重要,能让学生在肯定自我、增强自信的同时,更加努力地全面提升自己,并且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反过来也有利于营造充满自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增强高校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人所处的环境与动物所处的环境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决定的,人的环境是一种文化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校园文化除了有娱乐休闲之功能外,还具有塑造功能和凝聚功能。“积极向上的高校文化能够为教职员工提供精神动力,更能够激发青年学子的火热激情,它体现着高校文化软实力,是一所高校凝聚力的根本所在。”毋庸置疑,自信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熏陶下,同学们会愈加奋发向上,团结友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和肯定,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三、高校自信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校园文化突出自信教育特色
要打造自信文化,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自信文化的建设可通过校训、校徽、校刊、校风等表现出来。例如,把自信教育融合到校训里去,校训可以给学生们较强的暗示,各高校的校训,体现着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都积淀了这些名校的精神特质。学生进入这些学校会地感染到大学的精神,这些精神会逐渐浸润到他们的言行中。校训可以蕴含自信教育,在校园宣传栏或校刊亦可张贴、更新关于自信的名言警句:“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逝。――罗夫?华多?爱默生”;“‘不可能’这个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拿破仑”;“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却是力量。――弗烈德利克?罗伯森”等等,这些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利于让人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境,自然做事就比较有信心,也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此外,要开展好以“自信教育”、“自强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开展形式丰富的主题班会,通过书法长廊、艺术长廊等展示因“自信”而成功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案例,起到激励和启迪作用;同时可展示在校学生的自信榜样,把有特长学生的优秀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们感觉到自己能够成才,从而生成“自信”,进而内化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行为文化。通过以自信为特征的学校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充分地感悟自信,感悟成功。
(二)建立各类素质训练营
“自信不是生而俱有的,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与后天的培养训练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和社会应注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专门的自信教育训练,以改变个体对自我的不合理认知与评价,培养良好心境,形成自信的行为习惯”。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建立各种素质训练营,并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们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取长补短,在素质训练营里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如表达能力训练营、勇气训练营、团队训练营等,可以针对胆怯、内向的学生组织培训,扩大他们的交流圈,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变得勇敢、自信、坚强。此外,还可建立和完善体育素质训练营、职业素质训练营以及各类专业训练营或技能训练营,让每一位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参加适合自己的训练营,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还应在这些素质训练营里倡导自信文化,以培养一支支团结自信的团队,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生的自信需要学校给学生搭建多元化的锻炼平台,让学生尽情地施展才华。可通过打造特色社团以及举办各类赛事来实现。首先,学校要与时俱进,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建社团。并给社团派出专业的指导教师,例如打造特色文学社、史学社、戏剧社、棋类协会、舞蹈社团、手工艺术社团、篮球社、足球社以及能展示各专业技能的社团等,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组建特色社团,可以为不同爱好各有特长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地方,有超越平时学习的表现,以在自己的心里升腾起自豪感,进而形成自信力。而且,这种自信力还会不断地迁移,从而在学习等其他方面也有了自信。
此外,高校应举办各类竞赛活动。结合办学专业,挖掘每位同学的亮点,指导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类技能大赛。通过动员和指导学生参赛,让学生的专业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等。
学生自信素质的提升,还要充分发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的作用,课堂之上提升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要对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探索出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们要多肯定和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参与课程、积极实践、积极探究与合作,从而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树立就业自信
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不仅是综合素质的展示,更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自信源自实力,大学生只有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意识,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的开发培养,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中所具有的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职业化能力”。各高校应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纳入高校培养目标,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引入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方法,通过专业的职业能力训练技术、职场环境模拟的角色扮演等训练环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探索,全面提升职业素质,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顺利就业。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育机制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和脱节是造成人才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须注意结合企业的需求,实施能力工程,引导学生在掌握好专业技能、考取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知识面,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同时,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让大学生有更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更好地接受职前培训,做适应时代的一专多能的新型人才。
篇5
一、过度自信的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家们对人的个性、情绪和理性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关于个性,是受环境和自身经验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特质的组合,是一种长期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关于情绪,其受个性或某些特质及环境的影响,不同特质的人在不同环境刺激中会产生不同种类和程度的情绪,个性或者特质对情绪具有调节作用,《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中将情绪定义为“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这种精神上的情感可以是稳定的长期性存在的,也可以是短暂的感官刺激形成的感受;关于理性,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理想情况下,经济人具有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会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满足自己偏好的行为,同时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了恰当行为是情绪和认知的合理搭配,情绪是机械的不受控制的,但认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情绪,情绪可以与理性和谐共处,共同完成某些行为。
综上可以了解自信是外在认知、情绪和外在意识协调一致的产物,是一种长期的个性特征或者是短期的情绪体现(与特定环境相关的临时性特征),是对未来不确定事物的信念,适度的自信有助于人们建立应对变化的策略,而过强的情绪化则会阻碍短期记忆,使逻辑或者推理思维过程紊乱,阻碍关于利益和成本的理性思考。
二、过度自信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对于过度自信的表现,心理学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一是过度狭隘的置信区间,人们往往高估其对不确定事件的预测精度,人们认为一定发生的事件实际上只有80%的可能性发生,而认为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大约有20%的可能性发生,Russo、Schoemaker(1992)发现,职业管理者认为其自身判断过于精确;二是自我归因偏差,Miller、Ross(1975)的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他们的能力和技能,但是把他们的失败归因于坏的运气和他们不可控制的因素,Bettman、Weitz(1983)发现管理者在分析其公司年度报表时存在这种归因行为;三是控制幻觉,带有唯心主义迷信色彩、认为自己能够影响偶然性的强烈感觉,而不是对自身能力的客观真实的感觉。Langer(1975)研究表明人们更喜欢自己选择的彩票而不是随机抽取的彩票,其在商业领域也发现了CEO投资项目的选择可能受控制幻觉的影响且倾向于低估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四是过度乐观,是指人们相信有利事件相对其实际情况而言更可能出现。Cooper,Woo,Dunkellberg(1988)通过对2994个企业家进行调查发现,81%的人认为自己的企业存活的可能性大于70%,33%人认为自己的企业肯定会存活,而事实上75%的企业寿命不到5年。
影响过度自信的因素主要有信息量的大小、问题的难易程度、专业知识和经验、性别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Oskamp(1965)研究表明表明,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参与者判断的准确度并没有提高,但对自己决策的信心却不断上升;Griffin、Tversky(1992)发现,人们在回答困难的问题时,倾向于过度自信;在回答容易问题时,倾向于缺乏自信;对于专业知识和经验与过度自信的关系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和研究结论;Peng、Wei(2007)研究表明男性管理者比女性管理者更容易表现出过度自信,但Biaiset 等(2005)研究表明过度自信并不存在性别差异;过度自信与环境密切相关,比如证券市场中的情绪周期,投资者在牛市中偏向于过度自信,在熊市中信心下降;于窈(2006)研究表明对于常识性问题亚洲人比欧洲人更过度自信,中国人比美国人更过度自信,这可能部分源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普遍认为西方国家的建构式学习比东方国家的直接指导式学习更更注重广泛全面客观的提出观点。
三、过度自信的衡量指标
(1)由Malmendier、Tate(2005)以管理者持有任职公司的股票或股票期权的数量及其变动或行权决策作为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的指标。如果CEO执行期权晚于最优日期,持有期权至期限届满,或在任职期间购买本公司股票,则被认为是过度自信,结果显示自愿持有股票期权反映了CEO的过度自信情绪。
(2)Oliver(2005)以消费者情绪指数来衡量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它是通过对美国消费者进行定期电话访问,根据公众对当前及预期的经济状况的个人感受编制而成。我国学者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来代表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它是根据企业家对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综合判断和对未来发展变化的预期而编制而成。
(3)Rayna Brown和Neal Sarma(2007)用媒体的报道作为衡量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他们搜集了媒体对同一时期每个企业管理者的评价,然后对有关每一个管理者性格特征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设计了公式以判断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
(4)Yueh hsiang Lin和Shing yang Hu(2005)将那些对公司年度盈利水平的预测超过实际盈利水平的管理者视为过度自信。
(5)Barros、Silveira(2007)将企业家兼管理者视为过度自信。
(6)Binxian Liu(2006)用利润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认为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利润是衡量管理者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企业利润持续增长,管理者的自信水平也将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篇6
