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保险行业客户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保险行业客户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保险行业客户管理

篇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保险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进而引发了保险行业的巨大变革。在一些发达国家,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如2010年美国的互联网保费的收入占到保费总额的25%,远远超过了全球5%的平均水平。反观我国的互联网保险发展:我国互联网保险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直到最近几年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才显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

一、互联网保险的概念及特点

(一)互联网保险的定义

互联网保险是一种在线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产品及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有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以及网络公司等。保险产品和服务不仅涵盖了从网上投保、承保及在线核保和理赔等较为传统的保险业务环节,还包含相关企业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与保险服务相关的信息咨询。从保险业务流程的角度出发,互联网保险包括了通过市场调研采集数据并分析、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为顾客提供专业的保险需求分析及产品购买服务、在线核保及保险理赔服务以及保险产品的咨询服务。

(二)互联网保险的特点

互联网保险的特点主要有:1、互联网保险的虚拟性特征;2、互联网保险的经济性特征;3、互联网保险的交互性特征。

1、互联网保险的虚拟性特征

互联网保险摈弃了传统保险面对面形式的柜台交易,转而采用互联网进行服务的全过程,为双方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虽然交易流程的在线化赋予了互联网保险强大的成本优势。但是虚拟易带来的不安全感可能会导致客户的不信任,阻碍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2、互联网保险的经济性特征

互联网保险具有其独特的成本优势,能够极大地帮助降低保险价值链的成本,对传统保险公司来说是一大机遇。互联网保险免除了传统保险营业网点的运营费用以及大量的人工费用,能够帮助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进而提高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

3、互联网保险的交互性特征

互联网保险通过网络极大地减少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双向交流,从而有利于公司更好地听取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而进行产品及服务的设计。同时还能够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对保险服务的流程进行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二、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经营主体分析;2.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分析;3.我国互联网保U客户规模分析。

(一)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经营主体分析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互联网保险经营主体数目约为60家,占保险行业总体企业数目的45%。这说明了我国保险行业中将近一半的企业已经展开相关的互联网保险业务。总体来说,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是有着较强的增长趋势。

(二)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分析

数据显示相比2016年,互联网人身保险累计保费为1133.9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5倍,同时互联网保费在人身保险保费累计收入的占比上升至5.0%。从增长速度来看,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增速150.4%;从增长的绝对量来看,约为681.1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快速增长趋势,并且相关机构预测近几年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还将会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

(三)我国互联网保险客户规模分析

据相关机构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人身险公司官网的网站流量为14.2亿次,投保客户数达397.3万人,承保件数1313.1万件,但实现的业务规模保费仅有64.9亿元,虽然是去年同期的2.1倍,但占互联网人身险保费的比重仍不足5%。但是由此可见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了解并接受互联网保险产品,这对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我国互联网保险的运营模式分析

我国互联网保险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保险公司官方网站运营模式、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模式、纯互联网保险运营模式。

(一)保险公司官方网站运营模式

互联网保险起步阶段,一般只有资金实力比较强的大型保险公司才会设立公司的官方网站。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保险公司拥有各自的官方网站成为了可能。但是仅仅拥有网站建设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要求保险公司本身有着强大的实力。

1、强大的资金保障

保险公司官方网站的建立仅仅是一个起点,想要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展示、服务的线上运营,强大的资金实力是不可或缺的。公司不仅要进行网站的架构以及网络运营;同时还要向百度、谷歌等大型搜索引擎公司支付大量的流量费用从而提高网站的流量,扩大网站的知名度。

2、健全的产品结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就要求保险公司要充分了解客户在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下的服务需求,通过建立健全产品结构和体系,从而有效提高网站的转化率。

3、强大的网站运营能力

网站的有效运营离不开强大的网站运营以及后台管理能力。保险公司设立的官方网站也是如此,要想通过官方网站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网站技术管理能力。将先进的网站建设及管理技术,如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充分地运用到网站管理中去,进一步提高网站的运营能力。

相比传统的柜台交易模式,传统保险公司设立官方网站的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服务效率,但是在这种运作模式下还有很多保险环节需要在线下才能实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保险业务的互联网化。

(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模式

互联网保险行业中存在一些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它们既不是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也不是购买者,只是为保险交易双方提供相关技术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司。

1、独立于保险交易双方而存在

这些第三方平台并不是由保险公司建设及管理的网站,它们只是一些为互联网保险行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开放性平台。根据保险公司、中介以及保险行业中的相关机构或者个人的需求,为它们提供保险服务的交易以及清算等服务。互联网保险行业中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顾名思义是独立于保险产品交易双方而独立存在的交易平台。

2、为交易双方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

在互联网保险行业中,一般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都掌握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以及网站后台管理能力,在为保险交易双方提供可靠稳定的信息服务的同时还能够对客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充分挖掘客户的需求,促进交易双方协议的达成。

在互联网保险市场中,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在流量以及互联网先进技术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竞争优势,但是同样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在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用户对互联网保险了解甚少,如何让用户充分了解互联网保险进而选择购买互联网保险是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纯互联网保险运营模式

纯互联网的保险运营模式是电子商务大背景下催生的新型保险模式。这种互联网保险运营模式全部在网络上完成,因此并不需要类似传统保险公司的运营网点。纯互联网运营模式依靠其独特的特点,能够为用户在网络上提供灵活多变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例如,华泰保险公司提供的“退货运费险”就是纯互联网运营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

四、互联网保险对保险行业的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互联网保险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拓展了保险行业的发展空间;2.增强保险行业的风险定价能力;3.提升保险行业的服务水平。

(一)拓展了保险行业的发展空间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传统保险行业面临着产品单一化以及创新缺失等一系列发展问题,逐渐背离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而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行业强调创新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保险行业也逐渐开始了业务及流程的创新。例如,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收集用户的消费特征以及资产状况运用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推出和用户需求高度契合的保险产品及服务,推动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长远发展。

(二)增强保险行业的风险定价能力

当今时代下,很多互联网技术,如大数据分析技术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各行各业。在保险行业,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实现对业务风险的有效细分,进而帮助保险公司制定行之有效的定价策略。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使得保险产品及服务能够更加地契合消费者的需求,督促市场内保险公司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真正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

(三)提升保险行业的服务水平

传统保险服务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无法为顾客提供全天候的服务。而互联网使得保单交易全程在网络上完成,而网络没有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使得保险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贴心的服务。同时互联网保险业务使得公司能够和客户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能够及时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保险产品的内容以及结构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提高保险行业的服务水平。

五、互联网保险行业在经营中面临的问题

综合现状,本文认为,互联网保险行业在经营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2.互联网保险行业尚未建立健全的法律监管体制。

(一)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

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优势在于其能够突破传统的保险业务,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创新,不断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先进的信息系统为互联网保险业务提供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首先就是信息系统的安全及可靠性问题,如果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被一些不可控因素所破坏,会给业务的后续进行造成较大的损失。其次,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不正当途径可能会获得信息系统中客户的数据,从而造成客户信息的泄露,将会极大地损害客户的合法权益。此外,互联网具有典型的虚拟性特征,这就使得客户的身份识别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互联网保险行业尚未建立健全的法律监管体制

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起步较晚,虽然处于发展阶段,但却有着迅速的发展速度。相比之下,我国的法律法规的制定通常有着较长的周期,这就导致了我国在互联网保险的相关法律方面可能存在着一些监管上的漏洞。对于互联网保险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能不能找到相关的法律指导,从而不利于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长远发展。

