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经典文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以传统文化经典作为语言活动的导入
任何一个活动,不管是语言活动,还是其他活动,都不能缺少活动导入。活动导入是一个活动的开始,一个好的活动导入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活动导入还是一次活动给人的第一印象,因此,活动导入至关重要。传统文化经典有着独特的魅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至今,人们诵读其内容,仍能从中参悟出新的见解。中国的四大名著,经久不衰,其理由想必也不用多说吧!其中深受幼儿喜爱的西游记,在一代代的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印象。不管是老人、大人还是小孩都为其魅力所吸引。
二、将活动内容与传统文化经典相结合
一个语言活动的灵魂在于它的活动过程,因此活动过程不能小觑。传统文化经典不仅要融入活动导入,更要渗透到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三、延伸于传统文化经典
有时候,我们在想孩子的学习不应该只限于课堂,不应该只限于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更应该融入延伸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传统经典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有人说,那么小的孩子能懂深奥的文学经典吗?答案是肯定的!或许他现在不懂,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除此之外,对于幼儿了解其内涵只是浅浅的表面。传统文化经典可以帮助幼儿增强记忆能力、提高识字能力、增强理解能力、锻炼独立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等,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传统启蒙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在教育原则及教育方法上具有突出的特点。
1.文学启蒙教育原则的特点
首先是注重天下观教育与道德修养教育,把人文教育放在首位。封建文学启蒙教育中尽管有不少“封建伦理”的内容,但更多的内容则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而具有社会人生的普遍意义,其中最可贵的就是“天下观”教育。受历史客观条件的局限,传统的“天下观”主要体现为“天子一统天下”的理念,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落实在教材中则有多种表达方式。《诗经》有“黍离之悲”,《千字文》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篇,《千家诗》有“乾坤日夜浮”(杜甫诗)、“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诗)之语,《三字经》以“载治乱,知兴衰”、“通古今”贯穿,以“上致君,下泽民”为念,即便是比较单纯的识字教材如《急就篇》等也有“天下一家”的思想。其次是重视基本功训练和养成教育。诗要熟读成诵,对子要经常习作、随时考对,“格言至论”则“日陈于前,盈耳充腹”,“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朱熹语),对基本功训练和养成教育的重视一直深入到与儿童少年的心志一起成长。最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均不偏废。封建社会的教育垄断在统治阶级手中,阶级特权、地位及经济实力使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多方教育成为可能。历代政府都设有官学,专门教育官僚贵族或士族子弟。
2.文学启蒙教育方法的特点
重视诵读玩味;重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教育方法;重视师生对话(泛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与师生交流。
诵读是古人学习诗文最经典的方法。朱熹曾说:“读多自然晓。”古语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童蒙学诗文,必须熟读经典,烂熟成诵甚至出口成章。韩愈、白居易幼时勤读,竟致口舌生疮。古人有一对名联叫“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国天下事都在书声中体验、感悟和升华。在诵读中玩味思索作品内涵,感受文学的审美与发现人生的乐趣,从而完成文学的教育与人格的提升,这正是古人重视诵读的根本原因。
篇2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为此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
他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相比之下,我国在阅读方面所做略显欠缺。一位中学生文学社的社长一语道破真谛:"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学的是如何进行语文考试。我们其实不会阅读,或者说,随着考试能力的增强,我们已丧失了阅读能力。"这实在是中学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的很多有识之士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的齐大卫教授曾主持汇集了北京市学术界的20多位教授、11位副教授和一批优秀中学教师坐在一起,为中学生精心奉献了一套语文补充教材《阅读》。
此后,2002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语文读本》(小学卷),2006年6月全国第十六届书市开幕期间,很多作家呼吁学校要承担起责任,“希望在外界浮躁的时候,通过阅读让孩子们的心静下来,沉下来,由‘浅阅读’走向内涵丰厚的深入阅读,让孩子们的灵魂通过阅读高贵起来……有文学经典伴随的童年阅读,会给孩子的一生罩上诗意的光芒,使一个人的一生都相伴着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
笔者现根据在南师附中任教多年的教学尝试和积累的教学思想,希望通过对本校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在中学阶段的编选情况及教学方法的实践尝试的分析研究,形成一套能够符合中学生的实际状况,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一节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中学阶段的教学现状
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中学教材的编选情况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第一册 第五单元 《论语》十则
第三册 第六单元 《买椟还珠》(韩非子)?摇?摇《滥竽充数》(韩非子)
第四册 第五单元 《公输》(墨子)
第五册 第六单元 《孟子》二章?摇?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六册 第五单元 《鱼我所欲也》(孟子)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第五单元 《论语》八则
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新)
第一册 《论语》
第三册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
第五册 《逍遥游》(节选)
(四)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
第一册 《劝学》(节选)
第四册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专题《逍遥游》(节选)
(五)苏教版选修教材
1.《史记选读》
2.《唐诗宋词选读》
3.《唐宋家散文选读》
目前,中学阶段正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是最新的一套教材,它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的产物,编选的意图也正是教学工作者所要把握,学生所要接受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
二、中学教师关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讲授情况
中学阶段的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状况一直不太理想,不仅是因为一线老师及学生重视不够,更有人认为文言文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形势不太协调,尤其是今天,新课程标准虽已实施多年,但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味。除了串讲、评点、诵读之外,严重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研究与品味,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体验与欣赏过程,忽视了文言文对提高中学生素养的整体功能,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只停留在最为浅显的字词的梳理与记忆,而作为文言文最为精髓的精神和思想层面的东西,则涉及很少。久而久之,学生厌,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文言文,不愿读文言文。这也是导致学生产生“文言无用”思想的根本所在。
三、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学习情况
当前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学习文言文就是要记住一些生涩难懂的字词,背诵一些根本不理解的文句,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和价值,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大部分中学生除了阅读课文中的文言文篇目外,一般不读其他的文言文作品。
四、“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对于中学教学的影响和价值
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对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具有现代文不可企及的真切感,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扩大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同时,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也促进了现代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 语文教育实践中经典教学策略的失误
目前,多媒体在中学教学中广泛使用,导致出现了“多媒体致使经典阅读脱离文本”的现象。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画面感,极富感染力的音响效果,以及极具时代气息的视频效果,吸引广大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然而多媒体永远都无法完全替代文本的阅读。过度依赖多媒体,导致学生脱离文本,使作品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消失殆尽,从而让学生丧失了自我的感悟和思考。《红楼梦》的魅力是电视剧、电影永远都无法反映的,《论语》《庄子》也不是于丹侃侃而谈就能全部诠释的……
