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医养生入门基础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讨论专题的选择
讨论专题的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及目标,选择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我们在设计讨论专题时,注重中医传统思维方法的横向性联系及中医基础知识点和面的联合,这是讨论专题能否深入触及中医基础理论脉搏的关键。如讨论人体气血化生的生理过程及其相关脏腑的作用等等。
3实施方法
将2011级中药专业普通班作为试验班,以8—10人为1组,每组以教师为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主讲的教学形式实施。学生推荐1人为代表,在充分准备基础上进行脱稿论述,可以采用以口述为主,板书和多媒体等形式为辅的方式;论述完成后,请组内同学进行提问,批驳,整组同学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上台进行总结’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讨论专题,并能够在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础上,从中医的病理生理角度进行中医专题分析。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勇于积极表达不同意见,激发学生能从兴趣出发深入思考专题,调动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主动性。
4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必要性
篇2
The Experience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Basic Theory of TCM Teaching
SONG LIN, XIE Ning, LIU Hua-sheng,ZHEN YANG,ZHOU Yan-yan, Guan Hui-bo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Basic theory of TCM is the introduction to Basic Course in system of TCM. Freshmen generally agre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Basic Theory of TCM.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is imminent to make students more interesting and effective learning. We tried to use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of PB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had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We investigated that the experience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Basic Theory of TCM Teaching, such as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to the ratio of PBL teaching, discussing problems, discussing form, and controlling the role of teacher.
Key words:Basic theory of TCMthe teaching method PBLteaching reform
PBL教学法简称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的,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的传统课堂教学法相比,PBL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而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医学院校都在应用这一教学方法。PBL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sup】[1]【/sup】,最初是在一些西医院校试行,现仍处在不断探索阶段。近年来PBL教学方法在中医教学课程中进行了初步尝试【sup】[2-6]【/sup】,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临床课程,甚至一些基础课程如《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温病学》等。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整个中医课程体系中的入门基础课,新生普遍认为接受本课程比较困难。如何使学生更有兴致、更有效地学习,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试行了结合PBL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与同仁共勉。
1 传统教学与PBL教学比例的确定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目的是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防治原则等问题,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基础课程。我们知道,在医学基础理论学习阶段PBL教学法提倡以问题为引导的自主性、讨论式学习,知识传授和理解往往没有课堂教学效率那么高;且容易影响到基础理论知识接受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遗漏一些内容或知识点。所以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授课即70%为课堂讲授时间,30%采用PBL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既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四基”内容讲清概念、详解重点、讲透难点,对刚步入大学的学生精讲基础理论部分而保证了基础知识系统学习,又能发挥PBL教学方法的优势,使学生在系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正确理解和深入领会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思维方法。
2 讨论问题的提出
运用PBL的核心是精心设计针对课程的问题,问题设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作为整个中医课程体系中的入门基础课。医学是临床实践的汇总,理论也是根源于临床,所以在讲授《中医基础理论》这样基础类的课程中是可以运用PBL教学方法,如本课程核心内容如中医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病机等学说均与临床密切关联。讨论问题的设计,根据阶段教学内容及目标,选择分述于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的问题,设计时应注重思维方法的横向性引导及知识点、面的衔接,论述内容则涉及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临床案例等。如在PBL的课堂讨论中,我们从临床案例中反证中医理论,并且从中医临床疗效中增强对中医的信心,进一步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sup】[7]【/sup】。
3 同学讨论形式的确定
随机将学生分组,每组人数不易过多,每组8-10 人甚至更少,提前安排问题,使同学们在业余时间进行阅读教科书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预讨论。课堂讨论中轮流选择小组主持人,各组小组主持人代表阐述各组的观点和看法,本组和它组同学随时补充,其他学生可自由提问、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进而展开交流辩论,畅所欲言。最后让学生对各讨论组进行评定,分出优、良、中、差四种成绩。这种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所有学生讨论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学习效果。符合PBL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实践者。
4 教师角色的掌握
PBL教学法中教师仅起组织和引导作用。首先是讨论问题的确定:在讨论前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核心,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选择相应的病案要求学生分析。其次是在课堂启发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简要介绍有关问题的背景资料、思维方法、知识要点和研究进展等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讨论,但不做结论性发言,即抛砖引玉。第三点是在问题讨论过程中的作用:教师从中启发和引导,控制讨论的节奏,协调各组的关系。最后是归纳总结:教师对各组的观点从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点评,详细分析有讨论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也会针对这些问题查阅大量资料,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此外,建立科学评价考核系统是有效运用PBL教学法,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如教师应避免只用试卷测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还应结合个人表现和小组表现,制定一套完善灵活的评估方法以适应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在评价中合理使用更专业、系统的统计方法等来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学习的PBL教学法有助于改进《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而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高等教育中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摸索过程,这就需要中医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勇于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萍,臧伟进.西方现代教学理念与策略之剖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22-24.
