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民族民间艺术形式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

篇1

一、单音节结构衬词

由一个音节结构组成的衬词,称单音节衬词(也叫“衬字”)。在汉族民歌中,演唱时在正词中加“衬词”(虚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几乎每首歌、每句词都有加虚词衬字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习惯性用语”衬词,或者叫“语气辅助”衬词。常见的衬词有:“啊”“哪”“呀”“啦”“哇”“哎”“嗨”“哟”“咿”“喂”“耶”等。这些衬词多用于歌词的词或词组中间、句读助词之后以及句末之后。其作用有三种:一是调剂节奏。在正词中加虚词衬字,使词或词组之间增加字数,促成节奏细分,使歌曲的节奏产生变化,从而达到轻快活泼的艺术效果。二是保字、行腔。使语音中的闭口音(清音或浊音)变化成张口音(元音)来增强歌词的可唱性和润腔。特别是在句末有拖腔时促使字音纯正、收韵完美、行腔圆润。三是起感叹词、语气助词的作用。

1.用于单音节词中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它可以插在正词的中间,借正词的歌腔见缝插针,与正词裹在一起唱,且时值较短,没有独立的表现意义,必须依附正词而发挥作用,起着垫字和华彩的作用。

如湖南嘉禾民歌片断:

歌中“送”是一个动词,“姐”是一个名词,同属单音节词,在单音节词中加上一个语气衬词“那”,促成了节奏的细分,产生了轻快活泼的艺术效果,也增加了歌曲的韵味。

2.用于词或词组之间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也是灵活多样,除了调剂节奏、起烘托的作用外,能使正词中的闭口音变为张口音,很好地起到了保字行腔的作用。

歌中衬字“呀”用在一更的时间名词之中,“啊”用在时间名词“一更”和方位名词“里”所组成的词组之中,使正词中的闭口音变为了张口音,不但使歌曲中的节奏起到了变化,同时也较好地起到了润腔的作用,使歌曲更具地方特色。

3.用于句间停顿处与句尾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能扩充乐句和衬托色彩性衬腔来抒发歌曲情感。特别是在拖腔时,促使字音纯正、收韵完满、行腔圆润,是句尾拖腔收润不可少的。

歌中衬词“啰”用在“一塘莲”的名词之中与之后,“哟”用在句间停顿处,即形容词“红红绿绿”之后与“水上”名词之后,使拖腔收韵圆满、行腔圆润,不但扩充了乐句,而且较好地抒发了歌中情感。

二、双音节结构衬词

双音节结构衬词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其表现形式是经常出现在句中或者句尾,往往词组中第一个衬词都与语气衬词相联系,使之唱起来顺口、听起来自然。歌中运用双音节衬词能使乐句扩展、句幅延伸,有一定的结构意义。常见的双音节衬词有:“哎哟”“哎嗨”“哟嗬”“呀嘛”“哼嗨”“唉呀”“那个”“那么”“哈咳”“里格”“哟喂”等等。双音节衬词的运用,可增强民歌的地方特色和趣味性。

1.用于句中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大多是在传承演变过程中延留下来的,并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和规范,遇词即可套用。它们起着对正词的陪衬和烘托的作用,使音乐地域化、生活化、口语化。

歌中每句词中都加了“那个”双音节衬词,很具地域特色。这种“衬词”是在传承演变过程中延留下来的,如果说词中“那个”衬词用在句中是为了体现口语化、生活化,顺应节奏的话,那么歌中“哎呀”这个双音节衬词用在句头处,效果实在是好。它不但承上启下,更为重要的是生动地表现了一种期盼、一种深情,较好地表现了热恋中的姑娘急切盼望情哥归来的质朴情感。这是实词都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

2.用于句尾的表现形式

这类衬词的表现形式大多都是用在句尾处,起收字归韵的作用,体现生活化、口语化。如:

歌中每句词的结尾处都用到了衬词“哟喂”,体现了一种生活化、语气化,扩大了句子结构,使旋律自然流畅,道尽了“女儿”的思念之情。

三、多音节结构衬词

多音节结构衬词是由三个以上的音节构成。这种衬词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语气式衬词,如“哎嗨哎嗨呀”;口彩式衬词,如“嘚儿嘚儿”;拟声式衬词,如“七不龙冬锵冬锵”等以及多种类型的衬词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混合型衬词”。这类衬词有较强的结构意义,它可以拓展成大段的衬词、衬腔,甚至可以发展到一个乐段,它的作用主要是补充完善乐意、深化强调主题、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使歌曲表现得更加形象生动。它一般常用于乐句的开头,乐句中部以及句尾处等。

1.用于句首的表现形式

多音节衬词用于歌曲首句的开始处,有的是作意境描述,起引子作用,有的是作感叹语,起“引腔”作用,无论起什么作用,它对歌曲情感的表现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江西兴国的客家山歌。这类山歌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开始的多音节衬词“哎呀嘞哎”是当地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感叹语,在这里是起“引腔”作用的,凡是以“哎呀嘞哎”作“话引子”,即表示他要讲话了。歌中开始处运用“衬词”,使旋律明显具有粗放豪迈的山野气息,很好地起到了“引腔”的作用。

2.用于句中的表现形式

多音节衬词用于句中,其目的是扩大句子结构,烘托、渲染正词,增强歌中欢快热烈的气氛。 歌中运用衬词“哎咳哎咳哟”较好地起到了情绪渲染的作用,不但陪衬、烘托了正词,还扩大了句子的结构,体现了地域风格,使歌中的情绪表现得更加热烈欢快。

3.用于句尾的表现形式

句尾运用多音节“衬词”是起补充作用的,其目的是使正词的乐段旋律继续和发展,把主题思想予以深化和加强,使歌曲的表现更深入一步,形象更丰满。这是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的代表曲目之一。描写了恋人专一、思念以及思念中略带幽怨的情节。衬词“呀啊个呀呀朵”是“开花调”特有的衬词形式,大都用于歌曲的结尾,它不但补充了词意,扩大了句式,而且形象生动、俏丽娇美。

总之,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只是从一般规律进行分析。我国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的运用相当广泛,且表现力十分丰富。了解、掌握“衬词”语言艺术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对于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以及对民族音乐创作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篇2

二、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1.推进本土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本土民间文化

在现代工业潮流冲击以及西方艺术理论体系影响下,我国民间艺术一度曾被迷信于倡导现代文明的国人当作落后的象征而丢弃,年轻一代对本土民间艺术极其陌生,更不用说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作为“母性”艺术的文化根源性正在遭受威胁,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更多“本土化、高层次”社会成员的关注和参与,高校教育时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有利于从更高层面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强化社会认同和文化弘扬。

2.完善高校现有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强化特色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教育教学开展情况的初步调查,我们发现很多高校现有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艺术教育缺乏个性。而我国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将数百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入整体艺术教育中,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特色性,根据高校自身环境特点,有侧重地选择不同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在降低高校艺术教育趋同的同时,丰富教育教学领域和内容,增强高校特色竞争力。办有特色的大学,就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优势资源教育,才能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

3.利用高校人才优势,促进民间艺术品味升华,焕发民间艺术新活力

由于绝大多数民间艺术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训练及深厚的文化熏陶,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民间艺术作品题材范围狭窄、表现方式单一、艺术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出现。高校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高层次位置,作为艺术教育的传受双方都具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和综合素质,民间艺术通过高校教育平台,会接触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创作群体,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为民间艺术的改革创新、品味升华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有助于焕发民间艺术的新活力。