同样“用笔记代替阅读体验”、“用形象标签化取代学生自己的解读”,学习的过程中缺失了思考,没有了辩论,甚或一味模仿,如“私塾教育以及颇受争议的读经热”等,都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永远是自身的感悟和理解,是自我的想象和延伸,是自我的收获和启迪,真正的“阅读”与模仿无关,与灌输无关,它是个人的独特的行为,是个人的意志行为,是个人的情感体验,所以它与操纵无关。
那么学生究竟应该如何阅读经典呢,南师附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了阅读课的课程标准,并总结了四种阅读方法:
一、精读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好一本好书的办法就是精读、细读,反复地读,他还总结出精读的三个步骤:了解、批评、接受。这就是著名的"三步"精读法。这也就是说读书首要的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表达情感,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质疑,批判的接受,对作品进行消化吸收。
朱熹对于精读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要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如此,则得书之真髓矣。”这就是著名的“剥笋”读书法。精读,即精心、精确地去读。不但读懂字面义,还要读出潜台词与画外音。
二、研读法
研读,也称为精读,是阅读的另一种主要类型,它以研究为主。所谓研读,就是要对需要学习的教材、书籍、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的阅读,并且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研究,必要时还要边读、边思、边作笔记。因此可以说研读与通读一样,是学习社会科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三、诵读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在诵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语感与情感体验也是与众不同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谈到指导学生读书时说:“他们(指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同时他又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这段话表明了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
“口诵心惟”是传统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强调诵读的关键,不只是简单的朗读,还要注意思考。
四、其他,如讲座欣赏法、讲解评析法、辩论讨论法等等
这些方法更强调了他人的指导作用以及质疑、思考、讨论、甚至争论对阅读的巨大作用。这更能加深阅读者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进行思维的拓展和训练。
阅读的方法并不仅有这几种,学生阅读可以以其中一种为主,也可以几种相结合,关键在于个人的所得。
当然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也有困惑。一是现在阅读量相当大,那么多名著阅读要完成,实属不易。但学生的阅读时间很难保证,时间太少;二是学生对阅读名著缺乏兴趣,反而倒是对一些肤浅的流行读物兴趣颇大,我们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三是在鼓励学生阅读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师的阅读时间。
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南师附中还不断进行经典研读的实践尝试,包括开发校本课程、开设选修课、开展活动课程三个方面。
一、走进经典阅读现场
南师附中王栋生老师认为,阅读不会影响学习,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明显优于读书少的同学,所以他们的各科学习往往很轻松,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底子”。人站得高了,天地才会变得更大。
基于此,南师附中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走进经典阅读现场”,目前已经尝试教学三年多。我们不仅在学生的阅读现场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还编写了自己的校本教材,列出了《高中语文推荐阅读书目》。
二、开设选修课
阅读课程是“经典阅读”的第一保证,而选修课程则是校本课程的另一重要的形式。本校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在每个年级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现选择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举例如下:
三、开展活动课程
在我校的新课程体系中,语文组承担着三门校本必修课程,一是基础年级的“写字课”,一是所有年级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以及名为“走进经典”的课外阅读课。这三门课程,都是我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专门设立的校本必修课程,因为在学生的人生发展中,书写水平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口头表达能力更是一个人的人际交流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一个人的阅读量,阅读面,阅读习惯,更是一个人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不二法门。
新的课改需要凸显学生的个性与提升学生的素质,老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此,我们开展丰富多彩且扎实有效的活动,可以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可以充分提升孩子的素质。
通过一系列阅读课程的开发实践,对我校的教学工作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开创出了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模式,学校的新型课堂得到了很多专家首肯;其次,各种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且在省内外都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再次,课程建设初具规模,推出了“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推荐阅读书目”;最后,作文教学硕果累累,多次获得省市各项奖项,且高考成绩异军突起,多次有学生获得语文单科状元。
总之,这一系列的成绩跟我校的课程理念,跟学生的广泛阅读是分不开的。
结语
曾有家长问王栋生老师,为什么语文一直排在第一位?为什么还要背诵古典诗词,学习文言文?王老师无奈而痛心地说:如果数理化学不好,那仅仅会落后,如果母语学不好,缺少人文素养,那就是愚蠢了。如果在愚蠢和落后中间让你选一个,你选什么?进而王老师又说,人如果到了十七八岁,还不能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指望上大学再修炼,性情、心灵和教养已经有很多补不了的空洞了。所以我们希望这些名家名作,这些“经典作品”,能让我们的学生有修养、有情趣、有思想、会生活,能给我们生活和人生的启迪,从而促进自身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记得《金蔷薇》中描述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老兵沙梅,为了那朵金蔷薇,他是怎样地用碎屑来熔铸它。经典,就像那朵蔷薇,每一缕都是金一般高贵,每一缕都是一段传说,每一段都充满着甜蜜和悲凉……我们相信那些慰藉心灵的阅读就像那沙梅积储的“珍贵尘土”,总有一天它会在我们的心中绽放出最美的“蔷薇”,不仅滋养我们的生命,更能美化我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篇3
一、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意味着语文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而应拓宽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1.有助于文化知识积累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传统经典中涵盖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服饰、文学、舞蹈、文物等均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下文将介绍两种在中华传统经典中比较常见的文化知识。第一种就是中国的山水文化。在中国很多诗歌中都可以见到富有中国特色的山水文化。在中国山水文化中,山川美景所蕴含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景物本身,更多的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例如,李白的很多诗歌作品中都以山水言情。在《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在《游泰山》中“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初天地间”,这些诗歌中出现的山水景物都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第二种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通过传统的节日文化可以看到古人社会生活的情景,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人情风俗。学生通过诵读这些中华传统经典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积累文化知识。
2.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变得“会说话”“会写作”,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其实,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是书面表达能力,都要经历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所谓的输入过程就是要先将语言素材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之中,而输出过程就是学生应用这些语言素材的过程。中华传统经典中包含很多内容,具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学生经常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会不断填充大脑中的语言素材库,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即语感。虽然,有些传统的经典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但依然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凝聚精气神
