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人类历史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目前已经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和智慧为依托,以智力创造为核心的人才经济,即知识经济就是创新经济。而创新经济尤其是科技创新更需要人才,它是科技创新的支柱,是当前科技改革成功之保证,是事业发展之关键。
1农区所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人才的定义辞海中人才的定义是“有长识、学识的人,德才兼备的人”,而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具体岗位上人才应赋予更加确切的内涵。以农区所而言,人才应是积淀广博专业知识,具备高素质科研、创新能力,思想开放,富有开拓精神,有强烈事业心和社会协调能力,并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品质的人。
1.2人才的作用人才是事业的基础。全球前首富比尔・盖茨没有厂房与设备,靠的就是人才所具有的知识,他曾说过:“如果有人把我几百亿元资产拿走,10年后我可再生一个微软,而如果谁抢走我公司的杰出科技人才,那么,给再多资产10年后‘微软’也难以再生”。就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而言,20世纪80年代初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一名硕士生,进入该单位后就开辟了杂粳、小麦核不育利用、旱育秧专用肥等3个研究方向。此外该单位现实力较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研究、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来看,10年前基础都很差,由于启用了年轻有为的人才担当室主任(现都为江苏省“333”人才或跨世纪人才),他们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科研促开发,开发促科研,整个面貌为之改变,现每个方向年出成果或新产品成本1~2个,5篇以上,开发创利100万元左右,其即为人才的作用。人才可创造条件,创造资产,就可让资产不断增值,今天的知识经济和传统农业、工业经济相比发生了根本转变,它靠知识传播、增值和应用物化产生高的经济收益,知识可以形成专利、商标等巨大的无形资产,所以当前应比任何时候更重视知识、重视人才。
1.3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农区所面临着机制转换、走向市场、加快发展的时期,面临着很多的复杂问题,最关键的是人才短缺乃至人才群体的短缺。以全国为例,农业科研人员1995年为6.8万人、1996年为6.4万人、1997年为6.3万人,人数逐渐递减;以江苏省农区所为例,科研人才老化,高级职称人员大量退休,40~50岁出现了人才断层,新的年轻科技人员急需培养,而技术开发人才、管理、专业技术工人等各类人才尚未形成,由此培养群体人才显得非常迫切与关键,人才是科技改革成功与事业发展的关键。
2农区所人才培养的途径
江苏省在培养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在“九五”时期即已开始人才培养的一系列工程,如“333”人才、“跨世纪”人才、学科带头人培养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出的人才中大多数已成为农区所骨干,在各自岗位上为农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各农区所自身仍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展人才范畴,全方位、系统地培养、造就一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新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农业服务。农区所要加快人才培养,可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2.1积极创造条件引进人才可从3个方面进行工作:一是根据农区所专业设置及
人员需要到大专院校考察。对相关专业优秀学生重点放在硕士研究生层次上,以较高的待遇、优惠的政策加以引进并使他们建功立业。二是在专业发展、攻关中遇到难以解决问题时,聘任专业院所威望高、造诣深的专家、教授作客座研究。如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心探索在淮阴市区购房,派专人提供生活服务,以高薪吸引老专家来该所工作,只要期满5年,便可得到产权。第三从基层单位调入。农区所科研是直接面向市场工作,仅有科研人才是远远不够的,目前非常缺少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有丰富社会经验、善于推广营销、有经济头脑的人才,这批人才培养除要注重加快从本所内培养,更要注重基层中发现,他们多数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往往一经调入,即可胜任工作。
2.2多层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就农区所目前人才群体结构而言,管理人才专
业知识不全面,人员多,服务水平低,办事效率差,改革中应注意减员精干,要多调查了解所内科研、生产、推广各方面情况,加快业务培训,以适应新形势的管理要求。科研人才结构目前是“两头小、中间大”,且高层人才又存在知识更新慢、专业知名度小、对学科发展动向把握不足等问题。这方面人才培养应做到:一方面加大学科带头人、跨世纪人才的业务进修,增强管理和社会协调才能;另一方面,要求加大辅助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包括专业技术干部和工人的培养,使他们业务精、工作实、勇于奉献。只有这样方能使集体团结向上,不断前进。再次开发人才是目前农区所的弱项,这部分人才一部分存在工作变动大、政策上不固定、制度不完善、非专业化等问题,各所应高度重视。否则,科研成果便难以转化,社会与经济效益便不能实现。
2.3改善激励机制,实行新的人才制度和分配方式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复杂劳动,科研成果的获得主要靠人才的内心敬业精神和刻苦钻研精神,这种内在激情很难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激发和衡定。新形势下,过去计划体制下的职称评定、精神奖励等弱刺激巳显得薄弱,应逐步完善,如运用科技成果入股分红、分房、帮助子女入学等物质奖励;建立科研基金、改善试验条件、选派进修;再如给科技人才分解压力,从组织、政治上关心他们等手段运用,使人才切切实实感觉到组织对他们信任和培养,感觉到事业留人、工作留人、生活留人,充分激发出他们的才能,为农业科研事业发展作贡献。
2.4把人才培养当作系统工程来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更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按照农区所的特点,先做好
篇2
一、精英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创造本科生培养理念
精英人才和一般的人才是不同的,精英人才是在国家的人才中处在最高地位的。在每个行业和领域中,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的领域中的人才,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能够为国家做出大贡献的人。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研究型大学要借助这一特点培养专业的人才。生物科学的专业有加强基础、拓宽口径以及增强技能,能够等适应广大人才发展的培养理念。学生要具有非常厚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实行生物学的应用研究。在有些研究型大学中还设立有机生命基地和理科基地这两个培育基地,都具有着这些特点。生物学领域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着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能够独立进行生命研究、生物技术研究以及调查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一)增强生物学科学生科研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是改革本科教学模式的关键方式,同时也是培养与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措施。在研究型大学中,校方可以激发学生多多参加一些科研训练项目的比赛,通过科研训练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建设相关的项目。培养其主动意识。在学校设立相关课题的基础上建设支持基金,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加训练的机会,提前让学生投入到科研训练中。科研训练在一些优秀的导师团队的共同指导之下,进行仔细的开题、考核以及结果汇报等工作,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校学生在发表刊物上的效率。
(二)改变学生评估制度,建设选拨优秀人才的综合性体系
在实际的教学中,后期的学习水平结果评价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要实行全面的学分制管理。在比较低的年级只能够每个班级要配一名指导教师,在高年级中就是三到五人配一名。基础班级要进行滚分式管理,依据学生平时的学习基础和相关的综合性素质,以此作为考核的方式和条件。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就没有在基地班学习的机会,随即安排到普通班进行学习。在对人才的培养中,可以进行优秀学生的选拨制度。这是为研究生培养优质的学生源。生物学科的学生可以在校内以及校外研读相关的硕士学位;基地班学生可以在本校研读,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唯有建设合理性和科学性强的综合性评价制度,才能够有效的呈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的能力。建设全面的优质学生选拔考核体系,普通班照样实行。改变传统的用考试分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其中学习成绩在综合考核中占据百分之七十,综合素质能力占据百分之十五,以此方式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在进行面试的时候主要是对学生的科研训练状况以及语言表达水平等进行考核,在这样的选拨过程中就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为培养人才建设优质的科研平台
(一)创新性实验技能训练为学生夯实实验基础
进行综合性的创新基础。这种实验室在原有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设计。使用整合课程资源的方式,把贯穿整个学科的实验依照实际的内容关联在一起。要建设出符合学校的的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比如像一些农业型的学校就是基础类实验,其中包含有动物学、植物学等。在生物科学的实验中有遗传以及分析等。在生物技术方面有基因工程以及动植物生产技术等,其中就包括了生物科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让原本独立和不连贯的实验变成了一个整体。学生在设立研究小组的时候,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钻研。想要实验获得全面的成功,学生就会自主的、仔细的做好每一步的实验,仔细的记录每一次实验的结果,在实验中才能够更加的深入,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和活动。
(二)增强开放性实验教学
对学生进行实验室的全面开放是当前学校培养人才、提升专业素质的新措施。进行实验室的开放能够加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拓宽相关能力。把教学实验室以及科研实验室为学生全面的开放,在教学的时候生物实验室中的相关仪器和设备也供学生观察。对一些对科研兴趣比较高的学生,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使其自主的选择实验的课题以及方案。以此方式让实验教学从注重结果变成注重过程。这对生物科学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实际的作用。
(三)生物学实验中心创造优良的设备条件
在生物实验中心可以对相关的实验设备进行优化,很多学校在实验设备上有着奖金2000万的仪器和设别。按照基础、综合以及研究这几个方面建设实验教学平台,把生命科学的体系相融。在创新技能的训练中,可以举办一些培训的活动。其中可以包含蛋白质研究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等。这些实验基本上都概括了生物学相关的实验技能,为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夯实了基础。进而增加了大学生的学术能力,每一个模块的技术都应该让校内外的专业人员进行知识讲座。其中主要详细的介绍这个模块中所牵涉的相关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然后再实行试验操作的技能锻炼。
三、改革学生课程,提升学生培养水平
(一)学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学生在培养和科学实践中都由导师负责。导师要指导学生的全过程,其中要对其思想品质和科学道德进行监督。导师要用诚信教学对学生进行任务素养的培育。建设完善的学术规章以及道德标准,把科学和学风融入导师的培训中。运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以及学术伦理方面实行教学,进而惩罚一些学术上的不端行为。在生物学的领域中导师要全程的参加到学生的招生工作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优秀的本科生可以继续读研究生。通过考试、面试的双向选择进而录取优质的学生。
(二)浓厚的学术气氛为学生创造好的交流平台
学校要培养专业人才,每年应当恰当的邀请一些比较著名的专家为学生做一些讲座或者学生报告。实验室方面也可以定期做一些课堂学术讨论。以此方式为研究生提供优质的交流平台。学院可以请一些网络技术人员,建设一些相关的学术论坛,制定合理的新课程进行培养。学校的学生最起码要在学校的论坛上做一次学术报告,并且需要参加一次国际性的会议,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参加活动。
四、为培养生物科学人才做提前工作
在生物学的领域中,人才培养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各大院校和单位中都有好评。优秀的毕业生在相关的企业和单位也成为了中坚力量。因此,在生物科学人才培养中做提前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增强。
(一)改革新生源的选报制度,提高生源质量
生源的质量是保障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把学校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在学术的科研团队方面进行增强。进而吸引生源,提供学生科研锻炼的给水,使其尽快的对实验室进行了解,快速的和导师熟络。通过相关的讲座以及夏令营的方式进行招生宣传,以此增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在招揽学生方面的制度上可以进行一定的改革和优化,比如可以建设优秀生源的奖学金之类的制度,吸引校外的优秀学生。
(二)试着实施本研课程相通,增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试着把本科与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系统。依据课程的设计模块与难易的程度进行分类设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依据其实际的需求进行相关的课程选择。有能力的本科生可以选择更加专业和深入的课程,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
五、结语
总之,每个研究型的大学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生物科学的人才培养。其中主要坚持人才培养的目标,建设良好的实验平台以及在人才的后继力量上做相关的工作。以此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生物科学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惠,秦利,王振东,于洋.生物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78-79.