4.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国民间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民间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色,其民族化特征体现的是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我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是保护、复兴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无国界”,通过高校教育,逐步培养起民族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传播者、创造者,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全球化传播做好人才培养和文化准备,促进中国民族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三、高校教育探索与思考

对于民族民间艺术高校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大多数集中在理性思考和对具体实践的整理工作,2006年出版的《抢救民艺———潘鲁生民艺访谈录》在对我国民间艺术生存现状考察的基础上,对于民间艺术高级传承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提出了要求,认为高校在民艺拯救和传承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010年前后马腾、王莲等人发表的《将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考》、《民间艺术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等多篇文章就高校民间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教育是我国民间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同时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实践情况作了初步统计,关注到部分高校在对本土民间艺术进行研究的同时,设立了相关专业及课程,对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进行实践探索。《广西民族民间艺术教育途径探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则更为具体地结合具体地域和专业进行了民间艺术改革创新具体实施办法的研究。

将民间艺术资源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的观点日益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民间艺术品类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民间艺术进行“本土化”教育,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对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化办学、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形成了民间艺术高等教育问题的共识。纵观过往研究和实践,以本土民间艺术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材体系等具体问题为依托,讨论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的原则和具体方案,为推动该项教育向更远深方向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参考,这类研究和实践成果尚不多见。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建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篇3

但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快节奏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众对大工业批量生产的廉价工艺品的青睐,使得各类代表传统和农耕文化的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以传统的民间师徒或家族传承方式进行教育传播的民间艺术正在遭遇严重的传承危机。

一、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传承现状

随着人们对民间艺术在民族文化精神构建传承中重要意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作为本土文化载体的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如何使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得以延续并永葆活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作为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延续的最佳途径,自然成为这一话题的核心。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基本采用民间师徒或家族传承的方式,传承受到很多限制,无法得到大范围的传播拓展;另外,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正规的学校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近代以来,我国正规艺术教育是以西方艺术教育模式为主导,对自身艺术资源的漠视使得我国众多民间艺术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纳入正规教育体系的程度远远不够。

从社会实践角度看,近年来,我国很多区域的学前、小学阶段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将民间艺术作为特色课程纳入到了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范畴,但由于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分量和影响力较小,对学生更多的是知识拓展而非兴趣培养和深入训练,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持续性系统教育很难实现;中学阶段在高考指挥棒引导下,艺术教育完全倾向于应试性专业教育;而高校教育在技术理性的社会需求以及西方艺术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更是对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漠然视之。因此,在我国整体的正规教育体系中,民间艺术登上正规教育的“大雅之堂”的教育开展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顶层位置,是培养社会高级专业人才,实现强国梦想的重要途径场所,但专业和课程的同质化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质化导致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不相适应。针对艺术教育而言,众多高校艺术类专业或课程缺乏特色,专业间缺乏差异,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出路雷同等问题已经暴露出来。

一方面是民族民间艺术教育传承的危机,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将民间艺术纳入到正规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通过高校专家学者的归纳、整理和完善,形成科学有效的民间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推进民间艺术的普及教育、改进创新,进而培养民间艺术的高级传承和研究人才,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成为高校特色艺术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

二、民族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1.推进本土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本土民间文化

在现代工业潮流冲击以及西方艺术理论体系影响下,我国民间艺术一度曾被迷信于倡导现代文明的国人当作落后的象征而丢弃,年轻一代对本土民间艺术极其陌生,更不用说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作为“母性”艺术的文化根源性正在遭受威胁,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更多“本土化、高层次”社会成员的关注和参与。高校教育是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有利于从更高层面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强化社会认同和文化弘扬。

2.完善高校现有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强化特色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教育教学开展情况的初步调查,发现很多高校现有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艺术教育缺乏个性。而我国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将数百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入整体艺术教育中,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特色性,根据高校自身环境特点,有侧重地选择不同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在降低高校艺术教育趋同的同时,丰富教育教学领域和内容,增强高校特色竞争力,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3.利用高校人才优势,促进民间艺术品味升华,焕发民间艺术新活力

由于绝大多数民间艺术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训练及深厚的文化熏陶,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民间艺术作品题材范围狭窄、表现方式单一、艺术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出现。高校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高层次位置,作为艺术教育的传受双方都具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和综合素质,民间艺术通过高校教育平台,会接触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创作群体,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为民间艺术的改革创新、品味升华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有助于焕发民间艺术的新活力。

4.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国民间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民间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色,其民族化特征体现的是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我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是保护、复兴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通过高校教育,逐步培养起民族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传播者、创造者,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全球化传播做好人才培养和文化准备,促进中国民族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三、民族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的研究现状

对于民族民间艺术高校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理性思考和对具体实践的整理工作。2006年出版的《抢救民艺——潘鲁生民艺访谈录》在对我国民间艺术生存现状考察的基础上,对于民间艺术高级传承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提出了要求,认为高校在民艺拯救和传承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010年前后马腾、王莲等人发表的《将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考》、《民间艺术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等多篇文章就高校民间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教育是我国民间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同时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实践情况作了初步统计,关注到部分高校在对本土民间艺术进行研究的同时,设立了相关专业及课程,对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进行实践探索。《广西民族民间艺术教育途径探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则更为具体地结合具体地域和专业进行了民间艺术改革创新具体实施办法的研究。将民间艺术资源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的观点日益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民间艺术品类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民间艺术进行“本土化”教育,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对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化办学、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形成了民间艺术高等教育问题的共识。

但纵观过往研究和实践,以实际的本土民间艺术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材体系等具体问题为依托,讨论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的原则和具体方案,为推动该项教育向更深远方向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参考,这类研究和实践成果尚不多见。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建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结 语

拾起民族民间艺术这块人类历史文化瑰宝,对于高校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内在的文化传承需要。重视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将其精华列入艺术教育教学内容,结合地域艺术文化特点形成艺术教育教学特色,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为培养更多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急需人才做出贡献。同时,本土化特色艺术教育体系建立,更是实现我国文化世界传播的重要举措。文化的弘扬是以文化自觉为前提的,失去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尊重,艺术教育将是失去使命感与精神性的肤浅的教育。只有让民族民间艺术扎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才能使学生真正在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精髓中自由徜徉,在文化自觉中找到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理解和尊重,进而真正建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梦想。

参考文献:

篇4

1甘肃民族民间艺术的形式

1.1香包。甘肃的香包源于当地农耕文化以及民众的风俗,是甘肃民间的特色工艺品。[1]甘肃香包不同于外表细腻的湘绣和苏绣,其特点在于传统手工所体现出的质朴和宁静。从审美的角度上来看,甘肃香包所体现的实际上是农耕文化。甘肃香包在外形上体现出一种折叠感,看似简单,实际上立体与平面相互折叠。例如,“无毒香包”,其外形扁平,但“五毒”却在主体上表现得十分立体,因此形象非常丰富,也体现了以毒攻毒的独特思想。此外就是甘肃香包体现的一种独特的夸张美,外形更加写意,如动物造型的香包,在香包上的动物往往是双目圆睁,神态十分夸张。甘肃香包体现的是纯真的美好,其灵感源于淳朴的生活与自由的意识。1.2剪纸。剪纸在甘肃地区可以说是妇女群体的智慧,是妇女对自身情感的一种抒发。[2]当地妇女在生活中将现实逐渐转变为艺术作品,从而在不断实践与改良中掌握纯熟的剪纸手法。甘肃剪纸的形式非常多样,与当地民俗传说有关,通常都是寓意吉祥,如生命繁衍、驱灾降幅等,还有一些剪纸则是描绘某种图腾。甘肃剪纸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剪纸艺术,其体现出独特的地方文化,其中由于历史因素,可以从中发现西夏和金的文化特征,很多北方的图腾也是通过剪纸的形式保留下来的,因此甘肃剪纸一直以来都被称为参考历史的“活化石”。

