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产业园前景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产业园前景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产业园前景分析

篇1

高等院校 校办产业 优劣势 建议

一、发展校办产业的意义

(一)发展校办产业是加速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有效途径

我国高校每年有大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的并不多(约占10%),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比率不高。传统生产方式的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对科研成果的吸收和消化能力较弱,同时一些企业负责人一味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拒绝对高校的科研成果做长期投资。高校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可以充分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减少企业消化吸收科研成果尤其高科技成果的困难,有助于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

(二)校办产业有利于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大量适应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社会需要大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宽知识面,又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最受欢迎。校办产业为培养这类人才创造了新课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校办产业有利于促进高校科学研究深入发展

校办产业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基地,为教科人员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选择“三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拳头产品,创办、经营经济实体或企业集团,既可发挥综合优势,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国际化,实现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又加快市场、技术对科研方向和内容的反馈,向科研提出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同时还可提供经费支持。

(四)校办产业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改革

校办产业与市场密切相关,通过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可以促进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教科人员视野,鼓励和吸引一部分具有开拓和进取精神的教研人员从事校办产业,使教学、科研与产业人员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使人才合理化再分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这样可以疏通学校与社会人才沟通的渠道,逐步改善高校人才集中出不去、社会急需人才进不来的状况。

二、高等学校校办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从5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虽经历了不少挫折,也取得不少成就,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从总体水平来看,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是不平衡的,与国民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面临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许多高校没有发挥技术、人才和信息的综合优势;校办产业规模不大,产品单一;缺乏与学科建设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力量分散,形不成拳头产品;经济效益较差,发展后劲不足等等。

同时,从事校办产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缺乏大量资金,经费严重不足,也制约了校办产业的发展。一些高校和主管部门对校办产业处于“三不一要”状态,即“不投资、不贷款、不担保,要校办产业完成规定的上交利润指标”。校办产业依靠自身力量筹集资金,由于规模小,资金周转困难,经不起市场风浪的冲击。

三、高等学校发展校办产业优劣势分析

与社会上的企业相比,高等学校兴办企业,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雄厚的技术储备,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科学校具有较多的科研成果,有一定的可业化的高新技术项目,这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科技人才优势,高等学校是科技人员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因此高等学校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和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特别是技术人才优势较为明显;良好的社会形象,高校校办产业可借助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形成自己较大的企业商誉,这是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享受国家一定的优惠政策,大多数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都享有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如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等等,这对校办产业初期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扶持和促进作用。

高等学校发展校办产业作为一件新生事务,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劣势:观念上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学校各级管理者的观念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办不办、办什么、怎么办等最基本的问题在大多数学校都未得到真正和彻底的解决,同时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的观念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其科研成果要么与市场脱节,要么无法直接投产;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办学与办产业是运行规律和运行机制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办法来管理校办企业,是注定要失败的;企业专门人才奇缺,高等学校的人才优势是学术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和一定的科技开发人才的优势,但这些人才都缺乏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能适应市场要求,而且都不同程度存在市场竞争意识相对薄弱的缺点;资金严重不足。受投资观念的影响,高校往往不能为发展校办产业提供足够的资金。

四、对我国高等院校发展校办产业的建议

第一,要转变观念。必须认识到,校办产业是高等学校共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起促进和互为补充的作用,同时将是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最主要来源之一,是高等院校三大中心工作之一。同时高等院校办产业不能拘泥于高新技术产业,凡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业都应该是我们考虑的目标。

第二,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等学校与企业是在完全不同的管理体制之下运行的,因此,要解决校办企业的体制问题,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不能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办法来管理校办企业,不要对校办企业进行不必要的、过多的行政干预;二是要给校办企业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让校办企业在公司法规下自主经营、政府盈亏,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和民事责任。

第三,建立和建设一支优秀的校办产业队伍。这是发展校办产业的关键。它应包括三个层次的人才队伍:一是有清醒战略思想,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管理和经营队伍;二是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三是培养一支经过专门技术训练、业务素质优良的工人队伍。这三个层次的人才队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第四,增加对校办产业转化科研成果的经费投入。主要可通过三条途径解决:一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沉淀资金,短期甚至中长期支持校办产业的发展;二是申请国家相关部委和本学校的主管单位的资金支持;三是直接向银行贷款支持校办企业的发展。另外,也可以利用学校技术优势,实行股份合作制,吸收和利用社会和民间的闲散资金。

第五,发扬优势,突出重点项目,以点带面发展校办产业。在校办产业选择项目时,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本校拥有的、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项目;二是利用学校的技术人才优势,与社会上具有市场、资金和大批量产品生产优势的企业联合开发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高新技术产品;三是利用高等学校的综合优势,在社会上广泛选择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

第六,提供优惠的政策条件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适应市场变化的校办产业政策,提供优惠的政策条件,促进校办产业健康的发展。在用人政策上要给校办产业以劳动、人事方面的充分自。在利益分配上理顺产权关系,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定界划线,共同调节分配关系,将分配与经营权和经济效益挂钩,实行重奖政策,使一部分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先富起来。在职称评聘上应实行"双轨制",校办产业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职称评聘分开。在利税减免和利润提成上,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对校办产业的优惠税收减免政策,另一方面鼓励产业自我发展,增强产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要正确处理校办产业的初期积累和长期发展、短期效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不提不切实际的利润上交指标,促进产业尽早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使之负担减轻,贮备一定的资本和技术,以适应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问青松.教育产业与经济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国教育部,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高校产业改革改制指南.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刘茂松,曾坤生.教育产业发展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篇2

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杜仲皮是传统名贵中药材。研究发现,杜仲的根、皮、叶、花、果内含有较为丰富的杜仲橡胶以及α-亚麻酸、桃叶珊瑚苷、绿原酸、杜仲黄酮等80余种活性物质,得到了橡胶、制药等诸多国计民生产业领域的关注,由此产生的现代杜仲产业蓬勃兴起。杜仲在蒙城县已有多年的栽种历史,过去多为零星种植,不成规模,也没有形成产业。2016年,通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中心引荐,湖南九九慢城杜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蒙城县投资开发了新型良种杜仲产业化项目,项目的实施给蒙城县杜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 蒙城县概况

蒙城县地处淮北平原中南部,隶属亳州市,国土面积2 145km2。蒙城县处在南北气候过度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8℃,无霜期212d,年平均降雨量823mm,雨量多集中在6、7、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2%。全县地势平坦,海拔高度29.5~21m,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有少量残丘。全县土壤主要是砂礓黑土,分布较广,约占耕地的76%,其次是潮土,约占耕地的17%,主要分布在涡河沿岸,其他还有潮棕壤类、褐土类、石灰土类和棕壤类,约占耕地的7%。全县土壤呈微碱性,pH值7.5左右。蒙城县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对杜仲生长较为适宜。根据2014年蒙城县二类资源调查结果,全县零星栽植的杜仲约3 900株,分布在全县17个乡镇(办事处),且长势良好。

2 杜仲的生物学特性

落叶乔木,高达20m。全株各部具丝状胶质。小枝光滑,黄褐色或较淡,髓心片状分隔,无顶芽。单叶,互生,羽状脉,无托叶,椭圆形或卵形,长7~15cm,宽3.5~6.5cm,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幼叶上面疏被柔毛,下面毛较密,老叶上面光滑,下面叶脉处疏被毛;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同时开放,或先叶开放,生于一年生枝基部苞片的腋内,有花柄,无花被;雄花簇生,雄蕊4~10,花丝极短;雌花簇生或单生,雌蕊具2心皮,子房上位,1室,胚珠2,仅1枚发育。坚果具翅,扁平,呈长椭圆形;种子1,有胚乳。花期4―5月。果期9月。喜阳光充足、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丘陵、平原均可种植,也可利用零星土地或四旁栽培。

干燥树皮,为平坦的板片状或卷片状,大小厚薄不一,一般厚约3~10mm,长约40~100cm。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槽纹及斜方形横裂皮孔,有时可见淡灰色地衣斑。但作为商品的杜仲皮多已削去部分糙皮,故外表面淡棕色,较平滑。内表面光滑,暗紫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有银白色丝状物相连,细密,略有伸缩性。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残余物。以皮厚而大,糙皮刮净,外面黄棕色,内面黑褐色而光,折断时白丝多者为佳。皮薄、断面丝少或皮厚带粗皮者质次。

3 杜仲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3.1 有利于促进杜仲中药产业的发展 杜仲中药发展的潜力和方向:一是降压药物的开发,杜仲所含木质素类成分为杜仲降血压的主要成分,可以开发优良降压药;二是开发抗骨质疏松类药品。杜仲可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具有强筋骨作用,可开发成治疗骨质疏松的药品;三是开发天然抗生素类药品。杜仲器官所含的绿原酸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桃叶珊瑚苷元及其多聚体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可开发成天然的抗菌素;四是开发补肾类、抗肿瘤类、利胆保肝类、镇静安胎类药品。

3.2 有利于促进橡胶制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杜仲果、叶、皮、根均含有杜仲胶,其中果壳、皮含胶丰富,达17%。杜仲胶具有独特的“橡―塑二重性”,开发的新功能材料具有低温可塑、抗撕裂、耐磨、透雷达波、储能、换能、减震、形状记忆等多种特性,未来可以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国防和工、交通、通讯、医疗、电力、水利、建筑、运动竞技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3.3 有利于促进营养保健产业的发展 杜仲的叶、花、果等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杜仲叶富含绿原酸、京尼平苷酸等活性成分;杜仲雄花氨基酸含量达21.88%,杜仲黄酮含量达3.5%~4.0%;杜仲种仁油α-亚麻酸含量高达67.6%。这些活性成分在降血脂、降血压、促进睡眠等多方面具有显著功效,是开发现代中药、保健品、功能食品等的优良原料。

3.4 有利于促进生态建设和城乡绿化产业的发展 杜仲是乡土树种,树姿好,干形笔直,树冠浓密,雌雄异株,寿命长、生长快、材质好,基本无病虫害,是理想的生态建设和城乡绿化树种,可用于农田防护、水土保持、道路绿化,也可在城镇绿地、公园、庭院、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在我国生态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蒙城县城南新区绿化引进了杜仲树种,老城区商城路栽植10年的杜仲行道树表现良好。

3.5 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民种植杜仲,会获得高于经营其他经济林或农作物的收入。据测算,利用杜仲高产胶良种,采用果园化栽培技术,种植5年后至少收入4.5万元/hm2。采用叶林栽培模式,当年种植,当年受益,且一次栽植连年收益,3年后产量稳定,农民至少可以获取4.5万元/hm2的利润。

4 存在问题

4.1 栽培模式落后 目前,蒙城县现有杜仲种植资源多为传统杜仲药用栽培模式,是在亳州中药材大市场客商的引导下种植的药用杜仲,该种植模式产量低,综合利用效率低,林农纯收入不足1.5万元/hm2。2006年,几位合伙人在蒙城县岳坊镇十字坡村投资连片种植0.7hm2药用杜仲,但因管理技术、产品出售等问题,种植5年发展很不景气,经核算,年收入约10 200元/hm2,投资成本都没有收回。由于传统药用栽培模式树体高大,且分布较为分散,全县3 900株杜仲多分布在17个乡镇(办事处)大大小小村庄的房前屋后,果实和叶片采收、运输很不方便,远不能适应杜仲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4.2 良种供应不足 目前我国杜仲栽植良种率不足2%,种苗良莠不齐,生长分化严重,生产力不高。经调查,蒙城县杜仲栽培还停留在普通实生苗造林的水平,每年杜仲造林面积较小,城乡绿化栽植杜仲,是以绿化为目的,并不考虑是否为良种;林农在房前屋后栽植杜仲,是兴趣爱好,也不考虑是否为良种。要把杜仲作为产业来发展,不引进优良品种是行不通的,杜仲生产由普通实生苗造林向良种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4.3 集约化程度低 杜仲产业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目前,全国杜仲产业大多以分散经营,规模较小,加工滞后,龙头企业少,资金短缺,设备比较简陋,加工技术和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不仅浪费资源,还容易引发恶性竞争。杜仲产品多为杜仲茶、复方杜仲成药,或以杜仲叶入药,高水平的新药较少,且经营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缺乏现代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市场竞争力不强。

5 对策建议

5.1 培育杜仲种植示范基地 湖南九九慢城杜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蒙城县投资开发的新型良种杜仲产业化项目,包括新型良种杜仲种植基地和新型良种杜仲产业园2个分项目。新型良种杜仲种植基地项目建设规模为3.3万hm2,种植的新型良种杜仲为华种系列品种。新型良种杜仲种植基地项目有2种实施类型:一是新型良种杜仲果园化种植基地项目,规模为1.33万hm2,2017年4月底前完成育苗333.3hm2机械化连片示范,2018年4月底前完成0.1万hm2,2019年4月底前完成种植面积0.6万hm2,2020年4月底前完成0.6万hm2。目前,该项目已在我县流转土地819.8hm2,其中白杨林场350.4hm2,许疃镇252.9hm2,板桥集镇216.5hm2。流转土地的整地及育苗前的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新型良种杜仲种植专业合作社(企业、单位、农户),规模为2万hm2,2018年4月底前种植0.26万hm2,2019年4月前种植0.87万hm2,2020年4月前种植0.87万hm2。投资方按市场价为杜仲种植专业合作社(企业、单位、农户)供应良种杜仲种苗,并与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合同。

5.2 建设新型良种杜仲产业园 蒙城县引资的投资开发新型良种杜仲产业化项目所包括的新型良种杜仲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用地66.7hm2,建成包括新型良种杜仲橡胶、油料、药品、保健品、食品、饮品、饲料、杜仲绿茶(红茶)系列等产品中的杜仲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后,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税收6亿元。该项目根据蒙城县1.33万hm2新型良种杜仲果园化种植基地的实施进度,来确定产业园的启动时间,原则上以能批量收购成品原料的时间为准,实现与杜仲林产出、收购、加工同步。

5.3 加大杜仲产业的扶持力度 为支持投资开发新型良种杜仲产业化项目的发展,我县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一是县政府将新型良种杜仲产业化项目定为蒙城县重点项目,成立总体项目建设的常设工作、服务、协调组,由县主管领导挂帅,专人专职负责。二是新型良种杜仲果园化种植基地项目,政府根据投资方项目进度要求为项目流转土地总面积1.33万hm2,流转期限50年,第1~5年的土地流转费由县政府出资;第6~10年的土地流转费县政府出资7 500元/hm2。三是是新型良种杜仲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政府负责组织落实当地企业、单位和农户,成立多个新型良种杜仲种植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零星承包地或自留地种植新型良种杜仲,实现专业合作社规模达到投资方需求。四是新型良种杜仲产业园项目,县政府以国家、省、市、县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国家林业局产业用地的优惠政策,于2018年底前为投资方提供66.7hm2工业用地并办理完用地征用手续;为投资方做好有关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长期服务工作;政府负责协调、处理项目种植、管护、建设经营过程中当地村民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强行索工、阻工、无理取闹等所有影响项目的纠纷;负责引导合作社农户遵守规约,不私自盗取引种杜仲品种和背离市场行情哄抬收购价格。

5.4 搞好杜仲栽培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中心为依托,聘请专家驻地负责新型良种杜仲种植规划设计,提供详细的育苗、栽植、病虫害防治、浇水、施肥等栽培技术规程,给予林农提供杜仲栽培技术指导和培,以利于杜仲良种栽培技术得以顺利推广,使杜仲良种栽培取得重大技术成果。通过栽培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在蒙城县培养出一批能够掌握和实施良种杜仲栽培技术的技术队伍,以确保蒙城新型良种杜仲基地建设成功,成为国家级经济林种植示范基地。

篇3

(三)数据差别。通过与省、市同年度城镇化率的对比,我县2011—2015年的城镇化率均明显低于省、市5—10个百分点。我县以前确定的2017、2020年城镇化率也与省、市相差悬殊。