Fbrian Englmaier(2004)指出,过窄的置信区间、自助偏差、控制幻觉和过度乐观这些心理现象可以用“过度自信”来描述。过度自信是指人们由于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心理学研究发现,过度自信存在于许多职业人们的判断和决策中,如外科医生和护士、心理学家、投资银行家、工程师、律师、投资者和经理们等。Moore和Kim(2003)认为,过度自信在企业管理层中体现尤为明显。自从Roll于1986年首次提出傲慢假说,将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入公司并购事件中对公司溢价问题进行研究。学者们相继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行一系列研究:如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影响的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影响的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其薪酬以及晋升影响的研究等。而我国从企业管理者非理性角度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才刚刚起步。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衡量
由于过度自信是一种行为特征,因而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准确衡量成为一大难点。以往学者对管理层过度自信的衡量主要采取以下标准:第一,管理者股票持有量(Malmendier and Tate,2003,2005;Hayward and Hambrick,1997;)。该方法认为,当管理者的股票期权或股票持有量超过一定的标准,则视管理者过度自信;第二,管理者盈余预测。该方法根据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将管理者预测的公司年度盈利水平超过实际盈利水平就视为管理者过度自信(Lin et al.,2005;Hribar and Yang,2007;姜付秀、张敏等,2009);第三,CEO对企业并购的频率。吴超鹏、吴世农等(2008)以首次并购与否来度量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第四,CEO或董事会主席是否是企业的创办者。这种方法认为,如果管理者是CEO或董事会主席时,管理者过度自信倾向越大(Barros and Silveira,2007);第五,相关主流媒体对管理者的评价判断。 该种方法需要构建一个表示过度自信的虚拟变量,如果管理者更多地被主流媒体评价,则赋予该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赋值为0(Hribar and Yang,2006;Malmendier and Tate,2005;Deshmukh,Goel and Howe,2008);第六,以消费者情绪指数或企业景气指数来度量(余明桂、夏新平等,2006;Oliver,2005);第七,CEO相对薪酬(姜付秀、张敏等,2009)。该方法采用管理者中前三位高管的相对薪酬比例来衡量。
尽管学术界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衡量提出了上述方法,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有一种公认的方法来定义和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
三、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
国外学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决策进行了很多研究与尝试,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研究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顺序。早在1984年,Myers把信息不对称引人资本结构理论,提出了新优序融资假说,优先选择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先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权益融资。而Heaton(2002)对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角度对新优序融资假说进行了全新解释,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先选择内部融资,再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权益融资,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认为市场低估公司发行的风险证券价值,而不愿意进行外部融资;但是当公司必须进行外部融资时,由于股票的成本比债券高,管理者会选择债务融资。Malmendier,Tate和Yan(2006)的实证研究支持了上述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显示,因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市场低估公司的价值,外部融资特别是权益融资代价过高。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进入外部资本市场(包括债务市场)都比较保守。Peng and Wei(2007)认为,相比于男性管理者,女性管理者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较弱。
由于各国融资机构、公司治理等迥异,因此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能否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异象”,有待于融资优序理论与权衡理论的比较检验。
第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负债水平。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负债水平的相关研究上,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造成企业高负债水平。Shefrin(2001)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容易低估投资项目收益的波动和风险,选择风险高的项目,而且可能采用以债务融资支持投资的激进财务政策。Hackbarth于2004年分别基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问题、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问题,提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并不遵循融资优序理论,倾向于选择更高债务水平的观点,但没有给予相应的实证支持。在此之后有些学者用实证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Ben-David等(2006)对美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过度自信的CEO会选择较高的负债比率;Barros等(2007)对巴西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与由外聘的职业经理人担任的管理者相比,由公司创始人担任的管理者会选择较高的负债比率;Oliver(2005)以美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公司的负债水平随者管理者自信程度的增强而提高。Hackbarth(2007)、Frank和Goyal(2007)实证研究也得出与上述一致的结论。
第三,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上,国外学者没有达成一致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高估自己的经营能力和项目的盈利能力,低估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从而愿意借入较多的短期债务,使得企业采取激进的融资策略。Heaton(2002)、 Malmendier, Tate和Yan(2006)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从而更倾向于采取保守的融资方式,选择债务融资。Hackbarth(2004)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选择短期债务;Landier和Thesmar(2005)以39000家法国企业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与上述一致的结论。另一种观点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项目的前景,认为未来的现金是较为安全的,从而选择长期债务来取得资金(Ben David等, 2007)。
相比国外研究,国内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决策的研究发展较晚,且相关文献较少。我国学者李定安、周健波(2007)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房地产企业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使企业有盲目融资和投资的冲动,但是研究缺乏实证支持。余明桂、夏新平等(2006)以2001年~2004年深沪两市128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企业景气指数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在控制企业成长机会、企业规模、有形资产、盈利能力、行业、年度变量,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产负债率尤其是短期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债务期限结构也显著正相关。但是由于管理者对行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以企业景气指数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可能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从而,结合我国现实经济情况,企业景气指数是否能真正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值得商榷。
第四,反对发行股票,增加股票回购。Ben-David et al.(2007)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总是认为市场低估了企业价值,反对公司证券的错误定价,因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过利用感觉到的市场的错误定价来最大化股东的价值。这样导致管理者不会倾向于发行股票,而是回购发行的股票。这点与融资优序理论一致,并且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过度自信造成高负债的论断。
四、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价值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多为理论模型推导,较少有实证研究。Gervais,Heaton 和Odean (2005)的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增加公司价值。Hackbarth(2004)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特征对公司价值具有正面作用:因为较高的债务水平限制管理者转移资金,通过减少管理者与股东的冲突而增加公司价值;尽管较高的债务水平影响了投资,但通过减少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冲突,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的投资决策能增加公司的价值。 Fairchild (2006)通过构建信息不对称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综合考虑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了债务的过度使用,使公司价值降低;另一方面,管理者的乐观态度会起到诱导管理者努力工作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
上述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价值关系不明确。这意味着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可能存在一个临界点,但如何寻求该临界点、如何通过实证研究使上述理论模型得以验证有待探索。
五、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行为财务学研究的逐渐兴起,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的融资决策研究不仅已成为行为公司财务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且成为现代融资决策研究的一个新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决策现有研究仍存在缺陷,因此未来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点:第一,应该加强行为主题的心理实验研究;第二,为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变量寻求更为恰当的替代变量;第三,应该拓宽研究视角,进行系统研究。一方面,综合信息不对称模型、委托模型以及管理者过度自信等,构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融资决策之间的关系模型;另一方面,未来研究可以从管理层集体视角,研究其他高管人员、监事、董事的过度自信存在问题及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否会影响公司融资决策。第四,未来研究可以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探讨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不同财务杠杆效应的检验及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Ben-David, Graham and Harvey.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Policy. AFA 2007 Chicago Meeting Paper. 2007,(11):55-190.
[2]Frank, Murray Z. and Goyal, Vidhan K. Testing the pecking order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3, (67):217-248.
[3]Hackbarth, D. Managerial Traits and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 Working Paper, Indiana University. 2004.
[4]Heaton, J. B.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Finance[J].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2, (31):33-45.
[5]Hribar Paul and Holly Yang. CEO Overconfidence, Management Earning Foreca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 2006.
[6]Landier, Thesmart. Financial Contracting with Optimistic Entrepreneurs: Theory and Evidenc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Working Paper. 2005.
[7]Lin, Y. S. Hu and M. Chen.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aiwan[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05, (13):523-546.
[8]Malmendier and Tate. Who Makes Acquisitions CEO Overconfidence and the Market’s Reaction.Working Paper. 2003.
[9]Malmendier and Tate. 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 Journal of Finance. 2005, (12):2661-2700.
[10]Oliver.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Confidence on Capital Structure[R].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2005.
[11]Roll, Richard. 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J]. Journal of Business. 1986, (59):197-216.
