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阶段课程特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篇2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许多知识及概念都还不能完全的理解。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应用,能够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帮助学生立体化一些知识及概念,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下文论述中,笔者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围绕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就其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一、从教学现状来看案例教学法在思品课中介入的必要性
小学是学生步入学习生涯的第一个较为正式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知识量、知识架构以及学习习惯都处于快速发展和形成的时期,学生们对知识的态度呈现出明显的反差,热爱学习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的学生却存在厌学思想;小学生由于知识体系的缺乏,基础知识的空白,对所有不明白的东西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伴随好奇心而来的,还有一颗容易遭受挫折的敏感的心。小学生的阶段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小学阶段课程教学效果的不可控性,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来看,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方式来集中学生注意力的话,难度较大,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此外,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还面临着教学目标、教学主体不明确的问题。教师习惯于从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发,可是却忽略了学生主体在这一任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脱离了学生的立场。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具体实例之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辅助说明的教学手法,这一途径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帮助学生理解具体知识点的同时,最大限度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结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来看,案例教学法的介入是改变尴尬教学局面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程教学中介入的具体措施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对学生特点进行充分考虑是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及效率的基础条件。案例教学法在思品课程中的应用,目的在于从学生角度出发,将知识与实际例子相联系,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深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现状来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了解学生特点与天性,有目的的进行案例计划
小学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小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功能性,而侧重于适应性,即让学生在适应的过程中慢慢接受教师的教育观点及在教学过程中想要传达给学生的观念主张。案例教学法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法,同时也是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在具体施行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天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基础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证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小学阶段学生最为基本的特点就是好动、好奇、好玩,如果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这三个基本发展特点进行充分掌握,站在学生立场思考的话,必然能收到良好的回应。比如,教师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配以情景教学以及游戏教学,获取学生好感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加强情感沟通与思想交流,深入案例教学核心
思想品德教育要实现的是“教育”的目的。鉴于小学阶段学生叛逆,喜新厌旧的性格特点来说,如何抓住学生的胃口,有针对性的选择教育目的实现的途径,是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们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并且将品德教育中涉及到的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不仅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损害。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实质上是通过转换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来实现的,即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案例中去。因此,就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来说,除了尊重学生天性与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以外,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思想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价值观形态等,合理判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态势,根据教学具体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德育的健康发展;此外,还应扮演好“帮手”的角色,针对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及时的解决,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好感,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为接下来案例教学法的继续和进行奠定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是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措施,同时更是发挥小学德育工作启蒙作用的重要途径。在案例教学法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秉持对学生发展负责的德育教育态度,尊重学生的天性,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价值观形态,合理判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态势,针对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及时的解决,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好感,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争取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奠定基础,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卫东.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中的介入[J].教书育人,2013,34:20-21.
[2]冷玲玲.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的探究[J].学周刊,2014,20:67.
