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服装工艺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服装工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服装工艺论文

篇1

总体来说工艺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还基本按照工艺教材来进行,但要对应企业、工厂的《任务书》或《任务单》等。学生要按照这样的《任务书》完成相应的学习和工作任务,也就是我们要求的培养目标。例如我校服装工艺制作课程是把学生两年期间应主要掌握的技术技能应会知识,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中对于各个年段的具体要求,定时、定人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的课程教学和课程管理,并进行达标的考核。它一共确立了八个基本技能目标,即:(1)手工针法;(2)一步裙;(3)女西裤;(4)男西裤;(5)女衬衫;(6)男衬衫;(7)女西装;(8)男西装。这些技术技能目标既要符合教材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应当与服装企业的各款《工艺制单》的要求相联系相符合。课程模块的标准化目标教学和管理如果能很好地与服装企业的项目任务(特别是不断更新的项目任务)相融合相联系,就必然会给工艺课程注入新鲜的活力,会给课堂教学带来具体的、实质性的变化。

篇2

2.1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生产中的固-固相复合法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中的固-固相复合法是一种在上世纪30年代就发展起来的加工工艺,其主要原理是将两种或多种已经成型的板材通过叠加或者是轧制的方法使其能够形成多层复合的方式,从而使这种复合板材能够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其中,复合板材所采用的轧制方法主要有热轧和冷轧两种,采用轧制的方法生产的复合板材具有生产成本较低、生产迅速以及成本板材的精度较高等优点,通过与现有的钢铁生产工艺及生产装备相结合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利用轧制法可复合的金属种类很多,但轧制复合往往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和退火强化处理等工艺,板型控制困难,轧件易边裂,易形成脆性金属化合物,且道次轧制变形量大,需要大功率的轧机。

2.2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生产中的爆炸复合法

此种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使用炸药作为主要的能源,从而将多种金属材料复合焊接成一体的加工工艺,采用此种加工工艺的优点是生产出来的板材具有很高的产品适应性且保留了复合材料原料的一些特性,同时生产的板材结合界面的结合强度较高,能够使得其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较为良好的加工特性,同时对于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大小以及形状等都具有很强的可调性且对生产设备要求较低,缺点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音从而不利于生产的连续进行。

2.3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生产中的爆炸-轧制复合法

此种方法结合了固-固生产法中的轧制法以及爆炸法中的一些优点,通过使用此种方法可以使得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板能够生产的尺寸更大、厚度更薄、长度更长以及更细的复合金属材料,从而使得金属材料的性能克服了单一工艺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2.4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生产中的扩散焊接法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多种生产工艺及加工技术,扩散焊接是一种对在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复合加工中常用的技术,其能够进行多同种或不同种材料进行复合。在加热到母材熔点0.5~0.7的温度时,在尽量使母材不出现变形的程度下加压,使母材紧密接触,利用界面出现的原子扩散而实现结合的方法。

2.5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生产中的液-固相复合法

此种方法的原理是将一种(液相)的金属材料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均匀的浇铸在其他一种固态金属材料的表面,并依靠两种金属材料表面之间所产生的一定的反应来使两者之间出现结合,并在液态金属凝固后对其进行压力加工。

2.5.1直接浇铸复合法

直接浇铸复合法的制造工艺如下:首先需要将两块在内侧涂抹有剥离剂的钢板进行相应的叠合,并将两块钢板四周进行焊接后放入盛有金属液的铸模中,待到周围的液态金属凝固后进行一定的轧制,轧制完成后将焊接的钢板四周的焊缝去掉,从而可以得到分离后的两块液固复合板,在进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板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做好对于加工温度的把控可以使得复合材料板具有较高的复合强度。此种方法操作方便、由于无需使用过多的机械设备以及其他附加工艺,因此,其加工成本较低,可以应用从而进行批量化生产,不足之处是由于需要将固态的金属板放置于高温下的液态液中待其凝固,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两者金属材料熔点的不同会使得高温的液态金属会对固态金属的表面造成一定程度的熔损,从而会对生产出来的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板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双流铸造法又被称为双浇法,其主要是通过使用两种液态金属同时开始进行铸造,其主要利用的是两种合金之间的熔点差,通过将低熔点的合金首先浇注在一种特殊的扁模具中,而后通过将模具内的抽板进行一定的提升,其后再将高熔点的合金浇注在抽板提升后所留下的空位中,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复合金属材料,使用此种方法需要做好时机的把控,特别是在金属液的浇注速度方面更是需要注意,从而使两层金属界面结合良好且界面稳定是比较严格的。

2.5.2钎焊法

钎焊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利用浸润的液态金属相凝固使两种金属焊合一起的技术方法。此种方法的加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异种金属之间的结合,其缺点是在钎焊结合部位的硬度不高,从而使得复合材料板出现小孔、夹渣、偏析等缺陷。

3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中的表面工程技术

电镀主要是通过溶液中所含有的金属离子在导电的情况下聚集到电极中的阴极中并均匀的覆盖在阴极的表面使其形成能够与基体牢固相结合的镀覆层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发展,电镀已经成为了现今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电镀外,在材料表面工程处理中还具有刷镀、化学镀以及热喷涂、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等多种表面处理技术,以上这些技术都各有优缺点,应当根据金属材料表面的特性需要适合的技术。

4金属层状符合材料的发展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材料生产工艺中,现今,在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有电磁成型复合、自蔓延高温合成焊接技术、激光熔覆技术、超声波焊接技术以及喷射沉积复合技术等。采用以上这些技术能够使得金属复合材料性能更高以及生产更为简单方便。

篇3

1、掌握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较扎实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

3、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设计方法和成衣化生产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艺工结合特色。

4、具有独立完成服装设计构思、效果图、基础纸样和推板及确定加工工艺与成衣制作的基本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服装辅助设计。

篇4

通讯作者:雒薇艳,女,研究生导师,教授,长期从事服装专业的相关研究,有资深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

中国服装设计教育模式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面对国际化、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形式,服装设计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以改变服装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设计与社会实际脱节现状,从教学自身的环节来看,现有课程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成为制约服装设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艺术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学科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发展更深入的要求。形成与国外服装设计课程想切合的教学体系,提升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我省工科类院校服装专业的整体水平。

一、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中国服装设计教育模式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束缚,面对国际化、世界一体化,服装设计教育迫切需要改革,改变服装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从教学自身环节来看,现有的课程结构、教学手段、教学环境都存在一定弊端,成为制约服装设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系统论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基本特点是讲究系统不是个体、单位的,而是整体性、关联性的一个集合体。系统论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各个部分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作用。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依存与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整体。系统论基本思想方法是将相互联系、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包含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它有明确的目的,是可以控制的。而服装设计是集艺术性、应用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系统学科。

