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艺术活动的含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的大型活动与仪式,如宴会、舞会、纪念会、庆祝会、会、单位的开业仪式等等,只有采用礼仪活动邀请函邀请佳宾,才会被人视之为与其档次相称。
二、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基本内容
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基本内容包括礼仪活动的背景、目的和名称;主办单位和组织机构;礼仪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参加对象;礼仪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联络方式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三、礼仪活动邀请函的特点
洛阳礼仪活动邀请函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礼貌性强。邀请事务使用邀请函表示礼貌。礼貌性是礼仪活动邀请函的最显著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感情诚挚。
语言简洁明了。
篇2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艺术”与“美术”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在东西方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概念和使用它们。
篇3
参考答案: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3分)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并且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艺术即起源于此。(4分)德国美学家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3分)
2.简述艺术构思的含义。
参考答案: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的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6分)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4分)
3.简述艺术批评的基本类型。
参考答案:在艺术批评出现过多种批评形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社会历史批评;(3分)
(2)心理学批评;(3分)
(3)文本批评;(2分)
(4)接受批评。(2分)
(二)
1.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答案:(1)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相当紧密。(4分)
(2)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另一方面,艺术以审美的方式对道德观念进行思考并加以表现,从而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6分)
2.简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艺术体验。
答案: (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4分)
(2)艺术体验通常包含三部分: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创作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6分)
3.简述摄影艺术的含义和分类。
答案: (1)摄影艺术是采用摄影技术和手法获取静态图像来反映客体世界,进而表现主体审美情感的艺术。(4分)构图、光线和色调是其主要造型手段。(2分)
(2)摄影艺术包括肖像摄影、建筑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等。(4分)
(三)
1.简述艺术接受活动中的社会历史批评。
答案:(1)社会历史批评立足于“客体世界”来评价艺术,强调艺术作品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这个社会历史环境的印记。(4分)
(2)艺术作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它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深刻反映程度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4分)
(3)如19世纪法国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2分)
2.简述艺术风格。
答案: (1)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的形式、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4分)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2分)
(2)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4分)
3.简述园林艺术的含义和分类。
答案: (1)园林艺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将山水、花木、建筑等要素组合成为统一的景观。(3分)
篇4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艺术"与"美术"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在东西方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概念和使用它们。
篇5
