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随着国家对中职学校的教材改革,《哲学与人生》课也在教材的整合与提升过程中被中职学校作为德育教学必修课程供学生使用。它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既是对哲学课程的重大创新,也是发挥哲学指导作用和解决人生问题的体现,是中职学校一门全新的德育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程,教会学生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积极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哲学与人生》更新教育理念,更突出了职教特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该课程教学进行初步探索,已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知识亮点
在《哲学与人生》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创设自主学习氛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使每个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学习理论知识,并通过自身的理解牢牢掌握,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哲学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灯塔,学生有许多困惑,需要得到哲学思想的引领。哲学是点燃人生智慧的火炬,学生有必要掌握初步的哲学思维方法。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学习《哲学与人生》。作为教师,应从学生成才发展的终极意义来看待这门课程,而非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完成学校指派的工作。这样,教师就会有上好该课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会投入足够的热情和充分的精力去研究。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也不要气馁,更不能轻易放弃。在教学中,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内容,找出知识亮点,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所谓知识亮点,就是教学内容中内涵最丰富、意义最深刻、实用价值最大、表述最精彩东西。例如,教学“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及本质”时,运动、变化、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实质、量变的含义、质变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及方法论要求等知识点就是亮点。通过对知识亮点的突出,知识条理就更加明晰,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也得以改变。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要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就必须让学生求之于知,激之于情,强之于志,悟之于理,践之于行,养之于能。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脑,让其自由思考;解放学生的口,让其自由讲,让德育课真正“活”起来。
1.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青少年听课存在“以兴趣为主导”的倾向,对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比较排斥。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使用图片、音像资料等教学工具,将枯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渗透在具体、有趣的实际案例中进行讲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应时代潮流,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适时开展一些专题讨论,让学生通过对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事感悟对错,在潜移默化中校正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
2.采用问题引导法。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往往是教师根据教材提出问题,然后向学生灌输一个又一个的结论或规律。即使有学生发言,也是重复教材上的知识。这样,学生只能机械地储存知识,而无法能动地运用知识。因此,笔者采用“问题引导法”,即教师在讲课前先提出与本次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再回答。多数问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有的则是唯一的,学生可通过语言、形体、图示等任何一种方式作答。例如,讲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时,首先问学生:“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通过学生的讨论,逐渐引导他们理解。学习有方,学无定法,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符合自己年龄、学科特点及个性心理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可鼓励学生反思学习,最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就是要用哲学去引导学生的人生观,把哲学的思想与人生结合在一起。这是中职德育课程的创新,也是用哲学思想指导人生问题的体现。一方面,让学生学习哲学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以后人生的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例如,在《现象和本质与明辨是非》的教学中,共安排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10例,其中两个问题很好地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有机结合。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学会分清是非、区分善恶、辨别真假,做遵守纪律、知法守法的善良人。指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教材内容呈现多元化。《哲学与人生》教材从版面的设计到插图的安排都有很大变化,图文并茂、形式生动活泼,面貌焕然一新,教材的可读性、可教性得到大大增强。其中的案例教学有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和最具典型的哲理故事等,栏目设置丰富,有名人名言、精美插图、体验与探究,以及相关链接等,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运用教材中的体验与探究、拓展性栏目、方法性栏目、教材图片等教学资源,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进行多种探究活动。如果运用得好,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实行德育课改革后,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摆上了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可在该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注重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例如,讲授《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时,采用案例、讨论、合作、视频、故事等方式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谈感兴趣的人生话题,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性;谈社会热点问题,等等。加深对知识要点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总之,《哲学与人生》是一门对学生有重要意义的课程,自身也具有提高学习趣味性和吸引力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创新地运用教材,智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时时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会学生学哲学、用哲学、有人生哲学的准备,让每个中职生都有阳光人生、快乐人生、幸福人生、成功人生!
参考文献:
[1]杨化.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6,(2).
篇2
2《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的途径探究
2.1转变教学理念,找准教学重点
《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中,作为教师来讲,应首先转变传统的古代文学的教学理念,明确《古代文学与人生》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消化吸收古代文学作品,达到自身文学素养及整体人文素质能力提升的效果[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以下两方面深化教学质量:首先,以古代文学作品为主线,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古代文学作品虽然在语言表述,情感表达上较为隐晦艰涩,但其背后蕴藏的文化传承基因能够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情绪,教师应为学生开列相应的古代文学阅读书目,并做好相应的阅读辅导,通过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逐步提高其古代文学阅读鉴赏能力。其次,应围绕古代文学名篇,要求学生进行熟读及背诵。古代文学名篇中,往往涉及到较为深层次的人生感悟,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古代文学精髓,因此,教师应通过布置相关的名篇阅读及背诵任务,使学生能够将古代文学精华与自身审美感知及人生领悟相印证。
2.2丰富《古代文学与人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2.1采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习效果,《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其在讨论交流中交换彼此的感悟理解。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教师可以向学生设问:此诗具有哪种独特的艺术特征?诗人的心境如何?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可以得出诗歌带有的视听综合性及动静相衬的艺术特点,有助于学生由此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和人生感悟。2.2.2借助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带有视听综合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学的效果。《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有效消减学生与文学作品间的距离,增大教学信息量,通过视频、图片及动画展示等形式,还可以营造出独特的审美情境,从而使学生对古代文学内容理解更加深入透彻[3]。例如,张若虚所作《春江花月夜》,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借助视频及音频,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理解其作品内涵和审美意蕴。2.3完善《古代文学与人生》的教学效果考核方式:在《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效果考核上,应注重通过以下方式对其加以完善:第一,将试卷考核及平时课堂考核相结合。可参考古代文学课程试卷成绩60%+平时成绩40%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课堂表现、古代文学阅读量、古代文学作品背诵及写作情况等多个方面。第二,转变考核的侧重点。《古代文学与人生》考核应摆脱传统的名字解释、简答等题型设置,转而侧重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悟及审美享受,加大主观题型的比重。第三,将书面测试与口头表述相结合。其中,书面测试既包括试卷考核,又应适度拔高,如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理解,针对某一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小型论文的撰写。口头表述主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逻辑思考能力,以求达到《古代文学与人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篇3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93-02
有的人认为,哲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学起来没有任何的兴趣,甚至会从心理上产生厌烦的情趣,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一心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地领悟到哲学的魅力与意义,没有把哲学置于人生发展的层次来进行思考,更没有将哲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就是让广大的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哲学的魅力,将哲学与自我人生发展相联系,从而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践行哲学知识,感悟人生道理,明确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一、《哲学与人生》教材与教学的特点分析
