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运筹学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运筹学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运筹学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篇1

运筹学,按照英国运筹学会的说法,它是“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工业、商业、政府、国防等部门里,有关人力、机器、物质、金钱等大型系统的指挥或管理中出现的复杂问题的一门学科”。而在中国,运筹的解释就是制定策略、进行策划。利用运筹学的思想处理问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齐王与田忌赛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中心思想就是寻找一个最优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随着近代战争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出现以及相应的策略研究,运筹学的各种理论获得的长足发展,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几何规划等规划论的建立,另外还有排队论、决策论、对策论、存储论、可靠性理论、图和网络计划、模型论、组合最优化论等近二十各分支。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也使运筹学中的计算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因此在解决一类问题的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已经不再是困难的事情。

将运筹学理论运用到工程检测实验室的管理,不仅能增强各项工作的计划性,也能令实验室的人员、设备配备更趋合理、高效。从样品的接收、派送到检测报告的发放等各个过程均可以通过综合计算,获得合理的优化方案。

2.工程检测实验室管理的原则、需求和工作程序

在当今各行业的工程建设中,工程检测实验室一直承担着检验工程质量的重任,如建筑材料、中间产品、基础工程以及结构工程等。各种工程可以通过合理频率的取样检测或现场检测来达到了解施工质量的目的,而建设单位、监督机构和监理单位对工程的验收也以检测单位出具的工程检测报告作为工程质量合格与否的主要依据,检测工作作为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掌握和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使工程检测实验室能客观、高效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其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公正、规范、高效、准确。质量管理要做到规范化、科学化,有足够的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保证管理体系高效运行,不断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和清晰、明确的检测报告。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建立良好的口碑,树立专业、严谨的形象。

实验室管理的工作程序主要有:整体战略管理、合同与实验计划管理、样品接收和存储管理、人员与设备管理、环境控制、质量控制、财务管理等。这些工作都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既订目标。

3.各工作程序中关于运筹学理论的运用和分析

3.1实验室发展战略管理

实验室战略管理是实验室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充分利用本实验室的人、财、物等资源,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工程检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程检测实验室面临着更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冲击。检测实验室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运筹帷幄,长远谋划,根据自身的资源来制定最优的发展战略。实验室发展战略过程包括,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作出和执行战略决策,并最后对战略作出评价。实验室发展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形态的一种创新,应是以工程建设为导向的管理、是有关检测实验发展方向的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是寻求内资源与外资源相协调的管理。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在加深,工程检测实验室不仅直接参与国内市场,还将直接面临与世界跨国检测公司之间的角逐,检测实验室间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工程检测实验室只有确定了宏伟的奋斗目标,才能使工程检测实验室凝集全部的力量,向一个共同方向努力,争取实现有限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

3.2 检测实验计划管理

就目前的检测实验工作而言,工程检测实验室面对着众多的客户,一些实验工作必须到工程现场才能实施,而实验室的人员和设备条件往往不能在同一时间满足所有的检测需求。因此,制订合理的检测实验计划就显得非常必要。使用运筹学方法从总体上确定适应需求的检测设备和人员安排等计划,以谋求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运筹学主要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以及模拟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是指求一组满足一个线性方程组(或线性不等式组,或线性方程与线性不等式混合组)的非负变量,使这组变量的一个线性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数学表达式.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1)确定决策变量(有非负约束);对于一个检测实验室来说,一般是需要检测的样品的计划数量。

(2)写出目标函数(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确定一个目标函数;

(3)写出约束条件(由等式或不等式组成). 约束条件包括指标约束需求约束、资源约束等;

(4)最后根据目标函数作出最合适的检测实验计划决策。

3.3 前台收样问题(排队论)

工程检测实验室常常会碰到前台收样的问题。首先是客户接待问题,客户送样品检测属于不定时、随机的到来,因此会出现排队现象。其次是样品编号问题,由于一些客户一次的送检量比较大,而样品也需要经过前期处理、编号后才能分发到各实验室进行实验,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排队现象。出现排队现象的原因是客户服务系统的服务能力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如果由于等待的时间过长,客户存在时间损失,可能会选择其他的检测服务机构,这对于检测机构来说也会造成损失。如果为解决排队现场而简单的增加服务设施或人员,这不仅需要增加成本,而如果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超过了实际需要,又会出现窝工现场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需要运用排队论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对排队系统进行分析,以客户接待问题为例。这是一个简单的排队系统,即顾客从客源出发,到达服务机构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队等待接受服务,服务结束后离开服务机构。这样的排队系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输入过程。输入过程就是指顾客到达排队系统的规律。在检测实验室的服务系统中,客户主要以单个到达为主,而样品则以成批到达为主,属于一般独立输入,即客户相继到达间隔相互独立且服从相同分布。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则输入过程服从泊松分布(负指数分布):

二是排队规则。排队规则中有很多中服务规则。在检测实验室的服务系统中,主要按照等待制的先到先服务规则,按照客户到达的先后次序进行服务。

三是服务机构。一个服务机构中,服务台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服务的方式可以是单个服务或者成批服务,服务时间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非随机的。而在检测实验室的服务系统中,服务台的数量一般视规模而定,通常为一个到三个。服务的方式为单个服务,服务时间是随机的。用数学模型表示,服务时间也服从负指数分布。

检测实验室的服务系统可以归类为M/M/c排队系统。由此可以计算出:

(1)系统中的平均顾客数:

(2)排队等待的平均顾客数:

(3)顾客在系统中的平均逗留时间:

(4)在队列中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

利用该系统,可以合理地确定检测实验室的服务系统的服务台数量,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

3.4样品运送问题

工程检测实验室的样品运送一般是内部运送,一些收样点分布较广的实验室可能存在外部运送的问题,为了简明分析样品运送问题,这里以内部运送为例。内部运送是将样品从前台收发室分别派送到各个专业实验室的过程。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检测实验室而言,样品的派送也是一个比较繁琐费力的事情。用于派送的人员个工具有限,但有必须保障样品按时派送到位,否则将会影响检测实验,甚至造成一些负面后果。因此,样品的派送需要在人员、工具和路线上作好合理计划。这里可以用到物资配送中的节约法。

节约法的构思是将收发室记为派送中心,各个专业实验室为用户,人员和样品派送车为运输工具(一般为一人配一车)。约束条件为:(1)必须及时满足用户需求;(2)每车的派送量一定,且不可能装载所有的样品;(3)人员和车辆总数一定。

节约法的基本内涵是每辆车能够为尽可能多的用户送货。 典型的数学模型是节约公式:

其中:为派送中心到i点的距离;为派送中心到j点的距离;配送目标点i和j之间的距离。即为对配送目标点i和j分别派送于同时派送之间的可节约量;

