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关于化学的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On the Integration and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Chemistry
Knowledg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YU Xueshen
(Kunshan Shipai Middle School, Kunshan, Jiangsu 215312)
Abstract With China's continuous education curriculum rectificatio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knowledge with the teaching curriculum changes, how to integrate chemical knowledge and effective link up,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o the relevant personne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mainly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of good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knowledge and effective convergence,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based on years of experience, to provide relevant education personnel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integration; thinking
在初中的学习生涯中有一门新的课程――化学。怎样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是当前教育人员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依据多年经验实践得知,开展好化学教学的前提在于做好衔接工作,将这门学科和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联系到一起,看似简单,实际蕴藏着很多的内容,需要相关教育人员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法,从而使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1 做好心理上的衔接
化W并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需要学生具备缜密的罗辑思维能力以及善于观察的能力才可以学好这门学科,初中化学的学习实际上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更加应该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并且引起一定的兴趣。化学这门课程在刚开始授课的时候,教师需要将学生心中的疑问打消,并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讲授《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文中,对学生们说道:“同学们,其实身边处处都有化学的影子,比如铁锅可以将饭菜做好,吸烟有害健康等,这些都是化学,而我们每天吸入呼入的气体也属于化学的一名成员,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家中都会看到不同的变化,如果学好了化学这门课程,就可以知道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怎么处理?为什么剧烈运动后,感觉全身酸痛?这些都是化学现象。化学是一门神奇的课程,跟我一起去探索把!”教师通过将这些生活中的实例分享给学生,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拉近化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将学生心中的疑惑打消,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谓是一举两得。
2 做好知识上的衔接
2.1 跟“物理”衔接
当前有诸多地方在中考中采取物理、化学合卷的方式进行考试,显而易见物理和化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物理比化学课程开设的时间早一些,这样教师就可以将学习过的物理知识来贯通新的知识,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初中教学中物理与化学这两门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对学生来讲都很奇妙,其中一些知识点物理和化学也相互贯通,所以做好这两门课程的衔接很重要,如果衔接做得好,可以让学生能够将物理和化学中的知识点相互印证,共同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也能够让学生更生动具体的掌握课程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性质活泼的氧气》一文中,教师只是简单的介绍氧气与不同物质接触以后出现不同的反应现象会使学生感觉到突兀,假如可以从物理的角度来讲述,例如说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物理所学习到有关铁的性质、颜色等,然后再过度到铁生锈的原因、铁和氧气之间燃烧所产生的现象等,那么就会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用以往学过的知识贯通了新的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氧气属于性质活泼的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不断的探索,就能够引导学生走进化学领域,提高教学质量。
2.2 跟语文等文科类学科衔接
学科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点,以往教学中容易被忽视,或者被弱化,初中各学科的相互衔接能够让课堂更生动,也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相互贯通,从而让化学的教学工作能够更有效,比如化学老师可以将化学和语文等有关学科进行合理的衔接,这表面上看是不相关的事情,但是实际上语文、英语中所描写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中属于很好的读物。例如教师在讲《溶液的酸碱性》一文中,可以事先讲一个关于化学方面的文章,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来讲述酸和碱的反应,让学生可以思考着花朵为什么这么艳丽呢?吸引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教师讲授通过讲述化学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通过这样的互动,将学生的知识面逐渐扩大,增强了学生合作的意识,为学生学习化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2.3 跟小学的“科学”衔接
对于初中生来说,小学学过的知识点还记忆犹新,或者对小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还存有疑问,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和答案,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与小学的某个知识点进行衔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其实在小学科学中学生们就开始接触了化学,由于考虑到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没有深入的讲解,但是却充满着趣味,倘若教育人员将学校学科知识充分的应用到初中化学中,和初中化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困难,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就可以使化学变得生动愉悦,充满了乐趣。
例如:教师在讲授《燃烧与灭火》一文中,可以将学生在小学中学到有关神舟飞船的知识和这节课内容巧妙的联系起来,教师可以事先做好相应的课件,将课件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尝试引导学生回想起神舟飞船上天的情景,让学生们讨论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今天所学习的《燃烧与灭火》引入其中,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到燃烧以及灭火的原理,学生们觉得学习化学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又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将以前的疑问进行解答,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4 让衔接知识问题化
让学生脑海里产生问题,并带着问题来学习某个知识点,是提升教学效果最好的方式,在对知识进行衔接的过程中,还应该让知识朝着问题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心中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初中化学的学习主要是建立在知识与概念的基础上的,缺少了质疑精神,学生就无法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例如什么样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充分了解并且能够进行区分的,中和反应与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可以解决很多生产与生活中的难题,在学生主动提问的同时,教师也能间接的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加以了解,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帮助。更好的促进了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这对于当前初中化学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2.5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引领作用
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课体现了更强的探究性、开放性、趣味性和综合性。教学中,做好每个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可以先讲解观察要点,再让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实验装置的作用、操作方法的目的;也可以边演示、边观察、边分析,以此引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观察实验DD发现问题DD提出问题或假设DD分析问题或现象DD解决或解释问题,有效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化学教学,通过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观察和记录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让这种反应现象让学生能够更生动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够让学生从实验中找寻规律,结合书本的理论化加以印证,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真正的领会。
3 做好思维方式的衔接
守恒法是物理学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法,这为解决许多物理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许多纷繁复杂的问题因此而化难为易。同样在化学变化中,也有守恒情况,我们将其与物理的守恒法相衔接,就能迅速解决元素守恒、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等问题。
而政治学科讲究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将政治这种思维方法衔接过来,让学生把化学实验作为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立足于用实验来学习化学的思维方式。化学一开始概念比较多,而准确把握好这些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借助直观性强、现象鲜明的实验是将抽象的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并形成能力的一很好的方式。
此外,应该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朝着外显化的方向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养成出声思考的习惯,尤其是在对慢速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采用外显化的方式可以进一步的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且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启示。例如在学习红磷燃烧这一化学现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为学生做出示范,将红磷燃烧的过程展现出来的同时,教师还要解释这其中所蕴含的原理,这样就将具体的思维过程显现了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找出学生的薄弱之处进行重点学习。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家一起对困惑之处进行探讨,也有效的促进了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的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情感体验。
4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世界上无论哪种事物都是存在一定联系的,相关教育人员不应当仅仅只学习化学,而是将目光放长远一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作为一名教育人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和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具有灵动性,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将教学质量加以提升,学生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宏建.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6(10).