六、针对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我国互联网保险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直到最近几年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才显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本文提出针对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些建议:1.建立健全互联网保险法律监管制度;2.培养创新、包容的监管理念;3.推动全国保险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

(一)建立健全互联网保险法律监管制度

互联网保险行业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相应地,相关监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互联网保险市场监管制度,为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同时对于互联网保险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二)培养创新、包容的监管理念

互联网保险作为保险市场的一个新兴事物,对传统保险行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不仅在经营的理念、保险产品及服务的结构,而且在业务的运营流程管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互联网保险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具有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趋势,因此在完备的法律监管体系下,应当适当地扩大机构的自,鼓励保险机构积极进行保险产品的创新和推动行业的改革。

(三)推尤国保险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

互联网保险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海量的数据,这是互联网保险行业运行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的、统一的、开放的数据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整合业内数据信息,进而使整个保险行业一致对外,有效地与社会其他行业进行对接,真正实现保险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1]。互联网金融模式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产生,目前我国的网络环境仍不十分成熟,造成人们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受到蒙蔽甚至欺骗,直接造成客户经济上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的不成熟对我国保险业发展影响巨大,因此,保险行业要想克服互联网的弊端,促进自身更好发展,就必须做好保险行业的营销工作,在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这一新平台的情况下,转劣势为优势,更好的服务于保险行业。

2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销售的发展现状分析

保险营销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发展使得消费者的选择变得多样化,消费方式也从被动式消费转变成主动选择消费。得益于积极的消费环境,众多保险公司在互联网上进行营销,并且销售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的销售方式主要有平台直销、专业互联网公司、第三方平台销售及手机进行投保。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互联网营销的好处,比如成本低、推广难度小、销售便利。表1的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与2013年互联网保险业务规模的变化,数据从业务公司数量、保险保额以及投保客户人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

3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现状问题分析

A.保险营销缺乏创新能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保险行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营销策略相对比较闭塞和落后。因为营销策略缺乏创新精神,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保险营销中,一般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都是照抄照搬,不能分析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营销策略。因此,保险营销欠缺创新能力。

B.保险行业市场营销观念落后。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进步,但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销售观念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显得比较落后。一直以来,保险行业的市场销售模式都是采用传统的营销理念及营销手段。在当前形势下,人们的理财观念也在随着思想的变化而变得越来越先进,传统的市场销售模式及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保险营销工作的开展。

C.保险产品与服务单一,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附加值较低而且容易销售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保险业务的多样化需求。另外,保险产品的附加值无法实现,而保险公司服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附加值,只有充分发挥附加值的作用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客户多元化的需求,由于传统保险业营销模式的局限使得这一服务标准大打折扣。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一般在网上进行投保,虽然在投保方面方便了客户,但实际理赔却无法在互联网上实现,一般还是需要到保险公司才能解决相关后续问题。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客户不能真正享受到精准化的专业服务。

D.保险行业营销模式不能与互联网融合,营销风险较多。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行业主要通过建立互联网销售平台和第三方平台的方式,虽然都可以获得有效的客户信息,但是缺乏控制权,而要保险企业自建互联网销售平台,投入费用及维护费用都较高,没有真正做到保险营销模式和互联网保险相匹配。而保险公司未能针对网络营销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网络营销风险较大,已经成为阻碍保险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4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的解决路径

A.实现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的创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使得保险行业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才能跟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保险行业的创新分为两种:第一种,在保险行业的发展进程中,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发展进程不断开展创新营销活动。这些营销创新必须基于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标。第二种,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搭建营销平台,专人负责平台运转,为潜在客户解答问题,为老客户做好售后服务,为新客户介绍产品等相关服务。以上两种方法大大增强了客户与企业的互动,必将成为保险业营销创新实现的最主要渠道。

B.更新保险行业营销理念,增强创建品牌意识。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保险行业要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时刻更新营销理念,树立品牌观念,这样才能满足保险行业的营销要求。第一步,从事保险行业的营销人员必须对市场充分调研,并立足市场实际,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营销理念。第二步,对保险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加强保险产品质量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保险行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更有助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第三步,保险行业要树立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客户与保险企业的互动,从增强客户体验和利益保障入手,为保险行业赢得越来越多的客户资源。保险行业的品牌是行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巨大,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保险行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树立创建品牌的观念。保险行业树立品牌的过程,要坚持以客户为本的思想理念,加大对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投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3]。

C.实现产品定制性,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保险客户的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这种多元化的客户需求为保险行业带来无限的商机。大数据时代,可以对客户的行为特征等进行记录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定制符合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以此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的针对性定制。在实现针对的前提下,再加以人性化的服务,这样客户群体就能享受到最好的购买体验,进而吸引大量的客户群体。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水平的提高,使客户越来越重视享受服务的过程,因此服务水平的高低是保险公司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如此,需要保险行业完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移动终端、语音服务、社交网络等方式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互动,用完善的服务体系服务客户,打动客户。

D.营销模式与互联网实现对接,加强风险控制。针对网联网金融,保险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电商业务部门,将产品转移至互联网大环境中,实现产品差异化,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与互联网充分对接。保险行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规避风险,实现保险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5结语

互联网金融模式一方面给保险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对保险业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行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并积极开展营销活动,实现保险营销模式的不断创新,更新行业营销理念,创建行业品牌,加强风险预估及多方面管理,确保保险行业稳定前行并获得长久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剑锋.论混业经营与互联网金融趋势下保险营销员的管理创新[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6,(02):54-57.

篇3

二、保险营销团队稳定机制的策略

1.制度创新。在保险公司当中,应当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对于保险营销员进行级别划分,并且在级别划分的同时,还需要将保险营销员考核机制作为级别划分标准之一,保险营销员考核机制包括营销客户数量、营销业务规模、营销产生收益等。另外,还需要将客户投诉情况进行记录,作为保险营销员划分级别的重要依据,保险公司对于级别较高的保险营销员可以适当转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享受公司正式员工待遇,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保险营销员的企业归属感。2.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在当前的保险行业当中,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但是这些保险企业在高素质人才加入后,却并没有对这些人才进行适当的培养。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于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培养,保证他们能够得到最好的企业培养,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另外,企业还需要对一部分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高素质人才进行转正,将他们转变为保险企业的正式员工,并且转变为正式员工后,还需要对他们加强培养,这样既可以增强他们的企业归属感,还可以使得增加企业储备人才。3.加强保险营销行为监督管理。想要建设保险营销团队稳定机制,就必须要提高对于保险营销行为的监督管理,在保险营销过程中,有些保险营销员在向客户营销过程中,没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售后服务,这对于保险行业来讲,就相当于竭泽而渔,如果在人们的心中对于保险营销没有好印象,甚至存在着抵触心理,那么保险行业基本就很难有新的发展。因此,加强保险营销行为的监督管理,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事情,保险企业可以利用客户反馈、主动电话咨询等方法,来询问客户对于保险营销员的评价,并对客户评价进行记录。4.营造诚信的保险营销文化。在目前的保险营销当中,有许多保险营销员在进行营销时会有误导性语句,使得客户对产品产生误解,从而购买产品,但是在客户行使产品上的条约时,却发现并非如当初营销时说的那般,这样就会导致客户对于保险行业的不信任。在当前社会上,由于之前太多的保险营销员只顾眼前利益,却忽略了诚信这一保险营销要素,使得人们对于保险已经产生不信任感,所以现在保险行业需要培养保险营销员的诚信品质,在社会上重塑人们对于保险营销的印象,使得保险行业有新的发展。

