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 beginning Of the 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 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 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 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 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
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 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 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 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篇2
宏观经济;形势;财政政策;取向
当前我国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扩大内需上面,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状态,改变了传统的财政政策,使得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能够适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发展速度。财政政策是我国政府实施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因此要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稳速增长、调节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我国公共型财政政策的优势特点。
一、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金融危机形势,因为美国经济形势的复苏已经逐渐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其次,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也与我国经济不景气一样,全球贸易化的整体环境还在不断地恶化当中,全球的出口型需求率普遍下降,而我国人民币的升值也对我国的出口外资和引进外资的形式非常不利,进而影响到了我国的整体经济。我国的宏观经济自从2010年开始以来有着经济复苏速度快的特点,而我国的经济复苏又是严重依赖于我国政府政策效应的,因此我国的经济复苏速度又表现出了先快后慢的特点。我国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全世界国家中一直排在首位,我国的投资力度和消费能力都在飞速的增长当中,2014年我国的宏观经济一直在新常态的状态下保持着平稳的趋势运行,并呈现出了平稳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调制,生产质量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大好经济形势。从2015年以来,我国国家一直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将短期性的增长政策同中长期性的改革、产业结构链调整政策联系在了一起,使得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缓中有序,稳中前进。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比较积极的变化,我国的房地产销售量也明显增加,从而带动了整个房地产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呈上升趋势,而且整个社会消费品的总体零售额也在上升性发展,虽然我国经济的出口额还是有些波动,但是从实际总体趋势来看出口额的降幅还是呈收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49.6%,高于第二产业5.9个百分点,而我国最终消费支出额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总生产率的贡献值为60%,城乡收入的差值进一步减少,能耗下降,我国的节能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出现,新增长型的动力系统也在形成过程中,高新技术型产业的增长值依旧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新能源汽车行业,铁路行业的效益增长速度高于50%,网上消费额也保持在高速增长趋势之中。伴随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财政政策的调整,我国的部分物价有了回升趋势,从而带动了服务型产业价格的总体回升。在G20峰会讨论期间,我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同志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仍然有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我国作为成员国的一员,必须要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来面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状态,要不断拉动我国国内内需,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避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衰退,避免经济风险危机的发生。
二、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总体经济形势,结合我国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我国采取了宽松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综合了社会总体需求,从而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发挥着政府部门的财政职能,逐步减小了城乡差距,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全方位、宽领域的协调性发展。
1.增加政府投资支出。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就是要降低政府消费性的财政支出,根据资产边际效应原理,我国经济增长是依靠于较高的投资率的,所以当政府投资增加后,就会相应地提高社会的生产力,而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而由政府进行财政性支出,可以保证各级政府的投资,进而控制政府的消费性支出。
2.适当发行国债。国家的赤字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积极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财政赤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扩大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复苏,而短时间内的政府支持需要非常庞大的资金支持,最快速、最有效的资金渠道就是国家发行国债,所以为了保证政府的投资计划能够顺利得到实施,保证我国基础性设施建设,我国政府将采取适当地发行国债的财政政策投资,实行赤字政策,从而刺激社会总体需求。
3.提高税收征管力度。通过增加税收的方式也能够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提高税收可以使我国国民的储蓄水平得到提高,进而政府将国民储蓄水平中增长的那部分税收资金进一步用于民间的投资,加强经济增长的能力,因而我国政府必须要加强税收的征管力度,当前我国税收的监管力度不够,所以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税收资金流失,近几年来,税收的流失程度大约在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1%,也就是每年的税收流失程度大约是每年税收收入金额的8%左右,因此提高对税收部门的监督征管力度非常重要,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还可以运用降低税率等政策防护方式来缓解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困难,使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4.扩大农民需求。当前我国农村的消费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而农村的有效性需求不够,从而造成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和生产产品产能的过剩,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更不应该忽视农民的生活需求,因此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必须要扩大农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财政资金补助,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直补、粮食直补、农产品生产器具购置的财政补贴,从而稳定农产品销售,从而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性水平,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大对新型化农村的医疗投入,加快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实现,将农民从传统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产品的需求中解脱出来,还要进一部分改变农村文化的消费水平,提高对农村道路等基础型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农民对各类工具的消费水平。
5.加大科技投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金融危机造成的我国许多出口型企业破产,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造成的企业利润较低,因此只有提高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才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通过科学水平的发展,能够大大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我国企业竞争的核心力,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并帮助我国中小型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企业创新性、改革性发展力度,鼓励政府、企业加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投入程度。
三、结语
财政政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经济调节性手段,可以在当今经济发展状况低迷的情形下发挥自身有效的功能作用,因此国家必须要根据当今经济的发展形势而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才能够保证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长期发展。在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时可以增加政府投资支出,发行国债,提高税收征管力度,扩大农民需求,并且加大科技投入,从而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坤,张鹏.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财政政策取向——全球经济再失衡态势初显与中国创新驱动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15,07:78-85.
[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等.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3-50.
篇3
一、当前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
(一)出口形势不乐观
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在今年一月、二月都呈现负值,这说明我国今年一月、二月的商品出口金额出现了下降。出现这种现象,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春节假期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全球的经济形势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2015年,全球经济整体出现萎缩状态,各个国家的出口贸易量都有所下降,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在去年的商品出口量占全世界总出口量的12.3%。而在今年年初,这一比重则达到了13%[1]。但是这并不说明我国的出口贸易有所好转。相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为了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开始大力扶持制造产品出口,出口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各个国家正在从疲软的经济形势下恢复过来,在出口贸易上对我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要积极寻求出口贸易的新出路,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需求会出现增加,我国必须抓住这一良好机遇,与欧盟、韩国、澳洲等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促进我国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往来。我国政府要对出口贸易予以扶持,加强出口贸易管理,对外贸企业的税收采取优惠政策,降低我国出口贸易的压力。
(二)投资增速大
从我国的投资形势来看,今年年初的投资增长速度有了明显增加,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2各百分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增长了2个百分点,建筑项目的投资总额增长了9.4个百分点,工业产品总收益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8个百分点[2]。这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和优化当中,企业在扩大产品的生产小说规模的同时,也在积极利用各项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企业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产品生产水平的提高,大大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投资增加,比如原材料和生产资料等。
(三)消费能力增长
由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于基本生存之外的花费也越来越多。对这些巨大消费潜力的合理挖掘,能够带动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我国在今年年初推行减税政策和支持产品创新的政策,这大大提高了我国服务业的服务质量,让服务业得到了良好发展。政府的这种行为,伴随而来的是我国人民消费能力的大大提升。我国目前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居民的意识发生了转变,消费意识大大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基本生活需求更多转向其他需求,这就为服务业和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二、我国应该采取的经济政策
(一)财政政策方面
从我国目前的金融形势来看,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政府的当前目标是将财政赤字率控制在3%以下,不要让财政赤字的金额超过2.18万亿元这一数值。我国政府要从财政预算着手,通过调整财政预算的分布,来控制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督促我国的各项产业向着高科技、智能化、全自动的新型产业转变。为了降低我国的财政赤字,我国要对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采取减税政策,为新兴企业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减轻其发展负担。我国在过去的几年当中,财政预算的分布不均衡,前半年少后半年多,这不利于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调节。这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货币政策方面
我国的信贷行业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贷款的利率逐渐降低,信贷业务的运营水平比较低,这是由世界上复杂的金融形势决定的。面对这种形势,我国要采取比较稳定的货币政策,让信贷业务的增速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提高信贷业务的运营水平。政府要尽量避免通货膨胀,维持汇率的稳定,确保我国货币的价值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如果货币政策太宽容,就会由于溢出效应造成泡沫经济泛滥,资产价格虚高,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三)加强投资有效性
在2016年,我国要将投资增长的速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加强投资有效性上。首先,我国的财政预算中要挪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项目的建设当中,优先完成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强债务管理,限制置换债务的数额限度,避免由于政府债务而产生经济风险。最后,我国政府要放松对民间资本的投资限制,让更多的资金流入到发展薄弱的环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加强投资有效性的过程中,我国政府要始终坚持财政与金融的协调发展,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与执行情况。
(四)扩大房地产需求
房价的居高不下,不仅是困扰着我国人民的生活问题,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过高的房价给买房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抑制了人民的购买需求,不利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此,我国应当适当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提高员工住房公积金的金额,或者降低二手房交易的税费,刺激人们的购房需求。我国要积极抑制房价上涨的速度,建设更多的保障房来缓解房源紧张的状况。
我国的经济形势与世界金融形势息息相关。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政府要积极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问题,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加强投资的有效性,有效带动资金流动和行业发展,扩大房地产等行业的需求,降低金融风险,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后危机时代是指一次大的经济危机过去后,虽然最主要的经济问题已经解决,然而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所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该危机依然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世上最大的经济危机为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雷曼公司破产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全世界,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倒退,人们的购买能力收缩。虽然这场经济危机在持续一年以后已经结束,然而它依然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即形成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有两个标志,一个标志为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否稳定且持续增长;另一个标志为金融市场的各项指数是否已经稳定到如经济危机以前一般。从这两个标致来看,目前全球并没有从后危机时代中走出来。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
1.国际形势
后危机时代让国外各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发达国家为了稳定国家的经济形势,以大量发行货币的方式缓解危机。美国、英国、东欧国家及日本都曾以透支国家的信用,大量印钞的方式缓解危机。大量印钞的结果通常会引起通货膨胀,然而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美国大量印钞的结果是将经济危机的结果转嫁给它国,由它国与美国共同承担经济危机,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也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这与美国的大量印钞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中国的经济以稳健的方式发展,所以在2007年至2008年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中国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没有因此减退。中国在经济危机时一枝独秀的状况让发达国家产生焦虑感,为了转嫁矛盾,发达国家将焦点转向中国,对中国采取不公平的经济政策。比如美国以中国的轮胎案、特保案为理由强行要增加关税,同时要求人民币升值。发达国家的经济策略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要面的一个难题。