[2] 陆政标.初中化学如何开展愉快教学[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10).
篇2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就教学方面提出几点改进意见,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巩固基础化学知识,达到化学教学与专业课程及岗位需求有机结合的目的。
一、适当增加溶液基本知识模块的教学课时
当前笔者学校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教材,适用于护理、农村医学、助产等医学专业。第三章的内容就是学习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液的稀释及配制基本知识,教学课时只有6个课时。由于涉及较多的化学公式和计算,理论性强,中职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往往难以理解、掌握。因此,在具体教学时可适当增加4到5个学时,以便在教学中可以充实一些内容。
例如,教学大纲本章只安排一次关于溶液的实验,教师可以根据临床案例多开设如下实验:患者,男性,40岁,车祸后臀部深部组织感染,需用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冲洗伤口。护士发现处置室仅有5%苯扎溴铵10ml,欲配置伤口冲洗液,该护士应加蒸馏水至多少?这样先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教师再进行指导、总结,从而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
二、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是学好课程的前提。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这一句话说出了预习的重要性。当前中职学生因普遍自学能力不高,有的没有预习的习惯,所以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该从具体细节入手,而不是草率地布置了事,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去做。
对于溶液知识模块,教师在上课前通过举例向学生介绍本知识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使学生明确该内容的重要性,引起学生重视和兴趣。要求学生预习课本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溶液组成的几种表示方法,其含义、公式、单位,说出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查看使用容量瓶、量筒、移液管应注意哪些问题及相关操作视频。这样让学生带着这些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预习,才能保证预习的质量。
三、采用多样化手段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1.理论课堂教学
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和学习的动力。针对溶液基本知识模块的公式、运算多,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学起来积极性不高的情况,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论,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可以先展示5%苯扎溴铵试液瓶、250~500mg/L含氯消毒剂试液瓶、1ml:0.1g的苯巴比妥钠注射液,让学生认真观察标签,结合预习,提出问题“这是什么浓度表示方法?是什么单位?”这样一开始以实例提出问题,理论结合实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各种浓度表示方法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或者演示实验的方法来呈现教学内容。譬如,称取一定质量的食盐,在烧杯中溶解,转移到量筒后定容,分析其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进而归纳其公式。这种采用演示、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直观有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对理论知识容易理解、记忆。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习完本次课程后,针对其内容较零散、杂乱的特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以归纳法进行小结,即以表格的形式,对这些公式、公式的含义、单位等知识加以整理归纳,对比来理解、记忆;或者制作成随身学习卡片,对知识结构进行分解和简化,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探究兴趣。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精选一些与临床有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又让学生巩固了已学的知识,缩小了基础课教学与临床教学的差距,强化了知识的联系。
2.实验课堂教学
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是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重点内容,实验成败在于几种仪器的正确使用,尤其是正确的“读数”方法。
因此,实验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的使用,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找出影响实验准确度的操作环节;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应重点查看操作不规范或不严格之处,及时给予纠正点评;实验过程应大力提倡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探讨式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对实验精确度进行讨论,共同分析、交流,进而归纳出正确的操作要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定量”的意识,又让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
四、开展化学实验竞赛活动
开展化学专业技能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推进化学教学改革,是一种较好的途径和做法。
化学教师可以组织护理专业班级开展关于溶液稀释和配制的实验竞赛,例如容量瓶或吸量管的操作使用竞赛。先在班级中比赛,选拔三名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比赛,既评个人成绩,又评团体成绩。平时开放实验室,在比赛的驱动下,学生会更多、更自觉地走进实验室进行学习训练。通过举办这样的竞赛,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情,又可以让学生在训练阶段、比赛阶段互相交流学习,巩固已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五、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拓展教师的知识空间
卫生职业学校的化学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不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的知识渠道有限,很难将化学贯穿于医学教育体系中,教、学、用结合不紧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3
[1]马乐,马楠.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方法及实践[J].科技信息,2008.
