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茶文化的知与行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茶文化的知与行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茶文化的知与行

篇1

但是,通过对河北省各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师文化差异敏感性的调查发现,目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虽然意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国内的英语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仍旧受到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课堂知识讲授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讲授四、六级涉及的知识如语法知识、词汇量、阅读为主。一般来讲,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学时数量较少,平均每学期60-70学时,课时有限,难以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有系统的介绍和教学。另外,教师本身受传统的语言教学的影响,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讲解,教学方式落后,迫切需要进修机会来提升教师本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手段,理清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语言知识教学和文化背景教学的统一。

进行实际有效的文化教学首先要明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什么。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把文化意识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同时也指出文化的内涵与文化教学的意义:“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只有明白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教师才可能了解文化教学应该怎样教和教什么。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素质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收集和积累有关跨文化的知识和材料,多参加跨文化方面的培训、讲座和交流以强化自身的文化素质,切实意识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重视课堂上的文化教学。在目前的环境下,教师只有做到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跨文化教学并重,才能使学生既能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又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语音室、多媒体和网络来收集各种资料获取信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英语课堂中主要把文化背景的讲授放在文章的导入阶段。在此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讲授文章涉及的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地理风光等地理常识;主要英语国家的起源、发展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历史背景;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常识、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等。甚至在语言知识的传授阶段,教师也可以利用机会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如:有很多词汇带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信息。在词汇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由这些词汇讲授文化背景知识,如:一些涉及西方重大节日的词汇Christmas,Hippie,Nike等;还有一些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词如ambitious,dog和propaganda等。当然还涉及社交文化如:一些禁忌语等社交规范和一些涉及手势、仪态和眼神等的非语言文化。

再次,注重跨文化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文化背景知识后一定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通过应用以加深印象。教师可以组织课堂活动如:小组对话、角色扮演、英语角等形式来向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如:通过网络查找和阅读资料、朗读英美报刊杂志等,使学生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社会风俗和习惯等,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承担进行介绍的任务,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因而显得非常枯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共享的优势,针对精读课本中实用的内容利用多媒体传达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在观看图像,聆听地道的、原汁原味的声音的同时形象立体地接受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以加深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差异性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曾有语言专家在专著中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我国的许多研究语言方面的专家也一再强调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底座和环境”。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全球一体化,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的资讯方式相继出现,西方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和等因素大量的涌入,这就要求学习语言不仅仅掌握这门语言,更重要的是增强文化交流的能力。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是空洞和无效的。英语教育必然涉及英语文化教育,所以我们要重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Kramsch,C.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2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的交际手段,语言的产生离不开创造语言的人,以及人类所作用的社会庞大系统。因此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关系。现代文化社会学认为,社会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文化要素之一,我们研究语言,只能把它放在文化背景里,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语言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包括语言在内的所有人类现象的综合体。文化一方面是在一个共同的语言社团中体现的思维、行为及价值方式,另一方面包括社会团体通过他们的物质产品来表现本身或他人。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有不同的文化意识。文化既有历史沉淀,又有动态发展,语言作为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萨培和沃尔夫提出的“语言相对性”,而且存在着“文化相对性”。

人们对客观世界不同的思维方式跟文化模式差异,是语言学习的一大阻碍。因为语言的集体意义产生依赖于它的文化语境,我们只有了解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本身,避免由于对文化的无知而产生误解与冲突。语言教学工作者有责任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化导入。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一)英语词汇的文化因素体现

英语语言教学,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外语教学。它也是一种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本身就具有文化性。在中国的大文化背景之下,学习英语语言就要明白两种语言中符号的非对称性,例如中国文化中的“白”字往往为贬义,含有轻视、徒劳、低下、无价值的意思。如、白眼、一穷二白、白费、、白搭、白色政权、白丁,以及东北话里面的白瞎,等等,懂京剧的人,一定记得曹操在舞台上有典型的白色脸谱,奸佞的象征。相反,白色在英语里面是美好的象征,让人联想到上帝、天使、纯洁、幸福。“white hands”是公正廉洁:“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指幸福的日子。童话里可爱的“snow white”还有七个小矮人,个个都是“white man”(忠实可靠的人)。再如龙在中国的文化里,我们把它看成是民族的象征,是至高无上、尊贵的象征,在语言中,承载的是褒义的色彩,像“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等,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作“真龙天子”。而在英语国家文化里,并非没有龙(dragon),只是与中国截然相反,龙化身为凶猛残暴的怪兽。尤其是在影视作品里,龙总是代表邪恶势力,具有强大的破坏性,这一点,在2010年3月梦工厂上映的电影“驯龙高手”里有着完美的体现,与我们儿时喜爱的“小龙人”形成鲜明对比。

中英两种语言的词汇空缺,即在中文中出现的词汇,无法在英文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中国人特别讲究孝义亲疏、伦理纲常,因此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汉语中表示亲戚关系的词有很细致的区分,而英语中的亲戚概念十分笼统。中文里叔叔、伯父、姑父、姨父、舅舅在英文里只用一个单词“uncle”代替。不同文化中的某些词汇,具有不对应性,比如汉语中的“牛”是强壮、勤恳、任劳任怨的象征,我们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表达,而用英文却要翻译成“Work like a horse”,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就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里,中国人用牛耕地,而英国人大部分依靠马。

我们看下面一段对话:

―Mum, I forgot where I put my glasses. Do you know where it is?

―It’s over there, on the table, you really have a foggy noodle.

中国人第一次看到“have a foggy noodle”一定会疑惑不解。“noodle”在汉语中是面条的意思,并无其他深层含义。而在英文中,因为大脑组织是条状的,就如同面条一样,所以“noodle”也用来指代头脑,“foggy noodle ”就是头脑糊里糊涂的意思。

由于客观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summer”在汉语中会让人想起炎热,而“spring”会使人想到温暖,欣欣向荣。 那么如何翻译下面这个句子呢?“Jobs died in summer”,如果理解为乔布斯死于夏天,那就错了。在英语中,夏天才代表温暖,欣欣向荣,这跟春天英国糟糕的天气不无关系,所以上面那句话应该翻译成“乔布斯英年早逝”更恰当一点。

(二)文化差异在句法上的体现

句法结构反映了人们最原始的宇宙观,可以体现不同民族器物文化的不同色彩,反映人们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一点中英之间的差异刚好体现在语序上。英语的语序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把人或人的行为摆在前面,而客观世界的事物放在后面,句子的尾部修饰比较强,总体是“头轻脚重”,如:The girl is my sister, who is in red and standing across the street.而汉语前置的修饰很强,是“头重脚轻”,如:“街对面站着的穿红裙子的姑娘是我的姐姐。”

那么,中英文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句法差异呢?英国人有其特有的价值标准,他们一般来说比较务实,人们因此称他们为“行动之人”(man of action)。英伦三岛四面环海,地理条件差,天气条件更是恶劣。安格鲁撒克逊人于450年到达英格兰,他们面临异常严酷的自然条件的挑战,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同时,又经战,这使得古英国人逐渐形成“开放跟激进”的民族特征, “个人主义”在其文化中居于主要地位,因此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显得直截了当,往往把句子的主干放在前面,修饰成分放在后面,直入主题。例如: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film with me tonight, if the rain stops.

汉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地处内陆,气候适宜,生活平静,且孔孟的中庸思想深入人心,讲究事事含蓄,说话不开门见山,先次要再主要,迂回进入主题。同样是上面那句话,中文的表达就是这样:如果晚上不下雨的话,我可以请你看电影吗?

我们再来看下当英籍老师夸奖一名中国学生的口语流利时,师生间的对话:

―Your oral English is pretty good.

―My English is poor,I will study harder.

