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引 言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含义主要是指个体工商业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同胞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等。只有正确理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才能依据其特点制定出满足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需的法律保障机制,它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法律机制建设的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与我国公有制经济形成了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所需的制度基础在建设上存在着不少的障碍,其中法律保障机制是影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从法律制度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进行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对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2 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法律机制的制约
尽管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目前在某些具体的制度上还存在很多缺陷,这些制度上的缺陷会直接影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法律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税法上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差别待遇。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系民生和维持社会稳定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现行税法机制中,非公有制经济常常无法享受到与公有制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各种税收上面的优惠,而且在税法的制定和修订中也经常忽视非公有制经济的特殊需求,这种差别化的待遇直接导致非公有制经济税负的不公平。例如在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方面,这种税负上的不公平机制必将影响未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是我国法律部门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2)金融立法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支持。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如果离开了金融方面的有效支持,经济是不可能正常发展的。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是以银行为主导,证券市场不成熟,金融资源配置低下。金融体系的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头号问题,而且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改革现有金融机制,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率。这样才能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制度环境。
3 完善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法律保障机制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法制建设是符合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要求。而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法律机制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形式,它能够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平台和制度环境。因此,完善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已经成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未来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机制。税收是国家用来调节经济的有力手段,也是影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税法部门在制定税收制度时,必须要考虑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这样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对非公有制企业而言,所谓科学合理的税收机制,就是有利于减轻其企业发展的负担,并能促进其企业的发展。税法部门应该要为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良好的税收环境,科学合理地对非公有制企业征收税款,并且让非公有制企业享有公平的税收待遇。此外,税收部门应该要以切实减轻非公有制企业负担为目的,在加强对税收监管的同时,还要通过合理的途径扩大税收的来源,降低税收比率,从而在总量上减轻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负担,特别是对那种创新型、成长型非公有制企业,应该在税费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优惠政策,使其能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篇2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通过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组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以资本为纽带,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
鼓励外省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到本市创办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参与本市企业资产重组,所涉及户口、子女就读、公用配套等问题,由公安、教育、建设等部门按有关鼓励政策予以解决。同时,支持本市非公有制企业到外省市投资,开拓市场。
二、实行规范一致的经营范围
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外,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范围与其他不同所有制企业一样不受限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和经营高科技、农业产业化、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大中型企业生产配套等项目。
对须经资质评定才能进入的行业,市有关部门要按照同等标准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进行资质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不得变相限制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范围。
除国家法律、法规或本市地方性法规、规章明文规定的外,本市任何部门不得专门针对非公有制企业设定专项审批或者许可,并将其作为登记发照的前置条件。
对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市地方性法规规定的审批事项,要根据实际情况,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对本市设定的审批事项,要进行梳理,凡不符合本文精神的应予以取消。
三、畅通融资渠道,公平税费负担
银行要在严格按照《商业银行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发放贷款的同时,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并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有信用的非公有制企业。
除公司制之外的合伙企业、私营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可凭营业执照正本到银行开设帐户。对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银行给予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及其它便捷的结算业务。
积极探索建立贷款担保机构,为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服务。
市有关部门要以产业导向为主要标准,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取消所有制差别待遇。
完善税收征管方式,允许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领取和使用增值税发票。
规范收费项目,统一收费标准,公开收费程序,坚决制止对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企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企业对“三乱”有权抵制,并可向有关部门举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四、鼓励参与公有制经济的结构调整
市和区、县有关部门要结合产业、行业特点,制定具体规划,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调整。
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公有制经济的调整,可以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改变产权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租赁、承包、托管等改变经营权的方式进行。
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公有制经济的调整,涉及资产抵扣、税收征收、产权交易费用、收益处理等方面的政策,按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按照市劳动、财税部门的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鼓励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持有效下岗证明的本市下岗人员,可申办个体工商户或非公有制企业,并可依法担任该企业的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其与原企业的劳动关系,按本市有关规定执行。按照市劳动、财税部门的规定,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五、鼓励参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鼓励和支持出国留学人员、具有一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以及其他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本市创办或联办高科技企业、企业集团以及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与大专院校、研究院所联合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促进科技进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非公有制企业或个人可将其拥有的专利、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通过评估后作价投资。
非公有制企业在承担科研项目、申请科研成果鉴定、参与政府评奖、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与公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非公有制企业在获得科技贷款和技术改造项目贷款、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取得财政税收支持、开展进出口业务、引进人才等方面,与公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六、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引导
各区、县要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纳入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市有关部门要研究落实个体工商户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车辆牌照发放、进出口经营权、出国审批、人事档案管理、住房公积金缴纳、职称评定等事项,更好地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服务。
工商联要进一步加强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和人士的联系,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管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要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新闻单位要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自觉执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遵守市场规则,依法纳税,公平竞争。同时,要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营者的素质。
篇3
1. 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
中国30年经济改革的主线是改革国有经济,而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课题。改革30年来,尽管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仍然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有企业的比重仍比较大。二是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没有完全退出,目前仍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存在于竞争性领域。三是地方政府办企业太多,对国企的定位不明确。四是国有企业自身存在的体制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产权不清与运行机制滞后。五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其他一些问题也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如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
2.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深层次问题入手”,深化改革,具体来讲:
