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化学中明矾的作用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化学中明矾的作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化学中明矾的作用

篇1

一、多用试验,加强生活素材与化学知识的联系

试验是化学教学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项目,通过试验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丰富课堂的素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解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另外通过试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素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多为学生创设试验场景,来让他们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在试验的过程中也尽量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以便能够加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比如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试验:大家注意观察过牵牛花吗?牵牛花在一天之中会变好几种颜色(导入相关的图片),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学习了化学之后,我们就能够很好的进行了解,甚至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天气状况、时节来预测牵牛花的颜色!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分析:1、牵牛花中的色素(花青素)会随着外界酸碱度的变化而变色,一般情况下,牵牛花遇碱会变蓝。当然,不同的条件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因为在高浓度的酸碱作用下,花青素会发生水解。2、运用化学反应的角度讲,牵牛花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和石蕊有点像,所以也会遇到酸变红,遇到碱变蓝。光照:花青素合成需要光诱导,强光下花青素合成旺盛;光质:对于牵牛之类的植物来说,紫外光有利于花青素合成;温度:低温有利于游离糖积累,促进花色素形成,会使花色变深;糖类:是合成花色素的能量来源,也有调节渗透压的左右。光合作用可能有利于糖积累;其它因素:如PH值较高时,花青素为蓝紫色,而PH较低时为紫红色,牵牛的花期大概就是一天,随着花的成熟PH会升高,颜色变深。通过这样的试验引导教学,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小小的牵牛花也有这么多的化学原理啊!提升他们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化学、运用化学的习惯。

二、设置问题,通过生活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带着目的进行学习,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特别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如我们常见的油条,只是一点面,丢进油锅里面就变得又粗又长,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的信息,自己分析其中的可能性,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一个周后,学生就将各自的调查结果说了出来,有的说炸油条的面里面放的有碱,有的说里面放的有明矾,有的说放的有盐……在分析阶段,有些学生就说可能是热胀冷缩,面在油锅里受热,就膨胀了;有的学生说一般的面放进去也不会变的那么大啊,肯定是明矾和碱在发挥作用……看着学生的回答一步步接近正题,我也感觉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我就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学习:炸油条的生面里预先揉进了食碱和明矾,早点铺师傅说的“一碱二矾三盐”指的是,每七斤面配上一两食碱、二两明矾和三两盐,便成炸油条的生面了。这三种化学角色各有各的作用:盐使面有咸味并变得柔韧,明矾是硫酸铝钾,具有酸性,在滚烫的油锅里,它和食碱起化学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泡,气泡受热急剧膨胀,使油条迅速胀大。一两食碱和二两明矾可以生成约14升二氧化碳气!沸油二百多度的高温,又使它的体积膨胀一倍多,所以,新炸的油条疏松多孔。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分析,既能够提升他们的调查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更进一步拉近他们与化学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化学知识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案例,通过时事新闻来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

在笔者看来,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培养。培养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矛盾来进一步深化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学习。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往往就喜欢给学生讲一些时事案例,在丰富学生知识积累、拉近学生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让他们发现其中的化学原理与化学现象,再引导他们进行相关内容的分析,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例如,有一报纸报道:有一下水道发生了爆炸,所炸之处,下水道盖全部被炸开,并一直炸到一学校的校园内,并炸伤几名小学生及路人。据事后调查,这是一起严重事故:有一名从事灌装液化汽的人将罐内残留物倒入了下水道,后又遇到有人丢烟头掉进了下水道而发生了这起爆炸事故。学生阅读后,深感生活中化学知识无处不有,加深了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都应验纯”的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对我国很多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这里,可以进行知识拓展,设计一个“点燃不纯H2”的爆炸实验,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验证获得为什么会“爆炸”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探究的内容是“怎样预防矿井的爆炸事故发生?”学生会感受到搞好矿井的安全是多么重要,也使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增添了一份责任感。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学生有一种新鲜感,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因此,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创新情景,非常方便,而且教学效果好。让学生在了解时事政治之余也更好的学习到了一些化学知识,同时对于学生的相关的事故防范、灾难救急知识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途径。

篇2

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已是必然,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越早越好,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应特别要注意素质教育方面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利用课本资源,灵活性、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较为丰富,认真抓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也可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

一、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强调观察、实验、思考、理解、应用一整套环节。但观察和分析是最简便易行的,且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

例如:在课堂探究实验中,课本展示了用红磷燃烧来探究的三大实验,如图1。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氧气,导致水倒吸入集气瓶约占剩余体积的1/5,分析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约占1/5的事实;利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得出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物质总质量,得出所有化学反应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事实;比较铜片上的白磷、红磷,热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的现象,分析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三个条件共存的事实。

通过课本的探究实验可以使学生认真观察现象,灵活运用化学原理解决问题,起到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作用。

二、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初中化学课本中对学生实验十分重视,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初中化学三大常见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粗盐提纯的实验(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了各种化学仪器的使用,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得到新的物质,掌握了研究化学的过程与方法。

课本中还安排一些家庭小实验,利用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诱发其创造力。例如:自制简易净水器、探究鸡蛋壳的成分、探究铁钉锈蚀条件、自制明矾晶体、自制汽水、自制酸碱指示剂等等。让学生感到化学世界妙趣横生、实验成功后的兴奋,往往会出现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等,起到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作用。

三、培养辩证分析的能力

初中化学课本中有许多辩证的观点渗入教材,学生可以从中学习用辩证观点分析问题。

例如:酸、碱、盐的溶解性,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溶于水、有些物质微溶于水、有些物质难溶于水。而且在同种的溶剂中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的溶剂中同种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同一物质在同种溶剂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其溶解度也不同,有些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有些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描述物质溶解性,一定要看清楚前提条件。

篇3

2.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对水中悬浮杂质进行吸附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3.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也可吸附溶于水的有异味或有颜色的物质。

例1 2007年3月22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下列除去污水中臭味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搅拌 B. 吸附 C. 静置 D. 过滤

解析:本题以第十五个“世界水日”为背景,考查了污水的净化方法。除去污水中臭味最有效的方法是吸附。

答案:B。

二、过滤

1. 适用范围: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净化方法,也可以除去混合物中的不溶性杂质。

2. 实验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和滤纸。

3. 过滤操作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中部;玻璃棒轻靠(靠近)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尖嘴紧靠烧杯内壁。

例2 如图为过滤装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摇?摇 ?摇?摇,b?摇?摇 ?摇?摇;