[2] 周,王庆其,邹纯朴,等.研究生《内经》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2):4-5.
[3] 王乐平,李波,徐永和,等.PBL教学法在中医温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教育,2003,22(7):42-43.
[4] 姜萍,杨振宁,商庆新,等.PBL在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4,23(5):43-45.
篇3
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我国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医学健康常识是平时生活的基本常识,生物课堂作为获得医学健康常识的重要途径,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实际上,只要细心挖掘,就会发现生物课中渗透着各种各样的医学健康常识。
二、高中生物知识与医学健康的联系
生物学研究生物的普遍规律,医学研究的是人类和疾病以及与其相关的生物,生物学的研究范围比医学更广,而医学则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更紧密。在高中生物中,既有大量的生物基础知识,又有与医学健康直接相关的部分,从这两者出发,都能引申到实际生活中十分有用的医学健康常识,比如细胞学说、基因工程等等。反过来,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理论,通过理解生物课本中渗透的实用性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生物知识融会贯通。
三、高中生物中渗透的“医学健康常识”
生物知识丰富多彩,这里选择几个典型的方面进行举例探究。
(一)细胞分子组成的W习――合理膳食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划分人体层次,由大到小依次为: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健康则人体健康,细胞病变严重到一定程度,自然引起人体的不适,从根本上来说,治病也好,养生也好,其本质在于改善细胞的状态,进而改善整个人体的状态。通过学习细胞分子组成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各种营养物质是保持细胞健康的最基本的要素,而要为细胞提供充足并合适的营养素,最好的方法便是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并坚决执行。
关于合理膳食有一点需要着重强调,即营养的补充一定要充足且合适,既有量的要求也有质的要求,营养摄入不当的例子太多,过渡肥胖是最常见的一个。经常看到广告上说饱和脂肪酸不利于健康,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健康,可其中原理到底是什么呢?原来饱和脂肪酸没有不饱和键,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呈固态堆积在血液中就容易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而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氧化,被细胞吸收后用于保证细胞膜的相对流动性,其液体状态又可以疏通血管,还是吸收脂溶性维生素所必需的物质,两者相比,高下立见。同时,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在烧烤中的食物中存在较少,这也是要少吃烧烤的原因之一。
(二)细胞癌变的学习――防癌抗癌
由生物学知识可知,细胞的生长受基因控制,当这种控制失效时,细胞就会出现异常增生与分化,形成肿瘤。这种异常的生长会破坏其他正常细胞,影响人体功能,肿瘤分良性与恶性,恶性肿瘤便是癌症。癌症的成因尚未完全被了解,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前三者为外因,后三者为内因,无论防癌还是抗癌,都可以从上述六个方面入手。我们常说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是引发肺癌的首要外因,科学家将平均每天吸烟支数与吸烟年数的乘积称为吸烟指数(一天10支,30年吸烟指数即为300),吸烟指数超过400的人为肺癌的“高危人群”,据统计50-59岁得肺癌的人最多,超过40岁的烟民得肺癌的几率将持续上升,烟民们可以自己算一算自己处在什么阶段,听了这个例子,还会犹豫要不要戒烟吗?
