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人物通讯的特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物通讯的特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人物通讯的特点

篇1

通讯的特点: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常见通讯简介

(1)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2)事件通讯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3)工作通讯

所谓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四条:一是把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作为主旨;二是凭借事实,深入分析;三是生动活泼,讲究文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随笔、散记、侧记、札记、记事可

(4)概貌通讯

概貌通讯又称风貌通讯。它是以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尤其是改革、开放、搞活所带来的变化,又为这类通讯增加了新的内容。概貌通讯与事件通讯不同,它不是围绕一个人物或一个中心事件来写,也不要求写一件事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而是围绕主题集中各方面的风貌和特色。在表达方式上,往往运用点上具体事例来叙述和描写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一个点、一个方面的风貌变化,展现时代的步伐和人的思想境界的变化。一般采取“巡礼”、“纪行”、“散记”、“侧记”等形式,向读者介绍。

篇2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通讯的写作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结尾才有依据。

篇3

2.通讯的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作方法可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采用描写、议论等写法,只要运用得当即可。

4.校园常见的通讯

(1)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社会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2)事件通讯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例文:(1)

9月25日晚,我院计算机科学系“《系统理论》硕士点考研动员大会”在讲学厅208室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系领导有系主任陈潮填教授和系副主任谢赞福教授。本次大会面向的对象主要是03级毕业生。

大会上,陈潮填教授就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发表了重要讲话:1、为什么考研;2、有没有资格考研;3、考什么;4、怎么考;5、考上研究生后学习什么内容;6、考上研究生后可以做什么工作;7、本学科点《系统理论》硕士考点的基本情况。其中,他也指出了本院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分析了目前我院学生与外校学生的差距与优势所在。陈潮填教授精彩详尽的报告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在场毕业生,激起他们报考研究生的热情。

在讲座完毕后,陈潮填教授和谢赞福教授还就在场毕业生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详尽的回答。

暨本次动员大会,我院考研将于10月10日开始网上报名。相信经过本次动员大会,我院我系将回有更多的同学参加报考“《系统理论》硕士点”。

附:普通通讯稿三步走:

篇4

篇5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运动会通讯稿

微微的风,远远的地方吹来一阵微风,夹着轻轻的私语。侧耳仔细听,那是同学们的加油声,裁判的枪声,就像一种音乐,为我校第xx届运动会伴奏的音乐。夏夜蛙虫的鸣唱,春晨鸟雀的啾唧,这些自然的声音都不及一声枪响令人震惊,似乎身体里的血液都为之沸腾。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绚丽的梦理,像每一个传说里的英雄一样,把梦想和汗水一起调和密封,然后潜心等待那注定的时刻。加油啊,二(3)班,我们或许会忘记童年生活的美好点滴,但我们不会忘记操场上有你那矫健的身影。通讯稿件格式

篮球赛通讯稿范文

(通讯员:张萌)10月22日下午,明伦校区篮球场上彩旗舞动,锣鼓喧天。随着冠亚军的决出,河南大学男子篮球联赛在历时半个月的赛程中圆满落下了帷幕。作为本次比赛的参赛单位,国际教育学院团委高度重视,篮球队在院领导、团委老师、教练及学生会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本着以“为院争光,展现国际教育学院学生良好精神风貌”为中心,前期积极宣传、组织,聘请专业教练,认真训练备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敢打敢拼,最终取得6胜3负的战绩(老区第四),为国际教育学院争得荣誉。通过本次比赛,培养了队员敢拼搏、不言败的意志品质,同时提高了大家团结协作的思想观念,打出了学院的气势,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由于队员较年轻,比赛经验不足,最终未能进入决赛,但这次比赛磨合了队伍,为我们找到自身差距提供了帮助,为明年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奋斗。

知识竞赛通讯稿范文

篇6

可以说,新闻写作是一支笔,一支软性却强有力的笔,它记录的不仅是当下,更为日后的施工生产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人文积淀。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思想宣传这一条途径的话,只能证明这个企业没有文化基础,没有人文建树;而一个思想活跃且氛围和乐的企业,很多时候就需要新闻写作来记录它存在的真实感和质朴性。

所以,新闻写作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有其重要,而对于中铁二局新运公司石武项目部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两年来项目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自身的一些写作经验,现在来浅谈一下对于施工现场新闻写作的认识和收获的感触。

一.新闻写作的种类

新闻写作的对方繁多复杂,但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四点,这也是工地新闻写作的主要着手点。

1.工作通讯

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工作通讯是最主要的一项表现形式,因为它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施工生产的各个重要环节。通过新闻通讯的形式,以最快捷,最方便的形式传达给他人当前的工作情况。

