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战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新农村战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新农村战略

篇1

除了产品优势,创维进一步优化三四级渠道。这一渠道主要集中在家电商场、百货超市和品牌专卖店。其中家电商场的比重最高,百货超市和品牌专卖店的比重大致相当。 2008年我们通过样机买断政策以及终端平板墙改造推动液晶产品在农村市场的普及。2009年,我们通过终端支持、合理配置库存、门店品牌建设等方式对重点区域的经销商进行逐一培养。

在品牌建设上,创维运作了多种促销活动,比如健康光明行、新农村影院工程、栋创维将开展大规模的促销运动,比如、金牛行动等。为了配合家电下乡,创维将举行“产品下乡”、“服务下乡 ”、“文化下乡”的三下乡活动,通过广告、活动、推广和公益等手段,提升自己的品牌。

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旗下机构、权威数据公司奥维营销咨询( AV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三月份家电下乡中标产品销售中,创维液晶电视销售额以 19.78%的占比排名全国第一。 2009年中国家电下乡月度分析报告(彩电)中数据显示,创维家电下乡 3月份销售金额占据整个家电下乡市场份额的35.65%。

创维在推进家电下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顾虑。厂家遭遇了“诚信门”,一些企业32寸液晶中标后无货,蒙了政府,蒙了消费者。作为厂家既然勇于中标,就该承担责任。

还有山寨产品“傍名牌”,假“家电下乡”产品肆意销售现象。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在家电下乡项目中,已经发现部分公司冒充中标企业,或者“傍名牌”,采用貌似著名品牌的产品销售,电视机机身的标识与正品的很相似,一不小心看走眼,很容易被“忽悠”。这些下乡的“假家电”,几乎都是“山寨机”,也就是冒牌或者翻新的家电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没有质量保障,没有“三包”,更重要的是抹黑了“家电下乡”的形象。

除此之外,还要当心家电下乡的“李鬼”经销商。有些小经销商没有获得家电下乡的资质,便伙同一些厂家非法牟利。按照“家电下乡”政策规定,销售家电下乡中标产品的商店必须是国家指定店,有醒目的标识。但是部分商店在没有取得授权的情况下,宣称自己为合法的销售店,擅自销售家电下乡中标产品。另外,某些经销商嫌手续麻烦,不愿意给消费者办理补贴所需要的手续,而采用欺骗销售的形式。在这一点上,创维将进行严格的售点监察制度,保证经销商的规范化经营。

“下乡”关键词:

下乡产品:主推液晶电视。

选择渠道:家电商场、百货超市和品牌专卖店等。

篇2

1.1 政策引用方面的失误

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农产品、粮食的生产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然而吉林省的一些农村土地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协调、统筹规划的发展理念,使得农村土地的利用出现了浪费现象。仅仅追求GDP增长,对于土地本身的利用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1.2 土地投入减少

部分农民因过度使用化肥使得土地养分降低,为追求高产重度利用而轻于养护,导致土壤的质量逐年下降,耕地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非常不平衡。

1.3 耕地非农化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兴建各类产业。虽然国家会征用耕地占用税,但是并不指对非农化产业对农用耕地起到相应的利益负担,进而造成了不少耕地转型成非农产业,再加上农村干部不具备长远的思维,造成农村耕地减少。

1.4 土地利用的违法现象

在部分农村出现未批先用,少批多用及农村宅基地扩建等现象,虽然国家各部门共同配合,齐心整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诸多用地是在出现问题后进行补办手续来逃避问题的,这也反映出土地管理部门中存在一些工作疏漏问题。

2 针对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耕地的保护工作

一方面要求在农村耕地方面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从而确保耕地总量不会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进而保护农民对于土地的经营权和承包权。对于耕地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由大改小,保证田地的水供应同时提高耕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实施科学积极的农业标准,使得在节约土地、节约水源、节约肥料、节约药物、节约种子方面做到最优,实现节约型农业;对于化肥的使用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一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于土壤的养分进行科学调动;另一方面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从节约土地资源的角度对农村的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节约、经济的角度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农民合理建设家园。另外,从现有住房的基础上进行设施和房屋的改造,从而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农村建设的需要及农民生活提高的需求。对于农村产业用地尽量设在荒地、山坡地带,尽量减少此类用地对于耕地的占用。

2.2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的进度

农村土地市场化是通过市场作用达成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能够使农村闲置土地及其他类型土地更好的得到利用,结合土地承包制度及土地承包永久化以推动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移买卖,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效应。同时也能够稳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各个方面,对于吉林省的发展现状而言,这样的方式对于诸多出外务工而家中闲置的土地来讲就有了更多提供他人利用和改变的机会,进而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带来利好效果。

2.3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和整理,对于一些零星的散地、道路、田地、沟塘等进行重新整理和布局,以使得农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更加分明,农村的土地利用率也就更高,吉林省农村大多在冬季有大量的闲置未用土地,也存在多种土地浪费的现象,再如铁路栅栏圈掉原为耕种土地的现象,从这个层面能够发现,土地整理问题势在必行,而且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

2.4 建立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存在多重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土地质量评估体系,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不单纯的只是土地的养分及矿物质含量评估,同时也包括土地的使用质量,利用一套科学合理的农用地质量评估方案制约农村用地的弊病和缺陷,从而实现农村用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可用性和科学性,为完善我国经济发展提前做好规范化准备。同时结合质量评估体系对于农用地的各类补偿和处罚也有了明确的章程,才能真正的落实政策,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布局。

2.5 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农业土地综合效益

篇3

笔者于前段时间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文化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总体不足,中央地方投入比例不合理;财政投入城乡和区域比例失衡;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反文化现象突出;农村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村、社区没有充分履行文化供给功能。如果要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无非就是处理好几个关系,如“送”与“建”的关系、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办文化的关系、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和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的关系。如果换个思维方式,从战略的层面思考新农村文化建设,如城乡文化的交流路径、农村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外延等问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只有在发展战略上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针对现实问题和把握宏观走向而提出的一些具体措施可能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立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是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对整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划分。这种区分只能是近代以来的产物,传统意义上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即意味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不言而喻,农村文化是不断受到城市文化冲击与改造并最终被取代的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的战略问题之一。而要实现两者的互动,必须重视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必须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的观念

传统的现代化观点把城市文化取代农村文化作为最终目标与终极模式,换言之,这种观点更多地强调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内在冲突与彼此对抗的矛盾性。然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念却对传统的城乡文化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对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关照下的城乡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它强调了城乡文化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和潜共生的新型关系。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农村文化指的是新农村文化,即是以先进文化为趋向,着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同时也坚持从农民的现实素质出发,注重运用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即在坚持农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的文化再造。