[2]李冬霞.探析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J].琼州学院学报,2010.
篇4
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
什么是文化素质?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外在的精神风貌和内在的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它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具有内在性、精神性的特点。”文化素质教育是指“用人类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熏陶学生,并内化为其内在品质和内在精神,使其在知识、能力和教养上得到程度更高并更为协调的发展。” 因此,文化素质是高职学生提升素质的重要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学院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文化素质教育正是通过公共课和基础课来完成的。
海外的通识教育
目前,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在海外,文化素质教育被称为“通识教育”,美国是最早提出通识教育的国家。美国的通识教育认为,一个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和工作,首先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健康的情操、宽阔的胸怀、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些都不是专业教育能够完全提供和解决的。因此,美国在教育过程中,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作为最终目标。日本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于受美国的影响,日本也把通识教育引入大学教育,旨在为民主社会培养明达以及有责任感的公民。在日本,学校教育系统的职能,突出体现为人才育成和学术研究,并形成以素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和科研原则。港台地区更强调把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一种理念,香港的通识教育比较重视古今中西文化的沟通与整合;台湾的通识教育更侧重于人格提升的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应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中的首要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育人是高校的首要责任。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首要。一旦文化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即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那么大学生的个人思想和行为就会以法律、社会公德、社会群体为参照,自觉规范自我的一言一行。这样,在大学生的带动下,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将会大幅度地提高。这一切说明:文化素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理想信念的养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深层次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既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又是高职学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要。而这些需要是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多层次的公共课和基础课来实现的。
我国高职学院承载着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素质产业大军的使命。如果我们在三年的高职教育中突出的是一种功利取向、单一性的技术技能学习,那么将使学生的学习被限制在狭窄的领域中,局限了学生的视野、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高职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起步晚、底子薄,又以职业培训为特色,因此,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便显得“先天不足”,如果再不注意“后天调养”,那么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就难免“缺乏维生素”。所以高职学院应提供给学生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心灵,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良好沟通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国的高职学院可以借鉴国外的许多良好经验。例如,美国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其要求也不尽相同;日本通识教育经验之一是重视学生在课程选择上的自主性,提供各科目的任课教师、授课计划、成绩考核方式等,供学生参考。
由于高职学院是以培训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主的学校,因此,除了主要课程应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外,其他的公共课和基础课的授课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必修课、选修课、讲座课、参观实践课、演讲发表、自习写心得等。学院不仅可以举办知名人士的讲座,而且还可以举办身边的好人好事讲座等,这样可以通过名人效应和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使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知道什么是幸福,进而关心他人,认识到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上参观实践课、演讲发表课等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和谐相处等。为了配合文化素质教育,学院还可以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如读书学习型社团、社会实践型社团和有一技之长型社团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又充实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减少了他们无所事事的烦恼。同时更重要的是,还在他们中间传播着“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换来自己的衣食”“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正能量。这些做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关键能力”的理论相符合。“学习如何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习如何学习(learning to learn);学习如何做事(learning to do);学习如何自处(learning to be);学习如何与人相处(learning to livewith);学习如何日新月异(learning to change)。”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厉以宁每次在给新生上第一堂课时都会问道:你到北大来是要学什么?很多人说我是来学知识的,他说不对;也有人说是来学方法的,他也说不对。当没有学生能答对时,他就说:你是来开阔视野的。教育首先应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文明的视野,让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让他看到古往今来人类走过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让他打开视野,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才是首要目标,然后才是教授知识和方法。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高职学生能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将成为长期制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谭秀森主编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2]王森勋主编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5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对如何进行实验操作自然不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演示实验时,要做到现象鲜明,操作规范。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所以在演示实验中,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让学生不仅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也学会注意操作,并充分模仿和思考。
