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内脏的病变,必有一定的症状和体征反映于体外;局部的病变常可反映出整体的情况,而整体的病变亦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表明在诊断疾病时应掌握司外测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基本原理。
司外测内司,是观察;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由于内脏与体表是相关的,观察外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到内脏的病理本质。故《丹溪心法》说:“欲之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
见微知著微,指细微、局部;著,指显著、整体。意思是说,通过某些局部的或微小的变化,以测知整体的情况或病情的发展。如《内经》说:“面王以下,膀胱子处也。”面王,指鼻准,面王以下即“人中”部位,通过诊察此处,可测知膀胱、子宫的情况。再如诊察寸口脉(腕部的桡动脉)以测知全身疾病的方法;察舌苔、舌质的变化,望面部不同部位的色泽变化,以及望目、望耳等的变化,均可以测知全身及脏腑、气血的病变。因而有人认为,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而将人体的某些局部,看做是全身或脏腑的“缩影”。
以常衡变常,指正常的生理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状态。衡,是比较、评判。以常衡变,就是要在生理常态的基础上,判断出病理的异常变化。《内经》说:“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揆度”,即度量,估量;奇,异常;恒,正常。全句原文的意思是:通过望色、切脉等诊法,估量、推测机体的常变。也即知常达变。例如,肺主宣发肃降,正常情况下应是呼吸均匀通畅,如果出现咳嗽、喘促等症状,便属于异常,反映了肺气失于宣降之常。因此,在诊断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并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便是以我知彼,以观过与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疾病的表现,往往纷纭复杂、千变万化,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不仅要熟悉中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还要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如整体观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等。
整体观察整体观念、相互联系,是中医诊断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面对病人不能只着眼于其局部痛苦,或病变的局部。要从整体上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脏腑气血阴阳的活动情况,不仅要详细询问局部的症状情况,还要了解全身其他情况,以及病史、体质、家庭、环境、时令、气候等对疾病有无影响。从而做出全面分析、综合判断。不能只顾一点,或只注意到眼前的、局部的、明显的病理改变,而忽视了时、地、人等的特殊性,还要从疾病的前因后果、演变趋势等方面考虑。如“头痛”,就要通过头痛的部位、性质、有否寒热,以及饮食、二便、睡眠、病史、天气变化、季节变化等对头痛有否影响等情况的询问,为正确判断打好基础,进而做出诊断。
四诊合参是指四诊并重,互相参合,以便全面收集病情资料。故《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有的医生对某一诊法有精深研究或专长,但也不可忽视其他诊法,而以一诊代四诊。《内经》就曾指斥诊病时只重视切脉而不注意问诊的做法,认为“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张仲景也曾严厉批评诊病不能详细认真的医者,认为他们不能详察病情,只是管窥而已,如“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事实上,临床时四诊的运用总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如对咳嗽的诊断,要闻咳嗽之声为浊、为清;望痰之色为黄稠或清稀;闻痰之气味为腥为臭;问有无胸痛或其他感觉。其中,望中有问,问中有闻,相互参用。
篇2
一、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诊法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临床意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及其他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证候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临床意义;熟悉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主要内容,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原则,诊法的概念、注意事项,辨证的概念。(二)职业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诊断学知识诊断常见疾病及指导临床实践,能够灵活地将中医诊断学知识运用于本专业的临床实践之中。(三)职业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敬业精神和职业、岗位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于思考的职业素养,培养探索、创新、创优意识。
二、课程设计
中医诊断学的课程设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秉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教学理念,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相对接,采取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模式,教材内容要突出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通过实施院(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与校外“临床教学医院、实训基地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4],采取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方式,实现理论教学符合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强化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5]。
三、课程内容
中医诊断学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医诊断学发展史,主要内容及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其中以诊法、辨证的基本理论知识为重点。中医诊断学课程设置在授课学期的第二学期,总学时为48学时,授课方式采取理论讲授结合实训教学,其中实训教学内容主要是“四诊”基本技能实训操作及典型病案分析讨论。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医诊断学课程讲授要结合临床实例,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理论讲授环节应多结合临床实例;实训教学环节应实施“医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临床实际岗位多实践、多操作,强化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6]。(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材编写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主要工具,其类别、内容必须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要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方向,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7],制定符合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标准;根据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与专业相衔接的高职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材体系;通过分析现行教材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重新制订教材编写大纲并拟定教材编写内容、体例等。在教材编写上应突出基本理论知识、实训操作及病案分析等内容,既要强调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体现高职教育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的教育理念。2.开展网络教学及课程资源局域网建设建立院(校)局域网,可在网上查阅万方数据库内与中医诊断学课程相关的全部医学期刊及书籍;设置课程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中医诊断学教学相关的课件、教案、影像资料等课程资源,便于学生网上学习。(三)课程教学评价建立院(校)内、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实习单位、社会等多要素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采用理论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一是院(校)内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系(部)二级教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8]。系(部)二级教学督导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资料、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同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学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实训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等。二是按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评价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岗位技能、素质水平。三是实习单位、社会等多方面评价并提出反馈意见,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及时完善、改进。(四)课程考核中医诊断学课程考核应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考评,考核标准可设置为过程考核和终极考核,采取动态化、多样化的方式,即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实训技能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考核内容包括学生课前研讨、课堂纪律、课堂提问、学习态度、考勤情况等;理论考核(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考核内容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训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核内容包含“四诊”基本技能实训操作、典型病案(情景模拟)分析讨论等。
参考文献:
[1]楼美云,刘鲁平,张雁平.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19-20.
[2]王联晓.理性构建高职教育中的课程标准[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105-107.
[3]徐雅娜,闰丹.基于动态性原则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41-43.
[4]闫志.浅谈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基地建设与实习管理[J].实用全科医学,2007(9):801-802.
[5]张圣喜,贺军,李喜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7):110-111.
[6]刘玉娟.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7-8.
