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档案现代化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档案现代化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档案现代化管理

篇1

近年来,虽然档案工作得到较快的发展,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在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更好地满足新形势对档案工作提出的要求。因此,就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步伐。

1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性

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从总体上提高现代化水平,必须摸清国际国内的动态,了解过去和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才能确定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档案部门能迅速、准确地提供现代化所需的档案材料。面传统的管理方法则无法满足这种需要,春有采用现代化手段,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查阅到利用者所需要的档案材料,及时提供利用。所以,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是适应我国实现现代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必然要求。

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长,给保管和利用带来一系列问题。同时,利用者也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档案部门能及时地无遗漏地向其提供所需要的档案材料,并迅速传递到每一个需要利用的地方。手工管理的落后状态,无法解决档案工作面临的种种难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改革落后的档案管理手段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为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2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新时期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运态的、发展的概念范畴,在不同时期都被赋予不同的核心内容。新时期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档案理论与实践,以档案资源信息化为核心内容的新时期档案管理现代化理论和工作体系正逐渐形成和发展。

2.1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

它是指档案的记录、存贮、整理、加工、查找、交流、传递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起来,实现工作手段的现代化。它涉及广泛运用电讯设备、电子计算机技术、印刷技术、复制技术、缩微技术、声像技术。比如:广泛使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检索、编目、库房管理、阅览管理、各种统计工作,并把电子计算机与现代化的缩微技术、通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有效地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

2.2档案工作组织与管理现代化

档案事业的建设和档案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经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管理科学的原理,遵循档案工作的客观规律,研究和处理工作的各种问题,可以做到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机构高效化,管理工作现代化,档案工作标准化,使档案管理与组织工作更趋于完善。档案管理手段包括理论手段和技术手段,即档案管理的各种管理方法、管理理论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技术成果,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具体体现,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之一。首先是档案现代管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通过借鉴和利用当代管理学中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档案科学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与档案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地指导档案管理实践,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和发展,最终形成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其次是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要不断地将当代先进的技术设备、技术手段和技术成果引入档案管理中,实现档案管理的专业化、自动化。

2.3档案干部知识化

由于设备的现代化和管理的科学化,需要建设一支具有现代化科技知识和业务知识的档案专业干部队伍。他们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还应懂得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技术操作和管理,在档案专业有较深的造诣和较高的文化和历史知识,这样才能适应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

2.4档案资源信息化

在信息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现代化的与主导,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是今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档案资源信息化作为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是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过程,通过信息和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和传输,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开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信息化将成为各项档案工作的重要管理平台和技术支撑,是新时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包括:一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即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建立起各类规范化、标准化、可共享的目录数据库和内容数据库;二是档案基础平台建设,包括档案网络建设和管理系统开发应用,建立档案作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化。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出路在于信息化,可以预见,在未来20年,档案资源信息建设作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将不断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2.5档案保护现代化

传统意义上档案保护现代化主要是指档案库房、档案设施设备等现代化以及档案载体保管保护水平的现代化。随着新型存储介质的不断出现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如机读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这此档案信息的记录和存储载体有磁性的、光学性的和磁光性的,有磁带、磁盘、光盘等不同形式。新型载体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在形成介质、利用方式、存储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因此,以新型档案载体为对象的档案分配制度现代化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而且,它不仅研究有效保护和保管档案载体的方式、方法,还要深入研究如何保护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性、真实性与完整性。

2.6档案管理标准化

档案管理标准化也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基础,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严密的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的,档案标准化通过制定和贯彻各种标准、规范,使技术应用和分工协作有了统一的科学准则和依据,保证了档案各项工作能够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在档案的管理中得最佳的效益。在信息时代,信息的共享与网络和沟通更依赖于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如各种档案数据的交换、档案信息的传递、档案资源的共享、网络平台的链接等等,都需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来实现,必须通过制定和建立各类档案管理标准,形成档案管理标准体系,来确保档案管理现代化各项工作的有效实现。

3档案工作现代化的作用

利用计算机检索档案,将极大地提高档案的查找速度,有效提高查全率,节约利用者查阅档案的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设备,将使档案信息的处理传递的时间大大缩短,档案馆将从保管史料的基地,发展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的中心。

篇2

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是时展的要求。数字化档案信息能够让任何一位档案使用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地点、时间只需有一网的电脑,就可以进入档案管理系统查阅所需要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不仅是提高档案利用率非常有效的手段,而且还能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

1.档案工作的信息化

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知情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档案信息的开发更多地关注现实和大众需求,档案工作者要有信息意识,应具备对信息真伪进行准确鉴别、区别对待的能力。二是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使档案信息的传播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原有档案信息的编辑速度不能适应高速的信息传播和应用速度,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具备在新的传媒技术条件下对信息的有效检索、评价、使用和传播的能力。三是现代传播手段给档案信息传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网络黑客技术、病毒、木马等安全隐患一直存在。档案工作者必须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自身的保密工作,更要注意避免丢失信息造成信息遗漏。四是随着公众的档案意识和信息意识的增强,利用档案信息的用户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员和政务系统工作人员,因此信息传播内容要具备广泛性与实用性。