在目前的保险行业当中,有很多保险营销团队并没有固定的企业,大多数属于临时工的编制,哪家公司需要就去哪家,这对于保险营销团队稳定性有着不好的影响。另外,现在的保险营销团队中不是没有优秀的人才,而是保险企业没有对这些人才进行合理的培养和挖掘。所以,保险企业在对待保险营销团队中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时,首先应该加强培养,然后再根据他的业务能力、服务态度来对他进行评判,然后将其转变为企业正式员工。总而言之,要加强保险营销团队的服务态度、企业归属感、业务行为管理等,才能真正的建设好保险营销团队的稳定机制。

作者:姚勰 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一、解析数据挖掘技术在财产保险分析中的应用

(一)提升财险客户服务能力

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没有客户所有的产品经营都是纸上谈兵,这对于服务行业的财产保险公司更是如此,所以对此所以财产保险行业就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事情财产行业的转型就意味着面临着面向客户的服务质量的提升。在现如今的经济情况下,保险消费者对于保险行业知识的了解日益增加,保险意识也是越发的加强。客户对于保险行业也出现了个性化与差异化的需求。从这里就要求保险公司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更深一层的分析与探索,通过探究与分析的结果明确而客户的需要,并为有更高需求的客户提供更适合他的保险产品,从而提高业务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源,来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例如,在对客户进行细分的时候,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二八定律”,对客户进行细分。通过细分得出结果,参照数据根据每个客户群体的风险偏好、特点以及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他们自身的新产品,并制定对应适合的费照新差旅费管理办法正确规范填写市内交通补助、伙食补助、城市间交通费、和住宿费金额。并填写上合计金额,不得出现多报的行为,从而提高差旅费报销工作的质量。

(二)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

每个保险公司的生命底线就是合规经营以及对风险的管理,所以每个保险公司必须在运营生产中严格的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许做出违反法律底线的事情,而风险管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具有两层含义,其实并不简单,一方面是需要对于企业自身的风险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是对于客户所带来的风险进行管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两方面的风险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第一个方面的风险管理出现问题后者的风险管理就会成为空谈,反之第二方面的风险管理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极大可能会引起前者管理出现问题。而恰恰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就可以为财产保险企业规避风险起到很大的帮助。保险公司可以以计算机为使用的工具,通过数据挖掘的技术,可以对数据内大量的信息进行查找并比对分析,高效的识别出在计算机内不符合正常业务逻辑的数据,这样管理者就可以及时就这些风险数据和业务漏洞进行监测与管控,以减少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逐步消除或减少隐藏的风险。保障保险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

(三)开发新产品

新的保险产品的开发对于增强保险公司的公司收益、内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竞争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经营保险公司的首要内容。新产品的开发是指保险公司针对当前市场的需求、想要达到的效果与自身情况相结合的产物,而在原有的产品上加以重新的组合与设计的创造与改良,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进而提高公司自身的竞争力的过程与行为。后者自不必说,基于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数据库信息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而后通过对信息的数据进行发掘,使实现新产品的开发成为可能。譬如,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我们可以使用现有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修正或者拆分、组合的,使其变成一全新的保险产品,他会更接近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真实所需,同时也能够增加市场的销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就以原有的普通财产保险为例子,在保险有效期内未出现任何对客户的产才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客户所缴纳的保险费用是不予以退还的,在财产保险的有效期过后,客户所缴纳的保险费是由保险公司所拥有的。这样的保险产品是不被大多数客户所看好与接受的,即使有客户在第一次购买了此保险,但之后是不会在对本产品进行第二次的投资的。而现在通过数据挖掘的技术,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对客户信息的了解进行分析,保险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家庭财产两全保险保险,这是一种全新的保险类别。全新的家庭财产保险,他所需要交纳的是保险储备金,比如每份保险金额为50000元的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则保险储金为5000元,投保人必须根据保险金额一次纳保险储备金,保险人可以将保险储备金的利息作为保险费。在保险期满后,无论是不是在保险期内发生赔付的情况,保险公司都会将保险人的全部的保险储金如数退还。自从出现了这种投保方式,客户的接受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全新的家庭财产保险,一方面使保险人保险中得到了应得的利益,另一方面投保人的财产也得到了保险,从而在市场的销售份额上面也得到了迅速提升。

二、保险业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的必要性

(一)保险业数据挖掘技术的含义

什么是保险行业的数据挖掘技术,就是从客户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保险行业数据库系统内大量的保险单,对客户的信用数据进行属性变量提取,进而采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等多种挖掘技巧和方法来对客户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数据挖掘的过程及方法

数据挖掘是一个跨越多种学科的交叉技术,主要的用途是利用各种数据为商业上存在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数据。数据挖掘的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业务理解数据准备数据理解构建模型测试设计做出评价实施应用。在数据挖掘方面有三个常用的方法:DM、SEMMA以及CRISP等分析方法。同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选择最适当的方法,要想将数据挖掘技术达到最佳的效果必须针对具体的流程做出相应的调节。

(三)保险行业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必要性

在保险行业的运营中,常常会出现一下的几个问题:例如,细分客户的问题:对于不同的社会收入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行业的客户,该怎么样去确定其的保险金额呢?客户的成长问题:如何把握时机对客户进行交叉销售;险种关联分析问题:在对购买某种保险的客户进行分析与探查,观察其是否在同一时间购买另一种保险产品,客户的获取问题:如何在付出最小的成本获得最有价值的客户的挽留及索赔优化的问题:如何对索赔受理的过程进行优化,挽留住有价值的投保人。保险公司在完成数据的汇总后,所获取的业务及大量客户信息,不过是对公司当前所处的市场环境、企业经营情况及客户基本资料的记录及反映。而进行数据集中的信息系统,也只能是对数据库中的这部分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处理,并不能从中发现并提取这些数据中蕴含的具有深层次价值的信息。所以,如若想在决策层面给出解决答案,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如果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对数据库中所存在的大量的数据进行高水平而深层次的分析,就能够为实现保险公司的决策及科学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因此此技术的出现从而得到了许多保险公司的应用与重视。

三、结论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向新常态的方向进行转变,而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面对这些挑战,各个保险公司都复出了努力在积极的面向转型,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方式进行过度,面向客户的营销模式也是在这之中产生出来的。在这种转型过度的过程中,财产保险公司对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业务发展潜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大幅度提升。在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繁荣以及促进财产保险公司自身的长远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对国家的号召积极的响应,进而对市场经济持续发展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文文.数据挖掘技术在财产保险分析中的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4.

