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效能学习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统筹计划学习法
英语学习要从基础抓起,正像建造楼房先要有图纸,打仗先要有部署一样,成功有效的学习也必须制定好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计划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并根据执行情况,适当及时调整。他们把实现自己的计划作为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责任。计划性强的学生,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是一定的,所以他们干完一件事马上就去干第二件事。这样,时间抓得很紧,就不会浪费。
三、兴趣引导法
英语学习兴趣对以后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使学习兴趣化,是获取成功的特别重要的法则。你可能很积极、很努力地学习,但只有把这种积极、这种努力转化、培养为一种浓烈的兴趣,才能学习好。因为有兴趣,才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才能够不知疲倦地学习,而进入乐此不疲的境界。学得高兴、学得舒心,就不容易疲劳,越学越有劲头。同学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会觉得愉快、轻松,就不会觉得痛苦,就会焕发精力和创造力。反过来,如果让你做一件很头痛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你还没有做,就已经开始厌倦疲劳了。
四、高效率学习法
英语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要注意时间的有效利用,时间是每个人确实能够拥有的最为宝贵的东西之一。时间是无可替代的,如果随意糟蹋或浪费,时间便一去不复返。作为学生,谁能够高效地管理时间,科学地利用时间,抓住时间的脉搏,谁就能创造学业的成功,成就人生的辉煌。爱时间就是爱生命,爱生命的每一部分。谁把握住时间,谁就拥有一切。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也就是说时间就是生命。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挥霍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时间就是生命。
五、笔记学习法
在日常的读书、听课、复习的时候,对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英语材料、知识点、问题迅速及时地标记出来,记下来,然后整理成笔记,这对于巩固知识,积累材料,提高学习成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笔记、抄写、摘录、标记等既可把要记忆的东西在头脑中加强,同时可以促进思考,还可以把知识整理在笔记本中,作为资料保存或多次复习使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要想提高读书的效果,最好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因为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六、全面预习法
打无准备的仗必输,没有预习的功课一定不会好。要想有一个高效的课堂学习,必须牢牢抓住课前预习这个关键环节。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即准备。预习就是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的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七、高效听课法
篇2
学生如果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把学习由一件痛苦的事转化为快乐之事,“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学上,教师能够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就为学生的自主自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喜欢语文,才会有兴趣去学、主动地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最大动力。”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者和乐者”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学就可以收到预定的效果。否则,学生遇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独立分析问题就会“望题兴叹”;久之,学生不爱学习,不想思考,只等教师讲解答案,形成一种惰性,甚至养成一种坏习惯,慢慢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语文课中来,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去探讨,亲自发现知识的过程和奥秘,教师只做一个理智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在自主自学的活动中有所收获,逐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2.明确自学达到的预定目标,形成强大动力源泉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每个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目标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其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没有学习目标,犹如航海时没有灯塔,容易迷失方向。学习目标,是学习者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学生及早地明确自己应该学会什么,并确信这些内容值得一学,他们就会自觉地、 努力地学习。实践证明,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制约等心理作用。学习目标明不明确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业成绩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单时间上就可以节省一半以上。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好象运动场上的赛跑,有起点终点、有过程和结果,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最能发挥明显的作用。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生注意力的控制、集中的强度等方面也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学习成绩高低。同时,目标的设定要有适当的难度、合理的梯度,各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设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学生通过努力实现目标的,就会产生强大的冲劲,并为之奋斗,形成动力的源泉。
3.给学生“授之以渔” ,教给他们基本的自学方法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更好更快更轻松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在长期的自学培养中,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即可终身受益,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安排有序的自学程序,让学生定向发展:课前预习,课中导练,课后复习巩固。
篇3
二是让学生搜集优秀习作,汇鳊成“优秀习作集”。让学生在阅读别人习作的过程中精心采撷,把自己喜爱的、可借鉴的习作编成集子,变为自己的“作文集”。定期在班级中进行评比展示,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三是让学生品尝作文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对班级学生中的优秀习作或进行课堂范读,或张贴在“学习园地”,或挂在学校网站上,或推荐给各级各类报纸杂志刊登……以此鼓励学生,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二、重视口头表达,以“说”促写
训练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形式有朗读、背诵、复述、表演、即兴对话、说一句话新闻、说我喜欢的电视栏目……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熟读、背诵其中的精彩片段,让他们把规范的语言植入记忆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将所感知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学了《卢沟桥烽火》,让学生根据板书提示,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关键词句,紧扣故事主要内容进行复述。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
教材配有很多相应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和想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如《好伙伴》一文,课文写了小熊因病住院,小猴子、蜜蜂、百灵鸟都去探望,并送上最好的礼物。课文没有写小松鼠、小白兔是如何探望小熊的,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看课文插图上可以想象小松鼠和小白兔怎样去探望小熊,会带些什么礼物,会如何进门,会说些什么话等。还可以在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引导其余学生进行评议,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最后仿照课文的句式,将小松鼠、小白兔看望小熊的经过写下来。这样以说促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说话”资源,将它们引进课堂,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如模拟表演问路、借东西、购物、接待客人,又如开展“老鹰捉小鸡”、“传话”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将过程写下来。以说促写,也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发挥阅读优势。以“读”促写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小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积累优美的词句,学习好的写作方法,这有利于他们从读中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教学中,把阅读与练笔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作用的。
1.仿写句子。教学《鼎湖山听泉》一课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跌入深潭的声音”一句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句话给人一种整齐匀称的美,让同学们用“排比”的方法造句,通过仿写,学生初步认识了排比这种修辞手法。
2.仿写段落。阅读教学中,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练习仿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时,引导学生仿照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学习“围绕中心句写清楚一段话”。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诗歌的第二至六节都以“我们爱你――”起句,句式整齐,容易模仿。我要求学生仿写,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3.仿写全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如《卢沟桥烽火》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过程。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使读者如亲眼所见,受到感染。那么,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观察。
