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报表的主体和核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1.1 1992年11月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虽然有要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条款,但是从条款的具体内容看,很难说是为了确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报主体,而应该是如何确定合并范围。只有财会字[1995]11号文才明确提出了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主体:“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授权试点的企业集团、股票上市企业以及需要编报合并会计报表的外贸企业”;财会[2003]10号文中进一步指出:“在对外提供会计报表时,下列企业集团必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1)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的企业;(2)股票上市的企业;(3)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外贸企业(4)需要对外提供合并会计报表的其他企业。除上述以外的企业集团是否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由企业管理当局自行确定,如果企业管理当局为管理目的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也可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由此可见,现行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编报主体主要界定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的企业、股票上市的企业和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外贸企业,而对于其他符合《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母公司是否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则未做强制性要求。
1.1.2相对于现行准则而言,33号准则明确要求“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笔者认为,33号准则的规定首先是取消了财会[2003]10号文给予某些企业集团在是否编报合并财务报表上的自由裁量权,将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变成一种强制性规定;其次是明确了在多层次控股条件下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编报主体的原则:只要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子公司,母公司在能够对子公司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均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不考虑该母公司本身是否是其上一级母公司的子公司。
1.2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变化
现行准则规定的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合并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四个部分,而33号准则规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种类不仅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而且还包括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附注三个部分,其中对合并现金流量表编制的规范及时有效地填补了现行实务当中的理论空白。
2.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化
2.1合并范围确定标准的变化
2.1.1 1992年11月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3条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财会字[1995]11号文规定,企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该将符合如下条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1)母公司直接拥有、间接拥有、直接和间接拥有过半数以上的(不含半数)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2)母公司虽然不持有被投资企业过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但在母公司与被投资企业之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将该被投资企业作为母公司的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①通过与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②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控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③有权任免董事会等类似权利机构的多数成员;④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利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2000年12月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第158条也规定:“企业对其他单位投资如占该单位资本总额50%以上(不含50%),或虽然占该单位注册资本总额不足50%但具有实质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由此可见,《企业会计准则》、财会字[1995]11号文和《企业会计制度》在确定合并范围时采用的首要标准是以注册资本或权益性资本为基础的控制标准,在采用首要标准无法做出判断时才采用以表决权或投票权为基础的控制标准。
2.1.2 33号准则直接采用了唯一的以表决权为基础(含当期可执行的或可转换的认股权证、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潜在表决权)的控制标准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笔者认为,采用以表决权为基础的控制标准确定合并范围比注册资本或权益性资本更具实用性,主要是因为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性资本或注册资本份额只能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设立时或增资时投入资本的大小,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投资企业所拥有的权益性资本是其在被投资企业享有权益的基础或承担责任的限额。尽管公司法规定了一股一权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目前公司实行的委托投票、累计投票、类别投票以及现实生活中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性资本并不必然与其所拥有的表决权完全一致。可以说,在确定控制权时,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性资本是一个纯粹的法律概念,而拥有的表决权才是确定控制是否存在的关键。
相对于现行准则而言,33号准则所强调的是实际意义上的控制,而不是仅仅法律形式的控制。在某种情况下,虽然某一方具有形式上控股权,但是根据公司章程或其他协议合同规定,可能这一方并没有实际的控制权,这时就不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相反,虽然某一方没有控股权,但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对投资对象却具有实际的控制权且能取得相应的控制利益,这时也应编制合并报表。33号准则确立的控制标准对于实务中承包、委托及租赁经营企业的合并,提供了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基本标准。
2.2合并范围确定的具体变化
33号准则与现行准则在以控制权标准确定合并范围时,均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区分为绝对控制(拥有半数以上的表决权)和相对控制(拥有不足半数的表决权但能够实质控制)两种情况,判断相对控制的具体标准也相同。但是,33号准则与现行准则在合并范围确定方面存在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2.2.1对于经营活动完全不同于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的子公司,按照现行准则的规定,母公司可以选择不合并的处理方式;但是,按照33号准则第十条的规定,“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由此可见,33号准则在处理从事特殊经营活动的子公司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问题时,首先坚持了控制标准的一贯运用,不能因为经营活动的特殊性而可以背离控制标准;其次,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是否将从事特殊经营活动的子公司合并是实质问题,而合并后如何进行信息披露只是形式问题。
篇2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014-02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和透明在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危机方面的作用非比寻常。财务报表作为会计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是会计准则作用的结果,财务报表列报模式的改革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大有裨益。2008年10月16日,IASB和FASB共同的“讨论稿”就财务报表列报方式的改革提出相关建议,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一、财务报表列报改革的基本内容
1.财务报表列报的总体目标。根据IASB与FASB的初步意见,财务报表的列报应当满足以下三个目标:一是在描绘一个主体的业务活动中具有内在一致的财务图景,即同一报表中的各项目以及不同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应当保持清晰,各报表之间的信息应该能够相互补充;二是各项目的分解信息有助于预测实体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及不确定性。三是能够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价主体的流动性和财务弹性,流动性即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财务弹性即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
2.财务报表分类列报的方法。“讨论稿”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财务报表分类列报理念和原则的变化,即按照管理层的意图进行分类,而不是按照过去约定俗成的报表要素进行分类。如下所示,将财务状况表、综合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分解为三个层次,依次是分部、分类和分项(如表1所示)。
分部是将主体的全部活动划分为业务、融资、所得税、非持续经营和权益五大组,实现各项目在不同报表间的相互对应。分类是在“分部”的基础上再分解,即将业务活动按照是否与主体业务活动核心目的相关性进一步分解为经营活动(与实体业务活动核心目的相关)和投资活动(与实体业务活动核心目的无关);将筹资活动按照资金来源分为筹资资产(来自所有者)和筹资负债(来自债权人等);将主体的全部活动按主体的经营状况分为“持续经营”与“非持续经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单独在综合收益表中列示。分项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主体经济内容或经济性质对各类主体的业务活动信息进行再分解,分项的结果即形成各张报表内的“行项目”。
二、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对我国的影响
1.提高了报表的决策有用性。我国现行的财务报表主要存在着以下四大缺陷:反映当前,不体现未来;反映结果,不体现原因;反映数量,不体现质量;反映整体,不体现单个项目。因此,财务报表不能为报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新的列报模式在以下三个表中提高了报表信息的决策有用性。(1)财务状况表提高了报表的决策有用性。我国现行资产负债表信息分类的特点是突出性质,淡化功能。而财务状况表使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业务活动)与筹措资金的方式(筹资活动)区分开来,从而能够清晰地表明管理层用于业务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净资产,也方便使用者计算各项活动的重要财务比率,例如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等。而且能够清晰地辨认出企业的核心业务,使得报表使用者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更加了解,便于其评价企业的营运、偿债、盈利及可持续发展能力。(2)综合收益表提高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我国现行的利润表反映整体,不体现单个项目;反映结果,不体现原因。而综合收益表中除了将收入和费用项目分解为经营类、投资类和筹资类,还在该类别下按照这些项目的功能、性质作进一步的分解。所以该表将列示比目前的利润表更多的分类小计金额。这些增加的分类小计金额使得报表使用者能分析出利润形成的终极原因,形成因果关系链,因为因果关系链是最能表达事物趋势的。(3)现金流量表提高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我国现行的现金流量表按照功能划分现金流量,并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概念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口径不一致,不能清楚地表明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而在新的现金流量表中,企业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中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分类,例如向顾客收取的现金,向供应商购买存货支付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比间接法更能帮助报表使用者将经营资产和负债,经营收入和费用的信息与经营活动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信息联系起来。而且在新的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等价物不与现金以同种形式列报,因为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应以集中的方式管理现金。
篇3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指分析主体根据企业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应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剖析。其目的在于确定并提供会计报表数字中包含的各种趋势和关系,为各有关方面特别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财务信息,为报表使用者进行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提供依据。
一、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是企业信息披露的核心,也是分析企业基本面的最重要资料,它对所有投资者都是公开的。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大小,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及其方法的适用性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等。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增强起推动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其中,比较分析法中财务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分析,它们通过相对数比较,排除了企业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行业之间建立起可比性,反映了各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偿债能力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盈利和现金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反映了企业经营风险性,同时也体现了企业是否善于利用负债为企业获取更大的收益。包括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权益比率、现金流量负债比率等。
2.盈利能力分析。通过报表反映的企业利润构成情况并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发现各项业务对企业利润或企业价值的贡献大小,便于管理者采取措施改进业务结构或业务模式。包括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盈利现金比率等。