《哲学与人生》是中职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版教材的编写更加贴合生活、贴合实际、贴合学生。在进行《哲学与人生》教材的编撰时,应充分考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身心条件的情况,以哲学为基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融入到学科之中,使学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做好人、走好路,坚持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编撰原则落实到实处。
2.《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要求老师跳出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材料中,知识点是教材编制的核心内容,学科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是编撰的主要原则,但是在新的《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编撰者摒弃了传统的编制原则,着重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要求作为编制教材的重要依据,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知识更加贴合实际社会发展的需要。
3.《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要求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善于运用教材。”我国新的教育标准要求,老师的教学不能仅仅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还要教育学生能学、会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意识,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一定要注重实践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
4.《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归属于德育教育范畴。这门课程从名字上看好像是哲学的课程,但是从实际内容来讲是属于德育教学范畴的,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课程有着一定的区别。《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的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模式,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增强对生活的热情,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能力与实际的差距,树立自信心、自强心,以更加热情的态度投入到未来的生活之中。
5.《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一般安排在职业学习学校面对就业的学期,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我国当前的中职院校一般采用的是2+1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第四个学期就开始要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选择阶段——就业或继续深造,这时让学生学习《哲学与人生》课程就是让他们思考人生的五大问题:人生选择、人生态度、人生实践、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从而使他们再一次地认识自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现阶段我国的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院校的《哲学与人生》课程是中职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现代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在人生选择的关口更好地认识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从目前来看,这门课程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最大化地发挥,这从根本来讲是主要由于我国教育制度方面存在偏差所造成的,也存在着一些主观的人为因素在里面。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的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足,思维理念存在偏差。虽然现代的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开通了《哲学与人生》教学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并没有被有效利用起来,很多学校最初只是为了不落后于其他院校,而“跟风”设立的这门课程,在后期的实践中,由于学校对于这些课程的投入资源不足,重视程度有限,没有聘用有力的教师来教学,使学生对于《哲学与人生》课程的重视力度也逐渐下降,最终导致这门课程没有有效地付诸于实践之中,因此也就没有最大地发挥出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
2.实践意识不足,思想行为有待规范。现在大多数的中职教师往往把哲学教育学习仅限于学会这个层面,缺少实践的意识和动力,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并没有把良好的哲学思想与技巧融汇贯通到教学工作之中,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甚至他们没有把正确的哲学技巧认识通过平时的练习课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这就使他们的哲学技巧认识始终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进一步的深入发展,也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进步。
3.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资源结构不合理。由于资金不足及专门人才招聘难度较大等原因,在很多的中职学校中,仅仅只有几个专业的哲学老师,他们要担任着全校成千上万学生的哲学教学工作,这不仅大大加大了老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还导致教学的质量不能够达到标准水平。因为教师的人数太少,他们一周中可能会对很多的学生进行数学练习教育,这会大大消耗他们的精力,以至于他们不能及时地发现某些学生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不能够对这些学生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导致哲学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有效提高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
《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方法,中职院校的学生在第四个学期就开始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关口——就业问题。就业难是目前我国的一个重要突出问题,很多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这样的尴尬境地。怎么使学生在这一困难的境地中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准自我的人生定位就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就承担着这样的重要任务,总的来讲有效提高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一切为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彰显学生的本位。中职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创新,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专门的技术性人才学校,因此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要坚持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中职教育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担当引导师的角色,摒弃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在《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2)在合作中学习,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中职院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一般都比较的差,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课堂学习时往往积极性不高。但是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却普遍较强,在活动式的教学课堂上表现非常的突出,且团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较强。这就需要针对中职课堂教学任务,摒弃传统的授教模式,多开展活动式的互动学习模式,引动学生积极地参与,使学生在团队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技能。
(3)注重研究性学习,增强参与哲学课堂的动力。在中职哲学教学课堂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真正学习到知识。因此,在《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有情境的教学环境,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和解决问题。
2.哲学即是生活,课堂教学要充盈生活气味。哲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是对实际客观规律的总结。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让学生在这一课堂中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身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课堂上一定要充盈生活的气味。
(1)课堂教学更加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现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材的编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鲜明的生活味,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地融合。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也需要围绕这一主题不断地进行教育方式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采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做到生活、学习相统一,知行合一,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2)让时政进入哲学的课堂,让学生充当自己的老师。时政问题是哲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时政学习使学生及时地了解社会动态、国际形势,在人生道路选择上能够充分地考量实际情况做出更好的人生选择。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之中,可以鼓励学生去主动地搜集一些社会上的时政热点问题和学校、身边发生的事件,让他们通过群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自我学习,锻炼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在积极主动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实践,体现活动意义。
(1)注重实践教学,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中职教育不是纯粹的说教课程,而是要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哲学与人生》课程来说也是一样的,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让学生在学哲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哲学,从而为自我人生道路的选择做出有利的指导。为了能够提高哲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哲学学习强化对学生学习、择业、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人生难点问题的指导,发挥哲学的实践意义,让学生在掌握了哲学的原理和观点的基础上,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2)学习实践活动多样化,注重在活动中学习哲学知识。哲学的学习不是纯理论的,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地发挥创新力,不断地改善教学的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对于那些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要进行积极的尝试。同时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课堂活动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实践空间,以身边的实际案例作为学习的素材,真正将哲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活动之中。
《哲学与人生》是中职教学中的一门重要思想课程,通过对哲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生,从而逐渐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要积极的进行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新方式,同时教师应当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勇于突破传统,勤于摸索创新,积极主动地提高哲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严涛.浅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12,(1).
