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中数学课堂笔记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数学课堂笔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数学课堂笔记

篇1

数学课堂笔记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书面记录,是一种学生边听取老师讲授边记载讲课信息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听课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它直接影响到数学学习和学习成绩。本文通过数据统计,调查高中学生数学课堂笔记存在的问题,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建议。

1、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名高中一线的数学教师,通过对一些数学课堂授课的了解,有不少学生不会做数学课堂笔记;也有的学生没有做数学课堂笔记的习惯,想起一些就记一些;也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讲也不做笔记,而是做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也有的学生想记下老师讲的所有内容,忽视了听课和思考。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认真做好数学课堂笔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手脑并用和日后的学习查阅、整理和复习;做好数学课堂笔记,可以有效地监控数学学习过程,集中听课注意力,帮助理解听课内容,促进积极和创新思维,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增强听课效果;做好数学课堂笔记还可以发挥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激活记忆,为复习考试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对数学成绩的提高起到很大作用

二、数学课堂笔记对数学学习、数学成绩的影响

我们研究记录数学笔记是否对学习数学有帮助以及是否可以提高数学成绩都分为两种选项。首先,我们假设数学课堂记录对学习数学和提高助学成绩是独立的,不具有相关关系,我们利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可以测出这两个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即是相互独立的,还是相互关联的?抽取临汾市的某所学校的高一两个班级的学生,理科397班和文科399班,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调查问卷共100份(有效试卷79份,有效回收率为79%),最终调查结果见如下表1:

配对样本T检验简单相关关系检验结果: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简单相关关系检验结果来看,由于0.073>0.05,所以记录数学课堂笔记对学习数学不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但是,0.040

三、思考和建议

3.1主要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教师普遍缺乏对记数学笔记、复习数学笔记的方法指导。

(2)学生没有养成有效的记录数学课堂笔记的习惯。

(3)学生没有自己的记录数学课堂笔记的格式与方法。

(4)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数学课堂笔记存在差异性,整体上看,理科生的数学课堂笔记比文科生的要好一些。

3.2有关数学课堂笔记建议

本文对高中数学课堂笔记的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为了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提供了实践基础.同时,结合本文提出有关数学课堂笔记的一些建议。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录数学课堂笔记。

(1)明确数学课堂中记录笔记所侧重的数学内容

许多学生不会作课堂笔记,往往将老师讲的、黑板上写的、画的,一古脑儿地记下来,把课堂笔记变成了课堂记录,结果是上课时手忙脚乱,下课后仍然是一知半解。因此,要作好课堂笔记,提高听课水平和效率,应该明确记录笔记所侧重的数学内容,即记新知和要点、记疑点和问题、记心得和顿悟。

(2)确定记数学笔记的地方

如果记数学笔记的地方是记在课本上的笔记,也应该有一定的习惯,即把什么知识记在课本的什么地方,要心中有数。如数学公理、定理的推导过程可以记录课题空白地方记,如果课本的空白处不够空间,:还可以再添加插页,粘贴在课本的相应位置,并作好标记。这样井然有序的笔记对数学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如果有专用的数学笔记记录本更好。

(3)听记结合

有的学生上课只顾记不顾听,往往记了一节课,对新学内容仍一无所知,记的笔记既无条理,又不完整,难以明白,结果事倍功半;有的学生只顾听不顾记,结果过后如坠人云山雾海,对知识一知半解。因此,解决听和记的矛盾就十分必要。听和记看来似乎相互矛盾,实际上却是统一的。笔记能抓住关键、重点,记得简明扼要、详略得当,听课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关键。但一定必须以听讲为主,以笔记为辅,千万不可舍本逐末。

(4)自己的数学课堂笔记格式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希望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课堂笔记格式,在这儿推荐一种,将笔记分为主栏、回忆栏、思考栏三大块。在听课过程中,将教师的讲授与板书内容记在主栏里;及时简化主栏内容,以摘要形式将听课笔记整理概括出来,写在回忆栏里;将主栏遮住,用回忆栏的摘要作暗示,用自己理解的语言复述上课内容,然后进行对照检查;在思考栏中记下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每周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看回忆栏。①

3.3研究的不足之处

根据调查结果,对数学课堂笔记的关系从多角度进行了论述,但从中不仅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匮乏外,而且发现了调查和研究中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在高中各年级中做大量的调查与实验,实验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有待进一步验证。

篇2

1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分析

1.1 教学目标问题重重

首先,传统教学对于不同学生设定同样的教学目标,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需求。这无形之中就给许多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和情绪排斥。这不利于学生真正学习和掌握知识,目标地设定适得其反。

其次,教学目标太集中于对认知目标的凸显而忽视了情感目标与人格目标。高中教学往往重点强调的是掌握所学知识,以应对考试。然而,被忽视的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人格得以健全,素质得以提升,情操得以升华,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再次,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也过于功利化。每堂课学习什么内容,要完成多少教学任务,都硬性地规定和计划好了,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缺乏丰富性、动态性和趣味性。

1.2 教学方式弊端明显

高中的课堂教学,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体,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师生互动性非常差。学生一味追求“听懂”,而不是真正地学懂弄懂,整个过程中是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的思考。这使得学生到底有没有真正学到知识成为一个有待于被证实的问题。