(2)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摇 ?摇?摇?摇;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摇 ?摇?摇?摇。

解析:过滤是初中化学中的基本实验技能,本题考查了仪器的识别、仪器的作用、实验失误分析等内容。a是铁架台,b是漏斗,在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而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损、过滤器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盛装滤液的烧杯不洁净等。

答案:(1)铁架台,漏斗;(2)引流;(3)滤纸破损(合理皆可)。

三、蒸馏(煮沸)

知识要点:蒸馏(煮沸)是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净化程度相对较高。

例3 有人用下列方法除去硬水中某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降低水的硬度,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

A. 煮沸 B. 静置 C. 过滤 D. 加盐酸

解析:要除去硬水中某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降低水的硬度,静置、过滤、加盐酸等方法并不能使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除去,正确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或煮沸)。

答案:A。

四、杀菌

知识要点:自然界中的水一般会含有细菌、病菌,可加入适量的化学药物进行杀菌,如漂白粉、氯气、二氧化氯等。

例4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篇4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而课外实验是课堂实验的延伸和拓展,所以我们教师在上好课堂实验的同时,还应重视和上好课外实验课。课外实验有其很多优点,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和教学进度的约束,拓展了教材资源,为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其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活跃学习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开展化学课外实验教学呢?下文笔者谈谈几点粗陋的见解。

一、开展课外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现象千变万化,化学过程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而且课外实验内容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选择实验内容时要注意它应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1)选择的内容与学生在课本学过的知识有紧密的联系,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导实践,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选择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 (3)选择的内容为化学上的一些难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使命感。

化学课外实验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可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地进行设计。例如,对一些趣味性的实验,可用魔术的形式进行,使学生的趣味和求知欲大大增强,效果会更好。另外,有的演示实验改换一下形势,既可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又能应用于课外实验。

课本上一些选做实验也可以安排为课外实验。例如,做"明矾净水的本质探究"实验,首先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明矾溶于水中会解离为K+、Al3+、SO42-。接着做出假设:可能是K+或Al3+或SO42-有净水功能。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做KCI、K2SO4、AICI3,、Al2(S04)3能否净水的对比实验,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既能明白明矾净水的本质,又能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的PH值"等一系列实验。

二、拓展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

在进行课外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现象中寻找规律,发现问题。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铁片与稀盐酸反应的演示实验,课后让学生探究在铁片与稀盐酸反应中出现的黑色物质成分。引导学生提出猜想:这些黑色物质是铁片与稀盐酸反应的生成物,或是过量的铁粉,或是炭粉......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过滤获得黑色物质,再用磁铁检验,或加入过量稀盐酸,或让其在空气中燃烧。最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黑色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不是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燃烧时发出红光,再用涂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黑色物质应是炭粉。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检验化学探究活动的结果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学会验证。对课堂教学中一些需要进行验证的结论或原理,可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验证。例如,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可用于灭火,但是不是所有燃烧都可用二氧化碳去熄灭,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可以补充镁可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实验。

问题情境:镁在空气中燃烧非常剧烈,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镁在空气中燃烧如何熄灭?

进行猜想:A可用水熄灭;B可用二氧化碳熄灭;C可用沙土熄灭。

实验验证: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镁,氢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镁可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2Mg+CO2 2MgO+C,二氧化碳不但 起不了阻燃的作用,二者反应还会生成可燃物C,继续燃烧,所以这时不能用CO2来熄灭燃着的镁;用沙土覆盖可使火熄灭。

实验结论:可用沙土盖灭,不可用水、二氧化碳来熄灭燃着的镁(从而得出:燃烧不一定要O2参加)。

这样的化学课外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学会验证,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对身边物质的认识,使学生建立将所学知识与运用到实践中的意识。

三、提倡家庭实验,扩充实验机会

家庭实验是一些小型的,易于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外实验。例如,鉴别厨房里的食物,如食盐,白糖等白色固体,白酒、水等液体食物。鼓励学生综合分析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采用简单的方法去鉴别,并写出实验方案在班上交流。开展家庭实验,可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验机会。每次布置家庭小实验,都应启发学生按照"确定实验内容--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展开实验--结论与评价"的步骤去思考和进行实验。为了解决实验用品问题,教师可发动学生筹建"化学微型实验箱",收集(或购买)生活中可以用于化学实验的用品,如蜡烛、火柴、食盐、食醋、铁钉、铜丝、锌片、碳棒、磷肥、碳铵等:指导学生选择仪器、试剂的代用品,如用塑料小勺代替药匙,眼药水瓶代替胶头滴管,注射器代替反应器、量筒及暂时储存某些易挥发、易变质试剂的容器,医用青霉素小瓶替代试管、广口瓶,以点滴板充当微型实验的主要反应容器等;用食醋、土豆等代替酸、淀粉等化学试剂,用植物的花瓣自制酸碱指示剂。部分实验所需的难以筹集到的化学试剂可由实验室提供,如pH试纸。学生在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培养了节约的意识,为了弥补个体思维的局限和力量的不足,可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讨,一起动手完成家庭小实验。教师定期检查落实,对好的及时肯定,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

实践证明,凡能坚持做家庭小实验的学生,其综合素质都有相当大的提高。

篇5

一、创设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意义

创建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提高教学水平与效率,通过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融合进行教学,将抽象、复杂的化学知识直观化,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轻松理解化学知识,强化学生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创建初中化学教学情境还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完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动能性。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很多初中化学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依然根深蒂固,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成绩,习惯制定教学目标,采用“一言堂”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并且在课堂中讲解的教学内容往往和应试考试的知识与技巧有关,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容易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以及应用能力。初中生面临中考的学习压力,课程安排十分紧张,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容易让学生厌倦、疲惫,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也会日益下降。所以,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需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化学教学课本中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单一