第一,对国有企业改革有正确的认识。国有企业改革实质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不承担“特殊职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产权制度改革,让这些不承担“特殊职能”的国有企业全部退出;二是对于承担“特殊职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进行管理制度改革,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整合企业资源、发挥企业潜能、改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国有企业更好地承担政府所赋予的“特殊职能”。
第二,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政府应对国有企业行使所有权并获得相应的收益,但对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实现效果看,管理不足和管理过度都是造成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当然,加强国企管理并不意味着回到过去那种统得过死的状态,而是要改变管理的模式和方式,强化宏观监控和政策引导。
第三,把国有企业改革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其它经济形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要把非公有制企业的机制优势与国有企业的资产优势相结合,把非公有制企业并购国有企业视为盘活国有资产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引导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联合,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既盘活国有资产,提高其使用效率,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就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而以纯粹的公有制经济为基础,是很难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即便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也很难发挥对资源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这就涉及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家经济的主题是一种客观趋势。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成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重要组成部分。
1. 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但就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来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
第一,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公平。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制度供给上,总会倾向于公有制经济,而对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的最突出特点就是非系统性的、次国民待遇问题,从而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第二,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存在的许多局限性。一是产权单一,不清晰,主要以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即使注册为股份制的企业也有的以家属成员挂名注册,产权没有真正社会化;二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家族化现象严重;三是没有自己的企业家队伍;四是短期行为严重;五是缺乏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很多企业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的文化,甚至模仿计划经济下的企业文化,缺乏非公有制企业文化的特点。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技术创新不足。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创新能力差等问题,造成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乏,直接影响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情况看要加快其二次创业的步伐,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树立与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一方面,认识到经济增长点不是一种产业而是一种经济制度,是通过制度创新来培育新的经济成分。另一方面,树立“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过去我们防止化公为私,这是对的。但还有问题的另一方面,即私有制的产物也可以变为公有制。对于国家而言,这也是一种资本经营,有利于做大公有资本。
第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上档次、上规模。要在增加其数量的同时,引导其开展创新活动。一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培养自己的企业家,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克服短期行为;四是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五是重视发展战略研究,搞好发展规划,克服短期行为。
第三,规范政府行为,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政府明确其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理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发挥政府服务、引导、协调、监督的职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二是规范政府行为纠正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减少企业负担,支持非公有制发展;三是在政治上要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一视同仁,提供二者平等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篇4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经济发展就是充分调动和利用其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经济活力,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积极性,其作用表现为:一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具有相对分散、规模小、易吸纳劳动力的特点,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三是非公有制经济有助于调动多种积极性。由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特点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形式,所以能够充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四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经营、管理人才。五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机制最接近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中体现得最充分,因而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据统计,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0%,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已超过60%,提供的税收占全部税收的73.1%,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大量创新型科技企业都是民营中小企业,涌现出华为、海尔等一批技术创新走在行业前列的民营企业,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的税收增长是最快的,税收贡献超过50%。
二、应准确认识把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联系
第一、在我国当前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无论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多方面需要的都应该提倡鼓励。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只发展某一种所有制经济,排斥另一种所有制经济。既不能搞单一公有制,也不能否定公有制为主体,搞私有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第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出现从根本上讲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高度适应。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建立公有制、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趋势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它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点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我们既然已经是社会主义,那就必须坚持公有制,决不能搞私有化。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在这方面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如果取消或动摇公有制主体地位、实行私有化,那就没有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了公有制这个根基,社会主义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十五大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1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为我们坚持、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和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指明了方向。尤其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探索和改革,都是以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任何否定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因此,在坚持公有制和公有制主体问题上我们必须做到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第三、必须充分估计和正确看待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地位。应该指出的是,从本质讲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经济,在现阶段我们之所以还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因为我国生产力落后,还需要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还需要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的积极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最终是要彻底消灭私有制的。我们今天利用私有制,发展生产力,是为最终消灭私有制创造物质条件。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三、当前应如何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两重性,做到支持和引导相统一。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和引导问题上,现在有一种倾向,对非公有制经济只讲鼓励、支持,而不讲引导,这是不全面的。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和支持它们发展;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基础是私有制,存在雇佣和剥削关系,这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有矛盾的,因而必须加以引导,以便使它的发展能够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如果只讲鼓励、支持,忽视引导,会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同社会主义的矛盾激化,从而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篇5
在产业结构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只能在国有企业垄断的产业和部门以外的产业和部门存在和发展。这形成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完整的畸形的产业结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一些部门分布。1998年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约占四分之一,其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分别是,第一产业1.32﹪﹑第二产业47.8﹪﹑第三产业50.84﹪。在这些产业和部门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分布与国有经济的分布有很大不同。在我国加入WTO后,由于没有了非关税保护﹑大大降低了关税税率﹑给予外国企业以国民待遇,在我国处于弱势的部门,例如,农业﹑汽车业﹑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电信业等,我国企业将面临外国企业的强大竞争。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很低,所以它受的冲击可以不计。(关于农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一般都认为农业是集体所有制的,实际上,除土地外其他农业生产资料都是农民自己所有的,究竟如何认定农业经济的所有制这里不谈)。而在我国居弱势的其他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受外国企业和产品的冲击比国有企业小得多,而在那些由国有企业垄断的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则完全不受冲击,这自然是指直接冲击,间接冲击多少还是有的。在我国处于强势的部门,如纺织业等劳动密集部门﹑家用电器制造业部门﹑商业和餐饮业部门﹑建筑业﹑各种非金融服务业部门等等,正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多的部门,它们受到的冲击较小。相反,在加入WTO后,外国的市场对我国的产品也更加开放了,那些我国具有强势的部门将可扩大出口,获得进一步发展,由此非公有制经济也将获益。而且,在与有些国家的协议中就明确规定在从该国的农产品进口贸易中我国国有进口企业的进口额将逐渐降至50﹪,也就是说非公有制企业不仅可从事农产品进口,而且其进口额应占到一半。因此,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使得它受到加入WTO的不利影响较小,而得到的好处则更多。这只是概括而言。实际上,当然还得按部门仔细地分析。例如,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方面,在非金融服务业的有些中介服务业,如独立的律师﹑会计师服务业,在部分涉外业务上非公有制经济也会受到较大冲击。