1.3 考核办法落后单一

高中的考核办法永远是一张试卷,一个分数。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办法有它的合理性以及优点,但是同样不能否认,它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由于考试都是统一安排,这就决定了它存在很多的偶然性。譬如,考试的时候某个平时学习很认真的学生生病了,某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状态不好发挥失常了,而某个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抱到了点子上,这样就会导致考试结果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大相径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够公平的。

2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堂教学措施的浅析初探

2.1 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简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以计算机为载体,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一直在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成为现代社会的人必需的素质。所以,学校教育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这是信息社会对现代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国家也将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列入了新课标改革的范畴,明文要求各学校真正重视信息技术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严格执行。因此,探讨和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堂的教学,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2.2 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堂的措施探讨

2.2.1 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首要目标

通过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关于信息技术的基本文化常识和社会问题,学会正确获取、选择、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把信息技术变为一项持久的手段,以适应信息社会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是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即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养成。

2.2.2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

高中的教学多理论且乏味,尤其在高考压力下,学生的学多是处在一种消极接受、被动为之的状态。要使学生真正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兴趣才是最好的驱动力。所以,信息技术新课堂的出发点,应该是通过独特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只有具有了兴趣,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会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达到双赢。

2.2.3 以学生的独特性为教学出发点

信息技术的涵盖面很广,包括的方面很多,每个学生喜欢的侧重面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学中要避免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整齐划一的规定。而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爱好与兴趣所在,尽量做到让他们在掌握必须掌握的共同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专研自己喜欢的方面,并尽可能对每个同学多一些指导。这就是因材施教思想的落实。

2.2.4 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教学的目的是育人,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所以,教学理当以学生,而不是老师,作为主体。首先,老师应该改变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多关注一下学生的兴趣、疑问,让学生多思考、多发言,积极参与。另外,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组互动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2.2.5 创新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是一门极具趣味性的课程。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地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为了增强课堂的活跃性与丰富性,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小游戏、小比赛,如打字速度比赛,PPT制作比赛等等。这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促进学生进行创新和创作。

2.2.6 改革考核办法

一张试卷,一个分数,这种传统的考核办法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而言,尤其行不通。既然是信息技术,那么更倾向于是一门技术、一门技艺。笔者认为,在考核中,只限定大致的方向与内容,让学生在所学范围内自由发挥自主创造,才是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与技巧,学以致用,学以创新的表现。

3 总结

直视并且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探索高中信息技术新课堂,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尚且处于初步探讨的阶段。因此,我们要不懈努力,孜孜以求,探索出信息技术新课堂的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的教学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孙英娟.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信息技术教育,2007(1).

篇3

一、在高中数学学习笔记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记数学笔记的习惯.缺乏记数学笔记的习惯是当前同学们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有些同学自身对记录数学笔记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笔记的记录效率.其次,有些同学在课堂中记笔记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导致所记录的笔记在平时的复习中得不到较好的利用,进而降低了数学学习效率.再次,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有些同学记笔记的速度跟不上老师的授课速度,进而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笔记的记录.最后,对于课堂中所讲的简单内容,有些同学持以轻视的心态,认为课堂只要认真听讲就能掌握,从而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笔记的记录效率.2.数学笔记缺乏规范性.数学笔记缺乏规范性也是当前同学们记录笔记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课堂上,有些同学为了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而快速进行数学笔记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记录的笔记出现字迹潦草以及思路不清晰等问题,进而降低了课堂笔记记录的效率.此外,有些同学缺乏较为系统的笔记记录方法也是影响笔记记录效率的主要原因.3.笔记内容缺乏重点,实用价值不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照抄老师上课板书的内容是当前同学数学笔记记录出现的主要现象.老师上课所板书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基本的数学学习概念,还包括了相应题型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思路.在记录笔记的过程中,倘若我们只照搬老师的课堂板书内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笔记记录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空洞性,而且降低了笔记记录的意义.因此,照抄老师板书的笔记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起不到积极作用.

二、在高中数学学习笔记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重视记数学学习笔记.数学学习笔记,不仅是对课堂学习知识的记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数学的解题思路.因此,我们要重视记数学学习笔记,养成在课堂上记数学学习笔记的习惯,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2.采用眉批,规范格式.老师在课堂中讲解的内容,不仅包括基础的数学知识,还包括重点的数学思想以及思考方式.因此,在记数学课堂笔记时,我们应有选择性,对于重点的学习内容应进行重要批注,不断提高记数学笔记的效率.此外,对于课堂上笔记记录较慢的同学,可以在笔记右侧的四分之一处画一道竖线,为未记录的内容留出空间,进而等到课后再进行及时补充,从而提高课堂笔记的价值.3.制作题卡,专题归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做题与练习.因此,在记数学课堂笔记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数学专题进行专题内容的归纳.这样,不仅能促进我们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与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归纳题型的解题思路与分析方法,进而提高记录课堂笔记的效率.此外,数学科目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与逻辑性.因此,在记数学课堂笔记时,我们可以采用题卡的方式,将知识点融入在题目中,从而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记录数学学习笔记,不仅能帮助我们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与方法,还能提高我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应认识与了解在高中数学学习笔记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记数学课堂笔记的效率,进而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依格.浅谈高中数学学习的笔记技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9).

