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定义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课堂教学定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课堂教学定义

篇1

篇2

如何去界定“导学点”?

一般来说,教材的重点,也应是点拨的重点。因为重点的部分往往会较多地聚集了学生的难点和疑点。点在要害处,拨在关键处,从而更为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如果要给一个定义就是:引导学生去学的关键点。要确定这个关键点,我们要考虑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它是我们引导学生去学的那个突破口,我们认为,抓住这个突破口,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先学”,抓住这个突破口,能够实现学生由已有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

那么,我们所提的导学点与教学重、难点有什么异同呢?

首先,很多时候他们是重合的。

但是,导学点与重难点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将学生的学放在首位的,我们采用的方式是先学后教。所以我们考虑如果让学生先去学,我们应该抓住哪个“点”去引导,这就是导学点。

只要“导学点”找准了,课堂的大方向就把握了。

二、拟定“导学点”的依据

1.依据学情

如教授内容“方程”,本节课的难点是找等量关系。因为学生重来没有接触过等量关系,但对天平却有一些认识。所以老师充分利用天平来建立等量关系的模型。设计了导学单的内容是:了解天平的构造;了解天平的作用。

2.依据教学目标

如教授内容“倒数”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什么样是倒数,会求一个数的倒数。依据这一目标设计导学点:举例说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依据教学重难点

如教授内容“计数单位”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和“万”,会用“千”和“万”计数。设计的导学点是:①计数单位“千、万”实际意义;②数位顺序表的组成。

三、拟定“导学点”的思路

一节课的“导学点”有时不仅仅在一个点上,一般会有几个:

1.导在新知迁移点

如:“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及商不变的规律,把这一知识经验设计了导学点:如何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换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位置如何确定。

2.导在知识发展点

在设计导学问题时,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实例,并通过相应的观察与操作活动,积累一些感性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形成概念。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设计导学单的内容是准备一个长方体,并测量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再把长方体展开,观察展开后的形状,并计算出面积和。能过操作计算,引出表面积水到渠成这。

3.导在自学关键点

“分数应用题三”,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比单位“1”多(少)几分之几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应用题。围绕这一目标,先让学生自学教材,自学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以下疑问:怎样用方程解答?为什么用方程解答?什么时候用方程解答?所以老师就设计了以下两个导学点:①依据等量关系及线段图列方程解答求单位“1”的应用题;②通过与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对比,体会为什么用方程?

4.导在理解盲点处

“小数乘法”,主要掌握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其实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前两节课都已学习了,这节课重点是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怎样列竖式更简便,这是学生理解的盲点。所以教者设计了几个不同竖式方法的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方法: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与整数乘法相同,位数多的放在竖式上面进行计算。

5.导在思维创新处

对于课前自学,也有一些教师持怀疑态度,总感到教材毕竟已经呈现了一些解法,学生看书后会不会囿于教材中的解法,而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为避免学生思维的惰性,我们在设计导学问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如“比例尺”,在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含义后,运用实例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计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

四、“导学点”呈现方式

1.方式一:已有经验的延伸

一是找ば轮生长点,即编写有助于迁移新知的练习,通过练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问题直指新知迁移点。

二是找寻生活中的知识、生活原型,为概念的有效建构提供表象认识(这一点在概念教学中尤其重要)如“用字母表示数”,“认识人民币”,“什么是面积”都是可以通过找寻生活原型来为建构概念提供表象认识。

2.方式二:问题导学

篇3

(一)第一次教学:矛盾冲突―动手探究―发现规律―归纳总结

1.横向对比理解教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我们就同一教学内容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三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比对分析。

人教版教材: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小明上学路线图为情境引入,让学生判断哪条路线最近,并思考为什么。再通过实验,让学生用纸条或小棒摆一摆三角形,对摆成与摆不成三角形的情况进行讨论、思考,以此“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材强调以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再通过直观操作来寻找原因,从而发现规律。

北师大版教材:直接进入操作活动,除了呈现4组小棒,还呈现出填写实验结果的表格,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填写数据、对比分析数据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材注重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推理,“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苏教版教材:从已知长度的4根小棒中任选3根“探究”能否围成三角形,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教材的编排从围三角形开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通过对三个版本教材的横向比对,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异同,如图1所示:

对比分析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情境创设在本课学习中到底应起多大的作用?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不像人教版教材那样重视情境创设,而是直接进入围三角形的实验。从逻辑上说,我们认为从情境到实验之间应该有一个衔接,就是在让学生判断并说明上学路线哪条最近之后,如何过渡到实验。那么,如何过渡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需要”做这个实验呢?当时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衔接点,因此,更偏向于不用情境,而是直接进入实验。

2.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

综合数学组十几位教师的经验,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前,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如三角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及其稳定性等,而对于“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样的关系,纵然多数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感受,例如“抄近路走”等,但学生通常不会因此联想到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这样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体会探究的意义和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3.对学具的选择和思考

本课的教学最重要的学具是小棒,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有效性。因此,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小棒进行操作、如何操作,我们也做了深入研究。这一阶段我们选择小棒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观察大量的个别现象,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去发现规律。为此,我们给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5根不同颜色、不同长短的小棒(红小棒12cm、橙小棒10cm、蓝小棒7cm、绿小棒6cm、黑小棒4cm)。

4.教学实施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和学具的研究,我们把第一次教学的思路确定为:矛盾冲突―动手探究―发现规律―归纳总结。我们没有创设情境导入,而是直接使用“用小棒围三角形”这一教学活动引入了新课。教师首先给出3根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让学生在投影仪下操作。学生围成三角形后很喜悦。然后教师把其中的1根小棒换掉,再请学生上来围一围。这时学生发现围不成三角形了,因此产生疑惑,教师顺势抓住矛盾冲突,引入新课,让学生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每次从5根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小棒中,任选3根来围三角形,将出现“围成”和“围不成”两种情况的围法先记录在小组活动记录表(如表1)中,然后共同反馈填写到班级汇总表(如表2),最后通过对算式的对比分析发现规律。

5.问题与反思

这次教学虽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却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没有设置问题情境,直接从矛盾导入操作,学生的操作目的不明确;小组从5根小棒中任选3根进行操作,共有10种组合,组合多,耗时长,而且全班反馈时间长、过程沉闷,得到的数据多、算式多,容易扰乱学生视觉。学生在操作小棒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一是小棒首尾连接不紧密(如图2)或边缘刚碰触到(如图3),学生就认为是“首尾相接”,能围成三角形了;二是忽视客观现实,6cm长的小棒和4cm长的小棒首尾相接是10cm,总长度和10cm的小棒一样长,学生忽视了一样长的线段要么重合要么平行的事实,将它们硬拼凑成“三角形”(如图4)。