篇7
资本市场条件下,并购作为资本经营的主要方式得到了广泛运用。随着资本市场强大变革力量的推动,公司并购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最有意义的经济活动之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资本市场正式设立以来,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就持续不断,并且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并购活动日渐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寻求发展的重要渠道。
虽然并购活动日益活跃,但并购是否真的能产生绩效,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结论。而许多学者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问题研究表明,目前上市公司并购大多是低效率并购或并购的长期绩效不显著。那么低效并购的原因是什么,既然并购是低效的,为什么仍有如此多的上市公司高管对并购乐此不疲?Roll(1986)以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为依据,提出了管理者自大的兼并报价理论。他认为市场是高效的,但个人管理者有过于自信的倾向,管理者会对目标公司的价值有过于乐观的预测,从而在竞标中成为“胜者之诅”的牺牲品。自大理论表明,即使对价值无影响,并购也有可能发生,这一观点为研究公司并购行为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低效并购可能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关。
本文从管理者自信这一独特视角研究公司的并购行为,全面分析了管理者自信对并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现有研究的问题及对策,以利于研究的进一步突破。
二、过度自信理论与管理者行为
过度自信理论发源于社会心理学,指由于受到诸如信念、情绪、偏见和感觉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人们常常会过度相信自己。正如Taylo和Brown(1998)所言,过分乐观的自我评价、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是常人思维中的一个典型特征。因此,过度自信现象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随处可见。
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认知偏差,是个体和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管理者一般认为自己所拥有知识的精确度要比实际上所具有的精确性更高,因此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总是走向极端。很多研究表明公司高管通常比普通员工表现出更为显著的过度自信倾向(Weinstein,1980;Wang,2000;Alick和Klotz,1995等)。
对管理者来说,过度自信产生的优越效应可能会延伸到投资、融资等经济决策中。March和Shapira(1987)调查表明,管理者总是低估内在的不稳定性,相信自己能全面控制公司的经营业绩。Hackbarth(2004)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并不遵循融资优序理论。Ben David等(2007)发现,过度自信的CFO倾向于承担更多债务,且主要是长期债务。我国学者郝颖等(2005)在对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研究中也有类似发现。并购是公司的一项重大决策,管理者是并购决策的主要实施者,本文着重分析管理者自信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
三、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的影响
并购是企业的一项重大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并购是把双刃剑。成功的并购可以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使企业迅速实现对外扩张和资源优化配置,不成功的并购对企业却是一场灾难。因此,是否进行并购需要管理者谨慎决策。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非理却往往使公司高管不能理性决策,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公司并购活动中常会产生两个问题:(1)委托问题。随着并购后公司规模的扩大,并购方管理者在并购后职权范围相应扩大,这时就会产生管理者与公司股东之间的委托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进行对公司不利而对个人有利的并购。(2)高估自身能力和并购协同效应问题。企业并购后,尤其是横向并购后,管理者是否具有管理并购后企业所需技能是很突出的问题。如果管理者盲目并购,过度自信地认为能够有效管理因并购而产生多元化的企业,就可能造成低效并购。并且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并购能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从而付出过高的并购对价也会导致低效并购。低效并购可能使企业面临高负债、股权分散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管理者过度自信使并购并未创造价值。
Roll(1986)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公司并购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提出管理者自大假说以解释并购中管理者的非理。Malmendier和Tate(2003)讨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行为,通过实证证明了Roll的观点,同时还论证了在内部资金充裕、偿债能力强的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倾向更为明显。Malmendier 和Tate(2005)进一步研究证明:管理者不愿用公司股票进行并购而倾向于用公司内部资源即现金流进行并购。这些研究都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可能实施价值破坏的并购活动。国内对此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一致的结论是我国管理者也同样存在着过分自信的现象。傅强和方文俊(2008)实证研究证明了管理者自信与并购正相关。
四、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衡量管理者自信的方法
目前,管理者自信与并购的实证研究还不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经验支持,实证研究发展相对滞后,以什么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制约研究发展的瓶颈。目前度量管理者自信的方法主要有,1.以行权期内高管应出保已到期股票的最少比例及所持股权数量在行权期内是否净增长作为衡量的指标。此种方法的原理是高管不能像外部投资者那样可通过交易将拥有的公司股权卖空对冲风险。如果管理者一直持股到行权截止日或在行权期间内增持股票,则认为高管是过度自信的。目前该方法在国外应用较多。在国内由于股权激励计划缺少完备的实施条件,并且即使大量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高管在行权期内表现出相当一致的持股数量不变或增加的特征,但在多大程度上源于各地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推行股权激励试点中存在的选择性偏见则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此种方法尚不适用于我国。2.以管理者对公司的盈余预测作为衡量管理者自信的指标。Hriber和Yang (2007)通过研究发现过度自信导致过于乐观的盈余预测。Lin等(2005)将预测的公司年度盈利水平超过实际水平的管理者视为过度自信。余明桂等(2006)也以此种方法来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激进负债的关系。这种方法是根据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预告是否变化来判断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如果预告业绩与实际业绩不一致,则该公司管理者为过度自信的。目前在我国使用这种方法还不成熟,仅仅依靠第3季度报告中的业绩预告并不足以说明管理者的自信行为,而目前还没有其他途径或资料专门提供管理者对盈余的预测信息。3.以并购次数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Aktas等(2006)认为,如果一个管理者进行多次收购,则可能体现出他过度自信的心理状态,即他可能高估收购收益,低估收购风险。因此,将进行过两次以上收购活动的管理者视为过度自信。吴超鹏等(2008)在管理者行为与连续并购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以首次并购成功与否来判断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这种方法因为噪声过多,不能作为衡量管理者自信的主流方法。4.以商业期刊对CEO的评价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指标。如果CEO更多地被商业期刊描述为自信和乐观,则管理者为过度自信。Deshmukh等(2008)均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因公信度可以借鉴,但目前中国还没有类似对上市公司高管进行系统评价的杂志。5.以消费者情绪指数或企业景气指数来度量管理者自信。Oliver(2005)以消费者情绪指数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余明桂等(2006)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度量管理者自信分析管理者自信是否导致企业激进的债务融资。傅强、方文俊(2008)也用这种方法研究管理者自信与并购的关系。因为统计误差等干扰因素影响统计准确性,目前这种方法是否需要对统计结果调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现有研究中,管理者自信本身并不存在良好的替代变量,而且无论是涉及管理者自信对并购影响还是其他方面的研究都主要采用档案数据,档案数据只能证明管理者自信与并购行为的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这两方面的问题使得这一方面研究的内部效度令人怀疑。因此,若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必须首先寻找一个在资本市场有效衡量管理者自信的变量。本文提议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实验研究进行考察,通过模拟实验来检验管理者自信是否导致低效并购。同时结合现有的衡量方法建立一个衡量管理者自信的综合评价体系,将各个指标赋予相应权重加总后得分,确定不同企业管理者自信程度。
(二)有效防范并购活动中管理者自信的对策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过度自信对并购活动的负面影响难以从根本上消除,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有效防范管理者过度自信,减少低效并购。已有学者对此的研究尚很不成熟。如Weston(2007)根据Jensen(1986)的研究结论(大量的自由现金流会导致管理者冒险)提出分红是解决自由现金流的好方法。我国学者傅强、方文俊(2008)据此提出成熟行业的上市公司多分红的主张。
本文主张建立有效的并购评估和资本投资团队,优化企业并购决策机制,防范管理者过度自信。大多企业都设有独立董事,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并购项目评估选择时的作用。此外,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管理者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知,降低过度自信的倾向,实验研究也表明行为学习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克服过度自信带来的盲目决策。因此管理者的素质培训和自身的认知培训及经验学习也是减少低效并购的有效途径。
五、结论及启示
影响公司并购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管理者自信的视角研究公司并购,阐述了管理者自信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及现有研究中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仅仅得出了过度自信理论可部分地解释公司并购事件频发与并购效率低下现象,而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多大程度上驱动并购决策的产生还没有相关研究。管理者短、长期过度自信对并购的影响是什么,是否相同,既然过度自信作为一类人群固有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那么公司整体管理层和实际控制人即控股股东或相关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应该有过度自信的行为特征,他们的过度自信是否构成公司并购的动因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另外,人的认知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管理者行为会受到一些诸如国别文化及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完善阶段, 经理人市场远未成熟,管理者的非理表现不同于西方国家。因此,对管理者自信与并购行为的分析要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替代变量,如何有效防范并购中管理者过度自信,提高并购质量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冯根富,吴林江.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1).
[2] 郝颖,刘星,林朝南.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5).
[3] 郑长德.论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J].中国管理科学,2001(5).
[4] 谢海东.基于过度自信理论的公司购并行为分析[J].现代财经,2006(10).
[5] 余明桂,夏新平,邹振松.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激进负债行为[J].管理世界,2006(11).
[6] 吴超鹏,吴世农,郑方镳.管理者行为与连续并购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7).
[7] 傅强,方文俊.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4).
[8] 张荣武,刘文秀.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1).
[9] 黄莲琴.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融资行为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09(5).
[10] Roll Richard. 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J]. Journal of Business,1986(2).
[11] March,Shapira. Managerial Perspectives on Risk and Risk Taking[J]. Management Science, 1987(33).
[12] Taylor, Brown. Illusion and Wellbe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ental Health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2).
[13] Malmendier,Tate. 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J]. Journal of Finance,2005(60).