2.国内形势
拉动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不平衡,它体现在投资过多而消费不高的状况上。中国的内需难以拉动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关,目前中国的福利保障欠缺,民众不敢随意消费;同时也与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发展有关,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拉大贫富差距,使大量的民众不敢随便消费。后危机时代,我国的投资和消费问题显得更突出,它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平衡也在后危机时代显得突出。我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依靠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第二产业为主,相对投资较少,能产出大量经济利益的第三产业还未完全展开,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萎缩,其它各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这使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减缓。
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以依靠第二产业带来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两大隐患。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如果自然能源长期大量的消耗,未来我国的自然资源将不能再支持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现在体现得更突出,以山西为例,山西原属于我国产煤的大省,然而现在山西部分县市已出现缺煤的现象,更有部分县市因为煤炭资源开采过度,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出现沙尘现象。北京及一些其它的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现象,它使人民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治理。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未来政策的取向
1.构建拉动经济发展机制推动消费
投资、消费、净出口是使经济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从2008年起,我国利用经济危机时期加强对外投资,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然而必须看到中国经济的崛起使发达国家感受到威胁,他们利用种种借口给中国对外投资设下屏障,且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经济紧缩限制了我国出口的范围。我国必须意识到一味增加对外投资,依靠对外出口并不是使经济发展的长远办法,我国需要从政治上调整贫富差距、政策上保障民众福利,用拉动内需的方法才能让我国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2.改变政治环境构建新的经济制度
篇5
2013年宏观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多变,国内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复杂,我国宏观调控紧密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既定方针,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与针对性,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宏观调控目标基本实现
适应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和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2012年十后,我国不再追求高经济增长,而是更加重视结构调整和增长质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按照“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措施。首先,从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确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保证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只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就要尽量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同时,扩大了“营改增”试点范围,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等领域改革。再次,着力调整优化结构,积极培育信息消费,增加节能环保、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中西部铁路等方面的投资,促进养老、健康、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发展。这些稳中有为的配套政策措施,稳定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市场信心,保证了经济平稳运行。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7.7%,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预计全年经济将增长7.7%,工业增加值增长9.7%,可完成全年预期调控目标,经济发展平稳开局。
(二)三大需求保持基本稳定
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占投资的22%;二是既具有投资功能也具有消费功能的房地产投资,约占投资的25%;三是企业主导的制造业投资,占投资的33%左右;其余为农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等。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9.9%,较上年同期放缓0.8个百分点。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成为今年投资增长的主动力,1-11月增幅同比加快9.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好于预期,增幅同比加快2.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在产能过剩的重压下,增幅同比放缓4.2个百分点。消费增速略有回落。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3%,增幅同比放缓1.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减速以及零售物价涨幅回落使得消费增速放缓。分行业看,住房、汽车等消费龙头市场呈现购销两旺局面;信息消费、网络购物新兴消费业态与消费模式快速增长;餐饮、粮油烟酒、服装鞋帽和石油制品的回落幅度居前。消费结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国家扩大消费,鼓励新增长点政策逐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央提倡勤俭节约,严格公务消费有效抑制了公款吃喝。尽管餐饮、娱乐消费增速较往年同期可能有所放缓,但节省支出应用于其他方面,没有减少国内需求。
外贸出口平稳增长。1-11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8.3%,增幅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基本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提高,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由于我国经济的逐步企稳回升以及大宗初级产品价格的明显上行,下半年以来,我国进口增速逐步回升。
(三)价格总体平稳,不同领域价格出现分化
今年以来,由于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强、宏观经济总需求仍显不足,产能过剩压力较大,我国价格整体相对温和,但不同领域价格出现背离,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工业品价格连续下跌,房地产价格涨幅较大。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涨幅与上年同期持平,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涨幅相对较高,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2.7%。生产者价格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延续负增长态势, 1-11月份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已连续21个月下降。房地产价格涨幅较高。社会普遍关心的房地产价格今年以来呈现持续上涨局面,上涨幅度偏大,按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全国商品房价涨幅达到8.1%,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
(四)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以来,我国在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方面呈现出新变化。一是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长8.4%,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5%。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成为结构调整的亮点与重点。前三季度,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5万亿元,增长35%,软件业完成业务增长23.7%,信息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并有力带动了物流、仓储、邮政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就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列入2013年公告的19个行业落后生产线已实现关停。二是民间投资比重提高。1-11月份,我国民间投资比重达到63.5%,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投向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资金增长较快,尤其是第三产业增速提高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投资体制改革的推进下,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准入放开,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三是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东部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向中西部加快转移,信息、医药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增长率先企稳。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得到释放,东中西地区各自的动态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四是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国家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机制建设,6月深圳碳交易市场上市,9月出台“大气10条”,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降低3.6%。
(五)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特别是随着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发展加快,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速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国就业弹性大幅提高,每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吸纳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12年增加至164万人。1-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4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就业人数增长最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服务部门就业人数增速较高。
阅读2
当前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
我国经济从10%左右的增长速度向目前8%左右的速度转换后,出现了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货币政策扩张后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和其他虚拟部门、政府通过基础设施拉动经济增长带来负债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入减缓等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风险是体制改革滞后的结果,是新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表现,也是应对金融危机期间大规模扩张政策的代价。
(一)产能过剩制约经济回升程度
我国的产能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一方面,我国产能过剩行业已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扩展到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战略性产业,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5%,处于严重过剩当中,有的处于绝对过剩状态。另一方面,过剩行业的投资仍在增长,而且大部分为现有水平的重复投资,过剩程度进一步加剧。在中期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背景下,如果不能加快淘汰和兼并重组,过剩行业的利润会继续下降,优秀企业难以发展壮大。
(二)财政金融风险调控难度增加
近年来,财政收支矛盾日渐显现,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受到制约,债务风险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货币投放量偏大,货币环境宽松,融资平台公司负债增长较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我国广义政府债务增加到占国内生产总值近50%左右,这些负债中很大一部分只能依靠出售土地收入支撑借贷和偿还,或者举新债还旧债。为继续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融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大规模扩张影子银行业务。随着国内企业兼并、破产增多,部分理财产品信用违约风险提高,这些因素积累导致金融风险不断上升。
(三)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系统性风险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在调控政策、实际需求、区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明显分化走势。一方面,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继续累积。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房地产调控并没有抑制住房价上涨,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不断飙升,远远超出居民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我国部分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自住与投资需求不足,出现了严重过剩局面,部分城市价格出现连续下跌。
(四)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在产能过剩影响下,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负增长,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显著提高。2005-2012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年均增长14.4%,2010-2012年农民工月均收入年均上涨17.4%,企业用工成本提高。环保成本、土地和资源产品价格呈现刚性上涨局面。在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微利经营,影响未来投资、技改等生产经营活动。
(五)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强,但结构性矛盾突出。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变化,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吻合,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表现在行政与内勤人员供给过剩,大专院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脱节就业形势严峻,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较强,短期就工现象突出,而技术工人和高端技术研发人员严重短缺。2014年,我国大学生将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过剩行业下岗职工增加,结构性失业趋于严重。
阅读3
我国仍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
(一)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
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情况有望好于2013年,增长格局逐步由新兴经济体主导转变为发达经济体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世界总产出2013年增长2.9%,2014年增长 3.6%,提高0.7个百分点。经过五年的调整,发达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明显降低,“再工业化”等结构性调整措施效果初显。美国经济在页岩气革命、出口倍增计划、智能制造等众多经济战略拉动下,消费市场再度启动,房地产市场走出谷底,IMF预计,2014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6%,比今年提高1个百分点;欧洲随着成员国财政改革以及救助机制的完善,欧债危机冲击逐步缓解,出口竞争力回升,2014年欧元区经济有望实现微弱增长;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刺激下,仍将保持温和增长态势。但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动能疲弱,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增长放缓、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三者叠加下,部分国家金融乃至实体经济可能出现危机,成为明年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美国等国家的货币政策存在退出可能,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方向不确定,全球债务风险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区域动荡给世界经济带来不稳定性。世界经济向好,整体有利于我国外需回暖,但全球经济领域存在的复杂性亦将给我国进出口带来不确定性,我国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发达国家需求回升对我国出口拉动有限,而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对我国出口将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吸引外资难度将加大。同时新兴经济体减速将推动国际市场大宗初级产品价格稳中趋降,有助于降低我国进口成本,并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
(二)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我国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国内需求扩大和供给改善潜力巨大。