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系统论改革服装课程内容之间缺少联系性,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与优化,对教学知识结构内在关系的同构与整合,形成“专业教学、实践操作、课题设计”三位一体的课程架构,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真正践行教学、研究与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理念,系统论研究针对服装设计学科应用性强与市场结合紧密的特点,强调教学中设计与实践、课程案例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顺应服装产业化需要,具有极大地应用与实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一)教学特色----体现人文与工程相结合

作者对长春市内工科院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不同年级近400多名学生,进行有关服装创意思维方面问卷调查,经过数据整理统计,其共性问题是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在创意思维方面明显不足,缺乏形象创意思维,设计思路与表现手法单一。可见,工科院校有它自身的教学特色及学生优势与不足。

(二) “专业教学”案例化, 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

通过多样性思维如发散与辐合、正向与逆向、横向与纵向及多向与側向等形式,设计仿生、移用、派生、想象、异形同构与主题构思等思维训练方法,课程注重深度以教学案例为主线,服装造型和工艺技术相融合,建立工科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科学、理性、富有个性化的思维设计能力。

(三)“实践操作” 教学一体化,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集中开设30学时实践课程,将抽象理论应用到具体设计,将平面设计向立体设计、效果图向成衣转化, 独立设计并绘制服装效果图、结构图,工艺流程图与成衣制作,使学生设计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设计能力,设计作品具有实施性与合理性,体现工科类服装设计专业侧重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特点。

(四)教学内容“课题设计”,参与服装设计大赛

“课题设计”工作室模式, 使学生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顿悟,在顿悟中掌握服装设计规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服装设计工作室,任课由学校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共同组成,采用大量实际案例与具体项目进行教学,拓展专业深度和广度,锻炼学生专业应用能力。“课题设计”使理论联系实际与服装市场、企业相结合,引进“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学生了解最新服装动态与设计理念,实现设计理论、实践环节、最新科研成果有机结合,增强课堂实效性,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服装设计大赛。

总结:综上所述,系统论方法运用于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改变了学生设计思维定势。论文创新之处在于将系统论的方法应用于传统服装教学中,探索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新的模式,提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服装教学与社会实际、市场、企业相联系。充分发挥服装教学中各个环节的优势,使各教学环节之间相互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升我省工科类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为服装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肖海龙;张亮系统论在知识组织中的运用 2007(08)

篇5

一、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研现状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及调研目前国内外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的理论深度不够、只传授“怎么办”,很少解决“为什么”。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内容直接制约学生技能的拓展,直至影响行业的发展。

2.操作方法陈旧,未能及时将行业的先进技术或最新技术引进到课堂中。学习的理论核心部分是30年前乃至更早的日本文化式原型,已经不能符合现代中国人的体型和时尚的要求。

3.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与工艺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在这两门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紧密的联系,使两者的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学完服装结构设计后,不能“乘热打铁”的进行工艺实践来巩固和提高对服装结构设计的掌握。

4.结构设计教学体系基本上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训练,这种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服装结构设计教学革新探索

对于服装高校要解决以上问题,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及企业急需的“实用型”服装人才,应从以下几点进行革新:

1.课程的合理设置

课程的课时数量、先后顺序、间隔时间的设置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在相关课程的设置上必须符合服装专业教学规律、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

首先,根据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年级合理设置《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课时数量,不能“一刀切”把所有课时都定成一样。其次,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最后,把《服装款式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实践》相结合,将三门课程紧密排列。让学生真正在课堂里就体会实践到“设计构思服装效果图服装平面结构图成衣”这种服装从设计到成品的基本过程。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

2.服装结构设计教学革新

服装结构设计能力培养的核心在于学生对结构形式变化的掌控能力及对平面结构与立体形态之间转换的掌控能力。这些能力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实践之中,不仅是结构设计实践,还要依托工艺制作实践。只有学生看到了最终的服装成品,通过对成品形态与适体度的感知,才能进一步认识与反思结构设计的规律与尺度,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水平。 转贴于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黑板上画结构,学生在下面“依样画瓢”画1:5的结构图。传统教学模式学习后的学生往往会出现不能应对款式变化,只能生搬硬套,当出现新款式时就手足无措的情况。这种枯燥抽象、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是不符合现代教学及市场需求的。教师必须联系实际,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带领学生入门,或者让学生多动手、多画图,在不同的实际款式操作中不断渗透理论知识,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纯粹的理论教学分为理论和实操制图训练两部分。教师以1:1的结构制图做教学示范,并结合图纸进行理论教学,以工厂板房制图的程序来做教学示范。同时把教学示范的结构图纸检验裁剪后,在人台上做快速的立裁缝合,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和体验到如何从平面的结构制图合理转化为三维的立体造型。示范结束后,让学生自己进行1:1的结构制图设计,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生完成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款式变化的示范及讲解,并让学生自己设计新的款式和新款式的结构设计。最后由老师综合学生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做讲解示范,新的结构设计课程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制图实践来完善学生应对款式变化而束手无策的问题。同时,服装结构设计的制图过程,是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检测过程。通过制图实践教学,不但能检测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还可以在画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获取,提高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性扩展。这一措施在服装工程专业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三个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接触不同时尚年代的款式,发现结构设计中的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以此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此外,在把《服装款式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各科的教师间要科学合理系统的联系安排。选取能够渗透各科目知识点的课程项目,使学生通过项目教学掌握这一知识体系与技能。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过程要与真实的产品开发过程相近,甚至就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使学生应用本项目的方法和技术能够完成目前企业中的类似应用。其次,进行情境设置。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把服装设计分为款式设计、结构设计、样衣制作三大项目。服装款式设计安排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完成,然后安排《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实践》课程,两者结合完成服装成衣结构设计、样衣制作的全过程。通过一个项目、几个任务的实践和进行分层次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实践,从而使服装结构设计实践教学能较好满足服装岗位需求。

三、结论

现代服装工业飞速的发展,服装企业急需全面的、综合的实用型服装人才。面对目前服装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应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打破封闭式教育方式,在课堂上应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直观性教学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制定的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将传统的理论知识与成熟企业先进的技术结合,达到产学结合的目的,使学生适应现在服装企业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并为学生工作中延展技能打下理论基础,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篇6

