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1.1 工程项目管理难点
1.1.1 沟通
目前电力配电网施工工程建设所需的部门和单位较多,传统利用会议、文件等方式进行信息的沟通传递,效率低,流转节点不明确,管控困难。
1.1.2 数据
电力施工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的的数据量大,有关项目进度、投资、质量、合同等信息会根据实际变化,业主也难以准确把握,那么精准掌握动态数据汇总,难度大。
1.1.3 文档
施工工程所需图纸、文件、资料、收据等文档,目前多以纸质版形式保存,数量大,各项信息查找和保存难度大。
1.2 工程过程管控国内外研究概况
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电网建设具有区域和技术性特点,相应技术标准差异非常大,在国家电网没有与国外机构开展电力建设工程管理合作开发的前提下,国外开发的电力工程管理要适用于国网公司现状是根本不可能的。正是由于国网公司自身独有的技术、管理特点,造成目前国外软件开发商如果涉足国内电力行业软件系统开发,必须与国网公司密切合作,将其软件技术优势和国网公司的实践优势紧密结合,才能开发出技术先进、适用性强的管理平台。
2 工程过程管理平台设计
2.1 技术要点
图1:平台设计框图
如图1所示,采用SSH框架:SSH为一个集成框架,从职责上分为四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域模块层,以帮助开发人员在短期内搭建结构清晰、可复用性好、维护方便的Web应用程序。
2.2 平台介绍
工程过程管理系统是专为企业量身定制,与公司组织机构及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紧密结合的软件。工程过程管理系统涵盖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帮助企业提高流程管理效率、加强工作监控,实现企业价值链信息全联通,让员工、管理者和决策者在工程管理系统中高效协作。甬城配电网建设有限公司的工程过程管理系统建设流程图详见附件1。
3 工程过管理新模式要点分析
3.1 通过对项目进度查询、收款明细查询、分类查询
将一系列复杂的统计工作简单化,实现对工程实时掌控,加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控。
分类统计显示区域,统计工程数量、工程金额、小区变工程数量、小区变工程金额,将数据直观展现出来。
3.2 文件统计查询
将各个部门资料进行归档分类整理,完整、准确、系统的反映工程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实现了管理规范化、电子化、信息化。
3.3 项目收支出查询
合同金额减去结算金额、材料金额及分包金额,实现了对资金的全面掌控,深化财务管理,全面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3.4 消息提醒管理
消息提醒是根据RTX软件读取工程过程管理系统的相关程序,分析后对工程管理系统的用户做的提醒功能。提醒页面在电脑右下方显示,上一步操作人的信息提交流转操作完成则下一步操作处理人就可以收到系统提示消息,实时及时沟通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4 电力配网运行中工程过程管控改进措施
通过对平台的设计、使用研究,需要对目前电力配网运行中工程过程管控改进。提出以下措施。
4.1 强化项目立项管理,减少项目变更
从工程立项,到初期设计,到施工中的招标管理、工程材料管理、施工质量监督,再到最后的工程竣工验收结算,电力配网管理系统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2 强化项目设计管理,保证物资供应
电力配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其中涉及的电力设备材料也是复杂繁多,一旦项目设计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设备材料管理混乱。电力配网工程设计者在实际进行设计工作时会按照自己的操作习惯选择工程方案和对应的工程物资,不同的设计者有不同的习惯,这就造成了工程设计方案种类变多,工程物资种类增加。这不仅增大了工程预算的难度也对物资统计带来困难。
4.3 强化工程物资管理,控制领、退料环节
通过工程设计的标准化管理有效降低了物资管理的难度,物资管理工作本身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以达到的更好的管理效益。通过优化系统资源达到资源效益最大化,在电力配网系统中引用ERP管理系y可以有效提高物资管理效率。
5 总结与展望
工程过程管理平台涵盖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帮助企业提高流程管理效率、加强工作监控,实现企业价值链信息全联通,让员工、管理者和决策者在工程管理系统中高效协作。
将配网建设过程中的管理系统以及各类管控平台有机结合,制定施工、设计等一系列标准,实现信息、数据、人力、财力、物力的集约化、精细化。
参考文献
[1]周大雁.基于三维GIS的电力配网设施管理研究[D].广东:广东财经大学,2015.
[2]陈汝棠.东莞供电局电力配网缺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云南大学,2015.
篇2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社会用电需求量的增长,电力配网作为电力企业电能输送的最后环节,其重要性也日益显著.当前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立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电网建设项目增多,上网客户也迅速增多,使电网硬件资源短缺,而造成因电网项目立项积累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1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战略失误。战略失误主要是项目立项前未对项目进行充分必要的调查,未进行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分析论证,特别是在重大项目上,未制定相应的策略就盲目立项。而究其原因往往是未根据项目重要性去选取运作策略,制定项目应对机制,项目实施前看不到立项的动作,听不到立项的风声,内、外部组织重视不够,条件欠佳;或对市场和技术前景判断失误,项目做了一半,发现环境已发生变化,该项目已没有价值,或有了更好的替代方案。
1.2审批不严、缺乏规范管理。立项方案未经相关职能部门(业主、技术部、设计等)的会审或审批制度缺乏规范的管理,就急于求成、组织实施。而造成审批不严、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相关部门或个别领导,在立项前未弄清楚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可以利用哪些现有的东西,费用的极限是多少,项目持续时间是多少,存在的风险是什么等问题,就同意立项、投资,这样的盲目性导致日后问题颇多。
1.3无立项预算或预算编制较粗泛。项目立项预算编制较粗泛或者未编制立项预算,造成工程立项申请没有统一的书面资料,项目工作在初步估算或放大的预算过程中进行。而造成无预算或预算粗泛的原因,往往是在取得项目意向后,没有及时跟进配套的项目管理制度、立项要求、要约条款,以及调查分析理由,立项依据等的科学预测和测算数据,遇到项目上马时无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就仓促上阵、手忙脚乱,临阵时乱“模仿”造成的。
1.4立项操作不统一,错失良机。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本身相对复杂,立项计划没有归口部门管理,随意性大,该抢抓机遇的找不到负责部门,而不重要或不急于立项的,却又是多部门进行操作,缺少统一规划。我们注意到现实工作中的两种倾向:一种是盲目乐观;另一种就是相互之间、利益之争矛盾太大,无能为力,产生懈怠消极心理,甚至是在关键时候“掉链子”。这些都将导致电力工程项目立项错失良机。
2加强项目立项管理的若干技术措施当前,不利于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立项的消极因素仍然在继续增加,必须要尽快完善管理措施,解决项目立项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2.1做好项目立项方案的策划
(1)做好项目立项前的调研工作。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前期一项很重要的调查研究工作,也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主要评估手段,是项目立项决策阶段最重要的环节。面对电力配网工程项目投资大、风险大,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者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拿出切合实际的立项依据和方案。
(2)编制好项目立项的规划。做好电力配网工程的立项工作,需要根据电力企业配网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和电力企业近期下达的有关指导性计划指标编制项目立项规划。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包含:项目立项前的调研、立项的目的、任务及工程项目的资源总体评价、工程内容、投资估算、工作部署与措施、经济效益分析等重要内容。
(3)确保项目工作方案的可行性。项目工作方案应当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和客户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能力,充分反映其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方案至少包括:项目目标、质量标准、工作进度、成本利润预算、工作人员及其分工、实施地点、完成期限、交付方式等内容。
2.2加强重点项目的审批和规范管理
(1)审批时要抓住重要环节。项目任务和目标自然是立项单位阐述的重点所在,技术路线、软硬件方案、项目进程、预算也是审查关注的焦点。对此,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要结合本行业、本单位电力配网的实际情况,对重点项目拟采取的技术路线、软硬件方案,提出的设计思路,要进行冷静、客观地考核、会审和审批,同时财务必须参与立项审批,及时掌握投资动向、严格把关。
(2)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立项申请与投资计划管理。工程立项申请应按统一的书面资料,明确项目业主单位、项目投资额、工程建设内容、工程关键点的控制时间等进行管理;项目计划应统一编制工程编号,投资计划必须归口部门管理,统一规划,按计划实施管理。
2.3做好项目配套的预算工作
(1)项目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好跟预算相关的工作。项目立项前,项目管理人员要在大量复杂的协议、合同文件、工程资料、核算资料中,分析研究立项管理机会、立项管理理由和证据,不能放过任何机会,不遗漏任何线索,积极主动提出有利可行的变更方案。
(2)项目预算,既是立项单位需要过的一关,也是立项单位多视角评估、反思项目的绝好机会。立项单位要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看待项目预算,项目管理员要在规划好项目预算管理中,与财务管理人员一起抓好项目配套的预算工作,切实让预算管理落到实处。
2.4以项目管理员为抓手,整合各部门资源
(1)立项前,按照电力系统管理要求,就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并分析各环节利弊后再进行抉择。同时,项目管理员要树立积极的态度,以一种勇于进取的姿态,必胜必成的信心,举全力去争取工程项目的立项运作,针对每个项目的特点,严格按项目管理要求进行各部门的征求和各环节的甄别和筛选,最后将项目赋予创新,赢得客户的心、赢得项目,千万要避免把新项目抄旧,反复回到“原点”,原地踏步,裹足不前的境地。
(2)及早动手准备。表面看来,在项目审查环节,立项单位是被动一方。从审查时间安排,到审查方式方法,都是审查方说了算,立项单位只能被动接招。实际上,立项单位还是可以寻求一些主动的,因为有些项目,立项单位不仅想上马,而且希望尽快成行,这时候,立项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番禺供电局在2005年广州供电局的城网工程项目的争取中,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主动跟踪项目审查进展情况,商请项目审查单位提前开展或并行审查,以加快进度,结果为番禺供电局争取了大量的资金解决重载配电线路,为2006年电力负荷顺利迎峰度夏打下夯实的基础。否则,如果因为立项单位工作拖拉,浪费了时间,那就划不来。
(3)提高工程项目立项管理水平。立项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工程技术、质量、经营、财务管理、文档管理、公共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要取得立项管理的成功,必须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一个项目立项管理的成败不仅在于项目管理员或立项管理小组的努力,而且需要依靠工程项目管理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工程项目的立项管理能力反映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它要求在整个合同期内,在合同实施的各个环节上,各职能人员都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工作。
