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

篇1

一、网络战的基本作战形式

少数几个拥有大型数据库的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它们依靠先进的信息处理设备和充足的财力,收集、采编、存储着世界各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信息,并且通过有选择地提供信息或出售数据库的磁带、磁盘等,掌握了信息的分配权。而那些缺少设备、技术力量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国家,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甚至对本国的信息也无法有效地加以检索利用,只得依靠其他国家的数据库。少数发达国家因拥有大型数据库,垄断了某一领域的信息资源,成为“信息宗主国”。它们控制了其他国家的信息使用权,使这些国家成了他们的信息殖民地。发达国家甚至有可能通过提供经过篡改的数据和过时、错误的信息,或是片面提供某一方面的信息,而掩盖另一方面的信息,来对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活动施加影响。

利用电磁传感器等接收设备,或利用网络测试工具等网络设备进行侦收,可侦收到中央处理机、设备、终端设备、通信设备或网络上的信息。

通过对整个网络的通信情况进行监测,并对通信的频度、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通信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信息的性质及通信枢纽和网络的特点

在通信分析的基础上,打入网络并有选择地修改、删除、添加、伪造信息,实施信息控制和信息攻击,其中包括假冒合法用户进入网络;通过某种手段越权访问;破坏数据的完整性或修改、伪造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通过向计算机网络施放病毒等方法干扰其正常运行或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甚至可以直接篡夺信息系统中的指挥、控制权。

所谓网络防护就是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用通信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具有控制能力。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形成了边界防卫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安全反应技术。①边界防卫技术。通常将安全边界设在需要保护的信息系统周边,重点阻止诸如冒名顶替、线路窃听等试图越界的行为。相关的技术包括数据加密、完整性、数字签名、主体认证、访问控制和公证仲裁等技术。这些技术都与密码技术密切相关。近年来,公钥技术被普遍接受,该技术能大大降低密钥管理的风险和主体认证的成本。②入侵检测技术。它是发现渗透企图和入侵行为的技术,是基于入侵者的攻击行为与合法用户的正常行为有着明显的不同,实现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和告警,以及对入侵者的跟踪定位和行为取证。③安全反应技术。它是将敌方攻击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的技术,其中分布式动态备份的技术与方法、动态漂移与伪装技术、各种灾难的快速恢复与修复算法、诱敌深入与防守反击技术等是较新的安全反应技术。

二、网络战的特点

(一)战略、战役、战术网络战界限模糊

未来局部战争,战略、战役、战术界限模糊,使得战场网、战役网和战略网的区分更加困难,战略性信息、战役性信息和战术性信息在集成化网络环境中有序流动,呈现出紧密互联、相互融合的特点。这势必使战略、战役、战术网络战界限模糊,日益融为一体。

(二)网络战场疆域不定

传统作战离不开陆地、海洋、空中甚至太空等有形空间,而网络战是在无形的网络空间进行,其作战范围瞬息万变,网络所能覆盖的都是可能的作战地域,所有网络都是可能的作战目标。传统作战改变作战方向需要长时间的兵力机动,而网络战,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作战地域、作战方向、作战目标和作战兵力的改变,前一个进攻节点与后一个进攻节点在地域上也许近在咫尺,也许相距万里。计算机网络空间成为战场,消除了地理空间的界限,使得对抗双方的前方、后方、前沿、纵深的概念变得模糊,进攻和防御的界限很难划分。

(三)网络战隐蔽性强

网络战行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网战人员在哪里行动,如何行动,网络病毒向哪里传播,经何种途径,采取何种方法,对方都很难得知和察觉。网络对抗不见刀光剑影,施放病毒、窃取数据、引爆网络炸弹无不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可以说是来无影、去无踪。网络作战行动速度快,时间短,当敌方还没有来得及发现,网络行动已经完成。网络战行动经常以正常的信息交流形式出现,无迹可查、无影可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难以检测和监视,也很难提前预设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

(四)网络战人员不再只限于军人

在信息战中,一般平民可以通过信息空间志愿参加战斗。甚至很容易跨国界参加战斗。军人与平民的界线很难分清,即使是在由政府所动员的部队中,传统意义上的战斗人员在人数上和作用上也将大大低于来自各个行业的技术专家。真正要展开全面的网络攻防战,需要动员大量的计算机专家、业余爱好者等。在信息空间中,全世界的精通计算机的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站到一方参加战斗。把成千上万台个人计算机联结起来共同作业,可以代替大型军用计算机完成许多任务。因此,决定信息战胜负很可能要看哪一方所能动员的计算机专家和业余爱好者更多。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他们的战斗力取决于他们运用、操纵信息的智力,而胜败则取决于“智力”的多少。网络战支前也将改变传统的人力支前方式,将主要实施网上技术和信息支援,提供网络最新进攻技术和手段或者网络信息情报等。它改变了传统支前人力物力集中的方式,而是技能和智能的汇集,是通过网上点击鼠标的方式实现的。这种形式的改变,意味着支前行动将由人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

篇2

一、构建原则

(一)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则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加强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祖国的过去和未来,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自觉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职业性原则

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反映和适应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制度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专化,现代人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职业与社会及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重要的社会化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中职教育德育评价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更是由一名合格学生向一名合格员工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道德等方面都在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教师深感目前开展德育工作较之其他工作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情况,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在创新中求加强,求适应,求发展。要改革中职德育的内容,克服脱离社会实际、背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况,重视中职德育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一致。

二、基本框架

(一)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评价

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基础,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德育为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只有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切实评价的基础上,对中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现状做出科学的评估和描述,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二,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检验。要想对已经实施的德育过程的成败和经验教训做出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坚持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对教育者的评价

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中职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专业技术,更要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传统教师功能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今的教师通过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在课堂中的职责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创新、团队开发、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发现个人意义、营造积极氛围和进行自我评价。因而教师角色应定位在引导者、唤醒者、研究者、探索者、促进者、评价者、参与者和开发者的高度。

(三)对中职教育德育工作过程的评价

德育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特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品德内容、形式、能力的发展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另一方面,品德基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德育实践是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对中职教育德育过程的评价要充分的考虑两点:一是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否能支撑德育目标的实现;二是德育的过程能不能和社会、企业、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

篇3

我们说教学具有教育性,学科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科德育可以不通过教师的努力,靠“自发渗透”来完成,而是要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有强烈的德育意识,通过教学设计和引导,才能达到学科德育的目标。当前在以下一些方面应努力转变观念:

1.转变教育思想,确立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主渠道的观点

学校德育的实施,需要建立一整套德育工作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管理、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和校外教育,也包括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这些渠道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优化德育效果。但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我们存在“教学等于智育,活动等于德育”的片面认识,割裂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对学校德育的实践和研究仅限于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校外教育等方面,而忽略了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学科渗透德育的实践和研究。离开主渠道抓德育,“就德育论德育”,这就势必削弱了德育的整体功能,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时效性。

2.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增强“育人”意识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是对重智轻德、重知轻能、中教轻学的应试教育的否定,必然引起教育观念上的深刻变革。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的实质就是教书育人,育人是核心。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要关心教育观念,首先要改变“分科传授知识”的状况,把教学工作提高到全面育人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教师不再只是单纯传授知识,为分数而教的“教书匠”,而是全面育人的灵魂工程师。

二、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是"教书育人",还是只教书不育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在部分教师中还比较模糊。要达到“育人”目标,教师必须以正确的教育思想做指导,具备过硬的育人基本功,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把渗透列入评课标准,作为教师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样常抓不懈,方能抓出成效来。作为教师:

1. 包括环节中要突出渗透意识和目标设计

实施渗透是一个细致具体的运作过程,要从备课上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要有双目标意识。(不但要有在双目标、能力目标、还要有德育目标,)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2.德育内容上要把握好学科特点和适度原则

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但因为教材是以知识为体系的,主要是为传授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为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科德育内容的把握上要注意几点:(1)要从文纹理学科档不同特点出发,各有侧重。总的来看,文科教材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思想性同它的艺术性、形象性连在一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理科教材则以逻辑思维为主,其思想性是以抽象的方式体现在科学性之中,有利于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2)除挖掘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以外,还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补充教材以外的德育内容,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方面的内容。(3)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有所侧重。

3.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以情育人,自然渗透

学科德育注重认知,也要注重情感;注重外部输入,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即内化。因此,学科渗透中情感因素是相当重要的。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教师的喜怒哀乐能使学生产生心理移位,在教学中有这样的实例:相同的教材,教师的情感投入不同,其效果也大不相同。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情感去创设情境,就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从而受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相反,如果只是干巴巴地照本宣科,那么,无论多么感人的教材也会导致教育和教学的失败。柳斌同志在全国“情景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育人以德是重要的,育人以智也是重要的,但如果离开了育人以情,那么德和智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学科渗透德育的方法上虽无固定模式,但应根据学科德育的情感性和渗透性原则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然接受,并且古脑入心。切忌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

篇4

(1)调研论证,明确思路。我们通过闽南文化专题调查、德育专题理论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基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德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然后,组建校本编写队伍,明确工作分工,编订德育教师工作手册,启动德育教师队伍培训。由于教师们此前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对其体例、内容还很陌生,我们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标准》之前,便先组织教师研究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开展编写队伍的校本建设理论学习和编写工作培训,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校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确定了《德育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前言,从总体上阐明德育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分别阐明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分专题提出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分别对教材编写、活动实施、活动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比较翔实的要求与建议。这为整个德育校本开发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与准绳。(2)收集材料,编写课程。组织德育课程编写队伍,开展课程开发研讨会,划分任务,分类对闽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初步形成典型案例文稿。我们还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东南花都闽南文化展馆、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收集并编写通俗易懂的闽南文化知识读本,归纳有关励志和创新的闽南文化精神的案例。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尽量规避闽南文化知识中的学术性文稿,而主要以案例和活动内容为主融入德育教学中,并编写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简述如下:序言第一章闽南先贤:爱国与爱乡篇以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闽南历史名人的实例,编写德育课程。第二章闽南印象:传统与现代之感悟篇围绕厦漳泉等典型闽南文化古迹编写闽南印象,突出传统文化感知与心灵的感悟。第三章闽南现代名人堂:励志与德行篇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林语堂的实例编写励志教育课程;以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实例,编写德行教育课程,等等。第四章闽台同根同源:爱拼创业启示篇结合闽台人文和企业文化实例介绍,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启发学生的爱拼思想和创业激情。(3)设计学习情境与课堂活动。设计学习情境,重点突出德育课堂的活动化,依据编写的闽南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闽南文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闽南文化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以闽南印象为主题的情景活动,如海报设计比赛、闽南语歌曲习唱、闽南文化历史讲堂。实地考察漳州历史古街、漳州文庙、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林语堂纪念馆、闽南文化展示馆等风景名胜古迹,品尝漳州的特色小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知闽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编写要突出具体实例配合德育活动,加入学生参与的情景教学环节,创新德育课程。(4)闽台互动交流,突显特色。我们还积极开辟闽台文化沟通渠道,与台湾高校、出版社、研究机构、台资企业建立联系,收集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读本、案例,对校本课程进行修改和扩充。针对闽南区域闽台合作优势和丰富的台资企业资源,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对校本课程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台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学习阶段、顶岗实习和就业阶段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深度和实践性。(5)修改和完善。我们确立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原则。我们先在低年级新生中进行试点,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德育读本中的内容和活动方案进行操作,摸索出经验后,再给其他教师上观摩课,课后大家交流研讨,对校本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在活动模式基本定型后,予以全面推广,广泛运用。我们还把校本课程交给有关专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有关人士去阅读,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和专家评估,寻找校本课程的不足,适时组织教师对受教育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通过不断总结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校本课程中及时加入对德育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确立课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完善校本,形成我校自身的德育特色。

篇5

近些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家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到位。在新的背景下,广大中等职校的德育工作者们也期盼着有一种更为有效、更有时代气息的德育范式出现。人本德育这一新的德育范式由于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需要,作为现代德育深化发展、成效提升、持久生命力获取的必然选择,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对此展开了有益的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人本德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可

从德育的功能上讲,德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双重功能。过去,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受生源素质的影响,学校德育往往片面强调德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压抑了学生的发展,使密切联系学生的德育实践远离了学生。显然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是相违背的,是违背道德基本精神的。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人自身发展、对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回归原点,重视人权、尊重人格、发展个性、培养人的创造性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广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已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人本德育这一理念逐步得到了认可。不少学校把发展“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纷纷确定了人本德育的办学思路,许多德育工作都围绕“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可以说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人本德育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二)人本德育实践得到有效开展