2地域文化对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滋养

2.1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民间艺术往往体现的是当地人的现实生活,几乎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其中不仅可以看出娱乐性,也能从中感受到当地人在不断使用和把玩这些工艺品时所养成的生活习惯和特色风俗,或者说是基于生活需要才创造出这些艺术形式。例如,甘肃剪纸中的很多纹样代表着吉祥和平安,经常被贴在婚房中,这样就可以对新婚夫妻给予祝福。香包则是当地人在历史发展中常用的一种日常工具,是当地人对审美以及生活品质的需求。因此,民间艺术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创作艺术品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用于生活。2.2民族民间艺术体现地域审美观念。地域文化的不同导致处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审美风格。民间艺术可以说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风格上,与当地民俗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样以甘肃剪纸为例,剪纸的题材有动植物、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历史图腾等,这些实际上表达的是当地人在历史中发展出的某种信仰或者对生活的憧憬。香包也是如此,其简单的造型无不体现出甘肃当地人对自由和淳朴的追求,因此民间艺术体现的其实是当地人的审美特点,若是外地人,尽管也是欣赏,但是在态度上总会与当地人有所差别,这是因为不同地域的人,审美观念是存在差异的。

3民族民间艺术体现地域文化特点

3.1艺术造型质朴。当地人在制作工艺品的时候,通常都是就地取材,用抽象的手法将质朴的面貌表现出来,因此在造型上往往更加夸张。在寓意方面也体现了一种文化特色。甘肃当地人的憨厚、质朴的特点决定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也形成了当地文化。而民间艺术本就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例如,甘肃剪纸往往体现的是民众趋利避害的愿望,香包也体现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皮影则表现出一种诡秘、朦胧的特点,不同造型相互组合,将当地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体现出来。甘肃皮影造型十分精致,体现出强大的魅力以及当地人的美学趣味,在形式上浑然天成,用绚丽的颜色将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3.2色彩艳丽。之所以色彩艳丽,体现的首先是观赏性,无论是剪纸、香包还是皮影,实际上都有自身的观赏性。尤其是剪纸和皮影,剪纸通常被当地人粘贴在房屋各处,本身就是用于装饰的,色彩艳丽则是为了营造出吉祥和幸福的氛围。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剪纸需要尽可能节约材料,这样在形象上就显得简单而抽象。其次就是主观性,民间艺术往往表现出具有饱和度的色彩,如黄、红、紫等,这些颜色十分鲜亮,表现出当地人性格的豁达与憨厚。从审美的角度上来看,色彩往往不是孤立的现象,毕竟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长期生活在各地的环境中,审美和情趣各有不同。另外就是象征性,不同的色彩往往表达的是不同的含义,黄色在东方往往是尊贵的象征,但在西方则被看成是耻辱的含义;白色在我国一直被看成是哀思,常常被用于丧事,而在西方则以白色装饰婚礼。因此,当地民间艺术形式往往体现出自身的文化特点,装饰性体现的是生活情趣,主观性体现的则是民众的向往,而色彩表现的往往是艺术本身的象征意义。

篇5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科技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历史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教育,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性体验。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启示传播延续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光芒,其艺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审美广泛认知性和应用的普及性;将民间艺术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并与现代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拓宽现代艺术教育与本土艺术语言互通、互动、互补的广阔空间,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教育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民间艺术教育功能的现代转换。通过田野采风收集的地方性民间艺术原始素材再回到课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学术化、创新化之后来指导教学,使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多元化、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生活状况、心理背景、形式创造元素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原始的民间艺术素材中提炼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鲜明时代感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特点,在历史发展动态中保持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首先确立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在地方性高等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地方性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工作,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计划地根据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修订艺术教学大纲,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地方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特色课程。依托民间艺术特点鲜明的资源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撰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本土民间艺术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动,使地方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走进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力资源。民族民间艺术与地方性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理念,既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又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使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方言”教育特色;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将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分享不同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加快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平等,实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价值平衡。在迎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挑战的同时,保持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篇6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发展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时尚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科技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篇7

继承、传承是民间艺术代代相袭并发扬光大的重要锁链,民间艺朮从表面上看似乎某些地方发生了断裂和变异,但是,作为一个漫长的民族文化历史阶段,民间艺术并没有伴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失殆尽,民间艺术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几千年来所积淀的结晶,它始终保持着相对的传承性。我们之所以追寻民间艺术的历史,实际是继承、吸收的体现,是再现到表现的升华。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贵州是块神奇美丽的土地,这里有特殊的地理环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贵州“南蛮”民族性格质朴、豪放,在其漫长的文明发展长河中,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记忆,它那简洁、粗犷、神秘、厚重,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民间工艺,有着几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它正是今天我们需要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去辨识、继承和发展。

艺术发展中的继承、借鉴是十分重要的,但继承和借鉴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艺术的创新,借鉴要有发挥才是艺术家创新的重要手段,民间艺术的延续离不开传承,而创新又离不开借鉴及个人潜能的发挥。我们要善于把前人积累的知识“拿来”,烂熟于心,把它变成自己的营养,才能谈得上创新,凭空创造,无异于“沙上建塔”,根本没有基础,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

那么,如何在贵州民间风情中寻找底蕴,在这些遗留的民间工艺中寻找借鉴,我认为,只要本着认真的精神,求实的态度和细微的观察方法,便可以透过其丰富多彩的表层探觅出它的内在规律和特征。在充分掌握前人对这些工艺的一整套理论和技巧后,加上触类旁通的巧妙借鉴与突发灵感,从而创造一个新的有別于他人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国画艺术大师黄宾虹先生曾说过:“变者生,不变者淘汰,此乃历史变迁之理,非以优劣衡之也”。如果我们的民间艺术领域没有创新,没有发展,而是死抱住旧的东西不放,陈陈相因,艺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即便是艺术的“民族形式”,也不能固定不变,它也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生活提出来的新要求而不断创新。

第二部分、继承与创新

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一、民间工艺的传承需要全民意识的提高

惠山泥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流传至今,扎根于民间的土壤中,一定要有它的影响力和魅力。作为地方文化更要受到本土人的热爱和保护。目前,青少年一代受到现代文化、洋文化的冲击,对宝贵的民间文艺了解越来越少,所以也无法谈上热爱和发扬。因此,惠山泥人的救赎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应该从学校教育、媒体传播、舆论导向对娃娃抓起。

1、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以民间工艺美术为美术教育的切入点,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美感,不仅仅是学习民间工艺美术中所反映出的美术形式和工艺技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坚韧、乐观和智慧的品格,只有在理解这些民间艺术背景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崇敬,建立对民族文化深深的敬仰。从而生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树立和形成历史责任感,才是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和长效措施。

2、要逐步开设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民俗表演等课程,使其成为学生素质教育和特长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利用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等文化场所,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培训和鉴赏活动。

3、弘扬中华民间艺术,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媒介就是大众媒体,目前是媒体的时代,媒体在今天比任何一个中介都具有威力巨大的作用。对于传承民间艺术,离开媒体就无法完成,大众的传承意识提高,是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