在服装的教学中,学生的专业实践没有培养,专业能力缺乏,学生没有展示大学中4年学习服装专业的机会。后来用服装的原创设计作为毕业论文,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有计划的完成毕业服装设计,从设计想法、选择原料、手工创作等全方位得到学习实践的提高。学校也定期进行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原创服装作品展,进行专业文章的编写,建立服装专业的工作室、教室和展示室。建设和改善服装专业原创环境氛围,让学生体会专业服装设计,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升兴趣和加强实践。

二、服装工艺基础课教学效果及教学环境的建设

教学的环境改善同时,专业教学的中心要素――专业教师与学生,也要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作用,利用优良的教学环境,积极主动的创造与改善教学环境,使其促进服装专业的教学管理与发展。

(一)服装专业课教学氛围建设的内容

建设专业服装教室,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学校服装实训教室相对于今后的就业是一种模拟练习加强服装专业工艺实训教室的建设。但是实际情况下,设施不全,环境恶劣,与服装的专业生产与很大差距。专业服装教室中只有简陋的缝纫和剪裁机器,无法跟上实际生产境与设备。因此,应配合服装专业的教学和时展,引进专业的教学设备,提供与时俱进的专业实践与发展。学生应将学习与实践密切联合起来,学习专业服装知识和熟练掌握服装设计与制作的程序与流程,进行专业服装的原创设计与制作。

营造专业服装学习研究与实践制作氛围,服装学习应建立教师间专业课程学习与公开课相互学习与点评,提高专业服装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由专业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检测,学生提问发言,发表在专业服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最后让该院系所有教师评价学生作品,互相交流教学经验。

(二)服装工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不同教学环境影响下的效果比较

服装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学生进行原创设计与制作基础的重要必修课程。在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演示、教授等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学习服装的基础知识和进行必要的设计实践。在学生对书本上知识了解和熟悉后,教师更应注重专业环境的氛围,例如在PPT上摆放工艺作品、图片,教室中的讲台利用人体模型、衣架杆、作品集对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解和感染,与服装专业的相关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疑问,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品质。

(三)服装实践教学应遵循的方法

篇7

1.课程设置不合理,绘画基础教学比重过多

首先,我国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课比重小,公共课比重大,造成专业实践环节比重严重不足。以一个四年制的服装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为例,公共文化课、绘画基础课、设计基础课,专业设计课和毕业设计、实习和论文共同构建了大学的课程学习。其中,外语、体育和马列思想等公共文化课程贯穿了大学两年的时间;而绘画基础课程,例如素描、色彩等课程,则占用了学生将近一年的时间,学生由几何形体、静物到石膏像、头像,再到人体、半身像、全身像,由浅入深逐步进行着系统的训练。学生进入大二开始接触设计基础课,而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艺术设计课程仍采用绘画基础的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缺乏应有的沟通,造成艺术理论和专业学习实践的脱节。可以说,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接触专业学习实际上是从大二下学期才开始。经过一年半的系统专业学习,大四学生开始步入专业实践环节。这样严格算起来,一个正规服装院校大学生真正接触专业学习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一年半而已,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时间分配比例,从专业教育的角度上看十分不合理。

服装设计作为设计艺术范畴,的确离不开绘画基础,但是设计艺术与绘画艺术不同,它的核心本质是以不同于绘画艺术的思维理念传达视觉形式并体现自身的实用价值。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服装设计的绘画并不需要那么缜密、严谨的基本功训练,更何况服装绘画也只是整个服装系统工程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部分应该是对服装的造型及结构变化、裁制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过分地强调绘画基础容易使学生形成重艺术轻技术的错误观念。

反思国内服装教育的课程设置,其专业设置应该优化改进传统的绘画基础的教学模式,使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更多地贯穿在大学学习中,绘画基础课程以“够用”为指导,专业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在专业课程和专业技术的培养方面则要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整个服装专业教学最大限度地适应

现代服装企业发展需求。

2.专业定位不准确,重艺术轻技能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分析,目前的服装教育体系并不能满足服装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服装专业的大学生重艺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依然十分严重。

一提到服装设计,很多人的印象就是T台上华丽的时装、优雅的模特和著名的设计师。很多投身这一专业的学生在职业规划时也会把自己视为设计师,而不愿意从事打版、样衣缝制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此外,大学里的专业设置课程如设计基础、效果图、服装材料学、时装画技法、服饰配件设计、时装设计、成衣设计课程等,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现代服装设计意识和较高的综合设计技能而设置的,并没有把服装设计教学当成产品设计教学,而是当作“作品创作”而教学,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重艺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的后果。例如在实际的服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点强调时装画的技法,怎么样画出漂亮的时装效果图,而忽略了设计的实用性和可生产性。学生设计的服装作品更多地体现创新的理念与艺术形式,与作为商品的服装还有很大距离,只能作为“纸上作品”而存在,学生对服装设计中具有实用性的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不甚感兴趣,也不够精通。这就与企业所要求的会款式设计、懂版型、擅长工艺、深谙市场营销的综合性人才标准产生错位。

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专业定位理解认识不够。服装专业实质上是产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应该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空有一个奇思妙想而不能使其变成现实服务于服装市场,对服装实质性的技术技能掌握不到位,这样的学生在社会中缺乏职业竞争力,发展空间有限。对于学生对专业技能有所偏颇的现象,教师要对学生在专业认识上给予正确引导。

3.专业面较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服装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反思,教学上有了较大改进,服装的制图、剪裁、工艺缝制的比重加大,对学生强调动手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装行业的进步,目前的服装教育又出现了毕业生专业面过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现象。

以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为例,他们毕业走入社会所选择的岗位大多是设计师助理。但是目前的服装人才市场上,服装设计师的需求基本上处于饱和的状态,反而是既懂设计又精通打版,了解国内人体尺寸和版型的服装打版师奇缺。另外,懂得市场营销,熟悉服装设计与服装市场,了解国际的服装潮流的服装营销人才也是市场的“稀缺品”。可是面对这些空缺的职位,学生选择的余地并不大,因为学校里的课程教学主要涉及和定位在时装设计领域,对工艺结构设计和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深度涉及得有限,而且课程设置的结构及内容缺少弹性。另外,学校开设的专业选修科目较少,并没有给学生个性发展和主动学习发挥提供条件,这使得学生踏入社会后专业面较窄,并不能灵活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比之下,国外的服装教育教学将服装设计与商业销售结合起来,涉及时装界的各个领域:时装设计、成衣制作、市场推广、产品管理、时装与媒体等,教学基本达到多元化。以法国的ESMOD学院为例,课程方面,传统的学制为3―5年,第一、二年的课程为共同课程,系统性地教授服装设计及制作:第一年是时装设计及制作的入门探索期,主要的课程内容为时装画技法、款式结构设计、流行趋势、欧洲服装史、面料设计、时装表演及策划等。第二年主要学习设计、制作系列时装,并完成一套个人系列作品,且开始设计服装配件,主要的课程包括立体裁剪,平面裁剪,男、女装制版技术,时装制作工艺,电脑辅助设计等。第三年开始是专业培训,学生针对自己所选的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密集课程。另外,学校还开设一年的特殊课程,专门培养服装营销方面的人才,主要课程涉及市场营销、时尚产业市场营销特点、奢侈品制造、企业营销策略等。最后一年,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国外教学层次从传统的作坊技术到现代的工业技术,全面培训学生,使学生掌握专业时装设计与管理知识,还具备市场营销以及时尚产业的企业经营策略等专业知识。在教学多元化方面,我国的服装教育实在望尘莫及。