精气神是古代哲学提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人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经典中不仅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包含着正确的价值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儒家经典《大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修身”,也就是说人要先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才能维护好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让天下太平,这样的思想观点放到今天也是正确的。高中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阅读这样的传统经典,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修身”的重要性,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此外,在中华传统经典中还蕴藏着很多其他的思想观点。例如,屈原的《离骚》中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的是古代士大夫尽忠为国的思想,这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思想是一致的。让学生阅读这样的经典名篇,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否则国家的发展将毫无意义。现在,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并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诵读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但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高中学校必须重视这一活动,丰富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诵读平台。
篇4
二、彰显特色,营造悦彩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物化的学校文化,也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承载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学校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传统与现代融合。既原汁原味地呈现积淀百年的历史文化,又形象生动地展示师生的精神风貌。
重现独特厚重的校史文化。学校充分利用建筑、标牌、图文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学校发展史,让同小人身临其境,追忆历史,凝聚精神,培育文化。学校通过建文化廊,再现了同小人走过的足迹,成长的历程,围绕“诚、勤、朴、爱、智、勇、创、悦”述说感人故事,展现活动场景,并且以“历史”“传承”“成长”为主题,再现老校情境,介绍百年校史,秉承育人传统,共享生命成长,以“学子”“师长”为主体,展师表,育英才;塑校训石,使之成为学校亮丽的标志性景点,提醒并激励师生以此为价值标准,奋发向上;赋楼宇名,以“诚、勤、朴、爱、智、勇、创、悦”八字分别给八幢大楼命名,使教师明育人目标,学生晓成人追求。
展现班级师生形象文化。在环境文化建设中着力体现以师生为本,建班级文化墙,使每面墙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评选微笑天使,树笑脸墙,让微笑成为每个同小人的形象特征;制师生言像,表达教育信念,许下成长愿景。
三、以人为本,构建悦畅管理文化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这决定了学校管理必须秉持人本第一的思想,要把学生和教师的幸福成长作为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学校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从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成隐性的自觉行为,把制度的着力点体现在规范与引领上,这样才能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实际的有执行力的制度文化。据此,学校以“公平”、“自律”、“自主”为核心,积极构建管到顺畅、执行高效的悦畅管理。
注重均衡。首先是促进公平。学校建立阳光分班机制,一年级分班采用均衡师资配置,任课教师述职,家长自主选择的方法,公开分班方式、公开分班过程、公开分班结果,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公平的、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其次是关注弱势。学校从2007年起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针对个性发展有特殊要求的学生,让每位教师成为这些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开展观察谈心、走进家庭等系列亲生活动,让教师蹲下身来平等地与学生交流,细心品味学生的内心感受,建立平等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倡导自律。为树立同小教师的文明形象,学校积极倡导教师文明办公,互相监督,评选优秀办公室团队,营造优秀的办公文化。创新校本教研,采用自主申报的方式开展同题上课、课例研究等,通过平等、合作的研修过程,形成同伴互助的研究氛围,让专业成长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凸显自主。首先是常规自主管理。学校成立了红领巾自管会,负责文明礼仪、校园卫生、食堂就餐等管理工作,实现自我管理;其次是活动自主组织。队员们精心策划,成功举办一年一度的“跳蚤节”,自导自演“同川文化艺术节”,组织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开展爱心活动,既展现了良好的“主人翁”风貌,也秀出了队员们过硬的综合素质;最后是自主评价。学校围绕百年校训“诚、勤、朴、爱”,制定评比细则,建立自评、互评的评价体系,从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转变到关注学生素质的整体和谐发展。
四、追求灵动,实施悦享课程文化
篇5
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归根结底都是以人类的发展为中心。就医学的领域来讲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这就要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除了具备高超的医学技术,还须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文素养,不仅能治疗病患的伤痛,还需要给病人以外的人文关怀。作为未来继承医疗事业的接班人,医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应该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浓厚的人文素养,这样在医院实际诊疗时就能处理好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1]。
一、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1.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内涵。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劳动者在参与职业活动的过程中要遵守职业标准以及行为规范标准,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中的具体要求,是能够妥善处理职业与职业之间、职业内部、职业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依据。职业道德不仅可以折射出本人的形象还可以影响整个企业、公司的形象。因此,职业道德具备以下特点:适用一定的工作范围;所包含的内容相对具体、稳定,短时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同时具有多样性与专业性两种特质。(2)医生的职业道德。与其他的职业道德相比,医生的职业道德更具特殊性,因为医生在每一次的诊疗中都掌握着病人的健康与生死。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医生要时刻以病人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病人解除疼痛;关心爱护每位病患,不能区别对待,不泄露病人的隐私;文明礼貌,同情关心病人;廉洁奉公,不收取病人的红包等。不断钻研与创新,提高自身的医术与诊疗水平,正确处理同事的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的学习竞争关系等[2]。不论时代怎样发展,医生的基本职业道德都不会改变。
2.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在人类对自我关怀下形成的,一般表现为对人格、价值的追求,并且能够对人类历史文明长河所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现象都能高度地重视,是对全面人格的不断创新。人文精神其实也是指在人类的思想与意识、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心理活动中包含的人文主义倾向。人文精神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感性方面,追求广义上的人道主义,以实现人格上的需要与追求;第二,理性方面,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广义上的科学精神;第三,超现实方面,人对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满足人自身的需要,还要追求生活的意义。
二、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1.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永远的课题。不论是我国的医学的灵魂人物还是西方的医学的引领者,都充分意识到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中国自古就有“医乃仁术”的说法,西方医学的奠基人曾说过“医学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要为病人着想的”的医学理论,就可以看出医生是具备良好的医学技术,同时还兼具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在1988年讨论制定的《爱丁堡宣言》中也对医生做出了具体的要求:“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是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医学的模式发生了转变,医学教育是必须根据实际的需要做出改变,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3]。
2.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医学的发展。而医学同其他的职业不同,要面向的是饱经病痛折磨的病人,医生要比其他的职业更注重去关怀每个病患,提高和培养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在每一次的诊疗中严格要求自己,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也能给予人文关怀。