篇8
在管理学领域,许多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普遍要高于一般大众。Cooper等(1988)对美国企业家的调查显示,创业企业家们认为别人的企业成功的概率只有59%,而自己成功的概率则高达81%。其中,只有11%的人认为别人成功的概率为100%,而相信自己成功的概率为100%的高达33%。这说明创业企业家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心理。但后续研究却发现,这些被调查企业中有66%以失败告终。Landier等(2009)对法国企业家的调查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在成熟企业,这种过度自信特征也很普遍。Merrow等(1981)考察了美国能源行业设备投资情况,他们发现,企业管理者们往往非常乐观地低估设备投资成本,而实际成本往往是他们所预计成本的两倍以上。Statman等(1985)调查了其他一些行业,发现管理者们在成本和销售预测方面普遍存在过度乐观。
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的这些研究发现为本文所要回顾的研究主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以此为基础,研究者们才有可能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对企业投资及其他财务问题的影响。
二、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理论研究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这方面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研究开始的,早在1986年,Roll在他开创性的论文里就首次提出了管理者“自以为是”(Hubris)假说①,分析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但在随后的十几年内,该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在逐步开始认识到该文的重要性。
Roll(1986)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并购收益,而且相信并购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会使得本身不具有价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他进而根据该理论作出了一些预测:(1)当一个未预期的并购被宣布时,目标企业的股价将上涨;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股价又会跌回原来的水平。(2)如果并购是未预期的,而且未包含并购方的任何额外的信息,当并购被宣布时,并购方的股价会下跌;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并购方的股价又会上涨;如果并购最终实现,股价又会下跌。(3)并购完成时,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增加额会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减少额所抵消,即并购并不会带来财富的增加,并购所发生的费用构成最终的净损失。Roll没有直接去验证他的理论,而是通过回顾其他人所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间接地证明这些预测是正确的。
Heaton(2002)是继Roll之后的第二篇经典性论文,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投资异化模型,该模型将管理者过度自信、自由现金流变量结合起来,推导出在不同的自由现金流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分别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具体结论如下:(1)一方面,乐观心理会使得管理者认为有效的市场低估了企业的风险证券,因而他们会偏爱企业内部资金。当企业依赖于外部资金时,管理者有时宁愿放弃一些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也不愿意从外部融资,因为他们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这样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现金流能充当“拯救者”的角色,纠正这种投资不足。(2)另一方面,乐观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从而高估投资项目的价值,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可能会被他们误认为具有正的净现值。在自由现金流匮乏的情况下,乐观的管理者会放弃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
Gervais等(2003)发展了一个资本预算模型,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政策的影响以及股票期权计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们的结论如下:(1)理性的管理者是风险规避型的,在没有获得关于一个投资项目确切、完备的信息之前,他们不会实施该项目,即使这些项目会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价值,从而造成股东的价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股票期权能缓解这一问题。(2)管理者适度自信对股东来说是好事,因为一方面他们是忠诚于股东的,不存在问题,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激励;另一方面,他们是一定程度的风险偏好者,能投资那些具有正的NPV的项目,为股东创造价值。(3)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来说,股票期权计划不仅不能缓解因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恶化。
Xia等(2006)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提出了一个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动态并购模型。他们通过该模型证明:(1)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不是特别严重,并购所带来的市场回报通常是正的;(2)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很严重,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是负的;(3)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或产品竞争程度较低,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状况依赖于该企业的规模;(4)竞争会降低并购企业的回报,但会增加目标企业的市场回报。
从这些理论模型来看,它们的结论简单明了,便于进行验证。事实上,这些结论基本上都被后来的实证研究所证明,这一点可以从下文的分析中看出。
三、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实证研究
自Roll(1986)正式开创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企业投资研究以后,一直没有直接的实证研究对其进行验证,其原因可能是该理论在当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但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首先回顾相关研究中所提出的用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类研究中一般将管理者定义为CEO,但也有个别研究将其定义为CFO。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的构建
1CEO持股状况。这类变量首先由Malmendier等(2005,2008)提出,具体又分为三个变量:(1)当CEO持有一份5年期的期权时,如果在这5年内至少有两次机会通过转让可以获得67%以上的收益。但CEO未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2)如果CEO将期权持有到期而不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3)如果在样本期间内CEO所持有的本企业的股票数净增加,则也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郝颖等(2005)、王霞等(2007)的研究都采用了上述三种变量中的第三种。
2相关的主流媒体对CEO的评价。这种方法可能是目前在西方的相关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首先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搜集了《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对样本公司的CEO的各种评价,然后将这些评价分为六类,依次是:完全正面的、主要是正面的但有一点负面的、中性的、主要是负面的但有一点正面的、完全负面的、没有评价。他们分别赋予上述六类评价3、2、1、-1、-2、0的分值,然后将每个CEO的所有分值相加得到最后的分值,并以此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分值越高说明越过度自信。Malmendier等(2008)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修正,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五类:(a)自信;(b)乐观;(c)不自信;(d)不乐观;(e)可靠、稳健、务实。然后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一个哑变量,如果a+b>c+d+e,则取值为l,说明管理者是过度自信的,否则为O。Brown等(2007)则采取比例的形式来衡量,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三类:(a)自信;(b)乐观;(c)可靠、稳健、务实、不自信。然后用(a+b)/c来衡量CEO的过度自信,比例越大,说明越自信。Hribar等(2006)、Jin等(2005)等研究中都采用了这种衡量方法。
3企业盈利预测偏差。该方法首先由Lin等(2005)提出,他们认为,过度自信的CEO在做盈利预测时一般会有偏高的倾向,因此可以用盈利预测是否偏高来衡量过度自信。具体做法是:如果“预测值一实际值”大于0,则说明预测值偏高,反之则说明偏低,如果在样本期内偏高次数多于偏低的次数,则说明CEO是过度自信的。余明桂等(2006)、王霞等(2007)的研究借鉴了这一方法。
4CEO实施并购的频率。该方法由Doukas等(2007)提出,他们认为,CEO越自信,他发起的并购次数就越多,有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Malmendier,etal,2008)。因此,他们将样本期内发起的并购次数多于5起的CEO确定为是过度自信的。
5CEO的相对报酬。该方法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认为,CEO相对于公司内其他管理者的报酬越高,说明CEO的地位越重要,也越易过度自信。他们用CEO的现金报酬除以现金报酬居第二位的管理者的报酬来表示。
6并购企业的当前业绩。该方法也由Hayward等(1997)提出,用“(并购前12个月内股票价格的增加值+股利)/期初股票价格”表示。这一方法根源于一个研究结论:企业的历史业绩越好,管理者越容易过度自信(Cooper,etal,1988)。
7企业景气指数。该方法由余明桂等(2006)提出,他们以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为基础,如果景气指数大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过度自信的,景气指数小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悲观的。他们以4个季度的行业景气指数的平均数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
从上述几种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些衡量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噪音较大,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在以中国证券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时,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难度更大。以第1种方法为例,国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才刚刚起步,不具备研究所需要的条件,虽然其中第(3)个变量在国内勉强可以应用,但《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所持股票只能在离职或退休六个月后才能出售,这显然会影响该变量的有效性。相对而言,第3种方法可能比较可行,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也有盈利预测制度,会存在相应的盈利误差。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前已述及,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为了研究的方便,本部分将这两个方面分开进行分析。
1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Malmendier等(2005)对Heaton(2002)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首先开创性地用前述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高,说明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造成过度投资;而在现金流缺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投资不足。此外,他们还发现,对于权益依赖型企业来说,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现金流之间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更大。
Lin等(2005)采用类似的方法用台湾的数据进行了检验。他们用前述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在内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投资更多;(2)当融资约束程度更大的时候,上述两者的投资差距更大。
在本文所回顾的文献中,几乎所有实证研究都将管理者定义为CEO,而Ben等(2007)则是例外,他们将管理者定义为CFO,考察他们的过度自信所带来的财务政策的变化。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确定CFO是否过度自信,发现过度自信的CFO会进行大量的投资,并且大量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筹措投资所需的资金,同时,为了保留更多的内部现金流用于投资,他们也很少支付股利。
中国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郝颖等(2005)用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内部人控制因素对投资与经营现金流的敏感性的影响程度超过了过度自信因素。
王霞等(2007)则采用第1和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董事长)过度自信,他们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过度投资程度越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并不影响投资和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而是影响投资和融资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敏感程度越大。姜付秀等(2009)采用第3和第5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越偏好内部投资,而且越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1997年,有两篇论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对Roll(1986)的“自以为是”假说进行检验,但因为方法上的问题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影响。
其一是Boehmer等(1997)。他们没有直接用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而是采取了间接的办法,研究企业并购和内部交易(InsideTrading)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没有成为并购目标或最终成为善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内部交易中能获得显著的非正常收益,而那些最终成为敌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则基本上没有获得收益。据此,他们推断:管理人员之所以会拒绝并购要求是因为他们很自信,认为公司在自己手里要比在别人手里更有发展前景。显然,他们的这一推断有些武断。
其二是Hayward等(1997)。这一研究要强于前者,他们直接检验了并购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他们用第2、5、6类变量以及根据这三类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新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他们所实施的并购的溢价程度就越大。并购会为股东带来财富的损失,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并购溢价之间的关系越强,这种损失程度也越大。这一研究立意很好,但总的来说做得比较粗糙,这也许是它未产生什么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是Malmendier等(2008)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的实证研究。在该研究中,他们采用第1和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易发起并购,而且绝大多数是多元化并购;(2)对于权益依赖程度越低的企业,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相关性越显著,也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偏好通过现金或债务融资的方式发起并购,而很少用股票的方式,除非他们企业的价值被市场高估;(3)相对于理性的管理者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发起的并购会引起市场更强烈的负反应。这些结论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确实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造成大量损毁价值(value-destroying)的并购行为发生,为企业带来损失(Malmendier,etal,2008)。Ben等(2007)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发起的并购会带来负的市场回报。
