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篇1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理论

银行业历史悠久,早在古巴比伦和中世纪的一些文明国家,银行业就已经存在,现代股份制银行的产生是以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成立为标志的。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独立的企业法人,是以经营货币资金和向社会提供相关服务的特殊企业,其经营原则是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了满足这三个经营原则要求,处理好这三个经营原则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相继发展了不同的经营管理理论,如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对于资产管理理论,其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理论的主要思想是银行在负债方面是被动的,而在资产管理方面是主动的,银行可以通过适当的资产结构安排,通过对银行的资产管理,来满足商业银行对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经营三原则的要求。

2.国内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分析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目前利润主要是存贷差,也就是贷款收入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是各种服务性收入,比如理财顾问等等业务收入,各种保险,基金,国债收入一般大部分还是贷款收入不过现在很多银行对于保险,基金收入也很重视。

2.1 国内商业银行业的收入结构

首先来分析中国银行业的收入构成:

如表所示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总净利润为26584亿元,其中非利息收入占比仅为20%左右,可见中国银行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利率差以及中间业务手续费等。非利息收入主要为银行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而取得的费用和佣金收入。近年来,由于银行业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领域竞争激烈、利差收入增长有限、且波动较大,银行家们发现通过积极推广服务,可以开拓其它收入来源、增加利润表中净利润、带来收入多样化、降低利率变动对银行的冲击程度等益处,因而非利息收入呈上升趋势。

2.2 国内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收入结构

下面以中国建设银行的数据来说明银行利润的来源:

中国建设银行在2007年到2011年的的净利息收入分别为3046亿元,2515亿元,2119亿元,2249亿元以及1928亿元,分别占到同期总收益的76.70%,77.75%,79.30%,84.08%,87.84%。说明中国建设银行的存贷差利息收入占到了建设银行总收入的七成到八成,成为建设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所在。

中国建设银行2007年到2011年的手续费以及佣金收入只占了21.91%,20.44%,17.99%,14.37%,14.27%。可见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也在中国建设银行的收入中占有一席之地。而2007年到2011年度的营业支出费用远远低于利息净收入,可见中国建设银行的净利润的主要来源即为净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综上所述,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基本上均来自于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而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其他业务收入却占到很少一部分。可见我国银行业的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还是较为落后,但从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表可以看出,从2007年到2011年,中国建设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传统存贷利差市场可获得利润空间已经不大,更加注重通过中间业务提高手续费及佣金等非利息收入。

2.3 国外商业银行(摩根银行)的收入结构

选取美国摩根银行2009年到2011年的收入结构表进行分析:

美国摩根银行的收入表可以看出,非利息收入占到总收入50%左右,从而可以看出国外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并不是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而是其他业务,从而可以得出国外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都发展都很快。

与美国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以下特征:客户贷款及垫款的利息收入占利息收入比重的绝大部分,而规模较小的银行在这方面比例要高于国有大型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在整体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依然不高,不过大型银行近几年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已经有明显提高,要远高于中小规模的股份制银行;与国外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的利息收入占到总收入的绝大部分,非利息收入则比重不大,这和国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到将近一半的情况大相径庭。

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体制的逐渐完善,社会大众越来越频繁的进入金融市场,传统金融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各家商业银行开始积极拓展新的业务模式。而中间业务以其对资本无要求、服务型强、风险较低、利润客观等优势,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新兴力量。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形势,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促进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金融类行业的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济和金融挑战日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国有商业银行若想在竞争中站有一席之地,必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中间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上来。目前,中间业务在银行业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中间业务创新己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发展战略。作为国内商业银行重要的新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创新也越来越被国内银行业所重视,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优化资源和收入结构配置,还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企业融资中的80%来自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重较小。这种情况使得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商业银行,银行的贷款客户源源不断,贷款业务利润成为银行的主要盈利途径。随着我国资本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下转第63页)(上接第61页)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比重缩小,银行贷款业务势必受到冲击,转向中间业务经营,这是商业银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国内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经营理念上的误区;第二,中间业务金融创新应用不足;第三,定价收费不科学,民众认同度不高;第四,对中间业务风险的认识与计量不够。

3.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路径(对策)

在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对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中间业务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摸索出适合我国开展中间业务的策略。

第一,更新经营理念,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意识

首先,商业银行要彻底摈弃“重表内、轻中间”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要从战略角度去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高度重视,实现表内,表外,中间三大业务支撑点。

第二,丰富中间业务品种,加强中间业务创新力度

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完善,技术先进,种类齐全。因此,充分借鉴国外中间业务品种发展的经验,可以尽快发展我国新的中间业务产品。同时根据财富增长理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势必进行业务创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应重点从传统业务功能、组合创新等方面入手。加快结算业务的功能创新。同时,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收入阶层,采取差别营销战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开发层次不同的产品,扩大中间业务的种类,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同时,提高银行的经营利润和效益。例如利用银行掌握的信息、技术、银行高素质人才等优势,充当客户的财务顾问、投资顾问,为企业的资产重组、兼并、吞并等提供融资服务等。

第三,加强中间业务的约束,防范经营风险

中间业务是一种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但随着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中间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潜在的风险相应加大。中间业务创新要以防范风险为前提,坚持区别对待、强化内控、充分披露的原则,将中间业务纳入银行整体风险管理体系。

第四,善制度建设,规范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规范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银行要结合中间业务的特点、现状,建立一系列完整、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开发经营,逐步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管理机制,使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中间业务快速发展,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总之,为了适应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中单一的依靠存贷差来获取收益的模式中转变出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自身竞争力,优化收入结构,深化业务创新。使中间业务,表内业务,表外业务成为真正意义上我国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

参考文献:

[1]贾志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张峻.商业银行新兴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陈天慧.当前中间业务创新的路径[J].现代金融,2012,2:18-19.

[4]唐菁菁,孙灵刚.中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机制研究[J].金融实务,2012,1:72-74.

篇2

1、引言

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水平交由市场来决定,让金融机构基于自身对于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及资金状况来对利率水平进行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以中国人民银行所颁布的基准利率为基础的利率形成机制及市场利率体系。本文就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进行探讨。

2、商业银行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2.1 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能够被利率市场化所影响

在市场经济下,任何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都是追求盈利,商业银行也是如此。商业银行在过去主要是利用存贷款利息收支的差额来获得盈利。在目前贷款用户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若存款利率一直不变,那么商业银行只需要多吸纳存款,多放贷款就能够实现盈利。而利率市场化之后,存贷款利息收支的差额日益减少,那么必然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较大的影响。若完全实行利率市场化之后,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另外,商业银行为了能够争夺更多的存款,往往会与其他商业银行开展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还会进一步缩小实际存贷款的利差。

2.2 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水平能够被利率市场化带动

从目前来看,传统贷款业务是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较少主动去拓展中间业务。而在利率市场化全面实施之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会日趋白热化,商业银行已经不能再对过去的经营模式予以过多依赖,而应该主动去调整自身的资产结构,多去开展一些新型的中间业务,减少传统负债业务比例,不断地去完善服务。

