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中国总人口的大部分,农村教育便成为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办好农村教育能够极好地提高中国人口的普遍素质,这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以及文明素质。体育课作为锻炼人体机能和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基础性课程,在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反而倍受冷落,农村体育一直发展严重滞后。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宜宾市(落润乡、解放乡、高坎乡、莲花乡)4个乡镇,每个乡镇各选取一个中心学校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①调查问卷法;②文献资料法;③访问调查法;④资料统计法。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农村体育师资队伍现状。①农村体育教师数量现状。目前调查的四所学校体育教师共50人。其中专职教师32人;兼职教师12人,代课教师6人。以《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标准,宜宾市乡村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数量还没有达到要求。②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现状。目前调查的四所乡村学校,体育教育本科4人,占总体的8%;体育教育专科40人,占总体的80%;非体育专业6人,占总体的12%。这其中再细分为中学体育教师体育教育本科4人,专科16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科20人,非体育专业6人。乡村学校无论是中学阶段还是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的学历状况都没有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③在调查中发现,体育女教师非常的稀少,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此外,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有利于教学开展。
(二)宜宾市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现状。根据调查的四所学校得知,有一块标准田径场的仅一所中学,占调查对象总体的25%。另一所中学的田径场只有200米,两所小学都没有田径场。同时四所学校都没有排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只有六块及其以下的篮球场地。这说明,体育场地设施是非常的缺乏的。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①实际调查对象的实际上课表中,每周课时是满足国家规定的。但是在走访学生,以及对每个学校选取的一个班进行的跟踪调查得到的情况来看,中学每周课表安排两个课时体育课。学生表示体育课最好的情况是隔一周上一节;如果遇到考试之前准备或者考试后总结这种情况,可能连续几周都没有体育课。②100%的学校都采用统编教材,但上课都没使用教材教学。教师没有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学年结束也没有具体的体育考核。③教案是教师上课的提前安排。但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编写教案的现状四非常差,课前都没有编写教案,上课没有目的,教学没有任务。这也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一大障碍。④农村学校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根据调查,体育教师由于上课没有教案,没有教学计划,最后的体育课成绩考核也只是随意而为之。
(四)宜宾市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现状 。①体育课后作业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都没有体育的课余作业。②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5%的学校会两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其他学校都没有安排体育比赛。20%的学生会坚持每天一个小时的正常体育锻炼。③光体育中,两操的组织情况。在调查的对象中,20%的学校都有两操的安排,60%的学校只能满足课间操,20%的学校两操都没有安排。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①宜宾市的体育教师还不能够满足正常的体育课程开展,教师缺编情况严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学校中,这个现象更为严重。②现阶段宜宾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以专科水平为主,绝大部分专职教师学历能够达到国家的规定,对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有极大的推动效果。③宜宾市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总的来说比较合理,以年轻教师为主,呈年轻化状态,但是女体育教师的占比非常的低。但是占大部分的年轻教师教学实践短,经验非常缺乏,调研能力弱。④宜宾市大多数的农村学校体育课的开展情况比较好,开课率都非常的高;但是实际的上课率却非常的低,上课质量也不够,教案编写情况非常的差。⑤体育课后作业安排完全没有,这严重影响体育重要性在学生头脑中的存在。课外锻炼一小时的规定,也是完全没有执行。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也是非常缺乏。学校的特色体育代表队多是临时组织,赛后就解散的情况。⑥宜宾市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体育场地非常的陈旧而且异常的缺乏,无法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活动开展。
(二)建议。①在普通的日常教育中,应当普及每日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打破传统的旧观念,把学校体育成绩考核算入期末成绩和升学入学总成绩中,由此提高体育在观念中的重要性。②政府应当加强对学校体育专项资金的支持,把教育的天平向农村倾斜,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发展。③根据学生的喜好,开设体育选修课程算作学生的平时考核当中,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④学校政府应当主动和支持体育比赛的开展,调动起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
篇2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the status quo;rural schools;shaanxi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250-01
1开设体育课状况
调查显示陕西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基本达到了100%,大多数学校每周上两节体育课,只有少数城镇学校每周上3节体育课;几乎没有学校一周上4节体育课。90%的学校男女混合授课,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许多学校在上体育课时都进行的是 “放羊式”教学法,教学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学生都是自由活动,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由于多方面的不重视,体育课往往还会被挤占。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学校能够有条件的履行国家关于中小学开设体育课的规定;第二,重智育轻体育思想普遍存在于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心中,在农村地区人们都认为文化成绩好才是好学生,使得大家更不在乎体育课;第三,农村中小学实在缺乏体育教师,学校为了保证语文、数学等主干课程的教学不得已而舍弃体育课。
2推行新课程标准的状况
陕西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实施率总体偏低,城乡差距大,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实施率分别为77.5%和90.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实施率分别为72.1%和52.6%。由此可见,新体育课标在陕西农村地区实施的情况很不好,在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新课标落实情况就更差了。
陕西省城镇中小学有97.7%的中学和97.3%的小学有体育教学计划,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体育教学计划,但是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是多年前制订的或制订较为粗略,不便于实施;而在农村地区有30.1%的中学和46%的农村中心小学制订了少量体育教学计划,78.1%的乡村小学没有体育教学计划,即便有体育教学计划的学校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不能很好的依体育教学计划进行体育教学。