篇3
针对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从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和教法的特点着手,加强学习和研究,方能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取得小学英语教学的优秀成果。
一、小学英语课程的特点
(一)小学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必学的主要课程
《课标》明确指出:“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
“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而我国已实行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即是说,小学英语课程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二)小学英语课程是素质养成课程
许多国家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作为语言课,我国也不例外。《课标》在“基本理念”中还谈到“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注重素质教育”以及“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任务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三)小学英语课程是外语启蒙课程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了母语以外的第一种外语,作为初学英语应属启蒙期。虽然英语同我们的母语,即汉语,同属于语言,但是两种语言不属于同一语系。英语属于表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两类不同结构的语言文字在读音和意义上迥然不同,在书写和思维上也有很大差别。因此,英语启蒙课程也是训练思维转换的课程。同时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方面也不同,母语是在一段语言沉默期后儿童开口发音。而中国的学生都是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所以作为启蒙课程的小学英语显然与其他启蒙课程有着质的区别。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一)借助媒体学习英语
由于我国学生是在母语环境下学习外语,首先是缺乏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小学阶段开设的英语课程,学生主要是靠模仿去完成学习的。靠模仿学习英语就要借助于媒体。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学习的媒体除了教学设备外,还包括教师这一鲜活、主要的媒体,因为只有教师这种起主宰作用的学习媒体是主动的,其他学习媒体如实物、图片、动画、录音、幻灯片、多媒体等都是由教师支配的,是被动的;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也是由教师设计、操作和指挥的。因此,小学英语知识的认知及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的主要渠道是教师传授、视听获得、观察悟得、阅读心得。
(二)借助语言关键期的优势
小学阶段正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关键期假说认为语言是大脑的产物,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人的生理机能的严格制约。人出生后的10至12年问,人的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此时人的大脑整个都参与语言学习。人的语言能力就发展得很快。处于此阶段的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表现欲强、口腔肌肉可塑性强等优势。因此,此阶段的英语学习应以语音教学为主,以日常英语会话为辅,目的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心态和兴趣,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处于关键期的小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只要环境适宜,语言输入最容易,发展也迅速。
(三)小学英语教学重在语音教学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们学习任何语言都始于语音,都是先有语音后有文字。人们在说话中形成了约定的语言,也形成既定的语音。至于如何说得更好,那是之后的事情。小学生初学英语和学汉语一样,先学语音之后才学成句、成段的话。小学开设的英语课只能在开始重语音教学,之后在说话中积累词汇。
由于小学生是首次学习作为外语的英语,因此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精心安排的活动,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知道在英语学习中如何识词、读词、记词和用词。在教师的刻意培养中,学生可形成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此外,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又有语言磨损的干扰,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还应“少吃多餐”,即内容不要太多,呈现要反复。
三、小学英语教法的特点
(一)重习惯培养,少语言学习;重教学方式,少内容讲解;重语言活动,少讲“理”说“法”。
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学习内容,更应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从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出发。小学英语课从学生一接触英语起就只能是以活动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游乐中学习,以他们喜好的唱歌、做游戏、猜谜、讲故事、做动作、表演、等方式,利用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好动、敢开口的优势,紧张而有序地开展课堂教学,活而入胜,动而不乱。
(二)两种种活动方式:浸润式和感悟式
浸润式,也称浸入式,即让学生在教师刻意安排的教学活动中不经意地从唱歌、听故事等活动,从教师或录音,像中学到语音、语调,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听和说的语言技能。这种浸润式的学习方法利用声、形反复对大脑皮层刺激的作用,久而久之,自然会对同样类型的词、语、句熟悉并能使用,形成自然习得和潜移默化的学得效果。虽然这是一种囫囵吞枣式的学习,但由于是多次反复学得,学生就能逐渐记住全部所听的内容并能使用。
篇4
一、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而言,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综合课程。由于传统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的禁锢,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开展日渐成为一门“随意”的理论课程,不仅教学内容中实践的部分没有得到体现,同时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现状,采取具体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的措施已经迫在眉睫。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相关实例作为课程教学的引入,从而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和兴趣程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遇到需要深入理解的话题,教师也应从实例入手,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进行消化和渗透。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提高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措施之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综合课程,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客观要求交际性和分享性。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不管是注意力还是表达能力,都容易受到伙伴的影响。合作教学的开展正是从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发展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氛围影响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措施。在合作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依然需要明确相关的教学任务,避免合作教学中盲目性的出现。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新思路,必然是围绕学生来开展的,充分利用学生好学的天性,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是现阶段小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也是课改背景下必经的途径,教师应发挥好自身的组织及引导作用,争取为小学阶段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篇5