3项目立项审查监督的应用实例
3.1做好项目立项的形式审查。项目管理员接到《项目立项登记表》后,应进行形式审查,内容包括:封面内容是否正确填写;“项目基本情况”栏的项目名称、项目类别、项目主管部门、项目经理、预计收入总额、预计项目毛利、计划起止期限是否正确填写;预计收入总额、预计项目毛利要与后面的预(概)算一致;“项目摘要(项目意义和主要内容)”栏是否写清了项目的目的意义、主要做法、工作流程等主要内容;“项目组成员基本情况”栏是否都填写清楚;“项目进度计划及检查要点”栏是否已清晰填写了项目各环节工作内容和节点时间以及该环节工作应该达到的工作标准;“审核、审批”栏中的“部门经理/主管领导审核意见”是否已有部门经理/主管领导签署的同意立项意见。上述条款如均符合要求,则通过,否则不能通过审查。
3.2项目立项的预(概)算审核。形式审查完成后,项目管理员交由预(概)算审核人进行预(概)算审核。预(概)算审核应当注意:填写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重要的漏项、重复计算项;项目预计总收入、项目计划总支出、预计项目毛利是否计划准确。毛利明显偏低甚至为负值的,除非是为了扩大影响的推广宣传性非盈利项目,否则不予审核通过。
篇3
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在特高压电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电网中,常规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均属于配电网络,且作为非环网运行的电能分配网络,结构相对复杂。目前我国配电网络的运行基础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部分配网设备老化、陈旧、技术落后、故障频发等问题不容忽视。为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减少供需矛盾,要积极开展电网技术重难点项目攻关,提升电网运行技术水平,大规模推进配网设备改造升级,考虑超远期配网规划与建设等问题。配电网检修计划工作是基于配网检修、政府重大工程配套、客户业扩报装、电网改造升级等各类停电需求的综合,在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升配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随着智能配电网、配电自动化、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等领域的不断推广,常规配电网管理理念,包括设备运维管理、调控运行管理等并不能完全适应,因此基于提升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检修计划管控模式应考虑智能化电网运行实际,加强停电检修申报的过程管控,继而更科学、更有效地完成配电网结构的优化升级。
2供电企业在停电计划管控过程中的短板
2.1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频繁停电之间的矛盾
计划检修停电的主要任务是将检修范围内的设备与运行电网隔离,开展相关设备检修、新投等工作。检修离不开停电,离不开倒闸操作,大规模的检修工作带来大量操作,必然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比如改变潮流分布、操作过电压、合环电流增大,设备本体缺陷甚至误操作造成的严重事故等。虽然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安全永远是头一位,但大量的计划检修工作带来的频繁的停电和频繁的操作仍是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
2.2重复停电不满足高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配网检修计划停电原因主要是由于设备运行的定期维护、实验、处理缺陷、业扩报装设备新投、电网改扩建工程、市政重点工程需要等。不同来源的停电需求有着不同的工程进度和节点要求,同一设备往往会因为不同需求而发生重复停电,影响供电范围内的各类用户正常用电。供电企业在提升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撑与服务水平的同时,牺牲了部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其矛盾点也是停电计划管控的关键。
2.3检修计划的刚性执行受客观因素制约较大
检修计划涉及需求申请搜集,边界条件校验,申请、图纸、设备参数等资料上报,确定施工方案、以月为单位检修计划并最终执行,整个过程周期长、节点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计划实施。部分业扩、基建工作因为“时间”和“现场”两大因素的不确定性,施工难度和外协难度无法提前掌控,因此制约停电计划不能严格把握时间节点,按计划执行。在各流程的专业要求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往往依靠习惯性做法、工作经验等进行管控,缺乏统一标准,弹性较大。
3影响检修计划管控的相关因素分析
3.1全过程管控的制约因素梳理
按照检修计划管理的全流程流转,梳理上报、审批、执行、考核等环节中的制约因素:(1)停电需求的来源及性质,分电网检修、业扩报装、电网建设、市政工程等;(2)不同性质的工程前期准备情况及目前所处的节点;(3)该工程对时间节点的掌控情况,从上报到准备到执行是否严格按时间要求完成;(4)申报的停电时间是否合理;(5)工程所需物料是否到位,人员力量是否满足工作需要;(6)业扩报装及市政工程涉及路由协调及费用问题是否解决;(7)停电施工方案是否与设计方案一致;(8)现场环境是满足备停电及施工作业条件;(9)停电范围有无重复停电、有无保电任务、有无重要用户;(10)相关资料上报是否及时准确。
3.2检修计划内控管理分析
检修计划流程涉及多个部门,且往往都是各自负责、自成体系,各业务流程无法全面对接,管理制度及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直接造成了检修计划安排的多头管理,界面不清,出现管理空白点。各部门只对本专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维护,其他部门不能实时获取,信息无法有效共享,容易出现一个部门的停电计划执行后不久另一部门又提出相同的检修需求,造成设备重复停电。在内控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基础管理问题,例如计划申报不及时、不规范,前期准备不足,执行过程中,相关资料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有待提高。
4建立检修计划“过程评估”新型管控模式
通过对检修计划管控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月度检修计划在申报和执行过程中,由于相关条件不具备,例如现场、资料等,继而出现计划取消、改期现象,对管控工作带来难度。我们以检修计划的“严进宽出”为基础,以“优化过程管控”为向导,提出“过程评估”理论。“过程评估”是以“检修计划任务池”为平台,按照“年、月、周、日”的时间顺序,对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停电需求建立过程管理档案,搭建“月度停电计划可执行性评估模型”,在月度检修计划申报前,参考档案数据,对该项计划的可执行性进行量化评估,对评估结果达到标准的工作列入月度计划执行。在此,量化评估是指选取影响检修计划管控的因素,例如施工方案、物料准备、现场施工、外部协调、综合检修、用户送电需求、重复停电、新投批准、方式调整、定值整定、重大保电任务、安全校核等(在此不考虑天气因素),以5%~20%为权重分配,引入加权平均算法得出评估值,同时综合相关因素的变化进行修正。评估过程由工程负责部门牵头,调控中心汇总,在申报月度检修计划时进行多专业会签,将最终评估数据反馈给工程负责部门。10kV停电计划数量较大,而专业技术要求较简单,35kV及以上停电计划数量少,但专业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较复杂,因此评估标准按电压等级区别评估,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不同停电需求的“过程评估”,捏合多渠道信息,依托“大数据”有效支撑了月度检修计划安排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对供电企业来说,进一步规范了检修、技改、基建、业扩等重大工程检修计划安排,大大提升了专业管理效能,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风险防控全方位提升,逐渐形成节奏有控、安排有序、工作有效的安全生产新秩序。
5结语
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配电网的智能化进程,离不开科学高效的检修计划管控,在解决常规电网检修与建设的基础上,一停多用、减少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降低风险概率是未来智能配电网络的检修计划技术发展方向。配合主网状态检修、工程项目过程管控、分布式电源消纳、新型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模式等成熟技术,配电网检修计划管控优化策略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篇4
配电网的运维管理具有结构复杂、涉及面广、线路长、管理环节多等特点,配电网的管理水平对用户用电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网抢修指挥平台、电力生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力调度管理系统日益完善,为电网运维管理提供了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手段。
1 优化配电网运行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配电网指的是按照不同用户对用电量的需求利用配电网系统将电力分配给用户的一种结构体系,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配电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用户的供电质量都有非常大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社会民众对于配电系统与供电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配电网运行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例如配电设备管理水平有待加强、配电网架构不够完善等。
其中配电网运行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为了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就需要不断优化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模式,结合用户实际需求合理分配用电量,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浪费,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率,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化发展。
2 配电网运维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配电网信息系统与自动化管理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有效促进配电网运维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而配电网在业务管理和综合展现以及决策分析等方面存在着较大问题,应当要结合其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从而提高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1)配电网中的信息系统与自动化系统主要用于系统监控,无法达到专业过程管控的基本要求,缺乏“自上而下”的专业监督和控制的工具;(2)配电网中各项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可能存在着专业壁垒和信息难以实现横向共享的现象,缺乏专业业务监管和管控的能力,并且无法全面展示配电网的综合信息;(3)在运维管理过程中没有站在全景角度来对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与安全隐患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配电网建设改造工作和运行维护工作缺少指导决策方针;(4)以往配电网运维数据分析和大数据应用研究主要通过停电分析和故障申报以及优化检修等多方面来进行辅助分析,目前配电网大数据应用研究主要针对大数据理论和数据处理技术以及配电网协调度等方面。在配电网中主要通过各项数据分析来判断其运维状况,无法全面实现配电网的精细化管理。
3 信息背景下运维技术水平的提升措施
3.1 配电网运维平台的构建
配电网运维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配网运行监控与综合信息分析和配网运检专项业务管控,共同包含有13类模块与38项子模块,如图1所示。其中配电网运维管理平台应当具有配电网运检业务监督管理和指标评价分析以及综合信息展示等功能。
3.1.1 配电网运维管理平台是营配信息业务贯通的主要支柱。配电网运维管理平台将运检业务管控需求作为主要导向,使得总部和省市以县级公司的配电网运检管控流程不受阻隔,全面实现营配信息业务相互贯通,配电网运维管理平台俨然成为营配信息业务相互贯通的重要平台。