学习民间美术时需要设计者亲自动手学习,手绘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方式,最为直接和灵活。它不仅属于传统的艺术,也属于现代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手与心相连,手绘最直接来源于心灵,最能够表达心中所想。尤其是在设计师创作的最初阶段,手绘不仅可以表达信息,便于修改,更能随时随地收集素材,手绘中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更大限度的适用于艺术设计。现代社会,虽然有很多新型工具在设计中经常用到,但是依然无法取代手绘,手绘作品中的一笔一划更直接的反映艺术家的情感,而且优秀的设计师往往也是手绘表现高手。例如世界著名设计师理查•德迈耶、安藤忠雄、弗兰克•盖里、贝聿铭等。艺术设计者在学习民间美术时应当多进行手绘,加强练习,提高手绘的能力,养成手绘习惯,提升设计者对艺术作品整体的掌控能力。与此同时,在手绘练习的过程中也可以让设计者对民间美术的美感和认识不断加深。通过训练,提高观察力、造型能力以及线条表现力,掌握透视规律,提升艺术素养。在学习手绘技能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手绘设计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从传统的美术创作手法中体会民间美术的内涵,使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6
一、确认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问的关系
在以往较长的历史中,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各自沿袭自己的轨道发展而不交融。但在艺术批评领域,并未有人认同艺术批评是独立的学科。相反,艺术教育因其与它的相互联系而变得至关重要。
艺术往往被界定为一种意在创造出具有愉悦性形式的东西。“这些形式可以满足我们的美感。而美感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则要求我们具有相应的鉴赏力,即一种对存在于诸形式关系中的整一性或和谐的感知能力”。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和谐的、令人愉悦的、思想上无拘无束、无偏见的探索,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和自我实现”。
艺术教育的内涵是指,建立在以多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框架内进行的活动。其目标包括五个方面:美感知能与表现教育:创造力教育:审美文化教育:社会与生活教育:人格成长教育。这五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体现了艺术学科的知识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教育的结合,其核心内容是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艺术批评应为实现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的长远目标发挥作用。艺术批评有助于实现重要的艺术教育目标。学会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努力使学生在审美经验中感到更自如,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此外,通过广泛接触艺术批评,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这不仅在评估他人艺术作品时特别有帮助,同时也可以衡量自己在艺术方面的进步标准”。
在我们生活的文化里,对视觉艺术的欣赏并非社会化的一个有机部分,教育教学环境的力量可能甚至对它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美学家哈洛德奥斯本(Harold Osborne)曾说过,虽然艺术欣赏并不要求特殊的天赋,但与欣赏相关的态度和技巧却有悖于有组织的社会中实际生活的主流。它们(指艺术欣赏的态度和技能)的发展可能由于早年的教育影响、家庭状况或某种高度重视功利的生活方式而受阻减缓。奥斯本认为,如果这些态度和技巧没有在年轻时学到,那么要在成年之后获得的可能就困难了。学生处在培养理解力和鉴赏力的最佳年龄。如果教育者放弃这种教育责任,那么视觉艺术要在学生们以后的成年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就不大可能。因此,艺术批评融于艺术教学的实践,应是一个充满活力、持续不断的过程。
二、明晰艺术教育中艺术批评所起的作用
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的核心理解应该是,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和艺术创作实践等学科在教学中的融合。那么,从艺术批评这一学科获得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将会在课堂得到应用,以求增加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艺术教育需要结合理解、鉴赏等艺术批评的目的去考虑教学方式方法。同时,要教给学生理解和欣赏多种艺术形式(绘画、设计等)而并不是局限于某些单个艺术。要实现这些目标,不仅要学习传统艺术,而且应学习当代艺术,还要学习审美和实用美术、民间美术等。教育者须把艺术批评的方法转变为教学实践,才能归纳总结,理顺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艺术的教学活动。
艺术批评作为一种学科也给教育者提供了可用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欣赏艺术的一套内容。学科“内容”一般被确认为知识种类,例如概念知识和基本原理。艺术教育中所包含的理论探讨也会用来对不同批评形式作出描述、阐释、评价等等。批评不单单是作为一种评论形式,而是一种探索方式。探索意味着艺术作品给观众提出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思考。因此,设计“批评教学”就成为了教师的一项任务。也只有规划设计好这种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更具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的能力。这种设计必须包含教会学生一些基本概念、技巧、态度和习惯,必须给予他们获得知识背景知识的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研究室主任藤守尧先生认为,一切“理论必须解答实践中的问题,脱离考察艺术本体和直面问题的态度,就会成为逻辑推理中的文字游戏,视觉艺术必须诉诸视觉效应,不能把握整体构成和视觉心理反应的关系,所谓设计、审美、评价、鉴赏就没有起码的依据”。由此,艺术批评的终极目标显而易见。法国画家马塞尔杜尚说:“艺术是连续的。视觉是间歇的”。意思是说,艺术想象的机会随时都有,不过我们很少利用这种机会而已。在艺术教学中,每件艺术品都是一种潜在的刺激物。艺术是一种想象,与生俱来,还可培养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终生受益。就创造和欣赏而言,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这种意识,使我们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多种文化的世界,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