篇2

一、注重其发展背景及现实意义的讲授

二、注重其“学科交叉、多分支”的特点

应该说“学科交叉、多分支”是运筹学作为一门课程的重要特色,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处理、仔细推敲的一个关键问题。多学科交叉使得运筹学表现出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的复杂性——既具有数学学科的理论特性又具有应用学科的自身特性、既具有理工学科的定量特性、又具有人文学科的分析特性、既追求“完美”又注重“实用”。作为授课教师而言要始终把握运筹学的这一特点,做到对发展现状的较好跟踪,注重对学生启发性引导;做到对授课对象的仔细区分,既包括对学生学历的区分又包括对学生专业的区分,对学生学历的区分主要体现在知识内容、授课学时、授课方式、课程要求等环节,而对学生专业的区分则主要体现在理学、工学和经管专业在知识深度与广度上的差异以及在理论和应用上的差异。而多分支特性则要求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各个分支有针对性的选择并能够做到对该分支理论及应用的充分把握。

三、注重“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的综合运用

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在运筹学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在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既可做到由浅入深、又可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深入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又可在知识的运用上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既激发学生的知识运用的兴趣又加深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实验教学”既是对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细化又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引导手段,特别是对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是一个较好的锤炼,同时也对学生长期以来单纯的“分数为上”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效的冲击。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在运筹学的讲授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运用,充分考虑二者在运筹学教学过程中比重和搭配问题。

四、注重教学方式的运用

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越来越普遍,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率,同时又带来相应的弊端。尤其是多年的高校扩招和运筹学课程的普遍适用性使得多数运筹学课程为大课教学,这就促使教师为了避免后排学生看不清而几乎抹去了板书的运用。所以,在大班化的背景下,板书与多媒体的矛盾始终是运筹学教学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五、注重对考核方式的研究

篇3

一、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我院从1999年开始招收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办学历史。这期间,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等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完善,但相对于21世纪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还存在着差距。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管理类课程的建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不稳定性

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根据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以基础课程+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在专业方向上,共设工程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二个方向。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法律平台课程。平台课程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所有学生都要掌握。专业方向课程仅为主修该方向的学生掌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平台课程的设置不稳定。如前一次教学计划中管理平台课程包括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原理3门专业基础课和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房地产开发、工程财务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5门专业课。在其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中管理平台课程又由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原理3门专业基础课和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房地产开发、工程财务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程合同管理6门专业课组成。在最近的教学计划调整中管理平台课程又由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原理、组织行为学4门专业基础课程和工程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监理6门专业课程组成。另外,对同一门课程是选修还是必修定位不准。如前一次教学计划中工程合同管理课程纳入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工程建设监理课程和城市土地管理课程归入任意选修课。而其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中工程合同管理和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放入必修课中;城市土地管理放入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方向必修课中。

2.课程设置逻辑关系不明确

课程体系是一个系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每一个要素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各个课程不是单一的个体,它们之间有着逻辑关系。课程的逻辑关系,在时间安排上有两种关系:一是顺序关系和平行关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先后顺序关系,同一类课程中各课程间的平行或顺序关系视课程内容而定。二是有些课程间无相关性或相关性很少,但又是构成工程管理专业复合性知识结构所必需的,这类课程开课的时间则应根据整个课程体系的实施统筹考虑。我院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部分课程之间曾出现逻辑关系混乱,衔接顺序不合理的情况。如工程财务管理课程需要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知识做基础,但工程财务管理课程放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之前开设;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和物业管理课程需要工程财务管理课程的知识,但工程财务管理课程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和物业管理课程后开设等。运筹学为管理决策提供决策方法和量化工具,应先于管理学原理课程开设,但管理学原理在运筹学课程之前开设。组织行为学课程帮助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达到提高组织绩效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因此组织行为学课程应放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前开设,但工程项目管理却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之前开设等。

3.课程之间内容重复

我院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课程过于追求自身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部分课程间内容重复。如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和工程建设监理课程中管理的基本原理完全一样,三大目标控制和生产要素管理原理上也是一致的,只是性质和目的有所区别。工程项目管理与房地产开发课程中三大目标控制重复,工程项目管理与物业管理课程中均有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城市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课程中均有土地开发的内容,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中的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与房地产开发课程中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重复,房地产开发项目客户定位、产品定位和定价的内容在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与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中重复。

二、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

目前我院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平台课程由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原理、组织行为学4门专业基础课程和工程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监理6门专业课程组成。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方向管理类课程由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程审计2门专业课程组成。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方向管理类课程由城市土地管理、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房地产项目策划4门专业课程组成。对以上课程按照专业基础课先于专业课开设、平台课程先于专业方向课程开设的原则梳理关系。

平台课中管理学原理是本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是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工程项目管理奠定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应放在工程项目管理前开设。运筹学为管理决策提供决策方法和量化工具,应先于管理学原理开设。会计学原理为工程财务管理奠定基础,应放在工程财务管理前开设。工程财务管理是全面分析业主和承包商双方与工程项目有关的财务管理活动,因此应在工程项目管理后开设。工程财务管理也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程审计、物业管理提供经济分析方法,应先于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程审计、物业管理开设。组织行为学是培养与人沟通、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因此,组织行为学应放在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程建设监理、物业管理前开设。工程估价是专业核心课,为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审计提供基本知识和方法,所以工程估价后开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审计。工程合同管理为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监理课程奠定基础,工程合同管理后开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项目管理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是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管理,为后续的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提供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应放在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监理前开设。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方向中的管理类课程,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是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具体应用,应放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财务管理后开设。工程审计课程主要内容是工程造价审计、工程财务审计、效益审计和运营管理审计,应在工程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后开设。

对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方向中的管理类课程,城市土地管理不需要其他课程做基础,应该先于房地产开发开设,房地产开发后开设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房地产项目策划。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梳理,可以得出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按照梳理出的课程逻辑关系整合课程内容,使课程之间整体协调、相互渗透、避免重复。整合原则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于应用性知识。整合后各课程内容如下:

运筹学:线性规划和单纯形法,对偶问题,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马尔可夫链决策规划,网络优化模型,排队论,库存论,博弈论。

管理学:管理的决策,计划,组织设计,领导,激励,沟通,控制。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行为和群体冲突,非正式群体及行为,人际关系与信息沟通,领导及其影响力。

会计学原理:会计帐户和复式记帐,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会计凭证和帐簿,核算程序,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等。

工程财务管理:筹资方式,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项目投资,证券投资,营运资金,收益分配,财务预算、控制、分析等。

