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简述劳动就业的法律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简述劳动就业的法律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简述劳动就业的法律特征

篇1

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信息化浪潮。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信息网络触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个国家、每个企业甚至每个家庭的运转日益离不开信息,信息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形成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使我国本来就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充分就业的关系,制定符合两者效用统一的政策,实现信息化与充分就业的均衡发展,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信息化的发展对就业是具有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对就业总量、就业结构以及就业其他方面有何影响,从而寻求信息化与就业的最佳结合点,提出在信息化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的应对对策。

2 国内外研究简述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F.马克卢普在他的著作《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这一概念,并阐述和分析了美国信息生产的机制和信息产品的重要性。1977年,波拉特出版了《信息经济:定义和测度》,首次提出了国民经济四产业划分法,将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为后人继续深入研究打下了科学的基础。法国社会学家M.克罗齐埃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就业和人类活动的布局分配正在发生大动荡,原有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所有西方先进国家,有50%以上的劳动人口在既非农业也非工业的职业中,职业发展的趋势向着服务业和信息业方向迅速发展。英国社会学家汤姆・司托尼尔认为,后工业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知识工业和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他还认为,社会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信息工作者,而不是机器操作者,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将“软化”。在美国商业部《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报告中,美国政府第一次宣布了这样一个结论:信息技术发展将促进经济中的总就业。因为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多于失去的就业机会。

在国内研究方面,国务院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认为,信息化到底是减少整体就业,还是增加整体就业,并非取决于信息化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这一国家制度环境与政府公共政策水平。政府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及时调整政策,让信息化朝着有利于整体就业和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认为,现阶段中国并存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信息化社会四种社会形态,农业部门的就业岗位大规模减少,工业部门吸纳就业能力下降,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信息业将成为创造就业的新的来源。信息化使就业形式发生巨大变化,出现多种灵活就业,如居家办公,从正规部门到非正规部门就业。信息化对创造非正规、灵活性、多样性就业提供了新的平台,信息化将使就业重新定义,人们不再以工作岗位为就业特征,而是以获得合法劳动为特征。信息化使人力资本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了,提高了就业能力。学者罗润东认为,信息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劳动的性质与劳动者群体发生分化;二是劳动者的就业岗位数量、结构发生变化;三是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凸显;四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发生变化;五是劳动力的部门转移有了新特点。

3 信息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分析

信息化对各行各业在就业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拥有知识、技术并且从事技术型、信息型、智力型职业的人数将不断扩大,日益成为最有前途的职业集团。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政府的就业政策偏向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促使人们通过不同渠道广泛获得技艺和能力,包括提供基础广泛的正规教育,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从事终身学习和不断接受培训,以调控劳动力素质的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人口流动,发展非全日制就业以扩大就业的渠道等。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就业方式,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了劳动力择业成本,创造了新的就业方式,如大范围的弹性就业,催生了新型服务业。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劳动者选择就业形态和劳动时间的自由空间扩大了。弹性工时制、家庭办公、网上求职、非正规就业等成为当前就业的新特征,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对职业的选择、求职手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另外,财富的分配方式也将发生变化,拥有更多知识的“信息富有者”无疑会获得更高的报酬,而单纯靠出卖体力的低素质劳动者与高素质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也造成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强化了结构性失业的趋势。

3.1 信息化对就业量的影响

在信息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增加,普通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却日益增加,劳动力市场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低技能劳动者受到排斥,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新的失业问题。同时,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带动新型产业群及相关服务产业的兴起,也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于是,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二是信息技术对就业产生消极的影响。作为技术进步的成果,信息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效应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升级与劳动者实际的技术升级之间的时滞长短。如果技术进步突然降临,大多数劳动者仍然停留在原有技术水平上,结构性失业必然发生;反之,如果劳动者对预期的技术进步事先进行了人力资本投资或接受了相关培训,那么新的技术进步就不一定减少就业甚至可能增加就业。因此,信息化是增加了就业岗位还是减少了就业岗位,还得要看政府在信息化战略和就业战略上如何做好协调发展、统筹兼顾。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新技术革命只是对人类的就业构成在总量内部进行调整,引导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而不可能增加或减少人类总体的就业水平。新的财富聚集引导人们新的就业流向,最终达到相对平衡。当然,这不排除信息发达经济与不发达经济之间就业的不平衡。美国就业机会的增加,是抓住新技术革命机遇领先的结果;而真正造成失业问题的,只能是开放条件下在新经济中处于落后地位。过去的理论将技术进步与节约劳动相等同,认为技术含量越高,使用的劳动越少。而在新经济中,恰恰是在网络部门和信息部门劳动就业量是最高的,当然这里就业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信息产业对就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它的间接贡献上,即体现在它对信息相关产业的扩散效应上。在信息相关产业中,高技术的采用本来具有提高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和排斥劳动力的效应,但是,由于信息相关产业的规模扩大,又会产生吸收更大份额的社会劳动力的效应。从两种效应相抵后的净就业效应来看,信息相关产业的就业是不断上升而不是下降的。1990―1997年,美国信息相关产业的年均就业增长率达到2.69%,共增加了590万个就业机会。正是由于信息产业和信息相关产业就业的迅速增长,才使得美国就业的步伐得以加快,保持较低的失业率。