3.资产营运能力分析。通过分析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规模变化、结构变化来分析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通过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发现并改进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各项资产的利用状况,从而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下良好基础。主要包括资产周转率、现金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4.现金能力分析。现金流量表信息在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支付能力、财务灵活性、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有着修正作用。因此,从现金流量着手来分析企业的现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1)现金流量指标的比率分析。通过现金流量指标的比率分析可以分析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质量和营运效率。具体指标有: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比率、现金流量偏离标准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现金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比率等。(2)现金流量结构分析。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姿活动现金流量,通过分析构成现金流量的这三个项目的方向,可以分析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见表1。(3)现金流量纵横比较分析。将本期现金流量与以前年度的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现金流量的趋势,从中找到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所处的阶段,预测企业未来的经济前景,揭示企业资金的使用方向及其主要来源渠道。此外,将企业现金流量构成及现金流量各项指标与同类型企业进行比较,可以分析企业在同类型企业中所处的水平,从而找出差距,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现金流量管理水平。
5.可以运用百分比法对利润表中各相关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进行分析,也可以对其他报表中具体项目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取一些有用信息。例如,现金流量表中可围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进行分析,该指标表明企业经营活动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如果企业的净利润大大高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说明企业利润的含金量不高,存在大量的赊销行为及未来的应收账款收账风险,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操纵利润之嫌。
三、分析财务报表时应注意其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制定经济决策,都有着显著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会计处理方法及分析方法对报表可比性的影响。会计核算上不同的处理方法产生的数据会有差别。
2.信息的时效性问题。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均是企业过去经济活动的结果。用这些数据预测企业未来的动态,只有参考价值,并非绝对合理可靠。
3.报表数据信息量的限制。由于报表本身的原因,其提供的数据是有限的,对报表使用者来说,需要使用的信息可能在报表或附注中找不到。
4.报表数据的可靠性问题。有时,企业为了使报表显示出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会在会计核算方法上采用其他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
篇4
一、传统财务报表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在于提供一个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动等信息,以帮助各类使用者评估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进行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主要手段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也是国际流行的会计惯例。然而,长期以来,财务报表一直受到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指责和批评。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在不断地改进财务报表,但始终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人们在改进财务报表时,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财务会计自身的理论及 上,而未从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是制约财务报表改进的主要原因。
那么,传统财务报表与经济学理论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一,传统经济学理论把资源定义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类要素,并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基本前提。资源的稀缺性要求通过制度安排(市场机制或经济计划),使每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地方,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传统的财务报表正是以这一理论为根本出发点,以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不变为假设,披露资本在各间的流动和配置。在资本的流动中, 财务报表正是担当了信息载体的角色,它通过向外部提供财务信息,使资本所有者通过阅读和分析报表,了解资本的投入产出率,然后作出趋利避害的决策,即把资本投放到有盈利或前景的企业,或是将资本从财务状况恶化的企业里撤出,最终实现社会资本的有效流动和最佳配置。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资本是资源的核心要素,土地和劳动力只能借助于资本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资本所有者是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主体,从而财务报表的目标也定位于向资本所有者提供有关“资本流转”的信息。
其二,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理论依据。不对称信息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信息,存在着信息的供给和需求。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使社会资源达到合理、有效配置,而信息的不对称又会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在传统经济,信息产业不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落后,资本所有者获取相关财务信息的来源渠道较少,这就必然要求使用资本的企业(经营者)定期地向资本所有者提供财务报表 ,这也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手段。
其三,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递减的供求法则决定了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物质资源是属于企业独占的、排他的。如企业的一项固定资产是属于企业独自使用和控制的,在同一时间内,别的企业就不能与其共享,而且此项资源是逐渐消耗的。也就是说,如果一项资源正在被别人使用,那么你就无法得到使用它的收益,即资源的边际收益递减。这一法则为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提供了一种基本前提,即企业的资源状况是属于企业独有的,不能与别的企业共享。边际成本递增的供给规律还是企业产品定价、确定销售收入乃至确定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传统财务报表无论从其组成内容上,还是从其目标、编制时间和信息含量上看,都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由于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性定理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那么毫无疑问,财务报表正是这一理论推演的结果。
二、新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高增长、高收入、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目标。虽然尚无法给新经济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新经济的实质是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其运行规律和发展模式都与传统经济迥异。
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学构成了现实挑战。
其一,资源的构成要素具有了新的内容。新经济所用的资源与传统经济不同,传统经济强调的是物质资源,并把资本作为推动企业成长与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在依靠知识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而发展的新经济中,知识无疑成了传统三要素以外的第四要素。在新经济条件下,所使用的资源主要是信息,物质资源仅是辅助部分。资本尽管仍然还是重要资源,但其重要性趋于降低。资源的差异导致企业生产对象的不同,新经济下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信息价值含量高的产品,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其二,资源的稀缺性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传统生产函数的三要素(土地、劳动、资本)都有数量的硬约束,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新经济中,知识和信息取代了传统的劳动力与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这一生产要素的最大特点便是其充裕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因为 知识与信息的使用具有外溢性、可重复性,而且在使用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因使用时间的持续而累计相加。 资源的这一新特性,使得新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扩大到了全球范围,配置效率也更趋于有效和合理。
其三,新对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供求均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供给曲线向上倾斜,供求曲线相交,形成市场均衡。由此还推出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递减的法则。但人们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现,经济将某些产业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推向极致后,最终似乎否定了供求规律。比如,一旦为开发软件、设计芯片、铺设光缆投下了高固定成本,此后多一个消费者还是少一个消费者,几乎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变化,因为信息产品的复制成本很低,甚至为零。也就是说,生产第一个信息产品的成本非常高,但此后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可以接近于零,这种成本结构从根本上否定了建立在边际成本定价基础上的供应曲线。从需求曲线上看,也是如此。比如,在一定限度内,软件产品的使用人数越多,消费者对其口碑越好,就越是愿出高价来购买,即 需求越多,需求者出价越高,这就使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失效。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的外在性”。
其四,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假设也受到了冲击。新经济创造了大量的与信息有关的产业和从业机会,从而形成了专门从事信息开发、交易和咨询的新型市场。信息和知识已不再具有专有性和独占性,信息被作为商品进行开发、采集、筛选和处理,并借助于网络技术,实时、快捷而又全面地传达给使用者。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大大减少。总之,强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产业,弱化了信息经济学的原有假定。
三、新经济理论对财务报表改进的启示
其一,财务报表不应再局限于为传统的资源配置服务。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占有的资源由过去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转变为现在的知识和信息,因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企业拥有的实物资源(如固定资产、存货等),而是那些掌握知识与技术的“知本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财务报表仍然只是重点反映有形资产信息,而轻视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披露,排斥新兴业务进入报表系统,只反映资本的投入产出率等,就不能为知识与信息在企业间的高效流动提供清晰、准确的信号,无法适应新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要求。另外,知识与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而传统的财务报表却以资源的独占性和排他性为前提。因此,财务报表如何既能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资源状况,又能显示企业独特的竞争力,也是我们要认真和探讨的。
其二,财务报表的目标应转向为知识的所有者提供信息。财务报表的目标主要是解决谁需要财务报表、他们需要哪些信息等问题。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和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要素,知识所有者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来控制企业,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且知识所有者和企业是同位一体的关系。因此,财务报表的目标应由过去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转为计量企业主体资源和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以及有效控制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企业主体型财务报表目标模式。报告的信息类型也应由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转变为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及 其增进能力。
篇5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4日
一、管理用财务报表解决的问题
200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联合的《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讨论稿)》中建议,一个主体应当将持续性业务和筹资活动分开列报。也就是说,企业可以根据业务活动的分类进行列报,具体的将企业的业务活动分为两类,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对于一般性的非金融企业来说,经营活动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根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之源泉。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经营活动是社会生产财富价值最重要的途径,而金融活动并不直接产生社会生产价值。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管理用财务报表将传统财务报表中的列报要素按照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重新列报。
与传统财务报表相比较,管理用财务报表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财务报表内部的不统一性。传统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不统一性,并没有像现金流量表那样区别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互相之间的关联度很小。而管理用财务报表内部具有高度的统一性,3张表都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进行列报。
2、计量属性的统一。传统财务报表中同时采用历史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两种计量模式,而且没有对两种计量模式加以分类列报,这样直接会导致信息的使用者难以理解所列报的项目,会在财务报表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形成一定的障碍。而管理用财务报表很清晰地对采用不同计量属性的列报项目分别列报,增强了报表的可理解性。