篇3
数学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篇4
2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四诊中的应用
2.1望诊
中医望诊的方式主要分为望面、望目以及望舌等,主要的医学根据是医师通过眼睛对病患者使用的视觉功能,因此无法体现客观合理的统一标准。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领域的脸部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等已经成熟,未来将逐步作为中医诊断学中望诊的科学研究工具,从而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发展。面像跟踪通常采用基于模型的方法或者基于运动与模型相结合的辨别方法。另外,肤色模型跟踪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面像比对从本质上讲,是采样面像与库存面像的依次对比,同时寻找出最佳形式的匹配对象。现阶段主要可分为特征向量和面纹模板这两类描述方式,特征向量法首先应该确定眼虹膜、鼻翼、嘴角等面像五官轮廓的大小、位置、距离以及角度等各种属性,然后分析出它们相应的几何特征量。这些特征量可以构成描述该面像的特征向量。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对虹膜花纹特点进行量化处理与数据分析,用于辨认各种不同病患者的虹膜变化状况,诊断眼疾病与全身的病理变化在眼睛器官上的病理反应[3]。
2.2闻诊
中医闻诊的方式通常依赖于医师的听觉与嗅觉等个人感觉来完成诊断的。怎样通过客观合理的方式扩展医师的诊断功能,中医学者完成了大规模的研究工作,而通过大部分科学研究能够依赖于电子听诊器技术对中医闻诊进行有效辅助[4]。电子听诊器技术属于一套具备生理声音分析功能的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医师能够便捷地在计算机系统的显示器上直接观察到人体生理声音的对应波形,透过耳机的传输功能可以听到病患者的声音,同时将其和通过听诊器技术获取到的声音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升自身的听诊能力与疾病诊断准确率。电子鼻技术主要应用在测量气体实际化学成分的医学仪器,通常于运用在需要测量气体组分的相互环境中。在中医闻诊过程中需要对病患者散发出的个人气味进行有效的检验分析,传统的模式就是依赖于人的嗅觉或者通过化学分析的处理方法。因为人的嗅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观的判断成分,因此其精确度相对不高,而化学检验分析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从而无法实时监测的目的,容易导致误诊,电子鼻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闻诊的实时控制。
2.3问诊
中医问诊一般是咨询病患者有关疾病的具体状况、病患者的自身病症、过往病史以及生活作息习惯等方面,从而全面了解病患者的各种病理感觉以及疾病变化、具体诊断等状况的诊断方法。通过问诊的方式可以获得和疾病相关的病理资料,是临床医师客观分析病情,进行确诊的重要理论根据。如何从复杂多变的临床医学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使其实现系统的量化目标,是中医证候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4切诊
篇5
利用中医治疗肿瘤是我国医学界的特色,而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则是我国医学界的优势[1]。但是在长期的临床治疗当中,无论是利用中医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都未取得应有的成绩,自然也未获得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因此,对于我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方法,我们必须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将以往的不足加以改正,吸取治疗当中的有效经验,争取做出让国际医学界认可的成绩,以让国际医学界人士也能够认识到中医证的理论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
1人类疾病治疗的方法
在对人类疾病进行治疗时,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治疗:病因学治疗、病理解剖学治疗以及病理生理学治疗[2]。
1.1病因学治疗。病因学治疗法是一种比较基本的疾病治疗法,它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疾病治疗法。病因学治疗主要是从病因产生的原理来对疾病的产生及发展进行消除。但其只适用于病因比较单一且明确的疾病,对于肿瘤这种病因不明确且发病机理不清楚的疾病,其就不能发挥多大作用了。
1.2病理解剖学治疗。病理解剖学治疗是指利用手术、物理学或是化学等方法将所需要进行治疗的部位进行直接破坏或是消除,其主要是对患者的最终结构性病变进行靶向治疗[3]。其是现阶段西医临床治疗肿瘤的最主要方式。除此之外,其对于很多其他类型的疾病也有着很好的疗效,比如说治疗冠心病可直接利用激光将粥样硬化斑块给消除等。
1.3病理生理学治疗。病理生理学治疗则是指利用药物或是治疗方法使得患者体内的各种病理生理学发生变化,调节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是治疗疾病的一种基本策略[4]。对于很多不明病因的疾病都能产生很大的治疗作用。
2中医治疗肿瘤
利用中医治疗肿瘤主要是采取中医当中的辩证及辩病治疗两种方法[5]。
2.1辩证治疗。辩证治疗是利用中医进行疾病治疗的最基本特点,同时也是利用中医对肿瘤进行治疗的最基本策略。辩证治疗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望、闻、问、切等方法对患者的病证首先进行了解,其次再根据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治疗。通常来说,辩证治疗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滋阴、益气、补阳、养血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及化痰祛湿等。经过众多的实践,我们发现,其实利用中医的“证”来对疾病进行治疗是病理生理学理论当中所提到的基本病理过程中的一种,辩证治疗其实包含于病理生理学治疗的范围内。利用中医的辩证治疗法来对肿瘤进行治疗所产生的效果如下:利用辩证治疗所产生的最基本效果就是利用中药对患者体内所出现的因肿瘤而引发的病理生理学变异进行调节,对其异常病理进行改变,使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得以恢复,以使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据临床资料显示,辩证治疗还可使部分肿瘤的体积缩小,这表明,辩证治疗可能会对抑制或是杀伤肿瘤细胞产生作用。另外,实践表明,辩证治疗可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比如说在利用辩证治疗法进行手术时,可同时配以中药进行治疗,以加强辩证治疗的效果,同时降低副作用的产生。
2.2辩病治疗。通过多年的辩病治疗经验,我们了解到,有很多中药可以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及繁殖起抑制作用,甚至有些还可以杀死或杀伤肿瘤细胞。在临床当中,利用中医对肿瘤进行治疗时,通常会先选择一些抗癌的中药对患者进行辩病治疗。利用中医中的辩病治疗法对肿瘤进行治疗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以毒攻毒、清热解毒以及逐瘀散结等。利用辩病治疗肿瘤其产生的疗效机理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其就是利用中药“以毒攻毒”,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及繁殖起抑制作用,同时还可能会产生杀死或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6]。通常来说辩病治疗所用到的中药有喜树碱或是紫杉醇等。
3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就是指利用西医的病以及中医的证来对人类疾病的认识及反映,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就是指利用西医的辩病治疗法结合中医的辩证治疗法来治疗肿瘤,相对于单独使用中医或是西医来治疗肿瘤,其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中医中利用疾病的“证”来进行诊断与治疗也包含于西医病理生理学当中所使用的诊断与治疗的范围内。所以,利用中西医结合诊断以及治疗肿瘤的方法。其一,中医中的“证”可以对肿瘤的综合诊断进行完善,而西医中的“病”可以对肿瘤的病理生理学治疗进行指导。也就是说,现在临床当中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可以在利用西医病理治疗的解剖学治疗的前提下,再将中医当中的“证”给利用上,以对病理生理学进行诊断,即同时将西医的病理解剖学治疗结合中医的病理生理学治疗。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利用西医的解剖学进行治疗,即使用手术、放疗或是化疗等各种解剖学治疗法将肿瘤细胞给消灭掉,这样做可以达到祛邪的目的,同时又可以获得肿瘤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以及其远期疗效;其次,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当中,病患体内会有很多异常的病理会产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利用中医中的辩证治疗法来对这些导常现象进行纠正,以使得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得以恢复。这样不但可以将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提高,而且还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提升。如此看来,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不但可以将患者的很多症状进行改善,而且可以对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长期的保证,以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4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基本研究。利用中医治疗病症其核心为证,因此,必须尽快使中医理论实现现代化,利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说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让国际医学界能够理解中医中证的内涵,明白中药所能产生的作用,认识到利用中医可进行同病异治以及异病同治的科学性原理。这将是我国未来发展中西医结合所要做的最基本的研究,因为只有让国际医学界人士了解到中医中证理论,国际医学界才可能会接受利用中医辩证治疗肿瘤的思想,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才能真正实现。
其是临床研究。在了解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临床研究。患者患上肿瘤的早其是没有任何异常症状的,因此,现在临床就诊肿瘤的患者都属晚期,对于晚期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也有很多,但是至今为止,业界人士还未找到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单独使用中医或是西医都未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而通过分析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今后的肿瘤治疗的临床道路上,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将会是以后临床研究的方向。另外,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当中,虽然会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但应该明确临床研究目标,努力找到治疗的突破口。现在,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我们不仅关注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同时也很重视将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提高。而经过多年的中医病理治疗肿瘤的研究表明,中医对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当中,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过程当中应该明确研究目标,找到治疗当中的突破口,使得临床治疗当中能真正取得成绩,也让国际医学界认可中医对于治疗肿瘤的效果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
5结语
利用中医治疗肿瘤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学界治疗肿瘤的特色,而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则是我国医学界人士一直以来都致力研究的方向。中医治疗肿瘤主要是利用辩证治疗法,而西医中则主要是利用解剖学进行诊断,两者在对肿瘤进行诊断及治疗方面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治疗肿瘤成为了我国一直都努力研究的方向,而且也是我国今后对肿瘤进行治疗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林及龙,张金光,张力,张世春,李利清.关于肿瘤与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思考[J].中医研究.2010(03)
[2]沈绍功.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J].世界中医药.2009(05)
[3]王晓玲,李江涛,徐瑞荣.肿瘤的中医治疗对策[J].癌症进展.2009(06)
篇6
2磁共振功能成像基本原理及其在科研中的应用
传统医学成像技术主要包括X线成像、超声成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及核医学成像,以往这些成像均以解剖成像为主,主要通过观察疾病引起的解剖形态变化来实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逐步从之前单一解剖成像发展成为一种解剖成像与功能成像兼备的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基础和临床科研的技术手段,其中MRI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fMRI便是一种将功能与解剖成像、临床与科研影像相结合的成像新技术,为脑功能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
