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科研诚信活动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诚信活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研诚信活动

篇1

2 以物理课外实验为载体,补充课堂教学不足

2.1 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生产,在物理实验中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教师设计一些与生活相联系的课外物理实验、小制作的活动,指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这些活动.如在高二,让学生课外进行“简易验电器制作”; “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等课外活动,利用废旧石英表做振荡电路特性实验;通过课外实验活动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教学体现出“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

2.2 指导学生进行教具的制作活动

高中教材中有很多演示实验,利用演示实验提供的物理实验情景制作演示教具;学习了“电阻定律”知识后,指导学生制作“自制电阻器”;学习了“简谐运动”,让学生制作振动图象演示仪;学了“光学”后,让学生制作简易望远镜等教学用具.学生在教具制作过程中体会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满足了学生动手的要求,使物理知识在操作中进一步的理解和升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提升.我指导的物理课外实验小组在制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李月制作的《非纯电阻演示仪》获全国教具制作二等奖,张昭制作的《能量演示器》获甘肃省一等奖.有二十多人次获省市奖励.

2.3 指导学生阅读科普知识,设计课外实验,撰写课外物理实验小论文

篇2

一、认识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即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校本教研是在以往学校的教研活动基础之上的提升。在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有了新的内涵并被赋予新的使命。首先要把教研作为一项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其次,校本教研更强调的是实践性研究。

校本教研有什么特征呢?(1)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所以要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且拟定主题,最后通过教研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教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另一方面,校外教学研究机构不仅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还要更多采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倾听和反映学生和教师以及校领导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问题。(2)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学研究不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应该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因此,校本教研,必须提高广大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3)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主要而直接目的。考察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学校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否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联系起来。

二、校本教研――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和深化

新课程实施以前,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多由教师个人完成,它是常规性的,是课堂教学前必须要做的,层次低、难度小、内容少。在全面深入实施新课程以来,校本教研活动多由教师共同完成,它是研究性的,层次高、难度大、内容多,它是群体性的智力活动。教师的备课、授课以及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方面的提高不再被看作个人的劳动成果,而是被看作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仅是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者,还是其教学行为的反思者、研究者,教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共同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校本教研以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研究的结果又作用于教学,它是以常规教研活动为基础而开展的研究性活动。这样的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缩小了由于个体水平差异带来的教学上的差距,同时也提高了评课议课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因此,我们应把校本教研看作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和深化,把常规教研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进一步扎实开展。

三、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伴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而提出的校本教研本身就是一项教学研究制度,它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体,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学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它提倡“合作互助”“以研促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呢?

篇3

二、生态式教学源于生活

生态式舞蹈教学教育其实是一种与生活有机融合的一种艺术教育,它作为一种新视角出现在舞蹈教学中,是为了适应当下学生在舞蹈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舞蹈不仅仅包括肢体动作,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把美术、歌曲、京剧等因素引入舞蹈的教学中,使得舞蹈教学不再变得单一化。舞蹈还需要舞蹈情感、表现力、舞蹈内涵,这些都不是从一个学生的表面能看出来的。生态式舞蹈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舞蹈内涵,培养舞蹈内涵不仅有助学生的快速成长,开阔了学生的视角,还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快速发展。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源于生活,其实是把生态式教学引入生活,从生活的本身角度展开教学,生活中也包含了许多知识理论,比如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素质都是生活培养的。作为一个优秀的舞者必须懂得生活,还需要生活和舞蹈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才是真正的舞蹈的精髓。生态教学就抓住这一点要求,比较接地气,所以说生态式教学源于生活,教学模式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

三、生态式教学源于文化

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艺术的灌输教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发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生态式舞蹈教学引入了舞蹈与艺术,文化与信仰,生态式舞蹈教学把文化作为一个起点运用到教学生活中,发挥它本身的内在。舞蹈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艺术财富,追逐艺术的历史,其实舞蹈是起源于美术、歌剧、文学等层面,舞蹈是动态的,所以说舞蹈是艺术之母,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学习舞蹈其实就要学习舞蹈的内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的内涵,所以将生态式舞蹈教学引入舞蹈文化中,文化与舞蹈的结合使得学生更加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舞蹈文化是艺术的结合体,它使舞蹈迸发出新的火花,引入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把祖国文化最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不仅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同时又为舞蹈教学增添了不同的色彩。新式教学理念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相信新式的舞蹈教学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外在肢体动作,也是从内心深处像外拓展的蜕变。