2.3 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能够被利率市场化放大

利率市场化会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的经营风险,利率会受到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严重影响,各个商业银行必须要基于市场需求状况来合理调整存贷款利率水平,这样不仅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负债、资产等,会让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2.4 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调整能够被利率市场化所影响

利率市场化不仅仅只会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问题和挑战,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难得的发展基于,商业银行务必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利用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市场重新组局来大力发展自身业务,科学调整资产结构,不断优化银行顾客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而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利润。

3、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探讨

3.1 继续保持价格优势,逐步健全存款保险机制

利率市场化既会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也会让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增加,商业银行只有具有充足的资金,才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存活下来。从目前来看,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通常都有着较为雄厚的资金,经营多年,客户群体覆盖较广、经营网点较多,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累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但是对于中小型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往往市场认可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往往只能通过大量推行利率优惠政策来吸收更多资金,以存款量来促进收益。

3.2 完善利率风险预警机制及内部控制机制

伴随利率市场化的日益推进,可以预见利率在未来的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会日益提高,造成利率期限结构会变得日趋复杂,最终必然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和盈利水平。为了能够更好地预测利率期限结构及风险结构,商业银行可以成立专职的利率监管机构,并且要完善利率风险预警机制。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其内部控制建设,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内部控制环境和特殊性来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努力应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冲击。第一,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理念应该始终贯彻“预防为主”,要尽量将可能出现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务必要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能够被全体员工所接受;第三,内部控制制度要能够有效地建立起监督机制,避免出现由于缺乏约束或者权利过大而出现营私舞弊的问题。第四,召开民主生活会议来让全体员工参与制度的设计过程,寻找差距,持续改进。为了能够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将商业银行内部业务会审、财务会审及重大决策会审全部纳入内控系统进行管理,未经内控审核的事项一律不予通过;同时,将已完善的制度汇编成《内控制度手册》,运用内部信息网络平台、门户网站、内网系统向全体员工推广,不断加强对商业银行广大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

3.3 银行业要积极迎合市场需要

利率市场化必然会在多个领域都冲击到了商业银行的一些传统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如果还不对自己的运营方式进行改革创新,那么必将会失去市场和客户。在利率市场化时代,商业银行传统“以钱生钱”的经营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商业银行业务必要对现代金融市场“分享”、“协作”、“互助”、“平等”、“开放”的核心精髓进行深刻体会,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市场需要为核心,通过深入分析物联网、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站等所生成的用户数据(如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偏好、信息等)来设计存贷款金融产品,并通过业务创新、支付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信贷模式创新等一系列方式来寻找更多的商业银行参与利率市场化的市场竞争中。

3.4 强化资产负债管理,降低存款依赖度

各个商业银行都要对自身的资产规模进行适度控制,对资产负债结构适当调整,以便能够有效降低存款依赖度。强化贷款、存款期限匹配管理,提高主动负债管理能力,保持流动性水平相对稳定。

4、结束语

总之,利率市场化将会打破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将会打破长期以来的稳定存贷利差结构,既会让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也会让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降低。因此,商业银行务必要加强自身建设,采取多种应对措施,以便能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进而促使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一、成本管理精细化

在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的过程中,对其成本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不仅有效的提高银行运营成本的利用率,还对其内部资金进行了合理的配置,进而有效的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目前,我们在对银行运营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以这两个方面进行管理控制。其一,分散成本管理责任,让每个员工都树立好相应的成本意识;其二,对成本运行管理项目每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其各个环节都能满足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

1、成本管理精细化融入到经营中去

将成本管理精细化应用到银行经营当中,主要是以成本预测分析为基础,通过定量、定性的方法,制定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并且通过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行动方案进行选择,从而提高城市商业银行运营成本的利用率,解决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建立公平合理的资金内部转移价格体系

在建立资金内部转移价格体系前,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利息的支出和收入进行定量的分析,采用金融杠杆的原理,将其无偿使用变成有偿使用,从而充分的发挥出各个部门的效益,提高员工的利润分配和工作业绩。

3、建立成本认定制度,制度合理的费用分摊办法。

建立健全的成本认定制度,必须要对成本认定对象进行细分,将成本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个银行部们和运营环节当中,并且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对其费用进行分摊。

二、风险管理精细化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城市商业银行在运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如何规避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分析,也成为目前相关人士关注的焦点。目前,在城市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人们为了降低风险给银行带来的影响,就采用相关的行动方案对其进行控制管理,但是由于其管理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大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多数管理人员都存在着习惯性管理,凭借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对其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分析进行控制管理;第二,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客户进行评价的时候,不去探究客户的实质,只根据报表上的相关数据信息就对其进行确定;第三,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银行往往和大多数企业都有着相关的合作关系,这就导致在对其进行控制处理的时候,容易出现“感情用事”的现象。由此可见,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

在对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根据当前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银行内部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对一些优势业务进行很好的把握,从而对风险管理组合进行合理的优化,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银行的经济收益,降低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2、实现风险集中管理体制

目前,人们已经将“垂直管理”和银行业务运行的方式相结合,将风险管理人员加入当前的业务经营模式当中,使其和业务部门共同承担风险责任,进而实现风险集中管理,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规范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

信用风险是当前银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对是进行管理政策和流程进行适当的规范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在规范信用风险管理控制的过程中首先对银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确定和分析,在对客户信息、交易流程等各方面因素考虑以后,工作人员就要严格按照银行相关的标准对其进行控制处理,然后通过信用风险的日常管理模式对其进行定量控制。

三、客户与营销管理精细化

1、提高客户信息管理水平

在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开拓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其新商品的开发作为其主要的发展手段,这就需要对已有客户和目标型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由此可见,对客户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银行经济的发展。

2.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结构调整

金融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以客户信息为基础,在通过不同的营销体制的改革,对其企业内部结构的营销资源进行有效的挑战,从而提高金融企业对客户信息和营销功能的控制管理,而在城市商业银行业发展过程中也是一样的。因此银行在对客户和营销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时候,我们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对银行营销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提高银行行业和各个产业之间的吻合度;第二,建立一个健全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在客户信息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从而提高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

1、梳理内部管理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复杂,既包括薪酬发放、人动、职称评定等常规性工作,也需要根据银行发展要求和新的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和确定相关管理制度。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工作内容和定位,分别针对岗位和项目制定标准化程序理顺工作,使之系统化、流程化。

2、细化人力资源规划

结合银行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做出具有前瞻性的核心人才规划,准确预测规划期内人员需求和供给情况。同时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岗位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实施一揽子的人才评价技术,为人员培养、考核、选拔、晋升、职业规划等提供专业标准和客观依据,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精确性。

五、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城市商业银行运营的过程中,对其银行内部结构进行有效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中也存着许多问题。因此在当前市场竞争压力巨大的环境下,若想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银行管理人员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方法,对其进行控制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当对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MBA、MPA中心)

篇4

一、 两个前提性思考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我国金融业是实现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人们的争论很激烈。有人主张商业银行应当实行混业经营,认为这样才能提高银行实力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有人则反对混业经营,认为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将给国家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不利于国家、社会的安定。[3]我认为,在权衡分业与混业孰是孰非时,首先必须提及的是两个前提性思考。