4.拓展练习。有的课文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尽,余味无穷,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如教学《草原》一课时,结尾写道:“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可让学生想象汉族客人和蒙古族主人在蒙古包前依依惜别的情景:客人中有哪些不同身份的人?分别来自哪些地方?他们各会讲些什么?蒙古族人民会讲些什么?在练习说话写话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有的课文有伟大意义,如《》,学完全文,引导学生结合看图,进行拓展练习,可这样引导: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硝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再联系当前现实,不少人身陷不能自拔,害人害己害国,又有什么想法?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林则徐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四、提倡多样评改。以“改”促写
叶圣陶老先生说:“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在评改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的渗透,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以下评改方法。
1.朗读修改法。完成习作后,先自己反复放声地朗读。凡是读起来拗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就仔细查找问题,进行修改。不仅要修改字、词、句中的毛病,更要修改内容、思想和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2.同学互评法。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
篇4
一、课内培养语言兴趣,过好语言关
学生口语弱主要的原因是不能够集中注意力,逐渐失去了口语表达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加以解决,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让每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从组织课堂入手,在每个环节都应用简单的英语表达,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还不能完全接受,可以采用先说英语再说汉语,先慢说并且重复几遍,逐渐过渡到学生能够听懂简单的课堂用语,这时就可以加快语速,一气呵成,让学生慢慢习惯并且融入到英语的氛围中。学生的兴趣是建立在直接的感官之上的,因此教师还要多利用教具和多媒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whatisyourfavouritefruit》时,教师呈现出美味的水果让学生亲自品尝,感受食物的形状和味道。学生吃到苹果能够想到“red”和“sweet”,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出“theappleisredandsweet”,接下来让学生仿照这个句子说说其他东西该如何表达。然后运用多媒体鲜活的画面再次吸引学生眼球,呈现多个苹果进行练习:“Ilikeapples.theyaresweet.”学生通过对实物的感受从简单的形容词慢慢串联成句子,以多种感官参与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教师要创设情境,把课堂和生活融在一起,让学生在英语对话中实践和探索。例如学习“hello”,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打招呼的画面,在自然而然中学到语言知识。英语的口语表达需要每名学生的积极参与,有些学生因为怕说错被笑话或者胆小不敢说,教师要创建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学生做到敢说、敢交流。我在课堂伊始会播放let’schant让学生跟唱,学生唱的怎样不予评价,主要是放松学生心理,活跃课堂的气氛,在学习动物时可以让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运用简单的句子说一说动物的样子,例如:“themonkeyiscut.”甚至可以让学生画一画、玩一玩。引导学生在自由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张开嘴巴。培养了兴趣的同时教师还要时时纠正学生的发音,一口流利的口语的首要条件是发音要准确,在音标的发音中找到舌头的位置,注意口型的变化,在读单词时严格要求学生陪读的轻重音变化,再读句子是注意声调、吞音和连贯性,在表达时夸大口气,读出情感,不要只停留在“读得像”。教师要严于律己,每个单词和句子的发音都要严格,在反复地练习中养成正确的发音。口语表达离不开大量词汇的积累,我们要要让学生多背单词。记一些常用词、急用词。小学阶段口语表达可以简单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一些常用单词的用法,例如be动词、助动词,还有go、make等,用这类单词套用不同的句型,引导学生在记忆中总结经验,学会一些小词、短句和简单的句型,理解了稍难的课文后,当学生在情景对话时就能够利用简单的句子进行表达了。
二、课外创建语言环境,增设活动
练习英语的口语表达是为了在生活中自如地运用,因此不仅仅要在课堂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外也要为其创建语言表达的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看看英语的身影。我曾设计以这样的家庭小练习:“向家长介绍一种水果或食物”学生最开始只简单地说“Itisanapple.”我让学生在其介绍的东西上贴上形状、颜色等的单词标签,第二天,一名学生对家长做了这样的介绍:“Ihaveacat.Heisbrownandsmall.Helikesfishverymuch”。同时还可以举办英语诗歌朗诵、英语歌唱比赛、英语猜谜大赛等活动,通过比赛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学生在活动准备阶段肯定努力校准发音,熟记每个单词,注重句子的连贯和语调的夸张,在比赛中学生能够尽最大努力展示自己,比赛后能够总结自己的不足,为下次的活动积累经验。同时开设英语角、英语晨读也是锻炼口语表达的重要途径。我在英语晨读中设立了“小组表演”,前三分钟听录音读同一段对话,三分钟后学生模仿对话展开练习然后上台表演,学生在听录音时模仿和规范录音中的发音和声调,在自由练习中提高口语的自由运用能力。英语宣传同样有利于英语口语的提高,例如英语小板报,午休时间播放英语歌曲或故事,让学生随时随地听见和看见英语。在课余时间播放一些英语动画片,让学生感受实际生活中人们用英语对话的轻松自如,在有趣的画面和夸张的语气中体味英语的魅力。如果有机会能够真正和外国进行一次对话相信会大大刺激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口语表达欲望。课余时间是一个较为轻松和自由的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下能够更自如地掌握本领,教师如果能从学生兴趣入手,相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会迅速提高。总之,熟练的口语表达要以扎实的知识基础为前提,从发音到单词的记忆和句型的掌握都要牢固,从课内到课外要感染、渗透给学生英语的魅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练习表达,在口语练习中夯实知识.
作者:卢丽娟 单位:扶余市增盛镇中心小学
篇5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确实存在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等弊症。
1.教师对教材理解不精深。有些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细致深入,粗枝大叶;有些教师过度依赖教学资料,不能独立研读教材,迷失自我,未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有些教师不能从学生角度把握文本,偏离教学主线。
2.阅读过程中教师越俎代庖,冲淡学生情感体验。对学生来说,阅读其实是与文本对话,是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获得认知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对文本理解,冲淡了学生认知体验,弱化了学生的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审美情趣,使阅读效果大打折扣。
3.新的教学手段使用不当,忽视语言积累。合作学习作为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成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教学学习方式之一。但是,课堂“小组讨论”往往只流于形式,使小组合作探究成了课堂的装饰性道具。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上,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如果一堂课表面上五彩缤纷,但是有些活动脱离正常教学内容,课堂被花样繁多的活动割得七零八碎,阅读教学便失去了自我,课堂成了“闹戏”表演的舞台。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途径
1.扫除文字障碍,打开阅读之门。阅读文本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阅读过程中会有字词障碍,需要边读边想,把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利用查工具书、师生交流等方法解决所画的疑难字词。只有读懂了文章内容,才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巧设思维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文本和学生特点,巧设思维情境,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使教材变为“学材”。联系上下文,激发学生兴趣,升华感知,使其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教师的正确引领是非常重要的。
(1)恰当置问,巧妙点拨。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利用这一手段能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对话文本,感悟文本。
(2)重点突破,直击核心。抓住重点,开门见山,导入阅读核心,撞击学生心灵之钟,激起其探求欲望,为学生进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3)科学评价,激活阅读。教师应紧紧秉持课堂评价这一法宝,在阅读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激活其情绪,创造美好的语境,让课堂评价语言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使被评价学生产生学习成就感,提高兴趣,更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之中。
(4)读练结合,相得益彰。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让“读”与“练”相融,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阅读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
(5)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丰富阅读的内容。恰当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强学校的阅读氛围,丰富阅读生活,拓宽阅读领域。
三、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6
二、激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态度等诸方面应获得和谐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认知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2倍”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对与错两种判断结果。为了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数学活动,可让两位学生到讲台,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辨论……
三、自学思考,激励自主尝试
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的生成点,直接或间接提供与新知有关的旧知停靠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在除数是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如何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如何排竖式等问题进行自学例题。学生都会单位换算,也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这些自学时都能理解。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与尝试。经过尝试练习,学生会感觉到在两种方法的选择上,后者更有利。通过自学,学生经历了算法的学习过程,及算法的优化,使其通过自学来获取到要学习的知识。
