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商银行前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商银行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商银行前景

篇1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现状

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些弊端日渐明显。在贷款方面所呈现的机制不严谨、系统不全、人员不足等,更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一大缺点。而在精准扶贫方面也面临着借贷风险的增加、扶贫难度的提高等严峻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实施精准扶贫,首先改变自身、完善自身是农村商业银行对此即刻采取的措施。而在完善自身之后,农村商业银行也根据实际罗列了许多精准有效的扶贫方案。

(一)农村商业银行推进精准扶贫的阻碍

因为艰苦的自然环境、落后的设施、产业的单一等,很多地区受到严重的损害。他们不仅收入低,更是没有什么资本的积累。这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不仅难以实施精准扶贫更是加大了金融投资的风险。而由于地区的贫困、文化的不足、市场意识地不强,更是使得地区难以大力发展、市场经济难以展飞。不得不说如何更好的实施精准扶贫对农村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1、恶劣的环境,导致扶贫风险增加

有些地区自然灾害严重,土地贫瘠甚至难以耕种。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常年累月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伤害更是使得这个地区贫困加剧,而扶贫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巨大。同样的,有些地区各种设施落后,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是对于这些贫困地区的长期投资也是有限的,而他们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得欠账很多,这不得不说又是对农村商业银行实施贷款扶贫的一大冲击。

2、配套不够,动力不足

由于各地区的贫困差异不同,而国家针对此的金融监管政策配套不足等更是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动力不足。许多地区的投资风险巨大偿还贷款的能力低,更是成为了农村商业银行扶贫过程中的一大担忧。还有政府也没有出台合理的风险补偿、税收优惠等,再加上需求配套不够等问题也是造成农村商业银行动力不足的几大因素。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劣势

农村商业银行是支持、发展农村经济,扶持、服务“三农”的一大金融支柱。但是在前些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大基石却也存在不少的漏洞。在贷款的管理方面不够严谨、机制不够明确、外出人员不足等。尽管存在不足,但农村商业银行还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制定、实施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案进行精准扶贫,同时还积极的改革内部机制完善、创新自身的系统。

1、失误的监管与投向

许多农村商业银行在放贷后,没有对贷款的走向进行及时的跟踪、调查。同时对于客户资料管理不善,各个岗位的人员安排不合理等。这些失误严重造成了管理漏洞。有些甚至对资金的投向不明,无视国家政策。例如:越区放贷;以各种名义掩饰贷款用途等。这些不但容易造成资金流失的风险,也容易在政府、民众心中降低信誉度。

2、外勤人员不足

目前在许多农村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外勤、信贷员严重不足,任务多。甚至有些信贷员直接就负责几十个地方的信贷业务,对此,信贷员想详细的了解、掌握每一个贷款人的具体信息是不可能的。在这样人员安排不足的情况下,则容易造成资金走向不明确甚至大量资金的流失。

二、精准扶贫对策

精准扶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大伟大创举,也是造福百姓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一大跨步。为了协助政府帮助民众,农村商业银行针对企业、“三农”等积极制定、实施各种方案措施。而“三农”能得到大力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做了很大的贡献。

(一)精准扶贫,推动成长

首先是建立有层次、覆盖率广、效率极高的农村金融组织系统,提高他们的能力建设、增强互联网的覆盖面,大力发挥物联网点+电子银行+渠道优势。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金融服务与网络无缝结合不仅能为村民提供近距离的金融服务,还能大大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接着是运用“金融+”,将政府对贫困户施行的扶贫政策与当地的农商行所具备的特点紧密衔接,共同努力创造出新的贷款模式,使得投入资金流向对农民、企业最需要的地方。

1、精准管理,创新制度

当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共同协调推进扶贫,才能更好的发挥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市场在资源方面也彰显得至关重要。一是针对不同地区的贫困情况制定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为他们收入提供一个来源。对于支农、支小再贷款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而有些农村商业银行也与政府、企业建立了“政银企”合作平台,并结合对产业的评估、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思考而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各种金融服务。二是调动多方资本与信贷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投资方式。

2、精准发力,选定目标

一是针对农村各种设施的落后,大力支持他们建设水利、电、公路等基础设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二是大力支持他们的农业产品经营,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类型的各种大、中、型企业,鼎力支持蔬菜、粮食、药材等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着力将各种优势产业集中形成“基地+公司+农户”一体的发展道路带动我国贫困百姓脱贫致富。三是支持地方物流系统的建设,不但能将农产品流通出去还能打响特色产业引进大量的投资。

3、精准搭桥,智慧扶贫

一是为当地企业、产业提供信息支持。利用农商行拥有大量的客户、信息资源等优势,为他们招商引资提供各种信息帮助,创立“融资+融智”的致富平台。二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聘请大量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并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争取做到每家每户中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三是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利用捐赠科普、创业等书籍,提高贫困户的知识水平,让他们学会金融致富。

(二)内部创新措施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商行要想发挥自身优势为这一目标做贡献,就必须树立新的理念、完善自身的系统和机制等,才能真正的为建设新农村、精准扶贫做出贡献。

1、树立信贷管理理念

树立正确、严谨的贷款管理理念对于农商行的发展是必不可缺的。近年来,农商行由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贷款质量导致了大量的不良贷款,持续下去其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而农商行不仅对自己对社会也有着重大的责任,对此,其不断提高监管力度并制定完善自身的机制、政策,将新的经营理念传递到每个人的心中非常重要。

2、落实问责制度

农商行将贷款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针对贷款的发放、使用、回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对贷款中的各种责任进行精准的归纳和管理,并对放贷人、贷款人的违贷行为进行严格追责。

三、农村商业银行精准扶贫带福音

在精准扶贫的路上,政府的资金、设备的投入有限。而农商行的资金实力充足,并作为当地的金融基石对于推进精准扶贫的开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也因为它的参与,贫困地区正在发生着巨变。

(一)推动农商、企业的大力发展

许多贫困地区由于政府与农商行的大力支持,快速发展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各种中小型企业也不断涌现,许多投资商也看准了这一点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未来,这些贫困地区将会大力发展地区优势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

(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由于农商行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为他们招商引资提供帮助,快速带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民农业技术的提高,更是使得一大批的特色产业流入市场,许多地区经济处于活泛阶段。

四、结束语

未来,农商行在实施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是只要它能加强对投资风险的防范、加大对信贷的管理和不断的完善制度,并重视理念、提高效益,便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充当强有力的臂膀。

参考文献:

篇2

尊敬的严县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浦江县公安局与浦江农商银行在这里共同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暨“警银协作反诈同行”活动启动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浦江农商银行,向出席今天签约仪式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篇3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1]吴晓求[2]更为细致地指出,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的、具有金融功能链且具有独立生存空间的投融资运行结构。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3~4]。

一、中山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山市的金融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65.5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59.97亿元,年均增速达19.54%,超过服务业的年平均增速11.17%,占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到2015年的12.22%,成为服务业中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产业。

(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中山市的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主要采用总行建立的平台,主要有四种模式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一是加大产品与创新的力度,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传统业务网络化,如招商银行的微信银行;二是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依托社区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提升客户价值的同时开展自身金融业务,如建行的善融商务;三是建立自己的直销银行,如民生银行;四是与电商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比如工行、中行以及中信银行与生意宝合作共同推出的生意宝贷款通。

(二)P2P网络贷款的发展

P2P借贷是指有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想法的资金持有者,通过信贷平台牵线搭桥,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资金需求者。

借助网络平台或者线下丰富的资源,P2P借贷平台一方面收集整理借贷需求信息,另一方面登记借贷供给信息,最后通过平台硬件或者其他中介的撮合,实现资金供求两方面匹配信息的互相交易。这种模式基于良好的信息匹配机制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为借贷双方提供了相对可靠、便捷的投融资渠道。

目前中山市有十几家P2P网络贷款企业,大部分以分公司的形式,例如宜信,中山本土从事P2P网络贷款的企业有两家:天天财富和恩商贷。目前,天天财富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10万人,累计成交2.26亿元,主要产品有消费贷、经营贷、电商贷和安居贷。天天财富创新性地设立营业部,实现了P2P网贷的O2O模式,同时对借款项目实行严格的落地尽职调查、借款项目都有实物抵押或连带责任担保、第三方资金托管、不搞资金池、每笔项目的资料都备案存档供投资人查阅,这样就严格控制了项目的风险。目前,天天财富平台上的贷款逾期违约率为0%。

(三)众筹的发展

众筹是发起人向投资者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一个众筹项目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筹资人、平台运营方和投资者。其中筹资人就是项目发起人,在众筹平台上创建项目介绍自己的产品、创意或需求,设定筹资期限、筹资模式、筹资金额和预期回报率等,一个项目可能包含多个投资档位,不同的档位有不同的预期回报。而平台运营方就是众筹网站,负责审核、展示筹资人创建的项目,提供服务支持。投资者则通过浏览平台上的各种项目,选择适合的投资目标进行投资。

中山市的第一例众筹案例是很多人咖啡馆。该咖啡馆在2012年采用众筹的方式,吸纳了104名股东,筹集了56万元,这些股东大部分来自中山本地,但是也有来自外省,甚至美国、新加坡的。2015年3月,中山市首个面向全国的公益众筹项目“咖啡有爱”――为中山市地中海贫血症患儿筹款圆满完成,项目共收到来自全国4 893人的支持,筹集资金112 108元用于慈善事业。

(四)互联网金融中介的发展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中山支行联合金融局等部门完成了中山市社会征信和一体化系统的开发上线工作,该系统自2013年10月11日正式上线至2014年12月末,已为中山市20多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采集中山市工商、质监、国税等26个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企业非银行信用信息,涉及近80项数据主题,较好地发挥了互联网金融中介的职能,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创新模式,即采用O2O模式的线上展示和线下撮合。