艺术批评也是对艺术作品质量和意义的评价,单凭学生的社会化难以充分有效的使其获得明确的认知。所以,只有通过艺术教育,通过对个人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使年轻一代学会欣赏那些创造艺术,感受并认识艺术的特殊方法,从而丰富生活,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立足于把艺术批评融于教学实践
现行艺术教育中,立足于现实生活和艺术实践,立足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从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融合的角度出发,重点放在艺术课堂中的艺术批评教学研究上。从理论到实践,探求内在含义,伸延教学效应,将十分有益。
吉伊根(美George Geahlgan)认为。“批评探索可以被认为是判定艺术作品含义和价值的尝试或努力,这也是艺术批评的一个主要目的。因此,批评探索可以界定为对艺术作品含义和价值的探索”。在教育课堂中,教师应该设计采取多种探索方式,如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不同反响活动、概念和技巧教学以及学生进行研究的活动。探索不可避免会对艺术作品的美学和道德价值、对艺术家的观念、对作品创作和欣赏的背景等提出问题,这符合教育的特性。
(一)学生对作品的反应活动
艺术作品具有潜在的疑问,因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是立体的、多方面的。在课堂上有三种方法能够促进批评探索:第一,可以让学生交换对某件艺术作品不同的观察和意见。这样,教师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检查他们对作品反应正确性的机会,并从他 人的经验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第二,可以让学生比较、对比相关的艺术作品,避免对艺术作品看法的局限。第三,可以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那些挑战他们自己观点和价值观念的作品。以上三种方法都能帮助促进批评思考,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引领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并与学生一起确认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
(二)教学概念和技能教学
艺术欣赏与评价在艺术教育中还需要其他的活动。首先教师需要有计划地获得相关的美学概念和必要的艺术技能。美学概念的知识扩大可以改善人们的反应。提供观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增加感受。概念和技能的教学活动要求老师扮演一位权威的角色,这是一种要求。
(三)学生的研究活动
了解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等,以提高探索艺术作品含义的能力。教师除了通过讲授或布置课后读物提供这类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去获得这种知识。在学生的研究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充当导师和指导,帮助学生计划研究课题,帮助他们进行图书资料查询。
四、设计艺术批评课程
设计,是指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批评探索,了解和掌握全部相关的教学活动,并协调地组织好这些活动,对艺术教育工作者至关重要。艺术批评教学也是为了产生学习结果。这牵涉到课程设计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得到持续发展的能力。欣赏能力的获得不能停留在告诉学生作品的好坏,还需要学生去直接体验这种作品价值。这就要求在设计艺术批评课程中,考虑到学生应该有机会表达、共享、思考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个体反应,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理解艺术是一种发展现象,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为个人的观点创造了可能性。规划教学需要容纳学生的差异性,能够容纳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批评思维的习惯,鼓励学生思考其他评价,并引导其在事实证据和逻辑一致性的基础上的评判。
篇7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人才,甚或成为一个艺术家,这是任何一位教育者、学习者最为关心的议题。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例子,有人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研讨过多部理论书籍,对艺术的理解可谓深邃透僻,创作技巧也很过硬。但是他们并不能成为艺术家,这里所讨论的技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可用理论表述的有关创作的法则。二是实施这些法则的熟练程度、创造性程度。如果说前一种含义中的技巧可传授,那么后一种含义中的技巧是不可传授的,必须依靠学习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摸索规律才能有所提升。这就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议题,就是还有更多的因素影响着一个合格美术人才的成长,审美品格便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艺术人才审美品格中首要的能力,它是众多能力的基础。这种感知力主要指对事物外部形象感受、把握的能力。艺术创作者只有对生活具有了敏锐的、细致的、真实的感知,才能将这种感知真切地传达给欣赏者。
在艺术创作中,审美感知力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艺术家的感知活动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审美感知力受到创作者早期经验的影响。艺术创作者的早期经验对其感知力的培养特别重要,它影响着艺术家的审美注意。创作者对现实生活某一方面感兴趣,除现实原因外,最为原始的需要还是源于他的早期生活经验。第二,审美感知力具有浓厚的情感倾向。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的感知觉都会打上个自的情感色彩。带有鲜明的感彩的审美感知,转化为情感表象在创造者的脑海中浮现并贮存起来,不断积淀,成为日后艺术创作的素材。为此,在感知的筛选过程中,情感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三,审美感知具有审美的独特性。这是审美感知力最具普遍性的品格。这种独特性是审美感知系统中较为突出的表现,可以看出创作者与众不同的个性、修养和才情。