[2]杨杉,何跃.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保险公司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

篇5

第三条 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评价。服务评价应当覆盖人身保险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中与客户的所有接触点。

(二)客户导向。服务评价应当以客户感受为中心,对人身保险公司服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三)持续改进。服务评价应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引导人身保险公司不断改善服务水平。

(四)客观透明。服务评价应当考虑不同人身保险公司因发展阶段、经营模式和服务地域导致的客观差异,评价过程公正、规范、科学,评价结果真实、客观、透明。

第四条 服务评价工作由服务评价委员会统一组织、指导和协调。服务评价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服务评价委员会接受中国保监会的管理和指导,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为服务评价委员会直接主管部门。

第五条 服务评价委员会下设人身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ICSI)专家委员会,负责满意度指数测评机制的制定、评估和修订。

第二章 评价体系

第六条 开业满三个会计年度的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总公司,以及上述公司所辖的开业满三个会计年度的省级分公司、计划单列市分公司应当参与服务评价。

第七条 服务评价应当从影响服务质量的销售、承保、保全、理赔、咨询回访、投诉等环节,对人身保险公司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进行全面评估。

第八条 除特别说明外,服务评价应当覆盖人身保险公司所有个人业务的销售和服务渠道,包括经公司授权委托提供销售或其他服务的第三方渠道。

第九条 服务评价由人身保险公司在服务评价委员会的指导下统一组织实施,覆盖总公司、省级分公司和计划单列市分公司两个层级。

第十条 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由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和客户满意度指数构成。

(一)定性指标包括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创新指引三部分。其中,基本原则是指人身保险公司各服务环节应当遵循的原则。基本要求是指人身保险公司提供服务过程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应当达到的最低要求。创新指引是指部分人身保险公司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提高客户服务体验,并值得其他公司学习、借鉴的创新做法。

(二)定量指标以保监会和各人身保险公司系统数据为基础,根据特定口径和计算公式,对公司与客户各环节接触点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进行客观评价的指标体系。

(三)客户满意度指数是以客户感受为中心,委托独立第三方从客户角度对人身保险公司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进行评价的体系。

第十一条 服务评价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最终结果由定性评价得分、定量评价得分和满意度评分构成,并分别列示。

(一)定性评价基础分为零,服务评价委员会根据人身保险公司申报的服务创新项目加1至10分,并在最后总分中单独列示。

(二)定量评价模型采用百分制,根据定量评价模型分别由定量指标、单项定量指标、指数评分逐级计算汇总得到保险公司定量评价的总分。定量评价模型由服务评价委员会制定并披露。

(三)客户满意度评价采用百分制,由客户满意度指数专家委员会根据满意度指数模型计算得出满意度评分。

(四)服务评价委员会可根据评价工作需要增设服务评价扣分项,并制定扣分规则。

第三章 评价方法及要求

第十二条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成立服务评价执行小组,共同推动和执行服务评价工作。执行小组成员应当至少包括公司总经理、各服务环节的提供和支持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部门负责人。

第十三条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于每年12月31日前,对照服务评价的定性指标从制度和操作层面对公司本年度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第十四条 人身保险公司从制度层面开展服务质量定性评估时,应当遵循定性指标的基本原则,符合但不限于定性指标的基本要求,探索改进服务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完善相关的服务制度。

第十五条 人身保险公司从操作层面开展服务质量定性评估时,应当评估相关操作流程及奖惩制度在落实定性指标中的有效性,并采取抽样、实地检查等方式评估定性指标的落实效果。

第十六条 人身保险公司可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公司在评价年度采用的服务创新举措(包括方法、技术、模式等)向服务评价委员会秘书处申报,由服务评价委员会对服务举措的创新度和创新效果进行评估和公示,公示结束后根据反馈意见进行相应加分。

第十七条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对照服务评价体系的定量指标,对数据来源于公司的各项定量指标进行统计、测评和分析。保监会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对数据来源于保监会的各项定量指标进行统计、测评和分析。

第十八条 定量评价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除特别说明外,评价区间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各保险公司应于次年3月1日前将总公司、各省级分公司和计划单列市分公司的评价结果提交服务评价委员会的秘书处。

第十九条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自行开发数据提取程序,实现来源于公司的指标数据全部由系统自动生成,不得人为操作影响数据真实性。

第二十条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完整记录和保存定量指标测评过程中的方法、程序和数据,并可在事后再现测评过程和结果,确保测评结果的可验证性。

第四章 客户满意度测评

第二十一条 人身保险公司客户满意度测评工作由服务评价委员会组织、保险公司参与、第三方机构实施。

第二十二条 服务评价委员会应组织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专家委员会建立人身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ICSI,Insurance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作为衡量客户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服务评价委员会应当每年组织开展人身保险公司客户满意度测评工作,鼓励人身保险公司建立面对终端客户的满意度测评体系。

第二十三条 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体系(ICSI)包括人身保险行业整体客户满意度指数、各人身保险公司客户满意度指数、各地区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人身保险各业务环节客户满意度指数。

第二十四条 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模型由企业形象、客户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客户满意度、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忠诚度等7个潜变量构成。每个潜变量由与之对应的观测变量决定。所有观测变量的基础数据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

第二十五条 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专家委员会每年应依据人身保险行业发展情况、社会关注的服务热点问题及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的连续性要求,建立和及时修订满意度指数模型,并拟定具体的《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实施方案》,指导客户满意度测评数据的科学采集、参与测评公司及行业的客户满意度指数的测算,每年向服务评价委员会报告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质量状况和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ICSI)。

第二十六条 《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实施方案》实行版本管理,每年度根据专家委员会的意见进行方案修订和版本升级,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调查对象、观测变量的选定,

调查问卷、抽样方案、有效样本数量的设计,第三方调查机构的遴选标准、调查过程及结果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 客户满意度测评数据每年采集一次,由具备调查资质的第三方调查机构依据当年颁布的《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实施方案》执行。调查数据采集过程中,第三方调查机构必须确保客户信息安全。

第二十八条 负责客户满意度测评数据采集的第三方调查机构由服务评价委员会招标选定。服务评价委员会在选择第三方调查机构前制定遴选标准、建立招投标机制。第三方调查机构应当接受服务评价委员会对测评数据质量的监管,并与接受委托的人身保险公司签署客户信息保密协议。

第二十九条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调查数据采集完成后,由指数专家委员组织进行《人身保险行业年度客户满意度指数》课题研究并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应对各测评项目的测评结果及其相关信息进行详细阐述。每年测评结束后,由指数专家委员会就客户满意指数的测评结果进行解释。

第三十条 负责满意度测评数据采集的第三方调查机构应当按照指定格式向服务评价委员会提供所有客户满意度测评的原始答卷数据、受访者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及调研原始录音。

第三十一条 为有效地指导人身保险公司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所有客户满意度测评的原始资料,包括问卷、原始答卷数据和调研原始录音,将通过服务评价委员会专设的公示站点,向参与测评的保险公司公开,便于保险公司及时了解自身客户的意见。但保险公司不得查询非本公司客户的满意度测评原始资料。

第五章 评价组织及管理

第三十二条 服务评价委员会委员由科研院校、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保监会、保监局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学者和代表组成。其中,保险公司委员人数不低于50%。人身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ICSI)专家委员会由科研院校、保监会和保险公司专家担任委员。

第三十三条 服务评价委员会应建立消费者、人身保险公司、监管部门对服务评价工作意见的收集和采纳机制,审议和推进下列工作:

(一)审议服务评价定性标准,更新和公布创新实践标准的具体内容;

(二)审议定量评价指标、客户满意度评价的观测变量、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组织完善评价体系;

(三)审定年度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实施方案,选定第三方调查机构;

(四)组织开展人身保险公司年度服务评价工作;