一方面,城乡文化之间是和谐共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新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文化具有强大的认同功能,要建立协调的城乡关系就必然要求建立和谐、协调的新型城乡文化关系。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是从区域文化角度对民族文化的划分,城乡文化各有其特定的建设主体,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要,也体现了不同的内在特点,在新的发展战略中更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性、互补性与层次性,而不是替代性与融合性。

另一方面,城乡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城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载体,代表了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成果与前进方向。必须坚持城市文化的主流地位,注重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先进文化建设主要指的也应该是建设城市文化。农村文化在不丧失自身基调的前提下更应该从城市文化中获取现代价值观念与意识,努力在知识水平、道德素质、公民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更契合现代化的要求。在中国,农村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城市文化的发展并不以排斥农村文化为前提与终极目标,相反,是对农村文化的宽容与借鉴。

(二)必须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新机制

新型城乡文化关系的形成有赖于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新机制。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的开放性与流动性以空前规模扩大,这为两种文化的交融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城乡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是为农村文化注入现代文明的新因素,城市文化包容了民主、科学、法治、公平竞争等现代价值观,是新因素的主要承载者。城乡文化互动新机制必须着眼于以下两点:一是城市文化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自身范畴,为农村文化培植新因素。二是农村文化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接受与植入新因素。

一方面,城市文化掌握了最主要的公共文化资源与公共话语权,在这一背景下城乡文化如何互动?所谓“电视进入了村,节目不姓农”,以及对于“三下乡”、“五下乡”的争议实际上就是上述问题的突出反映。症结在于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不够,公共话语对于农村发展关注不足。根本出路在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传媒、文化场馆、图书出版等等向农村市场的覆盖,完善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网络,同时还要特别注重传播的内容、质量与针对性,加强“三下乡”等活动的长效性、制度化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农村流动人口这支庞大队伍己成为城乡文化互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是一道特别的文化景观,是一支特殊的文化建设大军。因此,城市文化建设必须把农村流动人口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使他们成为现代文明的使者,而不是城市文明的流浪者。

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有目的、有组织的主动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与牵引,从而广泛地传播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广大的县城是区域中心,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承载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应该把县域文化的建设问题纳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去,树立打造县域文化枢纽,建设小城镇文化中心的战略思想,把县域文化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中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示范中心与指导中心。

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新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

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是一个民族发展不能割断之根,是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新农村文化结合起来,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问题。

从历史发展来看,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生相伴,荣衰共享。所谓传统文化指的是漫长的前现代社会人类文明成果的总汇,也可以说是非工业化时代所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农耕是其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可见,农业文明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农村文化是传统文化存续的主要空间,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农村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传统文化的成熟程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农业文明色彩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浓郁。因此,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先天有利的条件。

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发与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既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的迫切需要,更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长远需要,必须把发展新农村文化纳入到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文化的大战略中去考量。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农村文化是沙漠”,意思是说没有生长的基础和可资利用的资源。从现状看,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存在大量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一些人“富了钱袋,穷了脑袋”;一些发达地区由于文化建设的滞后,赌博现象滋长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败坏社会风气,最终经济严重滑坡;由于文化设施不足,不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黄赌毒泛滥,引发大量社会不稳定现象等等。但是,上述问题并不能证明农村文化就不能大有可为,暴露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误解甚至排斥的负面认识,反映的是我们对于重视开发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进而调动广大农民文化建设积极性的严重不足。文化是传承的,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既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如和文化、孝文化、节俭文化、爱乡文化、尊师重教、睦邻乡里的文化以及长期积累而成的乡规村约,等等都是建设新农村文化可大力开拓的宝贵资源。

现代化进程包涵了工业化、城市化、政治民主化等方面的发展,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评价指标是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占据了中国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因素之一,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进步同样需要农村文化的繁荣。历史上中国的农村长期与城市相隔绝,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使农民形成了一种狭隘的观念,效率意识低下,主体意识、革新意识、民主意识淡薄。通过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引导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效率意识,在民主进程中提高自己的民主法制意识,以平等身份参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农村与城市差别的重要体现就是农村文化的落后所导致的农民生活方式一直以来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讲卫生的意识淡薄,农村娱乐庸俗,赌博、封建迷信、丧葬奢华等不良生活习惯在农村盛行,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发展繁荣健康、积极向上的现代文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落后和愚昧状况,促使农民追求现代化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时,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文化事业,还包括文化产业。积极构建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中心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机制,同样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吸收和引进社会资金,完善公共文化建设网络,以及着眼于发动广大农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之外,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发挥各地民间文化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机制。

四、构建新农村大文化体系

新农村建设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过程,其对于文化建设提出的中心要求就是如何培养现代农民,重构农民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建立以教育为先导,以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及社会改造为重点,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立体化体系。

首先,相对于千头万绪的其他农村文化的建设来说,农村教育应该起着先导的作用。具体来说,现今必须做好以下两件事情: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尽快普及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农村社会教育,这是培训和教育农民的重大任务。要通过广泛的社会教育,让更多农民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懂得如何规划与建设新农村。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卫生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质,增进现代意识,培养时代观念,充实精神生活。

其次,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移风易俗、卫生防疫、以及体育健身等活动。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塑造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即是对于这种环境建设要求的高度概括。要营造这样一个积极向上、有利于新型农民生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就必须广泛地开展科普宣传、移风易俗、卫生防疫、以及体育健身等活动。这样,才能把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各项文化建设的设想落实到实处。社会改造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与文化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来扎实推进、检验文化建设的理论与一些认知。

最后,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润泽村民精神家园。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体系,就会人心涣散、迷失方向,人们也会无所适从。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的基础上,要确立主导、谋求共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时展要求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用好文化的钥匙,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教育引导村民善于学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掌握现代文化知识,传播现代文明理念,摒弃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针对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文化活动要凸显农村改革发展的主旋律,突出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文化的力量将农民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总之,当前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条件、环境,采取不同的有力措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弘扬农村文化生活中的积极成果,消除其腐朽、落后的文化糟粕,以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胜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陈始发:新农村文化发展战略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6/04

[2]陈明: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贡献,探索,2010/02

[3]孙斐娟:进入现代世界的农民文化命运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文化认同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06

[4]冯晓阳:农村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基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之间,理论月刊,2010/12

篇4

辽宁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发展空间余地较大。根据辽宁省省旅游局制定的规划,“十一五”时期,辽宁省农业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116亿元。在此期间,全省农业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带动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累计人均增加收入350元;每年新增农民旅游就业3万人,累计增加农民旅游就业15万人,间接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民达到60万人以上。面对新世纪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机遇,辽宁乡村旅游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一、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省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迅速的发展,辽宁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到目前为止,辽宁对外开放的主要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类型多样,涵盖了“农业生态观光型”、“参与体验型”、“成郊观光型”和“农业科技型”等。据2007年五一黄金周不完全统计。沈阳、大连、鞍山等主要城市周边的生态旅游成为游人的首选。丹东的天桥沟、五龙山、凤凰山等旅游区(点)接待大批游人。尤以“吃农家饭、赏农家景、睡农家炕、做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旅游备受城里人欢迎。抚顺各大休闲山庄、旅游农庄和渔塘垂钓场所,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大连长海县的“渔家风情游、环岛垂钓游”、甘井子区的“农家乐”吸引大量来自北京、河北的游客。鞍山农家旅游接待6.59万人次。本溪的“农家乐”旅游,黄金周期间接待游人8万多人次,收入800多万元。辽阳的瓦子沟“农家乐”旅游也吸引众多旅游者。