(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加入WTO,逐步与国际接轨,我们有必要去关注一下西方国家金融经营体制演进的历史及当今各国的发展趋势。最典型且对中国最具参考价值的应属美国。[4]美国在1933年以前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尤其是20世纪以后,随着诸多大型工业的兴起和繁荣及银行业自身规模的迅速扩大,不少商业银行为了分享巨额利润,开始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跻身证券市场,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另一方面,投资银行不但通过证券业务大发其财,同时也向商业银行渗透,通融短期资金以扩大资金来源。结果,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业务经营方面的限制被彻底打破,两者最终紧密地相互融合。1929年至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无论是政府部门、经济学界还是工商人士都普遍认为,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是导致证券市场崩溃,并进而引发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致使美国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证券业和商业银行严格分离,并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使美国的“分业经营”制度持续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80年代后,为了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和促进资金的自由流动及有效配置,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放松管制的规定,并于1999年11月4日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肯定了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模式。至于其他银行业较发达的国家,德国一直以其“全能银行” 著称,瑞士亦是一直实行混业经营。以前一些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如英国、日本,两者也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通过立法明确改革为“混业经营”的模式。[5]混业经营已是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WTO后,要有力提高本国银行的生存与创新能力,充分促进资金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不得不关注这一发展趋势。

(二)实行分业还是混业,或采取什么样的过渡措施,还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中国的国情。加入WTO后,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即中国是公认的发展中国家,必须以发展中国家享受权利,同时不能承担超过我国经济金融承受能力的金融义务。我国是一个生产力发展严重区域性失衡的国家,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即使在同一东部地区,不同省市、不同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创新与吸收能力亦差异很大。所以在承认“混业经营”是必经之路的同时,于实行具体方针政策时,不能搞一刀切,而必须采取试点经营、逐步推广、以点带面、逐步发展的方法,具体措施留待下文。

二、 一个折中的方针

就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四个行业中,证券业的风险最大(如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病”,限于篇幅,本文不论及)。[6]在选择银行投资方向的时候,2005年之前,可以制定一些行政法规,让银行涉足信托及保险行业,而控制其涉足公司(企业)债券的经营,股票的发行、及买卖等证券业务。等到2005年以后,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再让银行去从事证券业务。这样,既给银行一个投资准备的时间,又能保证金融市场的平稳过渡,并达到WTO所提出的要求。

三、 具体的制度构思

反观当今世界银行投资制度改革热潮,归纳起来,现各国银行的投资模式主要有三种:(1)全能银行模式(Universal Banking Model),如德国的银行全能制;(2)母银行模式(Bank Parent Model),商业银行直接投资控股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这时商业银行已经异化;(3)金融控股公司模式(Holding Company Model),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置于金融控股公司名下,各金融机构相对独立运作,实现混业经营的高级模式。[7]如美国的银行持股公司,银行通过设立银行持股公司,并由持股公司下设与银行并列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来进行投资。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的规定是对银行投资的限制,而上述三种模式是在银行投资基本无限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从发展趋势看,银行投资的三种模式的区别正逐渐消失,其基本特点是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和投资的无限制。如果我国固守银行投资限制制度,将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效益和实力,也不利于其参与国际竞争。所以,顺应银行投资趋势是我们必然的制度选择。

当然,上述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至于具体的制度构思,可考虑以下几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空间。我国《商业银行法》对银行投资的限制仅是一种相对限制,而非绝对限制。从《商业银行法》第3条所规定的银行业务范围可见,商业银行可投资于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等部分证券业务,可经营部分信托业务(主要是一些业务)和保险业务。且法律并不禁止商业银行在我国境外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对银行之间的投资也未加限制。[8]在法律明确放开投资限制之前,商业银行一定要积极在上述几方面中拓展业务并设置相应的机构及配套体系,以积累更多的投资经验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第二,到2005年放开对外资银行入境的相关限制后,可以着手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如上海),逐步放开对银行业的投资限制。一方面,要以一些发展势头较强的商业银行为试点(如成立于1983年的光大集团,已经成为典型的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另一方面,要严格加强国家有关机关的监管及专业人才的输送,等时机成熟,再将取消限制的政策逐步推广。

第三,至于具体的形式,可以采取银行控股公司模式(类似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如下特点:其一,由银行成立银行持股公司,银行将继续从事传统的银行业务,其他风险性金融业务由持股公司本身或下设的非银行子公司而不是银行去直接从事。其二,依法设立“防火墙”,防止持股公司的非银行附属机构金融风险侵袭银行。其三,持股公司的附属证券机构不归银行监管机关监管,因为“防火墙”的存在能够有效阻止持股公司金融困难对银行的波及,并且其附属证券公司的业务应由证券管理委员会监管。[9]正是鉴于其这几方面的特征及其所具有的效益提高和风险防范并重的优点,所以,建议在逐步取消对银行的投资限制时,可以采取此种形式。

四、 结语

综合以上论述,我认为,随着中国加入WTO后,有必要考虑对《商业银行法》第43条的修改,即应逐步取消对商业的投资限制。在未来的3到8年内,前3年应是分业向混业的转变与磨合,也是中国银行业混业体制的立法准备时间;后5年,随着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的全面开发,应完成从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平行法的修改到混业模式的最终确立,而且这种模式应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而非别的模式。

至于《商业银行法》中的其他问题,限于篇幅,本文简要提及以下几点:第一,该法中中国人民银行的权限太大。从第3条、第11条、第13条、第18条、第19 条、第24条、第62条等诸多条文中可见一斑。[10]]建议法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具体审查事项及明确、具体的审查程序,以赋予商业银行更多的经营自主权。第二,建议增加对治理结构方面的更明确的规定。银行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在我国比较突出,银行产权仍不够明晰,希望立法者对此有所考虑。第三,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建议增加“银行业务电子化”方面的有关规定,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第四,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的逐步开发,在修改《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同时,可以考虑在《商业银行法》中增设“外资银行” 章节,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及监管等问题作专门规定。

“山雨欲来风满楼”,我国《商业银行法》中的相关规定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前进的脚步。为了促进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我想反思的时刻已迫在眉睫了。

Mixed Managing Mo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Sector in China

Law School of China University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Zheng Kunshan

Abstracts: After China'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civil bank will be faced with more and more challenges and competitions. Begore figuring out the managing model of banking sector, we need to pay attetion to the financial managing system's developing history of western country, besides, we have to take the speciality of China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ealing with the concrete measure, we can take a compromise, leting the bank get a smooth transition. As we gradually discard the confination on the banking investment, we should change toward the Holding Company Model.At last, there will b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citions of Commercial Bank Law.