4.专业教材理论性较强,滞后于实际生产实践

目前,许多服装院校的服装专业的教材理论性较强,原有的教材内容有些也已经陈旧,滞后于社会生产实践,与企业的生产任务结合不足。比如服装工艺的教材,现有的内容一般多是讲授传统的工艺和方法,但是现代的服装工艺、技术和设备等更新较快,较为先进,其中学校一直讲授的西装精做的配衬工艺方法早已被现代服装企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用新型材料的薄型衬经过大型机械粘合而成。传统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变化,对于现代企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等,服装院校应该尝试着把它们引入教材,保证学校课程讲授的内容与服装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和时尚前沿紧密结合,力争构筑出现代服装企业所需要的先进理论教学体系。

5.结语

在短短的三十年间,我国的服装教育从无到有,在实践摸索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新一代的CAD技术、信息网络化管理技术、WTO国际贸易规范和品牌经济等对中国服装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服装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快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探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服装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已迫在眉睫。高等服装教育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对教学中落后的状况进行改革,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适应行业的发展及满足社会的需要。

篇8

我国高等教育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为萌芽期。这一时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苏州丝绸工学院率先开出了服装设计大专和本科专业,从此拉开了高等院校服装设计学科教育的序幕。但当时教学尚未形成体系,课程在探索中进行,时装设计还处于染织和裁缝阶段。第二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为发展期。当时“时装设计师”只是一个名词,没有明确的职业内涵,尚处在时装设计师职业探索和群体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校企分离,服装设计教学基本上是一种重视理论型和绘画型的教育,对服装这一特定商品的设计开发所涉及的其他专业知识明显不足。第三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升级期。这一时期,国内市场服装供大于求,衣着消费和产业发展转向质量提升和价格让利、企业进人以“营销”为中心的成本竞争时代。供求双方市场地位的转换,促使衣着消费日趋理性;竞争的加剧和加工利润“缩水”,迫使企业转向“品牌经营”。那些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企业开始不满足于只赚取低廉的加工费,有了做品牌服装的想法,原有工艺师已无法担当设计师的任务。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企业开始高薪聘请设计师或选择与院校合作。第四阶段:进人21世纪后的蜕变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更渴望服装能准确地表达自我的个性情趣、价值观和生活哲学等。这一阶段,服装消费个性化趋势明显,商品生命周期缩短。因此,服装企业开始要求设计师对品牌的文化内涵准确把握,对消费群体细分了解,对品牌整体风格进行规划控制,对产品的推广、品牌的形象策划要更加熟悉。所以,现代服装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审美趣味,而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求具备了解和把握服装从产品设计到商品销售的整个流程的能力。

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存在着两个偏向:一是高等教育传统的“学科型”教学,纸上谈兵、孤芳自赏,游离于市场之外;二是服装行业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学设计和绘画,忽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创作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打破服装教学封闭化的格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既要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必需”、“够用”为准则整合理论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将服装设计、服装美学、服装工艺、服装面料和市场经济等知识融会贯通,又要注重服装设计教学的实用性,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要求

高职教育承载着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而我国服装业的快速发展凸显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并成为产业升级的瓶颈。以高级服装样板师为例,笔者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数据显示,在26家样本企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20 %,受过专业培训的不足10 %,绝大多数的样板师是服装企业从优秀的缝纫工中培养出来的“经验型”人才。而许多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艺术素养、动手能力又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相去甚远,一些所谓的“优秀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却比较差,折射出当前高职教育技能培养不足的“软肋”。

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以单一的设计师为目标,而是既具有一定的服装款式设计能力,又具有较强的服装结构设计能力、制作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对此,高职服装设计的教学既要有别于普通本科,又要大大高于职业高中,其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整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和实践教学的加强迫在眉睫。 首先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服装既是商品,又是文化的表征,它不仅能够蔽体御寒,而且反映着人的审美需求和愿望。服装设计与其它艺术一样,以追求美为目标,服装设计品位的提高必须倚重设计者的艺术素养。而服装又是时代的产物,是观察社会变化的视角,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因此,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服装设计的教学既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和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又要从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围绕培养目标,贴近市场,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整合理论教学内容。高职理论教学的要求是“必需”、“够用”,这种要求需要教师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去。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应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淡化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在课程体系的整合中,可将《服装材料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成衣工艺》、《服装CAD》、《服装工业样板》、《服装生产管理》、《服装专业外语》等,作为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企业需要的服装系列样板制作,并适度增加《结构设计》、《成衣工艺》、《服装工业样板》、《服装CAD》四门课程的学时。这其中,《结构设计》的教学应当给以足够的重视,因为《结构设计》既是《款式设计》的延伸发展,又是《成衣工艺》的教学前提,在这两者中起着桥梁作用:一方面将款式图细分为若干个平面衣片,把人体的造型、结构特征、各部位的尺寸规律等由图稿抽象到具体,由平面纸样到立体服装;另一方面又为缝制加工工艺提供满足规格的系列纸样,为各层材料特性的选择、部件的吻合、服装形态的匹配提供依据。

篇9

一、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中职-本科教育采取的是“3+4”分段培养模式,培养的本科生既注重技能与岗位对接,又注重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中职教育注重的是一技之长,核心是培养实用、操作型人才;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管理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即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级技师、工程师等专业人才。中职与本科两个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需要统筹考虑,使课程结构全面而不重复,以有效实现两个阶段课程内容的衔接和贯通。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知识的交叉型学科,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款式设计与工艺构成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应用设计原理和结构法则处理各类服装的造型与色彩、外观与功能、形式与材料、成品处理工艺的能力。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能力结构,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等。