2.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而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则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基础部分,没有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无从谈起。

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计算机人工录入;第二种是通过扫描仪扫描由字符识别软件(OCR)识别,制成文本文件;第三种是将档案文件的每一页看成是一张图片,不管上面具体是什么内容,由数码照相机或扫描仪按页拍照或扫入计算机制成图形文件。前两种方式占据空间小,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文数字化,但纸质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手写体、繁体字,有的字迹褪化及非文字形式等,此时采用前两种方式就会暴露出如下致命弱点:采用人工录入,不但需要大量的录入人员,而且一时还不能马上胜任此项工作,差错率大且核对困难,投入大,收效慢;用OCR字符识别的准确率低,尤其对于手写体字迹或印刷质量稍差的字迹;而第三种方式实现容易,一般档案工作人员只要稍加培训,即可操作机器,且工作可以定量化,差错率相对较低,即便有一些错扫、漏扫等,也能很快被发现。如果能采用先进的高速扫描机,那么对档案信息数字化无疑是如虎添翼。另外,还因为图像扫描保持了档案原件本来面目,可以使利用者在看到文字内容的同时,也能看到纸质档案的其它一些特征,如原件的纸色、墨迹、印章、圈点、批注等各种原貌,使利用者可以获得更多的线索,开展一些更深入的研究。对于实物档案则可以通过用数码相机对实物进行拍照, 以数字图像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存储设备中。

对于声像档案的数字化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将普通摄像机拍摄的模拟视频信号可以通过专门的视频采集设备将之数字化,并加工成数字视频档案;二是指通过数码摄像机拍摄下来的录像,本身就是数字视频,输入到计算机直接就可以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加工成数字化视频档案。

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所有的档案信息都能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做到图、文、声并茂,档案信息的记录功能与显示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而且更有前景的是数字化后的档案信息能随心所欲地从一种媒介转换到另一种媒介,给长期以来沉闷、形式单一的档案信息贴上吸引人的“标签”。

3.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管理

我国各级各类企业档案部门开展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践与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技术和水平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提高,大致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的发展方向。第一、档案文件目录信息检索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档案文件目录信息检索系统的应用,应该说是计算机技术与档案工作的最早结合点。由于档案馆(室)的库藏档案数量巨大,档案的利用频繁,为了方便利用者,提高查询效率,档案部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目录或专题文件级目录著录,以达到快速检索的目的,检索工具的数字化带来的优势尽显无遗。第二、“文档一体化”管理。1992年国家档案局提出“文档一体化”管理思路,许多档案部门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文件与档案的一体化管理,从文件形成之时到文件办结归档乃至档案管理成为一条流水线的操作过程。“文档一体化”操作管理软件与传统手工操作相比,避免应归档的文件材料人为遗漏,提高了文件归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文件立卷的效率,提高了档案的质量。第三、档案工作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我国档案工作数字化管理起步时间较晚,目前还是以针对上述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和文档一体化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为主,停留在档案工作数字化管理的初级阶段,数字化管理的优势和潜能并未充分发掘出来。档案工作作数字化管理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涵盖档案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等诸方面的大型的系统工程,如档案自动编目和自动检索、档案自动全文存储与检索、档案业务工作辅助管理、计算机辅助立卷、档案自动标引、文档一体化管理、档案馆办公自动化、档案库房保护技术现代化、档案数据库设计与建立等。而这些不仅是档案管理基本的业务环节,也是档案管理智能化、自动化的具体体现,更是档案管理数字化全面实现的基础。

4.档案信息利用网络化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

档案信息只有在传递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以往信息存在于一次文献即档案原件或经过处理的二次文献范畴内。人们需要档案信息,往往需要亲临档案馆,通过阅览摘录、静电复制或拍摄等形式来获取需要的信息。但档案信息在完成数字化后以数字形式存在时,数字网络系统就将成为其主要的传输平台,为档案信息的快速流动提供可能。数字化了的档案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多向传递,形成传递网络,而且通过因特网可以方便地进行远程传递,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者不必亲临档案馆,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方便地利用档案信息。

档案信息传输平台应首先构建的是档案馆局域网也可称为内网,一般的要求是在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前提下,通过网络连线将各个部门和所属各单位档案部门的计算机资源整合在一起。各部门和各单位的个体计算机通过网络共享网络信息资源,同时为档案馆核心数据库提供档案信息。其次是构建外网、公众网等,可使档案信息通过数字网络系统进入信息交流的大动脉——互联网,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篇3