(四)设想建议

1、推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要做大,必须解决好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是走“小县大县城”的路子,通过政策和市场化运作,吸引农民进城,膨胀县城规模和人口数量,以县城周边、开发区周边及杂技大世界周边村为重点,圈点出多个区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开发建设新民居项目,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能就业、可创业。二是做大做强中心城镇规模及实力,完善提高“三大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产业支撑能力、人口聚焦能力,增强除县城外其他镇的城镇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三是加快土地流转,将土地经营权向农业园区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2、推进教育资源向县城、乡镇驻地集中。推动产城教融合,科学规划教育布局,实施初中向县城、小学向乡镇驻地聚集,形成产城教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3、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人才。靠聚集产业、繁荣县城经济来增加县城人口数量。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杂技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建设城镇特色工业园,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杂技大世界为中心,整合县乡旅游资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重点发展杂技旅游相关产业,在景区周边规划建设杂技文化产业园区。二是依托杂技旅游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通过大招商、招大商,谋划启动星级宾馆、商贸中心、物流园区等服务类产业建设,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三是依托大运河、104国道、冀鲁连接线,全力打造“城乡经济走廊”。对104国道、连接德州公路以及乡镇政府驻地主干道进行整体规划,加快推进建材市场、家居市场、汽车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繁荣城乡经济。四是采取积极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扩大市场主体,激发发展活力,吸引外来人才来吴创业发展。

(五)前景分析。综上所述,目前我县确定的2017年、2020年的城镇化率偏低,通过采取以上政策措施,现对今后几年我县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进行预测,分别是2015年达到44.5%、13万人,2016年达到47.5%、13.94万人,2017年达到50.5%、14.88万人,2018年达到53.5%、15.83万人,2019年达到56.5%、16.78万人,2020年达到60%、17.89万人。城镇化率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长1万人左右,至2020年与沧州市城镇化率达到一致。

(一)我县基础数据。2011年绿地率27.63%,绿化覆盖率31.13%,人均公园面积8.7平方米;2012年绿地率35.72%,绿化覆盖率39.93%,人均公园面积11.7平方米;2013年绿地率37.17%,绿化覆盖率42.66%,人均公园面积12.34平方米;2014年绿地率38.46%,绿化覆盖率43.01%,人均公园面积12.59平方米;2015年绿地率39.09%,绿化覆盖率43.76%,人均公园面积12.59平方米。

按照《__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建成区面积每年递增0.5平方公里(2014年建成区面积为12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每年增加6000人左右(2014年县城常住人口为6.25万人)测算,2017年绿地率41.

1%,绿化覆盖率44.9%,人均公园面积13.51平方米(建成区面积13.5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8.05万人);2020年绿地率44.2%,绿化覆盖率47.3%,人均公园面积13.8平方米(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9.85万人)。2014底年我县“三绿”指标在沧州市各县市中位列第三位。(二)省、市基础数据。河北省2011—2013年三率指标分别为:2011年绿地率37.32%,绿化覆盖率42.07%,人均公园面积14.26平方米;2012年绿地率37.24%,绿化覆盖率40.98%,人均公园面积14平方米;2013年绿地率37.28%,绿化覆盖率41.2%,人均公园面积14.05平方米。

沧州市2011—2014年三率指标分别为:2011年绿地率31.12%,绿化覆盖率36.36%,人均公园面积9.63平方米;2012年绿地率32.02%,绿化覆盖率37.2%,人均公园面积9.94平方米;2013年绿地率32.2%,绿化覆盖率37.05%,人均公园面积10.6平方米;2014年绿地率32.44%,绿化覆盖率37.08%,人均公园面积10.68平方米。

(三)数据差别。我县“三绿”指标与省、市两级同年度对比情况来看,我县2011—2014年度“三绿”指标与沧州地区基本持平,人均公园面积高于市区2平方米,但是“三绿”指标与省相比还有差距,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基本持平,人均公园面积低于省级指标1.6平方米。

(四)设想建议

根据我县园林绿化实际情况,对比省、市各项指标,还存在部分差距和不足,现依托县城总体发展建设规划,为有效提高人均公园面积提出如下设想建议:

1、规划建设运河以东、汽车站西侧占地50—100亩的植物园,并以运河文化为主题,在运河城区段沿河东岸建设绿化景观带,有效对接国家“大运河”文化经济走廊战略。

2、加快东湖公园项目建设步伐,打造生态公园建设新亮点。东湖公园规划占地面积97902平方米,建成后可以较大提升我县建成区人均公园面积。

3、建成区现有公园游园主要分布在长江路以北区域,按照《__县绿地系统规划》及布局合理配套的要求,计划2016-2020年在长江路南建设大型主题公园一座。以国家级园林县城为标准,依据县城总体规划设计,结合城区水系建设,合理布局公园建设位置。拟选位置三处:一是在宣惠河与桑兴河交汇处及桑兴河沿岸位置;二是钱塘江路与华山道交叉口的东南角水塘位置;三是王庄西侧、泰山道东侧水塘位置。

篇4

关键词 :3D打印;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11

3D打印技术是一项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智能制造技术,它的发展代表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未来将会深刻影响到先进制造、工业设计、生产服务、文化创意、医药卫生、建筑设计、文物修缮、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等诸多领域,对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抢占制高点,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增材制造技术的研发步伐,其共性做法主要有:①成立国家级增材制造创新研究中心;②持续增加对增材制造技木的研发经费;③推动该技木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结构轻量化方面的应用;④致力于技术标准的研究;⑤启动共性技术、材料及商业模式的专项研究;⑥加快跨国技术整合,实现人才、资金的快速流动。

我国于2012年10月成立了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目前,已有南京、武汉、东莞等城市先后表态要在3D打印上有所作为。2013年3月24日,中国首个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南京栖霞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总部基地落户南京经济开发区。南京市政府表示,争取把南京打造成中国3D打印技术的制高点。武汉则抢先成立了“中国首个3D打印工业园”。今年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领域2014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中,3D打印产业首次入选。

为顺应国际增材制造的发展趋势,推动湖北省以3D打印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全省制造产业加速升级,相关部门正在草拟《2014-2020年关于湖北省3D打印产业规划》,已多次征求各方意见,即将出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已在未来科技城规划了150亩地,用于建设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产业园,并给予各种优惠和支持。在应用领域,目前湖北的3D打印技术已经应用到民用、工业、医疗、汽车加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以汽车为例,零部件、内饰、曲面造型和发动机缸体均可用3D打印技术实现。

1 湖北省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

武汉和北京,是中国最早研发3D打印技术和产业化的城市之一。武汉的3D打印技术诞生于华中科技大学,此校的快速制造中心从1991年即开始从事3D打印技术和3D测量技术的研发,先后得到国家、湖北省、武汉市及东湖高新区的大力支持,成功研制了系列3D打印装备和3D测量装备,是全球处于前列的3D打印和3D测量技术研发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在3D打印技术和3D测量技术方面的研发成果,分别由武汉滨湖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滨湖公司)和武汉惟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惟景公司)进行产业化,其中滨湖公司负责3D打印装备的产业化,惟景公司负责3D测量装备的产业化。两家公司均已推出了多种系列各类型号的3D打印和3D测量装备,销售前景良好。但是,两家企业受制于资金等各种因素,在大规模产业化方面始终举步维艰。作为高科技企业,产品的研发一直耗用大量资金,仅靠企业自身发展的积累,很难在大规模产业化方面提供资金支撑,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企业长期无固定的生产及装配场所,至今仍租用华中科技大学某旧厂房作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场所。受制于产能,装备的机械部分只能委托外面的工厂代为加工,时间进度等均不能保证,与3D打印急需的材料的研究与生产也无法进行。

在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东湖开发区以较优惠的价格提供了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的150亩工业用地,用于两家公司建设“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科技产业园”。两家公司在该产业园拟共投资1.2亿元,建设3D打印及3D测量产业化基地、3D打印材料制备基地、3D打印及3D测量加工服务基地和3D打印及3D测量研发基地等四大基地。并通过该产业园的建设,以3D打印装备和3D测量装备为核心,向3D打印材料、3D打印及3D测量服务、3D创意产业等多个上下游方向延伸,实现3D技术全产业链业务运营。

东湖高新区为该产业园建设提供了一系列财政、税收、项目、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并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启动资金。但是,目前两家企业的资金实力均较差,仅靠企业自有的发展资金和东湖开发区的启动资金,在产业园的购地、园区建设、生产线设备购置等方面还有较大的资金缺口。

2 湖北省3D打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遇与挑战并存。2013年5月,滨湖公司成功研发出全球最大的3D打印设备,这意味着我国在全球这一领域已抢占有利先机。此外,该团队的技术力量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可以说,国内3D打印刚刚起步,市场还处于产品研发阶段,但武汉市在3D打印技术上已有多年沉淀,具有发展先机。

(2)目前3D打印市场小,需求量小,技术要求比较高,企业不愿投入开发原材料。大量材料在湖北找不到能生产的企业,需要从国外进口,在国内仅华东地区部分企业能生产。产业链整合不够,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潜在需求没有充分培育出来。

(3)应用方面明显滞后。目前,除大型装备制造领域开始尝试应用3D打印技术以外,其他领域鲜有涉足,桌面级3D打印产品更是难以普及到民用领域。未来3D打印技术产业的完善和成熟关键取决于应用,如果不能将应用市场有效打开,产业发展将依然困难重重。

综合来看,目前3D打印技术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总体处于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①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3D打印技术大多还停留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②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资源相对分割,标准、试验检测、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缺乏,尚未建立起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③产业政策体系尚未完善。缺乏前瞻性、一致性、系统性的产业政策体系,包括发展规划和财税支持政策等;④行业管理亟待加强;⑤应用示范急需加强。

3 发展湖北省3D产业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尽管全省3D打印技术显示出巨大的潜在优势,但距离大规模的工业应用还有较长一段距离。当前,应从顶层设计、产业化投入、产业链协同、服务体系建设、政府激励、应用示范等六个层面给予支持。

(1)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应高度重视3D打印技术可能带来的制造业变革,深入研判全球3D打印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际制定全省3D打印技术及产业化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①建议将3D打印产业作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湖北省科技系统部署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规划(截止2013年已规划激光、光电子、汽车零部件等15条特色优势产业链)和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链创新地图规划中,并将该产业纳入省市经信委、发改委等部门优先发展产业及产品目录;②省、市相关部门及重点企业如滨湖机电等应积极争取举办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或博览会,以扩大影响,延伸应用,同时表彰为3D打印做出巨大贡献的各国专家和企业。

(2)加大对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加大对3D打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设立3D打印技术重大专项,为省市科技口新增专项经费2-3亿,开展3D打印相关软件、工艺、材料、装备、应用、标准及产业化的系统性整体性攻关,推进建设3D打印制造技术与其他先进制造技术融合的新型数字化制造体系。重点支持3D打印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第三方检测试验平台建设、加强应用示范和产业化。

(3)加快园区及产业联盟建设,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针对当前湖北省3D打印技术研发集中在设备上,材料和软件无配套等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快园区企业入驻,延长产业链,力争涵盖上游的设计、材料和下游的制造、营销等环节,形成产业链闭环,围绕产业链配套创新资源。对产业链上缺失部分,尽快组织专家论证,明确指出寻找路径,通过技术引进、兼并收购等形式补齐缺位,形成产业联动效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企业、软件企业、3D打印机及材料研发企业和机构、3D打印服务应用提供商等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设定时间表,确定联盟目标任务,利用有关平台加强研讨和交流,共同推动3D打印技术研发和行业标准制定。重点突出骨干企业的壮大、重大产品的研发、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向产业链聚集,实现以产业链为中心,围绕其实际需求开展创新与服务。

(4)加强3D打印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3D打印技术发展的市场平台建设,包括3D打印电子商务平台、3D打印数据安全和产权保护机制、3D打印及周边项目投融资机制等,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依托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十多年来业已形成的覆盖市州县的三级服务体系,开展3D打印相关平台建设、技术交流、疑难公关、应用示范、金融筹划等专业化服务。

(5)建立税收激励和政府采购政策。建议政府对全省3D打印产品,特别是桌面级3D打印机实施早期政府采购政策。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首台套保险业务。特别是建议政府当前尤其要重视桌面级市场和个人打印服务市场,给桌面级产品研发企业和个人打印服务企业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人才、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等扶持。建议重点对消费者、使用者和对采购这些设备的企业进行政府补贴和增值税抵扣,以扩大市场。

(6)加快3D打印的试点示范与推广。目前,多数制造企业尚未接受“数字化设计”、“批量个性化生产”等先进制造理念,对3D打印这一新兴技术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湖北省应结合自身优势,强化3D打印技术在船舶、汽车、生物医疗及模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全省会展中心的区位优势,在每年举办的“光博会、机博会、高交会、国际车展、医疗器械博览会”等展会展览上,充分推介3D打印制作的模型模具,减少企业舟车成本,展示全省在3D打印领域的成果和亮点,带动3D打印产品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另外,在省市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机构进行3D打印技术展示、样品展览。鼓励高校及社会各界参与筹划“湖北省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用于支持各类设计专业人才运用3D打印技术设计开发创意作品,同时举行3D打印时尚秀、3D创客大会、3D体验中心等专项活动,发展3D打印服务中心,推广3D打印技术应用,为发展3D打印产业积累应用经验。

参考文献

1 古丽萍.蓄势待发3D打印机及其发展[J].数码印刷,2011(10)

2 刘厚才,莫健华,刘海涛.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及其应用[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9)

3 陈步庆,林柳兰,陆齐,等.三维打印技术及系统研究[J].机电一体化,2005(4)

篇5

为加强玉石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育,发展我市玉石产业。12月8日至17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牛益民带队,由市委组织部选派的肃南县农培办、石业办、玉水苑相关工作人员、玉石产业技能人才一行18人赴河南省镇平县、天水市武山县等地进行学习考察。现将培训情况报告如下:

一、赴外学习调研情况

在镇平县宾馆会议厅,镇平县玉文化专家讲授了镇平玉文化发展历程及前景;省级玉雕大师讲授了玉雕设计和创意创作;参观考察了镇平县玉神公司、醒石工艺工作室及博奥玉器公司;参观考察了玉雕大师创意园,并和国家级玉雕大师等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参观考察了石佛寺国际玉城、天下玉源及其他专业玉雕销售市场。在武山县政府招待所,武山县山丹乡人大主席鲍向东介绍了山丹乡玉器产业培育及人才培养经验;在武山县车川村,党支部书记车明忠对本村玉器产业发展及玉器加工合作社运行等情况做了介绍。武山县莹豪鸳鸯玉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介绍了鸳鸯玉产业市场化销售等方面的情况;武山县雅玉轩玉器精雕厂,经理李生强介绍了鸳鸯玉产业开发及加工等方面的情况;参观考察了武山县莹豪鸳鸯玉开发有限公司和武山县宝同玉器行。

培训结束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杨城主持召开了肃南县农培办、石业办、玉水苑相关工作人员、玉石产业技能人才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积极踊跃进行了发言。

此次学习考察采取集中授课、参观考察、现场指导、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培训,学习借鉴了镇平县建设国家级产业园、全国玉石集散基地经营模式、武山县家庭小作坊经营模式等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和产业运作模式,参训人员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掌握了信息,为促进全市玉石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张掖市肃南县祁连玉基本情况