就目前我国化学教学现状而言,化学教师只注重学生解题能力、技巧的培养,在教师授课结束后,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一般都会为学生布置很多的练习题,让学生趁热打铁,巩固学生当堂所讲的知识点,但向为学生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还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厌倦。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是由于教师教学过于照本宣科,实际生活与教学相脱节,课堂气氛死板,缺乏生机,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三)没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化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化学知识,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生活中常见的教学资源,比如铁锈现象、明矾能够净水,初中生刚接触化学学科,学生认知不足、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性,以及学生学习状况,拓展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求知欲,不应该只依赖于课本教材,这样会丧失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创设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的关键,只有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动力,因此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更自主地参与到生活化学习之中。想要在生活化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必须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让教学更有亲切感。如何引入生活元素,激发学生自主性,具体教学措施如下:第一,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初中化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用生活化教学形式,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带入实际的化学课堂之中,让生活常见的化学知识与化学教学相融合,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关于化学的知识,比如,活性炭、木炭可以用于制糖工业和防毒面具中的滤毒罐,金刚石是用于制钻石、钻探机的钻头等,这些都属于化学知识,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初中化学知识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将生活术语科学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教师在备课时,会提前制作教学方案,在制作过程中,要把生活中的化学术语融合到教案里面,让教学更加接地气,增加学生探究欲望。

(二)利用科学技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为学生营造宽松、舒适的教学氛围,具体从以下几大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很多化学实验操作难度大,操作流程复杂,并且危险系数大,这时候就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化学知识,比如钠、钾、白磷、红磷都是易燃品,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价是易燃品,与淀粉混合会发生爆炸,氯化钡、氨气、硫酸铜毒性大,在实验室和教学中操作有关的实验,危险系数较大,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这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观察实验中发生的实验现象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化学知识,加深学生理解,减轻学习困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在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分子与原子”相关化学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化学实验的真实过程或者相关图像,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能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快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有趣味性的化学课堂,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成长与学习。第三,多媒体技术能够化繁为简,在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课件时,可以从各方面、角度向学生演示实验的具体细节,还能够节省学习时间,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创造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比如在让学生学习“质能守恒定律”这一课的概念原理课时,教材课本中的化学知识理论性知识过多,单纯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能够化繁为简,将教学内容具象化,加深学生理解,让学生轻松掌握相关化学知识。

(三)结合社会热点,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随着科技突飞猛进地发展,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之中,我国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时代,在信息化背景下,化学教学也要跟上时展潮流,做到与时俱进,不应该完全依赖于课本教学内容,要将教学内容和社会时事热点进行有机结合,进行辅助教学。或者讲述趣味性故事,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燃烧与灭火”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讲解《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故事片段,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搞得落荒而逃,使用燃烧的三个条件回答以下问题,周瑜使用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够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什么?为学生创建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四)合理布置课外作业,提高学生能力

布置课外作业,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能够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作业布置环节,合理并科学地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对课堂中讲解的化学重点内容进行充分消化并吸收,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合理控制作业量,不能布置过多,太多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疲惫,应该劳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学习与成长,而太少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和其他文化课程教师相互配合,对学生课外作业进行科学的配比布置,强化学生认知,开阔学生眼界。最后,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化学任务,并不能够按照传统的作业模式进行布置,在布置作业时,不能只让学生不断地练习习题,还要让学生在生活与大自然中感悟,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科学地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提高学生自主动能性。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在教师为学生讲解完本课的知识以后,教师除了要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理论知识,还要为学生布置实践性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净水器,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化学能力。

(五)联系日常生活情境,提出生活化化学问题

化学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运用课堂所学化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作用,通过教师的科学的引导,将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向学生提出生活化化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生活,并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化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里许多现象都和化学脱离不了关系,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进行教学,并起到引导作用,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认知,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增强学习兴趣。为学生解开化学谜团,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自主研究与学习,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把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想象力与创新力,还能够促使学生对化学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化学课本中的生活素材,优化学生思维模式,能够活学活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课本,创建生活化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课时,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现象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运用“冰川融化”“地球变暖”“温室效应”的话题,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碳进行了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让学生了解碳酸根的物质和相应的酸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提高学生利用生活常识的化学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求知欲望和自主探究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化学教学也迎来了巨大挑战,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沉浸在化学知识的探索之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首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为学生创建良好情境,加深学生认知,开阔学生眼界,引入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科学技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合理布置课外作业,提高学生能力,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光发.浅谈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8(29).

[2]苏丽芳.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黑河教育,2016(4).

篇6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学生从头到尾才能都处于兴趣的“撩拨”之下,学习劲头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支撑。

二、鼓励探究学习是改变学法的关键所在

学习方式有接受式和发现式两种,在发现式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了发现和探究。新课标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教学中,笔者大力提倡并鼓励探究式学习,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方法的关键所在。比如,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提问: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笔者鼓励学生观察思考,用讨论探究的方式去获得新知。看起来这似乎只是教学方法的差异,其实,教法的变化改变了学生的学法,主体性的突出也是教师新理念落实的具体表现。

篇7

1 关于“微课”问题的提出

2012年以来,“微课”已经成为国内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所谓“微课”,即“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越来越普及,微课程教学法也悄然出现。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在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把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通常以“微课”为显著特征)、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这三大模块划分为课前、课内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在课前学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任务单”的指导和“微课”的帮助开展自主学习[1]。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型,一般都倡导学生在家里自主学习,到课堂里内化知识、拓展能力[2]。新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自主学习过程的控制权转移到了学生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及学习过程教师无法面对面调控。因此,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成为微课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保证微课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呢?在关于微课的“自主学习”调查中显示:超过50%的学生表示“自律性不强,没有时间或不想学习”。因此,在微课课程资源设计的时候,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乐于自主W习,是判断数字教学资源是否有效和可用的关键因素[3]。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学者凯勒综合众多的动机理论,开发出了ARCS动机模型,关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该模型提出了动机设计的4个要素和激励策略[4],在国外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在初中化学微课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ARCS模型进行微课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理论研究

2.1 ARCS动机模型

ARCS动机模型是由凯勒[5]于1987年正式提出的一个关于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分别是:注意(At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动机激励策略的设计过程主要是围绕这四个因素进行,取四个要素的首写字母,简称为ARCS动机模型。注意,即要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和兴趣,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或任务;相关,即要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学习内容或任务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价值取向相关联;信心,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即学习任务要控制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满足,要使学生体验到完成学习任务的满足感或成就感,即评价结果要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和启发性,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在这4个要素的基础上,ARCS模型给出了指导性的设计策略,笔者将ARCS动机模型的设计策略应用到初中化学微课的设计中,如表1所示。

动机模型与微课设计的质量紧密相关,微课设计的质量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密切相关。因而对于教师如何在微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如果能综合运用ARCS动机模型进行设计,以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注意、让学生发觉学习与他的生活切身相关、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建立自信、最后让学生获得成就与满足。通过这样的微视频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6]。