(英国老师说:“你的口语很不错。”中国学生回答:“我的英语很差,我要好好学。”)

从上面的简单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英汉文化的差异。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强调社会和集体的力量,不提倡个人突出,当受到赞扬的时候,中国人通常否定自己。而在英美人看来,这种过分的自谦,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如果不懂英美的文化价值观,这样的跨文化对话就如同自言自语了,根本就谈不上交流。

综上所述,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跟语法上的差异承载着两种文化的差异。要在英语教学上有所建树,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不断了解并发现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跟英汉的差异,只有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才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篇3

一、相关概念厘定

(一)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社会关系失调,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

(二)体育社会问题

体育社会问题作为社会问题的一个小分支,具有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但是体育社会问题也具有它的特殊性。体育社会问题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点:1.必须有与体育相关的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调情况。2.体育现象失调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并引起多数人的注意。3.体育社会现象失调必须运用社会的力量才能解决。以上三点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称为体育社会问题。

二、观众行为失控问题的现状分析

观众行为失控是指在观看比赛时,由于各自的意见不和而产生的不文明的语言与行为冲突,导致现场混乱的局面。常见的有球迷骚乱、辱骂裁判员等。观众行为失控一般和本地区和本国家的体育风俗习惯有关。目前,在我国的球迷骚乱、辱骂裁判员的现象比较多见,裸奔事件的现象没有发生过。

三、观众行为失控问题的危害

观众行为失控问题的危害比较广泛,首先它直接影响了该项目自身的形象,对本项目的开展是一个桎梏。观众行为失控会让体育参与者对该项目有不好的现象,以后就会对其有一定的看法,甚至不会去参加该项目,直接影响了该项目参与的人数。由于观众行为失控,政府会加入到其中对其进行干涉,运动项目原本的特性就会受到影响。另外,观众的不文明行为对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心理健康照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危害到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身体健康。

四、观众行为失控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对观众行为失控的打击力度不够

观众的不文明语言是不可以通过强制方式进行制止的,但是观众的不文明行动可以用法律或者条文规定进行制止。以球迷骚乱为例来说,为什么球迷骚乱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就是惩罚的力度达不到一定程度。在惩罚的力度和冲动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博弈的关系,你惩罚的力度轻,一些球迷觉得无所谓,不就是罚钱或者拘留,对他本身的影响不大,他就会为了一时痛快,不够后果的去制造球迷骚乱。如果惩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程度,球迷就会引以为戒,以后就会敬而远之。

(二)体育风气不正,体育风俗习惯的影响

观众行为失控与当地的体育风气和当地的体育风俗习惯存在一定的关系。比如在外国,他们受开放的西方文化的影响,球场的裸奔事件是经常发生的事,而在我国,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裸奔事件在我国没有发生过。另外就是体育风俗习惯的影响,体育风俗习惯直接决定了该地区或国家的体育参与者与体育观众的素质和体育素养,体育的风俗习惯比较好的地区或国家就会尊重对手和裁判员的感受,不会出现辱骂裁判员和运动员的现象,而体育风俗不好的地区或国家就会截然相反。

(三)观众自身的因素

观众的自身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思想比较低下。观众自身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没有对体育有一个全面认识,对体育的认识过于片面。对体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最低的层次,不能正确认识体育的价值,另外观众本身缺乏一定的体育思想。

五、解决观众行为失控问题的策略

(一)加大观众行为失控的打击力度

针对观众行为失控事件,要加大惩罚的力度。不能简单的罚款或者拘留就了事。要出台新的政策法规对其进行约束,避免再次发生。针对个人,拘留和罚款不是目的,要对其进行教育,首先让他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觉悟,如果再犯不只是拘留的问题,要上升的个人的刑事责任;针对俱乐部,如果出现观众失控行为,要对俱乐部进行警告和停赛处分,在同一俱乐部,观众行为失控事件达到两次就要终身取消俱乐部的参赛资格,甚至解散俱乐部。

(二)加强良好的体育风气和体育风俗习惯的建设

加强各地区的体育风气的建设。针对不良的体育风气,要及时拿出解决的方案,摒除不好的社会风气,加强良好社会风气的引进,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另外,还要加强各地区的体育风俗习惯的建设,体育风俗习惯虽然是一个长期以来的产物,能够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所以要加强良好的体育风俗习惯的建设,让其对观众的行为起指导的作用,避免观众行为失控行为的发生。

(三)注重观众自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思想的培养

注重观众自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思想的培养。观众作为观众行为失控的主体,有着其能动性,加强观众自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思想的培养,主要是让观众该如何去认识体育的价值,不是用不文明语言和不文明的行为去伤害对手,而是相互尊重,公平竞争。观众的思想觉悟如果达到一定的层次,观众行为失控事件就不会发生了。

参考文献:

篇4

1.1新生代农民工的概述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新生代农民工的目光投向了三产服务业、制造业、纺织业、电子业等行业,赚钱只是他们外出打工的部分目的,他们希望在城里买房,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8岁,他们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1.2浙中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分布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金华市共有新生代农民工近200万人,活跃在金华建设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促进金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切实关爱新生代农民工,为他们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使他们在金华安居乐业,对我市实现“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1.3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与幸福指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浙中地区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新形势下,通过对浙中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调查与研究,了解他们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总结归纳其幸福指数指标的研究,构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对策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2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和幸福指数的调查现状

通过对浙中地区发放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和幸福指数调查表,共计3000件,回收有效问卷2860件中的信息可知其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现状如下:

2.1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现状

浙中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主要为高中占56%,初中占21%,大中专以上占14%;婚姻状况未婚占83%;打工前主要为在校读书占73%;打工所属行业主要为制造业、服务业约占82%,每月收入为1000-5000(元);打工目的主要集中在于赚钱养家占29%,希望过城里人生活占39%,寻找发展机会占15%;认为找工作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技术占34%;在城里生活困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城市户口,子女上学难,没有归属感等;他们大部分打工年限为1-3年,约占83%;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为74%;对目前的工作状况感到满意的仅占13%;他们主要居住在单位宿舍和出租房内占74%;希望在城里定居的主要理由为孩子能接受良好教育占26%,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占13%,工作机会大、发展空间大占19%;由于生活习惯和语言不通等因素,导致工作中会遇到紧张焦虑、孤独寂寞占57%,压抑受挫、被歧视占26%;遇到巨大心理压力时,主要通过上网、聊天、听音乐、找朋友诉说来缓解压力(占61%);他们空闲时间主要看电视、听音乐占21%,手机上网占16%,网吧上网占19%,睡觉聊天占11%,喝酒下饭馆占4%,逛街购物占13%,参加文体活动、去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占7%;单位团组织经常组织活动,受欢迎仅占22%;他们希望多参加一些技能培训占39%,文体活动占23%,青年交友活动占26%;希望政府、企业、社区提供优惠获免费文化活动占37%,支持建立文化社团占17%;他们希望企业共青团开展文体活动,丰富青年业余生活占51%,组织技能培训占23%,组织青年开展志愿者服务等爱心帮困活动占17%,组织政治学习占9%。如果有机会64%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到高校深造学习。

2.2幸福指数的调查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生活质量满意度认为较好占21%,很幸福占9%,职业满意度较好占39%,有成就感占27%;购物场所满意度满意占43%;住房宽敞满意度认为条件一般占63%,满意占6.4%;房产状况有房产占6%;婚姻(或感情)状况美满占64%;认为有车会带来舒适和成就感占76%;认为有钱幸福占27%,富有的人也会失去一些平凡人的乐趣占64%;市民文明程度满意度认为很文明,很满意占43%;周边治安状况认为比较满意占67%;教育质量较好占66%;医疗卫生状况较好占59%;社会保障状况较好占7%,一般占43%;睡眠质量一般占46%,较差占40%;浙中地区文化娱乐丰富程度认为较好占43%;自然环境满意度认为环境很美占21%,较好占61%;生活节奏满意度认为刚刚好占65%;同事间人情味浓厚程度很好仅占2%,较好,偶尔能感受到人情味占47%;认为最近五年来发展速度势头很好占36%;认为幸福感主要来自美满的生活、愉悦的身心、和谐关系占42%;认为理想的幸福是与所爱的人相守一生占42%,平平淡淡过一生占36%。

3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与幸福指数特征

通过对浙中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和幸福指数调查现状的分析,发现这些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较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较高,工作耐受能力较低等特点,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生代农民工打工前主要在校学习,不会做农活,毕业后即来城里打工,大多从事制造业和服装业工作,职业岗位能力不足,属于城市中低收入群体。

(2)新生代农民工喜欢城市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愿意在城市定居,但由于语言、生活习惯、住房、户口、子女上学等因素影响,其城市归属感不强,自卑心理较重。

(3)较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学历结构较高,对所打工岗位、薪金期望值过高,其动手能力不强,自身职业能力和素养有待提升,对职工培训学习主动性高。