3、针对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的改进。传统杜邦体系的核心公式为: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在计算总资产净利率时,“总资产”和“净利润”不匹配,总资产为全部资金提供者享有,而净利润是专门属于股东的,故两者不匹配。管理用财务报表体系下,核心公式为: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润/平均净经营资产。公式的改变不仅解决了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一系列问题,还将“经营差异率”作为企业筹资决策的理论基础。
4、更注重现金流量的列报。葛家澍、陈少华(2001)表示,传统财务报表中对现金流量的重视度不够。从现金流的角度看,一个企业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而在实际中,企业往往对利润非常看重,而轻视现金流量。其中固然有管理层激励的因素在内,但传统现金流量表的填写和列报也存在很大问题。管理用财务报表将现金流项目区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运用“实体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公式列报,不仅使列报变得清晰了然,也使列报的信息更加准确,报表使用者能够合理的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二、管理用财务报表在实践运用中的难点
虽然管理用财务报表已提倡了几年时间,但在企业的实践运用中并没有得到推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管理用财务报表改革难以推动。企业的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是高层管理者来推动,中层管理和基层员工来执行和完善。管理用财务报表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这样一套完善的报表体系理应得到重视,但在实际中,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大多并没有较为专业的财务知识,也无法认识到管理用财务报表的优点,认为其是可有可无的,这也是管理用财务报表难以推动的核心问题。
2、缺少政府部门的指导。从我国历年财会制度的推广来看,一些条例和规范的推广都是由政府部门推动的。包括一些最新的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都是证监会率先对上市公司进行的要求和鼓励。因此,管理用财务报表的推广,缺少政府部门的支持,推广变得十分困难。
3、引进管理用财务报表,势必增加企业运行成本,包括财务人员的培训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改革成本等。如果管理人员不能评估管理用财务报表带来的效益,必然不会投入这部分成本。
4、现阶段管理用财务报表可操作性不强。如果企业引入管理用财务报表,就需要重新配置财务信息系统,包括科目的设置,对于难以划分的项目,甚至需要人工来完成,这无形中对管理用财务报表的推广形成很大的阻力。
三、管理用财务报表在实践运用中的思路
管理用财务报表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可能还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阶段,但我们应从以下几点思路出发:
1、完善基础工作。传统财务报表的体系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在各方面都趋于完善。现阶段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基础工作还不够完善,其中包括:科目的设置、财务人员的掌握程度、各科目的划分标准、其他信息使用者的理解程度、合并报表、各配套比率的设定、分析体系的完善。
2、推广和培训工作。2010年起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已经将管理用财务报表引入财务成本管理教材中,并对其作了详细的介绍。但是大部分的会计教科书还没有增加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内容。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广大的财务工作者对管理用财务报不了解,更不用说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3、完善管理用报表体系。管理用财务报表相关的指标体系、分析体系以及合并等内容还不够完善,尤其是细节的处理,如现金流量表如何细分到具体的业务中。加强对管理用报表体系的完善,需要广大的财务专家以及财务工作人员投入一定的精力去研究和探索,因此鼓励创新、鼓励科研尤为重要。
篇6
会计发展史表明,会计是特定环境的产物,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是本科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系列课程一般由“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等三门课程组成,三者之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分工与协作。在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对三门课程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内在逻辑
按照信息系统论的观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别是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其中,财务会计亦称“对外报告会计”,它以主体已发生或已完成的交易与事项中的财务数据作为输入,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运用若干普遍接受的会计惯例,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进行加工,最终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将有助于决策和反映受托责任的信息输出给主体外部的使用者。由于财务会计以财务报表作为对外报告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笔者认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设计应立足于财务报表,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的不同环节,“基础会计”课程主要解决从凭证到报表的记录这一环节的问题,而“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应解决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三个环节的问题。
具体而言,“基础会计”实质为初级财务会计,是“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基础,其重点在会计记录这一环节,以掌握簿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兼顾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级财务会计”以法人企业(非金融企业)的常规业务为依托,其重点是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掌握通用性的确认标准、计量规则及报表编制方法为核心;“高级财务会计”实质为特殊财务会计,以非法人企业或者法人企业的非常规业务为背景,主要由特殊主体会计(如集团合并报表会计、总分支机构会计等)、特殊业务会计(如衍生工具会计、重整和清算会计等)和特殊呈报会计(如分部报告、中期报告等)等三项内容组成,其核心是特殊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财务会计教学的目标导向
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具体地说是由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决定。在我国,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规定,会计教育的目标是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中的一个子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笔者认为,给学生讲授最新的会计知识是“与时俱进”思维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反映,“理论导向型”或“实务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本科阶段的财务会计教学并不恰当,其目标定位应是“准则导向”。
事实上,“理论导向型”和“实务导向型”教学模式本质上都是将会计准则视为纯粹的技术规范:前者就会计论会计,试图从理论上演绎出最优会计准则;后者侧重于如何具体应用会计准则;而“准则导向”的目标定位不仅将会计准则视为技术规范,更重要的是考虑准则的经济后果及准则制定权的争夺,只有正确把握会计准则的这一内涵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会计教育的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目标。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科入门指导”课程的学习,能够使本科生知道大学四年应该学习哪些课程、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应该如何拓展知识结构等问题,帮助他们及早树立专业意识,形成专业思维(刘海生,2006)。因此,“基础会计”课程应作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入门课程而非专业入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尤其是要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程序的记录环节,即从原始凭证开始到财务报表结束这一过程,为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后续课程的奠定基础。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可概括为:学生应在学习“基础会计”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及计量规则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和编制;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处理法人企业的通用类财务会计问题的能力(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能力以及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能力),以便较好地适应日后从事企业日常财务会计工作的需要,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继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后开设的又一门会计类专业课程,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和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中的“高级”二字表明了这门课程的层次和难度,也说明了这门课程所涵盖的教学内容,课程主要涉及会计领域的一些“难”(会计难题)、“特”(特殊业务)、“新”(前沿领域专题)内容,是对中级财务会计一般性会计业务和财务报告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特殊主体、特殊业务及特殊呈报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及报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应对复杂财务会计问题的适应能力。
三、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本质上是以财务报表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对外报告会计,其知识体系的核心是财务报表各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中,“基础会计”课程主要针对财务报表要素的记录;“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分别针对通用性和非通用性的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按照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不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工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四、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师资队伍建设
财务会计是一门融理论性、方法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独立学科,以准则为导向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自身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丰厚扎实的会计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该课程的教学师资大多数是走出校门后直接进入课堂,缺乏与会计实务界的联系与沟通。这样的师资来源有两点不足:一是所学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实践应用而略显生涩,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照本宣科;二是没有会计实践经验,对准则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对其经济后果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当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与职业界的合作。高校应与会计职业界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鼓励会计教师每年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一段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会计实务,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务能力;邀请会计职业界的资深人士来学校讲学;组织有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参加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二是会计教师应积极主动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中,会计教师可以接触到实际的会计案例并将其加以总结,只有经过自己实际体会与总结的会计案例,在课堂上讲授起来才会是丰富多彩的。三是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同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和实践水平各不相同,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无疑将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二)教材建设
财务会计教学改革需要有配套的教材予以支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仍沿袭着“理论阐述+规范(准则、制度)解释+会计处理举例”的套路来编写,形式刻板,体裁单一;另一方面,缺乏对教材提及的会计学关联知识的阐述和解释,内容过于集中、单薄。会计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门类,必然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认为,“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认同这一教育理念,就会统一财务会计教材的指导思想,使教材内容朝着稳定性方向发展,更多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精髓,教学内容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三)以提高职业判断力为核心,推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
新会计准则在其会计理念、体系结构以及具体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同时也使得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从而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等会计标准并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使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
篇7
具体而言,“基础会计”实质为初级财务会计,是“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基础,其重点在会计记录这一环节,以掌握簿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兼顾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级财务会计”以法人企业(非金融企业)的常规业务为依托,其重点是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掌握通用性的确认标准、计量规则及报表编制方法为核心;“高级财务会计”实质为特殊财务会计,以非法人企业或者法人企业的非常规业务为背景,主要由特殊主体会计(如集团合并报表会计、总分支机构会计等)、特殊业务会计(如衍生工具会计、重整和清算会计等)和特殊呈报会计(如分部报告、中期报告等)等三项内容组成,其核心是特殊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财务会计教学的目标导向