在石武项目部开展工作的两年多当中,工作通讯稿尤其多,比如:《石武项目部箱梁架设突破600孔》《石武项目部元氏制梁场提前51天完成制梁任务》《新运公司石武项目部新年箱梁预制拉开大幕》《石武项目部CRTSII型轨道板单日灌浆创全线新纪录》等,都是比较成熟的通讯稿内容。其中都以较为精准的通讯稿语言,短小精炼的形式表现了当下石武项目部的施工生产进度和在其中收获的工作成绩。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以重大的或者寻常的事件为报道的通讯类型,它是记录新近发生的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事情。在事件通讯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事件的的条例、线索的清晰、语言的言简意赅和鲜明生动,要有重点有突出地将事件叙述清楚。

事件通讯稿也是石武项目部宣传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类似的内容也非常多,比如:《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莅临石武项目部视察工作》《股份公司安置部长吴海强一行到石武项目部进行安全质量专项检查》《石武项目部开展“廉洁从业指导手册”授书仪式》《炎炎夏日送清凉,石武项目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再次深入》等,都是比较优秀的事件宣传通讯稿。它们都以明晰的语言阐述了石武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事件,清晰地表明了该部的工作态度和生产成绩,较为突出地向外宣传了该部的事件存在。

3.风貌通讯

风貌通讯只要是以小见大的叙述形式,通过一个事例的存在,表明整体的状态。所以一般选用的都是常见的细小的事例,但是却从从小见大,以一隅看整体。所以石武项目部中的一个分时段存在的事件,也会反应出其整个项目的人文气氛。

石武项目部连续两年获得和谐项目第一名的成绩,这充分证明了该部在人文建设方面的突出成绩和作为,所以这方面内容的通讯稿,更能直接地表明该部的和谐气质。比如:《石武项目部举办“庆祝中铁二局成立60周年暨第三届企业文化节”系列联欢会》《石武项目部举行“庆五一迎五四”趣味运动会》《心系灾区,石武项目部为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降半旗致哀》《石武项目部欢庆“三八”妇女节方式多,女员工福利深入工作根基》等,这些表现石武项目部风貌的通讯稿都较好地为该部赢得了口碑和赞誉,将该部发展的点滴记录下来,并营造了和谐、积极、向上、团结的大氛围。

4.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形式,是以人物的精神风貌和特点特质,来反应他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在报道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但是要做到突出重点,反应阶段,用特定的场景、简单的笔触,把人物描绘出来。当然,这也是企业当下形式的侧面的报道。

选择典型是我们在进行人物通讯过程中的主要手段,要将其具有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迹材料表述出来,令读者有举一反三,看现象知本质的感觉。在工作中,涌现了大批的优秀的工作人员,所以类似的通讯也不胜枚举。比如:《项目上有了全能兵》《项目经理杨格的“格”式管理理念》《石武项目部工地上可亲可敬的工会“妈妈”》等,这些通讯稿都以质朴的语言描述了石武项目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代表和典型,这也能从侧面很好地反映出石武项目部的人文风貌和工作特质。

二.新闻写作的特点

新闻写作和一般的文学性写作不同,文学写作强调的是文学性,更突出的是浪漫的文笔和虚拟的情节,而新闻写作的特点则与其大大相反,它要求高度的真实和语言的精简,在短时间内令读者充分获得新闻线索和信息本身。

1.形式短小精炼

新闻的短小精炼,这是新闻写作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因为短小精炼的形式,才便于读者迅速及时地捕捉到新闻报道的事实。长篇大论的形式,不符合新闻写作时效性和当下性的特点,所以这一形式特点已被淘汰。

2.语言生动简洁

新闻写作有它特质的语言,那就是生动、简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拖泥带水,不重复出现,这样的语言才能吸引读者,也才能最准确地表达新闻事件本身。而浪漫的、曲折的、华丽的语言,根本不能将新闻事件的精髓抓到,所以这样的语言是新闻写作中很大的忌讳。

3.结构独特倒置

新闻写作的结构不同于文学写作的倒叙、插叙、总分等性质,而是要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新闻稿件的最前头,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的关注程度分前后做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才是读者阅读过程中真正要捕捉的内容。这是新闻写作的倒置结构,也是它的特有结构。

4.叙述详细深入

尽管新闻写作形式短小,语言精练,当不表明它就是肤浅的表述,新闻通讯一定是详细且深入的报道。类似那些表面化的、毫无内容而言的新闻写作是完全不合格的,只有生动的形象,感染力的语言,才能将新闻说到位,说到点子上,才能真正吸引读者的眼睛。

上述的新闻写作的特点,都制约并很好地服务了我们写作新闻通讯的内容,它们不仅让通讯员明确地规划了下笔的范畴,更明确了通讯员写作的角度,这样写出来的通讯稿才是可观的。