二、审美情感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分析,情感是一种心理趋动力,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审美情感是由审美感知激发出来的,与其关系紧密,但并不停留于此,还要不断地由情感向理性过渡。如何来理解审美情感的内容,首要理解的问题是艺术创作者所具备与常人不相同的审美情感素质。这种审美情感的强烈性,在艺术家身上反映得普遍而经常,有时甚至会达到一种偏激的地步。其次,审美情感的真诚性。真诚是情感的优秀品质之一,一件艺术品有几分真诚,就有几分真实,就少几分虚伪的情感。
以上所谈及的是艺术创造者在一般性情感中,超出常人的较为突出、卓越的审美情感素质,下面将要讨论的是审美情感较为突出的两种特性:第一,距离感。审美情感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一方面要从现实生活中跳出来,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审美情感的距离感这一特征:艺术不等同于具体的现实生活,但又不能脱离生活,审美情感不等同于实用的功利性情感,但又不可完全脱离实用功利性情感。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与概括。审美情感的第二特点为它所具备的趣味性。审美情感的趣味性是将人的众多情感经过审美融铸、锻造,最后升华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从而令人感到愉快而又无穷回味。
三、审美想象力
想象是艺术创造者心目中最为崇高的行为,艺术创造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想象为思维方式的创造性工作。想象与大脑的其他活动不同,心理学家们将其定义为“想象是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
审美想象直接影响到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对艺术创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借助从生活现象出发的想象,来展出艺术家审美理想,这是艺术再现生活本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审美想象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创造审美情境的最为重要的手段。艺术注重对美的创造,意在创造一种色彩明丽,情感蕴籍,意味深远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往往只依托于现实,但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只有依靠审美想象来完成。这样,艺术创造者还能将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加之自我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在审美想象的作用下,产生一种更为完善的美―艺术美。
篇8
陕北的民间剪纸艺术,是陕西地区最古老的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剪纸艺术的发展,它目前已经不仅仅用于装饰了,现在的剪纸艺术更多的是体现陕北的地域文化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剪纸顾名思义是指用剪刀剪出选择纸艺术活动的各种各样的图形。剪纸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当人们使用地毯、皮革、树叶、树皮、金箔,银箔,铜箔,切片材料等形象,与随后的剪纸艺术有同样的效果。在汉朝纸发明,只有剪纸的真正意义。
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要求图案一般具有对称性。无论见什么图案都要将纸折叠,剪裁出对称,连续、重复等多种不同视觉效果靠的是不同的对折方式。在中国传统的对偶思维是通过太极阴阳互补来表达自然生命的基本构成模式。正如我们常见的婚礼上经常用到的“帧白郑就是对折后剪裁出来的,寓意成双成对,好事成双。这些成为了陕西民间剪纸特有的造型特征。
造型方法的多样性也是它的一个主要特征。一般来说,建模方法可分为相同的内容类型,复合类型、媒介造型,造型的谐音字,等。1)复合模型。这种建模方法是陕西北部的一大特色艺术,各种工件在陕西出土的“复杂”,这种设计是根据原文的“相互渗透”的原则设计,通过使用幻想,并形成相互重叠,相互因借,合并一个新的形象。有鲜花和植物化合物,性格和草药化合物。复合字符和血管。花草和复合容器等。2)多态性。在陕北民间剪纸有很多工作使用多态性的建模方法,结合指的是对象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和时间在一个图片在图片显示对象的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目的和更多的造型方式的时刻,这是陕西传统剪纸造型独特的艺术语言。3)类型的媒介。陕西传统剪纸中几乎所有的人物或动物模型的外轮廓是可见的形式。4)谐音字的造型。谐音来表达更渴望一个更好的生活。安塞剪纸大师胡凤莲的剪纸作品“的狗比尾巴的狮子鱼”推导出使用龙凤文化古老的造型形象,通过谐音翻译为“吉(鸡)备用(鱼)”。形状的剪纸艺术家草围场吉祥石榴鱼尾巴,意为“石榴生了古代的哲学家。高如兰的作品“锦上添花”,由金色的尾巴会带大莲花替代品,陕北人称为精益“金色莲花”,然后取其谐音,命名为“金(金)添加鲜花”。此外,“财富”、“五福临门”,“莲花生”、“莲花在鱼”也表达吉祥的含义丰富的谐波。
首先它寄托着陕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盼。龙、凤、麒麟是神灵的体现,是祥瑞之物,能给人们带来好运;鱼、兔、蛇等则代表男子、女子等;而虎和狮则是消灾免难的镇宅之物,能够保护自己的家庭一切平安。喜鹊的寓意则是吉祥如意,频频报喜。往往人们通过剪纸来表达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祈求一家安康、祈求风调雨顺、子孙连绵、丰衣足食、和乐安康、延年益寿,所以“福”、“寿”、“喜”自然而然成了民间剪纸经久不衰的主调思想。比如,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贴上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窗花,预示着来年的好光景;结婚时都会贴上成双能对的“帧白郑寓意喜事连连;这样能够更加渲染了节日气氛。充分体现了出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陕北人民喜欢热闹,打腰鼓、扭秧歌等都是他们的民间活动,而这些民俗活动场景便成了陕北人民剪纸的思路源泉,使人们能在剪纸中回味活动的热闹、快乐;同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做饭、织布、养蚕、耕地、推磨等也是陕北剪纸主要的人物题材,这些人物题材深刻的反映了陕北人民的生活状态,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非常使人感动。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有着浓浓的感情,他们借助剪纸这个媒介向他们现实中的生活状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的表现出来,也从而反映了质朴善良厚道的民俗民风,总之,这些民间剪纸艺术作品既是他们对生活的记录,也是他们对故乡的风土人情的赞美和宣扬。