随着人本德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原有的德育模式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都在反复探索、不断实践,努力将人本德育的理念融入德育目标的制定、过程的实施、方式的选择、结果的评价等过程之中,可以说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人本德育的实践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标明确,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教育学生遵章守纪,维护校园稳定,而是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还瞄准学生的明天,在制订德育计划、开展德育活动时都体现着这一目标。二是形式多样。人本德育实践的形式不仅有传统的思想教育,还有各种丰富的德育活动;不仅在校内开展,还走出了校门。三是参与面广。在众多中等职业学校,为将人本德育理念落到实处,学校在开展德育实践时都力争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由于这些实践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也乐于参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中等职校的人本德育实践不仅有学校师生参与,还有家长、企业人士、社会人士参与。

(三)人本德育成效得到初步呈现

一是不少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将人本德育理念本土化,涌现出许多德育管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校。二是广泛的人本德育实践促使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较为科学的确定。在校内以人为本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三是受人本德育的影响,广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职业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学生毕业后的择业,还表现在就业后的后续发展上。

在总结经验、分享成果之时,审视当前在中等职校开展的人本德育实践,还存在很多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地方,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认识较为肤浅

由于人本德育实践在中等职业学校起步较晚,因此普遍存在着对人本德育理论认识不够透彻的情况,尤其是在内涵的把握、路径的建构上还不够全面。理论认识的瓶颈制约了实践探索,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德性的完善发展。

(二)实践缺乏系统

虽然人本德育的实践已经展开,但这种实践目前还只是穿插在业已形成的德育框架之中,不少中等职校对此还缺乏系统的思考,实践的体系还未真正建立,影响了实践的效果。

(三)特点不够鲜明

由于这一实践还处在摸索阶段,在具体实施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实现人本德育的目标,与中等职业教育联系得还不是非常紧密。因此在不少已经开展人本德育实践的中等职校,普遍存在着中等职业教育烙印不明显、特点不突出的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当前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实践给予重新审视,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更要冷静思考、正确定位、科学实践。

二、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内涵的思考

人本德育的内涵很丰富。面对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新任务、新特点,我们需要在深刻领会人本德育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中等职校的实际,深入思考中等职业学校人本德育的内涵,以不断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和潮流,增强中等职校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内涵把握要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目标要进一步优化

人本德育的目标在于人,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既然如此,我们在中等职校开展人本德育实践就必须要了解中职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清楚中等职业学校中“人”的真正内涵,知道中等职业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出怎样的人,否则只能是空谈。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等职校比一般院校更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强调学生要掌握一种谋生的本领。但技能毕竟只是谋生的手段,学生一旦成为社会人,其需求也就不单单是谋生。因此,中等职校中的“人”不仅仅是“校园人”,还是“社会人”“家庭人”“职业人”,是有现代特征的文明人,中等职校在培养学生时也不仅要考虑学生今天的进步,更要着眼学生明天的发展。所以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目标应优化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学生的幸福为本,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各种社会角色的现代文明人。

(二)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内容要进一步丰富

根据中等职校的人本德育目标,我们要将中职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文明人。而要实现或支撑起人本德育的培养目标,如同建造一座房子,修建房子牢固的基础和坚实的支柱最为重要。

1.基础是尊重生命。人的生命是基石,没有人的生命,人的德性只能是无。因此,德育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需要,要以学生的生命为出发点,要顾及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对生命的感知、体验和领悟。

2.支柱是四位一体的德性培养。中职学生现在及未来生活中所担任的角色或身份有校园学生、社会成员、家庭成员和企业职员。我们将道德以每一种身份和角色进行细化,确立人本德育的支柱: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即以学生个人品德培养为核心,塑造校园文明人;以学生社会公德培养为核心,塑造社会文明人;以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为核心,塑造职业文明人;以学生家庭美德培养为核心,塑造家庭文明人,从而建构学校、职业、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三、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实践的途径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拓宽人本德育实践的深度。中等职校人本德育本身是一个新的德育范式。要实现人本德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让教师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与反馈,再到实践中进行论证反思,在人本德育实践中获得新启示。教师在人本德育实施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使教师具有人本德育理论和人本德育能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参与课题研究是关键。以课题为载体,以研究带动教师的日常德育工作,为人本德育实践指引方向,拓宽人本德育实践的深度。要以课题研究夯实人本德育实践的理论基础,丰富人本德育实践的操作内容。

2.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夯实人本德育实践的基石。人本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并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人本德育并没有否认道德知识的作用,而是对道德知识的习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德育知识的学习也是人本德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实践证明机械式、灌输式、填鸭式的道德知识的学习只会让学生远离道德。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自觉性,以课堂为平台,完成道德知识的习得才能夯实人本德育实践基石。

3.以体系构建为纽带,提升人本德育实践的成效。我们要立足校园文明人、社会文明人、职业文明人、家庭文明人培养,构建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实践体系,要以课堂渗透奠定现代文明人培养的基础;以活动引领丰富现代文明人培养的形式;以社会实践巩固现代文明人培养的成果,增强人本德育的实践性。尤其在活动的开展上要进行系统思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参与,这是开展人本德育实践的有力支点,也是提升人本德育实践成效的有效举措。要依据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培养目标和内容,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开展相应数量和质量的德育活动,活动内容做到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实践,反思其在校园、社会、企业和家庭的职责和必须具备的能力。为了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要实现常规活动普及化、主题活动系列化和品牌活动个性化,从而真正让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

(二)把握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实践的关键

1.评价要科学。人本德育的评价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中等职校德育的实效性。因此在进行评价时不能急功近利,要立足中等职校学生的实际,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检验。德育评价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评价,有时我们不能立即判断出学生德性的发展,一是学生道德发展是一个累积效应,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两节课的“检测结果”来衡量学校人本德育的效果。二是因为检测卷所能检测到的多半是“知识”类成果,不能覆盖发展的全部,而发展是多元的,需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来进行。因此,人本德育的评价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统一。具体对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实践进行评价时,要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被学生认同与喜欢,有利于教师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构建有效的人本德育评价体系。

2.传统要继承。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德育历史尤其悠久,发掘、总结、提炼、继承德育遗产,为人本德育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是当代德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例如围绕“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古代传统德育就有“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学相长法”“平等育人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环境陶冶法”八种。这些都是与人本德育相通的,我们在实践中要善于继承和发扬。