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重点课程。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程的有效开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小升初的成绩,同时对于学生小学阶段能力及知识结构的整合优化来说,也发挥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下文论述中主要从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现状,就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策略创新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展开了详尽的论述。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策略创新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它不仅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是学生知识结构框架形成的基本阶段,换句话说,这一阶段学习的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一系列的学习阶段。小学高段数学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之前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帮助学生在小升初环节获取更好的成绩,因此,就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程开展有效性的体现,至关重要。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复习教学固然重要,但是从现阶段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的基本构成来看,要对数学课程的体系进行掌握,实际上存在较大的难度。鉴于此,就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开展来说,除了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特点及基本知识水平之外,还应对复习教学的策略及模式进行有效创新,争取将复杂的知识内容进行简单化,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应用教学,这样一来,不仅能高效完成复习教学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质量的有效创新措施
通过上文论述,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质量创新的必要性及迫切性,我们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基于这一现状,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教师究竟应该从何处下手保证数学课程的复习质量?首先是课程教学方式框架式复习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中,既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消化能力,同时还要兼顾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效果,要想让这两个处于最好的状态,框架式复习方式必不可少。从近年来小学数学考试题目来看,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在传统小学数学课程复习中,仅需要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理解掌握,遇到相似题型能够及时反应作答就行,但是从近几年小升初数学题目的整体情况来看,对学生应用能力考察的力度大大加强了。框架式复习模式,主要是将每一章节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化,再在章节之间内容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全局掌握、灵活运用的能力。比如就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来说,主要包括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面积”等内容,这一系列内容表面上看关联不大,但是认真观察可以知道,所有前面知识内容的教学都是为了后来教学进行铺垫,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最终教学目的为导向,转变新课程教学时的方法,采用“倒叙”――由目的推出解决方式的方法来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的复习教学。其次,还应充分合作教学模式,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提升作用。除了合作教学的模式之外,教师还应对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应用。现在很多小学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在这样一种条件和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之下的多媒体教学已经不再简单的是知识的有效呈现,而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革新,在小学数学课程复习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应用的话,在遇到相关知识点时,教师除了从学生的理解角度入手进行的教学讲解,还应结合其他学校的一些优秀讲解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理解途径。
三、总结
小学高段复习教学是学生小升初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对学生构成及完善发挥重要作用的阶段。数学课程一直是课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分析等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课程。提升小学高段数学复习质量,创新课程复习模式,不仅是小学义务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尹文钦.小学数学高年级复习课创新策略[J].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9:75.
篇6
与实验稿课标相比,修订版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更加全面、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等综合人文素养。
二、对基本理念顺序和表述的调整,更加体现英语的学科特点及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
实验稿课标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是,经过10年课改的实践发现,这些排比句式的理念内容适用于包括英语在内的所有学科,而对于英语学科本身来说,针对性不够强,学科特点不是很明确。而修订版课标则在保留实验稿课标理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每一条都分别从教与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和诠释,突出了英语的学科特点,强调了语言学习的特有规律,反映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对一线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三、修改文字表述,使之更加科学、精准
修订版课标对实验稿课标中的一些不够准确、科学的表述经过反复推敲、研讨,进行了修改,从而使语言表述更加客观、科学、准确、精练。如,对学习策略概念的表述,实验稿课标表述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修订版课标修改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同时对英语学习策略包括的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概念的表述也做了修改。又如,将实验稿课标中二级策略目标“能初步借助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学习英语”中的“学生英汉词典”改为“工具书”;将实验稿课标中二级目标“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改为“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将“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改为“能根据图片、词语或斜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等等。
四、适当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修订版课标较实验稿课标,降低了语言教学的难度,这个难度的降低主要体现在词汇量的减少。比如,实验稿课标要求:二级(小学阶段)要学习700个单词;修订版课标要求:二级(小学阶段)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同时还要求:可根据不同地方的教育条件水平自行调整,并在附录的词汇表中只列出了600~700个单词中的423个小学阶段必学的单词。
降低难度在具体的分级目标中也有体现。如,实验稿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修订版课标则降低难度要求: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演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又如,实验稿课标一级说唱标准要求: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20首,说歌谣15~20首。修订版课标则降低难度要求: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