石武项目部历来重视新闻宣传通讯这项工作,所以专门举办了通讯员培训班,接近二十名的专业的通讯员在培训班中都收获了不小的进步,这也充分保障了石武项目部文化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

篇7

1.注意挖掘典型人物的传统美德

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尤其需要大力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以淳化民风、凝聚人心。而典型人物往往是富有传统美德的代表性人物,在人物报道中需要我们注意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行为示范、精神激励、思想引导、情绪调节的因子,通过报道弘扬传统美德,进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北方多壮士”,地处淮北平原的宿州市经常涌现见义勇为的英雄。2007年8月中旬,泗县外出务工农民卢丙会在温州见义勇为,遭歹徒报复,被砍成重伤。作为卢丙会家乡的媒体,拂晓报在及时刊发事件进展的动态消息的同时,迅速赶往其事发地温州采访。在利用一周时间深入采访返回宿州后,还专门赶到卢丙会家乡所在的泗县黄圩镇卢圩村进行了深入挖掘。在精心撰写反复修改后,于9月11日在本报一版及时刊发了长篇通讯《义薄云天动浙皖》,并配发了图片和评论员文章。文章刊发后,在宿州市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向卢丙会学习的热潮,弘扬了社会正气,极大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注意发现人物身上的时代精神

在我们身边,许多人都有着自己的传奇和故事,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动人的事迹。记者应如何选择典型报道的对象,这些对象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特点,才能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呢?毫无疑问,典型人物身上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2005年8月2日上午8时许,宿州市墉桥区符离镇党委书记蔡玉昊在抗洪一线查看水情、组织抢险时,不幸被洪水吞噬。报社领导获悉后,感到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人物报道,立即组织采访力量做前期采访,发回系列动态报道。并展开了对这一典型报道的组织策划工作,着重从招商引资、引领镇域经济发展及亲民爱民等方面,深入挖掘这一典型人物身上闪烁的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等时代精神,在第一时间推出了长达8000余字的人物通讯。报社编辑部还专门撰写了《乡镇党委书记的楷模》的评论员文章。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都发了新闻报道。蔡玉昊同志也被安徽省委组织部追认为烈士,英雄的在天之灵得以告慰。

把握典型人物的先进性和现实性

1.先进性要寓于个性之中

过去的一些先进人物报道往往有“高、大、全”之嫌,让人敬而远之。所以,在表现人物的先进性上,应该力求个性鲜明,写出有血有肉的“这一个”。特别是企业家之类的人物报道,首先写“人”,其次才是写“企业”,把他们的经营之道和成功故事作为写作背景,从中演绎出他们的个性色彩,把他们身上最有“价值”的一点说深说透,通过开掘人物的精神、命运、情感,凸显其个性和人性的独特之处。这样,先进人物才会魅力无穷。

王新荣是桥区桃园镇土生土长的一位民营企业家,她和丈夫一起白手起家,愣是从普通的农民一步步成长为拥有2000余万资产的企业家。但是如果仅仅从怎么创业、怎么致富来讲,像她这样的民营企业家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文章写出来后也只能算是平平,宣传效果也十分有限。经过报社记者的深入挖掘,发现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的企业家,王新荣一步步创业的过程也是不停地回报她所在的乡村、帮助周围的乡亲的历程。抓住这一主线,记者深入采访挖掘,精心撰写了典型人物通讯《绵绵不尽是乡情》,篇幅不足2000字,却因为视觉独特,切入准确,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在不久后召开的市两会上,王新荣高票当选为省人大代表。

2.贴近现实才更可亲可敬

现实性是典型人物能够为现时广大群众所承认、接纳、学习、仿效,能够对今天的社会和人们起到示范、引导、激励作用的基础。典型中有英雄,但不是只有英雄才能成为典型,在生活中,更要注意报道平民典型。

许继侠是萧县人民医院的院长,按理说也应该是没什么新闻价值的普通角色,既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不是什么英雄人物。但记者经过深入采访发现,作为一名医疗机构的管理者,许继侠是一个铁腕的改革者,在她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进下,萧县人民医院由原来的入不敷出、欠债3000余万元,人心动荡、短时间内流失业务骨干20余名的医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记者精心采写的通讯《侠骨正气挽狂澜》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引起了很大轰动,为改革者坚定了信念,壮了胆,鼓了气。

让典型人物的形象丰满鲜活起来

1.以细节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人物通讯写出“这一个”,让他在读者眼前站立起来,这才有立体感,才能栩栩如生。而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往往是通过他们言行的一些细节捕捉和刻画来表现的。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中,一个真实的细节总是让人感动,让人过目不忘。

在人物通讯《义薄云天动浙皖》里,记者专门刻画了卢丙会在同村人欺负来村里小集会上做生意的外村人时,挺身而出、全力阻止的细节,并通过“怎么能欺负外村人呢”的心理描写,将卢丙会伸张正义、爱抱打不平的秉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2.用文学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在典型报道中,用文学手法来表现更能让人物鲜活起来。有些记者平时也喜欢写点散文、诗歌,在新闻写作中,何不发挥自己的特长,尝试一下用散文笔调来描写人物呢?