主要参考书目:

《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商法研究》(第三辑),徐学鹿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1月版;

《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陆泽峰 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银行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韩良 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 郑坤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00级本科生

[1] 《加入WTO:中国金融法律的反思与变革》,《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1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本法实行前,商业银行已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实施办法。”

[3] 《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杨玉熹,《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3页。

[4] 以下有关分业经营在美国演进的历史,本文主要参考了《美国商业银行转变为“全能银行”的过程》、《美国银行业与证券业分合简史》、《美国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经营》等文章,论文来源于中宏网资料(网址:macrochina.com.cn),该网站未能提供详细的文章出处。

[5] 关于有关国家变革的具体时间,笔者是从魏敬淼老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的课堂讲义中获知的,魏老师没有为我们提供具体的出处。

[6] 详细的介绍可参阅《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杨玉熹,《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23页。

篇5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规模的扩张、业务领域的扩宽,服务功能的扩大,同业竞争的加剧,尤其是网上银行的兴起、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这些变化对于当今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的改革有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比较晚,虽然近年来其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异,体现在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比较单一,经营管理体制落后,资产负债管理手段落后、利率变动风险大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提高竞争力,规避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对此,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相关理论入手,通过整理四大商业银行指标数据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管理的建议。

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

该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完善和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该理论强调将经营管理重点放在资产业务上,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和经经营业务的发展,该理论演进了三个阶段: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二)负债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不必要保留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可以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扩大从借贷市场上借款的渠道和途径,满足多样化的资产需求,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三)多元化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忽视了赢利性;而负债管理理论解决了赢利性,但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该理论认为需要通过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共同管理,才能达到商业银行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协调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进程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较晚。1984年以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下的信贷资金体制,银行的资金由国家分配。

1985年起,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实行实贷实存管理体制,把资金与规模分开,实行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的管理体制。

1987-1994年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对资本和资产风险权数做出了暂行规定,根据一般国际惯例和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规定了9项指标,标志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实施。

199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公布了《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该通知对94年通知的资产负债比例指标进行修订,主要补充了境外资金运用比例、国际商业借款指标,增加了六项监测性指标,并把外汇业务、表外业务纳入考核体系。

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国有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各商业银行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管理体制。

2000年来,随着我国监管机制不断向新巴塞尔协议靠拢,各商业银行开始学习国外管理经验,开始引入缺口管理、持续期管理等模式,采用先进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手段提升我国银行业经营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能力,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己经逐步建立了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体系,反应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质量、市场风险以及资产赢利性。近几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开上市,为满足上市披露、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要求,更是需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现通过对07-09年四大商业银行六项资产负债管理比例指标的考查,进一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现状。

(一)流动性指标

表1:2007-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情况

流动性资产

流动性负债

资产流动性

2007

2008

2009

2007

2008

2009

2007

2008

2009

中国工商

银行

653960

957818

1002602

2440149

2876330

3265805

26.80

33.30

30.70

中国银行

11387

14870

18214.44

34929

30470

40208

32.60

48.80

45.30

中国建设

银行

5881

6967

8485

42924

43607

58865

13.70

15.98

14.41

交通银行

4858

7174

6953

17947

18106

24986

27.07

39.62

篇6

理论教学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高等院校教学的基础,为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1·教学内容的把握

近年来,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环境。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既改革传统业务,又创新新兴业务,而且在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业务技术性和复杂程度都大大提高。因此,本课程的内容相当多且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很好地把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我们对教学内容做到区别对待,有所侧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较注重业务创新、风险管理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介绍传统的银行业务,更注重业务的创新;在当今后危机时代,我们把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置于重要地位,以期从中探寻银行风险管理的一般规律。其次,我们做好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合理分工,以避免重复。例如,在中间业务的结算业务教学中,金融学和国际结算中对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都有详尽的阐述,因此,在本课程中我们重点分析商业银行应如何加强结算管理,更方便、快捷、安全地办理结算业务,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加速资金周转,并借以扩大银行业务范围,吸引更多的资金。第三,结合法律法规教学。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如《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贷款通则》等,它们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在教学中以法律法规为基础,阐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使每一项业务与管理都有法可依。

2·教材的编写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一直非常注重教材建设。根据本课程的教学需要,我校与河北金融学院等合作编写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并进行了修订和再版,2008年该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该教材由商业银行概论、商业银行业务运作、商业银行管理技术和管理策略三部分组成,具有以下特点:(1)以法律为支撑,强调金融与法紧密结合的重要性;(2)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将国内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信息量大,既介绍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经典理论、基本原理,又引用了大量的最新公开信息资料,进一步延伸和丰富了教材内容。该教材深度适宜,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本课程教学中,我们积极改革传统的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开发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本课件由教材编著者研究开发,紧密围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还补充了课堂教学所需的信息资料,是教师讲课的提纲和依据,也是学生课后学习的重要指导,具有实用性、通俗性和直观性等特点。在实用性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增加了案例教学的比重;在通俗性方面,用简洁、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和剖析一些比较深奥的理论和方法;在直观性方面,通过图、表和专栏等形式,使理论化的内容更为直观。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方便地进行教学内容的翻转衔接,节省板书时间,增加了课程教学的信息量;通过图像、声音、动画和各种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强化实践教学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于理论教学,从而使学生觉得该课程内容空洞、枯燥。其实并非如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它来源于银行实践,其中的概念、原理、方法是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只有将它们运用于具体的实务中,才能深刻把握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有效的办法就是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强化实践教学。

1·精心挑选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我们积极提倡案例教学,精心挑选典型案例,下表列举了一些我们在相应教学内容中选取的典型案例。

2·建设模拟实验室

商业银行各项业务之间相对独立,且非常容易程序化和流程化,易于固化为具体的业务模块供学生模拟练习,所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非常适合模拟实验,实验室模拟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最佳方式。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斥巨资建设了模拟银行实验室,购置了易盛高校金融教学系统和商业银行教学模拟系统等实训软件,使该实验室无论是环境上,还是操作软件上,都全真模拟银行场景,使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银行业务氛围中。在实验室,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模拟商业银行业务的操作要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丰富网络助学

利用计算机从网上获取信息已成为当今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素质。在本课程学习中也是如此,在现代网络平台上搭建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研学能力。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强化网络助学作用:

1·网络课程的建设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先进的渠道,提高学生自主研学和互动交流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网络课程作为教与学有效沟通的窗口,为教师在规定课时内完成较繁重教学任务提供强大支持。网络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为学生创造了一种不受时空局限的学习环境。

我校教务系统为学生搭建了网络助学平台,学生可以快捷地从中全方位地获取信息。教务系统中的课程中心向学生开放了近百门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也已建成了网络课程,网上教学资源有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典型案例、习题集、模拟试题等,教师可在此上传电子教案、课程公告、在线回答学生问题;学生可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自主学习。

2·推荐学习网站

此外,我们还推荐了一些学习网站,便于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实践情况,以提高学生的自主研学能力:(1)推荐兄弟院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金融学院、河北金融学院等学校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精品课程网站,学生通过浏览这些院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可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2)推荐政府和银行网站,如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以及各商业银行网站等,学生可以从中了解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金融市场及各商业银行运行情况等信息,以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现状,更好地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

篇7

负债管理理论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同时,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转为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并重;使银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质的变化,将管理的视角由单纯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管理,使银行能够根据资产的需要来调整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增强了银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银行资产盈利水平。

一、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概述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盛行于60年代。当时,世界经济处于繁荣时期,生产流通不断扩大,企业生产及扩大经营对银行的贷款需求也不断增加。在负债管理理论出现之前,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扩大,它的流动性就有一定的保证。在必要时,银行甚至可以通过借款来支持贷款规模的扩大。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银行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吸收资金、扩大规模。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现状