此外,修订版课标附录中的话题以及功能意念项目较实验稿课标也进行了调整或缩减,从而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如,功能意念项目表中的态度(Attitudes)一栏中,去掉了原有的两项:责备和抱怨(blame and complaint),冷淡(Indifference)。
五、目标更系统、清晰,对教师教学更具指导性
修订版课标在对原有五维目标微调的基础上,特别对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提出具体的分级要求,使每一项分级目标之间相辅相成、循序渐进,形成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系,符合学生外语学习阶段发展规律的梯度能力递增指标。
同时,修订版课标对词汇量、语法项目目标进行了明确设定,在附录的词汇表中明确给出了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423个二级核心单词。在语法的问题上,明确规定了小学英语语法知识的范围,避免了一线教师由于实验稿课标未明确说明语法教学而造成的完全忽视语法教学或者盲目地把语法讲得过细、过深等极端的做法,使他们能够更好、更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
六、方法更具体、实用,体现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上。修订版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结合参加征求意见、反馈意见的老师、修订专家的意见和经验,对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课程标准以及如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
在评价建议部分,较实验稿课标,修订版课标特别强调指出“要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评价要有利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还应有利于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目标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共同推进课程实施”。这为广大一线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明确了评价方向、意义及策略。
同时,修订版课标对小学阶段的评价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除了八条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和小学的评价建议外,还专门用一条来说明小学的评价:“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小学阶段的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终结性评价的成绩评定可采用等级制或选标的方法,不宜采用百分制。”从而规范了小学阶段的英语评价行为,使得小学阶段的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系统更为科学、合理,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使评价更加有效。
另外,在附录中增加了课堂教学实例和评价方法与案例,评析也更加具体详尽。修订版课标对评价案例进行了重新整合和调整,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借鉴性、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更符合我国多数地区的教学实际,其指导性也明显增强。
此外,实验稿课标附录的技能教学参考表没有小学、初中之分,内容则更偏重于初中。而修订版课标则增加了一至二级(小学阶段)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技能教学目的、基本技能、主要教学活动举例等方面的教学参考建议,教师看起来一目了然,易于把握,从而对小学技能教学的指导更加具体、明确。
七、倡导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其他教学法
实验稿课标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并要求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修订稿课标则对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表述做了一些调整:“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即建议广大教师要积极尝试和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等“注重语言学习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除了任务型教学法外,也鼓励教师们开动脑筋、学习钻研其他一些好的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法。
八、照顾不同层次的需求,增强按需处理的灵活性
篇7
一、指导教学重点的明确
就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综合指导的开展来说,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相应课程的教学质量,完成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教学任务和目标。纵观综合指导的过程,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其开展的主要对象在于学生。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正式开始综合指导之前一定要对目标进行明确的制定。因为只有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整个指导工作开展方向的准确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定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材的具体限制。就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教材是教师开展具体教学的重要依托和基础,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实际上就是教师与教材、学生之间进行配合的过程。2.除了教材之外,另外需要教师进行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具体认知。就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考虑,要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并且掌握教师传授的相关知识,必然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有效的考虑。
二、综合指导手段的灵活运用
除了明确相关的指导目标以及指导主体之外,教师还应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特点,对相应的指导手段以及指导方法进行有效的转变,进行合理灵活的运用。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无论是在性格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启蒙阶段,如果教师用很生硬的手段开展综合指导,很有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指导教学的效果不好,有的教师会变本加厉,采用更加严苛的手段去要求学生,这样就会产生一个恶性的怪圈。鉴于此,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时应尽量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世界去感受语文课程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兴趣与学习热情,从而最终提高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
除了手段的灵活运用之外,教师还应致力于创造一个良好的指导氛围,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促进学生对相应指导的有效吸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开展过程中,有效的综合指导不仅能加深、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相应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开展综合指导的过程中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相应的指导方式以及方法进行有效的设计、合理的筛选,争取为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篇8
据此,我校在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分层教学目标”的进行整体规划,具体做法如下:
一.对三到六年级同学进行整体层次划分
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学习水平和各种能力的差异,我们将三到六年级同学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 层次一:三年级阶段;此阶段学生特点:是刚刚接触和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各种能力都较弱。需要教师“扶”多“放”少
? 层次二:四年级段;此阶段学生特点:学生的信息技术和问题解决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然是了解和学习问题基本解决方法的重要阶段。