四、巧设“陷阱”,促进自主反思
反思是对所提出的结论进一步锻炼和升华,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免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认知偏差,那么如何克服呢?巧设“陷阱”是防止这种偏差出现的好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易犯的错误,尽管老师反复讲解,多次强调,总有些学生不能彻底改正、往往一错再错,此时不如改变方法,精心设计“陷阱”,既按学生错误思维把他们引入矛盾的困惑境地,使他们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自主反思,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失败中找出原因,改错为正,让学生在“吃一堑”中“长一智”,的确不失为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
篇7
(一)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对现阶段部分小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调研,发现在传统教育理念与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部分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还是比较单一的,大部分教学内容仅仅是从课本进行提取,而且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仅仅是对生字词以及课文的讲解,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兴趣,对于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教学方法过于落后,没有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
对现阶段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查,发现虽然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善,但是并没有完全改变,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有部分的沿用,比如教学形式的过分单一,没有将信息化的教学设备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更没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使得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一种制约。
二、针对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高效方法
(一)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期,而且对于学习缺乏一定的耐心以及坚持的毅力,心绪还不是非常稳定,这对于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小学生因为人生阅历比较浅,对于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所以老师可以从这一特征入手,开展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比如可以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或是让学生对自己课外学习的古诗进行朗诵,也可以鼓励学生唱歌跳舞,这些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遵循“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过程
学生只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这就需要老师深入地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实行小组学习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处事风格以及语文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设置比如记录员、小组长等小角色,并让学生轮流尝试扮演,让学生取长补短,并且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到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利用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字的手段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三)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完善的教师团队
篇8
从上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在国家的高校扩招政策下,从精英化步入大众化阶段,人才数量的急速增加和企业用人之间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也就带来了僧多粥少的就业严峻局面。服装艺术类大学生大学四年学费高昂,学习材料费用也较其他专业有高出许多,加之作为艺术生绝大多数同学生活费用较高。导致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工资待遇之后,会产生强烈失落感,难以认同自己的价值,出现在择业时过度挑剔和就业后的跳槽频繁现象。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毕业生从学校初涉社会首先需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的工作内容结合运用产生价值,但是现在毕业生就业的严重不稳定性使企业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中会有明显的需求量下降情况。如何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心理及就业观念,从而提升就业能力是现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当今社会需要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对局限于专业素质提高,而忽视非专业素质培养的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挑战。由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而造成就业困境,非专业素质往往是艺术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短板”。本课题将从影响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非专业知识素质四个方面,展开艺术类大学生从业能力分析,提出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建议。
二、高校服装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一)思想品德素质方面
我国目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需要脱节,高校服装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培育和养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道德认知思想。对于这一群体的学生而言,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有效满足其现阶段发展的要求。
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相对宽松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得当代服装艺术类大学生群体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从日常的查课情况来看,思想政治类课程到课率不佳,而且学生上课专注度非常不理想,这一情况的出现当然与课程本人的枯燥性和授课老师本人的授课风格有关系,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服装艺术类大学生本人具有的反叛性、标新立异性与这样正襟威严的课程内容有强烈抵触性。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今后工作的好坏跟自己的专业技能有直接关系,与思想政治类的课程内容没有关联。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则沦为空洞的说教,如果不能根据学生的新特征改变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教授方式便难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也是当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和培育缺失的表现和症结所在。
(二)心理素质方面
高校服装艺术类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成长的心理压力和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外在的乖张任性也恰恰说明他们成长环境的舒适顺意,就是这样一批没有经历过生活磨难的学生要面对告别十多年象牙塔生涯,进入一个全新的、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和择业、就业心理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只是简单的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已经远远不够,必须结合当代高校服装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特征进行切合实可行的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
其次,现在的服装艺术类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优越单纯,也没有经历过社会生活的磨炼,在求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就业心态浮躁的情绪。从笔者工作经验总结来看,这一心态的产生一方面是学生与周围同学在公司规模、待遇等方面相互攀比。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更多考虑用人单位能给自己提供哪些好的条件,而很少考虑初出茅庐的自己能给公司创造什么价值。学生在物质和生活待遇方便的要求超出企业对一个新人的培养预算。
(三)能力素质方面
服装艺术类专业本身属于偏重技能性、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热情投入。但是社会适应能力弱这块“短板”暴露了高校在服装艺术类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不均衡。优秀专业能力的顺利实现一定需要社会常识了解、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诸多能力素质的辅助。另外不得不承认并非所有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都是对服装有热情。有部分学生或因为高考志愿不理想,或由于本人不具备这方面的天赋,哪怕经过四年的专业洗礼也出现专业知识掌握不牢、技能水平偏低的问题。
(四)非专业素质方面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重专业轻通识。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往往过于专注专业的学习,对通识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方向单一,大大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是“双向选择”。用人单位在选择学生时,专业技能是考虑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非专业素质。比如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泛,在校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成功组织过学生活动等,甚至某些岗位还要考察学生的办公软件使用熟练程度。面试时这些综合素质方面的考察往往容易令学生措手不及,从而错失就业良机。
三、高校服装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方法探析
对于提升服装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紧跟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和设置教学培养计划