篇4

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研讨心得

《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有困惑、有错解,但经过这次的认识—实践—反思,我对这套课程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当我们接触到这套课程时,首先要对这套课程中的“整合”这个概念进行界定,如果连什么叫整合都没认识清楚,我想就无法去实施这套课程。那么“整合课程”是指什么呢?在这个概念上许多人会进入一个误区:就是对整合课程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只考虑各学科之间相结合或联系的层面上,有时甚至还片面地认为整合就是单纯的把各领域的内容拼凑在一起。当然存在此想法有它的根源性,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幼儿学习的内容分为六科,课程观是以知识为中心,导致了只重幼儿的知识与智力的发展,忽视了直接经验,因而也不利于幼儿情感的陶冶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通过这次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研讨活动,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整合课程”是一种课程模式,它倡导课程综合,是强调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把课程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注重教育影响的整体性,它更能让幼儿全面和谐的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较多成为主动、积极有效的学习者。

在概念被界定、认识清楚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其目的性就比较明确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时常会去思考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何课程非要整合呢?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对这一问题作了充分的回答,使我们对“整合”、“教育整体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确立了“一日活动都是课”的教育理念,把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及生活活动看作是一个教育整体,明确幼儿教育应充分协调多种资源、多方面的教育影响,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使幼儿教育形成一个系统,使各种因素发挥整体的影响,以提高幼儿教育成效,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当我们能科学地认识课程整合观后,我们对课程整合有了正确的方向,在实践中我们会多角度、多层面地对整合课程进行反思,整合课程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设置应依据孩子们的兴、生活,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上来安延伸。孩子们认识世界有其独特的方式,因此,我们应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从而使课程内容自然的整合。那么,课程内容的整合有领域内的整合,也有领域间的整合。相对于以往的分科教育而言,领域已经对教育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因此,领域的内容必然比学科内容整合程度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领域的内容已不需要整合。从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的实践来看,要使领域真正成为领域,必须加强对领域内容的整合。每一个领域的的教育内容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但在一个领域中,教育内容有可以作相对的划分。如在科学领域,有数学方面的内容,有科技方面的内容,还有自然界方面的内容。在实施这套课程中,我们应努力使这些内容之间尽可能地相互联系,有机整合。

篇5

新课程标准要求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为此,我在近期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基于新课程理念,以课题的选择为契机,逐步将我的学生引入了研究性学习那新奇、愉快,充满创造力的空间,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对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1 选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从课题的选定、方案设计到实施,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符合时展需要的。因而,初中英语新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议,指出“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基于这一点,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基本立足点。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在民主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在选择与确定研究性题目的过程中凸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契机,引导他们把这种主体意识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始终,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主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学习主体。

2 选题也要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让教师退出课题的选择,不介入,不参与。初中学生毕竟还比较小,开展英语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包括课内的、课外的和自我学习方法的研究,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己探究获取费时多、难度大,况且没有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完全独立的选题也易产生盲目性,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研究内容的难度,帮助学生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进行研究。

3 选题必须有利于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生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性学习的主旨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进行的,它与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旨趣不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而,它特别关注学生从特定学习活动方式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基于此,在进行英语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生成。或者让学生把已习得的知识综合运用到主动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将学生个性特长同小组协作有效结合起来,或研读文本、掌握规律,获取知识;或贴近生活,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锻炼了英语实践能力。

4 选题要建立在英语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同生活紧密相接的,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立足课堂、开拓思维,“从自然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可以是研究性学习的对象。”研究内容的丰富,使得有些活动脱离了英语本身的学科特点,记得我在教学中,曾结合“节日”,曾指导过一次研究型学习活动――“我身边的节日”,学生们基本上从我国传统节日――包括一些富于我们兰州地域色彩的民俗节日入手,搜集了好多资料,做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可时候反思一下,好想在学生英语学科的素养的培养方面没起到多大作用。由此看来,一些来自社会生活中的题目虽然与学生很贴近,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如何将其同英语学科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是我们更要关注的问题。