? 层次三:五年级至六年级段;此阶段学生特点: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有所提升,综合能力相对较强,五六年级的学生能力虽然仍然有一定的差异,但相对于三四年级的同学来说,五六年段的同学能力差异不太明显,所以划分为一个层次。
二.各年段分层目标的确定
?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纲要》中的课程总体目标要求和学生的不同层次,对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进行分解,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确定各年段综合实践活动不同层次的重点能力培养目标。
三、对综合实践活动分层目标规划的成效与反思
1.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循序渐进的提升
任何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升都是从不会到会,知识由少到多、能力从低到高的螺旋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各种能力的提升也是如此,如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
2.为不同年级学生活动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规定,教学内容是由师生共同开发,但是在课程实施的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同一研究主题会在不同的阶段开展,如:《包饺子》这个内容,小学三至六年级同学都开展,甚至到初中的时候还在开展这个活动,但是在不同阶段开展这个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篇9
一、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构成学校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教育是多层次的,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到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针对特定年龄的教育对象而实施的,这些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面临相应的发展任务,因此,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任务,且都有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定义及相应的研究能说明各类课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说明相异的方面。因此,课程研究还必须关注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及其特质,关注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特定问题。幼儿园、学前班及混合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的课程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小学教育课程紧密相关。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课程。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作用。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遵循学前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现实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
3.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既然幼儿园课程是以生活的逻辑加以组织的,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引导的,那么,幼儿园课程就不应以至少不应只以成人确定的系统的学科加以组织。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最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特点是由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还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经常需要利用游戏的手段,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园课程是与学前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参与性的,与现实的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幼儿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获得知识、体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真诚对话、有效沟通是幼儿园课程实施所不可缺少的。
篇10
幼儿园、学前班及混合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的课程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小学教育课程紧密相关。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课程。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作用。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首先,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遵循学前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
学前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启蒙的阶段,学前教育的目标应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的身心锻炼和启迪,使幼儿在享有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应是启蒙性的,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尤其不应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
其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现实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当然,现实生活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活中有有益的经验,也有无益的或有害的经验。因此,必须对生活进行过滤,才能使之成为课程内容,且这些内容不应是以知识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还意味着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并不是严格的学科知识的再现,课程内容是随着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幼儿的兴趣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再次,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既然幼儿园课程是以生活的逻辑加以组织的,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引导的,那么,幼儿园课程就不应以至少不应只以成人确定的系统的学科加以组织。生活是整体的,不可能只反映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某一部分。生活中往往蕴藏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和可能。所以,幼儿园课程不应追求将现实生活割裂的或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知识系统;从幼儿的方面看,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所谓发展领域只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在现实的课程实施中,儿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我们主张,让幼儿以完整的人的面貌面对完整的生活、有机的经验,不要把学科、领域这种人类划分知识的方式用以划分幼儿的经验,并以单一的经验作为学前儿童活动的起点。
最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特点是由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应是直观的、形象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学习一定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事物,在参与、探索和交往的过程中学习。教师的语言传递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书本化的系统知识也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端坐静听是有悖学前儿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还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经常需要利用游戏的手段,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园课程是与学前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参与性的,与现实的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幼儿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获得知识、体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真诚对话、有效沟通是幼儿园课程实施所不可缺少的。