总体来看,辽宁乡村旅游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整体发展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从规模、产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等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会议奖励等市场需求。

2.辽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自辽宁开发观光农业旅游以来,确实己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1)发展乡村旅游缺乏前期规划,产业规模狭小

据国外研究表明:观光农业的半径为29.5公里,才能发挥最佳效益,但由于受短期利益的支配,辽宁观光农业规模狭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高科技含量小,产出效益模式不明显,整体观赏性不强。

(2)旅游基础设施滞后,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比较偏僻的农村或乡镇,这就要求在开发农业旅游项目时,必须考虑基础设施的问题,要适应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又追求环境质量的需求,加快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

(3)对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农业旅游产品单一

辽宁目前开发的农业旅游资源仅局限于观光型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旅游行为的层次较低,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参与型的农业旅游产品,使得游客的滞留天数少,重游率低,对农业旅游市场的扩大构成极大威胁。

(4)对市场和品牌营销缺乏概念研究

对发展乡村旅游还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因而指导和引导不力;乡村旅游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缺乏管理的市场;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往往造成盲目开发,特色不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品牌,吸引力不强,效益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没有充分考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辽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机遇

1.发展优势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使农业经济成长迅速,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意识改变,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为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1)旅游资源优势显著

辽宁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区, 习惯上称为“辽西走廊”,是中国东北地区沟通华北地区的主要路上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辽宁地势地貌复杂,东部和北部是山区,中部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辽宁省主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南部和西部是沿海,独特的地形、地貌使自然风光丰富多彩,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种植业,养殖业,农、林、牧、副、渔品种齐全,果树资源丰富,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落叶果树栽培区中分别居第3位和第2位。而且辽宁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是满族之乡,根据辽宁优越的农业旅游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特征,可以发展农业科技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等,辽宁乡村旅游的客源将会非常充足。

(2)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

辽宁与其他省市相比,交通便捷。一是省内各城市之间通高速公路,而且村村通柏油路;二是省内铁路干支线稠密,居全国之首;三是全省的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众多;四是境内拥有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大东港、鲅鱼圈港和金州港等良好的大口,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了方便的旅游服务,陆海空立体交通网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3)经济基础坚实,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

2006年,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达8009亿元,(吉林3620.1亿元、黑龙江55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983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8元,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增长11.6%。辽宁经济发展处于东北地区之首。由于城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国处于前列,容易形成城市周边旅游,加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东北地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使辽宁的乡村旅游市场优势显著。

2.发展机遇

(1)发展农村旅游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2007]44号)提出主要任务:“创建旅游强县,实施农业旅游百千万工程,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据2006年初步统计,全省建成、在建和规划建设的乡村旅游景区已达181个,总规划建设面积245.21万亩,已经建设面积130.26万亩,占规划面积的53.12%;计划建设总投资225.39亿元,已经投资81.7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6.28%。计划年总产值187.64亿元,已经实现年总产值60.69亿元,占计划的32.44%;计划吸纳劳动力35.31万人,已经吸纳劳动力17.92万人,占计划的50.75%。乡村旅游业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项农业新兴产业。

(2)新农村建设促进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

2006年辽宁省首批推选出的32个特色乡镇,为辽宁省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国家旅游局提出,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让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农民。必须遵照农村的实情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确保乡村旅游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相关政策,其中有些举措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新农村建设下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1.科学规划 正确引导 有序发展

辽宁省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办事,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针对需求编制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反映本地区乡村特色,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使乡村旅游朝着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

2.突出重点,合理布局

辽宁省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存在差异,因此在发展中,一定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区位条件好, 交通便利, 例如:大连、沈阳、鞍山等城市周边、易于吸引城市游客的地区,可以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在资源丰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可以采取稳步发展的措施,集中精力,开发一个、建设一个、成功一个, 把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3.建设生态新农村,追求和谐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任务就是培育新农民、拓宽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展示新风貌与建设新文明。乡村生态旅游就是新农村的新产业与新经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心态和谐、农村人际和谐、城乡区域和谐、农村产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战略选择。

(1)注重原生态新农村建设

辽宁乡村旅游应该重视本地区原生态形象,追求真实,提倡先生活后生产,从生活本身出发,以生态资源要素(如景观、环境、科技、文化、产业、产品、服务、消费等)为内涵,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施以生态经济和生态智慧的优化系统开发与管理,寓教于游憩,通过生态旅游的生态、经济、社会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旅游产业和事业。

(2)走绿色新农村建设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但是村民住房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新农村的环境要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在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无害处理上要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重点民生工程的投入。包括完成新建农村饮水工程等,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和可再生能源。目前辽宁省大连市农业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历史阶段。

(3)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

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举办一系列的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素有“辽东第一村”的美誉的辽宁凤城市大梨树村,该村以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被批准为全国文明村后,该村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抓住了“三农”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大梨树村的经验具有典范作用和推广价值,辽宁省有条件的乡村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根据本地区域特点、经济特色和社会现实选择发展模式。

4.发展乡村旅游强势品牌,培育特色新农村

辽宁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必须走本土化、特色化道路, 深挖内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精品, 培育有竞争力的富有本地特色的产品。要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高起点,大手笔,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辽宁省乡村旅游精品。深入挖掘和包装乡村中最本质、最亮丽、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元素,重点包装提升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突出本旅游地与其他旅游地的差异性,通过差异产生吸引力。辽宁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带动战略先期的做法是:

(1)以辽宁省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差异型农业观光带

利用城市周边乡村的特殊区位,推广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农业旅游项目。辽宁省观光农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中部、西部的差异;国道(丹大公路-201国道)及高速公路两侧(沈山高速公路、沈丹高速公路);大中城市(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的周边郊区发展起来的观光农业具有明显的差异,应努力完善城郊旅游设施和功能,形成东北地区有特色的城郊旅游线。

(2)深入开发大梨树村等生态旅游

辽宁可以借助旅游景区的市场性,着力打造盘锦大洼县赵圈河乡的红海滩湿地、大连安波镇冰雪温泉、潮阳北票长皋乡的田园风光游、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的山水风光游、辽阳弓长岭区的冷热奇观游等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产品,深入调研分析,对其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品”给游客。