Doukas等(2007)采用第4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会为股东带来正的市场回报,但程度要低于非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从长期业绩来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表现很糟糕,这一结论不同于其他类似的研究;(2)高频率的并购比低频率的并购业绩要差,说明管理者倾向于将以前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过度自信,进而在过度自信心理的支配下发起更高频率的并购。
Brown等(2007)则提出,不仅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dominanceorpower)也能对企业的并购行为产生影响。所谓管理者的控制力,是指管理者将他们的计划或想法付诸实施的能力。在该项研究中,他们用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同时用管理者的报酬额除以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管理者的控制力。他们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的上述两种特征程度越大,并购的可能性越大,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越强,越易实施多元化并购。
四、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回顾,我们可以将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特点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
(1)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认为投资异化源于管理者或股东等参与者的自利心理,但许多研究发现人们在现实中往往会表现出“利他”等倾向。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忠于股东并积极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换言之,他们和股东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传统的激励机制就不能解决这种投资异化问题,相反,按传统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加重这种异化行为。例如,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收益而低估损失,他们所选择的投资项目很多是损毁价值的。如果我们根据传统的激励理论提高管理者的薪酬(货币性质或期权性质),他们会更积极地为股东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造成企业投资于更多的损毁价值的项目,加重投资异化的程度。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为改进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2)从现有文献来看,虽然这一主题才刚刚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在财务学研究领域还是不多见的。几乎所有的研究结论都显示,一般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特征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包括过度投资、投资不足、过度并购、通过并购造成股东财富的损失等。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确实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从理论和实践来看,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结论大一致也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只有更多的争辩才能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我们不能排除这类研究中有些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云亦云,这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进。
(3)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而且大多是关于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归纳,缺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的研究,特别是用中国的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领域才刚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与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使得相关的数据难以获得。例如,在这一研究领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但从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度量方法来看,在中国难以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度量指标。
最后,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将这一研究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方面,实际上,企业不同的财务问题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例如,现有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过度投资,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策略以及企业的分配政策等问题。Ben等(2007)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值得我们借鉴。近年来出现了几篇有价值的文献,如Hribar等(2006)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利预测的影响以及由此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Jin等(2005)研究了过度自信和税负对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影响;余明桂等(2006)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激进负债问题。这些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篇9
一、过度自信的特征及其在企业管理者中的表现
过度自信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而低估失败的概率的心理偏差(Wolosin,etal,1973;Langer,1975)。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是心理学家们首先发现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例如,Weinstein(1980)的实验研究发现,受试者们普遍认为自己在将来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能活过80岁等积极的方面的可能性要超过别人,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在将来会经历离婚、得癌症等不好的事情。Sevenson(1981)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一份研究中发现,82%的受试者认为他们的汽车驾驶水平在前30%以内。这种“优于平均水平”(better-than-average)的心理特征被其他许多研究证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Alicke,1985;Taylor,etal,1988)。
在管理学领域,许多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普遍要高于一般大众。Cooper等(1988)对美国企业家的调查显示,创业企业家们认为别人的企业成功的概率只有59%,而自己成功的概率则高达81%。其中,只有11%的人认为别人成功的概率为100%,而相信自己成功的概率为100%的高达33%。这说明创业企业家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心理。但后续研究却发现,这些被调查企业中有66%以失败告终。Landier等(2009)对法国企业家的调查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在成熟企业,这种过度自信特征也很普遍。Merrow等(1981)考察了美国能源行业设备投资情况,他们发现,企业管理者们往往非常乐观地低估设备投资成本,而实际成本往往是他们所预计成本的两倍以上。Statman等(1985)调查了其他一些行业,发现管理者们在成本和销售预测方面普遍存在过度乐观。
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的这些研究发现为本文所要回顾的研究主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以此为基础,研究者们才有可能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对企业投资及其他财务问题的影响。
二、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理论研究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这方面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研究开始的,早在1986年,Roll在他开创性的论文里就首次提出了管理者“自以为是”(Hubris)假说①,分析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但在随后的十几年内,该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在逐步开始认识到该文的重要性。
Roll(1986)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并购收益,而且相信并购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会使得本身不具有价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他进而根据该理论作出了一些预测:(1)当一个未预期的并购被宣布时,目标企业的股价将上涨;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股价又会跌回原来的水平。(2)如果并购是未预期的,而且未包含并购方的任何额外的信息,当并购被宣布时,并购方的股价会下跌;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并购方的股价又会上涨;如果并购最终实现,股价又会下跌。(3)并购完成时,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增加额会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减少额所抵消,即并购并不会带来财富的增加,并购所发生的费用构成最终的净损失。Roll没有直接去验证他的理论,而是通过回顾其他人所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间接地证明这些预测是正确的。
Heaton(2002)是继Roll之后的第二篇经典性论文,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投资异化模型,该模型将管理者过度自信、自由现金流变量结合起来,推导出在不同的自由现金流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分别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具体结论如下:(1)一方面,乐观心理会使得管理者认为有效的市场低估了企业的风险证券,因而他们会偏爱企业内部资金。当企业依赖于外部资金时,管理者有时宁愿放弃一些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也不愿意从外部融资,因为他们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这样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现金流能充当“拯救者”的角色,纠正这种投资不足。(2)另一方面,乐观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从而高估投资项目的价值,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可能会被他们误认为具有正的净现值。在自由现金流匮乏的情况下,乐观的管理者会放弃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
Gervais等(2003)发展了一个资本预算模型,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政策的影响以及股票期权计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们的结论如下:(1)理性的管理者是风险规避型的,在没有获得关于一个投资项目确切、完备的信息之前,他们不会实施该项目,即使这些项目会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价值,从而造成股东的价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股票期权能缓解这一问题。(2)管理者适度自信对股东来说是好事,因为一方面他们是忠诚于股东的,不存在问题,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激励;另一方面,他们是一定程度的风险偏好者,能投资那些具有正的NPV的项目,为股东创造价值。(3)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来说,股票期权计划不仅不能缓解因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恶化。
Xia等(2006)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提出了一个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动态并购模型。他们通过该模型证明:(1)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不是特别严重,并购所带来的市场回报通常是正的;(2)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很严重,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是负的;(3)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或产品竞争程度较低,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状况依赖于该企业的规模;(4)竞争会降低并购企业的回报,但会增加目标企业的市场回报。
从这些理论模型来看,它们的结论简单明了,便于进行验证。事实上,这些结论基本上都被后来的实证研究所证明,这一点可以从下文的分析中看出。
三、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实证研究
自Roll(1986)正式开创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企业投资研究以后,一直没有直接的实证研究对其进行验证,其原因可能是该理论在当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但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首先回顾相关研究中所提出的用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类研究中一般将管理者定义为CEO,但也有个别研究将其定义为CFO。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的构建
1CEO持股状况。这类变量首先由Malmendier等(2005,2008)提出,具体又分为三个变量:(1)当CEO持有一份5年期的期权时,如果在这5年内至少有两次机会通过转让可以获得67%以上的收益。但CEO未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2)如果CEO将期权持有到期而不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3)如果在样本期间内CEO所持有的本企业的股票数净增加,则也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郝颖等(2005)、王霞等(2007)的研究都采用了上述三种变量中的第三种。
2相关的主流媒体对CEO的评价。这种方法可能是目前在西方的相关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首先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搜集了《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对样本公司的CEO的各种评价,然后将这些评价分为六类,依次是:完全正面的、主要是正面的但有一点负面的、中性的、主要是负面的但有一点正面的、完全负面的、没有评价。他们分别赋予上述六类评价3、2、1、-1、-2、0的分值,然后将每个CEO的所有分值相加得到最后的分值,并以此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分值越高说明越过度自信。Malmendier等(2008)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修正,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五类:(a)自信;(b)乐观;(c)不自信;(d)不乐观;(e)可靠、稳健、务实。然后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一个哑变量,如果a+b>c+d+e,则取值为l,说明管理者是过度自信的,否则为O。Brown等(2007)则采取比例的形式来衡量,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三类:(a)自信;(b)乐观;(c)可靠、稳健、务实、不自信。然后用(a+b)/c来衡量CEO的过度自信,比例越大,说明越自信。Hribar等(2006)、Jin等(2005)等研究中都采用了这种衡量方法。
3企业盈利预测偏差。该方法首先由Lin等(2005)提出,他们认为,过度自信的CEO在做盈利预测时一般会有偏高的倾向,因此可以用盈利预测是否偏高来衡量过度自信。具体做法是:如果“预测值一实际值”大于0,则说明预测值偏高,反之则说明偏低,如果在样本期内偏高次数多于偏低的次数,则说明CEO是过度自信的。余明桂等(2006)、王霞等(2007)的研究借鉴了这一方法。