3 ARCS动机模型在初中化学微课设计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3.1 ARCS动机模型下的知识传授型微课设计――“溶解度”案例分析

篇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化学世界的奥秘,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化学作为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在联系生活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它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初中和中职学生来说,实验和“魔术”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那充满想象的实验激起了多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让无数的学生都痴迷在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因此在初中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作为中职化学教师,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这点优势,上课尽量设计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将抽象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初中课改下的实验教学,要求教师应转变传统的实验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这与新一轮中职课改的要求是很相似的。

传统的化学教学以教师的“授”和学生的“受”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自主实验和学生的直接接受为主,部分教师甚至不做实验,直接引出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学生跟着抄写下来,回去后死记硬背。这样的课堂,做实验的是老师,讲课的是老师,知道现象的实际上也是老师,得出结论的还是老师,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动手的机会,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这种接受式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丧失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将化学与文科等同起来,认为这也是一门靠背出成绩的学科,一段时间之后,不少学生就开始对化学失去兴趣,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其实,就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他们正处在好动的年龄,他们对一门新的学科和实验是充满好奇心的。“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对于实验现象,干巴巴地讲解和生硬地强迫他们去记忆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有演示实验的话,按他们的话说――看着就觉得好玩,而且对于实验,好动的他们绝不希望仅仅是充当观众,他们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动手试试,亲身体验实验成功的那种乐趣。这一点从平时的教学中是可以发现的。以上的情况在中职化学教学中也同样存在。所以我在化学的第一节课上都会强调以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除了几个比较危险的外,其余的都让他们自己举手上来做。因为这些实验我们每年都重复做,有些教师都懒得做了,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实验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每个实验都充满了神秘感,让他们做,效果就不同了。在课堂的演示实验中,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手,那种期待、那种怕被其他同学抢先的表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经过一番实践后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其可信度和印象肯定是机械式的讲授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作为新一轮中职课改实施者的教师,我们应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要为了多省下几分钟赶进度而省略掉实验不做,否则实验就失去魅力了。相反,应该以演示实验或学生探究实验为主,能演示尽量演示,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使我们的化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这样也才能与初中课改的要求一致。

二、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除了结合实验外,还应结合学科特点,多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相关的生活经验加以引导、强化,同时应注意与初中知识的衔接。

初中课改的要求之一就是――知识点尽量能够贴近生活,并能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这与新一轮中职课改的要求也相当一致。对于一门学科,学生最常提的问题就是:学了有什么用?很显然他们还没有把学科和生活相联系。对于化学学科而言,生活中处处是化学,对于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学生都略有所闻,比如:什么是白色污染,生活中的钢铁为什么容易生锈,“公害”,煤矿瓦斯爆炸,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和经常听说的,但是对于接触化学不久的学生来说,一句“为什么”就可以把他们难倒,他们似懂非懂,想解释可是又解释不出来。此时强烈的好奇心理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异常高昂,他们迫切希望能学好化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充分这些资源,多搜集和寻找与本节课相关的生活现象,让学生明白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比如教学《糖类》这一节,在探究糖及其结构和性质的时候,我由生活经验引入,首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称之为“糖”?接着深入引导学生思考:何为碳水化合物?再引入糖与生命的关系。这样不知不觉中“糖及其结构和性质”就已印入学生的脑海中。又如在教学《有机物》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联系初中《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知识,在初中的基础上加以展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教学《溶液》时,教师可与初中的《电解质溶液》相联系,同时可利用生活例子――酸性土壤的改良,治疗胃酸过多为什么可以服用斯达舒或胃舒平;对于《胶体溶液》可提出:明矾为什么可以澄清浑浊的饮用水?对于《三大物质》可提出:怎样吃才能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膳食平衡?每堂新课教师都应尽量去搜寻与生活相关的现象,让学生明白今天学的并不是纯粹在应付考试,而是在应用于生活。我也发现学生很喜欢上这种课,特别是后进生,对于他们而言,如果知识点和生活不相联系,即便是重点的知识,他们瞧也不瞧一眼,所以先上完知识点后再让学生去回答刚才课前提出的问题,这时候那些问题对于他们而言就小意思了,大家很踊跃地举手,都想把刚才想说又说不出的那些话给发泄出来,一人回答了,另外一个人觉得还不全面,还想补充……全班沉浸在学习的喜悦之中。联系生活,应用于生活现象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目的、学习的乐趣,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当然,教师在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解释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再找找生活中类似的化学现象,举一反三,并逆向思维,反思生活中另类的生活现象。

生活的化学现象都是取之于“民”的,但是教师的个人搜集和全班级的学生搜集相比,显然后者更有优势,所以教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借鉴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能搜集问题,而且在引导学生逆向思考的时候,对于某些重点知识,逆向思维可起到加深和强化学生印象的效果。

三、为了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课堂实验外,还可将实验延伸到课堂外,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课堂只是学生学习一部分,将所学的知识联系生活,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才是课改最终的要求和最终的方向,新一轮中职课改也与此类似,但更倾向于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中职化学教学也应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机衔接。因此要让化学服务于生活,就要保证学生学好全部的化学知识;而要保证学生学好全部的化学知识,就要保持学生不是只对实验产生兴趣,而是要对全部知识都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否则一旦碰到没有实验的微观抽象知识,那就没有人想学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学会利用生活中的物质,开发家庭小实验,学生对课外的实验兴趣是很浓的。例如探究生石灰(食品中的小包干燥剂)和水反应的实验,用不同颜色的花提取色素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制水果电池,自己配置缓冲溶液并检验它效果氮肥中含氮量的测定,蛋白质性质的检验,等等。对于抽象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知识,则可布置学生回去自制分子、原子结构的模型或模型图,使抽象知识直观化,这些课外小实验都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举办化学晚会、化学魔术表演、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学习园地等活动,这些课外延伸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做学习主人的乐趣,它们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等方面有其功不可没的作用,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想学、乐学。

以上是我对新课改后初中化学教学如何与新一轮中职化学课改相衔接的几点看法,我将在各位同仁的教导下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更有效地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建平.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3]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2009.

[4]罗红.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初探.九年级化学培训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5]惠文伟.农村中学课堂探究活动模式的探讨.九年级化学培训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6]谭欣.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成长.九年级化学培训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7]齐主编.化学农林牧鱼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6月,第一版.