3.1.2 配电网运维管理平台具有信息展示和运行监控的功能。配电网运维管理平台应当能够真实反映出配电网规模和网架水平以及装备信息等,同时还反映着电力系统变压器负载和电压的实际状况,通过配电网运维管理平台了解配电网运行的真实状况,掌握配电网运行信息,了解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3.1.3 配电网运维管理平台是运检业务监督和管理的主要手段。当配电网系统出现问题时,配电网运维管理系统能够立即发送抢修指令,进行自动化抢修,同时还能够评价各个设备运行的状态,更好地监督和管理配电网运检业务。此外还可以根据平台评价结果来分析设备运行状况,以便更好地进行监督和管理。
3.2 自动化和信息化运维平台的应用
3.2.1 自动化监督和管理。
(1)对配电网自动化覆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配电网自动化线路覆盖数量、配电终端数量和分布状况进行统计,通过信息系统和自动化系统掌握配电自动化覆盖状况,评价配电网自动化覆盖水平;(2)对应用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价。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主站在线率和终端在线率以及遥控使用率等多方面核心应用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各项核心应用指标的数据来评价配电网运维水平。通过地理背景和地理研究来分析遥控使用率与遥信变位的分布问题,然后再分析各个地区的数据分布状况;(3)进行馈线自动化事件管控。对馈线自动化启动和执行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核算馈线自动化核算的成功率,分析馈线自动化启动失败的因素,同时分析线路跳闸信息和馈线自动化匹配信息,分析故障产生的因素;(4)对配电自动化设备状态进行操作和管控。统计并分析配电自动化设备如可遥控配电开关的覆盖范围与覆盖比例进行分析。对于长时间没有操作的设备进行统计,展示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态。
3.2.2 故障监测和抢修服务的应用。
(1)在配网中应用抢修服务能够快速监测故障抢修工单处理状态。分析抢修工单的密度与分布状态,监测故障抢修工单的处理方式和处理效率,针对于超期抢修工单可以提示警告信息。根据配网运行系统中检测到的故障抢修信息来分析抢修工单的实际状况,根据系统信息来开展抢修工作;(2)在配网中应用抢修服务能够实时监测故障问题和状况。自动核算故障抢修到场时间与故障处理时间,对故障处理结果进行审查,分析故障抢修问题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各个地区指标分布状况;(3)对抢修资源分布状况和配置优化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地理环境来分析抢修人员和抢修设备分布的状况和分布比例,根据故障抢修状况来合理配置抢修资源和抢修设备。
3.2.3 对于配电网不停电作业的分析。
(1)应当根据不停电作业进行统计分析,针对统计过程中的四类不停电作业开展情况,可以查阅统计作业的类别和时间,造成的影响以及具置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分析不同地区的数据分布状况;(2)对于不停电作业成效的深入分析。作业成效的重要指标便是不停电作业的指数和作业化率以及减少停电时间和户数等,并对该数据与不同地区的指标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和排序;(3)对于作业资源的分析。在该种统计中主要对不停电作业班组和人员的实际分布状况以及作业设备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3.2.4 对于配电网络实际状态的检修。
(1)设备状态评价等级的具体分布。在此过程中应当就配电网络的线路和设备单元的覆盖率进行统计,准确统计配电网络的线路实际状态等级和设备单元状态等级信息,并将该种统计方式延伸到其他地区的设备状态评价和等级划分过程中;(2)推动带电检测工作的开展。对于红外和超声波等带电检测工作实际开展情况以及各种设备资源的实际分布状态进行统计,并将该种检测方式延伸到其他地区的带电检测工作和装备配置分布状况统计过程中;(3)对于状态检修工作的深入分析。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评价结果和动态跟踪检修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并对检修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3.2.5 制定检修计划和保电管理体系。
(1)对于检修计划的监督。对于当前计划检修的实际执行条数和检修造成的影响用户分布以及计划检修预期时间长度等进行统计,在此过程中应当单独调查计划执行的过程和工作的实际进度以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范围等,并对检修的及时率进行在线统计和分析;(2)对于保电管理事件的实时监督。在此过程中应当针对项目执行条数、保电范围以及对象状态等进行动态式展示。在此过程中应当将保电等级和人员以及对象的具体状态展示出来。
4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运维技术水平对电网的稳定性有比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配电网运维技术水平,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配电网运维技术管理平台,并利用配电网运维管控平台对电网进行检测和监控,实现配电网的可控化管理。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配网损耗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加强配网无功优化和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配电网无功优化是指在满足配网电压质量及潮流的情况下,对投切电容器、变压器可调分接头进行调节,维持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需求,减少配网电能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为用户的安全用电提供保障,下面对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管理进行分析。
1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配电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故障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自动绘图等几部分,其中配电管理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的基础,配电管理系统是针对变电站以下的配电网络及用户,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三遥功能为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在配电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加入馈线自动化功能,就能实现配电自动化。馈线自动化具有自动识别故障、自动隔离故障、自动恢复故障等功能,由于配电网故障诊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不同的故障,其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实现配电自动化,可以利用配电管理系统进行人工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馈线设备,从而实现故障自动恢复。
2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管控措施
为有效地减少事故扰动带来的电能损失,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必须采用合理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措施,降低电网损耗,从而提高电力系统供电质量。下面从重构配电网网络、电容器投切、综合优化、无功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重构配电网网络
重构配电网网络是通过对联络断路器、分段开关的状态进行调节,改变网络拓扑结构,从而降低网络损耗,平衡负荷,提高电压质量,使得配电网达到最佳运行状态。配电网网络重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能优化网络结构,保证网络的运行可靠。在树枝状配电网网络结构中,由于缺乏联络断路器,无法进行配电网网络重构,因此,重构配电网网络主要用于环形结构中。在配电网网络中,通过合理的设置常闭分段断路器和常开联络断路器,在负荷波动下,馈线会在重载、轻载之间发生转换,配电网网络允许开合交换支路,平衡馈线之间的符合,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馈线的稳定性,提高馈线安全,降低网络损耗,提高电压质量。
2.2 电容器投切
在配电网优化中,电容器投切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网络损耗,提高电能质量,因此,电容器投切对配电网的优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低压配电网中,三相负荷是随机变化的,难以达到平衡状态,大多数电容器投切优化是建立在三相负荷不平衡状态上的,因为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导致供电点三相电流、三相电压不平衡,就会增加线路的损耗,同时还会对配电设备的安全状态造成影响,因此,可以优化电容器投切,进行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荷补偿,从而达到优化配电网的作用。
2.3 综合优化
将配电网网络重构和电容器投切有效地结合起来,就能实现配电网综合优化。由于配电网网络重构是一个约束整数规划问题,而配电网电容器投切优化是一个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单独考虑其中一个问题都比较复杂,如果将两者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就会更加复杂,配电网网络结构的重构对电容器的投切会产生影响,而电容器投切又会对配电网网络重构造成影响,因此,可以将综合优化问题分解成配电网网络重构和电容器投切两个子问题,逐步交替迭代这两个子问题,从而得到最优效果。在配电网网络重构算法中对于得到的每一个重构方案,加入电容器投切过程,得到该方案的综合优化,然后根据目标函数,交替迭代,逐渐得到最优解,最终得到可行的综合优化方案。这种配电网无功优化管控方法常用于离线运行规划、配电网安全性分析、电网调度等过程中。电容器投切是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计算的,在当前的补偿设备上,以降低网损为目标,在满足配电网电压的基础上,优化整个配电网,使得网损降到最低;而重构网络是通过仿真配电网潮流计算,对网络损耗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最优网络结构。如果以网络损耗当作衡量指标,配电网网络重构效果最差,综合优化方式比较好,电容器投切计算方法最好,但从配电网整体优化的角度看,综合优化方式也比较好,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管控措施。
2.4 配电网的无功管理
配电网无功优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问题很多,还需要建立各种模型,并对其优化成果进行判断,因此,要想有效地降低配电网的损耗,还需从无功管理下手。要充分利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计量系统,对配电网进行在线监控,定期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电网波动及无功潮流变化,对主变调压档位、电容器投切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达到优化配电网的效果。在提高配电网综合功率因素时,要保证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无功电能在配电网中的流动,这对降低配电网损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要根据配电网的构造及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情况,对配电网电能功率因数指标进行评估,避免功率因数指标不合理,引起无功电能在配电网中流动。
结语
配电网无功优化是降低电能损耗、节省能源的重要手段,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力企业要根据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无功电压优化运行管理措施,不断提高配电网无功优化水平,为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保障,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先锋.浅析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管控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2(02):125-126.