高校在对服装艺术类大学生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培养策略方面,适当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对于服装艺术类大学生的需求做出。目前,我国已经在通过专业调整,将艺术类专业更加细分。以笔者所在的服装学院为例,近两年根据市场需求新设了服饰品设计与营销专业,并对原来已有专业的教学模块进行了重新设定。明显感觉到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和就业问题的有效改善,甚至有些专业和模块学习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早早被用人单位预定。
(二)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借力校友助力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
校友资源是高校发展的宝贵资源,高校领导应加强与校友的联系,成功的校友不仅可以直接为服装艺术类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为其提供可靠的就业建议。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对于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校友有着极高的信任度。因此,可以考虑设立开放性专业教学模式,邀请相关专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人才或优秀校友与学生交流专业问题甚至进行模块性课程合作。以此弥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缺乏实操性的问题。事实上,类似的课程安排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对于专业课程的知识教授通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丰富通识教育,增强服装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名全方位的、具有专业技术的高素质服装艺术专业人才一定不仅仅是专业成绩的优异,多学科知识交叉吸收掌握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服装人才。对于极为注重实践能力的服装艺术专业来说,仅仅懂得自己领域的专业技能远远不够,技艺再精湛也只能是一名技工。通识类课程的学习能够丰富提升服装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甚至可以开阔思路,在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中有更高的成就和造诣。
(四)鼓励服装艺术类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在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时,重点提出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号召。随后,各地方政府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也陆续出台。相对来说,服装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活跃,个性明显加之所学知识的技能型和专业性较强,三五人组成的小团队就能开展风生水起的创业之路。在校创业的学生通常都是跟同专业及跨专业同学一起合作,这样团队协作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就业相比,创业对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完备的能力和素质,那创业之路就会非常艰难。这就对学校师资队伍在创业方面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创业教育教学团队也是各高校目前必须正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一、影响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几个因素
(一)学生本身的感悟能力
语文阅读理解的学习和训练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学生本身的感悟能力,学生本身的领悟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先驱因素,具备了良好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在语文的阅读理解学习过程中就会显得轻松自如,对于相关的阅读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接受,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将课本的知识加以延伸,增加个人的知识储备,对于语文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训练和培养
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毕竟是作为一种能力存在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课堂上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的。语文阅读理解的训练是需要进行学习和培养的,通过能力的培养进行阅读的归纳和总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摸清相关的做题技巧。因此可以说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说还是需要训练和总结的,通过总结相关的题型,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水平的提高,这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小学生语文的整体水平。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参与作用
语文的阅读理解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情感的互动,是心灵与情感互相共鸣的产物,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是决定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例如通过多媒体等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活泼、生动的画面感来进行熏陶和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说,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给学生以直接的认识,这种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参与进行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关键的作用。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通过象形的启示给学生感悟力的熏陶
象形的启示,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熏陶作用,即通过学生自发地行动,从而引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理解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仅仅起到引领的作用。例如,语文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幻灯片或者视频,让学生直接地领会其中的意思;可以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看自己喜欢的书籍,而不仅仅限于相关的辅导书和课本;将语文课文加以活化,例如让学生围绕着内容编故事、画画等等,多种多样的语文阅读活动都会给学生一种感性上的认识,这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丰富他们对于语文的认识,这对于日后的成长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注重日常的积累,与生活搭建桥梁
语文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同时它又是对于生活的总结和升华,注重平时日常的生活积累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例如在讲解《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时候,“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为了更好地把握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去观察真实的爬山虎,再与课文的描述进行对照,这样就能够做到真正的理解。无论是叙事性的文章还是描写性的文章,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生活的影子,生活永远是语文阅读的桥梁。
(三)努力地扩大语文的课外阅读量
不断地扩大语文的课外阅读量也是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外读物的种类是很多的,例如熟背唐诗宋词、阅读相关的系列书籍,《绿野仙踪》《严文井童话》《爱的教育》《我们去看海》《开放阅读》《再寄小读者》《肚皮上的塞子》《灵性的王国》《我要做个好孩子》等等,多种多样的语文阅读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并在无形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直接上升为一种语文素质的提升。阅读量就是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源泉所在,也是决定小学生能够在语文的道路上走多远的根本保证。
(四)有目的地进行专项的阅读理解训练
对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的训练其实是有必要的,语文阅读理解的题型基本固定,对于文章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成语的填充、近义词反义词、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仿写句子等等,这些题型是可以通过训练实现掌握和学习的。在这个基础之上要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诸如对于文章结构的几种划分方法(总分总、分总等)、文章尤其是记叙文的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的认识,写作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这是在理论上的认识,是语文阅读理解的高层次学习。因此可以说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的学习和训练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只有从整体上加以学习和训练,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结语
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决定了个人的成长和生活,对于日常的交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各个角度进行相关的培养和训练。语文的学习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美学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熏陶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积累,努力地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外的阅读量,在这个基础之上要进行相关的理解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够较为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篇10
体操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最早出现在光绪二十八年间。对于体操的理解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体操是一项竞技运动项目,包括徒手体操、持轻器械或者利用器械完成动作的身体练习。在中小学教学中体操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体操、技巧(滚翻)、支撑跳跃、单杠、双杠等。对于正处于生长期的中小学生而言,如何通过体操独特的教育功能,如何利用体操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身体是实现学校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锻炼学生时空感觉、勇气和意志力的重要手段。在学校开展的技巧教学主要是以最简单的、最基础的滚翻和平衡为主的动作练习,并在此基础上组合各种动作。其中,滚翻动作是作为体操项目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动作之一,不仅是低水平练习者的开始,也是高难度动作组合的开始。然而,滚动又是滚翻动作的铺垫。因此,本文以“滚动类动作”为切入点,通过滚动动作的技术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动作练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滚翻技巧,同时有效地增强与之匹配的身体运动功能。