3.内容要互补。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企业,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围绕企业的需求而展开,否则就会偏离目标,迷失方向。因此,将企业管理规范、行业质量标准、企业管理理念等融入人本德育实践中,学生就业后就可以缩短过渡期,这样对学生本人和企业都是有利的,也是与人本德育理念相符的。因此,人本德育的内容要主动引入企业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胡剑虹.人本德育――一种新的德育范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0(1)

[2]何小群.基于人体生命立场的人本德育理论探析[J].教育探索,2009(12)

[3]圾正奎.关于职业院校“人本德育”的思考[J].人民论坛,2009(17)

篇6

一、德育教育内容的历史分析

1.习俗性德育内容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指的是早期的原始部落及原始人群时期,德育的内容主要以习俗的传承为主,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儿童通过参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各种活动,如祭祀、歌舞、竞技等,培养其对神灵、部族首领的敬畏,以及尊老、虔诚、勇敢、节俭、自制等美德。此时德育是一种全民的活动,并未独立于生产生活之外,德育内容狭隘,宗教色彩也较浓厚。

2.等级性德育内容阶段

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内容。这一阶段,道德教育的等级性日益明显,德育内容是为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服务。由于心理学、教育学的时代尚未到来,德育的内容虽然很多,却未合理分化,理念猜想及经验总结的成分很多,缺乏科学的证明;宗教依然在德育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3.变革性德育内容阶段

如果说古代社会以手工工具生产为标志,现代社会则是一种大工业的机器生产,使这一社会阶段的德育内容具有了民主性、科学性、商品性、生产性等特点。德育的内容不再为上层阶级服务,而是注重个体生命内涵的提升,塑造拥有独立人格的民主社会公民。

二、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教育基本内容的梳理

1.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生活奋斗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基本的理论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生的崇高意义,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实现联系起来。

2.民主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学生已是社会的积极成员,开始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应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教育学生提升民主思想,懂得民利,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3.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巨大的感召和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要使学生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

4.集体主义教育

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历来是道德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和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就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对学生因势利导,使他们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困难、疾苦和进步,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能与危害集体的行为作斗争,成为集体的积极成员。

5.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教育学生认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使学会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工作、理想、事业、友谊、荣辱、幸福和生死等人生课题。

6.社会公德教育

首先,教育学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引导学生从小懂得尊重人、爱护人、平等待人。其次,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讲规矩、有礼貌、爱整洁、尊敬师长、说话和气、举止文雅等文明行为习惯。

三、对中小学德育内容授受过程的思考

1.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生的道德认识大多来自于前人的道德经验,而道德行为与习惯则需要长期的实际锻炼,因此在现实的德育中,极易出现“假、大、空”的理论说教,言行脱节的现象。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既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行为规范、准则等,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两者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德育内容与学生认知特征相一致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严格要求与热爱尊重相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要求教师从热爱、尊重学生出发,逐步提出严格的要求,把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篇7

1.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及具体原因分析。科学、有效地解决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分析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为此,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及统计处理等方法,对6所中学、4所大学进行了调研,覆盖面近2000人次,获得了大量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数据。我们还采用了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观摩交流、高中毕业生情况通报与跟踪反馈、高中毕业生品德考评系统试验等方式,开展了大学德育衔接实践环节的探索。我们还采用了研讨的方法,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共召开大型专题研讨会、小型讨论会多次。根据本课题组对山东省及济南市大、中学校较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大、中学校德育工作现在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脱节现象,对衔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宏观协调指导上没有明确的整体衔接意识,缺乏既有系统性又有层次性的操作原则。对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的分析,不仅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非本质层面原因的分析,也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原因的分析,对于正确揭示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直接性表层原因、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有重要意义。以下我们从几个大的方面(基本原因)对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和具体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限于我们的能力,难以对全国近几年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因此本节分析存在问题所依据的资料有一定局限性。

1.1 未将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把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通盘考虑。

1.1.1 学校各个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层次不清,分工不明,德育工作任务序列化的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们的大学、中学的德育工作未能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思维特点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尤其是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不明确,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阶段性思维特点科学的有计划地设计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各个不同年龄层次及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案,大、中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层次和总体思路不够清晰,具体分工不够明确。虽然我国大学、中学已有了德育大纲。但是这两个德育大纲中提出的目标,未能明确提出和规定大学、中学的各项德育工作的更加细化阶段目标,因而这两个大纲提出的关于中学和大学各项德育工作目标的规定,存在着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不明确及表述不够具体并缺乏操作性的不足之处。

1.1.2 大学、中学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上存在着简单重复、脱节的现象,大、中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陈旧,现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进。目前有的初中理论课教材编写方式成人化,内容偏多偏深。对于一些在大学、中学都必须讲授的基本政治观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程度和思想实际,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目前还缺乏整

体考虑。高教和普教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相互沟通少,几乎没有联系,而且某些大学政治理论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由各校自己编写,甚至有一所高校同一课程编写两三本教材的现象。另外,在政治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上重复、脱节。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从中学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高等学校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及时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中学、大学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几乎是相同。界定不明晰,差别不明显。Ⅲ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德育未能充分强调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将德育过程运作为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动态生成的过程,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这些原则,带有本科生教育阶段的影子。影响了德育效果。

1.2 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大、中学校的一切教育阶段。

1.2.1 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的要求不够明确和统一。首先,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大、中学校的一切教育阶段,尤其是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中小学的各个教育阶段。相比之下,目前在素质教育思想宣传和实施力度上前者比后者要强;也可以说现在还存在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不够衔接的问题。其二,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教育和培养的缺乏必要的计划性、整体性和连续性,致使三个不同年龄层次及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任务和具体实施方案在内容上衔接不起来,这是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及其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三,大、中学校周边的文化环境亟待净化。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尤其是中小学生泡网吧(许多是非法的网吧)、沉湎于网上聊天室,或曾光顾,阅读图书和音像市场不健康书刊和音像制品,这给他们今后的成长留下了阴影。本该在中小学德育中解决的基础文明及起码的人格教育未能解决好,到大学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再进行诚信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三观”教育等,其效果受到影响。