在规模结构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很小,大企业很少,规模大有利于经营的一些部门,在与国外大企业有竞争的部门中,非公有制经济确实处在不利地位,例如,在零售业方面,外国的一些很有实力的大型商店﹑超级市场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的商业,包括非公有制商业,构成了威胁,我国的非公有制商业规模很小,直接与其抗衡是很困难的。但是,非公有制商业正因为其规模小,可以广泛分布,灵活经营,外国大型商业企业不可能取代它们。
在技术结构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技术水平低是其很大的弱点,在那些技术水平有决定影响的部门,如制造业部门﹑新经济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在与外国企业竞争中往往也处于不利地位。
总之,如果说我国加入WTO,在利弊权衡上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的话,那么,与国有经济相比,对非公有制经济来说利更大,弊更小。
二﹑非公有制经济如何应对加入WTO面临的形势﹖
那么,非公有制经济如何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形势呢﹖这里提出几点。
第一,扬长避短,有进有退
不同的非公有制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是,产权明晰,机制灵活﹑机动性强,决策快,利益的激励和约束强,短处是许多企业的规模太小﹑实力弱﹑技术落后﹑管理差﹑信息不灵。如上所述。而在不同产业和部门,它又有其强势和弱势。在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形势时必须扬长避短,有进有退,主动地进行结构调整。
在产业结构方面,应主动退出没有竞争力的部门,或者调整经营的方向。如果是生产汽车的话,在加入WTO后,那些不具经济规模的众多小的汽车厂继续生产汽车必定会遭淘汰,它们不应存侥幸心理,继续生产,而应及早退出,或转产其他产品。在那些具有优势的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应乘机发展,有能力的企业应努力扩大国外市场,目前国有经济正在对其布局从战略上进行调整,将要从竞争性领域逐渐退出,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的机会。在竞争性领域,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相比具有优势,在与外国企业竞争中也比国有企业更具竞争力。原则上,在国有企业退出中非公有制企业应以不同方式进入。这对我国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与外国企业竞争的形势是有好处的。但是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弱,即使在国有经济将退出的领域,在短期内非公有制经济也难以替代国有经济,有些非公有制企业也难以具备能与外国大企业竞争的实力。但总的说来,让非公有制经济进入这些领域将更有利于应对,而且早让其逐渐替代比晚让其替代更有利。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应向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进军。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应对加入WTO后在这方面的激烈竞争的需要,因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经营机制比公有制经济更适合于从事风险大﹑发展快﹑企业淘汰率高﹑创业成功后回报也高的新高技术产业。
在技术结构方面,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技术水平已刻不容缓。
在规模结构方面,在有些部门需要发展一批规模大的有雄厚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固然非公有制企业的规模小有其具有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长处,但要与庞然大物的国外大公司竞争还是困难的。无论是占领国内市场还是扩大国外市场需要有一批大型的非公有制企业去竞争,单靠国有大企业去应对是不够的。
第二,学习规范,改革提高
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将进一步与国际经济接轨。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学习WTO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结构﹑贸易政策审议和贸易争端解决的机制,其基本协定和附加协定﹑协议,与我国签定的双边协议,承诺清单等。这些协定﹑协议和承诺清单就是各会员单位之间经贸交往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了解和学习一方面使我们知道如何按这些规则行动,不致违规,另一方面使我们知道如何用这些规则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对非公有制企业来说需要按照这些规则来对照自己以往的行为,对那些不符合的地方,应切实纠正。自然,在任何经贸交往中都必须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得有假冒行为。
为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形势,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需要加快改革。不谈那些中小企业,不少大型的非公有制企业也需要改革其产权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已经长的很大了。但是至今它们的产权归属仍是一笔糊涂帐。许多企业戴着「国有﹑「集体的红帽子,但国家﹑集体从来没有投资。由于产权错归,民事主体错位,经常发生法律纠纷,并造成误判,引起许多损失,障碍了企业的发展。在加入WTO后,这个问题不解决,带来的危害更大。为应对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来改进管理,这样才便于发展并便于与外国企业交往。
第三,团结协作,共同努力
篇6
(二)经营方式粗放导致效益不高。许多非公有制经济既缺乏必要的管理与监督制度,又没有科学的管理手段,大多依靠传统的小农经济方式管理企业。在自有资金严重不足、向银行贷款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正规或非正规渠道大举借债,不惜支付高额利息,由此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得营运成本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显著下降。
(三)各种不合理政府行为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不仅遇到了人才、资金、信息等诸多方面的困扰,在各种行政性收费上也承受着重负。不少地方各种基金、收费、摊派远远高出税收。据对个体、私营业户的抽样调查,由于目前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各种经济成分的激烈竞争主要反映在商品质量和价格上,因而毛利率普遍较低。2011年商品批发业的毛利率平均为11%,零售业的毛利率平均为14%,各种税费负担占经营额的25%—30%,除税收约占其经营额的10%外,其余均为各种收费。过重的税外负担侵犯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利益,业主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实现扩大生产经营和技术改造,不少企业因不堪重负而停业。一些私营和个体业主为逃避各种收费,出现了无照经营、领照歇业或甲地领照乙地经营的不正常现象,在逃避、抵制各种收费的同时也漏掉了国家税收,加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
二、税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完善税收法治建设,从法律上降低非公有制经济的总体税收负担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上需要面对各种名目的税外收费,虽然政府管理部门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对其予以限制,但相当多的制度原则并没有在相关的行政法规中具体化,因而在实践引发了诸多问题。这种制度上的缺陷是导致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税收法规是实施税收征管的依据,有法才能实现依法治税,按规章办事,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规范财税制度。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打击偷、逃、骗、抗税等税收违法犯罪行为,使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开展平等竞争,协调发展。
(二)应尽快改革和完善现行财税制度及优惠政策模式
1.应破除依赖税收优惠政策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认识。在我国现阶段,运用税收政策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应该按行业、产业、地区进行统一实施,而不是全部实行税收优惠,更不应该具体到给个别纳税人以特殊照顾。税收优惠的运用是有限度、有范围、有条件的,并不是越多越好,所谓“过犹不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运行的态势决定了税收优惠的运用应以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为目标。在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与税务部门都不能滥用税收优惠政策,而应严格贯彻国家的税法与税收政策,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不越权减免税,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2.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增值税政策。可考虑进一步调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目前工业企业的进销差率为20%左右,按17%的税率征税,税收负担率应该是3.4%,与增值税转型后的水平比较接近。而商业零售企业的毛利率一般为10%—15%,按法定税率17%征税,税收负担率应该是1.7%—2.5%,可考虑将其征收率调低为2%,以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在营造宽松活跃的创业环境方面,可考虑实行试生产制度。对固定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下的新办小企业,由业主提出申请,允许试生产一年,试生产期内,除申请一般纳税人外,其余视同小规模纳税人,实行核定征收办法。此外,应根据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指数涨幅、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水平等因素,进一步提高收入低微业户的起征点。例如,将销售货物的月销售额调高至3000元—6000元,销售劳务的月销售额调整为2000元—3500元,按次纳税调高到次(日)销售额200元—300元,考虑到我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可授权地方政府在规定幅度内自行决定起征点范围,以降低其税收负担。
3.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营业税政策。要重点全面落实提高营业税起征点的政策,应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创业之初,一般都规模小、资金匮乏、竞争力弱的特点,予以特殊照顾,对临界点的营业额核定要认真调查测算,严格确认,并加大管理力度,对销售额发生变化的要及时进行调整;达不到起征点的坚决不征营业税,让那些经营规模小、确实达不到起征点的业户切实享受到税收优惠,放手让其发展壮大,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可持续发展,以保证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那些经营规模达到标准的业户,必须坚决要求其健全账务,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应允许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将用于科技开发的投入,按实际支出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应允许没有盈利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将开发费用在以后几年内扣除;应允许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对技术含量高、更新周期短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并在所得税前扣除;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一定数额利润进行再投资的,应允许实行退税;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应规定社会力量按政府物价部门核定的价格向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提供的培训收入免征营业税。
4.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所得税优惠政策。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规模小、投资风险大的情况,应制定税收政策加以鼓励。实行国家统一的产业优惠税收政策,取消所有制、区域性限制优惠;应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对其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费用应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生产新产品的,允许其加速折旧,并在所得税前列支;为降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的风险,应允许其建立新技术开发基金,且在所得税前扣除;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培训员工的费用超过提取部分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购置必备的培训设备作为专项费用在所得税前列支;应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安排城镇失业、下岗职工,达到规定比例的,比照劳动服务企业在所得税上享受“三免二减半”的优惠;应对个体企业安置城镇失业、下岗职工达到规定比例、从事社区服务业取得的收入在3年内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凡符合再就业条件的新办非公有制个体企业,经审查确认后应暂不征税;应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从事三产服务业,以适应市场信息化、国际化的要求,对新办独立核算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事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的,应给予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1—2年的优惠;对中小企业从被投资公司分摊的损失,不超过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允许扣除,降低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对于中小企业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的投资行为,对再投资部分缴纳的税款给予退还,鼓励企业再投资。对于中小企业提取的投资减值准备,允许按一定比例税前列支。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做大做强的能力,凡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非公有制经济,均能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减轻其负担。