二、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两步走:第一步确定本科课程体系;第二步依据中职阶段课程的设置进行本科课程的增删,确保课程体系与中职阶段的学习相衔接。基于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的,我校纺织服装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小组成员调研了武汉纺织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参观了一些服装专业实验室,与服装专业教师进行座谈,收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相关资料,同时还走访了相关企业,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再结合该专业历年的课程体系确定了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初步方案。当前大多数的职业教育都是在一所学校完成的[2-4],而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中职与本科教育是在两所学校完成的,故需要了解中职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的浙江省服装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信息技术基础、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创业与就业等。(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服装设计基础(7学分)、立体裁剪基础(3学分)、服装材料(2学分)、服装生产实务(2学分)。(3)项目课程,包括裙装设计制版工艺(8学分)、裤装设计制版工艺(10学分)、衬衫设计制版工艺(12学分)、女外套设计制版工艺(14学分)、男外套设计制版工艺(6学分)、设计CAD(4学分)、制版CAD(8学分)、创意立裁(3学分)、工业样版(3学分)。(4)选修课程,包括服饰文化、服装营销等。

三、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

1.围绕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经过服装学科专业教师的集体讨论,确定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结构样版、服装营销、服装生产等整个服装产业链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在服装设计与技术或服装贸易与营销两个专业方向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服装商品企划、贸易与市场营销、服装产品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围绕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为:注重课程体系的前后衔接———明确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增删与整合;既不同于原来,又不同于现有的体系———既区别于普通高中招生本科教育,又不同于一般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5-6];着重补充系统的理论知识,保持操作技能的优势,增加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2.确定专业平台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对于在中职教育阶段学习过的课程,本科教育阶段将不再重复。比如在公共基础课方面,根据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在本科阶段补充学习工程数学的相关内容。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夯实基础,突出实用,难易适中”。对照中职阶段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项目课程、选修课程,再结合本科阶段的专业平台课程设置,我们对课程资源进行了高度整合,以保证专业课设置的精简而又不失全面。中职-本科教育专业平台课有:服装设备原理与应用、服装生产管理、时装鉴赏、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成衣纸样与工艺、时装画技法、服装材料学、服装色彩、服装史、男装设计、女装设计、CAD样版快速生成、立体裁剪、女上装结构设计与实训、品牌服装商品企划、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心理学、服装专业英语、男上装结构设计与实训、服装电脑制版、男上装工艺、服装工效学、服装CAD、形象设计。专业方向课的确定要高度契合该专业就业方向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课程。中职-本科教育专业方向课分为两个方面:(1)服装设计与技术方向,包括认识实习、服装市场调研、手工印染、服饰配件设计、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整理学、服装厂设计、成衣设计、女装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2)服装贸易与营销方向,包括认识实习、服装市场调研、服装品牌营销案例解析、经济学导论、国际贸易实务、服装展示设计、电子商务、时装表演组织与策划、服装零售管理、服装终端店铺管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3.开设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中职-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根据“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基本思路,基于加强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整体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与行业结合、与市场结合、与实际结合,是构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四门课程:(1)时尚买手。该课程介绍了时尚买手的职责,内容包括流行预测、计划安排、面料采购、服装采购等具体环节的知识,配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自有品牌、品牌服装以及服装采购等不同的市场要求进行详细的阐述。(2)童装设计。该课程通过对童装的设计特征、设计现状、设计视点及童装的分类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对童装设计领域有一个全面的初步了解;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不同品类童装的设计特点进行介绍,提高学生对童装设计作品实用性的把握能力。(3)面料塑形设计。该课程主要介绍对现有面料进行多种手法、材质和工艺技术的再设计的方法。通过讲授面料的特性和对面料采用不同方式的工艺处理,使学生对面料及其性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掌握独立完成面料设计开发和制作的能力。(4)创意服装设计。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如何将创意思维通过物化的形式进行表达的过程,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美学和服装专业相关知识,通过创意思维转换成实物作品,突出对学生服装设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对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最初认为要强化知识体系,突出理论应用,提升操作技能,贴近服装产业。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中职-本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中职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外语水平远远不能适应本科教育的要求,不同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侧重点不尽相同,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很难把握学生的水平;中职毕业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深度和广度相比普通高中毕业生稍差,中职毕业生的学习内化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本科教育阶段的教师更多的帮助和引导。中职毕业生的优势在于操作技能方面,但是他们的操作精准度不够,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不足。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中职-本科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晓玲.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2):4-8.

[2]吴国玺,张兆刚.中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3):211-212.

[3]陆晓霞.中职本科“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成才之路,2016(9):46.

[4]董丽娇.中职、高职、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护理专业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2):69-72.

篇10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色的示范性课程,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打板与车板》是我校服装专业的主干课程,在2007年被首批确定为湖南省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我们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师资作为课程建设的切入点,实现了四个关键性的转变。

1 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定位,学生的就业岗位实现了由“劳务型”向“技术型”转变

近年来,我国服装企业发展方向已由追求规模效益的成本路线转向谋求高附加值的效益路线,即从劳动密集型转向产品的品牌和知识技术型,因而服装企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而文化层次较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外来务工人员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服装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培养大批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主要由中职服装教育来承担。我校服装专业在充分调查服装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要求,制定了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的主体目标定位为:能从事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裁剪、整烫、CAD制板放码员、跟单员、质检员等技能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此,《服装打板与车板》被确定为本专业教学的主干课程。

服装打板即打样板,服装车板即做样衣。《服装打板与车板》将中职服装专业原有的《服装结构制图》、《服装缝制工艺》两门专业课合二为一,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对服装打板与车板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服装工业制板、服装成衣制作的专业知识和必备技能,为今后从事服装制板、样衣制作、CAD制板放码、跟单等工作打下基础,积累实践经验,实现零距离上岗。

《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教学目标直接指向服装企业多个技术岗位,提升了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层次和再就业的能力,学生的就业岗位不再是简单的流水线操作工,实现了由“劳务型”向“技术型”的转变,符合高速发展的服装行业用工岗位的需要。

2 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由“独立分散”向“优化整合”转变

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不能把他们分开。我们将原有的《服装结构制图》、《服装缝制工艺》两门独立的专业课合并整合为《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编写了《服装打板与车板》校本教材。合并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及国家服装设计定制工初、中级的考核内容和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按职业岗位的作业流程将服装结构、制板、工艺等知识和技能要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重点的技能项目配写了实训指导书。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每一模块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几款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品种的打板与车板为技能教学与实训项目,分阶段确定知识、能力、态度三个层面上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职业知识、岗位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呈螺旋式上升。