一、信息化与档案的关系

1.档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信息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作为原生信息源,越来越社会重视和利用。事实上,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就是为档案开发利用作准备,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利用的过程,已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产业体系。

2.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主线。信息是知识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将人类联贯在一起,构成一个全球化的信息共同体。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的档案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当然是贯穿全局的发展主线。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要服务于客观发展需求。从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上来讲,信息系统总是由满足业务处理、运行需要开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着数据—信息一知识的过程。机构层面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总是从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开始,在整合的数据仓库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挖掘和满足不同需要的数据应用。这实际上类似于我们传统的档案管理利用流程,应当把它纳入到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内容范畴。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信息部门担负着掌握、存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职责,有权利和义务对社会信息消费的需求作出反应,提供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是时代赋予包括档案部门在内的社会信息部门的使命,是经济发展途径变革的要求,是生产力进步方式转变的要求。

4.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改革的动力。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信息生产量大,信息内容丰富,信息需求量激增,信息效益不均。社会信息消费需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是生活需求。随着信息化建设,现阶段社会庞大的信息消费需求以及将来信息化程度加大时的潜在信息消费需求,也是档案工作改革的直接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档案本身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而不断扩大,不仅停留在查找和借阅上,而且可以和文化教育、社会休闲等方面结合,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二、准确把握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

1.从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实行资源共享,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管理转向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要围绕部门的工作重点、关注的热点来组织信息,提供信息。随着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已形成了网络化、数据化的时代。档案系统如何认识“网络化管理”和“数据化档案”,实现信息共享、共建的目的。对此,开展现代化管理工作,必须做到档案管理软件的选择,推广要慎重。选择的软件需具备规范化、通用化,并有很强的包容性。

2.文档一体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这就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到办公自动化的总格局之中,与办公自动化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同时,也要求档案人员积极介入此项工作中,提出档案管理和电子文件归档方面切实可行的需求。

3.归档双轨制,是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过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和应用,但它的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尚未取代纸质文件的地位。据专家预计,在较长的时期内,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还会继续并存。而且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电子文件必须与相同版本的纸质文件一同归档。

4.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现代化还应该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1)前瞻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数字化档案馆,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信息的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它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地有序进行,是一项耗资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所需的各类硬件及网络设施、软件开发以及进行数字化的投入,都需要高昂的费用。因此,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作为企业内部的档案馆(室)在极其有限的财力前提下,一定要审时度势,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努力保证软硬件配置、软件开发标准和网络结构等在各实施阶段的一致性,将有限的财力用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部位,保证软硬件资源的可继承性,使其既能适应当前信息业的特点和要求,还能符合今后发展和应用的趋势,尽可能避免资源的浪费。

(2)协作性: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管理规范、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人力、财力有限的企业内部的档案馆(室)来说,独立完成这些项目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这也是制约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一大难题。因此,只有坚持协作的原则,加强与企业内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主动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在各阶段的顺利实施。

篇4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本质是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使之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求档案管理实现观念、装备、人员上的现代化。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强调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意识,不断探索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的有关途径。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概述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现代管理科学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对档案系统进行管理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借助现代管理的技术与设备,依靠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的人员得以实现。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且大多数管理工作依靠人工完成,因此导致档案管理的效率较低。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要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在档案管理运用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档案领域,但是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但可以实现无纸化档案管理,还可以增强储存信息的数量和准确性。工作人员在查找、筛选档案时,更加迅速、准确。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各级行政部门和档案单位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速度,使档案管理工作与时展接轨。

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有关措施

(一)强化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意识

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必须树立现代化管理的思想意识,这样才能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向着现代化发展。当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因此,首先要求管理人员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树立创新意识。这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冲破旧思想的束缚,改变原有的工作格局,不断强化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当前档案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较慢,这与管理者本身忽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无关系[1]。因此,本单位领导要提高档案管理的地位,加强相关宣传使全体管理者从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在宣传中促进管理人员接受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从根本上改变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现状。

(二)推行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

在档案管理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需要档案事业主管机关会同标准化主管机关或部门共同协调完成。制定标准化档案管理的相关原则、工作模式、评价方法等,是完成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相关单位及部门要确定出科学、统一的工作规范、技术规范,同时加强监督作用保证其贯彻落实并执行[2]。

保证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因此,应该尽快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3]。首先,要求技术方法的规范和统一;其次,要求设备、设施的规范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档案保管及利用价值,因此,管理者要实现档案管理的最大化,同时使检索利用档案信息更加便捷。

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也是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信息管理只有借助信息化存储和数字化的处理才能真正复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促进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档案工作中要积极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手段,从而提高档案整理、编目、检索等工作的效率。