篇8

新闻采写写的出现是新闻传播行业的创新之举,在社会发展迅速,信息传播飞快的今天,多种多样的新闻传播方式让受众应接不暇,新闻特写衍生于消息和通讯,却又有创新的特点,主要以其渲染主流情感,传播社会正能量而受到受众追捧,同时,新闻人物的榜样作用也被发挥到极致。新闻特写对新闻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洪流中,俨然成为一种立于不败之地的创新新闻形式。

1 问题的提出

新闻传播起到通达社情民意、传递人文关怀、凝聚百姓意愿的作用。新闻传播信息,沟通情况,宣传教育、舆论引导,提供文化娱乐、解答疑难问题。新闻作品密切党群关系,倾听群众呼声,体察国情民意,反映现实生活。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激发出来的社会创新需要的能量。新闻采写写就是应社会需要而出现的创新新闻形式,是新闻信息、社会主流情感和正能量的载体。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文字的形式制作成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向受众传播新闻事实。新闻特写是一种新闻采写的体裁,区别于消息、通讯、评论类新闻体裁,借用电影写镜头手法,将新闻人物和事件赋有特征的片段、镜头和瞬间定格放大,通过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组织起来,使新闻更生动,感情传播效果极佳。新闻特写的特点是将新闻中心和主题集中且突出,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立体感。

新闻特写具有很多创新的特性,在记者巧妙合理的安排下,结构精巧,语言生动,文字优美,人物形象突出,故事曲折、传奇而有吸引力。新闻采写过程中,记者深入了解一些人物、事件,挖掘新闻故事。写作时着力渲染主流情感,传播社会正能量,突出新闻人物,给社会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新闻采写中的特写依循新闻的各种原则,新闻故事真实、有时代意义。记者尽可能将文章制作的精美得体,生动形象,有韵味、有意境,发人深思,让读者回味无穷。特写的使用已经是信息洪流中突出新闻、吸引受众注意的重要手段。

2 新闻采写写的作用

新闻采写是新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新闻工作者实际工作的重要环节。新闻特写是一种特殊的新闻采法,辅助新闻作品成型,有利于新闻作品的制作和新闻的传播。新闻采写的质量决定了新闻能否吸引读者注意、能否传播新闻信息,还影响了新闻的传播能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新闻采写离不开新闻特写这种特殊形式,而新闻特写也时常出现在新闻作品中。新闻特写在写作时抓住了新闻事实的某个镜头新闻特写用于与新闻主题材料的烘托与凸显,新闻内容情景交融,新闻场景活灵活现。新闻特写取材十分广泛和灵活,在记者眼中有新闻的地方就可以有新闻特写。

新闻采写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记者需要渊博的知识底蕴。新闻采写是新闻特写重要体裁之一,对记者的要求更加严格。在时展进步迅速的今天,不进步就是退步。记者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时时刻刻都会对他们有新的要求,新闻特写体裁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受众不满足于守旧的新闻形式,需要更多更快,更有价值的新闻。作为新闻工作者,记者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想要在信息发展迅速的趋势中延伸屹立,记者就要更严格的要求自己。记者平时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和修养的提高,培养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锻炼新闻辨识能力和敏锐能力。

同时,新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给人以启发、教育和引导。新闻传播的是时代精神,是社会正能量。通过新闻特写的重点烘托,创新精神,高尚道德品质,与时俱进,这也是新闻价值的体现。新闻特写的重点之一就是渲染主流情感。新闻特写所带来的情感渲染就是要突出人物、事件的中心意义,让读者感受到有血有肉的人物,酸甜苦辣的社会百态,通过文字的艺术,将真挚的社会正能量传播出去,传神又传情。故事大部分是人为的,就会有主人翁,对人物的突出可以有效的树立榜样作用,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效仿。即便是反面角色,也有警示作用。新闻特写用事件烘托人物、用人物带出事件,彰显各种正能量情感。

3 新闻采写中的特写写作策略和建议

新闻特写以描写为主,是从消息和通讯中衍生来的,但又区别于他们。特写保留消息的简明,高时效的特点,同时描绘新闻事实中有代表的镜头。特写也保留了通讯报道事实的特点,但是却重视事实的某一方面,是事实中某一特定时间、空间的描绘。新闻采写中的特写是新闻性与文学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多特点,记者在把握特写写作方法时要注意这些特点。较为重要的特点是特写要有镜头感和现场感。特写具有类似电影的镜头感,记者通过巧妙的截取,适当的放大,增加内容的立体感。同时特写还有现场感,通过记者的文学功底,将新闻内容写的活灵活现,使读者身临其中,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冲击和感染。