[2]谢青,杨广笑,肖靓,刘幸福,苏莉.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8:161-162+184.
[3]刘海鹏,白丽荣,卢艳敏,时丽冉.地方高校转型期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2:189-190.
篇3
教育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个方面,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才能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达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而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科教师,尤其对刚提升为本科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如何把自己所教的课程不断地改革完善,怎样“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则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地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与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之间的矛盾。
一坚持“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思路来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要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关键。没有科研的支撑,就没有创新型教学,科研可以保证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只有创新之师才能造就创新之生。作为刚提升为本科的地方性院校来说,科研水平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难以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作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三条经验,以供商榷。
一是要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教学中搞科研,深入钻研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搞好科研促教学,将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思维与专业思维,努力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二是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技能训练资格认定和校企互动方式,使学生学习知识与社会需求直接挂钩,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教师、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实践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创新实践教学与专业技术发展相结合。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
二以“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原则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存在教学内容多、繁、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与教材更新慢的矛盾,要达到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要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点的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就是指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学科专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技能——当前研究动态”的层层诱导递进式顺序来编写,使重组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综合性强,面向工程,与其它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联系非常紧密相互交叉的主干专业课。根据上述特点和要求,对<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重组,构建了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电力工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如增加未来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三实施“三个模块”,采用“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个模块”是指将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重要内容、一般内容和自学内容三个模块。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在课堂上精心讲解,并通过课外作业、专题研究、实验等其他环节的训练得到巩固和提高;一般内容(主要是指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介绍等)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展示、介绍;自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则通过设问、质疑、写读书笔记、小论文的形式得到训练。
“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法是指根据课程特点与专业特征精心选择或设计一个规模大、有代表性、有实用价值,并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随着课程教学的展开,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到案例中,学到案例中相关的知识,随着课程教学的结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把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篇4
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主要是指多门学科,如文科与理、工科之间、不同学科门类之间或不同专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成才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1.有利于挖掘创新潜能,推动经济发展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了“十二五”期间的第一要务,强调要“开创科技发展的新局面”。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在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则应注重挖掘其创新能力。创新,首先是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并不是机械地将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摆在一起,而是通过在对某一学科的基本范式和思维方法熟练掌握基础上再融合其他学科特定的思维方法,形成具有一定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形成,为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2.有利于提高就业能力,满足复合型人才需求
经济全球化竞争,关键就是人才质量的竞争。解决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不是某一学科能单独胜任的,因此,各行各业对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态势。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将有助于实现文理渗透、不同学科渗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实现了多学科渗透交叉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能够更快地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还能够运用“多学科”的眼光发现新的就业机会、创造就业机会,在新岗位上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3.有利于转变教育理念,促进高校改革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学科门类划分过细,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性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实质上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种全面、系统、整体的变革。为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等院校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二、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不可否认,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然而,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阻碍其顺利开展。
1.学科专业设置固化
以学科专业为基础设置教学单位是我国高校组织教学的主要方式,在学校――院系――专业――教研室的梯级结构中,“专业”处于核心地位,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班集体、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组成教研室,教学科研经费、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基地等都与专业相关,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按照专业进行教学和开展相关活动,而教师也仅从事本专业的课程教学和本专业学生培养。这种设置形成了学科专业壁垒,使单一学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被强化,难以实现学科之间的沟通、融合以及教学资源共享,制约着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推进。因此,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消除学科专业界限,淡化专业色彩,是形成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教学管理制度限制
进行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应构建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允许学生自选专业、自选课程、自选授课时间、自由确定修业年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实现。虽然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实行学分制,但仍存在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规定每学年必修课程门数及必修学分数;修业年限弹性小;固定班集体,选择专业余地较小等问题,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学分制,而应该称为“学年学分制”。在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被限制在一定的院系、专业和班级内,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占用了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即使设置了选修课,能够真正让学生自由进行选修的课程也很少,相似学科的知识渗透都很难实现,文科与理、工科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更是难上加难。尽管一些高校通过主辅修、双学位等方式推行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但由于学习时间的冲突和主修专业学习任务的压力,真正坚持下来并掌握所学知识的只是极少数学生。可以说,只有打破目前普遍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状态,推行学分制,才能够促进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规模化、常规化发展。
3.导师队伍力量薄弱
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需要实行导师制与之相配合,减少学生在选择专业、课程及授课时间等的盲目性。导师制最显著特点就是便于因材施教,学校为每一位新生配备一名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修正思想偏差、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等。目前,一些高校尽管已经实行导师制,但因扩招造成的导师数量不足,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激励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同时,高素质导师队伍的缺乏,也使得多数教师无法完全履行导师职责,无法按照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培养过程,难以实现对学生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广泛推进。
三、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途径
1.确立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是一种教育理念,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确立了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理念,才能有意识地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着眼于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突破传统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专门学习时间里,从知识的内在统一性上和相对完整性上掌握和运用最有效的知识,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
2.形成学科大类课程设置体系
传统的学科专业设置导致单一学科被固化,形成学科专业间的壁垒,不利于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因此可以考虑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按照学科大类别进行招生,以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生不再归属于某一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某一个专业或某几个专业进行学习。这样,既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推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构建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打破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继续实行主辅修专业、双学位、联合办学、优秀学生转专业等制度;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系统建设,设置专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宽口径”课程体系,作到文科与理、工科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高校应鼓励教师在学科专业课中不断开拓新领域,以精品课、优秀课为重点抓好课程知识的整合和优化,积极编写多学科渗透交叉课程教材,探索多学科渗透交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有能力的学校应尽早实现真正的学分制,增加选修课比例,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我设计学习计划,给予学生对于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选择权,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及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供制度保证。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针对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学科专业架构体系,需要在现有框架下建立新型的教师人事制度,大力实施导师制,改变教师原有的隶属关系,积极开展多学科渗透交叉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也可以建立专门的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机构,以导师为带头人成立项目小组或团队,由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导师每周至少集中辅导学生一次,通过导师引导、师生讨论、课外学习、提交作业、关心思想及生活等形式,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设施保障,对这些导师采取单独考核。教师也应该积极承担导师任务,将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思想融入到专业的科学研究上,以科研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学校、院系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报告会、座谈会,使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雪强,王晓玲,韩宏旺.工科高校跨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J].党史文苑,2010(9).