1.2.2 大、中学校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不衔接,忽视品行和能力的培养,在高级中等教育与大学之间反映得比较明显。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教师着重强调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品行和能力的培养,把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讲解得十分细致,反复交代做题及考试的技巧;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始终围绕着教师所讲的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和教科书,教学方法的不衔接,很少进行查阅参考资料、参观访问、调查或独立进行实验等富有创造性、主动性的学习活动,与大学教学方法相比差异较大,相互联系、过渡和衔接的环节较为缺乏。此外,大学阶段有些教育方式事实上是扼杀学生的创新,基本上是辅导员、班主任“抱着走”。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的独立性强,处于一种松散的管理状态,有些本科一毕业就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离开导师的指导几乎寸步难行,容易将自己局限在导师的研究领域。

1.3 德育实施的具体途径缺乏整体规划和明确分工,没有注意与其他各种途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1.3.1 大、中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标准不一,德育及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及渠道上存在较大差异。首先,目前中小学毕业生的品德评定内容不一、标准不一,某些品德要求标准呈现幼稚性。表达方式不一,而且学生的个性特不突出,评语大同小异,有“千人一面”的现象,缺乏个性,难以“导向”和“选择”。有的学校甚至使用含混的文字,有意拔高或隐瞒实情。这样的品德评定既缺乏准确性,又没有可比性,不仅使中学德育失去了导向机制,而且也使大学在招生工作中难以贯彻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其次,在班集体的建设和德育管理上,中学严格有余而放手不足,大学放手有余而管理不够。中小学主要是班主任一体化,大学则有思政教师和班主任两重结构。在工作方式上,中学班主任往往采取的是保姆式的封闭型管理,学生接触社会少。由于大、中学校缺少相互了解。客观上造成刚跨入高校的新生面对突变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而在大学里,班主任比较超脱,往往注重了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而放松了必要的管理教育。在德育管理方法上本科生与研究生基本相同,仍然摆脱不了“活动式”、“运动式”和“说教式”的管理方法。

1.3.2 大、中学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出现局部的滞后和无序状态。抓好学生骨干的培养对搞好大、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而学生干部的培养又是一个不断递进与发展的过程。现在对大、中学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本身就缺乏明确的层次性要求,而对学生干部的使用指导上又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小学的学生干部对老师的依赖较多,教师指定的因素较多,而大学的学生干部能够比较独立的开展工作,有较浓重的“竞选”色彩,其间缺少一些过渡的环节。更主要的是,目前大中学校间尚无必要的渠道沟通学生干部的情况。大学在物色学生干部时,往往因情况不明或不实,而影响对干部的选拔和“接力”式的培养。一些中学生干部进入高校后因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逐渐退出干部队伍。

1.3.3 大、中学校德育的社会实践要求雷同,缺乏层次性。目前社会实践已列入大学、高中的必修课,但明显地还处于探索过程,效果还难以落实。如军训中的军事理论教学,大、中学校无统一安排,中学甚至无教材。下农村锻炼,大中学校在目标、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无明确要求,缺乏层次性和联结性。社会考察也是如此,大学、中学缺乏各自的特点与“角色化”的联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此外在大学阶段,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的德育工作都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但在内容、目的、要求、组织形式等方面无明确地阶段性要求,缺乏更为细化的层次性。各校组织的较多的社会调查、为民服务、下乡或下基层等实践活动缺乏不同教育阶段的各自特点及“角色化”的联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

1.4 在德育教育及管理中注重形式,轻视效果,德育效用“空泛”、“乏力”和“失灵”等实效不高的现象严重。

1.4.1 大学德育效果实效不高的现象值得关注,目前迫切需要解决“言传身教”的问题。“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大家公认的,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利于青年成长的现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但有的家长起着不好的表率作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轻而易举地付诸东流。大学里每位任课老师都应该是学生的德育老师,但老师中只教业务、不管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教育学生要诚信,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德育老师,我们有许多优秀导师以自己的学术和人格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但也有个别导师不能很好地履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他们将研究生看成单纯的劳动力,让学生自生自灭;有的业务上吃老本,不注重知识更新,科研

上急功近利;也有的导师只教书不育人。

1.4.2 大、中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陈旧,现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进。从中学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高等学校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及时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两课”教育往往是我说你听、照本宣科、没有讨论,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又得不到解决,因此将老师讲的东西置若罔闻,或仅仅为了考试得分数,记在笔记上,而未进入脑海里,使“两课”教育“失灵”。本科生的辅导员大多是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他们本身涉世不深,“对付”学生本领不多,往往按照上面的布置去执行,这也影响了德育效果。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生思想相对成熟,一般具备了自我判断、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德育更应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将德育过程运作为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动态生成的过程。日前,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这些原则,带有冷科生教育阶段的影子,影响了德育效果。

2.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相关基础理论探析。解决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校德育教育合理的衔接,首要任务是在全面、准确了解德育教育不衔接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出青少年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为下一步提出解决德育不衔接问题的原则与对策建议奠定扎实基础。如上所述,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按照这些原因的作用和性质进行区分,大致可分为本质层面原因(主要包括具体原因、基本原因、根本性原因)和非本质层面原因(主要包括直接性表层原因)两大类。在前面的论述中,主要对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直接性表层原因及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它不仅涉及到非本质层面的原因,而且还涉及到本质层面的一些原因。目前我国教育界及理论界对德育不衔接原因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非本质层面原因的探讨上,也有许多关于本质层面上原因(具体原因、基本原因)的探讨。

应当特别指出,以上所述当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所存在各种问题的形成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及其特殊本质,从根本上讲都是德育衔接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律的体现和表现形式。从这种关系及意义的角度上讲,我们认为未能科学地把握和遵循德育衔接的基本规律(尤其是指狭义上的德育衔接规律),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矛盾,尤其是两者之间及其在具体实践中发生的冲突和对立,是导致近几年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另外,未能正确体现和严格遵循德育衔接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律是导致产生所有德育不衔接问题的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原因。我们目前不乏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具体原因、基本原因的理性探讨,缺乏的却是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根本性原因的理性探讨,即主要是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内涵和基本规律的理论探讨。我国教育界、理论界对德育不衔接本质层面原因研究较少,而且也主要是一种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特殊现象的特殊本质的分析,而对于德育衔接一般本质层面理论问题研究很少,尤其是对德育衔接的本质、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系统研究及可借鉴的理论资料几乎是空白。