3.保证成功,现象鲜明
这是演示实验最重要的要求。如果走过场的实验,则演示实验的所有目的都达不到。要保证实验成功,教师做好充分准备是关键。上课前应预做实验,用以检查药品的性能、装置的可靠性。对药品的浓度、用量、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所需的时间,成功的关键等诸方面都做到心中有数。实验现象应使最后一排学生清晰观察为宜。对不够鲜明的现象,可以采取辅助观察手段,如让颜色浅淡的火焰、引燃纸屑、对溶液、沉淀、火焰等的颜色的观察,衬以白色或黑色背景;对现象变化细微的实验,利用与投影仪使用进行实验的方法等等。
4.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演示实验在教学中一般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某些化学知识提供化学事实和思维表象为目的。观察到的诸多现象只有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思维活动而认识物质,或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甚至理论。这个过程需教师认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教师的实验操作、板书、生动的讲述、师生的讨论等方式的协同配合来调动学生认真观察、主动思维、实现知识的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等都得到发展。 转贴于
5.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案例:在细铁丝燃烧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细致观察,然后提出以下问题:①本实验需要研究观察什么?怎样观察?②铁丝是什么颜色?③反应时观察到什么现象?④反应结束后产物形状、颜色是什么?⑤火柴的作用是什么?⑥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而在纯氧中却能?为使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在没有出示以上问题时就让学生自由观察。待观察一段时间后,老师再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肯定有部分学生观察方法不当,老师可指导学生重新观察,这样做一定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观察中,要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让学生按部就班。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6.应重视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是对课堂演示实验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化学,知道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课本中有许多为学生准备的家庭小实验,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帮助或指导学生去做。这样,不仅让学生验证了所学的知识,细心的学生往往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
篇6
1.2 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趣味实验的设计常有以下两种途径:(1)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2)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
1.3 揭示化学之美,巩固学习兴趣,寓美于教。以化学所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不少化学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氨气急剧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铝热剂的反应火光四射,犹如钢花四溅……这些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2.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参与的本领 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参与的本领。
2.1 指导学生阅读。不会阅读,就不善于思考,就不能顺利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做到: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给学生一个“非看书不可,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方法。
2.2 启发学生思考。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中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等。
2.3 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2.4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如对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平衡状态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平衡的一般原理。
3. 加强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业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另一方面,要重视实验习题的教学。因为实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实施,最后形成结论等几个阶段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的意识更强烈。更能有效地使他们的智力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篇7
化学知识包括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知识的一般学习过程可以概括为“感知加工形成联系、整合应用”五个阶段。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已有的化学知识很少,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习的过程,弄清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各化学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概念、理论的关键词、化学用语的含义并加以运用,找寻其中的一般规律,潜移默化之间形成对化学知识的迁移。
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通过探究实验的感知、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得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通过化学反应实质的微观分析,得出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引导学生分析推断出元素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等。学生不但知道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而且知道为什么不变,更进一步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后面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释一些如“点石能否成金”这样的实际化学问题,也就轻而易举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清晰的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并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增强学生化学知识的迁移意识。