4CEO实施并购的频率。该方法由Doukas等(2007)提出,他们认为,CEO越自信,他发起的并购次数就越多,有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Malmendier,etal,2008)。因此,他们将样本期内发起的并购次数多于5起的CEO确定为是过度自信的。
5CEO的相对报酬。该方法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认为,CEO相对于公司内其他管理者的报酬越高,说明CEO的地位越重要,也越易过度自信。他们用CEO的现金报酬除以现金报酬居第二位的管理者的报酬来表示。
6并购企业的当前业绩。该方法也由Hayward等(1997)提出,用“(并购前12个月内股票价格的增加值+股利)/期初股票价格”表示。这一方法根源于一个研究结论:企业的历史业绩越好,管理者越容易过度自信(Cooper,etal,1988)。
7企业景气指数。该方法由余明桂等(2006)提出,他们以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为基础,如果景气指数大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过度自信的,景气指数小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悲观的。他们以4个季度的行业景气指数的平均数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
从上述几种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些衡量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噪音较大,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在以中国证券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时,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难度更大。以第1种方法为例,国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才刚刚起步,不具备研究所需要的条件,虽然其中第(3)个变量在国内勉强可以应用,但《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所持股票只能在离职或退休六个月后才能出售,这显然会影响该变量的有效性。相对而言,第3种方法可能比较可行,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也有盈利预测制度,会存在相应的盈利误差。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前已述及,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为了研究的方便,本部分将这两个方面分开进行分析。
1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Malmendier等(2005)对Heaton(2002)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首先开创性地用前述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高,说明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造成过度投资;而在现金流缺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投资不足。此外,他们还发现,对于权益依赖型企业来说,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现金流之间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更大。
Lin等(2005)采用类似的方法用台湾的数据进行了检验。他们用前述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在内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投资更多;(2)当融资约束程度更大的时候,上述两者的投资差距更大。
在本文所回顾的文献中,几乎所有实证研究都将管理者定义为CEO,而Ben等(2007)则是例外,他们将管理者定义为CFO,考察他们的过度自信所带来的财务政策的变化。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确定CFO是否过度自信,发现过度自信的CFO会进行大量的投资,并且大量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筹措投资所需的资金,同时,为了保留更多的内部现金流用于投资,他们也很少支付股利。
中国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郝颖等(2005)用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内部人控制因素对投资与经营现金流的敏感性的影响程度超过了过度自信因素。
王霞等(2007)则采用第1和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董事长)过度自信,他们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过度投资程度越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并不影响投资和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而是影响投资和融资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敏感程度越大。姜付秀等(2009)采用第3和第5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越偏好内部投资,而且越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1997年,有两篇论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对Roll(1986)的“自以为是”假说进行检验,但因为方法上的问题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影响。
其一是Boehmer等(1997)。他们没有直接用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而是采取了间接的办法,研究企业并购和内部交易(InsideTrading)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没有成为并购目标或最终成为善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内部交易中能获得显著的非正常收益,而那些最终成为敌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则基本上没有获得收益。据此,他们推断:管理人员之所以会拒绝并购要求是因为他们很自信,认为公司在自己手里要比在别人手里更有发展前景。显然,他们的这一推断有些武断。
其二是Hayward等(1997)。这一研究要强于前者,他们直接检验了并购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他们用第2、5、6类变量以及根据这三类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新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他们所实施的并购的溢价程度就越大。并购会为股东带来财富的损失,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并购溢价之间的关系越强,这种损失程度也越大。这一研究立意很好,但总的来说做得比较粗糙,这也许是它未产生什么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是Malmendier等(2008)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的实证研究。在该研究中,他们采用第1和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易发起并购,而且绝大多数是多元化并购;(2)对于权益依赖程度越低的企业,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相关性越显著,也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偏好通过现金或债务融资的方式发起并购,而很少用股票的方式,除非他们企业的价值被市场高估;(3)相对于理性的管理者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发起的并购会引起市场更强烈的负反应。这些结论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确实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造成大量损毁价值(value-destroying)的并购行为发生,为企业带来损失(Malmendier,etal,2008)。Ben等(2007)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发起的并购会带来负的市场回报。
Doukas等(2007)采用第4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会为股东带来正的市场回报,但程度要低于非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从长期业绩来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表现很糟糕,这一结论不同于其他类似的研究;(2)高频率的并购比低频率的并购业绩要差,说明管理者倾向于将以前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过度自信,进而在过度自信心理的支配下发起更高频率的并购。
Brown等(2007)则提出,不仅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dominanceorpower)也能对企业的并购行为产生影响。所谓管理者的控制力,是指管理者将他们的计划或想法付诸实施的能力。在该项研究中,他们用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同时用管理者的报酬额除以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管理者的控制力。他们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的上述两种特征程度越大,并购的可能性越大,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越强,越易实施多元化并购。
四、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回顾,我们可以将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特点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
(1)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认为投资异化源于管理者或股东等参与者的自利心理,但许多研究发现人们在现实中往往会表现出“利他”等倾向。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忠于股东并积极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换言之,他们和股东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传统的激励机制就不能解决这种投资异化问题,相反,按传统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加重这种异化行为。例如,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收益而低估损失,他们所选择的投资项目很多是损毁价值的。如果我们根据传统的激励理论提高管理者的薪酬(货币性质或期权性质),他们会更积极地为股东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造成企业投资于更多的损毁价值的项目,加重投资异化的程度。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为改进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2)从现有文献来看,虽然这一主题才刚刚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在财务学研究领域还是不多见的。几乎所有的研究结论都显示,一般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特征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包括过度投资、投资不足、过度并购、通过并购造成股东财富的损失等。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确实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从理论和实践来看,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结论大一致也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只有更多的争辩才能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我们不能排除这类研究中有些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云亦云,这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进。
(3)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而且大多是关于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归纳,缺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的研究,特别是用中国的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领域才刚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与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使得相关的数据难以获得。例如,在这一研究领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但从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度量方法来看,在中国难以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度量指标。新晨
最后,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将这一研究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方面,实际上,企业不同的财务问题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例如,现有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过度投资,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策略以及企业的分配政策等问题。Ben等(2007)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值得我们借鉴。近年来出现了几篇有价值的文献,如Hribar等(2006)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利预测的影响以及由此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Jin等(2005)研究了过度自信和税负对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影响;余明桂等(2006)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激进负债问题。这些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MyerS(1984)在“资本结构之谜”一文中将不对称信息引入到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中,由此提出了新优序融资理论,即企业在进行融资时,会先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先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权益融资。新优序融资理论由于否定最佳资本结构的存在,因此引起了大量学者对权衡理论与新优序融资理论的实证研究。Shyam-Sunder等(1999)、Fama等(2002)及Frank(2003)等对美国公众公司的实证检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MyerS(1984)的新优序融资理论。新优序融资理论依赖两个重要的研究假设,即理性人假设与信息不对称,然而Heaton(2002)以人的非理为前提,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新优序融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解释,这种新解释不涉及信息不对称,由此对新优序融资理论提出了挑战。Malmendier等(2005a)及Peng等(2007)等的实证检验都支持了Heaton(2002)的新解释。事实上,随着行为公司财务学研究的逐渐兴起(Baker,et al,2004),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资本结构决策研究正成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Lee等(1995)、Yate等(1998)对过度自信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过度自信。而就国内相关的研究而言,学者们主要还是围绕MyerS(1984)提出的新优序融资理论来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陆正飞等,2004;刘星等,2004),鲜有学者考察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的过度自信行为会受到人的年龄、工作经验、教育背景及专业技能等个人特征的影响(Heath,etal,1991 FraSer,et al,2006)。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从管理者个人特征的角度,分别以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从公司投资的角度具体考察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传统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在做决策时存在一致的信念(conSiStent beliefS)和一致的偏好(coherentpreferenceS),也就是说,当接收到新信息时,人们根据贝叶斯法则来正确地调整他们的信念,在信念给定的情况下,人们根据例如主观期望效用最大化这样的标准来做出决策(BarberiS,et al,2003)。然而心理学的研究却发现,人并非完全理性的,人在做决策时的信念和偏好会出现系统性的偏差,并表现出过度自信、典型性(repreSentativeneSS)、锚定(anchorin’g)、损失规避及心理会计等行为特征(Kahneman,etal,1982),其中最为稳定的就是人们在判断过程中的过度自信行为(DeBondt,et al,1995)。过度自信行为是指人们在做决策时对自身能力和知识面的高估而产生的偏差,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人们在做决策时会高估决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而低估与决策相关的风险。人的过度自信行为主要产生于“好于平均”(better-than-average)效应,即当人们评估自己的能力时,倾向于高估自己,认为自己的能力要高于平均水平(Larwood,et al,1977;Alicke,1985),例如,当被问及驾驶技能时,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认为自己要好于平均水平(SvenSon,1981)。这样的“好于平均”效应会影响人们的因果归因,因为人们会把成功的结果归因于自身的能力,而把失败的结果归咎为坏的运气,由此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过度自信(Miller,et al,1975)。另外,人们对未来前景的过度乐观也能强化人们的过度自信,尤其当人们乐观地认为他们可以控制行为的结果时(Langer,1975;WeinStein,1980)。过度自信在许多职业领域里都有所表现,例如工程师、医生和护士、律师、管理者以及创业家等(LichtenStein,et al,1977;Bazerman,1990),但是相对于一般人,公司的管理者更可能表现出过度自信(Malmendier,et al,2005a)。