二、传统工艺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1、准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传统的不是保守的,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继承传统就是“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作品,不断从现实社会中吸取营养,使传统的表现形式增添时代的色彩,创作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作品,使传统工艺更具生命力。

2、开发适应时代需要的产品,必须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采用在原基础泥料中加入有机植物或是采用电子控制系统低温烧结新工艺,克服传统惠山泥人的“肌肤”和“外衣”存在保存难、颜料容易剥落和褪色的弱点。提高产品的牢固度,改进彩绘颜料的材质,保证外衣常亮。方便游客携带,便于保存与收藏,提高惠山泥人的艺术档次。

3、充分提炼惠山泥人的文化元素与艺术元素,结合现代的社会特点,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全新形态的艺术产品。帮助那些只懂本门艺术而缺少商业概念的艺人们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适应市场客观环境的经营机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手工艺术品的商业化,让现代的市场接受古老的手工艺术的文化元素,从根本上拯救濒危的民间工艺。

三、提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认识

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丰富,需要文化来平衡精神生活,民族民间文化以一种特殊的关切,给人以心灵的滋润和慰藉,通过民族民间文化,能够认识自己从哪里来,对走向明天,走向未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是传承中华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民族民间文化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中华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的独特展现。它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强劲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动,发挥出独特的重要作用。民族民间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和源流

(二)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提出“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是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因此,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社会能否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是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的迫切要求。

民族民间文化熔铸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基础。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对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维护文化的战略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进程的加快,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企图引领世界文化的潮流,借以传播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是坚持文化民族性,维护文化的重要措施。

(五)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年轻一代以至子孙后代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这一部分青少年,接受外来事物居多,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少,他们往往注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文化技术。而认为民族民间文化是“老土”不愿去学和继承。据了解永川朱沱镇的民间舞《肉莲花》、《钱枪》等反映田间院坝丰收时劳动、休闲、欢乐的场面,展示边歌、边跳、边拍打这一劳动人民的民间舞蹈,面临失传,因为会唱会跳民间舞的人已老去,年轻人又不会,也不愿学。这就形成后继无人的情况。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彻实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年一代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贵性,自觉自愿地去学习传统的东西,为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作出贡献。

四、着实抓好继承和弘扬民间文化艺术迫在眉睫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劳动创造的智慧结晶,民间艺术、民间风俗丰富了人们生活,传递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一度时期追流行、追时尚之风盛行,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认为是保守落后的象征。比起名星来说,“下里巴人”的民间艺人,几乎没有多少知名度,甚至成了“土包子”这种认识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民间文艺传承人的积极性,从客观上不利于民间文化的保护、发展和繁荣。这种带有浓郁泥土气息的古老的民间艺术已到了亟须“抢救”的地步。这些文化艺术是新时代构筑国家民族现代先进文化的基因。如果没有人坚持继承、保护,就不可避免地对民间文艺逐渐淡漠,一些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间文艺礼仪、节庆文化遗产就不断的消亡,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老艺人掌握的传统节目、剧目和表演技巧,得不到复排和传承。使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逐渐瓦解、消亡或灭绝。当今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民间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抓经济忽视了社会的民间艺术,他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保护,民族独特的文化形态,就可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灰飞烟灭。到那时,民族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无法显现,如果人类精神植被一旦遭到破坏,那么我们的精神生活靠什么来滋养。

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资源,是民族之魂,是发展选进文化的民族根基,我们应当全力爱护它、保护它、崇敬它、发扬它。只有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继承保护下来,才能创造自己的文化精髓,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将优秀文化传递给子孙后代的保证。

五、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途径

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历史时期的社会因子。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采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科学的扬弃,来创造和熔铸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文化是历史的要求。针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面临的严峻势,如何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课题,笔者就加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浅谈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法制建设,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受到法律的保护

目前,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尚无一席之地,没有被列入法律调整的范畴。只是通过立法的程序规范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与保护,使民族民间文化受到法律保护,做到有章可遁,有法可依,利用法律的形式,科学的研究制度《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和《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相关政策和保护法规,这才有利于民族民间民间文化的保护。有利于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利用和确立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措施。

(二)建立运转协调的工作制度,是搞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键

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是全社会的职责,在政府宏观调控的领导下,文化部门担负起一定的责任,给予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时间和空间,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鼓励、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建立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弘扬。

(三)经费是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保证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对传承人的培养以及对从事民间艺术的老人给予适当的生活支持资助,给予复排民族民间文化需要的经费。如果没有经费的支持,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就得不到保障。要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必须保证经费投入,财政部门应给予经费的保证,建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另一方面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列入专款。同时加强专款支出管理,确保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促进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搞好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环节。

让有生命力的民族民间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采用展览、民间艺术表演、民间艺术旅游、大量的民族民间艺术出版等形式,让民族民间艺术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还要将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工作重要的一环。使之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民族民间艺术。

篇8

一、引言

中国文化如同我国历史长河的缩影一般,悠远流长,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升华。作为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国民间舞蹈,则完全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让我们在感受艺术的同时,可以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围绕着民族精神而展开的,这种最原始的舞蹈艺术形式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形式,但是它本身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尊敬。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几千年来整个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民间舞蹈长盛不衰的奥秘恰恰就是它那自强不息的生命力。

笔者认为,民间舞蹈屹立不倒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真正的贴近于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在世界文化的殿堂中,还是在中国文化的长流中,民族民间舞蹈都是不可取代的艺术文化,这是因为它对民族特点、精神、生活、性格、宗教等方面的表达是其它艺术不可比拟的,它那直接、生动、极富感染力的艺术表达形式更是其它艺术所不具备的特质。

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特征

1.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继承性、群众性、娱乐性

我们可以按时间把民族舞蹈分为远古时代的传统舞蹈以及现代的民间舞蹈两种类型:最为传统的舞蹈只是人们用来祈福、祭天的工具,主要以肢体动作的形式表现;而现代民间舞蹈在吸收了社会进步的精华之后,以传统民族舞蹈为基础,在表达形式上有了更为多样、丰富的突破,充分展现了其继承性的特点。随着民间民族舞蹈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它也逐渐向娱乐性、群众性的方向发展。

2.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感彩性

艺术形式的改变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民间民族舞蹈的发展,而感彩性作为组成民间舞蹈的重要因素,它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也是需要我们给予充分认识和理解的。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是以自娱为主的为满足审美需求而产生的艺术形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民间舞蹈则更为倾向于以娱人为主的精神层面的创作与表达,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文化艺术层面完美的融合。

3.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多元性

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原因是多样的、全面的,其中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全球艺术浪潮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民间民族舞蹈的传统性发展彻底被颠覆了,多元性将是代表它发展的新名词。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意识

1.继承――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基础

对于民族民间舞蹈而言,一个优秀作品的创作从来都不是没有限制随意变化的,而是要有一定条件的,那就是民族禁忌,无论是创作作品还是编排作品,尊重民族的文化以及风俗一直都是首要考虑的要素。在以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民族文化的限制,使民间民族舞蹈最大限度的获取文化的价值,是每个创作者应该追求的艺术造诣。创作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深刻的、民族的作品才能走进人们的内心;那些肤浅的、表面的作品,则只能为那些优秀的作品做铺垫。