(三)提高档案工作队伍的总体素质

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这时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经之路,因此,必须强化档案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每一个管理人员必须能熟练掌握现信息技术,运用计算机以及各类现代办公设备,并能独立完成电子文件的制作、设备日常维护等工作。相关单位可以通过加强计算机技术培训的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基础不同,可以分层次对其进行培训,如基础知识培训、高级理论培训、档案专业操作培训等。通过培训可以使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从而提高整个工作队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同时,还要积极引进高技能专业人才,从而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实力。相关单位及部门应该制定严格的人才选拔制度,选拔适合本岗位的专业人才。同时完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上不断创新,从而激发整个档案管理系统的工作活力。

三、结束语

我国档案管理应以《档案法》为核心。国家要不断完善体系内相关法律建设,使档案管理实现应有的社会职责。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需要行政主管部门与各级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从而实现推动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目的,进而进一步加快我国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篇5

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内涵及具体要求

档案现代化管理实在传统的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充分利用新的计算机技术等科学技术的信息管理。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指导,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采取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档案管理的传统方法和做法进行改革,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系统化,定量化,信息化,智力化。

(1)先进的技术设备推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一定水平的设备、技术,是现代化的物化表现,是现代化程度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实施现代化管理要作好规划,使档案管理在各个环节都采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在档案设备配置现代化的衡量标准上,要坚持设备、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配套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技术的效用。

(2)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价值体现档案自身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也才能得以体现。否则档案深藏在库房里,不为人知,档案的价值也就无法体现。档案信息化需要开发大量的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将馆(室)藏档案数字化。信息时代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成为档案发展的趋势,它让人们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档案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档案部门和一个重点工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发挥档案信息的规模优势和综合实力,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打破时空界限。

(3)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对档案的入档时间提出更高要求。档案的社会化需要将越来越多的档案资料能尽快尽早纳入档案管理,形成社会信息的档案化,实现档案信息为公众服务的零时差,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4)电子文件大量产生,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各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图文声像)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能及时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电子文件越来越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将会在未来的档案学研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子文件种类多,范围广,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长期保存问邮展日益突出。确保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可靠性等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签署技术,消息认证,身份验证防火墙等)显得特别重要。

(5)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还体现在管理方法的现代化上。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依托的是先进的技术设备,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我们以开放的思想和心态,不断引进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改善,完善,充实档案管理,让档案管理充满活力和生机,紧随现代化步伐,推陈出新,探索一条通往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新路。

(6)档案管理网络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计算机的应用,网络化的发展是信息时代档案管理标志。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化水平,同时要结合办公自动化,逐步建设和完善建设档案部门内部的局域网(内网),依托党政公务网建设区域性档案目录信息网(专网),以国际互联网构架公共档案信息网(外网),最后构建形成区域性的,以至全国性的档案工作信息网。

二、档案现代化管理基本条件

档案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在新的形势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具体包括先进的管理理念、合理的管理体制及其作为两者间桥梁的协调衔接工作。

(2)数据准备,具体包括档案著录标引工作、档案标准化工作。

(3)设备技术条件,一是要选择适用的计算机技术装置,二是档案现代化管理专业人员的配备。

但档案管理中使用现代化条件与设备比其它行业略落后一些。因此,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的概念和科技的水平也是不断前进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创新观念,实现档案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要求

(1)增强现代化意识。增强现代化意识,就是在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档案事业的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与现代化建设目标、规模和方法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的观念,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在管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和改革,全面推进科学管理,形成和强化现代化管理意识。

篇6

(二)档案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1、档案数据的收集,2、档案数据的前处理;3、档案数据的录入;4、档案数据的存储管理;5、档案数据的加工处理;6、档案检索;7、档案信息的输出。

二、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要求

(一)先进的技术设备推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一定水平的设备、技术,是现代化的物化表现,是现代化程度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实施现代化管理要作好规划,使档案管理在各个环节都采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在档案设备配置现代化的衡量标准上,要坚持设备、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配套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技术的效用。

(二)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价值体现档案自身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也才能得以体现。否则档案深藏在库房里,不为人知,档案的价值也就无法体现。档案信息化需要开发大量的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将馆(室)藏档案数字化。信息时代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成为档案发展的趋势,它让人们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档案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档案部门和一个重点工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发挥档案信息的规模优势和综合实力,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打破时空界限。

(三)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对档案的入档时间提出更高要求。档案的社会化需要将越来越多的档案资料能尽快尽早纳入档案管理,形成社会信息的档案化,实现档案信息为公众服务的零时差,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三、加快数据准备,促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迈向新台阶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建馆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档案馆来讲,由于馆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一)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篇7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

要想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首先应明确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这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内涵。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理解,应从思维方式现代化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两个方面去把握。所谓思维方式现代化,是指以全新的观念、超前的思想意识,按照档案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对档案工作进行正确的评估、判断和决策;所谓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指应该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缩技术及其它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高效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使档案工作跟上科技发展的水平,实现“五化”,即思维超前化、技术自动化、组织网络化、体系多元化、结构综合化。