(3)凝练清河农庄度假区品牌

深入清河旅游度假区,总结影视剧《刘老根》带来轰动效应的原因,利用影视剧品牌扩大农庄的知名度,同时挖掘满族民俗文化精髓,提高文化品位,突出企业庄园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形成的度假、休闲、观光等功能。

(4)发挥绿色水果生产大省的独特优势,富裕区域新农村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是辽宁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辽宁省的绿色农业规模居全国之首,而绿色食品与旅游活动有着天然的缘分。辽宁省是我国水果生产大省,辽宁省水果栽培总面积已达1005.6万亩,水果总产量385万吨,水果总产值71亿元。可依托以上城市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果园等旅游产品,培育青少年科普教育实验基地。

(5)延伸产业链条

辽宁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必须从系统化、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考虑,乡村旅游可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挖掘辽宁乡村旅游内涵,找到辽宁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延伸品牌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发展中,运用乡村旅游树立农村品牌,进行经济运作,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7]44号)[EB/OL].heep://liaoningtour.省略.2007~7~30

[2]辽宁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3~26

[3]张彩霞:关于发展辽宁省农业旅游的思考[J].区域经济,2006(9):126~128

篇5

土地是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也是农村和农民最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的面积以及质量决定了土地可能的用途以及投入、产出状况。总体而言,土地条件较好的地区往往农业较为发达,土地质量差的地区农业发展往往较为落后。

人均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全国耕地保有量已越来越接近18亿亩的耕地保护红线。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已逐渐凸显。但与此同时,我国还大量存在着荒地、荒滩,耕地中相当比例都是低产田,水位下降,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地面塌陷、土地荒漠化等问题造成了耕地面积、草地面积的减少。因此,无论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视角来考率,还是从发展农业,推动农业增收的角度来考虑,土地治理的力度必须不断加强。否则,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必将发生尖锐冲突,农民和农村的发展也将失去基本的保障。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由土地资源的本质主要是由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但人为干预也可以发挥较为显著的影响。一是利用小流域治理以及工程措施,对荒地进行治理,建设基本农田,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发展农业的土地条件;二是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对荒漠化、沙化、贫瘠化土地进行治理,改善土壤质量和土地坡度,提升耕地或草地的效率;三是建设水利工程,增加土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抗灾能力不好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在农业收入中占较大比重的种植业,一直被视为农民生存的基本保障,但长期以来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特别是贫困地区耕地分散,土地瘠薄,大都处于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仍的山区、塬区,加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极低。因此,农业综合开发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抗灾能力的不断提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灾知识普及力度。此外,还应积极鼓励、扶持农民利用保险等手段,将遭受自然灾害时的损失降到最低。

2.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与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农民本身生存在乡村中,掌握着丰富的乡土知识,对自身资源、困难和需求了如指掌。对于哪些具体问题是社区发展的主要障碍,哪些问题是应该优先得到解决的,农村却因其独特的信息优势,能够给以清晰准确而具有针对性的回答。农村存在的问题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他们世世代代长期生存在乡村之中,因

而最具有改善乡村面貌的动力。当然,以为基础的分散的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往往难以形成集体行动。可以说,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缺乏的是改善乡村面貌的外来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机制以及农村经济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但这并不能作为否认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地位的理由。农民包括贫困地区农民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农村社会本质资源,分布广泛,数量庞大,是建设新农村所必须依靠的根本资源。多年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市场信息缺乏、技能培训不够等原因,导致农村本土资源受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而开发不足,整体上讲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经济增长水平,农村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滞后于全国发展进程。因此,农业综合开发既要重视各地的共性问题,又要重视各地的个性问题;既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组织和规范职能,又要充分调动农户民主参与决策,民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在政策许可和农民自愿的前提下,调动农户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既要通过外部资源注入解决农村本土资源贫乏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障碍的问题,也要重视通过工程项目和外部扶持,培育农民自身的市场意识、组织能力,形成乡村社区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具体而言,在问题确认、项目设计、建设、管理、运行和维护等各个环节,都应积极吸纳和认真倾听农民的意愿,组织和动员他们参与其中,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成为农民自己的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在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民增收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直接、持久地推动了农村基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需要大力、持久地加以推进,并根据农业发展需要适度进行拓展工作范围和工作领域,积极探索发挥政府主导地位和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新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和质量。

篇6

在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全民的环保意识是建设文明新农村的基础,全民的“环保”意识可以提升城市品位。第一步,引导农民参与到保护环境当中,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引导渔民退出海域养殖。第二步,宣传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倡导人人保护环境。海南省现今对于农村环境的建设环节比较薄弱,在建设海南省新农村的同时,对于农村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农民由于缺少环保意识,导致农村环境很差,严重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海南省农村环境脏、乱、差,使海南省文明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农村形象,身处在农村的小路上和小河边时,垃圾随处可见,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整治环境污染,为建设文明海南省新农村作出贡献。由于村民缺乏环保观念,所以存在很多不文明现象,随手丢弃垃圾,很少对垃圾分类放置,导致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对于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要想村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要让村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设环境保护大会,倡导农民保护环境,向村民讲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境污染对人们身体的危害,使农民真正认识到污染环境的危害,使其自身养成良好的习惯,呼吁农民认识到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体现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只有农民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使乡村环境得到改善,才能进一步建设新农村,真正为建设海南省新农村作出贡献。同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南省地处区位特殊,地位重要,机遇千载难逢,海南省抓住发展机遇,主动对接“海丝”战略,借开放大势,谋开放大局,突出海南省在海外、海上、海洋的优势,全面提升海南省发展水平,建设海南省新农村。例如,抓住海南省海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南省旅游业;利用海南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发展海南省旅游业。通过旅游带动海南省经济发展,促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使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而促进海南省发展的具体建议有:持续发挥海南省的开放优势,强化载体功能,建立以人文文化为引领的海上丝绸之路,利用港口和航运的优势发展海南省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海南省拥有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独特优势,又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同时也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最大国际旅游休闲度假中心,要把海南岛打造成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必将吸引越来越多发游客到海南省观光旅游,所以海南省当地人民的文明很重要,对于这样一个世界各地有名的国际旅游岛,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只有建设文明海南新村,才能给外来游客留下好印象,从而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推动民心想通,夯实民意基础,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7

二、规划布局

1.历史地段在老槐树以南地区进行历史地段保护,历史地段内设置纪念馆、传统生活方式展览、名人故居、手工艺品作坊、精品销售和高档餐饮等使用功能(见图2).街区南入口设置一段绿化步行街,结合植草砖铺地、花坛和树阵,中部设置一处牌坊,提高可识别性.对现状住宅建筑立面加以改造,安装坡屋顶和仿古窗框,以迎合古典气息.历史地段内部设置两处绿地,绿地中间保留一处碾磨作为小品.建议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规定,将该历史地段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

2.镇公共绿地镇公共绿地主要是指横穿本区的沿河公园,园内以水面为主,将原三角子洼拓宽局部形成大水面,结合水面布置水景建筑及滨水平台等游憩设施.将三角子洼重新命名为祥河.