篇6

此外,要以制度形式确保科技教育活动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学校出台了《科技辅导员奖励制度》《学生科技竞赛奖励制度》,鼓励全校教师开设科技选修课程活动,同时在班主任考核、教师学期和年终考核中增加科技创新方面个人成果及辅导学生成果方面考核栏目。为了形成学校科技教育特色,除外出参观培训,学校还积极与上级相关科技部门联系,将省市区的科技教育活动请入校园,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活动,提高教师对科技教育的认识,吸取科技教育的技巧和经验,在实践过程中体现科技活动的创造性、创新性的特点。

二、正确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科技选修课程学习

1.开设科技类兴趣特长选修课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包括体育、艺术、健康教育、休闲生活、知识应用等课程,旨在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开设科技创新活动选修课,十分适合当前开展的课程改革。学校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教育的意义,了解科技活动的具体内容,明确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质是以造就创造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利用大型宣传画廊、黑板报、广播站和校园网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科普知识,展示获奖作品、公布科技成果、取得科技竞赛成绩等,并宣传发动和科技课报名等工作,使学校科技创新活动能正常有序地开展。

2.开设科技类知识拓展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等,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研究型课程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3.开设科技类社会实践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包括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类活动作为选修课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有了充分选择的权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这一类选修课题,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探索实验、撰写报告等。对来自自然、社会、环境、学科、生活等方面感兴趣的问题,从进行人力、物力、财力及可行性等方面的论证,这些课题有与学科中某一问题有关的,也有的是社会问题和人文环境的,还有些调查研究和方案设计的,通过实验、研究,直至得出结论,让学生撰写科普小论文。

篇7

一、化学实验活动设计新思路的实践探究

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从内容上分为课内实验课题和课外实验课题。课内实验课题主要来源于知识学习需要设计的某些非常规实验,即其结论未必明确(或还未成定论的),也可来源于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非常规现象,为了了解和分析出现的原因,设计了实验探索等。如:①不同温度、浓度等条件下各种电解质的导电能力规律;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与反应物种类的关系;③钠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物成分的检验;④不同方法的焰色反应的效果研究;⑤食盐中含碘的成分检测;⑥双氧水和二氧化硫能漂白的物质种类的对照研究;⑦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的非常规现象出现的原因的研究……课外实验课题的选题不一定与课内知识紧密联系,它可以是课内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也可以仅具有化学学科特点。它的开放性更强,内涵和外延也更深广。如:①材料标本的收集及性质测试;②不同水果电池的功率大小研究;③各种植物提取液制成的指示剂的效果比较研究;④胶卷上感光物质的分析;⑤新型陶瓷材料和普通陶瓷的性能对比实验;⑥水污染的检测和防治方法研究……

下面以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的非常规现象为例展现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过程。

在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出现了如下异常现象:

a.溶液颜色不是蓝绿色而是蓝黑色。b.产生大量灰黑色沉淀。c.反应后剩余的铜片表面不是光洁的亮红色,而是黑色粗糙的表面。

推测:铜片纯度低,含有较多的杂质。

课题:铜片中杂质种类的研究。

实验设计:①取一定量的铜片与98%的浓硫酸共热反应一段时间;②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③将滤液稀释,取少量加KSCN溶液,观察;④取沉淀加水,充分振荡,过滤,再重复几次;剩余沉淀中加浓盐酸,观察;⑤取洗净的反应后剩余的铜片,加入浓盐酸,观察,检验产生的气体。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1.溶液颜色很深且浑浊,沉淀上层是灰黑色,下层是灰白色

推测:溶液中不止含硫酸铜一种物质;上层沉淀可能是CuO、CuS、Cu2S也可能是含其他金属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下层沉淀可能是杂质,也可能含有无水硫酸铜等。