篇9

螺旋式是阶段性、连续性和发展性的体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高中化学教材编写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坚持“学科结构”的原则,化学必修1与必修2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础性主要由必修化学课程来体现。而选修模块是在必修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让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选择性。高中化学必修与化学选修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学科结构体系,而这个学科体系是在初中、必修两个学科结构体系基础上螺旋式发展形成的,体现了课程的阶段性、连续性和发展性。

(二)高中化学教学的困境

螺旋式课程的一个弊端是课程内容过于宽泛又缺乏深度,一英里宽,一英寸深[1]。螺旋式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但一英寸深,一英里宽的知识,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螺旋式课程强调了学的需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但前后知识之间时间跨度大,对教学效果考虑不足。以往的化学课程更多的是具有直线型课程的特征,而高中化学新课程更多地具有螺旋式课程的特征。

新课程实施以来,一些教师不能准确领悟化学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上对知识的难度、深度控制失当,必修教学中试图一步到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接近高考要求,造成学生学习上的被动与困难,在选修教学时又常常是炒冷饭,更加剧了学生的学习障碍。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出现“高一的课像高三,高三的课像高一”的怪现象。不恰当的教学定位也造成课时不足,科学探究无法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成为空谈。部分教师忽视了高中化学各章节之间的联系,缺少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衔接,造成学生学习化学缺乏条理性、系统性,学生认为化学知识杂乱无章,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因此,做好高中化学模块教学的定位及各模块衔接教学可以有效破解这一困境。

二、高中化学螺旋式课程衔接教学的内涵

(一)衔接教学的实质

“衔接”本意指事物首尾相连。“衔接教学”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学方面的相互连接,即化学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相互连接。高中化学螺旋式课程的衔接教学是指对高中化学各模块的知识内容、能力要求结合课程标准进行全面整合,规划出适宜学生发展的各阶段内容和能力水平,适宜教师教学的各阶段的操作方法和模式,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科素养提供有效的学习机制。高中化学螺旋式课程的衔接教学不仅是指模块内和模块间知识上的衔接,还有学生学习能力上的衔接,更是学习机制上的衔接。

(二)衔接教学的原则

衔接教学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是指遵循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既指学科的逻辑系统,又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还指范围上的从窄到宽、深度上的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而实施的教学活动。螺旋式课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符合知识间内在联系和儿童的认知规律。但要把课程编排意图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不同模块的教学目标有差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不同的层次要求,在教学中应遵循层次性原则。螺旋式课程的方向是螺旋式上升,逐步深化思维的深度、拓展思维的广度,建构学科模型、实现应用情境的类化和拓展,实现螺旋式上升。

(三)衔接教学的类型

高中化学螺旋式课程的衔接教学从目标上分,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衔接;从形式上分,包括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高中化学各模块内的衔接、高中化学各模块间的衔接;从要求上分,包含初中化学已经掌握的水平、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高考化学要求的衔接;从主体上分,包含学生心理、教师心理的衔接,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衔接等等。

三、化学螺旋式课程衔接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科学地定位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

高中新课程必修课程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的是全体高中学生,它是有兴趣学习化学、有志于从事化学研究的学生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必修模块的教学需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它还为高中阶段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高中化学必修的教学定位应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的三维目标要求有显着的差异。如“认知性学习目标”的要求,必修阶段大多为“知道”或“了解”层次,“理解”与“应用”层次的较少。选修阶段要求上除一定量的“知道”、“了解”层次之外,“理解”与“应用”层次的数目增加,多于必修阶段[2]。在“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等方面同样要求“由低到高,由易到难,逐步提高”。高中化学必修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定位应与高考考查目标有所不同,在实施必修教学中应合理把握教材深度和广度。例如,必修2原电池的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是为了建立“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转化为电能这一观念而设置的,以原电池模型为例帮助学生建立能量转化的观点,它的重点不在于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更不是进行定量计算。虽然高考化学考查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电极反应、定量计算等,但是高考考的是《化学反应原理》要求的知识水平。在必修阶段如果讲到这个层次,显然违反了课程设置的初衷,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必修模块内的衔接教学应注重知识的生长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有关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是终结性要求,描述的是终结水平,即学习某一必修模块后,应该达到的水平。而教材的编写中,出于分散难点、突出重点等考虑,有时把某一内容分散到不同模块中(如苏教版中有关原子结构的内容),或分散在某一模块内。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知识的呈现次数、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难易程度,将其处理成不同阶段对应不同要求水平。螺旋式上升的知识点教学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 则,立足课堂,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衔接教学。例如,苏教版必修1中氧化还原反应呈现多次。第一次出现时要求判别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第二次出现时要求判别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会用电子转移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第三次出现时要求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每一次的教学都要紧扣教学目标,循遵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蹴而就。第二次教学时,第一次的要求就可成为学生课前准备的内容,通过学生回忆,适当的检测,为本段的教学奠定基础。教师通过模块内衔接教学的研究,加深对化学课程标准的认识,增强对化学学科体系、教材编写原则、教材编写用意等的认识,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中,逐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思维品质。

(三)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教学应注重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础性主要由化学必修1与必修2体现,必修1与必修2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知识内容的广度已经覆盖了整个高中化学。但基础性不等于内容的广度,选修化学在模块功能定位、教育价值、内容深度等方面与必修化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也要看到,从必修、选修到高考这三个层次在处理内容时的能力水平的发展性。

必修课程的基础性特征,决定了部分必修内容知识目标要求较低。例如,溶液显碱性、明矾作净水剂必修中只要求“知道”,在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盐类水解部分的要求是“理解”和“应用”。在选修教学中,将必修原有知识设计为教学情境,在原有知识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组织和结构下,同化或顺应新的化学知识,实现知识的生长。也可在新知识点学习后,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必修化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篇10

1.1现状

部分学校某些实验的完成率不高。在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版,下同)设置的58个[实验]中,完成率较低的[实验]依次为(按完成率由低到高排列,下同):

一些[活动与探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演变成“演示实验”,甚至由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探究,“活动与探究”沦落为纸上谈兵。教科书中设置的32个[活动与探究]中完成率较低的依次为:

1.2原因分析

一些教师认为“有些[实验]太简单,学生看看就知道了”,“做与不做,对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没有影响”;而对较为复杂的实验又不愿意花时间与精力去做,认为“用课件演示现象明显,方便”,“讲实验实用,同样能达到做实验的效果”;“有些实验经常不成功”从而被“讲实验”取代;有些实验“缺少器材”和“耗时过长”,因此不做。