工程估价:工程费用结构,工程建设定额原理,施工资源的价格确定,工程量计算,建筑工程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建筑工程招标标底与投标报价等。

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合同体系,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工程合同的审查谈判与签订,工程合同的履行,工程合同索赔管理等。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计划,工程项目的组织,工程项目采购,工程项目时间管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程项目费用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等。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管理职能,现代企业制度,建筑企业管理组织,建筑企业文化,建筑企业战略管理,建筑企业经营预测和决策,建筑企业计划管理,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建筑企业技术管理,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等。

工程建设监理:工程监理企业,工程建设监理组织,工程建设监理规划,工程建设监理目标控制,工程建设监理的组织协调等。

工程审计:工程计划审计,工程招标投标审计,工程造价审计,工程财务收支审计,工程投资效益审计,工程管理审计等。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项目选择,土地开发,开发项目规划设计与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管理等。

城市土地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城市地价管理,城市土地的经营与储备,城市地籍管理等。

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营销计划及组织,房地产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开发项目客户定位、产品定位,营销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

物业管理:业主自治管理,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招标与投标,物业管理早期介入,前期物业管理,房屋维修管理,物业设备管理,物业环境卫生、绿化管理,物业安全管理,物业综合管理与综合经营,物业服务收费等。

篇4

本文受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管理科学专业)项目资助;

《运筹学》课程的目的是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分析与运算,做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效益。这课程所要求的数学基础面比较广,并且不同的问题对应着不同的求解方法。《运筹学》课程已逐渐成为应用数学、工程管理、信息管理、管理科学、机械制造、计算机、系统科学、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因此运筹学课程必须既能满足理工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又能兼顾经管类等专业的要求。他是大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统计表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各参赛队所采用的求解方法90%以上都是《运筹学》课程中的内容。

《运筹学》课程的核心是研究优化的理论与方法。运筹学内容丰富、分支众多,已经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领域:运筹学应用、运筹学科学和运筹学数学。主要内容有:1、线性规划问题,其应用非常广泛,是现代科学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2、对偶理论,研究线性规划的对偶关系和解的特征理论,在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同时得到其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以及相对各个约束的影子价格等信息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3、动态规划,是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方法,其思想是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按照阶段划分,分解为若干个较小的局部问题,然后按照局部问题的递推关系,依次作出一系列决策,直至整个问题达到总体最优的目标;4、对策论亦称博弈论:是研究具有对抗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它既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对策论就是研究对策行为中斗争各方是否存在着最合理的行动方案,以及如何找到这个合理方案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即它是研究聪明而又理智的决策者在冲突或合作中的策略选择理论;5、决策论是一种对已知目标和方案的选择过程,当人们已知确定需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根据一定的决策准则,在供选方案中做出决策的过程。决策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决策的学问,并将现代技术成就应用于决策,其包括决策心理学、决策的数量化方法、决策评价以及决策支持系统、决策自动化等;存储论也称库存论,是研究物资最优存储策略及存储控制的理论;6、存储论中的主要问题:如果物资存储过多,不但积压流动资金,而且还占用仓储空间,增加保管费用。如果存储的物资是过时的或陈旧的,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反之,若物资存储过少企业就会失去销售机会而减少利润,或由于缺少原材料而被迫停产,或由于缺货需要临时增加人力和费用。因而,寻求合理的存储量和订货时间就显得十分重要,即如何设计存储控制策略,包括什么时间供货和每次供货多少。还包含目标规划、运输问题和网络模型等,均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

如何将《运筹学》课程的内容高效有序的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和理解这些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当前大多数高校中均出现学生厌学现象日益严重,大多数学者以及从事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在做深入的探讨,期望找到解决这种不良现象的方法,现结合自身对《运筹学》课程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两点建议:

1、 进行教学改革,教师授课与学生授课相结合。

众所周知现在大部分高校均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被动

式学习,效率很低。在自身教学中,采用了下述方式:一门课程老师讲授其中的60%-70%的内容,余下的有学生来讲。课程开始时,先给学生说明授课方式,让他们做好准备,在第二次或第三次课的时候,将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当然内容不要太多,一般半节课或三分之一课的时间即可。还要对学生提出如下具体的要求:

(1)授课学生要准备充分,讲授的内容力求每个听课的学生都要懂。若听课的学生不懂可以提问,授课学生要进行解答;

(2)听课的学生也要认真听讲,学生讲完后,老师随机点名让听课的学生至少提出一个问题,来给他们一定的压力;

(3)任课教师也要认真准备,及早备课,对学生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掌握,还要对每一个授课学生的授课情况进行总结来鼓励学生。

2、改变考核方式

大多数高校的传统考核方式是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这些要适当进行调整为考试占60%平时占40%,因为大学生的教育除去对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更重要的在于素质的提高,即动手能力培养。所以平时成绩的比重加大是比较合理的,这40%重点体现在:

(1)老师平时作业,学生完成情况。这能促使学生课后也需要看书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2)考勤情况。如果一个学生经常不来上课或经常请假迟到等,说明此学生学习态度很不端正,也说明他对自己很不负责人,同时表明对任课老师不尊敬。这也是学生素质以及道德方面的一个体现,应该平时注重培养;

(3)学生课堂表现。学生自己负责的授课内容是否认真准备以及很好的完成,能否认真听讲等均纳入其中。

《运筹学》课程所包含的知识非常丰富且使用性很强,学生若能掌握对其

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均有很大的帮助,且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运筹学是一门集应用数学和形式科学为一体的跨领域学科,它利用统计学、数学模型和算法等优化方法,去寻找复杂问题中的最佳或近似最佳的结果。它也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为今后解决实际决策优化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做好运筹学的课堂教学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做好学习铺垫至关重要。

一、运筹学课堂教学现状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也是教学的主要渠道。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而“教师讲解”环节占整个过程的比重最大。在现阶段运筹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主动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通常把教师当做教学的主体,把学生当做客体,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过分强调了知识传授的灌输性,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这样的形式削弱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结果,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二)差等生难以融入课堂

现代的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学习不良、成绩落后的学习障碍学生人数比重大为增加,这会直接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运筹学对数学底子薄、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来讲,很容易脱离课堂教学节奏,最后放弃学习,站到“差等生”的队列。因此,控制差等生的比重或提高差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改善整体学习状况非常有利。

(三)学习效果评价手段单一

现阶段运筹学教学结果的评价一般采用传统的闭卷笔试的考试方式,其中尤以期终考试卷面成绩为主,占80%―100%。导致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上,难以将其“活学活用”。

二、管理类运筹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目标定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教育支柱,即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在这些人类生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中,学会做人最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点,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格的教育。