2.发展着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

对于一个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而言,它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真正理解了民间民族舞蹈的内涵和传播意义,真正的把舞蹈所要表现的民族精神、文化、特点等元素深深的融合进了文化中。在现代社会中,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一定要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以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先进的创新思想为目标,承袭民间艺术的精髓,弘扬民族文化的特点,挖掘埋藏在文化中更为丰富的宝藏。

四、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

从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性而言,由于它既继承了传统舞蹈的特点,又弘扬了民族精神,所以民族性和传统性都是它不可或缺的特点。但是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划分问题上,分歧便产生了,这是由于一部分人认为民间舞蹈一定要强调民间的“原生态”效应,而不是打着民间的口号而创作出来的作品;还有一部分人由于过分保守、过分尊重传统,固守陈规,竟然从美学的角度批判民间舞蹈发展过快、过远。无论是尊重“原生态”的观点还是过分强调传统的观点,对于民间民族舞蹈的发展以及创新都是非常不利的。

1.倡导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自然传承方式

自然在现代汉语中被解释为不做作、不拘束的处事方式,而自然传承的方式主要展现的就是自然二字。在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方式中,传统的传承方式是围绕着自然传承而展开的,绝大多数民间老艺人会把自己的技艺言传身教给他们所看重的下一代的艺人,以此循环,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但是由于这种传承方式并不能被很好的保留、记录下来,导致它无法适应社会的变革,该传承方式的连续性非常容易遭到破坏。

2.引导民族民间舞蹈在民众的自娱性活动中传承

民族民间舞蹈的可以分为自娱与娱人两种类型,其中以自娱性活动为主的传承方式已经逐渐被倡导和传播。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是指在节假日等集体参与的大型活动中,不需要事先编排的,即兴创作的表演形式。由于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主要强调自娱的作用,所以不同的人在自娱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创作。在当今社会中,由于文化处于全球共享的传播状态,所以在自娱性活动的传承过程中不仅可以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对于外来优秀的文化也可以达到融合的效果。

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在传承的基础上,只有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才能达到更高的文化境界。当今社会,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得了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富强为文化以及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全面性、多样性。

1.通俗文化方向

我国老一代的文化研究者在民间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中一直倡导“民间舞蹈大家齐参与”的理念,这个理念实现的关键就是以通俗特性的展现为核心,以自娱性与娱人性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为目标,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现代文化。

2.精英文化方向

与通俗文化发展方向形成对比关系的就是精英文化发展方向,作为以舞台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化,精英文化的特点主要是高端、文雅以及优美。精英文化下的舞台舞蹈对于专业技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在许多专业性的舞蹈院校的教学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除了专业的技艺,民间舞蹈的精髓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精英舞台舞蹈所吸取的。

六、总结

我国的政府以及社会只有真正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切实的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更加完善,才能真正发挥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传播中功能,才能真正使其以健康的姿态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下去。(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就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与纯粹的艺术或“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不同,民间艺术不是以纯审美性的精神愉悦为目的,在更多情况下,是“为生活而艺术”。作为各类艺术的母体,民间艺术具有更为始源性的“元艺术”特征,这决定了民间艺术的多功能性的文化品格而不仅仅是某种艺术形态。这种民间艺术的“元艺术”特征及其始源文化性,使得民间艺术更多地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具艺术的生活性,虽然其中不乏某种“纯艺术”的审美诉求在内。因而,民间艺术“是同广大人民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就其主流来说,多带有实用性,既保持着本原文化的特点,又是本元的。虽然有一部分也带有‘纯艺术’的特点,但仍距其实用性分离不远。”[2](P84)

而对于妇女民间艺术来说,则无疑带有强烈的女性艺术特色和女性生活气息。这一点也是和中国传统的家庭经济形式,即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生活方式分不开的。一方面,民间艺术构成那些女艺人生活中重要的内容,她们的生命存在与生活支撑,往往与这些艺术形式具有难以割舍的关联;另一方面,这些民间艺术形式的存在、延续和创造,又是在这些女艺人的点滴生活中进行的,就在她们的一针一线、一嗔一笑之间。艺术与生活,生活与艺术,某种程度上在她们那里是一体的。民间艺术的艺术创造与文化展示,离不开她们的生活世界;而她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世界本身也是一道靓丽的艺术风景线,成为展示她们艺术创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她们的艺术创造与生活情态,无疑将具有更多的艺术保护和文化发掘的价值。

事实上,本书在展现民间女性艺人的生活场景和艺术创造方面,具有强烈的民族遗产保护意识。生活的苦难并不能阻止她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而正是她们艰辛而平凡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带给我们以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震颤。这其中,有艺术的创造,有文化的传承,也有她们日常的生活情态。来自陕北米脂县石沟镇侍郎村的周苹英,一生热爱剪纸和绘画,按她的话说,就是“养的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冒铰的”就是要有创造性,那里对婆姨女子的心灵手巧看得很重,虽然她“日子过得可熬人”,仍然喜欢“铰花花”,并“铰”出了国门。她的剪纸作品与其孙女杜君的剪纸作品,一道在美国圣本笃大学、圣约翰大学等大学展出。

女性对艺术的敏感和对艺术的执著,有的时候到了感人至深的程度。来自山东费县的孙枫玲,对传统剪纸艺术和撕纸艺术的痴迷,令人感喟,同时也发人深省。听听她的述说吧,“没有人欣赏,也没有人支持,我常常是偷偷干,趁老公、孩子不在家的时候,就拿出我喜欢的那些东西鼓捣鼓捣。看见他们回来了,或一听见他们的动静,就赶紧把这些东西都放纸箱子里,藏到床底下。等他们走了,我再拿出来干。”当她的努力终于有一天得到了老伴的认可,并给她买纸和染料,给她做画案支持她画画的时候,她说“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高兴得竟然跪下了……”除了感动,更多的是震惊,这就是我们的民间女艺人,她的艺术世界与生活真实。艺术并不都是属于男性的,女性仍然可以做出惊人的成就,虽然她们受到的限制甚至歧视远比男性要多得多,她们的艺术道路往往也较男性更为曲折。因之,在民间艺术研究中贯注性别意识,从女性学的视角关注与再现女性民间艺人的生活与创造,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也是本书的又一大特色。

二、 关注与再现:民间艺术的女性视界

在中国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文化的制约下,女性民间艺人和女性民间艺术往往受到忽略与漠视,一些艺术形式永远地消失了,一些正徘徊在即将消失的边缘。随着这种民间艺术一起消失的,可能更是一种无法补偿的民间文化与价值形态。如何超越传统性别制度的歧见与文化制约,或者,在一个最起码的程度上转换一种视角,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民间艺术保护与民间文化研究,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切实研究的。诚如魏国英主编所指出的那样,人们观赏一幅刺绣作品,往往注重它的造型、色彩、质地、款式等外在的或审美的方面,而很少去考虑她的作者――绣女的动机、愿望和目的。在她看来,刺绣是与绣女的生活紧密相连的,甚至就是绣女的生活本身。“正是从这个意义着眼,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妇女民间艺术这一主题上。倘若说民间艺术的精髓是‘民’之内涵、‘艺’之特征的话,那么,我们就是要对隐藏在‘民’之中的‘女’之内涵给以揭示与张扬。”[1](前言第2页)