1.3对策

要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初中化学教学是启蒙教学,不仅知识内容是启蒙的,处理方式也是启蒙的,思维模式更是如此。要通过加强实验教学,丰富学生化学表象[1]。要充分认识化学实验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面重要的、独特的作用,深刻理解、准确领会教科书中设置这些实验的作用,充分发挥教科书中[实验]、[活动与探究]等栏目的功能。

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完成实验。利用生活中常见用品和废弃品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 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2]。如让学生从家中带少许磷肥、碳铵,包括复合肥料到校就可以完成“探究初步区分几种常用化肥的方法”。

对实验个体逐一研究。一是研究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即实现实验装置从无到有的设计。二是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即在原有实验装置基础上进行局部或整体的改进,使之更加完善。如用圆珠笔中的弹簧代替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非常好。三是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的做法,指导与改善自己的教学。《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专业杂志每期都有实验改进方面的文章,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加以消化吸收。

扎扎实实开展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与探究】,以帮助学生掌握探究的主要步骤和科学方法。一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这是初中探究活动的开篇,教材编排的意图也很明确,它的起点非常低,来源于学生身边熟知的生活现象。二是“实验室制氧气及性质的探究”,这是第一个物质制备的探究实验,涉及化学的许多实质性内容,是培养和巩固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阶段。三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这个实验的综合性很强,是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提高升华的重要阶段[3]。对一些较为简单的[活动与探究],可以在老师的有效监控下,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通过分析、交流,得出结论,进而拓展延伸。如“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等。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与探究】,可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进行,在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设计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如“粗盐提纯”。

2丰富实验教学的形式

2.1现状

实验教学开展形式单一。以教师在教室里进行演示为主,占实验已开总量(下同)的81.55 %;一些教师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操作(学生演示),占14.96 %;“边讲边实验”仅占3.49 %,只是在公开教学或有人听课时才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每学年进行1-2次的学校占22.22 %,进行3~4次的占66.67 %,进行5次及以上的为零,还有2所学校整个学年没有做一次学生实验。

唯实验而实验。一些课堂中实验与教学内容脱节,不重视实验过程,为验证而验证;学生分组实验成为“纯粹”实验。一些学校为“节省时间”,将一些实验集中在一节课上让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变成“验证后的验证”。

对实验教学缺少研究。教研活动中几乎看不到对实验教学,特别是对具体实验的研讨。教师对实验的研究也只是研究中考命题走向、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等。学校、教师很少订化学专业杂志,绝大多数农村初中没有阅览室,教师很难利用专业杂志、互联网获取有关化学实验的研究成果。

2.2原因分析

一些教师认为教科书中没有了“学生实验”这一栏目,学生实验可做可不做。对边讲边实验的研究还仅限于感性的实践探索阶段,缺少对其性质、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理性反思,不能准确把握边讲边实验课的特征,因而实际教学中失之偏颇:要么像课堂教学那样滔滔不绝、娓娓道来;要么像学生实验课那样完全放开,失去主导作用。

2.3对策

充分挖掘验证性实验内涵,提升验证性实验功能。验证性实验不仅在于获得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或体验获得结果的过程。因为结果已知,若不再重视过程,就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也就没有发现的快乐,也就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

加强对“边讲边实验”的研究。边讲边实验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于一体,凸显了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顺应了化学教学由教室向实验室转移的趋势。一要对教科书中的实验进行再思考和再创造,从学生的角度对实验内容、仪器、试剂及其用量、实验操作步骤表述方法重新选择和设计,前瞻性地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实验能力差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操作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如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边讲边实验,改成在白色点滴板中进行,快捷简便,现象显著,还可节约试剂用量,符合当今实验微型化的倡导。二是切实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请教学骨干上示范课,年轻教师上汇报课,着力研究“边讲边实验”,在实践和交流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3 提高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

3.1现状

一些教师对实验操作步骤不熟悉,操作细节不规范,实验后处理不到位。2009 年江苏省“四配套工程”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盐都区初赛中,在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有19位老师(共有28位教师参赛)认为铁丝须用砂纸打磨,有4位参赛教师将铁丝向瓶中伸得太快,3位老师将铁丝向瓶中伸得偏浅,导致现象都不好。在制取氧气、二氧化硫时试剂用量普遍偏多。一位教师制氧气时,所取高锰酸钾竞占大试管的一半,而实际上氧气的量只需收集二瓶即可。有9位教师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其水槽中的水都变成了紫红色。实验过程中,不少教师随手放置用过的仪器、试剂瓶,实验台面凌乱。实验结束后,一些教师对实验台面只是用抹布草草一抹,台面上水迹斑斑。

3.2原因分析

一些教师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很少学习,缺乏专业追求,专业规范有所淡化。平常教学中以“讲实验”为主,很少进行实验操作,直接导致教师实验技能下降。实验操作时图方便、省事,养成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如分液漏斗的活塞随手就开,用手直接取砝码等。

3.3对策

教师亲自准备实验,动手做实验。通过做实验,熟悉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操作技能。通过教师动手做实验,对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出确保实验成功并使实验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学方案,包括实验目标、策略、步骤、指导用语、注意事项、成功关键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到实验室上化学课

4.1现状

教师很少到实验室去上化学课。每学年到实验室进行课堂教学(剔除学生分组实验)1~2次的为7人,占总人数的9.46 %,3~4次为2人,占总人数的2.70 %,进行5次及以上的为零。

4.2原因分析

一是教师认为课堂演示实验较多,没有必要去实验室上课;二是农村初中几乎都没有专职实验员,实验准备的工作量较大,还要组织学生从教室到实验室;三是一些教师感到学校在实验室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上课不方便(或许学校领导认为多媒体设备安装在化学实验室易被腐蚀)。

4.3对策

到实验室上化学课。把实验室作为实施化学教学的主教室,就像信息技术课的微机房、体育课的操场一样去利用。目前我区农村初中都有1个标准的化学实验室(24组),能达到2人一组的实验分组,可以开展随堂实验课,组织边讲边实验或学生探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使学生更多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校要加强对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和投入。配备专职化学实验员,组织专业培训,落实相关管理要求和相应待遇。克服资金等方面的困难,确保化学实验的低值易耗品得到及时、足量的补充,为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物质保障。配备移动投影仪小车,方便一些教师在实验室课上使用课件问题,为把实验室成为化学教学主战场铺平道路。