(二)教学内容优化

运筹学是一门具有较多分支的学科,因课时限制,教师在教授课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对教学内容,应坚持适用性的原则适当调整:难度较大、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应少讲或不讲;对于纯理论的数学推导可以少讲,会运用其推导结论即可;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应多讲、详讲。例如,对数据包络分析、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较复杂的内容可以不讲;对存贮论、对策论等让学生理解原理、能运用结论即可;物流管理专业的授课对运输问题、图与网络分析可详讲,并适当加深难度;工程管理专业的授课应增加网络计划的内容。

(三)教学模式改革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与学生互换角色来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将教学内容分为简单的、复杂的两类,复杂的由教师自己讲授,简单的则分给愿意承担的学生,这样就把学生当作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这种压力情况下会将课前预习的效果发挥到极致。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行团队学习,承担不同的角色,如PPT制作,黑板板书,卡片制作、上台讲析等,各自发挥长处,并且能够培养团队精神。如运筹学中图与网络分析、网络计划前面的基本知识部分就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教学,在学生的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师再做适当的补充。

课堂练习题等也可以作为学生参与教学的部分,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尝试,体会讲课的过程才会更加理解教师的劳动成果,更加用心听课,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分析也会促进课后复习的效果。如在单纯形法、指派问题等章节中鼓励学生评讲课堂练习题或者课后习题;让学生参与期末课程总复习的指导。

篇6

2.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理论的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来增加对专业的理性认识。工程管理专业实验主要有三类, 一是专业基础课的实验, 如运筹学、CAD工程制图、系统工程的实验;二是专业课的实验, 如工程招投标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编制等课程的实验;三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主要是安排在某个学期期末,集中一两周时间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实验。目前工程管理课程设计包括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操作和工程造价编制课程设计。从整个实验教学效果和工程管理专业特点来看,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没有考虑工程管理专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特点,实验内容设置顺序不符合工程项目程序。如按照我国的基本建设程序把工程项目的全生命期大致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实施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阶段。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原理与编制等,学生上实验课程存在先上工程招投标,然后再来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先上施工组织设计然后再上工程招投标课程等情况,这样造成学生知识运用上的分散和零乱。其次,实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目前根据培养方案目标要求实验教学要能形成学生的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许多学校在原来的演示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项目上增加开设了很多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项目,但是从整体开设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明显。许多学生仍然依赖老师的讲解和演示,缺乏主动性。最后,实验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形式主要是软件的操作,没有硬件配套辅助。如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用P3软件编制进度计划,缺乏沙盘实战演练,工程招投标实验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编制招投标文件而没有招投标情景模拟训练等。

3.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探索

3.1以项目生命周期划分实验模块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结合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特点,可针对工程项目根据项目运行每个阶段设置实验教学模块。各个实验教学模块不仅要综合考虑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更要注重知识的衔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工程项目管理涉及不同的参与方,包括建设管理单位、业主、施工、设计和监理等单位,应使得每个学生在实验模块中能熟悉每个参与方的内容和作用。根据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阶段划分,本文将工程管理实验模块分为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竣工验收五个模块。

(1)项目决策实验模块

项目决策阶段主要通过投资机会分析和市场调查作出投资决策。重点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本阶段中主要针对项目投资的必要性、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作出分析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

在项目决策实验模块中让学生掌握项目决策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学生掌握预测和决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技术经济方法对项目进行评价以及编制投资估算造价文件。可开设的实验课程包括经济预测和决策、运筹学、工程可行性研究原理和方法。最后完成完整的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设计模块

项目设计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包括的内容有工程结构设计、设计方案的比选以及概预算的编制。本阶段是项目决策阶段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是实现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关键阶段。

在项目设计实验模块中让学生通过项目设计软件能进行方案设计,完成项目设计文件,并编制项目概算和施工图预算造价文件。在该实验模块中可开设的专业课包括道路设计软件、工程造价原理与编制等。

(3)项目招投标模块

项目招投标阶段是建设单位选择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和材料供应单位的过程。招标是业主的要约邀请,投标是承包商的要约,中标是承诺。学生不仅要熟悉招标程序及招标文件的编制还要使学生在该实验模块中熟悉每个参与方的工作内容。在该实验模块可开设的专业实验课程包括工程招投标模拟、标书的编制以及标底和投标报价的编制。

(4)项目实施模块

项目实施过程中包括了业主、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的管理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施工单位的管理。在项目实施阶段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是项目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在该实验模块中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工程结算的方法、工程变更的内容、工程计量和支付、工程索赔以及项目管理方法。可开设的专业使用课程包括项目管理沙盘演练、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工程计量等。

(5)项目竣工验收模块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应完成项目的竣工验收与试运行、项目结算和项目决算以及项目的后评价工作。在该实验模块模中使学生掌握质量评定、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决算和项目后评价等方法,让学生能够对整个项目进行工期分析、质量分析和成本分析。

3.2实验模块信息共享化

一个项目从项目的决策到项目的实施甚至到项目的收尾都是一连贯的过程,都涉及到上面的实验模块的内容,要使得学生能真正掌握其中的内容必须实现项目信息的共享化。目前,从实验教学现状来看,每个老师上实验课程都是根据自己所获得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散分段教学,学生不能真正实现经历一个项目从头到尾全过程的管理。因此应建立一个以工程项目为单位,项目内容按照实验模块环节来补充和完善的项目信息库非常必要。项目库中应尽量描述项目概况、项目的环境、项目设计文件、项目招标文件、项目实施情况以及项目管理文件等完整的工程项目信息,让学生在已知项目基本情况下开展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实验课程老师可以从项目库中找案例让学生模拟一个项目的全部实施过程,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会在项目某个阶段上脱节。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项目库应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制定项目库的整体规划和要求,使老师能及时主动的添加项目库信息以及在建项目的资料。其内容范围涵盖道路桥梁工程、建筑工程以及其它相关工程。

4.工程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实施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取比理论课堂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1实验环境的开放性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中心对学生实行开放式实验,学生除了可以在安排的实验时间进行实验项目外,还可以在课外自主完成相关实验课程。灵活的时间安排有利于创造激发和实现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可事先跟实验室预约时间,或不预约时间在实验中心实验项目时间不饱满时直接实验。学生可登入项目库选取符合自己实验内容的工程项目,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完成相关实验。工程管理实验中心尽量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验教学条件。

4.2实验项目的可选性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完成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项目外,还可以在实验中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实验中心开出的实验项目是在培养方案中没有包括的但又主要涉及的是具体某一个专业知识或技能,如工程方案设计等,能进一步填充学生的知识领域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4.3实验方式的多样性

篇7

工业工程的目标是实现系统的最优化以及作用的最大化,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发展。