二、重视化学知识的复习,培养化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迁移”总以原有认知为前提,是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不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缺乏知识转换的场所和条件。为此,就必须切实加强化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坚持所学知识的建构,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网络;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同时,这个认知结构中所储存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孤立的,而是经过转换的一般性、概括性的观念结构;不再是陈述性的知识而是程序性的知识;不再是封闭性的知识个体而是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知识结构。
三、重视化学习题的情境转换,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篇8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重点在于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元素渗透于教学工作当中,便成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针对上述需求,教师可通过与相关情境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拉近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进行日常应用文写作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情境设想,并在此情境氛围下进行写作练习。
以“求职信”的写作训练为例,教师可通过情境演练的方式与生活中常见的求职情境相结合,指导学生在模拟求职的情况下自主写出相关的求职应用文。首先,教师可在课堂中扮演面试官的角色,通过设置出不同的职位、职场身份,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所需应聘的职位,分别写出相应的求职信件。随后,由教师对学生呈交的模拟求职信一一进行评估,最后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筛选出在遣词造句、文章构造等方面相对优秀的文章,作为聘用人选。以这一方式进行写作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对生活中各种常见情境因素进行巧妙提取,并将其作为切入点,以强化生活化氛围的营造效果。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主张教学中注重认知、体验、与生活的统一,强调教学将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就能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和实践。
1.从封闭式教学走向开放式教学。进中职以来,笔者在老教师经验丰富的基础上不断地借鉴和实践,打破魍车氖诳文J剑采用演讲赛、辩论赛、话剧表演、课本剧表演、小组合作讨论、“我来做小课题”、“今天我来当老师”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样式,灵活地调动学生来参与课堂,而不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式”为主的课堂模式。实施两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焕发出热情,很乐意学语文,语文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2.从讲授型教学走向交际型教学。讲授型教学注重师生对接,由师把知识传导给学生,是一种单向的交流方式;而交际型教学侧重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把口语表达和口语交际放在了首位。语文课堂除了讲授教材,还要适当引进一些课外素材,笔者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求职专题”活动,通过讲一些职场就业的故事或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求职面试的录像,如电视节目《绝对挑战》《职来职往》《鲁豫有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了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职场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从宏观来说,语文学科整体是一套动态渐进、开放包容的教学体系,这是由其学科属性所决定的。在教学实践中,中职学生对于教材常常感到不能解渴,所以教材本身就不应成为教学的全部,也不该贯穿课堂的始终。对此,教师必须紧密依托现实生活,不断开发拓展教材,激发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切身体验,进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教学内容,持续推进目标创新。
试以讲授现代文为例,使用语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会使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改变。特别是语文教师要改变思维定势,把文章本身作为授课载体和媒介,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便可以引领学生自主观察、亲身体味所在环境,引导他们酝酿感情、整理语言,进而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相互贯通;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只需要在巩固预习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互动,尽可能地让他们自主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构建;在课后练习阶段,教师可以布置相对灵活、不同形式的作业训练,抑或可以组织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来检验学习效果,力求趣味多样、不拘一格。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只有这样,学生领会掌握的学习内容才更扎实,才能够运用自如。
篇9
一、产生的原因
小儿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脂血症。研究结果表明小儿时期高脂血症以此为多。
(一)心血管疾病阳性家族史:家族中有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史。治疗起来较为困难。
(二)药物所致(糖皮质激素等)
(三)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等。
(四)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脂代谢异常:缺乏科学、合理的饮食;过多的摄入“三高”食品。
(五)缺乏锻炼,运动量的严重不足,使血液中的脂质逐渐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导致肥胖和超重。儿童肥胖是成人肥胖的高危因素,肥胖与高脂血症等疾病密切相关。
二、造成的危害
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纟纟比高脂血症最重要的也是直接的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对身体造成隐匿、逐渐、进行性、全身性和器质性的损害。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儿童期患病,成人期发病的结果。
三、预防措施
“多动、少吃”,即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预防控制儿童少年高脂血症发病的关键措施。提倡小儿高血脂的个体方案和高危人群策略,积极的治疗只针对那些很可能在成年期发生冠心病的高血脂儿童。
儿童患高脂血症在早期还可以逆转,但进入后期往往就难以逆转了。研究表明,动脉硬化的早期阶段在10岁左右出现,此时孩子的血液中就存在着高胆固醇水平。如果在儿童期至青年期,使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下降25%,那么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生率就可以减少一半。因此,做好预防尤为重要。
(一)以饮食干预为主