2.纸被滤液腐蚀

结论:滤液中含有浓硫酸。

3.滤液加KSCN溶液出现暗红色

结论:滤液中含有Fe3+。

4.加水,灰白色的沉淀大部分溶解,溶液呈蓝色,剩余沉淀呈黑色,不溶于盐酸

结论:灰白色的沉淀是无水硫酸铜,黑色的沉淀可能是CuS、Cu2S或难溶杂质等。

5.溶液呈黄绿色,产生有臭味的气体,用醋酸铅试纸检验,试纸变黑,还有部分黑色固体不溶解

结论:剩余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中可溶的为CuO、Fe2O3、FeS,不溶的是CuS或Cu2S。

小结:实验用的铜片的确不纯,有CuO、Fe2O3、FeS、CuS、Cu2S或难溶于酸的杂质。

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定量分析杂质的含量,测定铜的纯度。

通过这类课题研究,学生明白了课本上的实验现象是理想化的,而实际操作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因素干扰,因此出现异常也在所难免。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等。

二、创造性的主动学习能力的开发和拓展

1.挖掘问题的能力

实验课题研究的最大特征就是学生必须不断地想“为什么”“怎么样”等,学生敢于提问、并能将有价值问题提炼成课题。培养自己勇于探索、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收集资料的能力

学生从开始根据教师推荐的资料入手,慢慢摸索收集资料的方法,总结经验,逐渐发展为能熟练地从图书馆、书店、网络等各种途径快速寻找和积累课题相关资料。

3.实验设计的能力

因为是实验课题研究,同学要将自己的推论、思路用实验方法来证明和表现,这无不涉及实验方案设计。通过大大小小的实验方案设计,使学生整体设计能力不断提高。

4.实践创造的能力

在实验课题研究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设计研究的方案和步骤,这是没有书本或资料可照搬照抄的,完全需要同学们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将已有的知识充分进行拼接、转化,整合出全新的设计方案。所以,在此过程中无疑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学生通过对化学实验活动设计新思路的尝试,真正达到了新课程的目标,同时也更大限度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主动学习能

力,强化了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篇8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在课改伊始,我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会,到先期进行课改的学校学习,向专家讨教、与同行交流,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流程:对于教师来说,首先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和信息,组织教师做好充分的研讨,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并撰写出相应的教案,然后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我们拟定的系列题目,如,呼唤自行车的回归、绿色能源距我们有多远、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友谊大街与中山路口处交通问题报告、关于我市市民祭奠方式和祭奠观念的调查报告及改革对策等。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我们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既不脱离课本,又能从家乡的实际问题出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生则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完成相关调查、实验、参观、采访,最后整理资料,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布置的时间段多是寒暑假或其他节假日,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时间,报告要上交纸质版和电子版,以供教师审阅评分及学校存档。最后,我们还把部分研究性学习报告编辑成册,这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积累了经验。

二、转变学习方式,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一句名言说:“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这句话足够引起每个教育者的反思: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组成。地理学科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本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创新精神。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从完成的主题看,包含自然、资源、环境、人口等内容,利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从完成的过程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从完成的效果看,不仅提升了思维品质,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更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升华了友谊。这些将会影响其终身,是教育留给他们一生的财富!

三、且行且思,才能渐行渐远

回顾课改以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师生有改变、有收获,但也有一丝隐忧萦绕在我们心头:看学生交上来的文章,里面经常充斥着下载、节选的内容,鲜有敏锐的视角、独立的思考、基于实际的调查。我们教师也由一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从一开始的积极准备到现在各方面的“心照不宣”,积累了很多,但大部分是程式化的东西。我不禁在想:这是课改的真正目的吗?是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吗?而且类似的情况并不是某个学校某类课程的个别现象,有些学校上报的校本研修课程有几十门甚至几百门,有课表、精彩课例、课程实施规划,甚至有编制的教材,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落实、没有坚持,只是停留在对上级的汇报中。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校的一切活动以升学率为最高目标,对其他的内容压缩时间,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复习备考。基于此,几乎每一位同学的各种研修成绩都能达到合格,在自己的学业档案中都记下了该有的学分。一位非常知名的校长在课改研讨大会上曾经说过“无论怎么改,只要有高考,我们就不怕”,这句话让人印象极为深刻,也是对出现这些怪现象的最直接解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操作中出现的乱象离不开制度的规范,我省最新出台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表现,确保程序严格、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可信”。高考制度的改革已蓄势待发,综合素质评价会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这些变革必然会扭转上述现象,对学校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篇9