3.医患关系紧张。近年来,医患关系经常出现紧张的局面,医患纠纷事件经常被曝光出来,且医患纠纷事件的频率、次数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伤害都有一个上升的趋势。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据有关部门调查与统计,在医患暴力事件中68%是为了寻找宣泄口或为了索赔,剩余的32%则是来自社会仇医心理,而恶性的医患事件原因30%是因为患者的死亡,剩余的则是由于其他患者非死亡事件。其中大多是行为上的冲突,有的甚至对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4]。究其原因,除了非人为因素导致病人死亡,大多都是医患双方互不信任,未能及时沟通而导致的,因此要求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培养起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在面对病人时,不但可以通过优秀的专业技能进行及时的治疗,也能与病人展开良好的沟通,减少医患之间的摩擦,避免出现医患恶性暴力事件。
三、当代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现状及原因
1.当代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现状。现在进入医学院的学生,深受应试教育与传统教学的影响,目前大多数高中进行文理分科,医学院的学生大多是理科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由于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出现的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急功近利的学生等现象,导致大部分的医学生心态比较浮躁,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都较差。大部分的学生都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与人文关怀精神,有的人甚至不能回答历史中各个朝代的名称,不关心时政与周边的变化,有的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是因为缺乏人文素养与精神,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课外常常会觉得空虚、无聊,生活乏味无趣,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也有的学生经常阅读各类武侠、言情小说,观看电视影片,对于世界著名的作家、作曲家一问三不知,只顾追求一时的刺激与享受[5]。
2.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缺乏的原因。造成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缺乏的原因是比较多,但是究其根本,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在教学上不够重视。在医学院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医学技术与技巧上的教学,在课堂教学或者实践练习中更加侧重对专业技能的练习与探讨,而忽略了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不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一部分的医学生在成为医生后,虽然有高明的医术,但是却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在诊疗过程中不断受挫。(2)教学环境淡化了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因为在学校学习中是借鉴理论的医学案例,没有进行实际操作,学生一开始会害怕然后慢慢转变为麻木甚至冷漠,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作为医生对病患的关怀。
医学生培养起人文精神对提高职业道德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对医生展开救治工作十分重要,因次要积极地寻找方法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6]。
四、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对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五千年的沉淀,萃取精华,在应用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时有着积极意义。
1.儒家的“仁爱”思想。儒家的主要思想就是“仁”,孔子诠释它为“仁者爱人”,孟子将其发扬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也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把它们运用到现代社会中就是宽厚仁爱,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培养医生的仁爱之心,以及舍己救人的精神,而且对医者的评价就是“医乃仁术”,医生的职业道德就要求医生能够尊重患者,并且以患者为主,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尽量减少病人的疼痛与费用。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应该加强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渐渐养成良好的诊疗习惯。在以后真正参与到医疗工作时,及时地运用高超的医学技术,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不仅有利于病人的痊愈也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2.忧患意识以及爱国精神。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例如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清朝的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观点都是出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发出的感慨,还有文天祥、陆游等爱国诗人所传达出的忧国忧民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品格,当代的大学生更要培养爱国的精神,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3.促进医学生和谐发展。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特别注重对个人的道德修养,注重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促使人们养成自强不息,不断完善自身的品格。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不断地通过反省完善自己,传统当中的一些文化素养同样适用于现代医学教育,以及对医学生的培养,学生能通过对自己每天行为的反省,可以明确自己每天在实践中有哪些不足、缺点,可以不断地完善医学技术,不断地提高职业道德的认知,医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能全面地提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提高。
4.优秀的医学典籍的指导作用。虽然中医在很多方面不如西医,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诊断病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等潜伏期比较长的疾病,但是在很多方面,中医的医学典籍仍旧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大医精诚》、《金匮要略》等医学论著,书中不知讲述了医学知识,同时还包含了大量朴素的道德文化。例如在《黄帝内经》中就强调“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突出了在中医治疗中将“人”放到了最高的位置,真正诠释了“医者父母心”的概念,这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也很有帮助。《大医精诚》一文出自唐朝“药王”孙思邈,是我国医学中重要的著作,也是学习医学的必读之作,它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每个医生都应秉承“大医精诚之心”。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我国不少的中医院校将它作为学生的医学誓言。经常朗读背诵这些医学经典著作,不仅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更高的审美水平,还能够让医生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五、如何通过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
认识到我国传统经典文化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就要在日常的医学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经典文化,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产生积极影响。具体举措为:
1.让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阅读、背诵经典的医学书籍,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医疗事业的发展、深入了解病理,在实际进行救治时就不会拘泥于西医的技术,而可以灵活结合中西医技术,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病痛。
2.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尽量能够引入我国传统经典文化,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成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在诊疗时,能够记住自己作为医生的职责,救死扶伤,任劳任怨。
3.学校不仅要组织多样化的课外生活,也应该重视去积极推广实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能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结束语:
当代的医学生的专业水平比起以前的学生,是借助于现代化的科技发展的原因,水平更高,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但是也由于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使得医学生在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上有所欠缺。通过加强对医学生宣讲传统经典文化,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更加重视对待医学事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在以后的医学事业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莹雪,刘红霞.文学经典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3).