篇4

一、讲课更加有效

(1)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一个模板,必须将教学任务安排在这个大纲里面才不至于让教学偏离轨道。另外,对于每一节课来说,都应该有一个教学大纲,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就像是一个指向标,帮助老师去完成教学任务。而这个指向标,一方面需要满足教学大纲对这一章节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符合自己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特别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定要作为重要的参考,如果只是单方面教学的话,是起不到好的学习效果的。

(2)及时关注学生相关知识的熟悉情况

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烈的相关性,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很容易造成知识的脱节。因为前面的知识没有掌握好,而导致对后面知识的理解有困难,从而又影响了这次课堂的学习,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就导致学习任务变得枯燥和压抑。因此,老师要让学生“步步为营”地学习,做到学一点会一点。所以老师在讲课之前,先对学生之前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组织他们自我检测一下,并且将结果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结果制定一下教学前的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性地掌握数学知识。

(3)多准备几套教学方案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一些学生的表现往往会超乎老师的预料,可能对某些知识掌握地比较清楚,也可能对一些简单的知识就是无法理解。这样老师就要多准备几套教学方案,而且,一般老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是非常了解的,可以在心里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提出几个课堂要求,只要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够完成自己预定的目标,那么这堂课就是非常完美的。另外,多准备几套教学方案还能够防止课堂意外的发生,比如课堂时间不够或剩余,学生表现不积极等等。“有备无患”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就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体现,就是老师为教学有效性做的最好的保证。

二、听课更加有效

(1)做好课前预习

数学知识点有一定的连贯性,所以学生在预习上面并没有什么难度。而且数学定理和规律的理解也是较为简单的,只是在一些数学定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方面,学生可能会存在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而数学的课前预习,学生只要达到准确理解定义,明白定理证明过程,了解本节课重点这几点就可以了。这样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更加理解老师所讲,更容易吸收知识,也更容易反馈给老师好的信息。

(2)记录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是一个学生对课上老师所讲的一个大体的记录,方便学生在课下翻阅,而且还能够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老师要鼓励学生记录课堂笔记,并且多记录一点老师解题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将板书照搬到自己的笔记上面,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笔记要求简练、明了,能够突出重点,又不累赘。老师可以定期选几个好的课堂笔记给学生展示和学习一下,普遍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

高中数学教学一般采用的是板书的形式,为的是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知识。但是数学也同样是一门非常枯燥的科学,因为其单纯的数字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而且数学的一些图形如果不通过电脑的话,可能也无法正确地给学生展示出来。加以多媒体做教学辅导,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脑子中浮现一些抽象的图形。板书和多媒体的结合,一个能够保证学生清晰记忆和系统学习知识,一个能够保证形象生动理解知识,这两者的结合一定能够使课堂效率出现一个质的飞跃点。

三、互动更加有效

(1)师生相互问答

师生的互动应当是以平等、自由为基础的,不能够是单方面的发问或是单方面的回答。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互动性受到了重视,但是很容易落入单方面交流的误区。要想提高互动的有效性,就要让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也要有自己的疑问,及时弄清楚不明白的地方。

(2)精神休息时间

高中的课程比较紧张,学习的安排也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但是一节高效的数学课不是45分钟的全神贯注,而是在学习时能够集中精神,也要适当地休息。为了保证在学习时间能够集中精神,就要适当地给学生一定的休息时间。比如在课上开一个小玩笑,引用一个数学小故事也是很吸引人的。或者是在数学课堂上做一个数学小游戏,如数字游戏或是拼图游戏等等。

(3)知识实践小组教学

高中数学的学部分的动力来自于高考,但是数学知识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即使在高中这样紧张的学习气氛下,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实践数学知识。比如成立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去实践这些数学知识。实践这些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清楚,更能够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学生实践的内容,在课堂上做总结,然后带动其他同学的数学学习积极性。用实践去开阔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眼界,用解决问题去带动热情。只有真正意义上了解了数学的意义,才能够实现有效性的学习。

总之,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取决于老师的教学安排和计划,也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新课标的新要求,数学效率不再只是几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就能够检测出来,要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和考试成绩来定,只有全面完善教学方式,才能构建高中数学的有效课堂。

篇5

一、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意义

高中数学是高考得分的主要科目之一,其知识结构和层次决定了在数学科目中,学生成绩往往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距,这使得高中数学教学人员长期以来饱受诟病。其中,受指责最多的还是几十年来一如既往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因此,舆论的压力迫使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和高效课堂的建立。随着教学条件不断提升和生源数量的不断减少,在各方面条件上,都已经有了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硬件条件。另外,作为当代初等教育的总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要求高中数学必须加快高效课堂建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主管单位、教育机构、学校、基层教育人员都必须要打破传统思维,开创新的教学模式。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和开展起来的。这对于改变传统高中教育模式有著至关重要的意义。换言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是一种探索。如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其他的科目也可以相应推广。

二、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

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是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当对落后的教学观念进行创新,通过先进的教学思路、新颖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式推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而建设。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条件下产生的题海战训练方法和填鸭式授课方式,面对应试教育影响下产生课堂教学问题,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是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的主要途径。第一,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并据此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通过对僵硬枯燥旧式教学的变革,实现数学教学课堂新鲜感的创造和学生数学知识兴趣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进行引导,最终实现提升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高中数学新课标的重要要求是高中教学思路的创新。第二,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从新课标要求出发,创新和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而使数学教学方法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可不采用一成不变、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通过改革和创新高数数学教学方法,满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需要。

三、拉近老师与学生距离,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是否良好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有效的课堂纪律都有很大帮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拉近关系,主动去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爱每一个学生并且尊重他们,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由衷的敬意,喜欢与老师交往,促进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默契度,摆脱以前死气沉沉的课堂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四、让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习惯

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同时也对学生其他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益.勤思考、多质疑、重归纳、好动手、注意应用就是良好的高中数学习惯,学生在学习中,要把老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脑子里的知识.数学学习同样也有窍门:

(1)对数学笔记的记录,尤其是要记录下数学规律、拓展知识、概念理解.还有就是把未解决的问题、有价值的例题或者思想方法也统统记录下来.