[2]周延丹.用哲学智慧照亮中职生的人生路——《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思考[J].文教资料,2012,10,(35).
[3]张钰铖.品味哲学,体验人生——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三味[J].考试周刊,2013,20,(51).
[4]闫承友.提高哲学素养启迪人生智慧——浅谈《哲学与人生》教学感悟[J].新课程(中旬),2013,(12).
篇4
我们深知,作为反映国家意志,作为部颁课程的“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教材、教参的编写、修改(事实上目前已据党的十精神对2008年部颁大纲、教材作了新一轮修改)、推荐权限不在地方和个人,我们也无意去改变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事实是我们为贯彻执行好新一轮的德育课改方案,正在制定和试点“哲学与人生”等德育必修课程学业全市统一测试工作,以确保各校用好部颁教材,用力抓好德育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实施“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开发这一项目呢?
开发“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符合课改的大方向
2008年部颁大纲明确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下称“三贴近”)的原则,“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财经,政法类专业及其他文科专业,由于其专业课程与德育课的内容上有交叉”,各地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适当调整有关课程的内容和学时。”由此可见,开发符合学校、专业与培养目标实际与文化背景的“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不但不是对“哲学与人生”国家课程与部颁大纲的否定,而是有助于课改精神在基层学校的生根落地,有助于部颁大纲与教材的有效实施。
开发“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是为了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1.为了增强针对性
“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针对本学校、本地区的实际,让课程与学校专业实际、培养目标、与地区人文历史、所处经济与社会环境、发展走向、人才需求更好的结合起来,打上深深的学校与地方烙印。而这是“哲学与人生”国家课程所无法实现的。可以说,校本课程为“哲学与人生”国家课程增添了生动的学校特色和地方特点,是对国家课程的生动演绎和有益补充。
2.为了增强实效性
现行“哲学与人生”国家规划教材尽管已作了大幅度的改革、调整,打破了2001年使用的国家规划教材《哲学基础知识》明显存在的系统性、学究性烙印较深的缺点,采用了较多的案例和丰富的栏目(如名言、相关链接、插图、体验与探究),来启发学生思考人生问题,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为学生走好人生路,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而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现行“哲学与人生”教材后,仍感到教起来困难,学起来吃力。对文化课底子普遍较差的三年后将直接走上就业岗位的各专业的中职生们,要求他们去接受和理解这种仍不离概念、关系、哲理与人生成长道理的论述,实在是有点像“蚂蚁啃大象”,无能为力。难怪有同学说,上“哲学与人生”课就像是听天书一般,“上了这种课,我就是要睡觉,讲也是白讲,听也是白听,不如睡一觉”。虽然学生听不懂,不能全怪教材,肯定也有教师的因素。但是,这也不能不引起我们从课程建设、课堂改革等诸多方面思考如何增强“哲学与人生”教学的实效性,开发更具人文色彩、地方特点、能为学生愿学、乐学的校本课程,就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选项。
3.为了增强时代感
规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国家规划教材修改总会滞后于形势的变化。2013年职教使用的“哲学与人生”教材,虽已根据党的十精神作了若干修改,但教材总不能年年修改,校本课程可以比较快地适应形势的变化,如运用活页等办法迅速地对有关章节作出增删修改,把更具时代感的事件信息与观点增加进去,把已失去时代性的陈旧内容与提法作出删除。
开发“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是为了更好的消化、理解国家规划教材“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内容
1.开发“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是为了优化现有“哲学与人生”教育资源,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奉献家乡
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文化有着渊源关系,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积极运用地方人文历史资源渗透于“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之中,无形之中强化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传承,必能既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又推动地方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还能让学生更甘心情愿地为服务家乡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贡献才智。
2.开发“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是为了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审美情趣
具人文色彩的“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对学校、企业与地方文化予以调查了解、学习记忆、整理归纳、鉴赏审美的体验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接受人文修养的过程,从对各类优秀文化的采风、鉴赏、体验中必能让他们受到熏陶,从熏陶中收获成长,完善人格个性,提升审美情趣,增强关注各种人文历史、文化现象、公共道德等社会问题的公民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篇5
2.1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的教育中,生命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生命作为教育之本,对于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不但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健全人格公民的重要途径。所谓的生命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以活动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可见,生命教育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要让学生首先建立起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并主动地承担起生命责任。运用哲学原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感受生活的美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实施生存能力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2.2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压力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于学生进行人生教育,不但可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会在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注入生命健康的元素。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包括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等,都在无形中给学生的心理上施加了压力,导致很多的学生都陷入到生命的困惑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人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学校需要开展生命教育,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2.3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在哲学和人生教学中,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人身安全,心理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而且能够明白,自己虽然属于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生命属于方式社会性的范畴,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社会的角度审视生命的重要性,并更加珍惜生命。在教学内容中,学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地将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内涵,以自己的方式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确立人生崇高理想
人生的成功,就要促进人生发展能力,以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要建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教育学生积极地投身与实践活动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判断是非,对人生发展能力不断地创新。对于事物的判断,要求学生对于人生发展的问题不断地探索,进行理性地思考,并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经验性总结,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透过事物表象渗入到本质当中。引导学生鉴定自己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3.1了解历史发展规律,对于理想与现实以正确的认识
让学生对于历史发展规律以重视,并以此为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学生的人生目标要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符合,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社会与人生之间关系,让学生能够从客观实际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建立在人生理想基础上,定位于现实社会当中。在人生规划中,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在规划个人理想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宏观的人生理想,并充分认识到理想是获得自由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要实现理想,既要坚定信念,以自己坚强的信念完成历史使命,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人生的理想也在实现的进程当中。
3.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苦乐观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普遍生长在安逸的环境中,对于生活的艰难并没有经历过,更不会充分地理解。于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就会产生怨天尤人的情绪,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哲学与人生教学当中,首先要建立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兴衰,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志士推动着国家向实现伟大复兴梦逐渐推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死观,就要让学生明白,要将有限的生命服务于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建设当中,以实现生命的价值。