篇6
1 连平县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现状
连平h调从2015年起管辖10kV配网线路,目前公司为提高服务水平,践行合理安排计划停电并在18点前送电承诺,现因民事阻挠施工作业和线廊清理工作形势较为严峻。近期南网80%人事死亡事故出现在配网施工作业,配网分支线路、台区多,开关、刀闸设置不完善和不规范,加上连平是山区县,小水电有二百多座,大部分是径流上网和用户线路串供一起供电,风险点众多,所以加强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防止因为误调度、误操作出现电网停电事故及设备、人身事故尤为重要。另外应从加强两票(工作票、调度指令票)管理,防范通信通道中断及调度自动化失灵方面进行管控,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2 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的意义
(1)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是配网的主要工程,其是根据技术举措对施工流程实施监督,以达到施工目标、完成工程进度,其效率高低与配网工程的品质有很大的关联,是配网施工中的挂件版块。
(2)配网调度运行的安全监管较为繁杂,由于施工作业遭遇地理环境、气温、气候等多重元素的制约,对技术的挑选、施工工艺与具体施工等层面都要确保安全,甚而出现错漏以或缺陷。所以,完成安全监管,保证配网调度的有效运转,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配网调度安全监管是保证电网安全与施工完成的前提与保障。配网作业能够被细分成不同版块,各版块的作业围绕各版块的具体施工计划进行。所以,必须使用相应的技术模式,保证施工秩序井然、保量保质地完成作业。另外,配网作业极为繁杂,高效的施工安全监管是检验工程质量的标准,对确保施工员工的人身安全、预防工程延误有着极大的价值。
(4)配网调度运行的安全技术管控是提升电网经济利益的首
选。目前,配网作业牵涉到新工艺、新科技、新原料的使用。其能够减少投资成本,然而只要挑选出错或出现缺陷,会导致特大安全事故。安全技术监管可以对新科技完成审查与遴选,保证新科技的每一份价值都用在“刀刃”上,确保其可操作性与先天优势。参考新科技的特征与优点,提升配网作业的经济利益。
3 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的防控举措
3.1 配网调度人员的有效管控
当前,配网信息化的态势较为明显。然而,人才是其中的重点。在配网调度安全事故中,大部分都是认为操控出错。因此,在配网调度安全管控阶段,对调度职员的管控极为关键。
其中,调度职员的业务能力培育是其中的重心。配网调度工作强度大,并且工作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这需要给调度人员打好安全的“预防针”,将安全观念灌输到调度人员的意识里;此外,应让调度人员的业务能力得以提升,提升调度人员的抗压能力。在平日的培训阶段,要保证调度员能够深入学习调度相关技术与相关安全理念,并且让调度人员依章办事,确保调度人员熟悉并应用调度专业术语并完成对调度有关理论的解读,让调度人员在遭遇事故阶段,能够冷静应对,并完成调度任务。另外,要开展模拟演习并让调度人员通过实战来积累操控经验。如此,调度人员在遭遇安全事故时才不至于手足无措。
3.2 配网运转与修理技改方面的防控举措
在设施投运前,调度管理人员必须仔细核实有关的数据与工程图等,让使用的材料与工作实际相吻合,对投用的设施应极为熟悉。并且,在新设施投运前,调度人员应到现场完成调度或指挥,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此外,还应按照启动方案及事故预案来完成新设备投运,查验配网运转可靠性与可行性,应审核启动方案及修编事故预案;依照相异时段的配电网的电荷特征等,融合所辖区域配网的实际运转模式来订立有关的实战演练等,让配网的安全运转工作不再是走过场。
配网修理和技改作业,是检验设施安全性的关键版块。由于设施的修理和技改项目实施必须合理计划安排停电,并且需要多机构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必须搞好统筹部署,严禁让设施修理技改工作在执行阶段出现错漏。应尽可能规避出现重复停电,造成资源的浪费,协同各机构完成年度工作。
3.3 配网调度其他层面的防控举措
除开对调度人员的管控与配网运转、修理的管控之外,配网调度其它层面的防控措施是:
3.3.1 电网缺陷管控。在适用高精尖设施阶段,一旦出现问题,应依照发现-报告-处置-回馈的处置流程完成处理。
3.3.2 电网荷载的观测防控。调度人员必须时刻留意电网系统的荷载改变情况,并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解析与预判,将事故扼杀在摇篮中。
3.3.3 订立科学的调度安全监管方案,融合配网运转模式等因素,订立长时段(年度)与短时段(每月,每礼拜,每天)的调度方案,并依照具体状况做出方案变更或整改。
另外,还应强化现场安全监管力度,完成对安全事故的解析工作。电力企业应定时或不定时地举办安全事故通气会,进行有目的性、高效率的风险警示,敦促有关企业采用防控举措,规避特大安全事故出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各领域对电能的需要量急剧飙升,都需要配电网在扩充阶段完成安全监管工作。配网调度安全防控是确保电网安全的关键版块,电力企业应对此重视起来,准确甄别、有效处置,保证电网的安全监管工作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罗明武,孙鹏,周友斌,等.考虑新能源功率品质分层和可平移负荷的配电网有功调度[J].现代电力,2016,33(4):1-7.
[2]许剑波.配电网居配工程设计图纸调度审查注意要点及相关问题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13):267.
[3]刘一兵,吴文传,张伯明,等.基于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的主动配电网过电压预防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9):184-191.