1 工业工程的形成过程

工业工程,是在美国工业发展背景下诞生的一门工程类学科[1]。在20世纪初,以泰勒为代表的工业工程学者首次在现场作业过程中使用动作法、电影法以及秒表法,工人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工程与统计类学科逐渐融合到一起,由此产生了行为科学、系统工程以及运筹学等先进的理论及方法,并且这些理论方法被应用到工厂中来,在工厂的系统整改以及效益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逐渐形成了质量管理、工厂设计、工程经济分析以及物料搬运等方法,现代化的工业体系逐渐成型。

2 管理学与工业工程的关系

管理学与工业工程之间有许多的共同点,并且关系密切,但是在本质上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2.1 管理学与工业工程的职能以及作用不同

工业工程的技术性非常强,并且侧重于系统的优化,以降低系统运行的成本,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及服务效率;与其不同的是,管理学比较侧重于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系统运行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且具有管理、决策、监督等职能。

2.2 管理学与工业工程的人才属性不同

工业工程的专业人才属于技术型人才,其主要职能是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建议以及可行性方案等,并且在管理层的领导下处理企业经营中出现的管理技术问题[2];而管理学的专业人才属于顾问型人才,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处于决策地位,对企业的全部员工,包括工业工程人员进行管理,是企业的领导者。

2.3 管理学与工业工程的联系

管理学与工业工程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两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对方而具有存在意义,两者失去任意一方,对方则失去了存在价值。工业工程的价值体现在为管理者的工作服务,管理者又依靠工业工程给予的建议进行决策,实现管理者的价值。

3 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3.1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创新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行质量,使企业的效益难以大幅度提升。经济不合理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大而全”、“小而全”以及重复建设,因为有上述情况出现,我国的经济素质以及经济效益偏低。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摒弃过去的管理模式,及时创新管理观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问题解决,从而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将市场需求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顺应市场的发展规律,营造一个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推动企业资源逐渐流向市场需求大、能耗少、效益高的工程项目和产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就必须有一套系统且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经营状态进行全面的掌控,避免“丢散落四”的现象出现。现代化工业工程管理体系的出现,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管理的各项需求。工业工程体系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成功调整,进而促进了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展开。

3.2 在定岗、定员中的创新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企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但是企业的改革与经济调整使员工的流动性增大,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甚至危及社会的稳定。员工的流动问题是目前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若是不能处理好下岗员工的问题,会使企业的员工产生心理波动,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对此,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工业工程体系中的工作研究技术,不仅可以使员工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还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实现以岗定人,按产定员。企业生产成本工作研究包括两种技术,分别是作业测定以及方法研究。作业测定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抽样调查以及工作时间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员工的工作规范标准,为员工的工作提供指导标准。作业指导主要是研究员工的工作方法,通过探索生产时间和辅助时间,从而减少工作过程中的无效时间,制定出标准的工作时间;方法研究是通过操作分析、程序分析以及动作分析等方式,寻找最为合理、经济的工作方法,从而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损耗,使工作方式标准化。总而言之,通过方法研究技术,可以寻找出最优的工作方法,从而达到定岗的目的,在完成定岗之后,通过作业测定技术,制定出标准的作业时间,以达到定额、定员的基本目标。

3.3 在市场竞争中的创新应用

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是企业实现由亏转盈的关键步骤。现代化的工业工程管理观念,可以为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新办法,创造新路线,以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为目的,实现对质量的管理,规范职工的质量行为,从而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跟随市场变化的脚步,能够时刻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加企业的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现代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对现场的管理不能忽视,现场管理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产品的质量以及员工的生产效率会明显上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4 我国企业在实施工业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1 我国企业在实施工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企业运用工业工程体系的时间还不长,因此对其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没有完备的理论作为管理的基础,专业的技术人员也不足;第二,我国部分企业照搬国外的工业工程体系现象严重,国内与国外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加任何改造就照抄照搬,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企业内部的工业工程部门要从改善现场作业开始,从基础部分开始进行工业工程改造,然后再不断扩大改革范围,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3]。

4.2 我国企业在实施工业工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4.2.1 确定工业工程在企业的发展路线

我国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对工业工程目标进行确定和定位,包括对工业工程中的工作职能、范围以及组织结构、工作方法、流程以及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工作目标的确定,以及对自身发展的定位。与此同时,要建立一个跨职能的团队,通过其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确定适合我国企业的工业工程发展模式,从而使我国企业工业工程管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4.2.2 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篇8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满足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工程管理专业如下五大课程模块[5]。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模块:(1)政治类基础课,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2)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3)英语类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等课程;(4)计算机类基础课程;(5)实践环节类公共基础课,如军事训练及国防教育等。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以及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往往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包括以下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原理类、经济学基础类、法律基础类。

(三)专业课

专业课是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有关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的设置要坚持总体优化原则,精选课程内容,合并内容相近的课程。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和工程学科的结合,因此专业课应兼顾管理类课程与工科类课程。根据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应的特点,专业课同样应包括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律类。

(四)专业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实践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制图实习、测量实习、施工组织设计实习、生产实习、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选修课

选修课可以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选修课主要体现专业特点,加深理论基础,体现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自由选修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需求,以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为目的。以上五大课程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

(一)工程及技术知识体系

建筑识图、AutoCAD制图、工程测量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共同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是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为土木工程施工及施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它们将土木工程类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为工程造价、土建装饰及安装工程概预算做理论与技术准备。

(二)管理学知识体系

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等课程是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做理论准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是普遍管理学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研究如何运用管理知识和手段使工程建设增值。

(三)经济学知识体系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工程成本会计进行研究,支持可行性研究的财务分析。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掌握这一知识有利于进行工程投资与融资分析,进而开展可行性研究与建设项目评估的经济评价环节。

篇9

在成本目标控制管理中不能将投资控制在预算之内作为唯一目标,而应该认识到成本控制与进度控制以及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是并行的,而成本目标控制管理则是整个目标系统中的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兼顾进度目标以及质量目标。在此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和论证信息工程的费用目标,并对目标系统的统一与协调做出综合考虑,不仅要确保信息工程的成本能够符合业主对投资的要求,同时确保信息工程的成本能够满足业主对信息工程质量的要求。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对业主的整体需求做出分析,做好成本、工期、质量之间的协调,力求实现三者的平衡;其次在对信息工程成本作出控制的过程中,要实现进度目标与质量目标之间的协调,当对工程成本作出决策时,应当考虑决策会不会对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起到消极作用。