课堂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归结为两问:(1)情境创设到底要不要,它在这节课中能起到什么作用?(2)小棒的实验操作没成功,是学生操作的问题,还是我们准备的小棒有问题?带着这两个主要问题,我们继续研究,寻找对策。

(二)第二次教学:情境导入―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应用规律

1.再次研读教材

学生实验的目的不明确,是不是我们抛弃情境所致呢?我们再次研读教材,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度理解和把握教材。经过研读,我们终于悟出了上面那个未曾发掘的衔接点,这就是“猜想”。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从生活问题引出数学猜想――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而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这样、是不是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这就要通过实验操作去验证了。

2.前测和访谈形式的学情调研

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是否准确呢?我们决定采用书面测试(前测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另一个未学习此内容的班级的学生进行调研,以期获得更为准确客观的学情。

前测卷共设计了4题,具体如下:

(1)下面哪个图形是三角形,请打“”。

(旨在了解学生能否正确辨析三角形。)

(2) 叫做三角形。

(考查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是否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是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完整描述三角形。)

(3)你还了解三角形的哪些知识?请写出来。

(此题是开放题,通过让学生列举自己所了解的三角形知识,看看是否有学生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以及有多少学生知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

(4)小红去上学,走哪条路近?

①小红上学的路线围成了什么图形?

②从上学路线哪条近的问题,你能猜猜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吗?

(通过此题检测学生对于与“三角形边的关系”有关的生活经验是否有积累,是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提出相关的数学猜想。)

全班43名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表:

表3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该班学生中有多少人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及其了解的程度,我们还从该班中抽取了10名学生(3名成绩优秀、4名中等、3名待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请他们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你能判断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吗?(图略)(2)你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吗?结果发现:接受访谈的10名学生中,只有2名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有些认识。

通过对前测、访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学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1)学生对于判断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2)学生对于与“三角形边的关系”相关的生活经验还是有一定积累的,学生能在直观的三角形上学路线图中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哪条路近,虽然看似“猜测”,但其实是“下意识”地有了对三角形的三条边进行比较的感受。(3)对于学生是否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从调研情况看,在回答前测卷的第(3)题时,全班学生都回答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其中有9人还知道三角形有3个顶点、3个角、3条边,然而没有一个学生提及三角形边的关系,说明学生没有“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知识储备。在访谈中,在问题很直接的情况下,虽然有2名学生回答知道这一知识,但总体上对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仍然模糊。显然,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一知识是不了解的。

3.对小棒的再次研究和选择

我们认为,导致第一次教学中出现的小棒操作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小棒过粗;二是小棒长度太接近;三是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此,我们对学具进行了如下调整。

(1)对小棒粗细的调整。首先把直径约3mm的小棒改为直径约1.5mm的小棒,尽量用合适的材料帮助学生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首尾相接”不紧密的问题。

(2)对小棒的长短和组合进行调整。针对前面教学时学生操作耗时长、小棒长度太接近而影响操作等问题,我们对小棒的长短和组合进行了重新调整:共6根小棒,分成两套不同规格(每套4根):规格一,红小棒12cm、蓝小棒9cm、绿小棒6cm、黑小棒4cm;规格二,黄小棒13cm、橙小棒10cm、绿小棒6cm、黑小棒4cm。在操作中,每4个学习小组使用一种规格的小棒进行操作。这样一来,在全班反馈交流中,一共就有5种围成三角形、3种围不成三角形的情况,数据充分,实验结果同样具有说服力,不仅减轻了学生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小棒长度太接近影响实验结果。

4.教学实施的调整

对教材的再次解读及学情调研给了我们启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都知道课本情境图的上学路线中,两段路长度的和比一段路的要长,但学生的困难在于不会主动把生活问题转化成“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学”出发,我们重新审视了第一次教学中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中不合理的成分,重新构建了教学思路:通过创设情境,从生活问题引出数学猜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提出猜想后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充分验证,再运用新知识解释上学路线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的建模过程。因此,我们把教学思路调整为:情境导入―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应用规律。

首先,从问题情境(如图5)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小明上学的路线哪一条近,然后把路线图抽象成三角形,引导学生从生活问题提出数学猜想:三角形两条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让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验证猜想。

图5

然后,让学生通过“量一量”“围一围”两个活动来验证猜想。(1)量一量。通过量不同形状三角形的三条边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的确大于第三条边”这个猜想的真实性。(2)围一围。用小棒围三角形,通过围成和围不成的情况验证“只要有一组两条边的和不大于第三条边的,就围不成三角形”,从而验证“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的确大于第三条边”。

5.两次教学实施的对比分析

我们对两次教学进行了对比和反思:第一次教学从矛盾引入,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纵然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却没能把学生的这种参与热情内化为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第二次教学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用教材中的生活情境引入,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从家到学校走哪一条路近,但苦于表达不出其中所蕴含的数学道理,那么,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便内化为一种需要了。

三、不断修整与调试后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1.创设情境。通过课件出示情境图(图5)并提问学生:谁能说说小明上学走哪条路近?为什么?

2.提出猜想。通过课件演示,把路线图抽象成三角形,然后提问学生:结合刚才的上学路线,看着这个三角形,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会联想到三角形的特点、特性等。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联想,再重点提醒学生“结合上学路线”,引导学生联想到上面两条边长度的和要比第三条边长,从而提出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猜想: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师将这个猜想板书出来,并在旁边写个大大的“?”,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这个猜想。

(二)开展活动,验证猜想

小组分工合作,完成“量一量”和“围一围”两个活动。

1.量一量。学生测量不同形状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算一算,比一比,验证三角形边的关系。

2.围一围。教师准备2套颜色不同、长度不一的小棒(每套4根,一套是红12cm、蓝9cm、绿6cm、黑4cm,另一套是黄13cm、橙10cm、绿6cm、黑4cm),要求学生每4个学习小组用一套小棒围三角形。学生每次任取其中3根,尝试围一围,并记录在表格(如表4)中。

表4

两个活动是先后进行还是同时进行?如何有效地操作和反馈?对此,我们都进行了尝试。如果小组合作先“量一量”,集体反馈后再“围一围”,虽然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知体验这两个验证活动,但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后面的教学就显得过于紧促。而两个活动在同一个小组内同时进行,学生可以分工合作,有的学生做“量一量”,有的学生做“围一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同样能充分感知和体验,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与人交流的学习品质。

3.汇报交流。(略)

4.归纳,得出结论,将板书中的“?”改为“。”。(略)

(三)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1.再现情境图(图6),提问学生:你能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吗?