1、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将极大调动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新一届政府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推进经济、行政领域各项改革,已陆续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在明年将会继续发挥积极成效,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增长动力,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未来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做出全面部署,在财政、金融、行政、价格、城镇化等领域改革步伐加快,这将极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调动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积极性,释放制度改革红利。
2、国家努力打造“经济升级版”,调整优化结构展现良好态势。区域方面,东部地区不断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目前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经济增速率先企稳。由于东部经济总量大、占比高,未来有利于带动全国经济稳步运行。产业方面,第二产业比重回落,第三产业增长较快,服务业发展加速,新兴产业增势良好,新兴业态蓬勃兴起,经济增长潜力逐步累积。企业方面,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倒逼下,部分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升级,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水平有所提高。今年以来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利润上升,增加了企业扩大投资、强化技改等生产经营后劲。
3、我国国内市场空间广阔,扩大内需潜力巨大。当前我国储蓄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仍将可以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在高铁、城市基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棚户区改造以及保障房建设等领域仍有较大的投资需求空间。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收入增速和水平都有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奠定了基础。我国不断突破户籍、土地、教育等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障碍,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内需增长注入新动力。
4、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宏观政策仍具备运用空间。今年以来,我国在宏观调控上创新思路,提出了“底线思维”理念,确定了按“上下限”调控的合理区间,采取了与“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调控方向、力度和时机的把握上,在调控手段和工具的使用上,都增加更多的鲜活经验。总体上讲,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仍具备较大的空间,国家总体资产负债安全,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余额均处于安全线内。银行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较高,有足够多的调节流动性手段和工具。
阅读4
2014年宏观调控政策
2014年,既要着力化解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缓解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问题,也就是要“去产能”、“去杠杆”、“去泡沫”,又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防止结构性失业。因此,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4年,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经济回升势头并不稳固,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财政支出和必要的结构性减税来带动和引导社会需求。同时,民生等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财政支出刚性较强,深化改革和推进转型升级也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稳定财政赤字率、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以及结构性减税上。建议2014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安排9500亿元,比2013年增加1500亿元;中央代地方发行4000亿元国债,和2013年持平。全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到13500亿元,赤字率约2.2%。结合税制改革,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将邮电电信业和铁路运输业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清理规范区域优惠政策,转向实施产业导向税收优惠;实施煤炭等品目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增加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铁路、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战略,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拓展地方融资渠道,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举借债务,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监控。
(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4年,为了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避免触发潜在财政金融风险,货币政策不宜过紧;同时,为“去产能”、“去杠杆”、“去泡沫”和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货币政策也不宜过松。因此,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稳健取向,并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考虑到目前货币存量过高以及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之间的经验关系,建议2014年广义货币增长13%,和2013年预期目标一致。加强流动性调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适度增长,稳定市场预期;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加大对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企业、三农等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贷款利率管制的完全放开使利率市场化大为推进,市场利率对资金的配置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金融调控开始从数量调控为主逐步进入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并重的阶段。应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和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和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平稳波动。市场利率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仍需改进,应逐步完善利率间接调控的基本框架和基础条件,适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价格型工具的政策有效性。
(三)积极扩大有效需求
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信息消费,养老、医疗、保健消费,环境消费等新业态;改善消费环境,推进流通环节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消费品流通成本,加大食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品质安全。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取消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切实保障企业和个人投资自;发挥政府投资对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调整预算内投资结构,大幅压缩用于一般竞争性企业项目投资,适当减少可利用社会资金的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停止建设楼堂馆所等投资;深入贯彻落实“新非公36条”,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确定重点投资领域,加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支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加强农业、水利投资等,充分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保持传统出口优势,同时形成以技术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带动关联行业出口的新模式,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加强与相关国家与地区的自贸区建设,稳固推进投资协定谈判;全面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探索改革新路径,推进服务贸易增长,扩大金融、教育、文化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与服务,简化审批程序,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积极性,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加大对国际大通道内外互联互通建设的协调力度,积极推进陆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努力开拓国际经贸合作新领域;扩大国内转方式调结构所需设备和技术等进口,增加原油、贵金属、粮食等初级产品进口。
(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一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落实“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二是化解产能过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的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是完善市场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等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更具竞争力、更具优势的主导产业,从根源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三是加大环境治理与保护生态工作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节能减排;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力争实现资源能源循环利用;落实和完善大气污染治理计划及配套政策,重视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四是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细化区域政策指导的空间格局,注重产业区域间梯次转移;加强跨省区、跨流域、跨行政区协作与共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点的经济圈与经济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生活水平。五是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组织编制实施重点城市群发展规划,各地因地制宜编制和实施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模式、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不同区域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试点。提高东部地区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五)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关注农民工、社会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情况。二是重视结构性失业问题,鼓励技术教育培训,同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做好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三是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符合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主要思路是通过加大供给,通过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同时重点增加住房建设用地供给,提高土地容积面积,打破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状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抑制房价、扩大住房消费。
(六)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需要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一是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和规范力度。制定统一标准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格限制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将融资平台的资金、负债以及项目效益等公之于众。二是尽快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合理举债,短期内加大财政部地方政府债的力度。三是建立有效的偿债机制,地方政府应通过出售、转让或证券化国有资产偿还债务。四是研究中央政府救助地方政府的条件和惩罚措施,包括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约束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
(七)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把经济体制改革分为四类,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改革等,属于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地方和部门可以授权操作,2014年有望推进实施;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包括房产税等由于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将加快研究提出改革方案,待全面统筹和审定后,适时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等由于认识有待加强,将先行试点,探索规律;涉及到修改现有法律的改革如生态保护、土地法修订等,将加强研究,尽快启动。
阅读5
2014年基本经济走势
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分析和2014年我国经济政策导向,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篇6
从工业生产走势看,在经历了从去年9月份的最高点持续下滑到今年2月份见底后,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稳步回升。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总体上呈企稳回升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84.62亿元,同比增长19.4%,比上年同期回落9.6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前7个月、前8个月增速分别加快0.8个、1个和0.4个百分点,居全国各省区市的前列。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22%左右,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
从同定资产投资看,呈现高开低走、渐趋平稳态势,但总体投资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今年一季度,全区完成同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同比增长47.8%,高出全国1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980.3亿元,增长35.4%,快于全国同期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01.57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125.58亿元,同比增长30.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53.14亿元,同比增长39.7%。在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同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别达到3000亿元和1900亿元左右。预计全年同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在7500亿元左右,增长35%左右,比上年同期提高近8个百分点。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我区消费需求已呈止跌回稳、逐步上升态势,城乡市场销售较旺。
今年前三季度,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达2015.1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86.9亿元,同比增长19.2%:县及县以下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8.2亿元,同比增长21.7%。分行业看,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83.8亿元,同比增长19.1%:住宿和餐饮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05.5亿元,同比增长21.1%:汽车类增速最为突出,实现零售额141亿元,同比增长34%。从月度运行情况看,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呈现逐月稳步提高的态势。其中3月份累计增长16.7%,6月份增长18.2%,9月份增长19.5%。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左右,总量达到2850亿元左右。
从财政和城乡居民三项收入看,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但收入增长的结构和可持续性存在很大压力。
今年以来,我区经济企稳回升带动了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040亿元,同比增长26.7%,高于全国21.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60亿元,增长37.9%,总量居全国第十二位、西部第二位,增幅连续9个月居全国第一位。但财政收入结构还不尽合理,非税收入总量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35.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4个百分点,增量占一般预算收入增量的60.3%,存在着用非税收入弥补税收歉收的现象,收入质量有所下降。预计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380亿元左右,增长25%左右,比上年同期回落7.5个百分点左右,
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0元,增长11.4%,其中工资性收人8484元,转移性收入2639元,表明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但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都较上年有不同程度回落,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0元,增长11%左右,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5114元,增长11.5%,其中家庭经营收入3753元,工资性收入764元,农牧民家庭经营收人主要来自农牧业,按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估算,全年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增长8%左右,今年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较好,转移性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劳务收入增长比上年略有提高,预计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增长10%左右。
从金融运行情况看,信贷增速较快攀升,各项金融指标明显放大。