1.2对成本的控制要体现出全面性原则

进行全面性的成本控制需要信息工程管理者能够从信息工程项目本身进行系统的成本问题考虑并开展综合工作,通过预测多方面问题并采取多方面措施来进行成本控制工作。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经济方面的控制,同时要将投资控制的技术、组织以及合同等作为重要的管理对象,在对成本问题作出考虑时要以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不能局限于信息工程项目的某一部分投资。

1.3成本控制是微观性的成本控制

信息工程管理工作本身就是微观性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信息工程管理者所进行的成本控制自然也是微观性的成本控制,其着眼点并不是信息技术的投资结构、投资方向、资金筹措渠道与方式,而是以预算为依据来控制投资。为了确保信息工程管理工作中成本目标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工作要将整个投资进行分项并进行逐一控制与管理,做到以整体控制为出发点从细节处入手、从多方面入手来全面的开展信息工程成本控制工作。

2信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进度目标控制

信息工程的进度控制需要建立在对信息工程进行严谨分析并确保所确定的工期目标具有合理性的基础之上,同时信息工程的工期要求有必要纳入承包合同,在信息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通过网络计划技术、运筹学等手段来对信息工程进度做出审查与修改,从而在做好监督与协调的基础上排除影响工期目标实现的因素。

2.1对进度的控制应该是对信息工程全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

信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进度目标为信息工程项目在经过分析论证以后得到的预期工期,所以对进度目标的控制不仅应体现在信息工程的实施阶段,同时应该体现在信息工程的决策阶段以及设计阶段,所以对进度目标的控制涵盖了项目的整个过程。

2.2对影响信息工程项目进度目标的因素进行控制

影响信息工程项目进度目标的因素体现在多个方面,如管理人员素质、施工人员技能以及数量、设备是否能够按量、按质、按时供应、工程资金的到位情况、技术水平、能否进行新方法以及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要在信息工程项目管理中对进度目标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选取合理方案来控制以上因素来降低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

2.3对进度目标进行管理控制的关键是实现组织协调

在信息工程管理工作中要做好进度目标控制需要以各个单位之间的协调为基础,在信息工程项目中涉及到进度目标的单位较多,如承建单位、项目业主、资金供应部门等。如果这些单位不能实现协调合作,那么进度目标控制工作则很难有效开展并影响目标的实现。

3信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质量目标控制

信息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控制同样贯穿于项目的整个过程,其过程涵盖了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投入使用以及项目后期维护等各个阶段,内容包括了比选设计方案、磋商设计方案、审核设计方案、把控设计变更。质量目标的实现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在施工以前对承建单位的资历做出严格审查,并确保相关规范以及标准的落实与贯彻,在项目验收阶段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

3.1项目质量目标管理要与政府的质量监督结合

在成本目标、进度目标以及质量目标中,政府的监督部门尤其重视对质量目标的把控,所以对信息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和标准作出衡量是需要管理人员与政府监督部门共同来承担对信息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控制、管理和监督的任务。

3.2对项目质量目标的控制是一种过程控制

对信息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工程质量本身的形成过程,要在信息工程管理工作中实现质量控制目标并取得良好成效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在信息工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持续的进行质量目标控制工作。

篇10

1. 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特色分析

我校是一所以经、管、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史学、艺术学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工程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下设专业,结合我校的财经特色和我院的工科背景,学科基础课设置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设置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

实践性教学环节要突出工程管理的特色而不是工程特色,财经类院校具备培养较强的政策敏感性和经营意识的学生。纵观国外工程领域的情况,工程管理公司提供的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服务,而对工程管理人员并不要求太强的专业资历,但要其有过硬的管理知识和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水平。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凭借较强的经管类学科和师资优势,初期设置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方向,随着就业环境的需求变化,教学计划修改后改为工程造价和工程项目管理两个方向,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也在筹备中。

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课程设置层层递进,由简入难,围绕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设置专业课,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任选课,具有财经院校特色的人文素质、艺美体卫、专门史、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信息技术等模块。结合工程实际教学,扎实打好经济类和管理类知识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工程造价方向,则充分利用我校丰富的财经类资源,开设一系列基础课和专业课,另外,我院拥有的信息技术等实验室,可以提供相关软件的教学。总的来说,我校在理论教学方面颇有特色,但实践教学环节还很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2. 就业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

据建筑英才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二季度的招聘职位数较2011年同期增长了27%,企业招聘需求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五大热门招聘职位分别是项目经理、室内设计师、测量员、建筑师/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其中,项目经理需要熟知项目管理之道,熟悉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熟练运用项目内外各种资源,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招聘需求岗位增长较快的以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基建专业为主。从区域看,二三线城市的招聘职位数还是要低于一线城市,但在招聘需求的涨幅上明显胜过一线城市,其中长三角地区的建筑业人才需求增长明显加快。随着各地基础建设的推进,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致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方面,工程管理专业要求学生能够综合系统地运用管理、建筑、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侧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并熟悉中国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企业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经营和管理。然而,企业普遍反映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如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好用,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差,因此,专业培养要面向实际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路有所更新与发展,更应面向工程实际,使学生在实践能力上,更适应工程市场的变化。随着我国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不断完善,工程技术人员不但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取得必要的执业资格证书,如全国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建筑行业人才的特点是门槛高、起步低、成长慢、流动大、人才培养的周期长,用人单位需要招聘一部分储备人力资源来维持公司的长期发展,但储备饱和后就会停止相应岗位的招聘。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要求工作经验外,还需要应聘者有相关的资质证书,提高了进入门槛。

3.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认识(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和专业知识,还要有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校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进一步优化。

3.1 完善实践教学的制度化

建立多维度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使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要做到有据可依。首先,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其次,建立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旨在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校外导师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可参与校外导师的实际工作;最后,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估和反馈制度。一方面,对于每一门实践课程建立科学的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体系,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考核方法应量化、可行。另一方面,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积极参与,对创新性实践的指导进行奖励。

3.2 实践教学内容要面向工程实际

面向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适应工程市场的变化。如《房地产政策与法规》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书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补充一些宏观政策的解读,让学生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些适当的调整。或者组织学生到项目部实地调研,当实际情况与法规政策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解决。又如《工程招投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招标大会,让学生了解在招投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而不是单一的招投标方法、过程等理论介绍。

3.3 开设模拟实践课程

例如可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增设《工程项目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教学突出直接参与及体验式的教学特色,以工程项目管理沙盘为载体,构建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仿真环境,将施工项目“搬到”学校课堂中,赋予学生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业务流程和现场情况,自行决策,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体验真实的施工项目管理全过程。另外,可以增设《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课程》,使学生亲身体验招投标全过程的主要工作及其职责,掌握实战中的一些策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面向就业市场开展工程实践教学