新闻特写在写作时有着灵活但严谨的方法,记者选取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一个“镜头”,可以是一个时间、空间的片段,也可是是一个情景,然后对这个“镜头”进行放大,使用文学方面的创作技巧,将事件或人物的特点凸现出来,生动又具体。新闻特写仍属于新闻的范畴,所以新闻特写必须保持新闻的特点,以真实有效的传播新闻信息为目的。新闻特写所写的内容必须具有时效性,就是要新近发生的新闻,即使是回忆形式,也要有时代意义,不能让读者感到旧事重提、算旧账。另外,新闻特写在写作上 有独到的特点,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闻创新文体形式。所以在写作时,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辜负新体裁的存在价值。

新闻特写的内容大多是故事形式,由于新闻的要求,这新闻故事必须是真实的。新闻拒绝杜撰、虚构,新闻特写也是如此。虽然在新闻采写的特写实现过程中,需要记者的文学功底和文艺创作,但是这都是基于真实的新闻而进行的。这种故事写作要求到了绝对真实,新闻特写的人物、时间、事件、场景等都是真实的,绝对不能有任何虚假。如此一来,新闻特写对记者的要求就更加严格,采写过程中,记者要找准故事的自然背景、历史背景等,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例如新闻特写所截取的“片段”中人物的具体动作、表情、神态,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天气情况、附近景物等。特写既然来源于影视手法,就要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像电视特写镜头那样,有形、有景、有声、有色,而记者要注意决不能简单概括,要尽可能地详细,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能够身临其境。

参考文献

篇9

篇10

2004年,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李希光认为好的新闻教育应该是:教学永远为新技术和新知识敞开大门;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传播知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最好的关系状态;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问题;教师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理解和认识新闻报道的复杂性和观点的多样性;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宣传、意见、事实三者是有区别的。①李教授的这些理念在新闻写作教学中具有适用性,对于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具有启迪作用。

二、运用好“学生本位”教育模式,在新闻写作教学中处理好三大关系

学生不能很好的吸收课堂知识,甚至不愿意听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程内容不能引发学生兴趣。怎样使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求知,让学生想听要听想参与学习中去。推行“学生本位”的理念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罗克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②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从破除教师权威开始,特别是像新闻写作课程,只要新闻作品反映了客观现实,承担了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是好的新闻作品。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权威自居,搞“一言堂”,不许学生提出异议,现在的90后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面对这样的教师,他们往往反感,也不会因为老师的“权威”而产生崇敬感。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抱着互相学习、平等互敬的态度面对学生反而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处理好教学中指导与教导的关系

在新闻理论教学中,处理好指导与教导的关系至关重要。真正把握好总体指导,具体教导的原则。大学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兴趣的学习。课上教师将学生领进门,学生课下的学习也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课下学习没有引导的责任。学生课下的学习往往以课本为主,由于理解能力和知识系统程度等方面原因,很多学生对于教材的编排思路,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等不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理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梳理教材,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刘明华、张征著的《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写作教程》为例,其上编部分为总论,介绍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要求、角度、跳笔、语言等带有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毕业论文和教育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遍性的内容;中编和下编则分别系统地介绍了消息和通讯的写作。此外,教材对网络新闻也给予了较多关注。在具体理论部分,以人物通讯为例,教材主要介绍了人物通讯的定义、我国人物通讯发展轨迹、人物通讯报道对象以及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需要强调的是写作要求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这样通过横向与纵向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就使学生清楚了教材的编排思路和重点难点,甚至能够复述出教材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破除了教材理解上的难度,学生便有了学习兴趣。

3、处理好教与学的互动关系

“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核心。“教”、“学”本就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顾自己,不顾学生是否理解是否能接受,只为追求教学进度,单纯地认为教师职责只是“教”,学生职责只是“学”,为教而教,是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真正好的教学是“教”与“学”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多抛出一些有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大胆创新,敢于突破窠臼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抛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动手去做,比如以新闻写作教学中的导语的写作为例,给出以下材料让学生进行导语写作的练习。

“一个上海青年,他是位个体户,他名叫程铿,今年5月10日,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这位青年为总工程师,这位青年一无学历、二无职称。”③

一般说来,学生在写作中会出现很多种组合形式。如:

(1)以时间开头:今年5月10日,一位上海个体户青年程铿被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为总工程师。尽管他一无学历、二无职称。