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具体地说是由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决定。在我国,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规定,会计教育的目标是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中的一个子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笔者认为,给学生讲授最新的会计知识是“与时俱进”思维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反映,“理论导向型”或“实务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本科阶段的财务会计教学并不恰当,其目标定位应是“准则导向”。
事实上,“理论导向型”和“实务导向型”教学模式本质上都是将会计准则视为纯粹的技术规范:前者就会计论会计,试图从理论上演绎出最优会计准则;后者侧重于如何具体应用会计准则;而“准则导向”的目标定位不仅将会计准则视为技术规范,更重要的是考虑准则的经济后果及准则制定权的争夺,只有正确把握会计准则的这一内涵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会计教育的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目标。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1.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科人门指导”课程的学习,能够使本科生知道大学四年应该学习哪些课程、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应该如何拓展知识结构等问题,帮助他们及早树立专业意识,形成专业思维(刘海生,2006)。因此,“基础会计”课程应作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人门课程而非专业人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尤其是要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程序的记录环节,即从原始凭证开始到财务报表结束这一过程,为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后续课程的奠定基础。
2.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可概括为:学生应在学习“基础会计”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及计量规则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和编制;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处理法人企业的通用类财务会计问题的能力(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能力以及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能力),以便较好地适应日后从事企业日常财务舍计工作的需要,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继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后开设的又一门会计类专业课程,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和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中的“髙级”二字表明了这门课程的层次和难度,也说明了这门课程所涵盖的教学内容,课程主要涉及会计领域的一些“难”(会计难题)、“特”(特殊业务)、“新”(前沿领域专题)内容,是对中级财务会计一般性会计业务和财务报告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特殊主体、特殊业务及特殊呈报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及报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应对复杂财务会计问题的适应能力。'
三、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本质上是以财务报表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对外报告会计,其知识体系的核心是财务报表各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中基础会计”课程主要针对财务报表要素的记录;“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分别针对通用性和非通用性的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按照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不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工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四、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师资队伍建设
财务会计是一门融理论性、方法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独立学科,以准则为导向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自身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丰厚扎实的会计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该课程的教学师资大多数是走出校门后直接进入课堂,缺乏与会计实务界的联系与沟通。这样的师资来源有两点不足:一是所学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实践应用而略显生涩,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照本宣科;二是没有会计实践经验,对准则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对其经济后果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当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与职业界的合作。高校应与会计职业界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鼓励会计教师每年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一段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会计实务,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务能力;邀请会计职业界的资深人士来学校讲学;组织有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参加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二是会计教师应积极主动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中,会计教师可以接触到实际的会计案例并将其加以总结,只有经过自己实际体会与总结的会计案例,在课堂上讲授起来才会是丰富多彩的。三是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同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和实践水平各不相同,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无疑将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二)教材建设
财务会计教学改革需要有配套的教材予以支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仍沿袭着“理论阐述+规范(准则、制度)解释+会计处理举例”的套路来编写,形式刻板,体裁单一;另一方面,缺乏对教材提及的会计学关联知识的阐述和解释,内容过于集中、单薄。会计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门类,必然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认为,“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认同这一教育理念,就会统一财务会计教材的指导思想,使教材内容朝着稳定性方向发展,更多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精髓,教学内容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三)以提高职业判断力为核心,推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
篇8
一、实体理论的优势
(一)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简介国际上通用的合并财务报表理论主要有三种: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
1.所有权理论
所有权理论,是所有者权益中心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具体运用,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的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资源。该理论下,母子公司之间是拥有和被拥有的关系,当合并非全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时,采用比例合并法。可见,所有权理论既不强调企业集团中存在的控制关系,也不强调集团各成员企业所构成的经济实体,而是强调母公司实际拥有的而不是实际控制的资源。这样处理,违反了控制的实质,不能揭示作为一个合并整体的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
2.母公司理论
母公司理论强调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反映其所控制的资源。该理论下,合并资产负债表仅揭示母公司本身及子公司中属于母公司拥有的净资产;合并损益表中的净收益仅揭示母公司本身和子公司中属于母公司的净收益,而对合并主体中属于少数股东的净资产和净收益在合并报表中只做负债和费用处理。这种做法满足了母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对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的需求,但它混淆了合并整体中的股东权益和债权人权益,没有透过母子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从合并整体的角度去揭示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该理论实用性较强,但自身的逻辑性较差。“新准则”颁布前,我国主要是以该理论作为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核心理论。
3.实体理论
实体理论认为母子公司从经济实质上说是单一个体,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不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母公司有权支配子公司的全部资产,有权统驭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分配决策。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所有股东的信息需求,而不仅仅是满足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该理论下,合并资产负债表揭示的是合并主体的净资产,包括少数股东拥有的净资产;合并损益表中的净收益揭示的是合并主体的净收益,包括属于少数股东的净收益,对于构成企业集团的拥有多数股权的股东和拥有少数股权的股东同等对待。
(二)实体理论的优势此次“新准则”中采用实体理论为合并财务报表的核心理论,简单地说是顺应形势、与国际趋同。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深层次地剖析实体理论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理论。
1.实体理论使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更为合理
实体理论认为编制合并报表的目的是满足所有股东及债权人、政府等相关利益群体的信息需求,而非仅仅针对母公司的股东。实体理论主张的合并报表是以为企业集团的所有资源提供者提供相关信息为编制目的的。这意味着应将所有的相关利益群体都置于同样的地位来对待。这种开放型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目的与我国会计信息需求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它首先充分考虑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各方面共同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把企业看成多数股权实现利益的手段;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少数股权利益通常不能得到保护的情况,采用实体理论有助于少数股权利益的保障。
2.实体理论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更高
从会计理论来讲,完整性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方面。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要求不能忽略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任何重要信息。可靠性意味着在成本制约并考虑重要性和可行性的条件下,信息是完整的。信息的完整性也会影响相关性,如果相关的一部分信息被省略了,即使略去的信息并不损害其他信息表述的真实性,那么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会受到损害,合并财务报表的有用性将大打折扣。在实体理论指导下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立足于满足所有股东及相关利益群体的信息需求,更具完整性,因而也就更可靠更相关。同时在计价基础上,它克服了对于公司的资产及负债采用双重计价标准的缺陷。
3.实体理论更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关系强调法人财产权而非终极财产权,强调母子公司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而非拥有与被拥有_关系,这与会计主体假设相一致。会计主体假设要求将处于同一管理控制下的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主体,反映企业集团的经济实质。企业集团是因为控股关系而存在的,也正是因为控股权的存在,使得母公司能够运用的资产远大于其实际拥有的资产,并能运用这些资产为股东服务。因此,确认合并范围时应以“控制”为标准,而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正是实体理论。实体理论的基本立论就是会计主体与其终极所有者是相互分离、独立存在的个体。所以在实体理论下,控制的经济实质被充分反映,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
4.实体理论对少数股权的处理更合理
实体理论认为少数股东权益是合并股东权益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对合并主体而言,少数股东权益并不是一项义务,不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因此把少数股东权益作为负债是不符合负债定义的。同样地,少数股东损益也不是一项费用,而是对合并主体实现的合并净利润的一项分配,不应作为合并净损益的一个减项。将少数股东权益看作是合并股东权益的一部分,将少数股东收益看作是合并主体实现的合并净利润的一项分配,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将少数股东和控制股东同等看待,反映集团全部的净资产和净损益,这种做法比母公司理论下的做法更为合理。
二、采用实体理论带来的变化
(一)对子公司概念的界定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中对子公司概念的界定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合并范围的确定。在“新准则”中,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其他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这种控制是指经济实质上的控制,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上的控制。可以看出,“新准则”中是基于“控制”概念对子公司的含义进行界定的,体现了实体理论的思想。
(二)合并范围同样,基于实体理论,“新准则”中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的。“新准则”规定母公司所控制的所有子公司都必须纳入合并范围,具体包括: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的子公司和母公司拥有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能够控制的子公司。以下几项除外:
1.按照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公司;
2.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
3.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4.母公司不再控制的子公司;
5.联合控制主体和其他非持续经营的或母公司不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小规模的子公司(如,对于子公司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及当期利润小于母公司与其所有子公司相应指标合计数10%)、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如,银行、保险业等特殊行业)及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母公司能对其加以控制均应纳入合并范围。这样,合并财务报表就反映了由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构成的企业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从控制的实质来看,对于按照合同约定同受两方或多方控制的联合控制主体(即合营企业)并不完全符合合并财务报表控制的定义,不应将这种联合控制主体按比例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因此,“新准则”中取消了原来对合营企业采用的比例合并法。合营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三)列报格式直观地看,由于实体理论的采用,带来了合并财务报表列报格式的变化。