前三季度,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967亿元,增长31.5%,超过全国增速13.1个百分点。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254亿元,新增贷款1746亿元,已超额完成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全年新增1500亿元的目标,超过去年全年增量868亿元,同时贷款新增额超过存款新增额96亿元,贷款增速42%,增幅比去年高近27个百分点,超过存款增速10个百分点。在全部贷款增加额中,短期贷款增加592亿元,占到全部贷款新增额的34%:中长期贷款增加1126亿元,占到全部贷款新增额的64%,中长期贷款的大幅增加有效满足了全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为我区实现全年经济较快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2010年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我区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历史性新台阶的关键年。从国际环境看,随着世界各主要国家和经济组织积极救市措施的实施,美欧日等经济体出现改善迹象,新兴经济体明显复苏。从国内环境看,今年全国经济逐步回升并持续向好,明年国家将在有效防控通胀预期下,继续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性,说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也有利于我区经济发展。但是,当前世界实体经济复苏乏力,新的经济模式没有形成,我国经济的复苏基础还不太牢同,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较多,我们必须看到,明年我区经济运行还将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只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从保增长方面看。尽管增长的趋势较为稳固,但仍有企业投资意愿和信心不足、企业效益提高缓慢等压力
一是企业受盈利预期不明显、生产订单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投资的意愿和信心就会发生动摇。从今年看,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在以政府项目牵头拉动第一波投资之后,能否及时有效调动大量社会投资,提高企业投资信心,已经成为能否促进明年我区经济继续向好、增强内生动力的关键
二是工业企业效益下滑风险依然存在,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促进我区整体经济回稳向好面临的主要任务,明年我区工业经济将面临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行业产能过剩,主要工业
品价格仍有可能在低位徘徊。再考虑到企业消化今年为保增长而增加的库存,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使得企业现有资金主要用于维持生产,而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比重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制约工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从惠民生方面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就业水平以及社会保障能力的难度加大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在短期内难以突破单一结构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速仍将滞后于全区GDP、财政收入增速。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看,7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工资性以外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在城镇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一直没有大的提高,而城镇居民工资增长却长期在低位徘徊,从农牧民收入看,70%以上的收入仍然依赖农牧业,即土地和草场收入,增收渠道也主要依靠农牧业增收来保证,而目前我区的粮食单产已达500斤,受自然资源和科技水平制约,增长空间已非常有限,全区牲畜头数牧业的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空间非常小。二是受就业结构性矛盾制约和影响,全区就业压力仍然巨大。三是我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宽、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高、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滞后,依然是影响我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滞后、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和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将影响我区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步伐缓慢,首先矿产资源开采业整体对地方贡献作用比较小。主要表现在地方在矿产资源转化增值中受益较小、与区外煤炭省市相比较税费比较低和存在部分利益外流现象。其次是利益分配在各相关体之间存在很大矛盾。主要表现在当地政府和中央企业、企业与居民以及资源开采地政府之间。第三是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存在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对非法开采资源的监督存在漏洞、对矿业权配置中条件执行方面的监督不完善和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政策不统一三个方面。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我区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目前我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关注来自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区传统产业基础仍不牢固,另一方面,风电设备、多晶硅、煤化工等产业出现全同池围内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在这种趋势下,作为我区新兴产业的风电设备、多晶硅、煤化工等相关生产企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加之很多项目都是近一两年密集上马,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在低价持续甚至继续下跌的情况下,与国内外厂商相比竞争力相对弱的我区企业,市场恶性竞争将难以避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并将面临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人员下岗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三是我区服务业和中小企业总体发展依然缓慢,我区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03年以来持续下降,已由2003年的41.9%下降到2009年前三季度的35.2%,增长速度自2004年达到22%的高点以来,一直处于下滑区间,2009年前三季度有所回升,增长14.7%。从2003到2008年,服务业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地区生产总值2.7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由2003年的7.57下降刮2008年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释放民间投头,2010年我区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预计GDP增速可达17%以上。
(一)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大力改善民生状况作为我区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
将“保增长”与“惠民生”并列为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区经济运行的基础不稳固与民生状况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同样突出。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仅需要保持经济总量平稳较快增长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协调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商的关系,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经济增长新活力,最终是要把发展和改革的成果,以及振兴经济的措施不是让一部分人先收获或先富起来,而是要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并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各个群体之间良性互动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应对复杂形势的思想和行动,更关键的是把保增长、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发展更好地引导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防止为“保增长”而只见总量增长却忽视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一是继续做大做强资源型产业。二是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消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
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素质。依托我区铝加工、有色金属工业园区,加快承接铝深加工产品、铜、铅、锌冶炼及深加工产品项目。围绕建设装备制造基地,重点承接煤炭生产设备、发电设备与风力发电机制造、汽车及配件、化工机械及农牧机械装备配套等项目。依托稀土资源,建设集稀土研发、生产、应用和推广于一体的世界稀土新材料基地,重点引进稀土研究、开发科研机构(公司)和专利技术、工艺,承接高性能技术成熟的稀土永磁、稀土发光、稀土储氢、稀土催化材料项目等,围绕建设服务于电力和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的“大电子”制造基地,重点承接一批发电、输变电配套设备和电器开关设施、仪器、仪表等项目以及多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等硅产业项目等。
(三)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惠民生的长期任务来抓
广开渠道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一是加大财政扶持资金的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提高农牧业比较效益,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牧民向农牧产品深加工业转移,带动工资性收入的提高。二是强力推进农村牧区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在全区全面实施“企村对口帮带”工程组织企业与嘎查、村开展结对帮带活动,加快农村牧区工业化进程,同时大力发展与其相配套的教育、信息、商贸、物流等新型第三产业,提高农牧民非农牧业收入。三是扩大惠农惠牧、惠土地惠草场、惠粮惠畜的补贴范围,构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政策保障机制。自治区财政支农支牧投入的增量要占到年度新增财力的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牧区的增量要确保高于上年,并实行政府土地出让金50%用于农村牧区,设立现代特色农牧业专项基金,提高对特色产牧业的补巾标准,加大对设施农业
的补贴,免除对牧区建没项目配套资金,四是加大自治区财政向牧区倾斜的力度,出台肉类、奶业、绒毛等主要畜产品储帑制度和最低保护价制度,增加对肉牛、肉羊这两种草原主要畜牧品种的保险补贴,出台长期的退牧还草政策,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的内容和实施范围,建立以直补为基础的牧民收入补偿制度。
建立城镇居民增收长效机制,一是改进和完善各类企业职工工资稳定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制度,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立劳动定额标准符理体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二是加快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的挂钩机制,随着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倍增计划”。三足鼓励和引导城镇居民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创业增收的主渠道,积极投资发展文化、社区服务、休闲娱乐等新型消费业,发展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
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水平。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为发展重点,努力拓宽城镇就业渠道,一是对就业量较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地区,实行价格补贴和财政补贴政策,减轻这些行业和地区的就业压力,二是减免企业的各种社会保险费用,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对自主创业者提供财政优惠政策,除安排创业扶持费用及长期低息贷款用于创业资金外,在税收方而实行更为优出政策。加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力度要把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技能型劳务输出产业,加快农村牧区劳动力的稳定转移。
扩大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把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展到所有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重点解决低收入对象、弱势群体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推进大学生参保工作,2010年内力争达到全覆盖,认真落实政府补贴政策,2010年基本解决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积极推进医疗保险盟市级统筹和农牧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工作,逐步使医疗保险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将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无业人员、农民工等各类人员纳入到医疗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健全农村牧区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农牧民的参保面,2010年力争做到使低收入农牧民有低保、被征地(草场)农(牧)民有社保、老年农牧民有养保、纯农业居民有农保、就业农牧民有城保。
(四)将推进民间融资改革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作为下阶段改革的重点突破口
加快民间融资改革。一是研究制定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意见,清理各种限制民间投资的政策法规,推进公共事业领域及相关体制改革。打破行政垄断和行业垄断,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非禁止性领域和扩大投资经营范围。二是加快培育中小金融机构。对符合基本条件申报小额贷款公司的,给予快述审批,扩大小额贷款的数量、大力发展投资公司或私募基金,三是改组改造非金融机构,加快民营银行建设步伐。
篇7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竭力开发能源经济,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建设。在新时期,我国发展能源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能源经济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能源经济的政策建议,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我国能源经济形势
(一)能源消耗量不断加大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耗量在目前已经占到了全球总量的20%,而且这个数据还会继续增长。
(二)以利用传统能源为主
目前,我国发展能源经济时依旧以利用传统能源为主,其中,石油和煤炭资源的依赖度非常高,大量使用传统能源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酸雨、雾霾等劣势天气不断出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能源利用率低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导致我国对能源的利用率不尽如人意,由于能源利用率得不到提升,所以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直接影响了能源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我国能源经济面临的机遇
(一)和C的发展环境
目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了时代主流趋势,为我国发展能源经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能源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能源需求量不断提升
需求创造市场。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各领域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这在客观上带动了能源经济的发展。
(三)清洁能源的不断推广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开始得到大面积普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居民利用天然气的比例已经超过90%,这为我国发展能源经济找到了新的契机。
四、我国发展能源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技术能力有限
鉴于一些特殊原因,我国的工业革命没有能及时跟上时展的步伐,所以我国的科技水平稍逊于国外发达国家。虽然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有所提升,但是整体水平已经不容乐观,这就导致我国在发展能源经济方面稍滞后于发达国家,能源勘测技术不够先进,能源开采量不容乐观,这些情况都阻碍了我国能源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能源管理体制不够先进
发展能源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使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共同促进能源经济的发展。但目前,我国能源管理体制还不够先进,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所以导致能源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瓶颈。
(三)能源结构单一
虽然我国在发展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能源经济的形势依旧比较严峻,这主要是受制于能源结构单一的原因。我国依旧比较依赖石油和煤炭等传统能源,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五、发展我国能源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能源结构调整,加强节能降耗
完善能源结构至关重要,是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各种能源占据能源总量的比例保持科学合理,以此提升能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效益。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够合理,这不利于能源经济发展。所以我国要对能源开发加强科技投入,发展洁净煤技术,还要完善产业机构,培育低能耗的现代服务业。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依旧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这难以为发展能源经济提供强大的动力。有鉴于此,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节约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污染小、能耗低的产品,以此为我国发展能源经济提供支持力。
(三)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煤电替代