(2)以人物开头:上海青年个体户主程铿,虽然一无学历、二无文凭,今年5月10日却被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为总工程师。

(3)以人物的定语开头:一位一无学历、二无文凭的上海青年个体户主程铿,今年5月10日却被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为总工程师。

(4)以用人单位开头:北京一家研究所今年5月10日聘请一位一无学历、二无文凭的上海青年个体户主程铿为 总工程师。

针对以上导语,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发表意见,究竟哪种导语更具有可读性和新闻性,教师加以总结,不一定要有最终结论,这样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掌握几种导语的写法。

三、运用好“学生本位”教育模式,建立以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机制

1、让学生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去体会理论

新闻写作是一门理论丰富的课程,但它也是一门需要将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中的课程,而新闻写作的实践无非就是撰写新闻作品。要提高新闻写作能力,除了鼓励学生到媒体实习,切身感受媒体氛围和日常运作,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学生的日常学习。以人物通讯写作为例,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基于人物通讯的这些特点,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具有新闻价值、具有故事性和可报道性的某一人物。很显然,仅凭学生自己的能力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采访一些有故事的人物,例如当地养老院的老人或退休的老兵,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或者教师利用自己的人脉邀请有丰富人生经历的人为学生做演讲,并实时提问,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采访氛围,又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一举两得。

再比如,学生如果要采访一个在养老院工作的人员,可以去养老院做一周的义工,体验工作人员的辛劳与酸甜苦辣,那么学生在采访和写作的时候就会有方向感,也就能集中地把握主题。

2、让学生在经典新闻作品阅读和点评中去感知理论

阅读经典新闻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阅读各种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可以增加学生的阅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各种类型的新闻作品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后自然能够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与专业写作知识,从模仿中开始,在创新中升华。这样学生在将来的新闻工作中才会“下笔如有神”。曾经有一个已经参加工作五年的学生说,他读作品的时候无论文学的还是新闻的还是其他书籍,他都要做笔记,记经典的词汇,经典的手法,还写读后感。后来他在写新闻的时候经常能够信手拈来,就得益于他平时的积累。有总结的阅读,有意识的阅读会构筑一个人博大的精神世界。

3、让学生在新闻作品的考核中去升华理论

教师应该认识到评价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成果的最终标准还是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而不是教材中的理论。所以在课程的考核中,教师大可不必通过一纸试卷评价学生的学习。而是适当增加实践在考核中的比例,例如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历次新闻作品的好坏最终给学生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在考试前疯狂记忆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平常的写作能力培养的现象。

4、让学生在创新中培养写作能力

新闻界有云“新闻常新”。新闻写作最忌守旧。在授课的过程中灌输学生这样一种观念:任何著作或任何权威人士所谈的新闻写作技巧和方法,都不过是迄今为止实践经验的总结,他们不应成为束缚我们的框架,更不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毕业论文和教育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能把它们看作不能改变的教条戒律。无论怎样模仿只是开始,真正的新闻写作还需要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其新的发展和变化,才能使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总之,“学生本位”的教育模式对于高校教育是一个大课题,其中,运用好“学生本位”教育模式,突破新闻写作理论教学瓶颈;处理好新闻写作教学中三大关系;建立以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机制,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本位”教育模式的优势,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篇11

DV通讯员门槛很低,凡是拥有DV摄像机的人士,不分年龄,不分男女,不分职业,都可报名应聘,从手拿DV机的热心观众到DV通讯员,身份转变之间没有严格的准入标准。DV通讯员全凭自己的热情寻找素材、拍片子,业务素养和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差别较大。因此,在DV通讯员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技术方面的失误和疏漏,节目质量上存在瑕疵,如电视画面不规范,声音录制不清,甚至偏色、断磁、无法播出:对拍摄中的新闻人物缺乏人文关怀。

2、DV新闻在选材上有一定局限性。

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社会接触面较小,地域的广度和社会实践的深度都比较有限,故而所拍摄的题材也常常局限在日常生活琐事上,如车祸、火灾、下水道漏水、电线杆子伤人、醉酒闹事、家庭纠纷、街头闹剧等,“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高度和深度。

3、易于产生假新闻。

DV通讯员缺乏严格的新闻采访工作人员资质培训,拍摄活动自由灵活。给假新闻的产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同时,DV新闻通讯员一般只是拍摄新闻、写文字稿,最终的编辑完成要依赖于电视台的专业编辑。由于没有亲临现场,编辑有时候不能充分理解拍摄者的意图,在编辑处理上可能会和拍摄者的初衷有差距。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加强DV通讯员的管理。

1、设置准入标准。栏目组在发展通讯员时,应设置一些简单的准入标准,如了解法律常识、粗通新闻理论等。

2、给予身份确认。与优秀的DV通讯员签订协议,给予他们一定的身份确认,给予部分DV通讯员采访证件。使其有归属感、有自信心。目前,不少电视台已经在这方面付诸实施,但要加强对有证件的DV通讯员的管理。