图6

注:在前面的导入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把路线图与三角形联系在一起,从生活问题提出数学猜想,我们对教材中的情境图做了适当的处理:只呈现两条路线,抽象出一个三角形(即图5),由此引入新课,提出猜想。然而,情境图的作用仅此而已吗?我们再次对其挖掘利用,在验证猜想后,完整地呈现教材中的情境图,也就是3条路线,让学生用新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线是最近的,强化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情境图的作用再次得到升华。

2.请你运用三角形边的关系,判断下面各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

(1)3cm 7cm 5cm (2)2cm 6cm 3cm

(3)5m 9cm 7cm (4)5cm 3cm 8cm

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优化。

3.小小设计师。李叔叔想盖一间新房,他准备了2根4米长的木料做房顶,还要找一根做横梁。请帮他想一想,他该选几米长的木料合适呢?(取整米)

注:这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通过画图和想象,或直观或抽象地呈现了选择不同长度的木料做横梁会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在设计的过程中,他们除了考虑要符合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规律,还要符合现实居住以及美观的需要,此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

(四)学结,分享收获。(略)

四、反思与启示

(一)关注学情很重要。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在准确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进行,只有准确把握学情,才能更好地找到教学切入点,有效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学习经验。在此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学情的研究显然更多侧重于课前,而如何在课中有效地把握学情推进教学,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每个细节都会影响一节课的质量。在这个课例中,围三角形所用小棒的粗细、长短,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会产生误导,但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对他们的操作、观察、比较产生影响,而操作实践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合理、有效的学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这节课学具选择的复杂性,引发了我们的深度思考,有时候教学中的学具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其实这里边同样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教学中,什么样的学具能真正帮助学生探究新知、促进发展,仍值得我们思考。

篇4

学习是学生的活动,学生是主体,但是,学生能否学得生动活泼,能否得到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学;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使学生会学。教师要把这主导作用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前的准备(备课等),教学中的讲、做、练,教学后的考核、评估、反馈。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之间是有机联系的,但是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习惯是学习意志的表现,方法则是学习能力的综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体会。

1 激发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利用化学知识素材,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化学教师的重要责任,也是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不能想象学生会在不感兴趣和不乐意学习的情况下学好功课,所以,“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们乐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舞学习热情,启发学习愿望,让学生爱学习化学课程。

1.1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保证

学生对起始年级的化学学科或是教学内容的最初阶段总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新鲜感,这是教学的极有利条件。要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又非常有趣味的学科,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学习兴趣,具有学习的愿望。因此,要十分重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如笔者经常结合教材内容有意地介绍一些全国和徐州的化工生产概况、化工产品的应用、三大合成材料发展的前景、化学在高科技上的应用等科技新成就的信息。例如,最近研制成功的C60在医学上的应用;偏二甲肼作为运载火箭的燃料在研制发射人造卫星时的应用。再如,日常生活中吊白块(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CH2O・2H2O)、苏丹红等食品添加剂的危害。这样,利用知识应用实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寻找到化学知识的生长点,增强了求知欲。

1.2 巧妙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化学知识

教师对教材要悉心钻研,正确理解,认真分析,科学处理,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每章每节的不同教法,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要充分发掘教材内在的兴趣因素,采取启发、引导、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节日夜晚的焰火为什么五彩斑斓绚丽多色?为什么石油被称为黑色金子?为什么用聚乙烯做的渔网可能捕得更多的鱼?等等。对于教材中一些概念或规律,例如摩尔、电子云的形状、分子结构、同分异构体等,看来既抽象又乏味,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并辅以磁性黑板、图表、模型、电视录像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知识讲活,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要进行化解,以便易于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化学计算等,常因题目变化多端而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究其实质,所谓变化多端实质上只是题型与题意的变化,而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是不变的。为了分解难点,减少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可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精讲即讲清概念,分析清题意;多练即加强课内外练习,把这些练习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使之由浅入深、不断深化而达到牢固掌握的程度。

1.3 创设实验,展示化学的魅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兴趣、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因此,要精心组织和设计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创设一些奇特现象,引导观察,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围绕现象组织大家讨论(教师要不时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思维)。例如在学习焰色反应时,教师在燃着的酒精火焰里依次撒入锂盐、钠盐、钙盐、钡盐、铷盐、铜盐、钾盐和锶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火焰颜色的变化,如依次出现的紫红色、黄色、砖红色、黄绿色、紫色、绿色、浅紫色和洋红色。学生观察时目不转睛连声叫好,效果极佳。学生在十分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自然地掌握了某些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教师除了讲清实验目的、操作要求外,还要特别注意在操作过程中提出更多的“为什么”?随着实验现象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1.4 确立新的评价主体,活跃评价形式

教学评估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既害怕又企求的教学活动。因此,如何组织考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正确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是至关重要的,它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考试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也就能学得既有兴趣又很主动。化学考试的笔试题应重视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题目既要紧扣大纲、教材,突出双基,又要注重综合性和灵活性;既有新意又不出偏题、不搞文字游戏或数学游戏。题目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和它的作用,也要注意引进新的科技知识。通过考试要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除笔试外每学期要举行一次实验考试,实验考试应组织得生动活泼,通过实验考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复习知识、巩固知识、考查成果的目的。实验考试一般按准备、复习、考查、讲评四个阶段进行。即先由教师事先公布考题,学生全面准备。复习课上挑选个别学生抽题后上讲台进行操作表演,全班学生按该题评分要求进行讨论并指出错误,给予初评。教师再针对学生的操作及讨论情况进行讲评,并给予准确评分。考查时采取每位学生抽一题先操作后口试的办法,教师详细记载实验情况,作为评分依据。最后针对考查情况由教师逐题进行讲评。通过实验考试培养学生强烈的愿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完善学生学习品质

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习惯”对培养人的重要作用。在学校时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是极有好处的。

2.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强化化学思想

科学是严谨的,不论现在的学习活动,或是今后参与社会的生产和服务活动,都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学校读书时就应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的、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前、课内、练习、作业、实验、考试各个方面。课前有提纲预习的习惯;课内有抓关键的“字”与“词”理解概念和定义的习惯;分析问题具有逻辑性的习惯;回答问题语言简练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的习惯;及时发现问题举手发言或发表不同意见的习惯;课外作业要有字迹端正、解题规范的习惯;对错误的不符合要求的作业严格订正或重做的习惯;实验课内有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实验、真实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研究实验失败或仪器整理桌面的习惯;仪器损坏,主动赔偿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培养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更多的是教师本身身教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讲课要富有逻辑性,语速时快时慢,语调抑扬顿挫,顿号、逗号、句号分明;演示实验步骤简明,干净利落,操作规范,现象明显,结果准确,桌面保持整洁。批改作业、试卷细致认真,不放过每一个错误,乃至一个小数点,一个错别字或标点符号。每次作业和试卷的批改情况要做好详细记录,认真讲评。教师的这种严以律己的精神必将在学生的思想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行为上逐步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2.2 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学习的习惯,强化化学意识