3.居住用地布局1)组团布局.保留原有已建成的32栋多层住宅,形成成组成团的住宅布局.居住用地整体上由小区级道路及绿化轴划分成居住组团.组团之间由绿化环串联起来.在组团组织上强调空间塑造,通过住宅的错落和围合,住宅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形成向内围合的院落空间,创造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形成错落有致、收放有序的居住组团.2)住宅布局.由于地下采空区的限制,规划住宅层数以4层为主.考虑到绿意渗透和沿街景观的效果,在非采空区的局部点缀11层的点式住宅.南部非采空区的区域设置部分6层住宅.在历史地段东侧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设置2层和3层的住宅.住宅布局尽量围合成组,通过单元个数的差异和部分错接的手法营造庭院家园的空间感觉,结合宅间绿地和组团绿地,提升宜居的自然气息.

4.广场与绿地本区规划中设置3处广场分别为铺园广场和沿汶河的两处滨水广场.铺园由圆形广场铺地和半圆形绿化花坛组成葫芦形,周边环绕户型树阵,广场内局部设置植草砖铺地.广场中部设置花鼓锣子造型雕塑,满足居民休憩观览的需要.中心绿地位于棉花市街与宝葫芦街交汇处,配以景石、亭廊,构成生动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具有人情氛围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在联系铺园广场的位置设置古典步行廊道,作为景观空间的延伸和过渡,将两者有机联系于一体.

三、历史地段保护规划

1.保护区范围老槐树是规划区内村民世代活动和集会的场所,在村民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规划中,依托老槐树和周边历史建筑物,本着最大程度上保护老槐树及周边历史建筑物的原则,同时考虑到保护老槐树及历史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将老槐树往西64m、往东48m和往南85m的范围设为历史地段保护区范围.

2.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范围保护区范围外延50m范围设为建设控制地带.保持原有的街巷格局、走向、宽度及空间尺度、建筑风貌和街巷环境,建设活动以维修、整治、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控制建筑为二层.环境协调区为宝葫芦街以西,镇武路以北、镇政府以东的范围.区内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允许对区内现存废墟及质量较差、风貌较差的建筑按照规划进行适度的改建、扩建及新建活动.

3.保护措施规划将老槐树加以防腐处理原地保留为一处景点.原颜庄街东西侧沿街建筑以保留修缮为主、部分加建偏房组成院落.部分建筑为保留原肌理的重建.规划考虑将老槐树南侧60m处保存最完整的老建筑原地保留,将其它两处老建筑分别重建于老槐树往南15m和30m颜庄街西侧沿街处.

4.颜庄阁恢复颜庄阁(类似于土地庙)是颜庄历史上重要的建筑,是人们祭祀、求雨等活动的场所,因为历史原因,现已不复存在.规划中在小区北端和南端各设置一处颜庄阁(原名镇武阁)仿古建筑.建筑形式以颜庄镇志记载和高龄老人的忆述为参考基础.以城阁、楼梯、钟楼等组合而成.南北分别命名为南城阁、北城阁.在规划中紧扣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这一主题,在满足小区居民日常的生活空间与环境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居住区内水系的设计,将汶水引入居住区内,形成北区组团水系、南区组团水系、镇文化中心南侧水系三个水景景观区.通过南北城阁的设立,既丰富了小区的景观,又将镇武阁的历史展现出来,通过铺园广场的布置,老槐树历史地段保护区的设立,使颜庄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篇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2-0023-03

一、技能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本性”作用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有能力成为建设主体,惟其如此,才能把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真正落到实处。技能经济在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力、提升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前瞻性。 技能经济是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新的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技能经济也是一种“知本性”经济。

(一)发展技能经济能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

我国农村现有1.5亿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9%[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当前,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与二、三产业就业岗位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缺少技能找不到工作处于“闲置"状态。就连我国相对较为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也不例外,如在北京市怀柔区,农村教育水平偏低,缺乏文化教育素质的农民劳动力具备初中文化水平的占农民劳动力总数的73.64%,没有任何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力占70.50%[2]。没有接受较高文化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自身创新能力也差,只能滞留在传统的农业、林业生产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和创设新的就业机会,更无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较低的原始教育水平和自身的文化教育素质制约了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状况,在我国的广大中西部地区更是如此,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技能而滞留在传统农业领域,或盲目外出找不到就业岗位,或临时就业而收入微薄。

(二)发展技能经济是提升劳务经济的根本途径

据报道,劳务经济占我国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超过50%,已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3年,湖南省劳务收入达441亿元,务工人员年人均总收入6000元,不少县(市)年劳务收入在5亿元以上,都数倍超出当年财政收入。比如,平江县2004年劳务收入达16亿元,是当年全县1.9亿元财政总收入的8倍多。外出劳务者中,30岁以下的约占55%,31~45岁的约占31%,46岁以上的约占14%。在广东的湘籍民工已达三四百万人,2004年湖南省转移到制造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以及批零贸易、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占外出劳务总数的80%以上。对全省2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20个农户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02年扶贫重点县农村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为14.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9个百分点,人均工资纯收入仅421.24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500元[3]。与此同时,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劳动力总量的5%。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影响了农民向国内城镇转移,更无法向国外转移。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劳务经济的成长又受制于农民的素质和技能。缺乏技能,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受到制约,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更加困难,更无法向多结构、广领域、高层次、宽空间转移,而低层次、低水平的转移又严重阻碍了农民增收。

正因为如此,我国许多地方在提高农民技能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在“十五”期间,如淮安市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的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在全市195万农村从业人员中,平均每年集中培训农民骨干6万人,五年达到30万人;在全市1247个行政村中,每个村平均受训人数200名左右;在96万农户中,有1/3家庭户主接受重点培训。使受训农户能够有效运用一门、熟悉掌握两门、大体了解三门实用致富技能;使参训对象思想素质明显提高,生产方式明显改进,经营效益明显增强,富余劳力得以输出。如洪泽县通过2001年一年培训,使3万多农户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催生科技致富大户二千户,使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占80%以上,80%的农户运用科技当年受益。金湖县400余名农民,经过广告业务培训,勇闯京城,当起广告人,现已发展为金光大道广告有限公司,总资产2000多万,广告业务员年收入最高的已达10万元[4]。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务经济已具有较长的发展过程,但其规模及其档次的整体提升,有赖于技能经济的发展。(三)技能经济将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从农民收入构成来看,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自1998年以来曾连续三年下降。其中,1998年比上年下降2.3%,1999年下降4.5%,2000年下降4.3%。近年来一些粮食生产区和纯农户农民的收入是负增长的。以2000年为例,我国纯农户和以农业为主的兼业户占农户总数60%,他们的人均纯收入是2010元,比1999年下降1%。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远低于同期GDP的增长幅度。据统计,1997~2003年7年间,我国GDP每年增长幅度分别为8.8%、7.8%、7.1%、8.0%、7.3%、8.0%、9.1%,同期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则分别为4.6%、4.3%、3.8%、2.1%、5.0%、4.6%、5.9%,分别相差4.2、3.5、3.3、5.9、2.3、3.4、3.2个百分点。这就表明,农民收入的增长已远远跟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经济发展没有使农民得到应有的实惠,两者是不同步的,呈现出一种相背离的趋势。