通过这些,我们不难发现,陕北剪纸不仅仅只是一种艺术,它还汇集了陕北人民的美好寄托,传承着陕北的文化,有着浓厚的艺术气息,陕北剪纸艺术可以说是陕北文化的“活化石”,真切的体现了陕北人民的信仰以及热情、积极向上的思想追求。总而言之,陕北的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一个典范,它以其独特的题材、独特的文化内涵给了人们艺术的享受,同时也让人们通过剪纸艺术了解了陕北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它已经超越了剪纸的本身含义,体现出了很多的陕北文化,这对于追溯人类文明、研究陕北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篇9
第一章 影评的特征
一、与政治评论相比:突出审美判断
电影艺术:电影技术为手段,画面音响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与空间里,塑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 电影评论:从电影自身艺术属性出发,对作品艺术特色美学风格的总结,对作品艺术成就美学效果的判断与评价。
二、与姊妹艺术评论相比:重视画面语言分析
真正的影评是对银幕造型时空观念的认识,是对电影运动本性独特欣赏,是对电影色彩、音乐、剪辑的领会和完善。
评论画面方法
(一)可把画面作为独立的评论对象和角度
1、明确指出画面出现的位置
2、简约而精粹的文字描绘画面的景象
3、深入到为剖析画面内涵
4、评价该画面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可把画面作为评论影片的人物、主题、艺术特色的切入点
三、论述方式:评,是文的主体
叙评结合,评析结合的表达方式。
不能叙述过多(影评并非故事梗概、内容提要)
不能说明过多(影评并非说明书)
第二章 评的内涵
1、评是剖析:所谓剖析就是对画面的结构、色彩、音乐、摄影、人物性格刻画、主题思想展示、艺术种种表现手法等诸多因素做由浅及深的分析。
2、评是判断:也是对作品的思想、流派及艺术家做出中肯的评价,或者肯定或否定兼而有之。 整体的表达方式:判断+剖析+判断
每一段的表达方式:判断+剖析+判断
3、评是选择
4、评是创造:评论是一种独立的具有自我价值的创造性劳动,他要挖掘作品的内在价值。赋予作品未完成的艺术形象的新创造。
影评写作基本要求
一、先有所感悟,后发而为文
有所感是写作的动因,也是写作的首要条件。
1、感并不是观后感
2、感觉点要准
二、新颖的角度、独特的构思
1、文章要有立意和角度
立意:即文章的评论对象及其作者对该评论对象所持的见解和观点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
2、立意要新颖,构思要巧妙
3、角度要小,立意要单一集中
1)善于选取综合性角度进行评论。(人物形象、主题、艺术特色、艺术成就、创新突破)
2)从小处着眼,往深处挖掘
三、结构严谨,起落有致
(一)标题
1、单标题:文章只有一个标题
凝练、醒目、优美
2、复合标题:一正一副两个标题
副标题需明确指出文章的评论对象
正副标题要对应
(二)开头
倒论式结构:把文章的结论放在前面,然后从各个方面开始论述这个结论,又称演绎法。
特点: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一目了然
(三)正文
1、并列式结构:以一个中心内容贯穿始终,分作几个问题陈述,他们之间是平行并列的,既独立又紧密联系。
特点: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2、剥洋葱式:揭示一部影片的深刻内涵,剖析人物或情节,采取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分析,最后发掘出内核因素。
特点:层层深入,富有逻辑和论证力量
3、事件发展式结构:节的开头就是文章的开头,结尾就是文章的结尾,基本上是按照电影发展顺序进行结构,或沿着基本问题的线索顺序递进,体现着一种时序性或论证力量。
特点:有条不紊,脉络清晰
(四)结尾
紧扣立论点展开总结和升华。
影视评论角度
角度一 人物评论
一、评人物性格即评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人物性格的独特性鲜明性。
作为电影为了打动观众,应在外貌气质举止习惯作风等方面显示其独特鲜明性,为此,才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可亲可信。
(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由于所处社会关系复杂,性格的形成要接受多种多样的社会影响,每个人性格虽然独特鲜明,但绝不能单一纯粹,而是在不同环境中程度不同的显示出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
(三)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性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命运的变化和社会变化的变化,人的性格也往往呈现出相应的发展变化。 角度二 主题评论
主题是影片通过人物塑造和生活场景描绘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
一、主题意义的深刻性
1、事件2、人物3、台词4、环境空间造型与道具5、音乐、色彩
二、主题表现的多义性
一方面是指一部作品可能有一个中心主题,另外还有数个副主题,相互配合深化。另一方面指面对同一部影片,同一时代或不同时代的观众对其主题做出了不同阐释,使主题呈现出多种意义。
角度三 画面分析
(一)景别
全景
意义及效果:1、更好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人物性格的形成、变化、命运的转折都是环境造成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与影片戏剧电影美学风格相得益彰
特写
1、特写镜头的功能在于对某些事物的细部加以选择放大,这种镜头能将演员细微的表情和某一瞬间的心灵信息传达给观众,因而,他常被用来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心理情绪。