(五)审核认定公司服务创新项目,分析公司服务质量,编制并管理行业服务评价结果;

(六)总结行业服务工作经验,制定行业服务改进倡议和指引,推广优秀实践,树立行业标准;

(七)其他人身保险服务评价重要工作。

第三十四条 在服务评价工作中可能接触到人身保险公司保单和客户等数据信息的机构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监管机构、服务评价委员会、第三方调查机构,以及上述机构的工作人员或成员,未经授权不得将上述信息用于服务评价以外用途,不得接触、复制、保存、传播或向第三方提供上述信息。

第三十五条 服务评价委员会应当在保监会指导下不断完善服务评价模型,根据各人身保险公司上报的指标数据,计算行业标准值,确定各公司评价结果,并做好服务评价结果的管理和工作。

第三十六条 服务评价试点运行的前两个年度,所有评价结果仅在行业内部。从第三个年度开始,由服务评价委员会向社会公布各人身保险公司及其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分公司的服务评价结果。

第三十七条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对照服务评价结果,查找评价指标及客户满意度显示服务质量不高的环节,深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并将服务评价工作纳入公司日常管理及考核。

第三十八条 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根据服务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不高的公司加大检查频率和力度,并对评价指标及客户满意度显示服务质量不高的环节进行重点检查。

第三十九条 参与服务评价测评的人身保险公司应当积极配合测评工作,如实提供相关测评数据资料,不得干扰测评活动,不得弄虚作假。针对测评中发现的服务质量问题,监管部门有权要求并督促人身险公司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提升人身险行业整体服务质量。

第四十条 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根据需要对人身保险公司报送评价结果涉及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核实,并选择公司进行现场抽查。

第六章 罚 则

第四十一条 人身保险公司未按规定保存评价过程中的方法、程序和数据,导致监管机构在检查中无法以再现方式验证公司评价数据和评价结果真实性的,由监管机构依据《保险法》第171条对责任机构和人员予以处罚。

第四十二条 人身保险公司在服务评价过程中存在虚报、瞒报、漏报等行为,导致服务评价结果不真实的,由监管机构责令公司改正,并向社会公开通报。情节严重的,依据《保险法》第172条对责任机构和人员予以处罚。

第四十三条 保险监管机构工作人员、服务评价委员会成员、第三方调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34条规定的保密义务,尚不构成犯罪的,由相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承担对相关主体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他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篇6

二、我国保险产品回归保障本质的路径

(一)注重保险行业文化的建设

保险行业同一般的行业一样,建设自身的行业文化对于提高行业的市场认可度与接纳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保险文化是指从业人员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被别人认可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总和[3]。既然保险产品的本质在于保障功能,那么保险文化的核心体现应当是:以诚信为基石,通过“平均法则”和“长效管理”的理财方式达到个体风险的社会平摊,短期风险的长期分担的个体保障目标。当前,加强保险文化建设,重塑保险行业的社会形象,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引导居民理性购买保险产品,是目前保险行业本质回归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业务及产品结构的优化设置

目前阻碍我国保险产品回归保障本质的一大原因在于,保险行业的业务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功能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大转型的节点上,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变额寿险的规定,从政策上积极引导保险产品的保障本质回归。同时逐步调整非车险业务的险种构成,最终实现了业务结构的优化设置。另一方面,保监会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分类化监管的措施,形成了有效的市场监督机制,从整体上引导保险行业的理性发展。除了对业务结构进行积极调整外,还对于保障功能的产品进行大力扶持,对于非保障功能的产品进行一定的限制发展。在国家财政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保险行业得到了持续发展,同时社会保障的行业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工程险同比增长近40%,信用险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68%[4]。

(三)以保障功能作为产品创新的核心观念

理财型保险是保险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红险、变额寿险的出现从本质上并没有背离保险产品的社会保障功能,而是为客户提供股票、利率以及CPI波动等不利因素的保障。但从保险本质来看,今后保险行业还是应当将保障性产品作为今后的经营重点,更大范围更广深度地使更多消费者实现最大限度的个体全面保障作为行业经营的根本思路。具体来说,一是应当积极激励机制,摒弃以保费作为业务好坏唯一指标的错误激励方式,而是应当形成多级多样化的激励体制,对于涉及重要保障功能,如大病、身故等理赔服务的业务部门及个人应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肯定。从行业内部形成保险产品本质回归的氛围。二是积极引导客户理性购买保险产品,正确认识保险的保障本质。三是积极开发不同受众的保障性保险产品。针对不同的人群积极开发不同周期不同额度的意外保险、养老保险及健康保险等。譬如从事高危行业的人群,适合购买长期低额的意外保险;对于从事化工污染行业的人群,则适合健康保险。积极引导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满足客户不同的保障需求。

篇7

同时,78%的CIO认为企业应该更好地处理资料,需要对80%的资料做更多的分析,以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保险公司需求的确在改变,以前他们说需要自动化,而现在他们需要优化,需要流程更快、更好,流程成本更低;以前,只有专业资深人员才能接触到业务相关数据信息,而现在大部分从业人员都可以接触业务信息;以前,交易文档都是在后台,需要一定时间完成,而现在客户希望交易文档能在瞬间完成。”曾经在印度担任保险公司CIO的现任IBM软件集团全球保险行业解决方案负责人Sanjay Otwani向记者介绍说。

篇8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100-1.5

在当今社会下,中国消费者对医疗、养老、理财等方面的关注度日益增长。与这三个主题息息相关的要属人寿保险产品。人寿保险产品具有不同的保障内容,有些侧重重大疾病呵护、住院津贴给付、医疗费用报销等方面,有些则将重点放在养老年金的积累与给付方面,除此之外,还有些产品在兼具保障的同时,提供保险单持有人理财增值的功能。保险消费者应根据自身年龄、收入、家庭结构与周期等多方位地、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寿保险产品,不可盲目消费。中国堪称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寿保险的需求潜力是巨大无穷的,而且无论是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现今中国均较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那么对于中国这一人寿保险潜力大国,为何老百姓却出现谈“险”色变,毫不留情地将人寿保险营销人员拒之门外的普遍现象呢!本文特针对此现象,从市场宏观与微观环境、保险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管控举措等方面进行阐释。

一、宏观环境介绍

宏观环境是指影响整个人寿保险行业和所有人寿保险公司的各种宏观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

政治: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启动人寿保险事业。在国家的强大支持下,中国人寿成立了。至今,中国人寿仍然是中国大陆人寿保费排名第一的龙头企业。在中国人寿建成后,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等国内老牌人寿保险公司也相继成立。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可以说是中国寿险高速发展扩张、各人寿保险公司百花争鸣的时期。这一切都与国家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

经济:人寿保险产品是一种与经济环境紧密联系的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也体现在它的无形性上。例如,人寿保险产品的理财收益取决于国债、固定资产等的投资回报率。当国家经济水平呈下滑趋势时,投资回报率势必有所下降,而当国家经济全速前进时,投资回报率则呈几何型增长。

社会:随着中国医疗和养老制度的不断革新,以及中国倒金字塔形的家庭结构特点,还有中国逐渐结束人口红利、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此时的老百姓最关注的也正是子女教育、求医就诊和日后养老等话题。这些社会焦点问题的变更与发展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寿保险产品的形态与设计方向。