3、加强业务培训与指导。电视机构可以为业余爱好者举办各种形式的电视新闻报道培训班。或者在电视上开办电视新闻报道培训节目,请专业的教师、记者、摄像师为业余爱好者讲授电视新闻的基础理论和采访拍摄技巧,还可通过DV作品大奖赛、研讨等多种方式,加强对DV通讯员的培训、指导工作,提高业余爱好者的新闻报道水平。

(二)加强对节目素材的管理。

1、扩大DV节目长度。这不仅可以从战略上吸引大量的DV爱好者前来投稿,同时又可以丰富节目的板块内容。

2、“命题作文”。栏目组可根据需要,以“命题作文”的形式指导通讯员采集相关素材,所有的题目要有新闻时效性或社会关注度。这样做不仅可让DV素材更加精准地符合节目需要。还有利于避免节目松散化,促进节目内容专题化。2007年12月,郑州电视台开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DV好新闻大奖赛”专栏,自2007年12月10日到2008年4月几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反映精神文明的DV素材近800件。展播优秀作品162件。这些DV作品不仅丰富了新闻内容,而且为宣传郑州新气象、树立新形象做出了贡献。

(三)加强“二次把关”和整合。

篇12

新闻体裁是为了表述新闻事实及其思想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和形式力求统一。选择新闻体裁一般从 3个方面考虑:①适于对新闻内容的表述。写消息,要求把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吸引人的材料放在最前面;写通讯,在结构上可以自由安排;写经验,可以先提出观点, 再从几个侧面加以分析、阐述,也可以摆出矛盾,然后层层剖析,引出结论。②与新闻内容适宜的表现手法。写消息主要是叙事,写人物可以抒情,新闻特写要再现 1

事物的场景。③与新闻内容贴切的表达口吻。新闻、通讯是客观报道,记者不直接发表意见;访问记可以表述记者所见、所闻、所感。

不同的新闻体裁,对新闻素材有不同的选择;对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安排,段落的划分和过渡,前后交待、照应的方法也不同。但是,不论运用哪种新闻体裁,都要求中心突出、思想鲜明、层次清楚,叙事传情要文约事丰、言近旨远、词浅意深。采写新闻时,要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价值和意义,选用最合适的体裁,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体裁与结构·新闻体裁

尽管新闻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标准各异,但是,它们都必须通过记者按不同的报道形式即新闻体裁(news style)予以采写。由于新闻活动的范围是一个广阔多姿、变化无穷的世界,其间的客观事物也呈多样性,因而报道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新闻体裁也在不断更新。就我国读者阅读英语报刊的基本情况而言,新闻体裁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消息报道(news reportings)、特写(features)、社论(editorials)和广告(advertisements)。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虽然消息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标题、导语(lead,常为全文的第一段)和正文(body),但正如常人所说,文无定法。消息的写作结构灵活多样,往往因人而异。特写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报道的范围与目的不同。消息主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了把某件新闻事件交代清楚,消息往往需要写出新闻的各个要素,也就是说,消息所报道的范围一般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特写则不需照顾全面,而是侧重于某个方面,注重再现生活的画面,将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最有意义、最有情趣和影响的一两个要素或片段,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既形象又突出地把它们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耳闻其声,如目睹其人其事,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由此可见,消息报道勾勒出新闻内容的一幅全景画面,而特写报道则展现给读者新闻内容的片断或一组特写镜头的画面。因此,特写比消息读来更感集中、细腻、绘声绘色,所得到的信息更多,也更为详尽。

特写的种类很多,不论是哪一种性质的特写,其写作形式或结构与消息报道不一样。它们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律或格式可循。读者在阅读英文报纸时,可看到各种不同结构的文章,别开生面。有的略提一下整个会议程序和会场情景,专写一个问题的讨论,一个提案的提出,一次独特的会面等等。还有的抓住时间过程中的某一个富有情趣或人情味浓厚的细节层层开掘,溯

前追后,写出立体化的新闻。

总的说来,由于将写文章的篇幅比消息长得多,少则几百字,多则成千上万字。为了要引起读者兴趣,吸引他们一直往下看,作者常以细腻的笔触,挥洒自如的笔调突出表现事件的精髓内容。就语言修辞而言,特写的文笔要比消息报道高深、讲究些,才能最恰如其分地把新闻内容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可见,阅读特写文章不失为读者提高英文水平、丰富词汇的有效途径之一。

特写的结构虽无定格,但是英文报刊上众多的特写文章通常以一个概括性的导语或引言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和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大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此乃一宕一跌,首尾呼应,文义完美,使人读完终篇后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兴趣愈浓,印象愈深。