(三)激素调节的学习――合理用药
激素是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具有集体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通过激素作用于特定部位从而间接调节身体机能称为激素调节。激素本质上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摄入外部药物,也能达到与体内部自身激素调节相似的效果。这一方法既可以用于正面的药物治疗,比如经过甲状腺切除手术后的病人需要通过药物补充甲状腺以维持身体正常机能;但也有不恰当的使用方法,比如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历年奥运会对兴奋剂都是严抓严打,今年也不例外。首先,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兴奋剂是违背体育道德的;其次,兴奋剂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其危害不容小觑,一些兴奋中含有人体生长激素和促性腺素,长期摄入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使人心力衰竭,人格改变。
(四)基因工程的学习――防治遗传病
自人类发现染色体以来,基因便被称为一座研究的宝库,探索基因,就是探索人类最深层的秘密。简单来说,现在的基因工程主要是指重组DNA技术,是将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与重组,然后转入受体内,使这种基因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遗传和表达。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设想中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的是对遗传病的防治,通过改变基因来消除遗传病,仿佛“上帝造人”。据报道,在给药物致聋的实验小鼠注入医疗用病毒以给耳蜗细胞转入特殊基因的试验中,在注射医疗用病毒两个月后,小鼠耳朵的辨识能力提高了20分贝。在将来,类似的技术可能也用于人类
结论
在掌握了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我们就可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不仅知道是什么,更知道为什么,而不是盲人摸象般只见其表面。生物科学是医疗与健康的入门,在生物课程上打好基础,现在的我们可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障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在将来,笔者希望能通过自己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提供更有效、更容易获得的改善途径。
参考文献:
篇4
一、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新常态下,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以及国际交流、文化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常态对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更加显著的要求。
总体速度放缓,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加速。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在中高速状态,传统基础产业发展速度的减缓必须有新兴支柱产业的加速来替代,旅游业作为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新的增长过程中将承担起更加突出的使命。
结构调整优化,旅游产业比重必然增加。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淘汰落后产业和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科学化,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普遍需求型的产业,产能本身严重不足,传统产业的退出必然引发新兴产业的进入,旅游业将迎来一个新的重大机遇期。
增长动力转型,旅游产业作用更加显现。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将逐渐从资源驱动型向消费驱动、资本驱动、创新驱动转换。旅游产业既是投资热点,又是消费重点,还是创新创智的落脚点,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投资领域,旅游金融等多种投融资方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同时旅游消费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旅游在三驾马车中的作用都不可小觑。巨大的投资潜力和巨量的消费潜能使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动力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愈加显现。
总之,新常态时代,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转型升级的中国旅游业对人力资本素质和产业内涵发展也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二、新旅游时代对旅游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在阐释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时,着重强调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新常态下的旅游业将带来旅游职业教育的以下显著变化:
旅游就业去向的广泛化。随着旅游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大众化、经常性消费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主要方式的旅游区域开发模式的转变,旅游去景区化、去门票化、散客化、自组织化的趋势愈加显著。传统上按照旅游酒店和旅行社为主要就业模式培养人才的格局已经被完全打破,建立大旅游时代的广泛就业型职业教育格局势在必然。
旅游职业结构的多元化,旅游需求已经进入层次细分,专业化、定制化越来越广泛的时代,在传统的景区景点观光、历史文化旅游的基础上,中医药旅游、养生保健、体育健身、户外探险、工业遗产游、会展奖励旅游、研学旅行与修学旅游等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产品和业态的多元化,必然带来职业结构的多元化。旅游产品的结构升级,迫切需要旅游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
旅游人才层次的高端化。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对旅游人才的升级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要,尤其是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商、养、学、闲、情、奇”新六大要素,旅游人才需求已经从简单的老三样(酒店、旅行社、景区)走向高端多元的趋势。自驾车游、房车游、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新的高端旅游业态的爆发式增长,传统专业结构培养的人才完全难以适应其快速增长的需求,高端旅游服务和经营人才奇缺已经成为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限制性要素。
旅游服务标准的国际化。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规模1.14亿人次,同比增长16%;出境旅游花费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国际旅游合作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崭新领域。传统的以接待入境游客为主的国际旅游运行方式已经与此极不适应,能够完整承担入境接待和出境旅游管理与服务的人才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基本保障,急待破题。