2.不怕麻烦,将大部分简便易行的活动探究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在两位实验教师的大力帮助下,我开设了大部分的学生活动探究实验,而且把一些“观察思考”也设计成了“活动探究”实验。例如本学年我实施了的学生探究实验有:钠的性质、过氧化钠的性质、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铵盐的性质、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镁与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乙醇的催化氧化性质和蛋白质的性质,等等。上述实验多是试管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且比较安全,是适合学生分组实验的。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近距离地观察到了实验现象,增强了感性认识,培养了观察能力,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学生总是盼着上化学课。

3.循序渐进,引导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优选实验方案的意识和能力。

开始的实验探究多数是学生根据教师设计好的项目和步骤进行,注重操作和观察方法的培养,后来逐渐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优选实验方案。例如在实施“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的实验探究的前一天,我就布置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现S4+和S6+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探究方案,要求方案既要简便易行,又要效率高,还要考虑减少污染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设计了多种方案,交到了我的手中,我分类把学生的方案制作成PPT,在实验探究前,组织学生讨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选定了用铜跟浓硫酸反应实现S6+到S4+的转化,同时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品红试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来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实现S4+到S6+的转化的实验方案,并且讨论了吸收尾气二氧化硫的方法,我们实际采用了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塞在试管口部,将仪器迅速移到室外的方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设计实验方案和优化实验方案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也空前高涨。

4.细致入微,适时调控学生的实验进程,及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实验探究的效率。

学生实验时,教师要给学生限定时间,强调好注意事项,提前做好一些常见事故的处理工作,特别是防伤害、防火、防毒等问题,且教师要不断巡视各小组的实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和处理,发现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发现学生错误的实验操作要及时给予指正。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兴趣盎然的状态之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5.追根寻源,引导学生进行探后归纳和总结。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编写的中学生物学教材(人教版)于2012年秋季开始在河南省禹州市起始年级使用。该教材有生物探究性活动131项。新课标将科学探究列为10个一级主体之首。新教材的体系和结构以探究性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求生物学教师要进一步学习新的课改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在探究性活动中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物课堂期待学生以科学家发展认知的类似方式参与学习,倡导以主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生物学概念。探究性活动教学组织的好坏是生物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探究性活动的执行主体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帮助下进行活动。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尽可能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不仅应让学生参加科学探究的某个方面的活动,也应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使自己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逐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探究性活动是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组织开展,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探究活动的程序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笔者就探究性活动的一般程序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强调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实现结果和过程的并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 提出问题的教学策略

提出问题的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一般来说,探究性活动都是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要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能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从看似已经解决的问题中找出隐蔽的未解之谜。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衡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可以表现出个体在思维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的差异。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试图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但该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学生提出问题时没有认真思考,只是将头脑中的疑问说出来,忽视了这些疑问和科学问题之间的区别。教师往往把学生照搬书本上的问题,当作提出问题的过程或者诱导学生提出教师期待的问题。不难看出,学生实际上被剥夺了提出问题的权利,从而忽略了提出问题在探究性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对提出问题过程的忽略使得学生无法知道提出问题需要经历的过程。生物新课程首先从提出问题的方法入手,即让学生知道运用观察、调查、对比、归类、收集和分析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影响为例,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1) 鼠妇为什么喜欢潮湿的环境?(2) 鼠妇为什么都在阴暗处?(3) 鼠妇为什么见阳光后会逃跑?(4) 鼠妇离开泥土能生活吗?(5) 为什么鼠妇受惊后会缩成一团?(6) 鼠妇吃什么?(7) 鼠妇的天敌是什么?(8) 为什么鼠妇喜欢生活在石块下面?(9) 酒精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10) 香烟的烟气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11) 农药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12) 空气污染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学生产生的疑问,并不都具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他们习惯于直接表述疑问,缺少将疑问进行加工、变成科学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怎样的问题具有探究价值,对于不同认知水平的人来说,有着明显不同的判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辨析、评价和修正,找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当自己产生一个疑问时,应首先判断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疑问进行解答,如果可以,则无需通过探究来解决,如以上第(4)、(5)问题;有些问题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和查阅文献就可以解决,如以上第(6)、(7)问题。然后将需要探究的问题归类分开,如以上第(1)和(8)问题、第(2)和(3)问题、第(9)和(11)问题、第(10)和(12)问题分别归为一类,以便减少学生之间的重复试验。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需要仔细斟酌,并使学生能够充分预测问题的结果,为作出假设提供依据。