2.1基本原理
广义的fMRI技术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及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等。不同的成像技术各有优势,在临床中有不同的应用。狭义的fMRI一般特指基于血氧水平信号变化强度的BOLD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人体大脑神经元活动导致大脑被激活的功能区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血液中顺磁性氧合血红蛋白及抗磁性脱氧血红蛋白的比例改变,使局部磁场均匀度变化,进而引起BOLD信号改变。
2.2基础及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BOLD的fMRI技术无需注射对比剂,以其无创、无辐射损伤、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在活体上重复进行等优点在脑功能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具备独特的优势。目前,fMRI在基础科研中主要应用于运动、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语言、认知、记忆、智力、情绪、性格、决策、睡眠、意识、性别、发育、衰老、针刺、坐禅、睡眠等相关研究,尤其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临床研究中,fMRI技术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相关类疾病、各种成瘾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药物应用、脑卒中及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疼痛及癫痫等相关研究。值得关注的是,fMRI能从整体上探索各种诊疗方案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恰好与中医将人体视为有机统一整体的理念相符。因此,fMRI在各种中医特色病种的研究中独具优势,在揭示中医治疗疾病的内在机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近年来,fMRI广泛应用于基础科研及临床研究中,在中医药领域,由于fMRI实现了无损伤活体脑功能研究,可直观获取针刺时脑功能区激活状态的信息,使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日趋深入。目前,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基于fMRI的针刺作用机理研究[1-5]。其范围主要涵盖真针刺与假针刺时中枢神经响应的区别、不同针刺手法中枢神经响应的区别、不同穴位中枢神经响应的区别、健康志愿者与处于不同疾病状态下患者的区别、针刺刺激与其他类型刺激的神经响应区别等。针刺作用的发挥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及调节机制密切相关,但对针刺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如哈佛Martinos生物医学图像研究中心的中医针灸研究团队的研究表明,针刺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旁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的负激活来发挥作用[6]。国内相关研究则表明,针刺刺激具有不同的时空特性,这种不同穴位的不同时空特性正是针刺治疗的关键影响因素,也是针刺穴位特异性的基础[7]。当然,关于针刺fMRI研究的方法学尚存在一些问题[8],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另外,fMRI在中医药其他领域也逐渐显现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如在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观察、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此外,国内一些研究机构也在探索将fMRI用于中医症候及证型的研究中。
4对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的意义
fMRI作为在中医药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现代化医学影像技术,对中医药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fMRI研究的复杂性对从事fMRI研究的科研人员提出了较大的挑战,fMRI复杂的实验数据处理要求相关科研人员既要拥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理工学科知识基础,同时还要求具备必要的医学知识。因此,fMRI研究的发展需要一批具备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我国目前医工分离的教育体制导致这一类型人才极为缺乏。为此,不少中医院校近年来逐步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课程。
作为一门新兴的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9-10],中医药信息学科立足于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医学科学相结合,打破了以往医工分离的教育体制,客观上提供了将包括中医药科学在内的医学和信息工程学科切实有效融合的客观条件,为fMRI研究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目前,不少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放射科室已引进了MRI,具备了开展fMRI研究所需的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设备条件,同时又有充足的研究所需的病源条件,对今后开展中医药相关的fMRI研究极为有利。因此,中医院校有必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学科的重要作用,合理设置中医药信息学专业,调整中医药信息学课程设置,为学生构建医工结合的基础知识体系[11];同时,重视培养开展fMRI研究所需的人才,推动fMRI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逐步形成fMRI研究发展与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互相促进的局面。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和治疗方案》[1]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在我们医院就诊的小儿腹泻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31例,女24例,平均年龄(3.8±2.2)岁,病原菌的检测,其中7例细菌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腹泻3例,45例非感染性腹泻,发热7例,呕吐12例,轻度脱水15例,14例严重脱水,中度脱水16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2.6)岁,病原体检测,其中10例合并细菌感染性腹泻,6例感染性的病毒性腹泻,34例非感染性腹泻,10例在发烧,呕吐8例,轻度脱水13例,中度脱水29例,8例严重脱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纠正水,控制和非感染性腹泻的电解质,酸碱失衡,加强护理,饮食调整,防止病毒感染的并发症;蒙脱石散对腹泻和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低镁联合应用治疗细菌感染性腹泻,抗感染治疗。观察组的一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证型的不同,中医和针灸辨证。细菌性腹泻明显,中医药治疗的同时,同样的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
1.2.1.1湿热泻脏腑娇嫩,易受外邪侵袭病。由于季节性气候,长夏多湿,所以夏天容易受湿热之邪,湿热泄泻。本证多急性起病,泻多,如果不及时治疗,易伤阴,治疗不当易腹泻迁延。治疗应根据清肠解热,化湿止泻原理,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为基础方加减,重用葛根素,发表解肌,并提高清阳,腹泻,夏天孩子里热多偏生,黄芩,黄连以清热,甘草协调诸药[2]。多次腹泻,并伴有发热、马鞭草,胡椒,鸡苏散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呕吐、竹屑,半夏降逆呕吐;腹痛甚者加木香理气止痛。
1.2.1.2小儿腹泻有脾常不足,运输能力弱,因为夏天容易吃生的水果或冷菜,难以消化的食物,以损伤脾胃引起腹泻。食物残渣,味酸为特征,伴有腹胀,便前腹痛及压痛,并缓解后呕吐。腹泻可以单独发生。脾胃治疗,如胃。方药保和丸山楂重用,可以消除所有的食物停滞;神曲辛温,消食健胃;莱菔子感平和,下气消食除胀。三种药物与陈,加强消化功能。食品容易呛,湿,热,为半夏,陈萍罪万,气湿,和胃呕吐;茯苓甘淡,有健脾利湿;连翘味苦、性寒,能散结,而且还明确解决发热辅。各种药物的配伍,保留胃气,热,湿,然后所有的症状都会消失。呕吐次数更加藿香,生姜和胃止痛;腹痛甜,槟榔理气止痛;谢仍感腹胀、白玉兰消胀气[3]。
1.2.1.3观察组采用中药、针灸治疗配合针刺治疗,加固效果的影响。针刺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和其他要点。针灸曲池湿热腹泻,消化不良,冷的腹泻和呕吐,神厥,甚至与内关,腹胀感和峡湾。用毫针针刺,神阙穴隔姜灸的方法,根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1~2次/d针灸。此外,儿童应伴随脱水补液纠正脱水适当。
1.3疗效评价
1.3.1疗效标准 两组的效果是1998年国家公布的《腹泻疗效判断补充建议》[4]为疗效判断标准,治愈:5d内的粪便和次治疗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5d大便频率的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5d大便次数及全身症状的治疗,没有更好或更糟。
1.3.2其他观察指标 对两组小儿腹泻的总住院天数、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进行综合评估。
1.3.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无效1例,有效4例,治愈50例,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无效6例,有效6例,治愈38例,总有效率为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
2.2两组小儿腹泻总住院天数、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比较。观察组在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总住院天数上均短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根据两项新的针对儿童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多个儿童腹泻,尤其是0~2岁的婴儿更可能有腹泻,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被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引起腹泻。夏季由于细菌,病毒和其他致病因素多,增加小儿腹泻的风险,所以夏天是小儿腹泻病的发病高峰。在中医,腹泻为"泄泻"的范畴,其原理是小儿脏腑娇嫩,往往因为致病因素,对饮食和脾胃损伤,引起腹泻脾胃虚弱,脾中的主要病变。中医专著《汇编儿科,腹泻综合征》是"由于脾胃腹泻提到,无不为",所以脾脏治疗小儿腹泻的基本原理。最近,治疗小儿腹泻的中医学者的观察[5],如刘勇的《对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应用》,张文亭的《63例小儿腹泻消化不良的治疗》,这样的研究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6]。然而,大多数这些研究在药物治疗方法,如与服药依从性较差的缺点的孩子,药物治疗是困难的,因此作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结合中药和针灸两种小儿腹泻辨证论治的中医治疗方法,以达到内外合治,标本的临床疗效。采用经典的处方,这源于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并根据临床证候特点改进[7]。从本研究的结果发现,在使用草药和两种疾病的方法和单用西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治疗,针刺疗法,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彻底的治疗优势。作者认为,针灸疗法已联络脏腑,运行气血,抗御病邪的作用,正确的诊断和穴位选择可以发挥出来,促进药物或药物归经,提高中医药的疗效,但也有疗效,副作用低,夏季的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因此,在为了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减少滥用抗生素的滥用,缩短治疗周期,为了治疗,可以考虑使用针灸和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在小儿急性腹泻治疗的许多国家建议补锌。有系统地回顾了锌的治疗价值在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2010在印度医学研究基金[8],鼓励发展中国家锌在儿童急性腹泻治疗的基本策略。2010的欧洲对锌的制备营养杂志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讨论,虽然锌补充剂可能影响儿童的血锌水平,但可以降低儿童腹泻的患病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①锌缺乏会影响刷状缘酶活性,与肠粘膜增生和角化不良。锌离子可减少有害物质在细胞的损伤,保护肠粘膜;②通过降低胃肠激素的分泌,降低小肠上皮细胞磷酸腺苷水平,促进吸收的钠离子和氯离子;③可能是肠道渗透压降低有关,提高肠黏膜酶的功能,加强肠道免疫功能,抑制细菌繁殖和早期清除肠道细菌[9]。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89.