5.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应允许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在计税工资标准及高新技术人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上,比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有关企业执行;对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有关部门确认核准后,其税前扣除工资应比照外资企业执行;应允许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股息、红利并入当期企业收入或个人所得,计征所得税,避免重复征税;应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扣除费用标准提高为各地根据当地CPI自行设定,并随时调整,允许企业在所得税前按实际发放数列支,以吸引各种人才到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创业,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应对失业、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的,予以减免个人所得税。
(三)坚持改革创新,构建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征管模式
1.加强税收征管,规范纳税程序。非公有制经济有挂靠、承租、承包、出租等多种经营方式,因此应该通过规范化建设,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征管程序,明确职责权限,如在日收管理上应严格控制核定征收的范围。加快信息化建设,融现代管理思想、科学技术为一体,强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税源的精细化管理,并不断提高税务部门自身的行政管理水平。根据其征税对象复杂、税源分散的特点,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分别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查账征收、建账与“双定”相结合的按次征收,尤其要认真抓好“双定”户的税负“三定五公开”工作,确保“双定”户的税负公正、公平、合理。
2.加强税源监控,强化征管基础工作。税务机关应重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征收管理工作,重新布局征管力量,加强对国民经济最具活力部分的税基的监控,把全部非公有制经济纳税人置于税务管理监控之下。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数量大,遍布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税源具有分散性、税基具有流动性、易变性的特点,建立人工监控和电脑监控相结合的税源监控体系。动态采集非公有制经济业户的生产经营和纳税等方面信息,并及时输入电脑网络,与受理纳税申报所得到的信息处理进行比对,互相补充和修正,形成纳税人开业、停业、资金往来、经营管理和申报纳税等全面信息,为税款征收、发票发放、税务稽查等项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依据。充分利用《征管法》对部门协力治税作出明确法律规范的有利契机,建立健全税务部门与工商、银行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制度,实现征管信息采集、传递、反馈与共享的目标效能,从根本上解决漏征漏管、税收流失等问题。
3.强化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税务稽查,以保证税收管理政策措施的实施。税务稽查部门应不受行政区间、辖区等因素的限制,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稽查。应积极寻找案件的突破口,进行内查外调,通过银行等部门取得第一手资料,将检查的重点放在企业隐瞒收入和账外经营,对以个人名义借款挂往来账经营的要进行逐笔核对;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货物库存情况进行实地盘库,从企业购货渠道入手调查取证,核查企业的购、销、存状况,对企业的销货方应进行销售货物数量、金额的核对。在日常检查工作中,稽查人员不应仅限于被查的企业,还应将稽查范围扩大到其相关联的企业,以提高税务稽查的质量。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经营的特点采取“解剖式”稽查,研究带有行业特点的纳税规律,制定相应的查处措施。应加强与金融等部门的联系,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建立的私人存款账户按照《征管法》的规定详细登记,随时掌握其资金往来情况。严格严谨运用自有裁量权,加强对偷税者处罚力度,对偷逃税大案必须予以重罚,以起到税务稽查的震慑作用。
(四)在税收政策与管理方面为纳税人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曾根据形势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国有经济、外资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因此,统一的“国民待遇”已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亟须。因此突破按“经济性质”类别产生的不同的税收政策“差别”,在税收制度、政策及管理的改革和完善上,平等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就成为根本出发点。应积极清理各种假集体、假福利、假校办、假民政企业,对由于历史原因已登记为集体形式的私营企业,要明确性质,恢复其本来面目,规范纳税秩序,减少税收流失。
1.完善税收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业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涵包含征管体制、服务意识的协调、税务干部服务观念与业务素质的提高;其外延包括对一切征纳关系的服务。良好的税收服务可以降低企业涉税成本,为企业主动纳税创造条件,因此应全面推行“阳光办税”,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绿色通道”制度;结合精细化管理,建立科学的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将推行上级追究下级,基层追究税收管理员的两级税收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并明确每种执法过错行为的经济惩戒标准和行政处理内容具体应用到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中。
篇7
(一)发展速度略快于公有制经济
2003年,甘肃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2.10%和12.98%,后者略高于前者不到一个百分点,2004年情况基本类似。从增长速度看,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优势并不明显。
具体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长8.56%,比公有制经济11.14%的速度低近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18.95%,比公有制经济(13.59%)高5.36个百分点,增长优势比较突出;第三产业增长10.92%,比公有制经济(9.01%)高1.91个百分点。
(二)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较低
2002年、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分别为25.88%、26.03%,而全国2003年已超过40%。
(三)承担税赋偏高
与自身所占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来看,甘肃非公有制经济承担了与其经济比重不相符的税收负担,税赋整体上偏高。1995年、2001年、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纳税额占全省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0.2%、35.59%、36.3%。
(四)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低,上升速度慢,企业规模小
从2000年到2001年,非公有制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9%上升到20.42%,仅提高了0.83个百分点;从2001年到2002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提高了3.13个百分点;从2002年到2003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
2003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5.81%,而甘肃仅为24.7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31%。
2003年,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在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远远低于其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明其规模较小。
(五)在建筑行业的优势突出
2003年,在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中,国有与城镇集体所占比重为40.42%,而甘肃为26.44%,剩余的73.56%中绝大多数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但建筑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存在不公平竞争、权力寻租、市场扭曲、暴利,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的扭曲。
(六)就业贡献率大
2003年,全省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占城镇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4.91%,并呈现出继续上升的发展趋势。在总体经济增长就业贡献率日益降低的背景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解决全省就业问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以及经济发展成果的社会共享等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七)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劳动生产率较低
将非公有制经济较低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份额与较高的就业人员比例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自然可以看到甘肃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并且劳动生产率较低。
(八)非公有制经济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
例如2003年工业总产值结构中,全省城乡个体私营经济占18.46%,而全国为14.88%。全省其他非公有经济类型只占6.27%,全国为40.93%。在2003年甘肃城镇就业结构中,私营企业为16.45%,个体经济为24.82%,港澳台商投资经济为0.16%,外资经济为0.44%。
(九)浙商一商独大
从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了解到,截至2005年8月,在甘肃创业的浙商有7万户,浙江企业达3000多家,在甘的浙江经营户每年销售额达百亿元,上交利税近10亿元,解决再就业人数40万人以上。浙江企业在甘肃民营经济中的比例占到48%,撑起了甘肃民营经济半边天。
从政府的角度看,对浙商一商独大的现象,大多持完全肯定态度。强调在甘肃的浙江人是推动甘肃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在甘肃浙江人员的经济活动是浙江经济的延伸,对推动浙江产品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把其先进的管理理念、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与甘肃省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相结合,不但延长了浙江产品的生命周期,拓展了浙江经济发展的领域,同时为甘肃省提供了就业机会,为政府提供了税源,也赢得了企业的发展。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就有弊。该问题与证券市场中的“一股独大”问题类似。甘肃由“一公独大”再到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一商独大”,其中包含的内在规律值得认真思考。譬如,一商独大不利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并对区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产生潜在的较大影响。
(十)区域分布结构呈现西强东弱、中部突出的特点
与全省经济区域格局基本类似,河西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以兰州、定西、白银、临夏为主体的甘肃中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成就突出。而陇东、陇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和薄弱。
(十一)个体私营经济过于集中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近年来,甘肃个体私营经济的行业分布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在个体经济方面,61.27%的注册资本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14.41%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业,11.02%集中在社会服务业,9.85%集中在制造业,1.33%分布在农林牧渔业,0.69%分布在采掘业。在私营经济方面,41.81%的注册资本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15.11%集中在制造业,12.95%集中在建筑业,8.45%分布在社会服务业,4.0%分布在农林牧副渔业,1.61%分布在交通运输仓储业,1.38%分布在采掘业。