[2]刘健华.美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科技资讯,2007(5).
篇5
一、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海洋科学本科教育应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加强基础、拓展知识面,让学生在获得较强专业基础的同时,也尽可能全面发展[3]。各地方高校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海洋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广东海洋大学提出以“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 基础理论扎实, 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较强, 热爱海洋事业, 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4]。浙江海洋学院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海洋科技文化背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5]。钦州学院海洋学院作为广西唯一的海洋学院承担起了为广西海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任[6]。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层次,着力培养具备掌握坚实海洋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海洋调查研究基本能力,能够在海洋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涉海类企业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海洋科学复合型人才。
二、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海洋科学类人才的重要前提。钦州学院在借鉴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自身的办学条件,将海洋科学专业定位为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制药两个方向,前者偏重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环境调查,基于北部湾海洋污染灾害防治方面;后者偏重于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基于北部湾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方面。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我国高等学校海洋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面向21世纪海洋科学教学改革与研究》指导性文件,考虑我校的海洋科学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地方经济发展对海洋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我校对海洋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研讨,优化设计适应21世纪海洋科技发展要求的知识结构和以海洋科学专业基础必修课为根基、海洋科学专业方向模块课为主干、基础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为枝叶的树状课程体系。从而避免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观盲目性,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修订后的教学计划,更加重视专业基础课的教育,同时调整了部分专业课和实验课,加强了实践环节,使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海洋美学》专业任选课程,以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海洋审美意识,海洋化学方向增加《海洋生物学》专业课程,使该方向的学生也要具备海洋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考虑到专业课的课程实验,学时数少,不同课程间重复实验多的情况,为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教学计划中将几门专业课的实验独立出来,与理论教学分开,形成一门综合的专业实验课程,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三、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地方高校要培养和发展海洋科学人才就必须立足地方服务,以满足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这个中心,重视引进社会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目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培养,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一是要坚持走出校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例如我校充分发挥北部湾海洋保护开发利用省重点建设实验室的优势科研群体作用与广西海洋局和钦州、北海、防城港地方海洋局等单位在北部湾海洋重大污染监测预警及防灾应急技术、北部湾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北部湾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了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和有效对接。教育部周济部长曾提出:“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大力推动高等学校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7]。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是地方高校推动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二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优秀本科生的分类培养。我校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将优秀本科生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培养。对于有志向继续深造的学生,要帮其夯实科学理论基础,加强学术思想和素质训练,走学术型道路;对于动手能力强,且本科毕业后计划工作的学生,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其配备有实践经验的导师,促进其走应用型的发展道路。学校强化优秀本科生导师制,每人每年精心指导一到两名优秀本科生,定期进行交流和讨论,做到精英培养,重点培养,已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优秀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主要在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部门,学生就业率得到很大提升。
四、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实现创新型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培养高素质、有作为的海洋科技人才积极服务于地方和国家的海洋事业,是地方高校最基本的职能。我校从自身特点出发,审时度势,构建海洋人才培养的柔性机制和激励机制。学校通过制定相关文件,将“创新训练”规定为必修环节,以及开设第二专业教育等方式,逐步建立有利于一专多能海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使海洋类专业教育拓展为综合素质教育;逐步实行弹性学制,不断完善学年学分制[8]。为避免传统评价体系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弊端,学校通过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时间自主化、让学生写实验专题、撰写学术文章或参与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进行评学,建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的激励机制,即对学生的各种创新行为和成果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奖励,以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五、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教学组织形式
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地方高校实现海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我校针对海洋科学本科专业性质和地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课堂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情景式和双语教学等形式, 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和灵活化, 以促进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教学效果反映良好。海洋科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不同于一般的理科专业,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海洋学科的发展。学校每年自筹经费设立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这不仅较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素质逐步提升、科研方法逐步掌握,树立了他们敢于批判,敢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逐渐积累从事各类创新工作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通过对学生海上现场调查实践证明:不仅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更增强了学生现场调查的实践技能。总之,多样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获得了较强的实践能力,为地方海洋科学综合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输送提供了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高艳, 潘鲁青.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洋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 高等理科教育, 2002, (5): 7-10.
[2]李洪武, 刘志媛, 刘均玲. 海洋科学特色专业建设思路[J]. 内江科技, 2011, 32(2): 1-2.
[3]冯士笮, 李凤岐, 顾玉翘. 海洋科学发展对教育改革的需要[J]. 中国地质教育, 2001, (2): 6-11.
[4]刘卫国. 使命、特色与高校党的建设——兼论高校党建与学科建设[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7(5): 1- 5.
[5]周达军.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若干思考——浙江海洋学院特色办学的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07, (7): 45-47.
[6]银建军, 李尚平, 韦善豪. 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发展研究[J]. 钦州学院学报, 2010, 25(6): 1-8.
篇6
Key words: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innovative;personnel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60-02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归跟结底在于创新人才、高新科技人才的竞争和争夺。而这些竞争的压力,最后都传递到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上。因此,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非常必要和紧迫。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努力,产学研合作教育正是创新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1,2]。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国家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为研究和实践对象,从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重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等方面入手,为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坚实有力的教学支撑体系。
1 产学研人才培养必要性
我国《高等等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中明确指出“要以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形成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科技体制基础”。近年来,我国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但由于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建立一个共赢的、可持续的产学研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既定目标,还需要深入研究。在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等院校应当怎样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思想融入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而影响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如招生过程中的生源,培养环节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科学实践过程,论文选题和研究,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导师指导制度以及校企结合培养的环境与氛围等[3]。
2 课程体系几个关键因素
课程体系设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关键在如何体现“创新”,如何在产学研背景下创新?本文认为创新型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从培养目标、课程特点及影响因素、课程功能、优化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实施与评价机制五个关键因素:
2.1 培养目标 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很模糊,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方面缺乏孕育创新精神的意识。所以,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现必须为研究生培养确立一个明确的核心思想,即是培养目标[4]。
2.2 课程特点及影响因素 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而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相关因素相互影响与作用,共同服务于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不同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教育,其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也有所不同。
2.3 课程功能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课程功能是某种特定结构的课程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功效和作用。课程功能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各种外部条件(社会发展、知识的增长和学生的成长等)的影响,并随着种种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课程功能的变化必然导致课程结构的改变,而改变了课程结构又能更好地促进课程功能的发挥。
2.4 课程体系实施与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实施方法与评价机制对实现课程的作用有重要影响。课程实施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而通过合理的课程评价不仅可以确定课程的效果,可以发现课程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不断地促使课程体系中的相关知识与环节及时、灵活的调整,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从而使之有利于学科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和大量创新人才的培养。
3 应用与实践
重庆理工大学多年来一直坚持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一直坚持“教学、研发、产业”三者统一的教学理念,强调应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5]。
我们在制定本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从研究人才培养目标着手,通过对我国各高校(特别是重庆各高校)现有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研分析,为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确立核心思想――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相关领域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对本学科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有关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及时更新知识和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二,通过探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模型。明确以随机过程、矩阵论、现代通信理论、数字信号处理与实践为专业基础课,涵盖本学科信息与通信两个方面,再从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智能分析技术等相关研究方向上形成自己的方向课程群。第三,结合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研究生课程功能分析与研究。课程功能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并随着种种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课程功能直接影响课程结构,课程功能的变化是课程结构改变的依据。本学科课程体系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一般三年进行修订,尤其对一些技术发展变化很快的课程进行微调大纲中教学内容,如无线传感网络、可编程片上系统等课程。第四,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强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中需要提高企业、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将企业认为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纳入核心课程体系,使课程功能与课程体系结构二者之间得到最大的优化与整合。最后,通过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与评价机制的完善,在实践中检验课程体系设置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不断对课程体系中的相关知识与环节进行调整,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从而使之有利于学科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和大量创新人才的培养。
4 结束语
大学聚集了丰富的智力资源,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同时也积淀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大学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的释放主要是通过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人才培养来表现出来,尤其是通过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的培养,才能最大发挥这种能量。而对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主要也通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来实施,通过与产学研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企业、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才能实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一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汪兰芳.产学研一体化及其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5(4).
[2]马廷奇.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6):44-46.
[3].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求是,2006(9).
[4]施菊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2012(3):180-182.
[5]刘叶,邓成超. 构建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1):49-51.