在我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如何随着银行的发展而同步提升,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与国外顶尖银行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存款波动性较大,流动性差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在结构安排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之处,导致银行的流动性比较差,容易引发流动性短缺的危机。我国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借款来维持其流动性需要,银行的自有资金不足,资本充足率比较低。

2、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低,存在着很大的坏账风险

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刺激经济,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宽松政策,商业银行在这个期间向地方政府发放了巨额贷款。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我国地方政府负债问题开始逐渐的暴露出来,在地方政府的巨额负债中,银行的贷款占有很大比例,这些积累的债务很有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出现大规模的坏账和呆账,从而引发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3、利率市场化进程带来风险

我国对利率的管制正在一步步放松,对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也不断减少,这在增加了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使用资金的成本上升,从而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和存款期限结构,促使银行业不断提高贷款利率,并且出现了限贷、惜贷的现象。贷款利率的提高给银行带来更高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企业违约几率,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风险。

三、造成当前负债管理现状的主要因素

1、商业银行缺乏自我积累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都只有少量留利,没有建立起随资产增长而补充自有资金的积累机制,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信贷资金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充,这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银行大量存在存贷款长短期错配,盲目扩张信贷,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比较差。

2、储蓄传统及国家政策

由于我国居民的高储蓄倾向和国家政策的扶持,银行对于风险控制的意识比较差,国际竞争能力比较差。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储蓄,我国居民长期以来的高储蓄倾向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裕,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经营环境比较宽松,不重视其他货币业务的发展,不重视对于资产负债结构的配比和控制。

3、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不健全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比较缓慢,作为直接融资平台的资本市场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企业直接融资的难度比较大导致企业只有通过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来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这种情况使得银行有大量贷款对象,从而不重视资产负债管理。

四、发展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对策

1、进行存款工具等负债工具的创新

在负债方面,要加快存款工具和业务手段的创新,可以通过和推广国外已经行之有效的金融手段,发展多元化的负债产品,如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推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回购协议、发行债券以及扩大银行卡业务等。另外,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资银行的竞争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开放金融市场以后,我国更应有步骤地放开放宽对混业经营的法律限制。

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慢慢放开了利率管制,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也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提供了温床,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利率化改革才刚刚起步,距离建立起一个市场化机制的利率制度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只有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脚步,在屡屡市场化的压力下,商业银行才能在市场竞争下加快对于存贷款业务以外业务的改革和创新,才会更注重对自身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3、积极拓展业务渠道,提高资产负债的质量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拓展业务渠道,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中间业务以及其他非传统投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营收及占比都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银行营收及资产增加主要是靠借贷息差来实现,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利率管制的不断放开以及可能的民营银行带来的冲击,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传统营收,因此通过拓宽业务渠道来提升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增加流动性,为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增加保障,降低流动性风险。

4、加快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改革

健康健全的市场环境是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市场条件。我国要不断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为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创造条件,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和空间,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更多的手段。另外,要不断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融资途径和更广的融资平台,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为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资金管理提供保障。(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成果之一,本成果受北京市“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刘一.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分析—基于成本和风险角度[J].现代商业,2013(14).

[2]何浩.商业银行应对经济周期下行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9(06).

篇8

一、研究背景

(一)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变化与银行再造

银行再造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改革思路和发展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性和制度性变化。

在新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新问题和新挑战,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论、体制、方法和技术进行历史性变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和竞争需要。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新特点,要求商业银行从根本上突出面向客户的市场营销功能,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益。商业银行经营特点或运行模式的改变,要求组织管理模式也必须相应做出调整或变革。

商业银行在组织管理模式的设计和变革过程中,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现代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体系,以充分体现市场导向的原则、扁平化的原则和网络化的原则,就成了当前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银行再造是现代商业银行在信息科技时代寻求银行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实践探索,其基本的思维要求和目标就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使人们在观念和价值取向上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带来组织结构、权利分配、员工技能及管理制度的深刻变化,重塑银行文化,将银行经营管理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银行再造正是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这一客观规律发展变化要求的反映。银行再造试图使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发展与组织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反映了商业银行在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如何适应银行再造的发展要求,就成了组织管理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一个紧迫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因而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当前理论学术界对于实务研究所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演进与组织管理模式变化

钱德勒(1987)探讨了层级结构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但现代工商企业的组织结构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组织结构也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对处在一个社会整体经济体系中的“专业化的辅企业”(钱德勒语:钱德勒,1987;P38)商业银行来说,随着其金融专业化职能的进一步细化和分工的深化演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不断发生变化,组织形态也不断多样化和发生变动。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变化导致了现代大型联合工商企业的诞生;商业银行新经营趋势也导致了其组织结构形式的变革和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适应不同的经营模式需要,任何由市场和技术发展决定的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类型,都对应有运行效率最高的组织管理模式。

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差异背后的原因探讨,需要分析商业银行背后的决定和影响商业银行运营模式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同商业银行,其经营管理模式通常是不同的,在相同的经营环境和资源影响下,其经营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不同规模的银行来说,通常银行越大越复杂就越不重视关系贷款,这样大银行和银行购并就会减少了小企业贷款(Berger and Gregory,2002)。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从经营方式上看,主要是不同规模商业银行对关系贷款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的。关系借款与传统借贷的基本差别是交易过程(lend-ing process)的不同,而不是交易技术差异(lendingtechnology)。

关系贷款具有三个关键因素:

(1)银企之间往来的软信息(即信任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交易的;

(2)信贷官员和企业间的关系密切,经理人员拥有垄断信息;

(3)问题(由于软信息的不可交易、不可观测性)。

而建立在财务报表借款(financial statement lending)、资产抵押贷款(asset-based lending)和信贷评分(credit scoring)基础之上的交易技术,大部分是基于定量分析的,如分别在财务比率、抵押率和信用分级之上进行业务行为;关系借款则允许没有上述良好指标、信息模糊的小企业获得银行支持,这种模糊的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是通过长期接触取得的。

因此,大银行重视硬信息,小银行则对软信息重视。关系贷款造成的内部人问题可通过组织结构解决。大银行对硬信息的重视通常是与大银行组织结构严密、职责明确的组织管理模式相对应的。

(三)问题的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问题是介于管理经济学与金融学之间的边缘性课题,研究对象既不是一般的组织理论的组织定义和组织设计,也不是微观银行学的业务流程再造;而是以组织理论为基础,通过剖析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和主导因素,揭示其理论内涵,探索其内在规律,从而提出基本设计思想,研究其对金融体制安全与效率及商业银行以提高组织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效应。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西方组织理论作为管理经济学的一部分,经过发展已逐步形成较为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组织理论在作为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应用还处于实践阶段,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也主要体现在经验主义层面上的一般认识。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理论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概括,缺乏扎实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组织理论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并系统地论述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其次,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历经了长期的演变过程,从全球视角对其演变的诱因及路径,进而对不同类型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系统地总结其变化规律,对于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再次,商业银行不论在任何制度环境下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其体制的效率与安全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和社会公共政策的传

导效应,剖析其组织管理模式对宏观经济政策传导的影响,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最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业竞争条件趋同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的效应,提出其目标模式的核心框架,为商业银行发展寻求组织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对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一)不同组织结构类型的比较研究