篇7
1.1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光伏发电作为现代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其作用不可小觑。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在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后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解决好电网安全运行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研究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对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产生的影响,正确认识电网安全运行面临的形势和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生产。
1.2安全管理的现状
1.2.1外部环境分析
就配电网而言,其主要是以配电系统以及用户端未接入电源为前提条件,设计并运行管理的。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接入大量的电源(分布式),则必然会对网络潮流方向、大小等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电气元件以及用户端电压。对于分布式电站设备而言,其具有安全可靠、容量适中以及可调度和位置布设恰当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其可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运行操作。然而,实践中分布式发电站多由居民投建,无法有效确保满足实际需求,甚至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比如,轻则可能会造成电压出现闪动现象,重则可能会导致主要设备和装置出现故障问题,甚至与电网相互脱离,危及人身及其财产安全。
1.2.2内部环境分析
截止7月底公司共受理分布式电站并网申请477户,合计容量23068千瓦,其中完成并网发电317户,合计容量22588千瓦,预计年发电量?800万千瓦时,上网电量500万千瓦时,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分布式电站的不断推广,该类型的并网发电量将不断上升,必将对仪征地区的配电网安全运行带来影响。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电网中接入分布式电源以后,就会增加电源点,而这主要是由用户的客观需求提出的,企业以及普通家庭用户比较分散。然而,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以后,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电力电网系统结构以及运行模式,并且促使配电网从垂直辐射式转变成现在的多电源水平式,这有利于提高网络运行效率。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在配网中的应用数量以及容量大幅度增加,必然会对配电网运行、安全检查工作带来压力。
3.原因分析
3.1对电压的影响
光伏发电的接入点与容量,随着馈线电压分布变化而变化。当分布式电源应用在配电网上以后,会导致馈线电压传输功率明显减小,而且馈线上的负荷节点电压也会被抬高,甚至偏离正常数值。从这一层面来讲,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接入点,成为分布式发电站接入电网过程中所需考虑的设计因素。
3.2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对于光伏发电系统而言,基于逆变器的应用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有效的转换为交流,然后供负荷利用;其中,包含了很多的电力设备以及电子元件,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电网系统的电能质量。除了谐波,还包括电压偏差,电压波动、电压不平衡和直流分量等方面,对工业生产和办公有着巨大的影响。
3.3产生孤岛效应
光伏发电系统中,孤岛效应是并入公共电网中的相关发电设备,在断电时依然能够向配电网输送电能。因此,实践中应当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否则将可能会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安全。然而,对于380V电压等级而言,其中没有配备对应的防孤岛安全装置,只是采用了逆变器而己。虽然所有的逆变器都要求具备过流保护与短路保护、孤岛检测,在异常时自动脱离系统功能。另外目前实际操作中为了降低安装成本,并网断路器基本上以断路器的形式为主,而不是安装易于操作、可闭锁、具有明显断开点的开断设备,配带接地功能的开关。当逆变器进行反孤岛保护时,如何采用有效的监管方式和方法来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4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配电线路的保护配置一般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当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故障的判断和处理的难度增加,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问题,且光伏电源没有解列,则此时故障电流由光伏电站供给,这可能会导致故障点电弧不断燃烧,难以消除瞬时故障。
4.采取的对策
4.1运行风险安全管控
根据国内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以及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管理的相关意见和国家电网办通知,同时根据《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相关技术规定》、《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 480-2010)》、《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 617-2011)》。对照上述技术规范,对380V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要求进行了梳理。
4.1.1技术规范管控
(1)电能质量控制
接入点的电能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满足公司各项电能质量指标要求。
(2)220V线路保护
对于并网点断路器而言,一定要有短路瞬时以及长延时保护作用,而且应当具有分励脱扣以及欠压脱扣等具体功能。实践中,配电网线路出现短路故障问题时,220V线路保护就会快速动作,并且瞬时跳开,从而确保在全线故障问题发生时及时切断故障。
(3)防孤岛检测及安全自动装置
要求应采用具备防孤岛能力的单相逆变器,且还应具有低电压闭锁、检有压自动并网共功能。
4.1.2审查验收管控
(1)严格项目审查
在项目审查环节,要综合考虑并网效能,严格并网点总装机容量、接入的电压等级,制定接入系统方案,保证电源并入配网后能有效输送电力,确保高、低压配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严格验收调试
营销、配电、用检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并网验收调试及送电工作。在验收中必须关注设备是否正规厂家出品,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从而杜绝劣质的、带安全隐患的设备并入配网。设备调试完成后必须进行反孤岛试验,确保电网侧失电后用户并网开关可以可靠动作,确保分布式电源可靠脱网。
4.1.3配网设备风险管控
第一,配备负控设施。在线路检修过程中,如果分布式光伏电源所具备的防孤岛保护设施失效,则可实现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点开关进行远程管控。第二,合理安装进线开关(PT)。当配网在失压状态时,分布式光伏并网配置失压跳闸、检有压合闸功能有效。
4.2生产安全风险管控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日益普及,赋予了配网日常运维工作诸多全新的内容,配网安全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与之相适应。
4.2.1加强安全教育及专业培训
在新能源及智能配电网状态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促进员工安全理念的更新,认真学习新的业务、掌握新的技能,提升全员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对于分布式电源而言,将其并用在中、低压配电网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配网系统的单向潮流模式,各个电源点就像一颗颗地雷,随时可能威胁到配网设备和运维人员的安全,这就要求每一位专业人员对电源分布和接入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加强对配网运维人员的专业培训教育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员工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遵循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不嗵岣咭滴袼刂屎图寄埽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业务技能、安全技能专业化,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供电人。
4.2.2加强配网资料维护管理
分布式电源的发展进程,对配网基础资料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配网安全管理,必须抓好基础资料的管理工作。针对每一处分布式电源接入点,要求在配网资料中有准确的体现,使配网资料与实际情况相符,与配网发展保持一致。
4.2.3制订相关配电网检修管理规定
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孤岛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回对检修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实践中应当加强电网运行安全检修与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及时修订检修规程,并且加大对光伏发电、接配电网系统的运行安全监管。同时,还要建立相关的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并且严格按照《安规》加强安全管理,以免在配电网以及线路检修时分电网送电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产生危害。
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点多面广成为了配电网线路的主要特点,据有关部门统计,配电网的电能损耗已经能占到整个电网电能损耗量的百分之六七十,而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降耗的今天,对配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探究一些有效降低供电企业线损的方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电力企业向客户进行电能的输送主要就是通过配电网来实现的,因此配电网电阻、电气设备、工作者素质、管理、使用者行为等都会影响到配电网的电能损耗,为此我们必须从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通过对线路及配网设备进行改进,强化内部与外部管理,把反窃查违工作充分做好,倡导公民合法用电,从技术与管理两个层面同时管控好配电网,才能促使配电网电能损耗的逐步降低。
1 10kV配电网中的电能计量设备
随着国内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供电企业对内部的经济技术考评也越来越重视,很多供电公司都选择了采用降低配电网线路损耗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对电能计量设备的精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1.1 计量点的选择
为了能够进一步精确核算10kV配电网的线路损耗,在进行电能测量设备装设时,计量点应选择在输电电源点、公用变压器的低压边、专用变压器的高压边处。
1.2 对电能测量设备的级别以及接线方法进行科学选择
科学、合理地选择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企业所有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要选择科技水平高、工作性能安全可靠、准确性高的设备来作为电能计量装置。另外,随着使用环境的不同,电力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也会不同。在选择电力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时,要综合考虑电网的高、低压属性以及使用客户的无功补偿情况和使用目的,如是用来进行相关考评的,还是用来进行电费计算的等,来科学合理地进行接线。
1.3 计量器具的选择
电压、电流互感器以及电能表等是电力系统中经常需选用的电能设备。这些器具的选择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工作使用情况,因此必须认真选择这些器具。
1.3.1 选择互感器。室外干式组合互感器是我们经常选用的测量互感器,这主要是由于这种互感器不但符合无泄漏与无油化的电力规范,而且这类互感器还具有科技含量高、工作性能安全可靠、保养维护简单、耗能少、精确度高等优点,为了有效改善这种传感器的小承载误差,应该把S级互感器作为首选互感器,此外选用的电流互感器最好是多变比形式的,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负荷变化的需要。
1.3.2 选择电能表。电能表主要有机电类、感应类以及全电子式等,机电类与感应类出现得都比较早,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不但电能损耗大,而且精确度不高;全电子式电能表不但能耗低、误差小,而且还有很强的防窃电能力,灵敏度也相对较高,应作为当前主要选用的电能表。
2 10kV配电网信息化线损管理系统简述
配电网信息线损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它可以有效管控线路损耗,其具体主要包括下列体系:
2.1 地理信息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把一些所需的地图迅速制作出来,可以形成一个互联网构架以及相应的关系信息库,供其他系统使用。
2.2 拓扑剖析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从地理信息管理体系中直接获取相关资料,然后加以剖析,进而形成系统需要的信息构架进行相应存储,以供其他系统使用。
2.3 数据库管控体系
配电网线损管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据库管控体系,它的主要作用是接受并归纳处理其他体系传输来的数据,完成归纳处理后再向高级系统进行传输。
2.4 运动系统与集抄体系
该体系主要是从现场获取线路以及设备的运行信息,并给数据库管控体系进行相应的信息传输,以便对线路及设备损耗及时进行剖析与精确核算。
2.5 线路损耗核算剖析体系
该体系主要是对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核算处理,然后再与理论线路损耗进行对比分析,剖析其中的差异,进而把电力网络管理中的不足与劣势及时寻找出来,以便进行相应的改进。
3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内容
3.1 线损精细化管理
对于线路损耗的管理可以通过全网管控体制的应用,进行线损精细化管理。具体如下:(1)可以采用GPRS体系以及远程集抄系统来精细化管控配电网体系的线路损耗,这样可以使统计剖析更加精细化,并且可以实现线路损耗的动态统计管理,统计剖析系统的应用,可以使管理的有效性得到全面提升;(2)要把远程抄表系统与信息互联系统充分衔接,参照管控准则严格进行管理,线损管理精细化的具体途径如图1所示:
3.2 用电安全方面的管理
当前,对于配电网用电安全来说,主要有下列两大问题存在:(1)存在严重的窃电现象。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各行各业所需的电能量也越来越多,用电成本在各类生产与生活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大,很多不法商绕过电能表接线,对之前的接线方式私自进行改变,造成了电力计量装置不能准确计量其所用电能,进行非法窃电,这种现象大大增加了电能的损耗量;(2)配网线路与设备存在缺陷使损耗增大,部分电气设备存在质量不达标的现象,用电量一旦增大,它们便会出现超负荷工作的现象,再加上线路没有合理的规划,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线损的加大。我国人口基数大,用电量也相对比较大,铺设的电线设备比较多,加之缺乏必要的电网线路铺设维修准则,在对电网维护管理上的疏忽,引起了大量的线损。
3.3 强化检修管理
供电公司应依据相关供电准则,把线路损耗进行最大限度的降低,应加强各类检修工作,全面管控输电线路。如春天应做好配网输电线路的清障工作,特别要清理与养护好输电线路的绝缘,把线路的各种漏电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促进配电网线路安全性能的提升。另外应提高检修效率,能停一次电完成的工作就停一次电完成,应在最大限度地缩短停电时长的基础上,做好各项检修工作。
3.4 做好用电与营业管理工作
由于做好电力营业管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配电网线损的降低,所以电力企业应严格落实好各岗位责任制,把各部门的工作任务明确确定出来,并且要有合理的考评标准进行考评,考评体系中应包含有线路损耗管理情况方面的内容,以便充分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主动把销售管理工作做好,促进电力企业配电网线损的降低。
4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供电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而管控好配电网线路,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普及配电网线路损耗管控体系迫在眉睫。在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坚信性能更优良的电量测试设备以及更科学的配网线路损耗管理体制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这也必将大大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魏学英,孙冲.10kV电能计量装置存在的问题及设计
建议[J].河北电力技术,2010,8(29).