这就是一种女性学的视角。魏主编认为,“女性学的研究视角是一种科学的人文视角,它不仅是从女性的角度对女性的再认识,更是从人的角度对女性的重新诠释。它既注重性别分析与论证,又试图通过全方位地补写女性文化,来重新审视人类文明。”[3]本书正是从一个女性学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民间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重新认识和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的方法转换。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中国妇女有2/3是农村妇女,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和遗留下来的封建意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妇女身上。她们人数众多,吃苦耐劳,但她们是一个沉默的群体,并不为外界所详知和关注,偶尔发出的一点声音,也是那么微弱和遥远。现在,就让我们真实地听听她们的声音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库淑兰,是这样表达她对剪贴画的挚爱的:“说不完心里想的,心里愿的嘛。‘剪花娘子’是谁?就是我嘛!”来自四川的刘开真,以自己的执著打破了川绣“传男不传女”的成规,并且养活了全家人:“全家一共五个人,全靠我一针一线地养活,在全绵竹县出名了。”来自贵州的苗女王文英说:“看到哪个做得好,我就要做得比她还好。”还有来自浙江省浦江县以编织团扇出名的许春竹说:“千根麦秆一把抓,一线穿心情思挂;日日夜夜穿不断,姑娘手艺名天下……”

这就是我们的民间女艺人,她们的爱恨,她们的歌哭,在本书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呈现。这是一种声音,尽管低弱,但却真实。这种声音,通过本书得以再现和放大。就像本书另一位主编祖嘉合教授所说的那样:“通过此次访谈,我们才了解到她们生活中的苦乐,她们的理想和追求,她们对现实处境的遗憾与坦然,她们的韧性、美丽而健康的情怀。把她们低弱遥远的声音汇集起来,传播得更远一点,让更多的人能够听到,或许,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妇女的整体状况。”[1](P232)关注她们的艺术创造,再现她们的生活真实,从女性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她们的文化生态价值,无论对于女性学自身的研究,还是对于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女性民间艺术的出路,都将具有现实的意义。

三、问题与困惑:女性民间艺术的出路

就如该书主编在编辑本书后所感受的那样,民间女艺术人“对传统女性艺术形式的承袭,凝聚了古典东方女性特有的内在的温柔之美;她们对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艺术领域的冲击,塑造了现代中国女性崛起所彰显的阳刚之气。”[1](P243)80位民间女艺人的口述历史与她们的艺术生活,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与欣喜,这一切都源于她们的美:美的心灵、美的追求、美的创造。

也许正是因为美,才会如此令人感动。读完此书,你或许会有这样的想法与冲动:留住美的东西,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这是一种期许,更是一种展望。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能也不应该等到它们消亡或濒临消亡的时候才去重视和施行。相对于精英文化和有形的文化遗产,民间文化和无形文化有其独特的存在形态、传承方式与文化品格,对于中国妇女民间艺术来说同样如此。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生态系统,它们都是人类需要拯救、保护和传承的整体文化的一部分。

伴随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传统文化将面临外来文化与新兴文化越来越大的撞击。文化的冲突与文化的整合以及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化倾向,将不可避免。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妇女民间艺术,无疑也面临着更多的文化取舍与市场选择。对于已经开通了网站和展厅做起剪纸生意的朱曼华来说,市场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我总觉得,民间艺术必须主动走出小家,走进市场,学会‘打食’,才能让精美的艺术作品在现代社会中有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对于妇女民间艺术来说,市场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与艺术产业化倾向,在将民间艺术推向市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某些艺术品的粗制滥造甚至低俗化。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们有能力欣赏由高超的技术制造出的、有艺术价值的产品,这一点并不限于具有高度文明的种族。一切原始氏族的产品在造型上均不存在现代文明和机械产品的那种矫揉造作。”[4](P12)而对于制作唐卡的藏族女艺人才玛加来说,重要的不是一次次的好生意,而是某种精神性的坚守与宗教性信仰,她说:“在现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以手艺为生的人确实不多,但我一直认为做唐卡是我的一种必要的修行方式,我从不以唐卡作为我谋生立足的手段。在我看来,唐卡不是用于炫耀自己财富或艺术品味的工艺品,而是一种对古老文化的记忆和复制。”也许正是这种精神与坚持,1998年她所参与的《藏族彩绘大观》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应该说,面对女性民间艺术的出路问题,上述的两种选择不论孰优孰劣,对女性艺术本身来讲总是幸运的。不幸的是,我们的民间妇女艺术,尤其是一些偏远的边疆少数民族妇女传统手工艺中的许多实用技术,在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已经“支离破碎”。就像一位记录者在采访云南傣族女艺人玉勐的“后记”中所提出的警示那样:“在一个村寨,甚至一个地区,某一项传统手工艺仅仅掌握在某一个老人手中,一旦老人过世,这项手工艺就永远地在此地消失。”而随同这项手工艺消失的,可能更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形态。虽然人们可以“真实记录被采访者的每一句话,真实记录即将消失的每一项传统手工艺,真实记录历史”,[1](P198)然而,正像主编所担忧的那样,“如何长期保留蕴涵其中的民族文化,并在我们的后代中得以传承,却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1](前言第4页)

无疑,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女性民间艺术创作与人生经历口述史著述,将从不同的角度带我们走进中国女性民间艺术与生活世界。这里有生活的艰辛,也有艺术的欢歌;有困惑与问题,更多是期待与展望。关注中国民间艺术,关爱民间女艺人,弘扬和承继民族文化传统,这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魏国英,祖嘉合主编.我的民间艺术世界――八十位女性的人生述说[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一、民族民间文化的界定

“民族民间文化”其内容和规定范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国文化实践中,“民族民间文化”是长期以来使用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在内容上,它包括民族民间流传诗歌、音乐、舞蹈、戏曲、绘画、说唱、谣谚、剪纸、皮影、刺绣、编织、印染、服饰、首饰、雕刻、工具、器具、建筑、标识以及特定的文化区域场所等等。在形态上,除了有形物体,还包括无形的依附个人、群体存在的口传文学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能、传统民俗节庆、传统知识、特定文化场所或空间等非物质形态部分。

二、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特殊性质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由于受不沿海、不沿边地理条件的限制,显得相对封闭,虽然现代经济较为落后,但传统的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宗教、民族习俗、民族饮食、民族传统体育等却得到较好的保存和延续,构成了民族民间丰富完整的文化资源,具有特殊性,一是群体风格、智慧、感情、艺术造诣和生活价值观具有群体观念。二是技艺能力,多为口头流传、无文字记载,在历史长河中有可能传承、发展、变异或消失,不确定成分较大,具有动态特征。三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群体智慧结晶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将会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态度。四是具有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延续性。五是文化资源具有反复利用特点。

三、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环境危机

20 世纪90 年代农村打工热潮的掀起,将农村多数民族青年涌向城市。为了能尽快溶入城市生活,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本民族文化接受汉民族文化,由此带动并引发地方民族青年对汉文化的崇拜,汉语、汉族服饰无形中在民族地区成为了城市文明的象征。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民族民间文化,都是本民族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结晶。民族民间文化是在民族社会生态环境里孕育而生的。区别一个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和服饰,一个民族的消亡最初也是从语言和服饰开始的。我们这些一些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风俗习惯等民族民间文化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濒临失传。

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障机制

(一)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机制

要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就应该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普查是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在普查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范围和地域范围的民族民间文化档案,以政府职责,民间团体等形式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予以规范,便能更好地弘扬和发展名族文化。