(4)新生代农民工虽收入不高,但对物质享受有较高的要求,多数没有过多存款,面对城市中住房、户口、子女上学等问题时,感到压力较大,婚恋多为老乡中交往。

(5)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单一、贫乏,主要以上网、聊天、逛街、老乡聚会为主,对政府和企业优惠或免费开放文化娱乐场所有较高的期待。

(6)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存在紧张、焦虑、孤独现象,一般通过上网、聊天、找老乡倾诉等途径来缓解压力。

(7)新生代农民工对浙中地区自然环境、城市治安满意度较高,对住房、户口、劳动保险政策较关心,认为幸福指数与美满生活、愉悦身心、和谐关系有关,通过综合测评,其幸福指数约为61%,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的举措

4.1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经济收入,为提高其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提供物质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应与本地人一样享有就业、择岗待遇,加强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督促企业按时发放工资、加班奖金,对表现优秀的农民工适当给与晋升、加薪等政策。高温季节,政府财政应拿出一定的补贴费用,增加这部分农民工的薪酬。

4.2改革户籍政策,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供政策保障

政府可考虑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户籍政策改革,凡工作满一年的新生代农民工,可领取市民证,有针对性地与养老、医疗、公积金贷款、购房、子女上学等挂钩,并与当地市民享有同等权益的社会保障政策,解决其后顾之忧。

4.3政府引导,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教育与岗位能力培养,提高其适岗就业能力

在新生代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工业园区等,筹建图书馆、阅览室,专业技能培训机构,并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择岗就业能力。同时,由行业前头,定期举办一些讲座,竞赛、科技练兵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农民工给予奖励。

4.4制定人文关爱新生代农民工制度,增强其变换新浙中人身份的力度

由政府牵头,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爱农民工,并制定一系列政策,尤其是企业要负有一定的组织责任,比如:公共场合、会议场所一定要讲普通话,让外地农民工有一定的归属感。企业中的工会、团委组织每年要定期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心理咨询、讲座、价值观教育、文体娱乐等活动,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孤岛”现象,促进地区社会力量对农民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5改善浙中地区精神文化设施,优惠开放文化活动场所,提高其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调动社会资源,增加财政预算,改善浙中地区精神文化设施的投入,比如,在新生代农工集中区域,增设体育运动设施、文化娱乐场所等,定期为农民工低价位或免费开放市区文化场馆,提高其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4.6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社团组织、博客,关注与提高新浙中人的幸福指数

由政府督办,行业牵头,成立各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社团组织和博客网站,发挥媒体作用,开展文化交流,鼓励有才华的农民工在社团和网络中自发组织农民工创作作品。通过社团组织和博客网站交流打工心得体会,提高新浙中人的幸福指数。

5结束语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浙中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幸福指数问题,可以进一步地了解他们除工作以外的生活状况,找到新生代农民工出现精神生活问题的主要根源,分析归纳其幸福指数指标,总结提高其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的举措,对政府和企业进一步地稳定新生代农民工队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发挥他们工作中的最大潜能,可提供一些有借鉴作用的合理化建议,为推动浙中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瑞灼.“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路在何方.观察与思考,2010,(3).

[2]傅治.关爱新生代农民工共建金华美好未来.浙江共青团提案,2011,(7).

篇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其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而单独存在,因此学习外语就必然要学习该国的文化,而文化教育也必须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中国人与日本人同文同种,但实际上,由于两国之间各自受地理环境、社会状况、、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国的文化是“貌合神离”的。因此,在高职日语教学的同时,必须要意识到中日文化的差异,要把文化差异融入日语的教学,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类院校日语专业中的基础主干课程《日语精读》,是日语专业课程中课时比重最大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趋势下,众多的高职日语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高职《日语精读》课程中日文化差异导入的重要性。

一、高职《日语精读》的教学现状

高职《日语精读》教学是以日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从课程要求而言,这门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的课程。

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语言技能教学一直影响着日语教学的发展,特别在《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日语语法结构的分析,常常运用单调的替换练习来训练学生的语速和语调,并认为只有扎实的基本功,能灵活运用语法结构,能进行很好的语言交流,从而忽视了对中日文化差异的了解与认识。因此可能会导致学生所讲的日语,尽管在语法结构上无可挑剔,却未能把自己的意图充分表达出来,有时甚至会犯下严重的语用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中日文化差异以及日本语言特点了解不足所致。有些日本人评价中国学生,日语句子说得很严谨,像在背诵教科书上的语句,十分完整,却说不出感情和韵味。还有的日本人反映,有些中国学生日语说得很流利但说得不得体,对日本文化尤其日本人的语言心理了解不够,很难相处和交往。

以上说明了高职《日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语言结构,轻实际功能;重语言训练,轻文化传授。这些都与高职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相悖,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学生学到的纯语言知识不能“学以致用”,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很难达到要求。

二、高职《日语精读》课程中日文化差异导入的重要性

1.中日文化差异主要体现的三大方面

(1)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中国人喜欢用坦率、自信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日本人喜欢含蓄、暧昧的语言表达方式。

(2)行为方式的差异。若要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中国人习惯绝对的看法和说法,是非分明。而日本人的行为模式一般不会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而是含糊其辞、委婉地表达,让对方去揣摩他们的想法。

(3)逻辑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都擅长形象思维,但与属于大陆文化的中国相比,日本属于海洋文化。因此,即便是同一种事物,由于双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对事物的定义或描述也会不同。

2.高职《日语精读》课程中日文化差异导入的重要性

(1)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是由语言本身的特点及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的。把文化导入日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只掌握语言符号系统或语法结构,而不学习其底蕴文化,就会造成虽能说一口流利日语,却犯下严重语用错误的现象。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必须在进行日语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中日文化差异教学的导入,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的理解与认知的能力。

(2)近年来,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来华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来华投资的日企数量大幅攀升,随着中日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也随之日益增多。从而,因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交往中引发的误解也时有发生,这些事实使更多的日语教师认识到“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3)中日文化差异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满足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日语教学,特别是《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这会对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语言的同时结合语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可以将中日文化常识融入教学,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点。

三、结束语

中日两国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截然不同,日本文化是日本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吸纳了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外来文化又将其巧妙地移植在本民族精神土壤上的产物。如果传统的语言技能教学完全将语言和文化分割开来,只注重教授语法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而忽视中日文化差异教学,将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日语。因此,将中日文化差异的教学融入高职《日语精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篇6

Abstract Mid-term teaching inspection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routine work for undergraduate cultivating, thus playing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the cultivating quality. Knowing exactly what to inspect, what to resolve, and then making the feasible action plan for corresponding issues can lead to practical effect of mid-term teaching insp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key factors of undergraduate cultivating, this paper determines the scope of mid-term teaching inspection, and then establishes an engineering analysis model for the problems of mid-term teaching inspection. This analysis model relates to two analysis methods: one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intersection for finding problems, the other through a hierarchy process for dissecting problems.

Key words key factors of cultivating; mid-term teaching inspection; engineering analysis model; analysis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intersecti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期中教学检查(以下简称中检)是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一项常态化的重要工作,是本科生培养质量管理PDCA循环中的关键环节,兼具对日常教学工作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和督促功能,①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期中教学检查面临的主要难题

笔者长期从事本科生培养的管理工作,感到在中检工作中存在如下3个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难题。

一是中检当且仅当查什么。本科生培养工作涉及学院建设的若干方面,中检检查哪些内容或要素,需要仔细斟酌确定,要做到既系统全面又无范围蔓延,既重点突出又无缺漏项。仅凭主观判断来确定检查内容,可能会顾此失彼。②

二是中检问题是否找得准。中检中,各检查者会反映若干问题,由于立场站位、观察角度,以及对教学规律认知层次不同等原因,检查者们反映的问题会存在较大的个性化差异,表现为表述各异、粗细不一,在指向上若明若暗,在内容上交叉粘联,难以准确判断问题真伪及其严重性。

三是中检问题的整改措施是否得力。中检找准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制定整改措施解决问题,提升培养质量。中检发现的问题往往互相缠绕嵌套,有的问题是其它问题的原因,有的问题是其它问题的表象,这使得从哪切入制定整改措施成为难题。

笔者研阅了10余所高校的中检报告,上述3个问题普遍存在。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需要找到一套科学的分析模型或方法,有效解决这3个问题,提高中检实效。

2 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及作用关系,确定检查内容

中检是对本科生培养质量以及培养活动的全面检查分析。确定中检当且仅当查什么,首先要搞清本科生培养质量有哪些生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生成培养质量的路径机理。笔者基于多年本科生培养管理经验,总结提出如图1所示的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关系图。