太阳能、风能、地热和海洋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具有传统能源难以替代的优势,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可以循环利用。我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煤电替代,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也能节约资源。不难预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可再生资源将会得到大幅度开发与利用,促进能源经济的发展。
六、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发展能源经济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国要正视发展能源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能源经济的效益提升,这样才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沈雅梅.国际能源形势新变化和中国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世界,2014(2):60-63.
[2]王思童.能源的未来――赢在新时代的拐点[J].电器工业,2014(12):56-57.
[3]赵燕娜,朝霞,孙育强.我国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5(10):21-22.
篇8
(一)声誉是会计师事务所与社会公众交往的前提社会公众并非都擅长会计与审计专业知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选择具有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进行投资就是理性的选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声誉竞争,以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二)声誉为会计师事务所摆脱不利局面提供了条件社会公众更容易谅解具有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例如,在科龙案中,作为国际“四大“之一的德勤虽面临了巨大的公关危机,但其声誉受损的后果却很大一部分得以消除。
(三)声誉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一种无形资产既可能使会计师事务所贬值也能使其升值。毁坏的声誉可以恢复,但却永远不可能恢复到最初状态,声誉的价值会迅速贬值。而会计师事务所拥有良好的声誉会使声誉价值与日俱增。
(四)声誉是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有利武器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既是服务质量与人才的竞争,也是声誉的竞争。建立了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即使向企业收取相对较高的费用,由于能为企业创造声誉附加值,其也能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同时,也能吸引更多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策略的价值动力:声誉效应
声誉是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命力。2001年,伴随着安然破产的是号称国际“五大”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的倒闭。而我国,自2000年以来,几乎每个造假公司没落的背后都有一个造假“同谋”的陨落,如琼民源事件中的原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银广夏事件中的原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郑百文事件中的原郑州会计师事务所等。这一系列事件极大的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也反映了声誉策略对会计师事务所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创造效应。
(一)声誉机制具有激励效应声誉策略不仅能使会计师事务所吸引大量优质客户,增加服务收费,节约交易成本;还可以使其吸引大量优秀专业员工,积聚人才;也可以使其吸引其他事务所,促进合作,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市场稳定。
(二)声誉机制具有约束效应声誉策略能通过惩罚机制对不具备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约束与制裁。由于投资者专业知识的欠缺,致使其更倾向于依赖审计报告类型及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来进行投资决策。有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往往采用低价竞争策略,而低价对收益的收缩必然会使其降低审计质量以降低成本,这将会使会计师事务所失去投资者的信任,限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因此,声誉机制会通过变相制裁,对声誉较差的会计师事务所形成恶性循环,使其丧失市场份额,更进一步降低收益。
三、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策略的扩散动力:声誉创建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计师事务所要形成竞争优势,创造核心竞争力,建设良好的声誉是其竞争策略的必然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创建必须构建相应的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
(一)构建良好的内部机制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会计师事务所要创建声誉,充分发挥声誉的激励约束效应,必须构建良好的内部机制。首先,建立健全的组织形式与内部治理结构。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组织形式选择上存在较为明显的“比例失衡”现象,截至2010年7月1日,国内6892家(不含分所)事务所中,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4428家,占64%;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2464家,占36%。而在2009年度百强会计师事务所中,仅有3家为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制的组织形式由于决策机制、股东限制、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制度弊端,不利于激励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建设。只有设计科学、合理的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内部治理模式,才能为会计师事务所创建声誉提供坚实的内部基础。其次,适当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声誉的创建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与一贯性的保证审计质量才能形成,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正确均衡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及事务所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声誉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在短期内失去部分业务而导致收益的减少,但长远上却能为其占据市场,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以长远利益作为其战略出发点。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内要建立严格、完善的奖惩制度,奖励执业品德与执业质量高的注册会计师,惩罚执业品德与执业质量低的注册会计师,使注册会计师自觉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声誉的创建还必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外部条件。
首先,有效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市场需求。会计师事务所市场需求的异质性,导致不同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不同的声誉。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于市场竞争充分、法律对投资者保护有力时,企业更愿意聘请声誉高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更需要高质量的审计质量。这主要是由于声誉策略的信号传递功能,选择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助于向市场传递企业状况良好的信号,从而有助于其获取投资者的信任。而对于法律环境对投资者保护不利时,会计师事务所创建高声誉的动力也会随之减弱。因此,有效提高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市场需求,将有助于激励会计师事务所创建良好声誉,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
其次,充分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成本收益机制。声誉机制充分、有效运行的条件是声誉策略符合成本收益原则。会计师事务所将竞争定位为声誉策略的前提是声誉的创建必须形成收益,且其收益大于成本。会计师事务所创建良好声誉需要花费高额成本,如果所花费的成本不能获取相应的声誉溢价,那么会计师事务将失去良好声誉创建的动力。因此,允许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费用中收取相应的声誉溢价,建立健全的成本收益机制,将有助于激励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创建。
最后,逐步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外部保障体系。激励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创建必须有赖于政府、行业协会等逐步完善外部保障体系,包括对会计师事务所产权制度、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等的完善,以及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评价体系、声誉评判体系的建立等。2010年,财政部的《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科学引导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的暂行规定》,以及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的《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即是对有关体系的完善。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会计师事务所要生存与发展,必须进行理性竞争定位,注重声誉创建,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并根据事务所规模与特点进行合理的品牌定位。只有创建与积累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才能真正培育核心竞争力,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界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推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持续、良性、健康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谐社会中会计价值观的构建与会计师事务所定位研究”(08JA6300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贡献测度与扩散路径研究――基于国家经济安全视角”(7107216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商燕:《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策略选择》,《审计月刊》2010年第5期。
篇9
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许多指标增长的基础比过去好了,就是说它的稳定性比过去强了,不是忽高忽低,而是相对比较稳定,一直比较快的增长,这反映它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了。集中表现在推动经济增长各种各样的力量更强了,既有政府政策的推动,也有市场自己恢复的这种活力在推动着经济增长;既有公有制经济力量的作用,也有非公有制经济力量的作用,可以说这种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比过去更强了。
第二是经济的一些先行指标开始反映出经济逐渐活跃的信号,主要是物价指标。物价指标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低迷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方面是许多原材料、能源的价格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性上涨,像煤炭、钢材、水泥、石油、电,这些价格都有所上升,某些上升的幅度还比较大。比如说现在建筑用的钢材,螺纹钢,一吨的平均价格已经涨到了3,600元,已经逼近了92、93年经济非常活跃的时期4,000~4,200元的水平,一些商品出现供不应求。所以,钢铁企业这一年的情况非常好,利润大幅度地上升。目前石油是第一位,然后电子通讯制造是第二位,钢铁行业是第三位,其他如化工、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也比较高,这是由于需求的回升,价位的上涨,使企业经营状况有了一个获利的空间。要像前几年,价格持续低迷,企业怎么搞都是没有起色。这一些上游产品的价格从2002年年底开始持续上升,这是一个先行的指标,它的上升就意味着经济相对活跃,经济复苏的进程加快,新的周期开始启动。
一、2003年我国整体经济的主要特点:
第一个特点,投资主导型的特点很明显。前三个季度全社会的投资增长了31.5%,是94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在经济增长8.5%中间,投资的贡献程度达到了64%,消费的贡献不足40%。
第二个特点,工业主导型的特点很明显。前10个月工业增长是16.8%,应当说也是1996年以来最快的,在8.5%的经济增长率中,工业的贡献率达到了65%,而农业、服务业的增长相对都比较慢。特别是服务业,由于受到“非典”的不利影响,第二季度整个服务业几乎瘫痪了,运输、旅游、餐饮、饭店,各种各样的服务业几乎都瘫痪了。第二季度服务业的增长率只有0.8%。主要靠房地产、靠银行才使得服务业没有下降。社会服务业下降百分之二三十,最高的下降百分之四五十,像运输业,客运都是百分之四五十的下降,几乎没有什么旅游了。所以,工业一马当先,成了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三个特点,对外经济呈现出一种大进大出的格局。前三个季度出口增长32.3%,进口增长40.5%,增长得比较快,10月份进出口继续保持快的增长,都是30%以上。所以,这种大进大出,进比出还要快的格局,使得整个经济前几年长期存在的顺差比较多的情况有所改变,贸易的顺差现在只有150亿美元左右,比上年同期要少了50%,即减少了一半。同样,这种大进大出的格局,也反映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增长平台,它也是个信号,外贸进口明显回升也是国内经济走向活跃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四个特点,物价回升,通货紧缩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前几年我们一直受通货紧缩阴影的影响。但是,2003年通货紧缩开始得到一定的缓解。如前所述,上游产品停止降价以后,下游产品也整体上开始回升。居民消费价格前10个月上涨了0.8%,其中9月上涨1.1%,10月上涨1.8%,都开始走出了下降的局面。这也是我们整个国民经济活跃的一个标志,这几年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整个经济原来长期困扰我们的通货紧缩的矛盾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第五个特点,经济运行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改善,集中反映在财政收入、企业利润、个人收入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前10个月,财政收入增长了20%以上,企业利润增长46%,前三季度城乡居民的收入,城镇增长9%,农村增长3.8%。国家外汇储备到10月末,已经达到了4,010亿美元。
这些特点表明当前整个经济形势是这几年来同期表现很好的。当然,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各方面对此的认识还不一致:
第一,投资增长快,特别是钢铁、有色、汽车、纺织这些行业的投资,都是60%、70%甚至是100%的增长,这种增长是好事还是坏事?有没有问题?各方面比较关注。
第二,银行的贷款在前9个月增长得比较快,前9个月整个银行贷款增加额是24,713亿,比上年全年的贷款还多30%,10月份明显下降,当月才贷了600多亿,比上年同月还少了100多亿。贷款增长这么快,是好事还是坏事?有没有问题?各方面也是比较关注,分歧也比较大。
第三,一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是不是通货膨胀又卷土重来了?如何看待这样一个价格的变化趋势?有没有风险?经济会不会出问题?到底是继续解决通货紧缩,还是要防止通货膨胀?各方面争论比较多,意见也不一致。
第四,电力紧张的矛盾再一次凸显出来,粮食等农副产品供应和需求之间缺口在拉大,价格上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所以,各方面也在争论电的紧张是不是由于经济过热,粮食等农产品供应紧张会不会出现问题?
这就是当前经济生活中各方面争论比较多的问题。因此,对形势的判断就存在这三种看法,一种认为经济过热,主要的就是投资热、信贷热、房地产热、价格上涨;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热得还不够,有些方面的表现还是比较冷的,如股市、债市持续低迷,消费增长也不快,特别是农村的消费增长明显的偏慢。所以,说经济热得还不够;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确实有些方面是热的,但这是局部的热,总体上并不热。
这三个观点谁对呢?这是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学家都存在很大分歧的三个方面。是热还是不热?是热过头了还是热得不够?这种形势正常还是不正常?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三种看法,我认为经济总体上还是正常的,如果说有热也是局部的,苗头性的,总体上并不能说经济已经过热。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般说经济过热都是从总量上来看的,就是供求关系究竟是平衡还是失衡?如果失衡,是供大于求则是经济过冷,反之,求大于供就是经济过热。从目前来看,总体上供求形势比过去明显改善,主要是需求不足的矛盾有明显改善。但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
从投资需求来看,目前增长了30%以上,确实比较快。但是,投资需求只占全部需求的40%左右。这么快的增长究竟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眼下也还看不准。其他60%的消费需求确实目前整体上增长得并不是很快。零售总额是大家经常讨论消费需求时采用的指标,实际上零售总额只占消费需求的60%,前9个月增长8.6%,10月份当月增长10.2%,1~10月份增长8.8%。应当说确实还是一个不快的速度,而且和上年同期比较基本上也差不多,2002年是8~9%之间,2003年也是这么一个水平。所以,消费指标当中一个重要的指标,零售总额增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和上年基本相同。而另一方面,服务性的消费、自给性的消费增长了6%,增长得并不快。所以,全社会的消费需求,目前只是增长7%左右。这种7%左右的消费增长,既低于这二十多年来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当前经济增长的水平。目前,多数商品依然还是供大于求,或者供求基本平衡,并不存在供求的严重缺口,我想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我们来看一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变化,也是衡量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说通货膨胀明显加剧,就意味着经济过热。如果说通货膨胀还比较温和,还比较低,就不能说它是经济过热。2003年以来,确实,前面所说某些商品价格涨得比较快。钢材、煤炭、水泥、原油和棉花的价格都涨得比较快。再加上财政的赤字,信贷比较快的增长,似乎感觉存在一些通货膨胀的因素。但是,就整体物价水平来说,前1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才上涨了0.8%,消费品的零售价格还下降了0.5%,从水平上看,并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的迹象,最多我们可以说物价刚刚摆脱下降局面开始平稳地上涨,这是就0.8%而言。另一方面,透过对0.8%的分析,我们更可以进一步探讨。前9个月,由于食品价格上涨2.2%,就拉动物价上涨了0.7%,90%是由于蔬菜涨价拉动的,而蔬菜之所以涨价,并不是人们对蔬菜这个商品的需求明显比往年大了很多,而是蔬菜生产由于旱灾、涝灾带来产量的下降,引起了价格的上升,也就是由于灾害带来了价格的上升,这是目前消费价格上涨0.8%的一个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服务业价格前9个月上涨了2.2%,推动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这属于调价带来的,而不是需求推动。
一个0.7%,一个0.5%,加在一起,本来整个消费价格应该是上涨1.2%,但前9个月只有0.7%。为什么1.2%变成了0.7%?是因为食品、服务项目以外的其它消费品价格还是下降,也有一些商品价格比较稳定,所以才会使得整体价格前10个月涨0.8%,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多数消费品的价格还是稳定的,甚至还是下降的。由此,不能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更何况这些价格一定程度的回升,不正是人们希望它回升的吗?