目前,与工程类有关的执业资格证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房地产评估师等。在实践教学安排上可以围绕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尽早的了解相关的备考信息,使学生毕业后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能通过考试很快拥有执业资格证,从而做到持证上岗。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也可以考取相关的资格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3.5 构建校内外实训平台

一方面,建立校内的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设计实验项目。如在《工程造价》实验课中,以综合性实验项目为主,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编制实际工程预算,培养和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大实验教学软件的投入,购买成熟的教学软件,如《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实验软件,并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训平台。目前,我院正在与蚌埠市荣盛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望实现“3+1”的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后,就可以去校外实践基地实习,一年后达到考核要求即可留在用人单位。

3.6 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总结,也是对工作岗位所需知识结构的模拟训练与检验。而现在大多的毕业设计都流于形式,改革势在必行。毕业设计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去完成。一是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选取其中一个模块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由校内指导老师全权负责;二是由校外指导老师定题目,在实训的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由校内指导老师审核。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也要做出调整,在大学四年期间都可以进行,毕业前完成即可。

总而言之,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以经济和管理知识和综合素质见长。这个优势也是特色,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方向和工程造价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在加强工程实践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建筑英才网.http:///

篇11

精细化管理因为在当代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为当代企业所重视。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文化和理念,其产生于对20世纪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企业发展的现实思考。作为20世纪50年代的企业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是当时社会分工和企业改革精细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需要企业对品牌、服务质量、后期维护、市场的进一步了解和重视,当当代社会不断的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管理也逐渐需要与之同步发展,就目前的企业管理的现状来看,常规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符合当前企业精简成本的需要,也正因为如此,当企业的管理模式开始需要为当前内部最大限度的节约和调整目前所需要的资金而做出相应的改革时,此改革其本身也同时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和资源使用成本。

一、精益管理产生的原因

精益管理主要针对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加工材料浪费、修理和重复整合浪费、在设计的过程中因为设计和制作的不当而出现的对职工时间和体力等的浪费、由于过程中断而出现的需要等待时货物的贬值、库存资金的被占用、制作过多引发的对空间和资源等的浪费及占用、管理方面存在的缺乏事先的准备措施和因为忽视问题而造成的损耗、产品与市场要求脱离而导致的市场销售滞后等,此类问题均会增加企业的内部压力及运营成本,对于企业的利润值等方面均会进行耗损。以日本丰田汽车制造为例,按照下图所示的丰田的基本生产方式的流程来说,其在改革之前所使用的精益生产方式由于缺乏精益管理的有效性帮助,而导致其无法在降低成本、改善对顾客的服务质量、高效生产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调节。

由此,精益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应运而生,并对涉及到库存、故障、缺陷、事故、人力资源、纸张文件等方面分别的进行了资源的节约。当精细化管理模式发展到当今时代的时候,市场经济融入让当代企业中开始将精细化管理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在对自身进行改革的同时,将精细化管理应用纳入到对自身的经济管理体系中来,并以其来促进自身的改革和对经济管理手段的精细化运用。

二、经济管理在当代企业中的应用方式

经济管理在当代企业中的应用主要借助经济管理工具来实现,一般来说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下,科学的经济管理应用管理工具主要在生产、制造业等的各个环节中应用的较为广泛,以制造业为例,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方式主要是降低成本、完成产品的差异化和规模化竞争,而这些均无法借助简单的操作方式或者方法就可以实现的,一旦对其使用规模化的把控手段,就必然要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操作,而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使用到的管理学、技术经济学、运筹学等均需要有所介入和融合应用。

1.经营管理工具在制造业中的精细化应用

从传统的层析法的使用中纳入了复杂系统的层次分析法,这种方法将经济管理中的各项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均进行了相应的梳理和归拢。而在梳理和归拢中,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元素、不同层次所排列起来的定向性关系以及向量和权重向量所排列出来的次序,这些均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和归拢有着直接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需要与综合的评分法融合起来,一起作为对于采购时、对功能对比时、对于设备的价值使用时等的综合性分析和应用。

对某些设备的购买中使用次放放将进一步缩减成本并致力制造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数列矩阵来,借助标度对每一项进行比对,进而找出最适合企业发展并能同时节约成本的有效器材。通过对矩阵的计算和对于信息的对比可以找出在现有的条件中最适合企业发展需要并且可以减少和节约成本的有效设备来。

2.经营管理工具在企业日常的管理过程中的精细化应用

企业的经济管理并不仅仅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来,在企业的日常人工分配和管理应用中,经济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有所体现,如将人事管理、财务、运输管理、会计、库存等方面的成本和管理应用纳入为一体化的经济管理手段。在它的帮助下,管理人员可以就当年的预算来对企业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调配。

如此使用经济管理的方式则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在资源合理利用方面所存在的规划下出现的调配类型、数量、范围无法与当前的发展需要相应和或者所采购的和在实际应用中所使用到的人员分配、物资调配的过程均不能符合现实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

比如,企业本身所存在的人员分配问题方面,当企业的相关策划案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讨论符合企业所要求的发展需要,那么在执行阶段就要根据不同的执行人的执行能力来恒定当前的工作量和工作内容,按照变量的法则进行运算的话,那么在经济管理的运筹学软件的整体规划和调分配中,对于企业的实际需要则进行矩阵式的罗列分配。如设定从0到11之间的变量,根据当前函数的组合状态和之间的区别点及差别点进行梳理,那么其表现可以如下所示:

X1+x21+x31+x41=1,根据模型的最终统计出的值别来计算出相应的数据值别来,其最终计算出来的数据就可以作为整个工作在分配时的实际需要数量和需要值别,并按照这个数额对整体进行分割化的工作配备。而每个员工究竟在某项工作中的切实使用时间和最终使用的时间都会在具体的管理中有所反映。

借助经济管理中工具的现实性使用,对于成本比例比较低、实际应用比较广、运用方法比较操作简单的经济管理学工具,在当前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均有所使用和体现,这种做法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会逐渐的被推广开来,虽然并不能完全应用在所有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精细化,运筹学比例的逐渐科学化,人员和事件的逐步明朗化,以及耗费时间概率以及计算的标准逐步的明晰化等,经济管理在当代企业中的精细化管理和应用将借助经济管理工具而逐步的被发扬光大。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的应用,在经济管理中实际还存在着目标成本管理法和信息管理法的运用,目标管理方法相对于其他的经济管理工具来说更具有精细化的意义,其将企业内部的经济运算方式借助预算的方式来予以规划和统计,这种方式主要需要与整个公司的大环境想使用,一旦企业内部的公司关系过多、各个部门之间甚至需要相互提供劳务和产品进行工作的交换,那么企业的成本核算则更加的需要进一步统一和完善,按照市场价格,企业整理出完整的责任和义务的对照表格,并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制定出符合企业经济管理发展需要的有效性报告来,而这些都离不开对企业所预先进行的精细化管理式经济管理方式和手段,最重要的是在进行经济管理的初期所使用到的划分思想和策略。由此,在整个的经济管理体系中,对于其目标的定位和对整个企业的分析,将领先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战略而单独成为具有个性化和具象化的工作方式。这些工作方式和方法均离不开对企业的进一步深入化分析。

参考文献

[1] 彭晖.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企业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天津大学.2011(05).