就新闻价值而言,英语报刊上的特写可分为新闻性特写和趣味性特写。当然,将英语特写简单分为两大类,难免带有较大的武断性,因为有不少特写往往介乎于两者之间,算哪一类都可以。因此,较普遍能接受的方法是,将英语特写按采写题材或范围划分成十余种具体的类别,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有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和风光特写等。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它代表着报社的言论,最集中地体现某种立场、观点,常常及时地评述当前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或问题,以言辞明快犀利,论理深刻、透辟的特点来吸引和影响读者,起到感染读者的号召性作用。现代英语报刊常聘请资历深、声望高的老记者和名记者担任专栏作家(columnist),在言论版上辟一个专栏,每天或定期刊登他们的署名评论性文章。这些专栏作家不仅具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渊博的知识和相当的专业修养,而且还具备敏锐的分析能力和深湛的驾驭文字的功底。因此,他们笔下的言论,往往富有巨大的吸引力。如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1889-1974),就曾经接受《纽约先驱论坛报》(The New York Herald-Tribune)的聘请,撰写“今日和明日”(Today and Tomorrow)的专栏,每周两次,持续30多年之久,曾在资本主义世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作为新闻体裁中的一个大类,社论不同于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的消息与特写。英语社论的篇幅一般较长,文字比较正式,语气较为严肃,语法结构繁琐的长句、难句也较常见,故初读英语报刊的读者常常会对大块大块黑压压的文字望而生畏,不敢问津。

其实,以发表议论、阐明事理的社论文章,主要运用逻辑思维去说服读者。在篇章结构上,社论不同于消息或特写,却与一般的议论文颇为相似,即通常由“引论”——“论证”——“结论”三部分组成。读者在实际阅读中,不妨先看一下社论开头的引论部分,了解一下全文的论点,然后浏览一下对引论逐段进行论证的部分,最后,在结尾部分再细看一下全文的结论。结论部分一般都会回答引论所提出的问题或重申一下全文的观点。若照此方法阅读,读者就容易抓住要点,消除“畏惧”心理,久而久之,便会觉得社论并不是过于高深难懂的。当然,读报习惯与方法因人而异,不宜机械效仿。

[思路分析]

新闻体裁主要分为四类:即消息报道、通讯特写、简讯和图片新闻。

[解题过程]

消息是纯新闻

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

通讯则类似于专访

篇13

莫伊谢延科(1916-1988),出生于白俄罗斯乌瓦洛维奇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青少年时期几乎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农村的生活感受,给他留下了生动而又深刻的印象,也直接影响了他以后的艺术创作。1936年,他考入列宁格勒俄罗斯美术学院,即今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在美院的刻苦学习,使得他具备了扎实的造型能力,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他临近毕业之际,卫国战争爆发了,他和所有的适龄青年一样,放下学业奔赴战场,成为一名正式的战士。“二战”结束后,1947年,莫伊谢延科回到列宾美术学院,继续完成学业。经历了卫国战争洗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疾苦,莫伊谢延科将他的毕业创作题材选择为表现卫国战争中传奇式的英雄多瓦托尔将军。这件作品叙述激扬,感情生动,风格独特,获得了一致好评,显示出年轻的莫伊谢延科的艺术才华。由于毕业作品的成功和学习优异,莫伊谢延科被留校任教。此后他主要主持油画系军事工作室的教学。青年时代的经历几乎影响了莫伊谢延科一生的艺术创作,也为他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生活基础。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军事题材的创作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先后创作了《第一骑兵队》《来了》《同志们》《通讯兵》《甜樱桃》《胜利》等重要作品。我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便从画册上了解并喜欢莫伊谢延科的绘画(尤其是军事画),但一直无缘见到原作,亲眼目睹原作的神采。2010年夏,我随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高级研究班赴俄罗斯艺术考察。在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画廊的新馆终于见到了莫伊谢延科的《通讯兵》,色彩沉着浓郁而又响亮,造型简洁生动,笔触奔放老练。在此之前,我了解过一些关于莫伊谢延科创作这件作品的资料,也看过他创作这件作品的一些草图和色彩稿,但看这件作品的印刷品与看原作的感觉相差还是比较大!我在莫伊谢延科的《通讯兵》这里便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印刷品印出了它的大的色调和黑白灰关系,但色彩的微妙处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而且印刷品的色彩整体偏暖。我们几位高研班喜爱莫伊谢延科绘画的同学在这件作品前认真观摩了很久并轻声交流心得。值班的俄罗斯大妈很善解人意(馆里不允许拍照),格外允许我们仔细把这张画从整体到局部拍了个够,我也因此能够对这件作品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