篇6
《我的人生哲学》一书,选入的是梁漱溟谈人生感悟的小文章,很好读,主要包含对人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对人生具体问题的看法、对人生角色和时段的看法四个方面的内容。读梁漱溟《我的人生哲学》,对我们今天寻找解决人的存在与人的安身立命问题,依然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
在开篇“人生的意义”一文中,梁漱溟直言“人生不好说目的,因为目的是后来才有的事”,但他词恳意切地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人之所以能够创造,是因为“人类会用心思,而其它的生物大都不会用心思”。人生的创造,在梁漱溟眼中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很显著的创造,别人都看得见,叫“成物”;另一种是生命上的创造,如何丰富和还原自己的人生,叫“成己”。
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不平衡心理、浮躁心理、焦虑心理、社会冷漠情绪等四处弥漫的时代,很多人动不动就张口大骂,动不动就大打出手,“端着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现象比比皆是。我还是我自己吗?我如何才能成为我自己?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读读《我的人生哲学》,看看梁漱溟如何“成己”,对我们的心灵是一个触动,对构建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是一瓢春雨。
“生命的本性在于奋进向上”。梁漱溟将奋进向上的生命本性,归为三个方面,一是主动性,“自觉是人心的特点。通过自觉的主动性不是别的,就是人们意志清明中的刚强志气。”二是灵活性,“不灵活不足以为人心”,“灵活性就是生命不受制物而恒制胜乎物的表现”。三是计划性,“心对物的宰制能力,源于其计划性来”。
“人心正是宇宙生命本原的最大透露而已”,“人之所以为人在其心”,以心主宰身,寻求精神的富足,是梁漱溟人生哲学的另一重要思想。“人与人之间,从乎身则分隔,从乎心则虽分而不隔”,以心主宰身,人们才能相互理解,心灵相通。“心若必主乎身,身从心而活动,乃见其为向上前进;反之,心不自主而役于此身,那便是退堕了”,以心主宰身,人生才能积极进取。“身从心以活动者,有自觉乃有自主之可言也”,以心主宰身,才能争取主动的人生。
篇7
《哲学与人生》是提升学生德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教材,只有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念,才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教学成就。
一、结合科学发展观制订教学计划
《哲学与人生》属于德育的范畴,而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保证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有所计划、符合社会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要在进行这门课程教学之前,保证学生领会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精神实质以及内涵,还要结合其主要思想内容制定出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保证德育与实际教学目标达到有机统一。在教材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哲学依据以及实际的背景,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的深层次的内涵以及具体的哲学思
想。让学生通过前两个单元的系统学习,明确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时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从而以此来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思想道德水平。在后期进行的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人生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一定的历史规律、人的本质认识以及如何达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等教学活动中,都要运用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对于《哲学与教育》中的一些次要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状况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压缩。
二、保证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满足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来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时,要分析我们国家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需要解决的矛盾所在,并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应用对于人类社会产生的种种积极效果和影响,能够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并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种种矛盾,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事求是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反对各种唯心主义的思想。在唯物辩证法和联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我国的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部分和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实际存在的,是不以人的种种意志而发生转移的,这就能够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处理好与教师、同学、朋友、家人和同事之间的种种关系,从而给他们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在关于辩证发展的内容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之所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为了让人类社会的前进满足自然规律,这种发展包含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等,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思考问题,从而让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满足与社会相协调统一。在《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的第六课提到了主要矛盾,对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来进行分析,党和政府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核心,就说明他们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主要的发展目的,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的发展战略综合考虑了抓主要矛盾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发展方法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这说明经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中心,并致力于解决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文化、政治、生态文明建设上面不落后,充分体现了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让学生在这种统筹兼顾思想的指导下,认真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之间的种种关系。
在进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结合思想和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以及实际的社会发展现状之上而产生的,科学发展观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只有保证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
关于人的本质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构建和谐社会等知识进行重点教育,让学生明白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的最终结果和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产生的种种矛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统一的局面。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哲学与人生》的教学课程中,要坚持修生立德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的形象,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所发展,要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师德素养,要保证自己的所有教学活动都符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政策制度规定,不做有违常理的事
情,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维护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师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贯彻和落实相关思想,并选择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现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让他们在认真分析自我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树立远大的理想,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创业就业的能力。教师要保证在任何一个阶段的《哲学与人生》的教学过程中都要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其进行引导性学习,这样就能够促使教师学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提出良好的建议,及时发现不足,并采取方法加以改正。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也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其多加鼓励,保证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现状和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质量,通过多媒体软件和现代科技技术对一些枯燥、乏味的哲学理论内容采取生动有趣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教
学,在实际课堂中多使用辩论、讨论以及情境教学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哲学与人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和人生理想的一门课程,如要保证实际教学活动满足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就要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保证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都满足实际需求,从而提高这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宁.关于对《哲学与人生》课程加强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3(07).