祁连玉是对祁连山、阿尔金山山脉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多种玉石的总称,因其加工所制的夜光杯具有色泽天然剔透、耐高温、抗严寒,倾酒入杯温润、色不变、味更浓的特点,自2000多年的西周起,就被人们当作名贵的玉器,驰名中外、备受鉴赏,因而被称为我国五大名玉之一。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经过初步勘察,在大河乡羊毛沟、红石嘴一带和祁丰乡玉石梁一带发现储量较为丰富的白玉、墨玉、黄玉、红玉等玉石矿化带,在黑河、隆畅河、西大河等流域初步探明储量较大的蛇纹岩等玉石矿化体,按分布面积以及实地捡拾、采挖情况估计,以地表石、山采石两大类估算,总储量在500万立方米以上,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作为我县储量丰富、经济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祁连玉石的开发利用对于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宜居宜游实力和促进自治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祁连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县祁连玉石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品种多,色彩丰富、质地细腻,硬度高、可雕性强,具有一定的加工特性和产业化发展优势。自2010年开发以来,玉石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探索中前行起步,在发展中不断壮大,逐步迈上了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产品多渠道研发设计、品牌全方位推广、产业聚集化发展的道路,形成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在首届祁连玉文化旅游博览会上荣获“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祁连玉之乡”称号,2013年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营珠宝业商会授予“中华祁连玉产业基地”称号。为自治县生态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拓展了生态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1.1从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我县开发祁连玉石产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1.1资源储量丰富。我县境内的祁连玉石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分布在大小33条河流河道内丰富的观赏石资源;第二类是深埋于地下的玉石矿化体;第三类是分布在黑河、隆畅河等地的蛇纹岩矿体。据初步勘查,这三类祁连玉石资源广泛分布在我县黑河以西、洪水坝河以东的广大地区。丰富优质的祁连玉石资源,为自治县发展祁连玉石产业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1.1.2产业符合导向。结合我县实际,以玉石文化为切入点,做大做强祁连玉石产业,进而带动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农牧民群众转型转产,既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玉石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历史需要,又契合中央和省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更迎合了自治县转型跨越的现实需要。

1.1.3开发初见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已培育发展祁连玉观赏石加工营销个体经营户600多户,建成民间观赏石、玉石馆10多家,初步建立了人才技术引进和培训机制,成功举办了首届祁连玉文化旅游博览会,吸引了部分企业投资建厂参与玉石产业发展。玉石产业在组织管理、资源勘探、人才培育、产品研发、加工营销、宣传推介、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和市场知名度。

1.1.4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追求自然、生态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品位。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有较高的工艺欣赏和经济价值的祁连玉石,既可作为庭院美化装扮的优质景观和材质,又可作为承载精神需求的高档工艺品,更是收藏保值的艺术精品,日渐呈现出广阔的市场需求。

1.2祁连玉发展所作具体工作

1.2.1建设产业基地,完善市场体系,夯实祁连玉石产业发展基础。一是建设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成立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在张掖滨河新区以划拨和出让的方式征用土地,制定建设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启动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工程,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上规模、五年见成效的总体要求,计划在2015年底前将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成为集祁连玉石展览、加工、交易、观赏为一体,融祁连玉石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现代化苑区,成为助推祁连玉石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二是建设县城玉石加工一条街。成立祁连玉石加工一条街建设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招商引资、规划制定、房屋拆迁,以及组织实施工作,完成了招商引资、规划制定、拆迁房屋评估等各项前期工作,已动工建设。计划通过3年的努力,总投资达到3亿元以上,使其成为祁连玉石加工、销售的集散地,祁连玉石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和旅游观光的胜地,成为带动自治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建设皂矾沟蛇纹岩加工厂。充分利用皂矾沟矿产品加工区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依托丰富的蛇纹岩矿藏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皂矾沟建立蛇纹岩加工厂,使其成为生产蛇纹岩高档建材、装饰等系列产品和提取氧化镁的主要基地。同时,结合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县城玉石加工一条街、皂矾沟蛇纹岩加工厂建设,充分吸纳城乡居民参与祁连玉石加工、销售及各项服务业,有效拓宽劳动力输转市场,不断拓展增收渠道,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培育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壮大祁连玉石产业规模。

1.2.2建立专业组织,强化服务保障,完善祁连玉石技术支撑体系。一是成立了祁连玉石资源管理办公室。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祁连玉石资源的勘查、规划、保护、合理利用,以及经营、运输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二是成立了“祁连玉专家委员会。高层聘任对祁连玉石有深厚感情和一定研究,且具有较高权威和知名度的学者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祁连玉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证,为祁连玉石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比较科学、专业的指导和咨询,对在祁连玉石文化研究和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权威性解释,制定解决方案等。三是成立了祁连玉石鉴定评估委员会。在县内外聘请对祁连玉石有较高鉴赏水平、对市场情况把握较准,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评估权威人士,组成祁连玉石鉴定评估委员会,接受政府及单位、个人的委托,提供祁连玉石真伪鉴别、品质鉴定、艺术品位和价格评估,以及技术咨询等服务。

1.2.3举办专题活动,搭建交流平台,营造祁连玉石产业发展浓厚氛围。一是举办了“中国祁连玉石旅游文化节”。结合每年县庆及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组织举办中国祁连玉石旅游文化节,搭建与国内外经贸沟通的平台,弘扬祁连玉石之名,锻造祁连玉石品牌。节会期间,可开辟“祁连玉石文化之旅”、“祁连玉石观赏一日游”等旅游活动,并研制推出各种便于携带的祁连玉石文化旅游纪念品,推动祁连玉石旅游文化产业深入发展。二是举办了祁连玉石文化与经济论坛。在每届祁连玉石旅游文化节期间,邀请国内外赏石界名家和企业界人士就祁连玉文化与经济展开研讨,推动祁连玉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三是举办了祁连玉石展销会。结合祁连玉石旅游文化节的举办,组织祁连玉石精品展销活动,推出祁连玉石精品,带动家藏祁连玉石珍品进入市场和大众视野,促进祁连玉石交易。四是举办了祁连玉讲座。每年定期举办几次祁连玉石讲座,普及赏石知识,传播加工技术,培养人才队伍,营造更加浓厚的爱石赏石氛围。

1.2.4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宣传推介,提升祁连玉石产业市场知名度。一是制作了一部专题片。组织制作一部高质量、高水准的祁连玉石专题片,从历史、文化和经济的角度集中展现、宣传祁连玉石丰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文化,祁连玉石资源现状、种类特点,以及祁连玉石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让观赏者能够切身感受祁连玉石之美,发现祁连玉石的价值,激发外地客商、广大群众参与开发祁连玉石产业的热情。二是组建了一个协会。广泛吸纳县内外藏石、赏石爱好者,以及玉石、奇石加工、销售人员,组建肃南县祁连玉石协会,激发广大群众捡石、赏石、参与石产业开发的热情,培育祁连玉石文化市场,发挥宣传推动效应,规范祁连玉石开发行为。三是编写了一本书籍。围绕祁连玉石知识的传播和开发,组织人员编写一本高水准的祁连玉石书籍,集中反映祁连玉石资源、历史文化等,以及鉴赏、加工方面的内容,为广大群众提供学习、了解、使用祁连玉石的全新资料。四是创办了一份刊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创办一份祁连玉石刊物,集中展现祁连玉石的精品,报道一些重大的祁连玉石文化和展销、贸易活动。刊物由祁连玉石协会主办,面向大众,定期出版,由县财政拨付部分资金予以支持。五是创建了一个网站。以宣传祁连玉石文化与经济为主题,创建一个祁连玉石专业网站,并在国内主要媒体创建一个窗口,使之成为面向国内外宣传祁连玉石文化的阵地,使世界各地随时了解祁连玉石的历史文化和最新信息,欣赏到祁连玉石的风采,还可以进行网上交易和信息交流,拉近祁连玉石与世界的距离。

1.2.5制定管理办法,加强监督管理,促进祁连玉石资源规范有序开发。坚持保护为重、适度开采、合理利用的原则,制定祁连玉石开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祁连玉石捡拾、加工、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事项,切实加强对开采和营销两个领域的管理,有效解决管理不够规范、经营秩序比较混乱、盲目随从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祁连玉石产业规范、协调、可持续发展。

1.3但从目前产业发展现状看,我县祁连玉石产业开发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发展起步较晚、产业规模较小。我县祁连玉石产业开发起步晚,缺乏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支撑,与其他地区玉产业开发相比,祁连玉产业还处在小规模生产、低层次发展的阶段。二是人才技术短缺、研发能力较弱。产业发展缺少人才和技术支撑,玉石品质鉴赏和雕刻加工技艺、市场营销等本土人才短缺,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弱,制作加工工艺不精、品种单一、档次不高。三是宣传营销面窄、市场竞争力不强。在祁连玉石新型产业的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上,宣传形式比较单一、力度不够,营销网络覆盖和市场占有率低,参与玉石、观赏石加工销售的个体经营户随意性大,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广、竞争力不强。四是资源勘探滞后、监管机制不完善。玉石资源勘探投入不够,资源的分布和储量等数据掌握不够详实。资源的管护机制不够健全,加之资源分布面广点多,交通不便,合理有序开发和科学利用管护玉石资源难度大。

1.4下一步发展规划目标

1.4.1总体目标

借助资源优势,强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链向深层次延伸与拓展,不断提高祁连玉石产业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自治县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大玉石文化内涵挖掘,加快发展玉石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型文化业态,使其成为自治县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品牌;合理配置资源,加快祁连玉市场要素建设,形成以祁连玉商贸、文化、创意设计、旅游为核心的现代产业集群,全方位提升祁连玉产业竞争力,使祁连玉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档消费品牌,使肃南成为全国最大的祁连玉加工销售集散中心。

1.4.2具体目标

―产业基本实现规模化:到2015年,通过培育扶持和招商引资,全县建立祁连玉加工销售龙头企业5-6户,建成研发机构1-2家,引进高级雕刻工艺人才和培养本地工艺人才50-100人,玉石产业年产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以上、达到2亿元以上,实现利税6000万元以上,带动2000名以上城乡劳动力实现就业或转移就业,支柱产业地位基本形成。

―产品基本实现品牌化。到2015年,通过对外宣传和产品研发营销,推动产业上档升级,力争将祁连玉打造成为国内玉石界知名品牌,获得国内首家“中国祁连玉石之乡”的称号;将蛇纹岩板材打造成为高端建材产品;将祁连观赏石打造成知名的庭院景观石,在国内同行业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营销基本实现市场化。到2015年,通过政策扶持和宣传推介,在县城培育发展祁连玉观赏石加工营销个体经营户1000多户,建成民间观赏石、玉石馆30多家,在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成全国最大的祁连玉石营销集散地--玉水苑,在省市重要旅游城市普遍建立祁连玉销售网点。同时,引进2-3户具有实力的销售企业面向全国祁连玉产品,形成较为完备的祁连玉石生产、加工、销售的市场营销体系和网络。

―生产基本实现基地化。到2015年,通过规模建设和精心打造,建成优质祁连玉石开采基地4-5处,高端玉石加工、销售基地2-3处,蛇纹岩(岫玉)板材生产基地2处,并在玉水苑建成五大园区(彩玉园、红玉园、碧玉园、白玉园、墨玉园)和玉石文化精品园区1处,基本实现祁连玉石生产基地化目标。

―加工基本实现链条化。到2015年,通过依托成熟的加工工艺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建成2-3户具有较为完整产业加工链条的重点企业,采用以精细加工生产高档收藏品、大批量生产中档工艺品和高纯氧化镁提纯工艺生产高附加值的建材、化工产品等方式,实现对不同档次质地玉石原料的全方位开发和深层次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玉石资源加工利用率,提升产业整体经济效益。

―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到2015年,通过完善机制和规范运行,全面完成全县祁连玉石资源普查、详查勘探工作,准确掌握储量和分布状况;完成祁连玉产品地理名称认证和行业标准制定,成立祁连玉专家委员会和鉴定评估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的技术咨询服务;注册成立和规范运行祁连玉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健全完善祁连玉资源各项管护机制,促进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

1.5下一步工作任务

1.5.1加强基地建设,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结合资源储量和分布情况,支持祁连山西部矿业、兴荣矿业、恒盛矿业等企业加大玉石矿点的采矿证照办理进度,加快道路、厂房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以资源入股的形式将老君庙、金龙河、羊毛沟、红石嘴子等地建成全县重点的祁连玉石资源开采基地;加快皂矾沟矿产品集中加工区配套设施建设,引进大型加工企业2-3户,将其建成全县蛇纹岩高档建材、装饰等系列产品和高纯氧化镁提取的主要生产基地;加快县城裕固风情街和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步伐,完善各项功能设施,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集祁连玉加工、销售、交易、展览、观赏为一体,融祁连玉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现代文化旅游景区和展销基地。

1.5.2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积极培养祁连玉设计、加工、销售、鉴定、文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多种形式拜师学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研发设计和制作加工风格。广开引进人才之路,积极引进优秀的设计人员和具有影响力的加工雕刻工艺师前来传经送宝,进行专业指导,通过一些大师级的作品,提升祁连玉产业工艺开发水平。加强同专业院校和发达地区间的合作,借助县职教中心等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办玉石加工培训专业,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加大劳务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参与从事玉石打磨、雕刻。成立祁连玉石专家委员会和鉴定评估委员会,建立专业化的玉石鉴定和认证队伍,规范鉴定和认证流程,鉴定信息,增强行业诚信度,促进产品鉴定与销售的有机结合。

1.5.3加强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县内玉石矿山和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步伐,集中筛选推出一批带动力强的祁连玉石重大招商项目,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企业,建成一批生产工艺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的祁连玉石开采、加工、生产项目,推动祁连玉产业资源市场化配置。积极引进资金实力雄厚、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投资参与玉水苑建设,打造具有文化力、品牌力和创新力的产业发展平台。围绕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县城裕固风情街、皂矾沟蛇纹岩加工厂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积极引进几户拥有先进技术工艺和良好市场营销策划创意的企业参与建设,在玉石产品工艺研发、产业链条延伸、产品策划包装和市场销售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资源优势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变。

1.5.4加强宣传推介,提升产业市场知名度。树立和培养品牌意识,借助媒体全面造势宣传祁连玉,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现代媒介和文化载体,多方位、全角度的向外界宣传、推介祁连玉石。借助节会集中宣传祁连玉,举办好每年一届的祁连玉文化旅游博览会,主动走出去参加全国各类玉石节会,不断提升祁连玉在国内玉石产业的知名度。借助产品开发延伸宣传祁连玉,紧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开发具有实用意义和纪念意义的馈赠佳品和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出有时代气息和收藏价值的玉石精品和珍品,并在重点旅游城市建立销售点,扩大祁连玉对外销售宣传渠道和覆盖面。借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宣传祁连玉,积极挖掘丰富祁连玉文化内涵,举办好各类学术论坛,做好相关文化书籍、专题片的出版;建设好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玉水苑等文化景区,开展一系列以玉为题材的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坚持把祁连玉作为旅游产业开发的主导产品,以宣传推介促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兴玉石产业。

1.5.5加强资源管理,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围绕黑河、隆畅河、陶莱河等重点流域和祁连玉集中矿藏地带,邀请地质勘察部门,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认真搞好祁连玉石资源勘察、详查工作,摸清各种资源实际储量和品位,为招商引资开采、科学利用开发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翔实依据。坚持保护为重、适度开采、合理利用的原则,健全完善玉石资源管理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发挥好祁连玉石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的产业指导、县石业办的监管、协会的桥梁纽带和企业的市场主体职责和作用,明确国土、水务、林业等部门的协同监管职责,推动祁连玉石产业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采,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1.5.6加强宣传推介,构筑大祁连玉格局。一是构筑大祁连玉开发平台。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引进外地营销人员,加大产品营销及宣传力度,构筑大“祁连玉”格局,提高祁连玉社会知名度。二是引进“国家级”“省级”玉雕大师入驻玉水苑、玉水街,提高祁连玉社会知名度;引进和田玉、独山玉、岫玉、蓝田玉、翡翠、玛瑙、金银珠宝等销售从业人员入驻玉水苑、玉水街,增加营销产品。合理筛选确定有一定祁连玉石知识、具备相当加工技术和营销能力,懂玉、爱玉的人员参与祁连玉石产业开发,严防全民一哄而上、乱开滥建,造成资源浪费,确保祁连玉石产业高点起步、平稳运行、快速发展。三是坚持祁连玉石产业发展与小集镇建设相结合、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与工业经济相结合、与劳务输转相结合,促进祁连玉石产业与其它产业有效衔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祁连玉开发与与旅游、文化项目衔接。将玉水苑作为文化产业基地、旅游开发项目之一。要求驻张各旅行社将玉水苑作为所有旅游线路必走一条免费项目,增加园区知名度。把祁连玉石产业开发作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扶持培育祁连玉石产业带头人,抓好祁连玉石产业开发工作,带动劳动力就业,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参考文献