儿童血脂水平与饮食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调整饮食可降低高血脂患儿的血脂水平。饮食干预是基础,对儿童患者还可能是最佳选择。饮食干预原则:广谱食物,以达到均衡营养;充足的热卡以保证生长和发育,并维持理想体重。目前已经有学者提出,对于儿童高血脂的防治,除了控制总热量以外,还应该重视脂肪在膳食中所占的比例,应选择低脂,尤其是低饱和脂肪酸和低胆固醇的饮食,建议饱和脂肪酸供应的能量应少于总热量的10%,每天食入的胆固醇应少于300mg。
(二)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是预防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重要手段。
相关实验显示睡眠不足可能降低人体葡萄糖耐受性、减少瘦体素分泌、增加饥饿素分泌,使人容易感到饥饿、食量增加,同时也会升高精神压力,减少从事体能活动的动机,间接造成脂肪代谢异常和肥胖。
(三)不可滥用降脂药物
药物治疗的适应症是:10岁以上的儿童,饮食治疗6个月-1年无效,LDL-C 190mg/dl,或者LDL-C≥160mg/dl并伴有:(1)确切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55岁以前);(2)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且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四)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
对于继发性高血脂首先是积极预防原发病的发生,如已发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
篇10
同事开设了一节《酯 油脂》的教学研讨课。在评课环节,大家对乙酸乙酯中“酯”字的读音产生了争议:念“zhǐ”还是“zhī”?笔者翻出了商务印书馆发行、2013年修订的第六版《新华字典》,确认应念“zhǐ”。虽然平息了争论,却惊讶地发现对“酯”的释义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酸分子中能电离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新华字典》是从酯的生成机理角度进行释义,但从化学专业角度看,这一释义值得商榷。
现代化学通过同位素示踪法,对酯化反应的机理已达成了共识:“羧酸分子里的羟基与醇分子里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所以建议“酯”字的释义修改成“酸分子中的羟基(-OH)被烃氧基(RO-)取代而成的化合物(RCO-OR)”。根据新华字典的释义,RCOO-H的氢原子被烃基(R-)取代的产物是RCOO-R,但这只是“形似神不似”。
笔者突然来了兴致,上述例子仅仅是个案吗?是否还存在类似的错误?于是翻找与化学有关的字词,将值得商榷的释义整理如下。
2 对部分字词释义的商榷
氨:“是一种无色而有剧臭的气体(第4页)”。
化学中认为氨气是“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虽然“刺激性”和“臭味”都会令人不快,但产生的人体感受却不尽相同。“刺激性”气体会对呼吸器官或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而让人呼吸困难、咳嗽。氨气“会对眼及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眼结膜、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发生喉头水肿及肺水肿,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所以,氨是一种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淀粉:“一种不溶于水、很微小的颗粒(第99页)”。
如果淀粉不溶于水,那淀粉溶液(化学上用于检验碘单质)该如何配制呢?高中化学教材选修第三册(1995年10月第二版)第94页提到“淀粉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物质,它不溶于冷水,在热水里淀粉颗粒会膨胀破裂,有一部分淀粉会溶解在水里,另一部分悬浮在水里,形成胶状淀粉糊”。
所以,淀粉是很微小的颗粒,不溶于冷水,但部分可溶于热水。
酸酐:“是含氧的无机或有机酸缩水而成的氧化物(第146页)”。
酸酐分为无机酸酸酐和有机酸酸酐两种。
无机酸酸酐是指无机含氧酸脱水后生成的氧化物。如SO3是H2SO4脱水后生成的氧化物,又被称作是H2SO4的酸酐。
有机物酸酐是羧酸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缩合而产生的有机物。如两分子的乙酸分子脱水生成的乙酸酐(CH3CO)2O,从组成上看它就不属于氧化物。
建议修改为:“无机含氧酸脱水后生成的氧化物或者有机羧酸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缩合而生成的有机物,称为酸酐”。
另外,某些有机酸分子缩水后生成的氧化物,却不是酸酐,如甲酸(HCOOH)分子内脱水生成CO,但CO却不是HCOOH的酸酐。
焓:“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含的全部热能(第178页)”。
焓没有确切的物理意义。热力学上把压强和体积的积与内能的和定义为焓,即HU + PV。所以不能把它误解为物质所含的热能。
碱:“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电离而生成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第225页)”
众所周知,碱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卤:“制盐时剩下的黑色汁液,是氯化镁、硫酸镁、溴化镁及氯化钠的混合物,味苦有毒,供制豆腐用(第316页)。”
认为卤水有毒,是受了一些文学作品的的影响。如影片《白毛女》中白毛女的父亲杨白劳就是喝卤水自尽的。但卤水有毒吗?据百度百科介绍:“大量口服或误服,也可以导致严重中毒。盐卤对皮肤及口腔、食管、胃粘膜腐蚀作用很强烈,口服后即出现胃部烧灼感、恶心呕吐、口干、痉挛性腹痛、腹胀、腹泻,可伴有头晕、头痛、皮肤出疹等,……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呼吸麻痹和休克,以致循环衰竭而死亡。”所以卤水中毒,是因为过量摄入后的生理性反应,而卤水自身的毒性。生理性中毒,与摄入量有关,如短时间内过量摄入水会引起“水中毒”,但我们不会说水有毒。
炔:“有机化学中分子式可以用CnH2n-2表示的一系列化合物(第417页)”。
有机化学是根据有机物定结构――官能团,而非分子式对物质进行分类,因为有机物存在复杂的同分异构现象。满足释义中CnH2n-2的可以是炔烃,也可以是二烯烃,如丁二烯分子式是C4H6。
所以,炔烃是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烃。
类似的错误还出现在《新华字典》第522页的“烯”字的释义中,也应作相应的修改“烯烃是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
3 小结
新华字典是中国最畅销的字典,销量超过3亿册,在字词的读音、字形及释义上有很高的权威性。对于非专业的科技工作者而言,《新华字典》是一条极其重要的了解科技名词的途径。所以《新华字典》对专业性较强的字词的编辑应追求极其的仔细和严谨,让每一释义都能承担起科学普及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新华字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年5月第9版
[2]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第5版
篇11
1.名称特征化:此策略即根据不等式性质特征而给该性质命名。通过对于各不等式冠以体现其特征的名称,才能更好的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弥补学生记忆力欠佳、有意注意目标不明的不足。冠名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也有利于学生的联想应用,使学生学得较轻松。
2.导入形象化:此策略即用具体形象表述不等关系,使性质内容从具体的物质的关系中抽象出来。逻辑思维能力较低的学生,通过形象化的直觉效果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其对于不等式性质的认知自觉自然,在其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3.语言自然化: 此策略即用学生日常用语来表述不等式性质。数学知识的呈现与表达方式主要有自然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数学基础差的学生习惯于自然语言、图形语言,而对于符号语言却难以理解、且不能运用其表达自己的思路。此策略解决了学生对于符号语言在表达、理解、应用上的困难。
4.理解生活化: 此策略即运用学生有生活体验的事例诠释不等式性质。数学本身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由于符号语言表达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感觉枯燥,而贴近生活的事例把抽象的数学化了的知识还原,对于加深理解、掌握知识中思想内涵,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是很有帮助的。