怎么能在一些商品的价格刚开始回升,就说这种回升是不对的呢?好像逻辑上也说不过去。同样,前几年投资一直增长不上去,财政发了8,000亿的特别国债,就想刺激它,现在好不容易刺激起来了,又说投资增长快了,逻辑上同样也说不过去。快的背后有它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它是低水平上的恢复,是在长期增长比较低的基础上加快增长,而不是在一个高水平增长率上面的快速增长,这是不同性质的,我觉得我们应当区分这一点。总之,目前一些经济指标的快增长是政策期盼的结果,不是政策反对的结果,它证明我们的政策是有效的。
拿信贷指标来看也是一样。前几年我们每次开会都说银行不愿意贷款,惜贷,宁可放在中央银行或者是宁愿买国债,也不愿意贷给企业,好不容易有一种贷款扩张的冲动了,然后我们又简单地说它不合理,也是缺乏根据的。所以,从政策上来分析,从历史角度来分析,似乎也还得不出经济过热的结论。
从前瞻的角度看,有些指标是比较热,但是今后还会继续这么快吗?还是只是一个短期的快?投资是最明显的,眼下投资增长30%以上确实是快的。但是,从近两个月的情况来看,投资的速度在放缓。10月份当月投资只增长了22.6%,已经明显下滑,全年我们估计全社会的投资增长幅度也就是在25%左右,并不是现在所说的30%以上的高增长。因此,这些指标的快也要从一个前瞻的角度、动态的角度,而不是静态的来看问题。我想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全面的来看待一些经济问题。所以,我认为眼下还不能简单地说经济过热。但是,确实有些经济现象我们也不能大意,也得更谨慎,特别是在好的形势下面,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够正确的、科学的来把握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当前有几个信号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一,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大量占有耕地现象,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干预经济活动,用行政手段干预银行的信贷活动。这个信号我觉得就很值得注意,任其发展,可能带来投资的损失,也潜在新的金融风险。
第二,目前能源、原材料高消耗的增长趋势,似乎也值得我们给予必要的重视。像钢材,我们一个国家消费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钢材,而我们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还不到5%。同样,我们消费了世界一半的水泥。前9个月我们生产的钢材产量相当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4个国家的总和,而同时我们还进口了2,820万吨的钢材,这种高消耗能不能够持续?
同样,我们的电力,现在我们装机容量到年底可能达到3.7亿千瓦,比日本的装机容量还要大,但是我们生产的GDP只相当于日本的1/4。这样高消耗的增长能不能持续,我看也值得我们来重视。
第三,农业形势出现了一些危险的信号,也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粮食存在安全隐忧。一是粮食播种面积降到了50年来的最低,二是粮食产量降到了十年来的最低,三是人均拥有的粮食产量是二十年来的最低,四是连续四年我们生产的粮食和当年的需求之间是生产满足不了需求,靠动用库存来弥补这个缺口,生产与需求的缺口逐年扩大。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从全球来看,世界粮食也是趋紧,并没有太多粮食来供我们采购,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世界粮食的库存和世界粮食的需求之间的比例,已经降到了安全线以下,国际上的库存粮食占需求的18%,就是安全线,而2003年已经降到了17.3%,低于18%安全线的水平。所以,如果我们对这个信号不引起重视,再动用国家的库存粮食和农民手上的粮食就不太可能了。所以,对这个信号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防止经济生活出现大的不应有的波动。
但是,即使存在这三个信号,我看也不影响我们对当前整个经济形势还是好的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还是并没有出现严重的过热的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这么说,当前整个经济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说它关键,是因为它既存在着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前景,也存在着可能出现问题的隐忧,需要我们科学地分析形势、认清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
如果我们对形势判断得不当,采取的措施不当,就可能破坏目前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反之,如果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我们就能够把目前经济比较活跃的局面保持下去,所以,我觉得当前确实需要决策者的智慧,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智慧,真是需要智慧来决策。总体来看,我觉得目前我们既不能简单地踩急刹车,同样也不能盲目地踩油门,应当保持目前这样一种既积极又稳健的宏观政策。但是,确实在力度,在重点方面,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微调,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采取必要的、坚决的措施,积极加以解决,我想我们就能够避免坏的结果,争取好的结果。
二、2004年的政策走向
前面提到了这么多争论,到底政府的政策会有什么变化?应当说有些已经看到了一些变化。眼下三条措施,企业也感到有一些压力,一个就是对土地的管理更加严格,一个是提高了一个点的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再一个就是改革了出口退税的机制。这三个政策,可以说是目前政府微调的主要内容,我们已经在经济生活中感受到它的影响力。
比如说贷款,10月份,银行的贷款只有六百亿多一点,比2002年同期少了101亿,可以看到贷款在减少。同样,出口退税眼下虽然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一些地方领导对我们很坦率地讲,说按照这样的调整,将来他们对本地产品要进行补贴,对过去企业收购外地的出口产品,政府就不再补贴,由此估计,可能给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商品的出口带来一些困难,因为以前好多沿海地区的外贸公司到中西部地区去收购,然后再出口。如果地方政府退税不补贴,他们就没有这收购的积极性,就会有影响。
但是,就整个宏观政策而言,综合来看,2004年经济工作政策取向表现在要坚持五个方面:
第一,是要坚持目前这样一种宏观政策基本稳定不变的做法,但是在力度和重点方面可能要进行一些调整。2004年在财政发债的规模上可能略有缩小,国债的使用方面会略有调整。
第二,坚持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改善经济结构,或者是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农业结构、工业结构、服务业的发展方面,以及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都要采取一些新的,或者是继续坚持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第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核心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样一个新的发展观。今后经济工作主要的指导思想方面,不再以简单的追求GDP的增长为主,而是更多的关心是不是全面的增长,是不是协调的增长,是不是可持续的增长,更多的是关心财富的增加和经济增长机制的优化,更多的关心整个社会持续协调的均衡发展。
第四,把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当中来,更多的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因此,就要在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就业问题、解决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当中的一些问题,继续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比如说机关事业单位,中央已经布置了,2003年7月1日开始加工资,平均每个人涨50块钱,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同样要涨。农民增收方面,2004年可能基本要取消农业特产税,原来的风险基金补贴给企业,今后转为直接补贴给生产者,补给农民,同样考虑把目前的费改税,以后农业税率由目前的8.4%要下调一个百分点,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支持农业生产。
第五,就是要坚持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要把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改革的《决定》,作为2004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国有企业改革,在市场体系建设的诸多方面都要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来实现经济更有活力的发展,实现经济更有效率的发展。
从经济具体的走向上来看,2004年从总体上,有利的方面大于不利的方面,经济依然可以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之所以作出这样一种判断,从国内来看,政策支持力度的效益还会继续显现,市场活力的恢复和增强将进一步巩固,开放、调整、改革带来新的增长因素将进一步形成,地区之间增长的新的因素将进一步增加等等,都将有利于整个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估计投资需求将继续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但对经济的贡献可能不会维持2003年这种百分之六十多的高贡献,但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消费在2004年将会比2003年有所活跃,对经济的贡献将比2003年有新的提高。如果说2003年投资的贡献在60%左右,消费的贡献在40%左右,估计对半开或者反过来开的拉动力的格局,可能在2004年出现的概率大一些。
出口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困难会比2003年要大,增速可能不会像2003年这么高。但是,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还是有可能的。进口还将继续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从整个外需而言,对经济的拉动将比2003年弱。但是,支持经济增长7%以上的需求因素还是存在的,如果能够把握住调控的力度,能够通过改革,支持经济增长8%以上的需求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篇10
(五)继续实施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篇11
很多国家都在研究经济下行的风险,都想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全世界都期望用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很多国家都制订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计划,但目前看来,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取得大的进展,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既要依赖于宏观政策的调整,也要依赖于我们企业家自身的努力。
我们注意到过去支撑我们经济发展的三大产业都在转型升级。过去20年中,经济的驱动因素出现了新的变化。
第一,创新驱动转型。过去的创新驱动比较简单,就是购买设备。但从今天看,买设备还不能完全解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多还是要靠我们在消化、吸收、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持续创新。
第二,向内需主导和消费者转型。全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使我们必须扩大内需。
第三,绿色低碳转型。“十二五”期间,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有明确的规划。绿色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本身也催生出很多新型的产业,比如云计算产业。云计算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节能,云计算带来节能的技术、设备、模式的创新。所以推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过程同时也是绿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发达国家也是从人均GDP 5000美元开始治理环境,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第四,向制造服务的转型也是驱动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第五,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重要特征。
工业的转型升级是工业全面优化的过程,两化融合有一些最基本的路径,然而如果仅仅研究这些基本路径,对传统产业升级来说还不够。从工业性质讲,要从OEM向ODM再向OBM转型。中国两万亿元的出口中,50%是OEM产生的,提高ODM和OBM的比重迫在眉睫。
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提升我们在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我们现在出口两万亿元,其中出口到美国的就有3000亿元。怎么转型升级呢?我们要从需求链、产业链、资金链、物流和供应链、价格链等多个方向思考,才可以提高我们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提高产业附加值。
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面临很多问题。从产业升级的着力点看:第一,要突破核心技术,尽管技术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这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因此必须要突破。
第二,打破产业链条。我们自己在整个产业链上还有很多缺失,而缺失的环节恰恰是高附加值的领域。
第三,创新商业模式,提高在终端领域的影响力。产业升级就是提升自主设计能力,创造更多自有品牌,自己控制商业渠道,自己创造商业模式。
传统产业的升级体现的是品牌、设计和资源的整合,也体现新的制造模式。从信息产业看,我们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成功,比如华为和中兴。现在我们有很多新的产业领域,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这些新的产业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时怎样才能领先一步呢?就要靠自主创新。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要提高自主制造的能力,但是我们的制造基础,无论是基础的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装备还是企业管理,与发达国家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当然,转型升级也涉及到制造模式、制造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型,因此转型升级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
我们期望工业转型加快推进,希望通过工业转型来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的跨越。这取决于每一个企业的努力,要靠每一个技术团队、每一个装备、每一项管理、每一个战略、每一个模式的创新。
转型升级也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在转型升级中,特别是高端产业的转型中,国家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再如,发展航空产业,想要发展航空产业的所有环节难度很大,但在某些特殊的领域里面,我们要成为出口的大国。
企业无疑是转型升级最重要的角色。从政策层面讲,第一要给予产业发展好的政策空间,加大配套设施的建设;第二是营造创新的环境;第三是努力扩大产业需求。在新兴产业方面,政府和企业共同培育和研发非常重要。
篇12
关于转型,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有人把它归结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 变,如厉以宁在《转型发展理论》中,认为中国是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而转型是指中国 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而发展是指中国正在从不发达状态迈向现代化 [1]。但更多的人则从相对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转型,科尔奈认为,转型是一个大概 念,它包括 了许多方面,“不仅仅只包括经济的转型,还包括了生活方式、文化的转型,政治、法律制 度的转型等多个方面[2]2。”“从集中管理的命令经济到市场经济是转型的一个 维度。从较 低发展水平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从一个农业社会到一个更为城镇化的社会是其他几个维度 [2]4。”他强调,在经济转型中,既要看到显在的经济绩效,也应看到潜在的经济 制度变革。 秦晓指出,“中国正在经历着以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经济体 制转型,这一双重转型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主题[3]。”周振华在体制转 轨约束条 件下,专门研究过“增长转型”问题,但这里的转型主要是指增长方式或发展方式的转换。 他认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际增长方式的差异构成了不同总体特征反映的类型。但从 理论上讲,增长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没有统一的格式。…而选择哪种角度来划 分增长方式的类型,完全取决于其研究的内容及其需要[4]。”
笔者认为,经济转型是指经济结构转变与经济体制转轨互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从一个 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转型包括经济结构转变和经济体制转变两个 方面,其中经济结构转变主要体现在发展中经济体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上, 而经济体制转变则是指经济制度向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经济体制的转变。尽管相比于与发展 水平或阶段相对应的经济结构转变而言,经济体制转变是经济转型更为本质的方面,但在体 制相对稳定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结构变迁或结构转型,这也是发展经济学中结构 主义学派的重要观点[5]。这是因为结构构成表现为“一个经济和社会系统中相对 稳定的关 系[6]109。”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发展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结构向另 一个结构 的多维过渡”。这种结构转型涉及到“由于国民生产总值连续的增长所必然引致的经济和机 制结构的一系列变化”,亦即“一个传统的经济体制向一个现代经济体制的转型[6]”。 M•赛尔奎因则进一步把“结构变迁”定义为“从生产和要素使用角度来考虑的各部门在经 济 中的相对重要性。工业化便成了结构变迁的中心过程。[7]206”而且认为,“结构变迁居于 现代经济增长的中心。在不存在持续的跨部门要素收益均等化的前提下,把资源再配置到那 些具有更高生产率的部门可促进增长。在这类非均衡的环境中,如果结构变迁可以导致更充 分和更好地利用资源的话,那么,结构变迁将成为增长的潜在源泉。同发达国家相比,潜在 收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似乎更显得重要,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非均衡症 状,而且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更快的结构变迁速率”[7]209。
而基于当代中国现实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 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 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 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转变”[8],从本质上说就是通过结构变迁或结构转型,建立一个资源合理配置且 能促进经 济持续增长的经济结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 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向更高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提升则是经济转型的根本要 求。