二、案例分析:中山市农商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

以中山本土银行――农商银行为例对其介入P2P业务进行SWOT分析。中山农商银行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是中山市网点与从业人员最多、服务面最广的商业银行。

(一)优势

规避法律风险。某些P2P平台的操作方法类似“转贷款”或“资产证券化”,这种模式很容易被认定为是向众多的、不特定的投资人吸收资金,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相似。而中山农商银行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转贷款、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都是法律允许范围。

解决流动性不足问题。目前网贷公司采取准备金的方式防范流动性风险,中山农商银行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74.67%、450.98%和291.86%,拥有充裕的准备金,可以通过银行间市场获得流动性,较一般的P2P公司拥有更强的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优质丰富的客户资源。中山农商银行2014年的贷款市场占比为15.84%,中山市场排名第1位,存款市场占比15.15%,市场排名第2位,通过市场营销的手段农商银行可以把丰富的客户资源转换为P2P借贷的客户。

完善的征信系统有利于产品定价、风险管理。P2P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借款人风险评估困难,借款人一般是中小企业或者个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P2P平台很难全面准确地了解借款人的具体情况和还款能力。农商银行若开展P2P业务,可以利用央行的征信系统科学合理地进行额度批准、贷款定价、还款管理等,这是中山农商银行开展P2P业务最大的优势。

(二)劣势

缺乏P2P业务经验。P2P业务与传统的银行业务不同,P2P业务是互联网金融浪潮下的产物,强调优质的客户体验、方便快捷的业务流程、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而这些都是中山农商银行所不具备或者不重视的。

缺乏相应的人才。P2P业务需要既懂互联网产品运营又懂银行业务的综合性人才,而中山农商银行不具备这样的人才储备,需要重新招募相关人才。

(三)机遇

P2P行业前景广阔。中山市中小企业特别多,长期得不到金融机构垂青,预计未来这一现象将长期存在,成为P2P良好发展的根基。中山人均收入早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居民储蓄率较高,富裕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投资渠道相对匮乏,营造了良好的资金供给环境。

(四)威胁

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滞后增加了资金成本,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农商银行虽可以利用央行的征信系统信息,但相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完整性和有效性仍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贷款的定价。

电商抢夺市场。目前大多数P2P平台采用线下调查和有限担保等方式的传统审核方式,电商平台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入局者,其进入将会影响商业银行在P2P领域的发展。

三、中山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路径选择

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方式有两种:第一,与P2P公司合作,由小额贷款公司为P2P平台推荐优秀的借款人,并且与P2P平台共同对相关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二,成立自己的P2P网贷公司。但由于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本,P2P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正处于行业的分化整合期,这种方式对于中山来说是不具有可操作性。

项目本土化是第一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可以做到归属地直接管辖,贷前尽职调查准确高效,信息来源广,追偿能力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截至2015年底,中山市共有25家小额贷款公司,镇区覆盖率达86%,累计投放贷款笔数3 922笔,累计投放金额48.0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亿元,同比增长7.28%。传统小贷公司拥有大量线下客户资源,通过互联网,线下线上双管齐下,突破地域局限性,同时降低成本。

风控方面,一旦前期线下考察和贷后管理出现失败,项目发生逾期,小贷公司将用利差进行赔付,利差不够的时候则动用资本金,如果资本金赔光了,P2P平台会代为追偿。因此,小贷公司要建设好自身的风控体系。但小贷公司也能收获好处,就是借P2P平台的渠道扩充大量出借人资源,完成大量销售额,获得灵活的资金来源。此外,由于承担了事前调查和贷后管理的职责,小贷公司也可以收获可观的利益分成,在利益分配格局里,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拿到50%以上。

参考文献:

[1] 谢子门.当今步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进一步思考[J].中国商贸,2013,(13).

篇4

顶着民营银行和网络银行的双重光环,蚂蚁金服集团旗下的浙江网商银行(下称“网商银行”)尚未开业已颇吸引市场的眼球。

1月27日,负责筹建网商银行的蚂蚁金服副总裁俞胜法在会上透露,网商银行预计在3月向监管部门提交报告材料,争取5月-6月开始营业。

《财经》记者获悉,浙江网商银行的创立大会将在3月16日这周举行。届时,公司将确定董事会及高管人员名单,各股东的股权比例也将得到厘清。之后,网商银行将向浙江省银监局报送材料,申请金融业务许可证,并在通过之后,申请工商营业执照。

浙江网商银行由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金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根据此前媒体报道,网商银行上述股东各自持股比例分别为30%、25%、18%、16%,剩余11%股份的股东暂未确定。

从支付宝到余额宝、从小贷公司到网商银行,蚂蚁金服的金融板块逐渐成型,网商银行的批筹与设立,使得阿里这个做了十年类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企业,终于“扶正”。而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说,网商银行与近期开业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下称“微众银行”)一道,宣布了中国网络银行时代的到来。

由于背靠蚂蚁金服和阿里,监管层希望其能发挥带动效应,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服务于个人及小微企业,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财经》记者获悉,浙江网商银行所使用的底层技术平台将与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集团其他平台相同。一位阿里内部人士表示,如果把蚂蚁金服所打造的整个金融生态圈比喻成一座大厦的话,网商银行就像其中的一个房间,它和同样进驻大厦的其他金融机构一起,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不同,蚂蚁金服COO井贤栋将网络银行的业务模式总结为商业驱动的金融。前者遵循由金融机构创设产品、再通过销售渠道向客户销售的单纯商业逻辑,后者则基于互联网平台商业活动本身的金融需求,是一种融合了金融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的跨界产物。

远程开户、大数据征信、无网点运营这些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引入,在为银行业带来革新之风的同时,也引发新一轮的监管思考。

虽然人们一直在惊叹互联网金融非比寻常的商业力量,但事实上,其尚难撼动传统银行的地位。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自身资本金及业务定位的限制,网络银行注定不是一个规模迅速扩张的银行,不会对现有银行体系造成冲击,二者更多是互补关系。

但有一点无可争议,在未来的金融商战中,网络技术的重要性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定位小微

2015年1月27日,负责浙江网商银行筹建的蚂蚁金服副总裁俞胜法在蚂蚁金服的一场会上透露,网商银行预计在今年3月向监管部门提交报告材料,争取5月-6月开始营业。从俞胜法的表态来看,网商银行应该是申请了筹建延期。

银监会要求,民营银行筹建工作应自批复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如果从2014年9月26日网商银行获得筹建批复算起的话,其筹建期应至2015年3月25日。如发起人未能按期完成筹建,其应在筹建期限届满前一个月向银监会提交筹建延期报告,筹建延期不得超过一次,最长期限为三个月。

蚂蚁金服在给《财经》杂志的回应中称,其能够在筹备期内如期完成各项工作,达到开业的目标。目前,正在进行IT系统开发和测试工作。《财经》记者了解到,因为浙江网商银行是自建系统,所以很多时间花在了底层系统的搭建上。

与传统银行业不同,网商银行的业务将与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集团整体的平台化战略相符,用蚂蚁金服COO井贤栋的话说,是商业驱动的金融。因此,网商银行会围绕平台化的大方向在一些领域谋求创新,小额存贷款将是主要业务之一。

蚂蚁金服在给《财经》的书面回复中指出,相比其他同业者来说,网商银行的优势是基于电商平台的客户和交易数据积累。目前已有数以亿计的网络消费者和商家在阿里的电商平台上发生买卖交易,并产生了交易数据的积累,这些消费者和商家符合其“小存小贷”的市场定位,也与阿里及蚂蚁金服经过多年模型所验证的小额分散的风险控制手段相适应,同时小额度高频率的特质也符合互联网金融的特性,适用于标准化的、集中线上运营的方式。

与网商银行相类似,前海微众银行的目标定位也是 “普惠金融为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微众银行行长曹彤表示,小微客户要求更低成本、更便捷、更接近的业务方式,在这些方面传统银行并没有做得很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微众银行是一个补充者。

浙江网商银行的注册资本为40亿元人民币,比此前开业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略多。负责网商银行筹建的蚂蚁金服副总裁俞胜法曾表示,网商银行会坚持小存小贷的业务模式,主要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投融资需求,具体来说是指主要提供20万元以下的存款产品和500万元以下的贷款产品。

远程开户有限突破

在此之前,远程开户的问题一直为监管机构所“坚守”,但对于没有实体网点的网络银行来说,这条限制不突破就寸步难行。

一位央行权威人士指出,远程开户要满足开户实名制的要求。传统银行的做法是通过面签、面查、面谈的流程来完成,这其中涉及到人工的判断,远程识别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远程认证技术是不是比人工识别更可靠。

《财经》记者了解到,身份识别的有权管理机关在公安部,在远程开户这个问题上,公安部是主要的决策者,但央行等机构也会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相关人士看来,有效的实名认证技术必须能够准确判定认证对象的法定身份且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上述央行权威人士表示,初步来看,技术的可靠性似乎超过了面签、面查、面谈,但他亦指出,很多风险是在应用中慢慢才知道,一些隐藏的风险点现在还无法看出。

另一位央行权威人士对《财经》记者说,考虑到网络银行的开业需要,远程开户的放开已经是大势所趋,放开之后会对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一体适用,但是即便放开,可能做的业务也会受到有一定限制。

但最近有消息称,腾讯向监管机构所提供的“人脸识别信息安全检测报告”,针对对象是可控区域的可控人群中的人脸识别,目前还不能用于作为远程开设银行账户的依据,因为开设银行账户针对的是完全开放的人群。这又为远程开户能否放开带来了一层阴影。