[3]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4]刘景衍,马俊仙,刘益林,等.腹泻病患儿8 054例次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6):423.
[5]林泽军.小儿腹泻病616例流行病学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161.
[6]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0.
篇8
1•1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中医学是一门诞生于中华文化母体基础上的学科,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经历了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2]。中医学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黄帝内经》的出现为标志,它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总结了前人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融会了当时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知识等进行归纳、推理、演绎,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它较系统的形成了中医的阴阳平衡学说、五行生克学说、脏腑及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等,尤其是阴阳平衡学说。它以大处着手,将复杂无比的对象简单化,运用整体性和动态原则认识和处理事物[3]。它促进了中医学从原始的经验医学向着具有系统理论的高深医学发展,使中医学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轨道发展,并得到了完整系统的表达,使得它充满着睿智的哲学思想而延续至今[4]。东汉时期,张仲景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理论,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张仲景运用阴阳平衡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理、法、方、药的基础理论和运用规律,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其后医家百家争鸣,中医典籍浩如烟海,但均没有超出这两部巨著确立的以阴阳平衡和辨证论治为基础的理论范畴。
1•2中医理论的特点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阴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存在于事物的方方面面,阴阳平衡学说代表着事物对立统一,此消彼长的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中医范畴内代表着人体的某一个体或机体内部某一个脏器、某一组织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状态。正常生理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失调,则发生疾病。五行学说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机体内部各层次间的平衡关系,以五行应五脏,指出了机体内部各脏器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各组织系统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协调的关系。脏腑、气血津液学说提出了疾病结构单元的阴阳平衡状态,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一种横向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衡”医学[5]。
1•3中医理论的优势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形成了一套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
1•4中医理论的不足但中医学理论成型于两千年前,过于依赖于思维方法,对人体结构认识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常用取类比象、类比类推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一些基本概念不够具体,如脏腑、气血津液、八纲等概念较笼统不够细致。相对现代西医学存在着对人体结构单元和生理病理认识不够的问题,常常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较粗放的不足,有着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的现象。
2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
2•1西医理论的形成现代西医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它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的方法为指导,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把人体分解为许多的结构单元进行分析,创立和发展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它借助现代科学的进步和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运用显微镜、影像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设备,使人们对微观结构生理病理和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形成了较系统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如建立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理论,组织病理学理论,病原微生物理论,免疫学理论,分子生物学理论等,进而指导人们的临床医学实践,分化出临床医学的各门学科,促进着现代医学向着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
2•2西医理论的特点西医理论的形成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完善的,它以客观的、具体的、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西医学把结构单元作为其理论基础,把结构单元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把西医学简单地理解为“元”医学。
2•3西医理论的优势西医最大的优点是以结构单元为基础,以实验的方法为手段对疾病进行客观的结构、生理、病理分析、研究和验证,形成了较为客观具体和科学形象的现代医学体系。
2•4西医理论的不足由于现代医学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并向着无限纵深的微观方向发展,相对中医不注意宏观的把握,有着较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例如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有了很多治疗手段,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结合中医治疗常常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这种西医的缺陷单纯靠西医理论自身是难以解决的,并使其发展举步维艰[7]。钱学森早在八十年代就说过:“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方向”,“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研究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8]因此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单纯的西医理论和方法是不全面的,融入中医思维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3•1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起始于建国初期同志的倡议,提倡广泛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西医基本理论、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医学研究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达到中西医的融合沟通并形成新的医学的目的。它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在医疗卫生事业伟大成就之一。中国当代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对于中西医结合经过50年的沧桑历程,已经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的共识,但也有许多不尽认同的地方[9]。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路径仍不是很明确。
3•2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方法和成就①对疾病进行西医诊断的同时,再结合中医辨证,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在治疗上采取西药结合中药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除使用西药如胰岛素、二甲双呱等治疗外,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如肺热津伤给予消渴丸,肾阴亏损者给予六味地黄丸等。②对同一患者的同一种疾病进行中西医两种诊断、两种治疗。例如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针刺进行麻醉,术后给予针灸或中药治疗,高血压患者除给予降压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可以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方剂,如肝阳上亢者给予天麻钩藤饮等进行治疗。③运用现代药理学知识对中药药物组分进行研究开发新药和开发新的剂型例如: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银杏叶片、复方丹参滴丸等。④用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中医理论,例如有些研究者提出“脾虚本质”、“肾虚本质”的研究,试探性的找一些指标如腺苷酸环化酶等作为判断指标,试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中医证的本质进行研究,明确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原理。
3•3当前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是理论创新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主要体现在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方法进行诊治。虽然在临床上的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以上的几种结合皆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为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几乎为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2]。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研究的内容和角度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根据同志提出的“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倡议,实质是要求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旨在提高临床疗效,创新医学理论,以丰富世界医学。因此创新医学理论,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单纯的靠中医现代化,或用现代科技来研究、解释中医理论是不够的,因为中医理论的特点是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医学理论。因此我们把两套医学理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才会产生新的新的医学理论模式。陈可冀院士认为找出两者的交叉点和结合点是非常重要的[9],而把中医理论的思想性融入西医理论,把西医理论的技术性融入中医理论正是它们取长补短的关键,可以作为它们的结合点与交叉点。
4“元衡论的”的观点