加强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理论探讨对于正确地制定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合理的构建起一个关于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价值和意义。如何使德育衔接方法更加科学、有效是贯穿于德育衔接方法论基本问题研究过程中的中心线索和根本任务,这种关于德育衔接方法科学化、有效性问题的理论探讨,从其学科基础上看,它是属于德育衔接方法论问题研究的范畴。加强德育衔接方法科学化及有效性问题研究或者说是德育衔接方法论的研究,我们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具体对策从何而来的问题。要科学的揭示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解决的具体对策理论依据,这就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的关系问题。科学认识德育衔接的本质、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可以正确揭示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根本性原因,而且对于提出有效而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提供直接与间接的理论根据,成为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整个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环节。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我国大、中学德育衔接工作存在问题及其未能有效地彻底解决,与我们未能深入研究和正确揭示德育衔接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及德育衔接的特殊本质和基本规律有很重要的关联,它实际上成为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这也是问题存在主要症结所在。我们认为。对德育不衔接原因的研究不能仅满足于或停留于上述这些层面,而是要多做些深化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研究,即是要大力展开对德育不衔接本质层面原因的探索,尤其是关于对德育不衔接根本性原因(本质层面)。所以说如何加强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是目前我国德育实践给我们提出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它自然也成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下是我们对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进行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结论:

2.1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概念的界定。严格地讲,德育衔接是近几年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者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和理论概括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意味着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进入新的阶段。目前我们在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有关大、中学校德育过程的理论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即德育衔接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但是,由于过去我们一直没有明确提出德育衔接概念,因此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把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从关于德育过程的理论研究中分离出来,并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在这种研究中,现在一般只提德育过程的概念并对其有明确定义,还没有明确提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概念并较少直接在德育衔接概念的名义下研究关于德育过程的相关问题。由于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德育衔接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从比较准确和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所谓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按照辩证逻辑的下定义的方法,所形成的德育衔接概念(狭义)是一个辩证的具体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定义为:学校德育过程的各阶段即从中小学到大学是一个整体,德育教育的每一阶段不仅具有不

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和质的区别,而且这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前后相随、互为因果及不断发展的。如果要用精炼的语句把上述作以简捷的概括,即是:大、中学校德育过程及各阶段之间是独立性、连续性及整体性的辩证统一。

2.2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规律的表述与划分。目前我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衔接规律”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上述所谓的“德育衔接规律”的表述,我们认为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目前我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即德育衔接规律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在这种研究中,现在一般只提德育过程的规律,还没有明确提出德育衔接规律的概念并较少直接在德育衔接概念的名义下触及这个问题。由于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德育衔接的规律是德育过程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从比较准确和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所谓的“德育衔接规律”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可以这样说,德育过程规律和德育衔接规律即广义的德育衔接规律和狭义的德育衔接规律之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客观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一般与个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揭示狭义上的德育衔接规律的特殊性内容,尤其是科学地阐释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相互区别、排斥和相互对立及其在当前的具体表现,对于正确认识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2.3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方法层次划分及其内在关系的性质。德育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具体原因、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三个方面,从其性质上讲,它们都属于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层面上原因的认识,其中前者(具体原因)属于浅层次的本质方面的原因,而后两者(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都属于深层次的本质方面的原因。因此,根据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性质和分类及其本质层次原因的结构特点,相应的可以把关于德育衔接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大致划分为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和特殊方法(具体对策)三大层次。这里所说的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实际上是指解决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矛盾的方法,是在德育衔接工作全过程中都起指导作用的方法。它规定了其他方法和原则运用的方向、准则和要求,在德育衔接方法论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起着导向、规范的作用,它是德育衔接原则、具体方法及对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与具体方法及对策措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辩证联系,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在德育衔接具体方法及对策措施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讲,这种关系的特点可以简述为间接性与直接性统一。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不能直接对德育实践发生作用,只有转化为作为个别层次的德育衔接的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才能发挥实际作用。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作为一般性方法,它同客观实在的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的联系是间接的,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来实现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对策建议的作用特点是由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也就决定了此类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对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起着指导的作用。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为一般性和特殊性方法为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的制定和应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作出了基本的规定,使其具体方法、对策建议在制定和应用时能够有所遵循。在实际的道德教育活动中,一个成功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将德育方法的运用搭配得天衣无缝,从而有效地达到德育目标。但这种似乎“不假思索”的主要是建立在一系列由思考、审慎抉择组成的有关道德教育方法实际运用的教育经验积累基础之上,这种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具体方法实际上已包含和体现了关于道德教育的某种本质、规律和根本性方法的认识。当然,当人们还未认识德育教育规律和还未掌握根本性方法的时候,也可能提出一些在…定程度上符合德育规律的原则和措施建议,但这些原则和具体方法不是在对德育规律自觉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是根据德育经验提出的,是德育经验自发地符合了德育规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3.解决大、中、小学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对策措施。针对当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现状,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有效的具体方法即对策措施是本项课题最终目标。根据前述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的形成过程即是揭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特殊本质和规律并把它转化为操作方式和操作程序的过程,从实质上讲,它还是一个从前提到结论的推出过程、思维运动的过程,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客观存在着判断之间的联结,体现为由一个或一些判断(与根术方法、基本方法所包含的客观要素相关内容)的向另一个判断的过渡和转化。在这整个演绎推理过程中,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为这一推理的前提都将成为制定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直接或间接的理论依据。以上我们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本质和规律及根本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表述和具体阐释,为制定其德育衔接具体方法提供出较为完整的理论依据。以下我们针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辩证逻辑关于归纳、演绎推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参考全国近几年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调查和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关于解决大、中学校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及其对策措施。

3.1 德育活动要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状况相符合,教育者制定的德育目标及其内容、结构、层次、序列等要符合大、中学校不同年级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及特点。

3.1.1 科学地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德育目标及内容的体系,制定与中小学相衔接的火学德育目标。首先,以中小学、大学德育层次系统为书,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切实有效地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学校德育体系。为此,大、中学校首先要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面整体构建德育体系,以保证德育要素在大中学校各个教育阶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逐步确立大、中学校再年龄段道德认知衔接、道德责任衔接和道德人格衔接的目标。其次,对于大、中学校德育的各阶段性目标,要各有侧重,年级目标要具体明确、知行统一。要根据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有所侧重,不可求全。大、中学生在校的每个教育阶段都必须保证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