2 作出假设的教学策略

由于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怀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他会聚焦问题,积极思维,产生内在的驱动力,推动自己去寻求各种方案来解决问题。此时,教师要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并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并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假设是根据现有的证据或者既往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的尝试性解释,是一种推论和猜想,所以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假设的依据是已有的生物学理论知识、生活经验或证据,其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检验。用来检测的依据应来源于收集、分析和解读的实验数据。因此,假设中蕴含着可操作性实验内容。如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影响为例,学生作出如下假设:(1)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2) 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水分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 鼠妇适于生活在清新的环境中,空气污染会影响鼠妇的分布;(4) 鼠妇适于生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鼠妇的分布;(5) 其他非生物因素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如酒精等。

3 制定计划的教学策略

制定计划是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规划和组织能力的过程。此阶段,教师可提示研究计划一般包括的内容:(1) 活动的主题;(2) 活动的内容;(3) 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4) 活动的对象、情景、时间和空间;(5) 活动的具体过程;(6) 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7) 保证条件;(8) 列出所需要的具体材料和用具;(9) 选出控制变量;(10) 设计对照实验。然后让学生自主制定计划。教师可根据学生活动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在制定计划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张记录表,能帮助他们有序地记载观察或测量结果。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如果涉及到使用易燃、易爆、易碎、有毒、有腐蚀或刺激性的器具和药品时,要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此外,在制定的探究实验计划中,还应该阐述预期的实验结果。这种预测也是一种推理方式,是对实验计划一旦付诸实施时“可能发生什么”作出的推理。

4 实施计划的教学策略

此阶段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掌握一定的方法。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1) 在开放情景中主动收集和处理文献资料或研究素材;(2) 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流、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3) 从一定角度认识环境,了解社会,发现自我……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各种困难,中学生兴趣激发快、变化快的特点容易使他们的探究活动不能持久,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及时关心、指导和督促,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教师要在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从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参与者和鼓励者的角色转换。

在实施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尽可能准确、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切现象,收集数据,并评价数据的可靠性,真实记录个人的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交流提供依据。在完成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搜集足够的实验数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实验数据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到。通常用描述和绘图来搜集观察获得的数据,用国际标准单位来表示测量获得的数据。在收集、整理和解读这些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就能获得支持或否定假设的证据。

5 得出结论的教学策略

教师组织各学习小组描述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小组和全班的实验现象及其数据,讨论这些现象和数据是否支持假设,从而对实验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通过整理,找出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或推断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或揭示事实或规律,确定数据或现象是否支持预先作出的假设,运用证据和逻辑分析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答案或解释,从而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结论与预测有可能不同,结论是唯一的,是对探究性活动研究发现的总结。在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要让学生勤于动手、独立操作;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至于实验的结论正确与否并不重要,教师要告诉学生,即使经过努力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结论,也是正常的,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失败。

6 表达和交流的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常常是一种协作性活动,彼此的交流与评价有助于相互启发和材料共享。交流就是与他人交换看法、分享信息的过程。此过程是将得到的结论进行分析讨论,并以报告的形式将整个过程呈现出来。主要是将结论加以充分地评述:这些结论是否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得来的、是否全面、是否有广泛的适用性,并指出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是什么,得到与预期值相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探究性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要注意哪些等。

篇11

一、大处着眼

大处着眼即充分认识教科研活动对我们教师成长的重大作用。虽然广大教师都是在一线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而并非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教育专家,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教师以往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在短期内把握好新课标、新教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教学研究,尤其对我们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这种方法更为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功”,虽然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任务重,负担多,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教科研活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调整自己,创造教学新经验,探索教学新策略、新方法,在繁重的教学中实践我们的教科研成果,不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使我们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工作也更轻松,更愉快。