[2]中国医师协会.在全国部分省市调查“医闹”的分析报告[J].中国卫生产业,2007,(2):57-59.
[3]贾晓莉,周洪柱,赵越,等.2003年-2012年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3):1-3.
篇6
一、初中生德育现状及问题
1、少年道德精神之现状
据全国性的数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未成年人的犯罪数量占同龄人口的比例已经翻了一番。2005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显示,目前青少年犯罪的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近年来,像这样的少年犯罪现象层出不穷、令人触目惊心。当代的一些青少年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模糊,自私自利,不尊重父母、老师,满口脏话,模仿电视、电影中黑社会人物的那些凶杀打斗行为,以强凌弱、以暴制暴,有的甚至还盗窃、抢劫、杀人、吸毒等等。
2、改革开放对少年思想的冲击
改革开放打开了我国的大门,中国加入WTO也使得我们的经济与世界接轨。青少年因为年纪小,自我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较差,他们在琳琅满目的世界品牌和各式各样的外来文化、思想面前,更加容易迷失方向,忘记了自己的真正需要。现在有很多的青少年集体患上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贫血症,他们几乎不知中国传统文化为何物,或许他们能清楚的说出某某外国明星的生日、身高、体重、爱好,甚至最新的新闻动态,却不知道孔子、孟子是何许人也。
3、应试教育对少年道德教育的忽视
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仍然偏重应试教育。只要高考制度不变,教育的现状就很难改观。大部分教育部门仍然以分取人,过分强调智,而忽视德,录取学生时只看成绩,几乎不管其它方面。在学校,思想品德课普遍不受重视,大部分任课老师照本宣科,带孩子读读书就算完事,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宁愿在课上悄悄地做语、数家庭作业,课堂根本达不到教育孩子思想的目的。
二、初中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地位,这也为我们的德育管理提供丰富的素材,不论是代代传诵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历史,极具特色的歌曲和绘画作品,还是优良的精神……,都是中国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的孩子们最好的德育教材来源,其教育意义是无可比拟的。我们的邻邦日本、韩国、新加坡,重视在德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其中主要组成就是中国的儒家文化。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国民的创造力举世公认,而社会的稳定也足为各国楷模。究其原因,儒家文化的励志、贵和、诚信等思想无疑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力量。这充分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国家,塑造国民自强不息精神和高尚情操方面的作用。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就应从初中起就在德育中渗透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其现实意义的体现。
三、初中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前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初中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德育工作者也遇到一些新问题,旧的传授传统文化的方式出现瓶颈,为此,有必要对新形势下如何在德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做一些前瞻性的构想。
1、面向城市发展,把握时代脉搏
从城市发展的方向来看,德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要具有当代的特征,体现时代的要求。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教育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必然和传统文化相连接,另外,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并不是教育的西化,它是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结果。因此,教育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是既矛盾又统一的。要实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和城乡一体,从物质上说,就是鼓励大家过简约、节俭、环保的低碳生活,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从精神上来讲,就是要人与人之间更加的和谐和包容,让未来的菁菁校园成为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中国传统美德处处可见的大同世界。这一切的一切,不仅要靠我们,更主要的是靠下一代来完成。因此,学校德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从现在起就应该向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看齐。
2、家校社三维合力,推动文化渗透
篇7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使很多大学生带着严重的文化缺憾走进了大学校园。步入大学以后,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和学习环境的宽松,很多大学生忽视了对传统经典的补修。针对这种种情况,学校不仅应增设以文化经典导读为主要内容的通识课,还应在课程的质和量上予以制度化、规范化。指导学生围绕经典阅读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读书活动,如:校园读书文化节、读书沙龙、诗会、征文竞赛等,以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浙江省高校的基础通识课主要有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力量、法律基础等必修通识课程,课程结构也相对稳定,但却没有学校建立起能够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核心通识课程体系。
从国外大学比如哈佛大学的教育实践看,稳定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是成功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保证。因此,对高校来说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特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起有大学自身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应由若干大的课程模块组成。在每一个模块中,以重大问题为中心形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子模块,再在子模块中精选若干具体课程。各模块之间,各模块内部具体课程之间,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课时和学分。
配合如今在浙江省高校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可以在通识课程体系中作为一个大模块出现,下面可以设置很多个子模块,如中国文明史、中国人文经典与文化、传统艺术与文化等。在每个子模块中开设一系列具体课程来支撑。在课程设计和讲授方面,将阅读少而精的经典著作摆在首位,尽可能摆脱“概论”的模式。例如,开设一个学期的课程,集中深入阅读《庄子》,因为经过一个学期深入阅读经典,培养起学生的阅读、思考、写作等能力,他们也因此掌握了读其他典籍的方法。
通识教育理念的内化不仅需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更需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理念如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才是关键。首先,可以尝试改变教学地点。传统的教学地点是教室,但是可以根据课程不同而进行变化,比如参观博物馆与文化基地。其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设计教学内容。通识课有自身的特点,上课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并且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因此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应区别于专业课。如原典阅读课程是为了达到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目标,这就需要老师对整门课的授课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并制定出符合非专业学生的授课内容。再次,可以开展研讨型学习,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通过教师设计和布置课程讨论题目,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写作,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研讨型课程不仅可以加深理解、相互启发,还可以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篇8
传承经典文化献礼百年华诞
二、活动时间
2021年4月29日至2021年5月7日
三、活动对象
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
四、活动要求:
书法作品要求:
(1)软笔书法作品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厘米×69厘米至95厘米×180厘米)一律为竖式。硬笔书法作品规格为A4或A3彩色书法纸,学生自行准备。
(2)作品内容要求: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诗文、成语、警句或古今名人名言,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经典作品。