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应当作为非控制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单独列示,而不是将少数股东权益列示在负债与股东权益之间。此外,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非控制权益的份额,应在合并利润表“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这种列报形式使得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更加符合资产、负债要素的定义,也是资产负债表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四)具体操作方法合并理论的变化必然带来编报合并财务报表具体操作方法的系列变化,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及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本文不再做深入讨论。“新准则”的推行对合并报表产生了较大影响,对合并报表的质量和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务工作者都应投入精力去研究、理解“新准则”,使准则精神得以落实,使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庆华、赵耀,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m]
[2]范小超,新会计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定位,财会月刊,2006.9[j]
[3]孙灿明,论合并会计报表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集团经济研究,2006.7[j]
[4]孙长学,合并会计报表理论选择,财会研究,2006.1[j]
[5]许震黎,合并财务报表新旧规范体系之比较,财会月刊,2006.8[j]
[6]张俊龙,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缺陷及其改进,财会月刊,2006.6[j]
[7]翟志华,合并报表理论的内容与现实选择,财会研究,2005.4[j]
[8]黄世忠、孟平,合并会计报表若干理论问题探讨,会计研究,2001,5[j]
篇9
电力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1 不同财务分析主体有不同财务分析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达到决策有用性的一种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
(1)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
(2)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债权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3)检查企业的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理人员业绩,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4)对比经营同类商品不同企业(或有可比性企业)之间的财务指标优劣、差距情况,为找出标杆指标或标杆企业提供依据。
财务报表分析的以上4个不同目标,预示了财务分析内容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由财务分析主体关注重点的不同造成的。对企业投资者而言,财务分析最根本的目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包括公司现在和可预期未来盈利及这些盈利趋势的稳定性,他们对公司财务状况及其分派股利和避免破产能力也十分关心。
对投资多个经营相同业务子公司的母公司而言,财务分析的目的还在于分析不同企业之间的差距,便于合理下达各类考核指标值及制定各类指标的标杆值,侧重于此。
从公司角度来看,管理者则必须借助报表评价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并根据目前的财务状况评价可能存在的机会;同时,财务经理尤其关心公司各种资产的投资回报和资金管理效率。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财务分析主体不同,在其特定利益主题约束下,财务分析的内容将呈现出不同特点。
2 现行主要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及分析方法
无论财务分析主体是谁,为了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需要对公司财务的健康状况进行多方位检查——核实各项财务数据、计算各项财务比率并通过各种比较得到所需信息。就目前而言,我国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主要由企业盈利能力、企业偿债能力、企业营运能力及企业发展能力等指标构成。而分析方法主要是比率分析法。测度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是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一系列比率,如主营业务利润率、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市盈率等。由于会计利润受行业、资产规模、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因而会计利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比性。
3 财务报表指标分析体系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3.1 充分应用现金流量的分析
现金流量和会计利润反映了不同维度的会计信息,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现实环境下从发展及实务角度看,现金流量分析及经营安全分析应加入到现行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中。这是因为,企业经营获取的现金及其等价物较之会计利润,从理论上讲,更具客观性与稳健性;从实务上讲,分析现金流量,有助于投资者客观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及其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正确评估企业收益及风险,对债权人来说,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有助于稳健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进而测量企业经营安全程度。具体而言,在目前的分析指标体系中,可加入若干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以补充前述盈利能力指标和完善前述偿债能力的指标,来充分揭示正常的经营活动带给企业的现金及其等价物。
3.2 引用多年的报表数据和不同项目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就分析方法而言,在使用财务比率方法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外,结构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将被更多运用。结构分析法是把常规的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项目表示为百分比,进行财务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评价公司一段时期财务报表百分比的水平和趋势,让使用者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存在潜在的改善或恶化有充分的认识。时间序列分析法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时间序列分析是将某一现象所发生的数量变化,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揭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现象的发展规律,从而预测现象发展的方向及其数量。
3.3 注重实物量指标与经济效益指标结合分析
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的增减是建立在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的变化基础之上,因此对此类指标分析应结合实物量指标一起加以分析,对远距离输送还应考虑实物量损耗指标。如电力的售电量线损指标,在电网企业目前没有单独的输配电价,靠购售电差价倒挤的输配电价空间,输配电线损的高低直接挤占企业输配电价的盈利空间,而目前电网企业购售差价很低,且电量很大一部分靠远距离输送,尤其应注意线损的分析。
购电单价为320元/(kW ·h),则购售电差价为130元/(kW ·h),输电线损率为7%,折算消耗输配电价空间22.4元/(kW ·h),则此笔买卖不考虑其他成本,扣除线损成本后毛利107.6元/(kW ·h),而线损成本已占输配电价空间的17.2%。
3.4 考虑收益的组成部分中偶发性收益和持续性收益
企业的收益中除正常的经营业务收入外,往往持有一次性的偶发性收益,如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益、资产处置收益等,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需引起注意,区别于正常的主营业务收益。
3.5 注意不同财务会计主体之间数据的可比性
同样的利润水平,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不同,运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利润内涵不同。如经营较好的企业,采用盈余管理策略,通过提高折旧率等提前回收投资成本,增加了企业现金流,而减少了企业的利润。因此,要实现企业之间的比较,报表使用者必须识别不同企业的会计政策和程序上存在的差异,然后在比较分析之前还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调整。
3.6 企业集团公司需合理设计报表格式
财务报表分析引用的数据绝大部分是财务报表数据,因此报表格式、体系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强企业财务报表的合理设计,尤其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报表,使其反映的数据具有可读性、可比性,能够反映其真实内涵。
4 结束语
总的来看,不同分析主体可以在我们新设计的指标体系中选择不同的指标得到自己最关注的信息。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今后的财务报表分析在全面性原则的指导下会注重以下两方面内容——注重现金指标与传统指标的结合分析、运用,特别重视现金流量指标;结合使用各种分析方法,注重企业的动态财务分析。
篇10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依据,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作为分析对象,使用相应的财务分析方法和指标对企业的经营效益、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企业经营效益、财务状况进行评价以及判断,并且把财务报表作为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和财务状况的依据。即财务报表使用者通过财务报表(资产利润表、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分析,可对企业实际经营业绩、偿债能力实施有效判断,评价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财务实力、发展前景以及风险等[1]。
二、财务报表分析与经营策略研究关系的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项目、质量分析和考察,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结果评价剖析,反映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的利弊得失以及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做出提供信息。财务报表分析所要做的工作是将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转化成企业可用的经济信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真实、完整的信息,对生产经营决策做出评价,从而为下一步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财务报表分析为企业生产经营策略的制定、实施,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企业经营策略在最终确定之前,通常会制定几个备选方案,通过对备选方案的财务状况、投资回收期以及现金流分析,保证经营策略的财务可行性,最终达到预期的实施效果。财务报表分析能协助企业管理者对经营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企业经营策略实施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必须及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掌握,从而对经营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一旦发现经营策略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及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经营策略在未来实施过程中的可靠性。
三、企业经营策略制定的财务基础
(一)对企业财务人员加强培养与管理
企业财务人员是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主体,财务人员的能力、水平均会对工作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财务人员对会计报表实施全面了解,并要求财务人员在深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报表之间的联系。要培养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熟练程度和对实际财务情况的判断力,为不同报表使用者提供科学的财务分析报表。此外,财务报表分析人员还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先进的技术带来相应的便利,从而为企业经营决策奠定基础。
(二)提高财务报表的有效反馈能力
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存在着通货膨胀以及信息时效性等相关因素,因此企业财务报表信息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对此,建议从提高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反馈能力方面入手,重视各个财务指标,且看重各项附表的作用。财务报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经营管理水平、综合管理水平都能够得到提高。所以,财务报表分析更需要注重可行性和时效性,同时这也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三)确保企业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在财务报表中,每一个信息数据都必须真实、可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是反映该企业在某段时期财务、盈利以及资金收支状况的重要参考。基于此,要求财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核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辨别出数据误差,确保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在所有的数据中绝对不能出现模糊、弄虚作假的数据。
(四)利用合理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
在准确掌握充足的财务信息和背景资料的前提下,依据财务比率的方法计算出企业的资金流动比率、资金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企业盈利率等相应的信息,为财务报表分析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分析
企业在对财务报表分析时,数据信息的有效性、真实可靠性以及合法性和财务分析方法是否合理等,都非常重要;同时,我们还应当对企业的背景进行分析以及财务报表中附注的分析,也是非常的有必要的,通过对企业所在的行业信息背景以及企业经营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对附注信息、财务状况与盈利情况关系进行全面了解,才能完整的完成财务报表分析的工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研究提供有力地依据,同时这也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因财务报表分析有一定多样性、复杂性,因此在分析财务报表的工作中要积极调整传统分析中存在的误区及缺陷,保证企业财务报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基于对财务报表分析与经营决策之间的关系分析,在企业未来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对企业财务人员加强培养、提高财务报表反馈能力、保障企业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同时还要应用科学、合理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确保企业正常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宗荃.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改善措施[J].工会论坛――山东管理学院学报,2013,(5):93-94.