[2]李宁.浅谈探究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3(11).
[3]闫承友.提高哲学素养 启迪人生智慧:浅谈《哲学与人生》教学感悟[J].新课程:中旬,2013(12).
篇8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有着它的独特品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种很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思想体系。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只能是存在的诗性之思。
一、人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许复观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因此,中国古代美学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正如徐复观所指出的:“其出发点及其归宿点,依然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他们之所谓道,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禅宗美学也因其具有人生美学的内容而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则体现着禅宗美学的一种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禅宗美学是将禅视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灵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的体现,是宇宙万物的法性,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根源,是天地万物之美的最高体现。它既是禅宗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又是禅宗所讴歌的最高的审美境界。禅宗美学使中国传统美学加深了对于人生、宇宙的诗性领悟,同时也使中国传统美学增添了于现世人生中使人生诗性化的内容与理论。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
中国传统美学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现实人生包含了生命与生活,人的生命世界与人的存在状态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生命感受,体验、反思之中孕育出来。无论汉字“美”的最始初的文字,还是许慎“羊大为美”之说,都与中国原始生殖崇拜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在这一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观念,都鲜明地体现着中国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气”是生命的本质。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只有具有生命的特征,生气灌注,气韵流转,才有了文学艺术之美,而中国传统美学中许多重要的理论、范畴,也都是由生命的生气之美衍生而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从而又体现出鲜明的体验美学的特征。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美学特征,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在审美体验活动中,中国传统美学又十分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内缘已羽,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最终趋于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即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有限的现实时空的超越而获得一种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与高蹈。而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三、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美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对人生美与艺术美的研究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特色的人生美论与艺术美论。人生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宇宙之中,人是最为宝贵的,“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禅宗,都把对人与人生的探索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问题都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而展开的。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
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由于各自思想的差异性及其宗旨、目标的不同,儒、道、释三家美学各自在对于人生的审美自由境界的追求中,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审美理想。儒家美学发展出了“和”的审美思想。强调美与善、情感与理智等方面的和谐统一。道家美学发展出关于“妙”的审美理想。强调审美体验并不仅仅在于对自然万物形式美的把握,而且在于体悟其中所蕴籍的作为美的生命的本体的“道”与“妙”。体现了禅宗美学重视对人的内在生命意义的体验,推崇对人生的一种随缘在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而又圆满自足的自由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表现为一种人生的审美价值取向。还体现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这种追求因其超越利害关系的束缚而使心灵返朴归真,进入生命的澄明之境,而升华为一种审美人格。
四、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美
如果说人生美构成了中国传统人生美学的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根与干,那么,艺术美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绚烂的鲜花与丰硕的果实。这种中国传统美学中向诗性栖居的生成的关注与追求,现实地展开为两个基本向度。一方面,将个人不幸与家国忧思汇融一体,以诗发愤抒情;或者以诗排解内在心灵焦灼,安顿生命。从而诗(艺术)成为趋向诗性自下而上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在人性的发展、人格的养育与建构历程中,艺术又成为人生现实地超拔为诗性栖居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兴于诗”、“成于乐”(《论语·泰伯》)、“游于艺”(《论语·述而》)。这种诗意栖居的向往与追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性个体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知识群体共同的心声,从晋代的兰亭之会到宋代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等的西园雅集,都十分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传统美学将艺术也看成同人一样的有机生命体,对于艺术美的看法具有明显的人化特征。刘勰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文心雕龙·附会》)。基于人化的、以人拟艺的美学观念,中国传统美学形成、发展出了十分丰富、重要的并且具有独特特性的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美学理论。如“形”“神”“气”“韵”“风”“骨”“筋”“血”等等。这些范畴与思想之间相互关联而发展出了关于“形神”、“风骨”、“气韵”等等,而这些丰富、繁多的理论范畴,又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形成一个十分宏大的美学理论体系与美学范畴体系,共同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一个突出方面。
中国传统美学不仅将艺术看成是一个犹如人一样的有机生命整体,从而以人拟艺,而且也将艺术生命的特征与艺术创造主体的特征相联系,因此,文如其人、诗品出于人品一类的美学命题与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构成方面。从而中国传统美学深入地探讨了艺术家的气质、才识、志趣、学养,乃至于情感、心理、生理、艺术创造力等等诸多因素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而言,是为解决、思考诗化人生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并且,艺术也成为超越死亡,走向不朽的途径,如曹丕所言:“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才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不托良史之辞,不假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通过艺术,人的生命获得了永恒。
五、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体现出鲜明的生命美学与体验美学的特征,强调、肯定美总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基于对人的自下而上意义、向度、价值、方式以及人生境界等诸多问题的探索、体验、追求、领悟而建构起来的,突出体现为人生的审美化、诗化,同时将艺术生命化、人化。因而,中国传统美学在其理论意义上,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一个丰富、珍贵的重要方面,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独特的思想意义与价值。同时,对于当代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世界政治格局步入后冷战时代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在西方美学话语占有主导地位,中国美学处于边缘性话语地位,甚至有“失语”之忧的现代语境下,如何重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与现代美学话语,都具有不容否认的重要理论意义。