一、滚动动作的重要性
在学校体操教学中,“滚动”通常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其他技巧项目的基础,“滚动”技能直接影响学习前、后滚翻的质量。在学习前后滚翻时,必须先练习好滚动能力,因为它是基础中的基础。让学生进行滚动练习不仅能够改善学生头与脚、手与躯干的有序配合能力和发展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而且还能有效提高神经控制系统的灵敏性和内耳前庭器的功能。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来说,练习滚动动作对于他们的身体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毫无疑问,掌握正确的滚动动作会有助于滚翻动作的完成,而滚翻又是掌握技巧动作中的基础性动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其他体操项目动作练习的辅助手段。因此,通过学习滚动与滚翻动作,尤其是学习前滚翻和后滚翻动作不仅能使学生很快掌握滚翻技能,提高内耳前庭器的功能和人体平衡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对于教师而言,想要让学生尽快掌握滚翻动作,最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滚动”,这也是提高滚翻能力的必经之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快摔倒或高空坠落时,做滚动或滚翻动作就可以实现自我保护,并把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从保健康复学角度来看,滚翻动作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原因在于躯干部位经过不断地前后滚翻,可以把滑脱向前滑移的腰椎向后方牵拉,使骶椎向前牵拉,并促成滑脱的腰椎整复归位,从而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而且经常练习滚翻动作对有效完成高尔夫、投掷、网球的扭转动作也是十分有益的。大量的实践也证明,无论是中老年还是青少年,经常进行滚翻或倒立练习其灵活性与协调性明显强于其他人,其位觉神经的反应速度也明显快于其他人。其生理机制在于经常从事滚翻或倒立类动作,可以增强位置知觉神经前庭器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中枢神经的工作能力;滚翻或倒立练习还可以增强大脑对空间和时问的分析和辨别能力,进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它可以有效地促进脑部血液的循环,改善脑部营养成分的补充,有效地预防脑血管壁的硬化和脑部血液黏稠度的增高,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由此可见,滚动或滚翻动作是体操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环节,同时,也是生活当中不能缺少的部分。滚动动作不仅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品质,培养学生不断克服害怕等心理,树立学生参与运动的自信心,也能够健脑益智,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并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二、滚动动作分类
滚动包含前后滚动9个、左右滚动8个和各种状态下的滚动动作7个。前后滚动的主要动作有:有坐撑开始,直腿、直臂上举的前后滚动,有坐撑或蹲撑开始,直腿、双手抱头的前后滚动,有坐撑或蹲撑开始,屈膝、屈体双手抱膝团身的前后滚动等;左右滚动的主要动作有8个:有仰卧开始的直体、直臂上举的侧滚动,有仰卧开始,屈体团身、双臂胸前屈肘、双手握拳的侧滚动等。
滚动动作也可以分为团身前后滚动和直体左右滚动。常用的滚动动作有:直体左右滚动、直体左或右连续滚动、屈体左右滚动、屈体前后滚动、屈体前后滚动双手运球、屈体前后滚动双手运球接力、屈体前后滚动双脚运球、屈体前后滚动双脚运球接力、屈体前后滚动传接球和屈体前后滚动巧过绳。总之,滚动动作的数量和动作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从滚动方向方来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前后滚动和左右侧滚动动作两大类。
三、提高滚翻能力的方法
滚翻是通过脊柱、膝、髋关节的屈曲来完成的,而团身收腹则主要通过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髂腰肌等肌群主动收缩,以及竖脊肌肌群被动牵拉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相关肌群的锻炼达到提高滚翻能力的目的。教学中提高滚翻能力的练习方法可以采用以人体解剖结构为指导而设计的基础身体运动功能练习方法;其次是与滚动项目动作相结合的专项身体运动功能练习方法。
1.基础身体运动功能练习方法
基础性身体运动功能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生活和运动所需要的最基本和最基础的运动功能。中小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基础身体运动功能,他们才能够在训练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他们基础性身体运动功能不好,在训练中容易产生错误的动作姿势和运动损伤。下面主要从拉伸与滚动和爬行模式练习两部分开始介绍。
(1)拉伸练习。
①抱膝提踵正向(图1)。
起始姿势:抬头挺胸,背部平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
动作过程:提右膝,双手抱膝向上,膝关节尽可能贴紧胸口,保持左腿臀大肌持续收紧;回到起始姿势,换腿重复;两边交替完成规定次数。
练习要点:练习过程中抬头挺胸,支撑腿保持臀大肌收紧。支撑腿的膝关节保持伸直,抬腿时勾脚尖,躯干始终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做动作的过程中要控制好身体平衡,动作幅度要大。
②弓箭步体侧练习(图2)。
起始姿势:自然站立。
动作过程:向前跨出一大步(以左脚为例),成弓箭步姿势;右手上举贴近耳朵,躯干向左侧弯曲,使背阔肌得到充分的牵拉,另一只手掐腰;换手重复后,两替进行。
练习要点:保持身体稳定,控制晃动,身体尽量挺直。
③弓箭步转体摸后脚跟(图3)。
起始姿势:自然站立。
动作过程:右腿向前迈出一大步,成弓箭步姿势;脚后跟离地;双手向前伸直与地面平行后,左手向上画弧后尽力去摸左脚脚后跟位置;保持身体平衡稳定;然后恢复站立姿势后,左腿向前跨出一大步,两替。
练习要点:膝关节弯曲呈90°,脚尖保持朝前;保持身体稳定,不要左右晃动。
④侧弓步拉伸(图4)。
起始姿势:自然站立。
动作过程:双脚开立,双手交叉平行放置在胸前,左腿蹬直,右腿屈髋、屈膝成半蹲姿势,躯干稍前倾,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垂直面,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躯干保持挺直姿势,做右腿向上蹬地、左腿内收的动作,恢复成起始姿势。两替进行。
练习要点:注意保持躯干和膝关节的稳定,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垂直面,同时注意下蹲时不能出现膝关节内扣现象。
⑤叉下蹲(图5)。
起始姿势:身体直立,双手相扣置于胸前。
动作过程:左脚向身体右后方跨步,距离右脚大约两脚;使髋部保持开始位置,然后下蹲;右脚重复运动,完成规定次数并且变换方向。
练习要点:抬头挺胸,重心放在前腿上;前腿的膝盖不能超过脚尖。
⑥髂胫束(交叉)伸展(图6)。
起始姿势:自然站立。
动作过程:身体直立,左脚向右脚斜前方迈出一小步,脚掌平放并脚尖指向前方;躯干向下弯曲,双手自然垂直下落,并从身体右侧,平行向左侧画弧,至最左侧;恢复躯干直立姿态,换腿重复相同动作。
练习要点:在手部向下伸展时躯干尽可能地靠近腿。
⑦腰绕环(图7)。
起始姿势:自然站立。
动作过程:双手紧扣,在头顶上方伸直,掌心朝外;双手向外侧伸展,向身体一侧转,慢慢地从右到左完成一个完整的圆;恢复起始姿势,向另外一侧旋转。
练习要点:手臂和肩膀需尽可能地拉伸,避免当身体到达圆的顶端背部向后。
⑧最伟大拉伸(图8)。
起始姿势:抬头挺胸,背部平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
动作过程:左脚向前跨出成弓步,右手撑于地面,屈左肘置于左膝关节内侧,保持这种牵拉姿势1~2秒;将左手撑于左腿外侧地面上,左腿蹬地髋部向上顶起,屈右腿,髋部向下形成弓步;完成规定次数的重复动作。
练习要点:保持双侧膝关节不触及地面;在牵拉时保持臀大肌收缩。
⑨跪撑屈髋(图9)。
起始姿势:双手双膝跪撑,双手置于肩关节的正下方,双膝置于髋关节的正下方。
动作过程:收腹并保持在腰部正常生理弯曲;屈髋,臀部向后坐,直到感觉骨盆将要旋转时停止。还原成起始姿势并完成规定次数练习。
练习要点:吸气收腹,保持下腰背的正常生理弯曲,且不感觉到胸部扩大;保持正常呼吸,骨盆在整个练习过程中不应该发生旋转。
(2)滚动和爬行模式练习。
①上肢滚动(图10)。
起始姿势:从仰卧开始,两臂上举。
动作过程:以向右滚动为例,抬起左臂,带动头部和肩部肌群使身体从左转向右边转动至俯卧,绕后再抬起左臂慢慢带动身体回到起始姿势;然后换边。
练习要点:只用你的手臂带动身体向侧滚动,下肢放松,不参与发力。
②下肢滚动(图11)。
起始姿势:从仰卧开始,两臂上举。
动作过程:以向右滚动为例,抬起左腿,利用髋部与臀部肌群带动身体从左转向右边转动至俯卧,绕后再抬起左腿慢慢带动身体回到起始姿势;然后换边。
练习要点:只用你的腿带动身体向侧滚动,上身放松,不参与发力。
③俯撑屈膝(图12)。
起始姿势:直臂俯撑,双膝跪地。
动作过程:手撑,顶起肩胛骨,膝盖离地约5cm,保持10秒。
练习要点:核心收紧,肩膀稳定,保持背部平直。
④平板膝碰肘(同侧或对侧)(图13)。
起始姿势:平板肘撑开始。
动作过程:在膝关节与后肘关节触碰前保持平板姿势,然后用膝盖去碰同侧(对侧)的肘部;换边重复以上动作。
练习要点:背部保持平直,核心收紧。
⑤直臂俯撑侧向移动(图14)。
起始姿势:在侧向移动前保持平板姿势。
动作过程:双臂伸直,肩甲打开,双臂交叉侧向移动,同时两腿开台运动,依次进行。
练习要点:核心收紧,背部平直,出现塌腰代偿现象即可停止练习。
⑥手足爬行走(图15)。
起始姿势:自然站立。
动作过程:双腿开立与肩同宽;弯腰呈体前屈姿势,双手触地,膝关节保持伸直;两手向前缓慢移动,始终保持躯干稳定,减少晃动,当手向前移动到个人所能承受的最大距离时,停顿两秒;保持双手触地支撑不动,同时双脚缓慢向前移动,回到双手触地的体前屈姿势。重复前面的动作。
练习要点:膝关节始终保持伸直,臀大肌收缩,躯干与下肢保持在同一个平面内。
⑦熊爬(图16)。
起始姿势:直臂跪撑姿势开始,保持背部平直。
动作过程:膝盖离地,手和脚在地上同时移动,左手右脚(或右手左脚)对侧向前爬(也可向后和向侧)。
练习要点:核心收紧,肩膀稳定,保持背部平直,同时爬行过程中髋关节保持平衡,不要左右摇摆。
2.专项身体运动功能练习方法
专项身体运动功能练习是指对具备一定基础身体运动功能练习的人们进行一些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以下专项练习结合滚动、滚翻项目特点所设计,主要提高肩背部以及核心肌群力量与爆发力的练习。
①T字俯卧撑(图17)。
起始姿势:俯卧撑姿势,双手双脚撑地,双手距离略比肩宽,手臂伸直,身体成一条直线。
动作过程:屈肘,身体下沉,至胸部几乎碰到地面,上臂与躯干夹角约为45°,快速推起身体恢复至起始姿势;保持手臂不动,身体向左旋转,竖直向上举起左臂,至上臂成一条直线垂直于地面;放在左臂恢复至起始姿势;换对侧。
练习要点:保持背部平直,腹部收紧。
②侧卧抬上体(图18)。
起始姿势:身体侧躺,双手抱头。
动作过程:髋部着地,保持双腿伸直,上肢做上、下抬起,并且保持身体在同一条水平面上。
练习要点:身体保持平直,腹部收紧。
③仰卧卷腹(图19)。
起始姿势:仰卧躺在凳子上,臀部和膝盖在空中弯曲90°,双手抓紧支撑物。
动作过程:当膝盖贴近胸部时,臀部上举离开凳子;缓慢把臀部放下并恢复起始姿势;重复以上动作。
练习要点:核心收紧,膝盖和臀部在空中弯曲90°。
④俯卧屈伸腿(图20)。
起始姿势:上肢俯卧趴在凳子上,臀部垂直向下,膝盖弯曲;双手抱紧支撑物。
动作过程:双腿伸直,然后做上下摆动,再返回到屈腿动作,依次进行。
练习要点:核心收紧,臀部收紧。如果可以,建议练习者屈腿时膝盖离地。
⑤半跪姿旋转上推(图21)。
起始姿势:半跪姿,两手体侧握杠铃片。
动作过程:两臂伸直,双手向斜上方举起杠铃片,再恢复至起始姿势;换边。
练习要点:保持背部挺直,双臂伸直。
⑥坐姿药球侧抛(图22)。
起始姿势:练习者呈仰卧起坐姿准备,双腿屈髋屈膝,臀部坐于地上,收紧腹部,背部保持平直,双手屈肘做好接球的准备,躯干向同伴方向微微旋转,目视同伴手持的药球,同伴双手持球站于练习者侧面。
动作过程:同伴将药球掷向练习者,练习者双手抓住药球的同时,躯干顺势向身体的另一侧旋转,将药球拉至另一侧腰部;当动作达到最大幅度时,练习者迅速且尽力地旋转躯干将药球推还给同伴;同时抓住药球,回到起始姿势。
练习要点:腹部两侧发力,带动肩部、手臂将药球抛出;保持躯干稳定性,动作完成连贯。
⑦过顶抛药球(或实心球)(图23)。
起始姿势:平躺在瑞士球上(瑞士球放在下腰部)且膝盖弯曲90°,脚平放在地面,脚尖朝前;两臂伸到头顶并双手持药球(高于身体的5%~10%)。
动作过程:快速向前卷腹并把药球抛向墙壁或者一个搭档;当药球弹回来时接住药球,重复以上动作。
练习要点:腹部收紧,速度要快,双臂伸直。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中小学生滚动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掌握上述若干种身体运动功能练习方法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活动安全是完成滚动或滚翻动作的重要保证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74-02