造成陕西农村地区体育教学大纲实施率低和体育教学计划制定情况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农村地区还较为贫困,基础教育还比较落后,缺乏专职教师尤其是专业体育教师,人才的缺乏导致许多农村中小学没有条件实施体育教学大纲和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第二,各级教育主答部门对于体育教学并不重视,监管和督察力度不够。
3体育健康课程上课状况
在教材使用方面:67.4%城镇中学和73.2%的小学,64.1%的农村中学和62.5%中心小学及30.7%的乡村小学完全依照国家或省统编教材进行体育教学;7.9%的城镇中学和7.1%的小学依照自编教材进行体育教学;有35.9%农村中学和37.5%的农村中心小学、69.3%的乡村小学在上体育课时没有教材。
调查显示陕西中小学校体育教师教案书写率总体偏低,且城乡差距大。城镇中小学体育教师教案书写率分别为72.1%和66.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书写教案率分别为农村中学62.8%、农村中心小学70.8%和乡村小学78.9%。教案书写率与学校级别成正比,中学好于小学,城市学校好于农村学校。通过调查了解到在有完整教案的体育教师中有部分教师的教案往往只是用于应付检查。
教师职业素养高低是使用教案情况好坏最为主要的原因,在陕西农村中小学缺乏体育专业毕业的专职体育教师,兼职体育教师缺乏基本的体育教学理论和知识,不知如何备课。其次是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城镇中小学对教学文件的管理相对要严于农村中小学,所以城镇中小学体育教师使用教案情况好于农村中小学。
4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
课外活动是体育课非常有效的延伸,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有力保证。然而,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力,学生的课外活动被其他的学科占用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用来补文化课,多数学校让学生自由活动。调查显示各级中小学每周每班上4次或4次以上课外活动的班级比较少;各级中学每周每班上2次课外活动以上的只占三分之一;各级中、小学也有不参加课外活动的现象都存在,中学不上率高达12.3%,小学有3.6%。
从学生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上看,每次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非常少;小学生每次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1小时至30分钟内的占78%左右,加上早操、课间操的时间,这部分学生每天活动时间基本能够保证达到1小时;而大多数高中学生每次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30分钟内,达不到每天1小时的锻炼。
5结束语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陕西虽然在经济、文教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但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历史、地域、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还很比较落后,在体育教育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经费投入等方面城乡差异巨大。目前,在陕西广大农村中小学中体育健康课程已被边缘化,体育教学现状堪忧,虽然广大学生十分喜欢上体育课,但是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相应的体育器材。制定合理有效地体育人才制度,吸收有体育专业技能的来广大农村任教;加大对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的投入和体育器材的补给;建立有效的监督机构督促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是优化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篇3
二、乡村游戏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1.研究背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在学习内容,教学方法上都有所突破。要根据地方的实际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开发当地教学资源。盐城是一个滨海之地,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农村民间游戏是在盐城帮古老的城市已经存在,但是这些民间游戏却随着现代生活的变化悄悄消失,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此游戏在当时给儿童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影响了他们一生。把传统的民间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得以传承是体育人的使命。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乡村游戏与体育教学整合的课题研究少之又少。国内乡村研究多数涉及的内容:第一,游戏的产生原因及年代是什么,即游戏产生的背景;第二,游戏的内容有哪些;第三,游戏消失的原因;第四如何传承游戏。
3.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1)实践意义。它是课程资源开发的表现,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而且乡村游戏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能养成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习惯,也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理论价值。把游戏引入课堂,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找出操作的困难与不足,找出实施这一教学任务的可行之路,对于进一步研究乡村游戏具有很好的理论支撑意义,也有助于为研究这一历史遗产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与重点
1.研究内容。(1)盐城乡村儿童游戏的种类与内容。(2)盐城乡村儿童游戏产生的背景。(3)盐城的发展对乡村儿童游戏的影响。(4)儿童游戏引入课堂的实践研究。(5)儿童游戏引入课堂的评价研究。
2.研究重点。把乡村儿童游戏与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实现乡村游戏的规范化,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如何把乡村游戏引入课堂,并进行实验研究是本研究的重点,并找出对策,使乡村游戏逐步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研究的目标与创新之处
篇4
一、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
1.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表现为:
(1)学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抓升学率,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
(2)体育课质量基本无人关心,校领导只对文化课感兴趣,体育课可有可无。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情况与教育部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应试教育对体育课开设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应试压力的影响随年级增高而加大,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体育师资严重不足。体育教师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学,一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有少许来自大中专的毕业生,有的近半数体育老师分配下去也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随着体育教育的改革,教师自身没有及时“充电”,体育教学程式化、单一化、刻板化、根本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场地器材严重匮乏。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事故隐患;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4.教学不规范。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策略
1.要提高各阶层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人们往往认为一个学校、一个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体育效果好,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不十分重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积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等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同时,加强对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他们思想觉悟、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关心广大山区农村体育教师生活,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篇5