在此之前,开户是否放开就曾有过争论。

2014年3月,央行曾向各银行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个人人民币电子账户的通知》(讨论稿),对电子账户开户实名认证作出了明文规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强实名”和“弱实名”的概念。对于未在银行柜台与个人见面认证开立的电子账户,央行界定为“弱实名”电子账户,只能用于购买该银行发行、合作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不能转账结算、交易支付和现金支付;而对于银行与其他银行合作进行了身份认证或通过了柜台认证,以及电子账户和绑定银行账户的开户行为同一银行的,央行界定为“强实名”电子账户,可作为银行的结算账户、活期或定期存款账户。事实上,“强实名”和“弱实名”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通过了“柜台认证”。

在很多监管机构人士看来,开立账户是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被突破,开的口子实在太大,因此倾向于采用强账户、弱账户的业务区分,可能暂时不会给网络银行全业务账户,以便于风险管控。 思维冲击

网络银行的设立,让传统银行也感受到了冲击。在一些资深业界人士看来,网络银行的冲击与其说在业务上规模上,毋宁说是在思想上。

一位央行权威人士说,虚拟银行对传统银行冲击更大程度上是在理念上。比如,无网点银行会促使传统银行思考自己网点的转型和布局。在地租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传统银行只要将网点适度减少,利润就会马上提升。同时,互联网公司对技术人才的重视,也是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学习的。

波士顿咨询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何大勇对《财经》记者说,未来银行的资产端收入增长趋缓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成本的下降就尤为重要。银行需要考虑,如何来解决成本收入比高居不下的问题,

网络银行无疑提供了一种思路。蚂蚁金服曾做过内部的测算,传统金融机构的一年的IT单账户成本在50元-80元,而互联网银行的单账户成本不到1元,这意味着,很多对于传统银行来说没法做的业务,是可以在网络银行上开展的。

事实上,传统的银行也正逐渐网络化,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都已经展开了直销银行的试点,未来传统银行和网络银行的界限将越发模糊。Brett King在其著作《Bank 3.0》中指出,未来的银行将不是机构和网点的概念,而是一种服务的概念。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这种服务完全可以通过用户的移动终端来完成。

一位央行内部人士说,一方面,现有的金融体系在今后会逐步网络化,传统金融机构会引进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条件下风险管理技术,而另一方面,互联网银行也需要借鉴现有的银行管理方式和多年来成熟的模式。在他看来,互联网银行做的是增量的业务,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改变更多是在边际上,还不可能取代现有的金融体系。

双方更多是一个补充的关系。何大勇分析称,在中国6亿多网民中,大约1亿人是传统银行的服务对象,互联网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是将近2亿的长尾用户,未来还有3亿左右的人有可能陆续成为长尾用户。

目前,银监会给两家网络银行的业务定位是小存小贷。由于自身资本金的限制,网络银行注定不是一个规模迅速扩张的银行。以浙江网商银行为例,初期其资本金规模在40亿元,如果乘以12.5倍的资金放大系数(按8%的资本充足率来算),可放贷资金最多也就在500亿元,从这个角度上看,充其量就是一个村镇银行的级别。 风险与监管

互联网银行在带来新的改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并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海微众银行行长曹彤指出,其目前最关注的三个层面的风险:第一是欺诈风险,第二是信用风险,第三是数据风险。

他表示,微众银行在短时间内服务的客户会比较多,单个客户的交易金额可能不像传统银行那么大,但是需要银行具备的同时服务能力比较强,这对系统要求就会很高。再比如,线上模式欺诈的风险可能会高过线下的模式,所以会特别注意防止这方面的风险。在他看来,小而分散带来的是另外一种风险。

蚂蚁金服在给《财经》的回复中指出,网商银行并不会因其互联网特质、不进行线下网点布局等特点,而在风险控制、负债稳定性等方面低于传统银行。相反,在过去几年,蚂蚁微贷(即之前的阿里小贷)积累的贷款业务经验,可以使用大数据分析,降低风险控制的成本,降低坏账率。

如何对网络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保持统一的监管标准,也是监管机构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采用功能监管,即网络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如果做同样的业务,就要适应同样的监管标准。

从国际的经验看,目前对网络银行的监管目前主要有美国和欧洲两种模式。

篇5

金融理财是通过储蓄、贷款、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渠道,对个人(家庭)的资金和负债资产的科学管理和运作,以提高财产的效能,实现个人(家庭)的人生目标的经济活动。银行理财则是指银行利用自己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通过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以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订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的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增加迅速。客户对银行理财业务的需求随之增加。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约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理财顾问的指导和咨询。国际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几乎百分之百的人们在没有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咨询时,一生中损失的个人财产从20%到100%之间。目前200多家外资银行已经介入中国金融市场,各家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新兴股份制银行都正在不断开发和推出自己独具特色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中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18%.未来10年,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30%的速度增长,大约40%的“私人客户”持有4种或更多的金融理财产品。据我国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全国理财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000亿元左右,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创造利润的空间。理财业务将像银行存取款、汇款一样成为银行的一项标准服务项目。像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广发银行的“真情理财”、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等,正以各自的特色和超时空服务吸引着各个高端客户的眼球,丰富着银行理财市场。他们正在尽可能全面的、科学的、多元互补和动态跟进的理财服务,使客户实现终身快乐的理财目标;获取家庭和个人财务的最大自由。总之,这些银行正通过自己的理财智慧为客户进行着美好的人生财富规划。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现状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自1995年开始组建以来,目前已经达到了118家,虽然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仍存在着规模较小、人才不足、科技手段滞后、资本充足率低下、不良贷款多、风险管理手段落后、金融产品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对金融理财业务还处于朦胧状态,银行理财产品几乎空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银监的要求下,为扩大中间业务收入仅仅做一些保险、基金、信托业务等初级理财产品。城市商行的理财观念有待灌输,理财市场有待定位,理财产品有待研发,理财渠道有待拓展,理财原则有待确立,理财人才有待培养。总之,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做出自己准确的理财市场定位。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以后,绝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将属于地地道道的小银行。“立足地方,服务市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的思维模式在未来的十年内不会有大的突破。这就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必须服务并服从于自己的市场定位。即在巩固现有客户关系的同时,发现和挖掘潜在客户。通过市场细分,找准目标市场,进行目标营销,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一个人一个尺寸”。懂得谁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服务主顾,然后由专业理财人员对其进行信息搜集、整理与评估,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现状,依据客户理财目标,帮助其制定出可行的理财方案。总之,为中小客户和城市居民理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财定位。

四、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策略

(一)理财对象:为中小客户理财

首先,这是由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决定的。目前,全国现有城市商业银行118家,其中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多在500亿元以下,它们还都属小银行之列。从当前情况看,其经济实力,人才资源,科技支持,研发能力,理财工具等都不具备同工、建、中、交、农、招等大中型银行竞争的能力,更不具备同花旗、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竞争的实力。不能为高端客户进行理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硬伤。

其次,这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决定的。中小客户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客户群,中小客户需要理财。据有关资料显示,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了26年。这种势头还在继续,GDP、人均收入、存款余额等这些对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个人家庭财富积累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标都大幅度地增长。前25年,国民收入就提高了22倍以上(名义增长)。同时,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体制等改革也使人们不得不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财务状况。通过综合安排,确保自己日后生活在理财方面达到独立、安全和自主,更好地享受生活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基本目标。富裕起来的中产阶层及广大的城市居民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理财市场。以年均30%高速增长的理财需求,也要求城商行必须把握机遇,细分目标市场,为中小客户理财。

(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应以理财业务和联合运用开发为主

从目前全球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看,品种极为丰富。各种理财产品相互组合,分散风险,依照客户理财目标,“可控风险,追求最大利润”是银行理财专家理财的基本原则。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看,理财队伍的理财艺术刚刚处于“萌芽阶段”或“幼稚园阶段”(夏保罗语)的起步时期,“稳健经营”是首要原则。理财产品的选择可分步进行。

首先,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如目前部分城商行正在营销的产品:保险,债券、基金均属初级理财产品。

其次,逐步介入自己相对熟悉收益较大的产品。如股票、信托和房产投资业务。随着理财人员经验的丰富,不断介入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业务本身就是智慧(知识)、判断,经验和胆识(眼光)结合的结晶。准确的产品选择是理财客户取得稳定收益的保障,而收益的增长又是取得客户信任,增强客户忠诚度的基础。理财产品应及时推出。

再次,联合开发和创新新的理财产品。目前,从综合竞争力来看,城市商业银行没有必要也不大可能有精力和实力创造出高端的理财产品组合。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行100万张银行理财卡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从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所处的地域环境看,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在100万人左右。每个城市人均持有一张同一银行的银行卡是不现实的。因此,自行发卡不是明智选择。而同大中型银行联合推出理财产品,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率,满足客户需求。联合开发有三个渠道:一是与新兴的股份制银行联合。他们的理财卡已形成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联合。如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廊坊等商行同石家庄商行共同运用石家庄商行的“如意卡”的小范围的联合,初步形成了合力,利于市场发行和竞争。三是在银监会或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协调下,共同研发“中国城市商行业理财卡”,实现互惠共赢。

(三)营销渠道:发散式营销为主要模式

发散式营销是指在银行现有客户的基础上,通过客户经理或理财专家的指导和努力,使现有客户带动潜在客户,从而达到客户倍数增长的营销模式。城市商业银行经过近10年的发展,都培育了众多的基本客户群。许多客户正是在城商行的业务支持下由小到大迅速发展,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收益。他们也以城市商业银行偏平化的管理模式,方便快捷的决策等灵活的机制,成了“赶不走的客户”,培育了相互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客户关系十分融洽。因此,在划分目标市场时必须首先熟悉市场所在的物理环境、情感环境、文化环境与智力环境。在此基础上,市场细分,选准目标客户。这样,理财的基础市场才会尽在掌握之中。如果营销方式得当,他们的上下游客户,乃至上下游客户的客户,就会从潜在的客户迅速转变为现时客户。