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首先表现在其组织制度上。现代商业银行最典型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制和股份有限公司制。但也存在大量的非公司制的商业银行或类商业银行机构,这些机构也大量采用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或无限责任制的组织形式,如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储贷协会(saving & loaning)或私人银行。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和规模如何,各种类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组织结构一般都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这些机构问的信息交流渠道和权力分配的差异,就构成了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结构类型:科层制和部门制。

科层制组织结构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一层管理一层的组织结构形式,对商业银行而言,它实行总行、地区总部、城市分行的组织结构设置体系。这种结构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很好地适应现实客户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客户资源,从而保证商业银行可获得基本的经济效益;能够迅速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取得最好的收益水平,有利于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部门制组织结构体系,就是在一个大的组织机构内部,分列出不同类型的部门,自成独立体系的组织框架结构。对商业银行而言,实行部门制的组织结构,就是按照不同的产品线设立独立的业务部门,如批发性业务部门、零售业务部门、投资银行部门等,并且各部门之间独立存在,自成体系。

朱枫(2003)认为,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有以下方向发展的趋势: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的“无限扁平化”和直接银行服务、矩阵式结构和网络型组织结构。

(二)组织设计原则的探讨

基于国内外银行竞争力差异,许多国内学者从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认真审视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现状和缺点,并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其中包括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的探讨(刘奎,2000;王宵勇、翟翼,2001;江进,2002;阙方平,1999;王惊奇,2003;彭纯,2003)。

江进(2002)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要迎接挑战,摆脱目前的困境,在重新构建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方面,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任务目标原则、市场决定原则、精干高效原则、提高弹性原则、协调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费用原则,以及随机制宜原则等。

刘奎(2001)则认为商业银行在设计组织结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理念:扁平化原则、团队作业原则、客户部门化、基层业务的常规化与复杂业务的集中处理等。

王惊奇(2003)则认为,商业银行组织机构设置应遵循规模经济的原则,坚持价格最大化的原则。

彭纯(2003)则认为,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目标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是:

以客户为中心,增强营销功能,加大营销;实行专业化和垂直型管理,提升各类机构运行和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理顺前中后台关系,突出业务部门的核心地位;合理确定管理链长度和管理半径,使业务拓展和内部管理顺畅、协作和均衡运作;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切实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真正以效益目标,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真正企业化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评体系;突出各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三)有关组织创新的研究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形式、手段、方向等与各方面的因素有关。

郧会梅(2003)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研究了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方向等有关问题。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的一个主要常见特征。商业银行从事生产信息的活动有助于克服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金融交易行为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生产性投资,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组织结构对信息在组织系统内部的流通起着决定作用,故而组织创新对于解决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郧会梅(2003)认为,从当今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银行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联系互动的关系;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集中体现在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发生影响:使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由高耸转向扁平;使网络银行和契约型银行(contract banking structure)等新式银行组织结构得以出现。

(四)有关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演化的研究

1、组织结构演化的原因

运营环境的变化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使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运营环境的变化,造成了商业银行可资利用的内、外部增长机会(external and internal growth opportunity)的改变,引起银行设想的战略进而组织结构的改变。

拉佐和道格拉斯(Lazo and Douglas,1998)认为:外在条件的变化(如监管放松、技术创新、因市场结构改变而来的市场竞争程度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偏好的改变等),可以引起银行战略的改变,促使银行向集中于自己的核心能力的战略转变,这种战略的改变会引起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或组织轮廓(organiza-tional profiles)的变化,从而造成了相同规模银行的不同的成本结构、地理分布、产品宽度和消费群体宽度。

环境变化是否对银行战略、经营、结构变化发生影响,还要依银行的目标客户和银行大小规模有关。杰恩和斯蒂芬(Jeon and Stephen,2001a)研究了美国银行业并购发展变化的历程后认为:监管放松导致并购增多,银行规模增大,银行业集中度(垄断程度)的提高;对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和跨州经营的放松,使得美国银行界并购案大增,但大多发生在本州和本地区内,说明银行合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外来银行收购的危险;1976年-1998年间,随着美国银行业市场进出门槛的降低,全美共有11000家银行以各种形式退出或消亡,同时新设立银行6000余家,所以同时期银行数目净减少5000家。监管放松仅与集中度的增加有关,集中度的上升,引起了人们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担心,大银行与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并不构成直接竞争,社区银行的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由于彼此之间并不构成直接竞争,社区

银行等某些金融机构就对环境变化表现得不够敏感。由于得以保留某一类别的市场细分份额,因而环境变化就不对某些特定银行的经营战略、业务规划和组织结构等发生影响。

2、组织结构演化的动力和途径

关于组织结构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或应朝哪个方向发展,属于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演化的动力和途径问题。该问题同样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和研究。组织结构变化,毫无疑问是为了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与经营效率相关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首先与组织的规模有关。由规模经济的一般原理可知,不同规模的组织对应着不同的效率;不同水平规模的组织,又决定着其内部组织结构的最佳具体形式。

斯旺、乔格和托马斯(Swamy,Georges and Thomas,2003)却认为规模并不是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因而也就自然不会成为引导商业银行组织演变的力量之一。斯旺、乔格和托马斯(Swamy,Georges and Thomas,2003)介绍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基于收益生成能力原则的效率变化测量方法,利用该原则可以解释效率变化和以下变量间的关系: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非利息费用、利润边界、贷款损失比和资产质量。以上联系也用于解释大小商业银行间赢利能力的差异。利用该方法,对新生银行(成立时间不超过3年)和老银行的对比研究表明:

(1)新生银行规模越大,越容易失败,但老银行却不。

(2)新银行收益/费用比率的波动性均比老银行高。

(3)效率的波动性随效率的提高而降低,效率提高银行的效率波动性比效率降低银行的效率波动性要低,效率提高意味着银行有高和稳定的收入,所以收益/费用比率的波动性并不是规模的函数,而是时间和效率变化的函数。

(4)新生银行比老银行失败的可能性更高,老银行更有可能效率下降。

(5)新生银行的利息负担高度波动,因为新生银行不倾向于多元化,所以其利息负担对经济条件的变化高度敏感。

(6)对利息负担比率的波动性而言,效率提高的新生银行和效率降低的老银行,比效率降低的新生银行更少波动性,但比效率提高的老银行高,所以波动性并不是规模的函数。

(7)不同规模新银行的利润边界(profit margin)随效率减少呈现较高的波动性,效率提高的老银行利润边界相对稳定。

总之,规模并不是决定银行利润产生能力的必要因素。

导致商业银行规模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通常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随监管放松而来的金融自由化。杰恩和斯蒂芬(Jeon and Stephen,2002b)认为,监管放松导致了由并购和清算而来的银行合并,导致了银行规模的增大和数目的减少,但新进入减少了银行数目的减少。