如图1所示,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共10个。根据各要素在培养质量生成路径上的位置,分为规划设计要素和组织实施要素两类,组织实施要素再细分公共基础要素(“指挥管理”)、支撑要素(包含“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条件建设”等3个要素)和直接要素(包含“学员材质”、“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3个要素)等3个子类。

10个要素相互作用生成本科生培养质量。3个规划设计要素不直接生成培养质量,而是通过作用于7个组织实施要素生成培养质量;7个组织实施要素中,3个直接要素共同作用直接生成培养质量,3个支撑要素通过作用2个直接要素间接生成培养质量,公共基础要素直接或间接生成培养质量。

从检查全覆盖角度,中检内容应覆盖生成培养质量的10个要素,但由于3个规划设计要素是通过7个组织实施要素生成培养质量,其存在的问题将在培养实践活动中暴露,故笔者提出将中检内容界定在7个组织实施要素上,即中检当且仅当检查“学员材质”、“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条件建设”和“指挥管理”等7个方面。

3 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及作用关系,开展多维交汇分析,找准中检问题

确定了中检当且仅当查什么后,管理者马上面临中检问题是否找得准的问题。基于图1,笔者研究提出多维交汇分析法,通过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和严重性分析,确保找准中检问题。

3.1 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

笔者按照“定向”、“拆细”和“去重”等 3个方法步骤,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

“定向”是指对照图1,确定每个问题的指向要素;“拆细” 是指对于指向2个(含)以上要素的问题,进行拆细,使拆细后的每个问题只指向1个要素;“去重”是指合并某个检查者反映的相同或相近问题,使相同或相近问题在该检查者只反映1次。

在问题“定向”过程中,贯彻如下两个原则。一是,问题描述要尽量定量,不能定量则须定性,无法定性则不提。二是,舍弃未找到指向要素的问题描述。

3.2 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严重性分析

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要根据问题的指向要素、聚焦度和检查者权重等3个属性,综合判定问题严重性。判定规则如下。

问题指向要素。严重性排序为直接要素>支撑要素>管理要素。直接要素中,“学员材质”>“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支撑要素中,“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条件建设”。

问题聚焦度。反映的检查者越多,聚焦度越高;聚焦度越高,则问题越严重。

检查者权重。按各检查者话语权排序,排序越靠前,问题越严重。不同的质量生成要素,各检查者话语权排序不同,详见表1。

在综合分析问题严重性时,上述三个属性的严重性排序为指向要素>聚焦度>检查者权重。

4 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及作用关系,层次化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找准问题后,管理者要根据问题原因制定得力的整改措施,以解决问题、提升培养质量。措施是否得力,关键在于问题原因是否分析得透彻。基于图1,笔者研究提出中检问题原因的层次分析法。该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沿着培养质量生成路径,对指向各要素的问题,层层递进地分析原因,一直分析到最底层。将上层问题原因与相同的下层问题表象归并,针对最底层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克服措施交叉覆盖、杂乱纠缠,使整改实效沿着生成路径向上传递。具体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4.1 逐层向下分析各要素问题的关联性

按照先直接要素、再支撑要素、后管理要素、最后设计要素的层次顺序,逐层分析问题原因。每分析一层,就将该层问题的原因与下层问题对照关联,关联上的则合并处理共同研究整改措施。按此步骤不断递归,直至问题原因分析找不到下层要素支撑。

4.2 非关联的问题逐层向上推导实证负作用

对关联不上的问题,要逐层向上推导并实证该问题的负作用,直至该问题负作用无法实证为止,将最终实证层面的负作用列为问题进行整改。

若问题的负作用无法实证已传导至上层要素,则列为该层要素的独立问题进行整改。下层要素问题负作用未传导至上层要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负作用传导需要时间,时间尚不及传导至上层要素;二是传导过程中被某些积极因素或正能量中和了。不论哪种原因均需解决。

上述递归分析结束后,从最底层原因入手制定整改措施,整改实效必然沿着分析链条向上作用,最终作用于最上层要素问题。

5 成果价值和应用效益

该成果全面系统的提出了一套中检问题工程化分析模型。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及作用关系,确定了中检检查内容及范围,提出了找准问题的“多维交汇分析法”及析透问题原因的“层次分析法”,能有效解决中检中普遍存在的3个难题。该成果可为开展中检工作提供实践指导,避免检查工作的盲目和低效,对提升中检实效具有普适借鉴意义。

该成果在笔者单位应用多年,有效增强了中检工作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提升了中检工作精细度,对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运用该成果,笔者单位6次中检累计发现58个教学问题,目前已解决51个,比例高达88%。以该成果为主体的中检模式,荣获2015年军队教学成果奖。

6 尚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该成果虽然在确定中检检查内容,找准中检问题以及析透问题原因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创新研究,但由于数据积累尚不丰富,目前“多维交汇分析法”中对问题严重性的判定规则,以及“层次分析法”中对逐层向上推导实证负作用,只能进行定性阐述,尚不能进行定量分析,需要进一步积累数据不断深化研究。欢迎国内同行深入研究探讨,为不断提升中检实效提供更多参考借鉴。

篇7

中英茶文化;差异;英语交流;教学

从古至今,如何促进语言交流和教学就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一个难题,怎样使交流和教学更有效率起到更大的作用,学者专家各自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达成一致的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将语言交流和教学与文化相结合是一条科学的道路。众所周知,中国一向重视英语的教学,但在长达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影响,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并没有达到设想的高度,许多人仍然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流利的交流。因此,应当采用新的形式,将文化与这种交流与教学统一起来,解读语言。中英茶文化差异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够促进英语交流和教学。

1中英茶文化差异比较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上千年的饮茶传统,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而英国的茶文化起源中国,同时又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英茶文化差异的存在。

1.1历史差异

中国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广为流传,有一种说法,中国的茶文化便从此起源。此外还有许多专家学者觉得传说不可信,认为中国人的饮茶习惯始于秦朝。但无论哪种观点,都认为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与中国不同的是,根据历史学家考证,从十六世纪开始,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接触茶叶,而等到茶叶真正在英国普及,英国人真正培养其饮茶的文化和习惯,则要等到十八世纪之后。

1.2饮茶文化差异

中国的饮茶文化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包括所谓的茶道,饮茶对象等等。饮茶对象主要分为混饮和清饮这两类。两种概念有所不同,其中混饮较为复杂,根据饮茶人的个人喜好和口味,可以在茶中放入糖,盐,橘皮等,以取得更好的味道,对于混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方,个中别有一番情趣。而清饮则更注重还原茶叶本身的味道,较多的人喜欢请饮,因为它更加自然,让人体味到茶叶的风味。而茶道则更为复杂,中国的茶道非常讲究,从古至今发展成了一套独立的体系。有人说茶道是对饮茶这种习惯的一种升华,也是有其道理的。茶道通过沏茶,赏茶,闻茶,品茶,增进友谊,修身养性,有助于陶冶情操,暗合恬静的东方哲学思想。茶道所用的器具,表现形式都有其讲究,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则。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更无愧为一种生活艺术。与中国相比较,英国的饮茶历史较短,饮茶文化并没有中国的茶文化那样丰富多彩,但也有其独到之处。从茶叶传入英国后,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最先在贵族中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文化在平民中得到推广,到今天,下午茶,社交茶会等习惯已经成为了英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英国人喜欢在茶中添加各种调味品,增加其香型。而就种类来看,中国人喜欢喝绿茶,英国人则更加偏爱饮红茶。与中国的茶道不同,英国人喝茶更加注重活泼的氛围和优雅的格调。人们习惯于在慵懒的下午,伴着古典音乐喝上一杯茶,享受轻松自在的氛围,放松身心。这与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有着不同。

1.3茶馆文化差异

茶馆,顾名思义,就是喝茶的地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茶馆除了喝茶以外也具备了其他的功能,茶馆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休闲和社交的公共场所。中国的茶馆起源于茶肆,具有悠久的历史,象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英国的茶馆起源较晚,最开始是社会名流的社交场所,由于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差异,其装饰有所不同,自然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