2、特写镜头有时也用来突出头像以外的其他部位,或景物的细部特征,已引起观众注意,或强调其特定含义。
3、大特写的取景范围更小,可以更突出更强烈的感受到人物神态细微的变化,从而引起观众更强烈的心灵震撼。
评空镜头作用
空镜头含义:至画面没有人只有景和物的镜头。
作用:
1、介绍整个故事或某个人物活动的环境。
2、常被用来表达某种情感和意味。
一切景语皆情语。导演在表达某种特定情感时,常常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3、空镜头还常被用来赋予某种象征意义。
他通过类比,揭示事物关系,借助镜头与画面组接,将不同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突显出来,使所表现的内容更为含蓄。
4、唤起观众的联想
可是观众通过看得见的画面想象某种看不见的情景。
分析取景角度及其审美作用
取景角度:指摄影机相对被摄对象的方位角度。
1、平摄:指摄影机处在与人眼相等的高度而进行的拍摄,接近于常人视线的感受的镜头,它可以使观众产生真实、平稳、庄重的感觉。
2、仰摄:指高于水平角度、摄影机由下向上由低向高朝上仰拍的镜头。
1) 可以使被摄的人或物显得崇高和威严,从而让观众产生崇敬或惧怕的心理反应。
2) 可造成人物的夸张变形,从而产生一种讽刺的效果。
3、俯摄:指低于水平角度、摄影机由上向下由高向低朝下俯拍的镜头。
1) 常用来描述环境特色,或表现大的场面,还会造成壮观宏伟的气势或优美抒情的情调。
2) 能使人或物的体积压缩以至于形状奇异,常用来表现遭受危险或威胁的情况,也能使人物显得软如无力,从而使观众产生一种压抑感或悲剧感。
4、顶摄:摄影机拍摄方向与地面垂直而得到的画面。
会造成奇特新颖美妙的意趣。
快慢镜头的功能
快镜头功能:1、省略细节,推进叙事进程2、通过人物的夸张起到浓厚的喜剧效果。
3、揭示人物心理活动。
慢镜头功能:1、通过动作速度的改变创造不同的意境,赋予动作以新含义。
2、揭示人物心理活动。3、可以点题,把编导者的主管思想情感突出表现出来。 色彩分析
色彩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它不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可以暗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某些情感上的细微变化。
视听语言分析思路
一、画面
景别运动镜头取景角度快慢镜头光色
篇10
我国的民间美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它的特有艺术色彩和结构文明于世界各国。民间美术源于人们的自然生活,比如在民间美术中的剪纸、春联、泥塑等艺术中都体现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祝福”的基本内涵。比如在春联的色彩选择上,通常使用红色,这就体现出人们的一种“富贵、吉祥、喜庆”的思想观念。中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都体现出了民间美术具有一定的审美性的特点。
(二)民间美术具有民俗性
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创造了56个民族,56个民族受着不同地域环境的影响,在穿衣服饰和信仰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正是56个民族的差异性为民间美术的发展创造了多面性和独特性。在我国传统的祈福、祭祀等活动中都体现除了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比如,人们用龙和凤等图案来装饰风筝,是为了驱走霉运迎接新生活,在这些人们常见的活动中,都体现出了民间美术的民俗性特点。
(三)民间美术具有实用性
传统的民间活动为民间美术的发展提灵感源泉,为此人们常说,民间美术源于人们的生活活动。民间美术就像一面镜子,把人们生活当中的美感呈现出来。民间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了浓郁的生活氛围,同时这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比如,在现代楼房装饰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把民间美术运用到其中,比如背景墙上的雕花等等,都体现出了民间美术具有实用性的艺术特征,很好地提高了人们对艺术的观赏性。
二、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启示
(一)在艺术设计中尝试多种色彩搭配
在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色彩搭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色彩搭配凸显民间美术的发展特点,在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人们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色彩搭配颇有讲究。为此,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民间美术对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现代的艺术设计师喜欢把红色和白色运用到服饰设计当中,因为红色代表热情高贵、白色代表纯洁高尚。民间美术在色彩方面彰显了我国传统的艺术特色,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在艺术设计中保留了民族特性
现代艺术特设计中保留民族特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民间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受地域差异的影响,它具有广泛性和世界性。民间美术被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当中,体现出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艺术设计中保留民族特性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从而使人们更加重视民间美术的发展形式,更进一步推动现代艺术设计向前发展。
(三)在艺术设计中体现人与自然相结合的原则
篇11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
骆小所先生从艺术的审美角度对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作动态地分析,用文学、美学、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语言、研究言语,探讨语言美的特质,创立了艺术语言学。
二、超脱于传统的 “艺术”含义