《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还结合服装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发展,将《服装CAD》教学整合在课程之中,组建了能将电脑绘制的样板按1:1输出的CAD制板室,让CAD教学与《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真正地结合在一起,提升了课程的科技含量,拓宽了学生的技能项目。

3 师资从“理论型教师”向“企业技工和现场专家”转变

精品课程建设还要求有一支师德崇高,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实践能力强、梯队合理的“双师型”“创新型”师资队伍。《服装打板与车板》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决定了课程的主讲教师既要有相应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这恰恰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服装专业教师所缺乏的。我校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从校外实习基地常年聘请技术员作为现场专家指导教学;2)每位教师轮流到企业顶岗学习,鼓励参与企业的技术工作,并及时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带到教学中;3)实行“双师证”,给教师施加压力和动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到目前为止,本课程团队的80%的教师取得了“双师证”;4)组织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规定在每年发表数篇有质量的教研教改论文;5)鼓励教师建立专业教学工作室。这些措施有效地保证了课程的主讲教师具有双重素质。

4 教学模式从“封闭的课堂”教学向“开放的课堂”教学转变

《服装打板与车板》属于技能培养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课程建设的关键。从“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向“开放式”教学转变,就必须淡化学校与社会的界限,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淡化学生与劳动者界限。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首先是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广泛实行项目式教学法,在企业现场专家的制导下,我们将《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的三个模块的知识和技能要点与典型的服装款式结合起来,从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制板、服装工艺流程、服装成品制作、服装质检等诸方面,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编写教学与实训指导书,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教师示范、学生实习操作、交流讨论、巩固创新、总结的顺序组织课堂教学。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法,有效地掌握服装打板与车板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另外,我们还以项目教学法为切入点,正积极探索如何将工作室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以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在教学手段上,要求100%的主讲教师能熟练使用富怡服装CAD操作软件,服装打板的课堂教学,有80%的教学内容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其次是实习实训模式的改革。具体做法是:1)建立了由校内教学实习、基地生产实习与毕业综合实习组成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链。根据课程教学模块的技能目标,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将校外顶岗实习分别安排在第二学期和第五学期,改变了多年来沿用“2+1”模式。2)建立和完善实训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在参考国家服装设计定制工初级、中级考核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制定了《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实训大纲和考核大纲,《服装打板技能实训与考核方案》、《服装车板技能实训与考核方案》、《关于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专业开展教师技能教学考评的方案》。课程考核分两大部分进行,一是平时的教学考核,教学考核分学期、按模块进行。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考核。二是对学生毕业考核,实行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证制度,要求有90%的学生必须获得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证书。这样既突出课程的技能教学,又规范了课程教学标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职业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精在创新、重在实践。《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作为省级精品课程特色鲜明,它所起到的示范作用,必将对其他课程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篇11

一、课程设置建立在职业行为和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课程模式

我们对诸多服装专业职业岗位进行了职业分析和界定,设计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课程。从该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出发,了解并分析服装企业对中初级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特别是制板、裁剪、工艺、质量检验等实际需求量较大的技术人才的具体要求,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我们确立具体岗位应具备的职业专项能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调节实际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帮助不同特长和就业方向的学生掌握不同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使专项能力课程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同时为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强化学生服装设计能力和服装制作技能的基本训练,选择相应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模块:通过女装、男装、职业装、童装、创艺装等教学项目,进一步拓展校外“产、学、研、训”基地,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从校内实训逐渐过渡到校外实训,从单一的课程实训到综合性技能实训,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课程内容中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以实践操作为主

我们原有的教学内容陈旧。尤其表现在工艺教材上——由于受到时间性、灵活性、地区性的限制,目前中职服装专业工艺教材所采用的款式主要是考虑到它的代表性,对学生来说,只能起到入门作用,和实用性联系不紧。实际上,服装业是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永远走在时尚的前列,服装的款式千变万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服装专业教材的编写永远跟不上服装行业发展的步伐,但如果以此为借口,不去主动靠近、贴合服装行业的实际生产,实践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就会使我们的学生“学无所用”。

由此校本教材编定就成了重中之重了。就服装专业而言,因为其日新月异的进步,教材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教材应及时反映服装专业科学技术与行业的发展进步,在校本教材中应该及时体现出知识、技术与观念的更新;同时校本教材也应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校本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完成服装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内容上应当包括具体项目的操作所要求的场地、设备、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规范和考核标准等。为了紧跟技术进步,吸收最新的动态,为适应先进实践教学手段的运用,服装专业的校本教材也必须做好多媒体配套工作。同时应根据企业所需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服装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掌握本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达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学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课堂设在实训场地,教师边授课边示范,学生边学习边操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训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更是学生成长的舞台,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重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学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服装造型的过程与规律,体会人体与服装的相互关系,并从实践中得到理论的升华及动手能力的提高。较好的解决了服装组合、服装造型、服装设计与制作等重点与难点问题。职校生的能力差别很大,尤其是技能课的教学方法很忌讳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双师型”教师要求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利用先进的教法,根据每个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法,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和训练,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来感受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意识,让每个学生得实践能力都得到发展。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任务去练习,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共同练习、发展评价完成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与服装产业运作一一对应,组建校内服装实训基地,教师学生双重身份的教学形式,创造模拟仿真教学环境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四、采用多媒体视听、计算机辅助等先进教学方式

利用现代化教具辅助教学,教学手段主要通过大量的图片、课件、案例,同步展示进行教学,直观性地传达知识内容的信息。在实际的操作训练过程中,教师采用案例分析和示范操作等手段进行教学,建了“部位操作——整体把握——艺术造型”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和示范动作、技巧,将课程知识内容直观性地传授给学生。即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进行服装的部件练习、组装整件服装的技能实训,直观再现了从服装部位小综合到服装整体综合到艺术造型大综合的渐进过程。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做到训练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强调立体造型思维,突出方法的应用,坚持“从实践中提出问题,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设计、打板、制作的兴趣和主动性,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了空间。

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可以在网上寻找大量素材,了解流行时装会的信息、动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外它互动的教学形式对提高教学效率和丰富学生形象思维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五、教学考核也是本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

中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的训练是以技能项目为单位进行的,是以掌握服装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因此实践教学的考核也要围绕单个项目的考核来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重点是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主要采取现场操作等综合考核方法,单纯笔试的形式应该减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应该与社会技能证书考核相结合,可以以职业技术中级工证书(具体服装专业中级工证书,如服装工艺中级工、服装表演中级工)作为主要考核项目来评价教学效果。