当代高校教育的主题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创新能力。大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教育的改革就要求大学生自身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满足自身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改进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环境的适应和对所学知识建构的认知对学习方法的改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及现状
1.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内涵是指高校大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慧升华的表示。
2.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当前,高校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二是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三是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四是缺乏创新所必需的毅力。另外,随着网络的盛行、西方思想的传入和现在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压力等问题的日益呈现,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也出现了很大的分离,譬如各种心理问题和道德修养缺陷等,这些无疑都给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设置了障碍。从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现状分析,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教育工程。
二、大学学习环境的特点及其有利条件
1.大学学习环境的特点。大学学习环境在具有中小学学校学习环境共性的同时,也具有不同于中小学学校学习环境的许多长处、优点和特点。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大学生应该熟悉和了解大学学习生活和环境的特点。这是顺利完成大学学习任务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条件。大学学习生活和环境与中小学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习的任务内容不同。普通中学的主要任务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注重一般基础性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大学学习任务则转到以就职为主要目的的专业性知识学习。大学并没有取消基础性学科知识,但已完全不同于中小学的基础性知识。大学在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大高于中学。课程门类、教材内容和课堂信息量加大。许多课程的内容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更加接近。大学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是在求同思维的基础上,更突出强调求异思维,强调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的同时,已经不同程度地包含有“研究”的内容和性质。
第二,教学方式不同。大学教学方式同中学有五个区别:一是大学在强调课堂教学的同时,更强调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给予学生较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二是大学教学单位除一些选修课为2学时外,一般课程多为3~4学时。三是大学教师不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和体系、思路讲授,教材上有的不一定讲,教授的内容教材上不一定有。课堂信息量大,老师讲课快而精,学生完全依靠课堂消化理解掌握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在课外时间下较大的功夫。四是大学有较多的公共选修课、限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五是大学除课堂教学之外,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较多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如社会调查、咨询活动、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等。
第三,学习的具体环境氛围不同。大学在教学的硬件设备上一般都优于中学。如大学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设备先进的阅览室和各种实验室,特别是有知识密集、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且师生比例较高的教师群体,在某些专业方面还有知名度较高的学术带头人。同时大学除课堂教学之外,还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
第四,学生学习的管理方式不同。中学的学生管理主要以教师为主,管理方式是班主任制,学生的各种活动大部分都是班主任亲自组织和参加。而大学则主要转向自己管理自己,管理方式是辅导员制,学生的大部分活动主要由团组织和学生会自己组织。
2.充分利用大学环境的有利条件。第一,努力调整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环境。大学生初进大学校门时,往往用中学时形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待大学的学习生活,因而入学初期出现许多不适应的状况。埋怨课堂教学时数少,自习时间无所事事,教师要求预习而自己却不会预习,不会找重点,考试习惯于死记硬背。因此一年级大学生应该尽快熟悉和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努力调整自己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尽最大努力缩短这种不适应期。
第二,努力增强学习的主体性,变消极被动性学习为积极主动性学习。目前各类学校教育改革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但应该承认,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学阶段大多受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重要弊端之一是学生的学习处在“要我学”的消极被动状态。这种习惯和状态带入到大学中,是造成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和不能很好利用这种环境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真正适应大学学习环境应该是而且必须是能够很好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学学习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变消极被动性的学习方式为“我要学”的积极主动性的学习方式。
第三,要充分利用大学的教学方式的显著特征,在培养自身的基本素质、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上多下功夫。教学的直接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传授知识,二是培养能力。传授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培养能力则是传授知识的最终目的。大学教学方式的特点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的这两个目的及其关系。教师把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之中。
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在此基础上,高校大学生还应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适应,为其创造有利的内部条件。
三、大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1.大学生的学习方法。预习是在校学生学习的第一个程序。它在整个在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为下一程序的课堂学习做准备工作。二是可以变学习中的被动情况逐步为主动状态。三是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为毕业之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也是在校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学习程序。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相比,听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比重应该说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课堂的听课效率、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个学习的效率、效果。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正确的听课方法听课的学生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取教师的讲课内容,达到最佳的听课效果。
复习同样是在校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第一,一定要明确复习的目的是在原有知识学习基础上再提高的过程,要克服单纯为考试而复习的心理。第二,一定要抓住众多知识点的总纲,以总纲为指导思想去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第三,对基本的概念、原理一定要牢牢记住,但反对把复习归结为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第四,复习中一定要有计划、有步骤。心中要有数,按照先后顺序一步一步来。第五,复习中一定要有自主性,不要盲目跟着教师或同学跑。第六,复习中要正确处理好教材、笔记、参考书、习题集、复习题库等之间的关系。
另外,大学生实验课学习也需要注意掌握一定的方法。首先,需要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思想准备工作,如复习与实验课有关的课堂讲授的书本理论知识,阅读有关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有的实验课还要求写出实验方案。二是物质准备工作。如按照实验方案中所提出的有关设备、原料及用量。其次,严格执行实验的各项具体的操作程序,具体实验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想象”实验。即正式开始实验之前,先在大脑中回忆一遍教师多次反复强调的实验课的基本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二是实际实验。即按照实验方案中确定的实验程序、步骤进行有序的、准确的、具体的实际操作。最后,不仅需要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还需要对实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结束之后,要对实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一是把实验过程中所测量的各种数值进行整理、计算,根据教学的要求制成图表或曲线。二是与理论进行比较,对各种出现的现象结合所学的书本理论知识给予科学的说明和解释。三是将实验过程、结果、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认识、推理过程等按照教学要求写成实验报告。
2.大学生自觉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一,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志向。要具有创新能力就首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志向。创新意识和创新志向与在校大学生的远大的人生志向和高层次的学习价值观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努力把自身的学习同国家、民族的未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并以这种远大志向、理想为学习的动力和指导思想,不断激励自己,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努力朝着创新的目标和方向发展。
第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现实具体的学习活动。因此就必须正确认识重复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辩证关系,以创造性学习为目标,立足于重复性学习,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实际上是人才所有能力的综合和集中反映,没有最基本的能力如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也不可能有创新能力。