一、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课程意识较为淡薄。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学校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仍然视体育课可有可无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学校在无专任体育教师的情况下,体育课成为了“搭头班”,如有六个班的学校则有六个教师任教体育(多数是由班主任担任)。有的学校为了应付检查一周安排3节体育课但只上2节或被文化课占用。由于种种原因,体育课教学的时数,质量得不到保证。学校开展的各种教学检查,只检查了这些教师的文字课教学情况(如教案),忽视对体育课教学情况的检查。
(二)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抓升学率,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情况与教育部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应试教育对体育课开设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应试压力的影响随年级增高而加大,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三)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体育师资严重不足。体育教师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学,一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有少许来自大中专的毕业生,有的近半数体育老师分配下去也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随着体育教育的改革,教师自身没有及时“充电”,体育教学程式化、单一化、刻板化、根本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
(四)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场地器材严重匮乏。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事故隐患;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五)体育教学内容偏窄、方法简单。农村村级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一般分为三种:一是游戏类;二是田径类;三是球类运动。由于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信息量有限,所选择的教材内容十分有限,如“老鹰抓小鸡”的一个游戏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成为了“课课练”:田径类的教材部是五十米跑、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球类大多数就是把篮球发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玩。体育课一般由:开始集合站队讲注意事项
学生自由练习
集合小结这几个部分组成。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策略
(一)要提高各阶层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人们往往认为一个学校、一个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体育效果好,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不十分重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篇6
小学生的年龄出于7-14岁之间,是各项体能与心理自然发展的敏感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是对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据统计,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的74%左右,这种比例结构说明抓好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对提高我国体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1.1城乡差异
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我国城市乡村体育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相比之下,农村的小学体育教育质量较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有3节体育课。但是研究表明,被调查的县级小学只有32.8%按标准要求开设,乡镇小学仅有13.2%,农村小学进本没有按照标准执行,而且仅有21.4%安排每周有一个课时。即便是处于城乡结合部的高新区,课时安排也没有达到足课足时开设。
1.2中外差异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教育部有关部门对15个省份的129个县(市、区)监测显示,四年级校园体育课及体育活动不足率分别高达56.5%。教育部有关部门另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2%的小学能够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2007年一项对8000所学校的调查显示,我国专职体育教师配备率只有38.8%,大量的教育投入,并没有向体育教育倾斜。国外孩子:在美国,普遍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体商”,有80%以上的孩子每天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日本孩子在学校每天都有体育课,体育好的孩子更让大家尊重。新加坡小学生学业负担并不轻松,但学校都会在每天下午两点后安排课外活动时间。
2.农村体育教育发展滞留的影响因素
2.1 思想陈旧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并以此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水平。基于这一个思想,体育教育变成了教育中的附属品。在学校、老师甚至学生的心目中认为,体育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体育课的质量基本是无人关心。目前,农村小学的体育课基本有班主任自行安排,或者被其他课程代替。我们喊了这么多年的“体教结合”,然而在农村教育中却显得那么淡薄。
2.2器材、场地、经费缺乏
教学条件是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说,农村小学现有的器材场地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要求,有些偏远地区的小学甚至连足球场地都没有,往往仅有一个操场,角落里几个乒乓球台,两边只有两个篮球架……陆克珠在《甘肃省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设施的调查研究》中显示:该地区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对体育的投入非常少,大部分学校没有正常的体育基本经费,人均投入只有可怜的1.67元;体育经费的投入在真正落实上也面临各种问题,导致体育经费被挪作他用。从此类研究文献中得出,当前我国农村小学体育,体育设施短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都是影响我国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2.3 师资力量匮乏
统计表明,在年龄结构方面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很不合理,以青年教师为主,其中 22-30 岁之间的体育教师占到所调查教师总数的 84%;31-39 岁的教师占 16%,40 岁以上的体育老师更少,这说明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年轻化,缺少老、中、青的合理梯队。
2.4 家长对于体育教育认识的缺失和偏差
在农村,家长的主要思想还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仍然占有主导地位,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就是在浪费时间,家长仍然愿意让孩子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也不愿意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3.发展对策
3.1 有关部门提高重视
为保障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农村小学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激发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指导等保障。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切实保护体育课的实施。
3.2建设相关设施
学校应该拨出经费加强体育教育建设,增加学校体育投入,保证专款专用,减少体育教育资金的挪用现象,同时要加大体育投资,保证小学体育器材的质量。
3.3加强师资培训工作