一般来说,先发国家和地区总的影响是信息化增进总的就业,如美国劳动者素质较高,而结构调整中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旺盛,所以表现为总的就业增加;后发国家和地区在信息化过程中减少就业,也是有可能的。基本的判别条件是看具体的国家和地区,是否为信息技术进步引致的结构调整,准备好了人力资本投入。中国处在后发先至的跨越式发展阶段,既存在增加总就业的机遇,也面对就业减少的挑战。

概括起来,信息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既有负面效应,又有补偿效应,它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就业;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推动各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加,扩大了劳动者的消费需求,这就要求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社会的总产量,于是又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3.2 信息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就业结构的调整上。信息化反映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员趋于减少,而从事信息活动的人员将有极大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向信息产业转移。更多的学者强调,就业结构的变化是从工业化过渡到信息化的一个基本标志和特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为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劳工统计局预测美国增长最快的十种职业,全部在信息产业领域,主要是计算机系统分析人员、法律顾问、计算机程序编制员、电子工程师和电子设备操作人员等;在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是电子计算机设备和电子元件等部门。据统计,经合组织成员国近年来所增加的6 500万个就业机会中,95%与信息和知识产业有关。美国信息劳动者(所有从事信息活动人员)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1950年为37%,1960年为42%,1970年为47%,1980年为50%,到90年代这一比例已超过65%。西方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中其信息业从业人员已占整个社会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以致社会学专家学者们把信息劳动者占社会总劳力的比重超过半数作为衡量一个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另一个标志是信息产业的产值占GDP总量的一半以上)。就业结构作为产业结构的一部分,其发展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相一致,反映了由于产业结构的演进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变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必然会引起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在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演变过程中,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和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都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相对比重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随着信息业的兴起和发展,劳动力结构会发生大规模转移和出现结构性失业。

一般而言,信息技术是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来影响就业结构的。首先,信息技术带来产业结构变动,信息技术产业比重增多,而传统产业相衰落,但这两种产业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新技术产业(主要是信息业)是知识密集型,而传统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在相同资金规模下,它们所容纳的劳动力数量是迥然不同的。其次,信息技术造就一大批新的技术岗位,也消灭了一大批传统岗位。而失去岗位的劳动力往往无法胜任新岗位,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培训、磨合才能上岗,也就是说,要求整个社会的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有一个新的飞跃。实际上,由于人才的培养往往落后于新技术岗位的出现,劳动力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就业结构中,信息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已经占有大量的职业岗位,如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瑞典、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信息职业占全部职业的比重在20世纪70年代就达到28%~41%的水平。1994―1996年,美国企业和政府大约裁员140万人,而同期美国的失业率却从6.7%降到5%左右,成为战后几十年来历史最低点,平均工资指数则由0.6上升到1.1左右,这说明,信息化并没有造成更多的失业,只是就业结构的重新调整。

3.3 信息化对劳动就业其他方面的影响

信息业的飞速发展,不仅对就业总量和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就业模式、工作时间、劳动职业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3.3.1 劳动者就业观念发生变化

信息经济时代,劳动力的素质和具备的专业技能成为就业的先决条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使劳动者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即就业人员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首先,决定劳动者能否就业的不再是强壮的身体,而是劳动者自身的知识、技能和学习精神。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从事的每一项工作中的脑体劳动比例。据统计,在机械化的初级阶段,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消耗的比例为9∶1;在中等机械化阶段,两者的比例为6∶4;在全盘自动化的情况下,两者的比例为1∶9。其次,劳动者的在业时间也是再学习时间,劳动者要不断地进行“干中学”、岗位培训,才能使自己适应迅速变化的技术变革和知识更新,才能适应市场驱动的劳动者不断转换职业的要求。最后,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已成为大势所趋,特别是信息产业人才供给、薪酬和流动率都随市场的快速变化而变化,人才稳定性远远低于其他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3.3.2工作时间发生变化,工作灵活性大大增加