学科教师构建学习与发展共同体, 全员参与,共同准备实验, 分工协作。上课教师可邀请实验教师或其他教师(听课老师)参与教学,配合自己指导学生实验。

到实验室上化学课,不仅仅是个形式,关键是要从心底里、行动上去重视实验教学,去改善、完善我们的工作。

5开放实验室,推动课外活动的开展

5.1现状

学生在课外从来不到实验室去。18所学校没有“化学课外兴趣小组”,2所学校的“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也只是建立在纸上,没有实质性的活动。教科书中设置的10个[家庭小实验]完成率都比较低。多数教师对其不作要求,少数教师布置学生回家做,但不作检查与交流,学生做与不做不知道,从而流于形式。

5.2原因分析

一是实验室对学生不开放,二是学生课外也没有时间去实验室。为了挤点时间复习迎考,一学年的教学内容要在一学期多一点的时间内教完,学生都在忙于中考中的“重点内容”的学习,哪还有精力与时间去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做家庭小实验。

5.3对策

开放实验室,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完成教科书中的[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部分,针对教科书中没有明确实验步骤,教师要作必要的实验指导,增强可操作性,提高成功率。要及时进行交流、展示和汇报[家庭小实验]进行情况,对实验装置(如自制的简易净水器)、 实验成果(如制得的明矾晶体、 叶脉书签)进行展示, 对实验过程进行现场演示(如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进行水处理、 石墨导电、制炭黑), 对实验过程中的疑问、经验、技巧等进行交流与研讨,进行实验报告展评等。

建立化学兴趣小组,以点带面,推动化学课外活动。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对化学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以实验室为基地定期开展活动。如对“制取明矾晶体”、 “制作叶脉书签”难度较高的[家庭小实验]进行专题攻关,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完成。

参考文献:

[1]柏品良.初三化学启蒙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8,(5):11~12.

篇11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去营造民主、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资料”、“讨论”、“化学·技术·社会”等栏目,同时结合当地的一些化学事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

如,“空气”这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许多知识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我想,是否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忆、思考,通过观察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呢?这节课,能不能试着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自己来学习呢?在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空气的信息,准备参加以“我所认识的空气”为题的课堂讨论.

本节课的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在创设了实际情景的前提下进行的,同学们充满激情的讨论、活跃的思维、高涨的情绪使得化学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教学过程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形成、更多的是对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品质的提升,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真实想法,让学生在紧张而饱满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我上的一节绪言课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教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教师不作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教师再制趣,只见他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教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红茶水变黑墨水再变回红茶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最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并强调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更加兴奋不已.接下来,教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人类认识化学的发展过程,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最后,我以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绪言课的教学.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转变学习方式,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1 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的构建与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学是围绕某些问题进行的,精心设计讨论问题也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适度性原则,讨论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不能太难,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太简单,否则流于形式.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阶梯性原则,不断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要考虑到小组内不同学生水平的需要,充分发挥互助合作的功能.

篇1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初中化学概念繁多,难理解,又相互关联,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同时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造成学生认知的障碍,往往使学生感觉到难以接受。因此化学概念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化学概念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化学概念恰当的心理表征。但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却看了到种种不能尽如人意的现象:课堂上把化学概念硬“塞”给学生,不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过分重视化学概念中定义的文字表述,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用大量的练习来代替对相似化学概念的辨析,不理解化学概念间的本质区别。

情境教学的倡导者Brown、Collin、Duguid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知识绝不可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 学生的生活经验,既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感性知识基础,提供化学知识建构的情境,又可以作为化学概念表征的原型,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作为化学问题解决的对象。为此,我们提出了“用‘实境’优化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实境”一词,语出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实境》,原是古典诗歌理论术语,指真切实在的境界。“实境”的要义在于自然天成,它是相对于非真实性的情境而言的,“实境”是指在真实情境中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规律的相应的教学序,并利用文本、动画、视频图像、声音、图片、语言等把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迁移到化学课堂中来。

一、用“实境”优化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下面以义务教育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一些概念教学为例,来说明用“实境”优化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1. 在“实境”中建立概念

化学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的“实境”入手,就容易找到揭示概念的突破口。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过滤”时,如果教师简单地把“过滤就是把固液混合物分离的过程,滤纸就是从悬浮物中有选择地滞留颗粒的纸”这一概念以及相关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往往会感到突兀、茫然。为此,在进行“过滤”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把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在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1:家里卫生间的地漏,就是一个把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装置。

学生2:不单是卫生间有地漏,厨房里更多,例如洗碗池里也有。另外,淘米用的不锈钢篮子,也是一个把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装置。

学生3:我补充一下,厨房里的漏勺中间有很多小孔,用来捞锅里面的水饺、汤团等东西的,原理和你们两人说的一样。

学生4:我上一次在宾馆看到一次性小纸袋包装茶叶,小纸袋就起到了把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作用。

在学生一一描述了“固体、液体分离”的“实境”之后,大家意识到:“固体、液体分离”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固体、液体分离即过滤”,它在生活中千姿百态地被运用着,而且生活中是根据固体颗粒直径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过滤器的。

这里,采用学生熟悉的“实境”启发学生回忆“固体、液体分离”,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突破口,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之间找到结合点,引起学生高度的关注,学生因熟悉的情境而生趣,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过滤”的概念,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容易理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2. 在“实境”中理解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激活和调动相关生活经验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建构。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溶液”概念时,如果教师简单把溶液的概念抛给学生,分析溶液概念中的关键词,然后让学生背溶液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此,在“溶液”概念教学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衣服沾了食盐、高锰酸钾、蔗糖、油污、泥沙等物质,根据生活经验,你准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衣服洗干净?”