三、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差别
篇11
学前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启蒙的阶段,学前教育的目标应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的身心锻炼和启迪,使幼儿在享有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应是启蒙性的,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尤其不应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
其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现实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当然,现实生活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活中有有益的经验,也有无益的或有害的经验。因此,必须对生活进行过滤,才能使之成为课程内容,且这些内容不应是以知识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还意味着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并不是严格的学科知识的再现,课程内容是随着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幼儿的兴趣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再次,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既然幼儿园课程是以生活的逻辑加以组织的,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引导的,那么,幼儿园课程就不应以至少不应只以成人确定的系统的学科加以组织。生活是整体的,不可能只反映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某一部分。生活中往往蕴藏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和可能。所以,幼儿园课程不应追求将现实生活割裂的或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知识系统;从幼儿的方面看,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所谓发展领域只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在现实的课程实施中,儿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我们主张,让幼儿以完整的人的面貌面对完整的生活、有机的经验,不要把学科、领域这种人类划分知识的方式用以划分幼儿的经验,并以单一的经验作为学前儿童活动的起点。
最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特点是由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应是直观的、形象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学习一定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事物,在参与、探索和交往的过程中学习。教师的语言传递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书本化的系统知识也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端坐静听是有悖学前儿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还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经常需要利用游戏的手段,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园课程是与学前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参与性的,与现实的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幼儿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获得知识、体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真诚对话、有效沟通是幼儿园课程实施所不可缺少的。
二、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构成学校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教育是多层次的,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到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针对特定年龄的教育对象而实施的,这些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面临相应的发展任务,因此,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任务,且都有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定义及相应的研究能说明各类课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说明相异的方面。因此,课程研究还必须关注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及其特质,关注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特定问题。
学前课程是专为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开发和设计的。学前课程的学习者是0~6、7岁的儿童。其中,0岁课程也称胎教课程;由于l~3岁的儿童主要在托儿所生活和学习,与之相应的课程经常被称为托儿所课程或婴儿课程;3~6、7岁的儿童主要在幼儿园中生活,与之相应的课程被称为幼儿园课程。此外,在经济较落后或人口较稀少的地区为学前阶段儿童开设的学前班课程或混合班课程也是学前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学前班及混合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的课程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小学教育课程紧密相关。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课程。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作用。
三、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差别
篇12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35-02
一、问题的提出
每学年对大学新生进行教学时,笔者都会产生同样的想法,十几年来体育课上学生究竟学习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以我校大学一年级篮球课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连最基本的技术如运球、行进间上篮都没有掌握,好像在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一样。但是这些学生在中学都“学过”,甚至还不止一次的“学过”。如果说篮球不是某些同学的强项,当问及自己在体育方便,哪些项目是自己比较擅长的,哪些项目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不少同学非常茫然,好像一个没有。同一个教材,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要学习,小学在学,初中在学,高中在学,大学也在学,那么最后,学生还是没有学会,是学生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这也许是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思索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设置和衔接问题。
二、体育教材的编制应充分考虑各个学段的衔接
学校体育课程教材内容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根本保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很少考虑各个学段内容的衔接问题,相同的教学内容分别出现在大、中、小学的体育课上,例如:一个蹲踞式起跑从小学教到大学,最后学生还是糊里糊涂,先不说这个蹲踞式起跑的学习对大学生健身有多么大的意义,光这种低水平的内容重复,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经过十几年的体育课程学习以后,不但没有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再也不想上体育课了,甚至不想参加体育活动了。