5.表达解决数学化:不等式性质教学的目的是学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为今后证明不等式、解不等式的学习奠定技能上和理论上的基础。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其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所以,最终要使学生学会运用符号语言对不等式进行证明,学会运用符号语言进行分析、推理。
不等式性质教学的五化策略的具体运用:
例1,不等式性质2(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名称特征化:传递性。
导入形象化:(如下图),三个圆柱的体积依次为a、b、c,学生观察发现a>b,b>c,直觉告诉学生a>c。
语言自然化:第一量大于第二量,第二量大于第三量,则第一量大于第三量。
理解生活化:一块三角板重量大于一课本重量,课本重量大于一支粉笔重量,一块三角板重量一定大于一支粉笔重量等等。
问题解决数学化:
a>b
a-b>0(1)
b>c
b-c>0(2)
由于两个正数的和还是正数,得a-b+b-c>0
a-c>0
即 a>c
“两个正数的和还是正数,得 a-b+b-c>0”,学生想不到,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提问,为什么会想到将a-b与b-c相加?学生一般回答不出,这里老师要重点讲解。
例2,不等式性质3(可加性):如果a>b,那么a+c>b+c
名称特征化:可加性。
导入形象化:(如下图),三个圆柱的体积依次为a、b、c,学生观察发现a>b,直觉告诉学生a+c>b+c
语言自然化: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
理解生活化:我的工资比你的工资高,老板同时给我们加一样的薪,加薪后我的工资还是比你的工资高。
问题解决数学化:
a>b
a-b>0
a+c-b-c>0(怎么会想到加C再减C,必须给学生分析清楚)
即 a+c>b+c
这种证法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或运用作差比较法:
(a+c)-(b+c)= a-b
a>b
a-b>0
(a+c)-(b+c)>0
即a+c>b+c
这种证明在于引导学生联想,巩固与运用作差比较法。
例3,不等式性质3之推论:如果a>b;c>d,那么a+c>b+d。
名称特征化:同向可加性。
导入形象化:(如下图),四个矩形的面积依次为a、b、c,d,学生观察发现a>b,c>d,直觉告诉学生a+c>b+d。
语言自然化:两个同向不等式两边分别相加,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
理解生活化:我的工资比你的工资高,老板同时给我们加薪,给我加的薪比给你加的薪多,加薪后我的工资还是比你的工资高。
问题解决数学化:
a>b
a-b>0
c>d
c-d>0
( a-b )+(c-d)>0(两个正数的和还是正数)
即 a+c>b+d
例4,不等式 性质4(可积性):(1)如果a>b,且c>0,则ac>bc;(2)如果a>b,且c<0,则ac<bc。
名称特征化:可积性。
语言自然化: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反向。
理解生活化:(1)一台某型号电脑的价钱比一辆自行车的价钱多,5台电脑的价钱显然比5辆自行车的价钱多。(2)某企业员工甲比乙每月的奖金多,由于甲乙在生产中出了事故,依规定甲乙都将受到从工资中扣出月资金两倍工资的处罚。显然,甲受罚扣出的工资比乙受罚扣出的工资多。
问题解决数学化:
(1) a>b
a-b>0
c>0(怎么会想到(a-b)c,必须给学生分析清楚思路是怎样形成的)
(a-b)c>0
即ac>bc
(2) a>b
a-b>0
c<0
(a-b)c<0
即ac<bc
例 5,证明不等式:>(其中a、b、m均为正数且a>b)
导入形象化:在一杯糖水中添加糠后,所得糖水一定比原糖水更甜。这个事例对于学生来说是显然的。
语言自然化:分式的分子分母加上同一个数,所得分式一定大于原分式。
理解生活化:在一杯糖水中添加糠后,所得糖水一定比原糖水更甜。
问题解决数学化:
证明:-==>0
>
篇12
上好第一节化学课是非常关键的,为此我特别设计了几个趣味实验:上课前可在白纸上用酚酞试液写好“我爱化学”四个大字,使其晾干。上课时,先向学生出示白纸,然后再向纸上喷洒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纸上就会出现红色的字迹。这时可适时引导:红色的字是哪来的呢?等学完初中化学后,你就能作出正确的解释。紧接着演示“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变红葡萄酒——变白兰地——变牛奶”等趣味实验。这样就可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接下来的化学课,我不断利用化学实验的巧设计,引导学生喜欢化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如在讲燃烧的条件时,我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燃烧的条件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我把这部分的内容作了这样的设计:
①白磷和红磷是不是可燃物?②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而红磷没有?③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而水中的白磷没有?通过这三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演示三个对比实验:①蘸酒精的棉花用火一点就燃,而蘸水的棉花用火很难点燃;②用火柴能将纸点燃,而用火柴不能将煤点燃;③一支燃烧的蜡烛用烧杯罩住后很快熄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据此说出自己寻找到的问题,比比谁找到的问题多,比比谁发现的问题最有思考价值。
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不少学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蘸水的棉花等水蒸发完后能燃烧吗?将煤浇上酒精后能用火柴点燃吗?将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再沿烧杯壁倒入过氧化氢溶液,蜡烛会燃烧得很剧烈吗?将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碳酸钠的烧杯中,再沿烧杯壁倒入稀盐酸,蜡烛会熄灭吗?液化气灶、煤炉为什么留有通风孔?……在创设实验情境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逐渐领会、获得顿悟,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发展了自身的创造力。
二、自制教具,改进传统实验
我深入研究教材中某些实验的缺陷,自制教具,以此作为创新实验设计的切入点,激发了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兴趣。 转贴于
例如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方法是:在锥形瓶底铺上沙子,用玻璃棒引燃在锥形瓶中的白磷,同时塞紧瓶塞(或塞紧瓶塞后用放大镜引燃)。观察现象,冷却至室温后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对于此实验,有以下不足之处:用玻璃棒引燃白磷,在第一次称量后,还要把已经封好的橡皮塞重新打开,这样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反应前后瓶内的物质没有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而且会使少量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若用放大镜聚光加热,如果没有阳光,也无法完成该实验;在锥形瓶底铺沙子,白磷必须放在沙子中间,白磷如果太小,现象不明显,太大则在燃烧时会熔化,易炸裂瓶底或因气体膨胀而弹出橡皮塞,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针对本实验的不足,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改进教具,用燃烧匙代替细沙,用带燃烧匙和导管的双孔橡皮塞代替单孔橡皮塞,在导管上端系一气球, 用红外线灯泡照射约10秒左右,使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作如上改进,使锥形瓶内的物质与外界没有发生物质交换,装置始终密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使实验更有说服力;用红外线灯泡照射加热,克服了阳光的限制,使操作更方便;用燃烧匙代替细沙,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在瓶口系上气球会避免因气体膨胀而弹出橡皮塞,使实验更安全。通过这一改进,不仅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质量守恒的实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体会到了自制教具的成就感,从中尝到了创新的喜悦。