此外,在外商投资方面,有将近40%的外资投在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及社会服务业。
综上所述,与自身相比,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很大,但横向比较,差距突出。从发展水平上看,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不高,处于初级阶段;从发展结构看,结构不合理;从发展贡献上看,贡献不小。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趋势
从甘肃的实际情况来看,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趋势似乎可以这样认识:
从发展的速度来看,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们预测全省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9.5%―10%之间,因此,按照以往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预测,非公有制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在“十一五”期间有望保持在15%左右;
从发展的空间看,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两大空间优势:一是甘肃国有企业改革正在攻坚,改制正在加快,从而为非公有经济腾出或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二是“非公经济36条”实施,甘肃出台配套文件,取消准入障碍,提供了新空间。
产业层次升级步伐加快。特色优势产业,新型服务业(物流业)、高科技含量产业(2000年以来,中科院兰州分院80%的科研成果流失到省外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并不神秘,新浪的例子、生物制药,将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的对策
篇8
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满足社会需要多样性的客观要求
首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期间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生产力结构呈现出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长期的任务,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单靠公有制经济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其次,在现阶段,我国社会需求复杂多样,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千差万别,公有制经济不可能包揽一切,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能够繁荣城乡市场,满足各类消费层次需要。
(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就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而以纯粹的公有制经济为基础,是很难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即便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也很难发挥对资源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只有当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之后,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才有了现实意义。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提高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所产生的”所有者缺位”的难题,导致社会资源的总体配置效率难以提高。而且公有制经济本身还要兼顾许多非市场的社会目标,即允”政策性亏损”,这很可能会被用来掩盖一些实质性的亏损。所以,在现阶段这种”所有者缺位”的公有制经济占社会经济主体的情况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是难以达到理想水平的。而非公有制经济则因为不存在”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而且目标相对单一,所以单纯就资源配置效率而言,非公有制经济要比公有制经济高很多。
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非公有制经济技术创新不足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创新能力差等问题,造成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乏,直接影响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的管理制度落后
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一般是固守业主制度,不能适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改进和创新;另外,非公有制经济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虽然适应了初创的需要,却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公平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制度供给上,总会倾向于公有制经济,而对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的最突出特点就是非系统性的、次国民待遇问题,从而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调整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在一些具体的立法中,非公有制经济仍然不被重视甚至受到歧视。此外,我国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主要是一些单项的法规,这些法规只是规范某类非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和活动,仅仅是对一些具体行为活动加以局部调整,而没有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高度对非公有制经济加以规范和立法。
(五)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不畅通
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境的主要表现是:在官方金融方面,产出与支持不对称;在民间金融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支持而难以发展壮大;在其他金融服务方面也很欠缺。
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战略措施
(一)加大政策法律制度实施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首先,在法律制度上,要进一步完善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使其财产和正当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维护;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为非公有制企业营造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其次,在政策制度上,要放宽市场准入,在投融资、税收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使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享有同等权利,实现平等公民待遇。第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善对非公有制企业注册、投资等各个环节的审批限制,实现行政审批的法制化、公开化、合理化和科学化,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二)深化金融制度改革,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民营小型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加快推进非公企业资信等级的评定工作,为非公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为非公有制企业直接从资本市场上融资创造条件。
(三)加强企业体制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非公有制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要想向更高层次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创新产权制度。适应社会化发展需要,建立多元、开放的产权结构,将企业体制从家族式逐渐转向现代企业制度。做到权责明晰,科学管理。对不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在家族式企业中适当引入职业经理人,通过职业经理人规范企业运作,避免企业在经营决策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四)加大企业品牌建设,增强人才培养力度
非公有制企业要运用市场机制,大力引进紧缺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保证他们的贡献和收入相适应,留住人才。
篇9
2.是农业银行涵养储源、广筹资金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市场主体已由单一的国有集体企业转向国有集体企业、三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混合所有制结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多元化模式的逐步形成,使社会资金日益呈现出分流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单靠国有集体企业的存款,已不能满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需要。因此农业银行加大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力度,使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扩大,资金实力增强,间歇待用资金增多,非公有制经济存款必然上升,有利于农业银行涵养储源、广筹资金。
3.是农业银行弱化信贷资产风险的需要。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制约,经营效益欠佳,致使农行资产结构不合理,不良贷款占比较高,信贷风险不但集中而且较大。非公有制经济由于彻底摆脱了外来干预和大锅饭的困扰,从主观上、客观上都能以效选项,无利不为,所以基层农行增加非公有制经济贷款不仅有利于实现资产多元化经营需要,而且有利于分散信贷风险,降低农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理.是农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内外部经济效益的需要。党的十五大从理论高度阐明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大意义,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地位。十五大以后,各级政府在发展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保护支持其快速发展,农业银行顺应改革潮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一方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自身效益也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农业银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分析
基层农业银行一分一脱改革前,对非公有制经济支持的重担主要是落在农村信用社身上,农行营业所主要服务于国有集体企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一分一脱后,各地营业所虽然也开办了此项业务,但积极性不高,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行更是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够,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是:
1.思想观念上的制约。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思想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长期不敢言“私”字,今天虽然承认私有财产的合法地位,但农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仍然对非公有制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应当支持国有集体经济,即使企业严重亏损也名正言顺.而贷款给个体私营企业,无论贷款的三性多么完善也感到不妥,加上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提出信贷资金要走集体经营之路,基层营业网点的信贷人员把集约化经营片面理解为搞贷款集中、垒大户,从而导致农业银行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贷款规模和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2.信贷管理不规范,制约着贷款规模的增长。首先,非公有制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甚至省略帐务处理,使银行信贷调查监督难。非公有制企业由于产权关系不复杂,企业财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完全属于个体私有财产,企业主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民,素质偏低,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粗放型,基本上没有编制会计报表,不利于银行贷前调查和贷后监督,一旦企业出现危机,银行也不能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信号,相应带来资产风险。其次,贷款难。非公有制经济由于信誉度低,找担保单位相当困难,用房产或地产做质押来贷款,由于质押财产量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注人,不能有效满足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其三,国家尚未出台对非公有制经济贷款管理办法,致使基层信贷人员在工作思路上不明晰,出现惜贷现象,宁肯资金闲置,也不愿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信贷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目前农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中,信贷人员基本上保持在2人,其中一名主任,一名信贷员,由于外勤人员少,仅对国有集体企业贷款的管理就疲于应付,开办非公有制信贷业务,明显存在力量不足的问题。因此,目前农业银行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时缺乏主动拓展。更为重要的是基层信贷人员素质偏低,按章操作,保持贷款三性的能力尚不能适应放开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农业银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改革取向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对经济具有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证明了其在经济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因而基层农业银行必须正视现实,采取有效措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再造农行发展新优势。