再把农村居民收入同城镇居民收入做横向比较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过程,从改革开放开始至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度出现了缩小的势头。但自1985年以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再度快于农民。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为罕见,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1以上(据分析,如果包括城市居民的公益利在内,这种差距将达到6∶1)。

根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资料,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2336元。收入在1000元以下为13.33%,1000~4000元为71.74%,4000元以上15.80%。如果按照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为特困,1000~4000元为中等收入,4000以上为高收入的标准,我国农民人均收入高、中、特困的比例为1.5∶7.2∶1[5]。因此,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从理论上突破,从实践中突围的关键时期。卢卡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农民教育程度对其收入的诸多影响途径中,通过提高迁移就业的概率所起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农民的教育程度越高,其获得非农就业的概率越大,相应地,其工资性收入也越高。据调查,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比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民每人每年的收入一般要多200元以上。有关资料显示,城市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2.2年,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两者相差4.5年。另据调查显示,有35.2%的人认为“外出就业前接受培训”非常有必要[6],他们认为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技能不但容易找到工作,而且报酬会比较高,不过他们最需要接受的培训内容为实用技能。在相同的教育水平下,掌握职业技能的农民工一定比不掌握职业技能的农民工的工资报酬高。

在目前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相差不大,从事的工种普遍技术性不高的情况下,技能水平对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2期2007年第2期(总第146期)李云才,陈晓红等:技能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农民工工资报酬的决定性作用更大。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劳动者的技能,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它不断孕育和催生技能经济的发展,它必然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二、发展农村技能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一)技能培训经费应列入公共财政支出

据研究,农村小学教育对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抵消收入的增长[7]。那些只接受了小学教育的农村居民,外出打工获取工资性收入和其它非经营收入的概率太小,因此,多停留在农村和农业活动中,从而导致农业从业人口人均收入的增量稀释和下降。中学教育对各地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各地区农村生均教育经费的支出对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重几乎都在2.5%左右徘徊,明显低于《纲要》4%的要求,而联合国的建议是6%;同样,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一般在12%~13%左右徘徊,也明显低于《纲要》中15%的标准。同时,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展却很快。相关研究显示,教育培训投入占我国全部人力资本投资的72%~73%,而个人和家庭的投入在2001年已经占到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总量的55.79%。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1999年仅学费支出一项就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7.3%,达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25倍。2003年大学本科生一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平均约需1万元,而同期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2622元[8]。另据调查,农民参加一个为期2~3个月的职业技能培训班,一般支出要上千元,这对还在求生存的多数农民来讲,只能望而却步。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培养农民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应把农民技能培训经费列入公共财政支出,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批次向农民提供免费培训服务。

(二)提高技能培训的层次

在当前结合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开展复合型技术培训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单一的技能培训已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对就业培训的要求进入复合化阶段。要改变过去在培训中单一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质的提高的传统做法,不单纯为培训而培训,要提高培训的效能,学以致用。注重开展引导性培训,增强劳动力的市场意识和不断学习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本领;要研究培训科学技术转化的可行路径,大力开展“定单式”培训,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发展什么产业就培训什么技术,使受训劳动力直接就业,并建立就业后再培训机制。(三)对技能培训对象实行有序转移

有序转移是强化技能培训的重要手段与保障措施。有序转移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产供两地的联接性以及转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能吸引受训农民群众参加培训,提高他们自觉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求知欲、求技欲、求能欲。与此同时,职能部门要更好地加强服务与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劳力转移主管部门的服务功能,为广大受训对象提供训前、训中、训后服务,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管理的有序转移。

参考文献:

[1]林锟.如何解决农民工培训问题[J].甘肃农业,2005,(1).

[2]彭华.怀柔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3).

[3]田梦飞.湖南农村劳务经济现状与营销对策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8).

[4]管曙光.富裕农民与减少农民从淮安市的实践看“三农”的出路.群众,2003,(3).

[5]曹艳杰.影响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及对策选择[J].特区经济,2006,(5).

[6]黄祖辉,许昆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2006,(7).

[7]邹薇,张芳.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8]谢勇.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的代际间传递[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4).

Skill Economy's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篇9

篇10

2.突出发展加工业,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立足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经济。按照“企业上规模、产业创特色、园区做载体、招商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全力实施“项目拉动、产业升级”战略,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做大做好主导产业。由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建设的30万吨营养鲜玉米项目,该项目年可生产各类产品30万吨,其中鲜玉米汁饮料20万吨,鲜玉米果穗食品4.7万吨,鲜玉米膳食纤维食品5万吨,鲜玉米保健食品3000吨,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6亿元,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3.6亿元。30万吨营养鲜玉米开发项目建成后,所需原材料全部采取订单方式,每年可落实种植面积32万亩,可带动农户6.4万户,可安排农村劳动力5000多人就业,每年可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8000万元以上;长春金锣肉制品项目总投资10.9亿元,该项目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现已建成生猪、肉鸡屠宰及肉制品生产加工线,年可屠宰生猪300万头、肉鸡4500万只,年可分割加工冷鲜肉10万吨,加工高温火腿肠10万吨、低温火腿3万吨,炼油2万吨,加工骨素5000吨,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利税4亿元,年可转化粮食150万吨、精饲料30万吨,创造就业岗位6000个,直接安置当地3000多人就业,发展养殖户5万户,间接增加就业6万人,同时可带动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九台市最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抓好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继续坚持扶优扶强原则,培育壮大了米业加工、食品加工、酿酒、制药等支柱产业,成立了雨田米业有限公司、龙华酱菜公司、九台酿酒有限公司、亚泰制药等优势骨干企业;狠抓新上项目,增强工业活力。在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产业的基础上,还建成一批粮食加工、饲料加工、面粉加工、水果加工等一批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农业发展。

3.发挥资源优势招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大力宣传推介九台农业的优势资源,主动寻求与发达地区强势资本的有效对接。明确招商主体,灵活运用招商模式,围绕农业上项目,切实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并制订完善优惠政策措施。制定落实了《关于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关于改善外来投资环境的若干规定》等文件,重点从财政奖励、基础设施建设、收费减免等方面吸引外来投资者。强化招商引资手段,近年来共引进投资额500万以上的项目304个,其中千万以上的219个,亿元以上的24个,总投资291亿元。在引进资金、规模、总量和境外资金利用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篇11