旅游职业能力的融合化。随着“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产业的融合功能愈加明显,旅游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催生了各种同业和跨业的联盟,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格局。跨界、跨业人才成为旅游行业最急需的人才。专业限制过死、培养模块僵化的传统旅游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必须打破。
三、适应新常态,推动旅游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新常态下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必须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导向,以提升人才的劳动素质和创造附加值的能力为基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围绕“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的目标,为旅游强国建设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本保证。
1.学业、就业、创业“三业统筹”,培养行业急需、产业长需、潜力稳定的旅游人才。过去旅游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后,由于原有专业知识水平、在岗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影响,上升空间低,很多人受制于原有教育的天花板,“留不住、呆不长、上不去”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是大量旅游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即使就业后也不能实现职业的稳定上升;另一方面是旅游企业高端人才奇缺,新的旅游发展领域更是一才难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学业为基础、创业为目标的“三业统筹”的培养体系,就是要按照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人才自我完善的思想制定培养方案,完善培养模式,核心是突出“通识+专业+实践+创新”的课程设置体系,在学业培养上构建宽专业、中纵深、系统性的专业知识结构,重点养成基本的学业素质和学习能力,重在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思维,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获取新知识、探索新领域奠定厚实的基础;在就业导向下,按照产业需求强化技能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通过工学结合、课堂教学和实操训练结合、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结合,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创业教育重在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挖掘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在学校重点进行创业教育,特别是把创新教育贯穿于学习、实践、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实践中创新,为人才创业提供完整的平台。
新常态下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2.“知、技、能、德”四位一体,构建“王”字型人才能力结构模式,培养高素质产业管理经营人才。旅游产业是一个直接服务于人的需求的现代服务业,服务对象的多样化、服务过程的不可复制性、旅游产品的体验性等是一般性产业所不可比拟的,需要从业者不但要具备优秀的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在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人才能力目标确定上,笔者认为“王”字型人才应当作为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基本素质结构,“王”字的最下一横代表操作技能,这是旅游从业者的基本技术和能力保证;中间一横代表管理运营能力,这是实现产业组织效能优化、提升产业素质的有效前提;上面一横表示创新创业能力,这是旅游从业者发挥个人潜能、推进产业持续创新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素质;一竖则表示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文化素养,它贯穿在人才从基本技能的学习到高素质的职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所以在就业导向下,旅游职业教育在保证学生技能培养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应当将培养关键放在学生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培育上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职业精神养成,培养一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职业境界的旅游产业人才队伍。
3.以“旅游+”思维,构建灵活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调整机制。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发展转变,推动三大市场全面发展,最需要的就是要构建一个具有适应多元化旅游产品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培养机制。旅游产业最紧缺的是跨界、跨业人才。在落实“旅游+”战略部署上,要用好加减乘除四种措施,加就是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上要紧紧跟踪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增加新的课程模块,使旅游职业教育同步或者领先于产业发展;减就是要减少中间环节,把课堂教学、实训实践、顶岗实习、创业创新纳入统一的教育管理体系中,采取大部门制通盘安排各个环节,减少内容重复和过程浪费;乘法就是要推进跨界融合,在传统专业基础上增加新的专业方向,面向产业最新需求和学生素质提高开设宽基础专业课和高端化专门课程,模块叠加,实现一专多能,多途径引导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和专业学识;除法就是在高职院校拆除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和考试方式,尽早实行学分制和跨专业、跨年度选修制度,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课程和专业,并推动学生休学创业,实现个性化发展。
4.突出创业创新,多专业立体构建“互联网+”的思维与教学组织运行模式,实现学生多方位就业。互联网时代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特征是去中介化、扁平化和自组织化,新的旅游生产与消费模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垂直分工模式,所以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首先要把“互联网+”作为旅游职业入门必备技能,开设通识、通用的课程,使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具备开发网络、利用网络,能够有机地利用线上线下资源的能力。其次是要搭建具有良好承载功能的创业平台,包括在校园开辟大学生创业实践园、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创业平台、与地方合作建设学生创业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经费或者设备设施、场所。再次是要把创业创新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所有环节,为学生开设创业创新辅导课,配备学生创业辅导师,开辟创新示范岗位,及时表彰创新创业成果等。第四是与企业和地方合作,采取创新课题征集活动,由企业根据产业发展要求提出题目或者要求,由指导老师与学生共同组建创新课题组,紧紧追踪产业最新业态创造具有领先水平的成果。
新常态带来新机遇,新机遇形成新挑战。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迎接新挑战,推动旅游职业教育新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