性、渐进性和层次性,克服倒挂、脱节、简单重复和脱离实际的问题。再次,在德育目标上,建议有关教育部门提出相应明确的方向,参照和对应“中学德育大纲”及德育工作的一些要求,也相应的对大学的德育工作制定更加细化的大纲,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中学的“大纲”目标与要求和大学的“大纲”目标内容更好的衔接起来。为大、中学校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创造良好的条件。

3.1.2 对大、中学校及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要有通盘的考虑和安排。首先,要根据现阶段我国大、中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各自思想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建议高教和普教主管课程教材改革的职能部门要加强联系,相互沟通,统筹安排,逐渐形成一个既有不同层次要求,又有内在联系的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体系。目前要抓住中学新教材的编写和高校理论课教学大纲重新修订的契机,做好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相互衔接与配套的工作。其次,逐步形成一个既有不同层次要求又有内在联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政治理论教育科学体系,处理好高等教育中不同教育层次之间政治理论课的衔接配套问题。

3.1.3 合理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及具体方法的体系。首先,合理地整体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体系,这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把课堂教学作为大、中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同时注意将以上各种途径密切配合,要针对相应的内容,有主有次,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并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使其在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得到保证要求德育途径。其次,合理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的体系。高等学校内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包括德育的管理体制、德育队伍建设、德育经费的落实等,通盘考虑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同层次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资源,形成不同教育阶段的特色德育工作。高校内部的德育工作队伍。可实行不同岗位的交流和轮岗,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使德育队伍的思想、观念及工作方法适应学生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3.1.4 完善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规范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教育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明确了各自的教学内容,使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但又不重复。明确三个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本科生规定的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此外,可根据不同类别选修其他课程,思想品德课不需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而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本科生的各门课程和各个教育环节中。其次,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解决好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的衔接问题。大学本科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育老师讲课时,要学生结合思想和社会实际重点讲解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但由学生思考和回答。硕士生课程自始至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避免简单灌输抽象的理论。博士生课程应在学生自己学习哲学有关原著和选读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有关代表著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讨,并与组织博士生参加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请企业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作报告。对于有争论或正在探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用严谨、科学的态度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自己的见解,与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3.2 正确认识德育衔接工作所具有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德育过程的运行要坚持计划性、有序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统一。

篇8

    二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趋势。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在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是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后备体育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近些年,随着中职类院校扩招规模的逐步扩大,生源的质量出现了“滑坡”的趋势,尤其是中等体育学校的生源状况,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差、德育养成淡薄、法制观念不清,加强对中职学生教育与管理也成为了中职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计算机课程对于这些学生,是具有极大的兴趣的,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无疑为德育教育的落实、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基于上述原因,在计算机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须的,也是每个计算机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如何在学校德育大纲具体的要求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心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讲解和上机实训中,从而促进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加强自身素养,树立德育典范。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计算机教师应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道德水准,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学理念,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二、结合学生特点,培养正确德育观。

    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有较强的群体特点,他们不同于普通中专生,在学文化课的同时还要进行刻苦的专项体育项目训练,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室要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有效疏导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做到眼里有学生,心里想着学生,手上善待学生,不放过一个学生,也不放弃一个学生,让德育教育时时有、处处有,具体如下:首先积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其次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主题健康向上、风格独特的与体育有关的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作品,使学生们学以致用,真正认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逐渐喜欢上计算机课,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三、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

    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的学科特点, 教师应以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为载体,逐步渗透德育知识,在提升学生们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其思想道德境界的逐步提升,积极尝试教学方法的改变,为学生创造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环境,将体育合作精神融入其中,参与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若干小单元,分配到各学习小组,让学生集体讨论,形成结果,逐组演示,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既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可以培养学生不怕挫折、依靠集体的力量攻克难关的吃苦精神和创新意识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后备体育人才的有效途径。

篇9

高校德育体系是指按照国家对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全面要求,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考评和德育实施所组成,以施教者、受教育者、德育媒介和德育环境为结构特点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1]。现在我们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并重新制定了教育改革方案。大学生德育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深入研究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积极构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对大学生德育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迎接信息时代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构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时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重建的需要

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道德之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规范、道德人格的笃信与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付诸道德行动的强烈情感[2]。

信息时代给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信息的多样化带来了信仰的多元化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困惑。有些大学生道德情感淡化,不能积极主动的维护良好的道德关系,对坏人坏事视而不见,由于害怕道德欺骗而拒绝对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崇高的道德理想产生怀疑甚至否定,以至于放弃了对价值目标的追求。有些大学生道德行为偏离了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缺乏责任感,对父母亲人只索取不回报,对恋爱对象不负责,一切向钱看,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道德、思想、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命脉,大学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代表,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危机,威胁着社会的命脉,我们必须要加强道德教育,克服道德危机现象。

(二)解决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需要

我国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展的需要。

首先,德育地位逐步弱化。高校更多地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在学时一定的情况下只能削减德育课程的学时,增加应用类课程的学时。其次,德育目标“同一”化。德育目标设定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说得多、管得多、灌得多,缺少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最后,德育没有形成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是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的工作任务。

二、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基本内容

(一)德育目标层次性

我国高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做出了总体规划,高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实践中,高校德育的具体目标应该在高校德育大纲的指引下,根据大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综合特点,按照分类、有序、整体构建、循序渐进、动态更新的原则来制定。我们应该避免德育目标“同一化”,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进行教育。

(二)德育内容现代性

现代性指人所具有的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统一。现实生活是德育内容施展的依托,高校德育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实践之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现状,结合大学生成长需要和思想实际不断调整其内容结构,更多的体现其现实性特征,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要针对高校学生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

(三)德育原则科学性

德育原则要注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相结合。管理是强化教育的必要手段。应该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贯彻在各项管理、服务中。各级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教育者对学生既要严格

求,又要热情关怀,不仅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上的问题,而且要关心学生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四)德育途径丰富性

大学德育的途径是指教育者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以利用和选择的渠道或路径,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做好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3]。“德育途径的选定,必须反映时代的特征,必须符合德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原则的要求,必须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4]因此德育途径必须具有丰富性。

(五)德育考评合理性

德育考评的目的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对德育工作做出评价、判断、分析与反馈,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考评要合理,必须坚持考评内容上政治性与综合性相结合;考评方法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另外还应坚持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

(六)德育实施保障性

实施德育大纲必须加强领导,必须有健全的领导体制,专门的组织机构,得力的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经费与物质保证。