1.4影响差异

饮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所谓开门七件事,茶列于其中,可见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和其地位。时至今日,在中国,为客人敬一杯茶依旧是不变的礼仪传统,每个家庭都在享受着茶的美妙滋味。中国虽然是一个拥有56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但大都有着饮茶这一共同爱好。中国茶文化历史的悠久,灿烂的发展历程都赋予茶文化巨大的影响力。英国茶文化无疑也为英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饮茶迅速风靡英国,从营养学上,英国人将茶本土化,从茶中得到了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对于英国人的体质提升有重大意义。从社会意义上讲,饮茶成为一种社交方式,人民通过饮茶,可以陶冶情操,维持人际关系。总之,茶文化的传入和推广对英国起着积极作用。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英的茶文化也在互相交流与借鉴中互补,,共同发展。同时,以茶文化为基础,中英之间也可以进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2茶文化差异对英语交流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英语交流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文化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英语交流。例如最基本的词,俚语,句子的意思,因为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有时便会闹笑话,这无疑会阻碍语言上的交流。另一方面,文化差异对交流也有着积极影响。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为了了解不同的文化,我们进行跨语言交流,文化差异会为我们提供原动力。此外,了解文化差异,会更好地促进语言交流,正如笔者在之前所阐述的,解决了文化差异的问题,语言交流的其他难题也能迎刃而解。茶文化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一部分,显然不应该被割裂开看待,笔者以茶文化举例。中英的茶文化差异较大,如果我们能了解这些差异,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就能趋利避害,投其所好。如了解英国的饮茶习惯,我们就会知道他们的下午茶文化,这对英国人既是放松的时间,也可以进行社会交际,我们可以在下午茶时间与英国人交谈,选择适合这一场景交谈的话题,这会对交流的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我们的交流能力。

3运用中英茶文化差异促进英语教学

3.1认识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文化差异,可以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关键点,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在现在的教学阶段中,认识文化差异并不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这是不正确的,认识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很有意义。首先,认识文化差异有助于语言习惯的培养。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习惯有很大不同,培养语言习惯对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许多语言现象是和日常生活有关,如果不能了解这些语言背后的深意,将会对语言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因此,认识文化差异,可以从根本上培养语言习惯。其次,可以提升学习兴趣。现在中国的英语教育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通过枯燥的语法和大量的习题练习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目的,但众所周知的是,英语成绩并不直接等于英语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培养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才是提高其英语水平的最好方法,传统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应新的需要,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利用文化差异的对比,做到生动形象,建立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认识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真正张口说英语。通过了解文化,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语句的意思,知道该何时何地说适当的话,避免产生歧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3.2中英茶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促进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英茶文化差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还可以有效的推动中英文化交流,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通过介绍中英茶文化,学生不仅对英国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利于英国文化传播,更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形式和方法上,中英茶文化差异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例如,对比法的大量运用。要在教学中引用中英茶文化差异,就必须进行准确的,高效的对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和目标,加入适当的茶文化教学,通过对比,使学生对中英的差异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由浅入深,从茶文化推广到其他方面,学生对于英语文化、英语都能有更深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电影电视剧中的相关素材,以声音和图像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有助于他们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更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英两国的茶道有很大差别。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茶道表演或者学生自己动手,准备茶道工具,在课堂上现场展示不同的茶道,这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形式上的创新还有很多,笔者不能一一叙述,但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在内容上,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所熟知的blacktea的意思,在英语中它指的是红茶,但是black翻译过来是黑色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译就会变成黑茶,这就是一个文化上的差异。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分析英国的饮茶历史,揭示产生文化差异的根源,并从茶文化推广到更深的层面,这对于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英语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其中,如何从茶文化的差异对比合理地推广到其他文化层次是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比茶文化要起到引导作用,从茶文化中得到相关知识,再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从整体上提高文化认识。总之,把中英茶文化差异引入到当代英语教育中,能够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和内容,给教学真正带来新的变化,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从根本上加强英语教学。

结束语

中英茶文化差异与英语交流与教学有着无法斩断的联系。根据调查研究,笔者可以肯定,中英的茶文化差异对交流与教学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文化交流越来越便利,领域越来越宽广,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利用好文化的作用,为中国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文化交流和中国的英语教育提供一些新的参考。

作者:何保兴 单位:武昌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二、将茶文化引入中职教育对中职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1.茶文化有利于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

对于茶文化,每个学生都处在同一起点。学习茶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其精神世界。

2.茶文化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生的审美能力较差,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文化内涵。在一些学生看来,美仅仅是服饰和发型上的另类。而茶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美、品味美,最终创造美。

3.茶文化可以促进中职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近年来,很多研究茶的人和文化学者都将茶道的思想内涵总结为“和、静、怡、真。”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情绪常常比较浮躁。让茶文化走进课堂,可以让他们抛却浮躁,恢复纯净的心灵。

篇9

1茶文化体系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在神农时期就被发现,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此“嘉木”也在经历着多样的变化。茶最初被人们作为药物使用,后来又逐渐被推为食材,之后茶又成为一种健康的饮品。

按照文化学的研究,文化可分为技术和价值两个体系。因此,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茶文化组成体系应该包括茶学,茶道,茶情,这三个层面。

这里的茶学是建立在狭义的层面上。在《茶叶》刊物中,很多茶界的权威和茶人都认为“茶学”是一门关于茶叶的源与流的学科。笔者觉得茶道是通过泡茶艺术(茶艺)这种方式,给心灵创造安静的氛围,用自己的心去领悟不可言说的个中滋味和人生哲理。

茶情是指以茶为载体的茶书,茶诗、画等及品茶所带来的感受。

2茶文化引入中职学校所带来的功效

茶文化对他们的益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拓宽学生的就业路

一方面,在2007年l2月国家商务部公布的《茶馆业企业经营规范》中指出,茶艺师与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不低千1:3、1:5、1:7。另一方面,懂茶悟道茶艺师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目前大专院校中,把茶文化作为专业很是罕见,使得高素质的茶艺师实在难找。所以即知茶艺又懂悟道的茶艺师必将成为近来较为紧缺的“宠儿”。因此在各不同专业的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使他们在接受系统的本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学到茶文化,既能掌握本专业,又能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取得茶艺师资格。

2.2茶文化对学生的影晌

(1)茶文化有助于中职学生增长文化知识,从而树立信心,让精神不再空虚。茶的故乡是中国,茶的起源、发展、传播经历了几千年。所以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但能让他们学习到茶起源、发展、传播的过程,而且能弥补他们的最为缺少的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起点是一样的,这就等于给了很多放纵自我的孩子再一次站起来的机会,让每一个自信心不足的或丧失自信心的孩子在茶文化里再树立信心,并把这份自信心带到生活中,也能让那些早已把本专业知识学的得心应手的孩子找到精神的寄托,让他们课余不再精神空虚。

(2)茶文化有助于促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的修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价值观和人生观模糊,因此思想道德上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沉睡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让他们变得“冷酷”。

其次,心理都还不够成熟,有较强的虚荣心和过度的自尊心,表现欲望较强。

再者,中职学生对“个性”往往曲解。很多学生认为“个性”是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就是个性。

最后,自我为中心,在行为上缺乏理智和规范,往往为求利益,不计手段;在内心里不懂感恩,只知道一味的索取。

茶文化可以帮助他们。一方面,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近年来,很多茶人、学者都将茶道的思想内涵总结为“和、静、怡、真。也许每个人对这四个字有不同的理解,笔者看来“和”是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融入了儒、佛、道三家的精髓。儒家的中庸之道蕴含在“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茶艺过程中;行俭之德藏在“朴实古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心态上;明伦之礼体现在“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待客之道上,谦和之礼就在“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吃”茶过程中(《茶道茶经》)。这些可以修正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另一方面,文化是需要传承的,相信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把茶文化的接力棒传递到下一代手中,而且还能唤醒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更重要的是当他们遇到在喧嚣的都市中遇到事情时,能学会点一段淡雅的檀香,让心慢慢的平和,让封存在心底的“和”慢慢苏醒。用沸水洗去杯子的浊尘,仿佛也洗去了积累在心上的浊尘,用平和洁净的心等待“太和”之水。平和宁静的氛围和空灵情洁的心情慢慢出现。“凤凰三点头之后,杯中茶叶慢慢舒展,清馨的茶香慢慢弥散在身边,饮者浮躁的心似乎也慢慢放下,精神随着茶香慢慢飘荡,心开始寻找真正的自我。此时轻轻的抿一口佳茗,让色、香、味缠绕着舌尖,不禁让人觉得全身心的舒畅和怡悦,仿佛就在此刻找到自己,看清了自己的方向,也认清了自己的路。正如闵龄所说,这是一种洗净了骨髓的精神升华。而这就是茶道之“怡所带来的“怡神悦志”之感,“明心见性之畅。最终将引导饮者到达“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真”。