学习是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干扰和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专心致志和克服困难的习惯。学生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摆脱周围的一切干扰,以便集中精力克服困难去达到教师或自己提出的学习目标。应当使学生懂得学习就要努力开动脑筋,深入钻研,无论如何不能使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困难。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向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但都要通过独立思考才能解决,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并培养他们专心致志的求知精神。课外作业有一定的难度,强调学生独立完成,但允许自己找参考书,错了订正,直到做对为止。培养他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孜孜以求,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

2.3培养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习惯,强化学习效果

从学生时期起就要培养学生重质量讲效率的习惯,这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要通过我们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严格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学习上的高质量、高效率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上,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达到思维敏捷的保证。所以教师一定要把基本原理、定义、知识的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讲清讲透,使学生全面的系统的掌握,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课堂提问回答问题要讲究效率、讲究准确性。特别要通过精心选择作业去训练学生的这种习惯。正确高速的解题是高质量、高效率学习的一种重要标志。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和审题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常选择一些典型例题作示范分析,理解题意,剔除解题中的误区,找出解题的关键,理出解题思路,然后得出解题的正确方法。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题,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时可应用图表分析,彻底弄清题目中的已知和未知条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以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并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还可以选择一些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例子,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正确地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3 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已有知识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由学会到会学。使每个学生都具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学生将一辈子受益不浅。

3.1 引导学生看书,培养自学能力

正确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课外的参考书,教会学生看书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会学的重要标志。如何指导学生看书,特别是教科书?首先应该重视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教师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编制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划出重点,发现难点,提出疑点,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带着问题和疑点听课。其次,在课内,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对于一些化学概念和定义,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指导学生学会紧扣有关概念的字、词、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概念间的联系和差异,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对于那些属于同类知识内容的教材,教会学生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一起阅读,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对于口答及练习中普遍存在的说理不清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中简明扼要的准确的表达方法。此外,当前更要重视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和运用参考书。现在各种参考资料泛滥成灾,学生手头有大量的参考资料,参考书不可不看,但要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和选择使用,要系统地培养学生学会在参考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以扩大知识面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2 诱导学生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层层思考是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牢固掌握知识的表现,是积极思维,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这种能力。现在学生中知识与能力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维能力不强。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自学与思考同时进行,练习与思考同时进行,实验与思考同时进行,记忆与思考同时进行,回答提问与思考同时进行,养成思考的习惯,锻炼思维的能力。练习是学生展开积极思考的好时机,因此一定要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在独立解题中积极思考问题,进行运用知识能力的训练。要教会学生处理记忆与思考的关系,要指导学生哪些应该记住,哪些应该理解,应该怎样记忆 ,应该怎样理解,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应该指出,基本概念一定要理解记忆,否则思维会混乱,思考问题没有基点,必要的记忆是需要的,但是绝对不能用记忆代替思考。教师在讲解时不能把有些内容一讲到底,而应该运用教材内容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3.3 注重认识的升华,培养理解能力

要学生把知识学活,就要使学生善于综合分析,善于运用已有知识,使知识处于运动之中,使知识变为思维的工具,达到理解知识充实自己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借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在化学教学中,不少知识都有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要指导学生对实际事物和多次实验的观察研究,通过认真的综合分析,掌握因果关系和规律性,得出概括性的概念、结论和判断。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把现成的结论立即告诉学生。教师要注意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要运用对比、联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去理解,有时还可以采取共同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综合分析,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综合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设计。在新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个别对象和个别现象的各个属性综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去认识。例如,通过个别物质如硝酸性质的分析综合得出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它所独特性的原因,并与盐酸、硫酸的性质进行对比,以加强对酸的认识。讲完一章复习时,指导学生抓住本章主线,纵横联系归纳概括,把知识串联起来。例如学习摩尔一章以后,引导学生以物质的量为主线,分析综合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气态方程式以及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及有关计算,概括串联成图,反映出一章内容的清晰脉络。单元学习结束时,指导学生在进行知识的纵横联系时,更应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运用对比、归纳、分析、综合等逻辑手段,揭示规律,使前后知识系统化。例如,学完有机化学烃及烃的衍生物以后,指导学生将前后知识分析归纳得出官能团之间的衍变规律,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3.4 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充分发挥化学教学实验性的优势,通过各种实验活动,让学生受到实际操作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规范化操作的演示实验十分重要。如要说明为什么如此操作,操作规范是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等。教师的演示实验要为学生操作做出良好的榜样。还要充分运用学生实验课的机会,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每一实验是如何操作的,对个别学生操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必须在实验结束时向全班学生指出,或让学生上台重现其错误操作,然后教师进行规范化的演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操作机会,得到动手能力的训练,除了学生实验课外,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尽量使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时间。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组织班际化学实验操作表演赛,提出一些研究性的课题开展实验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实验等。

参考文献:

[1]王祖浩. “学科教学法”教材的改革思路与内容构想[J].教育研究,1991(7):51.

篇5

二、以学生为主,以学定教。

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所以,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执教小学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课文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然而,西沙群岛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一个极神秘、极模糊、及遥远的地方,学生连它所在何处都不得而知,针对此点,我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从学生的一声声惊声中我们不难看出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出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我又出示祖国地图,让学生去寻找西沙群岛的所在位置,这样,看一看、找一找,不仅填补了学生这一个知识盲点,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品读第三自然段时,我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好好读一读,这看上去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尽显我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就会形成于我的潜移默化之中。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己找出本段的重点词语。通过图片展示和动作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珊瑚的确美丽,海参的确懒洋洋,大龙虾的确威武,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我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增强能力、提高认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

三、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篇6

2 以学生为主,以学定教。

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所以,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执教小学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课文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然而,西沙群岛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一个极神秘、极模糊、及遥远的地方,学生连它所在何处都不得而知,针对此点,我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从学生的一声声惊声中我们不难看出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出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我又出示祖国地图,让学生去寻找西沙群岛的所在位置,这样,看一看、找一找,不仅填补了学生这一个知识盲点,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品读第三自然段时,我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好好读一读,这看上去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尽显我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就会形成于我的潜移默化之中。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己找出本段的重点词语。通过图片展示和动作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珊瑚的确美丽,海参的确懒洋洋,大龙虾的确威武,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我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增强能力、提高认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