篇13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按照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职学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课、文化课主体积极性的调动,而且有利于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中职生能尽早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现实差异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来,笔者了解了部分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就业后的现实境况,发现学生的职业规划在自我认识、目标定位、具体行动计划等方面都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造成原来的规划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目标定位过高,职业发展期望值不现实
笔者在对我校2005~2010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中发现,几乎80%的学生自我评价都很高,职业发展目标几乎都是“店长”、“老板”等,很少有“营业员”、“推销员”之类普通岗位。比如:有的同学表示两年之内要做药店店长,年薪5万元以上;五年之内自己要开一家药店,年收入100万元以上。而我们的学生毕业后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学生基本都是普通的员工,收入也基本维持生计。这表明我们的同学虽然考虑了职业生涯规划,但目标不科学,不现实,一句话,就是好高骛远,太理想化。
(二)规划目标不确定,盲目从众
由于我校中职学生年龄大都在15~16岁之间,年龄偏小,社会阅历少,多数学生职业生涯理念模糊,实际上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很难确定自己人生的目标,出现自我价值迷失现象。部分学生只能确定自己的择业范围,多数同学对自己的定位还在观望之中。甚至有部分学生照搬他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将此定为自己人生发展的轨迹。这样的规划肯定与现实存在很大差距。
(三)学生自我分析存在偏差,缺乏对社会现实的认知
古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笔者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中发现,学生在自我分析环节存在偏差:有的学生没有对自己进行优劣势分析,大多数学生只是进行优势分析,而没有劣势分析,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劣势,因而也就无法给自己做出准确定位,往往毕业后找到的工作是自己最不擅长的或与性格不适应的。同时,我们的学生又是象牙塔里的学子,加上年龄偏小,很少真正接触过社会,缺乏对行业、职位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详细了解,体验不到真实的职业环境。这种既不够“知己”又不“知彼”的规划肯定与现实存在很大偏差。
(四)规划的具体行动计划脱离实际,欲速则不达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职业规划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就是落实具体行动计划了。然而笔者在对部分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中发现:部分学生规划的具体措施过于简单化、理想化,比如:有些学生想一味追求速成,一年级就想学好各门专业课程,二年级就想考取各种资格证,甚至有些学生规划毕业后3年就要考取“高级药剂师证”,这种脱离实际的计划是很难实现的,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三、解决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现实差异的对策
中职学校如何让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帮助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一)正确认识自我,认准职业期望值
中职生要在社会上寻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首先就要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任务
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性格要求。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所创的职业性向测试,把个性类型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六种类型。通过类似的职业性向测试,学生能够更好的实现个性与职业之间的匹配。
2、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兴趣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能调动整个人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反之则不会取得好效果。现实中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常提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求职者的兴趣爱好”。其目的就是明确求职者是否具有与所求职位相匹配的兴趣,在他们看来兴趣是持续完成工作的动力之一。
3、认识自己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目前有不少用人单位反应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用处不大,那么校方和学生怎样尽可能缩短专业知识与职业知识之间的差距呢?具体做法有: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的需求;校方可以提供各种咨询、讲座,或者邀请已工作了的学生来和在校学生互动,讲清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当中如何发挥、知识转化能力如何培养等。
人类的能力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一个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占优势,而在另一方面则是劣势。因此,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确定不同的职业类型后,还应根据自己所能达到或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确定相吻合的职业层次,只有这样才能使能力与职业的吻合具体化。
(二)明确职业定位,确定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下一步就要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职业生涯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目标不确定,经常忽左忽右摇摆不定的话,则必然导致职业生涯之路不规则,出现的断裂或失败。比如:我校有些中职学生职业定位不明确,只笼统定位为“一线员工”,没有确定是什么具体岗位,结果出现规划目标混乱,工作后典型的表现就是频繁更换工作,而各种工作之间缺乏紧密联系,使职业生涯始终在低层次徘徊。因此,我们必须确定一个可行的、可信的、可控的、可界定的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是关键,应辅以各项措施,以确保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呢?
第一步:确定什么时间要达到什么标准目标。比如:有些中职学生在确定药剂专业后第一步就明确一年级的目标就是学好药剂基础知识,各科成绩达到80分以上。这说明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会使职业生涯规划陷于空谈而导致失败。
第二步:确定达到目标的具体途径和策略。比如:你想通过认真听课、多做练习、课后强化复习等途径来提高学习成绩,或者采取参加学校各种社团组织、竞选班团干、企业联谊等策略来构建你的人际关系网。
第三步:制定具体客观的、可行的、针对性强的措施。各项措施可以按近细远粗的思路安排。近期措施是要马上落实、立即执行的,必须是可操作性、有指标、易量化的。在选择近期目标措施时,应以自身条件与近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为依据,体现出极强的针对性。
四、结束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学生行之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缩短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就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