毋庸讳言,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思想成果的吸收、借鉴,离不开西方美学的参照系。然而,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同样也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要不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即我们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不要提出和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等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原则。”如果我们的现代美学建构从自由民族文化的实际出发,而避免停留于对西方美学思想的追逐与模仿,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充分汲取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的丰富养料,在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深入透彻的研究基础之上,发展出自己民族的美学问题,并建构出特有的现代美学范畴、逻辑结构与思想体系。中国传统美学对于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的认识与看法,对于审美主体建构的高度重视,对于理想人格建构与审美人生境界的追寻,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维方式、特征,丰富的范畴体系等等,都将具有不可否认的理论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正如葛兆光所谈到的:“人文思想所指向的,常常是人自身的存在问题,人生在世总会遇到焦虑、紧张、恐惧、困惑,始终缠绕着人心。人怎么样自下而上是自古至今人们思考的老话题,古代人的思考并不一定比现代人的思考浅陋或简单。”美学思想同样如此,人生与审美所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并不随时代、环境的转移而消逝。中国传统美学的许多思想对于今日而言,并未失去有效性,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和强调人生理想境界的审美追求,在强调人的现世生命的同时,强调人的生命存在的超越性。它在对人的高度重视与肯定上,也决非后现代主义文化所强调的生物性、本能性的人,而是道德性、文化性的人,强调理想人格的建构,这些传统美学资源,在经创造性现代转化后,当对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精神世界的构筑起到诮有的作用。与现代文明相伴而来的是人的内在精神危机、灵魂苍白与心灵焦灼。而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的审美心胸的建构与陶养,强调澄心、虚静、澡雪精神,这对于“溺于物”(庄子语)、物欲无限膨胀的现代人,无疑具有解毒、清热、醒脑的功效。
总之,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丰富、宝贵而独特的思想内容,从现代解释学观点而言,中国传统美学不是已然成为过去的陈物,而是在对其不断的解释与理解中生成与常新,在对其不断的追问与运思之中,呈现出永恒的生命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特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金克木.东方艺术美学序[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刘小枫.人类美学的含义[m].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篇9
一、绪论
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古往今来,许多大教育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启迪学生的思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苏格拉底也说:“没有思想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小学语文是集形象描述、理解感悟、体验积累等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基础课程。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应该“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然而,纵观当下的课堂,我们不难看到,重意会、重感悟已经基本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共识,形象性、情感性已经基本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征。人们谈“理”色变,似乎一谈“理”就会与机械分析、空洞说教划上等号。于是我们看到,小学语文教学被自然矮化和简单化——阅读过程中“只关乎表层的词语和词语的表层,不见语言中的‘人’之存在”,“所谓的阅读只不过是一场没有指涉、反思、深度和意义的‘观看’,只是遗弃意象与情理后的物质表层的细摩”……不错,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感性的,关注人文,注重情感,着力感悟,但缺少“理”的课堂则是表面的、肤浅的、低效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哲理性反思,并用哲理指导对文本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形成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具有积极意义。
二、哲理性文本的非哲理“演绎”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以及小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中,有不少思想内涵较为深刻的文章,大多以一人、一事或一物来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探讨人与生活、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称之为哲理性文本。哲理性文本大多包含一定的情趣和理趣,而且往往情中含理、理中含情。文章融合着哲理性的感悟与思考,因其哲理而显示其情感的深刻性,因其感情而使说理更加能感染人、鼓动人。哲理性文本的语言不仅一如其他散文,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独创性,而且具有启示性、深刻性、凝练性的特点。教学中以哲理性文本为依托,把感悟人生{彳理、发表独特见解作为教学的重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创造潜能,启蒙学生的理性精神。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对真理的掌握,而在于对真理的探究……哲学就意味着追求。对于哲学来说,问题比答案更为重要,并且每个答案本身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儿童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哲学家,因为他们是爱智慧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好奇心和困惑,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康德说,儿童是有情感的,也是有理性的,情感中渗透着理性。感性与理融、情理相携,正是儿童的特点,儿童语文素养的两大元素即是“情”与“理”。情与理有机统一才是完整的教学。
教学哲理性文本,如果仅仅用哲理的方法去解读文本、去实施教学、去揭示道理,有理无情,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使得教学索然无味,儿童不易接受。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事物、感知事物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感性地感知事物”,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文本,教师在教学此类文本时,不能采用“以理对理”的方法直奔目的,忽略过程,要给儿童铺设一条“拾级而上”的道路,引导儿童由浅人深,理性地感知事物,做到情理交融,理在情里,情在理中,追求“全人”发展,实现儿童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
在小学语文哲理性文本的教学中,我们要从非哲理“演绎”角度出发,围绕教材文本的人文性特征,对“唯理性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倡导阅读教学的人文关怀,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的实施目标为依据,从接受美学中获得理性思维,批判传统的文本解读的单一化、模式化、概念化的弊端,要将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引入课堂;将文本阅读与生活感悟联系起来,将文本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人文意识、情感体验带人生活去验证。如在教学寓言《狼和小羊》时可以让学生逐步思考:狼吃小羊为什么要找碴儿?它找了哪些碴儿?“反正都一样”是什么意思?说明狼是怎样的一个坏家伙?……这样由浅入深地设问置疑,循循善诱,学生就不难理解寓意了。再如,在教学《争论的故事》时,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思考:兄弟俩的争论分出了胜负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听了这样一个“争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事你抓住时机做好了?哪些事没有抓住时机而没有做好?引导学生了解“抓住时机,先做起来”的含义。
篇10
一.哲学意义中的境界观