3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篇7

在体育教学中,任何一个技术动作,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有时很难用有声语言作出准确,全面的概述,学生往往不易理解。而应用动作示范,则能生动,形象,具体,真实地让学生明确动作的结构,要领和方法。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在体育教学中,任何一个技术动作,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有时较难用有声语言作出准确全面的概述,学生往往不易理解,而应用漂亮的动作示范,则能让学生形象生动的明确动作的结构、要领和方法,是学生建立起正确、明了的动作概念。另一个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对学生施以影响,来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如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可以突然中断讲解或用凝视或用手势等肢体语言给予制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肢体语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使一些抽象的东西直观化,降低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眼神交流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以把教师的心理活动无声息的传递给学生,既能表明个人的心理状态,又能把内心状态化为非语言符号传递给他人或者把来自他人的符号予以理解之后接受过来。

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内在的思想通过目光传递给学生,同时通过目光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直接掌握和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比如教师规范地站在队伍前一言不发,只是用目光关注每一位学生,会使学生迅速做好上课准备;而利用眼睛的相互对视,则可传递一种"友好、关切"的信息,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同时教师的眼神的利用能够警示学生,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保护,在有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不遵守纪律的时候,教师一般给一个眼神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也会自觉的改正。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警告学生的作用,同时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上课。相反,如果一发现学生有违纪的行为,教师就毫无掩饰的流露出对这个学生的不满厌恶,甚至直接进行语言上的批评的话,就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二、表情交流法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教师的面部,不管教师有没有意识到,教师的面部表情时时刻刻都在向学生传递着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教师如能有意识地把握面部表情这种特殊的语言,就能更有效地向学生传达教师的要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学生都比较活跃,也更易受外界干扰,而教师要有效控制学生、维持课堂秩序也更为困难。这时,教师的面部表情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因为与语言相比,面部表情更具外露性,更容易让人体会到自己的喜怒哀乐,体育教师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轻松而直接地向学生传达自己的要求,而无需停下授课进程用语言来强调课堂纪律。通常在体育教学中,不少学生会流露出畏难情绪,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用语言逐一进行鼓励,但用面部表情却可以使每一位存在畏难情绪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与信任。因为教师信任的目光和鼓励的微笑是可以专门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当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热情与重视,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就会克服畏难情绪,在体育练习时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理和浓厚的兴趣,并在身体练习中体会到体育课的乐趣,进入体育练习的最佳境界。

三、手势法

与眼神和表情的相比较,体育教学中手势的利用呈现给学生的将更加的直观性,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小学低段的学生根据其生理的特点对教师的直接语言相比,更加容易对教师的手势这种肢体语言产生条件放射以回应教师所发出的信息。比如教师在整队列队的时候,如果能够举起他们的手指向要求排队的方向,学生就能够很容易明白教师的意思,按照教师的要求快速的整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这种课堂习惯。又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快速整队集合的时候,教师举起一只手五指张开并一个手指一个的合上,结合老师空头的"5、4、3、2、1"进行倒数,学生就能够很快的排好队伍。照样手势的利用也能给学生以鼓励,当学生集体或个人顺利完成一个技术学习以后,教师举起大拇指给予鼓励,或是一个"V"的胜利手势,学生就会从深层次的心理感觉的成功的喜悦。

四、精神面貌法

作为体育教师通常呈现给学生的映像是阳光积极地,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运动的穿着,阳光的外表,传授给学生的一种运动的美,激起学生参加运动的兴趣。体育教师在其肢体语言形象塑造方面,既有健康美、形体美和动作美的一面,又要有通过身体姿势或姿态展现心灵美和艺术美的一面。树立美好的肢体语言形象是激励人们追求美、探索美的力量源泉。体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一姿一态,潜藏着一定的教育作用和审美意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例如,在冬季教学中,教师不畏严寒、精神抖擞,表现出自信、乐观、泰然自若的体态面貌、仍然以高质量、严要求地完成各种动作示范与演示,由此不仅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体态印象,而且,又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学生的练习信心和勇气教师高雅的谈吐举止及优美体态形象,始终是学生竭力效仿和尊崇的榜样,尤其是教师的艺术涵养更能激起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

在小学低段的体育教学中非常需要肢体语言,肢体语言的运用时这一阶段体育教学手段的重要部分。利用肢体语言,可以拉近的学生和教师的之间的距离,让课堂的气氛变的更加的轻松,可以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从而,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形象、精神面貌把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造成良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8

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探索和实践“以学定教”的模式,是实现这三维目标的主要手段。笔者认为,“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为目标,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调整课堂教学方法,把教和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学定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优化思想品德课堂结构,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由此获得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提升道德情感。

一 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以学定教,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容器,只装满了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是思考者、学习者。他们在课堂上学会质疑、学会尝试、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是灵活多样的:

1.自主学习

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将学习点拆成思考题,并进行方法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方法可以是快速阅读课本、想一想、划一划、记一记、做习题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后发现问题并记下来,以便接下来进行课堂讨论。如讲“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时,我就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阅读课本并寻找答案:(1)我们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是否所有的承诺一定要坚决履行?(3)你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4)什么是自觉承担责任?(5)我们应怎样自觉承担责任?根据课堂巡视,我发现学生对第(2)题、第(3)题、第(5)题的问题掌握得不够好,接下来我就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事例进行讨论,开展指导学习。

2.互动学习

互动学习:(1)小组协作,解答疑问。同一层次的2~4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在小组之间探讨交流。(2)帮扶学习,共同进步。即通过学习好的同学指导和帮助学习差的同学进行“结对子”帮扶学习。教师可以在学生互动学习中适当地给予指点,对后进生要多督促、多鼓励、多辅导,对好学生要多肯定、多表扬、多提问。最后教师在巡回辅导后把学生的疑难问题写到黑板上,学生再合作学习,进行课堂讨论,考虑如何解决,教师则适时总结和点拨,解答疑难问题。如前面在讲“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时就有三个问题学生存在疑点,通过小组学习和帮扶学习以及我的指导,学生终于明白了坚决履行承诺必须有一个前提:承诺必须是正确的;错了,不能不承认错误,也不能勇于承认错误,坚决不改,而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并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因此,以学定教,使学生由原来传统、被动、依赖性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能动、独立性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形成善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主完善的良好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学定教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二 教师在课堂上忙起来

以学定教,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要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即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三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可以查阅资料的不讲。表面看起来学生学习的时间长了,教师讲的少了,在课堂上是闲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是更忙了。

1.进行二次备课

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观察问题所在,了解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要花时间观察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思考相应的对策。我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想、做、说、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合作、思考,获得结论及过程等行为表现,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力、学习状态等,并以此来二次备课。如我在讲“党的基本路线”时发现学生对其核心内容理解不到位,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艘船来引导学生学习,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比做船身,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好比是动力系统,四项基本原则好比是导航系统,只有这两个系统工作正常,航船才能沿着正确的航向全速前进。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其核心内容的含义、地位及其关系就明了了。