就此问题,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可以用水洗去食盐,有的说可以用洗衣粉洗去油污……在学生争论不休之时,教师追问学生:“水在洗衣服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水能够溶解上述哪些物质?”当学生意见不一致时,教师让学生分组实验:取少量的食盐、高锰酸钾、蔗糖、植物油、泥沙分别加入到试管中,然后向上述五支试管中加入水,振荡,观察现象,并比较上述五支试管所得液体的异同。

学生1:上述所得液体都是混合物。

学生2:食盐、高锰酸钾、蔗糖能够溶解在水中,我们肉眼观察不到食盐、高锰酸钾、蔗糖的存在,它们在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学生3:植物油、泥沙不能溶解在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植物油浮在水面上,而泥沙沉入水底。

通过上面的讨论,学生很容易把上面的混合物初步分为两大类:“清澈的液体混合物”和“浑浊的液体混合物”,并引入相应的概念“溶液”和“浊液”。

至此,教师依然没有把“溶液”的概念告诉学生,而是继续实验,把“植物油”放到“汽油”中,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所得的液体是“溶液”还是“浊液”?进而让学生由“食盐、高锰酸钾、蔗糖能够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以及“植物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的溶液”概括出溶液的共同特点:“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并由学生尝试给“溶液”、“溶质”、“溶剂”下定义。

显然,上述过程中,教师没有孤立地来教授“溶液”概念,而是将“溶液”概念放到“生活中洗衣服”这样一个“实境”中去考察,通过“水在洗衣服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水能够溶解上述哪些物质?”的讨论、探究,让学生理解“溶液”、“浊液”在生活中的运用,并通过比较,形成“溶液”的概念,又为后续的“溶质”、“溶剂”概念作了恰当的铺垫。这样的设计,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理解概念的实际内容,从而抓住了“溶液”概念的“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本质特征。

3. 在“实境”中运用概念

学生掌握化学概念,不能停留在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给概念下定义、作注释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广泛应用化学概念,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加强概念教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用学过的科学概念来解决和解释实际问题,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及时巩固和深化概念。

在学习“乳化”时,教师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乳化”概念,学生依然不能对所学的概念融会贯通。为此,教师可以把“乳化”与日常生活中的“实境”联系起来,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让学生讨论,“衣服沾了油渍,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把它除去?”

学生1:用混有洗洁精的热水洗。

学生2:用洗衣粉洗。

学生3:用洗发液也可以洗。

学生4:用汽油也可以。

……

在学生就“洗衣服油渍的方法”热烈讨论之后,教师追问学生:上述方法的原理一样吗?

学生5: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易溶于汽油,利用的是溶解原理。

学生6: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而能够随水流走。

学生7:洗发液、洗衣液和洗洁精洗衣服的原理是一样的。

上述“乳化”概念教学,教师没有在“乳化”概念的定义上人为给学生设置学习障碍,而是把重点放在“乳化”概念的应用上。事实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目前的中考已经不再用考概念的定义方式考查概念,而是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运用概念的能力。教材中引出概念,不仅是为了知识表述的简约性,重要的是通过概念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知识的视野,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已经学的概念去理解新的事物,对化学概念做出合理的解释。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运用概念,这样才能使化学概念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二、选择“实境”应注意的问题

“实境”,既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感性知识基础,提供化学概念建构的情境,又可以作为化学概念表征的原型,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促进概念的同化,更重要的是“实境”可以作为化学问题解决的对象。教师要有效选择“实境”,努力让学生“卷入”化学概念教学之中。为此,教师选择“实境”应注意下列问题:

1. 共鸣。在化学教学中,所选择的“实境”应该是大多数学生确有体验的、易接受的案例,这样的案例要能引起学生共鸣、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学习“催化剂”概念时,我们可以选择“双氧水清洗外伤伤口”这一能够焕启学生回忆的“实境”,让学生知道:血液中存在着一种叫过氧化氢酶的物质,它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它能大大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外科医生正是利用病人创口血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加快双氧水的分解,从而使分解出来的新生态氧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所以,没有血的地方,一般不用双氧水作消毒剂。由此,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催化剂的内涵。

2. 简约。不少时候,我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而去挖空心思去寻找迷人的“实境”,结果却造成化学实验探究的失落,课堂教学的低效。因此,“实境”创设应适可而止,切不可在包装上盲目地花力气,相反,要追求“实境”的化学味,利用化学自身的魅力去打动学生、提升学生,提高化学课堂效率。如学习“水的净化”方法之一“吸附沉淀”时,有的教师播放“山区农村过春节用水保存年糕时加明矾”的视频,看上去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实质上远离学生的生活,并且这一“实境”不及“让学生向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并搅拌”来得简约明了。

3. 多样。课堂上,“实境”的表现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是故事实境、图片实境,也可以是操作实境、活动实境、信息实境和问题实境等等;“实境”创设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而且只有当学生主动地寻求化学概念的实际背景,才能为化学概念的应用找到生长点,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其应用价值,体会它的应用价值。如学习“中和反应”时,除了课本上提到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实境”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应用“中和反应”的例子。当学生能够想到“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人们在食用它时常加一些醋,以中和其碱性,使松花蛋味美可口”并当众表达时,其效果可能比教师讲述要好得多。

当然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各类“实境”不是彼此割裂而是相互联系,此类“实境”与彼类“实境”有交叉与重叠。在现实的化学教学中,应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选择创设利用各种“实境”,对其进行优化组合以取得教与学的最优效果。

总之,化学概念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告知、机械地记忆的过程。因此在化学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境”,让学生在分析、探索生活问题情境中意识到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定义新概念。

参考资料

篇13

案例:水怎样净化?

先让学生自学,然后由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验。

出现的问题有:

1、实验室的明矾是块状的,用块状的好还是粉末状的好,制成粉末状需要那些仪器,怎样操作;

2、滤纸怎样叠;

3、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为什么不要有气泡;

4、玻璃棒抵在那侧滤纸上;

5、滤液沿烧杯壁流下与滴下有什么区别;

6、玻璃棒引流比直接倒有什么好处;

7、为什么强调“二低”等。

出现的错误有:

1、铁架台面向听讲的同学或侧面;

2、滴管使用时候直接将空气挤入液体中;

3、润湿的时候没用废液桶接着;

4、直接用手赶气泡;

5、用手将滤纸取出等。

教师因地制宜处理好来自学生的错误,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中比较、分析甚至引发争议,让学生从错误中反思,并从纠错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现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动手实验和组装仪器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解决的问题

越多,积极性越高,掌握的知识也会得到升华。

二、学生做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参与积极性,保护自尊心,增强自信心。

每个人都会出错,问题越多,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就多,积极性就越高,尤其是学生站在讲台上,更容易被大家关注,台下的学生更敢于指出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同时我在教学中用开“绿灯”的方式对待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上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

这盏“绿灯”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学生做演示实验可以将错就错,正反对比,印象深刻。

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对于一些错误,笔者会让学生将错就错的做下去,然后进行对比。因为人们在摔倒,摔疼的地方记忆更深刻。

案例:

1、滴管使用时平放、倒放,观察结果

2、量筒读数,三人分别仰视、平视、俯视,对比结果

3、铁架台背向操作者(选用身高比铁架台上端略高的同学更好)

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过多,夹在试管的中部等。

5、蒸馏水的制取。用于冷却的水上进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