篇7
一、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辨析
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关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人才培养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流程的标准形式,它具有相对稳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学进步和文化繁荣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实践来看,其本科人才培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
第二,在培养内容上,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要内容,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
第三,在培养方式上,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校著名的教师、学者为本科生授课,一流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强调和重视跨学科教学,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实施以探究为基础的研究性的教学;加强国际化教育,加强学生间的国际交流和各种跨国合作项目;强调第二课堂特别是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调师生平等,教师与学生都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学习者和参与者。
二、重庆大学构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弘扬“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大精神;倡导“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求知、求精、求实、求新”的优良学风,形成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新办学理念,确立了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三位一体”本科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建立“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载体、第二课堂为拓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上努力探索,强化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营造高素质人才的成长空间。
(三)实施“三层次两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的载体作用,通过“基础、综合、提高”三层次实验课程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能力;通过实验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实验实习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支持和鼓励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产学研结合,拓展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在全国高校较早地提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办学思路,率先成立了产学研合作董事会。1993年4月率先成立校董会,长安集团、攀钢集团、西南铝业公司等30个企事业单位成为校董会单位成员。十多年来,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学校与IBM、罗克维尔、西门子、中国核物理研究院等国内外著名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教学实验室40多个。
(五)深化教学改革与建设,实施“优秀教学质量工程”。从2003年至2007年,我校实施了教学改革与建设“3211”工程,即:重点建设三大类本科系列课程和两大创新教育实验实习基地;完善一套现代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贯彻一条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教育主线。经过努力,学校实现了本科课程精品化、创新教育特色化和教学管理信息化,学校于2005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
(六)注重学生个性培养,营造高素质人才成长空间。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学生个性,启迪其原创能力。近年来,重庆大学以教育创新的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基本原则,结合学生个性的差异化、多样化等现实情况去构建新的学籍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拔尖人才培养
理工综合培养:我校依托重点学科优势,培养厚基础、强能力的理工综合性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学校每年从部分学科专业的新生中选拔优质生源,在一、二年级按高起点、厚基础的理工综合模式进行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等理科基础课程的强化培养;三年级回到原专业,配以导师指导其进行个性化学习,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
优异生培养:学校每年选拔1―2%的优异生,给以优惠的培养条件,实行滚动淘汰制,对选拔确定的优异生颁发“优异生荣誉证书”并配备指导教师,从课程学习到科研训练,全面指导其进行个性化学习,对长期保持优异生荣誉的,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优异生培养制度,吸引优秀学生充当教师的科研助手,尽早接触科学研究课题,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一制度与研究生推免制度相结合,打破唯分数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复合型人才培养
全校的本科专业均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开放辅修或修读第二专业。每年有近1000名学生经审核批准进行辅修与攻读第二专业,培养出交叉性、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
3.“本硕”及“本硕博”连读培养
我校在采矿工程、工程力学、冶金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专业中实施优秀学生“本硕”连读;在生物工程专业中实施优秀学生“本硕博”连读。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实行定期淘汰和增补。
4.“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
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推动我校教育国际化,学校参加了教育部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有关教育机构从2001年启动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在我校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后,到美国的大学进行大二、大三年级的学习,四年级回到国内继续学习,合格毕业生可同时获得重庆大学和美方大学的毕业证文凭和学位证书。
5.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我校与企业联合,在三年级的学生中选择部分优秀学生,给予学业资助,确定就业协议。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适当选修、补修符合企业特点的课程与生产实践,培养适应企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6.推免研究生制
我校对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或在某些学科有突出才能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毕业学生,在毕业时,经本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考核后或免试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专门人才,鼓励本科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在学习期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祖国、为民族的振兴勤奋学习。
7.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主辅修制
宽松自如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我校大胆地进行学制创新,建立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主辅修制,使学生在选修课程、安排学习进程、构建复合型知识能力结构等方面有较大的自。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与此同时,给予刷新考核的政策,允许学生对已获得学分的课程,申请再次重考,同门课程可申请多次刷新考核,以最高一次考核成绩记载课程成绩。
篇8
〔Key words〕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talents training;curriculum;GSLIS;SILS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有效获取信息并加以利用成为图书情报领域面临的新问题,同时也对我国图书情报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给传统的图书情报(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以下简称LIS)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2]。因此,我国图情领域应该开拓国际化视野,与国外同类学科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借鉴和学习国外知名院校在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中的经验和做法[3],以增强本学科建设与时展的适应性。这对提高我国图书情报学科人才培养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4]。
针对图书情报学科人才培养发展中的现实问题[5],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Mammo认为,继续调整教学方案以满足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并且拓展学术与职业双维度教育是图书情报学科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6];Combes等人认为,教学程序国际化、信息与通讯技术相关课程的结合以及信息素养课程的开设正在促进LIS教育的转型;陈传夫教授认为,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设立,其目的在于促进图书情报专业队伍的建设,弥补目前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学术型硕士学位人才培养中的不足,发展面向实践的应用型硕士教育,并且要面向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8]。卢小宾教授认为,图书情报人才应该具备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9]。柯平教授认为,要实现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必须坚持3个导向,即需求导向、能力导向和质量导向[0]。
笔者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University of Illinois,GSLIS)、北卡罗来纳大学信息与图书馆学学院(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SILS)为例,对其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方式等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分析两所院校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情报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找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及创新建设的思路。
新的信息环境给图书馆学情报学(LIS)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加强了不同学院间的交流合作。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多所大学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院院长进行了非正式会晤,即“iSchool联盟”的起源]。进入21世纪后,iSchool联盟每年召开iConference会议探讨学科重点话题,对图书情报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iSchool联盟院校代表了图情学科的世界最高水平。因此,国内外学者针对iSchool联盟院校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iSchool联盟院校的图书情报研究生培养模式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关注重点,通过对iSchool成员学科专业设置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联盟成员学校的图书情报学等信息学科与其相关学科存在学科整合的现状[3];在图书情报研究生培养的传统信息检索课程设置上,iSchool成员院校体现教学层次清晰,强化知识积累,突出理论与前沿,强调以人为中心并关注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4]。iSchool尝试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探讨信息技术与方法,加强信息、技术和人三大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5],美国雪城大学的教学工作由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所指导,即“通过信息扩展人类能力,改造个体、组织和社会――信息技术和管理过程是方法而不是终点”]。iSchool的欧洲成员院校方面,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的图书情报学院比较有代表性,学院将所有的课程分为5个等级供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课程设置合理,并且针对硕士研究生提供专业学位和研究学位两类教育模式,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辅以就业指导教育,拓展综合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6]。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院内部研究人员与外部研究机构和人员加强合作,并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和实践项目。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iSchool联盟院校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但现有的研究基本都是站在学科发展角度进行的分析,结合大数据相关背景,通过分析国外顶尖学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大数据背景下的图情人才培养提出解决方案的研究相对较少。
GSLIS和SILS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研究样本选择
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研究生院(以下简称GSLIS)和北卡罗来那大学信息与图书馆学学院(以下简称GSLIS)在美国乃至全球图书情报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是iSchool联盟[8]成员院校,多年来两所院校在图情领域教学与研究水平处于伯仲之间,USNews & World Report 2015年美国大学图书情报专业排名[9]将之列为全美第一与第二名。笔者通过网络调查,研究目标院校的官方网站,收集其图书情报学科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20]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其特征,最后综合所收集的资料及分析结果得出研究结论,见表1。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开发新技术的技能。从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可以看出,GSLIS和SILS两所院校重视对学生理论基础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覆盖范围较广,并且课程设置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体现大数据背景下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特点。两所院校设有博物馆信息学、社区信息学、目录学、卫生信息学、档案管理概论、珍本馆藏原理、信息科学基础等课程,广泛开展图情学科传统应用领域的理论基础教学;并且设有网络信息系统概论、数据库概论、LIS技术概论、数据管理基础、大数据和NoSQL概论、编程信息应用基础等课程,开展信息技术理论教学,体现大数据背景下,图情领域理论与技术结合发展的时代特点,见表。
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课程是图情领域人才培养的重点与难点课程,也是大数据背景下提升图情领域专业人员应对挑战能力的重要手段。从两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数据分析与处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文本挖掘等信息技术是图情学科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信息技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分布式系统与管理、信息可视化等课程也应运而生,能够提升学生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并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数据库、移动网络等也成为大数据背景下图情学科人才必须熟知的领域,见表3。这些均体现了图情学科在大数据背景下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前沿,不断调整课程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图情人才需求变化的情况。
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
作为应用学科,图情学科以利用信息资源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相应问题,满足人类信息需求为发展目标之一,因此,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类课程是图情学科的传统重点课程。GSLIS设有青年文学与资源、青年信息图书资源、图书馆信息与社会、艺术与人文信息资源服务、漫画:启发儿童和成人读者等课程,强调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展开相应的信息服务;设有信息资源保护、中世纪和早期现代手稿、圣经复兴等课程,注重对信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SILS设有健康科学信息、电子健康档案、FYS-智能城市、多元社会青年服务等课程,强调结合不同应用领域展开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两所院校均设有信息咨询、商务信息类课程,体现了信息资源服务的社会属性,见表4。
4信息管理
除了知识教授类型的课程,两所院校的教学还注重学生的独立学习与自主参与能力,讨论会议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成为其重要特点,两所院校均以研讨会、自主学习、实习调查等形式作为学生独立学习的方式,并以学分的形式做出硬性规定,强化了实践类课程的执行性,见表9。
3对我国图书情报人才培养的启示
思维与视角