(四)理财目标:客户满意,保本微利为原则

2007年1月份,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竞争将更加激烈。中资银行、外资银行间的相互参股和并购日益显现,实力强大银行的金融服务品种会越来越丰富,城市商业银行的边缘化地位更加严重。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就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有自己的目标客户,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有自己的强势产品,而理财成为了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在理财方面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虽然城市商业银行理财的终极目标是增加业务收入,提高盈利水平,但是近期目标应以“客户满意、保本微利”为理财的基本原则。一是稳定现有客户,使其财富在城商行的管理下照样能不断增值,以加强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二是通过理财,增加客户资产的额外价值,提高城商行超值服务水平,激发客户对金融理财产品的需求,培养成长型客户;三是树立理财服务典型,扩大潜在客户,从而提高城商行在中小客户中的市场占有份额;四是在优质的客户稳步增加或减少流失的基础上,加快特色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使城商行逐步走向精品小银行之路。

(五)理财关键:打造精英的理财团队

银行理财对城商行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可怕的概念,可怕之处在于缺少理财的主体———人才。打造精英的理财团队已是当务之急。

首先,培训人才。中国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正呼唤着我国金融理财师的出现和发展。为了迅速培养合格的理财专家,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第五批53项职业标准中,理财师正式被纳入了国家职业大典中。2004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通过了《金融理财师考试认证暂行办法》。2006年,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又正式成立。这为我国理财师快速培训成长奠定了基础。城商行必须赶上这班车,加快理财人才的培养。

其次,长留人才。人才是现代社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承认人的需求,满足之;尊重人的个性,容纳之;重视人的价值,实现之;开发人的潜能,利用之;鼓励人的创造,奖励之。”这是招商银行的人本理念,也是他们的致胜之本。花旗银行前总裁史蒂尔曼。洛克菲勒在1965年就指出:“如果我们把最近这几年里所做的事情全部放倒,然后再把它们重新拼在一起,那么就可以看到,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所倾注最多的精力,花了最多的时间,并且今后也将继续这样做的事情是———人的问题,对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在花旗银行人员的招聘、录用、培训、岗位安排和发展,总是排在第一位的。”比人才更重要的是能人,而在人才的使用上,花旗银行前亚洲区资产融资部总裁,现任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会长夏保罗说:建立激励制度最重要,花旗银行为此实行了“九方格图”绩效考核制度。“重用人才、重奖人才、尊重人才、长留人才”是花旗银行的选择人才观,与招商银行同工异曲。这也是现代银行的成功之道。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要使自己的团队成为精英团队,在金融市场中有优势兵力,强打猛攻,最大限度地提高理财市场占有率,培养人才,长留人才是致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6

金融理财是通过储蓄、贷款、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渠道,对个人(家庭)的资金和负债资产的科学管理和运作,以提高财产的效能,实现个人(家庭)的人生目标的经济活动。银行理财则是指银行利用自己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通过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以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订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的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增加迅速。客户对银行理财业务的需求随之增加。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约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理财顾问的指导和咨询。国际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几乎百分之百的人们在没有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咨询时,一生中损失的个人财产从20%到100%之间。目前200多家外资银行已经介入中国金融市场,各家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新兴股份制银行都正在不断开发和推出自己独具特色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中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18%.未来10年,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30%的速度增长,大约40%的“私人客户”持有4种或更多的金融理财产品。据我国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全国理财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000亿元左右,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创造利润的空间。理财业务将像银行存取款、汇款一样成为银行的一项标准服务项目。像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广发银行的“真情理财”、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等,正以各自的特色和超时空服务吸引着各个高端客户的眼球,丰富着银行理财市场。他们正在尽可能全面的、科学的、多元互补和动态跟进的理财服务,使客户实现终身快乐的理财目标;获取家庭和个人财务的最大自由。总之,这些银行正通过自己的理财智慧为客户进行着美好的人生财富规划。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现状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自1995年开始组建以来,目前已经达到了118家,虽然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仍存在着规模较小、人才不足、科技手段滞后、资本充足率低下、不良贷款多、风险管理手段落后、金融产品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对金融理财业务还处于朦胧状态,银行理财产品几乎空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银监的要求下,为扩大中间业务收入仅仅做一些保险、基金、信托业务等初级理财产品。城市商行的理财观念有待灌输,理财市场有待定位,理财产品有待研发,理财渠道有待拓展,理财原则有待确立,理财人才有待培养。总之,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做出自己准确的理财市场定位。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以后,绝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将属于地地道道的小银行。“立足地方,服务市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的思维模式在未来的十年内不会有大的突破。这就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必须服务并服从于自己的市场定位。即在巩固现有客户关系的同时,发现和挖掘潜在客户。通过市场细分,找准目标市场,进行目标营销,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一个人一个尺寸”。懂得谁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服务主顾,然后由专业理财人员对其进行信息搜集、整理与评估,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现状,依据客户理财目标,帮助其制定出可行的理财方案。总之,为中小客户和城市居民理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财定位。

四、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策略

(一)理财对象:为中小客户理财

首先,这是由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决定的。目前,全国现有城市商业银行118家,其中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多在500亿元以下,它们还都属小银行之列。从当前情况看,其经济实力,人才资源,科技支持,研发能力,理财工具等都不具备同工、建、中、交、农、招等大中型银行竞争的能力,更不具备同花旗、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竞争的实力。不能为高端客户进行理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硬伤。

其次,这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决定的。中小客户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客户群,中小客户需要理财。据有关资料显示,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了26年。这种势头还在继续,GDP、人均收入、存款余额等这些对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个人家庭财富积累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标都大幅度地增长。前25年,国民收入就提高了22倍以上(名义增长)。同时,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体制等改革也使人们不得不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财务状况。通过综合安排,确保自己日后生活在理财方面达到独立、安全和自主,更好地享受生活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基本目标。富裕起来的中产阶层及广大的城市居民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理财市场。以年均30%高速增长的理财需求,也要求城商行必须把握机遇,细分目标市场,为中小客户理财。

(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应以理财业务和联合运用开发为主

从目前全球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看,品种极为丰富。各种理财产品相互组合,分散风险,依照客户理财目标,“可控风险,追求最大利润”是银行理财专家理财的基本原则。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看,理财队伍的理财艺术刚刚处于“萌芽阶段”或“幼稚园阶段”(夏保罗语)的起步时期,“稳健经营”是首要原则。理财产品的选择可分步进行。

首先,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如目前部分城商行正在营销的产品:保险,债券、基金均属初级理财产品。

其次,逐步介入自己相对熟悉收益较大的产品。如股票、信托和房产投资业务。随着理财人员经验的丰富,不断介入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业务本身就是智慧(知识)、判断,经验和胆识(眼光)结合的结晶。准确的产品选择是理财客户取得稳定收益的保障,而收益的增长又是取得客户信任,增强客户忠诚度的基础。理财产品应及时推出。

再次,联合开发和创新新的理财产品。目前,从综合竞争力来看,城市商业银行没有必要也不大可能有精力和实力创造出高端的理财产品组合。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行100万张银行理财卡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从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所处的地域环境看,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在100万人左右。每个城市人均持有一张同一银行的银行卡是不现实的。因此,自行发卡不是明智选择。而同大中型银行联合推出理财产品,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率,满足客户需求。联合开发有三个渠道:一是与新兴的股份制银行联合。他们的理财卡已形成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联合。如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廊坊等商行同石家庄商行共同运用石家庄商行的“如意卡”的小范围的联合,初步形成了合力,利于市场发行和竞争。三是在银监会或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协调下,共同研发“中国城市商行业理财卡”,实现互惠共赢。

(三)营销渠道:发散式营销为主要模式

发散式营销是指在银行现有客户的基础上,通过客户经理或理财专家的指导和努力,使现有客户带动潜在客户,从而达到客户倍数增长的营销模式。城市商业银行经过近10年的发展,都培育了众多的基本客户群。许多客户正是在城商行的业务支持下由小到大迅速发展,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收益。他们也以城市商业银行偏平化的管理模式,方便快捷的决策等灵活的机制,成了“赶不走的客户”,培育了相互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客户关系十分融洽。因此,在划分目标市场时必须首先熟悉市场所在的物理环境、情感环境、文化环境与智力环境。在此基础上,市场细分,选准目标客户。这样,理财的基础市场才会尽在掌握之中。如果营销方式得当,他们的上下游客户,乃至上下游客户的客户,就会从潜在的客户迅速转变为现时客户。

(四)理财目标:客户满意,保本微利为原则

2007年1月份,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竞争将更加激烈。中资银行、外资银行间的相互参股和并购日益显现,实力强大银行的金融服务品种会越来越丰富,城市商业银行的边缘化地位更加严重。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就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有自己的目标客户,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有自己的强势产品,而理财成为了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在理财方面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虽然城市商业银行理财的终极目标是增加业务收入,提高盈利水平,但是近期目标应以“客户满意、保本微利”为理财的基本原则。一是稳定现有客户,使其财富在城商行的管理下照样能不断增值,以加强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二是通过理财,增加客户资产的额外价值,提高城商行超值服务水平,激发客户对金融理财产品的需求,培养成长型客户;三是树立理财服务典型,扩大潜在客户,从而提高城商行在中小客户中的市场占有份额;四是在优质的客户稳步增加或减少流失的基础上,加快特色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使城商行逐步走向精品小银行之路。