篇6

Key words: Antu,Jilin;Changbai Mountain;mineral water;industrial clusters

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061-02

0 引言

吉林安图天然矿泉水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该县先后荣获了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生态原产地品牌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从2013年开始,安图矿泉水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重点围绕打造长白山国际矿泉城,构建优势产业集群。”到“十三五”末,矿泉水产能将达1000万吨、产量500万吨、产值100亿元。本文对该县打造“长白山国际矿泉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1 安图县矿泉水产业发展优势

1.1 矿泉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走进超市,人们往往被一些品种繁多的饮料吸引。殊不知,在欧美发达国家,价格最贵、销量最多的饮料就是一瓶瓶清澈的品牌矿泉水。目前,全球矿泉水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在欧美,年人均消费矿泉水超过100升,其中最高的意大利达到170升。全球年产3亿吨瓶装水,其中矿泉水约占50%。瑞士雀巢公司年产矿泉水约640万吨,占全球年产矿泉水的4.3%左右,全球排名第一;法国达能公司年产460万吨,占3.1%左右,全球排名第二①。亚洲的矿泉水年人均消费量远低于欧洲,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矿泉水需求不断攀升。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矿泉水生产企业超过200家,产量2144万吨,行业市场规模提高至428亿元②。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水饮料为矿泉水、纯净水、矿物质水及山泉水。其中,矿泉水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及限定指标,可起到补充人体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作用,有着其他水饮料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纯净水是经过处理的安全水,已失去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无饮水的营养作用;矿物质水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不利吸收;山泉水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但成份含量未达到矿泉水的指标要求。因此,纯净水尽量少喝或者不喝,矿物质水不利吸收,山泉水矿物质含量低,只有天然矿泉水是保持人类健康的纯天然绿色饮品,是各类饮用水中的极品。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矿泉水呈现出替代纯净水、矿物质水和山泉水的趋势。近10年来,我国瓶装饮用水年均增速一直稳定在20%左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矿泉水行业市场产量将达到5218万吨,成为第一大饮用水品种。

1.2 安图县拥有优良品质的矿泉水资源 安图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主峰坐落境内,素有“长白山第一县”之美誉。长白山与俄罗斯高加索山、法国阿尔卑斯山并称“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源地”,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地球表面75%是水,其中1%是饮用水,而“黄金水源带”仅占饮水储量的万分之一。独特的火山地质条件孕育了火山深层天然矿泉水水系,经过地下千年深层火山岩磨砺,百年循环、吸附、溶滤而成,是安图县乃至吉林省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资源,比较优势十分突出。长白山矿泉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际矿泉水标准,某些指标甚至优于“依云”等世界著名品牌矿泉水③。安图县生态良好,清代,长白山被尊崇为龙脉,封禁200余年,形成了茂密的原始森林。目前,已经开发的泉眼均分布于长白山核心区的原始生态环境中,无任何污染。2012年,吉林省政府已划定了总面积193.45平方公里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安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天然矿泉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也已颁布实施,对促进安图矿泉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可以说,安图县具备发展世界顶级品牌矿泉水的先天基础。

2 安图县矿泉水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安图县已发现矿泉水泉眼106处,日允许开采量56.8万吨(年可开采量20732万吨),其中日涌量万吨以上的矿泉水泉眼有16处。保护区划定后,为突出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安图县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矿泉水产业园区,打造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长白山国际矿泉城”,确保实现规模集群发展。其总体定位是将园区打造成产业集聚、功能完备、科技领先、环境优美的集工业、旅游、休闲、居住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矿泉水基地。目前,园区内已落户广州恒大、韩国农心、台湾统一、福建雅客、陕西步长等11户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入园企业均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设备,确保产品纯净、天然、无污染。矿泉水生产销售量2014年为10万吨,2015年增加到40万吨。2016年1至8月,园区生产销售矿泉水50万吨,同比增长187%;实现产值近8亿元,同比增长230%,预计年销量可达100万吨以上④。“长白山国际矿泉城”这个世界一流矿泉水园区的精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尽管安县图矿泉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解决。

3.1 品牌效应不足 长白山矿泉水珠圆玉润,优于一般饮用水,富含多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口感、质量可与世界著名品牌矿泉水媲美,部分指标更优。但由于缺乏宣传,消费者误认为矿泉水和纯净水无差别,导致其销量不高。而且全社会对安图矿泉水的认知度不高,未能形成全国性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尽快扩大安图矿泉水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目前安图县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长白山矿泉水生产企业若想打破我国饮用水市场维系多年的平衡会有许多困难,企业更应该加强宣传。因此,安图矿泉水生产企业要充分展示企业自身形象,在企业社会责任感、产品包装设计、厂区整体形象等方面强化宣传,提升企业整体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

3.2 要素保障能力不足 安图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政府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尚有欠缺。如,矿泉水产业的市场、资本、品牌等要素的内生外联发展不充分,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等动力趋动欠缺,园区平台、开放口岸等开发开放硬件建设滞后于发展需求,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解决。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没有利用长白山矿泉水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为矿泉水生产配套的企业偏少,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如何建立起与千万吨级矿泉水项目匹配的运输方式、销售渠道等,也是当前政府和企业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对水资源的勘察、检测、鉴定等科研技术落后也制约了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

3.3 开发与保护矛盾凸显 安图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项目建设涉及的土地、林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刚性约束日益显现,开发与保护矛盾凸显。千万吨级矿泉水项目的上马极可能会是一把“双刃剑”,如处理好与当地交通、地理、环境关系,经济可能极大飞跃,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损耗。如,《t望东方周刊》2014年第22期曾以“矿泉城的隐忧”为题报道了靖宇县在发展矿泉水产业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产能过剩问题。对此,安图要引起警觉。

4 发展对策

安图县矿泉水资源优越,产业潜力巨大。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该资源,对于促进矿泉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安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十三五”期间,安图县在矿泉水产业发展上,要坚持“高标准、高定位,建名厂、创名牌”的发展思路,早日把安图建成“长白山国际矿泉城”,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4.1 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决定产品自身的生命力、市场地位、利润能力和企业命运。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世界顶级矿泉水品牌――法国依云矿泉水依靠高超的品牌策划水平,成就了一个品牌的百年传奇。依云利用自身产品的稀缺优势,定位于高端消费群,摆脱了与无数大众品牌的激烈竞争,其品牌策略很值得安图借鉴。一是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将品牌创建与文化宣传紧密结合,找准市场定位,准确体现安图矿泉水品牌的核心价值理念,制定品牌区域发展规划,把安图县优质矿泉水置于世界级平台上运作,逐步提高安图县矿泉水的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二是园区知名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建立长白山矿泉水产业集群的联盟标准,切实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打造企业自身品牌,努力提升安图矿泉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2 提高要素保障水平 矿泉水产业园区要为入园企业提供用地、资金、人员保障、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一系列优质要素服务。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国家有关部委、省州县政府部门的多级支持作用,按照发展思路,逐个节点地抓好落实;发挥“安图县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开发保护委员会”和“安图县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开发保护管理局”职能作用,使勘查―开发―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坚持从源头抓起,强化税源环境和产品质量,打造零污染保护区;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移民整体拆迁、建设道路污水等配套设施,3年内达到省级开发区标准。

4.3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一要建名厂。树立“品牌招商、招品牌商”理念,设立矿泉水准入开发“高门槛”,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入驻园区,利用品牌优势,高效开发矿泉水资源,确保园区规模集群、可持续发展。二是开发保护。开展长白山水源水质的基础研究和评测,加强对已开发水源地及企业的动态监测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开发水平;全面落实计划开采量和开采范围制度,科学调配和控制产能,避免企业产能过剩和矿泉水资源过度开发,保证矿泉水资源永续利用;采取突出规模控制、确定重点保护范围等措施,加强矿泉水保护;指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水源地保护建设投入;坚持把治污工作放在首位,严禁污水随意排放。

指导老师:权哲男。

注释:

①《2014-2020年中国矿泉水市场调研及决策咨询报告》。

②《2016-2022年中国矿泉水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③世界水权威鉴定机构,德国弗莱森研究所检测结果报告。

④《吉林省安图县全力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参考文献:

[1]孟凡文,金龙吉.安图矿泉梦[EB/OL]. 2015-12-30.

[2]滕越.依云(Evian)矿泉水品牌策略分析[EB/OL].2012-9-28.

[3]王春荣.徐菲菲.按图矿泉水产业蓄势待发[N].延边日报,2011-7-20.

[4]温红丽.针对我市矿泉水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建议[J].科技展望,2014(23).

[5]刘婷.靖宇玄武岩区天然矿泉水可持续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6.

[6]安图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

篇7

当前,锂电池的作为汽车动力的重要来源,具有保护环境的典型功效,运用范围比较广。而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研究是当前科研人员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何更好的保护环境又使电池发挥最大的效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范围内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虽然仍然是以石墨等为主,但是其他负极材料类似锡基、硅基、金属氧化和钛酸锂材料等也被积极的研发和测试中。

在日常的生活中,以锂离子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工作原理是,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正极上脱出的锂离子迅速嵌入负极,当嵌入的锂离子越多的时候,充电的容量也就越高,放电量越大。虽然金属锂作为比较早期的负极材料,但其运用全度并不高,通过1982年伊利诺伊大学的相关研究人员发现 锂离子具有能够嵌入石墨的特性,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才逐渐将负极材料发展为石墨等。当前,商品化的锂离子负极材料多为单一的炭材料,但是炭材料作为锂离子的负极材料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碳负极电位在与金属锂的电位接近的时候,容易出现析出锂枝晶,从而引发短路,形成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隐患。

而新型负极材料主要是钛酸锂,相较于碳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但是由于锂离子的反复嵌脱,容易导致合金类负极在充电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循环性能不好。当前,地电位过度金属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特别是钛酸锂成为研究人员的宠儿。

钛酸锂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是当前发展的新方向,钛酸锂具有尖晶石的结构,在1999年前后开始,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开始被大量研究。采用钛酸锂为负极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好的性能,充电过程体积变化较小,但是充放电率较高。以钛酸锂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比以往的石墨锂离子电池的电压低1.3V,而如果在正负极容量比例配合适度的情况下,电池的电压变化将更加明显。另外钛酸锂作为一种零应变材料,循环寿命比较长,且稳定性能好,嵌锂电位高,实际的比容量达到165mAh/g,锂离子的扩散系数达到2×10-8cm2/s,比碳负极高了一个数量级,且不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产生锂晶枝,相对来说价格比较便宜。因而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商业发展前景,有效提高了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般将钛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能够与锰酸锂和三元材料等正极材料共同形成锂电池,其组成大致是:有磷酸铁锂、三元材料或者锰酸锂等组成正极,由钛酸锂材料形成负极,并以碳作为负极的锂电池隔膜,以碳作为负极的锂电池电解液,锂电池壳也是将碳作为负极。但是任何材料都有优点和缺陷,科研人员认为,锰酸锂体系的优势比较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使用寿命比较长,并且能够快速的完成充电。锰酸锂和钛酸锂体系将可能成为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主要搭配。

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前景分析

2010年5月26日,我国国家工信部了《2010年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明确规定了电池的循环寿命要大于2000次,系统循环要大于1200次。就当前来说,大于2000次的主要是磷酸钛锂锂离子电池,而以锰酸锂为正极,碳为负极的锰酸锂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只有1000次左右。但是日美等发达国家采用钴酸锂和锰酸锂为正极,钛酸锂为负极的锂电池循环寿命可以达到5000次,并且能够反复充放电3000次,容量只下降了10%左右。当前,我国对于钛酸锂锂电池的研究也正在进行。

对钛酸锂锂电池的研究中,电池的循环性和安全性相对来说比较受重视,锂电位在0.1V左右的锂在负极析出的时候容易造成安全问题,逐渐已经将其电位拔高到1.5V。当前除了电动汽车运用之外,电力助动车也开始逐渐使用快速的充电技术,本田公司在2010年发售的电动踏板车就是使用了钛酸锂电池,速度达到将近30km/h,续航的距离为30km,且具有较好的加速性能。最主要的是能够在20Min内实现充电80%的效能。

在我国第五十一届电池研究讨论会上,丰田汽车等认为钛酸锂的比容量为175mAh/g,能够与硅类材料进行混合,因而可能有效实现容量和安全性的双重兼顾。钛酸锂的单独使用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当与含乙炔黑等助导电剂的材料形成复合电极之后将可能出现充电时倍率大大降低的可能,对此,村田制作所以《通过添加其他元素改善钛酸的充放电倍率性能》介绍了钛酸锂添加元素时,有效改善性能的方法。

根据村田制造所的发现,合成钛酸锂在添加Zr和Sr的时候能够改善充电的倍率性能,Zr通过缩小钛酸锂的粒径,从而加大反应面积,而Sr则主要是通过生成锂使其能够脱离,有效提高性能。另外,丰田通过《探讨通过导入缺陷及杂质提高 Li4T i5O12 的电子传导性》说明,将钛酸锂的晶体结构中的氧置换成氮就能较好的提高导电性,通过N2/NH3环境下导入氧缺陷并进行氮置换,电导率从不足10-7S/cm增到2×10-2cm2/s。

美国电池制造商ALTI研发出来的钛酸锂电池可能为锂电池带来新的局面,将电池的接受工作环境范围大大扩大,使其能够适用于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充电快速,是电动车加电站的构想逐渐变为现实,电池可以充电5000次以上,即便每天充电一次,也能够使用超过13年。这种电池主要是采用纳米科技作为负极,使其能够快速的进行充电和放电,有效的突破了锂电池的技术瓶颈,但是价格也比一般的电池贵了三倍以上。ALTI公司认为钛酸锂电池可以快速使用且寿命比较长,并且这款电池在英国的一家超级电动车场进行了测试。

目前主要的锂电池多以氢镍电池及锂电池为主,虽然运用比较便利,但是充放的次数比较低,而且电池的记忆特性不稳定。ALTI公司宣称,钛酸锂电池能够在-40―55摄氏度的环境下正常使用,如果能够成为现实,那么锂电池的适应性将会大大的提升,并可以借助锋利实现电力储存,ALTI公司产品的技术参数主要参照下图:

在我国,钛酸锂电池也开始逐渐生产和运用,珠海银通新能源公司在2009年开始生产钛酸锂电池,2010年6000多万美元收购ALTI公司,将钛酸锂材料运用到中国的生产电芯中,并逐渐建设全球最大的钛酸锂材料生产基地。珠海银通新能源公司的产业园预计总投资达到50亿人民币,在2010年8月开始正式投产,年产能一亿安电池。同时,银通在珠海金湾三灶间建设了系in能源产业园,主要由锂电池生产基地、新能源客车总装、新能源汽车电控和新能源研究院、电动无人直升机、动力总成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设计的产能为十亿安时动力,50000辆新能源大巴、50000辆电动出租车等,其年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银通新能源研究院主要是由中国工程院原始陈清泉为首席科学家,在次机构中钛酸锂电池项目是主要研究部分。