[2]李文倩.浅谈如何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J].新财经(理论版),2014,(2):198-198.
篇11
1 不同财务分析主体有不同财务分析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达到决策有用性的一种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
(1)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
(2)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债权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3)检查企业的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理人员业绩,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4)对比经营同类商品不同企业(或有可比性企业)之间的财务指标优劣、差距情况,为找出标杆指标或标杆企业提供依据。
财务报表分析的以上4个不同目标,预示了财务分析内容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由财务分析主体关注重点的不同造成的。
2现行主要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及分析方法
1. 重置成本法。它是分析企业价值的假设前提,是企业的价值等于所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成本之和减去负债。
2. 市场分析法。市场法分析企业价值的假设前提是成熟和有效的股票市场。在使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时,主要是挑选一个或几个与被评估企业相同或相似的参照物企业,分析、比较被评估企业和参照物企业的主要变数,在此基础上,修正、调整参照物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后确定被评估企业的市场价值。
3. 现金流折现法。这是目前评估企业价值的主流方法。现金流量折现法分析企业价值的假设前提是企业价值,是企业产生未来收益的现值。
无论财务分析主体是谁,为了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需要对公司财务的健康状况进行多方位检查――核实各项财务数据、计算各项财务比率并通过各种比较得到所需信息。我国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主要由企业盈利能力、企业偿债能力、企业营运能力及企业发展能力等指标构成。而分析方法主要是比率分析法。测度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是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一系列比率,如主营业务利润率、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市盈率等。由于会计利润受行业、资产规模、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因而会计利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比性。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由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构成。前者由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构成,后者由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构成。这些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对各类债权人的还债能力,但它忽视了债务的偿还是以现金及等价物为保证的,如果上述比率中资产的管理及周转出现困难,计算出的比率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营运能力指标由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流动资产周转率构成。这几个指标缓解了偿债能力指标存在的一些缺点,但其忽视考察企业现金流转能力指标。
例如,有A、B公司,其盈利水平、现金流及应收帐款的指标见表1。
表1 A、B两公司财务指标万元
公司 A公司 B公司
年度盈利情况 主营业务收入 23 000 16 000
主营业务成本 21 000 14 800
利润总额 1 500 950
经营活动现金流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15 700 15 850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16 000 12 00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 -300 3 850
年末资产负债情况 应收帐款 5 500 150
应收商业票据 1 800
应付帐款 2 000 1 200
从盈利能力的角度,A公司的利润总额1500万元好于B公司的950万元,利润总额绝对额A公司是B公司的150%,主营业务利润率6.53%也好于B公司的5.94% ,但从现金流的角度和资产质量角度评价,A公司当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人亏300万元,实现的主营业务销售收入中仍有7 300万元的销售商品款项尚未收回(A、B公司均不考虑年初应收款)。而B公司当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人为3850万元,增加了公司当年的现金流。
从A、B公司现金流和资产状况看来,A公司实现的利润总额还存在如下问题:(1)应收帐款的坏帐风险;(2)承担着为销售产品垫付的资金或支出的风险;(3)承担着应收商业票据到期不能兑现的风险。而B公司现金流回收正常,还占用供应商的应付款,即得到了一笔无息的融资资源,因此从A、B公司的比较可看出,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好坏不能仅注重利润指标,应结合应收帐款等指标加强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
3财务报表指标分析体系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1)充分应用现金流量的分析
现金流量和会计利润反映了不同维度的会计信息,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现实环境下从发展及实务角度看,现金流量分析及经营安全分析应加入到现行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中。这是因为,企业经营获取的现金及其等价物较之会计利润,从理论上讲,更具客观性与稳健性;从实务上讲,分析现金流量,有助于投资者客观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及其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正确评估企业收益及风险,对债权人来说,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有助于稳健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进而测量企业经营安全程度。
(2)引用多年的报表数据和不同项目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就分析方法而言,在使用财务比率方法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外,结构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将被更多运用。结构分析法是把常规的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项目表示为百分比,进行财务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评价公司一段时期财务报表百分比的水平和趋势,让使用者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存在潜在的改善或恶化有充分的认识。
(3)注重实物量指标与经济效益指标结合分析
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如主营业务收人、成本的增减是建立在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的变化基础之上,因此对此类指标分析应结合实物量指标一起加以分析,对远距离输送还应考虑实物量损耗指标。如电力的售电量线损指标,在电网企业目前没有单独的输配电价,靠购售电差价倒挤的输配电价空间,输配电线损的高低直接挤占企业输配电价的盈利空间,而目前电网企业购售差价很低,且电量很大一部分靠远距离输送,尤其应注意线损的分析。购电单价为320元/(kW •h),则购售电差价为130元/(kW •h),输电线损率为7% ,折算消耗输配电价空间22.4元/(kW •h),则此笔买卖不考虑其他成本,扣除线损成本后毛利107.6元/(kW •h),而线损成本已占输配电价空间的17.2% 。
(4)考虑收益的组成部分中偶发性收益和持续性收益
企业的收益中除正常的经营业务收人外,往往持有一次性的偶发性收益,如营业外收人、其他业务收益、资产处置收益等,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需引起注意,区别于正常的主营业务收益。
(5)注意不同财务会计主体之间数据的可比性
同样的利润水平,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不同,运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利润内涵不同。如经营较好的企业,采用盈余管理策略,通过提高折旧率等提前回收投资成本,增加了企业现金流,而减少了企业的利润。
(6)企业集团公司需合理设计报表格式
财务报表分析引用的数据绝大部分是财务报表数据,因此报表格式、体系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强企业财务报表的合理设计,尤其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报表,使其反映的数据具有可读性、可比性,能够反映其真实内涵。
四、企业财务报表体系的发展策略
1. 关于财务报表中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改进
在传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人力资源会计信息,能够更准确地分析“人、财、物”三大资源的比例和效果,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企业总资产中人力资源与财务资产的比例,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的价值。
(1)财务报表中人力资源的计量
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用职工未来工资报酬的现值作为人力资源的补偿价值。这种方法计算简便,数据可靠性强,可用于群体价值的计量。二是商誉评价法。商誉评价法是将企业商誉评价的方法应用于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属于产出法中根据劳动者以前所创造的部分价值来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三是经济增加值法。经济增加值法是“将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一群体在未来特定时期内所实现的收益的预测值中按人力资源投资率计算出的属于人力资源投资部分的现值作为该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一群体的人力资源的剩余价值”。(2)财务报表中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
根据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要求,需增加如下几个账户:一是人力资产账户,会计主体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本企业的人力资产科目设置明细账。二是劳动者权益类账户“人力资本”,用来核算劳动者投入到会计主体中的人力资源资本。三是在费用类账户中增加“人力费用”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成本中应于当期费用化的部分。四是在传统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增加“人力资源成本”账户及“人力投资”科目。“人力资源成本”账户的借方归集人力资源受雇佣后其成本应根据人力资源为会计主体服务的年限进行摊销的部分,包括会计主体取得、维护及开发人力资源的支出,贷方登记人力资源交给有关部门使用后,结转到“人力投资”科目。本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如新员工正在接受会计主体的培训,则有借方余额。“人力投资”账户的借方归集由“人力资源成本”账户结转来的本会计体支出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贷方登记每期转入损益类科目的金额。五是在利润分配科目再增加“人力资源未分配利润”和“人力资源分红”二级科目,分别核算本年度实现的应归属于人力资源的利润及分配给人力资源的利润。六是在负债类账户中增加“应付人力资源分红”科目,用来核算应付未付给人力资源的利润 。
2. 关于财务报表中非财务信息的改进
关于财务报表中非财务信息的改进,主要是通过增加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来实现的。非财务信息涉及面广,内容繁杂,除了对财务报表的基本解释性内容外,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企业经营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以及主要竞争对手、有关股东、主要管理者的信息;二是企业经营活动和资产的范围与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
篇12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主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了社会要求企业真实公允地披露会计信息的需要,但是随着新世纪会计环境的变化,在全球市场的各种需求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会计职业界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强烈批评。批评的焦点是企业财务报告没有能跟上时代快速变革的步伐,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失去相关价值。因此,改进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势在必行。
2 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现行财务报告不重视未来