2.灵活组织课堂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需要,掌握学情,才能把握教情。每一节课的设置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课堂上的具体情境有所变化,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不讲什么?讲什么?怎样讲?达到什么效果?如有时抓住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灵活组织课堂,能不断启迪学生思维,不断激发课堂,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智能的发展。学习“理智面对学习压力”这一内容时,我就借用课堂上一位同学说的话:“我就没有学习压力”,分小组进行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学习能不能没有压力?没有学习压力对学习有什么影响?(2)如果说学习需要压力,那压力是不是越大越好呢?学习压力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然后就“学习不需要压力”和“学习需要压力”两种观点,请一些同学陈述自己的看法,接着又请一些同学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学习不能没有压力,学习需要适当压力;学习压力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那么过度的学习压力应怎样缓解呢?我们所感受的学习压力,常常与考试联系在一起,面对考试又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呢?等。这样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感悟,让学生学以致用,收获多多。

三 课堂气氛活起来

以学定教,教师在课堂上应本着“教学并重”,以“学”为主,“教”为“学”服务的原则创新教法。教师在课堂上由原来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和情感方面的培养;答案由唯一性向多元化方面发展。在教学方式上,摒弃那些死板说教和单向灌输,多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灵活有趣的、形象生动的、充满魅力的教学模式,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1.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可以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法,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1)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场景;(2)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3)听古典音乐和古诗朗诵等。通过情景体验,启发、探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华文化的产生、力量、特点、构成、地位以及影响。接着我又由此及彼让学生谈谈客家文化代表是什么,特点和地位又是什么等问题,学生都积极参与,争着抢答。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乡的情感。

2.创设教学情境

在进行教学时,我经常会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焦点,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和相关的知识链接,然后进行提问。如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大家熟悉的低碳生活的场景,然后问学生:“这些做法符合什么理念、战略和国策?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等。又如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教师同样可先给出情境材料:“为了净化文化市场,梅州市执行了‘零点行动’——从夜里零点到次日早晨8点自动切断网络接入服务,杜绝网吧超时通宵包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然后设置两个问题:(1)上述做法是属于对未成年人的哪项保护?(2)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说明这样做的原因。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最后教师点评。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能通过答题加深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实现自我教育。因此,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向前发展,这样就等于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用“杠杆”把“要学的知识撬动起来”。

总之,只要教师用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的目标出发,精心设计,巧妙运作,就能让学生愉快地、轻松地、有效地“动”起来,既开启了学生的心智,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更能打造高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参考文献

篇9

我校高一共14个班, 其中12个平行班,两个重点班,每班人数60人左右。普通班整体物理水平不高,而且人数众多,这就导致每节课学生都会产生很多疑问。由于学生太多,老师分身乏术,学生的疑问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知识上的漏洞越来越大,并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又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合作学习,也需要老师的适时点拨,及时解决问题。结合市教育局提出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我校物理教研组组织老师申请了新课程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课题,在课题中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模式,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怎样将这一模式运用在我校学生的物理学习中,通过物理学科的探索,逐步将它扩展到其他的学科。

“先学”是指学生的先学,余文森教授认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协同教育认为:先学后教已成共识的前提下,在课堂活动之前,学生独立(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搜集资料,发现提出问题带到课堂进一步学习,这谓之“备学”。“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

“先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及教师的先期准备,因此对教师的指导要求更高,需要提前解读教材,站在一单元,一学期的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一课时的备学。备学要注意两点:一是不仅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还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是设计的形式要多样,要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备学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编写出适合学生要求的导学案,导学案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自学”的效果。因此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编写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组在导学案的编写中做了很多的尝试,现就编写的思路及思考给出以下说明。

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中导学案是这样编写的:(1)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吗?请举例说明。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觉得重的物体下落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教师在这节课提出了这个问题,还加了一个特定词“一定”。学生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有了获取知识、急需解决问题的欲望。这节课教材中是这样介绍的:先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落体运动,从这些实例中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教材“说一说”栏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不同?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假设和猜想?

对猜想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小实验:取两枚相同的硬币和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把其中一张纸片揉成纸团,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都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下落快慢情况。

①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枚硬币和一个与硬币面积相同的纸片,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②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将其中一张卷紧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③一块面积较大的硬纸板和一枚硬币,(纸板比软硬币重),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篇10

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巧借问题情境,自主破解问题;徜徉探究空间,谋求创新发现;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功愉悦。

一、把准起点,设计目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开始都会进行轻松的谈话引入来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时我们要善于发现交流中富有价值的问题,及时来调整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顺着学生的思维有序地进行着,真正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上课前我问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结果85%的学生回答说是底×邻边,10%的学生回答说是长×宽,5%的学生回答说是底×高。最终我把这节课的目标确立为“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各种办法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利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围绕这个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活情境,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揭示课题;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小组汇报交流;巩固应用,拓展延伸;回顾总结,反思收获。

目标就是一艘在大海里航行的船舶的灯塔,有了它,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船舶就会朝着它前进。我们只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情,明确学习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开拓寻求解决的策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二、创新情境,设计过程

创新不等于“随意”。教学的设计过程既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又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活用变通,不被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所束缚,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来处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发挥潜力。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用准备好的30根小棒摆出几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边摆边思考:“你摆的是什么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学生积极动手,很快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有的摆出了把雨伞,用了4+4+4+4=16(根);有的摆出了6个三角形,用了3+3+3+3+3+3=18(根);有的摆出了五角星,用了10+10+10=30(根);有的摆出个田字,用了6+6+6+6=24(根)……我在肯定了学生的做法之后,同时提问提出“如果要摆3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吗?”话刚说完,学生就开始动手摆了,摆着摆着,大部分学生都停下来了,说:“老师,这么多,好麻烦啊!”我接着追问:“那你有更好的方法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出来:“乘法!”

学生在创新有效的情境中自觉地投入到操作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这样引出乘法就水到渠成了。同时,既尊重学生有创意的个性答案,又避免由教师总结扼杀学生想象的积极性的现象,体现了“以学定教”的基本要求。

40分钟的课堂,既是一个能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场所,又是一个能让他们不断探索的天地,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遨游飞翔,快乐地成长。

三、新颖开放,设计练习

新颖、生动、有趣、开放、富有思维含量的练习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真正做到趣味性和思考性的融合,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活泼、学得扎实。

如,学校王老师执教的《归一问题》教学中,在巩固练习时先问:“学生喜欢听故事吗?”以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下去我就开始讲故事,让学生在边听故事中边找数学问题,学生很认真地听着我的故事,故事讲完的时候,大家都迫不及待地举手了,通过学生的回答、整理:2只小猴一共摘了14个桃子,照这样计算,5只小猴子一共能摘多少个桃子呢?那我马上请学生写出算式,此时学生的热情已经很高了,他们在本子上一下子就写好了。我通过追问:故事中的数量关系还是先求1份再求几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归一问题”。

篇11

一、如何设计学案及学案的内容

实践中我校规定将学案内容设计成: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导学、课堂巩固、课后练习这五大块.