由于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意味着劳动者工作周的劳动时间减少,闲暇时间增多。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电脑网络,劳动者在公司(办公室或车间)的工作时间减少,而在家庭办公的时间增加。这种工作方式正日益成为高技术产业界的一种时尚。在2002年春天,英国150万人每周至少在家工作一天,这些人占整个劳动力的5.5%。同时,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些公司实施了非全日制工作制度,相应地也就为小时工、临时工、兼职工的劳动者提供了便利,使得这一方面从业人员的数量大大增加。

3.3.3 劳动者的就业模式发生变化,灵活性就业方式逐渐普及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第三产业逐渐壮大,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文化理念的不断变化,多种灵活就业方式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应运而生,并对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劳动者就业模式看,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1)兼职。同时服务于几个单位、公司可能成为主要的就业形式,而终身制只会是偶然的形式。(2)除了传统的形式性就业以外,出现了功能性就业。这些就业因某个项目或任务而临时迅速形成,也因项目或任务的完成而迅速失去。(3)出现大量的“移动办公”、“网上就业”和“电子移民”。信息时代的工作环境更加宽松,工作方式更加灵活,并对就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网络的发展,为劳动者创造了新的谋职手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劳动力供求信息的为众多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大量机会。一些就业网站由于具有信息集中、沟通无限的优势,在目前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为求职者提供互动性更强,沟通更及时、更准确的就业相关资讯,可以把求职者引入“信息化就业”时代,正成为当前求职的重要途径之一。据调查,2003年全球500强企业中79%的企业通过网站招聘员工,而1998年仅为29%。

3.3.4 劳动职业发生变化,将有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事信息职业

信息职业是指从事信息活动的劳动职业。国际上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凡是与信息的生产、分配、流通有关联的职业均属于信息职业的范畴。信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就业结构的转变,使社会的劳动职业发生了巨大的转移。工业经济时代是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经济发展时期,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劳动者从事工业经济活动,而信息经济时代是以信息经济活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时期,社会劳动职业从工业经济时代的工业经济活动转向信息经济活动,劳动职业日趋信息化。一方面,信息化的推进和信息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兴产业,增加了许多新的劳动职业,这些新的劳动职业大多属于信息职业的范畴;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广泛运用,原有的产业逐步信息化,原有的劳动职业逐步转变为信息职业。2004年,上海推出65个新职业标准主要分布在高科技、服务、管理、创意设计等领域,但是,新职业增加最多的是IT领域,包括计算机系统管理员、软件项目经理、信息安全员、网络课件制作师等新职业。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动脑与动手能力相结合、专业知识和操作知识相辅相成的所谓“灰领”职业备受推崇。这些新职业直接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IT业外,其他也都间接地依赖信息通信技术手段。这些新职业的产生说明我国职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即从传统的第二产业生产制造业为主,逐渐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经济转换。

4 信息化条件下促进就业的机遇与政策选择

4.1 在新形式下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影响,大力培植一批能够扩大就业的信息产业及行业

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我国的劳动就业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对我国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加大研究力度,对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要符合我国国情,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国家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促进就业,有效地利用国家可能用于信息化的有限资源,优先发展一批能够扩大就业的信息产业及行业,防止盲目地、无选择地推进信息化。既要发展高新的信息技术,也要发展信息社会的劳动密集行业。比如,信息时代的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和知识产业就是具备信息社会特征的劳动密集行业。可以吸收大量的低、中、高级知识工人和知识工程师。要积极引导和培育这些行业,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另外,要利用信息技术加速岗位创新,信息技术的衍生行业能够创造出传统行业无法比拟的新工作岗位,加速岗位创新可以极大地吸收劳动力就业。美国有60%以上的劳动力在“信息部门”工作,远远超过在制造业和农业就业的人数,后两者加在一起也不过占劳动力总数的20%。“信息部门”不仅包括信息的加工、记录、分析和,也包括对那些将来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所进行的培训。

4.2 加强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及培训,有目标地培育一批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劳动者

发展信息化离不开适合信息化的劳动力,没有支撑信息化发展的劳动力,信息化的发展也很难实现。我国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不高,一般劳动力数量严重过剩,符合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素质技术、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所以,要大力加强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及培训。教育及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信息化进程可以不断地衍生出新的相关行业,同时,也催生出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岗位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适时调整教育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特点和优势,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及培训活动,使教育及培训的目标更加适应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使劳动者的能力更加适应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劳动力需求。国家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既要发挥基础教育、正规教育、社会力量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的作用,又要积极落实后备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一大批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劳动者,以实现发展信息化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4.3 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有针对性地解决由于不适应信息化而失业的人员的就业问题