二、小处着手

小处着手即教师教科研的微观化,教科研在许多教师的脑子里是十分高深的学问,总认为自己是一线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进行那些理论研究,其实他们是把教师的科研模式与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的研究混为一谈,教师的活动范围是在自己工作的学校之内,教学研究的重点只能在教学的细小环节,比如“提问”,比如“答疑”,比如具体一课的教法等等,即研究内容要微观化,让自己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是自己的教学过程,并不会增加额外的负担,研究的课题就是要完成的某项工作的全部或一部分。研究的成果首先是使自己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负担得到了减轻;别的教师来学习,这种成果便得到推广,你的教科研便有了更大的意义。例如辽宁省东港市的小学教师姜兆臣发现小学五、六年级仍过不了常用字的识字关,就和另外两个老师一块研究,用我国“千字文”、“三字经”的思路,把常用字全按现代语法词汇,编成“四言”、“五言”、“七言”体裁的课文,让本校的小学生去学,结果学生不仅识字速度大大提高,小学毕业生即兴作文水平还超过了初中一年级水平。姜兆臣的研究受到中央教科所的关注和帮助,定名为《韵语识字法》。现在不仅全国31个省市广为传播,而且传到海外,成为外国人学汉语的手段。所以题目小并不能说明研究没有意义,试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和《汉语拼音在音标教学中的正迁移研究》哪一个更适合教师作为研究课题不言而喻,因此教师的教科研一定要从小处着手,不可求大求全。

三、善于积累

科学研究最珍贵的是第一手的实践资料,作为一线教师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教育专家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摘下科研的神秘面纱,把日常教学工作与科研结合起来,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来看平时的工作,注重积累,研究素材。实际上对教师而言,其科学研究就是在平时较为深入地观察、思考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和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效果,及时地作出必要的记录。到一定时间之后,再去分析研究这些一手材料,用一些与之有关的理论解答一些问题,或提出一些问题。无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之外单独搞研究。如对《大班教学下小学英语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活动》的研究,这本来就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关注的一个热点,如果我们把平时的观察及所使用的一些方法进行记录和不断总结,也许就会发现某种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教育科研时也因有自己的丰富资料为基础,而使科研进行得更顺利,效率更高,结果更有说服力,研究更有意义。

四、注重实践

目前,教师的教科研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实效性差,一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参与教科研作为一种时尚,或仅作为自己职评、评优等得分的需要,这样的“教科研”,往往只有形式而没有实效,另一个弊端是教科研成果异化,许多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一谈到成果就是写论文,把论文等同于成果,导致教科研课题研究缺乏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实质性研究过程,这样的研究对教学工作的改进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实际上,教科研论文是“写”不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做”而后成文,才是科研论文。因此,“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等,这类文章不是科研论文,浅谈、深谈都是“谈”;“观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有感”等,这类文章也不是科研论文,感想、体会都是“想”;“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等,还不是科研论文,你见、我见、大家见,都是“见解”。不“做”是出不来科研论文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小学英语教学的全面铺开,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面临着许多复杂和深层的问题,我们必须让科研走进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也只有更多的从课堂教学着手,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才能有效展开,才能达到改进实际教学工作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减轻我们教学负担的目的,因此我们的教科研活动一定要注重课堂实践,真正“做”出而不是“说”出、“想”出、“见”出其成效。

五、团结合作

这里的团结合作主要指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学校进行教科研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教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方式。教师个体所具有的信息和经验通过同伴互助式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并使其价值最大化。比如:课堂教学中的小灵感、教授某个难点的小窍门或英语学科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等等,这些点滴经验在孤军奋战中是享受不到的,而在同伴互助中却可实现彼此的互补共进。同时,帮带式的同伴互助还可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教师的整体提高。因此,我们势单力薄的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发扬同伴互助的团结合作精神,搞好我们的教科研工作。

篇12

听、说、读、写是获取知识,研习知识的基本方式。因而,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应从这四方面人手。如若听说读写能奏效,还需要贯穿两大元素,即反思和实践检验。 “反思”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实践”是验证猜想,检验真理的根本方法。