1.转变观念,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农业银行要以改革的精神、发展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这一新生事物,以饱满的热情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造福于社会,又提高自身效益。当前在思想观念上尤其要做到四破四立,即破除姓资姓社的传统思想意识,树立多种所有制成份共同发展的新观念;破除国有商业银行单纯支持国有集体企业的狭隘思想观念,树立公私并重,齐头发展的信贷支持意识;破除财神爷的据傲思想观念,树立服务于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的思想意识;破除坐等靠的求稳观念,树立改革进取增效的进取观念。
2.调整信贷结构,增加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投人。随着国家抓大放小经济改革的落实到位,商业银行面临着存量资产结构调整,在调整信贷资产结构中,基层农业银行要加大资金盘活力度,腾出信贷规模和资金,重点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加非公有制经济贷款比重,实现服务方向和效益目标的新突破。在信贷支持上,当前要突出五个重点:一是集中规模和资金,支持产品有市场,潜力大,基本上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骨干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横向联合,组建企业集团,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收购兼并控股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锻造市场经济航空母舰,增强非公有制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二是重点支持农村专业市场建设,带动一批农民从事个体经营。三是突出支持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创立名牌产品,促进地方优势产业的发展。四是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科技进步、增强造血功能。通过帮助非公有制企业筛选项目,提高贷款的科技含量,使企业产品上档次、上等级、上效益,跻身国内、同际两个市场,搞活一方经济。五是积极引导和扶持非公有制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种养加工相衔接的经营方式。
3.开办票据贴现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加快非公有制经济资金周转。农业银行在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决不能把非公有制企业排除在外,应同国营集体企业一视同仁。
4.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现有非公有制企业大多为独资企业,这是一种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其缺点是在企业急需扩大投资规模时往往因为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而不能如愿以偿,而且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风险较大,实行股份合作制既不改变财产所有权,又能发挥最大优势并进行一定的规模经营。对此,农业银行要积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改组为规范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以促进生产经营向高层次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5.开办租赁业务,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资金短缺影响,非公有制企业购进大型先进设备有一定难度,租赁业务不失为解决这种难题的好办法。目前租赁业务可采取三种形式:(l)融资租赁,即非公有制企业直接同供应商洽谈,选购好自己所需要的设备,然后由农行购买,再由非公有制企业同农行签订租用合同,明确规定在没有全部收回设备投资以前,承租者不得中止租赁合同。(2)回租方式,即非公有制企业购进设备,建好厂房以后,把厂房和设备作价卖给农业银行,然后向农行缴付租金取得厂房设备的使用权,这非公有制企业就可以用出卖厂房设备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流动资金。(3)转租方式。市场千变万化,企业转产时有发生,这样势必会有部分设备闲置.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又有一些企业需要同样的设备,农业银行可以利用接触面广、信息灵敏的优势为设备转租提供信息,牵线搭桥,从而充分发挥设备效益。
6.改革贷款办法,建立联保机制,解决个体私营企业的贷款困难。目前抵押担保贷款是银行贷款的主要形式之一,非公有制企业由于自身信誉原因,找担保单位十分困难,财产抵押量小,不能有效解决资金不足的困扰。为解决这个难题,农业银行一方面对规模小、基础差、管理不规范,处于高风险状态的小企业,继续采取质押放款的方式;另一方面要对实力强、产品新、销路俏、管理严、信誉度良好的非公有制企业,可考虑建立贷款联保机制,即由多家非公有制企业自由联合,共同签约,规定各签约企业相互银行贷款担保义务和责任风险,这样既能加强各个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责任约束,又能使建立在有形资产上的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7.设立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启动资金。对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在其起步发展时有经济困难的,制订优惠政策,由基层农行信贷部门发放专门设置的小额启动贷款,使之由小到大逐步滚动发展。
篇10
(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制约。一是经营理念的制约。从宏观政策层面,非公有制经济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及个体经济,而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取得规模效益,其信贷主要集中在大企业(项目)、大额、长期,对于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及个体户贷款,由于面广额小,管理成本高等因素而不愿涉足,甚至设置过高的贷款“门槛”。导致非公有制企业处境极为被动,更谈不上享受贷款“国民待遇”,致使非公有制企业获得的贷款额偏低,增长乏力。二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制约。时逢宏观政策调控和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非公有制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项目、产品,并非国民经济的重要资源或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处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边缘而难以惠及;或属“禁止性”的行业和生产领域而受到最直接的影响,其合理资金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三是管理机制的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集约化经营机制和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导致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很难与其形成对接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受限于体制上形成的障碍,呈现出不协调、不对称的状态,与日益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的需要不相适应。国有银行所吸纳的资金较少运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大部份上存一级分行集中使用,导致存差急剧扩大。据调查,截止20__年底,某地国有商业银行存差达59.56亿元。
(三)尚未形成银企信贷对接的有效机制。一是宏观政策在资源配置上,政府有关部门仍以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重点企业为其工作重心,对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不能公平、公正的一视同仁,给予“国民待遇”。在信贷支持方面,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往往不能得到平等的融资机会。从万州实际看,金融机构的信贷无论是信贷总量还是增量,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都远远不够,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空间十分狭窄,一旦银行告贷无门只有寻求其他融资途径,导致融资成本增高,不可避免地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二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存在缺陷。转轨时期的非公有制企业大部分处于创业期、成长期,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不透明,信用观念较为淡薄,人才匮乏,企业短期行为、信息不对称,贷款抵押品处置难等问题,加之金融机构难以掌握其资金运作方式,导致风险评估和控制较难,限制了银行信贷的投入。三是金融机构基于自身的管理体制、对信贷人员的制约机制和风险管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准入“门槛”高,对非公有制企业贷款一般都显得特别“审慎”。贷给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重点企业无论是风险和效益,往往会得到政府大力支持,而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则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四)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从调查情况看,非公有制企业成立之时,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向亲朋好友借入资金,有的还采取民间借贷的方式筹集开办资金,极少向银行贷款,或者就根本不可能从银行获取贷款。企业成立之后流动资金异常紧张,主要靠银行信贷支撑。但由于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要求,必须有足额的抵押担保才能发放贷款。如果是固定资产抵押,按照银行规定必须“打折”,一般按照固定资产30—50%的比例发放贷款,明显不能满足绝大部分企业的资金需求,如果是季节性资金需求比较强的企业,如涉农企业则差口更大;如果是担保,就存在担保单位的选择问题。银行对担保单位的资信等级要求非常高,而作为贫困区县资信等级高的企业本就稀少;为促进银行信贷投放,部分区县成立了担保公司,但由于其运作不规范、担保实力有限等问题,也难以得到银行的认同。这些矛盾带来的就是“担保难”,进而演化为“贷款难”。
二、建议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一是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优化组织构架,整合金融资源,明确功能定位。二是转变观念。要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按照国家有关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信贷政策要求,消除管理体制,在信贷支持保障上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制定切实可行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措施,改进金融服务,简化繁琐的贷款手续和流程,为非公有制 企业创造良好的间接融资环境。三是商业性金融要按照各自的服务主体提供优良的金融服务。要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先导作用,重点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先期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涉农金融机构要重点服务于涉农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其他商业银行要加强对生产、商贸流通和服务行业的金融服务。
篇11
当前,我区正处在全面奔小康,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区调整所有制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增加就业岗位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求“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并在“消除体制”、“放宽市场准入”、“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一系列理论认识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可靠有力的政策保障。我们乘着这个强劲的“东风”,“放胆、放手、放心、放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充分就业,解决移民安稳致富的必由之路。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移民安稳致富问题非常突出。上个月,总理视察*时,要求我们在继续做好移民安置的同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库区经济,解决移民长远生计问题上,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靠发展,核心在就业。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从最初的“拾遗补阙”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不仅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活跃市场、增加税收、方便人民生活的生力军,而且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振兴*经济,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迫切需要。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基础是经济,关键是要有产业支撑。目前,*的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很小,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与第二大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增创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后劲的问题十分迫切。大家对现有的财政状况是清楚的,要靠一个吃饭财政拿多少钱来投资兴办企业,发展产业,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浙江等地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振兴*经济、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活力在非公有制经济,潜力在非公有制经济。没有非公有制企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大发展;没有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成长,*的经济就没有活力和后劲。