(3)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写清班级、姓名。
(4)每班选送5幅软笔书法作品和5幅硬笔书法作品。
(5)5月6日课间操之前各年级组收齐,七年级交**老师,八年级交**老师,高一交**老师,高二交**老师。
篇9
小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实困境
多元文化阅读方式,冲击文学经典阅读。在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网络传播大大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也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人们的阅读方式由纸质阅读转变为数字阅读,深刻阅读变为浅显阅读,严肃阅读变为娱乐阅读,越来越多元的阅读方式的出现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经典文学阅读,消解了其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相较于经典文学的沉静与思考式阅读,人们更乐于通过网络、电视、自媒体等以新兴的阅读方式来进行浅显阅读、快速阅读。以这种简单的阅读方式来理解经典,会使得人们丢失了原有经典文学阅读中思考与领悟体会的过程,加之“读图时代”“短视频时代”带来的更直观快捷的阅读体验,传统书本文字阅读特有的韵味和兴致被抹杀,经典在网络时代面前显得更加苍白无力。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阅读环境。泛娱乐时代解构传统价值观念,消解经典文学价值。经典文学凝聚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成果和现实价值,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代表了这一时代的主流价值。通过阅读经典文学,能够体会到其所包含的文明传承和价值演变。然而“娱乐至死”时代,各种文化过度追求娱乐,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其内容浅薄空洞、粗鄙搞怪,毫无价值可言。而大众对这种文化的过度追求,带来的是精英知识阶层的集体失语,冲击的是受众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淡化的是严肃阅读带来的深度价值思考,进一步消解的是经典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明。经典在娱乐化过程中解构了其本身所蕴含的精神文明价值和人文价值,因此也就失去了其作为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应试教育下,文学经典阅读功利化。素质教育虽然一直被国家提倡,但是由于历史因素以及大环境影响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问题,应试教育依旧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又影响了小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应试教育下,分数和考试是老师、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教育更强调教师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和主动性。这种模式下,家长只买能够切实提高孩子成绩的教辅书,老师只教考试范围内会出考题的经典阅读篇目,而真正的人文素养教育却未能落实,经典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功利化阅读的背后是学生对传统文化背景了解的不深入、对经典文学价值内涵的不理解,这种急功近利的阅读目的最终阻碍了文学经典阅读的发展。
在文学经典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策略
篇10
关键词:文学经典;传承思路;新媒体;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62-03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总的来说,涵盖了人们长期社会历史创造的产物,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记载,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而文化同时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文化为核心的国家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文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凝练和集中体现,对于经典文学的学习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塑造人格的重要角色,对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无可厚非的责任。
但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网络媒体技术和阅读载体技术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高校学生因为易于接受新事物,对社会事件感知度较高,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因为它使阅读的内容丰富了,但阅读的深刻性降低了;阅读的娱乐性增强了,但阅读的思考性浅显了;阅读的时间开放了,但阅读的系统退化了[1]。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的,这不仅对于正常社科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消极影响,对传统文学经典的学习消极影响更为重大。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阅读习惯与传统阅读习惯的冲突,文学经典传承传统方式与高校学生新认知的冲突应当受到关注,也应当积极寻求方法去解决。
一、高校传承经典文学的优势及经典文学的意义
文学经典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集中体现,传承和推广是极为必要的,然而时机和方式值得商榷的。经典文学对于人格塑造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传承面向全社会,全年龄段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最佳时期是大学时期。这一时期人的价值观念初步形成,个人才能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正是接受经典文学熏陶的好时期。而高校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独有的丰富资源成为经典文学传播的重要阵地,在经典文学推广活动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专业性”即高校可将经典文学的培养与中文等专业学科的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培养,共同促进;“权威性”即高校可依托完整正确的学识体系对经典文学的传播加以引导,使学习者信服;“丰富资源”即高校可借助信息量巨大的图书馆、各领域各专业的专家教授将经典文学进行诠释补充,更好地传承。因此,高校应当利用好这一良好时机,把握好“专业性”、“权威性”,利用好丰富资源,贯彻积极、科学的方针,结合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努力探索适当的高校文学经典传承的新途径、新方法。
1.经典文学的传承对于教育教学意义重大。谈到经典文学的传承的最大受益者,毋庸置疑,社会各界的第一反应都会是中文专业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历史文化相关专业。当然,这些相关专业是受益的主体,因为对于经典文学的内容进行诵读学习、对其语言结构和句式用法进行推敲、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其更好认识自身专业,丰富其对自身专业的理解认知。目前此类学科也把经典文学中的重点篇目通过课堂教授和课下布置的形式进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经典文学传承只是在极个别相关的专业的范围内进行的,并没有形成全面的、覆盖面广的学习氛围,然而全面的学习氛围不仅对整个高校范围有带动辐射作用,同时对这些专业自身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经典文学的传承对于其他学科教育仍有益处。现如今,当提到高校应当全面学习经典文学时,总会出现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一些与文学关联性小的专业,甚至一些理工科专业学生也需要进行经典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所谓经典,是指其中的内容能够不局限于时代,能够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被保留、被遴选、被检验之后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经典,并不只是读出书中的内容,而是通过阅读去锻炼“思辨”的精神,体会作者的用心,思考作品的意义,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找合理的解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对各个专业都大有裨益。同时,许多专业在学习文学经典后,再接触本专业的知识,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文学经典,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提升自身文学修养,同时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时,可以将所学内容与实践需要结合,更好地完成自身相关工作。
2.经典文学的传承对于个人素质培养有积极意义。文学经典的传播不仅具有以上两点教育意义,同时教化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文学经典中孕育着人类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经验,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不仅是一种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休闲方式,而且能够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指引未来,能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主要的功能有社会政治教化功能,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目标;道德伦理教育功能,即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优良的道德感;个体人格净化功能,即促使大学生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生目标,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去生活;审美情感教育功能,即要求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辩证能力和高情商。因此,经典文学的教化意义也就决定了其重要地位。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教育传承现状及弊端