第三,重视以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实践能否最终实现还要依赖于科学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求新、求异的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法。因为在实现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对原有的大量知识、事实及各种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比较、想象,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等思维的加工和制作。
第四,在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环节上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和发展起来,它必须从日常工作、学习中的具体内容、具体环节入手,一点一点逐步形成和培养。因此,在学习每一个具体知识时,在弄清知识原有的含义和内容后,要开动脑筋、扩展思路、努力探求新思路、新方法、新见解。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工作的研究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学习方法的改进困难重重,但只要能坚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就能够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并且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篇1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职学校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也已经成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实现高职院校学校目标的关键手段。
二、自主学习的概念及其内涵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习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自主学习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能力以及探索实践能力,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的提高。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学习方法,也是提高高职学生自律性、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手段。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机制,其实质就是学生自我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能力以及掌握学习策略的过程。
(2)高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具有很强的自,这很适合于高职学生在技能学习阶段来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3)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指导型的学习模式,通过以总的教学目标作为框架性的指导,在教师的具体指引下,高职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条件完成学习任务的全新学习模式。
三、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工作的意义分析
(1)自主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高职阶段学习的适应性。高职学生结束高中阶段的学习步入高职院校后,由于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学生的学习不适应,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通过自主学习可以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逐步的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规划。
(2)自主学习能够实现学生学习角色的转换。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设计以及自主求知创新,可以实现高职教学方法手段、教育创新意识水平的提升,对于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自主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率。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强化高职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目前高职学生在自主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方面的制约问题
(1)影响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客观因素。影响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客观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为社会因素:由于当前社会环境更为复杂,商业氛围更加浓厚,各项娱乐项目多样且极为吸引青少年,使得整个社会的向学气氛并不浓烈;学校制度因素: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学校由于要吸引生源、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上存在着“严进宽出”的问题,这就导致高职学校里的学习气氛不够浓厚;生源因素:由于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普遍与考入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差距,部分高职学校的学生不能树立自主学习的主观意念,学习主动性不高;因此高职学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更是难以学以致用。
(2)高职学校学生自身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高职学校的学生在高中进入学校以后,在学习上仍然像高中阶段一样以教师作为学习中心,机械的学习,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在学习上不够积极主动,在学习方面的兴趣不高,缺乏获取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驱动力。
(3)高职学校学生自主学习方法陈旧。学习方法是确保高职学校学习效率的关键,但是现阶段部分高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依然较为落后,尤其是未能结合现代教学方法,对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应用力度不足,导致高职学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不高。
五、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意愿以及学习能力的可行方案
(1)转变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高职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师方面应该提供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首先,在高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的设定上,应该深入分析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通过设计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中的积极性。其次,对于教学手段教师应该积极的补充各种教学资源以及手段来为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或者自主编写教材等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第三,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由于高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该结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通过深入工厂或者是车间等方式来强化高职学生的体验,增强其自主学习的信心。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以及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高职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因此针对现阶段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动力的问题,应该将其作为重点对高职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优化。首先应该对高职学校的学生展开系统的入学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伊始就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自主性的活动。其次,高职学校的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激发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情感上激励学生自主的学习,通过激发高职学生的上进心来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的途径。首先高职管理部门应该针对高职学校的学生在网络资源的使用方面强化培训,促使高职学校的学生能够自主的使用网络学习系统,充分利用在线学习资源以及图书馆数字化资源,获取信息量丰富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其次,应该做好网络技术学习的反馈工作,由于学生在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各种疑问,因此针对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应该由教师组织做好反馈工作。通过有教师组织定期答疑,对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释疑,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
(4)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首先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看书、如何利用学习资源,让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可以设置设计课程让学生自行参与分析。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例如设置学生讲课活动,并由专业教师进行点评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结语
在当前我国社会需求的大背景下,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及学习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水平,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水平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3
一、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定义及其构成
1.教学能力的定义
作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源概念,“能力”在不同领域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从心理学角度定义,能力即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1]。按此定义进行推理,同时结合大学教学活动的特点,得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其中一般能力指教学活动所表现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2]
2.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