二、突出重点,优化环境
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应该抓什么?怎么抓?十六届三中全会给予了明确回答,关键是要“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政策不落实、环境不宽松、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环境
首先要积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总体要求,放宽市场准入,广开融资渠道,切实落实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公平待遇。对非公有制经济不能歧视,不能另眼相看,更不能排斥打压,而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各部门要尽快调整那些体现所有制差别或不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特点的政策和规章,把公平的原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总之,一切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
二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快交通、电力、通讯以及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者营造更优的硬环境。近年来,我们集中力量抓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提升城市形象,目的就是为经济发展搭建平台、为创业者打造施展抱负的舞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致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坚决打击形形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
三是要积极营造健全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政。保护企业的合法行为、合法权益,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对欺行霸市、欺生排外、敲诈勒索等案件,要从严、从快、从重处置,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对*的发展环境造成任何冲击和不利影响,努力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秩序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是要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尊重个体私营业主的劳动与创造,用正确的舆论为非公有制经济“正名”、“正位”,引导人们树立“创办非公有制经济光荣”、“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光荣”、“到非公有制企业打工光荣”的思想观念。大力宣传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营造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的社会氛围。
(二)抓好扶持
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跑起来”。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绝不允许打“白条”,要坚决兑现。在这里我想强调三个问题。一是开发区、乡镇要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有“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精神,大力招商引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二是搞好“六个结合”,选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切入点。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推进工业化相结合、与推进商贸繁荣相结合、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与推进对外开放相结合,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三是培育壮大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头羊”。采取能人带动、典型推动、政策驱动的办法,对有发展前景的非公有制企业要在政策、资金和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尽快培育出一批龙头骨干。我区6万多失业人员中,能人志士不少,要鼓励他们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等;宁愿苦创,不愿苦熬”的精神,自谋发展,大胆创业,争当个体私营企业的“领头羊”。通过抓龙头,带龙身,促群体,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充分涌流出来,使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在“一池活水”中突破性发展。
(三)做好服务
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踏踏实实,真心诚意做好服务工作。一是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你得利我受益,你投资我服务”的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改革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二是坚决制止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吃、拿、卡、要行为,从严治理“三乱”,全面清理向非公有制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项目,不合理、不合法的坚决取消,超标准的坚决降下来。三是按照“多支持不干预、多服务不设卡、多指导不指责、多协调不扯皮”的要求,下大力气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组织社会力量,发展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关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全区上下都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树立“一盘棋”思想,同心协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面奔小康、建设大城市的重要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做到长远有规划,近期有部署,年度有目标,部门有任务,措施有保障,结果有奖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非公有制经济问题,集中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开发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工
作部署,区委、区政府都要定期组织检查,及时通报,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
二是加强协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涉及到党委、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改进领导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工作格局。区级各部门、开发区、各乡镇(街道)都要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局部利益、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支持配合,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
篇12
当前,我区正处在全面奔小康,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区调整所有制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增加就业岗位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求“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并在“消除体制”、“放宽市场准入”、“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一系列理论认识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可靠有力的政策保障。我们乘着这个强劲的“东风”,“放胆、放手、放心、放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充分就业,解决移民安稳致富的必由之路。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移民安稳致富问题非常突出。上个月,总理视察万州时,要求我们在继续做好移民安置的同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库区经济,解决移民长远生计问题上,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靠发展,核心在就业。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从最初的“拾遗补阙”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不仅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活跃市场、增加税收、方便人民生活的生力军,而且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振兴万州经济,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迫切需要。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基础是经济,关键是要有产业支撑。目前,万州的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很小,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与第二大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增创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后劲的问题十分迫切。大家对现有的财政状况是清楚的,要靠一个吃饭财政拿多少钱来投资兴办企业,发展产业,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浙江等地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振兴万州经济、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活力在非公有制经济,潜力在非公有制经济。没有非公有制企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万州经济的大发展;没有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成长,万州的经济就没有活力和后劲。
二、突出重点,优化环境
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应该抓什么?怎么抓?十六届三中全会给予了明确回答,关键是要“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政策不落实、环境不宽松、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环境
首先要积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总体要求,放宽市场准入,广开融资渠道,切实落实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公平待遇。对非公有制经济不能歧视,不能另眼相看,更不能排斥打压,而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各部门要尽快调整那些体现所有制差别或不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特点的政策和规章,把公平的原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总之,一切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二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快交通、电力、通讯以及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者营造更优的硬环境。近年来,我们集中力量抓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提升城市形象,目的就是为经济发展搭建平台、为创业者打造施展抱负的舞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致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坚决打击形形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
三是要积极营造健全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政。保护企业的合法行为、合法权益,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对欺行霸市、欺生排外、敲诈勒索等案件,要从严、从快、从重处置,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对万州的发展环境造成任何冲击和不利影响,努力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秩序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是要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类
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尊重个体私营业主的劳动与创造,用正确的舆论为非公有制经济“正名”、“正位”,引导人们树立“创办非公有制经济光荣”、“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光荣”、“到非公有制企业打工光荣”的思想观念。大力宣传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营造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的社会氛围。
(二)抓好扶持