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教出一流的学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经常与其他优秀教师交流教育心得,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
(二)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给予鼓励、肯定、赞扬,从中教育孩子在生活做人的道理。
3.4加强学生家长沟通
家长是少年儿童的监护人,家长对与孩子的影响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加强学生家长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提高家长对于体育教育的理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物质保证,从而可以让孩子得到参加体育活动更多的保证,真正意义上让少年儿童能够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
4.展望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确实存在许多客观不足,但是国家、学校、教师们只要付出努力便会使这一现状得到改善。 身为农村小学一线体育教师,应该发扬体育人的拼搏精神,发掘和合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发展特色,推动学校的体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关注相对落后的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只有农村体育教育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张艳波,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因素的调查[J].高师理科学刊.2010.01
[2]郝作杰,浅谈鲁西南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0
篇7
从开始试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国家新课改以来,全国各地的各种研究数据就不断的表明,我国农村中小学生的身体状况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等各项身体素质都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等亚健康问题也是日益突出。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在体育教师的问题。学校招生大多只看成绩招生,忽略了学生身体健康因素,这进一步加深了当地农村学校的守旧观念。
学校具有一支专业知识强,有好的工作素质,结构合理的体育教师队伍,是学校体育得以良性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全民健身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基础。然而学校体育的发展,与高水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体育教师的结构,专业知识强度,工作态度,健全的机制,体育人才的引进,定期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培养,和安排教师的继续培训等都具有着制约因素,所以体育教师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只有学校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的体育教师才能够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达州市大竹县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对比法和数据统计法。
三、川东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及分析
大竹县位于四川的东部,东邻梁平、垫江,南接邻水,西接广安、渠县,北连达县,现辖50个乡(镇)、577个村。面积20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3.14万亩;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在103万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有92万,占总人口89.32%,显然是一个农业大县。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性别情况
据调查显示,大竹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是男教师比例较大。这在于农村中小学校思想的保守,和体育教师这一工作的性质,体育教师教学任务重、累,大多数女体育教师不能承担起学校任务。另外学校对学生体育课的不重视也有一定关系,从而导致了男女教师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
(二)中小学体育教师年龄的构成情况
据调查,中年教师占了极大的比重,年轻教师和老年教师所占比重极少,这对学校体育未来的教学可能会产生一定不利的现象。学校体育要想得到良性的发展就得注重学校体育教师的年龄搭配问题。从现在来看教师配置还行,可是再过几年中年教师就转变为老年教师,到那时学校体育教师就会呈现出老年化,对学校体育发展极为不利,而且逐年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学校年轻教师少,学校缺乏新鲜的血液,对国家新课改相对不利,学校新的体育知识层次也会显得不足。学校要想体育教学搞好,就得注重体育人才的引进,规范学校体育教师的年龄配置体系。
(三)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校教龄情况
有关数据显示30以上的体育教师占据了78%,以本科毕业计算,从25岁参加工作,一直在同一学校上课,那么教学超5年已占据大多数。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教师流动性较大。工资待遇的不对等,也加剧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憧憬城市发展,使得一些体育教师不能安心地工作,从而导致了农村体育教师的流动。
(四)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情况
教师学历代表其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教师能力及知识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它能反应出教师队伍知识理论水平和发展潜力。
据统计,专科学历教师还是占较大的比重,本科和中专教师相对较少,从而可以看出农村学校体育还是具有较大的潜力。我国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标准应具有中专学历的要求,都达到了标准。但是在调研的时候发现,有大多数体育教师转出校,导致了学校大多体育人才的流失。其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制约,使得农村学校难以留住高学历体育教师。农村学校思想的保守重文轻体育,只追求升学率也是重大因素。然而这也是学校当今的工作重点,如果该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农村体育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五)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情况
根据调查农村中小学的情况还相对较弱,有编制专职的体育教师越来越少,其他教师相对比中较大。在调查的时候发现,体育课在农村中小学基本上是可有可无,这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的教学,也相应的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师的配置情况。有的学校放着体育教师编制,而去签约教师,来满足教育局下达学校的教师配置。其原因还是农村中小学思想的保旧,追求升学率所导致。也有教育改革进程加快使得学校的重组不断出现,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使得有编制专职教师相对较少。然而无编制教师与兼职教师在学校的体育教学效果,并不能得到保证,要想解决学校体育教学为题就得保证学校体育教师配置的完整性,要保证体育教师的质量。
(六)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状况
体育教师培训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体育教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效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新课标的实施。有关数据统计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不是很多,只有56%的体育教师参加过相应的专业教师培训。参加专业继续发展培训能够让学校体育教师更好的把握学校体育课的发展,能够加深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从而更好的落实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使得学校体育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保持教学的先进性。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是和学校体育对体育教学理念分不开的,特别是农村地区,这就要求学校足够的重视,教师培训跟不上,不利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七)中小学学生体育课被挤占的情况