(五)理财关键:打造精英的理财团队

银行理财对城商行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可怕的概念,可怕之处在于缺少理财的主体———人才。打造精英的理财团队已是当务之急。

首先,培训人才。中国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正呼唤着我国金融理财师的出现和发展。为了迅速培养合格的理财专家,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第五批53项职业标准中,理财师正式被纳入了国家职业大典中。2004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通过了《金融理财师考试认证暂行办法》。2006年,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又正式成立。这为我国理财师快速培训成长奠定了基础。城商行必须赶上这班车,加快理财人才的培养。

其次,长留人才。人才是现代社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承认人的需求,满足之;尊重人的个性,容纳之;重视人的价值,实现之;开发人的潜能,利用之;鼓励人的创造,奖励之。”这是招商银行的人本理念,也是他们的致胜之本。花旗银行前总裁史蒂尔曼。洛克菲勒在1965年就指出:“如果我们把最近这几年里所做的事情全部放倒,然后再把它们重新拼在一起,那么就可以看到,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所倾注最多的精力,花了最多的时间,并且今后也将继续这样做的事情是———人的问题,对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在花旗银行人员的招聘、录用、培训、岗位安排和发展,总是排在第一位的。”比人才更重要的是能人,而在人才的使用上,花旗银行前亚洲区资产融资部总裁,现任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会长夏保罗说:建立激励制度最重要,花旗银行为此实行了“九方格图”绩效考核制度。“重用人才、重奖人才、尊重人才、长留人才”是花旗银行的选择人才观,与招商银行同工异曲。这也是现代银行的成功之道。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要使自己的团队成为精英团队,在金融市场中有优势兵力,强打猛攻,最大限度地提高理财市场占有率,培养人才,长留人才是致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7

港交所10月17日披露,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贝莱德在10月11日分别增持了2.43亿股工行H股及4711万股中行H股。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QFII买入A股还是外资在香港买入H股,都说明境外投资机构对银行股的未来绝对收益有一定预期。

QFII的加仓或许是受到汇金增持的影响。今年以来,汇金公司对银行股不断增持。汇金公司在今年三季度,尤其是10月份以来增持活动比较活跃。仅10月的前3个交易日,汇金公司就分别增持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2620万股和1570万股。

从历年汇金的增持活动可以看出,汇金增持活动最明显的时期,往往是股市长期持续低迷的时期,例如2008年下半年的断崖式下跌和2011年四季度的股市持续低迷。而三季度以来的加仓,对应的上证指数持续在2100点下方徘徊,甚至一度跌到2000点附近。

不可否认,汇金增持有着一定示范作用,但增持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从今年三季度以来的增持情况看,汇金对增长性较好的农行的增持数量较多,而减少了对估值偏贵的工行的增持数量,对于估值偏低的中行的增持也比以往要积极。

分析师认为,未来汇金增持的频率和数量可能更多地与整体股市表现相关。汇金公司此次缩短了增持计划的持续期,可能意味着汇金希望其增持活动对市场造成更大影响力,如果6个月之后股市表现仍然低迷,汇金可能持续增持。

或有绝对收益

行业分析师表示,金融业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目前来看经济形势最困难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因此可以重新关注周期性行业,因为它们都在历史估值的底部区域。由于今年银行股业绩仍将持续快速成长,这意味着银行股的估值已较为低估。因此,银行板块四季度震荡上行的概率较高。而QFII的渐次加仓,也会抬升银行股的底部,从而给A股市场带来相对积极的影响。

中金公司看多银行板块四季度的绝对收益。其主要理由是:资本监管放松政策将于四季度陆续出台,这将消除市场对银行再融资的担忧,推动银行板块估值重估;三季报将于10月末密集披露,预计上市银行前三季度盈利增速将保持在17%,好于预期;银行股价格往往领先或同步于经济见底,而三季度为经济低点,并逐步弱复苏。个股选择上,看好估值低、季报有超预期潜力的银行。A股首选华夏、浦发、交行。H股首选重庆农商行、交行和中行。

买入周期股?

从理论上说,价值投资的主要逻辑是股价低于公司长期价值后,可以买入并持有,待价格回归到价值水平,则可以获得收益。国金证券认为,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价值投资体现为买入股价大幅下滑的周期股,静待价值回归。

分析周期股败走市场的主要原因是,首先,产能过剩的长周期,使得周期性行业公司的价值倾向于下降而非上升。过剩的行业、利润的亏损注定要毁灭价值,而这一过程至少超过了投资者的考核周期;其次,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拓展,使得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估值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估值重估使得多数股票价格下行。

但是,随着经济回升,周期性公司景气度回升,公司价值也会阶段性提高。从货币的改善以及去库存的进展来看,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基本得到了释放,周期行业公司价值下降过程阶段性结束,为价值股投资提供了前提。未来景气度改善的程度将决定周期股投资的绝对收益水平。

除了QFII买入银行股,国内基金表示可以看多周期性股票。大成基金指出,总体看9月份数据较8月份明显好转,经济复苏“绿芽”乍现。鉴于经济短期企稳的概率加大,风险溢价上升,投资者可适当加大周期行业的配置,尤其是与基建投资相关、产品价格弹性较大的水泥和机械行业值得关注。

水泥股还有上升空间

水泥行业的复苏步伐正在加快。瑞银证券分析师表示,本轮水泥价格和需求的复苏是由季节性走强引发的。华南、华中和华东的水泥价格已经上涨了50~90元/吨,预计近期内华东的价格会进一步上涨。

篇8

一、我金融分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原则,对于规范我国的金融秩序,降低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整个金融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长远看,分业经营的目的是保持稳定和便于控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尽管它在防范宏观金融风险、强化金融机构自我风险控制机制、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增强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的监控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金融形势,分业经营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金融服务多元化对分业经营带来重大影响。国家间开放银行、证券、市场及西方国家的金融综合经营制度,对中国金融业现行的分业经营制度造成强烈冲击。

二是现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不利于金融业的规模经营、国际竞争力提高及传统金融企业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变。现行制度对银行业务、证券业务经营的严格区分和限制,抑制了市场资金供给来源,人为地割裂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融通渠道,不利于资金之间的相互融通。银行、证券、保险的业务品种有限而单调,使行业素质及竞争力不断下降。

三是现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在分业经营制度下,银行参与证券业务受到限制,银行业和证券业都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立足,从而影响到证券机构的市场运作及策略,表现出很强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

二、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现状分析

2007年至今,中国银行业发生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一个是综合经营大步迈进,另一个是“走出去”升级。

截止到目前,银行业已经涉足基金业、信托业、金融租赁业、产业基金业,进军保险业似乎也近在眼前。而且当前以银行为主体的综合经营前进步伐,也有别于之前中信控股、光大集团的“金融控股”模式。从下面的一些事件,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近年来综合经营的历程。

2005年2月《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出台,当年6月首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成立,随后建行、交行跟进;进入2007年,浦发旗下成立浦银安盛基金公司、农行旗下成立农银汇理基金公司,招行收购招商基金,再加上民生、兴业、中行、光大摩拳擦掌,银行进入基金业已经被引向深入。

2007年6月,经国务院和银监会批准,交行以12.2亿元购入湖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85%的股份,湖北国投更名为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至此,交行成为1993年后首家进入信托业的商业银行。民生银行10月正式宣布,与陕国投签订股份认购合同,以23.42亿元认购陕国投26.58%股份。

2006年12月,中行斥资9.65亿美元(约人民币75亿元)100%收购了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进军租赁业。经银监会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也已于2006年3月施行,银行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已经放行。建行与美国银行获批筹建合资金融租赁公司,其它银行申请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也已陆续获批。

2007年1月,由中国银行参股的中国第一只人民币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挂牌成立,中行行长李礼辉出任了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中行也成为了国内首个试水产业投资基金的大型银行。今年5月,国家开发银行发起设立了中非发展基金。

综合经营的脚步不止于此。有消息称,目前工行正在酝酿以控股或收购等方式,对华融资产公司进行整合,这样,华融所拥有的证券等多项业务牌照也将纳入工行旗下,为其今后进驻证券业创造了条件。工行还通过其香港子公司工银亚洲认购了阿里巴巴的股份,成为基础投资者。农行和国开行正计划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此外还有消息称,中行、工行、建行将入股京沪高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正是自2003年以来对国有银行的改革,大幅地提高了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也对银行在金融脱媒和外资银行竞争大背景下实行综合经营,作了积极的探索。

作为综合化经营的重要一部分,中国工商银行的跨国经营无疑走在了其他国有银行前列。2007年11月12日,中国工商银行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成立。这是继俄罗斯莫斯科子银行开业后,工行在拓展境外金融服务领域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标志着工行正式进入印尼市场,在东南亚地区的服务网络日臻完善。

事实上,工行在上市后的一年中,通过申请牌照、组建、并购、合资和参股等方式,涉足了许多新的业务领域。继2005年在行业中率先成立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后,2007年9月,注册地为天津滨海新区、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租赁公司获批筹建,金融租赁公司将以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为指导原则,发展国际化的经营布局,主要经营船舶、飞机等大型设备的国际租赁业务,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各类租赁、租金转让与证券化、资产管理、产业投资顾问等创新型金融服务,这标志着工行在综合化经营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此外,工行还大力发展了财务顾问、投融资服务、承销顾问业务等无需牌照的投资银行业务,这些综合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工行跨市场的服务能力,满足其收入多元化、业务多领域的战略发展需要。

目前,工行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具备了综合化经营的条件和能力,工行控股的基金公司、租赁公司的业务的开展,有力地表明了工行已经从以往一个单一经营模式的国有政策性银行,向一个业务种类日趋丰富、业务范围逐步扩大的方向发展。