(3)茶文化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较弱,以致他们对美的理解往往特别怪异、浮浅。在一些学生看来,美仅仅是服饰上的怪异,和发型上色彩。而茶文化的展示者“茶情”,可以让他们正确的认识美,品味美,最终创造美。

3在中职学校引入茶文化教育的方法

(1)把茶文化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开设,给学生创造一个环境。

(2)开设茶文化社团。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和交流的平台。社团可以开展茶艺培训、表演,茶叶采摘、加工等活动。

(3)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扩大茶文化在中职学生中的影响。

篇10

众所周知,我国是茶的原产地。茶的起源,最早可见于《神农本草》,据考证,该书大约成于战国时期。据有关资料考证,我国发现茶树并使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茶叶最早是作为一种药材使用,是在唐朝,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茶作为一种文化,则出现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那时,佛教兴盛,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茶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唐朝,由于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茶文化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也是在这个时期,茶叶开始传到日本。宋元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茶文化的鼎盛,促进了茶文化的普及,市民茶文化兴起。明朝,制茶工艺得到长足发展,一定程度上对茶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如今,茶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二、日本茶道的产生及发展

中国唐朝时期经济空前繁荣,强大的国力吸引了日本前来学习。大批日本僧人随遣唐使来唐学习佛法,他们在回国时把佛教文化和茶一同带到了日本,茶开始传入日本。但那时,日本的茶叶主要还是依赖于从中国进口,主要流行与僧人与贵族之间。之后,唐王朝衰落,两国交流中断,日本由“唐风文化”向“国风文化”转变,日本的茶文化也开始了一段时间的沉寂。

南宋时期,日本向南宋派遣僧人学习禅宗,促使了禅和茶一同传到日本。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日本僧人荣西。他不仅将茶种带到了日本,而且还系统的将中国的制茶方法介绍到日本,并介绍了茶的功能,种类,及茶具,对日本茶道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明清时期,中国的炒茶技术及泡饮方法(在这之前日本为煮茶)也传到了日本。如今,日本茶道已经成为为人所熟知的日本文化一大元素。

三、中日茶文化的主要异同及产生原因

从上述起源可以看出,日本的茶道是起源于中国茶文化,并长期受中国茶文化影响,但是,中日茶文化还是各有异同,各自拥有其民族特色。

主要的相同之处是都将茶作为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并从中感悟人生。中国茶文化讲究“闲、敬、清”,“闲”是指茶人希望通过品茶来消除疲劳,修养身心,追求亲近自然。“敬”指用茶敬客,体现出一种待客礼仪,是追求人际关系和谐之意。“清”指净化心灵,茶人认为茶为清洁心灵之物。这几个字也分别体现出了儒、道、释三家所讲究的和谐、回归自然、静心悟道之理。与此相对应的日本“茶道四规”―“和、敬、清、寂”也体现了其中之意。差异之处主要有中国茶文化更注重品茶,中国茶文化有四观的说法,即观色、香、味、形。一观色是通过看茶水的颜色来辨别不同的茶。二闻香,好的茶叶应有特殊的清香,入口如入人心,使人久久难忘。三品味,茶本来有淡淡的苦涩味,仔细品,可尝出甜味,正所谓苦尽甘来。四观形,尤其绿茶,泡入水中,朵朵直立,形状极美。好的茶叶是色香味形的合一,所以中国人讲究“品”。

但日本茶道更注重泡茶时的礼仪规范,茶技茶道,并拥有一套复杂、严谨的程序,更像是一种仪式。日本茶道很讲场所,一般在茶室中进行。然后按照一定的仪式进行茶会,整套仪式严谨而复杂。这也是日本茶道能被称为“道”的原因之一。究其差异的原因,还要谈到起源,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最早起源于民间,更多是人们休闲时的饮品而已,之后才由文人雅士等社会上流人士赋予更多文化内涵,因而并没有那么繁琐的程式,而日本茶道则始终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佛教文化影响更大,特别是禅宗的影响,它将茶道和佛教的清规戒律结合起来,给人一种宗教仪式感。并且作为茶的原产国,中国茶叶种类丰富,品种齐全,这也造成中国茶文化重“品”,日本茶道重程式而不重味道。

四、结语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文化长期相互影响。尽管两国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存在着一些矛盾,但我们仍应重视两国文化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茶文化作为两国富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通过分析比较其异同,希望我们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两国茶文化发展的渊源,使茶文化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纽带,促进两国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篇11

1通感现象概述

通感作为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古已有之,但其运用需要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与良好的文学素养。通过不同感觉形式的相互连通、转移、融合,通感可以把作者所描绘的内容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呈现在读者眼前,极大地增加了文段的表现力,也有效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使得阅读过程生动有趣、波澜起伏,如身临其境一般。钱钟书先生曾经对于通感这一文学表现手法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日常生活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者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这正是通感手法的形象描述,钱钟书先生对于通感的表述,也引起了诸多学者对通感的浓厚兴趣,不少专门研究通感现象的课题才开始出现。近来对于通感的研究不断深入,也得到了不少研究结论。通感现象涉及的学科是比较多的,包括了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乃至认知学等等,从大的层面来看,通感现象可以是一种修辞方式,也可以是一种认知方式,同样可以是一种人类基于感觉和想象的心理活动。在通感现象中,从触觉领域向其他感觉领域映射的现象是最为普遍的,这也是通感现象中人的感觉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变化的表现。在人的所有感觉中,触觉是最为简单的,之后由易到难的感觉排列分别是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在不同感觉相互贯通、转移的过程中,人对于事物的感受将会更加深刻、具体、形象,事物给人留下的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将会更加深刻。茶文化兼具形象性和抽象性,运用通感手法表现茶文化内涵,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

2茶文化中的通感现象

在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茶文化典籍如《续茶经》以及诸多茶诗中,都大量地出现了通感现象,运用感觉的转移、融通,提升了文学语句所描绘的茶文化的魅力。分析发现,大多数的茶诗以及《续茶经》中,运用的通感手法主要有四种,即触觉向其他感觉的映射、视觉向其他感觉的映射、嗅觉向味觉的映射以及味觉向视觉的映射,并以前两种的使用为最多。大量的通感手法运用,让茶文化典籍的言辞更加生动、形象,也让读者读起来更加津津有味,更加能领会茶文化中的深刻意蕴。

2.1触觉向其他感觉的映射

在前面提到的人的所有感觉的级别中,已经说过触觉是人的所有感觉中最为低级、最为简单的感觉。因此,触觉向其他感觉的映射在通感现象中出现的次数也最多,运用难度也比较小。在中国古茶诗以及《续茶经》中出现的触觉向其他感觉的映射数不胜数,有效增强了文句的感染力。如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写道:“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跂石人。”刘禹锡将花乳的清冷触觉运用通感手法转移到了味觉中,实现了触觉向味觉的映射,让人们对于花乳的感受更加形象、具体。又如在《续茶经》第六章中写道:“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俱非上品。”此时作者将触觉转移到了嗅觉中,实现了触觉向嗅觉的映射。此外,触觉向听觉和视觉映射的通感现象也很多,如梅尧臣在《宛陵集•茶灶》中写道:“夜火竹声干,春瓯茗花乱。”其中所运用的通感手法就是触觉向听觉的映射。又如高启在《采茶词》中写道:“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运用的通感手法则是触觉向视觉的映射。可见,在中国古茶诗和《续茶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茶文化典籍中,运用触觉向其他感觉的映射的通感手法的地方是非常多的,将陌生、新鲜的描述对象形象、生动甚至有趣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通过触觉向其他感觉的映射,通过不同感觉形式的交织,使读者对于作者所描绘的对象的感受更加深刻。