相比于国外院校的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我国图书情报领域高水平人才教育对于多元化思维和服务性视角的培养不够突出。随着社会对于图书情报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仅仅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大数据时代,不仅要求图书情报领域人才掌握必要的数据与信息处理方法,更应明白如何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具体工作中,服务社会。对比国内外图书情报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的设定,国外院校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外,更多的是强调对多元化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它要求毕业生能够应用专业思维方式、理论和实践经验,解决在可能的情况下所面临的专业性问题。另一方面,国外院校立足高远,以全球化视野为出发点,以社会责任为落脚点,根据各自的学生培养目标与教学理念,对自身的教学组织方式和考核方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培养出更适应当前大数据时代的乐于为社会服务且具有国际化眼界的学生。个性化思维方式和社会责任意识等的培养,是高水平人才走出校园后能够在学科领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要求国内院校及时调整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进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考核方式,开拓国际化视野,与国外同类学科的高水平大学进行比较,找出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理念差距、实践差距,学习和借鉴国外知名院校在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中的经验和做法,以增强本学科建设与时展的适应性,对提高我国当前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课程体系和图情档一级学科的建设,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课程设置
GSLIS与SILS的课程设置与时展联系紧密,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强。大数据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所面对的数据和信息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因此,对图书情报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也就对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以往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必须以当下社会需求为导向,对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课程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GSLIS与SILS的课程设置的特点值得我国图书情报相关学院与机构学习,应该在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开设涉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方面的应用型课程,使得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与当前时展相匹配,学习到的专业技能真正能够做到应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深化,人们对课程知识性教育作用以外的隐性作用关注程度逐渐增加。学生对于专业的掌握程度除了要站在扎实的显性知识的基础上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认知、熏陶以及磨砺。国外大学小组研究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知,以团队为整体,在思想的融合中不断熏陶专业思维,值得我国图情领域学习借鉴。
33实践环节
国内外图书情报专业院校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选拔优秀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教学整体水平。但国内院校注重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忽视了个体的个性化,忽视了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作为高水平人才评价标准的作用,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丧失信心与兴趣。目前相关学者普遍认为,评价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为了反馈与调控,因此,注重对过程的评价比注重对结果的评价更具有现实意义。相比之下,国外学校的教学评价在实践环节所占比重较大,在评价依据上更为多样和全面,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教学评价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来更好的适应大数据时代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求。
国内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教师教授课程核心理论内容,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课后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完成作业作为巩固,模式较为贫乏单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降低了知识的吸收程度。而且国内高校教育缺少相关的专业活动,在学科文化氛围上缺少活力,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专业化的思维方式。
图书情报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然需要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作支撑,而这一点GSLIS与SILS的优越性体现的较为明显: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自主学习、研讨会、实践调查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帮助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GSLIS与SILS提倡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在具体的环境下计划、实施、评估信息服务,以满足不同信息用户的需求。由此,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将实践技能大大提高。
篇9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工程技术对经济与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美、英、法、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由于注重加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其工业化崛起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目前应用前途很广,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之一。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收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学生,到现在已有一届学生共近50名学生顺利毕业了。现在回眸总结这几年我校在电子科学与技术新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体会,总体上看,这届毕业生不仅实践动手能力很强而且理论基础扎实,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和欢迎。当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设许多环节中仍然存在不少不足。其中最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在人才培养的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因材施教理念,同时实验设备及手段还不足,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人长期从事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制定及教学工作,切身感觉到提高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质量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满足服务于未来社会行业市场的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更快和更多地为社会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级应用人才。为了达到上述这一宏伟目标,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进行改革,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鲜明的特色。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满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社会需要,找准定位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问题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作者认为,给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一定要突破管理理念,树立真正的市场理念,扬弃固定模式,瞄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市场需求的现状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依靠我校师资、信息等优势,办出特色,创出品牌。因此,作者认为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目标是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和具有一定创新的应用复合型人才,适应市场需要。为此,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注重提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适应能力、应用能力和竞争能力,真正培养出基础扎实、专业过硬、兼备特长、全面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复合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二、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旨在规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行为,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2011年,我校“微电子技术实验室”获得中央与地方高校资金资助,总金额达3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实验条件,对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必要的改进,达到有利于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微电子技术实验室”实验教学中采用模块式教学,由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基楚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三个模块构成。配合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
(一)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这类实验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测量方式、方法、常用仪表的原理性能及使用、选择、读数方法等,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基楚实验。
这类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题目自行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参数和所用的仪器仪表。通过此类验证性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综合设计性实验。
这类实验要求学生利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开设多种综合型实验,并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候开放,保证一人一组。在开放时间内,学生可以到实验室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特点及爱好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不受规定实验项目的限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在电子与信息系统领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信息、电子等行业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适应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需要的专门工程实用技术人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较宽口径的专业,其内容涉及到电子和科学工程两个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科学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信息系统和集成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在设置专业方向上,应从培养素质性、通用性和实用性人才出发设置专业方向,可以设置应用电子和集成电路设计两个方向,相应的专业课和选修课按需调整。
四、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特点,实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我校独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材”与211院校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在于高考分数较低,这就有可能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二是学习不够刻苦。教学中如不注意克服这两种劣势,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材”也有其优势:一是就业压力迫使他们要勤奋学习;二是城市生源偏多,家庭各个方面条件较好,相对而言,见多识广,接受新信息、新事物反应快,动手能力强,思维比较活跃。作者认为,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因材施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学习方面,通过各种活动,如聘请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成功的企事业家等来校作专业指导和学术报告等,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成才的紧迫感;做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生入学教育,在新生军训的同时,配合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律教育和专业教育,帮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针对不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设立奖学金、组织各种学习竞赛,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开设各种强化班和补习班,帮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激发成才的欲望。
(二)在生活方面,通过严格管理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坚持封闭式管理和开放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纪律约束,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队伍建设,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的同时也要注意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组织开展好日常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展开心理教育,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心理跟踪档案,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指导作用,及时调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有效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学校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和知识的需求。
五、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队伍方面,应着重处理自身师资和外聘教师的管理和培养问题。首先,应坚持聘任制和严格考核考评制度,并以此转化为竞争激励机制,教师的工作得到认可和回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提供在职培训和进修机会。教师有了能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并实现教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化的途径,自然能安心工作。培养出本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建立本校的核心教师队伍。通过聘任高水平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外聘教师(教授)或专家为学科带头人,以他们为主来构建教研室,开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目前本学科教师都具有985高校博士学位。
总之,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针对性、开放性、可持续性发展、市场性、实践性和专业性是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如果能够切实转变教育质量观,以社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借助于其新机制,创新办学模式,完全可以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市场上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专本业2007级学生的成绩统计分析表明,学生每门功课的平均合格率在94%以上,平均优秀率在70%以上。这说明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能力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预期效果。同时在全国和省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中,200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李智同学和肖超军同学获湖南赛区竟赛一等奖,邓超爱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奖。
基金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独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3(13):13-14.
[2]张志杰.新时期高校课程编制的指导原则[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32(4):107-108
[2]王会金,王智源.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2).