4•1阴阳平衡观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主线中医理论以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平衡观为衡量标准的,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平衡观,其一是天、地、人相互关联的整体平衡观,其二是把人体大致划分为脏腑、气血津液等的结构平衡观,其三是根据五行学说,各脏腑间有着相互生克、相互关联的层次平衡观。有较强的整体观和系统性,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逻辑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法。
4•2单元结构的研究是西医理论的基础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西医的理论基础是对解剖结构的正确认识,如果把一个人体看作个体单元,把人体分解成若干个单元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人体的构成层次为组织、器官、系统等几个层次,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它以现代西方科学使用的“还原论”的方法用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唯物论。
4•3“元衡论”可以作为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相结合的一个点“元衡论”的观点是我们根据中西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优势互补后得出的思路[10]。单元结构是指正常人体的基本构造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病原微生物等,是西医理论的基础;阴阳平衡观主要指阴阳学说的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机体内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联系为特点的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状态。由于中医理论常以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概念表述机体的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与现代西医理论相比较笼统不具体,较粗放而不精确。如果我们把阴阳平衡观、五行生克论融入人体的结构单元进行临床分析,用具体的结构单元代替抽象的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中医概念,把具体的结构单元作为阴阳间、五行间平衡与生克的结合点或交叉点,就可以对人体的分析有一个具体的、全面的、多层次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元衡论”。“元衡论”包含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其一为整体单元平衡,指人体是一个整体,其健康状态取决于人体与周围环境、饮食劳顿、神经精神、组装器官的动态平衡状态;其二为层次单元平衡,指人体由组织器官共同构成多个系统,系统与系统、器官与系统、器官与器官间通过神经体液联系构成若干个结构单元、功能单元,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着动态的生理平衡;其三是结构单元平衡,指某一个具体的器官或组织为一个具体的结构单元,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其自身内部的生理平衡状态。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如果有一个平衡体系出现异常,通过其内部的联系可以影响其他层次的平衡状态,导致机体的疾病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三个方面的人体平衡观,它把中西医两套理论中各自较为突出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作为分析疾病的三个层次的线索,以平衡观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依据,按这个思路进行探讨疾病病理、生理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更全面、清晰。
篇9
1 临床中医师的循证医学实践
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包括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应用有效的措施改善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这些都与临床医生紧密相关。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中医师在临床实践中仍是依靠经验和推论来进行临床决策的。而各个医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不尽相同,各自师承和自己形成的经验不尽相同,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不少弊病[4]。我们在临床常可见到对同一个病人,不同医生的辨证或方药也不尽相同,治疗的效果也就不一样。这样既不利于患者疾病的诊疗,也不利于医生治疗水平的提高。循证医学实践为临床中医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
1.1 掌握循证医学知识,接受循证医学指导 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在工作中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严格的检索挑选和评价文献来回答这些问题。因此,中医临床要实践循证医学,首要的条件是作为实践循证医学主体的临床中医师必须摒弃循证医学是西医的事,与中医无关的思想,自觉接受循证医学指导。一是认识循证医学的本质、意义、价值,提高实践循证医学的自觉性;二是熟悉循证医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主要步骤;三是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各种知识、技巧,特别是快速、有效地查询相关文献资料,正确阅读、评价医学文献的基本技能,提高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7] 。
1.2 借助循证医学方法,寻找最佳中医证据 按循证医学的定义,临床循证实践应有科学依据,强调按证据办事,而证据是已有的研究结果。目前,中医学的证据有三类[8]。第一类是四大经典,尤其是《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基本上是现在中医学证据当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证据。第二类是四大经典之外的医学著作。这部分证据内容广博,数量繁多,其证据水平也参差不齐。第三类证据是按照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所得到的临床证据。这些文献所报道的证据,从古至今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工作,尤其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病案医话,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指导着中医临床。临床中医师在循证医学实践中应重视第三类证据的质量和运用,但不能否定和排斥前两种证据。随着中医循证医学体系的建立和研究方法学的改进,今后势必对于已有的中医古籍文献进行评价,以加入到更高级别证据当中去运用。
1.3 尊重患者自我意愿,完善临床诊疗决策 查询文献所获得的结果是所有研究对象的“平均效益”,而我们主管的患者并未在研究中,其特点可能不同于文献中的研究对象。因此,在将临床研究证据应用于具体患者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相应调整[9]。
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遵循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本质所在。循证医学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主张,将现有最好的研究证据与医生的临床实践和患者的选择三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为每个具体的患者服务[10]。其核心思想就是谨慎、明确、明智地应用目前最佳医学证据对每个不同健康状况的人作出正确的医疗保健决策,进而对每个不同患者的健康问题提出更为完善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体现中医的特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 结 语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在世界医学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医来源于实践,具有确实可靠的临床疗效。临床中医师在工作中引入循证医学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医特色的中医诊断、疗效、治疗方案评价体系,必将为中医临床实践注入新的活力。正如陈可冀院士所断言:“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时候,也是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的时候” [3] 。
【参考文献】
1 Sackert DL,Rosenberg WM,Gray J A,et al.Evidencebased Medicine: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BMJ,1996,312:7172
2 张鸣明,刘 鸣.循证医学的概念和起源.华西医学,1998,13(3):265
3 罗云波.论中医与循证医学.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4
4 邢 斌,颜乾麟.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2):87
5 胡镜清,谢雁鸣,刘保延,等.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界及其临床应用认识的初步调查.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10):737
6 徐厚谦.从循证医学观点思考中医药的发展.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21(1):47
7 朱方争.临床医学生学习循证医学的作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1):6162
篇10
1 藏象学说的形成
疾病是发生于人身上的异常生命活动。要认识和防治疾病,首先必须了解人体及其生命活动机理,古代医家出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人体构造及其生理活动,形成具有独特方法论特色的生理学说―――藏象学说。
解剖法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最直观和最基本的方法,解剖学在今天虽然是西医重要的基础学科分支,但最早出现“解剖”一词者,却是中医最古老的文献典籍―――《内经》:“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1] 。应该说,古代医家为了探索人体生命活动机理,曾经进行过大量的解剖实践。初始的解剖,其对象不仅是野兽、牲畜等动物,亦包括人类蒙昧时期用于祭祀的战俘和奴隶。其后,则有出于医学目的以死刑犯人或死尸为标本的真正意义的解剖。《汉书・王莽传》已记载西汉末期“翟义党王孙庆捕得,(王)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 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治病” [2] 。然而,古代医家深刻体会到: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并不能通过解剖研究得到认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解剖器械简陋和技术手段落后,如上述太医尚方解剖王孙庆时,即“以竹 导其脉,知所终始。”如此简陋的方法当然无法观察和了解人体的细微结构及其生理活动机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生命在于运动,解剖所见者已是失去生命活力的尸体,即使能够观察其形态构造,亦无从了解其生理活动机制。正因如此,以改正医经错误为主要内容的《医林改错》,其作者王清任虽然屡经解剖实践,且其时西医解剖学说已经开始东渐我国,但仍不免得出“心无血说”、降主动脉为“卫总管”、“膈下为血府”等错误结论 [3] 。
正是由于解剖方法不可能为当时的医学研究和实践提供必要的知识,古代医家转而从另一角度,运用“以表知里,以象知脏”的方法,通过深入细致地观察、分析外在生理表现和病理征象,以推知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机理,这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生命观―――藏象学说。参照现代科学方法论,可以知道,这种“藏象”研究方法正是对信息的充分利用,包含有信息论、系统论方法的基本原理。