2.2视觉向其他感觉的映射

在中国古代茶文化典籍中,所运用的通感手法中,以视觉为出发点的映射主要是朝着味觉、嗅觉、听觉等映射,表现出了作者强大的文学功底。相比于触觉,视觉的复杂程度更高,因而视觉向其他感觉的映射也更加复杂一些,但所能取得的通感修辞效果是非常好的,令人读来津津有味。例如,郑谷在《峡中尝茶》中写道:“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其所运用的通感形式,就是视觉向味觉的映射,酒渴、春味等词语,将诗句的文化意蕴提升了一个台阶,让人读来对作者尝茶当时的心境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共鸣。又如,黄庭坚在《同公择咏茶碾诗》中写道:“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其中所运用的通感手法,就是视觉向嗅觉的映射,把视觉感受的元素应用到了嗅觉感受当中,增强了诗句的文学感染力。又如李白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中写道:“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李白所运用的正是通感当中的视觉向听觉的映射,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视觉向其他感觉的影响,在中国古代茶文化典籍中的应用同样普遍,因为人对于外界的百分之九十之多的感觉来自于视觉,因而视觉对于其他感觉的映射所能达到的文学表现效果也是最高的,非常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建立对作者所描写的文学对象的形象化认知。

2.3嗅觉向味觉的映射以及味觉向视觉的映射

相对于前两种映射,嗅觉向味觉的映射和味觉向视觉的映射在中国古代茶文化典籍中出现的次数更少一些,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嗅觉和味觉都是比较高级的感觉,以其为起点建立映射相对更困难,并且读者理解起来相对难一些,如果运用不当,很可能造成文辞生涩,不仅对表词达意不利,还会降低读者的阅读体验。如灵一在《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中写道:“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作者所运用的正是听觉向视觉的映射方式,将流水的潺潺之声映射到暮色当中,在读者眼前形成一幅生动的、两人在暮色中、流水旁饮茶的画面,让人感叹。又如温庭筠在《西陵道士茶歌》中写道:“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作者将水的味道形容为“香”,而“香”明显是形容嗅觉的,这即是运用了嗅觉向味觉映射的通感方式,将井水的清澈、甘甜、清香描写得细致入微,让人读后在头脑中对井水产生的印象更加多元、深刻。可以说,嗅觉向味觉的映射以及味觉向视觉的映射,虽然在中国古代茶典籍中运用较少,并且理解起来较为复杂,但其恰当地运用同样展现出了高超的文辞感染力,让语句的表现力上了一个台阶,也让读者读来获得了更好的文学艺术感受。

3茶文化中通感现象的翻译

通感手法的运用在中国古代茶文化典籍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提升了茶文化的意蕴,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然而在茶文化典籍的翻译过程中,通感现象的翻译却尤为困难。基于中西方茶文化乃至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汉语和英语在表述方式、意义范围方面的不同,对于茶文化中通感现象的翻译必须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将茶文化典籍中运用通感手法的原意准确翻译出来,并尽可能全面地传达原句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这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在准确性与语句内涵中寻找到平衡点,成为了茶文化通感现象翻译的关键。目前来看,常用的方式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从而尽可能有效地跨越语言、文化、思维、生活经验的差异,达到茶文化中通感现象的良好翻译效果。例如,《续茶经》第三章中写道:“茶味主于甘滑。”可以将此句话翻译为“Thetasteofteashouldaboveallbesweetandsmooth.”在此句翻译中,将茶味道的甘滑翻译为“sweetandsmooth”,就是运用了直译的翻译方式,sweet在英语中的意思就是甜,而smooth在英语中的意思就是滑、光滑。直译的翻译手法,非常有助于维持原文词句意思的准确性,遵循了翻译工作的基本原则,忠实地反映出了原文的辞藻运用方式以及语言组织方式,更加有助于读者细致入微地感受中国茶文化内涵、领略茶文化的魅力。但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单凭直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很多时候直译只能呈现词句的基本意思,而无法传达词句的深层次意蕴,此时,就需要综合运用直译和意译,达到译文中原文此句意思的全面表现。例如,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写道:“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跂石人。”对于此句的翻译,就需要用到意译的策略,最合理的译文为“Yettosensethetruescentofsuchdazzlingtea,AStoneGardenrecluselikemeyouneedtobe.”此句译文中,将原文中的“花乳清冷味”翻译为“thetruesenseofsuchdazzlingtea”,运用了意译的翻译方式,因为如果简单地将“清冷”直接翻译出来,完全无法表现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甚至会让外国读者读起来感觉不知所云、摸不着头脑,而采取此种意译的方式,则可以将原文的意思准确表达到位,虽然未能将“清冷”二字进行准确翻译,但所达到的翻译效果却是最佳的。可见,由于文化因素以及经验因素、语言因素,对于茶文化中通感现象的翻译,确实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需要翻译工作者悉心钻研。唯有综合、灵活、适当地采用多种多样的翻译策略,才能全方位展现中国古代茶文化典籍中通感手法的美感,让国外读者跨域语言文化的障碍,近距离欣赏中国茶文化的文化之美、内涵之美,这对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4结语

作为茶文化中经常出现的修辞方式,通感现象在中国古代茶文化典籍中的大量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条研究茶文化的快捷道路。在多种人类感觉相互转移、贯通的过程中,茶文化的内涵、魅力、意蕴得以充分展现,茶文化所营造的文化氛围、文化感受也更加能够深刻地影响读者。通感手法的应用,升华了中国古代茶文化典籍的文辞美感,也塑造了中古茶文化高大、儒雅、温和的基本形象,成为现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茶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茶文化中通感现象的翻译,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能将原文中通感现象所描述的意蕴翻译出来,将可以帮助外国友人更准确地、更直接地欣赏到中国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对外国友人形成的文化冲击是非常巨大的,这将有助于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将有助于赢得更多的、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对于中国茶文化的认可和欣赏。

参考文献

[1]邵惟韺.词汇化通感与修辞性通感———英汉语通感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1-6.

[2]姜欣,吴琴.茶文化典籍中的通感现象及其翻译探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52-155.

[3]彭懿,白解红.通感认知新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14-17.[4]邱文生.文化语境下的通感与翻译[J].中国外语,2008(3):89-94.

篇12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祖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始于于中国,中日两国在茶文化方面的交流的可说是源远流长,自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起,茶文化由萌芽进而逐渐发展并且由中国逐渐向外发展。

一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在奈良、平安时期。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在中国留学的最澄把中国的茶籽,由中国带到了日本,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的一个小院子里,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本饮茶方式是将茶饼放在火上炙烤干燥,然后碾成粉末,汲取清澈的泉流,点燃兽炭,待水沸腾起来,加入茶末,如果在茶里面放点吴盐,那味道就更美了,煎好的茶,香气四溢,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在这段时期,日本与中国的来往非常密切,同时在日本的影响下,唐朝的文化也达到很大的发展。总之,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随之饮茶在其社会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但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2.镰仓、室町时期。镰仓时代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荣西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他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所见所闻,记叙了中国当时的茶饮方法。自从这本书问世后,日本的饮茶文化就不断普及扩大,为三百年后日本茶道的成于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荣西从宋国回到本国时并且再次把中国的茶,以及沏茶法输入到日本,茶又风靡了僧界、贵族、武士阶级而及于平民。茶园在日本不断扩充,名产地不断增加。室町时代末期,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在大德寺酬恩庵参禅时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珠光通过禅的思想,把茶道由一种饮茶娱乐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珠光把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很好的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精髓、打下了坚实基础、完善了原有的形式,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

3.江户时期。在中国明清泡茶道的影响下,日本茶人又参考抹茶道的一些礼仪规范,形成了日本人纵所周知的煎茶道,公认的“煎茶道始祖”隐元隆琦,他把中国当时流行的壶泡茶艺传入日本。经过“煎茶道中兴之祖”卖碳翁柴山元昭的努力,煎茶道在日本立住了脚。后又经田中鹤翁、小川可进两人使得煎茶确立茶道在日本的真正地位。总之,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发展时期,日本从中国吸收、消化茶文化后有给予深化,终于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

二 、日本茶文化对其民族精神的影响

由以上日本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茶文化都和佛教有关,因此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也即为佛教,佛教的思想的核心是禅。它是以禅的宗教内容为主体,以使人达到大彻大悟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新型宗教形式。茶道里禅的内涵,不在于什么“直心就是禅”,而是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规不再让饮茶者感到厌烦的时候,他才算真正的领会了茶的真谛,不仅喝到一杯好茶,还从茶中品味到了人生的哲理。繁复而熟练的礼法虽然束缚着人们但可以使人超然物外,浓如苦药的茶汤正如人生,别出心裁的插花显示有限的生命背后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让人们真正的领悟到禅的真谛。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涵的那些人生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的哲理,需要饮茶者用宝贵的一段生命生命时光去理解、领悟。真正茶人的生活既是近似常人的生活,又是近似艺术家的生活,禅与茶息息相关,因此茶人要想明白茶道的精髓,他们都要去禅寺修行数年,从参禅中磨练他们的身心,从禅中去领悟茶的真谛,而是返回茶室过着茶人生活。