篇10
1引言
在本文中,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学科简称为计算机应用型学科。
1.1计算机应用型学科产生背景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凸显了职业特征的计算机应用型学科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倍受关注。
1.1.1当前计算机学科特点
计算机学科呈现学科内涵宽泛化、分支相对独立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专业规模巨大化和计算教育大众化的特点。
(1) 学科内涵宽泛化
当今社会趋向于信息化,计算机专业显现动态和泛化的特性。动态是指知识体膨胀快,内容更新快。泛化是指大众化。
(2) 分支相对独立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解为更多的、更具体的分支。教育部本科招生目录中的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
(3) 社会需求多样化
对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需求与信息化的目标和进程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应用的宽泛化导致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计算机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陈明老师
(4) 专业规模巨大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人才,计算机专业是规模最大的专业,高校专业点最多771个(2005年);学生数最多44万(2005年);计算机专业是情况最复杂的专业;学科涵盖面和应用面宽、应用层次跨度大;办学条件差异大;学生素质跨度最大。
(5) 计算机教育大众化
计算机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阶段。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1.1.2教育定位
传统的研究型计算机学科是以学术教育为基础,以培养计算机精英为目的的计算机教育,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社会和行业对计算机高等教育人才需求迅速增大,尤其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教育的定位发生了巨大分化,出现了以应用教育为基础的计算机应用型学科。
1.1.3培养目标
计算机教育要面向市场和面向应用,以市场所需为导向的计算机教育是计算机应用型学科发展的推动力。不仅在人才的规模上增加巨大,而且培养目标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强调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适应力的培养。
1.1.4计算机学科
人类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探索,致使现代的计算机系统功能强大、应用广泛,效果显著,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应用是推动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源动力。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研究和实施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1.1.5计算机企业
计算机企业已成为朝阳企业,软件公司、网络公司等IT企业需要大量的具有专门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因此,大学的单一的计算机精英型教育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计算机应用型教育应运而生。
1.2计算机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1973年提出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是历史的必然。并定义入学率在15%以下水平时是一种精英化教育;当入学率达15%水平时是一种大众化教育;当入学率达到50 %水平时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呈现多元性,仅精英化的高等教育评价标准不能描述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
在科学研究成果上,从精英向大众过渡的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的转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中最大的专业,在校生已达到40余万人,已进入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
1.3计算机应用型学科的职业性
1.3.1加强与企业合作
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知识的生产、流通、交易和培养具有核心知识的人才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加强了学校与管理部门、行业、企业的联系和合作。
很多大型公司与企业将部分业务外包给高校,甚至在高校设置研究中心和开发机构;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了解最新的业界动态、政策、技术和用人需求等,并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制定更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教学计划或课程体系。
1.3.2课程设置
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大学需要提供企业和行业急需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从事计算机职业的工作,所以部分课程设置显现职业性。
1.3.3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呈现了职业性。在培养面向知识应用和全面能力方面,出现了多种职业性教学模式。例如:网络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动画设计与制造、硬件工程师等教学模式。
1.4社会需求与培养定位
目前,针对社会的需求,计算机人才规格可分为下述三类。
1.4.1科学型
为了国家根本利益,培养从事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研究的科学型人才。主要从事以知识创新为基本使命,研究如何发现规律,什么能够被有效地自动计算等。
1.4.2工程型
为大部分IT企业,培养从事开发满足国家需求的产品的工程型人才。主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不仅要考虑系统的性能,还要考虑建造系统的代价以及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可以是以硬件为主的系统,也可以是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研究如何构建系统、如何低成本和高效地实现自动计算等。
1.4.3应用型
为企事业、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主流需求)培养信息化技术型人才。本类型人才能承当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掌握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善于系统的集成和配置,有能力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研究如何实现服务,如何方便有效地利用系统进行计算等。
2培养目标与人才特征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出发点,是人才培养的抽象描述。计算机应用型教育已成为计算机教育体系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重要意义。
2.1培养目标
2.1.1培养目标的概念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的描述,也是对各类各级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过程的的基石。培养目标决定了教育规范、教育质量和教育评价体系。
2.1.2培养目标的重要性
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人才类型的问题,只有在培养目标明确之后,才能进入到具体的教育活动,包括培养方式、教育方法、规格、标准,教学资源配置、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估等。
2.1.3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培养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知识处于基础地位,而能力和素质位于其上;知识可以转化为素质和能力;能力对知识具有反作用,促进知识的不断增加。
知识可分为人文知识、社科知识、自然知识、工具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力分为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素质分为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计算机应用型学科培养目标可以用知识、能力和素质描述如下:计算机应用型学科是培养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1线高级的计算机应用型专门人才。计算机应用型学科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类型和人才的特征两方面,
2.2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特征
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考虑,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特征如下所述。
2.2.1知识
知识是基础、载体和表现形式,从根本上影响着能力和素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必须通过具体的知识传授来实现,能力和素质也必须通过知识来表现。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主要分为素质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两部分,素质性知识指人类、社会、自然发展及其规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专业性知识指计算机学科的理论知识、经验性知识和工作过程性知识。
2.2.2能力
能力是核心,是人才特征的最突出的表现。计算机学科人才应具备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系统的认知、设计、开发、应用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能力和不断地提升能力。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主要包括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1) 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主要是指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
(2) 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指跨职业能力,并不是具体的计算机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而是对不同职业的适应能力,也就是即便当职业发生变更时,这些能力依然在从业者身上起作用。计算机应用型本科人才所应具备的三种关键能力是: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
(3) 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
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支撑,并且在培养过程中还应该使学生得到更多与应用能力相关的学科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工作过程性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提高应用能力。
2.2.3素质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应用能力与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工作的效果与质量。因此,计算机应用型学科要避免重专业知识和能力、轻视非专业基本素质,在培养目标上,必须将素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学地构建素质内涵,并在培养过程中得到实现。
而基本素质是指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合格的政治思想素养,遵守计算机法规和法律,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等。计算机应用型学科人才素质主要是指工作的基本素质,要求在从业中必须具备责任意识;能够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认真负责地完成。
基本素质主要决定于校风、学风、人才培养方式、相应课程设计和实施以及教育教学思想。
2.3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8点要求如下。从中可以看出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和特征。
(1) 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 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知识: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 专业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等专业知识与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 文献与资料获取: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 专业相关法律法规、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6) 组织管理、交往能力以及团队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7) 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
(8) 国际视野、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3计算机应用型学科的课程模式
课程是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教育理念的实现必须借助于课程来完成。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的划分实质上是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的划分。因此,计算机应用型学科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构建,即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的确定。
课程是教学科目和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的范围主要是指计算机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在知识体系中,要明确划分各种科目,系统地选择和设计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在计算机学科的各种能力上迅速地获得提高和发展。
3.1课程模式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课程模式是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手段以及制定教学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简而言之,课程模式就是基于教育理论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要规定课程的组成要素及其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3.1.1课程模式的特点
(1) 典型性
课程模式具有特征方面的典型性和功能方面的代表性;
(2) 抽象性
课程模式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型或图示的抽象;
(3) 规范性
课程模式规定了一系列的课程构建的约束和原则。
3.1.2计算机应用型学科课程模式含义
计算机应用型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为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计算机专门人才。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课程模式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 在课程研究中获得的典型成果;
(2) 课程的组成要素和实施环节等关系的描述;
(3) 课程开发和组织及实施的基本原则。
3.2计算机应用型学科课程模式构建原则
3.2.1社会需求
计算机应用型学科是为经济服务、并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应用型学科课程模式的构建,首先要对实际需要进行分析,将工作分解为多项工作任务,并确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在能力分解的基础上,以能力与知识的对应关系,将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安排,进而形成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
3.2.2能力培养
应用型学科的课程模式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能力为核心,将能力培养体现在课程模式的各环节中。在课程模式的授课方式上,更侧重于从做中学,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实践环节,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实现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式。
3.2.3学科知识
计算机应用型学科的课程模式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这些学科知识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所需的技术和技能的要求,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及获取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在设计学科知识体系时需要考虑应用型人才职业性的需要及特点。
3.2.4过程性知识
计算机应用型学科的课程模式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并达到计算机本科水平的理论课程,但这些理论课程与研究型培养规划与设计能力的理论课程不同,要求具备在工作现场实施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的设计和方案而必需的过程性知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在工作现场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理论课程是以计算机专业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为重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做和如何做得更好。
3.2.5素质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作环境呈现复杂化和多变化,变换工作的机遇大大增加,必须培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的人才。另外,技术的更新往往表明一个全新领域的出现,而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局部改进。这就要求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够学会学习,掌握知识的知识,体现知识的知识才是力量的哲理,进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3计算机应用型学科课程类型
计算机应用型学科课程类型有以下几种。
(1) 通用课程
通用课程指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一些素质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所组成,主要是培养计算机应用学科的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素质类课程主要是指政治类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体育类课程等;工具类课程主要是指外语类课程等。
(2) 基础课程
① 数学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② 物理基础:力学、电磁学和物理。
③ 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与实习、数据结构与实习。
④ 电子学基础:电路基础和电路基础实验。
(3)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又称为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由专业原理性知识构成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由四个课程群组成,简述如下。
① 软件基础课程群:编译技术、编译技术实习、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实习、程序设计语言原理。
② 硬件基础课程群:数字逻辑设计、数字逻辑设计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
③ 理论基础课程群:离散数学、数理逻辑、概率统计、算法设计与分析。
④ 智能基础课程群:人工智能导论、神经网络模型等。
(4) 专业选修课程
主要包括下述课程群: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数字媒体技术、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等。
(5) 应用课程
面向应用课程主要是指与某一特定的工作或某一类职业相关的课程,用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网络工程师方向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软件工程师方向的软件测试技术、UML教程和信息化技术方向的SQL Server、Oracle等课程。