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进行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是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由于大学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学能力内涵具有多样性,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加以诠释。
教育学从教育目标、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以及教育方法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指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为授课而精心准备、有效地安排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是指教师在安排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媒介和渠道有效地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是指教学实践应用层次的研究能力。
心理学是以演绎和解构为基础,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其思想品格、心理特征、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综合体现。心理学角度诠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归结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多媒体的能力、课堂组织管理的能力、教学评价的能力等。教学监控能力是指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
社会学强调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社会功能,认为高校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从事科学研究不断为社会提供成果,为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转型、学习化社会的发展做出努力。社会学角度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促进班级的集体参与、相互作用及和睦关系的能力,在课内外对学生个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唤起学生兴趣、刺激其卷入学习和做出反应的能力,教师继续自我教育以及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等社会变化的实际能力[3]。
3.青年教师的教学特点
本文所研究的“青年教师”主要是指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从事高校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他们是目前高校实施教学的主力军,其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他们大多数刚走上工作岗位,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强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训练,在教学态度、教学艺术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对怎样教书、如何育人等缺乏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因此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
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评价原则
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掌握如下几方面的原则:首先,全面性与简明性原则。即所有可能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都要被考虑进去,同时又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结构分明,避免指标体系过于繁琐复杂。其次,通用性与可比性原则。应设计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判的结果对不同专业领域的青年教师都适用,并且可以在这些教师之间进行比较。第三,可靠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即评判结果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反映应该是有效的可靠的,同时评判过程易于理解和操作。第四,科学性原则。建立指标体系要有统一的分类基准,各项指标都有明晰的内涵,指标的外延互不交叉和重叠。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提高评判的信度和效度,根据建模的基本原理,考虑到模型的综合性、通用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要求,笔者在广泛征求校院两级督导、同行教师以及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相关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大学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
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确立
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各评价指标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本文采用将模糊集合论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由于本指标体系指标数目较多,这里我们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判。具体评判步骤如下: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确定因素集
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层次结构模型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结果为第一层次,而教学基本素养、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学科专业能力各指标构成了第二层次,二级指标的各构成要素为第三层次,直接隶属于其一级指标。其因素集分别为:
U={U1,U2,U3,U4};U1={U11,U12,U13,U14};
U2={U21,U22,U23,U24,U25,U26,U27,U28};
U3={U31,U32,U33,U34};U4={U41,U42,U43,U44}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采用专家咨询法,利用T.L.Seaty提出的1-9标度法对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同时结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特点获得各项指标相对重要度值,构成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其中一级指标判断矩阵为Ra1,二级指标判断矩阵为Ra2、Ra3、Ra4、Ra5。
由于判断矩阵中每一项数值的赋予具有主观性,所以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评价判断矩阵的可靠性。首先计算随机一致性指标CI{CI=(λmax-n)/(n-1)},其中λmax是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采用方根法求解得到。其次计算一致性比率CR{CR=CI/RI},其中RI为一致性指标,可由经验统计数据给出。笔者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得出上述判断矩阵的CR值分别为CR1=0.004,CR2=0.018,CR3=0.0369,CR4=0.0529,CR5=0.0821,均小于0.1,表明各判断矩阵通过整体一致性检验。
3.计算指标权重
对于多层次的综合评判问题,还需要根据每一层次中各个因素对上一层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以相应的权数,即每个因素对于上层因素重要性的确认隶属度。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取对应于最大特征根的、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为权向量,代表各因素指标对上一层次因素的权重。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第一层次因素的权重集为A=(a1,a2,a3,a4),第二层次因素的权重集为Ai=(ai1,ai2,…,a4n)(i=1,2,…,n=1,2,…,8),具体数值见表1。
4.确定评价集并赋值
评价集是对各层次因素状态的直接描述和表征,可采用等级评价。本文采用五等级评价,即将每个因素Uij(i=1,2,3,4,j=1,…,8)按其表现情况从好到差分为5个等级,可分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结合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对评价集的赋值为:V={V1,V2,V3,V4,V5}={95,85,70,55,40}。
5.模糊综合评价
首先成立由学校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同行教师等20人左右组成的评估小组,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20个三级指标进行评价,然后按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综合评判过程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进行。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集为Bij=AijRij=(bij1,…,bij5),其中向量(bij1,…,bij5)表示因素Uij对评语V1,V2,V3,V4,V5的隶属度,Rij=(rijkl)5×5中rijkl为第i类中第j因素的第k个等级Uijk对评判集中第l元素的隶属度(i=1,…,4;j=1,…,8;k=1,…,4;l=1,…,5)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集为:Bi=AjRi=(bi1,…,bi5),向量(bi1,…,bi5)表示因素Ui对评语V1,V2,V3,V4,V5的隶属度。三级模糊综合评价集为:B=AR=(bi1,…,bi5),向量(bi1,…,bi5)表示教学能力指标U对评语V1,V2,V3,V4,V5的隶属度。
评价结果V=BVT,V是一个介于40-95之间的代数值,V越接近95,说明教学能力越高,越接近40,说明教学能力越低。
四、多元化评价模式的制定
首先,评价标准多元化,即标准化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针对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的课程性质和内容存在的差异,在评价时应设计不同层次的标准,以发展的观点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即采用青年教师自评,学院领导、系(教研室)主任、学院督导员等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促进青年教师的自主发展。
第三,评价形式多元化,即高校管理者可采用单独面谈、座谈会、评价表定量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全面准确地了解每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交流与评价结果反馈,使青年教师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教学能力现状,激发高校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对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价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中仅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对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本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了指标权重。然而教学能力评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和评价等级的确定以及如何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跟踪调查等方面还有待于作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