2.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首先,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声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等新科技、新手段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新载体、新介质的档案资料形式,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档案工作必须适应时展,适应科技发展,更新观念,更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必须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其次,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从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目前的档案保护条件和管理手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严重的问题。据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建国初期形成的档案,由于载体材料差,加上保护手段等因素影响,已有相当一部分档案出现褪变,褪变严重的,已失去了字迹,成了无字档案。由此看来,档案本身也向管理现代化提出了急迫的要求,迫切需要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保护水平。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效率的必由之路。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不但效率低下,且劳动量相对较大,档案资料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也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将广大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有害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且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技术标志――信息化

现代化的技术标志是信息化,信息技术是当代技术的前沿,看一个国家或地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水平,主要是看其档案信息化的程度。数字化、网络化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必由之路,而正在悄然兴起的数字档案馆的开发研究和建设,涉及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说,数字档案馆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集中体现。

以有序的信息空间和开放的信息环境为特征的完整意义上的数字档案馆,不是封闭的档案馆信息网络,而是包含在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系统、公共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等更为广阔的大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它是由分布式文件、档案数字资源构成的、具有强大服务功能的跨机构、跨地域的信息系统,是继数字图书馆之后,在网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又一知识网络,是国家的数字信息基础工程。

数字档案馆不仅仅是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也不只是停留在整个档案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而是代表了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体处理模式,涉及到一系列标准规范与法规的制定和推行、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构建、应用系统的开发、数字资源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与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工程、信息组织工程等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

三、档案现代化管理对档案工作人员的要求

篇8

Keywords file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of archives work; study;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引言

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主要是通过系统的理论以及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式,来对相关的工作进行指导,并且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充分的发挥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创造性等,对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革新,力求加快实现系统化以及定量化的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进展过程当中,还存在有一些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解决,例如缺乏高级的管理专业人员、档案的标准化程度不能够符合实际的需求等,这些存在的问题都是阻碍相关工作进一步前进的关键环节,所以,在实践当中还需要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方案,来对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含义

在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当中,主要是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技术以及相关的设备等,充分的发挥其技术上的优势,将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的智能化、信息化以及定量化,进而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加强,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质量。例如,利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将档案进行输入和输出等,同时,还可以针对相关的档案进行删除、修改、打印、统计、查询以及插入等,针对档案的鉴定工作,也可以利用新型的技术和手段等,来实现。在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当中,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其具有速度快、应用能力较强、存储的信息量大并且占用的空间极小等优势,大大的提升了档案信息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是相关工作的发展必然趋势。

档案管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在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工作的进展当中,存在有一些问题,常见的即是档案的标准程度较低、缺乏专业技能强的管理人员等。

(1)档案的标准化程度较低。进行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其相关档案的标准化,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同时,也是开展相关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的档案标准化工作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实行的,根据相关标准化的文件的制定,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体系。但是,由于档案的复杂性较高,所以,我国的档案主要特点是分散式的管理,由于一些历史性的原因,档案的管理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的路线,各个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来选择相应的技术以及设备等,水平自然也是参差不齐,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目前而言,许多相关的档案系统的应用,没有按照国际的惯例标准来设计,并且在功能至上比较单一、标准化的程度比较低,同时针对相关的数据设计等方面也不是非常的完整,缺乏较强的共享性。按照目前的这种状况继续发展的话,必将会对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无法很好的推动和促进其发展和进步。

(2)缺少高级的专业管理人员。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其中的操作人员主要是分为管理辅助人员、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人员以及高级的档案管理人员等。高级的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并且兼具极强的协调能力和决策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工作当中,此类人员较为缺乏,再加上相关工作对于档案管理的高级人才要求不断的提升、需求量越来越大,就更进一步的加剧了相关人才的缺乏状况,所以,全面的提升相关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的技能,是相关工作当中的重点和要点。

改进的方案措施

根据上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可以对目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工作的进展过程之中主要的问题有着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接下来,将针对上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和措施,力求为相关工作的进展提供参考的依据,同时也力求为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1)加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加强和改进相关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是此项工作当中的重要环节。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是建立在现今的技术以及严格的标准之上,而在信息时代当中,更加需要使用一种统一式的管理模式以及标准来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加强,进而达到协调管理的目的和效果。针对各种类型的档案,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标准,并且形成一套标准化的体系吗,这样才能够突出不同档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突出特点和性质,进而推进工作的进步,加强管理。

(2)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除了相关的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对于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相关工作的重点和要点。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极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同时兼具写作、信息技术以及经济方案的技能。将复合类型的人才培养作为档案现代化工作的核心内容来进行,加强和改进存在的不足,更新相关的知识结构、培养人才的技能和专业的知识,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步伐,力求促进此项事业健康的发展和进步。