(6) 实验课程
课程实验是针对课程相关知识点设置的实践教学活动,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深理论理解起着重要作用。课程实验主要包括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课程实验是侧重于课程中某一局部内容开展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一门课程由多个实验组成,验证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而设计性实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来求解问题,设计性实验是实验课程的主体。
(7) 实践课程
将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归为实践课程。课程设计是指与课程相关的实践环节,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课程设计可以以一门课程为主,也可是多门课程的综合。
专业实习能够使学生直接接触专业的生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综合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应该选择IT企业和大型研究机构作为专业实习的单位。
毕业设计能够使学生以适当的课题研究为背景,进行科学研究,接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的训练。
3.4计算机应用型学科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型学科课程体系由五个平台组成: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平台、应用能力课程平台和基本素质课程平台。
3.4.1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包括较宽广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基础、物理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和电子学基础。
3.4.2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是依据计算机学科来设置课程,侧重于培养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实验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面向工作的应用能力和解决某些实际应用问题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主要包括软件基础课程群、硬件基础课程群、理论基础课程群等。
3.4.3专业选修课程平台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具有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专业选修基础平台课程的内容应该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和职业的需要来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主要有专业选修课程组成。总体来说,专业选修基础平台的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学科知识覆盖面宽;理论深度适度降低;并能不断把最新的与应用有关的学科知识加入到课程内容中,使用的案例应该结合实际不断更新;学科知识的传授要有应用的针对性。
专业选修课程平台主要由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数字媒体技术、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课程群组成。
3.4.4应用能力课程平台
应用能力课程平台根据计算机行业的用人需求来构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按照能力的要求设置职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应用能力课程平台是应用课程的集合,可以按照未来职业工作的不同来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应用能力课程平台课程侧重于特定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与应用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而且尤其重视经验性知识在理论课中的体现。应用能力课程平台还应设置综合性、任务性训练和综合项目实习等工作过程性实践教学环节。因为应用能力课程平台与职业工作直接相关,所以应该把职业工作要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从行业向教育内部辐射,从事课程开发的人员应该由计算机企业代表和教师共同组成,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的设置符合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应用能力课程平台强调传授过程性知识,课程的编排遵循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点,实现理论
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在应用能力课程平台中,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同步进行,并体现出关键能力培养。
3.4.5基本素质平台
基本素质课程平台侧重于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以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培养为目标。基本素质课程主要是指通用课程,包括英语、政治理论课、德育和体育等本科教育的必修课程,侧重培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是基本素质课程平台的另一部分任务,但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单由基本素质课程完成。“两课”应该成为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主要环节。基本素质平台课程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门类;课程不是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而是提高基本素质的普通教育。
4结束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学习和应用各种有关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探索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两种品格,其一是工具品格,其二是文化品格。工具品格对应于应用,而文化品格对应于学科。计算机应用是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的演绎过程,而计算机科学是从应用到理论的归纳过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而且应用型人才数量巨大、涉及范围广,规格分类培养势在必行,意义深远而重大。在课程设置研究中,必须贯彻按知识点教学,并逐步走向按能力培养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高林. 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张铭,李文新,陈徐宗,等.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本科课程改革进展[J]. 计算机教育,2009(3):7-11.
[5]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11
1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国专业点数为860个,我省专业点数为29个,省内独立院校设置点数为9个。全国有800多所高校开设计算机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数量每年近11万。
随着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计算机专业的就业优势不断消失,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到社会上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从总体来看,社会上计算机类人才缺口很大,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8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50万人(其中高级人才10万人,中级人才25万人,初级人才15万人),企业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1]。
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质量还不能完全认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碰到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 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同步。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熟悉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常用算法,了解常用和流行的软件开发工具,但计算机实际应用的能力远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学生必须要经过一定的职业培训才能上岗[2]。
2) 学生看中经济利益,期望值较高。学生在对职位的选择上偏向经济收入较高的岗位,主要是由于其教育投资较大,使得许多学生产生现在的支出要在将来就业中加倍回报的心理。受传统教育的就业观影响,学生仍然认为读大学能够进大企业、好单位,所以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当前IT就业前景缺乏分析,不能看到社会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化。
3) 学生缺乏自信,就业积极性不高,依赖性强。独立学院学生自感基础不如公办学校学生,对“用人单位如何看待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这个问题很敏感,认为用人单位对独立院校的毕业生会有偏见,于是学生在期望值较高的同时又缺乏自信。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太愿意表明独立院校学生的身份,如果单位不深入提问,就希望用人单位认为他们和本部学生一样。这样导致了学生就业的恐惧,就业积极性不高,仍然依赖自己的父母来解决工作问题。
我们通过对我系2003、2004级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反馈信息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学校学了很多的知识,但到了社会上什么也做不了,到用人单位应聘,学生没有工作经验,现场测试什么也不会做”。问题出在哪里?我们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发现,计算机行业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项目开发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不少用人单位反映,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虽然了解的知识很多,但是许多毕业生存在着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我系举办了多次专题讨论会,分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改进措施
2.1改革课程体系设置,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社会企业所需求的人才多是实用型、应用型人才,所以以往“重理论”的课程设置显得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3]。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特点,我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专业技能,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增设软件工程方向、网络工程方向等专业技能课程;加强专业英语教学;强化C语言、Java等程序设计课程的上机编程、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邀请企业的项目经理担任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鼓励学生选修Cisco网络技术等企业认证类课程;开设平面图形图像、网页设计等自修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2.2加强针对性的专业就业指导
计算机行业发展快,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速度要求很高,这需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我们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特别指导,邀请IT企业的项目经理、高校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来校进行技术讲座,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全面了解就业形势及人才需求变化,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评价自己,合理定位、敢于竞争,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
2.3以专业认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我系实行“双证”结合的培养模式,把辅导和训练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列入培养计划。目前,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日益结合紧密,特别是计算机行业的相关认证。2003年开始,我系专科学生均考取电子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自2004级的学生开始,我们在本科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备考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对于个别学科,如果学生获得了与本门课程相关的国家承认的证书,也可以免修或免试这门课程。例如,我系先后3次承办了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网页设计师高级职业教育项目考试,先后共有90名学生获得了“网页设计师”证书。这样的措施,不但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拿到证书后,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4改革教材模式,编写案例丰富、实践性强的新教材
要培养实用型人才,教材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案例丰富、实践性强的教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截至2010年4月,我系已经出版了具有实践性特色的教材15部,其中有4部教材先后获得省高教学会的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2009年5月,由我系周洪玉教授牵头,清华大学出版社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承办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我院隆重召开。大会以“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系列教材”为主题,确定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成员名单”,我系周洪玉教授为编委会副主任,高巍巍为委员,马宪敏任编委会秘书。会议在我院的召开,促进了我院在计算机专业教材建设方面的层次提升。2010年,我系计划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电子商务》4部计算机教材。
今后,我系将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各种创新教材。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2.5教学与企业同步,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改革
建立稳定、高质量的实习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需要[4]。我们充分发挥独立学院自主性较大的优势,与企业合作,让企业成为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基地。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实际技能,积累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几年来,我们陆续与北京科瑞集团、北京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北软教育)、沈阳东鹏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大连海辉、大连华信计算机新技术培训中心、联想阳光雨露等多家机构确定了合作办学模式。2009年,是我们校企合作工作推进较快的一年。2009年4月,学院及我系相关领导与“北软教育”洽谈校企合作事宜;2009年5月,我系派教师参加北京市服务外包企业协会信息服务业大学生实训就业研讨会;2009年7月,我系教师带领2006、2007级的40多名学生到北京联想等IT名企进行为期4天的认识实习;2009年9月,学院教务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及我系的相关领导对沈阳东鹏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并洽谈合作事宜。目前,经过多方努力,200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有21名学生参加了我院与北软教育合作的国际IT人才实训班课程。
3形成有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我们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个培养方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紧紧围绕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开发、数字媒体技术等6个专业方向。我们对每个专业方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广泛的社会调查,确定了该专业方向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程,围绕职业核心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使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有比较明确的岗位目标,形成了每个专业方向鲜明的专业特色和目标定位。每个专业方向都有相对应的合作企业可以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并推荐就业。
3.2形成校企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
我们把课程教学计划分为3部分,第1部分是专业基础课;第2部分是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程,这一部分课程有明显的专业特色,为各个专业方向开设,紧紧围绕该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为第3阶段的岗位课程和项目课程打基础;第3部分是岗位课,我们也称为企业合作课程,是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校企合作企业的置换课程。这一部分的课程是我们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一般由企业负责置换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负责安排置换课程、进行技术课程强化以及软件项目开发的综合实训。
3.3形成专业体系的师资培训
教学改革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目前我系承担专业课程主讲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有待提高。教师中能够满足实践实训的人员总体上比例不高,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主要是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校企合作的合作模式为我们形成专业体系的师资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合作方企业负责为其指定的置换课程教师提供师资培训,并为其他每门专业技术置换课程提供培训。同时,我们选派优秀的年轻教师去企业参与项目的实际开发工作,提高教师的实际项目开发能力。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同时,我们积极与省内的企业与科研院所(如哈尔滨锅炉厂、黑龙江省计量检测研究院)合作,创造机会使青年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科研项目中去,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
我系在对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走访和经验总结,对我们数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了相关的计算机类课程,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4结语
今后,我系将在学院“125”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对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融“专业兴趣”于校园文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实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参考文献:
[1] 吴振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2):17-19.