另外,我国天骄科技和安徽威力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对钛酸锂锂电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都认为钛酸锂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在往后的两到三年内,将成为锂离子电池的广泛运用的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发展前景比较好,具有相关的理论基础作为依据,很多产业基地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钛酸锂锂电池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需求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篇8

一、中部地区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拐点是否来到

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中,由于传统部门中无限的劳动力供给,现代部门可以用不变的工资水平不受限制地获得所需要的劳动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长时间内呈现一种二元经济格局,一方面是以维持生计的工资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的传统部门,另一方面是由积累率制约的不断扩张的现代部门。直到现代部门的发展把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二元经济增长才逐步被合成一体化的和均衡的现代经济增长。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的这个时点,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刘易斯模型式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二元经济。但是,从最近在劳动力市场上发生的一些新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一个从劳动力无限供给到劳动力有限剩余的转变正在发生(王德文,等,2005;蔡,2005),意味着局部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将会经常出现。主要表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技工荒”等现象,就是这个新趋势的端倪。伴随着刘易斯拐点的两个标志性变化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结合这两个标志性特征,我们来分析中部省份的劳动力供给情况。

2000-2008年中部六省和全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平均水平。除了2000年中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以外,中部地区其他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从2003年以来,中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速度明显减缓,说明相较全国而言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有上升趋势。事实上由历年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中部地区由于人口基数大,且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世纪以来,中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高于全国水平0.2个百分点。从这个角度来看,中部地区的刘易斯拐点似乎还没有到来。

再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进度来分析。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从事的职业多为制造业、建筑业和住宿餐饮业,本文从这几个行业进行比较。从近几年统计年鉴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林渔牧业平均工资水平与其他三大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没有明显缩小的趋势。2003-2005年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2006-2007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建筑业和制造业的下降幅度较小,与2003年水平相比,行业间的差距没有缩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似乎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不能形成一个总体良性的趋势,且各行业工资的年均增长率差距扩大,这势必进一步恶化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综上所述,针对刘易斯转折点的两个标识性变化,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从劳动力供给状况来看,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增长仍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阶段。(2)从劳动力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在二元经济条件下,作为传统经济的代表性部门,农业部门以不变工资率为现代部门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工资水平长期处于生存水平。当现代部门的扩大把农业中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时,相应地引起农业中工资水平的提高。而中部地区目前的状况是,尽管农业工资水平近年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实现一体化。因此,从劳动力供给及劳动力市场这两个方面来说,中部地区的刘易斯转折点仍未到来。

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才能缓解就业压力

从长期发展来看,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跟上世界信息化及科技革命浪潮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部地区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结构,许多地区的产业结构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使各市产业结构的差距逐渐拉大,例如湖北省花大力气打造号称中国硅谷的光谷产业园以及湖南省的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这些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可是产业结构的差异也引起了第二、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吸纳弹性的差异。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和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是有限的,就业容量还将进一步收缩。由于历史的原因,中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一个现实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从经验来看,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都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增强,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伴随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15653亿元,占全国的27.01%(西部地区乡镇企业5.73%),新吸纳农村劳动力111.4万人,中部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村就业的贡献进一步上升。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就业岗位,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如何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成为中部崛起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课题。

三、中部地区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劳动力转移?

图中,Q代表劳动力的数量,P代表劳动力的价格。在政府没有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下,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一般是通过劳务中介或熟人等方式到异地就业,而且一般是提供初级工业劳动或简单的体力劳动,其价格比较低廉,劳务输出数量较少。此时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为s1,需求曲线为D1,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均衡点就为E。,原始劳务输出量是Qn,达到此均衡时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均衡价格为Pn。若当地政府将待转移的劳动力组织起来,通过政府的一些中介组织或者鼓励经济市场上的中介组织带动劳动力输出,使得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最终,劳动力的供给曲线由s1上升为s2,均衡点从E1转变为E。,此时,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由Q1上升为Q,扩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但是由于供给的增加,其均衡价格由Pn降为P1,此时0Q。EP与OQ,E1P1的面积难以比较,也就是说,政府干预农村劳务输出的行为所实现的社会效益并不明显。倘若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及农民素质提高的投入,通过职业教育等培训方

式,使待转移农村劳动力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其劳动技能,提升了过剩劳动力的价值内涵,从而扩大农民在城镇的就业范围。对这种提升价值后的劳动力的需求曲线从D1上升到D:,均衡点从E,变更为E:,此时均衡时的劳务数量仍会增加,即Q1增至Q1,劳务价格由P1上升至P1。对于政府干预前的劳务价格P1和干预后的最终价格P2的大小比较,关键要看劳务需求增加的幅度与劳务供给的增加幅度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大于后者,那么政府干预后的最终劳务价格P2将大于干预前的价格P1,反之亦然。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政府参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待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及技术指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用工单位对输出农民的需求量。

从政府职能角度来看,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迅速扩张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干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其职能要求。目前,在我国行政区域经济占主导的背景下,各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成为当地政府的经济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正确的功能与作用,是当前政府调控社会经济进程中的应有的义务,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地方政府探寻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的积极探索。

四、中部地区的职业教育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得出结论,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对其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具有绝对的正的外部效应,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劳动力转移时获得工作的概率。而从2008年的统计年鉴中查到的资料发现,中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存在很好的基础,但是其社会功能还没有完全释放m。对比全国范围,中部地区的技工学校个数不少,基本上中部六省全部排在中上游,特别是湖北和河南的技工学校数量分别排全国第一和第四。

参考文献:

[1]王德文,蔡防,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K].开放导报,2005,(4).

[2]蔡防.中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吗?――劳动力市场新特征分析[K]//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编.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5年春季报告.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

篇9

一、我国电线电缆工业发展日趋成熟

电线电缆应用十分广泛,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该行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是工业电气化、社会信息化中的基础产品。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迅速,企业近5000家,总产值超过万亿。电线电缆行业在国内是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其产值约占中国电工行业的1/4;在全球,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新泰电线电缆的独特优势

(一)历史悠久

新泰市线缆产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半个世纪的培育和发展,已拥有线缆生产企业40余家,产业以特变电工鲁缆(原山东电缆厂)、赛特电工、爱克电缆为龙头,2014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约5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特变电工鲁能泰山占地面积1300亩,拥有资产35亿元。赛特电工有30余年的电磁线专业生产历史,是山东省首批命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和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制造。

(二)品牌优势

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利用“特变电工”与“鲁能泰山”这两个强势品牌优势,联手打造成为中国电缆著名品牌,“泰山”牌电缆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并被中国商品学会、中国质量学会评为“同行业第一品牌”。赛特”牌电磁线被省质监局认定为“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山东华泰电缆业务收入在行业同类企业中排序第17位,其中BV电线销售在国内同类企业中排名前6位,“华泰”牌商标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同时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三)产业链优势

新泰市线缆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配套的铜材加工、电缆辅料、设备制造等企业的飞速增长,电缆产品涵盖了电力、通讯、矿用、船用、航空、高压交联、辐照交联、特种电磁线等数百个品种上万个规格,如恒信、泰川、瑞达、泰瑞、恒泰等各类配套企业达50多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四)市场优势

新泰市为首批山东省电线电缆出口基地。特变电工鲁缆是全国同行业龙头企业,享誉国内外,生产国内最高电压、最大截面的线缆,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赛特电工为江北最大的特种电磁线生产企业,80%的产品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市场。

(五)科技人才优势

大部分线缆企业与国内众多高校、科研院所联系密切,在项目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方面合作广泛,组织科研攻关,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内最大的交联电缆屏蔽试验大厅。特变电工鲁能泰山有员工146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0人。华泰电缆拥有固定资产6800万元,职工26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人。

(六)信息优势

新泰市在全国有2000多个电缆销售网点,已成为全国线缆行业信息汇聚比较活跃的地区,在把握市场动态、平衡供需关系方面占据了巨大优势,掌握了发展主动权。

三、电线电缆产业面临的问题

经过综合比对分析,在保持乐观的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地审视线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困难与挑战。从全国看,行业竞争将会愈加的猛烈,线缆制造业发展趋缓,中低端总体产能出现相对过剩。从新泰市看,电线电缆产业存在以下差距和问题:

(一)线缆行业传统产业优势有待科学挖掘和合理发挥

新泰不缺少电线电缆“航母”和龙头企业,部分还长期处于国内同行排头兵位置,但是这些企业对线缆产业以及当地经济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和拉动力,也就是说明星企业的优势未能带动线缆产业应有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繁荣,反过来也制约了这些企业的大跨步前进。究其原因是明星企业、政府互动机制以及中介组织有待完善,企业的大发展与线缆产业、当地经济之间良性互动不够。

(二)合作精神不强,思想观念落后

行业集中度比较低,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大者恒大,小者恒小”局面未变,联合起来做强做大愿望不足。一些企业大多为跟风模仿创办,初期发展较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观念根深蒂固,缺乏合作意识,不利于形成合力,做大做强。在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方面与江苏、浙江等地相去甚远。

(三)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含量较低,管理水平不高

除特变电工鲁能泰山电缆等几个龙头企业有健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研发中心外,其它企业技改投入严重不足,设备相对老化,管理粗放,产品档次低,品种雷同,无品牌优势,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靠价格竞争生存,利润空间小,在国家重点项目和大客户的招标中知名度不高,难以进入高端电缆消费市场。还有就是确实存在少数企业在不法客户的要求下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

(四)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电线电缆行业具有料重工轻的特点,且线缆生产制造环节时间只占少部分,大部分时间处在研发、采购、储存、运营、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这个链条的运转更多地依靠生产业,而目前这些生产都是企业“小而全”的自我循环服务。同时,金融、送配、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却相对缺乏,缺乏效率,制约了新泰电线电缆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新泰电线电缆城”发展构想及途径

按照当地经济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线缆工业发展道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扩张产业规模,实施品牌战略,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形成上下游有机配套、差异化发展、工贸结合、整体竞争优势突出的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建成功能齐全、一站式采购“新泰电线电缆城”。通过产业聚集和电线电缆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按照每年17%的增长幅度,到2016年电缆行业经济总量可实现百亿元的目标。具体途径:

(一)高起点制定线缆产业规划

围绕打造百亿级电线电缆城的目标,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高起点科学规划,真正建成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基地。

(二)成立区域性线缆行业协会

积极引导企业制定行业标准,提高准入门槛,避免重复投资,防止生产能力过剩。形成线缆企业营销联盟,加强行业自律,协调发展,避免互相压价恶性竞争行为,提高整个行业竞标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三)培植产业集群,密切企业间关系

特变电工鲁缆、赛特电工、爱克电缆等龙头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并购、参股和贴牌等手段将一些资信好的生产型、服务型中小企业纳入旗下,加速扩张,赢得产业发展的战略先机。鼓励剥离龙头企业内部一些可以分割的功能,专攻主业,扶持更多本地企业进入配套协作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联手,形成生产规模更大、集中度更高的若干个企业集团。优化专业协作配套产业链,积极引导培育东兴塑胶、东润化工、重擎工贸等企业为线缆产业配套服务,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四)促进产品优化升级

发挥骨干龙头企业在科技进步方面的主要作用,以特变电工鲁缆、赛特电磁线、爱克电缆、泰山恒信等为依托,引领线缆行业向高压及超高压电力电缆等高端产品发展,提升整体竞争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十二五”期间,投资15亿元建成特变电工华东输变电产业工业园,重点发展500kV高压、碳纤维等航空、航天、海上石油平台电缆,力争建成全国产能最大的超高压输变电缆制造基地。

(五)培育品牌无形资产

要发挥特变电工中国名牌典范带动作用,突出发展赛特电工等山东名牌,争创中国名牌,重点培育泰川电线电缆等争创山东名牌。要打出和叫响“新泰电线电缆”集体商标,形成宣传攻势,实现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良性互动的发展。要保护品牌,严厉打击假冒贴牌行为,清理整顿线缆市场,让新泰线缆品牌名副其实。

(六)开拓国外市场

鼓励特变电工鲁缆、爱克电缆、特种电磁线等企业加快境外商标注册;引导特种电磁线、特变电工鲁缆等公司在扩大出口的同时,积极开展境外投资;支持特变电工鲁缆开展境外工程总承包,带动设备、技术和零部件出口。

(七)实施优秀人才系统工程

以企业为实训基地,依托大专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引导企业建立线缆技术培训学校,培养更贴近实际,更实用专门人才;加强线缆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八)建设线缆城有形市场

依托特变电工鲁能泰山1300亩电子产业园,规划构建一座“新泰电线电缆城”。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在已有检测、研发两个中心基础上,重点搭建人才培训、展示交易、仓储物流及电子商务中心,形成六大公共平台,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打造“新泰电线电缆城”的战略,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唱响了“新泰电线电缆城”建设的主旋律。在国内叫响区域品牌,对宣传一个地方的特色经济极有好处,更为关键的是区域品牌叫响后,还能产生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地实现资源配置。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科学规划、励精图治,新泰电线电缆产业一定会成为与煤电化产业并驾齐驱的又一颗璀璨明珠,又一张金色“名片”。

参考文献:

[1]李聃.罗玉清.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N].产业经济,2014(08).

篇10

首先,设施园艺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增幅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从不足1万hm2发展到2010年的367万hm2,增加了逾360倍。此外,我国还有超过2亿m2塑料遮阳网、3000万m2防虫网(覆盖面积约10万hm2)以及400万m2的地膜覆盖用于蔬菜生产,我国已成为世界设施园艺第一生产大国(农业部设施园艺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2011);其次,设施园艺涉及领域不断拓展,设施园艺生产作物已从单一蔬菜拓展到花卉、瓜果、食用菌、中草药等多种经济作物领域;第三,设施园艺栽培地域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设施园艺生产,从我国南端的海南三沙市永兴岛到最北端的素有北极之称的黑龙江漠河县北极村,从东端的抚远县到最西端的新疆乌恰市都在大力发展设施园艺。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经过生态、市场和社会经济的长期综合选择发展,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及黄淮地区,约占全国的57.2%(刘华锋等,2011)。设施形态也呈现出区域化分布的态势,北方(北纬33°~46°)以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主,南方则以塑料大棚多重覆盖和夏季简易设施栽培为主;现代化加温自控温室,在能耗小或能源便宜的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郊区作为都市农业、外向型农业和军工特需农业定位发展;现代化温室向冬季光热资源丰富的黄淮海地区和亚热带南方地区或能源资源特别丰富的某些北方地区集中。

2设施园艺生产效益明显,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设施园艺生产产值较高,比较效益明显。2008年,全国设施园艺总产值7079.8亿元,占园艺产业的51.3%,占种植业的25.3%,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344万hm2,产量5亿t,产值6769.7亿元,净产值5248.9亿元,用22%的播种面积,创造了36.8%的产量、61%的产值、61.5%的净产值,设施蔬菜产值占种植业的21%,相当于畜牧业的39%,是渔业的1.3倍和林业的1倍。2010年,设施园艺产业的总产值逾7400亿元,净产值逾5700亿元,使全国乡村人均增收856.7元,设施园艺重点产区对乡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都在2000元以上。以设施蔬菜为例,2010年全国设施蔬菜的产值6965.3亿元,占蔬菜产业的68%,占种植业的18.9%,相当于畜牧业的34%,是渔业的1.4倍,是林业的7倍。与露地栽培相比较,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设施园艺通过对生产环境的调控,能够大幅提高单产效益,2008年的抽样调查分析显示,设施园艺生产的每667m2综合平均产值13485.5元,净产值10456.1元,比露地生产高3~5倍,投入产出达到1∶45。以大棚黄瓜为例,平均每公顷每年产量为77t,与露地种植相比较,产量增加23%;由于能够提前上市且品质较好,所以与露地种植相比,销售收入提高了61.5%,净利润增加35.3%(魏晓明等,2010)。