(3)强化管理的意识。针对相关设备的资金投入,需要大力的加强,同时,针对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其中工作的协调性以及合作交流,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各级部门和单位,需要按照标准来进行建设,规范相关的综合档案室,购置必要的档案柜以及器材等,相关的领导还要定期的对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对实际的工作状况进行了解,做到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详细分析和阐述,论述了相关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力求更好的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二)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目前我国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缺少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概念也没有明确认识。在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导致很多管理资料不能及时整理造成缺失甚至损坏。还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虽然有专业的技能,但是缺乏应有的责任心,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使档案在一定程度上混乱没有规律性,为后期的查阅及使用造成困扰。虽然部分石油企业已经采用了现代化的档案系统,如数据库 E6系统,但是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并不能对此进行熟练操作。

(三)档案管理方式落后。当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方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落后。首先,传统的纸质文件方式,给档案信息的建立和查阅都造成了一定的麻烦,这样会使很多重要的档案难以被发现。其次,在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上也存在着问题,很难实现资源共享,比如业务交叉时,相同内容的电子档案对接困难。不能共享,也不能覆盖或者替换。所有工作都要手动检查、添加,增大了工作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操作需要。

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措施

(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想提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首要目标就是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提高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使档案管理得到进一步地发展。首先,从理论与技能方面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技能。同时也要提升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能够运用科学化的手段进行档案管理;其次,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定期的开展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理论的相关培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最后,要结合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和部门特点,适时对相关的培训内容进行调整,为档案管理人员能够不断掌握新的业务知识进行教育培训,以科学化、现代化为目标,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能力水平。

篇10

一、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首先,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事业的内涵和外延将进一步扩大。以为档案是经济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以档案形式存在的信息,将是人类知识与信息高度浓缩的精华,也是档案能够得以存在的内在生命力。所以,信息属性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反映档案本质的重要特征,档案的信息含量已成为评估档案驾驶的主要参数,而以往的载体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微缩、机读、光盘、网络等技术,新的载体形式将会不断涌现,况且载体形式只是在档案保管上有所不同而已。所以采用档案信息内用属性划分档案的外延,将不会使档案种类混杂,分类关系不清,这样建立起来的档案分类体系将日趋完善、科学、合理。

第二,依托先进的技术设备,知识经济将推动档案事业发展进程。知识经济是现代化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化、高级化的结果。先进和技术设备是知识经济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任何思想和技术方法都无法落于实处。当今社会,先进的技术设备已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档案工作也是如此: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档案管理、统计和检索;微缩技术在档案的保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计算机、光盘、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微缩复制技术的普遍应哟内个将大大加快档案事业的发展进程,使之进入现代化管理的先进行列。

第三,知识经济将为担案事业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知识经济不仅以为着知识的不断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更代表着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在管理方法上知识经济更需要增强开放档案意识,树立依法治档的观念,注入批判继承精神,探索创新精神和学术自由精神。更需要引进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相关理论,加强基础工作,调整供求关系,加强定量管理,提高利用效率,把完善档案部门的职能与改善档案管理相结合。

第四,知识经济时代,对档案工作蛇的素质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内容。实质经济时代的档案人员一方面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相关应用知识。这样,才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优秀人才结合起来,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泥腿动档案事业发展。

二、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进程

(一)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卷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二)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三)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四)要加强档案信息素质教育, 加快建立档案信息网络。要注意加强档案主体意识和获取意识教育,利用档案信息守法意识,加强档案工作者的档案信息保密意识,传播意识和更新转换意识。提高运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获取档案信息技术和设施武装档案信息网络,不断提高档案信息的效益功能。

(五)要科学地制定、贯彻和修订各项标准,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的中心,而电子计算机的高效率是以档案管理业务标准化为基础的。以为对于杂乱无章没有系统整理的档案,计算机是无法进行管理的,即使可以管理也会因运算程序的复杂化而使其效率大大降低。因此,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就必须实现档案工作标准化。

(六)要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要从重管理、轻利用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变“封闭型”为“开放型”,主动面向知识经济主战场,把档案工作的重心转到为知识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饿轨道上来。做到知识经济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在提高党政机关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同时,要向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倾斜,在注重国有经济领域档案工作的同时,把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档案工作纳入服务范畴。

(七)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档案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化高层次管理人才。要尽快培养既懂专业知识,有懂信息技术,具有综合工作能力的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知识经济的兴起给档案界提供了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契机;赶上这次浪潮,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我们就会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中大显身手。

参考文献:

[1]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4.1.

[2]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4.

[3]周宏仁等.信息化助建和谐社会的14个着力点[J].中国信息界,2008.3.

[4]王向明.档案管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9.