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校体育课被挤占情况较为严重,学生体育课不能得到保障,教师在学校体育课也就无法正常的开展,导致学校体育教师人才的流失。
(八)中小学体育课器材使用情况
体育器材是保证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器材比较缺乏,学校的体育课程是得不到很好的进行的。器材的缺乏导致老师不能保证可当的正常开展,其才能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对体育课也缺乏相应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体育课就满足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的发展,从而使得新课改不能得以实施。所以学校应注重学校体育器材的保障,以保障体育课的得到正常实施。
(九)中小学体育教师待遇情况
教师工资待遇在学校与教师地位相对挂钩,在调查时了解到体育教师工资远不及其他科任教师,然而体育教师工作量大,任务重。半数以上的体育教师工资待遇与其工作量不成比例,其应该享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外加上成学校的建立,城市学校工资待遇等相对较农村高,且发展前景比农村学校好,体育教师去到城市学校能够得到相应的重视,这也是造成体育教师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结论
农村中小学传统的重文化轻体育的思想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体育教师的工作起到了不利的影响。专职体育教师较为缺乏,教师配置不够完善以及学校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不够重视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了一些农村体育教师的心灰意冷,对体育教学失去了相应的积极性,对工作的不上心,又害怕学校的不重视而导致失业,导致了体育教师在校无法安心的工作。
五、建议
(一)教育部门要紧抓国家新课改政策
目前国家新课改政策将体育考试成绩纳入中考与高考,从升学来看,可以看出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性。地区教育部门要加大国家新课改政策落实的监督力度,并号召农村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新课改政策。并成立相应的检查小组,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进行考察,将体育课程纳入学校升学考试,并由当地教育局统一进行组织考试。
(二)学校要解放传统思想观念,重视学校体育发展
农村学校要注重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认真的落实国家新课改标准,学校不要应付了事,注重于自身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加强自身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三)学校要注重教师的职后培训
学校应注重学校体育教师的职后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学校还应注重学校体育教学成果,大力开展新课程、新技术、新方法等学术讨论,鼓励学校体育教师通过自学,提升自身能力,挖掘教育资源为自己所用,学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继续培训的教育机制,为学校做好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以促使学校体育教师发展。
篇8
一、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
体育对孩子的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孩子们造就完美的人格也是极为重要的。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讲的是在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普查中,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十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另据国家体育总局的一项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表明,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知之甚少,男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学生对篮球、排球、足球知识一知半解;对双杠、单杠、山羊、跳箱等体操器械更是生疏,学生体育素质明显呈下降趋势。经过对本市农村43所中小学进行调查,这些情况则更为严重,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运动场地严重匮乏,造成学生无用武之地
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我对33所小学调查中25所小学没有像样的运动场,所调查的10所中学中3所学校运动场不达标,多数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两个乒乓台。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
(二)体育器材缺乏、老化现象严重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近两年国家生均投入经费虽然有所提高,但能投入到体育教学中的经费却很少。综合评估,部分学校虽然添置了一些体育器材,但能用于体育教学上的少之又少。中学的经费投入稍微比小学要多一些,但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购置的器材本身是低质低价,加上自然的损耗和人为破坏更是雪上加霜。我们体育课教学就是学校把学生赶到所谓的操场上,但学生想打篮球没场地,想踢足球但是场地坑洼不平,荒草满地,造成许多安全隐患,一旦有学生受伤,学校更是麻烦连连。想打羽毛球、排球更是没场地、没器材,于是学生们只好三三两两在操场上或闲逛、或追打,场面令人啼笑皆非。
(三)体育师资严重不足
体育教师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在乡镇小学,在我所调查的33所小学当中,有专职体育教师的学校只有三所。在这学校中低年级一般是一个教师带一个班,实行所谓“包班”,像这样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体育教师,体育课要么是班主任兼职,要么就是从文化课一线上退下来的老教师担任。在所调查的10所中学中情况稍微好一些,都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但从专业水平和年龄结构都和学校现有的需求相差甚远,大多数学校,只有一两名体育教师,还负责学校的运动队的训练和学校的一些杂事。这样的学校,课时多,教师精力有限,使体育课“放羊式”教学成了必然。学校体育教师配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受专业培训的体育教师更是严重缺乏,造成体育教学毫无质量可言。
(四)体育课程形同虚设,随意现象严重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班一但体育考试结束便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二、如何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落后状况,有如下思考:
(一)体育教学思想需要改进提高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按《标准》要求实施体育教育;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育课,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效果。
(二)加强对体育器材、设施的投入,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应首先加大体育教学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教学用品和器材,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 山羊 、轮胎、拽包、跳绳等)。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此外,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三)加强师资培训,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教学观念的更新势在必行,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在全方位进行,但不少教学改革者在实践中却只热衷于操作层面上外在课程形式的改革,过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学生内在情感和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其根本原因是:第一,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第二,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太大,除常规的体育课堂教学外还有大量的课外工作,如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及学校运动队的训练等;第三,缺少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同时上级教研部门给教师的教改指示大多是口号式指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等。