在保险领域,由于其业务的开展取决于中国的监管法规对于商业银行参与保险业务的规定。在此之前实际上工行和保险业已经有过很多的合作,如工行在其营业网点多家保险公司销售其保险产品。但至于工行能否组建自己的保险公司或入股保险公司,这将取决于国家相关的监管法规。

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早在2002年,工行就在同业中率先成立了投资银行部,业务范围涉及财务顾问、银团贷款、重组并购、资产证券化、市场资信及资产管理,实现了其从提供单一的传统金融服务,到提供深层次、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的重大突破。几年来,工行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不断完善,利润收入也从2002年的1.42亿元突增到2006年的26.7亿元。其中,重组并购业务一直是工行投行业务的亮点,从2002年到2006年,工行投资银行的重组并购业务收入从325万元增长到1.33亿元,其间为张裕集团、晨鸣纸业、鼎天科技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提供了重组并购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好评和认可。2007年,工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继续快速健康发展,仅前三季度投资银行收入的年度化增长率就达到了71%,完成了为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一系列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战略并购顾问任务。

三、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发达国家金融业变革的信号表明,银行、保险、证券的综合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它不仅是一场金融制度的变革,更是一个金融机构竞争与整合、金融服务手段创新、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服务理念革命的过程。虽然目前我国实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时机还不十分成熟,但是来自加入WT0后金融市场开放的压力,要求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创造和完善条件,为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全面发展作好准备。具体说来,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加强金融法律体系的适应性建设

立法先行是保证金融体制改革在法律框架下稳健推进的根本前提。尽管我国目前已有一系列的金融法律,但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够。今后应制订出台新的和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构建一个完整高效的、健全的法律框架体系,允许有条件的金融企业稳步开展综合经营,大型商业银行可以直接持有一定额度的企业股份,鼓励产融结合,培育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金融企业。

(二)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快金融机构市场化步伐

1.加快银行体系改革,推动金融业的产权重组。对国有商业银行按照信贷质量、业务区域、发展方向等标准进行整合,对其实施股份制改革;资产质量好但发展不均衡的,可以收缩业务效能低下分支机构,集中力量提高自身效率和利润指标;对资产质量差且无发展前景的银行,允许和鼓励区域内其他业绩好的银行兼并,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

2.全面实行审贷分离和贷款责任终身制。实行资产质量和利润目标的双向考核,健全约束与激励机制,赋予基层信贷机构相应的贷款权限,不断开拓新的贷款增长点。

3.加快优秀金融企业的上市步伐。积极推动经营绩优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上市,通过资本运作实现金融企业的迅速扩张。

4.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监控体系。高风险与高收益从来就是孪生的,当前,内部控制松弛是金融机构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在国有商业银行尤为严重,为了避免诸如上世纪英国巴林银行及近期法国兴业银行等由于监管漏洞及监控不力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监控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5.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大力充实产业分析和项目评估人员力量,使金融业人员对产业经济的技术水平、工艺流程、合理经济规模、管理模式、国内外竞争与盈利状况、发展趋向等方面都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逐步培育一大批晓市场、懂技术、会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家和银行家,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良性循环。

篇9

近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接受《财经》记者独家专访,结合中国银行业现状,就公司治理、经营模式转变、综合经营、“走出去”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影响等热点问题,剖解中国银行业改革及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上市不能包治百病

《财经》:去年以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走强,资产价格整体上涨很快,中资银行股也颇受市场青睐,这直接推动了中资大型上市银行的市值飙升。你如何看待银行上市的意义和作用?

蒋定之:“财务重组-公司治理-资本市场上市” 是银行改革三部曲。目前中国已有14家银行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发行上市。这些银行上市后,在经营理念、发展战略、服务内容和效率、内控管理和提高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资产回报、利润增长、资产质量等标志性财务指标得到了显著改观。

到2007年三季度末,中国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已从2002年底的八家增加到100家,其中四家大型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达到13.11%,较高的资本充足水平使得上市银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按2007年底市值计算,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都已经跻身于全球最大市值银行前三位,这对中国银行业来讲前所未有。

但是现在看银行上市,也不能过于乐观,要有清醒的头脑和认识。上市银行市值受市场气氛及经济周期影响甚大,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个深刻的现实案例,众多国际大银行的股价受次贷损失、美国经济前景预期不佳等内外部因素拖累,市值大幅缩水。

中资银行在上市后还未经历经济周期的考验。随着2008年货币紧缩政策及信贷规模控制的严格到位,投资、出口乃至整个GDP增长将逐步降温,银行将面临利润增长、不良资产规模和不良资产率“双降”反弹等诸多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必然对银行市值波动产生影响。

总之,我们在对中国上市银行保持信心的同时,也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要注重银行内在经营管理机制的真正提升与转变。

《财经》:作为银行监管部门的主管领导之一,你认为监管部门应如何引导银行完成机制的转变?

蒋定之:上市不能解决银行的所有问题,不能包治百病,关键是要借市场的力量推进经营机制的科学转换。这也是中国商业银行再上一个台阶的关键点。我认为,监管部门将从六个方面推动商业银行的机制转换:

一是建立科学发展机制。监管部门要通过有效监管,引导上市银行从发展模式、战略目标、市场定位、业务结构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构建一套既符合银行发展规律,又适应市场实际的运行规则和纠错机制。而本质是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以保证长期可持续的稳健成长。

二要完善市场约束机制。 监管部门要督促上市银行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和透明度建设,同时上市银行要加强自律,主动接受市场约束和社会监督,树立良好的市场公信力。

三是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监管部门要通过制度建设和董事履职考评,进一步明晰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的职责边界,使每一位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都能切实履职,实现组织内部的权责明晰、制度健全、有效制衡、运转高效。同时强化战略投资者及其董事、高管的作用,按国际规则规范公司治理行为,形成良好的治理机制。

四要建立流程银行机制。上市银行要按照条线化、专业化的原则改造业务流程和管理架构,实现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职能部制”向“事业部制”的转变,形成前台营销服务职能完善、风险控制严密、后台保障支持有力的业务运行架构。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在容易着手进行的领域、创新性的业务领域如私人银行业务部门,进行流程银行试点。

五要完善综合经营的机制。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和海外发展的步伐加快。而美国次贷危机证明,全球金融体制中的巨大风险是不容忽视的。为此,商业银行要建立和完善综合经营机制,提高并表管理能力,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覆盖全部经营、业务领域及全部业务环节,全过程地管理好银行的风险。银监会在鼓励商业银行投资入股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时,将继续加强与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的监管协调与合作,既避免监管重复,又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六是明确社会责任机制。 银监会鼓励和支持上市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履行社会责任,明确社会责任目标,改进社会责任工作管理,建立适当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自身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且社会责任报告。今后几年内,上市银行要在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环境保护、公共利益保护、服务公众、回报社会等方面有显著的进步。

《财经》:有很多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资银行上市后透明度好了很多,但是和国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也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你对此有何评价?

蒋定之:相比较而言,上市银行在信息披露及时性和透明度等方面还是走在了前面。银行财务基础较好,财务管理较规范,数据较可信,专业人员的素质较高,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可比性较好。

现在,我们能经常看到和听到来自银行董事会的不同意见和声音,这是难能可贵的。当然,这不是说董事会必须有不同的声音和意见,而是要形成一种独立负责发表意见的氛围和制度环境,这是保障科学决策的前提。

应该说,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进步很大。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制度,风险管理制度。未来还要进一步发挥专业委员会及独立董事在上市银行的作用。中国有自己的土壤,我们的历史、文化、政治、法律背景都和西方不同,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我们的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管理层相对分工有侧重,这个方向是对的。

但公司治理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要进一步明晰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与董事会的关系。控股股东不能干预董事会的正常运作,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要进一步发挥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完善各专业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增强其专业性和独立性;需要进一步完善董事的提名、产生机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另外,董事会与监事会之间,一些制度、职责的安排也不够科学,影响监事会作用的发挥,需要改进。

开放还有空间

《财经》:你刚才提到美国次贷危机,你认为,这对中国银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蒋定之:美国次贷危机还没见底,许多东西还有待观察,其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不可低估。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的危机,它突出的负面性在于因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对称,而将其风险隐患转嫁到广大投资者,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波及到了全球。

随着2007年年报的陆续公布,许多金融机构的财务损失远超出市场预期,表明危机的影响还在扩大。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的风险增加了。

当前,中国银行业最大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在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以往快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信贷风险将加快暴露,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也使“两高一剩”行业的不良信贷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也会导致贷款违约风险上升;再加上一些国际国内经济、非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信用风险的压力是加大了。因此,银行业重中之重的工作是防控信贷风险。

《财经》:我们注意到,近来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已获突破性进展。股本、收入、经营业务等的多元化趋势,表明中国银行业正向着综合经营的方向迈进,有条件的商业银行日后可能发展成为银行控股的金融集团。这一发展趋势对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你认为,在监管层面应如何应对综合经营的风险?