3温室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园艺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院所及高校通过温室整体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开发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适用于我国不同区域和气候条件下的新型温室,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教学、推广以及生产应用的温室产业化体系,温室建造及配件生产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为设施园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此外,还形成了多种类型、性能各异、用途广泛的配套设施及栽培技术体系,如加温与保温设施、降温设施、遮阳设施及灌溉设施、无土栽培、节水灌溉、二氧化碳增施,生物育种、机械卷帘自动化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建立了温室种植作物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范,提出了管理量化指标,以及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无公害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陈琪,2011)。如:温室黄瓜每667m2年产量达1.6万~1.8万kg,番茄达0万kg,较一般设施栽培增产1~2倍,节水30%,产品商品率提高10%,病虫害防效达9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30%~50%,实现了设施作物无公害生产,同时提出了20多种蔬菜、花卉无土栽培技术规程(李式军和郭世荣,2011)。我国设施园艺产业从工程技术、配套设施、栽培技术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设施园艺生产技术体系。

4设施园艺装备水平日渐提高,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之中

根据我国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施装备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许多适合我国不同区域设施园艺生产的高效节能新材料、新设备(齐飞等,2008)。如冬季保温、夏季降温等新型覆盖材料、滴灌管带系统以及大棚温室骨架复合材料等。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逐步形成了环境调控、栽培耕作、采摘运输、智能管理等设备系统,如以无土栽培基质消毒与营养液循环再利用技术装备、CO2施肥器、土壤消毒设备、工厂化育苗与运输设备为代表的栽培设施和消毒设备,以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和温室环境智能化调控系统、专家咨询管理软件系统为代表的设施园艺生产管理设备,以温室覆盖材料、灌溉装置为代表的温室设施装备,以小型耕作机、嫁接用大粒种子定向播种机、穴盘苗播种机、果蔬清洗分级机、自动化嫁接装备和自动化幼苗移钵装备为代表的设施农机类等多种装备(Bergstrand,2010)。这些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有力地提高了设施园艺的机械化生产水平,推动了设施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一些现代生物技术和航天工程技术被广泛用于设施作物遗传改良和设施新品种的选育(vanderLans&Meijer,2011),如利用分子与生物遗传学技术筛选优良品种资源,利用生物分子工程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改良品种性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辐射诱变、航天器搭载等技术选育适合于我国设施栽培的优良园艺作物新品种。目前,我国利用以上这些技术手段已筛选和培育出适合我国设施栽培的辣椒、番茄、黄瓜、甜椒、樱桃、菊苣、球茎茴香等温室专用品种300多个,其中,设施蔬菜品种156个、花卉品种120个,温室栽培品种日趋丰富,园艺产品功能更加完善,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5建成一批以设施园艺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园区,搭建形成设施园艺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已发生明显的变革,逐渐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作为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园区,在成果转化、技术示范推广、产业升级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经历了试验、探索、发展三个阶段,从弱到强、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从单一示范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转变,从由政府单一主体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复合主导转变(郑玉东等,2009)。在国家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提高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整体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农业部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超过5000个,遍及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其中科技部、农业部等6部委认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65个(含试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53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约600个,省级各类农业园区1500个,县地级的农业科技示范园3000个。

6设施园艺功能不断拓展,成为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力量

设施园艺产业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在发挥其生产这一主要功能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功能,其中,设施园艺功能向都市农业方向拓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Giacomellietal.,2012)。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工业化、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为了解决都市农业资源的先天不足及人口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在城郊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都市型观光农业,有效缓解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已初具规模,基本具备了农产品供应、社会服务、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设施园艺是都市农业的主要载体和技术支撑,都市农业的建设发展需要温室、大棚等设施和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作为依托,设施园艺作物的创意性栽培又为都市农业增添观赏性和经济效益(刘二亮和陈飚,2011;Campiottletal.,2011)。近年来,我国在都市型设施园艺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设施园艺作物墙式栽培(立体栽培)、空中栽培、蔬菜树栽培、植物工厂化栽培、栽培模式与景观设计等关键技术和配套设备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满足了人们对都市农业园艺产品新奇特和观光休闲的要求。

7低碳节能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成为我国设施园艺重要的发展和研究内容

我国紧紧围绕温室工程建设节本增效的目标,本着合理利用建设地区的气候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原则,运用温室建设区域优化布局与标准化配套、太阳能高效利用、新型保温材料开发和节能降耗等技术手段,建立了温室标准化设计的技术平台;将浅层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提出了地热在温室中应用的有效措施(Sonneveldetal.,2010);研究开发了钢渣混凝土墙体、相变蓄热墙体以及蜂窝状墙体,热工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和黏土机砖(王宏丽等,2008;Younsietal.,2011);结合我国气候特点,以华南、华东、华北和西北气候为基础,分别研究了不同气候条件下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的节能技术,相比传统温室,连栋温室综合节能率达到11.6%~38.5%;与传统加温温室相比,我国独创的节能日光温室每667m2均节约标准煤25t,2008年63万hm2节能日光温室共节约标准煤4亿t,等于少排放6.3万t二氧化碳、205万t二氧化硫、178万t氮氧化物,与现代化温室相比节能、减排贡献额提高3~5倍。

我国发展设施园艺的典型经验

1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区划,实行设施园艺产业化发展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设施园艺面积第一大国。在实施设施园艺产业布局的过程中,坚持“区位优势,形成规模,突出特色,创造效益”的原则,科学制定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规划,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的气候特点、消费习惯、经济水平等多种因子,有针对性地发展设施园艺。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设拖园艺优势区域、设施园艺作物种类和种植模式适宜区域以及设施结构类型适宜区域等区划。通过整合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推动了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

2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在政府划定的设施园艺发展区域内,鼓励和引导承包方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发展设施园艺。政府通过补贴流转价款、提供就业岗位、实行养老保险等措施,引导和鼓励承包方自愿转让土地。采取土地入股等形式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园艺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意愿,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劳动力转移比较多的地区,通过培育流转市场主体、搞好指导服务和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适应规模化经营和发展设施园艺的需要。鼓励发展设施园艺的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县、乡、村的区域界限,提倡以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农民为主,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推进设施园艺的生产、销售、加工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3积极培育设施园艺产业化龙头,提高企业化运作比重

积极推进“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建立设施园艺生产基地,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结成利益联合体,培育一批现代设施农业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统筹安排设施园艺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使产供销相互衔接,促进设施园艺经营水平的提高。依托龙头企业,积极打造设施园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及省级和国家级知名品牌等品牌体系,通过创建名牌提升各地和我国设施园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4强化技术服务,有效提高企业和农民科技水平

在设施园艺优势区域和主产区,重点加强设施园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保证推广经费,优化人员结构,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乡镇、村均配备设施园艺生产技术员,特别是设施园艺新区,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逐户逐棚指导,做到技术起点高、效益好,确保每户有一名明白人,每个企业有一批技术骨干。

5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

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经纪人从事设施农产品市场营销,积极构建组织严密、网络健全、信誉可靠的销售网络。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设施园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在面积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产业内部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从面积和生产量来看,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与人均设施蔬菜供应量均居世界前列,属设施园艺大国,但要向设施园艺强国迈进,必须突破园艺设施类型、调控环境、专用品种、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瓶颈。

1设施结构不合理、生产安全性较差

我国从事设施园艺生产的大多数农户由于资金困难,仍主要采用简易型日光温室和竹木结构塑料拱棚,设施简陋、结构不规范、性能较差、空间小、作业不便、劳动强度大、产出率低,缺乏有效抵御冬春低温、高湿、寡照,夏秋季高温、暴雨等不利气候的措施,作物长期处于亚适宜环境。虽然我国目前大力推广以镀锌钢管为骨架的保护地设施,但一些项目因追求政绩、专业知识匮乏及经济限制,钢管大棚建设不达标,抗风雪灾害能力较差,导致冷害、冻害频发,且大棚、温室普遍缺少环境调控装备,低温、高湿病害呈多发趋重态势。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盲目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产业,采取高指标和高额全覆盖补贴,不顾结构性能和建造质量,建成了一批结构不合理、使用性能差、抗灾能力低的劣等大棚、温室,给设施园艺作物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隐患主要来自多方面:一是盲目追求超大型大棚、温室;二是大棚、温室维修更新不及时;三是采光保温设计建造不科学;四是高指标和高额全覆盖补贴催生了大量低劣大棚、温室。

2设施装备水平和环境调控能力差,设施栽培专用品种少,栽培技术规范性差

我国大多数农户建造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普遍缺少必要的环境调控设备,大棚、温室的温、光、水、气等小气候环境调控能力差;缺少设施生产专用小型机械、机具,机械化程度低,空间小、多层覆盖保温等导致劳动强度大,人均管理面积小,劳动生产率低,温室作物单产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我国温室番茄平均年产量达10~15kg•m-2,黄瓜15~20kg•m-2,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5~1/4(喻景权,2011)。缺乏优良的设施栽培专用品种,栽培品种对设施环境的适应性差,有些甚至采用露地作物品种进行设施生产,影响了设施栽培效益的发挥。此外,设施栽培技术随意性大、规范性差,为了追求产量盲目进行大水大肥管理,导致产品质量差、病虫害多发,且栽培成本高、污染环境;许多新发展起来的设施园艺产区,还未能掌握相应的设施栽培技术,管理粗放,效益不高,严重影响甚至打击了农户发展设施园艺的积极性。

3土壤盐渍化、连作障碍、病虫害日趋严重,产品质量安全性低

由于设施的固定性以及栽培作物的单一性、重复性,大量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加之土壤管理措施不当,随着设施栽培年限的增加,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引起土壤微生物种群改变、土壤结构破坏和次生盐渍化以及养分障碍的发生,有害物质积累、病虫害发生频繁、根结线虫严重,连作障碍逐年加重,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和品质下降,连作障碍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设施土壤持续高效利用的重要瓶颈。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防治设施作物病害药剂的不合理施用,使得园艺产品的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据估计,我国常年发生的重要设施作物病虫害多达100种以上,而造成严重危害的约50余种,产量损失超过25%。

4基础研究薄弱,无土栽培、数字农业、信息技术等普及率低,应用效果差

由于我国无土栽培起步较晚,基础研究不够深入、开发应用较少,导致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规模和范围极小,面积约占温室大棚面积的千分之二,产量和质量优势不明显,影响我国设施作物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于环境因子对作物生理生化、生长发育影响的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对环境生理基础研究缺乏足够的量化指标,即使借助于现代信息模拟技术建立设施作物生长发育模型,也未能应用于设施作物专家管理系统,对设施生产的指导意义不强。

5以个体农户生产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下

目前,我国的设施园艺产业仍以个体农户生产经营为主,能够发挥作用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较少。就整体而言,耕作、播种、施肥等设施园艺的生产过程绝大多数仍靠人工进行,作业环境差、劳动生产率很低、劳动强度大,目前我国设施园艺产品的产值与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100,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较低,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生产效益低下,设施园艺的经济效益难以体现。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1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集园艺科学、环境调控、栽培管理、景观规划、现代装备等技术为一体的设施园艺内涵更加丰富。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趋势呈现温室建设大型化、设备技术集成化、操作技术机械化、设施品种专有化和多样化、覆盖材料多样化、栽培技术无土化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综合化的趋势。

1)温室大型化、现代化,管理操作机械化

由于大型温室具有投资少、土地利用率高,便于实行机械化自动管理和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室内温度相对稳定、日温差较小,便于环境控制等优点,因此,设施园艺温室类型有向大型化、超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温室单栋规模将会从几公顷发展到几十公顷以上。随着温室大型化的发展,对设施环境调控技术和设备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控制系统、栽培管理技术、环境因子采集自动化等现代技术装备将会成为未来设施园艺研究的重点。

2)设施结构不断优化,覆盖材料功能多样化

根据我国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气候环境,对生产运行能耗大、产出低的不同温室类型进行结构优化,并形成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这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设施园艺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设施的覆盖材料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覆盖材料三大类,主要用于透光保温、遮阳降温、减少病虫害等功能,今后覆盖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致力于节能环保材料的研发、注重覆盖材料的保温性、重视设施光环境的优化、不断提高材料的耐候性以及拓展覆盖材料的功能。

3)推进设施园艺产业园建设,品牌意识进一步强化

由于我国农业现有科技体制和农民分散经营两方面的制约,设施园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仍存在不少障碍,设施园艺产业园为农业技术和农业种植者的结合创造了条件。设施园艺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应通过积极引进、推广和示范先进的设施生产方式和栽培技术,完善设施园艺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的设施园艺产业园,起到带动辐射作用。随着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农业市场化进程也在加快,创建品牌是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围绕设施园艺产业主打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严格按照设施栽培技术标准和规程,进行采收、分级、加工、包装、上市,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建更多特色品牌。

4)设施环境因子调控更加智能化,设施品种更加丰富

设施园艺生产的核心是能够对设施内栽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创造出适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条件。目前,现代工业技术加快了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未来的人工智能环境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做到栽培环境全自动控制,而且与市场、气象站、种苗公司、病虫害测报等相连接,形成环境调控综合网络智能系统,进行产量、产值的预测,为生产者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情报和确切的决策依据。温室环境控制调节的方向将会实现由单一的环境因子向耦合复杂的综合因子及高层次的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设施园艺产业的深入发展,愈发重视设施作物专用品种的选育,一些具有耐低温、耐高温、耐弱光、耐高湿、优质高产的设施专用品种将会被选育出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5)设施园艺“环境友好型”意识进一步加强,使之成为可持续农业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设施园艺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将会成为研究的热点,开展以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可大大节省设施内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灌水的用量,易于控制有害化学物质向外界环境排放。如嫁接换根抗逆促长、营养液闭路循环系统、增施有机肥、昆虫授粉等一系列适合于温室安全生产的环境友好型新技术,使设施园艺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6)设施园艺生产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组织化程度更高

篇11

一。差距及面临的问题(一)投资环境不理想,直接投资规模有限。

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意识较淡薄,审批程序复杂,相关法律不够完善,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尚需规范;信息化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较小,服务质量较差;行业政策缺乏针对性,脱离产业实际,推广缓慢;专项政策滞后,直接投资规模较小。[2-4]。

(二)行业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偏小,缺少知名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产业布局比较分散(主要企业分布在示范城市),企业各自为战,集聚效应受到制约。外包企业多而不强,开发大型项目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有限。缺少旗舰式领航企业,也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创品牌或难以替代的服务,严重制约企业形成核心竞争优势。[2-4]。

(三)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人才供给呈现结构性矛盾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如软件产业的软件架构师、系统设计师短缺,软件蓝领不足,而系统工程师相对过剩;80后外包从业人员在敬业精神、心理素质、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素质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外包从业人员的语言能力与岗位的实际要求尚有差距。[2-4]。

(四)ITO业务比重大,市场相对集中,风险应对能力较差ITO比例高达70%以上,BPO的比例不足20%,而KPO的比重更低;大部分业务来自于日本,行业应对风险能力较差。一旦IT产业运营出现异常或日本经济出现问题,对外包行业的影响不堪设想。[2-4]。

(五)企业创新意识薄弱,低层服务比重较大外包企业偏好传统的加强营销的途径来谋求企业效益的增加,对自主创新重要性认识不足,自困于已有的利润获取方式,创新动力不足,不少企业侧重于规模扩张而非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自身内涵的增强。企业高端雇员流动性过大,不利于持续技术积累,影响企业研发能力的提高,企业长期承接低层业务,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外包业务总量较低。[2-4]。

(六)服务外包企业融资困难由于国家或地方直接投资有限,外部投资越来越少,企业融资困难。国内企业规模较小,建设前期费用较大,低利润率又导致资金回收期较长,资金流转压力大。直接的风险投资、商业银行放贷规模较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2-4]。