文学经典的传承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如何将文学经典中有益的部分提炼推广和如何让社会大众自觉自愿接受文学经典,并学习文学经典一直为人们所提及。但随着媒介相关技术的功能日益强大,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充斥人们生活,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原有的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也受到挑战,传统的传承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谈及原有的高校经典文学传承方式,总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形式:第一,课堂教学法,将文学经典设立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经典文学典籍分析整理归纳,将其中重点知识和思想教授学生;第二,学结法,即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和计划对文学经典进行学习,将书中内容进行记录学习,通过整理汇报的方式对文学经典进行研读。
1.文学经典的文化内涵需要发现和创新。学习文学经典,最重要的是学习其文化内涵,并且发现运用书中的核心内容。对于大部分家喻户晓的文学典籍,书中蕴含的人生哲学、处事哲理大都口耳相传,我们都有所了解,但“温故而知新”,我们不能因为发现文学经典中某一突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内涵,而停止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每一次的深入阅读都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仅仅掌握片面的内涵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对于文学经典的学习者来说,也是不能够满足的。现有的文学经典教育就存在这样的弊病,教授的内容趋于一致,教授的篇目趋于集中,教授的内涵陈腐未变,这种现状亟待改变。
2.传统的文学经典传承方式缺乏生机和活力。提及高校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课堂教授。这样的方式没有问题,自有私塾以来,这样的文化传承方式已经绵延了千百年,但在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新媒体环境下、在学生接受新事物习惯不同于以往的高校范围里,这样的文化传承方式已经很难再受欢迎。对于翻看书本上的传统文学篇目,课堂上由老师将篇目的主旨大意及文化内涵口头教授的方式缺乏生机,大学生很难主观能动地去了解相关知识,也很难深入发掘文学经典的深层意义,这与传播文学经典的用意是背道而驰的。
3.传统的文学经典传承方式难以适应新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传统媒体时期的信息传播内容在形式上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文字图片的形式,过于呆板,吸引力不强。新媒体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有声文字、动态图片、视频等新形式,形式多样,图文并茂[3]。相对于同样的信息,大学生更倾向于接收娱乐性强、信息容量大的信息,而文学经典却没有与这一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传播方式与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其他各类信息相比较毫无优势可言。因此,想要达到传播文学经典的目的,与新媒体相结合、满足大学生的兴趣需求十分重要。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传承新思路
1.文学经典的新内涵和新思想需要发掘。正如前文提到的,文学经典中传统的文化内涵和核心思想已经不能满足传承和教育的需要了,想要让文学经典的传承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新的内涵和新的思想是必要的,但从文学经典中发现新的积极意义也需要遵循一些方法和原则。在重新发掘过程中,要抛开既定的思维模式,用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方式去解读曾经研究过的文学经典,发现其中的新内涵、新思想,将其加以整理传播,让文学经典的传承焕发生机与活力。
2.高校需要创新传承思路转变角色。高校要提高文学经典传承的主动性,创新传承思路。在以往文学经典的传承过程中,高校只是作为一个主办人的角色出现,而并非作为策划人、负责人的角色,在传播过程中对于细节的把握和反馈的收集做的并不到位,这也导致了虽然关于文学经典传播的活动在开展,但收效甚微。因此高校必须破除以往关于文学经典传播的旧思维,积极转变角色,结合文学经典的积极作用与学校自身特色,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学经典传承思路。只有高校这个把关人、负责人的工作做好并做到实处,相关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高校需要完善相关机制,如负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相关工作安排到人,让每项工作有人具体负责,有人统筹规划;通过激励机制从上至下激发潜能和活力,保证相关活动稳步进行,在创新中发展。
3.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需要与高校活动相结合。如何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文学经典要从大学生日常兴趣点入手。在高校,学生除了日常的学习生活外,最能够自觉主动参加的便是学校、学院及社团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达到了沟通交际的目的,同时也在参与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文学经典的传承便可以与众多的校园活动相结合,采取“学校提倡、学院主办、社团添彩”的方式,让文学经典的教育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举办读书报告会、诵读大赛等形式,用活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让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和教育,同时又转变为积极的宣传者。如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特色活动“晨读经典大赛”就是将传承经典与活动相结合,活动的目的旨在让学院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院发起活动,学生自选篇目,对篇目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将其中感兴趣的内容或故事诵读或排练成节目,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最终以晚会的形式呈现。活动自开办以来,学生热情度极高,也自主编排了形式各异、各具风格的节目,活动效果也十分良好,不仅让学生对文学经典进行了充分深入的学习,同时也锻炼了本学院学生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
4.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需要与新媒体相联系。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圉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覆盖面受限,而新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种时空问题,使得校园文化活动的持续性和影响力大为增强[4]。目前,尽管新媒体技术在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由于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势,在未来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校应当本着“重视平台作用、找准切入要点、广泛宣传推送、考虑实际效应”的原则,切实加强新媒体文化建设,搭建文化传承创新的多样化、立体化展示平台。
首先,应当开始并加快相关新媒体建设。对传统文学经典传播方式所面临的困境和弊端需要正确认识、正确分析,把握新媒体技术在文学经典传承创新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加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让新媒体成为文学经典传承创新的重要窗口。其次,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互动、体验、引导和渗透式的平台,进一步丰富文学经典传承创新的载体,接收师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加强和改进文学经典传承创新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从而促进文学经典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均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创新。最后,将传统的传承推广策略与新媒体的特性相结合,互补利用。正确分析传统的推广宣传策略中的优势和弊端,结合新媒体的优缺点,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实现双向互动、双向联动,共同服务于文学经典的传承推广。
总而言之,经典文学在传承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以丰富的文学典籍为资源,以书中优秀的思想、良好的品格为指导,以提升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采取传统传承与新媒体传承相结合的双向联动的传承方法,采用高校主动推广与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形式,来推进经典文学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黄晓霞.大学生阅读的时代变迁与文化传承[J].晋图学刊,2014(2).