篇9
本文采取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广河县中学体育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共发问卷281份,回收问卷281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72份。
2 结果与分析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学校体育课教学、课余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4个方面。现根据调查并对甘肃广河县7所中学实施体育教育的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2.1 体育教学情况
甘肃广河县7所中学开设体育课的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
首先, 从表1 体育课开设情况可以看出,无论高、初中每周都能正常开设两节体育课,符合国家统一颁发的教学大纲中每周开设2到3 学时体育课的规定
表明甘肃省少族民族地区各中学基本能较好地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能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其次从执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内容的情况看,完全执行大纲要求内容的比率高中为78.5%,初中约为38.6%,部分执行大纲内容的比率高中为16.5%,初中约为27. 5%。这与全国城市中小学完全执行大纲的83.9%,高中基本持平,而初中62.3%的比例低于全国水平。显然民族地区初中执行教学大纲较差。这种局面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滞后,整个教育经费相对较少,使得对学校的经费投入减少,特别是乡村初中学校,因此, 在场地,器材等方面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实施;第二,由于每年补充体育师资队伍中的人数有限,而分配到该地区少数乡村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更少, 因此,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也影响了“大纲”的执行和实施。
从学生对体育课态度调查中(表2)可以看出,很喜欢和喜欢体育课的学生比例,高中为91. 13%,初中为98.57%,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倾向良好,为进一步上好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具备了前提条件。
从学生对体育课内容的认同率来看(表3),对体育课内容很喜欢和喜欢, 初中占41.80%,高中占37.66%,这与体育课的态度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心理学家认为,在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态度和行为是一致的,如果有外界因素的干扰,就可能出现相背离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体育教学内容陈旧、单调。特别是长期以来,竞技运动一整套的项目、规则和办法规范了学校体育教学,这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过高的项目,使天性好动的学生望而生畏,主动锻炼的学生有减无增。第二, 以技术传授为中心,以技评达标为目的,过多地考虑了老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体育教学成为简单的“传技式”教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第三,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学过程过分地强调“统一”,教学方法死板教条,学生体会不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2.2 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2.2.1 早操的组织形式及内容 。从表4可以发现, 高中的学校开展早操活动的占86%,而初中只占19%,并且组织形式大部分是“全校集中进行”,而以“个人单独进行”的组织形式很少, 从所回收的问卷得知,全校集中进行早操的学校,都是县中学及部分乡中学,而且都是住校生。参加的内容为跑步和广播体操,其它锻炼的内容很少。从这一情况可以看出, 学生参加早晨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是因为学校的规定而学生才参加, 只注重形式,出现了“出工不出力”的现象,这是被动体育的典型表现,对学生起不到锻炼身体、调节身心的作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抓早操这一环,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2.2.2 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及内容 。从表5 中可以发现,高中都是由学校统一组织课间操, 初中也占94%, 而以“班或年级为单位”的学校只占一小部。通过对7 所学校现场观察发现。全校统一组织的课间操都是半军事化的要求来组织学生, 使课间操缺乏生机和活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做完课间操以后都回到教室, 而再从事其它体育锻炼的人较少, 从而使学生消除大脑疲劳的作用只能是事倍功半。
2.2.3 班级体育锻炼的情况 。从表6 中可以看出, 学校的高、初中每周约有3 次左右的班级体育锻炼, 每次约1学时,从学生对班级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的比例, 高中为76.6%,初中为69.48%, 同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相比, 高中高出38.94%, 初中高出25.66%; 这说明,班级体育锻炼的项目,内容和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习惯。
2.3 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情况
2.3.1 高中、初中运动队的类型 。从表7表明, 运动队的主要类型为田径队、篮球队和传统体育项目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每年都要举行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学校为了取得好的名次, 要组队进行训练。篮球队较多也是因为各校之间的篮球比赛较多, 加之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而传统体育项目队高中有5个, 初中也有3个队, 这反映了本地区的民俗习惯和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各校的欢迎与重视。
2.3.2 各校运动队训练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绝大部分学校都进行课余训练, 但训练情况都不尽人意。其中3所学校是每年几乎不训练,而常年训练的高中只有2个队,初中只有1个队。而且常年训练的学校都是县中学, 各种条件相对较好。业余训练中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应取得各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深思。
3 结论与建议
3.1 中学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及课余体育锻炼, 不仅要增强体质, 掌握“三基”,而且要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以及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3.2 在体育教学中该地区中学开课率为100%, 高中执行大纲较好,而初中执行大纲差, 只有38. 6%。从学生对体育课内容的态度来看,很喜欢和喜欢的初中为41. 8%, 高中为37. 6%。此情况说明了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单调, 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3 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 同对体育课的态度相比,高中高出了38.94%, 初中也高出了27. 68%,说明班级体育锻炼由于内容丰富, 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普通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 在以课堂教育为主的前提下, 逐步拓展课外体育活动, 注意利用和开展具有民族特点的体育项目。
3.4 课余运动训练中该地区“常年训练” 的高中只有2个队, 初中只有1个队, 说明业余训练中存在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较多。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本地区中学体育教师人才素质和总体质量,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3]周贝隆.关于制定2010 年教育规划的思想[Z],1996
[4]屈杰,张惠春,隆胜军.湘西中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体育学刊,2001,(3): 99-101
篇10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在本校女生中随机抽取了年龄在 15 ——16 岁的女学生 80 名 ,均为身体健康者。
2.