发展农村商业保险,可以有效防范化解被保险人因疾病、意外等因素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体伤害,有利于保护农业生产力,较好地解决农民因病返贫、致贫问题,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由自然灾害引发的疾病,经常大面积发生。由于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差,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地方病发病率较高,使本来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家庭重新回到贫困中去,对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不仅在经济上使这些家庭致贫,而且会造成家庭邻里、亲友不睦,严重影响邻里关系和子女的教育、就业,形成社会问题。而商业保险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农民在政府的补贴基础上,只需很少一部分资金投入就能解决后顾之忧。

2005年,全国健康保险业务的赔款与给付支出108亿元。中国人寿的“两康”产品自开办以来累计赔付约42亿元,深受农村群众的欢迎。2006年上半年,5家商业保险公司在8个省(区)的62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涉及的参加农合农民1874万人,试点地区平均参保率为86%。发展农民工工伤保险、养老保险,有利于推进和完善农村保障制度。在商业保险公司的参与下,分类逐步建立广大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推进和完善农村保障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村商业保险,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转移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村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农村保险业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大量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农村寿险工作。以中国人寿河南省分公司为例,截止2005年底,农村寿险业务员已发展到3万多人,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保障服务做了大量工作,为稳定农村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在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利用其自身独特的行业优势,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包括农业保险、失地保险、养老、医疗、意外风险、子女教育等在内的多种保险保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分析

农民的保险意识差距明显,对保险认同度低,风险防范仍处在原始状态。家庭养老、储蓄看病,遇到大难靠亲戚朋友帮助解困,这是广大农村目前保障状况的真实写照。农村由于受经济基础、文化素质、媒体辐射不到位以及保险企业宣传缺乏的影响,对保险知识知之甚少。

发展速度较快,规模小,区域差距较大,发展极不平衡。从区域来讲,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保险密度和深度都远远大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同一地区、同等条件,农民的购买力不尽相同,差距也很大。

农户居住分散,网点不健全,展业困难,服务不到位,商业保险在农村的覆盖面小。由于多数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户居住较为分散。现在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数多,流动大。这些因素都给商业保险的展业带来极大不便,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以河南省为例,城市每百人拥有4张寿险保单,而农村每百人还不到1张保单。其覆盖面很低。各家保险公司在发展战略上,重城轻乡、重效益轻责任、重眼前轻长远是造成农村保险市场竞争乏力的根本原因。

商业保险产品缺少个性,基本没有针对农民研发的险种,买难卖难,成为农村保险发展的瓶颈。在人身保险险种方面,近几年各家公司主要打城市牌、打富人战,忽略了农村广大农民的保障需求,没有开发针对农民的保费低廉、保障全面的产品。

重视程度偏低,政策扶持缺失,农村保险市场开发举步维艰。商业保险公司尽管在农业保险、农村人身保险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但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赔钱经营,企业积极性不高。

发展农村商业保险的措施

政府应加强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进一步推行富民政策,使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长,为农民购买保险奠定物质基础。要高度关注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新农合医疗、农民工保险等等。对保险公司开办农村保险给予政策支持。比如在开办农民养老保险中采取国家补一点,家庭出一点,保险公司让一点,使其尽快开办起来。在农民医疗方面,政府既要鼓励保险公司的参与,又要在费用上给予补贴,使其在微利情况下健康经营。对农村业务员可以采取减免营业税的办法,维护其在农村销售人身保险的积极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兼顾保险公司经营效益和农民保障二者的利益,出台有关优惠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

保险监管部门要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优化农村保险的发展环境。要利用各种会议宣导和主动上门沟通的方法,避免地方有关部门干预保险经营。积极与工商物价部门联系,避免多头监管,重复检查现象的发生。制定发展农村保险的优惠政策和补偿体制。确保农村保险发展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研究政策支持措施,为保险公司发展农村保险提供支撑。创新监管思路,促进对农村保险机构的审慎性监管和预警监管,及时扼制恶性竞争和有损农民利益的行为。做到关注而不干预,既有灵活性,又有市场监管的政策性。提高办事效率,为农村保险的发展开设绿色通道。监管部门要遵循农村社会发展规律,加大对保险公司开办农村保险的支持。要完善农村机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时效,对农村网点机构要做到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开业一个,规范一个。建议对农村业务员实行资格授予制,使那些热爱农业保险,诚实守信,业绩良好的业务员得到展业资格,保证农村有一支稳定的、素质较高的销售队伍。

保险公司要处理好三种关系,确保农村保险市场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保险公司把经营效益放在首位,还应服务、服从于国家,肩负起振兴经济的使命。因此要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要在对农民的服务中求生存,求发展,力争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就目前来讲,农村保险成本高,费用大,见效慢。从长远看,农村保险是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市场潜力巨大。农村保险既是保险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也是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处理好企业本身和国家大局的关系。当前国家正在研究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急需养老、医疗和意外伤害的保险保障,这给保险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保险公司一定要站在大局谋划自身的发展规划,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参与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一方面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为加快农民奔小康、建设和谐社会步伐积极开展工作;一方面抢抓机遇,建站设点、扩大队伍,为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保险公司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险知识和理念,增强认同度,为农业保险业务的拓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商业保险的认知度仅为20%。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势在必行。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较差,在宣传中要针对农村农民的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宣传形式要多样化。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必须采取多种形式长期不断地宣导。利用媒体,通过广播电视、村委喇叭等向群众灌输保险知识和理念。充分利用墙体广告,流动宣传车、诗歌比赛、运动会、保险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农民接受保险知识。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寓保险教育于娱乐之中,使农民认识保险,了解保险,主动购买保险。

宣传内容要通俗化。要把保险知识和保险理念编成故事、写成歌、绘成画,讲给农民听,教给农民唱,展览给农民看。突出重点,要彰显人身保险的保障功能,宣导理念,使其潜移默化于农民大脑里;理论和实例相结合,利用一些赔案,深入浅出地进行宣传。

宣传范围要广泛化。在农村进行保险宣传,范围一定要大,要有一定的覆盖面。重点人群要包括,农村干部和教师、中小学生、乡镇企业的老板和外出打工者。

保险公司要加快调研步伐,研发适销对路产品。调查研究要分别不同类型进行,量体设计地为不同经济地区、不同保障水平地区开发适合的产品。加快产品创新、产品改造。要加大险种开发力度,尽快开发出一批低保费,高保障,突出保障功能的人身保险产品;乡镇企业年金及农民养老保险产品;适合农民购买的一张保单保全家,一笔保费多保障等方面的产品;适合农民外出打工的高危人群人身意外险等等。条款要通俗化。要让农民一看就明白,做到投保简单,手续简便,理赔快捷方便,有利于农村业务员宣讲和推销。