效果预期:80%学生初步具备了服装企业的职业素质特征;掌握成衣工艺设计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对应市场开发成衣产品的设计能力;70%左右的学生能对成衣品牌类型、品牌风格、品牌运营策略及流行信息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并形成报告;掌握工艺设计元素、风格在不同成衣类型的应用设计,了解和遵循企业的设计与生产规范,并独立完成单项和系列化的设计,包括策划、设计方案、生产设计规范图、工艺生产流程文件、成本预算等,达到了企业的标准规范要求。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要科学而具体,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社会的需求来随时调整。我们应当不断思考和探索,勇于实践,让课改的步伐更好地合上时代的节拍。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与实践,一定会把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崭新的高度,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篇12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在纺织制造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产品数据管理技术作为制造业的先进技术,在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PDM与其他的单元软件(如CAD, CAPP, CAM等)一样自成体系,缺乏与其他应用系统间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协调,即所谓的“信息孤岛”。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产品配置引导、接口BOM、产品数据容器等技术手段,引入先进的模块化设计理念,不仅解决了PDM系统内部“信息孤岛”问题,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系统间“信息孤岛”。

PLM是一种企业信息化的商业战略。它实施一整套的业务解决方案,把人、过程和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作用于整个企业,遍历产品从概念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与产品相关的协作研发、管理、分发和使用产品定义信息。Aberdeen认为PLM是覆盖了从产品诞生到消亡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使产品数据、技术文档、工作流程、工程更改、项目管理等能够有效的进行交换、集成和共享,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过程集成和协同应用。在纺机制造业中,产品开发过程的效率,对公司营业额甚至企业利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论文重点研究了实施PLM核心技术及其在纺机制造企业中的具体应用。PLM技术可实现数据多BOM间的数据映射机制,产品数据在不同应用系统间的一致性、完整性和集成性,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制造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为企业实现产品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也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本论文分别讨论了PLM的三个核心技术入手,即企业产品建模技术,信息集成技术,标准化技术。提出了针对服装企业信息化进程各方面所工作重心。

2 企业建模

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对21世纪的制造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并从不同的方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方法来指导而临市场激烈竞争的企业从不同方而来改善其竞争力、敏捷性。其中包括企业工程、企业集成、企业重组、集成化的产品与过程、过程建模与工作流管理、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及动态联盟等。这些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是企业建模与企业模型研究的基础,它们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而出发来考察和研究,如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产品制造过程、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供应链系统等。

服装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就处理功能通常包括销售、计划、工艺(技术)、采购、库房、授权管理等模块每一模块均包含基本信息的录入、存储和基于此的信息处理基本信息录入和存储是针对各种业务的操作,强调操作的方便和数据的准确可靠,信息处理是对信息的综合查询和统计,最终以显示和打印报表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具体地说,接单部门从客户那里接到订单后,进行新款处理和订单处理,公司时将该订单信息传送到计划部门和工艺部门计划部门做生产计划如生产能力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进度计划工艺部门对该订单中包含的新款进行详细的工艺描述,并做出具体的工艺要求和工艺流程及具体的操作规范生产部门根据计划部门的生产计划和工艺部门的操作要求进行生产采购部门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和库存信息对物料进行采购此外,为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应对用户进行权限控制。

服装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采用传统的面向过程或不规范的面向对象方法开发周期长,软件的可维护性和重用性低,系统的可扩展能力不足,且在开发过程中,将数据与功能函数分离,在功能的划分上有较大的随意性,人为地割裂了流水线中独立的过程单元,引起软件开发人员与服装专业人员之间交流困难。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则可以快速的构建一种自适应、可扩展的服装管理系统模型,并为今后扩展其它功能子系统提供一个基础平台。

3 信息集成技术

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涉及面广,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第一,由于历史原因,在一个制造业企业中往往同时使用多个厂商的产品,还有些企业自主开发的软件;第二,目前还没有一个厂商的解决方案能够涵盖企业所有的流程:第三,出于商业目的,厂商往往不愿意完全公开自身产品数据文件和数据库的结构;第四,企业在兼并、收购的过程中面临着对不同信息系统的集成问题。因此,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孤岛,许多系统之间不能集成,造成大量的信息需要重复录入,大大降低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系统整体效力的发挥

可以说,信息孤岛己成为制约制造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致命问题。如果企业不能真正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信息化建设就很难成功。因此,制造业企业十分关注如何消除已有信息孤岛,实现信息集成,避免产生新的信息孤岛等问题。

信息集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以下方面:

(1)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企业间信息系统的集成,如ERP与CRM和SCM及电子商务平台的集成。

(2)不同品牌的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如不同CAD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

(3)企业内部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如PDM与ERP的集成,PDM与CAD,PDM与CAPP的集成、CAD与CAPP的集成、CAD与CAM系统的集成等,ERP与MES的集成、ERP与项目管理系统的集成、ERP与OA的集成等。

(4)信息系统内不同模块之间的集成,如ERP系统中财务与物流模块、财务和生产管理模块的集成、生产与质量模块的集成,尤其是不同厂商提供的相关模块之间的集成。

(5)信息化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的集成,如ERP与条码系统、ERP与立体自动仓库的集成,MES系统或ERP系统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集成。

目前,己经出现的信息集成方法包括基于中间数据文件的集成、基于XML技术、基于数据库的集成、基于企业信息门户的集成、基于EAI的集成等不同的方案。集成的深度包括数据的集成、信息的集成和工作流的集成等。

4 基于PLM的服装标准化技术

标准化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手工模式下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需要,企业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帮助标准化工作的开展,PLM可弥补传统管理工作的缺陷。PLM利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用户界面实现CAD、CAPP、CAM、CAE以及ERP等不同应用系统和工具的协同工作,为企业提供从设计、制造到售后技术服务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协同工作环境。

纺织服装工业作为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一直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2005年初《纺织品服装协议》取消了配额限制,但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国内产业不要造成损害,不断运用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WTO/TBT),因此,尤其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产品合格评定中的标准、检测成为加快融入国际供应链的重要途径之一。

服装号型尺寸、色牢度、燃烧性能以及护理标签等均有应的国际标准,如ASTM D521999用于服装号型分类的人体尺寸术语,ASTM D624098、ASTM D5219、ISO 85591989、1S0 36351981,我国也有自己的标准如GB/T 16160服装尺寸标识定义和人体测量程序标准。但是,经过比较后不难发现,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的标准(更多的是产品标准)由于一直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建立的体系,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类体系,这种内外单项测试标准的差异,会使企业在生产同一产品出口或内销时无所适从,从而导致在采购和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浪费严重、交货期延误等事情的发生。