2 藏象学说中的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论的研究方法把系统的运动当作信息的传递和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以达到对系统规律性的认识。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中医藏象学说就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研究,运用不打开黑箱的方法而获得的。因此,它与西医用剖析法得到的解剖生理学说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一研究方法可图示如下:(略)
可见,脾主运化、主大腹、主四肢、主肌肉、主思虑、开窍于口、统血等功能都可以在不打开人体黑箱,直接通过对输入、输出信息的动态观察和分析而得出。中医的藏象学说,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而建立起来,这种方法不妨称之为藏象研究法。
3 正确把握藏象学说的实质
综上可知,中医藏象学说就是通过这种“司外揣内,以象知藏”的不打开人体黑箱的信息研究方法而形成的,其实质是中医关于人体生理和病理生理的理论,在认识论上具有整体恒动观的鲜明特色,在方法论上则具有信息论、系统论的显著特征,与西医通过解剖实验而得出的解剖、生理学说不论是在认识方法上,还是在表述方法上,均有明显不同。中医的心、肝、脾、肺、肾五脏虽然有其解剖实体,但其实质是人体与天地自然相对应的五大功能系统的代名词(符号),五脏中每一脏既包括了西医多个器官的功能,而西医每一器官的功能又散见于五脏的多个系统(脏)之中。因此,研究中医藏象学说,切忌将之等同于西医同名的解剖器官(实际是西学东渐时翻译者对中医五脏名称的套用)而简单地对号入座。不然,中医“脾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对经常施行外科手术的西医来说,确实不可思议。 近世关于藏象学说的研究确实存在未能正确把握其学术本质,采用对号入座方法,套用西医解剖器官以释说中医脏腑的误区。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三焦、命门形态实质之争鸣,研究者各执其说,莫衷一是,有谓三焦为胰腺、为乳糜池,有谓命门为肾上腺者。其实,《内经》、《难经》中把三焦作为六腑之一,目的在于说明人体对饮食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排泄过程,特别是为了解决消化道与泌尿系统之间没有管道通联,但食物中的水分却可通过膀胱排出体外这一解剖所见与生理现象之间矛盾。至于《难经》提出“命门”之说,则是为了阐明生命的原动力和生殖机理,即生命及生命力的来源问题。错误地将之视为孤立脏器,从西医解剖形态的角度加以繁琐考证,则未免偏离藏象学说之根本宗旨。
再如近年有人认为中医“心主神明”之说错误,应改正为“脑主神明” [4] ,这实际上是一种不了解中医学术真谛的错误见解。西医从解剖的角度出发,认为脑是生命调控和精神活动中枢;中医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出发,认为复杂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情志、思维是在心神的主导下,由五脏共同分工协作而完成,故有心主神明及“五脏藏七神”、“五脏化五志”的理论。如果把五脏看成西医同名的解剖器官,当然会斥中医之说为谬误;但反过来,从中医整体观的角度来说,没有其他器官组织协调配合的大脑能够调控生命活动吗?可见两者是运用不同的认识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和表述,并无孰对孰错之分。对于不同学术体系的理论,只能互相了解沟通,不能互相否定或取代。
或者有人认为:心主神明之说毕竟不符合西医解剖所揭示的客观事实,要发展中医,实现中医现代化,不妨以符合西医解剖学说的“脑主神明”来取代“心主神明”,这样更有利于中医被世界所了解和认同。此论貌似有理但实不可行。为何?因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的藏象学说,并不是如同西医解剖学或生理学的独立学科,其理论贯穿于病因病机、诊法、治则治法等其他学说之中,并广泛用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以“脑主神明”取代 “心主神明”及五脏藏五神化五志的理论,从纵的方面来说,不仅破坏了藏象学说原有的系统结构,其他如病机方面的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忧思伤脾以至痰迷心窍、肝不藏魂、胆涎沃心、心肾不交等等有关情志致病理论,诊断方面关于情志疾病的五脏辨证,治疗方面的清心宁神、补肾益智、化痰开窍等几乎所有有关精神情志疾病的治疗法则,以及相应方剂的立法组方及治疗机理、药物的性味归经和主治功效等等,都因失去其存在的理论基础而难以成立。从横的角度来说,既然心主神明因有悖于西医解剖生理学说而错误,那么不仅三焦、命门等脏腑不能从西医解剖得到认定而不可存在,而且脾主运化、肾藏精、肺通调水道等,以及五脏与体表孔窍和组织部位的相关相通关系亦将均为无稽之谈而应予否定或改正,由此而衍生的诸多病因病机、诊治法则等理论亦如上述情况而应废除或修正。推而广之,经络腧穴学说、气学理论以至病机学说的热极生风、肝风内动、百病多因痰作祟、久病必及肾等等,亦均在必须废除之列。这种多米纳骨牌效应的结果,必将造成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分崩离析,最后难免重蹈日本废医存药的复辙,走上自取灭亡的道路。
可见,中医藏象学说和西医解剖、生理学说虽然都是研究人体生理活动的学术理论,但由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两者可以互相沟通而不可互相取代。研究中医藏象学说,不可把中医五脏系统等同于西医同名解剖器官。已故中医学家恽树珏在《群经见智录》中说:“《内经》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不明此理,则触处荆棘,《内经》无一语可通矣” [5] ,精辟指出了中医藏象学说的学术本质。学习和研究中医藏象学说,必须走出这种对号入座式研究方法的误区,才能阐发中医学术真谛,发扬光大中医学术。
参考文献
[1]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1.
[2]汉・班固.汉书(下)・卷九十九王莽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3:1822.
篇11
1临床决策中医生基本功的作用
1.1病史采集的正确性:病史的正确采集,决定着临床决策的方向。病史和症状,是病人在就诊时最主要的原因,作为疾病的表象,这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病史是医生在和患者或者其家属在沟通和提问中,患者或其家属给予回答而获得的疾病发生发展及过程的病人的重要资料。一份完整而详尽的病史,能够解决大半。以上的诊断问题。病史的采集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一般要根据病人或其家属的心理状况,充分运用问诊技巧,从患者或其家属那里获取最全面最真实的病情资料,给临床决策提供决策方向。
对那些急症的病人,一定要专注主要的问题当机立断,用最短的时间做出临床决策,选择最有特异性最简单的的辅助检查方法作为诊断或排除诊断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愤怒与敌意,忧伤与焦虑,文化程度低下有语言障碍的病人,一定要有同情心,耐心和控制患者情绪的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不卑不亢的态度,重要的病史一定要认真仔细的重复核实。对那些话多的唠叨的且多种病症同存的患者,要会将其话语巧妙的打断,专注重点和关键进行追问,去除精神因素的误导等方法。这些是对医生的思维逻辑,医学知识,文化修养,分析问题,问诊技巧等等综合能力的一个检测和考验。一个有水平的医生,能够根据病史的采集结果,结合基础的医学知识,从病理生理病理揭破的深度去认识疾病的本质,寻找发病的原因,从而对病情做出初步的诊断,确定诊疗的方向。一些经验丰富的分诊人员能通过简单的问诊在短时间内将患者准确的送到专科医生那里,所以,病史采集在临床决策上起基础的作用,决定着临床决策的方向。
1.2临床检查的重要依据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一般是指医生根据自己的感官,或者使用传统的检查器具对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解,这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目的是为了对患者有关健康的正确材料进行收集。
体格检查的五种基本方法为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其检查的方法,结果的正确性和检查是否全面,对收集患者资料的正确与否,对医生能否正确的临床决策有着直接的关系,且影响重大。
对急症病人的生命体征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病期的不同,疾病的不同,生命体征的特点也是不同的。检查生命体征,对于医生能否在短时间内做出初步的诊断,对病情的估计,有效及时的抢救等临床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体格检查是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结合病史进行系统而全面的体格检查,可以很好的将大部分临床诊断问题解决掉。 在体格检查中,边想边查,边想边问,验证核实,融会贯通,使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能到保证的最好的方法。某些时候如果发现了一个阳性体征,那么就可以得出一个较准确的临床诊断,全面而细致的全身体格检查,有时候能做出病因诊断,复诊的病人可以观察其体征的动态变化,前一次的临床决策是否正确就可以得出判断结论和评论。
但是如果一个错误的不全面的体格检查结果,将导致一个错误的临床决策,造成漏诊误诊和治疗原则的错误等等一系列非常严重的后果,轻则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伤害,重者将会贻误对患者的最佳抢救时机,造成病人的终生遗憾。体格检查是医生获取病人客观健康状况最快捷、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路径,体格检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善性,和医生的基础知识,医德修养,临床经验和基本技能等综合性素质有着重要的联系,决定着体格检查的结果。一个准确完整的体格检查结果,是医生在诊断疾病,选择进一步检查方法和制定治疗原则等等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
2实验诊断和辅助检查对于临床决策的影响
2.1诸多因素影响着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标本采集方法是否正确、设备仪器的准确性和档次、试剂质量和稳定性、操作人员是否规范、诊断人员的认知水平等,都将影响着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2合理选择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方法: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是医生根据病史、体检提出的初步诊断选择的必要的检查,以确定、补充、修正诊断或排除诊断。医生在部署检查项目时,应注意检查的适应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利弊和安全性、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因素,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检查方法的特点合理科学地选择实验室和(或)辅助检查。对于急症病人应遵循简单、快捷、安全、特异性强的原则,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可靠的检查依据。
总之,选择检查方法恰当与否和对检查结果判断水平也是对医生基本功的检验。医生采集的病史和体检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辅助检查结果的阳性率,因而,医生部署的检查其阳性率反映了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对于检查结果,要根据病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熟悉检查的基本原理,对检查结果应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价,以确定其合理性和临床价值。综上所述,科学的临床决策取决于医生对病人客观资料的掌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临床思维能力,不是先进的医疗设备仪器所能取代的。
篇12
chao,SunGuojie(HubeiCollegeofTCM,Wuhan430061)[Abstract] Theprinciple,application,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commonlyusedthreecloninggenemethods,i.e.,differentialdisplayreversetranscriptasePCR(DDRTPCR),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andRNAarbitrarilyp
rimedPCR(RAPPCR)arebrieflyintroductedinordertoclonesignificantgenesrapidly,effectivelya
ndaccurately.Thesemethodsprovideeffectivemolecularbiologictoolsfordifferent
ialexpressionofgeneandmolecularcloningofgeneintreatmentofdiseaseswith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andacupuncturemoxibustion.