传统会计的确认标准都是以某一会计主体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对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予确认,财务报告是一种反映过去经营状况的向后看的会计报告。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面临的现状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相关者来说,他们的各种决策建立在对企业未来前景预测的基础之上,要想对企业未来做出准确预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的不仅是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描述,更希望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其对未来的自身的经营状况的预测性信息。按照传统会计来衡量,像期货、期权之类衍生金融工具,过去却没有任何实际交易事项可言,一项合约的签订仅仅预示着将来可能发生的一系列财务变动,如保证金户头上账户资金将随着市价波动而不停变动,对冲、履约、交割等行为可能带来风险和收益。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涵的无穷机会与风险,以及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
2.2 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
现行财务报告对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揭示不足。在现行经济社会中,企业经营所面临的机遇越来越多,但由此带来的风险也不可低估。风险的这种重要性使得风险的披露也成为财务报告的一个必备内容。但现行财务报告以财务报表为主体、以附注和说明为补充的体系不能对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充分有效的揭示。
财务报告的不完整性还在于它在绝大多数意义上来讲是一种“通用目的”的报告,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职业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通用目的”的报告以外考虑到特殊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专用”财务报告。
2.3 现行财务报告的滞后性较严重
按照会计期间假设,现行财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对外披露的。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金融工具的应用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大为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变化。年度报告,甚至季度报告已明显无法满足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要。
财务报告周期过长,信息滞后。我国企业的年度报告要求在年末结束后4个月内报出,中期报告要求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在市场波动大的情况下,这段时间足以让一个企业由盈利走向破产。英国的巴林银行1994年底其账面净资产为450亿美元到500亿美元,而1995年2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1994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财务报告由于缺乏时效性而失去了它的有用性。
2.4 不能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问题
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不仅翻新速度快、数量大、品种多,而且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金融衍生交易也越来越多。这类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如不对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极有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投资和信贷决策失误。由于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利率和汇率瞬息万变,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也可能带来巨大损失。如英国巴林银行的破产,我国上交所“3.27”事件就是相当典型的事例,但现行财务报告却不能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问题。
3 改革企业财务报告应遵循的原则
3.1 可靠性和相关性并重的原则
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但在某些情况下,有的信息可靠性很好,但相关性较差;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好,但可靠性较差,可靠性和相关性并非总是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和相关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不可偏废,必须给予相同程度的重视。提高信息相关性的举措,绝不能以降低或失去可靠性为代价,而任何强化可靠性的做法,也绝不能离开相关性的导向,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方的改进或改革,都极有可能给信息质量带来严重后果。不可否认,兼顾两者的实际处理,其难度明显大于理论探讨,但又是改善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必须坚持的原则。
3.2 定量和定性指标相顾的原则
现行财务报告中的定量指标主要限于货币化历史财务数据,定性指标基本得不到反映,使用者往往需要对报表的再分析才能做出预测和判断,但这经常又是盲目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兼顾的原则,要求改革后的财务报告在充分揭示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增加有关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前瞻性信息,既要披露财务信息,又要披露非财务信息,如人力资源信息,既要有量化分析指标,又要有定性分析说明,如企业背景和竞争状况。以便于使用者更加全面地、准确地掌握企业状况。
3.3 报表格式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财务报告的主体是会计报表,主要会计信息都集中于会计报表中,采用固定统一的报表格式,无疑为报表的编制、汇总、计算机加工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但又使得情况各异的不同企业在披露信息方面受到了束缚,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此。充分揭示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充分披露与经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对于重要信息的揭示,不应当受报告格式的限制,应予以充分揭示。在维护报表格式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利用表外途径揭示财务信息是可行的、必要的。另外,在报告的周期方面也应当适度灵活。
4 对企业财务报告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4.1 对现行财务报表的项目简化,增加财务数据分析
我国现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别有64行、22行和56行数字,假想设计的资产负债表、核心收益和净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分别只有27行、18行和32行数字。两者相比较,我国现行财务报表项目明显偏多。事实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以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所理解或比较熟悉为假定,这一假定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有较为普遍的适用基础,我国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企业家群体则比较缺乏必备的财务观念和会计知识,对他们中的许多人而言,会计信息很可能是一堆看不懂的数字,甚至可能导致误解和误用,报表数据越多,误导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在做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简化会计报表项目、设计精练的会计报表更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现行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大多数需使用者经过分析之后才会变得有用,缺少来自提供者的财务分析数据,在报告中增加由企业专业人员提供的分析数据必然会受到报表使用者的普遍欢迎。
4.2 对所有者权益理论及其对财务报表体系的改进
在知识经济时代,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所有者权益理论应采用“企业理论”为宜。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为许多群体的利益而从事经营活动的社会机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不宜仅采用现行的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还应以增值表为主要报告形式。用增值计算可以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考察企业内外各利益当事人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及其相应的受益情况,所以增值表更适合于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各产权主体的权益、受益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均衡结构,增值表应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报表之一。
4.3 应注意相关性与可靠性并重的原则
现代企业财务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基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基本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附注等。基本财务报表及附注来自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有可靠的凭证作为原始证据,并遵守会计准则进行计量、确认和报告,符合可靠性原则。其它财务报告主要是满足使用者新的信息需求,帮助他们作出与企业相关的经济决策。
在财务报告改革中,应当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因地制宜地进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解决得就较好,从而使它们可以将财务报告的改革重点放在如何提高财务报告的相关性上。
4.4 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编报和考核
现金流量可以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赢利能力和财务弹性,其可靠性和相关性明显优于其他财务指标,已日益成为重要的会计信息而备受使用者的关注。现金流量表按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年报,并且只要求编报,不要求考核,这势必会增加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随意性,降低报表信息质量。企业现金流量表由年报改为月报,并且增加一些考核指标,如现金净流量占赢利额、营业额的比重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角度,都是可行的。
4.5 保持传统三大报表,增加附注内容
改革现在的财务报告模式,并不意味对之完全否定。相反,我们应该继承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一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但是建议把三张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部分。对于核心信息,应该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而对于非核心的会计信息,则可以相对的采取可靠性不如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尤其在财务报表中能够表明投资报酬,财务弹性,和变现能力的会计信息。
会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报表附注是为帮助会计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有关项目等作的解释。由于报表内容日益复杂化,表内以无法包容更多的信息,而表内某些信息若不加必要的说明和补充就难以理解。因此,表外备注的内容将不断增加。备注可能反映的信息类型包括:① 有助于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② 采用与报表不同的基础编制的信息。③ 那些可以反映在报表,但基于有效交流的原因而披露在其他部分的信息。④ 用于补充报表信息的统计信息。在我国财务报表附注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财务报告中附注的内容都比较少。我国会计主管部门有必要通过会计准则或制度对附注问题做出具体规定。《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中对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附注已有一些规定。我国的附注应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所提高,不应只是报表数据的延伸或另一种算法,也不应只局限于财务数据。
4.6 关注小企业财务报告
“抓大放小”历来是人们处理众多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对而言,我们对如何搞好大中型企业的会计改革比较重视,而对小企业的会计问题,过去关注不够。我国小型企业的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在改革企业财务报告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小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简单、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财力有限及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重合的特点,建立一整套适应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财务报告体系应当是可行的、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棣华.改进我国企业会计报告的建议[J].广西会计,2002,(5).
[2]刘玉廷.当前我国的企业会计改革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2,(2).