[2] 丁心海,罗毅芳,刘巍,施流忠.改进配电网线损计
算方法的几点建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9).
篇9
网架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对网架架设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网架施工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从实践来看,网架架设过程中,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联络线、手拉手环网。其中,联络线架设方式,多用于现代城镇电力配网建设过程之中,而手拉手环网架设形式多见于城市电力系统。对于联络线架设形式而言,其施工操作相对比较方便、简单,而且施工成本低,能够确保可靠性。一般而言,联络线节点中,如果主线发生断电问题,则其他线路能够持续正常供电;若超出了联络线节点的有效范围,则主线断电以后,其他线路无法正常供电。实践中可以看到,手拉手环网架设方式的稳定性,通常比联络线架设方式要安全稳定,其主要是将主线尾部相互连接起来,形成大循环供电网路,施工较为简单、工期短,而且成本投入不够,经济效益可观。
1.2电力配电线路施工技术
电力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干扰性因素,因此应当有效减少外界干扰,保证电力配网线路正常运行。对于电力工程而言,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应当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而且施工单位应当主动与主管部门相联系,外部应当做好协调工作,以此来有效减少外界干扰。电力配电网络划分过程中,应当将每一个供电区域范围合理划分,以此来减少电力配电线路重叠率,一方面可以为供电系统维护、管理提供方便,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避免因部分区域出现断电而导致大面积断电现象发生。对于施工单位而言,一定要紧密结合具体情况,科学规划配电线路,在确保配电线路运行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成本投入,增加其经济效益。
1.3电缆铺设
在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尤其是电缆铺设时,应当确保所选的电缆符合质量要求,而且在电缆铺设之前,需对电缆类型、规格等参数进行全面核对。在对电缆进行铺设时,需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电缆铺设完成以后,需及时对电缆铺设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保证电缆铺设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实践中可以看到,电缆铺设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非常的强,所以具体铺设时,需由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
2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1停电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停电施工标准。在带电设备周围施工建设过程在,施工人员的技术、所带设备无法有效满足带电施工需求时,为确保其安全可靠性,需选择采取停电措施;停电施工路线、带电施工路线相互交叉时,也应当进行停电施工操作。
第二,安全作业距离控制。
在电力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气设备作业安全距离以lm为宜,施工人员、带电设备之间应当保持0.7m的距离,而且试验人员应当保持0.35m的距离。实践中可以看到,所谓的安全距离,实际上就是设定可确保工作人员安全的极限距离,工作人员在施工操作时,在可施工范围内应适当加大自身、带电设备之间的有效距离,并且要适当提高安全系数。
第三,停电施工准备工作。
在电力配网工程停电施工之前,应当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向上级报送停电施工申请,执行工作票签发机制;在报送计划过程中,应当包含停电起止时间,停电地区居民和相关部门,应当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四,停电期间施工时间管控。
一般而言,停电期间施工控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停电开始到结束所需时间,另一方面则是对电力电路检查、对电路施工的时间管控。尤其是后者,要求设备检查好电路后,方可将信息数据传递到施工负责人,通知施工人员施工作业。在此过程中,应当避免中间环节出现时间交叉,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2.2带电施工安全管控
第一,施工操作指标。
带电施工过程中,主要对具体施工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在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应用绝缘工具,而且还要穿绝缘衣服,避免同时接触接地体、带电体,做好各项保护工作。
第二,其他相关注意事项。
电力配网工程带电施工过程中,与停电施工类似,有较大的安全危险性,尤其是高压电线架设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低压线路施工过程中,应当保持与高压线路之间的距离,防止因误碰高压线而导致伤亡事故发生。电器设备更换过程中,应当做好旁路施工连接工作,防止短路、断路现象的出现,当电器换好以后方可接回。
第三,加强环境管理,做好安全施工工作。
首先,防外力破坏。电力配电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对配电网塔杆合理布设,一般其拟建位置应当远离公路,以免交通施工时对电力配电网施工质量、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无法满足条件要求,则需对塔杆基础部分进行有效的处理,并且增添适量的警示标志或者涂抹反光漆,以此来警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警示,引起他们的注意,注意行车安全。其次,做好防雷击保护。对于电力配电网工程而言,如果架空线路地处旷野区域,则建议采取支柱模式的绝缘子抑、或者采取陶瓷横担,通过合理布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做好地线铺设工作,来确保安全性;对于处于城区的电力配电网架空线路而言,尤其是那些城区树木相对茂盛的街区,应当对给供电安全造成影响的树木、枝丫等修剪,适当提高电线杆,使配电网导线能够高于树冠;在此过程中,还要做好防雷设备施工安装工作,以免雷击或者意外触电。最后,确保电气设备的质量,以免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于电力配电网工程而言,具体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工业园区,则需对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和保管,因工业园区污染非常的严重,而且对设备侵蚀非常剧烈,所以建议使用绝缘导线、做好导线防锈蚀处理;实践中可以看到,如果瓷瓶已经损坏,则一律不能应用在电力配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而且还要选取防污染性能良好的绝缘子,以此来有效提升整个系统的防污染能力。
篇10
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project management;quantities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046-02
0 引言
长期以来,在电力系统配电网建设项目中,由于建设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等特点,给工程的成本和投资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工程量的合理控制,是降低工程成本、投资和减少工程结算时互相扯皮现象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本文作者针对配电网建设项目的特点,对配电网建设中的工程量管理思想和方式进行了分析。
1 配电网建设项目工程量管理主体思想
1.1 进行全过程的工程量管理 针对配电网建设项目中的工程量管理而言,主要是在三个关键阶段(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结算)分析并比较工程量,将其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同时,要把建设项目的进展程度和在其过程的偏差纠正等同起来以确保顺利完成项目管理投资目标,争取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能够优化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投资效益。然而,鉴于项目建设具有相对长的周期,外部的各种因素会对项目产生影响,导致在初始阶段,工程建设确定科学的工程量具有一定的难度,对项目的了解也会伴随项目的不断进行而更加全面,使得工程量的确定越来越合理。若要对工程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还需要注意下几点:
首先,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周期较长、规模较大,需要复杂的技术,同时会消耗较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也应将项目投入使用后的某些因素,例如经济效益等纳入考虑范围,倘若决策失误,势必导致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能科学、合理的确定工程量,我们必须按照建设程序,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多次的计量。其次,由于我国众多建设工程大都不太重视工程建设前期阶段,而仅看到了工程建设的后期阶段,乃至决算阶段的重要性,所以,工程量变更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程量管理的难度。再次,工程量的控制和管理要贯穿在工程建设的整个阶段,而控制的重点则是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易言之,控制重点应转移到设计阶段。
1.2 利用工程量文件进行科学管理 在我国,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广泛地应用,这就为在配电网建设项目中的工程量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便于管控工程量,在配电网建设项目中,设计并探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和编制规范,将参与各方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和项目名称等进行统一,使用通用的格式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在此把参与方采用统一规范编制,管理工程量管理的依据称之工程量文件,以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的工程量清单文件相区别。本文中的工程量文件,主要保留了分部分项工程量列表,此为工程量管理与控制的关键部分,而相对的缩减了同费用有关的措施项目、税金以及规费等等。配电线路工程量文件的内容在设计阶段主要涵盖:配电线路工程量汇总表、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表、场地征用和赔偿工程量列表、工程概况、填表须知、封面以及编制说明;而在竣工结算阶段,基于设计阶段的工程量文件的内容,可添加主要材料供应表、设备供应表以及工程量对比分析表,便于对最终的工程量进行分析与确认,完成结算工作。
1.3 组建高素质的工程量管理人员队伍 在配电网建设项目中,工程量文件中的工程量不仅是管理和控制工程量的基础依据,而且也是对工程量变更进行处理以及工程结算的关键依据,所以,对它的计算要求程度很高。倘若在工程量管理中产生计算失误,势必引起诸多问题。所以,工程量文件的编制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整体上而言,当前各类技经人员的素质同社会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于以上说明,工程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不仅要时刻更新自己已有的本工作知识,更要扩大知识面,对相关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有初步地了解,一旦专业知识不甚清楚,对编制工程量的工程模糊,必将影响工程量管理的有效进行。因此,技经人员应是一名通才,即本专业的专家和工程方面的行家。
篇11
前言
如今我国的电力技术发展迅速并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而如今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故障进而给用户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尤其是低压配电网在现阶段出现故障的频率非常高,因为这种配电网主要存在于用户供电的最后一公里,如果其发生故障将会对用户的用电直接造成影响,而为了能够解决这种弊端需要利用新型低压配电网的运检模式进而加强对传统低压配电网故障的维修。
一、新型低压配电网运检模式的措施研究
当前我国的技术水平已经非常的成熟其中智能保护器的出现为低压配电网的运检模式进行改善提供了可能,其能够有效的对配电网中的故障进行监控。
1.加强管控并提高检修技术