骆小所先生的《艺术语言学》认为,“艺术语言,也叫变异语言、破格语言或变异修辞,它是和规范的、符合语法结构形式的语言相对而言的。从词与词的组合搭配来看,它是对常式语言的超脱和违背。它的作用在于拉大辞面和辞里的距离,它表面上是悖理、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词与词的组合不合规范,但它深层却潜藏着更特殊的含义。它传递的不是表层理性信息,而是潜在的表情信息和美学信息,是艺术化的语言。”
(一)超常的组合搭配
艺术语言的“艺术”,首先表现在其对语言的各种单位的超常设置上,这些单位包括音节、语素、短语、句子、语段、篇章。常见的有词语的语音变异、词语的义位变异、词性类属变异、词语的组合搭配变异、词语的色彩变异等。这些变异主要体现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语言中,它主要表现为对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例如: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
这里的“晴”其实是“情”的谐音,这一语音变异形式的使用,起到了特定的表达效果。
2.在他心的深处,他似乎很怕变成张大哥第二――“科员”了一辈子,自己受了冤屈都一点也不敢豪横,正像住惯了笼子的鸟,遇到危险便闭目受死,连叫一声都不敢。(老舍《离婚》)
“科员”是个寻常名词,在这里却让它带上了宾语“一辈子”,临时用作动词,表示“做科员”的意思,突出了“科员”的平庸、卑微,形象地展示了作品中人物对自身命运强烈不满的内心活动。
3.我喜欢找一条漂亮的马路,然后在上面气定神闲地走,走过斑斑树荫的时候,我像是走过了自己心中明明灭灭的悲喜。(郭敬明《郭敬明成长日记》)
“走过”与“自己心中明明灭灭的悲喜”是反常搭配,可是,作者通过“走过斑斑树荫”自然引出“走过了自己心中明明灭灭的悲喜”,本来很抽象的“明明灭灭的悲喜”,由具体的、可感的“斑斑树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4.不论大家怎么想,孟祥英的婆婆总觉得孟祥英越来越不顺眼,打不得骂不得,一肚子气没发作,就想找牛差差老婆开个座谈会。(赵树理《孟祥英翻身》)
“座谈会” 本来是指商量了解问题的会议,但这里转用来指孟祥英的婆婆拿着孟祥英没法,就找别人说长道短。这样,用简炼的文字形象地刻划了一个尖酸刻薄、受封建礼教影响较深的妇女形象。“座谈会”的语体色彩发生了改变,使语言生动活泼,引人注目和思考,同时也增添了一层幽默诙谐的色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突出形象和情感
艺术语言的“艺术”更多的表现在其内容的美上。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中说:“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发话主体之所以能创造出反常的言语,源于其内心的情感冲动。当客观对象与发话主体的需要契合时,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会激起主体巨大的情感波澜,使之长上想象的翅膀,飞进对象之中,与自己当时占优势的情绪相一致的东西加以强化,然后再描述出来。此时,客体被人化,主体被物化,物我交融。如此复杂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广阔的意蕴空间常常使得语言媒介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艺术家们便调动一切语言表达手段,包括多种人文内容的因素在里面,诸如文化的、心理的、审美的等因素相互叠加和融合,使作品的表达不仅言能尽意,而且妙不可言、出神入化,于是,文学语言的变异即艺术语言的产生也就成为可能。诸如:
1.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艳丽如同甘露,/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忪的鬈发,/散乱的挨着她耳朵。/轻轻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林徽因《笑》)
诗的意境是静中有动,以优美的想象以及意境的空灵洒脱打动读者。在诗中,“笑”是本体,“甘露”、“水的映影”、“风的轻歌”、“花影”、“云的留痕”、“浪的柔波”是喻体。在这一连串的比喻中,“笑”从视觉顺次转入听觉,凭借视觉与听觉的通感,使“笑”不仅有了声响,而且具有了形状,从而给人以具体真切的实感。这是客观生活的“真”与主观情感的“诚”猝然遇合的结果。
2.偶尔站起来拉开窗帘,看楼下黑色的田野安静的呼吸,可以闻到田里植物凉爽的清香,……(郭敬明《郭敬明成长日记》)
“楼下黑色的田野安静的呼吸”和“闻到田里植物凉爽的清香”,能让读者感悟到作者通过比拟和通感修辞手段描绘出的一个秋天夜幕下静谧的田野的景象,表达极具艺术感染力。
3.我们常常抱怨生活中那些还不能真正算得上挫折的际遇,却不知在黯淡中点亮一颗充满希望的心。生活就是一面镜子,只要你的心是亮的,世界便定会春光明媚。在心灵的画布上涂抹阳光,终会绘出一个无怨无悔的人生!(《在心灵的画布上涂抹阳光》)
比喻、比拟修辞手段的综合运用,使表达生动、形象,富有哲理。
像这种客观物象经过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就是艺术语言中的意象。它是意中之“象”,是一种富有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这种具有意象的语言,辞面所描写的“象”,已不是客观之“象”,而是发话主体“在万象中,‘抛弃着、拣取着、拼凑着’,选择与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能揉合的”(艾青)塑造出来的,是客观之“象”的变形,它传递的已不是话语所要传递的真正信息、理性信息,它传递的是“意”,是话语的潜在信息、感性信息,它深孕于辞内的深层。这样的艺术语言具有空灵美、神韵美、虚幻美、意象美。
篇12
1.2在信息海洋中,衰微了审美和艺术性之间的联系
当今网络时代中动画的主流是数字格式,动画设计为了吸引住人们的研究,都在追求一种视觉上的震撼,令人感觉到一种视觉上的,如:“最终幻想”系列中,通过极高的方针程度,利用强大的电脑技术,虚拟动画中的人物形象,达到了让人惊诧的效果。另外,网络时代具有更新信息快、分布广的特性。很多观众受到随时跳出来的信息框的影响,很容易转移视线,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和电视动画时代相比,动画的审美接受活动更加零散化,人门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些因素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动画审美风尚的变化,而网络时代中,越来越多的动画作品中,只有能够快速抓住人们眼球的动画,才受到人们的喜欢和点击,这就难免造成了动画在众多信息之间的竞争。因此创作者为了使动画艺术作品越来越容易懂,辨识度也越来越高,如:绿豆蛙、喜洋洋和灰太狼等等流行的网络动画形象,线条和色块之间越来越趋向明快简单。因此动画为了在网络媒介快速发展中生存,就要改变原先的审美标准,打破以往的创作理念,这是因为,动画具有一种最本质的美学特征,是对非现实的虚拟而不是模拟现实,如果动画形象过分的逼真,只能导致了动画艺术的衰微。另外,在网络媒介环境下动画美学加深了和文化的联系。动画美学的艺术存在于电子媒体和数字世界的第四度空间中,在网络媒介背景下,动画思潮、理念以及技术等等,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动漫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创造者把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都融合到动画创作中。随着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传媒的烘炒下,已经成了世界各地青少年追捧和喜爱的电子影像。动画逐渐变成了个人最发挥想象力的模拟沟通途径,增加了人们追求艺术的动力,从而令人们陶醉在一种虚拟的动画世界中,充分感受到动画的美学魅力。同时,也体现了动画美学领域中的活力和生机。