[2] 余波,覃业梅.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0):35-37.
[3] 于延,王建华.校企合作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5):47-59.
[4] 杨爽,王忠民.计算机专业多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5):92-94.
Research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GAO Wei-wei, MA Xian-min
篇12
一、如何实现“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培养方式
为实现“明确一个培养机制(订单培养)、取得两张证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三方(政府、企业、家长)满意”的社会效应,需要不断修正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基于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将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都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做到专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要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地方本科院校在设置新专业时,应考虑社会市场的需求,未来行业的发展,其知识结构应具有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其次要修订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区域、行业发展,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部分专业课程可以考虑开展校企共建, 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计划修订完善工作,融入必要的职业元素和质量标准。这样,人才目标明确, 既符合当地行业人才需求, 又与学校办学定位吻合。第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室建设,使现有实验室的设备数量与种类配备及综合利用更加科学合理,以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对目前在岗的实验员进行强化培训,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验室硬件建设上,学校每年将拨专款100万元用于改善和增加设施。
二、建立、巩固并发展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
一方面,走有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唯一出路。在完善现有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开拓不同类型、适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实训场地、设施设备,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比例。
另一方面,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培养“双师型”,积极选派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实践基地等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教学、技术指导、技能培训等工作,在实践中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并帮助企业解决操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从事科研开发、指导学生实训、参加实践锻炼、参与行业、企业的科研创新和技术培训的工作中,可以了解掌握生产第一线的最新信息,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以及业务水平,又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有助于教师成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人才。
三、建立具有本校特色化学专业的教学体系
根据我校化学学科人才培养要求,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以切合实际应用为主旨,使人才培养目标充分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满足企业用人的实际需要。结合学院培训资源现状,优化组合教学体系,从能力本位出发改革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改革过去实践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化学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积极做好教材建设规划,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教材。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注重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术操作能力的考核。特别是要加强日常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检查、监督、考核、评估以及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的考评。从而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教学督导体系。
四、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尽相同,需要逐步探索和实践,并且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是发展和辨证的关系,需要不断发展与改革。黑龙江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在促进校企合作对本专业学生培养的改革,包括培养模式的转变、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习实训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的提升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然而,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离现代社会和时代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基金项目: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校企合作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交教研1202-25)
参考文献:
篇13
LV Yan-fang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Abstract】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being concerned by world-renowned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mprov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providing a platform of postgradua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uilding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team to provide interdisciplinary academic exchanges, and financing outstand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hort-term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projects.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tegration; Training
协同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体现了各学科领域整合的发展趋势。单向创新不能充分体现创新发展的多维知识结构。多学科交叉和整合研究成为各学科学者倡导的、突破学科边界的合作研究方式和新思路[1]。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知识结构应兼具复合性、层次性及应变性等多元化特点。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世界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等学府中探索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不仅符合科学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是各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竞争力、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途径。
1 培养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理念
学科交叉与整合已成为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近年来,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逐渐呈现出科学化的发展态势,研究问题本身要求多学科知识架构。而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数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整合的现象愈加明显。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在经济学领域里不可能仅凭单一知识,说明某个理论正确与否。经济学有必要借助于数学这一较为严密、精确、实用的思维工具。数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现实生活等领域的应用构成数学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数学模型在研究经济规律中的巨大威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边际与弹性分析、聚类与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增长、经济控制、博弈论模型等都是利用数学工具来解释或解决实际经济问题[4]。数学方法不仅能分析经济关系和现象的数量方面,而且可对经济现象进行质的分析[5]。然而不是所有经济学思想都可以数学化,很多高深的经济学思想是不能转化成数学模型[6]。科学本身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数学在科学研究中存在一定的限度[7]。正确发挥数学在经济学的教学根植于对经济学数学化问题的深入理解,掌握教学中数学使用度的问题[8]。由于定量分析方法依赖于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的载体[9]。高校教师应正确地灌输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思想理念,应注重培养研究生更新知识结构,调整智力结构,将不同学科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2 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加速,世界上许多难题无法仅凭单一学科有效解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某些重要问题,在内容和方法上已超越单学科的界限,覆盖多学科知识体系。众多问题自身兼有多学科领域的跨越性、相融性特点,严格的学科间划分及分界日益被打破。当前科学技术的突破和重要科技成果的创新,荟萃了多学科渗透融合的成果。传统高校各学科之间泾渭分明,难以共享教学及科研资源。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过程中,应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整合与优化课程结构,融入各学科特色与优势,设计与制定课程名称与内容,共享开放式跨学科资源,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院选课。
3 提供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
研究生群体作为科学发展的后备力量,如果能正确引导、协同创新,扩大研究视角,加强培养机制,将来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高等学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校设置的学科进行整合,建立文理学科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为实质性的文理、多学科交叉整合研究提供平台。利用多学科交叉整合优势,为研究生创造灵感激发、思维互动启发的有利平台,提供学生的独立实践过程,确保研究生在创新实践中的自由发挥留有一定空间。通过协同创新基地的平台建设,使研究生掌握跨学科领域先进、前沿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协同创新能力。
4 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
利用学科集群与整合优势,对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和科研较为突出的研究生,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以往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以院系培养为主,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组建跨学科培养的导师队伍,安排好各位导师的职责分工,集体参与指导、培养研究生。根据培养目标与方案,突破以往仅局限于院系结构的培养模式设置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从而对加入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研究生在导师配备、课程选择、科研指导、论文设计等方面,建立灵活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5 提供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
跨学科交流可以创造学习、交流氛围,是推动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各院系应高度重视如何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模式。围绕理论、方法及学科前沿定期举办知名专家学者的“跨学科学术沙龙”、“专家论坛”等,开展跨学科学术探讨与交流活动。这种内容丰富多彩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拓宽了研究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多学科知识的挖掘能力,多学科热点问题的捕捉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
6 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短期跨学科研修项目
为了促使研究生学习更多的跨学科知识,以及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跨学科知识,实现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学校可选拔优秀研究生,资助他们到国内外进行短期研修。利用国内外跨学科优势资源,开拓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也可为研究生提学研合作平台,与校外多家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
7 开展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
在协同创新理念下,为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学以致用及充分挖掘学生创新能力,深入了解跨学科专业前沿动态,扩展和提高研究生能力,财经类高校针对经济问题的技术和方法处理,如委托问题、连续公共物品的私人供应、税收垄断者的动态最优化、企业的最优投资路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均衡、最优社会储蓄行为等,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研究生可自主选择灵活多变的研究方法,诸如线性及非线性回归、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最优规划、博弈及决策、埃文斯模型、乔根森模型、拉姆齐模型、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等,对某一经济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方案,参与学校举办的竞赛活动。学校根据研究生提供的解决方案,评选出不同奖励级别。为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除了精神上的奖励之外,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通过开展跨学科知识的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及调整知识结构,培养具有牢固宽广的跨学科理论及应用能力。
8 实施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
目前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主要选择一位指导教师。这位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及论文设计、撰写等。受制于国内整体科研形式及水平,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基础,绝大部分导师在某一学院任教,专注于某一具体学科的某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因而研究内容及方向较为固定。由于学科之间壁垒,与其他学科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叉与融合,教师之间实质性的学术探讨、交流与合作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培养。对跨学科研究生各院所可尝试在不同学科及专业导师指导下实施联合培养机制,由一位指导教师作为主导师,其余导师为副导师,博采众长,达到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目的,保证研究生获得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提高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论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多导师联合指导更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利于实现个性化与多元化教育,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包水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解读和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5):46-52.
[2]庞坤,李秀林,李明振.大学数学建模方法的有效教学策略[J].求实,2010(S2):251-252.
[3]勾立业.高等数学建模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周祖亮.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商场现代化,2008(12):384.
[5]屈力进.论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7(9):147.
[6]姜桂芝.浅谈经济学的数学化[J].现代企业教育,2007(1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