二、转变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转型的核心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开放的、以现代工业 为主体的经济体,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体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经济结构、经济体制 和发展阶段等诸方面因素,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两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以农村工业化和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具体时间是从1978年十一 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91年。这次转型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政府直接推动或主导,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后,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1979-1981年)颁布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 策文件,并从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工业 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重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在内的 乡镇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轻小集加为基本特征的区域产业体系,促 进区域经济从以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转变;三是开放建设以小商品市场和其它各类 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市场网络,并通过“两头在外”、贸易兴省战略,促进产品经济向商 品经济转变,初步实现了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第二次转型以城乡结构优化和市场化改革为主要特征,具体时间从1992年开始,从党的 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始,到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前。第二次转型的主要特点有:一是 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后,在“整体 推进、重点突破”的新改革战略指引下,市场化改革开始覆盖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如推进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改革改制,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 有制格局,深化社会保障制度、金融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等;二是与市场化改革相 适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一方面,政府作为市场化改革发动、组织和实施的主体,积极推 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动的主导者 ,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也适时调整自身的职能,在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不断减 少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控制和干预;三是为适应工业化快速推进,以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集聚 、培育区域增长点为内容的城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和人口向中心镇和大中城市的集聚 明显加快,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中心镇密集的都市带或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四是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商品、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 素跨区域流动趋势加剧,本土企业开始走向跨区域发展。
经过两次转型,浙江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培育了一大批富有 活力的市场主体,市场机制日趋完善且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得到广泛尊重,作用不断强化, 这也标志着经济体制转变取得了重大进展。从发展阶段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依托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产业体系和丰厚的民间资本积累,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内生发展机制 正在不断完善,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得到加强。成功转型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与保 障,应该说,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较,浙江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经 济体系发展成为全方位开放的、以工业为主体的快速经济发展体。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及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对 浙江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影响。从国际角度看,为适应WTO的多边贸易体制规则 ,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并促进宏观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改革内容从经济体制改革扩展到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等领域,即进入到全面改革阶段。与此同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浙江微观 经济主体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内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 提高和国内需求结构的快速升级,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及新时期的发展战略,要求更新发 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从区域层面看,随着浙江人均GDP从5000美元 向8000-10000美元跨越,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区域产业结构 、发展动力以及发展协调性等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和趋势预兆着 浙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次新的转型,另一方面,传统发展方式所面临的各种困惑与挑战也 强化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原有增长动力不断弱化。投资拉动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 长的主要动力,也是 传统发展方式的核心动力。然而近年来,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持续下降,浙江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较见表1。2007年全 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1%,投资增幅比全省生产总值的增幅低3.4个百分点,相比 全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增幅分别低5.6和16.1百分点,投资增幅处于最低的位置 。
随着投资增幅的明显下降,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呈现出下降趋势。从投资和消 费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率来看(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3-2006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 增长的拉动率为44.7%,拉动6.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率为54.6%,拉动7 .6 个百分点。特别是2005和2006年,消费对我省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增强并超过投资的拉动作 用。2006年,消费需求的拉动率为48.7%,投资需求的拉动率为40.9%,净出口的拉动率为 10 .4%[9]。尽管目前我省的投资增幅下降是在前些年高位基础上的回落,且从投资 率来看也不 算低,但需要正视的事实是,随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的弱化,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 长的动力需要重建。
2.增长结构不合理。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重化工业不仅成为当 前我国工业结构的 主体,而且是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与增长相对缓慢的消费品销售相比较,全国 背景下的投资快速增长推动投资品较快增长,而投资品较快增长导致相应行业增长较快,进 而成为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从而在产业层面上明显呈现出增长结构的二元性。即,一 方面是需求旺盛、快速发展的以投资品为核心的重化工业部门,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增长势头 ,另一方面,则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因生产成本显著上升、市场趋 于 饱和的以劳动密集产品为代表的轻纺产业,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减弱,这在浙 江表现得十分明显。以2006年为例,浙江制造业中的十大支柱产业,轻纺产业或劳动密集型 产业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其中第一大产业为纺织业,占全部制造业的12.91%,劳动生产 率 只有61591万元/人•年,而全国制造业中的十大支柱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重化工业和高技术倾 向,其中的第一大产业为电子及电信设备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为12.05%,略低于浙 江 的纺织业,但劳动生产率高达140264万元/人•年[10]7。供给结构与增长结构的错 位,使得现有支柱产业对浙江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弱化。
区域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还体现在与国家产业政策的错位上。从2006年的数据来看,浙江 区域产业体系中,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比重相对较大,占全部制造业比重为21. 6%,比全国高出6.6个百分点;而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产业的比重相对较小,仅为32 %,比全国低4个百分点。在全省81个产业集群中,纺织、皮革、竹木制品、工艺品等附加值 比较低、能耗比较高、污染排放比较大的产业,产值比重占41%,高于全省制造业有关产业 比重近20个百分点[10]10-11。与此相对应,浙江的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过 低。
3.发展成本递增。浙江经济运行总体上具有“大进大出”的特征 ,近几年省内企业生 产的最终产品输往省外国外的比重高于70%[11]。而资源型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则不 断提高, 特别是能源、金属矿产、许多工业原材料和大型成套设备,绝大部分从省外国外输入,其中 一次能源自产率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6%,即90%左右要依靠外省调入和进口(若按当量 值 计算,一次能源自给率仅为4%, 96%要依靠外省调入和进口)[12],主要进口商品 中包含了 钢材、废铜、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木、成品油等多种资源型产品。一进一出、一高一 低,侵蚀了省内企业的大块利润。此外,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土 地环境的制约,等等,都极大提高了发展成本,制约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浙江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比较见图1。
发展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长期健康和繁荣 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13],不仅标志着作为最重要经济资源的劳动力的产出效率, 更是衡量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从根本上说,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一个经济体追赶动态过程 的基本指标,如果把经济追赶看成是人均收入和产业结构向发达经济体逼近的收敛过程,那 么劳动生产率在国际比较意义上的相对和持续增长,则是这一追赶过程展开和实现的必要条 件和充分条件[14]。2006年浙江劳动生产率为49610元/人•年,虽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但与 广东、江苏相比,约低5000元/人,其中第二产业差距更为显著,2005年浙江第二产业的劳 动生产率比广东、江苏和山东分别低25097元/人、15856元/人和14710元/人。与其他经济体 相比,差距就更大,1990年,韩国人均GDP为5770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4800美元/人,马 来西亚人均GDP2400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734美元。如果按韩国的发展水平,在人均GDP 达到4000美元左右时,全员劳动生产率约为9000-10000美元/人,浙江至少要低3000多美元 。
值得注意的是,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省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趋势十分明显,特别是自 1999年以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低于人均GDP的增长幅度,其差距在不断扩大。199 5年,全省人均GDP增长16.0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7.63%,到2000年,人均GDP增长8. 1 %,全员劳动生产率仅增长6.93%,2005年,人均GDP增长上升到11.2%,而全员劳动生产率 增 长只有8.83%。全员劳动生产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其中工业劳动生产率增 幅低于全国近6个百分点[15]。
4.开放经济面临转折。“大进大出”决定了浙江经济全方位开放的格 局和态势,但随 着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变化,目前浙江的开放型经济正面临着重要的转折:一是在人 民币升值、成本上升、出口退税政策和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对外出口压力不断加大 。2006年,全省共遭遇国外两反两保、337调查和打火机CR案共53起,直接涉案4.6亿美元 。 目前,我省涉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商品出口高达80亿美元左右,约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涵盖 我省机电、农产品、纺织品、服装、鞋、家具等多种传统优势出口产品;二是由于创新能力 薄弱,没有品牌和知识产权优势,传统支柱产业和民营企业难以摆脱“被全球化”困境,在 国际竞争中还主要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三是随着区域发展成本提升,大量传统产业领域 的 中小企业外迁,传统的生产制造优势面临挑战;四是区域性资本输出趋势日益明显。近年来 ,我省每年对外投资约在600-700万左右,对外投资累计7000亿元余。据有关部门统计,截 至2006年底,浙江共有440多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其中经商办企业的约有230多万人,在外创 办企业10万多家,注册资金约2800亿元,对外累计投资6400亿元[16]。另据浙江金 融机构存 贷比高于全国和广东、江苏、山东等省的数据,以及贷款与地区生产总值相关数据测算,浙 江多占用贷款4200-4300亿元,相当大部分用于民营企业资本输出(省内金融机构专家测算 )[11]9,这意味着,浙江开放型经济正从商品输出阶段向资本输出转变,面对大 量资本外流,如何保持本土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5.区域要素资源禀赋结构层次低。要素禀赋结构是决定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 关键 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在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居于核心位置,且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也是区域比较优势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浙江的 人力资本优势,即对市场经济的敏感性和高涨的创业积极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 力资本数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弱化,而人力资本质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会日益突出。然 而,目前浙江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只有14.9%,初中及以下却有58.1%;具有专业技术 职 称的仅为13.6%,且59.2%为初级职称;具有中级工及以上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更为稀 少 ,仅有4.6%,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全省只有9.32万人,仅为0.5%。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则进 一步显示了浙江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6个 百分点,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重低6.0个百分点,具有中级工及以上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人员 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国家统计局将各省每百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分为三档, 浙江与广东、福建、江苏省一起同为第三档,并且排在最后一名。而“初中及以下”的比重 超过50%的全国仅有两个地区,一是浙江(58.1%),二是西藏(51.3%)。在浙江912.67 万 “初中及以下”的就业人员中毕竟本省人口占主体,这与浙江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四位的经济 大省身份实在不相符合[17]。