茶道现今已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文化形式之一,也是最常举行的文化活动,喜爱茶道的人比比皆是。现在,茶道被认为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为什么茶道对日本文化影响那么大那?因为日本茶道有他自己的茶道精神实质。日本的茶道精神大体上有以下三种解释:

1.和敬清寂:“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精髓。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无”,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2.一期一会:一期一会,字面上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融会到茶道的仪式里,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茶道活动,包括水、饭、谈、茶四大步,最后完成时使亭主和主客、从客静心清志,由内到外自然涌现出一种“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之感,苍凉而略带寂寥。进而思考人生的离合、相聚的欢娱,使参与者的精神境界接受一次洗礼,达到更高的状态――冥想中的涅磐。这,是一期一会的道理,也是茶中的道理。一期一会,日本茶道的用语,出自日本茶道师千利休。“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会”,意味着仅有一次相会,劝勉人们应知所珍惜身边的人。一期一会与日本禅当中的“瞬间”概念有关,而日本茶道也体现了日本禅的精神,所以这句话经常会被写上挂于茶室的字画上,意味着每次的茶聚都是独一无二的。

3.独坐观念:“独坐观念”一语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是说一个人面对茶釜一只,独坐茶室保持一种寂静的状态,在心里回味今日的茶事,静思此日的一切都不会再重演,只能成为历史,我们所能做的是怎样把握好明天。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若矢之情,又涌起一股充实之感。茶人此时此刻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

三 、 结束语

日本茶文化源于中国,由唐朝传至日本后,日本就开始对茶进行研究,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日本茶道,日本茶道体现了茶的宗旨,茶的精髓所在,有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和”、“敬”、“清”、“寂”。这不仅是茶道的精神实质,同样也是人的生命真谛。日本茶道不仅影响了日本人,同样也影响着中国人,这也许是文化交流给各国带来的益处。现在的日本经济发展很快,但茶道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我相信,随着日本经济发展,茶道将会有更加发展空间。(南阳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参考文献:

篇13

1.深入浅出学《茶经》

顾渚山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就曾在这里种茶、品茶,并写就了茶学巨著,从此,顾渚紫笋茶名扬天下。《茶经》全面阐述了唐中期以前中国茶叶的历史、产地,以及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等知识。学校组织教师研读《茶经》,根据学生实际,精选学习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引领学生了解家乡茶文化的历史。

每学期,每位班主任都会自主地从《茶经》中选取10篇,根据班级学生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如在学习《茶经》之“源卷”时,低年段采用自编儿歌的形式开展学习;中年段则让学生先学习现代译文,再让学生读原文;高年段则采用原文与现代白话文译文对照学习的形式。低年级学生和老师一起,编写了许多通俗易懂的儿歌,例如,“二月,三月和四月,正是采茶好时节,紫笋芽儿尖又尖,雨天阴天都不采,大好天气来采摘”,内容浅显,且琅琅上口,深受学生喜爱。

2.深情吟诵品茶诗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学校精选其中的优秀诗文编辑成册,分发给每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认真学习,倾情诵读,品味其中的文化韵味,在悠悠茶香中,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

例如,诗文集选取了钱起的《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诗中描写了诗人在竹林下品饮紫笋茶,俗念全消,言忘而道存,洗尽尘心,进入空灵虚静的境界。在诵读中,教师配以悠扬的江南丝竹乐曲,营造幽雅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饮茶悟禅后的沉静心境,仔细品读茶诗的韵味。

经过一个学期的认真诵读之后,学校组织各班开展茶诗文诵读比赛。由于形式新颖,比赛一方面激起了孩子们学习茶诗文、研究茶文化的兴趣,提升了学生诵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品读茶诗文的过程中,品味了优美的诗文旋律,感受了茶诗文的清雅意境,感知了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展露了浓郁的茶乡情怀。

学《茶经》,诵茶诗成为了师生文化遨游之旅,师生在品味文学作品中与文人对话,领略作品中的文人情怀,感受茶文化之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滋养了孩子的心灵,夯实了他们的人生根基,厚实了他们的文化底蕴。

二、悟茶道,传承茶文化

对于茶文化,学生不仅要了解其基本知识,更要在体验中践行,如此,方能赋予茶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学校鼓励学生开展调查实践,研究家乡茶文化的历史变迁,在体验中深刻领悟茶文化的精髓,做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小茶苗”。

1.放手调查,研究茶风茶俗

中国茶文化内涵丰富,茶的风俗、茶艺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水口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源远流长,种茶技术、制茶工艺、饮茶习俗以及器皿的使用等,都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而不断变化发展。

水口紫笋茶芽叶细嫩、芽色带紫、芽形如笋,故此,陆羽为其取名——紫笋茶。学生在学习《茶经》时了解了茶叶的历史渊源,学习兴趣高涨。学校便顺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调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本地的茶风茶俗及其发展变化。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例如,在调查中,学生了解到古代茶叶经过蒸熟,用忤臼捣烂,放到模型里用手拍压成一定的形状——即茶饼,接着焙干,最后穿成串,包装好,等喝茶时再取出煮着喝;而现代茶叶先摊青再杀青,之后摊凉,再烘焙,不制成茶饼,喝茶时也不需要煮茶,只需开水冲泡即可。这是制茶工艺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通过调查,学生深入了解了制茶工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技艺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2.放手参与,体验各道工艺

俗话说得好:“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学校积极创设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茶风俗,了解制茶工艺,在体验中深刻领悟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学校在校园内种植茶树,还在校外开辟了四亩多茶地。每年清明前后是紫笋茶上市的旺季,学校组织学生去茶地采茶,参与茶叶的焙制、烘干过程,学习甄别茶叶品质,并学习茶艺。通过全程参与体验,学生对制茶工艺和茶艺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活动让学生深刻体验到茶农的艰辛,感慨前人的聪明才智,对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展茶韵,创新茶文化

茶文化扎根于顾渚乡村,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学校紧跟时展的步伐,搭建多彩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展示和内化所学知识,并为茶文化注入时代元素。

1.导游实践,展示茶文化风韵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茶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校与顾渚大唐贡茶院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招募学生志愿者做小导游,参与大唐贡茶院的导游工作。顾渚山风景区游客众多,学生在导游工作中,尽情展示茶苗风采,不仅能运用所学知识,更进一步领悟了茶文化丰富的内涵。活动让乡村孩子走出去,融入更广阔的天地,锻炼了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组织学生到大唐贡茶院参观学习,邀请导游做示范,为学生面对面实地解说;每周四下午,开展小导游社团活动课,全校统筹安排各年级负责的解说景点,各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解说词。此外,学校还专门聘请专家对小导游进行培训。期末,学校评选优秀小导游,并加以表彰。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导游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当代“小茶苗”的风采。

2.创意茶操,体验茶文化内涵

乡村学校的课间活动往往乏善可陈,学校集思广益,聘请专业人士编排了一套创意茶操,赋予课间活动以茶文化韵味。创意茶操活泼而不失优美,并配以富于变化的音乐旋律,让学生从中感受茶文化的艺术韵味,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怀。

茶操分“茶源”“茶韵”“茶悦”“茶和”四个篇章,全长约5分钟。“茶源”篇旨在讲述紫笋茶的起源,旋律舒缓;“茶韵”篇旨在体现茶乡孩子对茶文化的特殊情怀,旋律时而舒缓时而轻快;“茶悦”篇旨在表现茶乡茶叶丰收的快乐,在轻快的旋律中,仿佛看到了茶树地里一群少年忙碌、灵动的身影;“茶和”篇表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的主题。旋律悠扬,学生的动作柔美,充分展现了茶文化的臻美意境。

创意茶操柔中带刚,充分体现了茶文化的特色,更为学生的课间活动增添了一抹亮色。在优美轻快的旋律中,一棵棵“小茶苗”在家乡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3.自创茶谣,延伸茶文化情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