[3]张鸣,贾莉莉.财务分析入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篇13
二、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
(一)《财务报表编报框架》关于财务报表的目标
1989年财务报表编报框架中关于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各种类型的使用者进行决策是所需要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使他们更好地评估企业偿付债务,制造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及其形成的时间和可确定的程度。同时财务报表还应反映企业管理层对交付给它的资源的经营成果和受托责任。由财务报表的目标可以看出,该目标在强调决策有用性的同时,也显示出管理层受托管理资源的经管责任。
(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关于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
2010年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关于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以便有助于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做出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这些决策包括购买、出售或持有主体的权益和债权工具,及向主体提供贷款的金额和信贷形式。同时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也需要提供关于主体的资源及主体管理层、董事会对交付给他的资源的经营成果和受托责任,从而有助于现在或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评价主体未来净现金流入的前景。由此可以看出,评价治理当局履行经管责任要求的信息通常也是资源配置决策需要的信息,因此,决策有用性包括了受托责任观,这样就没有必要专门将受托责任作为财务告的目标。
(三)两者的比较
关于财务报告的目标,编报框架和概念框架都强调了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目标,同时兼顾了经管者的受托责任,评价受托责任是为了进行经济决策,即“受托责任隶属于决策有用性”。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但概念框架第1章“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与编报框架中“财务报表的目标”相比还有以下特点:
1.内容更加具体,逻辑更加严密,结构更加合理。IASB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明确地将内容分为四个章节,改变了编报框架中“一盘散沙”的局面,使得层次更加清晰,更易于理解。在“介绍(Introduction)”部分简化了概念框架的“范围(Scope)”,删除了“用户及其信息需求(Users and their information needs)”部分。在概念框架第1章中内容也做了较大的调整,分为“介绍”、“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有用性及限制”与“关于报告主体经济资源、要求权及资源和要求权变动的信息(Information about a reporting entity’s economic resources,claims,and changes in resources and claims)”三个部分进行描述,将编报框架中的“财务状况、业绩及财务状况变动(Financial position,performance and changes in financial position)”部分包含在了“关于报告主体经济资源、要求权及资源和要求权变动的信息”,删除了“附注及补充计划(Notes and supplementary schedules)”,从而使内容更加明确、具体,结构也更加合理。
2.以“财务报告目标”取代传统的“财务报表目标”。IASB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关于目标在范围上的“重点”开始针对财务报告,而非编报框架中的财务报表。这是由于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但财务报告还包括财务报表以外的其他财务报告,而其他财务报告也可以提供预测信息。因此,这种概念上的拓宽可以有助于改进会计实务,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3.明确了通用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概念框架的目标1(OB1)明确了“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形成了概念框架的基础。概念框架的其他方面―报告主体概念、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及约束条件、财务报表的要素、确认、计量、呈报及披露―逻辑地来自目标”。通过明确而准确地对“通用财务报告目标”的性质与作用进行了定位,至少使人们明确了目标具有两大重要作用:一是规定财务报告的目的与宗旨,为编报财务报告指引方向;二是所有其他基本概念,都产生于目标的要求并共同为实现目标服务(葛家澍,2010)。
4.将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集中于投资人和债权人的需要。财务报告目标的核心是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IASB在财务报告目标中明确指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是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直接指向的主要使用者。虽然报告主体的管理者及其他参与方也需要企业的财务信息,但通用财务报告信息并不主要针对他们。尽管通用财务报告主要针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求,但通用财务报告不可能为这些群体提供其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仅是针对他们投资信贷决策的共同需要,为满足使用者各方面信息的需求,这些信息使用者也需要其他方面的相关信息。
5.更具体地阐述了决策有用目标的内涵。该概念框架具体落实在通用财务报告所能提供的,直接或间接与评估主体未来现金流量前景密切关联的各种信息之上,包括经济资源和它的要求权,及基于交易、事项情况引起资源和要求权变动所能提供的有用信息。并对经济资源和要求权的变动信息先分为由财务业绩引起和与财务业绩无关两类。由财务业绩引起的变动又区分为基于权责发生制会计(accrual accounting)所形成的财务业绩和基于过去现金流量(past cash flows)形成的财务业绩。所有这些变动应提供的信息,像如何预测主体预期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安排与不确定性以及怎样评估主体产生未来现金净流入的能力等都是使用者所普遍关心的,因为他们各自经济利益均与主体未来的有利现金净流量密切相关。因此该概念框架在描述通用财务报告目标时更加严谨、具体,使得财务报告能提供对决策最有用的信息。
三、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一)《财务报表编报框架》对财务报表质量特征的描述
在1989年的财务报表编报框架中,质量特征被定义为“是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质。四项主要的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相关性(Relevance)、可靠性(Reliability)和可比性(Comparability)”。
1.可理解性。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的一项基本的质量特征是便于使用者理解。它假定用户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而且自身又愿意用适当的精力去研究会计信息。可理解性决定着会计信息的利用程度,但对于具体的信息使用者而言其效用的大小则还取决于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运用能力。
2.相关性。是指有用的财务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当信息可以帮助用户评价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项,或通过确证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从而能够影响用户做出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是相关的。在该编报框架中相关性不仅包括了预测价值(predictive value)、证实价值(confirmatory value)还包括重要性(Materiality),如果由于信息在财务报表上的省略式差错,以致影响使用者做出有关的正确的经济决策时,该信息就是重要的。
3.可靠性。当提供的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偏见,能如实反映其所反映、理当反映的情况,可供使用者决策做依据,则该项信息就是可靠的。可靠性的内容包括如实反映(Faithful representation)、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中立性(Neutrality)、审慎性(Prudence)和完整性(Completeness)。
4.可比性。财务报表信息的使用者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的变化趋势,不仅需要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数据,还需要对同一时期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为此,要求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可比性,要求同类交易或事项的计量和列报必须按一致的方法进行。
《财务报表编报框架》在第43至45段提出了对相关和可靠信息的限制性因素,包括及时性(Timeliness)、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Balance between benefit and cost)以及质量特征相互之间的平衡(Balance between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该编报框架在质量特征的最后部分特别讨论了“真实与公允观点(True and fair view)”,即“公允表述(fair presentation)”的问题,但却未给出明确定义。
(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对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描述
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确定了建立在财务报告基础上,对现在或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做出的关于报告主体的决策是最有用的信息的类型。它应用于财务报告及以其他方式提供的财务信息中。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4段(QC4)描述了,“如果财务信息是有用的,它必须是相关的并且如实反映其拟所反映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将被加强,如果它是可比的、可验证的、及时的及可理解的”。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分为基本的质量特征(fundamental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和增强的质量特征(enhancing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及对有用财务报告的成本约束(the cost constraint on useful financial reporting)。
1.基本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如果财务信息能够对用户做出的决策产生影响,则该财务信息就是相关的。相关性要求财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及证实价值,而重要性也是一个主体相关性的特定方面。财务信息的预测价值要求其可以被用户用来作为输入信息来预测未来的结果。财务信息的证实价值要求其能提供关于以前评估的反馈情况。重要性是指当遗漏或虚假陈述某信息时,将会影响到使用者依据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做出的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要求其不仅反映相关的现象,而且也必须如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现象。为了完全的如实反映,描述需要具备三项特征,即它是完整的(complete)、中立的(neutral)且免于错误的(free from error)。完整性要求为使用户理解被描述的现象,该描述应包括所有的必要描述和解释方面的所有信息。中立的描述要求在选择或呈报财务信息时不带任何偏见。免于错误意味着在描述现象时无差错或遗漏,并且用来产生报告信息的程序也被无误地选择和应用。当然,免于错误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方面都是精确的,例如估计的存在。
2.增强的质量特征。可比性、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及时性及可理解性是属于增进的质量特征,其旨在提高相关且如实反映的信息的有用性。增进的质量特征也可以帮助决定在两种方式都均衡的考虑相关性和如实反映的情况下,哪种方式可更好的来描述现象。可比性要求财务信息能与其他主体类似的信息以及同一主体不同时期的信息相比较。可验证性帮助确保信息如实反映了其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可验证性意味着在特定描述是如实反映的前提下,不同知识背景且独立的观测者能够达成一致的意见,尽管不一定完全一致。及时性意味着可利用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是及时的,以便能够影响他们的决策。可理解性要求清晰简洁的对信息进行分类、按特征进行描述及列报。
3.有用财务报告的成本约束。成本对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一个普遍的约束。在报告财务信息时需要考虑成本与效益的约束条件。
(三)两者的比较
1.相似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和《财务报表编报框架》所要求的质量特征从整体来说都有严密的体系,其主要内容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两个体系都服从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2.差别点。(1)以“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取代编报框架中的“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从而使概念框架中第3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更加服从于第1章“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2)概念框架中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更加明晰。在概念框架中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被分为基本的质量特征和增强的质量特征,不同于原先的主要质量特征,使得层次更加分明、结构更加严谨,有利于理解不同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3)概念框架中以“如实反映”取代了主要质量特征中的“可靠性”,并作为基本的质量特征,其包含完整性、中立性和免于错误,这更符合财务信息的特点。因为信息本来就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通用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理应如实地反映一个主体客观存在的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和引起两者实际变动的现实交易、事项与情况,只有如实反映,才有可能通过财务信息确切描绘主体的经济真实(葛家澍,2010)。(4)概念框架中将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与可理解性作为增强的质量特征,而编报框架中却将及时性列为制约因素,将可比性与可理解性作为主要质量特征的组成部分,并且不包括可验证性。这些修改目的是为了更贴近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具有更重要的意义。(5)删除了财务报表质量特征中的“真实与公允观点(公允表述)”,增加了“应用基本质量特征”和“应用增进的质量特征”两部分。从而使得标准更为简化、实用并容易被接受。
四、总结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