(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

有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档案的保存机制后,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对那些濒临消亡部分进行保护和传承,这是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核心,在普查基础上,根据文字、图片、拍摄纪录片、录音和存档等历史文化给予重点保护和重点抢救,使其由直接知识转化成间接知识,存入国家、民族知识库与智力库中,使后人从这些文献资料中汲取养料,丰富其想象力,开拓其创造力。传承是对保护的一种积极补充,可以通过培养和保护传承人的方式使那些重点的急需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得以存活和传承下去。同时,为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对那些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且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应给予“民间艺术家”荣誉,对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广泛地区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推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我们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保障体系研究》课题,就是把民族民间文化引入课堂,将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艺术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在学生心灵深处种植民族文化的种子,确保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代代相传下去。

(三)民族民间文化的利用与开发机制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只有在流传中发展才有生命力,对传统技艺和民族艺术形式的合理利用,有利于扩大传统技艺的影响和展现民族艺术的活力,合理利用本身就是一种鲜活的、有效的保护。国家行政手段保护的是民族民间文化中具有特定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的东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华民族文化要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列,就必须坚持对民族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科学保护的同时还要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面对浩大纷繁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不仅需要政府方面的政策保证、正确指导和统筹管理等行政保护,同时,也需要恰当借助产业运作的力量,充分利用市场这个巨大的竞争空间,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要开发利用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就必然要与现代人们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审美情趣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保持民族民间文化的纯正性,又要符合现代市场动作模式,以开放的心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走文化产业化道路。在开发利用时,要保持民族民间艺术原貌和文化原生态,要体现其积极、健康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实质。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课题,注重提炼区域民族文化核心内容,加入现代文化元素,使之既具有本土性、民族性,适应少数民族追求现代化的主观意愿,又在民族民间文化推向市场的过程中适应更广泛的文化消费需求。

(四)民族民间文化整体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由文化生态环境的民间文化特性决定的,其内涵、形式、功能是该民族精神情感的衍生物,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同源共生、声气相通的文化共同体。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学校应予以更多的保护。

篇11

二、将民族民间元素引入油画创作的必要性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至今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国的油画发展。一方面,西方现代艺术为中国现代油画的发展提供了模板式的借鉴;另一方面,本土文化内涵的缺失以及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过分崇拜,也让部分中国艺术家在创作时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判断和立场,当下中国油画正处于市场化、信息化、民族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寻找中国油画的本土特色、中国个性,提升中国油画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大多数油画艺术家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丧失本民族特性的艺术家和作品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和艺术潮流中都只能成为外来艺术的附庸和追随者,这不单使本土艺术家及作品处于被动接受的弱者地位,还会让本土艺术家丧失创作的自信心,打击创作热情沦为市场的附属品,这样的创作无疑也是缺乏活力、品格和尊严的。因此,当我们探讨中国油画或者本土艺术家的发展时,无疑本土民族民间元素于艺术创作之中的运用与研究就成为了一个可以借鉴以及提供有力文化支撑的途径。

三、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的造型特点的运用

广西本土的民族民间元素的造型特点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炼的平面式、简约式造型

平面式造型是广西民族民间元素在艺术造型上最普遍性的造型特征。这里所说的平面是相对写实性油画造型而言的,不以明暗造型为主,主要是利用点、线、面等基本造型元素,在二维的平面里塑造单纯化、装饰性极强的民族民间平面形象,比如广西苗族刺绣、壮族壮锦中平面的图案花纹以及鸟兽鱼虫等形象。

简约式造型是指广西民族民间元素有的概括性的造型手法。民族民间元素的简约式造型表现在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事物中提炼、概括出轮廓形象,再以抽象、夸张、传神的艺术造型来表现于二维平面中。简约式造型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精简、提炼与取舍,这与传统写实油画中不断添加的造型方式大相径庭。民族民间的简约式造型方式通常就是将精彩的内容放大,也就是夸张、提炼,然后将可有可无的东西去除。比如广西宁明花山岩画,那些象征式或图案化的人物形象与图腾,都是由点、线、面提炼而来的简约式造型。

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简约式、平面式造型带来的现代效果正好可以弥补本土油画创作与教学中过于追求传统写实的特性,以简约平面式的造型来改善油画创作中现代感的缺失,以此来创作既具有民族本土文化又不失时代感的油画作品。

(二)广西民族民间元素内涵丰富的符号性造型

符号性造型在广西民族民间元素中被民族群体所公认,并且是世代相传下来的造型形式,比如广西特有的蛙纹图样、平纹图样等。符号性造型特征主要表现在符号性表现方式形成的传承性上,在广西民族民间生活中,对某种形象或者是某种形象的特定组合,分别代表什么意思,适用于哪种场合,是世世代代都约定俗成的规范,这种思维方式巧妙地继承了先人的传统和群体的共性。如果将这种符号性造型的传承性运用于油画创作,可以为作品视觉及内容的传达提供很好的铺垫。同时,广西民族民间元素具有符号性的内容,也可被艺术家作为本土特色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借以区别于其他民族、其他地域的艺术表现,以此形成自己的艺术符号。

四、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的色彩特点的运用

(一)广西民族民间元素中乡土气息浓厚的装饰性色彩

在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的色彩运用中,至今仍然保留着将人类生活本能的装饰性色彩用于艺术与装饰中,装饰性的色彩意味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很少受到客观对象的色彩限制,相比传统油画中对景写生客观地追求真实性色彩有着相对自由的方面,对于这类的装饰性色彩在运用上的选择比模仿外部世界的写实色彩体系更自由得多。例如,以红、绿、蓝、黄、黑、白为主的广西壮锦、刺绣和蜡染,在画面中的色相对比强烈,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画面形式反映出民族民间元素中色彩的装饰气息,而整体表现出一种浓郁独特的原生态本土风格,色彩艳丽并糅和着乡土的清新。将这样色彩艳丽的装饰性色彩运用于油画中不但能够加强油画的现代装饰效果,更能够改变写实性油画色彩过于单调的特征,让绚丽多彩、乡土气息浓郁的本土颜色给人带来视觉的愉悦。

(二)广西民族民间元素极具地域特色的象征性和原始性的色彩

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继承了原始艺术的象征的、质朴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民族民间元素色彩形态形成的自发性,它们是由生活、生产实践而得来的附属品。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广西的劳动者期望通过色彩的象征意义来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业兴旺,为迎合这种需要人们在其艺术创作中倾注了以自己内心的理想或者意愿而形成的象征性色彩,所以广西民族民间元素中的色彩创造是一种包含了精神内容的文化形态,比如在壮锦或者刺绣中出现的红色和黄色都代表着吉祥如意、喜庆、丰收等象征语言。人们总说艺术必须回归大自然,对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的色彩原始性和象征性的重新审视,其纯朴、神秘气息浓厚的色彩表现都将会给现代油画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

五、 结语

总的来说,在今天的油画创作发展中,“中国现代油画如何巧妙地运用和借鉴民族民间元素”已成为当下艺术家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广西艺术家们更应该从传统民族民间元素中吸取营养,为本土的油画发展找寻坚实的文化基础,使油画这个外来的绘画形式在本土也能够生长出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根,将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的造型特征和色彩特征以及文化精髓融入创作中去。在现代本土油画的创作中,民族民间元素的适时 介入,将会使得本土油画艺术家眼界更为宽阔,将写实性的、非写实性的、平面的、装饰性的艺术形式带入画面中。艺术家不仅要关注绚丽的色彩、夸张变形的形象,更要加强作品中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表达。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所说:“我们不能把传统仅仅作为遗产来保护,因为遗产是一种不动产,应该将传统作为一种有效的活的资源。”因此,对于广西民族民间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我们不应该是简单的借鉴,而是一种升华后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南一.广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发初探[J].美术大观,2006(4).