(2)知识记下来,防止再犯.尽可能做到找到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防止错误.

(3)对知识结构经常性的梳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阅读一些数学课堂以外的报刊和书籍,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和讲座,从而使知识面得到拓展,加大自学的力度.

(5)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加强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适当的进行反复巩固.

(6)要学会从多层次、多角度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

(7)在经常做的题后面进行反思,想一想题中采用的数学方法和基础知识是什么,这样想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想法与解法.

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及时赞扬与鼓励

赞扬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每个人都喜欢被人赞扬,所以,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做对一道题的时候,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时老师都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多对学生进行赞扬与鼓励。学生停了鼓励之后肯定会更加勤奋的去学习去钻研,长此以往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会有很大帮助。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是建立在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对当前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总体要求的高度上开展和实施的。这是一项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能够对高中数学教学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模式探索。在未来,高中数学教学必须要坚持高效课堂的开展,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高效课堂的开展应不仅局限于高中数学教学,也要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篇6

高中数学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师理念的转变,是转变教学方法的前提,教师自身素质是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否施行的保障。教师必须准确定位自己和学生,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所应普遍重视的两个方面

其一,高中数学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其二,化解高中数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生通过教师的例题分析的演练观察教师对整个例题的解题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二、加强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建议

1、优化数学课堂结构

数学的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新授、巩固、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恰当地将它们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因素。教师在设计课堂层次时,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与学两方面协调统一,学生在获取初步的知识后,教师要让其自主练习,领会加深。其次,课堂教学层次要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有详有略,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记数学课堂比较的习惯

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 由于新教材的空白处较多,同学们可以把笔记记录在课本空白处,但应注意记在相应内容的边上,不能随意记录.这要求课前对上课内容做好预习工作,对上课内容应做到心里有数。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记笔记的方式。记数学课堂笔记主要是“四记”:一是记思路,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的,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最后得出什么结论;二是记纲要,以提纲形式记录课程的主要结构和逻辑线索;三是记要点,记下重要的定义、定理或计算的过程和结果,重要的例子、结论以及注意点和学习要求等,对教材中没有的补充内容更应予以注意;四是记问题,记下课堂上来不及弄懂的问题以及准备在课后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等。

3、注意掌控所课堂中提问题的难易度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的。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有经验的老师提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恰当、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必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解函数图像的时候,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初中学习的一些最基本的函数图像;在讲解如何画出函数y=x-2+1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复习函数y=x,在老师的帮助下再进一步变形画出y=x的图像,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画出函数y=x-2+1的图像,假如直接让学生画出函数y=x-2+1的图像可能就有些困难。

4、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解题思维

数学的解题思维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弄清问题(理解)――拟定计划(转换)――实现计划(实施)――回顾过程(反思)。理解问题首先就是要认真的读题,明白弄清题意,是解题思维活动这个过程的开始。转换问题是解题思维这个活动的核心步骤,将问题进行转化,转化成自己曾经做过的问题的类型,或是在大脑之中搜索例题,进行转化,转化问题是探索解题方向和途径的积极尝试和探索发现的过程,是思维转化的过程。计划实施是解决问题的应用。只能想不行,最重要的是能够将自己的思路工整、规律地写下来。另外反思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必要的步骤,但是很多同学都会忽视这个步骤,反思可以让同学们的思想得到升华,而反思也是思维过程的结束。因此,培养学生数学解题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三、结语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内容及课的类型灵活地选择相应的导语方式,通过优化数学课堂结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记数学课堂比较的习惯,注意掌控课堂中所提问题的难易度,以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解题思维等措施来切实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篇7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可以及时弥补数学知识点的不足,为学生概括出一条全面的数学内容,之后结合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同时还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进而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数学实效性的要求下,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反应水平,制订出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将高中数学课本中的重难点内容不断加以细化和精简,特别是那些函数和不等式内容,罗列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授予学生知识,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点。

2.有利于提高学生反思能力

数学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和概括知识点,还需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程度,总结出每个重点知识的学习技巧,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在学生做完的题目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加以详细讲解,真正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教会学生及时记录课堂笔记,在后期做试题中不断理解和吃透知识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会举一反三的反思能力很重要,学生一旦学会一种典型例题的答题技巧,在深度的挖掘和思考中,培养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下次再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时,就会游刃有余,学习成绩就会提高,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的策略

1.在备课方面提高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定好数学教学目标,精准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标准,之后再根据每年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时总结和概括,同时还需要学会比对每年大纲的不同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通过对数学知识的传授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学会用数学思维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第一步就是在课前备课方面,在备课阶段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来入手:首先,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数学知识点的连贯性,数学教材内容大多是先由浅入深,先理论后论证,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先掌握简单的知识点,逐步加深难度系数,然后总结概括出数学学习技巧,特别是答题技巧,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实效性。