如今在我国的低压配电网系统中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配电网出现故障,而这时就需要加强对新型低压配电网的管控同时对其中的故障进行维护,所以对检修和维护的技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型配电网的运检模式中需要成立一个专业的管控小组专门对低压配电网的阶段进行管理和控制,这个管控小组首先就需要对新型配电网中的智能保护器工作进行统一的策划、布置、分析监督以及考核进而加强对整个低压配电网系统的监控而这也会对其中的问题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检修措施;而这就需要对新型配电网的相关人员的素质和维修技能进行提高,这个工作不同于其他的工程项目维修的过程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对人员的培训工作需要分批分层的开展确保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此外需要对工作中的施工人员、运行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三个方面加强培训。
2.加强新型配电网的精细化管理
对于现在的低压配电W管理部门来说其中的管理制度比较松散进而很难做到对新型配电网系统的精益化管理,所以现阶段想要加强对低压配电网运检模式的改善同时提高配电网故障的维修效率与质量对整个配电网的管理制度必须要加强,而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管理部门中的考核机制,这是任何一个部门都应该具有的机制其不仅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检查,所以如今的新型低压配电网管理系统之中需要这种考核机制加强对管理现场的稽查和考核力度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另外就是排查机制的完善而这也是当前亟需改善的一个方面,对于智能保护器的新型低压配电网来说需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而形成网格化与专业化结合排查机制,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对配电网系统中的故障进行监控和维护,另外也可以通过编制排查手册规定在监控的过程中需要排查的内容从而实现新型配电网的精益化管理。
3.加强对漏电源头的控制
如今低压配电网系统中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就是电力源头发生漏电的现象进而造成配电网的故障,所以加强对漏电源头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其可以通过政府办颁布相关的文件使各个地方政府和乡镇能够加强配电网的保护,其次就是加强技术上的支持通过对用户的排查找出其中的漏电源头进而能够在源头上加强电力的控制与管理从而保证低压配电网的稳定运行,而且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就是在维修的期间对这些用户不进行漏电治理也不进行末级保护而这就有效的缩小了停电的范围,这样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对配电系统的损坏。
4.提高电力维修服务的质量
如今在应用新型低压配电网想要改善运检模式需要在服务的质量方面加强管理,需要在进行检修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电力问题就及时的进行抢修,在减小用户损失的同时能够对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及时的排查,而且需要彻底的解决用户中频繁跳闸的问题而对其中所查到的漏电之处需要进行全力的抢修并进行整改,在进行整改之后相关的部门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有故障的用户进行跟踪处理,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维修的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对新型低压配电网的故障进行更好的治理。
二、新型低压配电网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基于智能保护器的低压配电网在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这种系统的运检模式实现了设备、信息和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1.实现台账管理的电子化
这种运检模式的出现在低压配电网系统中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传统的台账管理模式过于陈旧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发展速度,如今在台账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很多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而这种模式实现了企业中实行集成的数据管理,这样就能够让企业在进行台帐报表制作的过程中只需要根据智能系统的任务就能够自动生成而且其在台账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设备在应用的过程中如果超过了使用的期限那么系统就会自动提醒进行更新。
2.设备的故障监控更加的及时
传统的低压配电网系统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容易发生故障进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故障发生之后的处理也不是很及时而这也为配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具有智能保护器的低压配电网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对设备进行监控同时也避免了传统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排查检修的情况,这种方式能够对设备问题和缺陷的监控更加及时的进而能够尽早的对故障发生的设备进行检修,这对农村用电的安全风险大大的降低。另外这种智能保护器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巡视状况进行监控,如果工作人员在故障排查的过程中进行了人工试跳,系统就会判断为已经巡视,从而对工作人员也加强了管理。
3.对故障进行自动化的检修
低压配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时农村居民和用户安全用电的保障而如果其发生故障将会对居民的用电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低压配电网系统在经过检查发现故障之后及时的进行检修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而这种系统的运检模式是设备、信息与人一体化的控制进而能够使配电网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同时其将生产信息系统、营销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的业务数据统一管理,在系统中发生故障之后不需要用户拨打客服电话进行提醒就能够到故障发生的地点进行抢修的工作,这样也能够充分的保证用户的安全用电而新型的低压配电网也能够稳定运行。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保障是对我国社会发展和各方面建设与发展的基础而低压配电网系统直接关系着农村居民用户的安全用电,所以在配电网的监控和维修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基于智能保护器的新型配电网运检模式很好的解决了其中的弊端;文中对这种新型配电网维修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介绍,充分的展示了新型运检模式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周安仁.基于智能保护器的新型低压配电网运检模式探索与实践[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6.(6)139-140
[2]张文文.农村配电网的运行模式分析[J]2016.(6)54-55
[3]叶剑斌.农村电网营销配电调度管理模式的优化分析[J]2015.(4)115-116
篇12
10KV配电网施工质量不仅仅是每一个电力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它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关注切身安全问题迫切的心情。因为10KV配电网是直接面向广大用户的,必须坚持安全、经济、便捷、绿色是它的根本要求,对于10kV配电网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严格控制,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面对这种情况,各供电局均开展了深入研究,通过不断的摸索,改进,建立新的制度,不断规范管理和施工行为,确保10KV配电网向着一个安全的方向发展。
2、10KV配电网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2.1设计质量差制约了工程建设质量
目前由于电力行业发展迅猛,不少能力低,甚至不具备设计资质的设计公司纷纷进入电力市场中,特别在利润相对较低的配网工程中,为追求更大利润,各设计公司往往超能力揽着多个标段的工作,设计人员不足,经验不足,设计时间不足,造成设计勘查不细、设计深度不足,在工程实施阶段工程中遇到变更情况多,如此设计出的工程先天质量就不行,后期维护缺陷多,不利于安全管理,还有就是造成物资跟不上施工,一些业主为了赶进度勉强用原有物资,对安全运行更是一种潜在隐患。
2.2设备质量低劣,影响正常的使用
配电网工程,由于采购上的不规范,造成采购回来的设备出现质量问题,这也是影响配电网工程质量的关键原因之一。机械设备的优劣,不仅影响施工时间,更是影响工程的质量。低劣的机械设备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更会给工程项目留下隐患,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可怕的,轻则影响施工进程,增加费用,重则可能影响此工程的安全性,留下隐患,甚至引发重大事故。
2.3施工方案质量差,对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控制
施工方案直接影响着施工过程质量,一个完善的施工方案,可以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施工过程的质量。施工方案不仅仅包括如何安排不同的人员在不同的项目上,也包括对成本的估计,成本的分析,成本的具体运用等,通过对各个项目的成本分析,从而可以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在预订的成本内运转,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也可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向着一个稳定、安全的方向发展。如果施工方案不严密,这样使得后期的施工过程难以运转,使得施工过程的质量难以保证。施工方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综合考虑,以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使得施工过程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2.4工程参建人员素质低,不按规定施工,盲目施工
由于各配网业主项目部和承建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单位特别是县公司工程管理人员对基建管理工程要求要求理解不到位,同时缺乏有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造成工程管理不规范,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完善,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存在死角,部分施工项目存在安全隐患,给配网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及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2.5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例如气候因素、地形条件等,都会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产生影响。由于地形条件的复杂多变,使得每一处的工程都有不同的方案,但是对于地形条件复杂的地方,它的难度增加,要求工作人员要有更高的技术去掌控施工的各个环节,万一原先制定好的方案与当地气候条件不相符就使得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难以保证。如风雪暴雨,大大阻碍了施工的进展程度,同时会降低工程质量。面对变幻莫测的天气情况,工作者要制定临时的工作方案,使得每一个工作员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力完成每一个工作项目,并且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减少环境对施工过程质量的影响。面对复杂的地形条件,电力工作者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案,促进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10KV配电网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3.1加强设计的审查把关