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调查体系,它不仅可以提供及时、丰富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而且也为整个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了决策基础,这是现代社会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必不可少的环节;二是要建立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库,加强和完善政府网络的就业服务功能。据统计,2005年我国有近1.5亿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跨省、跨区域流动。如何为这些人提供就业服务是非常迫切、现实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为做好这件事提供了可能,政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农村劳动力跨地域流动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降低流动成本,促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同时,政府还必须注意到,在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劳动力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而失业。这些人如何实现再就业,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要根据不同情况和人群的特点,建立分流这类失业人员的信息系统,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解决。对那些文化素质较高,能够接受新事物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回到信息化岗位;对那些经过培训也回不到信息化岗位的劳动者,则可以经过培训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对那些在劳动力市场没有竞争力的弱势群体,则要通过公益性就业岗位予以安排就业。

总之,信息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具有广泛的渗透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信息化背景下,就业问题应该与传统工业化背景下的劳动就业有所不同,我们要趋利避害,对信息化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正确的引导,创造出更多的岗位,从而使信息化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刘吉,等.信息化与知识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 黄亚均,等.知识经济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 [西]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美]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4.

篇2

所谓学徒制,是指“在专业的从业者指导下,通过实践学习,传承专业经验和技能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学徒制活动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学徒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观察师傅的行为,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经验与技艺,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作,逐渐习得师傅的技能。学徒最初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接着在师傅的监控和帮助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部分,在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徒所能应付的技能难度。学徒拿着专业工具积极地锻炼、实践。传统学徒制包含了师傅对学徒的压迫和剥削,历史上,大多数学徒制都采用契约甚至儿童奴役的形式,经常更多地以保密而不是技能传授为特征。在特别需要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的领域中,如医学、法律、学术、职业运动、艺术等领域,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就更为凸显。

传统学徒制在国内外都是源远流长的。在中国,广义上的学徒制起源于奴隶社会,发展、完善于隋唐时代官营的手工业作坊。在古埃及,汉谟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记载了在4000多年前就有手工艺人收徒以传技艺的故事,这是关于学徒制的最早记载。而近代学徒制主要兴盛于英国,英国规定义务教育年龄为16岁,85%的学生16岁以后继续接受教育,其中50%的人接受普通学术教育(A Levels), 50%的人接受的是包括学徒制在内的职业教育。英国政府十分重视学徒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政府投入10亿英镑,学徒制项目扩展到200个,2014年学徒人数已超过40万,其主要招生方式为线上申请。2010年英国最受欢迎学徒岗位前五名分别是客户服务、商业行政、酒店和餐饮、儿童学习和发展、卫生护理。

二、现代学徒制

1.现代学徒制简述

学徒制经历了从传统学徒制的发展、衰落和现代学徒制的重构这样的轮回过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提出的。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到来,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传统的学徒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培训效率以及教育的规范性上受到挑战。因此,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其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为解决这一问题,便产生了“现代学徒制”。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都提出要发展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它倡导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深度合作,是对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递进,有助于真正解决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需求零距离问题。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归根结底,该模式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高的结构性问题,有利于真正促进校企融合、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升级。

2.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包括:使学徒(学生)获得“职业资格”,通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资格考核鉴定;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即针对职业工作任务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实践知识;促进职业认同感的建立与发展。只有现代学徒制,才有可能提供职业教育情境学习所需要的、真正的“工作与学习情境”。现代学徒制,是指政府指导、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学徒制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本文所述皆为学历教育范畴。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创新的关键与核心。在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的指导下,无锡机电高职与苏州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形成了“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一,“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校企双方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和宝玛公司技术员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讨论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部分核心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等。校企签订合作协议,校方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双方部分教学内容相互穿插、互相交融,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学徒制班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及培养目标设定如下表。

学徒制班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及培养目标

2.创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

学科体系中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展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智力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有利于学生逐步地发展和提高。但由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学生逻辑思维的不适应性和技能形成的情境性要求,使得该课程体系实施的效果较差。行动体系中的课程内容按行动的过程为导向序化,有利于直接经验的获取和动作技能的形成。宝玛学徒制班课程体系设置时有机整合两者优点,在课程内容的结构上,将专业技术结构体系的三要素与教育对象的岗位工作需求和智力技术能力的获得合理整合,优化三类典型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好六个对接(学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岗位、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培养培训与终身教育),让学生体验、模仿、尝试、感悟职业精神。学徒制班课程体系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学徒制班课程体系框架模型