2.在参与方面提高有效性

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是教师拿着教材例题反复解析,让学生通过这些例题来更好地把握数学定理,之后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做出相应调整。这时就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多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解答数学课堂的例题,对于学生不会的题型,可以先从定理或者概念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正确答题后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课堂参与度,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当然,高中数学教师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答题量,需要多关注学生对整个问题来龙去脉的认知,学会让学生先理解知识点,之后通过大量例题来巩固知识点,最后要学会应用数学技巧,提高数学应用能力。高中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之后引导学生将数学认知运用到答题上,真正提高学生的高度参与热情。

3.在提问方面提高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实效性,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提问,及时把自己对知识点疑惑的地方反馈出来,让教师有技巧地引导学生进行作答,保证在提问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时教师需要总结出数学知识点中哪些内容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更好地了解学生哪些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够,之后再正常加以引导和指导。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让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及时回答,对于那些回答不了的问题,可以先统一整理,之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加以讲解,避免相同的问题反复问,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始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和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优化,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一、BIM简介

BIM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的方法,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将规划、设计、建造、营运等各阶段的数据资料,全部包含在3D模型之中,让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中任何阶段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该模型时,都能拥有精确完整的数据,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目前BIM核心建模软件主要有Autodesk公司的Revit系列 (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领域)。

二、revit系列软件简介

Revit是Autodesk公司一套系列软件的名称。Revit系列软件是专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构建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一)revit的Architecture模块。

主要用于建筑外形方面的设计,包括体量模型,地形场地构建,建筑墙体、门、窗、楼板、楼梯、屋顶等基本构件的三维设计,支持渲染及动画展示。

(二)revit的Structure模块。

主要用于建筑结构方面的设计,包括基础、柱、梁、板、钢筋等基本构件的三维设计及动画展示。

(三)revit的MEP模块。

主要用于建筑设备方面的设计,包括暖通空调设备,电气设备及给排水设备的三维设计及动画展示。

revit不仅是三维设计软件,同样也支持平面图纸的出图要求,可以完成平面图纸上的标注、大样等功能。目前已升级到2014版本。

三、在课堂教学中revit系列软件的优缺点

(一)revit系列软件展示上的优势

1.三维动画演示比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在传统的建筑专业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还是通过板书及图片PPT进行演示的形式。学生通过文字和简单静态图片的描述很难形成印象。通过revit系列软件,对整个建筑进行虚拟模拟,全方位展示建筑的虚拟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建筑的认识。

2.可以用revit进行展示的建筑专业课程

(1)《建筑制图》课程,包括土建、电气、给排水等的制图课程。通过对三维模型和平面图纸上的一一对应,使学生更加明确在平面图纸上的各种符号及图例的意义。

(2)《工程预算》课程,包括土建、设备安装的预算课程。通过三维模型的展示,使学生明确工程量计算的实物及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对应关系。

(3)《建筑设计》课程,包括建筑学,结构设计,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的专业课程,通过形象的三维全方位演示,使学生有空间上的认识。

(4)《工程施工管理》课程。revit软件和AutodeskNavisworks软件搭配,进行建筑构件的四维模拟,形成施工过程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对于施工顺序,操作工艺等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5)其他相关CAD实训课程。在高校的建筑CAD实训课程中,传统是进行AutoCAD软件的平面绘制,可以增加三维设计的软件实训操作。

3.revit在课堂的应用实例

在学校建筑电气专业开设的《建筑概论》课程,通过revit软件进行建筑的三维模拟演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建筑的外形、功能及相关技术要求。在讲解建筑的平面及剖面设计方面,可以进行动态的设计及三维演示观察。相关的案例图片如下:

图1 建筑概论课程演示建筑整体效果

图2 建筑概论课程演示楼梯部分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在学校多媒体演示硬件上的不足

目前多数学校均已配置电脑和投影仪进行多媒体教学,但三维设计软件对硬件的要求比较高,如果电脑配置过低,则会出现运行缓慢等问题,但随着电脑行业的快速发展,会逐渐解决这个问题。

2.在学校多媒体演示其他相关问题

目前学校师资力量有所不足,大部分的教师属于专业教学,对这一款偏向设计方向的软件没有掌握,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培训,这对一部分电脑操作不熟悉的教师来说是个问题。

目前使用revit绘制的模型设计院视为知识产权,不会轻易拿出。所以课程的案例来源及素材也比较紧缺。

四、小结

篇9

(一)教师方面

当前,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高中数学不比初中数学,需要一遍一遍的讲解数学定义,性质、定理以及逻辑证明。但是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师还是在重复该种动作,老师在讲台上不厌其烦的讲,学生在上课时认真的被动的学习。在考前不断的回想笔记,在考试的默念笔记,但是在考试结束后全部都会忘记,这就完全是一种硬性的强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完全没有思考的余地。(2)高中数学不单单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的能力,还是一种对学生的直觉思维、潜意识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学科。但是因为老师主张的理论教学,这就导致了教师忽视了学生这多方面的培养[1]。

(二)学生方面

高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1)学生在受教育时是呈现着一种“被学习”的状态,其对于数学课程喜爱与否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2)因为学生对于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因此在学习方法上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他们只是将学习当成任务,而并没有更深层次去研究,这就导致了学习活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无法更深入的进行创新。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从上文的现状中主要可以看出三方面的问题,分别是教学氛围差、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引导力度不够以及高中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创新的兴趣,因此其创新思维方法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高中数学教学的氛围:有问题才有创新,在上文了解到,现阶段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都是对定义、定理以及逻辑进行一遍遍的反复讲解,学生则是反复的不断的背诵记忆,学生光是记忆定理就已经耗费了精神,也就没有更多的想法在数学课堂中提出更多的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设置提问换环节是师生互动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只有如此,师生才能够通过交流更为顺畅的解决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建立起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创造出师生、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以及创造性思维的班级环境。