测试指标。根据“山西省学生体质综合测试指标”,选择了以下 10 个指标:脉肺活量、身高、体重、50米跑、 800米跑、 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立位体前屈。
3. 测试仪器。身高体重计、带状皮尺、肺活量仪、秒表、有刻度的直尺。测试方法按《人体测量与评价》中的方法进行。在短期教学前后测试时所用的仪器、方法及测试者与被测试完全一致。
4. 研究方法。A. 采用调查实验、现场测试、问卷调查法。
B. 根据文献资料及所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C. 运用系统统计方法得出结果。
二、方案与结果
在实验前 ,对随机抽取的 80 名女生进行体质检查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校女生中 ,体质差异十分明显 ,特别是城乡女生的差异更为突出。在形态机能方面 ,除体重一项乡村高于城市外 ,其他项指标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而且均为城市女生高于乡村女生。在 5 项素质方面 ,800 米跑、立体前屈乡村女生高于城市女生 ,其他项目 均不如城市女生 ,而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说明乡村女生体重偏上 ,耐力、柔韧性素质较好;而城市女生在身体、心肺功能方面占优势 ,而且速度、腰腹肌的力量、下肢力量均比乡村女生强。其原因在于:A. 居民生活水平不一样 ,城市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B. 乡村女生负担较重(包括精神与体力方面) ;C. 对体育的兴趣不一样。经调查 :城市居民爱好体育者约占76 % ,而乡村居民仅占 36. 2 % ,但是乡村女生在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中能吃苦耐劳 ,表现为体重偏上 ,并使自己的耐力与柔韧性素质好于城市女生。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 ,我又把这 80 名学生的体质测试情况与全国同龄青少年的体质平均水平进行了对比 ,发现:学校被测的 80 名学生 ,不论是来源于乡村还是城市 ,其整体体质水平均比全国同龄青少年的体质水平低 ,且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在形态机能方面 ,只有乡村女生的肺活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素质方面 ,只有城市女生的 50 米跑、乡村女生的 800 米跑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除这三项指标外 ,其他指标与全国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性 ,而且许多指标 P < 0. 01。分析其原因 ,可能有三点 :A. 入学前学生所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初三学生很少或几乎不上体育课 ,学生拼命读书 ,使体质水平受到影响;B.进入学校后 ,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充分的认识 ,使正处在发育期的女生在生理上明显表现出体力较差、肌肉力量薄弱 ,在心理上更是呈现出“爱美”、“怕羞”等特点 ,对体育课普遍存在着“怕”的念头;C.女学生怕苦、怕累、怕脏 ,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对体育不感兴趣 ,从而使自己体质下降。针对学校女生的体质现状 ,我利用体育课后随机抽取了80 名女学生 ,进行了系统的、严格的体育教学。具体方法是 :将学生分成个二个班 ,按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试验 ,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了学生的联系次数及时间。从脉搏的变化来控制运动负荷 ,并在课中穿插了素质方面的练习 ,要求学生听从指挥 ,按时作息。经过 8 周的教学试 验后 ,我又对这 80 名学生作了体质检查和素质测验。通过分析和测试结果可以发现 ,经过 8 周系统的体育教学 ,从总体上 看 ,这 80 名女生的体质状况有了一定的提高 ,有些指标经教 学试验后达到了全国同龄青少年的平均水平(如城市女生的800 米跑 ,乡村女生的身高) ,别的指标大部分也有所提高。虽与全国水平相比较还有显著差异性 ,但差距在缩小 ,城乡女 生之间的差异性虽仍十分显著 ,但这个差距也在缩小。有些 指标 ,乡村女生赶上了城市女生(如立定跳远 ,800 米跑) 。测 试中也发现有一些指标出现下降的现象(如乡村女生的 50 米 跑 ,立体前屈)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课堂负荷大 ,学生出现过 度疲劳。二是教学方法不当。三是学生一时适应不了 ,心理 上出现抵触情绪。总而言之 ,经过短期的体育教学 ,学校女生 体质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尤其是耐力和下肢力量这两方面 较为明显。当然 ,各项指标提高的幅度还不大。我认为 ,要想提高女生的体质水平 ,还必须从入校抓起 ,并不断地改善教学 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 体育带来的好处。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 ,经过调查分析 ,我认为:学校女生的体质状况
篇11
由于兼职体育教师不具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且从思想上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校体育课虽在表面上开齐开足,而实际的落实和效果却远远不够。很多学校在形式上按国家课程标准排足体育课以显示在学校的各项资料上,上级来检查时便能从容应对,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而事实上,很多农村学校专职体育教师严重不足,有的学校20多个班只有1-2名专职体育教师,而在这些教师当中又有不少人是非体育专业毕业的。有的学校甚至全部是由语数教师兼教,这些老师会“专时专用”吗?虽然,可能这些学校的领导也想把体育工作做好,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排在课表上的体育课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体育教学中的摆设。同时,由于兼职教师的体育专业素养不足、教学手段缺乏,致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运动技术掌握欠合理、运动技能水平较低等现状比较普遍。
三、改进措施
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要切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兼职体育教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同时要结合各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现有局面。
1.有选择地确定兼职体育教师