人才培养过程实行四段式育人机制,学生第1~2学年在学校主要完成大部分公共文化课程学习任务,体现国家对大专毕业生在文化、德育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学生将来要从事的主要岗位群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文化素养要求为依据,并兼顾专业学习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时比例从低年级往高年级逐年降低。与专业教学联系较为紧密的内容,安排在与专业教学相对接近的时间,并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在后三年安排部分选修内容。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涵盖了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作为一个职业人所需要的必备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以职业岗位群技术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设置的系列课程。第3学年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第4学年掌握岗位所需方向知识和专业技能。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将相关联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践内容进行综合,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使得同一课程中,前述内容成为后述内容的应用,使抽象的内容更为具体,具体的内容更容易灵活掌握与应用,形成可伸缩的开放式教学内容体系。全面实现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化、专业技术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训练类课程项目化;深入贯彻项目驱动的教学思路,以项目带动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并配套相应的实训模块,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还能通过典型模块的学习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第5学年实行顶岗实习。它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前3年采用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培养形式,第4年采用校企并重的培养模式,第5年采用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使学生通过一年的顶岗实习,真正接触到对应企业的先进设备,领悟企业文化,形成质量意识、产量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实现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有机结合。

3.教学模式改革

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核心,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推行教学双导师制,如图2所示。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的比例逐渐提高,学习效果评价也从以教师主导逐渐过渡到双方并重直至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充分利用电脑、投影仪、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投影、录像等教学手段有效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与企业一起开发慕课(MOOC)、微课平台,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形象,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学生课堂笔记量的减少,可以充分保证学生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更多的思考、理解和动手的时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评选并奖励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师傅,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建立实习师傅人才和考评员人才库,保障实习考核工作质量。部分由企业专家实施教学的项目化课程及顶岗实习期间采用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1个师傅带5个左右徒弟,组成学习小组,确保学生切实掌握实习岗位所需的技能。

图2 双导师制实施简图

4.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实践性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融合,帮助学徒在实习中掌握职业资格鉴定所需的技能与经验。通过教学性、生产性合一的实训基地建设,以直观、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养成。实训基地建设秉承“实验室校建专业群公共实训室校企共建专业方向实训室企业车间”的建设指导思想。一、二年级时,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主要完成与专业基础有关的验证性理论学习;二、三年级时,在学校建设的专业群公共实训室里实训,主要完成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中的基础模块实训;三、四年级时,在校企共建专业方向实训室中实训,主要完成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中的专业方向模块实训;五年级时,进入企业车间,进行顶岗实习。这一过程完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技能成长规律,较好地实现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建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制订实习管理流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学校与宝玛公司协商,以宝玛公司为主要实习实训单位,选拔与宝马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有文化、有规模、有技术、有市场、有感情、有层次的企业作为辅助实习单位,采取1+N模式。建立严格的实习前培训和准入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完善实习巡视和跟踪管理制度,分人分片负责,并对实习班主任的实习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规范学生实习档案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实习工作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实训基地的运行可根据不同的实训内容采取不同的模式。在基本技能训练中,以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为中心,落实任务,开展工作;在专业技能训练中,以专业任课教师为核心制订计划,完成实训任务;在顶岗实习期间,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制订训练计划等等。在运行中,首先建立规章制度,优化基地结构,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实现科学管理,有各种规章制度作保障;其次,实训基地要实行统一管理,在每一学期开学的前两周,各位教师应编制详细的实验实训任务单,下至各实训室或车间,按照任务时间、任务量等具体情况,统一组织,统一安排,在全系实现资源共享,确保所有实验实训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再次,加强实验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确保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并能有效节约实践教学经费。

5.改革评价模式

以能力为标准,改革以往学校自主考评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企业和中介机构对实习生岗位技能进行达标考核。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要求实习生所实习岗位须达到初级工要求,其中每人须有一种核心岗位技能达到中级工以上水平;高级工班学生所实习岗位须达到中级工要求,其中核心岗位须达到高级工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特长”的目标。切实建立第三方(行业、企业)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中职学校的发展活力。

总之,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无锡机电高职与苏州宝玛公司在“工学结合”这一职教理念的指导下,校企双方通过信息、人、物三元共建共享的方式,深度合作,从而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

参考文献:

[1]朱敏成.论现代学徒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1).

[2]杨敏.简论英国现代学徒制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

[3]曹勇安.“校企合一、产学一体”是破解“招生难”“招工难”的有效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8).

[4]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08).

[5]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

[6]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7]谢宏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现代学徒制发展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