也有的研究认为,市场决定了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演化的方向,监管放松仅是反映了这一市场取向。克罗纳和拉何安(Kroszner and Raghuram,1997)研究了美国“G-S”法案前后的美国银行界组织结构,认为:借贷业务和投资银行(证券)业务分离,有利于投资银行证券发行可信度的提高,从而提高发行价格;监管变化并非是分业经营的原因。混业经营机构的发行价格较低,所以部门结构对发行价格有影响是合理的:内部设置的部门比独立机构间更容易引起潜在冲突,这种担心使得银行发行部门对证券说明可信度的下降,所以与独立机构相比处于劣势。分业的这种变化是商业银行对市场关心内部结构可信度的反应。关于机制的银行对独立机构董事会控制越多,发行折扣越大,这表明管理控制和独立性程度可能是部分解释。只要金融市场是竞争性的和外部性小(如或明或暗的存款保险制度不存在),银行就会朝适宜的方向转化。银行直接拥有证券部并不比银行持股公司形式的证券结构更冒险,并具有融资优势;银行附属机构倾向于更具有效率。

三、研究现状总结和未来研究方向

篇9

一、银行精细化管理的发展与现状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行为管理科学发展形成的一种管理理念,是系统管理理论进化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全面提速的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以及全面开放的国内金融市场,使我国金融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也将随之发生质的转变。由于金融企业存在明显的同质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取决于管理行为的精细程度,因此,商业银行的精细化管理是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精细化管理起源

精细化管理最早是由日本工业企业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在总结和吸取美国企业生产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从避免浪费出发,设法消除生产过程中无用动作、减除无用努力,去除无用材料,提出精益管理理念。中国许多企业已尝试精细化管理,并与国内一些科学管理理论相接,如企业资源管理(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全面质量管理(TQM)等。精细化管理引进标准化和数据化技术,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精准管理特征,使科学管理理念变得更加具体化。国内大量企业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受益非浅,并成为这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杀手锏。

(二)精细化管理发展

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银行精细化管理已有一定发展,并根据银行性质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分类:第一类是定量管理。以美国为代表,用数据说话,通过计算机实施管理。特点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客户需求特点;制定并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运作。第二类是半定量管理。欧洲许多银行属于此类模式。第三类是定型化精细管理。以亚洲银行为典型代表,他们用传统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与美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我国精细化管理现状

我国银行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一方面引进国外资本,另一方面也引进了发达国家精细化管理方法理念,这便使国内商业银行一切业务活动和管理过程渗透了国际先进的定量及定性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并延伸到银行CI设计、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开发、业务营销、客户服务、风险管理、机构设置、员工管理及培训、绩效激励等一切经营管理工作中,并根据不同项目的管理要求,制作相应的系统化的管理模型,打造科学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与控制,最终形成统一、标准、规范、高效、节能的管理体系。

二、银行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一个银行能否最终强大最根本的因素就在于其管理上的优劣。只有对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科学系统的分解落实,并通过精细管理和提升执行能力来支撑,才能保持业务领先和竞争优势。如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形式及市场内涵已证明,经验管理已不能适应市场要求,银行必须创新管理方式。否则问题会越聚越多,最后陷入困境,失去市场竞争优势。

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现状和发展目标,决定了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是商业银行内部经营与控制的必然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已发现粗放型经营方式以不再适应他们的需求,并纷纷争相走出粗放经营的阴影。然而,各级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尚未达到应有层次,仍然是以制度约束和定性分析的管理方式为主,还没有有效地运用到数据模型和挖掘技术。精细化管理只是一个表面形式和口号而已,同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管理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将精细化管理方式彻底地运用在银行内部,将管理方式创新,管理层次和科技含量得到有效地提高,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必须改进管理手段,改善内环境,细致规划和设计每一个管理内容和细节,做到管理科学和严格,否则将急剧消耗和严重侵蚀资本,重陷资本不足和经营亏损的困境。

同时,实施精细化管理也是商业银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在现行会计核算体制下,许多银行对业务经营成本等财务费用只有一般意义上的控制,缺乏严密管理,哪些费用需要严格控制,哪些费用应由个人支付,哪些费用必须和不必要的开支,并不非常明朗,导致经营浪费。而精细化管理使成本核算严格,分项目核定标准,以收益匡算支出,按人员包干费用,将各类指标量化,这样便有效地加强了成本控制,明显提高收益。

商业银行特殊的产品性能和企业性质,也决定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是具有高风险的经营管理。货币商品是特殊商品,其增值的过程就是执行货币流通、支付和价值转移功能的过程,货币商品只有投放到流通领域,参与产业资本循环,才能完成经营过程,实现价值增值。而货币资本一旦投放市场今日流通环节之后,需要经受市场、信用、操作等各种风险,才能取得回报。只有精心设计、周密考虑、精细管理商业银行的一切业务活动和经营环节,减少管理环节中的失误纰漏,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消耗,有效地将风险控制,确保安全的资产经营和良好的经营效益。此外,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银行经济案件表明,管理粗放和制度缺陷滋生了部分不法分子实施犯罪。一些犯罪分子甚至专门寻找银行管理漏洞,伺机作案,导致经营风险。精细化管理要求银行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严密的流程控制程序,细密管理银行经营管理行为业务经营活动,对每一个银行业务流程和经营细节都要严密控制,让犯罪分子无机可乘,从而控制风险,减少甚至消灭案件。

该系统的开发,有利于商业银行理顺并解决传统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风险隐患多、信息传导慢、机构链条长,业务流程繁冗等粗放性管理问题;有助于提升管理层次,改造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资本回报水平和投资价值;有助于提高内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风险,遏制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有助于避免盲目追求规模和即期效益及缺乏长期积累的多种结构性矛盾和低效率的增长方式,确保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同步提高,强化银行经营管理并实现全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毅. 论商业银行的精细化管理[J]. 福建金融, 2008, (01);

篇10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逐渐形成了重信贷指标、轻内部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经营特点。这种经营方式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成本费用观念淡漠,忽视成本、效益的恰当配比。不仅经营人员忽视经营中的成本控制,即便是内部管理人员,也缺乏成本资料和必要的成本管理技术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在商业银行中推行旨在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的管理会计,为提高经营效益服务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商业银行尽管在经营管理中对推行成本管理会计做了一些尝试,但常常是限于成本管理会计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决策层对成本管理会计的推行不够重视

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者对成本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会计的运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商业银行的决策者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管理);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还要求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现阶段,许多商业银行的决策者只重视抓借贷资金、抓市场,而不重视会计,或根本不懂会计,也没有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置成本管理会计机构,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成本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另外,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也造成了管理会计在应用中的困难。“ 财务会计对外、管理会计对内” 似乎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金科玉律”。

(二)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会计人才稀缺

成本管理会计的方法灵活多样,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体系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这就决定了在很大程度上成本管理会计的水平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同时,由于成本管理会计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也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专业造诣,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果断的应变能力。可见,成本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起点很高。

(三) 组织架构的不合理

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与国外先进商业银行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论是由专业银行转轨而来的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市场经济催生的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均是胎生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行政分权体制,按总、分、支三级机构进行管理。 而国外先进银行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实行的是扁平化的纵向、条状的事业部制,业务按公司业务、私人业务、和资金业务等条线进行管理,事业部内部按产品线和营销线进行运作。国内完全不同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若要完全按国外管理会计方法进行核算、分析和评价,由于责任中心职责不清楚,产品和客户的数据难以获得,给管理会计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二、 商业银行加快推行成本管理会计的对策