这几年10KV配电网建设暴露出设计深度不足,设计质量有待提高的突出问题,导致实施过程设计变更较多,工程进度、工程造价控制难度较大。必须在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工程中做实前期工作,同时强化内部预审机制,至少设置从省公司级到市级两个层面的审查,还必须委托开展第三方审查,通过了再批复。通过多层会审、交叉审查等举措促进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质量的提高,从源头消除设计缺陷。
3.2完善施工过程管理的制度,强化对施工单位的管控
在10KV配电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配电网的质量,因此要创建和完善配电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行为的规范,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在进行配电网施工时,要提前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计划,完善各项施工手续,监理工程师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监督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施工组织步骤,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当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更容易、更快速的找到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大大提高配电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农网建设中外包工程施工单位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宣贯,对施工单位的安全准入资质和人员资质严格把控,不符合条件的单位、人员和物资坚决不给入网施工;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审核和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在方案准确的基础上,加大安全技术、物资器具、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保证方案措施到位有效。而各县级供电企业要认真收集、记录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情况,作为今后施工单位参加施工招投标的重要依据。
3.3加强监理的管理,充分成分发挥监理的作用
提高10kV配电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就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全过程控制,其中监理对现场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监理人员以自己特有的技术优势,在施工现场监理工作过程中,通过旁站、巡视及平行检验等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施工现场的误差和错误进行纠正和制止,来保证工程质量的可控、在控。
在工程WHS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上,由于监理单位不是唯一的,想要保证相同的工程质量,建设方必须明确WHS是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标准,如南方电网公司在2011年一月颁布了《基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WHS)》,统一了质量控制点的标准,明确了详细的实施方法,实施两年来,反观工程质量控制效果较好。
3.4将风险管理体系引入工程建设中,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针对配网工程安全管理这个薄弱环节,在可预见的停电频繁,现场作业风险增大,安全风险控制点增多的情况下,必须确保施工质量,保证人身、设备安全,必须严格执行“管工程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基建工程领域的应用,加强对工程现场的监督体系的建设,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注重安全风险的防范,形成安全风险转移或安全减责的多重防护体系。
3.5提高工程参建人员的业务素质
建设单位把加强工程规范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做为强化10kV配电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要着重组织各10kV配电网参建人员特别是工程管理人员集中学习工程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业务流程,不断提升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以“全员学习、集中培训”的原则,强化工程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宣贯工作,只有人员的水平提高了,才能建设质量优良的10kV配电网。
3.6制定工程现场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工程安全质量的考核措施
建立规范有效的现场监督检查机制。每一建设工程项目都应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下属单位、项目的负责人签定责任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状。每一项建设工程开工前,均应有针对性地制定该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方案,并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在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施工。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引入KPI(关键绩效指标法)每月对配网业主项目部或者个施工单位基建KPI 9大指标完成情况总体分析、红黄灯警示、排序并挂网通报,并视指标完成情况采取约谈制、考核制、招标准入制,强化指标考核。还可以采用组织开展电网建设劳动竞赛的方式,围绕管理和指标两大类别,通过月度检查评分并排序,年度总积分确定优胜配网业主项目部和施工单位,真正将竞赛与项目建设管理过程客观、针对性地结合起来,实现“以管理水平高低对话、用指标完成好坏说话”,促进基建配网的规范管理及水平提升。
3.7规范物资设备采购的制度流程,严把物资设备质量关
篇13
伴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电力用户对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工作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网承担着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电能的责任。强化配电网建设,既能够提高电网企业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又能够增加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
一、配电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供电的小型物资仓库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
地市供电企业、各县供电企业、农村供电营业所的配电物资仓库数量繁多。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这些小型物资仓库中的工作受到影响。例如物资申请、收货、发货、废旧物资的再利用等工作的管理不完善,造成管理落后,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
2.库存管理水平低
配电物资管理中存在只重视工程建设,却忽视库存管理,造成物资积压和浪费。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给配电网的物资集约化管理带来困难。
3.供货周期长
配电网的物资采购过程大致要经历项目部门物资计划编报、企业计划审查、公开招标、评比、定标、订立合同和履行合同。整个过程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大约要3到4个月。一些电力企业所需要更长的时间。物资采购所需时间长,直接影响了物资供应效率的提高,降低安全系数,最后影响提高物资集约化管理的质量。周期过长,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影响配电网的建设。
4.历史数据缺乏
部分供电营业所仓库物资管理不善,存在台账和实际存放材料不符,没有做到按时核实,材料进出库手续不规范,物资处理流程不统一。例如物资的申请、收发以及废旧物资处理等工作不完善。
二、配电网的集约化管理措施分析
1.强化预测,提高仓储管理水平
要做好对仓储的管理,就要利用历史数据进行预测,科学合理地对仓储定额进行管理,才能够降低营销成本。企业要分析储备需求,建立动态库存数据分析系统,及时掌握库存变化。要制定每月需求计划,而且还要做到符合电力企业生产规律,确保用电高峰期的物资需求,尤其是在夏季和冬季的用电高峰期,设置各种物资的上限和下限,减少物资库存,及时满足需求。在日常生活中,要全面考虑库存数量,满足生产需要。根据配电网的生产和基建进度,掌握供电企业的物资库存,建立区域配送中心,合理安排物资的配送。要核实配送中心的库存,考虑物资配送的周期,来确定招标采购的种类和数量。
2.调整策略,完善采购方式
综合考虑采购价格和配送方式,实行配电网物资管理的框架合同招标方式,以达到降低总成本的目的。成立虚拟配电网物资超市,收集配电物资供应商的信息。转变分散采购的标准,建立采购标准化机制,使设备标准化和采购规模化。采取统一订货、采购、配送的方式,依据运费最小原则,按照市场需求配送,做到统一管理和协调控制。在审核物资计划后,要制定物资采购计划,一般采用物资订单采购方式,采用这种采购方式不仅能够节约成本、保证物资的质量,而且可以采用这种采购方式可以大大节省物资采购的时间,可以防范物资价格变动带来的成本增加,这就节省了电力企业的成本,电力企业大多采用统一物资管理体系,推进订单采购方式方式,确保了工程建设和物资供应,提高了物资管理水平。
3.强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库存动态管理
做好配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要对仓库实行联网管理,掌握物资的库存。通过建立一体化平台数据库,实现各个仓库纵向贯通,加强物资的管控。统一调配仓库物资,做好各个环节的监督,实施严格管理,任何物资都要做记录。监控库存信息,以实现库存的动态管理,保证物资能够满足紧急情况的使用。拓展物资信息化系统,探析物资集约化管理的需求,建立一体化物资管理信息平台,促进配电网物资信息全面覆盖,做到实时监控,信息体系高效的运作。采用信息技术,强化对物资的调控和预控。做好对大宗物资的车辆定位,实现物流跟踪,以便优化配送路线,提高效率。还要做到了解配送中心库存,掌控物资和物流信息,保证货物安全。
4.推进标准化建设水平
实施物资集约化管理,建立统一的物资管理体系是基础。配电网物资管理中,要对各供电所的基础物资进行编码,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基础物资的编码一般指材料、货位、仓库的编码。建设标准化的配电网物资管理系统,完善基础台账,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实行统一平台,统一维护。明确组织体系的职能,完善机构设置,明确工作标准,强化基础管理。要对配电网物资,做到规范化管理。梳理物资仓库运作过程,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强化物资集约化管理。
5.物资采购的成本控制
要依照相关规定对物资采购的资金进行控制,严格遵循企业统一的管理,加强对物资管理环节的资金的控制。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要对物资进行统一的管理,做到尽量少占用资金,减少物资成本。这样可以节省企业的资金,而且还可以把资金利用电力企业生产的其他环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配电网物资管理包含零星物资以及抢修材料管理等,加之配电网络变动较多,计划性不强,导致管理落后。因此实施配电网物资的集约化管理刻不容缓。实行配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可以降低管理风险;监控物流运作流程,及时指导,提高运作效率;合理安排配电网物资储备,提高资金的融通能力;物资做到统一配送,可以强化协调,增强合作和应急反应能力。另外对确保电网建设和供电的安全运作,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配电网的物资集约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个下属公司配合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各个下属公司由于受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条件的限制,使得配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困难重重。这就要求配电企业不断创新和探索特色的物资集约化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不断改进物资采购方式,强化物流成本控制,真正做到配电网物资的集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钟欣,周亚征.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1,02(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