[Keywords]AcupMoxMechanism;GeneExpression;Cloning,Molecular;PolymeraseChainReaction
高等生物大约有100000个不同的基因,但在生物体内任一细胞中只有15%的基因得以表达。而这大约15000个基因的表达是按时间和空间顺序有序地进行着,这种表达方式即为基因的差别表达(differentialexpression)[1]。生物体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特性,主要是其基因表达的差异引起的。基因差异表达的变化有两种,即新出现的基因表达与表达量差异的基因表达。由于基因表达的变化是调控细胞生命活动过程的核心机制,通过比较同一类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下或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差异,可为分析生命活动过程提供重要信息。当前,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心正在由“结构”向“功能”转移,一个以基因组功能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所谓“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ics),即功能基因组(functionalgenomics)时代即将到来,这就决定了寻找差异表达基因成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已有针灸科研工作者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针灸治疗各种疾病的可能机理。有实验[2]报道针刺翳风等穴位面神经组织中NT3及TrKCmRNA表达增加;针刺后癫痫大鼠海马内nNOSmRNA和iNOSmRNA增加[3];针刺可调节CCK8mRNA、THmRNA、SOMmRNA、cfos\cjunmRNA、CGRPmRNA的增减[4]。为适应当前医学的发展,为满足针灸科研工作者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本文对差异显示PCR、抑制性消减杂交及RNA任意引物PCR三种常用的差异基因筛选法,分别从其基本原理、过程、应用范围及优缺点等作一个简介。
1 差异显示PCR(differentialdisplayreversetranscriptasePCR,DDRTPCR)
该方法是自1992年由Liang和Pardee建立起来的[1],后经多年改进,目前已被广泛的使用。它已较成功地用于胚胎发生[5]、脑发育[6]、生长因子激活与抑制、信号传导[7]、癌症[8]等有关的基因的鉴定与克隆。其主要原理是:利用mRNAs结尾处的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在其3`端设计如5`T11CA排列样的锚定引物,该引物可与mRNAs总数的十二分之一[即poly(A)前面2个碱基为TG的mRNA]结合,从而使这部分基因得到逆转录;而一套(即T11MN,N代表任意碱基,M为除T外的其他三种碱基,共12条)引物可将全部mRNA得到扩增。在其5`端再设计一些任意碱基序列的引物,就可使不同长度的基因得到扩增。
DDRTPCR包括3个基本步骤:①用一套锚定引物反转录样本mRNA为cDNA;
②用一套随机图1DDRT-PCR过程引物和锚定引物扩增cDNA;③电泳分离产生PCR片段。由图1可知,条带2、5分别为不同组织A、B所特有。将差别表达条带进行回收、鉴定分析,即可获得差异表达的目的基因。
DDRTPCR具有简便、快捷、所需起始材料少;由于PCR技术的应用,使得低丰度mRNA的筛选成为可能;可同时对多个样本进行比较;可检测基因的上游调节和下游调节。但其缺点是假阳性条带太多,有时甚至高达85%[9],而且重复性差;获得的差异片段较短,因而在Northernblot检测时往往得不到杂交信号。
2 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
消减杂交最早由Lamar和Palmer于1984年报道[10],后经多年的改进,它已发展为许多基因克隆方法的基础,SSH就是其中之一[11]。该方法运用杂交动力学原理,即丰度高的单链cDNA在退火时产生同源杂交速度快于丰度低的单链cDNA,并同时利用链内退火优先于链间退火的特性,从而选择性地抑制了非目的片段的扩增。其基本过程(见图2)为将tester(样本)mRNA和driver(参照)mRNA分别逆转录为cDNA,用4碱基识别酶(RsaI)酶切两种cDNA产生平端片段;testercDNA分别接上adapter(接头)1及adapter2并与过量的经RsaI酶消化的driver样本杂交。引物设计在adapter上,这样仅使具有差异表达的片段成为PCR的模板,同时接头上含有启动子序列及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为以后连接克隆载体和测序提供方便。经过重复消减杂交以便减少非特异性片段的扩增,使得差异表达的目的基因片段得到大量富集。
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假阳性率低、分离的差异条带多。然而其仅能比较成对RNA群体间差异表达的基因,起始材料要求较多、对小片段缺失的样本无法检出,由于稀有mRNA不适合杂交动力学而使这部分基因漏掉,通过使用driver序列和tester序列彻底杂交的扣除方法可以避免非差异表达的序列,但副作用是使那些不按“全或无”模式表达的基因之间的明显差异变化变得模糊,并还存在adapter与cDN段的连接效率问题等。但SSH仍不失是目前较有效的克隆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12,13]。
3 RNA任意引物PCR(RNAarbitrarilyprimedPCR,RAPPCR)
RAPPCR方法与DDRTPCR同时报道[14],其基本原理也较为一致。但其具体使用方法与DDRTPCR不同。首先,用任意引物在RNA模板和其配对最好的位点进行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或者在反转录的第一步即加入5`随机引物与3`锚定引物,如果RNA具有6~8个碱基与该5`引物的3`端相匹配,则该随机引物同样能引导cDNA第一链的合成。这样,通过两种引物的反转录即可以研究所有RNA,包括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第二链是在任意引物所找到的最佳配对位点起始合成。在扩增序列引物和模板配对比较差的一端,可以由极好配对的另一端得到补偿。以上的结果是收集了在3`和5`端侧翼有和任意引物相同的序列(互补的序列)的基因片段。这些片段可作为模板进行谨性的PCR扩增,最终得到与基因组DNA指纹(DNAfingerprinting)相似的指纹。因此该方法也称为RNA指纹技术(RNAfingerprintingtechnique)。凝胶电泳可以显示全部PCR产物,再从中回收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功能分析。其基本步骤如图3。图中条带A、C为组织1或2特有的,B为不同组织表达量差异的条带。图3RAP-PCR基本过程
该技术经过多年的应用和改进,利用此方法有人已成功的寻找到一种新的神经膜蛋白基因[15]、并在某些疾病相关基因[16]、信号传导相关的调节基因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17~19]。有实验表明,RAPPCR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重复性相当好,可达90%。RNA的浓度、DNA的污染等均对结果无明显影响;组间条带的亮度差异在20%以上即可定为基因的差异表达[20]。与DDRTPCR、SSH比较,该方法有其独特的优点:首先,RAPPCR可以同时比较2个以上的RNA样本,并且来自各式各样的调控种类的基因能直接克隆。因此,对于任何被观察到的差异片段,能分析许多因素的影响。其次,以PCR为基础的RNA指纹分析方法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在几天内产生结果,而不像DDRTPCR及SSH那样需要许多步骤,花几周时间。再次,由于长序列随机引物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假阳性条带的出现。另外,RAPPCR灵敏高、起需起始材料少。尽管RAPPCR具有诸多的优点,但该方法需要较高的变性温度和较低的离子强度;并且随机引物并非选择性扩增的专一目标,有可能正好在某一类基因的保守区或分散的基因重复序列区,这样有可能只扩增这一类基因。象其他方法一样,RAPPCR电泳产物的回
4 参考文献
1LiangP,ArthurBP.DifferentialDisplayofEukaryoticMessengerRNAbyMeansofthePolymeraseChainReaction.Science,1992;257:967
2 牙祖蒙,王建华,李忠禹,等.面神经损伤位电针刺激对神经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3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9
3YangR,HuangZN,ChengJS.AnticonvulsionEffectofAcupunctureMightbeRel
atedtotheDecreaseofNeuronalandInducibleNitricXxideSynthases.AcupunctElectrotherR
es,1999;24(3~4):161
4WangYQ,CaoXD,WuGC.RoleofDopamineReceptorsandtheChangesoftheTyrosineHydrox
ylasemRNAinAcupunctureAnalgesiainRats.AcupunctElectrotherRes,1999;24:81
5ZimmermannJW,SchultzR.AnalysisofGeneExpressioninthePreimplantationM
ouseEmbryo:UseofmRNADifferentialDisplay.ProcNatlAcadSci,1994;91:5456
6JosephR,DouD,TsangW.MolecularCloningofaNovelmRNA(neuonatin)thatisHighlyExpressedinNeonatalMammalianBrain.BiochemBiophyResComm,
1994;201:1227
7HarrierLA,WrightF,HookerJE.Isolationofthe3phosphoglycerateKinaseGeneofthe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usGlomusMosseae(Nicol.&Gerd.)Gerdemann&Trappe.CurrGenet,1998;34:386
8NagasakiK,SugimuraT,TeradaM,etal.IdentificationofGenesShowingDifferent
ialExpressioninAntisenseKrastransducedPancreaticCancerCellswithSuppressedTum
origenicity.CancerRes,1999;59:5565
9BauerD.IdentificationofDifferentiallyExpressedmRNASpeciesbyanImpr
ovedDisplayTechnique(DDRTPCR).NucleicAcidsResearch,1993;21:4272
10 LamarEE,PalmerE.Yencoded,SpeciesspecificDNAinMice:EvidencethattheYChromosomeExistsinTwoPolymorphicForm
sinInbredStrains.Cell,1984;37:1771
11DiatchenkoL,LauYFC,CampellAP,etal.SuppressionSubtractiveHyridization:aMe
thodforGeneratingDifferentiallyRegulatedorTissuespecificcDNAProbesandLibraries.ProcNatlAcakSci,1996;93:6025
12ZuberJ,TchernitsaOI,HinzmannB,etal.AGenomewideSurveyofRASTransformationTargets.NatGenet;2000;24:144
13HuftonSE,MoerkerkPT,BrandwijkR,etal.AProfileofDifferentiallyExpres
sedGenesinPrimaryColorectalCancerUsing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FEBSLett,1999;463:77
14WelshJ,ChadaK,DalalSS,etal.ArbitrarilyPrimedPCRFingerprintingofRNA.Nuc
lAcidsRes,1994;22:4965
15SchweitzerB,TaylorV,WelcherAA,etal.NeuralMembraneProtein35(NMP35):aNovelMemberofaGeneFamilyWhichisHighlyExpressedintheAdultNervou
sSystem.MolCellNeurosci,1998;11:260
16 LafontaineDA,MercureS,PerreaultJP,etal.IdentificationofaCrohnsDiseaseSpecificTranscriptwithPotentialasaDiagnosticMarker.Gut,1998;42:878
17HeatonMP,LaegreidWW,BeattieCW,etal.IdentificationandGeneticMappingofBovineChemokineGenesExpressedinEpithelialCells.MammGenome,1999;10:128
18LeungGS,ZhangM,XieWJ,etal.IdentificationbyRNAFingerprintingofGenesDiffere
ntiallyExpressedDuringtheDevelopmentoftheBasidiomyceteLentinulaEdodes.M
olGenGenet,2000;262:977