蒋定之:中国银行业已经全面开放,在全球具有综合经营经验的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在各金融子领域都有各自的中国战略。对中资银行来说,分业经营已使其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上处于相对劣势。中资银行对综合经营的追求是必然的。

长远来看,金融三业即银行、证券、保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市场环境下,资本回报率肯定不一样。而综合经营可以使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收益互补,从而实现资本回报的长期稳定。

各监管部门正在积极协作,为银、证、保综合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但这里面有政策开放时机以及监管协调的问题,同时还要看商业银行本身是否具备可靠的条件。

其实,保险、证券向银行投资入股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着的。现在银行向保险投资入股也获试点。在银保资本层面合作方面,基本的设想是:第一是资本主导,商业银行以资本为纽带,投资进入保险公司;第二是市场资源主导。银行网点渠道资源丰富,可以和保险业发挥协同效应。但在经营上,我们仍然强调要专业化。现在人才已经市场化,商业银行可以找到非常优秀的专业化人才来从事相关项目的运营。

在监管方面,银监会将于近期颁布实施《银行并表监管指引》,这将为银行综合经营后的风险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所谓并表监管,是指对一家银行或银行集团所面临的所有风险,无论其机构注册于何地,都应在合并报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监管的一种方法――编者注)。

未来银行集团所包涵的机构不仅仅是银行,还有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混合业务公司甚至实体企业。《银行并表监管指引》的出台,将有利于对银行集团真实风险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财经》:除了在横向上的综合经营拓展,商业银行也有很强的纵向发展需求,比如积极开拓海外布局,实施国际化战略。请从监管者角度谈谈对“走出去”的要求。

蒋定之:“走出去”是银行上市后的一个积极变化。近年来,中国上市银行加快了海外发展步伐,积极通过并购、设立新机构等方式,寻求国际化发展。到2007年底,共有五家中资银行控股、参股九家外资金融机构,有七家中资银行在近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60家分支机构,海外总资产达2674亿美元。

总体来看,中资银行在海外布局的起步是好的。但“走出去”的问题很复杂,很难用几句话简单地评价。商业银行“走出去”是市场选择,而我们的原则是坚持审慎经营。商业银行首先是要“走得出”,其次要“走得稳”,第三要“站得住”,最后还要能“发展得好”。

“走出去”的问题,对银监会来说,要考虑十个方面的要求:一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二要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有效的风控和防火墙安排;三要有充足的资本和财务能力;四要具备跨业、跨境并购及投资设立子公司所需要的专业经营管理团队;五要明显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六要符合反洗钱和反金融犯罪的要求;七要具有跨业和全球的并表管理能力;八要有良好的透明度;九要有利于市场竞争,防止垄断;十要有良好的监管评级。银监会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在具备条件的基础上“走出去”,抓住发展机遇,发展壮大自己,提升国际竞争力。

《财经》:应对你提到的这些风险,惟有深化改革,而开放往往是改革的一大动力。据说,银监会正在就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银行业的情况进行评估性的调查研究。那么,中国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

蒋定之:对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银行业的情况,我们正组织专门的队伍进行调查评估。总体来看,引进外资对中资银行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促进股权多元化,二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三是提高市场品牌声誉。

另一方面,外资的进入还带来了先进的理念、风险管控机制等。尤其外资董事的进入,对银行运营、公司治理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更有正面的作用。他们视野比较开阔,意见比较专业,往往也比较坦率。

总体而言,对外开放的空间还是有的,而且还比较大。我们应当进一步发挥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市场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度,以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然,这里的开放的含义是双重的。我认为,开放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而相比对内开放而言,目前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成绩比较显著,所以未来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内的市场开放。比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以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等,都欢迎民营资本的加入。

农村金融需要制度设计

《财经》:你刚刚提到农村金融领域的对内开放,作为主管农村金融的银监会领导,请介绍现在农村金融体系的架构及未来发展思路。

蒋定之:现在主要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全国有五大类。第一类是政策性银行,如农发行,重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油收购等项目;第二类是商业银行,如中国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承担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骨干作用;第三类是直接在农村、承担组织性作用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他们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第四类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很好的网络优势,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五类是新增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他们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补充,可以发挥其灵活、小型、机制较好的作用,在农村金融比较薄弱的地区,提高覆盖率,弥补农村金融的空白。

这五类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的28%,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农村金融业务,使60%的有条件获得贷款服务的农户得到了金融机构和银行的支持。

《财经》:你将农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之一。农行改革的定位及方向是否确定?现实中如何操作?

蒋定之:中央对农业银行改革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面向“三农”,商业运作。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的现状,决定了当前城市和农村经济和金融的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关键是根据城乡金融业务的收益水平差距,想办法将“三农”业务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的差额部分补齐填平,实现资金的平行流动,这样才能保障“三农”资金不外流、不进城,也才能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方面,国外也有一些比较好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政策导向,政府规定所有银行或者设在农村的银行,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放到农村,用于支持农民和农村的发展需求;二是经济导向,对银行发放的“三农”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或其他风险补偿。

中国农村金融是目前金融服务最薄弱的领域,需要采取包括市场引导等手段在内的各种措施,来有效地加以改善。这里,必须要有个良好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否则难度可想而知。市场主体的行为要有正向激励机制,否则其行为自然是规避高风险和高成本。我在德国、法国考察,受到的启发很大。他们的框架制度安排是可以借鉴的,对农民的贷款都有政府财政进行利息补贴,这也是世界通行惯例。

总的来说,政策推动、市场运作、相互补充,应当是一种很好的改革方向。

《财经》:银监会为了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批准了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最新进展如何?

蒋定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已经由去年的六省市试点,拓展到今年的31个省份,目前发展势头很好。

篇10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分析

(一)国内外经济金融波动

2008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短期恶化的局面。美国次贷危机、能源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世界经济在短期内陷入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抬头的困境。

1、全球通胀威胁加剧。受石油和粮食价格高涨的影响,2008年以来全球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全面上升。美国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4.2%,为今年1月份以来最高升幅,核心CPI较上年同期上升2.3%。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通胀率曾连续9个月突破欧洲央行为维持物价稳定所设定的2%的警戒线,2008年5月份通胀率更是飙升至3.6%;俄罗斯4月份的CPI指数已经达到14.5%,创近5年来的新高;2008年5月份,越南通胀率高达25.2%,印度尼西亚超过10%,菲律宾为9.6%,印度超过8%,泰国为7.6%,韩国为4.9%。

2、国际金融业风险大增。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金融风险频繁显现。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为标志,全球经济进入了减速周期。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以来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房地产市场目前还在继续恶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就业减少失业增加、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支出增长停滞、信贷紧缩、投资者信心受挫、固定资本形成下降,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深化。而越南金融危机的凸显可能会成为新一轮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则再次敲响了金融业风险管理的警钟。

3、我国经济趋向下行区间。2008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外需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带动下出现明显的回落,国民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据预测,我国2008年全年GDP增长将达到10.4%,比2007年回落1.5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增速同时回落,其中第二产业出现大幅度回落,而CPI持续上涨。经济大幅放缓与通货膨胀抬头可能成为自200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下行区间的总体特征。

(二)“金融脱媒”趋势显著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融资结构快速调整和直接融资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了直接融资,从而降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这对于依赖存贷款业务模式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2006年起居民储蓄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率出现下降,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正在减弱,企业固定投资中自有资金比重不断增高,银行贷款比重不断下降;过去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始终高于银行中长期贷款,2007年储蓄存款首次低于中长期贷款。从国际经验来看,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直接融资扩张的时期,往往也是银行业转型压力较大的时期,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所经历的脱媒时期,银行业不良资产比例明显上升,银行经营失败的案例明显增多。金融脱媒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三)城商行发展显现新特征

1、更名以求地域突破。2007年,城商行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是纷纷更名。上世纪90年代,除上海银行外,城市商业银行均采用。“所在城市名称”+“市商业银行”的命名模式,这一命名充分显现出城商行的地方银行色彩。基于突破经营地域的考虑,2007年城商行掀起一股更名热潮:直接去掉“市商业”三个字,如宁波银行;联合成为省级城商行后,以省份名称命名,如江苏银行;以历史命名,如富滇银行,等等。2007年城商行掀起一股跨区城经营大潮,呈现出“多管齐下,全面开花”的格局: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跨省、省内、县域);省内联合重组,实现省内跨区经营;凭借大股东力量,先设异地代表处,然后升级为异地分行;收购农信社或城信社,组建异地分支机构;参股异地城商行或城信社、农信社,间接实现异地跨区经营;发起成立村镇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法人机构,达到异地跨区经营的目的。

2、省内联合重组渐成趋势。省内联合重组是城商行做大做强的便捷之路。通过省内城商行的联合重组,不仅可以迅速做大银行规模,解决长期困扰城商行的规模和资本金约束,还可实现省内金融资源的重新整合,提高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因此,自2006年安徽省率先重组省内城商行和城信社,成立徽商银行以来,多家省政府积极效仿。2007年,先后有江苏省、吉林省和宁夏自治区实现省内城商行的重组。2007年2月,江苏省内10家城商行合并重组而成的江苏银行宣告成立;10月,中国银监会批准长春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吉林银行,并吸收合并吉林市商业银行和辽源城市信用社,吉林省初步实现对省内城商行和城信社的联合重组。此外还有多个省份明确提出整合省内城商行的计划,例如湖南省拟整合“五行一社”(指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5家城商行和邵阳城信社)为省级银行,黑龙江省拟将省内城商行整合为龙商银行,广西拟成立北部湾银行,河南省拟以郑州市商业银行为基础,组建中原银行,陕西、山西和河北也分别提出成立陕西银行、晋商银行和河北银行的计划。

3、3家城商行率先上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商行上市问题在2007年得到突破。当年7月,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率先通过监管部门批准,成功叩开资本市场大门。10月,北京银行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3家城商行的成功上市具有重要意义,掀开城商行发展的新篇章。首先,3家城商行成功上市意味着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城商行已基本实现从信用社到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经营管理品质有很大提升,并获得公众投资者的认可。其次,3家城商行成功上市意味着资本市场大门向城商行打开,长期以来困扰城商行的资本补充难题有望得到逐步解决,3家城商行也将由此建立起长期资本补充机制。最后,3家城商行的成功上市还意味着城商行的改革已取得重大成果,城商行群体的品牌和影响力得到提升,为其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据此,更多的城商行会朝着资本市场大门继往开来。