[2]潘其旭,覃乃昌.壮族百科词典[M].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3.

[3]刘红晓.广西少数民族服饰[M].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2.

[4]左汉中.中国民族美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4.

[5]赵勤国 .色彩形式语言[M].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2.

[6]朱净宇,李家泉.从图腾符号到社会符号—少数民族色彩语言解密[M].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

[7]刘帆 .论民间艺术对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影响[J].美术大观,2006(7).

篇12

作为二维空间创作的创作形式,平面设计主要是将一些不同的基本图形组合字一起,当然这些组合必须要按照设计者的意图想法进行,并且还要符合相应的规则。它不仅对画面的平衡感有着一定的要求,并且对于画面的比例、节奏等元素也做了相应的安排,力求保持整个画面的和谐感。常见的平面设计的主要类型有:POP广告设计、海报设计、VI设计、广告设计等等。但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种类多样,形式各异,当然民间艺术的这些表现方式也与平面设计的需求也十分贴切,这极大的促使民间艺术的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而且这也使得平面设计可以更好的取材于生活,完成了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更好的完成平面设计与民间艺术的结合,才能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一、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

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从内容上看,中国的民间艺术更多是代表家庭圆满、儿孙满堂、吉祥如意;从材质上看,主要有木头、陶瓷、布艺等等;从工艺上看,主要有大理石工艺、兽皮工艺和竹编工艺。当然民间艺术也存在着中国的一些民间习俗。例如对图腾的信仰和对自然物的敬仰等等。

二、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剪纸艺术的应用

中国的剪纸艺术起始于汉代,一直传承至今。主要应用的材料有皮革和纸张等等。因为剪纸艺术相较而言是一种较为通俗的民间艺术,其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也较为丰富。剪纸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主要应用表现为:第一,剪纸艺术中十分的强调阴阳观念的结合,而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也一直重视“虚形”与“实形”的结合。这样通过剪纸观念来引导平面设计,能够给其带来更多的设计理念,达到双倍的效果。第二,是时空造型方法的影响,因为在平面设计中很注意思想的自由开放、随心所欲。不论是在位置的设计上,还是造型的设计上都十分注意视觉效果的转换,而在剪纸艺术中,能够体现出人们的一些思想与意愿。将这种理念应用到平面设计中,能够获得更好的组合效果。第三,独特的思维视觉的应用,在平面设计中十分的强调这一点,同时在剪纸艺术中也是十分的注意这一点,这样促使两者的结合。

(二)民间的美术色彩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的美术色彩主要是根据较为传统的五色观来进行调色的,同时也可以根据特定的需要来进行颜色的凸出,这样更好的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与西方的色彩学不同之处就是,西方色彩学更多的注重从固有色到条件色的选择,而中国的民间美术色彩学则不太一致,它更多的是强调自由理想的色彩,更加的贴近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感受。将这种色彩理念应用到平面设计中,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创意,而且还能够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符合大众的精神追求。例如当时的奥运五环,就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五环与中国的五行交相呼应。

(三)民间艺术形象的应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对艺术的真实性做过多的要求,没有人质疑过民间艺术是否符合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应为在中国的民间艺术形象将更看重的是作品的“神”而非“形”。齐白石的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他作品中的“似”一直都是在“不似”的基础之上累积出来的。这种民间艺术形象主要是传递一种思想,将这种思想应用到平面设计的教学之中,可以更好的体现出表现主义与文化艺术的主要特征。这种思想在海报的设计中表现最为明显,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更好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将文字的内涵表现的更加具体和贴切。

(四)民间吉祥物的应用

中国传统的吉祥物是有着深刻的内涵的,还且在形式上也是十分多变的。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之中,可以考虑吉祥物的应用。一方面不仅需要提取吉祥物较为核心和精华的部分,另一方面,还应该考虑打散、错位等现代化手法的使用,这样不仅能够保留住作品原有的神韵,还能给作品赋予更多的时代感与现代化特征。另外,通过对民间吉祥物内涵的理解,还可以将其应用到平面设计之中,扩展设计产品更深层次的含义。总而言之,在应用民间吉祥物时,必须首先了解其深入的内涵,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内容挖掘,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吉祥物的启发意义,赋予平面设计更多的生命感和时代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影响平面设计的好坏的因素有许多,不仅包括概念、实用性能、还会包括关系组合、实用性能等等。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这完全的符合平面设计的要求。正是这一点,就更好的推动了民间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剪纸艺术、 民间的美术色彩、民间艺术形象 民间吉祥物等四个方面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影响与应用,希望对现实的操作能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当然,目前在平面设计中民间艺术的应用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不仅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着些许的缺陷,但是我们相信其应用前景是十分广泛的,所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越,于媛媛. 民间年画艺术特色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索[A]. 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2011:4.

篇13

(一)可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许多基层艺术学校教育仍采用传统教材授课,致使教育与当地实际和市场严重脱节,学生不懂、不会当地最流行的戏曲剧种,不了解或很少了解代表当地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毕业的学生不会唱地方戏曲,不会跳民间舞蹈,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近年来,为了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各地纷纷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升地方的特色文化影响力。鉴于这一实际,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基层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基层艺术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挖掘当地民间艺术精华,将民间艺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市场需要的特殊技能。

(二)加强了民族文化教育

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记录并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根基。让蕴藏着艺术教育重要资源的优秀民间艺术进课堂,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传统文化修养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蒲城县的石羊道情,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既有歌、舞、说、唱,又兼容了诗歌、小说、音乐等多方面的艺术或技术因素。其表现风格独特,伴奏乐器古老,唱词通俗口语化,节奏比较自由,表演诙谐生动。其有的曲目和伴奏曲牌,还保存着民歌小调的痕迹,像“割韭菜”、“绣荷包”、“银纽丝”之类很明显是原先的民歌,有些也吸收了迷胡和碗碗腔的音乐。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群众普遍喜爱、外地游客赞不绝口的民间艺术形式,中央电视台对此曾专门做过采访和报道。组织学生向民间艺人学习,使学生普遍感受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兴趣浓厚的学生,通过学习研究,在深刻认识这一传统文化的同时,并因此掌握了又一门技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基层艺术学校的课堂上引进地方民间文艺资源,能有效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

(三)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

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挖掘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资源,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民间文化的挖掘保护力度,并成立了相应的保护机构。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文化宣传等职能部门和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是挖掘整理原始资料,培养一批技艺传承人。基层艺术学校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建设的链接,担负起民间技艺传承这一重任。

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教育特色

(一)编写特色校本课程

民间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每一个地区都有三五个或七八个独特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近几年,各地的文化部门都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并申报中、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的还编辑出版当地民间艺术书籍,收录和记录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重要资料。基层艺术学校可根据各地实际,以这些重要资料为依据,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有侧重地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课程。如笔者所在的蒲城,民间戏曲类,可侧重挖掘石羊道情、走马戏:美术类,可侧重挖掘木版年画、剪纸、杆火彩绘等;音乐舞蹈类,可侧重挖掘尧山大鼓、八仙板、五子梅花鼓等。据此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培养独特技艺的人才。

(二)邀请民间艺人授课

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基本靠口传身授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传承。大量的民间珍稀艺术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许多技巧绝活,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此,要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以技巧和经验见长的蒲城石羊道情曲艺、蒲城木版年画、蒲城尧山大鼓更需要民间艺人在课堂上面对面地和学生进行交流,手把手地进行示范传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