任何学科,教学内容的“重复”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因为只有不断的复习和重复,才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特别是体育教学,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时,就需要不断的反复的强化练习,最后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但是,现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重复现象确实困扰了广大的教师和学生,这就是常见的“从小学学到大学的前滚翻”、“从小学学到大学的蹲踞式起跑”的奇怪的重复的现象。这些重复非但没有起到提高运动技能和增加健康知识的作用,反而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是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与其它学科相比,会感觉体育课程的层次严谨性和内容逻辑性较差,同学们有可能认为体育学科没有内容、枯燥乏味;二是那些为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对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巩固体育技能特别有帮助的内容,“重复”安排,使得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和选课形式与低年级雷同,使各学段体育教学内容整体发生混乱,这也使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趋向于相同,最终使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落空。
三、新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的统筹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教学大纲改变了以往按运动项目来设置课程内容的方法,根据三维的健康观、体育项目和体育教育自身的特点,拓展了体育课程学习的内容,将体育课程目标划分成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各个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同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不同年龄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这样就拓宽了体育课程学习的领域,并要求各级课程之间要相互联系和衔接。与原来的课程相比,新大纲增加了地方、学校在课程编制方而的灵活性,各地、各校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一来,集中反映体育教材排列问题的《体育教学大纲》逐渐被不规定具体教学内容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代替,体育教材正朝着不断开放的方向改革。但与课程标准配套的体育教材编写依然会遇到教材排列的问题,而且体育教材越开放,教材的统筹安排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各地、各校在编制课程内容时要从整体出发,有系统的观点。不断加强各级体育课程之间的科学性和连贯性,统筹规划不同学段的体育课程教材内容,从而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的总体目标。
四、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衔接
(一)根据体育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包括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学习领域目标是根据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和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而确立的,其主要是从课程的整体来考虑,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新的课程标准以全新的“健康观”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确立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而的学习领域目标体系,每一个学习领域都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在确立了学习领域的目标之后,就应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构建不同学习的领域和各学段的水平目标。
教学内容的设置,首先要根据课程目标体系来确定,哪些目标是可以通过知识教育的形式直接实现学习领域目标,如体育知识、健康知识、运动技术的掌握;哪些目标是通过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间接实现学习领域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从知识和技能两方来挑选课程内容。由于实现同一目标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很多,特别是有关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目标,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选择那些能显示体育学科的特点、显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内容,还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器材和师资情况,更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所用、所好,便于学生形成终生体育习惯。
(二)各阶段衔接时应考虑内容的非阶梯性和内在逻辑性
体育课程的教材内容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其一是以运动项目为主要特征的内容体系,这个也是所谓的运动技术层面的教材,其二是以体育运动知识和原理主要特征的课程教材内容体系,这个是认知层面的教材。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课程教材内容的阶梯性是指在安排内容的学习时应遵循渐进,由易到难的顺序,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设置与年龄相应的课程教材内容。在其它学科的课程内容设置中,阶梯性非常明显,教材内容由浅而深,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以后的学习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对于体育课程来讲,并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并没有那么环环相扣的那种紧密感。对于运动项目的安排设置,阶梯性表现也是非常不明显的,即那种“由易到难”顺序性不明显,如体操,大学生学体操就比小学生困难,而体操本身的难度却是很大的。
再者,体育项目之间的关系也不存在明显的阶梯性,例如,足球、篮球和排球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先学哪个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以运动项目为主是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的主要特征,在考虑各阶段衔接时,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项目的多少应呈金字塔式逐级递减,小学时是基础的学习,接触的项目比较多,但多数是了解和体验式的学习,但随着时间的递进,学习的项目逐渐减少,学习内容越来越深入。对运动项目的内容则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就是由基本活动能力到运动技能形成,到运动技能的全面发展,再到身体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文刚开始提到了体育教学的“重复”问题,虽然我们在每个教学阶段都安排了同一个体育项目,但是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更严格的说是水平目标是不同的。以篮球教学为例,小学中低年级主要选择一些有助于篮球学习的游戏,有的学校使用了较小的篮球,和较低的球篮圈,还有的小学缩小了篮球的场地,这些篮球游戏作为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甚至是初中阶段,主要学习基本的篮球技术(运球、传球、投篮、行进间上篮等);到了高中阶段,就要加强基本技能的全面发展阶段,主要学习一下组合技术和组合战术(持球突破、掩护配合、传切配合、突分配合等);到了大学阶段,侧重点应该在技战术的全面应用,学习裁判方法以及篮球比赛的组织等等。这样就避免了体育项目的低级的“重复”,让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有新的东西要学习。
五、结论与建议
(一)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设置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并精选体育教材,不但要考虑健身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还要以人为本,切实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便于学生形成终生体育习惯。
(二)不同学习阶段衔接时,应考虑课程教材内容的非阶梯性和内在逻辑性。内容的学习循序渐进,既要有合理的复习内容还要有适度的加深。学习阶段越高越要避免那些“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学不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学习。
(三)大、中、小学校的体育教材内容应统筹安排,注重各个学段的内容的衔接,避免内容上面的低级“重复”,以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厌倦体育学习,使教学目标落空。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毛振明.体有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1999.