(三)既然现阶段学生还是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这种依赖关系,引导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自主学习、达到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以调节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做到择优而导、导之有效。注重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学生思维滞留的障碍,从而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达到一种流畅性的提升,学会充分利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如在绘画一些长方体、球或圆柱等简易组合图形时,就是利用已学过的单一成分进行组合,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斜二测法将其直观图绘画出来。

(三)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内容兴致缺缺,这不仅是学生的问题,也是教师的问题。首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结合实际生活中带有美的图形或是图片提升数学的形象化、生动化。例如在刚开始教导立体几何时,就可以利用一些实体的锥模型或是球模型,指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特征,并发散性思维的思考现实生活中存在其他相似的或是有些联系的物体。

(四)逆向思维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法,能够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从结论出发,一题多解.这种开放题,能够促使学生使用不同的策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实现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篇10

不少的高中数学老师认为,高中数学知识系统抽象,需要老师抓紧时间教,至于课堂提问,主要是用于提醒走神的学生注意听讲。课堂上也有设问,常是老师自问自答。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该怎样“问”,才能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呢?笔者摘取几个课堂提问的教学片段和教学流程,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进行反思。

一、在复习引入环节

片段A:在《用裂项法求数列前n项和》一课中,授课的郑老师在课前引入环节,用复习内容设计提问,请同学举手回答,可全班同学无人举手。有些同学开始翻课本、笔记找答案。郑老师自问自答,从等差数列讲到等比数列,有同学偶尔跟了几句,有同学在笔记上记了一些。

片段B:在《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一课中,授课的张老师是到外校借班上课,因此,对学生的了解也仅限于课前的短暂沟通。张老师在引入时,以练代讲呈现例1:过点F(1,0)作直线L交抛物线y2=4x于A,B两点,若|AB|=8,求直线L的方程。问:你有什么解题思路?同学读题做题,无人回答。

反思:本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以旧引新的一个热身,却因为学生的不配合引入冷场。用复习提问和以练代讲是数学老师在课前引入常用方式。对于数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明确地把问题集中到几个概念点上,显然郑老师在预设提问时已经考虑到了回答的针对性。然而还是不够。若能在上一节课后先布置好本节课的提问要点,让学生课外准备,展示课上再用课堂提问呈现,这样课堂教学更顺利,学生课前也会为完成作业而有复习进而有收获。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以练代讲最能有效地暴露出学生存在的思维误区和知识漏洞。可张老师在课前引入中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难免有学生一时无从下手。若能把问题分解为几个单列知识点的过渡步骤,学生在回答时可单点突破,进入课堂学习会更顺利些。可见,立足学情是有效提问的根本前提。

二、在概念形成环节

课题组的刘老师在《椭圆》第一课时教学中,设置了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在第一个班级授课时,刘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椭圆图片后,问:“椭圆的图形有什么特点?该怎样表示椭圆的标准方程?”学生面面相觑,无人能答。下课后进行反思调整,在第二个班级授课时,问题设置为:(1)和圆相比较,发现椭圆有什么对称性?(2)和圆的标准方程相比较,发现把坐标系设置在椭圆的什么位置最适合?(3)结合椭圆的定义,怎样建立表示动点的关系式?借助圆的简单知识做基础铺垫,学生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提问中,顺利地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反思:同一个老师在两个水平相当的教学班中教授同一课时的新课,前后两节课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产生差距的原因就在于所提问题的指向性。在问题指向清晰,使学生能从前一个问题的回答中找到后续问题的思考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可见,问题指向明确是有效提问的关键。

三、在自主学习、探究应用环节

教学流程A:“反转课堂”观摩课《古典概型》的授课过程中,陈老师利用导学案,分小组讨论学习以凸显自主学习精神。陈老师设置了小组积分评比的办法,很好地鼓励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进入课程实质性阶段:自主、合作探求基本事件数。根据问题分组讨论,陈老师巡视点评,回答学生的即时提问,又请学生上台板演,这时学生有的讨论,有的说话,整个课堂明显松懈,且一节课时间用去大半,导致课堂练习及小结都不能及时完成。

教学流程B:课题组洪老师在高三年的复习课上,利用导学案,让学生课前自主完成知识梳理,课堂成了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阵地。如在《导数的应用》一课中,洪老师据此设置例题:设函数f(x)=(x+a)eax(a∈R)。问题(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由f’(x)=(ax+a2+1)eax。引入,设问1:f’(x)的值正负可由(ax+a2+1)确定吗?问2:关于x的不等式ax+a2+1>0怎样解?帮助学生突破“为什么分类”和“以什么标准分类”的疑惑。进一步提出问题(2)若函数f(x)在区间(-4,4)内单调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在问题(1)的基础上,突出临界点参数的取值问题,引导学生回归导学案中的要点梳理:若是函数f(x)在区间D内单调递增,则需要f’(x)≥0。用设问引领解题思路,与课前布置的导学案巧妙结合,实现难点的有效突破。