[2] 殷睿.精细化管理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财会研究.2012(12).

篇12

Key word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pplied,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建筑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部分)等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如何办好这一新专业,从而有效地为国家、社会培养工程建设和房地产事业建设与发展所需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的办学实践,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目标

鉴于南昌商学院学生的特点,尤其是工程类学生的特点,英语基础不够扎实,活泼好动的特性,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全面开花,面面俱到,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南昌商学院是江西农业大学与亨通房地产合作办学,因此,我认为可以从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来培养我们南昌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达到如下目标:

了解到各类建筑物的结构、构造,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熟悉工程建设施工全过程的进度、成本、质量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同时熟悉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程序和合同管理;

熟悉工程概算文件的组成及编制方法,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工程造价管理(或建筑工程概预算)能力;熟悉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金融、投资、估价和经纪等基本业务;

掌握监理工程师工作的职责和程序,具有准确、精练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外语达到四级以上,具有阅读和翻译专业书刊的能力和听说能力。

三、课程设置

工程管理专业的特性以及学校的特色,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3.1理论课程

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建设工程法规、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土木工程CAD、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材料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工程施工与成本控制等。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工程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2实践方面

工程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几大类,其中实习环节质量最难控制。与其它专业相比,实习环节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显得更为重要,没有好的实践做基础,后续课程的学习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目前,企业一般不愿接受学生进行实习,校内实践场所和条件又非常有限,实习环节经常流于形式。为妥善解决学生实习问题,我校可以与本地大型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亨通房地产公司)、工程咨询中介机构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实习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

3.2.1认知实习

认识实习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各类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及作用,了解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对工程建设和管理建立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做准备。通过认识实习,让学生了解工程的生产实际,熟悉工程建设、施工以及运行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为将来参加工作后能尽快地适应工程管理专业的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2.2生产实习

参观在建工程,调查了解施工生产的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弄清各工程的工艺流程和相互衔接及制约关系。学习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方法和经验。参加实际工程的招标(业主方)或投标(承包商方)某些操作环节。如业主方的资格预审、编制标底、开标、评标、签约等等:包商方的现场踏勘、标前会议、投标决策、编制投标书等等。实习前安排现场工程师进行集中短期教学、现场验证性或演示性教学, 实践结束后, 工程人员与教师联合组织学生的生产实践答疑交流会。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通过实习反映的意见和工程管理人员对课堂教学或实习提出的意见, 甚至可以邀请工程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大纲制订的优化, 使其贴近工程实践, 实现以习促教。通过实践资料的积累, 为相关课程的案例教学建立典型案例素材库, 加强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储备与共享。

3.2.3毕业实习

1)实际工程标底的编制或投标报价的编制.

2)参加实际工程的监理工作。

3)参加实际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

4)参加实际工程的其它工程管理工作。

5)参加工程定额的测定、修编、编制等工作。

同时本专业教学大纲也已安排相应的课程的实践,实习活动,比如:测量实习,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等相应的实习实践活动,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就业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决定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五大方向。

4.1工程项目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4.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工作。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及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能力。 4.3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项目投资与融资及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初步具有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评定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 4.4国际工程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初步具有国际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合同管理、投资与融资等全过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及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4.5物业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初步具有物业的资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包括:物业的财务管理、空间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管理能力,物业维护管理及物业交易管理能力。

五.结束语

完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必将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工程管理效益和效率,促进建筑行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创建工程管理特色专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任宏等:《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展望》,《高等建筑教育》2001年第2期。

2.陈春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 增刊

篇1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越来越紧缺,从而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分析,探讨现阶段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概况

根据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工程管理、工业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工程和工程造价(八个本科专业)。将工程管理专业设在管理学门类下面,即强调了其管理类学科属性,这与国际上多数国家将其归属在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做法有所不同。因此,中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偏重于管理类。目前,国内共有三百多所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建工类、矿业类、电力水利类、财经类等高校。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目前还处于研究、探索和发展阶段。从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学、土木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下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不同高校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是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及法律知识,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国内国际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项目咨询、工程项目监理、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安徽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管法为主的多科性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接受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技能与工程项目管理能力,适宜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从事房地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业务,以及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从事该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由于学校的财经类属性,专业的设置偏向经济管理类。

2.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品德、健康的身心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的经济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2)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3)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技能;(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熟悉中国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工程管理的惯例和规则;(6)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学科基础课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工程技术监理、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学制四年,学生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安徽财经大学普通学科学生学位授予办法(学分制)》规定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制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投影原理:点、线、面、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投影;常用建筑曲面体的形成及画法;投影制图:三视图、六面基本视图、辅助视图;组合体视图的阅读、绘制及尺寸标注;各种剖视图;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图:房屋建筑及房屋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构件图;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课程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活动的全面理解为目的,结合中国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实际,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加以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房地产的基本法律制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策划、房地产交易的类型以及特点等。

工程项目管理: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它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提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系统,从施工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讲授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管理的应用。其研究范围涵盖着工程项目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直至项目投产的整个过程;研究内容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及协调的理论,方法与手段;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管理在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及其他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效益,最终收回投资并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本课程以中国土地管理法和房地产法律制度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具体涉及房地产法律的基本范畴、特点和制度演进;城市规划、房地产交易、转让、抵押、租赁等相关的法律规定;房屋拆迁的安置与补偿、市场管理、物业管理等相关的法律规定。

城市规划与管理:本课程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城市规划的基本程序,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具备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以及分析与解决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规划方法等。

房地产估价:本课程以房地产估价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为主线,结合中外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房地产估价的程序以及在熟练掌握房地产估价基本理沦知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房地产类型、在不同评估目的条件下进行房地产估价时能够选择运用房地产估价中的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合适的估价技术来求取估价对象客观合理的价格或价值。

四、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建议

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类门类中重要的专业科目之一,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必须逐步建立起满足市场需要的、与国外高校基本一致的房地产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1.由于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向经、管、法,而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行业背景知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来说,在保留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平台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推动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毕业实践环节活动的开展。因此,要逐步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的发展,完善教学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