篇11

1.1 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还比较落后,很多档案管理部门没有电脑等现代化管理设备对信息进行集中存储处理,就连起码的分类装订、防火、防蛀的设施也不具备。管理人员还是依靠手工方式和原始手段完成档案的装订保管工作,这不但费时费力,效力低下,而且影响到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和迅捷方便使用。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要向现代化管理迈进,是当务之急的一项改革。

1.2 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专科学校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素质比较低,大多数以前都不是学档案管理的,没有高学历,对自身工作的认识也不够,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缺乏学习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创新更无从谈起。有的工作人员就是高等专科学校为了吸引或留住人才而解决的教授、博士的配偶和子弟,有的甚至是校外聘用的临时工,专业人才相当匮乏。档案管理还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的延续,相对比较呆板,没有活力,领导也不是很重视,导致高等专科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停滞不前,阻碍了高等专科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

1.3 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这个问题普遍存在,领导和教职工的档案意识都比较淡薄。例如:形成的材料处室上交不及时,造成年度立卷归档工作不能按时完成,以及材料收集不齐全,分散在处、组、室甚至个人的手中,都严重影响了学校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1.4 资源不足和浪费。盲目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以藏为主,重藏轻用,被动服务,各自攻破,封闭自导,势必造成档案文献资源的极大浪费。档案馆虽然收藏有学校文献资源,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献资源收藏齐全。人们至今仍然会感到馆藏资源的不足。单凭本馆馆藏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2 进一步强化档案意识,妥善确立档案工作目标

2.1 强化档案意识,规范档案管理。档案文件材料未能及时清理归档的重要原因是部分档案工作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思想重视不足,因此,应将强化档案意识作为搞好档案工作的前提。因为就档案工作而言,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是最为基础的工作,它有赖于各部门的配合与全员的支持。学校应通过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宣传,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档案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各项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不可再生和替代的信息资源。每位教职工都必须按照《档案法》的要求,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从而使并校前散存于各部门或个人手中的一些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及时归档。同时,要针对各校档案管理方式、方法不尽相同的问题,及时调研,确定整齐划一的档案管理方法,便于档案的集中保管、利用,以形成档案工作的良性循环。

2.2 增强档案意识,建立高等专科学校档案领导体制。档案工作首先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把档案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深入持久地组织好《档案法》学习与宣传活动。结合实际,领导带头学,做贯彻落实《档案法》的带头人,通过学习与广泛宣传,使教职工能增强档案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档案,支持档案并自觉地维护学校档案工作。建立相应的档案工作领导体制以及与学校整体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机构。

篇12

医院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的状况可以反应医院的整体面貌,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做为我们基层医院就必须做到:

1 进行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知识培养,了解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

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指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进行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以适应对现代化医院档案工作的要求。这就要求医院在这方面下功夫,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和提高医院档案工作者对现代化档案管理知识的认识,医院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提供场所和条件,让医院档案工作者系统地、全面地学习现代化科学管理方面的本领。

2 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新设备,利用进行信息管理

计算机是现代化管理方式不可缺少的工具,医院应从实际出发,力争采用计算机管理,形成网络系统,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用计算机储存医院的各种业务及行政档案,方便使用者及时查找、阅读。也加快了工作效率。由计算机编印出文件的分类,主题等目录,有一整套安全可靠的检索系统,无论是对医院本身查找资料,还是对其他查阅档案的人都会快捷而准确。所以,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是现代化医院档案管理所必需的一个条件。

3 建立一套科学的检索系统,做到档案管理要规范化、标准化

首先,科学的检索系统是快速查阅档案的基础,投放力量,苦心钻研一套适合我院档案的检索系统,熟练掌握,按内容进行分类、排列好顺序,根据各种归类的标准装订成卷,在编写目录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保证档案利用率的提高。

档案要做到标准化是指现代化医院档案管理必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从收集、整理到最后,都要存入微机,都要做到条理清晰,保证档案完整,避免漏洞。

医院档案的标准化是指现代化档案管理要符合档案的各项标准化内容、分类、编号及案卷目录,各个项目都要求标准化,符合各标准的规定。

4 注重培养一支懂得现代化科学管理医院档案的队伍,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还未素质

一个现代化医院档案管理系统,必须具备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档案管理者。否则,现代化医院管理无法实现。医院档案工作者在现代化管理档案的工作中,不仅要具备自己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懂得现代化科学管理档案的实质内涵和特点。随着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档案室势必会以计算机为核心,还有打印、复印机。不单纯是保存档案,还要妥善整理档案,科学地查阅档案。