反思:导学案可以是课堂提问的延伸。利用导学案把问题前置,有助于学生自我掌控复习重点。在有限的课堂内,老师集中引领思路,解答疑难,重点更突出,并在解惑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自主探究的课堂容易失去掌控,流于形式。若能结合导学案,就能引领学生的思路,用高效融合的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可见,充分预设是有效提问的根本保障。

总之,课堂提问没有固定的模式,唯有立足学情,充分预设,清晰明确地提出问题,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此外,还得统筹课前预习及课后思考题的设置。提问时设几个台阶巧妙铺垫,用专业的教学机智与教育智慧为学生排疑解惑。这样,才能通过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创设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赵霞.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篇1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急速到来,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去探索事物的奥秘,学校教育不可能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重要的是把最基本的、最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教给他们。同样,数学教育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突出为一种探索精神。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数学教学不但要告诉学生“是什么”,而且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和“怎么来的”,学生不是盛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参与探索的主角,应把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告诉学生。现实的数学教学中,注人式教学法占主要地位,“满堂灌”的情况十分普遍,最流行的教学方式是讲和听。课堂上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数学的定义、性质、定理和逻辑证明,学生则认真地听和记。学生学习被动,独立思考、质疑和发表不同意见不足,从而造成学生“上课抄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时默笔记、考后全忘记”。针对目前这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结果还是不满意”的现状,同时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改造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充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二、如何构建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教育局数学教研室组织我们培训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案例,学习之后感慨颇多。怎么这么神奇,会有这样辉煌的教学成果并且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我们能不能借鉴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我认真查阅学习了杜郎口中学的相关资料,观看了他们课堂实录以及学校课程安排,发现我们不能照搬。第一,杜郎口中学是小班制,每个班只有二三十人,而我们每班都七十人之多:第二,课程安排不同,他们每天有三节数学课,分别是预习课,讲解课,复习课,而我们只有一节数学课:第三,也是最关键的,知识的难度不同,高中数学比较抽象,让学生自己讲解不太现实。虽然不能照搬,但我借鉴他们的一些方法,总结适合我们学校高中学生的教学方法,建立高效课堂。建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就是要在国家规定的课时内,高质量的完成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其核心内容就是教师要采取什么教学方法,什么教学理念,怎样组织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个人总结了这么几点: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因为喜欢一位老师。我在实际教学中利用他们这种心理,让他们对我有一种亲切感,他们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老师是为他们好!具体做法:第一,多听听他们心里话,了解他们每天在想什么,关注一些什么,比如,很多学生喜欢周杰伦的歌,一定有他们的道理,我也试着听听,然后和他们讨论,这样做之后,我发现学生在上数学课时比以往认真很多!第二,高中的学习相当的紧张,可能没有很多的时间进行当面的交流,而且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愿多说话,这个时候我采取了纸条交流的方式,让他们写下来,我也以书信的方式给他们回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怀,使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教师要把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多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关注,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全体学生创造一个愉快、温暖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还要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

(2)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

首先,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既要关注教材的知识体系,还应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及教学思路等。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教材解读到位,才能实现由用教材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转变。寻找联系,把握整体。钻研教材时,教师要注意数学知识的阶段性,善于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包括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生长点是什么等。二是教学内容对后面学习的影响,包括弄清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应为后继学习提供什么样的知识和方法准备等。三是习题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习题往往是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拓展,但要了解它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中的作用。钻研教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教材蕴含的思想突显出来,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把握知识的内涵。

其次,教师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教师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的话,又如何能上出一节高效的课呢?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教师的备课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还要督促学生进行预习,更确切的说让学生提前学习,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实行预习作业的方案,即每天除课堂作业外,还有预习我第二天要讲的例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来听,提出在预习时不理解的问题,我直接进行解答。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将学生熟悉的现实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使他们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数学问题,主动去思考与探索。

建立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高中数学作为基础课程的主要科目,急切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建立高效课堂,把学生从题山题海中解放出来,全面发展。正如我校的校训“为增长才智走进来,为振兴中华走出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得继续研究探讨如何能建立高效课堂,为振兴中华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高中时期的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已经完成了小学与初级中学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与学习技能。而高中阶段的知识难度加深,知识面更加的广阔,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顺利的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够为学生今后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高中数学知识与能力是理科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进行更高层次学习的基础。就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高中数学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科。很多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一开始难以接受,因为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的成绩,往往不知所措。可见,高中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高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优化学习的效果。

一、学习方法的传授

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大部分教师重视对知识的传授,重视课堂教学的质量,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课堂的学习效果不明显。很多学生表示,在一进入高中阶段,他们还是习惯使用初级中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没有良好的纠错习惯。学生们认为像初中一样,在课上听听,课下完成作业就能够学好高中数学学科。然而实际情况往往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会发现,在老师讲解的时候他们都能听懂,但是一旦让他们自己动手解题就变得无从下手,难以完整的进行题目解答,最终就只能收获不理想的成绩。面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真正的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学科学习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课前预习的学生却只是一小部分。很多学生觉得课前预习是极其浪费时间的事情,面对大量的作业,学生不愿拿出时间“浪费”在课前预习上。并且学生觉得自己以前没有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照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可见,课前预习是多此一举。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转变,对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与估测。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相比学生之前的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深。学生没有进行预习,基础再薄弱一点,往往就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就会有知识的遗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课前的预习,学生能够基本的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框架,能够对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基本的了解,在进行课堂学习时就能够更有方向性的学习,能够有效的提升学习的效率。