技术:虽然中国的人寿保险行业在近几十年就像磁悬浮列车一样在轨道上高速前行,但放眼全球,尤其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人寿保险还是略显稚嫩,这一点也明显地体现在人寿保险产品上。所以,我国亟需引入和借鉴外国优秀的寿险经验,为中国人寿保险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和养料,使其茁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二、行业环境分析

现有公司间竞争的白热化。在中国人寿保险行业中,无论是国资公司,还是外资公司,总数量已达数百家。这些公司之间借助股东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在国内寿险市场上对客户资源进行着激烈地争夺和角逐。

保险经代公司是潜在替代者。在本世纪初,保险经代公司的出现更加剧了人寿保险行业的竞争程度。这些保险经代公司以自己所拥有的客户人脉作为拳头优势,利用专业的营销技能与培训实力,以及广大的销售团队,正在与人寿保险公司争夺市场份额。不过,有些人寿保险公司则变换一个角度和立场看待这个问题。它们将自身的销售职能完全外包给保险经代公司,而专心于产品精算与研发、客户关系维护与服务、资产投资等,从而不再为亲自组建销售部门、招募和管理销售人员付出精力和成本。

人寿保险产品的同质性。消费者会发现现在国内人寿保险产品之间的同质程度相当高。以年金保险产品为例,客户感觉各家寿险公司销售的产品,其保障内容、缴纳保费、年金返还额均相差不大。这也体现出国内人寿保险的经验不足,即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能力、对感知客户需求变化的敏锐度、产品设计开发的技术等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

客户地位。国内客户所购买的人寿保险产品,均是与人寿保险公司签署企业出具的格式合同,并且合同中载有大量专业术语,客户在阅读和理解合同条款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一些素质欠佳的保险销售人员借机利用此点,误导、夸大保险产品的优势和收益,甚至有篡改保险合同的行为发生,使客户经济利益蒙受损失。

三、微观环境分析

篇9

我们能看到一些能够称霸市场的优秀企业不仅是因为它们能够生产优于其他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它们具有先进科学的市场开发和品牌营销策略,比如我们熟悉的麦当劳食品,它所提供的食品具有很高超的技术吗,当然并不是,它独特的成功之处就是成功的品牌营销,让你在世界各地都能吃到同样味道的汉堡包,它的成功在于不变的味道、不变的服务、不变的文化让所有的消费者所熟知并且接受,形成了强有力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除了在产品和技术上竞争激烈,企业所采用的营销策略也决定了企业能否继续成长的重要因素。随着近年来保险市场的不断扩大,外来企业的增多,保险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保险企业加强品牌营销,实施品牌战略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保险行业该怎么加强品牌营销,实施品牌战略呢?

1、科学地进行品牌定位

任何一种模式,无论它多先进多科学多先进,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有用的,对于企业来说,明确自身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保险企业自然也是如此,定位决定了品牌,定位决定了企业能够卖什么样的产品,如何卖自己的产品,卖出的产品能够产生怎样的效益,没有一个合理清晰的定位企业也不能做好品牌营销。

企业如何做好品牌的定位,品牌定位必须是站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然后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的有利位置上的,所以,要达到这一目的,企业首先要考虑目标消费者的需要,考虑什么产品是最适合他们的,他们最需要什么功能的产品,在科学的市场调查下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这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找到切中消费者需要的品牌利益点。消费者有不同类型,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习惯和偏好,企业的品牌定位要从主客观条件和因素出发,寻找适合竞争目标要求的目标消费者。要根据市场细分中的特定细分市场,满足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找准市场空隙,细化品牌定位,保险企业必须从细分市场中找到目标消费群体最需要的保险产品,定位怎样的品牌最容易让消费者满足并且产生信赖,最终获得市场竞争力。

2、学会利用服务打造保险品牌

目前我国保险企业的服务水平同国外保险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够高,在服务的过程中动机和态度也有问题,企业在同客户之间的服务联系也做的不够,客户交完钱之后就不闻不问,这一切的服务水平都影响保险企业的品牌建设,企业在实施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做好服务标准是成功的关键一步。

保险企业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客户服务意识的训练,建立客户服务指标考核体系,对企业从业人员在提供服务的过程和提供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等措施,最终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从而在客户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应将企业发展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优质的服务是保险产品市场营销的最好载体,它可以提升保险产品的附加值,强化服务对客户的形象感受,提高保险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必选认识到,优质服务将是保险市场营销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3、保险行业营销策略不断进行创新

在当今这样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不会创新的企业就没有生命力,只能等着被淘汰,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活力和竞争力,才能位于不败之地。我国保险行业也必须立足实际情况,在科学合理的分析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下,不断的进行营销策略的创新,满足消费者市场变化的需求。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保险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和个性化,保险企业就必须合理地把各种保险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开发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同一人群不同需求,适应不同地区发展水平,有市场前景,性能趋向多元化的保险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渠道创新也是非常必要,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在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直销都是保险行业主要的保险产品销售方式,这种方式在之前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但是随着人民素质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选择更加谨慎和理智,他们需要而且能够理解的东西更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保险企业就必须要开辟更多的销售渠道,比如网络销售渠道,而且这些渠道的建设必须要全面,需要让客户可以了解到保险产品等各方面的更全的信息。随着保险行业的日益发达,保险市场不断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嘉庚,2011:《基于品牌管理的市场市场营销策略探析》,《中国商贸》,第二期,P33~P36。

[2]郭洪,2011:《品牌营销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P5~P17。

[3]黄建明,2003:《保险行业的市场营销创新》,《甘肃农业》,第十期,P45~P46。

篇10

二、保险业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的必要性

(一)保险业数据挖掘技术的含义。什么是保险行业的数据挖掘技术,就是从客户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保险行业数据库系统内大量的保险单,对客户的信用数据进行属性变量提取,进而采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等多种挖掘技巧和方法来对客户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二)数据挖掘的过程及方法。数据挖掘是一个跨越多种学科的交叉技术,主要的用途是利用各种数据为商业上存在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数据。数据挖掘的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业务理解数据准备数据理解构建模型测试设计做出评价实施应用。在数据挖掘方面有三个常用的方法:DM、SEMMA以及CRISP等分析方法。同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选择最适当的方法,要想将数据挖掘技术达到最佳的效果必须针对具体的流程做出相应的调节。(三)保险行业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必要性。在保险行业的运营中,常常会出现一下的几个问题:例如,细分客户的问题:对于不同的社会收入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行业的客户,该怎么样去确定其的保险金额呢?客户的成长问题:如何把握时机对客户进行交叉销售;险种关联分析问题:在对购买某种保险的客户进行分析与探查,观察其是否在同一时间购买另一种保险产品,客户的获取问题:如何在付出最小的成本获得最有价值的客户的挽留及索赔优化的问题:如何对索赔受理的过程进行优化,挽留住有价值的投保人。保险公司在完成数据的汇总后,所获取的业务及大量客户信息,不过是对公司当前所处的市场环境、企业经营情况及客户基本资料的记录及反映。而进行数据集中的信息系统,也只能是对数据库中的这部分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处理,并不能从中发现并提取这些数据中蕴含的具有深层次价值的信息。所以,如若想在决策层面给出解决答案,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如果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对数据库中所存在的大量的数据进行高水平而深层次的分析,就能够为实现保险公司的决策及科学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因此此技术的出现从而得到了许多保险公司的应用与重视。

三、结论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向新常态的方向进行转变,而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面对这些挑战,各个保险公司都复出了努力在积极的面向转型,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方式进行过度,面向客户的营销模式也是在这之中产生出来的。在这种转型过度的过程中,财产保险公司对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业务发展潜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大幅度提升。在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繁荣以及促进财产保险公司自身的长远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对国家的号召积极的响应,进而对市场经济持续发展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作者:赵学林 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文文.数据挖掘技术在财产保险分析中的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4.