中国哲学中的境界观,其实是从境界、世界中提升出来的。但哲学意义上的境或境界,不是指具体的物理空间,而是人心所对之世界。人生活在世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的心灵都有自己的境界,有自己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看法。境界是人的生命体验对世界的反应。中国古人所说的有一等之心胸,方有一等之艺术,强调的就是心灵境界和艺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境界这一术语之所以成为中国哲学乃至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个术语反应的是人与外在世界所构成的关系。
1.1 自我境界的形成
所谓境界就是人生命的徽章。境界不同于性格、气质、知识等。境界是一个人的生命整体风貌,在其人生态度和人生的价值取向方面体现出来。艺术与人的精神气象密切联系,人心灵中的境界是在与外在世界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心灵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灵的境界。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审美眼光、价值判分形成属于自我的境界。人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就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划分,人用意识的储备来分割外在世界,从而形成自己的心灵影像。所以境界就是意识中的世界。
1.2影响境界的因素
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即使是在相同的相同的时空中,内在的世界也是各异的。对宇宙之觉解、生命之感悟、人生之体验形成了每个人的不同境界。因为不同的遭遇、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进而在心灵中产生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境界会导致人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从美学中的艺术创作来说,不同的心灵境界会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不同的艺术作品可以显现出艺术家的心灵气象。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心灵境界,往往是说他的心灵世界。也就是说心灵境界与外部世界的一种交汇感悟。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是根据不同程度的理解和知觉,这件事对于他们可以有不同的意义。这个世界是各异的,故境界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这个世界是有层次之别的,故人的境界有高低之别。
1.3人格境界与审美境界
审美活动与人生最是相关,人格境界与审美境界相互联系。这可分为三个层次来看:第一,人格境界本身就是美学问题。第二,人的美的创造和艺术创造者心灵中的境界是分不开的,中国艺术反应的是人心灵中的境界,艺术本身就是人生之显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体现的是审美境界,也是人生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因为体现出人生之境界,才是一种美得境界。第三,审美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如王羲之的,我当以乐死,这种痛快的人生格调,是一种审美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所以说,中国美学追求心与物、意与境、神与形、情与景的相融相合、相惬相兼,以人与自然、再现与表现、现实与理想的和谐统一、相互整合为最高审美境界。中国美学尽管也强调主体心中审美情感的引发与美的生成来源于外物的感召,但是,更多的还是强调主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审美活动所向往的是心灵的抒发,是要在现实人生中达到一种解脱、超越的审美境界。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整个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观照人的生存境况,并努力成就自由完美的人生境界,使人生得以丰富地展开。
二.境与世界的关系
2.1心对之境
人的意识指示之对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外在世界。动物没有世界,因为有了人,世界才有意义,世界本身就是标示着人与世界的关系。境或境界一语反映的是人的意识所对之世界,它不是具体的存在物。如刘禹锡《缺题》中,“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柳宗元《禅堂》诗中的“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其中的境都指外境。
2.2心中之境
心中之境,是人心灵所构造出的世界,这和心对之境略有区别,前者强调所对之世界,后者更强调人心中创构之影像。如刘禹锡所说的:“释子诗,因定得境,故清;由悟遣言,故慧”。这里的因定所得之境,就是心境。“华轩何辚辚,为我到幽绝。心境寒草花,空门青山月。”这里的境都指人心所创造的世界。这里的境与外境有联系,因为外境也是人心所对之世界,但心境则是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中创造的心灵影像,是一个内在自足的世界。因此,主体心灵与宇宙精神的贯通合一,不仅包括主体与大化同流的能力,而且包括依性创化的创造精神。
2.3由象见境
由象见境主要有因人观境和由艺观境两种。所谓因人观境,即由人的言谈方式、言行举止等所显现的境界。体现人的精神美和人格美。孔子对曾参父亲曾皙所说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话,喟然而叹,发出了“吾与点也”的向往之语,其中所体现的“圣贤气象”,或者说圣人的境界,反映的不是知识,而是一个生命体对世界的态度,包括人的风范和格调。
三.总结
篇11
关于幸福,不同的场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定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政治哲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不是懒惰而是不断的追求与探索,在追求与探索中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不是虚伪,虚伪可能使人们在现实现世获得一些利益,但却永远难以获得内心真正的幸福体验,只有真诚与真情,只有不断地追求真善美,才能得到内心真正的满足与幸福。在哲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通过哲学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这样,才能不断地使学生体验幸福,创造幸福。
二、兴趣引领促进学生感受幸福
政治哲学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兴趣,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同时,只有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学习,学生才能体验到创造中成长的快乐,学生才能真正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反之,如果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师只是枯燥地讲解一些哲学原理,学生在理解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何谈兴趣;没有兴趣,何谈成功;没有成功,何谈幸福。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幸福感。
例如,在教学哲学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形式,使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体验到认知发展的幸福。教师可以引入“三个和尚有水吃”,使学生认识到部分只有服从整体才能获得成功,取得成果。这样,可以变晦涩、枯燥、乏味的哲学问题为生动的故事,学生在聆听故事、分析故事的过程中,轻松掌握这一哲学命题,同时,学生也更懂得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可贵,学生的认知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获得智慧的幸福。
三、哲学教学促使学生体验成长的幸福
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被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烦恼不断,停滞不前。哲学是一种智慧,在哲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有关哲学内容,更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智慧的光芒,使学生利用哲学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断体验到成长的幸福。
篇1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157-03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次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是德育课程改革“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以上指导思想,本次教学设计针对中职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中有关“挫折与逆境”的内容,不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在课堂上努力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我体验、自我总结、自我实践,促进学生挫折认知的内化和坚强意志的形成。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需要分析
1.现在的中职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普遍不强,因此,德育课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