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会计涉及面广,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会计的实施应该本着“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目前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各商业银行职工对成本管理会计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实施成本管理会计就是引进国外一个系统、开发一个项目,或者是某个部门的工作等。 这些认识是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实施成本管理会计未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成本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系统理论、行为科学、预测决策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实施成本管理会计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包括成本核算、盈利分析、业绩评价、资产负债管理、预算管理等丰富的内容。涉及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确立、成本管理会计系统构建、业务流程再造、管理模式调整、组织架构改革等复杂过程,需要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层转变观念,更需要商业银行上级行与下级行的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各商业银行职工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决策层,应正确认识成本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地位、重要性和复杂性。

(二)着力培养或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

依据现代管理理论,成本管理会计要运用一系列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等方法,除需要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 并熟悉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能够把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总体运作情况。因此,成本管理会计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十分严格,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引入、培训等多种渠道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会计人才。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人才引入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源,但是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偏差使得管理会计人才的引入相对欠缺。银行应该在确立管理会计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招募人才,如招聘高校中管理会计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也可着手建立内部人才培训体系,以此来满足施行管理会计的需要。

(三)改革现有组织架构, 实行事业部制

国外先进银行实行的扁平化的事业部制组织架构,业务是按公司业务、私人业务 、资金业务等进行管理,实现了银行内部以利润中心为单位的业务分类核算,事业部内部是按产品线和营销线进行运作,为银行分析和评价内部各经营单位的利润贡献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报告,不仅可以提供总行、分行和支行各业务分部、业务线条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而且还可以根据地区和地区的比较情况,为管理层考核机构或地区和调整机构或地区业务布局提供支持。

国外先进银行事业部制组织架构已经过多年不同市场环境的实践日趋成熟, 是代表商业银行发展方向的典型的现代化模式, 应该是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目标模式的主要选择。参照国外先进银行的组织架构,进行事业部制改革,可把现有的商业银行总行各业务部门整合改造成公司业务部、个人银行业务部、银行卡业务部、投资银行部、业务部、海外业务部等按业务范围划分的事业部,并将其作为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各事业部对相应业务的发展和经营效益负责;将人力资源部、信息科技部、法律事务部、行政后勤部等非业务部门也改造成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根据向业务部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合理确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取得相应的收益。

(四)构建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系统

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应该导入战略管理会计理论,遵循银行战略管理的理念。通过对银行财务数据的集中核算、管理和分析,充分展示财务数据与业务运营的变动关系,通过财务和绩效管理实现对银行业务的运行控制,顺利实现银行的战略目标。同时,因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创新与拓展,所以商业银行在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方法时,有过去管理会计的经验作基础,应该不会遇到太多的困难。比如推行作业成本法,是将制造费用的分配基础由数量基础变为作业基础,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

总之,随着金融业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我国银行业必然要与国际同业展开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在此形势下,我国银行业必须加快银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步伐,应用先进的管理会计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构建开放性的银行管理会计系统,推进银行经营管理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银行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郁国培.《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2

[2].刘惠川.论战略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经济师,2007-12

篇11

二、加强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及时转变经营观念,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作为地方性银行之一的农村商业银行,扎根于县级、乡镇地区,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联系,和当地政府关系密切,犹如鱼水关系。但是,随着金融竞争格局的不断复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逐渐下设机构,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被不断的细分;再加上利率的市场化进程逐渐推进,各银行为了扩大自己的存款规模,往往以上浮到顶的利率来吸引存储客户,而贷款利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在逐渐下降,这就导致了银行传统的业务的利差降低,而中间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的比重较小,这就使银行的盈利水平大大下降。而我们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还处于传统的阶段,对于相关资源要素的成本、收益和风险等因素没有进行精确计量。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传统的财务管理使得各种财务文问题逐渐暴露。而运用财务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克服粗放经营带来的弊端,以更好的管理方式适应新的竞争态势。

(二)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农村商业银行实现价值最大化,除了要提升银行的价值外,还要体现银行经营活动的社会价值。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业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农村商业银行的价值最大化,就是要保证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保证银行经营管理活动达到最优的水平,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统一。而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需要有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作为支撑,保证银行各项业务有序进行。

(三)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能够保证农村商业银行将经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加强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可以以风险控制为导向,对细分的银行业务进行风险分析,找出风险产生的业务环节,并对风险的后果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有力的对策防范风险。由此可见,进行财务精细化管理还有助于引导和督促银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财务风险的恶化引起更大范围的金融风险。

三、加强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经营观念,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组织机构繁冗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就造成银行很难对工作人员的薪酬和业务费用等进行详细的统计,存在很多浪费的领域。长期以往,这笔浪费会使农村商业银行在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竞争中难以匹敌。而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周密的分析和设计,稳步扎实的开展财务工作。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需要完善的组织体系作为保障。这就需要农村商业银行对所有的营业机构进行全面细致的量本利分析,分析内容涉及到存款的余额及其结构、人员的配置及其素质、组织结构、地理位置、发展前景以及业务费用和人员薪酬等等,再结合外部环境的好坏、在同行竞争中所呈现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等因素,对营业机构的增长潜能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预测,并以此作为合理调整营业网点的重要依据。

为了保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主要负责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组织领导、系统设计、数据分析;各相应的分支机构则应该在总行的领导下,设立财务精细化管理具体行动部门,负责数据采集、程序监控和信息反馈,引导全行的工作人员转变管理理念,将全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要求上来,推动全行为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认定和费用分摊制度

成本认定制度是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领域,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成功与否。如果缺乏完善的成本认定制度,则整个银行的工作很难正常开展,财务管理很难正常运行。而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认定制度和费用分摊制度不够健全,制约着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农村商业银行想要建立完善的成本认定制度,在实际操作时,首先要明确财务精细化管理对成本对象的要求,以此作为成本认定对象分类的依据,切实保证能够按照客户、按照部门、按照业务等进行成本的认定,并且要注意将成本的管理逐一渗透到每一经营环节中,防止成本认定的缺失。其次,要明确成本认定对象的范围。成本认定对象既包括业务部门,也包括非业务部门。其中,业务部门包括经营网点、计财部门、存款部门、贷款部门以及与存贷资金、财务资金运行相关的各个过程;而非业务部门主要是指办公室、人事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

另外,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还需要建立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费用分摊机制。在建立费用分摊机制时,要本着“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通过精确计算,将费用分摊到相应的业务或者部门。例如,农村行业银行推出了一种借记卡,则营业网点在办理这种卡片时所产生的费用要分别核算,计入该种卡片业务中。每个部门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以下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招待费以及业务宣传费用等,这些费用要一一计入相应的业务或者部门中。通过将费用进行合理的分摊,保证成本的核算更加准确、科学。

(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行预算控制

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预算编制、预算控制和预算分析,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有自下而上的汇总预算和自上而下的分解预算,这两种预算都能够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全方位、分层次的进行预算。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可以对预算进行调整,调整后生成新的预算数据。

预算审批后,就对经营环节的各项业务有了指导作用,例如,资金的使用要按照资金预算的要求实施。如果预算执行过程中,主观条件或者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则预算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使预算的范围、权限、程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篇1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篇1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转贴于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