(二)课上听讲

课上听讲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进行数学课堂学习时,学生最重要的是做好课堂听讲工作。良好的利用课上的时间所产生的学习效果,这是课下花费两倍的时间都不能相比的。

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听讲时,学生首先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将课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利用起来。积极的进行思考,思维一直紧紧的跟随教师的讲解,争取尽可能多的掌握教师讲解的内容。其次在进行课堂听讲时,学生应该做好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记下,这有助于学生的复习与检查。面对众多的高中数学知识,记笔记是很有必要的工作。当然学生要学会合理的调节记笔记与听课的分配,不能因为记笔记耽误自己的听课,这样得不偿失。做好听课工作,有条不紊的做好课堂笔记是学生学好数学学科的基础与关键。

(三)课下练习

课下练习是学生学习的第二战场,是学生需要长期坚持进行的工作。课下的练习是对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检查,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真正的帮助学生熟练的运用知识,将数学知识真正的变为自己的东西。在课下练习中,学生需要做到的就是将自己做过的每一道题都弄懂,学会总结。其实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考察时,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有多少。因此在课下练习中,学生要做好纠错,并且不懂就问,真正的做到没有漏洞,将自己做过的题目最大限度的掌握。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

课堂是高中数学教师的主战场,是教师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不断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课前准备

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的规划,还需要了解教学的情况,学生的掌握程度与接收能力,真正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转变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课上教学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最基本的就是将知识讲解清楚,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讲解解题的方法,教会学生思考,使之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为学生更高难度的学习奠定基础。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课堂与学生的情况合理的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方式,灵活的组织教学,不只是将教学限制在教案的框框中,采用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高中数学学科的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

篇13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之解读

数学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其在高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地认识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才能更加深入地走进新课程。综观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有十大课程理念需要我们认真体悟:在构建共同基础与提供发展平台方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提高数学素养;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学生数学个性化发展为主,强调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方面,促进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对待“双基”知识的传授上,要与时俱进;在数学教学中,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提倡高中数学课程文化价值的体现,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加强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鼓励师生的教与学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当然,从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十大理念中,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改革的核心转变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充分考虑教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

二、透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常见误区

2004年,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区)率先进行高中新课改。随后,高中新课改次第推进,逐步展开。就全国而言,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第六个年头,它给一线的数学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譬如杜郎口中学课改的成功案例。但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全面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常常由于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和课程理念的抽象性,使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走入了许多误区。

1.课堂上过于追求生动,只求热闹不要纪律。

新课程十分倡导主动地观察、思考、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由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发生了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地“动”起来。然而,在许多时候,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老师却袖手旁观。特别是在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原理的推导、基本方法的运用上,淡化了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在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上,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活跃、热闹的结果是学生内心的烦躁和思维的混乱。

2.过度提倡合作学习,偏重形式忽视实效。

从知识结构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宜于合作学习。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效果期望度很高,动辄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交流;再则就是布置课题,实行小组探究。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很多所谓的小组合作的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其二,缺乏对合作学习适宜性的论证;其三,合作学习常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局面;其四,教师对其进行指导的力度不够;其五,合作学习的时间有限,使目标任务完成较为困难。这样的一种状况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求实效。

3.媒体辅助价值错位,多媒体运用泛滥成灾。

新课标在“教学理念”中提倡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必需手段,它以动静皆宜、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形象地表达了数学的本质与内涵,能有力地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但同时,倘若过度频繁地运用多媒体,而不讲求恰当性,则容易良成媒体辅助价值错位,反而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与质量。譬如说,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教学,重课件制作,轻内容传授,学生依赖于媒体学习,而无心于看书与记笔记;又譬如说,多媒体时常出现的故障,会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程序与心情,一些试题的演算和公式的推导,常在多媒体教学中一步到位,缺少必要的逻辑推理环节,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三、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四川高中新课改革的即将实施,标志着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必然发生相应的转变。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在实验省市区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更向广大的四川高中教师们提出了诸多挑战。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数学教师更应积极有效地转变教学策略,以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又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1.树立高中新课改的理念,转换教学中教师角色。 转贴于  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教师。高中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应首先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树立课改新理念。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新课改的理念,而且要从微观角度,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理解高中数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譬如,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等的了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尽快地适应新课程,由传统的教学型教师转变为教学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由传统的讲授法过渡到引导法、辅助法。在教学过程程中,教师应充分将数学学科特点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营造师生“教”与“学”互动的和谐课堂环境。

在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但教学动而要有度,闹而要有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环境。一方面,数学教师可采取科学有效的学习指导策略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譬如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恰如其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富有开放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外在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数学教师要注意运用教育智慧,抓住最佳教育时机,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譬如说,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对于学生在解题中的新观点新方法要大力鼓励,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通过这些方式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3.注重知识与实际联系,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数学教学实验的形式,组织学生搜集、制造测量仪器进行实验,展现一些结论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生动直观地学习知识。譬如,教师在进行欧拉公式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通过橡皮泥塑造出多面体,然后记录每个多面体的棱角、顶点数和面数,并进行比较概括,得出公式。另一方面,教师还可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教学知识,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运用函数、数列、不等式、统计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又譬如,引导学生参与建模活动,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涛.高中新课改.四川吹响集结号[N].教育导报,2009-09-26.

[2]吴亚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26-28.

[3]万修海.透视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若刊误区[EB/OL].胶南教育信息网,200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