1.学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依据高考中对知识的要求,列出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并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简要分析.这个环节可以使学生学习具有方向性,依照要求系统接受知识,重点知识增加投入,难点知识集中精力攻坚.由于是高三复习课,最好还要对于考纲中对于该知识点的等级要求、题型等进行描述.例如在基本不等式中的学习要求就是一元二次不等式(C)、基本不等式(C)、简单的线性规划.

2.在课前预习环节,对于一些知识点可以以填空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一些简单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点.

3.课堂导学是利用学案提前呈现教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路,为学生明确将要学习哪些知识提供了思想和心理准备.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对学案的处理程度,及时了解学情,从而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不但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为师生进行有效交流创造条件.一般数学复习课中,学案的例题以历年高考或者平时练习中的典型例题为主,能够很明显地运用某一知识点.

4.巩固练习.练习是学案中的基本结构,包括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题目,也可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

5.归纳整理,反思总结环节.美国的约瑟夫・特雷纳曼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发现:教师讲解15分钟,学生能记住41%;讲解30分钟,只记住前15分钟内容的23%;讲解40分钟,则只记住20%.我校对于一堂课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老师讲解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搞“满堂灌”“一言堂”,应遵循学生的记忆规律,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及时理解记忆,归纳整理,反思总结.可分为知识点注解,解题心得体会,知识系统整理,思想方法总结等方面.

二、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学案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习教育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去组织教学,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摆正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现行的数学教材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编排的,学生在知识迁移的作用下,具备自主探究尝试成功的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1.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安排好课堂教学容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高三数学课是以复习为主,题量也好,课堂容量也好,可以比高一、高二的课堂内容大一些.但是高三复习课也不是题海战,也需要按照学习要求和学生主体的特点,体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的动态教学,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重视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不同发展,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在高三复习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习题要去做,但不是每道题都要做,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

2.只有当把对数学学习转化为一种爱好和追求时,教学的最优化才真正体现.合理把握教学的速度和节奏,加强教学的整体性和节奏感,才能更好地增强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从引入、讲解、巩固到提高,始终要扣紧高考要求和学习目标,讲求课堂节奏,使学生学习随教学的推进而自然升华,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12

探究一:已知三个正数a,b,c,满足abc=1,求的值。

这道题是笔者在辅导八年级学生的时候遇到的,当时笔者把这道题的解法告诉了学生,若将原式的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a,第三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ab,就可以得出所求式子的值了,巧妙地利用了abc=1这个条件。学生对这样一个巧妙通分,别开生面的解法赞叹不已。我看学生对这道题如此感兴趣,顺势提出了如下问题: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正数,满足abcd=1,那么式子的值会是多少呢?

这一问,学生很兴奋,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讨论开了,很多学生都叫出来了,答案一定是1。我故意装做对这个结果表示很疑惑,问他们为什么会是1呢,明明都增加了一个字母,为什么结果会不变呢?一位女学生非常开心地告诉我,只要把第二个式子的分子、分母同乘以a,第三个式子的分子、分母同乘以ab,第四个式子的分子、分母同乘以abc,就可以得到答案了。我称赞这位学生很聪明,并且思维也转得快,这时有一个学生叫起来:“老师。如果有五个字母,排出来的式子是不是也是1啊?”我鼓励他们去课后好好探讨一下,看能不能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上了这节课我很高兴,因为我在教学生一道题的时候,通过合理的问题的情境的创设,已经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探究的积极性,并且使他们有了一种创造的趋向。

由此看出,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应只直接从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和公式、定理等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把教师教的过程设计成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思维――“我会学”

向学生提供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如北师大教材七年级上“3.6探索日历中的规律”等)。这些内容取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成为学生主动从事观察、猜测、实验、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的主要素材,这些内容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构成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运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过程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达到学生“会学”的目的。这就意味着教学要改革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先操作示范,学生再模仿练习的做法。

探究二: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35页有这样一道习题。六边形ABCDEF的内角都相等,,AB与DE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解:AB//DE,理由如下:因为六边形ABCDEF的内角都相等,所以∠E=∠F=∠FAB=120

篇13

一、课堂教学效益理论分析

(一)教学过程中的诸因素关系

直接参与课堂教学的是教师、学生、教科书,我们姑且把它们称为教学结构因素,按惯例把教师称为主导因素,把学生称为主体因素,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我们称为载体因素,另外实践环节是知识的积累和巩固,我们可称之为辅助因素。四种因素的互动,尤其前三种因素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益变量趋势。

由于教师和学生是人,具有主观能动作用,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教师既作用于教材,又作用于学生;学生既受之于教,又反作用于教;教材与实践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和巩固辅助体,起“中介”作用。教与学之间主要通过教科书这座知识桥梁来发生效能。

(二)教学过程效益的定量分析

根据上述所分析的三者关系,可以列出教学活动的结构表达式。如果教师用“x”表示,学生用“y”表示,教科书用“z”表示,教学效果用“n”来表示,这个结构的数学表达式应该是x・y・z=n。这个表达式体现了教学效果变化趋势。因为乘式是“积”效应,最能表达教学过程的能动效果。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做功的过程。

1.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被动”的,即教师对教学不负责任,消极对待,课前不备课,上课应付差事,甚至把知识都传授错了,这样,教学就会出现零效应和负效应。

表达式:因为x=0,0・y・z=0所以n=0。

因为x=-x,-x・y・z=-n,所以n=负数。

2.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是“自动”的,即教师在上课前能备课,但上课时,只顾自己讲,完全用注入式教学,虽然知识未传授错,可他不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效果,虽然是正效应,可教学效益绝不会好。

表达式:x・y・z=n。

3.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的,即教师上课前不仅花更多的精力备课,还花精力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组织学生预习,有针对性地上好课,那么它的表达式就是m(x・y・z)=m・n(m大于1)。这里“m”是教师精力的表示,这样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4.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能动”的,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主动,而且能动,在“导”上下工夫,积极地备课,还变着法子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其效果则是q(m・x・y・z)=qmn。这里q是教师能动量,m是学生被调动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效果是较理想的效果。

5.如果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能跟教师配合默契,还能主动预习,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其教学效果就会出现“幂”效应。其表达式是:q{x・m(m・y)・z}=qm2n。这种效应是我们要追求的教学效益。m2是学生的能动性,是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它完全发挥了教与学的主动性。

6.教科书在表达式中看起来是静态的信息知识载体,其实教材的质量对教学效果也是起直接作用的。质量高的教材,就有强烈的吸引力,就有利于调动教与学的主观能动性,就越能提高教学效益。