既然管理者存在着过度自信行为,那么管理者的这种行为会如何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呢?Heaton(2002)最早从理论上分析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他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他们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并由此高估公司投资项目未来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认为市场低估了他们公司发行的风险证券的价值,这导致他们不愿意进行外部融资。当公司必须寻求外部融资时,由于股票价格相对债券价格对市场的预期更加敏感,这使得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发行股票比发行债券的成本要更高,因此他们会更加偏好债务融资。这样,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就使得管理者的融资偏好为先选择内部融资,再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外部权益融资。Mal-mendier等(2005a)在对Heaton(2002)的新解释进行实证检验时进一步指出,由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常会高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从而高估公司投资项目未来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因此,当公司存在充足的内部资金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进行过度投资,而当公司缺乏内部资金时,考虑到外部融资的成本太高(Heaton,2002),他们会减少公司的投资,此时公司额外的现金流量能为公司的投资提供融资,由此导致了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Malmendier等(2005a)的实证结果也表明,存在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公司由于更少地利用外部融资,因此其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会更强,由此支持了Heaton(2002)的新解释。Peng等(2007)以管理者的性别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替代变量,研究得到类似的结果。以上的理论分析同样适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总经理过度自信比较强的上市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较高。
三、研究设计
1 样本的选取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2003-2006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本文首先手工收集了上市公司
总经理的学历和教育背景这些个人信息,能够同时获得这些个人信息的样本观测值共有4040个,然后通过剔除符合以下条件的公司,最后得到共计2430个样本观测值。这些条件分别是:(1)金融类公司;(2)*ST、ST公司;(3)同时有发行B股或者H股的公司;(4)不能获得连续三年主营业务收入数据的公司(用于计算成长性);(5)财务数据异常的样本观测值,比如投资机会(Tobin’q)大于10、负债比率大于1等;(6)财务数据不完整的公司,以及总经理的年龄和任职时间这些个人信息不完整的公司。样本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学历和教育背景以及部分缺省的年龄和任职时间信息通过手工收集得到。
2 研究变量的定义
本文主要通过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被解释变量主要为公司投资,解释变量主要为公司现金流量,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公司的投资机会、成长性、公司性质、负债比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公司规模及行业等,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其中,对行业这一控制变量的定义,本文是把全部样本观测值按照中国证监会公布的行业分类标准分成12类(金融类除外),然后再把制造业按二级代码分成10类,并取20个行业哑变量。
需要说明的是,国外学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目前主要还是借鉴Malmendier等(2005a)及Malmendier等(2005b)的方法,即管理者执行股票期权是否迟于执行期、管理者在职时是否把股票期权持有至到期日、管理者是否习惯性地增持公司股票及商业新闻对管理者个性特征的描述。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持股比例并不高,股票期权也是近年来才开始实施,并且持股和股票期权只占管理者薪酬的一小部分,再加上我国媒体的不发达及较强的主观性,因此本文没有采用以上度量方法。在国内,余明桂等(2006)及姜付秀等(2009)分别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和上市公司年度业绩的乐观预告(或者盈利预测)是否变化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替代变量。本文认为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是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估计,因此,这一指标更加适合于度量管理者乐观而不是管理者过度自信;而上市公司年度业绩的乐观预告(或者盈利预测)同时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公司信号传递(Ajinky.et al,1984;BaginSki,et al,1993)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一指标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过度自信行为会受到人的年龄、工作经验、教育背景及专业技能等个人特征方面的影响(Heath,et al,1991;FraSer,et al,2006)。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尝试采用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作为总经理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具体理由如下:
(1)总经理年龄。Taylor(1975)和ForbeS(2005)的研究发现,管理者的年龄会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产生影响:相对于年龄较小的管理者,年龄较大的管理者在做决策时会收集更多的信息,花费更长的时间,由此减少在决策时所产生的判断偏差;与此同时,年龄较大的管理者在过去可能经历过更多的失败或者决策错误,这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从而减少因对自身能力和知识面的高估而产生的判断偏差。因此,相对于年龄较小的总经理,年龄较大的总经理其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
(2)总经理任职时间。Frank(1988)、FraSer等(2006)的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做决策时虽然会高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但是随着管理者经营管理经验的增加,他们可以从过去的经营管理决策中收集更多的新信息,从而不断修正因对自身能力和知识面的高估而产生的偏差,因此,随着管理者经营管理经验的增加,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会有所减少。相对于任期较短的总经理,任期较长的总经理拥有更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ForbeS,2005),因此,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
(3)总经理学历。LichtenStcin等(1977)的研究发现,教育水平的高低会对人们的决策过程产生影响,人们的教育水平越高,其在做决策时的过度自信行为就越少,原因在于教育水平越高的人越可能从正反两方面来收集有关决策的信息,从而越容易意识到自己在做决策时所产生的判断偏差(Koriat,etal,1980),由此弱化自己的过度自信行为。因此,相对于拥有低学历的总经理,拥有高学历的总经理其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
(4)总经理教育背景。Heath等(1991)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做决策时,当人们认为其对该决策拥有更多的知识时,人们会更倾向于过度自信,原因在于当该决策出现好的结果时,人们会把好该结果归因于自己对该决策所拥有的知识,而当决策出现坏的结果时,人们会把坏的结果归咎为坏的运气。Ben.David等(2006)的研究发现,公司CFOS拥有的专业技能越多,CFOS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多。因此,当上市公司总经理拥有的教育背景不同时,总经理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存在着差别:相对来说,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的总经理可能具有与公司财务决策相关的更多专业知识,因此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强;与之相反,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的总经理可能具有与公司财务决策相关的更少专业知识,因此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
另外,本文又借鉴Malmendier等(2005a)对总经理教育背景的分类方法,把总经理的教育背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管类教育背景,是指总经理过去经历过经济、管理、金融、会计、财务等经管类教育;第二类是理工类教育背景,是指总经理过去经历过工程、技术、物理、化学等理工类教育;第三类是其他类教育背景,是指总经理过去经历过法律、文学、哲学等其他类教育。
3 描述性统计
表2列出了样本观测值的描述性统计。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年龄平均约为46岁,任职时间平均约为3年;在全部样本中,约52%的总经理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48%的总经理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约45%的总经理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约52%的总经理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约3%的总经理拥有其他类教育背景,只有约25%的上市公司为民营上市公司。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1 对假说的实证检验
为了对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借鉴Fazzari等(1988)研究企业融资约束的方法,构造了以下模型:
其中,β0代表常数项,β30代表系数,t代表时间下标。之所以引入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及公司规模这几个控制变量,是因为Ramirez(1995)、HouSton等(2001)及Malmendier等(2005a)等发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及公司规模会显著地影响公司的投资。另外,为了控制公司性质和融资结
构对公司投资的可能影响,还引入了公司性质和负债比率作为控制变量。
表3列出了以总经理年龄和任期分组的实证检验结果。表3的第(1)列列出了对总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CF1的参数估计值为0.058,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与Fazzari等(1988)、Kaplan等(1997)及Malmendier等(2005a)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敏感度。表3的第(2)列和第(3)列分别列出了对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的检验结果①,从中可以看到,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66和0.048,且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由此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随着总经理年龄的增长,总经理可能会逐渐认识自身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在做决策时也会收集更多的信息,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减弱,因此他们高估公司投资项目未来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程度也比较弱,当公司需要为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年龄较大的总经理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表3的第(4)列和第(5)列分别列出了对短任期组和长任期组的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到,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58和0.056,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0%的水平上显著,由此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随着总经理任职时间的增加,总经理的经营管理经验可能越丰富,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越弱,当公司需要为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任职时间较长的总经理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
表4的第(1)列和第(2)列分别列出了对低学历组和高学历组的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到,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69和0.054,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而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总经理拥有的学历越高,总经理可能越容易意识到自己在做决策时的判断偏差,当公司需要为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拥有高学历的总经理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表4的第(3)列和第(4)列分别列出了对经管类教育组和理工类教育组的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55和0.053,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而同样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相对于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的总经理,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的总经理其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当公司需要为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他们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
另外,考虑到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这四个变量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这四个变量,通过客观赋权法构建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数,然后根据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数的综合得分按其中值分为强过度自信组和弱过度自信组再进行检验。表4的第(5)列、第(6)列分别列出了对强过度自信组和弱过度自信组的检验结果,从中同样可以看出,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65和0.038,且分别在1%和10%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参数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而再次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当总经理的过度自信行为较少时,总经理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