二长三角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比较性优势。

(一)政策优势长三角地区有上海、南京、杭州、无锡、苏州5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降低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其离岸服务外包收入免征营业税,同时鼓励“示范城市”良性竞争、科学发展。此外,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在经济发展中享受国家特殊优惠政策。2008年8月6日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被提至长三角地区要重点抓好的十项工作之首,这意味着国家可能随时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长三角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5,6]。

(二)区位优势长江三角洲含有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以及以宁沪杭为核心的经济发达城市群,沿海城市众多,优良港口云集。该地区自古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建立有长期的贸易合作,2008年,其出口贸易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从地理位置看,长三角地区邻接日本、韩国,独占东亚地区近岸服务外包的地缘优势。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也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服务外包提供了区位优势。[5,6](三)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1)能源供给充足。一方面,区内煤炭储量巨大,有大型火力电站4座,投入使用和在建核电站各1座;另一方面,东北的石油及西北的天然气供应不断,长三角地区发展以服务外包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能源优势彰显无疑。(2)旅游资源丰富。区内有横贯四省市的国际黄金旅游线路一条:上海—杭州—千岛湖—黄山;名山群集(黄山、普陀山、雁荡山、九华山等),两大水系聚合(长江、淮河),湖泊星罗棋布,水网纵横交错,旅游重点城市众多,旅游品类齐全(海滨游、休闲游、文化游、古迹游、山水游、寺庙游、生态游、综合游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于吸引发包方的注意力和促进制造业、外包服务业、旅游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人力资源优势长三角地区当前解决服务外包专业人才供给的主要途径是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从业培训,每个省市和示范城市均设有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如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科技园内的上海服务外包培训中心等。特别重要的是,我国第一所专门从事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的本科学院———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于2009年4月在杭州师范大学挂牌成立,2009—2010年两年招收服务外包方向的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四个专业的学生1300多人,计划四年内达到在读本科生5000人的教育规模。该院奉行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采用政府投资、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以“2+1+1”模式(两年专业基础、一年专业实训、一年企业实习)展开本科段人才培养,与IBM、Microsoft等国内外著名IT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同期启动了服务外包方向的硕士生培养工作。

长三角地区重点高校林立,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一经启动,短期内很快将形成遥相呼应、千军竞发之势,区内外包行业人力资源优势足可傲视亚洲乃至全球。[5,6](四)产业环境优势。

1交通网络发达区内有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著名的航空港,空运能力巨大;京沪铁路干线横穿全区,主要城市间高速铁路纵横交错,沪杭、沪宁、杭宁等高速公路密布全区,陆路运能强大;区内优良海港云集,河流众多,海运、水运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发达的交通网络是该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重要条件之一。

2经济实力雄厚以沪宁、沪杭、杭甬交通沿线城市为代表的经济密集带,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支撑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凭借自身的力量,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始,以区域内城乡自我积累为支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吸引了跨国资本大举向该地区转移,全球500强企业已有300多家在该区建立了分支机构。良好的经济基础是该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物质保障。[5,6]。

3科技园、开发区林立,科研院所、行业中介众多科技园区遍布长三角各重要城市,如复旦大学国家科技园、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科技园等;经济开发区在长三角地区可谓星云密布,各省会城市都建有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其他城市也分别建有不同级别和规模的经济开发区;另外,以中国科学院分院和工程院分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研究机构分布在区内各重点城市,分门别类的行业中介机构也布满长三角经济带。以此为基础,产、学、研无缝对接、共同发展的格局业已形成。这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服务外包中的高新技术业务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技术保证。

三长三角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策略。

(一)集群策略。

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以下要素:1.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该领域系集群基础;2.集群内部的企业间、相关机构间、企业与机构间联系紧密,它们作为一个个关节点交织成为集群网络,各个关节点系集群的枢纽;3.产业集群是一个具有纵向和横向联系的有机整体。集群内部除企业外,还应当包括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它们都是集群的实体元素。[7,8]需要说明的是,产业集群往往与区域经济相关,它常常以科技园、产业园、开发区形成的区域经济带为基地,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系密切,以便及时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拓展和创新集群的业务。

产业集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容易形成先发性的集团优势,主要包括:1.外部经济优势(含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共享的优势);2.社会资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基于信任与承诺的合作关系、创业资源优势、共同的文化基础几个方面);3.创新优势(可迅速加快技术创新的进程,主要体现为创新的激励效应、学习效应和服务体系形成几个方面);4.创新网络优势(含资源、能力互补优势以及集体学习机制等)。[7,8]。

长三角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产业集群策略。

涵盖:1.设立长三角地区服务外包协会,统筹全区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工作。利用行业协会在业内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与政府职能部门及外包企业共同致力产业集群的发展,负责诸如为外包产业集群决策提供建议,为集群内企业内涵提升、业务运营、产品交付献计献策,主导国际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2.加速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转变。产业集聚主要是指产业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别注重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空间转变过程。当前,该地区服务外包产业集聚的过程基本完成,即服务外包产业的关节点(示范城市)和空间格局已初具规模。这种布局为区内外包企业共谋发展、共享资源、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务之急是尽快统筹建立区内集聚外包产业节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形成产业集群,彰显集群效应。3.建立完整的服务外包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链条和相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机构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联系与合作。为此,必须从宏观层面上加强总体协调,促使区内服务外包产业链条尽早形成,均衡、平稳地运行,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应加快建立产业链条同相关部门(政策、法律、规划等)、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银行,保险公司等)以及机构(商会、协会、咨询、中介等)的密切联系也是至关重要的。4.充分发挥区内已有的科技园、工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建设中的作用。[9-11]。

(二)层次策略。

从价值链的结构看,服务外包业务可分为高、中、低层三种基本类型。而当前长三角地区乃至中国在全球服务产业价值链中,基本处在低层的位置,业务重点是处于ITO领域的软件开发、测试等相对比较简单的低层服务外包项目,很少涉及提供解决方案等高端业务和BPO业务,KPO的业务比重更小,这种局面不利于服务外包行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分层次发展服务外包策略可以避免重蹈十多年前吸引制造业外资进程中同一层次同类型业务“遍地开花”、无序竞争的覆辙。

1业务层次策略积极推进外包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企业发展中高端业务。在外包示范城市中,按企业的实力和发展潜力分门别类错位布局。采取合并重组的方式,逐步降低ITO低层业务的比重,3年内降到25%以下;重点发展BPO业务,争取在3至5年内使得区内BPO业务总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50%以上;积极推进KPO、BTO(Business Transition Outsourcing,业务转型管理外包———集销售、物流和融资于一体的一种最新形式的复合型高端服务外包),力争在3至5年内使得区内KPO、BTO业务总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25%以上。

2城市层次策略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主,重点发展高端业务(如金融工程、生物医药以及组合业务等);以无锡、苏州、宁波为主,主要发展中级业务(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后勤服务、物流等);将低层次的外包业务(如软件开发与测试、呼叫中心等)重心逐步转向该地区三线城市。[9-11]。

(三)品牌策略。

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局限是缺少自主创新品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树立外包自主创新品牌的重任。该区发展服务外包的品牌策略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长三角地区的总体外包品牌战略,为自主创新品牌的建立提供宏观规划性支持。应当明确长三角地区在国内、国际服务外包领域的价值定位,制定面向全球客户和服务发包方的广告计划,提升长三角地区在服务外包方面的优势、能力及优惠政策的国际知名度。建立区级、省市级、示范基地级三级外包的权威论坛,构建执行品牌战略的重要平台,树立长三角服务外包行业的良好国际形象,实现与全球业内企业及相关部门、行会、机构的信息共享。在驻外机构中设立专业部门负责宣传、接洽服务外包事宜。另一方面,与已经在长三角地区发包的全球知名跨国企业联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名案例,保证整体品牌战略与鲜明区域优势的一致性和协调性。2.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本土企业规模扩张、内涵提升。鼓励区内企业与技术领先的跨国公司建立新型的融资关系,或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方式加强合作,以吸引国际市场消费、树立国际品牌效应。当务之急,应借助上海的国际影响力、长三角外包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长三角地区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引领全球500强企业,尤其是目前在长三角外包市场仍处于明显弱势的欧美能力强劲的企业,以中长期合作的形式将其“准核心”或“核心边缘”业务转移至长三角。另一方面,鼓励区内行业领先企业大胆跨出国门,对国际大型企业的内部服务部门进行并购重组,通过“借鸡下蛋”的途径为树立自主创新品牌奠定基础。3.在发展较为成熟的ITO领域,建立外包示范工程,推进运营模式的转变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示范城市中,率先建立服务外包示范工程,主打1至2个自主品牌,引领全区品牌创新能力的提升,激励区内大型国有企业(如石油、矿业、建筑、铁路、航空、电信、银行等)发包IT业务,提高本土相关IT企业的知名度。[9-11](四)市场拓展策略。

1引领和巩固东亚市场由于地缘性优势,长三角地区70%以上的外包业务来自于东亚近邻的日本和韩国,日韩两国也很乐意把中国主要是长三角沿海地区作为近岸服务外包的首选地。考虑到外包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的因素,长三角地区的外包企业应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服务产品的质量,巩固自身在东亚市场的领先地位,并以此作为开拓新市场的基础。

2积极开拓欧美市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印度和爱尔兰,长三角地区应充分认识到开拓欧美市场的艰巨性,同时应清醒看到区内开拓欧美市场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上海作为大都市的国际影响力、长三角完善的投资环境、长三角地区巨大的人力资源供给、我国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等等。要真正抢占欧美市场,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在企业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可主要瞄准那些尚未在爱尔兰、印度开展外包业务的欧美500强企业,以特别优惠措施(甚至可以考虑采取牺牲区内短期经济利益的方式)吸引它们来区内合资合作,或于欧美大型企业在爱尔兰、印度的外包业务空白处多做文章,先期建立欧美市场的桥头堡,逐步提高外包业务在欧美市场的份额。

3重视组合业务的承接,发展在岸业务转包,促进外包市场在国内向纵深拓展当前,长三角地区的外包龙头企业集中在示范城市特别是上海、无锡等城市。这些权重企业在承接外包业务时,不应局限于自身的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也不必拘泥于单一的业务种类,而应当树立全区乃至全国的大局观念,利用企业已经树立的商誉大力承接高新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的组合业务,在区内乃至国内根据企业的业务承担能力和特点在不同层次企业中统筹分割业务,积极发展在岸服务外包和转包,这项举措一方面有利于龙头企业增强自身实力,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区内直至国内服务外包行业同步发展壮大。[12,13]。

参考文献:

[1]王哲,武亚兰。印度和爱尔兰服务外包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时代经贸,2008,(08):76-77.

[2]宋颖,刘蕊西,赵健。浅析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05):25.

[3]张国云。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发展观察,2008,(2):26-28.

[4]中国服务外包网。长三角服务外包产业现状与格局[EB/OL]。nbcyy.com/show.aspx?nid=4065,2008-10-18.

[5]上海市人民政府。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EB/OL]。chinasourcing.mofcom.gov.cn/content2.jsp?id=59167,2009-09-25.

[6]董芸。长珠三角洲经济发展优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13):325-326.

[7]刘桂素。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J]。天津经济,2008,(08):48-50.

[8]甄翠敏,丁日佳。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03):265-266.

[9]黄烨菁。服务外包的上海机遇[N]。文汇报,2009-09-06.

[10]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2009-2012年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EB/OL]。china-hyyj.com/news/r_20090210084354227096.html,2009-02-10.

篇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5-0052-04

随着中国与南非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广东与南非的贸易往来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本文在金砖五国合作的背景下,分析中国与南非的合作进展,梳理广东与南非的贸易往来、商贸交流及企业投资等经贸合作的现状,指出双方作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体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新能源、基础设施、通讯、高科技等领域可成为两地未来的重点合作方向。

一、广东与南非经贸合作现状

(一)南非在广东与非洲贸易中占重要比重

南非是非洲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亦是非洲大陆面向全球的一个贸易窗口。2010年,南非占非洲对粤贸易总额比重近四成,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广东对南非出口贸易额27亿美元,同比增长50%;对南非进口贸易额4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可见,在非洲国家与广东日益密切的贸易往来背景下,南非在广东与非洲的经贸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呈现出迅猛的合作发展势头。据中国海关的数据统计,2011年广东与南非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5.6%。其中,广东对南非的贸易出口额为30.4亿美元,进口额为135.5亿美元。这个进出口总额,甚至高于广东对印度、俄罗斯这些金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同时,可以发现,南非对粤的出口额仅占非洲对粤出口额的22%,但广东从南非的进口贸易额则达到广东对非进口贸易额的70%。这一方面显示南非作为非洲国家贸易出口的跳板作用非常显著,另一方面也说明广东市场对南非的资源产品需求较大。

(二)商贸交流不断深化

在良好的外贸势头推动下,广东与南非的商贸交流也日益频繁。2012年的广东一南非贸洽会中,广东派出了由40多家企业、80多名成员组成的代表团赴南非,旨在矿业、能源、文化和旅游等领域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作为中外企业商贸交流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南非客商利用广交会进入中国市场。据统计,在2009年的第106届广交会上,参展的南非客商达1367人,采购金额超过5.8亿美元。珠三角各地政府对于推动当地与南非的贸易关系亦非常积极。2011年11月,广州市组织汽车、摩托车、机械工业、电子电器、轻工产品、日用百货和皮革皮具等18个行业的50多家企业,赴南非推介广州的商机,与南非的企业进行业务洽谈,并在南非成立广州市贸促会驻南非联络处,建立了广州与南非长期合作的长效机制和交流合作平台。目前南非已成为深圳第六大贸易伙伴,2011年两地贸易总额占到中国与南非贸易额的22.83%。

二、广东与南非经贸合作的互补关系

(一)广东是非洲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渠道

广东不仅具有全国领先的经济规模,更是一个外向型经济特色相当明显的区域。发达的交通网络、毗邻港澳的地域优势,构成了发展对外经贸的优越条件。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是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10年,广东进出口总额、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实际利用外资水平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6.4%、27.1%、19.2%,并保持稳步较快增长。

广东的外向型经济主要体现在珠三角区域较高的市场开放度。珠三角是广东外商投资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之一。2010年,该区域实际外商投资为183亿美元(约占全省的90%),外贸进出口总额为7513亿美元(约占全省的96%),其中,深圳、东莞和广州三个城市进出口值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2.8%。在经济的外向性特征方面,珠三角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悠久历史所形成的国际生产销售网络,以及对外开放的商业文化,将促使珠三角经济未来的对外开放程度更高。而在对外交流合作的态度方面,珠三角具有外向型经济传统,无论地方政府或是企业,对于对外交流合作都相当开放和支持。这些外向型经济特征无疑为非洲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便利通道。

目前,珠三角的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建材、造纸、中药等一批传统产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部分行业已开始了对外投资,或转移到国内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地区;而一些现代的服务行业和高科技的、先进的制造业行业,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已开始了迅猛的发展(龚峰,2011)。因此,广东需要寻求新的合作方向,向劳动力、资源密集型区域转移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并开展与其他区域的技术合作,这是广东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南非成为“广东制造”的重要新兴市场

广东与非洲的经贸关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进入非洲市场的初期,广东以出口传统工业制成品为主。2004年,广东的机电产品在非洲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出口额占广东对非洲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原电池、摩托车、录像机、电扇、彩电等出口额均超过千万美元;而广东的传统大宗出口商品在非洲也拥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其中纺织服装制品、鞋类、塑料制品、家用陶瓷、箱包等商品出口额也超过千万美元。直至2012年,广东出口非洲的产品已广泛深入到家用电器、电子产品、五金建材、礼品及赠品、家居用品、流行服饰配件、服装及面料、太阳能及节能产品等新兴行业领域。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广东制造业产品在南非市场的占有量不断增加。与南非当地有实力的企业联合、打造自身专业优势,是促成广东企业顺利进驻南非市场必不可少的条件。