[2]李华,张建永.文学经典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功能[J].大众文艺,2011(14).
[3]吕红雁.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探析[J].前沿,2013 (22).
篇11
1.应擅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新的时代,新的媒介,要求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网络时代虽然给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带来了冲击,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当今时代,大众文化在摧毁文学经典神圣地位的同时,也无形中扩大着文学经典的影响面。过去只有受过比较高教育的知识分子才能掌握有关文学、哲学、历史的知识,而现在这些所谓只有精英人才才能掌握的知识也会通过大众文化为广大百姓所了解。比如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开播及其很高的收视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外国文学经典教学带来了冲击,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共享资源。无论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自学都有了更宽广的空间。首先,网络为经典文学的讲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库。在讲解一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图片、影视片断等,这不仅可以使授课更具直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网络可以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网络为师生的双向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飞信等多种方式交流,经济而且便捷。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教学网站,在网站里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教学课件、电子讲义,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和学生在网站上进行交流,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网站展开讨论。
2.改善教学方法
在近几年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常常听到同行们感叹现在学生不爱听外国文学史课,但从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学生还是喜欢这门课的。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在授课中应该注意从以下三方面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篇12
欣赏文学经典,培养感受美的能力
一些与会者认为,提倡阅读文学经典的意义首先在于培养人们感受美的能力。北京大学教授、诗评家谢冕说,我们处于一个匆匆忙忙的时代,不愿意动脑筋、思想浅薄的人很多。在我们悲伤失意的时候,文学和艺术会来安慰我们,让我们为一片诗意、为一片月光而活着,让我们觉得内心很丰富。但现在有这样感觉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欣赏文学艺术经典,就是培养人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学者、翻译家蓝英年说,我在俄罗斯地铁里看到,很多俄罗斯人不仅喜欢看书,而且看的是经典名著和严肃的作品。而在我们国内,我整体感觉是文化水平在下降。很多出版社出书选题不严肃,主要出于商业考虑;很多翻译作品的译文质量低下。老一辈翻译家的译文质量为什么高?就是因为他们熟读各种中外经典,中文底子和外文功力都很好。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呼唤阅读经典是一个办法。
阅读中国文学经典,继承民族优秀文化
清华大学教授、作家格非从继承民族文化的角度强调要阅读中国文学经典。他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受到的威胁太大了。失去了民族文化和传统,也就失去了整个民族的记忆。而民族的文化传统,恰恰是通过经典之作流传下来的。我在法国南部访问的时候,看到法国人很认同他们的传统。我在法国农村给农民上课时发现,他们都读过巴尔扎克,都读过福楼拜。他们的自信心是从骨子里沿袭下来的。文化经典或者文学经典,我认为极其重要。在目前这种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国家的竞争力、国家的强大,最后的体现还是文化,而文化是要靠传统的积累来继承的。所以,应该大量地读经典,尤其要大量地读中国的经典。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学者李洁非说,文学经典是民族语言运用的典范,而语言正是民族文化、历史、思维(更不用说文学)的容器。单单一个词,就可以构成一部民族思想史和情感史。但现在很多人不能这样认识语言的意义,而是把语言当成了实用工具。很多人对英语的重视超过了对母语的重视。语言普遍地被损害、语言能力普遍下降,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希望会有一天,民族语言的光荣会得以恢复,阅读会成为一种值得和快乐的行为,对文学经典的占有和熟知将重新令人尊敬,不读书会重新变得丢人并遭到鄙夷。
学习文学经典,创造传世之作
篇13
一、现代文学史经典作品现代化解读的意义
在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标志着一个时期的社会变化,对经典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对了解其所具有的文学特色、民族精神、时代变迁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在实际发展中,人们对文学经典并不重视尤其是当今的青少年学生,由于时代的变迁,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的阐述的思想以及具有内涵与当代学生的思想与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性,是其在解读过程中感到排斥,从而失去阅读与学习的兴趣。而采用开放性、人文性、结合时展的现代化解读模式,可有效改善这一缺陷,激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与学习,时期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以文化。艺术魅力。由此可见,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策略
现代文学史中经典文学的解读对青少年尤其是中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影响,而本文以现代文学史教学为例,通过对教学中现代文学史之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对策分析,进而阐述了现代文学史中经典文学现代化的解读。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选择
目前,在对多数中文专业中,教师对现代文学史课程中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通常采用的方法多是固定的“分析作者、作品知识化介绍、作品含有的文学寓意与时代性质”的解读方式[2]。而实践表明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文学思维的创造与思考能力,使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学习产生了理解障碍。例如,对于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文学作品,由于在中小学时期就有过多的基础和了解,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采用传统的作品解读模式,将鲁迅经典作品批判精神、与历史存在的封建思想、封建道德奴役强行灌输给学生,从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对文章情感的理解[3]。对此,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关于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讲授应结合现代的发展,依据开放性教学理念实行教学。例如,在鲁迅作品讲述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针对性的选择解读的作品,如与婚恋话题有关的《伤逝》,从而使学生在经典作品阅读中感受到快乐,进而引发经典作品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模式上的开放性发展
如果说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选择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那么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发展则是经典作品现代化解读的保障。这就需要教师在经典作品解读中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实阅读理解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赋予学生对作品的深化思考。因此,在现代化文学史之经典作品解读中,教师可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以及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发展,推动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例如,教师与学生在解读老舍经典作品《骆驼祥子》时,结合影视资料进行探讨分析,从而将传统的文本阅读转换为更形象、生动的艺术形态,从而调动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文本与影视艺术对比中感受作品的深意,实行其对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
三、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义与艺术魅力,具有时展的特性。传统的经典作品解读以不符合当代学生学习以及对作品内涵的真正理解。因此,实现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开放性的现代化解读已成为现今现代文学史经典作品学习与阅读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