4、引入外资仍在持续。脱胎于城市信用社的城商行希望借此加快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的步伐。同时,外资银行对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又有着强烈冲动,而参股投资现有中小金融机构无疑是最佳选择。因此,引人外

资始终是城商行发展中的热门话题。2007年青岛市商业银行成功引入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资本,重庆银行则引入香港大新银行资本,成都市商业银行引入马来西亚丰隆银行资本,从而使城商行群体中引入外资的城商行数达到12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2008年以后城商行引入外资态势仍将延续。徽商银行、包头商行、吉林银行、南昌市商业银行、洛阳市商业银行等多家城商行已明确提出引资计划,并着手实施。

二、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城商行的启示

美国的社区银行在定义上类似于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将社区银行定义为: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经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在经营特色和发展战略上,社区银行强调的是在特定社区范围内提供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与客户保持长期的业务联系。在美国,以社区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地区经济的主要服务主体,它们依靠灵活的经营模式、有针对性的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美国社区银行之所以能繁荣发展,从宏观上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政府专门制定了《社区再投资法》,鼓励金融机构对于经济不发达的特定社区开展金融活动,开发其金融业务潜力。但是在历经了银行业并购浪潮和经济不景气后,美国的社区银行仍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相当强的抗击经济衰退的能力,关键原因就在于相对大银行而言,其具有独特的经营定位和比较优势。

(一)合理的市场定位

美国社区银行将基本服务对象定为中小企业和当地居民,不论存贷多少,均一视同仁,服务周到。在业务范围上,进行错位竞争,在大银行不愿干的居民小额零星贷款、住宅抵押贷款、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及不动产贷款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一些中小银行通过市场细分,进行专业化经营,如专门从事定期存款业务、批发业务,即所谓的“窄银行”经营方式,有些银行还成立了附属机构,完全通过远程网络从事经营,取得了不菲的收益。

(二)加强同业合作

在纵向上,美国社区银行通过银行控股公司或联系银行制度与大银行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利用大银行的设施和技术进行票据清算及资金头寸调节,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横向上,协同地区内外的中小银行建立了行业战略联盟或合作安排,在保证核心业务的前提下,将业务经营的技术支持部分和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并通过辛迪加贷款等形式,拓宽业务发展空间,提高盈利水平。

(三)积极进行金融创新

为有效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美国不少社区银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如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付息交易账户等规避监管当局利率管制的创新;浮动利率贷款、利率上下限保险等为套期保值或转移利率汇率风险的创新;贷款权对换交易、股权贷款等为增加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创新等,从而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提高了经营收益,也扩展了服务领域,提升了社区银行的品牌形象。

(四)获得大量稳定的核心存款

美国社区银行的存款客户主要是社区内的企业和居民,这部分存款为社区银行提供了廉价且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社区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核心”。在有既定的核心存款来源的情况下,社区银行对存款服务收取的手续费通常会低于大银行。并且由于社区银行多是向难以从大银行获得信贷的当地小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因而会收取比较高的贷款利率,这样社区银行获得的净利差就高于大银行,从而能向存款支付更高的利率。

(五)善于从事关系贷款

由于美国大银行一般都是依据“硬信息”来判断是否向借款人放贷,因此不能出具正规财务报告的中小企业、家庭很难从大银行获得贷款。相比较而言,美国社区银行十分熟悉本地的客户,它能更容易地获得借款人的“软信息”,如资金流量及发展前景等。因此,美国社区银行在向“信息不透明”借款人放贷、从事基于关系或声誉的贷款或小规模市场贷款上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

(六)与客户形成良好互动

美国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十分熟悉本地客户,同时这些员工本身也是融入到社区生活的成员,地缘和人缘优势使得他们具备丰富的社区知识,从而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相形之下,大银行的办公地点一般距离客户较远,因此其与客户面对面互动的机会就少了很多。现阶段人性化服务已成为社区银行最重要的竞争优势,通过提供人性化服务,社区银行能够将业务从大机构中吸引走。

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繁荣城市商业银行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社区银行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因为中小银行内生于各种经济体中,契合了地方经济和社区居民对金融服务的多层次需求,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社区银行要进行战略创新,明确市场地位。

美国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很明确,就是为当地社区的居民和中小企业服务。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服务宗旨也应该是“面向居民,面向中小企业”,在业务范围、服务对象、金融手段上与国有大银行有所区别,这样才能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生存发展空间。同时也要采取进取性的发展策略,实行差别化经营,塑造核心竞争力,提高金融效率。这样才能在与国内外大银行的市场博弈中以能动性求得竞争的主动权。

三、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向

现阶段,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两大战略目标是向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以及构建“好银行”。

(一)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存在一个先天的致命缺陷――经营范围局限在中心城市,这种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和化解金融风险,不利于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创造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不利于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此外,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区域性的银行来满足服务需求,单一的城市商业银行将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向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实现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体化,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近年来,我国已有多家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更名、联合重组、参股、收购等手段实现了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跨区域发展,如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深圳平安银行等。但由于受监管政策和自身情况的限制,不能通过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仍占多数。

(二)努力创建“好银行”

参照国际评级惯例,要成为“好银行”一般要符合以下六大标准:一是必须要有一流的经营业绩。在经营绩效方面,总资产净回报率(ROA)在1.17%~1.2%左右,股本净回报率(ROE)在12%~14%左右,费用类(总费用占全口径经营收益比)在35%~45%之间;在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资产比率按照五级分类在2%~3%之间;在审慎经营方面,资产充足率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在8%以上,核心资本充足率在4%以上,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接近100%,对单一客户的贷款集

中度不超过资本净值的10%。二是必须要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三是必须要有良好的内控机制和管理能力。四是必须要有超越其他对手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策略。五是必须要有令各类客户满意的服务质量。六是必须要有高素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合格的金融从业人员。

根据2007年英国《银行家》公布的资料,以一级资本、资产规模、税前利润、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比例等指标综合排列,2006年中国有16家城市商业银行进入前1000位,比2005年增加7家。其中上海银行位居城商行之首,排314位,比2005年上升42位;其次是北京银行,排389位,比2005年下降19位。从经营绩效来看,资产收益率最高的是杭州市商业银行(杭州银行),为1.52%;最低的是深圳商业银行(深圳平安银行),为0.35%,前者是后者的近5倍。从资产质量来看,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比率最低的为浙商银行,几乎为零,基本不存在不良贷款;最高的为西安市商业银行,高达14.58%,两者相差悬殊。从审慎经营方面来看,资本充足率最高的渤海银行达62.62%,而最低的西安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只有6.03%,未达到《巴塞尔协议》最低8%的要求。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即使是排名世界银行前1000位的城市商业银行,其中仍有多数未达到关于“好银行”的标准,更不用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其他100来家城市商业银行了。要成为“好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群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的选择

(一)重新确立市场定位,行使社区银行职能

城商行群体中的大部分银行经营规模都较小、竞争力不足,在短时期内不能通过扩张、重组或并购发展成为区域性股份制银行的城市商业银行,它们可以通过提升差异性竞争能力,先发展成为一个精品社区银行和市民银行。可以利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相应的保护,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和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形成价格竞争优势。由于机构小、人员少,容易采纳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和技术,且对国内市场特别是地方市场比较熟悉,能够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地缘和时效优势,有利于银行做出正确选择。通过充分利用这些比较优势,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市场细分定位,锁定目标客户群,在经营及管理方式上采取不同的服务内容,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积极进行业务开拓与创新,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系列化、规范化,取得竞争的规模效应,最终形成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精品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银行。

(二)加强同业合作,拓展业务范围

城市商业银行要借鉴美国中小银行在实行“单一制度”时的运作经验,延伸经营触角,提高业务覆盖范围。合作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先行着眼于业务和管理上的合作,如借鉴美国的联系银行制度,进行资金的异地清算、银行卡的异地流通、资产异地清收和委托管理等,也可协调统一业务处理流程、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等。与此同时。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中小商业银行以股权为纽带,实行产权融合。

可以通过相互参股的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使合作双方突破自己的局限,利用各自在特定领域的比较优势拓展业务,并鼓励中小商业银行之间、中小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包括外国银行)之间按平等互利和市场化原则进行兼并重组,形成资本战略联盟,这样可以扩大经营规模,推动创新进程和技术进步。比如在2007年深圳平安银行联合了14家城商行、5家外资行、2家农商行、1家股份制银行组建了中小银行银团联合会,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将合作范围延伸至贷款以外的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乃至保险、证券、信托等其他金融业务的交叉销售。

(三)拓展农村金融服务

目前县域金融供给相对不足,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大量撤并机构,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将贷款向少数企业集中,农户贷款覆盖面偏低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适时介入以填补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空缺,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解决村镇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以及支持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政策性支农业务相配套,政策性贷款等低风险业务,利用自己的商业性贷款与政策性贷款相结合,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村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针对县域优质个人客户开发各类消费信贷业务,开发大型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按揭贷款。城市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业务种类、营销理念相对农村机构全面和先进的优势,满足县域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从而扩大社会影响力,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减轻其在城市市场的竞争压力。

(四)调整业务结构,发展中间业务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50%以上,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这一比例不足3%。中间业务是城市商业银行利润的新增长点,加快发展中间业务,调整中间业务经营战略,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是城市商业银行转亏为盈、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扩大银行卡、支付结算、保险、代客理财业务等资本占用低的中间业务比重,高度重视信用卡和国际结算等发展潜力大、收益丰厚的中间业务领域,逐渐由低层次的代收代付向国债代销、基金托管等高附加值品种发展。努力创新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业务等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积极拓展以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信托资产托管等高附加值的资产托管业务,并为发展基金管理、投资银行,参与设立货币市场基金等新兴业务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基本盈利模式从存贷差占绝对优势转向存贷利差和中间业务并重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