近年来非洲大陆与广东合作水平持续升温,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粤企开始前往南非投资经商。数据显示,南非已经成为“广东制造”的重要新兴市场和粤企“走出去”的理想选择。

(三)广东市场对南非原材料需求旺盛

南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出口大国之一,煤炭、铁矿、锰矿等都是南非位列前五的主要出口产品。近年来,矿产资源是南非对外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2003~2010年,南非出口锰矿年均增长率近90%、铁矿年均增长率高于40%。而煤炭是南非出口产值最高的产品,2003~2010年,南非出口煤炭年均价值3408百万美元,远高于矿产、原油等其他出口产品。据悉,亚洲是南非出口煤炭的主要市场,仅2012年3月,南非对中国单月出口煤炭量达130万吨,同期增长35%。

广东产业市场规模庞大、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因此对原材料及贵金属市场都具有稳步上升的刚性需求。以钻石市场为例,广东是我国重要的钻石加工基地。近年来,广东逐步形成了综合型的钻石镶嵌和钻石加工的产业集群优势。如位于广州番禺和从化地区的沙湾珠宝产业园、钻汇珠宝采购中心和从化旗杆钻石生产基地等特色园区。同时,广东又是我国对钻石需求最大的市场之一。欧盟、南非是广东重要的钻石来源地,但由于欧盟进口市场乏力,近年,南非钻石进口市场比重逐步加大。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五大钻石生产国,南非向广东出口钻石近年快速增长。广东与南非的钻石贸易也是双方贸易互补性的重要内容。

三、合作前景与对策

(一)合作前景分析

2006年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提出,中非双方的经济合作以贸易、投资为主,涉及金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合作等多个领域。2012年,第五届中非合作论坛,再次确定了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包括投融资领域合作、技术援助合作、职业培训、医疗卫生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民间团体交流合作、学术研究合作、军备建设、安全合作等。中国对非洲全方位合作的政策定位,对两地经贸合作的方向产生重要影响,也为广东与南非未来的产业合作指明了方向。

首先,广东与南非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贸易往来仍将占重要地位。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等机电产品是南非进口的主要商品之一,其中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推土机、发动机等机械设备,手机、电话、变压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广东与南非在机电产品领域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此外,双方在汽车零部件、五金、塑料制品等传统领域的贸易也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其次,两地矿产资源、新能源上的合作潜力巨大。随着传统能源的日渐衰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合作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2011年,南非进一步修订了能源发展战略,计划在国内外市场投人120亿美元,同时投资新能源发电技术。此外,南非将提高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应用比例(林跃勤、周文,2012)。对广东而言,随着未来经济发展对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的急剧增长,为了保证可靠的资源供给和可持续利用,在开拓南非资源市场的同时,还将加强新能源开发上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可见,未来资源类开发项目将成为双方投资合作的优先领域。

再次,基础设施工程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目前,非洲不少区域性基础设施项目都被纳入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例如,东非经济共同体的铁路系统建设规划、东非地区的通讯工程,都是促进地区发展的重要项目。而南非各省不乏鼓励投资的措施,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求大。因此,广东企业在帮助南非建设铁路等基础设施方面有很大空间,而南非的地区性基础设施网络项目,将成为珠三角企业寻求国际投资项目的关注点。

目前,南非与外资合作的行业主要有:电信和信息技术,能源和石化,机电产品、汽车和零配件等,此外还包括贵金属、医药用品、航天器、食品、饮料和烟草,交通及交通设备,采矿,化工、塑料和橡胶制品,饭店、休闲和赌博,金属制品等其它部门。在南非对外国投资优先名单中,中国企业已广泛进入金属冶炼、采矿、生物燃料、汽车、电信、化工等重点领域。可见,广东与南非未来的合作潜力将不仅限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教育、初级产品加工和医药卫生等传统领域,而且在信息通讯、生物技术、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和生态环境,空间技术和航天等新兴产业也有合作机会。

(二)合作对策建议

广东与南非的贸易互补性较强,同时又具有一定相似性,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竞争。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广东与南非应积极发挥双边经济互补优势以及政治优势,发掘经贸合作潜力,提高贸易结合度。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迈进。应继续改善合作环境,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障碍,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第一,加强信息交流。广东与南非相隔遥远,虽然有良好的政治关系,但是民间和企业间的相互了解尚不够,对各自市场的了解缺乏将会阻碍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广东与南非双方都有加强经济信息沟通的强烈愿望。而发展官方和民间的南非经济咨询服务,对更有效地开展两地的商贸活动将起关键作用。

第二,改进合作方式。南非市场经济自由度高,同时又有许多鼓励对外合作的政策,这为进驻南非的企业创造了有利的投资环境,尤其是中小企业、私营企业,与南非在经贸方面有较大的合作空间。但南非的高技能技工短缺,劳工成本高等不利因素构成了外资进人的障碍(吴丹红,2004)。因此,对于不熟悉当地市场的国外投资企业来说,可以在合作方式上尝试与当地企业合资,将有助于打开销路,形成利益共同体。

第三,加强次区域组织的发展和区域性发展项目的开拓,对促进双方的贸易、投资和其他合作领域的开拓至关重要,将为两地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为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需要确定区域内开发的重点领域和策略目标,使广东与南非的经贸关系由双边到区域,再到整个大陆,逐步扩大其合作区域及领域。

[参考文献]

[1]林跃勤,周文,2012,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林跃勤,周文,2011,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吴丹红,2005,南非经济与市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4]龚峰,2011,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的现状_隐忧与发展思路[J],广东经济,(9)

篇13

光伏农业是近年来在国内外新兴的一种产业模式,是通过在农业设施棚顶安装太阳能组件发电、棚下开展农业生产的形式,将光伏发电与农业设施有机结合,以期达到“1+1>2”的产业融合效果。同时,光伏农业也极大地吸收了最新的光伏与农业技术,有效促进了2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技术进步。在经营模式上,除了基本的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外,还可结合观光采摘、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游、科普基地、田园景观等形式,提高单位土地的收益,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1 光伏农业设施的主要模式及其优缺点

1.1 光伏春秋大棚

光伏春秋大棚是将太阳能组件支架立于春秋大棚的北侧,使组件发电与棚内种植生产互不干扰,达到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组件支架高度在5.3 m左右,远高于正常春秋大棚(3.0~3.2 m)的高度,为避免南侧组件对北侧大棚及太阳能组件遮挡,需要加大南北方向春秋大棚的间距,造成大棚建设土地利用率降低;同时,为了有效利用土地,太阳能组件支架与大棚结合紧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组件板上降雨冲刷、板上融雪冲压会对大棚棚膜及棚架造成破坏;此外,为了定期清洗太阳能组件,也需要在大棚南侧预留水车通行道路,降低了土地种植利用率。

1.2 光伏日光温室

光伏日光温室分为架式与平铺式光伏日光温室,架式光伏日光温室是将太阳能组件支架立于日光温室的北侧,使组件发电与棚内种植生产互不干扰。一般情况下,日光温室太阳能组件支架高度在6.2 m左右,远高于正常日光温室脊高(3.4~4.8 m)的高度,为避免南侧太阳能组件对北侧温室及组件遮挡,需加大南北方向温室间距,造成温室建设土地利用率降低。同时,因支架防风、建造成本、组件维护等考虑,架式光伏日光温室的脊高一般就低不就高[1]。

平铺式光伏日光温室是将太阳能组件在日光温室棚体顶部或棚体坡面上间隔安装,以保证棚下作物有足够的受光率,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棚体建设与棚间距可基本按常规日光温室设计,土地利用率与常规日光温室基本相同。同时,为满足棚下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一是太阳能组件要有一定的透光率,一般为10%~40%,降低了单位面积太阳能组件的光转化率;二是太阳能组件要在棚体上间隔安装,不能满棚铺装,影响了单棚发电量。

1.3 光伏联栋温室

光伏联栋温室是以一定透光率的太阳能组件安装在连栋温室的南坡,适合喜阴与耐阴作物的生长,特别适合发展食用菌产业。光伏联栋温室所用覆盖物南方地区多用棚膜或PO膜,北方多用PC板或浮法玻璃。

常规联栋温室一般是东西排跨、南北开间,而光伏联栋温室因太阳能组件采光及结构需求,一般是南北排跨、东西开间,棚内如种植高秧作物会影响采光或通风[2]。

1.4 牧光互补设施

牧光互补设施是将太阳能组件安装在开放式或封闭式的联栋框架结构上,框架下进行畜牧或禽类养殖,框架高度可根据养殖需求进行设计,一般在1.5 m以上,能起到遮荫避雨的效果,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与投资效能高。

1.5 渔光互补设施

渔光互补设施是通过打桩将太阳能组件架设在湖泊、鱼塘、滩涂湿地等水面上,太阳能组件组成开放式矩阵,组件支架要与水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鱼类生长及养殖作业。该模式能提升湖泊、鱼塘、滩涂湿地等水面资源的使用效能与经济效益,开拓了光伏发电的新模式,丰富了光伏发电与农业产业结合的内涵,真正实现了“1+1>2”的产业融合效果。

该模式太阳能组件的遮荫会降低水体温室效果、削弱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体含氧量,造成个别鱼种生长缓慢,如果水体深度不够,甚至会造成在北方地区难以越冬。

2 光伏农业产业的优势与特点

2.1 优势

以棚顶发电、棚下种植为主要结构特征的光伏农业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光伏农业广泛地融入了现代工业、农业、生物、信息、管理等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与理念,将第一、二、三产业高效结合,在不改变土地性质、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使光伏发电与农业融合发展,开创了新型产业模式。

2.2 特点

(1)土地利用率高。光伏农业项目不额外占用耕地,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在同一片土地上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并行发展,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增值,属于高效的设施农业项目。

(2)投资与生产规模大,对运营与管理的要求高。光伏农业项目的投资总额、占地面积、生产规模都远高于一般的农业项目,对农业产业的制度建设、生产技术水平、过程管理、成本控制、销售渠道的建立与稳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这样企业才能获得稳定的预期收益,得到长足发展[3]。

(3)适宜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与运营。光伏农业因其投资、生产规模大,投资回收与运营成本压力大,同时因其设施设备规范、占地面积大,便于将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电站运营与管理技术等融入光伏农业的设计与日常生产运营中,适合规模化发展高端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再结合品牌化运营,能将现代科技的优势发挥出来,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与市场影响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克服产业短板,这样才能按预期收回投资、获取收益,支撑高额投资与运营成本。

(4)光伏农业设施使用年限长。光伏农业大棚使用年限一般要求25年,比传统农业大棚使用时间长,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设施的使用效能,降低年摊销成本,另一方面适宜开展生长周期长、附加值高的作物生a。

(5)适合电网达不到的偏远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在国家电网达不到、没有电力供应的地区,可发展光伏农业大棚设施,既可满足灌溉、照明、温控、补光等农业生产用电需求,也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降低贫困人口。

(6)部分棚型与地区太阳能组件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影响。太阳能组件平铺在温室顶部,或温室坡面的棚型不利于采光,或区域光照资源不充足,均会造成棚内光照条件不均匀或相对较弱,对棚内作物生长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太阳能组件在工作状态下可产生热量,在冬季可提升棚内温度,但在夏季会造成棚内温度过高,作物越夏困难。

3 光伏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光伏农业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光伏农业设施与生产模式也不断丰富、完善,光伏农业项目的前期设计、标准化施工、光伏与农业相关技术的应用与融合都获得了实质性发展,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强,但是从整体上讲,我国光伏农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1 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

光伏农业没有成熟系统性的产业研究成果与体系,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融合发展等还处在探索与发展阶段。

3.2 光伏与农业的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多数光伏农业项目光伏与农业并没有真正融合,不是光伏企业搞农业,就是农业企业在做光伏,光伏农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光伏与农业产业布局、业务比重、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人员配置等还停留在或者偏重在企业的第一产业(光伏或农业),并没有将2个产业真正地同等对待,没有根据2个产业的特点与实际,分别制订、建立可行的发展战略、制度体系、专业团队,或者更高层级地建立可充分兼顾、推动、管控光伏与农业2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制度系统与专业团队。只有做到这些,光伏农业才有真正发展与成功的可能性[4]。

3.3 光伏农业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与丰富

国家对光伏农业的优惠政策还是停留在单一针对光伏发电或者农业上,没有针对光伏农业产业融合的相关优惠政策。而光伏农业的健康发展,绝不是仅对单一产业的扶持,更需要系统性、综合性的支持与推动。

3.4 光伏农业项目用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

因国家土地政策的要求,光伏农业项目不能占用基本农田,只能在一般农田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土地上开展农业生产,这类土地种养殖条件比基本农田差,有些甚至水质或水源都难以保障,造成农业生产投入大,产量及品质不高,农业部分效益不理想。

3.5 光伏农业项目管理层级多,结构相对复杂

光伏农业项目跟常规农业项目比投资较大,管理层级多,管理人员数量大,人工效能不高,管理效率低,不能真正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3.6 光伏农业项目投资建设速度快,农业生产与团队建设滞后

光伏农业项目推进速度快,分布范围广,统一管理难度大,农业生产与经营风险高。常规农业项目是首先在一个地点启动生产,在主要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与体系流程、销售渠道等方面逐步成熟与稳定后,根据市场或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同地或异地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新增产能能够使用或借用原有管理与销售体系,企业生产与经营风险低。而光伏农业的发展与项目地点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光资源、国家政策导向、各地光伏发电政策、企业发展战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光伏农业项目建设、启动速递快、分布广、土壤气候条件差异大,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体系建设、团队建设、销售渠道、发展方向、战略规划等远远跟不上项目建设的速度与需求,造成农业生产、销售与管理易出现混乱局面。

4 产业发展对策

(1)建议国家农业、能源部门、相关科研机构、协会、企业设立专项资金,深入系统地研究光伏农业产业战略发展方向、运营规律、系统性行业标准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奠定光伏农业产业健康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2)光伏农业企业应依据光伏与农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特点与实际情况,结合企业项目分布区域、各区域气候等自然条件、项目地政府的政策导向、国内外农业产业情况等综合因素,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分析、研判、制订企业战略规划,明晰各自的发展方向。

(3)光伏农业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产业分布情况、战略发展方向,分别建立能够有效监督管理协调光伏发电与农业产业的制度体系、管理流程、专业团队,使2个产业的管理与专业团队在独立运行的基础上,能够相互支撑、融合发展。

(4)针对光伏农业项目土地等自然条件不足的问题,光伏农业企业应加大现代光伏与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力度与研究,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与创新,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向科技、管理、规模要效益,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5)光伏农业产业要重视、秉承清洁、生态、有机、安全的发展理念,通过种植、养殖过程的全程监控,采取标准化的生产与控制流程,通过科技手段,生产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并适时开展品牌化运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与知名度。

(6)要重视专业团队建设、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光伏与农业产业要有各自独立的管理与生产团队,不能一支队伍管两块业务,甚至外行管专业的事,真正做到专业人士负责专业的事,规避生产与运营的人为风险。

(7)农业不同于光伏产业,很多生产、管理、产品品质、销售过程与环节难以进行有效的管控与标准化,管理者的个人经验、专业技术水平、责任心、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忠实度等对生a销售过程与结果影响巨大,应适时开展农业绩效考核制度,调动生产人员与销售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光伏农业企业良性发展。

(8)注重规避农业生产与经营风险,特别是光伏企业在开展农业项目的初期要注意把控农业项目的推进速度与规模,避免盲目冒进。要将农业产业放到与光伏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农业团队建设、制度体系、管理流程、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销售渠道、自然条件改良等方面没有成熟完善之前,不宜同时异地多点大规模建设光伏农业项目、启动农业生产。

(9)要研究设计将多个光伏农业基地统一协调发展,降低生产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供应能力,延长供应时间,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规模效益。

5 参考文献

[1] 房裕东,黄绍华,秦树香,等.光伏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长江蔬菜,2015(18):35-4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