篇11

倾入精力、金钱、服务;

这就是汤承芬先生。

於保险行业,

他是专业的资深人士,

学识渊博、融会贯通;

於服务社会,

他是热心的狮子之友,

亲历亲为、竭心尽力。

在保险与服务的道路上,

他不断演绎着诚信与专业、大爱与责任。

汤承芬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新华保险顾问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国际狮子总会中国港澳303区

港岛狮子会终身会员

全港各区工商联会董

香港中华厂商业联合会会员

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会员

香港海内外华商联合会会董

香港观塘工商业联合会会董

涉足保险行业:驾轻就熟、融会贯通

生於香港的汤承芬先生,毕业後即从事保险行业,至今,已有30多年的从业经验,他见证了香港保险行业一路的发展及成长,也亲历保险从最开始不为人所接受,到现在香港居民保险意识极度提升的过程。

作为一位资深的保险人士,谈起保险,汤承芬先生娓娓道来:“一开始,香港人多数不认同保险行业,可能是对保险的认识不夠,也与当时保险从业人员水平不高有着一定的关联,而今时今日,随着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专业化渠道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保险专业化的认可性也日益提高。因而,如今,保险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理财方法,同时,保险产品分为人寿产品和非人寿产品,更方便人们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汤承芬先生对保险行业极其认同,也是这份认同,令他毕业後,即投身保险行业,且一直坚持。记得他刚刚进入保险行业时,遇到人们对保险市场不认同,开展业务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执著的他坚信保险会给人带来收益及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保险行业,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一份保障。

他最开始涉及的保险是货物险,所谓货物险主要承保内陆、江河、沿海以及航空运输过程中货物所发生的损失。一般客户运输货物,几十天以後,等货物到达指定地点,客户才能收到货款,而如果在路途中出现任何意外,客户就会有所损失,而购买货物险就是保障货物在路途中安全,如果出现意外,保险公司即可承保,减少客户所受到的损失。据汤承芬先生介绍说:“做货物险首先要认识货物类型,确认货物是否属於货物险保障的范畴;其次是信用,有足夠的信任和保障,客户才放心将高额的货物交由我们承保。第三是专业的服务,只有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才能让客户更加青睐。”

诚然,今时今日,保险是理财,而非投资,保险买的是保障。同时,保险是理财,不是储蓄,因而汤承芬先生从专业角度分析购买保险应注意四点原则,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分析需求,按需选择;保障优先有序;保险项目的合理组合。希望客户能夠从实际出发,为自己量身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获得双重保障。

1980年,汤承芬先生成立新华保险顾问有限公司,主要为客户代办保险、理赔等事务。“我们会根据客户需求,站在客户的角度上,

为客户推荐合适的保险产品。同时,我们了解香港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及服务情况,会给消费者推荐合适的保险公司及合适的保险产品。”

汤承芬先生笑着说:“尤其在理赔方面,我们更快捷、便利,只要客户有理赔需要,把资料交给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交给客户所承保的保险公司,並帮助客户完成後续一系列流程,直到理赔顺利完成。”

正因为一直以来,新华保险顾问有限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己任,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量身为客户寻求合适的保险产品,因而在业内赢得客户的信赖,客户都放心地选择新华保险顾问有限公司,第一是团队优质的服务,第二是诚信的经营,而这两点也是汤承芬先生做生意的準则与标尺。凭借服务与诚信,新华保险顾问有限公司在业界有着良好的声誉与讚赏。

诚然,在香港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行业的竞爭不容小觑,而保险作为金融行业的三大支柱之一,竞爭更为激烈。谈及新华保险顾问有限公司何以在激励的竞爭中立於不败之地,汤承芬先生说:“第一是人才,在保险范畴,人们对保险的选择首先看公司的信誉和经营者的能力,这就要公司招纳合适专业的人才,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才能让客户信赖这家公司,並选择这家公司。其次是服务,只有贴心、用心的服务,一切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为客户考虑问题,才能赢得客户的青睐。”

对於公司的管理,汤承芬先生认为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了解竞爭对手的情况,才能更好地调整公司战略与方向,让公司朝着良性的发展方向。在选用人才方面,汤承芬先生认为聘用合适的员工做合适的事,才能达到长效为客户服务的目的。因而,他总是给员工极大的机会去互相推荐或自荐,以期录用合适的员工去做合适的岗位。

面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汤承芬先生认为未来,新华保险顾问有限公司会朝着电子化方向发展。“香港地方小,全部使用电子化,第一可以减少成本,第二,计划性流水作业,可以使资源最大化利用,避免了重复使用或漏用。”

三十年多来,汤承芬先生对保险行业充满了感情,从之前人们对保险行业的一知半解,到如今保险市场趋於完善、成熟,他都以一颗热诚服务之心处之,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给客户提供最大的便利与帮助,因而,他所服务的客户对新华保险顾问有限公司总是讚不绝口、互相推荐,而他也收获了经营保险行业带来的各种乐趣与价值。

投身社会服务:竭心尽力、亲力亲为

篇12

1.塑造保险品牌,推广保险文化,加强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

袁力指出,保险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保险品牌意味着保险公司的优质服务,消费者对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的选择,也是对保险文化和品牌价值的认可。从本质上讲,保险行业比其他许多行业更需要加强文化与品牌建设。文化与品牌建设是推进我国保险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顺应保险消费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激发干事创业精神的重要手段。“要加强保险文化建设,塑造与现代保险业相适应的先进行业文化”,培育“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积极向上、艰苦奋斗、诚信规范、合规经营、和谐发展、合作共赢”的行业文化。从本质上讲,保险行业比其他许多行业更需要加强文化与品牌建设。

2.文化与品牌建设是激发创业精神的重要手段

加强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必须引进和培养一批专门人才,充实文化与品牌建设力量。加大文化与品牌建设的投入,优化广告投入结构,重点向文化与品牌建设方面倾斜。通过持续开展和不断加强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向全社会传播保险的行业文化和社会价值.构建和谐文化,增强保险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激发全体保险人的干事创业精神,主动提高服务标准和服务品质。自觉维护企业和行业的社会形象。

3.我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保险文化品牌建设存在各自为阵的局面,各家公司的品牌战略趋同,缺乏市场吸引力。这不仅不利于整个行业品牌形象的树立,而且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

(2)一些公司对文化与品牌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工作的随意性较大,系统性不够。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公司文化与品牌建设的责任主体不清晰,考核制度还不完善,缺乏问责,内部工作机制尚未理顺。

(3)总体来看,保险行业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还相对滞后,与行业发展目标任务相比,与国际同行和国内其他行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4)保险业的销售误导和理赔难仍然是投保人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内控建设薄弱,导致财务数据不真实、账外账、内外勾结侵害公司利益等现象时有发生。

(5)保险业由于发展时间短,忽略了保险文化的发展。保险从业人员专业度不高,行业发展竞争不规范,导致从业人员将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作为首要目标,从而忽略了保险公司、保险行业的发展。