(三)教学效果的结构表达式定性分析

1.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一分热能发一分光,教师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十倍的勤奋就有数十倍的效果。

2.学生这个主体因素非常重要,他们的能动作用一旦发挥,教学就会出现惊奇的效果。

3.这个教学活动结构式只分析了三个结构因素。其实影响教学的还有一些非结构因素,如: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领导艺术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潜在因素,还有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方法等也起重要作用。

4.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公式,它只能揭示一个问题:即教学效果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是一种能动效应,要提高教学质量,出教学成果,就要千方百计去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选购编写高质量的教科书,挖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潜力。而潜力的挖掘与领导艺术、日常教学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课堂教学效益目标任务的定量化与标准化应用

课堂教学目标任务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一旦确定,教学的步骤、方法、手段等都要根据它来进行设计。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制订与把握,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在制订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坚持“三性”

1.全面性:课堂教学目标任务应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三者缺一不可。教学过程应设在这三个范畴的同一系统“轴心”上,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要保持一致。这样,才有利于保证不同程度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整体协调发展。

2.序列性:课堂教学实行分层目标任务,属微观目标,它是整个教学总目标任务系统中最基础、最具体的“细胞”。它既立足于昨天的教学基础,又要着眼于明天的教学进展,还要与课题、单元、教科书、大纲相配套。

3.准确性:课题教学要确立目标“度”,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准确定位在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好“难度”“密度”和“梯度”。

(二)必须坚持量化管理,制订量化标准

课堂教学主要目标,一是基础目标,要完成教学的三大任务;二是发展目标,它着眼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1.确立一级量化分类。由于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完成三大任务,所以一级量化分类应以此为依据。即(1)传授知识(授业);(2)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道);(3)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解惑)。

2.确立二级量化内容和标准分值分布。二级量化内容应包含课堂教学的发展目标,贯彻“主体学习,辩证指导”思想。其分值按传统百分制为宜。A.传授知识。(50分)a.讲授程序(导入、展开、终结)是否科学、系统,观点是否正确。(10分)b.讲授语言是否表达准确、清晰生动,逻辑是否严密。(10分)c.讲授内容是否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本学科最新成果、发展动态,挖掘教材深度如何。(10分)

d.讲授方法是否运用启发式,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设提问点是否有新意,落实训练是否遵循适量原则,娴熟程度如何,是否有良好习惯。(10分)e.教学手段能否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并以现代教学理念作指导。(5分)f.教学行为能否热爱学生,以情激趣,为人师表。(5分)B.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0分)a.注重教育方针的贯彻,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崇尚文明,树立精品意识,打造课堂教学的品牌。(10分)b.治教严谨,有名师、大师的胸襟与气度,遵守教学纪律,具有爱岗敬业的实干精神。(5分)c.耐心辅导,诲人不倦,认真评点学生作业,及时反馈答疑信息。(5分)C.开发智力与培养能力。(30分)a.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我评价思维活跃,学业水平均能发生积极效应。(10分)b.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要求一口标准普通话,一手出色的粉笔字,会操作电脑多媒体,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会引经据典,思维缜密。(10分)c.注重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技能的开发,能运用知识熟练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10分)

3.等级的确立与课堂教学档案的设置。针对课堂教学标准分值分布,满分为100,故等级的确立分五个等级较为合理,便于操作。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90分)、中等(70~79分)、较差(60~69分)、差(59分以下)。根据上述量化内容和标准,对教师进行不定期测试听课,每次打入分值,并输入微机数据库中储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一项重大举措,而教学档案的设置又可促进课堂教学规范化管理。特殊情形下,还有必要对学生主体作用、对教材中介作用制订量化标准,本文不一一赘述。

三、课堂教学效益发展趋势探讨

(一)更新观念,建立课堂教学系统工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在教室里,围绕教科书,老师教,学生学。这种仅在师生狭窄空间进行的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封闭、低效,必须彻底改变。为此,要确立以下观念:(1)课堂教学并非单一的孤立的双边活动,须在社会大环境中构筑开放链,以求形成面向未来的格局;(2)课堂教学主要靠教师、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声像幻灯、电影电视图片、远距离多媒体、网络、实验、实地考察等多种助学方式)凝聚内功,以求形成面向现代化的格局;(3)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途径都源自实践,凡经实践检验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中外优质高效方法都可以采用,以求形成面向世界的格局。

课堂教学系统包含两大方面:一是硬件系统,它包括教学设备、教学资料、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二是软件系统,它包括教师教学全过程(含第二课堂)、学生学习全过程(含家庭、社会实践活动)、校风、教学管理等。这一系统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考核考试、综合测评为主要形式,以教学相长、培养能力为宗旨。建立课堂教学系统工程对于保障课堂教学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二)突破,拓展课堂教学新天地

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三大:(1)理论。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突飞猛进的时代,时代呼唤思想解放、雄才大略、善于应变的思想家与谋略家,也需要千千万万既方向明确、善于思考,又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实干家。为此必须建立新时期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突破围墙校园的局限,去感知大千世界,拓展课堂教学的新天地。(2)实践。由于客观环境的局限、经济条件的制约、教学设备的稀缺,很多通过实践可以解决的问题,没有条件实施,只能黑板上驾拖拉机,黑板上解剖人体,亦会弄几张挂图意思一下。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加上应试教育的导向,教学活动出现异化现象,书本知识一边倒。(3)效率。传统课堂教学推崇时间加汗水,“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方式,维护师道尊严,学生较少与教师平等探讨知识,课堂信息量传递不足,效率偏低,名师、大师为数较少。广大教师在教育思想上还受旧的自己成长道路和模式的约束。有的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难以把握学科发展中最基础、最本质的要素,从而难以构筑恰当的教学体系。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需求和流向要求不明朗。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使用要求狭隘对口,侧重高学历。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缺乏企业产品的名牌意识、精品意识、高效意识。

(三)依托科研,加速课堂教学优质高效进程

向教学科研要质量,是加速课堂教学优质高效进程的必由之路。教学实践需要不断推进使之上升为理论,进而形成各人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此,教育管理部门协调各教学单位每年分别确立多个教研课题,注重课堂教学的科研,形成教学科研良性循环,拓宽培养目标,实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着眼于21世纪的人才,站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阵地,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通过上述分析探讨,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只要教育存在,课堂教学就永远是人们研究探讨的主题;其次,“人”在课堂教学中的能动作用对效益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再次,教科书、目标任务、管理、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与设施、社会氛围对课堂教学效益起着制约作用,探索出一条科学的、标准的、实用的课堂教学之路,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玉华,周树民.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高校教学评估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