人力资本总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特别是随着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民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减少,但对人才需求明显增加。近年来,浙江 高技术产业R&D人员人数投入居全国11位,2003年后有了较大的提高,上升到了第8位, 但是 仍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许多企业认为人才缺乏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因素。高技术产业R&D人员折合全时情况见表2。据全 省500家制造业企业抽样问卷调查,大、中、小型企业认为人才缺乏是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困 难的分别占47.2%、46.5%和26.7%,认为资金缺乏是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困难的分别占27. 8%、37.5%和55.7%[11]。
低素质的人力资本也从其收入中得到体现。尽管浙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前列,但制 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却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浙江制造业人力资本的水平。浙江与有关省市制造业平均工资比较见表3。
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
转型的政策取向
经济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经济转型比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更加广 泛和深刻的内涵,它不仅包括了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也内含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与完善。 从浙江实际看,现有发展方式所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上 所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因此,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浙江经济转型的核心。
事实上,与以往两次经济转型相比较,这次经济转型有两个重大背景需要我们关注和把 握,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新趋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 这“五化”之间的互动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区域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二是 当前我省人均GDP正从5000美元向8000-10000美元跨越,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经济结构以及 发展协调性都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转型特征比较见表4。
根据上述分析,当前浙江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是,一是根据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推 进市场经济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要求法律和 制度成为规范和调整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常规手段:市场主体的资格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 障;市场主体的行为要用法治来确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用法治来保障;宏观经济调控 需要法治来完善。二是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建立具有浙江特色的现 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进浙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它要求在充分发挥 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区 域产业体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和层次。三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下,推进空间 结构优化,统筹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要在综合考虑根据经济增长、人口集聚和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加快都市经济圈规划和建设,进一步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要加快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要着重抓好以下方面:
1.进一步实施创新强省战略,促进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随着原有 增长动力的不断弱化,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途径,也 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现代创新体系的内涵包括创新、信息化和培训三大支撑。因此,创 新强省,不仅要强化创新投入,而且要把信息化、培训放在战略地位。创新驱动的核心在于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积极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联动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 略和品牌战略,使创新成为企业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核心。
2.实施人力资本强省战略,提高区域要素禀赋结构素质。区域要素 禀赋结构是比较 优势的核心。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以低成本低价格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已难以维持。无 论是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还是促进新一轮创业创新,都必须依托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知识经 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创新需要的是“知识精英”而不再是“草莽英雄”。因此,要实施人 力资本强省战略,通过全面提升我省高等教育质量,吸引全国优秀生源到浙江高校就学,鼓 励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在浙江创业创新,进而为提升浙江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提 供不竭的要素资源。
3.加快区域产业升级,构筑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浙江特 色的现代产业体 系必须是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以浙江创造为核心。要积极把握全球产业发展新趋 势新特点,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商业 模式,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要顺应区域产业转移趋势,主动淘汰一 批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浙江区域 产业结构向更“轻”更“新”方向发展。所谓“更轻”是以促进“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 ”作为产 业升级的目标,大力发展以研发、设计、营销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或生产业;“更新 ”是通过大力发展包括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促使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 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4.以都市经济圈为支撑,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一体 化既是空间结构 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本着经济增长、人口集聚和资 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原则,以三大产业带为依托,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的空间布局 ,促使地区间从竞争走向合作,促进人口和产业在更大范围内的集聚发展,使都市经济圈成 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要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产业集 群竞争力。
5.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执法 机制、转变政府 职能是深化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创造财富的主 体而是服务的主体,要努力为城乡居民和各类市场主体提权保护、激励竞争、规范市场 秩序、创业创新等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加快推进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尽力减少 或约束各级政府的资源配置权,完善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建立和完善促进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体制和机制,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专业性要素市场体系, 积极推进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篇13
一、经济转型时期,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何为经济转型?从中国现阶段的改革模式或者改革的目标来看,是逐步完成了从基于资源的行政配置、状态控制性能设计,注重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配置资源、产权多元化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不仅是中国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革命,更是经济体制机制转换、经济政策调整的一个动态过程。其中,几乎与过渡到完成任务,与经济利益关系变动、制度转型、转型的资源配置模式是密切相关的财政体系和财政政策,更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问题。所以,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财政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确定适当的财务目标,采取有效的财政手段,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国民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发挥了极大地作用
不论是经济发展中的国家还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财政政策在经济的发展中时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分析财政政策的支出和收入体制,来研究财政政策如何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体制转型时期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建立,特别是在受到金融风暴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我国是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无疑这场经济风暴的影响非同一般,但是在我国有效地财政政策的调控手段下,对于经济的发展我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但是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极为明显,在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通过积极采取财政政策、拉动内需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财政政策,研究财政政策如何有效的与经济发展有效地配合。
2、财政政策是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之一,财政政策通过支出、收入、税收等手段调节经济的发展,通过我国的宏观调控、资源的有效配置,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应。积极实施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掌握政府赤字以及公共设施的投资规模,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支出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的转变。对于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和在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对减税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实施减税措施和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发挥了极大作用。我国的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一直健康稳定的发展,使得我国经济一直是高增长低膨胀的健康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我国财政政策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使得经济慢慢回升并且平稳较快的发展。财政政策在经济的发展中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二、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1、财政政策调整和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财政政策的调整推动经济的增长,而且财政越是稳定,经济的增长幅度越大。所以我国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使得财政较长时间的稳定来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因此高质量财政政策的调整,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经济的稳定增长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政府的财政支出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政府人员在其他产品、项目中的支出可以有效提高经济的增加。政府支出转化成资本投资于项目,投资的金额越大,政府进行财政调整的时间越久。补贴等一些手段可以有效地缩短财政政策调整的时间,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经济的增长。财政支出的赤字,使得财政政策的调整主要致力于减少国内经费。财政赤字的支出对于经济的增长的影响,使得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和消减财政赤字。因此财政政策在经济的增长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2、财政政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在体制在转型时期,有效的财政政策调控使得我国经济保持的稳定的发展。在经济体制转型前期,传统的供给型制约了市场需求的发展,我国经济出现严重的供给不足,经济增长缓慢,还有一些项目的不合理,在国内外市场的制约下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政府通过有效地财政政策调控手段,扩大消费群体,国内市场需求并且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同时增加财政预算支出,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是通过货币调控对经济的影响。在经济狂涨和转型的时期,货币政策的调控极为有效地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通过调控财政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就业的问题,扩大消费市场,来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发展。政府通过有效地方式增加公共设施的投资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调整、改善经济结构。财政政策与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效地财政政策调控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非常有意义的作用。
三、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财政政策的三次实践中得出若干结论
1、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经济转型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长期的发展,促使我国经济由投资型和外向型转向投资和出口以及消费三为一体的协调经济。我国经济的转型是财政政策实践中得到的重要结论,势在必行。在计划经济时期,消费一直处于较低的地位,在转型时期我们要把消费放在第一位,投资放在第二位,出口放在第三位。因为从长远来看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放眼世界,各大发达国家的经济都 是建立在消费群体上的,他们通过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发展,很多发达国家拥有的资源并不是很多,他们经济的发展却遥遥领先,因为他们主要是通过出口来扩大他们的消费群体,像日本的经济他们最大的消费市场就是中国,他们靠出口来带动他们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强大的消费群体,经济的发展会会走向死亡。从经济发展的长远来看,投资和出口都只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手段,其主要是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能一味的依赖投资和出口,否则必然走向经济衰败的道路,因此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
2、改善财政政策,发展国内消费市场
现有财政政策需要随之经济体制的转变不断完善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扩大国内的市场,带动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应实施一些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是国民经济走向,我国的农村人数众多是一个极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财政政策调控来开发这一块最大最有潜在价值的市场。这就需要我国制定一个长远的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低收入群体是消费的主力,但收入低无力消费,高收入群体的富人,主要是投资消费不大,因此我们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才会扩大消费市场,而只有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控才能刺激这一消费群体。
总而言之,我国体制转型仍处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完善财政政策,研究如何使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配合,来激励经济的发展。我国应通过财政政策调控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扩大消费市场和改善外贸产品结构。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积极采取财政政策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1]李波;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吴旭东;论转让定价与税收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