2.本次教学设计面对的是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她们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面临实习和求职的挑战。此时她们往往容易出现畏难、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笔者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进行本次活动课教学,及时对学生开展挫折教育,帮助她们顺利实习和就业。
3.现在很多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都比较欠缺。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通过讨论、交流、协作的方式完成四个活动任务,从而提高自身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1.绝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其实质就是无法适应传统教学。如果本次课又以传统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讲解“如何应对挫折与挑战”,很难引起她们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要利用她们好奇、好动、喜欢挑战的心理特点,通过活动的形式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
2.这些学生长期在家庭、社会、学校生活中,对挫折有或多或少的认知和体验,这有助于她们完成本次活动课所设计的相关活动任务。
3.学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比较弱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活动准备阶段,要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学习,同时要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活动的准备,不能做“甩手掌柜”,才能保证活动课的预期效果。
4.虽然这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都需加强,但相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她们在一年多的学习和活动中,已经形成一定的合作能力和活动经验。这为她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顺利完成各项活动任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学生能多角度认识、理解人生挫折,掌握应对挫折与挑战的方法和技巧。
(二)运用与行为目标
运用与行为目标包括:(1)学生善于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来应对挫折与挑战。(2)学生在团队合作活动中,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观念目标
情感态度与观念目标包括:(1)学生面对挫折和挑战能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进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培养坚强意志,增强自信心。(2)学生增强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有任务教学法、讲授法、小组竞赛法、启发式教学法;学习方法包括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包括教具和学具。其中教具有多媒体、课件、奖品等;学具包括多媒体、课件、视频、音乐、板报纸、卡片、计算器、白纸、合唱表演所用道具等。
六、教学实施过程
(一)活动准备(1课时)
1.教师讲明活动的目的与意义,进行动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
2.教师介绍清楚活动概况、任务、安排和要求。
其一,教师讲解。教师借助PPT介绍清楚以下内容:
一是活动任务。(1)全班按宿舍分为五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要完成“分享感动――我的挫折故事――冲关我们最棒――小组自我总结评价”四个活动任务,评委组(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与教师组成)要对各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与打分,最后评奖。(2)课前全班每个同学要亲手制作一张写有鼓励和祝福语的卡片,在课堂上以抽奖的形式送给不指定的某一个同学。(3)每个小组有一周的时间做活动准备。
二是活动要求。(1)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不能依赖某几个同学(如宿舍长、班团干)完成。(2)各组要齐心协力,按时完成活动的准备。否则,是要被扣分的。(3)评委组要在两天内制定出评价标准,以便各小组按照评价标准做好活动的准备。(4)本次活动课需要的教室布置、活动拍照、活动主持、小组抽签、计分、奖品都由班团委组织同学做好准备。
其二,教师答疑解惑。询问学生对以上所介绍的活动任务、活动要求、活动安排是否清楚,不清楚的要问清楚。
3.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结合本次活动课的任务,教师对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学习进行简要的指导。并且强调学生在活动准备中,如有不能自行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向教师求助。
4.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和制定本小组的活动计划。教师串场指导时要强调小组分工时要合理,要把任务落实到个人,做到分工不分家。
此外,小组课后还要分头行动,做好活动准备。
(二)活动实施过程(3课时)(见表1)
七、本次教学设计的特点总结
本次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学设计以德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代替说教,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第二,教学设计中学生需要完成制作PPT、制定评价标准等活动任务,对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要求很高。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教师依据学习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自主设计,这对教师的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
第三,设计的课堂活动环环相扣,有一定的层次性,符合学生现实需要、认知水平、生活阅历、娱乐爱好等实际,切实可行,体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知情意行的教学目标的统一。
第四,设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形式,并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评价表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进取意识。
第五,注重课堂评价,有小组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的评价方式,评价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毕珍.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架构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10)
篇13
作为一种手段,写生是中国画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命的重要途径
我们的美术创作最终表现的是对生命的某种感悟,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便是这种精神性的表达的核心概念,如何才能天人合一,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万象的深切体认,没有对景写生是不可能的。只有我们深入的进入自然,才能深入的领悟自然,进而领悟生命本身。
对于写生,中国传统绘画的早期教育中便很重视,只是到了晚近,中国绘画陈陈相因,摹古保守,缺失了与自然深切接触而产生的画面上的鲜活与生动。现当代的中国画教育又重新认识到写生对于中国画的重要意义。只有与自然对晤,与山水结亲,才能体味到自然与人的生命的生息与共的关系。
写生是自然万象与主体之间的交流
西方素描写生多注重如实的描写对象,讲求写生能逼肖自然,通过写生复原物象的光感,量感,空气感和空间感等,让人通过写生作品能全因素地了解物象的原始面貌。而中国画的写生讲究是捕捉物象给画者主体带来的感受,在对自然山川的观察中并不急于去表现它,而是用心体会物象带给画者主体什么样的感动,主体要表现什么样的意境等。这本身就是物与我的一种交流关系。
写生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感受积累的过程
自然万象与主体情怀的碰撞本身便是审美感受积累的过程,在面对自然时,红花翠叶,山光水色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旖旎的自然风光对人的审美感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与自然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生命的短暂及岁月更替的成住坏空。朱光潜说,一个有着敏锐的生命感悟的人,即使面对一片林海,也能激起他深切的哲学层面的感悟。这些感悟势必会沉淀在画者的审美感受当中,使画者在创作时有着更深的审美感悟能力和更强的审美冲动。
中国古代画论中云:“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物我两方之间的交流如此,非写生不可得。
中西写生方法在中国画写生中的意义
1.传统写生的意义
一般人习惯地认为写生只不过是提高人的造型能力。其实写生的过程在提高了造型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人们对物象的理解能力,并且在写生的同时也是在同物象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在不断积累审美感受,积累造型语言的过程。只有在深入地理解物象过程中,才能体会到节奏韵律的道理,也才能在艺术语言上有着丰富的,非概念化的表达,为笔墨与造型的磨合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