篇13
1.1 中、西医缺乏对应性语言
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难以沟通,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障碍。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同。因为中医的某一脏腑不单纯指一个器官,它包含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经验反证的特点,虽有较为粗略的解剖印迹,但其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关系,本质上是归纳人体各种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号系统。
1.2 中医学某些理论难以被证实或证伪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哲学思想方法直接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哲学思想的引入虽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表达,但因理论概念较抽象,思辨性强而精确性低,随之亦产生了歧义性和模糊性。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宇宙间各种现象和事物属性的一般概括和总结,含有丰富的哲学含义,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证明。中医学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难度。
1.3 缺乏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可以实现中西医两种手段和技术的交叉并用,但在理论上依然需要掌握两种不同的内容体系,在理论基础与学科内涵上依旧分别脚踩着中西医学两条“旧船”[2],中西医结合在理论范式上至今还处在“结而未合”的状态。现在不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既用传统的望闻问切,也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医诊断的不明确性;治疗疾病时既用中药,又用西药,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是简单的药物叠加,对其作用机理和相互间作用不甚明确。所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还是机械的、低层次的结合,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
1.4 中医现代研究的某些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
如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一开始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以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为中介,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和融合[3]。然而,一个证研究出来的理化指标往往多达几十个,由于很多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以脾虚证为例,观察的指标有70余项,所观察的众多指标在脾虚状态下均为异常,最终脾虚证成了无病不涉、无指标不异常的证候,这种结论的本身就是对特异性的否定。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最后认为脾虚证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指标是尿中D木糖排泄量减少、唾液淀粉酶活性异常。尽管这两项指标的改变对小肠黏膜疾病和吸收功能障碍一类疾病具有诊断意义,但脾虚证的范围远远不只小肠黏膜异常所能概括,即使是小肠黏膜及其功能正常者,脾虚患者也大有人在。中医常说的素体脾虚、脾虚状态不一定都有明确的病理改变,一项或几项客观指标的改变不可能概括所有的脾虚证[4]。
1.5 中药药理研究的困惑
目前所进行的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是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药进行分析,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某一有效成分对某病或某一检测指标的影响。虽然用这种方法研制出了一些具有稳定疗效的新药(如青蒿素等),但更多的药理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实践不符,如许多中药实验证明抗菌作用不强,但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另外,由于每种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复方少则几味药,多则几十味药,到底是哪些成分起治疗作用,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综合作用如何,在人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2 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
中、西医学体系迥异,各有优势,同时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从总体上对两个医学体系有深刻了解,分析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环节上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要使中西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要坚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坚持中医学基本原理,不要以西医原理解释中医;不能丢失中医学的精髓;不能以西医的标准与尺度作为科学标准;不能一味地分割人体,全赖实验与局部检测,而应保持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现于结合之中。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证明,把中医西化,只能使中西医结合徒有形式,难以深入发展。
2.2 要在继承中创新
要结合好,首先必须继承好。继承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没有认真的继承,创新就没有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是创新性研究,需要在中医、西医原有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超脱,形成结合的新思路,所以,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可因循守旧,惟古独尊,钻到故纸堆中。创新的核心是研究内容、手段的先进性,要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念、成果与方法,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新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寻求优于中、西医方法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在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中,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结合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结合创新的成果,如病证结合、微观辨证、隐潜性证、急瘀证等概念,以及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等。
2.3 努力在理论体系上实现突破和完善
没有成熟的理论,再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只能是经验,而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既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要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推动其学术发展,从而为更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2.4 要多学科协同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单学科研究已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多学科、多中心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只有面向现代和未来的基础学科及高科技领域,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分子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前沿衔接,才能使中西医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2.5 要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
任何医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必须能够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否则,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是缺乏生命力和没有实用价值的。中西医结合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的,其学术发展的基础在于疗效。所以,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也必须在医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得到确认和发展。
2.6 要尽快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标准和规范”
临床疗效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存在的基础。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刚刚起步,尚缺乏现代社会认可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因此,建立起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其标准和规范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
2.7 要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步进行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但其理论体系还相当不成熟,结合创新性成果还不多,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力度不够,后劲不足。所以,要狠抓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充实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内容,合理安排课程,避免某些中西医结合专业只是简单地把中、西医课程各半,中医教师讲中医课,西医教师讲西医课,大家互不联系的旧的教学模式。
3 结语
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教授曾预言,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主要有3种形式,即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中西医之间的交叉与兼容由来已久,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交叉兼容会更加自觉和充实。兼容不仅局限在药物上的相互应用,在理论、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兼容将普遍展开。中西互补是一种已被公认并已取得丰富经验的结合形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优势,在某些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的防治中,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已收到良好的疗效。结合创新是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目标,这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创新。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中西医结合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