(6)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的特色不鲜明,缺乏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公司之间在文化与品牌建设方面的沟通交流少,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各自为战的局面亟须改变。

(7)部分保险公司文化与品牌建设的责任主体不清晰,考核制度还不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尚未理顺,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管理薄弱的局面亟需改变。

4.创新服务举措,全力把文化与品牌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充分认识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各保险公司和保险行业组织,要把文化与品牌建设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切实抓紧抓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资源投入,形成多方合力,努力把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与品牌建设是保险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2)加强文化与品牌建设的政策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政策理论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教育等方式,保险业在推进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方面着重进行行业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了有利于文化与品牌建设的舆论环境。保监会在全行业表彰了一批先进典型.希望通过对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的广泛宣传.大力弘扬保险文化,增进人民群众对保险功能作用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取得了较好效果,社会对保险业的评价正在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3)加强文化与品牌建设的社会效益

保险文化与品牌加强诚信建设,树立了保险服务人民、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注重服务手段创新,为方便客户着想,使之更富人性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改进服务效率,促进了行业社会形象的提升。牢固树立“大服务”理念。切实增强“上级为下级、后台为前台、全员为客户”的服务意识,重点强化窗口服务人员和展业员工的基本服务规范,从保险行业职业道德出发尊重客户,从客户所需所急出发关爱客户,从共进共赢、长期合作出发提升客户价值。

(4)大力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客户服务内涵

要全面加强客户资源管理。建立公司客户资源管理体系,严格承保出单和客户代码统一规范管理,建立“一户一档”客户档案,做好历史数据清理工作,要制定实施重要客户管理办法和客户分级管理服务规范,开展客户评级和分类管理,实行重要客户按保费规模、利润贡献度、承保年限等标准的等级化管理,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大力推行差异化的客户服务举措,提升重要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5)建立完善服务监控体系,强化客户服务满意度管理

完善客户投诉档案管理、分析报告和服务改进建议制度,建立完善客户投诉管理和监督、反馈体系。积极开展专线服务回访,加强客户服务反馈信息收集和服务质量的监督。要进一步加强对客户信息的调查与监控,开展专线服务竞赛和培训,提高95518专线服务规范化水平。

(6)大力开展快速理赔服务等服务优势

积极开展服务宣传,使广大保户对保险品牌有全新的认识,彰显品牌的实力,为业务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标准化、制度化、专业化服务建设思想,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7)以品牌、文化和实力打动大众

保险公司依靠整体形象运作,通过对其品牌、经济实力、企业文化以及社会责任的展示来获得保户的内心认可。从业人员除了要具备适当的销售技能和丰富的产品知识外,还必须有真诚的服务心态,设身处地的为客户着想,以专业和诚信打动客户。

(8)加强媒体公关创新新闻宣传工作

加强与媒体高层的沟通,加强与媒体高层的公关,把他们手中的媒体声音引导到服务公司发展上来;深化对新生媒体力量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创新策划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篇13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得到大力发展,这就给传统的运营方式带来很大的压力,但也为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目前情况下,保险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行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它也存在很多的缺陷与不足。相关公司要重视问题,积极解决,争取找到一条又快又好的发展途径。

二、保险电子商务对保险营销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成本减少,效率增高。当保险公司应用电子商务网络交易,这过程中,交易的双方只需要负担相关的网络通信支出,可以减少一些其他环节所造成的额外支出,降低成本。电子商务模式下不需要有中介的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减少都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更多的利益,而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降低保险价格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保险投资,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2、开拓销售范围,提高市场份额。在以前传统销售形式下,销售人员的工作范围不是很大,这就限制了客户的发展范围,而且以前的销售人员只关注有能力的大客户群从而忽略了大多数的中小客户群体,应用电子商务,能够开拓销售服务范围,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很多中国保险市场的份额都被外国保险公司抢占,使得我国的保险行业竞争激烈,为了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必须要发展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

3、保证服务质量的高水平。保险行业的产品是虚拟的,主要在于服务。保险公司通过应用电子商务,在网络上对客户进行在线服务,介绍产品及解决相关问题等,保证客户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咨询。与此同时,公司可以把相关产品的信息到网络上,让消费者自主挑选,选择满意的产品。保险公司通过网络服务于客户,为客户解答疑问,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更加方便快捷。

(二)不利影响

1、安全方面存在缺陷。在进行保险交易时会涉及很多的个人隐私或者企业隐私等问题,目前的网络存在较大的安全缺陷,可能会造成客户的信息流失从而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随着保险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很多假的网站也相继出现,一些消费者被哄骗选择假的保险,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而且,这也会引发同行之间进行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损害利益,信息流失,从而对整个行业造成不利的发展。

2、法律方面不健全。新的销售模式的出现,使得原来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其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一些企业公司可能就会寻找缺陷,从中获取暴利,损害消费者利益,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而且,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与外国的法律法规有所不同,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多方利益牵涉。当下,我国的保险电子商务几乎都在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上进行销售,目前尚未形成自己的交易平台,保险公司通过平台商的良好信誉和先进的网络技术,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和推销,而平台商通过自己拥有的良好信誉和先进技术控制保险公司,提高销售费用,从而增加了成本,使得保险公司处在一个被动地位。

三、保险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战略

(一)共同建立交易平台,减少对平台商的依赖

因为电子商务在保险行业的应用时间不长,所以相关的网络交易技术还没有建立健全,就必须要通过平台商来进行交易,就会增加相应的成本。保险公司共同建立一个独立的交易平台,让所有的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公平竞争,减少对平台商的依赖,降低成本,独立运营。

(二)招聘和培养高新技术人员

高新技术人员是改革创新的基础,培养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为公司提供新鲜血液,现在的销售人员不仅需要拥有与消费者面对面沟通交流完成保险购买工作的能力,还需要在电子商务模式运行中,对网络运用的精通与熟悉,能够熟练地在网络上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对他们进行个体化的设计,推荐最合适的产品。因此,需要销售人员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其要求也增多,保险公司需要在不断培养技术人员的同时,向外招聘高新技术人才。

(三)建立健全法

律法规法律是一个行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地健全与完善行业法律才能够使整个行业稳定合法的发展,保险行业的改革创新需要对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保护交易的双方不会因法律的漏洞而造成个人或者企业的损失。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健全,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社会监督,广大人民的监督能够促使保险公司积极完善自我,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对保险公司的监督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人民自身的利益,避免因保险公司自身的违法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四)积极改进不断完善自我

电子商务在保险行业的应用还停留在初步的信息状态,因为在平台商上,消费者的信任程度不高,所以很多消费者只是看一看,大致了解下产品信息就忽略过去,能够真正达成交易的数目很少,对于网络交易模式,很多保险公司并未真正重视其作用价值,仅仅当作一个新的宣传和推销的方式,很少有公司将其作为主要的交易渠道,这也就反映了目前情况下我国的保险行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未成熟,政府要积极指导规划其发展与改革并大力支持,保险行业也需要重视自身的改革创新,不断地完善发展自己。

四、总结

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其在金融行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保险电子商务的应用也对保险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保险公司需要改变思想,加强安全管理,通过这次抓住发展的机遇,不断突破和完善自己,让其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下取得一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蓉.保险电子商务对保险营销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