三、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构建的方法和路径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发挥德育课程主导作用

传统的德育课是“主体—客体”的德育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受教育者参与的重要性,教师一言堂式“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使德育课枯燥无味,无法实现德育目标。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主体—主体”的德育模式。通过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语言,变抽象内容为直观内容,让学生愉快地完成接受活动,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主导作用。 (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实现德育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设施、建筑的文化和校园的美化绿化等,这些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直接影响受教育者道德修养。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布局校容校貌,美化绿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精神,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同时开展多层次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具有创新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分为体育类、艺术类、科学技术类、学术类、社会实践类、人文素养类等。这些不同性质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越丰富多样,越切实有效,就越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充分实现德育目标。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德育方式

网络在其发展与应用中,逐渐展现出了其他技术形态与传播媒体无法比拟的特征,它具有超越时空性、开放共享性、平等交互性、虚拟现实性等特点。在进行网络德育工作时,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建立网上的德育阵地,构建德育网络平台,培养优秀的网上德育队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挑战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达到网络德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应正确分析受教育者的主观状况,根据客观条件,采取疏导的办法,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运用技术手段,堵塞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有害信息”进入,净化网络空间,使网络成为德育理想的开放空间。

(四)不断强化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人只有通过做才能成为人。”[5]因此,德育要强调生活践履,强调情感体验和知行合一。在德育的方法上,要增强实践性,使道德教育与丰富的生活相联系。社会实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课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际,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社会实践锻炼道德品质。

(五)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实现德育新突破

“当前,我国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学习者的道德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影响

下形成的。生活化德育要避免出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尤其是避免出现相悖的状况。为此,必须要做到三者的统一和协调,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并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6]学校教育长于言教,家庭教育长于身教、社会教育长于境教,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共同配合、交互作用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顺利的和健康的。

总之,大学生德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非常重要同时又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浪潮为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构建科学完整,内容具体,易于实施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姬长周,胡小林,张明.高校德育体系的基本特征与结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1996,(04):23.

[2]周欣,陈安民.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与重塑[j].琼州学院学报,2009,(01):58.

[3]项久雨.整体构建大学德育途径的新体系[j].江汉论坛,2000,(2):65.

篇10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篇11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篇12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篇13

一、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主动进行德育学习

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我们要抛弃抽象枯燥的德育说教,充分发挥德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变德育教育为德育学习,把德育目标进行分解,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道德习惯和意志品质的形成,从而做出道德行为,并不断强化,最终内化为稳定的品格。

1.加强校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做到环境育人、管理育人。

不愉快的环境只能提供不愉快的服务。作为学校,必须精心设计校园环境,搞好绿化,创造美感,有利于师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愉快地进行工作和学习;充分发挥校舍、橱窗、黑板报、标语牌、校园广播的作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要求,让制度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而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实现管理育人。

2.加强师德建设,让一位老师就是一面旗帜。

教师不仅要以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展示自身的人格、道德、态度、个性、特长、教育教学技巧等。德育课上老师的传教,常常给学生以脱离生活之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道德的学习应该以积极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而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除了家长、同学外,就是教师,所以教师要创设一个适宜于道德学习的环境,要做德育的典范:注重仪表,谦虚谨慎,言行一致,明礼诚信,助人为乐,以身作则,豁达乐观。学生在高素质的教师强大合力的影响下,自觉不自觉地发生着改变,成长为具有高素质的个体,高素质个体的增加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群体人格的力量,然后再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个体的完善,循环往复,学生素质就会在教师群体人格的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形成德育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挖掘扬州的教育资源,让校本课程走进德育

人文精神是培养优良道德的沃土,离开人文精神,孤立地抓德育,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扬州是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要充分挖掘扬州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进而形成道德行为。

1.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古代扬州。

扬州盐商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个园、何园、汪氏小院等文化遗迹,更重要的是他们精心运筹、专心经营、苦心开拓的精神;抗清英雄史可法、宁死不屈的先烈许晓轩、宣传抗日思想投身革命的江上青、不吃“嗟来之食”的作家朱自清,都是永垂史册的扬州名人,他们忠贞不二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扬州人;扬州的漆器、玉雕工艺,扬州的剪纸、刺绣、灯彩、绒花,“扬州八怪”的“诗书画三绝”等,体现了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底蕴深厚的古代扬州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经典、生动的德育素材,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探寻历史的同时,主动体验道德情感,体验道德学习的快乐。

2.环境优美、开放文明的现代扬州。

如今,我们生活在环境优美、开放文明的新扬州,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反复优化选取最能引起学生兴趣、最能发挥德育的独特功能的内容。从润扬大桥飞架长江南北,到铁路、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到“中国人居环境奖”……这一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不倦写宏篇躬行三个代表,艰苦创巨富自留两袖清风”的扬州灯泡厂厂长高仁林[3],创建全国第一座“社区民警服务亭”打造了现代警务室雏形的陈先岩、全国十大“杰出”村官朱快乐、他们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克己奉公、任劳任怨、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江都市真武镇少年李小龙在上海勇斗窃贼,获得了上海市“见义勇为奖”,扬州大学商学院学生程颢冒着9级海风和零下4摄氏度的低温,纵身跳海救人……他们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为同龄人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提供了依据。请学生对以上事例进行分析和评价,学会进行科学的思想选择、进步的文化选择、理性的道德选择和文明的行为选择,从而实现自主性、责任感、判断力的统一。

三、结合职教的专业特点,渗透潜在的德育课程

教师要从学科特点出发,研究课堂教学的潜在课程。作为职业教育,没有升学的压力,从而真正远离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应以训练学生技能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在把握教材的同时,可以更多地注意潜在性教育的教学设计,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潜在的德育因素,进行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

1.理论课。

理论课的学习不但要理解基本教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掌握这些内容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方法,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态度,提高道德判断力。例如力学课,不但要求学生学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真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礼仪课不但要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要领,而且要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情操及待人接物的态度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点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品格。

2.实践课。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成果;在实践中理解什么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受得起表扬”;在实践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在实践中成为德育的主人。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德育不能从完整生活中脱离出来[4]。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蕴藏着很多潜在的德育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挖掘生活中的潜在德育内容,创设适宜于道德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走进生活,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生活体验和社会体验,从而实现道德教育的生活化,以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