篇13
自我国实施新课改后,各小学在口语交际课程过程中所教授的内容和其本身内在的要求均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在实际课程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第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实施口语交际课程教学,其口语交际课程的目标也不是很明确,其课程内容发生了严重的缺失现象;第二,其教学内容空洞,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且杂乱无章,且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过于随意与简单等;第三,在口语交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话活动比较少,口语交际的互动性以及交际性较为薄弱,不便于其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第四,在实际教学中,小学口语交际内容的编制缺乏一定的交际原则与交际技巧,在教学中,其教学提示大多是一些描述性的语言,不能有效且充分地发挥出教材的指导功能以及促进功能,最终造成其口语交际课程教学活动不能有效地开展。
二、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的相关规定要求
在新课改下,对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来讲,其不仅要求教师要构建一个较为完善且合理的口语交际情境,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创建的教学情境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特点。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创新的教学目标
(一)重视年级间教学难度的升级
在教学结果中,应将小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阶段,逐层实施阶段性的教学,在每一个阶段均应包括总目标、拓展目标、学生当前学习情况以及基本目标等。从低年级的“积极和人交流的态度”逐渐向中年级的“主动和人交流的态度”,接着再到高年级“积极主动且有计划和人交流的态度”。明确不同阶段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要注意其教学目标应突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目标的具体可操作性和交际双方之间的互动性
通过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行为,这种指导必须是要具备一定的可操行性,便于教师可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来实施教学活动。
在口语交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在第一阶段,教师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来提出相应的问题,并阐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学生不同的观点;在第二阶段的时候,对于不同见解进行答复,恰当回应他人,综合考虑他人的回答,加强交际双方之间的互动性。
(三)教学目标应着重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教学目标中,必须要具备明确的指导方针,通过明确的指导方针来指导学校管理者与教学人员口语交际课程教学的实施,促使其教学课程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满足学校教育目标,优化其教学资源,以此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以及动口的机会,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设计相关策略
(一)学生兴趣的激发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种发展、好奇心强、模仿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合理教育和引导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这个阶段学生的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其有效教学的时间,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采取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措施,比如情景化教学方式的采用。比如进行《难忘童年》这一口语交际内容讲解时,教师可让学生来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其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童年的纯真与美好。
(二)学生视听效果的加强
对于刚刚入小学的学生来讲,其集中注意力还比较差,在课堂中很容易发生注意力转移的情况,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都学习中去。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可增强学生视听效果的相关方式来活跃其课堂教学的氛围。比如,在学习《劝说》这一口语交际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幻灯片来播放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地区图片和学校水资源浪费的图片,抓住学生的眼球,接着再播放一些关于水资源浪费的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播放结束后,采取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来进行讨论,让学生来发言,将学习和视听学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确保其课程的新鲜感,从而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其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活动课时的合理安排
教师在安排语文口语交际活动课时,应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其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丰富性以及多样性,创设和生活贴近且逼真的口语及交际语境。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能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能够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去,增强其学习主动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实施的条件下,在小学语文阶段,教师必须要加大对口语交际课程的研究,不断完善其课程目标,使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逐渐向实效化与科学化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推动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力范,刘美凤,吕巾娇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