WTO的成员国制定本国技术法规、标准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标准趋同是全球标准化发展的趋势。而且制定标准应当做到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并且所制定的标准应当有利于促进对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满足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依照合同的约定执行。

采用PLM进行服装企业信息化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生产各环节的标准,这不仅体现在服装材料、服装号型、服装设备及其它相关工艺参数上,而且体现在CAD,CAPP,CAM,CAE以及ERP等不同应用系统和工具的协同工作时,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用户界面。具体表现在概念的标准化;数据的标准化;产品和工具的标准化;企业业务过程规范化和标准化。

5 结语

绝大部分服装制造企业都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企业,由客户订单驱动(Manufacture To Order)多品种小批量设计和生产,包括从服装设计到材料采购、零部件裁切、缝制包装和销售全过程。依托PML技术,建立以BOM为中心的产品数据管理、建立工作流程管理,在产品数据库中将全部产品数据进行有序的存放,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和存储功能,使得设计、工艺、分析、实验计划和各级管理人员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权限访问和存储全局的产品信息,开展相应的工作。

我们探讨了PLM的三个核心技术,即企业产品建模技术,信息集成技术,标准化技术在服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前景和相关技术基础,为服装信息化提供了一个框架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郝宵鹏. 实施PLM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在纺织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篇13

不过,对服装工艺技术的重视并不等于就是抓住了专业教学的本质,对于怎样能使服装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相互交融,仍然还是教学中所要探讨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设计教学上,款式造型与结构设计相分离现象还较普遍。结构制图课教学仍然较多地注重在常规服装上,对于款式造型设计及所对应的结构变化分析缺少必要的教学环节。要确实做到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改进。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

设计艺术与绘画艺术不同,设计艺术不仅具有绘画艺术形式的美学原理法则,更主要的它是以不同于绘画艺术的思维理念传达视觉形式并体现自身的实用价值。本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现代建筑设计学校提出“艺术与工业技术相结合”,首创包豪斯体系,翻开现代设计领域新的一页[1]。由此,西方国家的设计艺术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我国,设计艺术远比绘画艺术引进的晚,国内的设计艺术教育多年来一直受绘画艺术教育所左右,致使各类设计观念局限在绘画艺术的思维定式中。因而,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确立对服装设计本质的认识,将主导着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时下,我国各类服装赛事频频,学生通过参与这些表演展示,自然是天阔了眼界,得到了锻炼。但由于这些赛事多数是注重体现创新的理念与艺术形式,具有先导性文化特征,与作为商品的服装尚有很大距离,故服装本身的内在品质性因素往往不被参赛学生所重视,以致时常出现学生参赛获奖,但却搞不好日常生活中的时尚服装,到企业也胜任不了设计工作,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服装设计的理解认识不够,对服装本身实质性的技术技能掌握不到位,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在专业认识上要给予正确引导。

一方面,提倡学生要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艺术修养,积极参与专业大赛,注重培养学生对形式美及前卫时尚的敏锐感受力,使其具有超前的设计意识、设计理念。另方面,要强调学生对服装本质的认识,立足于学习服装结构、工艺技术方面所表现出的美,做到用良好的美感形式体现服装的功能价值;以得体的穿着效果展示高品位的内涵,树立起正确的设计意识及理念。

二、改进绘画基础教学模式

服装设计作为设计艺术范畴,自然离不开绘画基础,绘画基础的训练不仅是为了画好服装画和设计图,还关系到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形式法则的培养。国内服装院校的绘画基础教学,以往沿袭的多是美术院校传统的绘画基础教学模式,由几何形体、静物到石膏像、头像,再到人体、半身像、全身像,由浅入深逐步进行的训练。

但服装设计的绘画并不需要如此缜密、严谨的基本功训练

一是时间不允许,因为服装绘画只是服装系统工程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应该是对服装的造型及结构变化、裁制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服装绘画表现的是人与服装的关系,人是第一位。必要的人体结构知识,对物体结构、空间、质感等非光影效果的理性表现,以及大量的人体、着衣人物动势的速写等短期作业,则是绘画基础训练的主体内容。纵览国外大师、名家的服装绘画作品:洗练、简洁的线条运用;夸张、到位的结构刻画;概括并富于质感的衣料效果;常常给人留有深刻印象。

三、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一体化教学

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变化统一,在服装设计中是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服装设计教学中的主干内容。只会画纸面效果,不能依此产生合理的结构关系,设计是“纸上谈兵”,相反只学那些已定型的常规服装结构,而不能灵活变化应用,那么也不能算是学会设计。就象有许多老裁缝能把西服、中山装剪裁得很合体,但若按设计稿裁一些有特别变化的时装则感到困难。

服装设计教学的重点,就是要针对上述情况强化服装款式造型设计与结构对应变化的训练,掌握服装设计的主体核心。以此为目的的教学,从教师方面来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款式造型设计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服装工艺技术水平。这并不等于说设计教师必须要把服装做得如何如何精致,但对起码的缝制工艺要有所了解掌握,尤其是对服装结构的设计、分析,要有很强的能力。

不仅常规服装的结构、裁制要懂,还要能运用服装结构原理,随意变化出新的结构形式。做到能以绘画表现款式、造型,以款式造型来设计结构,再以结构验证款式造型的合理性。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款式造型与结构变化的能力。

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君岛一郎先生来中国纺大讲学时,曾作过这样一个演示:他请身着基础衫连衣裙的模特小姐站到台上,拿起剪刀从连衣裙摆处分几个不同位置向上剪到臀位,然后让人同时把剪开的裙摆拉起展示给众人。君岛先生告诉大家,若把展开后的裙形用面料再重新缝制,就产生了一种新裙款式。以此原理,基础裙形可以变化出许多的裙装样式。

君岛先生用此实例说明:对服装款式造型的设计,也就是对其结构的设计。因此说,服装设计课教学必须是一种艺术与技术相交融的一体化模式,那种设计课是设计课,工艺技术课是工艺技术课,设计课不管工艺技术的事儿,工艺技术不能有效地体现款式造型的分离式教学,看似分工明确合理,实则是专业教学中的误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有把二者统一起来的环节。

总之,服装设计教学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有了可喜的成绩,这一新兴专业已为我国服装业输送了大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设计骨干。但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观念上的错误倾向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对毕业生的选择越来越挑剔,越来越注重其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因此,只有在教学中不断修正偏差,不断完善,让专业体系的内部环节密切相联,才能使服装设计教学有更高水平的发展和进步,才能为服装行业培养出更优秀的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