一、昕课中建构网络

虽同是认真听课,但效果却不一。这是因为听课中认真听出的“味道”不一样。听课,听什么呢?我认为听课应听出教师开篇时的一段“楔子”。这是导人本课主题在一单元及课本中的位置和联系。这也是为什么要讲此课的原因及意义。在碰到材料题时,你也就不难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了l这就是著名的知识网络拓扑结构。

例如:政治生活课本,整个中心就是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哪里?又怎么样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是主线,四个单元的内容尽涵盖于此。

这是其一,其二呢?是要听出本课堂的重点。一堂课其实只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突出重点,二是突破难点,所以学生听课要听出核心。每一个问题都离不开这么几个探究方式:一是什么、二为什么“是”、三是“是”将如何(有何意义、有何作用、有何影响)、四不是“是”又将怎样(这也是反证明必须是“是”这样的必要性)。

二、诉说中运用已学

巧设课堂练习,这既是考察和锻炼学生思维方式和角度,也是对知识迁移,学生已学知识的运用。课堂练习是综合锻炼学生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途径。

例如:我在公开课讲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中,巧设三个情境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又如何处理获得的有效信息。在分析了少数民族和汉族同样拥有政治方面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样拥有受教育、发展本民族的特色语言、文字、风俗后,引导学生自然得出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是民族平等。

三、阅读中坚持问题式读书法

要想发现问题,就离不开阅读。怎样阅读是读=};的关键!我认为阅读应坚持问题式读书法,因此我们应做到读出书中设置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或途径。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致使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则是人手解决这一问题的角度。

例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什么要讲这一框?讲这一框是什么用意?那么在这一框中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即和平与发展问题并没有解决,如何解决呢?因而阅读中应注意,书中阐述并指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如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显而易见其答案。

四、书写中明晰思路

篇13

Blend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ZHANG Ji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6)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he theme of world higher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The essence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highly developed in today'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ground, emphasizes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research-type learning, inventions,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innovative tal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本文通过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探讨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发展,分析了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在环境专业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从课程实验、课内小组讨论、开放实验及设计、以及参与科研研究项目等几方面提出了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的主要方法,对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 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综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将各类教育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力争达到产生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释放支撑效能的研究成果,培养出具有高尚品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效地与学科和科研相结合,融于其中,才能充分发挥高校科研的实际作用,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刺激他们的感官,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欲望并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强大的学科支撑是研究型大学的载体和发展平台。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反之,依托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推动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专业人才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推理的结合,锻炼其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研究活动中通过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实验构架、思想讨论等各个方面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

环境工程专业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适应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如何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模式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规划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重基础、强实践的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重点发展专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相协调统一,共同发展。

专业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的融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须条件。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基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和各项创新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科研活动中学生要与其他老师和科研成员相互配合协作,锻炼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灵活运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和实验及实践基础和能力,将理论与实验、实践更好地交叉融合,解决好“课程理论”与“项目实践”的互动关系。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体现于多种不同的途径模式:

课程实验。一定的课程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一般而言,课程实验的设置紧密结合课程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内容,因此,通过实验,老师能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推理和思考技能的结合,有效发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科学教育的真谛,同时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组讨论。在课程教学中授以小组讨论可以直接促进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集中于教师间互相合作、教师和学生间互相交流,并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获得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渠道,促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开放实验。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直接基础。开放实验往往是根据专业建设的基础,往往更多地与专业学科的实验条件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行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的开放自主选题与实验。通过开放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研究课题。参加研究课题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课题一般是专业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同时也包括一定范围内的企业课题项目。这些科研和课题项目往往是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直接结合和应用。学生如果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参与到老师的这些研究和课题项目中,势必在项目的研究中要进行一定的思考,这既是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实践的直接交叉与相互融合,直接形成优势互补,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同时,这些课题项目具有直接的企业需求与市场导向,学生参与到这种研究课题中,就相当于将专业的研究带入到教学的实践中去,将以强烈的应用性推动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3 结论

环境工程专业是新兴的基于很强的实践基础的应用型专业,该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必须与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相结合,专业模式的发展和改革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专业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的培养是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改善实验实践条件,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高综合素质、强应用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