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跑起来”。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绝不允许打“白条”,要坚决兑现。在这里我想强调三个问题。一是开发区、乡镇要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有“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精神,大力招商引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二是搞好“六个结合”,选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切入点。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推进工业化相结合、与推进商贸繁荣相结合、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与推进对外开放相结合,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三是培育壮大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头羊”。采取能人带动、典型推动、政策驱动的办法,对有发展前景的非公有制企业要在政策、资金和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尽快培育出一批龙头骨干。我区万多失业人员中,能人志士不少,要鼓励他们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等;宁愿苦创,不愿苦熬”的精神,自谋发展,大胆创业,争当个体私营企业的“领头羊”。通过抓龙头,带龙身,促群体,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充分涌流出来,使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在“一池活水”中突破性发展。
(三)做好服务
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踏踏实实,真心诚意做好服务工作。一是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你得利我受益,你投资我服务”的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改革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二是坚决制止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吃、拿、卡、要行为,从严治理“三乱”,全面清理向非公有制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项目,不合理、不合法的坚决取消,超标准的坚决降下来。三是按照“多支持不干预、多服务不设卡、多指导不指责、多协调不扯皮”的要求,下大力气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组织社会力量,发展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关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全区上下都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树立“一盘棋”思想,同心协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面奔小康、建设大城市的重要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做到长远有规划,近期有部署,年度有目标,部门有任务,措施有保障,结果有奖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非公有制经济问题,集中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开发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工作部署,区委、区政府都要定期组织检查,及时通报,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
二是加强协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涉及到党委、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改进领导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工作格局。区级各部门、开发区、各乡镇(街道)都要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局部利益、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支持配合,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
篇13
首先,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求“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并在“消除体制”、“放宽市场准入”、“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一系列理论认识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可靠有力的政策保障。我们乘着这个强劲的“东风”,“放胆、放手、放心、放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充分就业,解决移民安稳致富的必由之路。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移民安稳致富问题非常突出。上个月,总理视察万州时,要求我们在继续做好移民安置的同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库区经济,解决移民长远生计问题上,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靠发展,核心在就业。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从最初的“拾遗补阙”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不仅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活跃市场、增加税收、方便人民生活的生力军,而且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振兴万州经济,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迫切需要。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基础是经济,关键是要有产业支撑。目前,万州的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很小,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与第二大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增创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后劲的问题十分迫切。大家对现有的财政状况是清楚的,要靠一个吃饭财政拿多少钱来投资兴办企业,发展产业,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浙江等地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振兴万州经济、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活力在非公有制经济,潜力在非公有制经济。没有非公有制企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万州经济的大发展;没有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成长,万州的经济就没有活力和后劲。
二、突出重点,优化环境
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应该抓什么?怎么抓?十六届三中全会给予了明确回答,关键是要“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政策不落实、环境不宽松、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环境
首先要积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总体要求,放宽市场准入,广开融资渠道,切实落实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公平待遇。对非公有制经济不能歧视,不能另眼相看,更不能排斥打压,而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各部门要尽快调整那些体现所有制差别或不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特点的政策和规章,把公平的原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总之,一切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二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快交通、电力、通讯以及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者营造更优的硬环境。近年来,我们集中力量抓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提升城市形象,目的就是为经济发展搭建平台、为创业者打造施展抱负的舞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致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坚决打击形形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
三是要积极营造健全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政。保护企业的合法行为、合法权益,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对欺行霸市、欺生排外、敲诈勒索等案件,要从严、从快、从重处置,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对万州的发展环境造成任何冲击和不利影响,努力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秩序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是要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尊重个体私营业主的劳动与创造,用正确的舆论为非公有制经济“正名”、“正位”,引导人们树立“创办非公有制经济光荣”、“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光荣”、“到非公有制企业打工光荣”的思想观念。大力宣传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营造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的社会氛围。
(二)抓好扶持
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跑起来”。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绝不允许打“白条”,要坚决兑现。在这里我想强调三个问题。一是开发区、乡镇要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有“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精神,大力招商引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二是搞好“六个结合”,选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切入点。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推进工业化相结合、与推进商贸繁荣相结合、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与推进对外开放相结合,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三是培育壮大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头羊”。采取能人带动、典型推动、政策驱动的办法,对有发展前景的非公有制企业要在政策、资金和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尽快培育出一批龙头骨干。我区万多失业人员中,能人志士不少,要鼓励他们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等;宁愿苦创,不愿苦熬”的精神,自谋发展,大胆创业,争当个体私营企业的“领头羊”。通过抓龙头,带龙身,促群体,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充分涌流出来,使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在“一池活水”中突破性发展。
(三)做好服务
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踏踏实实,真心诚意做好服务工作。一是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你得利我受益,你投资我服务”的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改革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二是坚决制止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吃、拿、卡、要行为,从严治理“三乱”,全面清理向非公有制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项目,不合理、不合法的坚决取消,超标准的坚决降下来。三是按照“多支持不干预、多服务不设卡、多指导不指责、多协调不扯皮”的要求,下大力气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组织社会力量,发展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关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全区上下都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树立“一盘棋”思想,同心协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面奔小康、建设大城市的重要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做到长远有规划,近期有部署,年度有目标,部门有任务,措施有保障,结果有奖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非公有制经济问题,集中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开发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工作部署,区委、区政府都要定期组织检查,及时通报,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
二是加强协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涉及到党委、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改进领导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工作格局。区级各部门、开发区、各乡镇(街道)都要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局部利益、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支持配合,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