加强农村保险的渠道构建,进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分布和传递不平衡、不充分,来源渠道有限。保险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更可谓是新生事物,这给保险销售和服务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推进农村营销服务网点建设,加强营销人员培训和管理,不断探索适合农业保险发展的组织形式创新,也成为推动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可以充分运用银行、信用社、邮局、农机站、计生办等代办机构网点,不断丰富农村保险营销渠道。

篇12

一、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加强客户工程建设。一方面,制定客户分层管理规定,下发指导各基层经营单位,并由各基层结合自身实际,将区域内有效客户按照“大、中、小”客户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安排专人进行服务,并确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目标和行之有效的服务方案。另一方面,加强客户的信息和价值管理。在资本刚性约束的背景下,进一步强化以“风险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客户评价理念,依托核心业务系统,推进客户的分类营销管理,将信贷资源、营销资源向综合收益高的客户倾斜,实现客户价值的深度挖掘,提升高价值客户的比例和贡献度,实现农信社盈利的目标。两方面的结合将山东农信社“支农”与“盈利”的目标有效结合。

二、改进和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更好的服务支撑“三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管理方式,大力推进“精细管理”。要从农村信用社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管理促转型,以管理促发展,以管理提质量,以管理增效益,以管理防风险。

一要提高县级法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县级法人是经营主体,也是精细管理的责任主体。实现精细管理,关键要落实到县级法人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各县级法人机构要按照精细管理的要求,全面推进信贷、财务、业务、资产、内控、人力资源等各项管理的精细化。要把信贷管理精细化作为重点,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为重点。要强化会计管理基础,加快推广新会计制度,完善会计操作规范,严格内部控制。

二要加快管理创新。县级法人要借助银行化改革或增资扩股的有利时机,以规范股金为手段,积极吸收优质股东,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要强化对不良资产率、资产利润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的考核,避免经营上的短期行为,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创新和丰富业务种类,转变盈利模式。金融机构以经营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为主,产品和服务创新则成为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加利润来源的着力点。山东农信社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以激励手段促进创新的深入开展。在打造省联社金融产品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在每个地市或者建立的若干个区域中心组建研发团队,保证能够因地制宜。在服务创新方面,应转变原有的坐等客户上门的思想,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布城乡、贴近群众、政策灵活的优势,对区域或者客户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区域或者客户配置不同的维护人员。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制,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山东农信社作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润的金融机构,其资产质量决定了其发展能力。对于山东农信社而言,必须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制,一方面,建立高效的不良资产清收体制,提高不良资产清收力度;另一方面,严把风险关,防范新增不良的出现,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最终实现质量、效益、规模的协调发展。

1、持续提高不良资产清收力度。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山东农信社在过去的经营中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给山东农信社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虽然2011年山东农信社通过推动股东直接购买不良贷款,加大了现金清收和呆账核销力度,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的“双降”,但是截止2011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仍有337亿元,占比5.79%,不良贷款基数依然庞大。为甩掉历史包袱,实现大踏步、跨越式发展,山东农信社必须首先建立高效的不良资产清收体制,强化资产保全部门的职能,健全不良资产管理和清收领导责任制,提高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其次,建立不良贷款台账,逐笔分析原因,查找问题,落实责任人员,建立问责机制,加大对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以示警戒。再次,综合运用现金清收、呆账核销、优质资产置换、股东直接购买、债权转让、竞标清收等方式,加大处置力度,加快消化历史包袱。最后,借外力,提高清收效率。加强与银行业协会沟通,对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联合制裁。加强与公检法的联动,借助司法手段,采取强制措施,打击恶意贷款、拒不还款等行为。

2、严格防范新增不良资产的出现。在加快消化历史包袱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存量贷款及新增贷款的管理,严格防范新增不良贷款的出现。

首先,坚持审慎、稳健经营的原则。银行可以说就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其风险掌控能力的大小,决定着风险成本的高低,决定着其发展的能力。为此,山东农信社必须端正经营理念,正确处理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风险的关系,转变片面追求速度、规模的思路,合理匹配收益和风险,将确保资产、资金安全放在首位。

其次,加强内控基础管理。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使合规真正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合规的“基石”是全员合规,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做到真正合规。因此,要动员全体员工对现有的制度、系统、流程等以实际工作相结合,查找风险点,并对其奖励。还可以开展“合规机构”评选活动,加快内控合规管理向基层机构的推进。

篇13

二、农村合作金融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设信息化农村金融,推进农村特色的金融变革,既要靠系统技术、人力资源,更要靠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战略管理。农村合作金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农村金融队伍建设中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努力提高战略管理能力。

提高战略管理能力是统筹农村金融信息化复合式发展的需要。目前,我行采用的是信雅达公司开发的OCR系统对全行的会计凭证实施集中扫描,人工补录,重点监督工作,并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差错,以差错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通过OCR系统下发给相关支行,督促其在规定期限内落实整改,这对我行管理实践尤其是战略管理实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在我行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与体系建设目标相背离的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迫切需要完善有利于集中统一领导的工作协调机制和加强对规划计划的宏观监督、有效调控;迫切要求农村金融管理由经验向科学、由粗放向集约、由局部向整体发展。只有在高效战略管理控制下,进一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加强体系建设,提高整体效能,才能促进农村合作金融信息化建设协调、有序发展。

三、创新战略管理,促进农村金融科学发展

当你收到一叠业务差错单,发现好多差错都在重复着同一个问题时;当你查阅凭证,察觉太多的凭证没有录入时,太多的时间没被珍惜时;当你接到电话,才想起领导交待的事还没有落实到位而苦恼时。你会想要是对工作多一份热情,对自己多一份责任,那么我们的农村金融就会不断发展创新。

操作与管理是相互独立、相互关联的统一体,操作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是为更好地完成企业经营目标而服务的,农村金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已清晰地折射出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只有创新战略管理,才能促进农村金融科学发展。

创新战略管理,促进农村金融科学发展,首先应采用积极科学的方法,让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确立正确的定位和认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激情,促进员工自愿、自发、自动、自觉地开展工作。在平等互敬、坦诚相待的基础上,加强领导与基层之间的沟通,让员工能零距离地与领导探讨工作问题、发表工作建议、献计献策、透露思路想法、把下属员工当作培养对象,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把下属员工当作亲友,倾听员工的愿望和意见,尽力解除员工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把员工当作知已,倾诉交谈工作境况,提出对员工的工作期望与要求。充分体现了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激励企业所有员工同心协力为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另一方面,作为下属员工,工作能力赢得了领导的肯定认可,自身的存在受到了领导的重视,会更加相信、更加尊重领导,提高了领导在企业里的威望,每位员工将会以感恩的心投入工作,回报企业、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