5 要注重对现代化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要尽早地进入网络信息系统,通过上网,扩大信息来源,联系更多的信息内容,挖掘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档案管理经验,多借鉴社会其他领域和其他层次的各方面信息,发现不足之处,立即修正。对已淘汰的信息及时清整,对缺点尽量尽早弥补,注意积累各种信息的反馈,并明确地记录和储存。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断解决矛盾,改进工作,对信息的内容进行筛选,不可局限于自己医院的档案收集,要放开眼界,通过网络走开放式管理。

6 拓宽医院档案的服务领域,是现代化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以前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实践中,医院档案最多地是为医务人员服务,没有竞争意识,被动地查阅档案,局限一一个狭小的领域,没有长远的发展计划。而现在社会在发展,这就要调整医院档案的服务方式,由被动变主动,网上举办的一些医学档案信息展览,为医务人员、患者及社会公众服务,要多角度多层次地为整个社会提供档案内容,既可提高社会效益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现代化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篇13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含义

档案工作现代化,是要树立先进的管理思想,学习科学的管理理论,继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组织行、管理方法和手段,以达到预期目的面对我国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管理的概念。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项耗资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明确目标,抓住机遇,加强协调,统一建设,重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确保档案资源的安全和保密,以实现档案信息化,推动档案工作的改革。

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形式

1.档案管理将实现无纸化、虚拟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不断延伸, 无纸化办公将变为现实, 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管理方式将发生根本的变革。无纸化办公和自动化已成为当今的发展趋势。文件可以通过网上收发, 报告可以通过网上传输。这样既简化了文件收发过程中的手续, 又使文件的传递更加安全、快捷。这是科技发展给办公自动化带来的变革, 同时也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档案管理将实现缩微化、数字化

所谓档案信息数字化, 就是通过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电子技术将馆藏档案资料转化为1、0代码, 变成电子文件。实行档案信息数字化后, 可通过计算机进行智能化检索, 检索速度快、范围广。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纸质档案给库容带来的压力, 克服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诸多矛盾。特别是缩微技术、数码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应用, 对档案管理中的照片、图片出现的退色、渗化和消化, 能有效地进行技术处理, 使原始面貌还原。

3.档案管理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

我国于1999年就建立了安全电子邮件认证站, 为电子文件提供认证服务。这一技术的发展应用, 为档案管理过程中对电子文件真实性、可靠性的认定提供了技术保证。网络传输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一是传播速度快, 二是传播范围广, 三是传播不走样, 四是传播成本低, 这已被全世界广泛认同。随着电子文件和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 人们信息共存共享, 资源充分利用的局面将形成,遥遥两相识, 天涯若比邻将不再是梦想。档案管理也必将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4.档案管理将实现多元化、智能化

现在新的管理模式下, 将实现文档一体化, 所有的档案信息都会被计算机自动接收, 并按照设定的程序自动地进行分类归档。人们要求查阅档案, 只要说一句话或者用手轻轻触摸一下指示屏, 档案信息就会不远万里, 远涉重洋地展现在你的面前。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智能化, 不仅使传统的靠手工整理、靠体力搬运、靠翻卷查阅的档案管理模式成为历史, 使广大档案工作者从大量繁杂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中彻底解脱出来, 而且能有效地发挥档案信息服务社会的功能, 展现档案的自身价值, 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5.档案管理将实现社会化、市场化

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档案管理必将进入社会化、市场化。其一, 档案资源实行市场化管理, 有利于档案共存共享的实现。其二, 档案资源实行市场化管理, 有利于档案的开发利用。其三, 档案资源实行市场化管理, 有利于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社会各界对档案经济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将不断提升。

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措施

1.加强标准化建设

档案管理标准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基础。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严密的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的。信息时代,档案信息的共享与网络的沟通更依赖于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规范,如各种档案数据的交换、档案信息的传递、档案资料的共享等,都需要通过制定和建立各类档案管理标准,形成档案管理标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档案管理现代化各项工作的有效实现,遵循标准,推进标准。

2.实现管理现代化

增强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管理理念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灵魂。档案管理人员如果没有这种管理现代化的意识,就会大大影响档案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在现代化进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科学实践观,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前沿的管理方法,切实改变轻利用、等客上门、封闭保守等观念,实现主动式服务、开放式服务。引进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档案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迈进。

3.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

加强继续教育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实施全方位的培训,优化档案现代化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培育现代化管理急需的技术操作、维修及科学管理人才。在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还应具备做好现有工作所需的智力、知识结构及现代化管理能力。

4.强化管理意识,加大投入力度

关心和支持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配置设备,培养人才,把档案现代化管理纳入单位的工作计划,作为单位工作中要达标的内容对其进行考核。领导要重视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弥补档案现代化管理上的差异,从而提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工作。档案工作经费做到年初有预算安排,特别是对档案的档案维护、档案保护和抢救、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所需费用要予以重点保障,要有专项预算。

四、结论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可以不断地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不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抢抓机遇,避免消极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管理优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管理之路,一定会使得档案管理现代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