2动画美学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的现实性含义
在当今的社会中,网络逐渐存在于人们的各个生活角落中,网络媒介环境下,产生的动画美学变异,在人门地日常生活活动中,这种艺术活动也发证了生存之维的变化,也现实美学发生了一定的关联和变化,在动画艺术接受者的自我重建上包含了一种现实性的含义,在外界信息数量巨大涌入的时候,人们见证了自我的消失,这种消失导致了人们产生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而在虚拟影响千百万中的情况下,人们对自我存在的世界产生了一种抽离感,这种抽离感导致人们无法定义自我,令人感到惶恐不安。但是,同时,网络媒介有赋予了人们对艺术进程自由发表看法、讨论、参与的权利,人们在任何可能的机会中,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对动画形象进行自由的选择,从而进行自我定义和自我重建,通过自己选择的角色,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宣泄感情。如:为了定义自我和自我认同被关注,在网络上追捧一个动画角色的时候,通过组建各种格言多个讨论组,动画接受者之间进行友好的讨论,把动画通过帖子的形式推向网络信息的主流上。再如:把自己喜爱的动漫人物直接的设置为网络头像等等,都是将自我和虚拟角色重合,以便利用动画形象和网络寄托自己的情感,俺是自我个性的存在,从而进行自我定义和重建。
篇13
二、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对谐音的运用
我国的民俗艺术在表现特定的意境时,一般都不会使用文字来直接表达,而是借用某些物象的谐音来表现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如“如意”一词,原本是一种用来抓痒的普通器物,逐渐成为人们的赏玩之物,但由于“如意”二字具有一定的吉祥意义,因而成为吉祥之物的象征,②被人们用来表达美好愿望。对汉字进行研究与探讨可以发现,汉字含有明显的审美感,而谐音就是利用文字代替相应图形的表达方法。③我国的汉字具有独特的性质,有着相同读音的不同汉字,意义却截然不同。现代广告设计巧妙地应用了汉语言的谐音,如“喜”字表示喜上眉梢;“枣”的谐音是“早”,有早生贵子的含义;每逢春节,年夜饭上一定会有一道“鱼”,借谐音“余”,表示年年有余。与此同时,中国人对于数字的含义也十分重视,尤其是蕴含吉祥之意的数字,如数字“三”是多的意思,而“九”则代表了无限,并且“九”是“久”的谐音,所以“九”具有长长久久的含义,也代表着吉祥。
三、民俗艺术文字符号的文字寓意
在我国的民俗艺术文字符号中,动植物的名称同样具有一定的民俗含义,并且极为丰富。④动植物的名称在我国现代广告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凤凰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动物,具有美与自由的象征,因而被应用于自行车品牌中;梅花具有高洁的含义,被应用在健美裤的品牌中。贝克啤酒的广告设计巧妙地应用了创新的设计方式,其广告词就是“禁酒令”,使用了公文“令”的写作形式和语言风格,结构极为简单,既充分体现出广告设计的真实信息,又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制造方在产品推销过程中的严谨设计与推敲,其认真的工作态度加深了大众对产品的印象。企业对品牌进行广告设计的初衷,是希望在市场经济中突出自身产品的优势与特点,以及品牌的历史和文化。上述品牌的广告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民俗艺术和文字符号色彩,在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能够使其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与历史,进而实现产品营销的目的。
四、民俗艺术文字符号与图形符号的结合
在我国的民俗艺术中,文字符号的指向性比较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具体所指的事物无法满足大众的心理思想与心境要求。⑤因此,在实际的广告设计中,不仅要使用文字来表现广告设计的真实意图,也要利用非语言文字进行相应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图形符号。将文字与图形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将所要体现的广告信息内容进行相应的整合,进而综合地反映出广告设计的实际内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广告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同时将民俗艺术文字符号的真实魅力充分体现出来。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为例,福娃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传统民俗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福娃贝贝的外形是“鱼”与“水”图案的组合,“鱼”“水”二字具有繁荣与富裕的含义。从古至今,人们喜欢用“鲤鱼跃龙门”来表示飞黄腾达,“鱼”还有年年有余的含义。福娃贝贝代表水上运动,就像五环中的蓝色一样,彰显了胸怀的广阔。这种图形与文字符号的结合,直观、形象、真实地反映出了事物原貌,并体现出人们的情感追求。图形不受语言限制,可以进行广泛的传播。图形符号的形态比较丰富,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因而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图形符号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由民俗活动演变而来的,体现了人们对幸福与吉祥的追求,具有较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