从表3和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投资总体上与公司的投资机会、流动资产及公司规模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这一结果与Ramirez(1995)、HouS-ton等(2001)及Malmendier等(2005a)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投资与公司的负债比率之间基本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公司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2 对假说的稳定性检验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被人为地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价格的差异使得计算出来的托宾Q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公司的投资机会,为了减少由此可能导致的对上述检验结果的影响,本文又以公司当年与前一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平均值计算的成长性来代替公司的投资机会,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参数估计值的大小、符号及显著性基本没有变化,说明以上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五、结论及启示
篇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女校特色教育存在价值及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DIA100298)和2011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高职女大学生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项目编号:GDGZ11Y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82-03
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积极评价的结果,是一种能采用某种有效手段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的心理特质。Shrauger把自信当作自尊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设计的个人评价问卷(PEI)中,他把自信定义为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应付各种环境的主观评价。自信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自信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得到学业的进步、个人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一般认为,女校的特殊氛围有利于女大学生自信的发展,但有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女校大学生身处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中,她们在学校面对的人群与男女同校的主流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她们的自信发展特点与普通高校的女大学生是否有所不同?本文以女校和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自信发展的特点及差异。一方面可以为女大学的自信特点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
本研究选取四所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校两所(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男女混校两所(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这四所院校均为高职院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发问卷,其中大一172人,大二123人,大三103人,共发放问卷420份,其中有效问卷398份。
采用Shrauger在1990年设计,经季益富等翻译修订而成的《个人评价问卷》,测量内容为自信程度。量表共分为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及同人们交谈6个维度,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
二、调查结果
(一)女校和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在自信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方差分析表明,在自信程度总分上,女校与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自信的六个维度上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说明女校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影响女大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女校是适合女大学生生理心理需求的有效可行的教育形式,为女性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女校在培养女大学生积极自信的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以下几点独特性:首先,女校具有独特的校园文化。独特的女校校园文化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特殊功效。女校有民主法治、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校园制度文化;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行为文化。女校还有有天然的单性别环境,拥有鼓励每个女生展示自己个性,挖掘自身潜力,鼓励独立自主的教育氛围。男女混校教育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但其效果与女校有很多大差别。其次,女校具有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女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突出女性教育特色;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注重提高女性素质。再次,女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很独特。在专业设置上,女校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女性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突出专业学科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女校注重女性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些都为促进女性的进步和发展,为两性和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低年级女大学生自信心水平高于高年级女大学生
方差分析显示,在自信程度总分上,三个年级的女大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
将各年级进行交互比较,发现大三女生的自信程度显著高于大一女生,p=0.01(p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女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特点、不同时期的现实任务与压力有关。女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2岁之间,主要应顺利完成青年期心理的高峰发展,并为转向下一阶段的心理成长做好准备,使女大学生在走向社会,面对复杂多变的具体环境时,能拥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随着阅历的丰富,这种心理适应能力会逐渐增强,自信水平也会渐渐提高,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大一学生处在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和专业基础储备阶段,不少女大学生在这时出现适应困难,产生一些消极情绪,降低了女大学生的自信度,于是,大一女生的自信水平比其他年级低。经过一年的积累,大二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暂时没有升学和找工作的压力,所以自信心也会随之升高。经过一、二年级的积累与储备,绝大多数大三女生有了更加清晰的自我意识,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累积也到达高峰,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因此,其自信水平达到了三年以来的高峰。
(三)在爱情关系上,文史类专业的女大学生比理工类女大学生更加自信
方差分析表明,在“爱情关系”上,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在自信程度总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如表3所示。
对各专业进行交互比较,发现文史类的女大学生在爱情关系上的表现显著高于理工类的女大学生,p=0.006(p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她们的学校背景、专业背景以及性格特点不同。我们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女校学生多为文史类专业,而且女校开展的“女性特色教育课程”,如“女性形体学”“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及“现代礼仪”等课程能使女大学生更有女性气质,文明素质、礼仪修养和审美能力都有提高。因此,文史类的女大学生在爱情关系上比理工类更为自信。而男女混校中的理工类女大学生的女性气质不如文史类女大学生高,她们在爱情方面的吸引力不如文史类女大学生,所以他们在爱情方面的自信心不足。
三、启示
(一)女子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行之有效
女校与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在自信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女子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行之有效。有人认为女校的单一性别环境会影响女生的心理健康,她们跟男性接触较少,会对她们的恋爱乃至今后的婚姻有负面影响,但从研究结果来看,女子院校的女大学生无论是在自信程度总分上,还是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等因子上,跟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都没有显著差异。女校就是要实现教育中的男女平等,其精髓是女性特色教育,独特的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女大学生拥有了积极自信的心理素质。女校的特色是依据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构建适合女大学生人格发展和成才的教育环境和模式,以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潜能,促进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女大学生们在女校形成了积极主动、独立自信的丰满人格,女校应该坚持女性特色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女校应在低年级大学生中开设“女性特色教育课程”
“女性特色教育课程”是依据女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点设置的,旨在开发女大学生潜能,帮助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系列课程。调查显示,高年级女大学生的自信程度高于低年级女生,这说明女校开展“女性特色教育课程”对提高女大学生自信水平有显著效果,学校应该为低年级女大学生开设“女性特色教育课程”,以提高其自信水平。“女性特色教育课程”可以使女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特征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在新的高度上认识“我是谁”“我如何存在”“我如何发展”;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职业素质;可以赋予女大学生人生智慧和人文精神;可以充实女大学生在人生发展、人格完善、社会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三)男女混校、理工类学校也应该开设“女性特色教育课程”
。“女性特色教育课程”为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宽广平台,使女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特征和性别角色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质,可以提升女大学生的女性气质,提高她们的文明素质、礼仪修养和审美能力,塑造现代女性特有的高雅气质和贤淑风范。在男女混校和理工学校中开设“女性特色教育课程”显得非常必要,对培养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古玉,谭小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
[2]金义华.理工科和文科女大学生性格特征的差异及成因[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
[3]鲁沂.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悉[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5).
[4]吴宏岳,王世豪,席春玲.我国女校存在与发展价值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12
海洋文化特色建设的核心价值 以传承海洋文化为载体,吸取海洋文化的精神,建设民主、平等、关爱、和谐的校园,构建宽容、接纳、自主、参与的魅力课堂,培养学生宽容自信的优秀品格,让学生在海洋精神的感染下,成为宽容自信的人。
按照海洋文化特色建设的思路建设和谐的“海之家” 通过“硬件”和“软件”同步建设,创设海洋主题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海洋文化的熏陶下,培养情趣和爱好,在蓝色和谐的海洋之家中养成乐观、豁达、宽容、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品格。
创设充满海洋气息的校园文化
依托海洋文化特色,打造校园文化景观 着力打造海洋科普教育平台,开辟海之魅科普文化长廊、海之灵生物标本室、海之星才艺展示栏等,使学校成为海洋文化的教育场所。
弘扬海洋文化,提炼校园精神 建立以弘扬海洋品质为灵魂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以文化立校。通过开展快乐德育课堂、海洋科技艺术节、“我爱大海”主题班会等海洋科普及人文教育活动,形成宽容、博学、自信、自强的校园精神。
铸就接纳、宽容、博学的教师团体
海洋的品格特征之一就是接纳、包容、博大精深,北海市海城区第六小学在这一品格特征的启示下,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做到了以下几点:建立接纳教育理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爱;倾注爱心,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播种理想;提高师能,以渊博的知识教导每一个学生。
建立尊重、民主、参与的管理模式
把海洋文化特色教育与学校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民主管理,努力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学校发展出谋献计出力,力将“尊重、民主、参与”的管理理念真正贯彻到对学校、教师、学生的管理中。
打造“海之魂”魅力课堂
打造“海之魂”魅力课堂,就是把宽容、接纳的海洋精神品格融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营造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开展各学科、各学段、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如开展展示教师风采的“海鸥杯”课堂教学比赛、“海之声”教研沙龙等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构建“海之语”课程体系
学科课程渗透海洋知识 在低年级,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海洋生物知识,获得初步认识海洋的情感体验;在中年级,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知识,初步获得对海洋文化的理解与熏陶;在高年级,让学生深入学习海洋生物知识,感悟海洋对人类的重大作用。
校本课程拓宽教育内容 六小结合学校开展的海洋文化特色教育,通过挖掘海洋历史文化、历史悠久的海疆文化、多姿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独具魅力的海洋旅游文化等海洋自然资源和绿色生态的教育文化,开发了包括海洋品格、海洋生态保护、海洋与人类关系等内容的校本课程――《海之语》、体现学校体育特色的《展翅武术操》教材,有计划地开展校本课程教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海洋知识、认识海洋、探究海洋的奥秘,吸收海洋文化的精髓,形成海洋的个性品质。
实施“海之品”德育工程
六小实施的“海之品”德育工程把海洋的宽容、博大、坚强、热情的精神品质赋予在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会宽容,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树立自信,做具有海洋品格的学生。
篇13
自信的女人是美丽的,自信的女人不会用名牌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她会精心包装自己,她的衣服不会五彩斑斓过份张扬,也不流行前卫哗众取宠,只会符合自身的特征个性,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感觉不张扬,不媚俗,不媚雅,却修饰十分自然得体。自信的女人意志坚定,落落大方,不会被外界打倒。因为自信会让人神采飞扬,使人的内心饱满丰盈,双眼射出安详坚定的光芒。
有气质的女人是美丽的,气质的美丽不是她外在的形体,而是形体表现出来的质。热情但不轻浮,大方而不失文雅,,她的脸上永远有一张亲切的笑脸,你和她说话,她不恭维不指责,只用她的心来聆听,至情至性,甚至总是站在你的角度,为你着想!她的心态积极乐观向上,她善良温和,有一颗包容的心,她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来不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