学校在安排课务时,要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出发,尽量有选择地确定有一定特长的或任教其他小学科的老师兼教体育课,或者将一些体育课相对集中在某些兼职体育教师身上。这样,兼职体育教师们就可以在具有一定特长的基础上或是在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教学素养以及积累的相关经验进行体育教学,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2.对兼职体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当前,大家也充分意识到了兼职体育教师的重要性,纷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对兼职体育教师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与考核。有些地区采取“青蓝工程”结队的形式提高兼职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利用了专职体育教师的优质资源,通过传、帮、带使兼职体育教师具有了角色意识,在学习、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提高了体育教学水平。当然,培训的方法不止一种,各地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进行相应的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实践课观摩等等。
3.采用多种授课形式提高兼职体育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授课提高兼职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如互助式,即专职体育教师和兼职体育教师同时上同一内容的课时,各自发挥自身的特长进行“窜班”式的相互协作的体育教学。如A是兼职体育老师,B是专职体育老师,在他们同时上课时,B老师除主要负责本班的体育教学管理之外,还要负责两个班的讲解示范和进行合理的组织练习,A老师则负责在这之后的监护与管理,两个班相互错开传授与练习的时间段。但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如二者是上同一内容尚好,如是不同内容则专职体育老师负担相对较重。
再如,模仿式。根据体育课的一惯“套路”进行模仿式的教学,抑或根据同时上课的专职体育老师的“套路”进行模仿式的教学。如,开始部分的课堂常规练习,准备部分的一般准备活动或专项准备活动,基本部分的技能学习与练习,结束部分的放松练习等等。但这种方法也存在弊端,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生硬、不流畅。在采用多种授课形式的时候,要注意扬长避短。
4.鼓励兼职体育教师发挥自身体育特长进行体育教学
有些兼职体育教师自身具备一些体育方面的特长,且水平较高,如乒乓球、篮球等运动。可以鼓励这些教师将一技之长运用于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学有所得。如,我校有一名数学老师乒乓球打得非常好,而他又兼教一个班的体育课,一学期下来,该班竟有90%以上的学生能反手推球十个以上,并且体质测试的情况也与专职体育教师授课的班级无明显差距,甚至是某些专职体育教师所不能及的。
5.组织兼职体育教师进行观摩课、优质课研讨活动
直接参与体育课的观摩是兼职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最直接、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经常观摩专职体育教师的体育课,让兼职体育教师知道体育课该怎么上,同时把握体育教学的新动向。还可以通过兼职体育教师相互间的体育课观摩,找出课堂中的“无效”部分,与专职体育教师的课进行对比,从而提高自身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6.创编操作性强的教学参考教材
体育教学参考书可以说是兼职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蓝本。有了教材,兼职体育教师们至少可以根据教材的提示一步一步地实施课堂教学。为此,创编教材时不仅要考虑到相应的内容,还要考虑其是否有较强的操作性。对教材的使用也要进行相应的指导,鼓励兼职教师充分利用。
7.吸纳兼职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学科研
要缩短兼职体育教师与专职体育教师之间的差距,除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对兼职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引领之外,还要鼓励并吸纳他们参与体育教学科研。让他们在体育教学科研中提升体育专业素养,在体育教学科研中体味体育教学的成功与乐趣,从而在积极的氛围中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篇12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且质量堪忧,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公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何改善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落后状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进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4.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篇13
体育课不是休息课,更不是培养竞技运动员的专业课。可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安排教学内容;二是体育课让路于文化课,让路于应试教育。在强调面对所有学生指向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并将之落实的新课程。我们更应该明确,中学体育课在文化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学生体质下降及独生子女心理综合征尤其严重的今天,对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起到的作用尤其关键。
二、合理安排教学,落实健康教育的目标
上学生喜欢上的体育课,落实新课改健康课程的目标,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中国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都存在运动场地狭小、运动器材设施少得可怜的问题。没有良好的教学条件,体育课一样不能上成自习课。捉襟见肘的教学条件下,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体育课的健康教育目标,只能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学。乡村中学,没有标准的400米跑道,只有车少人稀的乡村公路,跑步训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到处几乎都是平坦的水泥路面的乡村公路上,带学生跑上几圈,山清水绿,学生跑得更兴致盎然;没有经费置办标准的乒乓球桌,学校转角空地上,用水泥压制出几张乒乓球桌,风轻云淡,学生也训练得热火朝天。体育课教学,还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及地域特色巧妙安排教学内容。比如,笔者所在地区,民间盛行白鹤拳。将白鹤拳操引进体育课,既有地域特色,又贴近学生兴趣点,教学效果尤其突出。有条件就充分利用条件,没有条件就因地制宜,广开思路,创造条件,这是落实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因材施教。中学体育教育的对象是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的青少年。在这个年龄阶段,从身体状况到个性心理,学生的个体差异都是巨大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进程,才能最大效率地落实健康教育目标。让个子矮或体胖的学生去跑步或跳绳,臂力大、爆发力强的学生练沙包掷远,手脚灵活、技术动作掌握好的学生去打乒乓球,耐力好、善奔跑的学生练篮球。兴趣为引,各得其所,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一方面又可以在科学有序的体育课训练引导下,增强学生的体魄,健康学生的身心。
三、优化方法手段,促进健康教育目标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